手机阅读

2023年语文要下雨了教学设计方案汇总(汇总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8:50:52 页码:9
2023年语文要下雨了教学设计方案汇总(汇总20篇)
2023-11-18 08:50:52    小编:ZTFB

方案的实施需要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保证执行的效果和进度。在写一份完美的方案时,我们可以参考过往类似经验和成功案例,但不能拘泥于此。这里有一些可行的方案供您参考和借鉴。

语文要下雨了教学设计方案汇总篇一

学生仔细读文,找出有关的语言。

生: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师:一万三千多里有多长呢大家想过吗?让我们来作个比较大家就明白了。从阳泉到荫营只有12里,13000多里是12的多少倍呢?1000多倍,大家想一想这有多么长啊!

课文中这样的数字很多,学生们可能对这些数字感知得不够清楚,如果老师能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就能更好地理解长城的气魄雄伟这一特点。

【资料袋】。

全长一万三千多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长城始建于秦始皇时期,经过历代的增补修筑,现在我们能看到的长城几乎都是明代所建。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段。这里是长城重要关口居庸关的前哨,海拔高达1015米,地势险要,城关坚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登上八达岭长城,极目远望,山峦起伏,雄沉刚劲的北方山势绵延不绝。长城因山势而雄伟,山势因长城更加险峻。“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是古今中外各界人士到北京游览的必到之所,迄今为止,已有包括尼克松、撒切尔夫人等在内的三百多位世界知名人士曾登上八达岭一览这里的山河秀色。

【练习设计】。

让我们来当导游来介绍一下长城好吗?

语文要下雨了教学设计方案汇总篇二

1.感知课文内容,体味平桥人淳朴真挚的感情.

2.体会小说景物描写的作用.

二.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查字典疏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1.小组互动探究。

2.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二)作者简介,检查字词。

(三)感知课文,互动交流。

快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情节。

小说的主要情节:

1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

2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3看社戏前的波折。

4夜航去看社戏途中。

5赵庄看社戏。

6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7六一公公送豆。

(四)感悟探究,精读揣摩。

1.重点探究课文第11,12自然段。

四人学习小组互动交流集体交流。

从嗅觉、视觉、听觉等入手,写得有味,有色,有声,更有情.作者还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写出了江南水乡的夜晚美景,烘托了“我”看社戏途中愉快的心情。写行船之快,衬托了“我”急于想看到社戏的迫切心情。

2.自选探究。

1.读——读喜爱的语段。

2.说——说探究的内容。

3.问——问不懂的.问题。

4.帮——帮助解决疑难。

5.选——选探究优胜者。

四人学习小组互动交流集体交流。

教师强调:“偷豆”的是与非?

(五)课文小结,反馈拓展。

迅哥之意不在戏,在乎山水人和之间也,山水人和之乐,得之心而寓之戏也。

2.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会吗?

语文要下雨了教学设计方案汇总篇三

1、学习本课生字15个,会写其中的7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自然段。

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

理解内容。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

2、指名学生接力读课文。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试说课文内容。

三、精读课文,感悟课文大意。

1、学习第1-4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小蝌蚪在干什么?

(2)自由读2-4自然段,思考:蝌蚪在脸盆里怎么活动?我们是怎么做的?

2、学习第5-8自然段。

(1)学生接力读课文。

(2)找出孩子们喜欢蝌蚪的句子。

(3)学生试背第7自然段。

(4)指名背诵课文。

四、作业。

不改变句子的意思,将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盆底淡蓝色的图案被泥土遮住了。

语文要下雨了教学设计方案汇总篇四

《要下雨了》一课是人教版第二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这是一篇知识童话,讲的是生活中的气象常识。具体的学习目标有三点: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身喜欢的局部。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本课分两课时,我所展示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感受语言的韵律美。重点抓好识字教学。在开放性的随文识字活动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变单调的读、重复的写、机械的识记为有情有趣地看,有滋有味地思,有感有触地实践;变浅层次的识字认知活动为深层次的思维探究活动。教学难点: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下雨前的变化,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在教学中采用词图对照、诵读词串、展开联想、进入情境、品味欣赏等方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主动参与语文活动。在交往与互动中学习生字,积累词语,提高认识,发展能力。通过合作学习,互帮互助,互相促进,让小孩在课堂上都有展示自身的机会,感受学习的乐趣。

语文要下雨了教学设计方案汇总篇五

《要下雨了》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第二册的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式介绍了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通过小白兔去河边田边两次奇怪疑问,最终明白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的原因,使学生知道通过观察小动物“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等异常表现也能预测天气变化,也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学生分析。

对于本课生字,部分学生在课前就能够认读,其他学生也能够认读部分。但是生字的书写,大都比较生疏。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课文学习,编写小故事。但在这一点上,学生之间存在较大能力差异。学生能较好地接受活泼有趣、直观形象以及贴近生活实际的知识。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下,总结出有个性的学习方法,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学生有较好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但教师需要创设有趣的活动情境,促进学生的投入程度。

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知识童话,讲的是生活中的气象常识。小动物们在下雨前有不同的征兆,可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中进行观察。积极倡导合作方式:注意倡导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精讲课文时,要体现由扶到放的原则。对小白兔和小燕子的对话部分以扶为主,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及阅读方法;对小白兔和小鱼的对话部分教师可半扶半放;对小白兔和蚂蚁的对话则以放为主。因为文章对话很多,所以,教师上课时要多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通过多朗读理解课文内容。1。教给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的'权利。比如:喜欢哪个动物就读哪个动物说的话,自由选择学习生字的方法等。2。注意培养语文实践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过程方法目标:以读促解,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3、情感态度目标:学会观察大自然,善于动脑筋、想问题。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力求做到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想象。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下雨前的自然现象。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吗”“呀”“呢”所表达的语气,并能用“吗、呀、呢”说话。

教学难点。

理解小白兔和燕子、小鱼、蚂蚁的对话,使学生懂得下雨前出现天气闷热、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等现象的原因。

教学用具小黑板、挂图、录音、动物剪纸、头饰、篮子。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1、刚刚那节课我们学习了16课的生字词。现在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2、(复习生字词)首先老师想考考大家,我们玩摘苹果游戏。

摘苹果游戏复习生字放回词语中认读开火车读出示难读的词语。

二、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板书“下雨了”,齐读。再加上“要”字,让学生齐读课题,区分“下雨了”和“要下雨了”。

那“下雨了”和“要下雨了”意思一样吗?谁来说一说。

生:不一样,下雨了是已经下雨了,要下雨了只是快下雨了,还没有下。

有一天,小白兔上山割草,正好赶上要下雨了,可小白兔却不知道,那他最后是否被雨淋湿了呢?我们还是来看看课文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对比理解“要”字,区分雨前和雨中,以免学生对文本的时间误解,为新课做好铺垫。

三、充分自读,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注意读书有三不?不加字不漏字不错字。

2、点评朗读,思考看看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做上记号。打上三角形。

设计意图:通过读读、圈圈、画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初步形成故事意象,为讲解课文做好铺垫。

3、同学们汇报:(小白兔上山割草都遇到了谁?)。

四、由扶到放,学习课文。

1、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段。这时小白兔有什么感觉?(出示卡片“闷”)强调读音(多音字)一颗心成天被关在门里,孤零零一个人,能不闷吗。而我们感觉有些喘不上来气,就会觉得闷。

小白兔为什么会感觉到闷?小白兔此时知道要下雨了吗?那有谁会告诉他呢?请大家来看下两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字词“闷”,揭示要下雨了。同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多音字“闷”,将阅读教学与识字教学结合起来。

2、指导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出示(小白兔看到了谁?他们分别说了些什么?你能画出来吗?通过他们的对话,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读小黑板上的问题后,分组练习朗读并讨论。)。

提问:小白兔看到了谁?(燕子)。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补充提问:燕子为低飞在做什么?虫子为什么飞得低?(板书:燕子低飞忙捉虫)。

设计意图:通过逐层深入的提问,突破教学难点,理解燕子低飞的原因。

(3)教师指导分角色朗读:你知道燕子为什么要大声喊吗?你能学一学吗?(学生练读)。

(4)推荐分角色朗读,集体评议。

(5)课文中燕子边飞边说,这里指燕子同时做几个动作?你有同时做两个动作的时候吗?你能用“边……边……”说一句话吗?师:下面谁能扮演小白兔和燕子,来一次完美的对话呢?大家推荐两名同学吧。

生:包括飞和说两个动作,是同时进行的。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能不能同时做两个动作?

生:能。比如我边吃东西边看书。

师:这两个动作可以同时进行,可这样对你的健康可不利啊。

师:谁能再说说你可以同时做哪两个动作?

生:我边走路边唱歌。

设计意图: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指导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下面同学们边看课文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边想:小白兔相信燕子的话了吗?(强调半信半疑)。

接下来小白兔又遇到了谁呢?大家默读第四、五自然段。

(1)这两个自然段我们还参照小黑板上的问题步骤来学习?谁希望当一回老师,来组织这两段的学习?(由学生推荐一名学生组织学习。)。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学生汇报:(板画小鱼)。

教师补充说明水里闷得很:那闷是什么样的感觉?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假如你现在就是一条小鱼,跟老师做动作(双手向前伸,低下头)现在小鱼在水里,你有什么感觉?再跟老师做个动作(双手向后,头向前伸)小鱼游到水面上来了,你感觉怎么样?老师的板书应该怎么写(板书:鱼出水面)。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亲身感受来理解“闷”,同时体验小鱼出水面的感受。

(3)教师指导分角色朗读。分组扮演角色朗读,教师旁白。

4。指导学习第六自然段。

看见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听了燕子和小鱼的话,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吗?大家读读下面几段课文就知道了。

(1)学生齐读第六自然段。

(3)小白兔又遇到了谁?小白兔可能对蚂蚁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你能画出蚂蚁说的话吗?读一读。你又知道了什么?(教师板画蚂蚁,引导板书:蚂蚁高爬齐搬家)。

5、指导学习第七、八自然段。

请大家读第七八自然段,看是否真的下雨了?这说明燕子、小鱼、蚂蚁说得非常正确。以后你如果观察到这些现象,那就说明风雨雷电要来到。

句式练习。

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李老师正忙着改作业呢!

__________正____________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模拟声音,拓展知识,学会发现生活中的语文,了解更多拟声词。

五、拓展,发散思维。

1、看图说话,复述课文。

设计意图:本课设计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再通过复述课文,培养理解和表达能力。

2、鼓励质疑,拓展思维。

在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还想知道哪些动物的活动与天气变化有关?(多媒体课件出示其他下雨前的自然现象的图片)。

设计意图:这些提问既是对本节课的总结,培养了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又拓展了知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3、课后可以阅读《同步阅读》p57《彩色的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板书设计:

燕子低飞。

鱼出水面。

蚂蚁搬家。

知了停鸣。

语文要下雨了教学设计方案汇总篇六

知识目标: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动物活动与天气的关系,特别是了解下雨前动物的活动。

能力目标: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1、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初步了解动物活动与天气的关系,特别是了解下雨前动物的活动。

3、养成细心观察大自然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观看动画。

(出示课件:乌云密布,狂风骤起,雷电交加的动画情景。)。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设计激发出了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2、学生自由地说说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声音。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设计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观看动画片,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观看动画片,是学生最喜欢的一个教学环节,学生不仅专心欣赏课本上的故事情节,而且培养了学生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动画片,生动有趣,一下子就把孩子们吸引住了,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小白兔在路上遇到了谁?

【设计意图】边看边思考,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

2、再读课文,思考:小白兔和三个小动物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设计意图】再读课文,让孩子们对课文认识得更深刻,而且老师布置的问题循序渐进,有递进的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指名分段读课文。

【设计意图】指名分段朗读,避免了大面积的唱读现象,如果一开始就全班齐读,那孩子们的朗读水平肯定得不到提高。指名读,可以让孩子欣赏完同学的朗读后,再进行点评。经过点评,经过几位同学的朗读,其他同学都能领悟到这篇课文如何读才能更好体现课文中出现的不同角色。

4、指导全班读课文。

三、多种活动,识记生字。

1、指名上黑板认生字。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孩子们积极性十分高,都争先恐后举手要到讲台上去认生字,激起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指名当“小老师”领读。

【设计意图】老师带读,孩子们已经失去了兴趣,如果让孩子自己带读,不仅可以检验个别孩子对生字词的掌握,而且孩子们比较感兴趣。

3、以排火车的形式熟读词组。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设计可以检验出每个孩子对生字词的掌握。

文档为doc格式。

语文要下雨了教学设计方案汇总篇七

style="color:#125b86">篇四:高中语文教学案例

二、问题设计要形成问题流。

如《荷塘月色》可以这样设计问题流:

2.文章中还有哪些直接抒情的句子?

三、问题设计的思维焦点是文本语言。

四、问题讨论不能只注重形式,不能脱离语文。

语文要下雨了教学设计方案汇总篇八

1、学会10个字,认识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边读边想象句子所表达的情景,体会孩子们的快乐以及热爱大海的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给孩子们所带来的快乐。

体会作者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感受孩子们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一、听海寻声,激趣导入。

1、cai播放大海声音:听,这是谁在说话呢?

2、学生猜测:大海。

3、cai再播放大海与孩子嬉戏的声音:再仔细听,你又发现了什么?

4、学生猜想:孩子们在大海边嬉戏玩耍的场景。全班进行交流。

5、师引:听!我们共同感受到了小孩与大海玩得很快乐,你们想去看看那快乐的场面吗?那好,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6、板书:小孩与大海。

二、海边采风,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小孩与大海玩耍的场面。

3、全班进行交流:你采集到哪些画面?

板书:踏浪、堆城堡、拾贝壳、看船远航。

三、海滩掠影,品味感悟。

1、师引:小摄影师们,让我们先一起去抓拍“踏浪”的画面吧!

2、师配乐范读,cai出示句子:

孩子们踩在软软的细沙上,叫着,跳着,笑着,奔向大海,留下一串串小脚印。

3、小组进行交流,全班反馈。

4、cai出示海边孩子们踏浪的兴奋场面。

5、指导学生个性化朗读。

6、继续抓拍精彩处,读一读后面这几句话。

7、师导:浪花真顽皮,逗得孩子们又笑又叫,孩子们在“踏浪”中享受到了大海给他们带来的无限快乐。走,让我们再去欣赏一下我们拍摄的照片吧!

8、齐读第1自然段。

9、学生交流对大海的印象。

10、师总结:大海不仅给小孩们带来了快乐,还给我们这些小摄影师们带来了许多乐趣,相信下节课,我们会抓拍到更多精彩的作品!

1、读生字,选择喜欢的`方式自由识记字形。

2、教师范写难写的生字。

3、学生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提问:请同学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读了第七课,你知道了什么。

2、师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进一步了解大海给孩子们带来了哪些乐趣?

二、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想:大海给孩子们带来了哪些乐趣?

2、画出相关的句子。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一)读第二自然段。

(1)说说写了什么?(孩子们玩沙堆城堡。)。

(2)拓展:他们还会堆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3)指导有感情朗读。

(二)读第三自然段。

(1)说说写了什么?(孩子们捡贝壳)。

(2)拓展:他们捡到什么样的贝壳?用贝壳做什么呢?

(3)指导有感情朗读。

(三)读第四、五自然段。

(1)说说写了什么?(孩子们看船出海。)。

(2)指导感情朗读。

三、总结全文,有感情朗读课文。

1、朗读课文,说说:大海给孩子带来哪些乐趣?

2、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观察能力和表现手法。

四、拓展学习。

收集描写大海的句子,和同学们一起欣赏。

文档为doc格式。

语文要下雨了教学设计方案汇总篇九

1、掌握生字,理解新词,弄清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相关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那儿扎根作贡献的崇高品质;领悟作者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语文要下雨了教学设计方案汇总篇十

教学目标:

1、绍长城的知识;

2、了解对联的常识。

教学重点:

1、对联的常识;

2、说明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找学生介绍长城的知识。

2、找学生说说对对联的了解。

二、教师补充介绍有关长城和对联的知识;简介作者罗哲文。

三、出示目标。

四、学习新知:

1、师范读对联。

2、生自读,师领读。

3、生再读,指生读。

4、课文分析。

(1)这是一副对联,一副全面赞美长城的长联,是对联中的珍品。

(2)上联从时间起笔,点明长城是经过几千年的艰苦劳动而完成的。接着指出在修筑长城过程中将帅吏卒、黎庶百工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最后盛赞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及长城的深广的历史、现实意义。

(3)下联从空间入笔,描绘长城的雄姿:蜿蜒盘旋,起伏奔腾,壮丽磅礴,如玉带,似明珠,最后指出长城在世界在人类历史上的丰碑式的地位。

(4)全联句式整齐,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意境开阔;内容博大,意义深远;是对联中的精品,能给长城增色生辉。

5、朗诵课文。

五、小结:对联常识。

六、作业:背诵课文。

语文要下雨了教学设计方案汇总篇十一

一、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

二、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三、领略本文的语言美。

四、体会在写景中抒情的写法。

五、领略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步骤

一、入境,导入新课。

一提到春天,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出春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象,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有无数的文人描绘过春天,歌颂过春天。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朱自清的春的世界。

二、听读,感知全文。

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感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准确的读出生字的.读音。二是让学生说说本文描绘了春天的哪些画面,并通过教师引导概括出春天的三个特点。并及时引导学生欣赏春天的美丽,感受春天的活力,启迪学生奋发向上。

环节一、阅读与欣赏出示多媒体课件,请学生欣赏配乐朗读。

环节二、扫障大比拼让学生准确的读出屏幕上生字的读音。可以补充纠正。

环节三、看谁说的准作者向我们描绘了春天的哪些画面呢?

学生回答:春花,春草,春风,春天的人等

提问:春天有这么多景物可写,为什么偏偏要写这些景物呢?

明确:因为这些景物都能表现出春天的特点。

提问:你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吗?

让学生品味作品语言的准确生动,清新优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走上讲台,可使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充分的表现自己。

环节四、请你当老师你认为本文写春天写得最好的句子和段落有哪些呢?四人一组,互相说说好的理由.

如此美的句子和段落,应该让学生当堂来背诵.可以锻炼学生的记忆力和注意力.

环节五、背诵不示弱三分钟背诵比赛

朱自清的散文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引导学生从课文之外寻找春天的足迹.

自由准备,成果展示.

语文要下雨了教学设计方案汇总篇十二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看录像、学文,了解桂林山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教学重点:

1.了解桂林山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准备:录像、收集有关桂林山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启发情感。

1、见过山吗?能用词语概括其特点吗?

二、潜心会文,领悟情感。

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板书:山。

1、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山的特点的'词句。

小黑板出示句子: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2、有哪些显著的特点?板书:奇、秀、险。

3、朗读指导描写奇的语句。

(1)这段话该怎样读?请你从中选择一句,试着读一读。

(2)谁来读读描写奇的语句?(指名读)。

(3)找到奇的感觉了吗?从哪儿找到的?

(4)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仅此而已吗?

(5)生:不是的。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6)完成练习纸上的作业。能干的可以尝试写更多的。完成后四人小组交流,推荐最优秀的全班交流。

桂林的山真奇啊!

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7)老师也写了一首诗。师朗诵诗歌。

桂林阳朔一水通,快轮看尽千万峰,

有山如象鼻,有山似飞龙。

有山如军舰,有山似芙蓉。

有山如卧佛,有山似书童。

有山如万马奔驰,有山似牛女相逢。

有山如姑娘织布,有山似耕作的老农。

有山如将军升帐,有山似左右侍从。

(8)你再试试,能不能读得更奇呢?自由读后齐读。

4、朗读指导描写秀的语句。

(1)描写山秀的语句谁来试试?

(2)听了你的朗读,使人眼前一亮,有一种清新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呀?

(3)还有别的理解吗?

(4)看,桂林的山多秀啊!(幻灯)。

(5)齐读。

5、读指导描写险的语句。

(1)现在,谁愿意来动手画一画山的险?几名同学到黑板演示。

(2)感觉险吗?能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读有关句子。

(3)学着他的样子读。

6、录像。让我们随着录像,一起去感受桂林山的独特之美吧!

7、配乐朗诵。配乐朗诵有兴趣吗?不过,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得把这几句话记住,然后再充满激情地演讲。有信心吗?(生准备)。

(1)指名背。

(2)全体有感情地背诵。

三、延伸表达,抒发情感。

(1)桂林的山水,只是祖国美丽河山的一小部分,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四、拓展阅读。

(1)类似优美的文章,还有很多。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2)摘录课内外优美语句,也可尝试写读书笔记。

板书:桂林山水。

泰山。

桂林的山:奇、秀、险。

香山。

语文要下雨了教学设计方案汇总篇十三

本课设计的指导思想就是抓一条主线,两个基本点。一条主线是指以学生发展为主线,两个基本点是指在引导学生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给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空间。通过创设情境等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感悟夏夜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在设计中力求体观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知识目标:

(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她、他”等6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

2、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识字能力,朗读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使学生树立自信,乐于交流,勇于探索。

3、情感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对学生进行助人为乐的教育。

(3)培养学生喜欢童话的情感。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夏夜的美。

自主、合作、探究法。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让我们一起一去看看吧!

2、动画欣赏,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根据课文插图制作的动画。

(2)故事中都出有哪些可爱的小动物?(教师在黑板贴小动物的图片。)这些小动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文。

自评: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象而生动了感知课文,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同学们自由读文,画出文中的生字词,然后小组之间互相读一读,学一学,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用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指名读一读,同桌读一读。

(3)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领读(组词)。

(4)抢读,看谁读得快。

4、朗读感悟。

(2)把你喜欢的故事中的小动物说的话用笔画出来,再读读。

5、课件出示小动物的对话。

(1)喜欢读同一种小动物语言的同学齐读。

(2)指名读。

(3)评价谁读得好?为什么?

6、同学们读得很好,老师也想读一读,教师范读后三个自然段。

自评: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7、夏天的夜晚很美,文中小动物心灵也很美。我们同学画的夏夜美不美,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出示实物投影)。

自评:出示课前布置学生的作品,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要下雨了教学设计方案汇总篇十四

教学目的: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字词。

2、初步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理清条理,掌握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秀丽的山川,我们作为中华儿女为此感到骄傲。今天,我们就要跟随着作者到长城去饱览这一伟大的奇迹。板书课题《长城》。

二、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1、老师范读课文,注意课文中的生字词,老师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

2、你听朗读时注意了些什么?

3、学习生字词。

(1)、出示.课件1,读准字音,指生读,开火车读,齐读。

4、齐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默读全文,思考:课文大概讲的`是什么?

2、细读每个自然段,思考:每个自然段各讲什么?

(1)、写远看长城的全貌,长城雄伟壮观。

(2)、写近看长城,长城高大坚固。

(3)、.写作者由长城联想到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

(4)、写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地位。

四、布置作业。

1、组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图文对照,逐段学习。

1、观察远景图。(见.课件)。

(1)、长城的远景是什么样子?

(2)、课文是怎样具体写长城的长?

(3)、课文写“长”,突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

2、看近图,学第二节。

(1)读后思考:课文的哪句话表现了作者的观察点?

(2)这一节有几句话?介绍了长城哪些建筑?

(3)图文对照,指出它们各在什么地方。

(4)小结。

3综观两图,学第三节。

(1)人们为什么会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修筑长城的艰难?

(3)为什么说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的?

语文要下雨了教学设计方案汇总篇十五

教学目标:

1.巩固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

2.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结合句子理解生词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释题激趣。

板书:“要”用红笔。

提问比较:“要下雨了”和“下雨了”意思有什么不同?(“要下雨了”说的是将要下雨了,还没有下。“要”是将要、快要的意思。“下雨了”是说雨已经下起来了)。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要求:

a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多读几次。

b想想课文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用直线标出。

主要写的动物是谁?用着重号标出。

2、检查自读情况。

a出示带拼音词,学生认读词语,教师正音。

b去掉拼音指名当小老师领读、齐读。

c打乱生字顺序竞赛读。

d指名分段连读。

3、回答b(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主要写的是小白兔)。

哪几个自然段是关于小燕子的内容?小鱼?蚂蚁?----学生找出有关段落。

课文中有几幅图?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第一幅图的内容?找出每幅图相对应的自然段。

第一幅图(1.2.3)第二幅图(4.5.6)。

第三幅图(7)第四幅图(8)。

三、朗读课文,感悟文意。

(一)学习第1自然段。

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段有几句话?

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小白兔为什么直起身子不割草了?(板书:天气很闷)。

“天气很闷”时会让人感到怎样?(通过两次不同的呼吸来体验)。

于是(小白兔直起身子)。

你能用“因为。所以”说说吗?(因为天气很闷,所以小白兔直起身子)。

在小白兔做的动作中,有两个相反的动作,你们看出来了吗?(弯―直)(学生通过做动物理解词义)。

练习朗读第1段,课边读边做动作。

(二)学习2、3自然段。

教师引读: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小白兔大声喊-----(学生读)。

小白兔为什么大声喊?(“大声喊“是因为小白兔觉得小燕子跟往日不一样----往日飞得高,今天却飞得很低,感到有些奇怪。指导朗读小白兔说的话,读出急切、疑问的语气)(板书:燕子低飞)。

屏幕出示:

因为(空气很潮湿),所以(虫子的翅膀沾满了水珠)。

因为(虫子的翅膀沾满了水珠),所以(飞不高)。

解释:虫子的翅膀可比鸟的翅膀小多了,薄多了,就像透明的纱一样,沾满了小水珠,就像人背上了铅球一样沉重,自然就飞不高了。

因为(虫子飞不高),所以(燕子飞得很低)。

因为(燕子飞得很低),所以(能捉到虫子)。

原来,燕子飞得很低,是要(捉虫子)(板书:捉虫子)。

小燕子边飞边说,多忙啊,

“正忙着”的“正”是什么意思?“忙着”又是什么意思?

小白兔现在知道燕子飞得低的原因了,你知道了吗?说一说。

哪位忙碌的燕子来读读这一自然段?

(三)总结学法。

1、抓住“燕子为什么要低飞”这个问题,认真读第2、3段。

2、找出燕子低飞的原因,画下来,抓住燕子说的话边读边想什么意思。

3、燕子说的哪句话与燕子低飞有关系,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4、带着理解分角色朗读2、3段。

(四)小组讨论学习4.5.6自然段。

小白兔是怎么想的?引读,出示句子:是要下雨了吗?)谁能读读这句话?这句话用了什么符号?说明小白兔对燕子的话是相信还是不相信?(小白兔将信将疑,要读出这句话的疑问的语气)。

这句话是小白兔在自己问自己,心里在琢磨。它往前走,看见了谁?说了些什么?边思考,边听同学读4、5、6段。

(五)学习4.5.6自然段。

出示图二。

指名说:小白兔看见了小鱼,(几条小鱼?很多条,从哪里看出来的?“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都,这可就太奇怪了)。

指名读小白兔说的话,奇怪的语气。

教师引读:小鱼说------。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

因为水里闷得很,所以小鱼游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教师解释:平时小鱼在水里呼吸,水中的空气就够用了。因此不需要游到水面上来,但要下雨了,水里的空气少了,小鱼在水里觉得很闷,所以就游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板书:游到水面透透气)。

想象理解:屏住呼吸,在水里的感觉,太闷了,赶紧透透气吧!

分角色朗读小白兔和小鱼的对话,体会小鱼对小白兔的关心。

(六)学习第7自然段。

小白兔相信小鱼的话了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连忙往家跑)。

(把下雨的消息告诉了蚂蚁)----小白兔也是个关心别人的好孩子。

指导读“是要下雨了”,体会“是”的含义。

蚂蚁为什么要搬家?----板书:防水浇。

指名读,齐读。

(七)学习第8.9自然段。

1、听了蚂蚁的话,小白兔又是怎么做的?它为什么这样做呢?(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因为此时,小白兔完全相信要下雨了)。

2、指导读第8段,语速稍快,读出小白兔急切的语气。

四、整体回顾,加深印象。

(一)分角色朗读全文。

(二)课后练习1。

五、总结全文,课后延伸。

1、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要下雨了会出现什么自然现象吗?用一句话说以说。

2、除了书上的这三种自然现象,你还知道有哪些下雨前的自然现象。

3、老师希望你们像小白兔那样,看到不明白的事情多问别人,还可以到书中去寻找答案,老师相信你们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六、实践作业。

制作手抄报《有趣的大自然》。

板书设计:

天气很闷。

小鱼游到水面透透气。

蚂蚁往高处搬家防水浇。

语文要下雨了教学设计方案汇总篇十六

详细介绍:《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式介绍了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读来饶有趣味。学习这篇课文,要注意三点:一是抓联系理解课文内容,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雨前动物行为的变化与雨前气候状况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注意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习惯;二是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来体会、揣摩语言形式的表达效果;三是抓朗读训练,以读促理解,特别是对话,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的朗读训练要到位。

一、释题激趣,整体感知。

提问比较:要下雨了与下雨了意思有什么不同?(要下雨了说的是将要下雨了,要是将要、快要的意思;下雨了是说雨已经下来了。)。

(二)启发激趣。

其实,下雨前大自然会给我们传来一些信息,仔细观察一下,我们会看到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下雨前会出现些什么现象呢?小动物们是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呢?你想知道这些知识吗?)。

(三)学生自读课文。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提醒学生读准生字的读音,把句子读通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做上记号,主要写的动物是谁,打上着重号。

学生自读课文后,可围绕问题读了这篇童话你知道些什么简要讨论一下文章内容。

二、读读说说,理解品味。

图文对照,引导学生学习词句,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一)学习1、2、3自然段,可设计下列问题导读。

读了第1自然段,我们知道些什么?(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因为天气很闷,所以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板书:天气很闷)。

见到小燕子,小白兔说了些什么?它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说这些话的?它为什么要大声喊?(大声喊是因为小白兔觉得小燕子跟往日不一样往日飞得高,今日却飞得很低,感到有些奇怪,注意指导学生朗读小白兔说的话,要读出急切的、疑问的语气。板书:燕子低飞)。

是啊,小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谁能读读小燕子说的'话,然后告诉大家?(重点指导学生朗读燕子说的话,以读促理解,特别注意读出我正忙着捉虫子呢!这句话的语气。板书:空气潮湿)。

(二)学习4、5、6自然段,可设计下列问题导读。

小燕子告诉小白兔要下雨了,小白兔相信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是要下雨了吗?谁能读读这句话?(小白兔将信将疑,要读出这句话的疑问的语气。)。

看到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小白兔说了什么话?这些话该怎么读才好呢?跑过去问说明了什么?(小鱼的行为跟往日不同,小白兔感到奇怪,急切地想知道缘由。重点指导朗读这句话,语速稍快些,读出急切、疑问的语气。板书:小鱼出水)。

是啊,小鱼怎么有空出来呀?谁能读读小鱼说的话再告诉大家?(原来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小鱼游到水面上来透透气。指导读小鱼说的话,语速稍慢,语气亲切。)。

尔后,可让学生进行一次情境体验:学生假想自己是一尾小鱼,潜游在水下,感到水里很闷稍稍屏住呼吸,然后伸直身子,张口透透气。这样,可加深学生对雨前天气闷这一现象的感受。板书:水里很闷。

(三)学习7、8、9自然段,可设计下列问题导读。

燕子、小鱼都说要下雨了,这时小白兔又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要指导学生先找出文中的句子:连忙往家跑。和把消息告诉了蚂蚁。之后,还要说说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小白兔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它基本相信要下雨了。)。

蚂蚁知道要下雨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导学生读蚂蚁说的话,是要重读,要读出句子肯定的语气。)。

下雨前,蚂蚁为什么要搬东西呢?它们会向什么地方搬东西呢?(往高处搬,以避免雨水的冲击,板书:蚂蚁搬东西)。

听了蚂蚁的话,小白兔又是怎么做的?它为什么这么做呢?(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因为此时,小白兔完全相信要下雨了。)。

重点指导读第8自然段,语速稍快,特别要读出小白兔急切的语气。

三、整体回顾,加深印象。

(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二)边读边思考课后练习1的问题,之后讨论回答出来。

四、巩固练习。

(一)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特别注意对话的朗读指导,注意指导读出疑问句、感叹句的语气。

(二)指导学生做课后练习2、3题。

语文要下雨了教学设计方案汇总篇十七

1、学会10个字,认识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边读边想象句子所表达的情景,体会孩子们的快乐以及热爱大海的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给孩子们所带来的快乐。

体会作者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感受孩子们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一、听海寻声,激趣导入。

1、cai播放大海声音:听,这是谁在说话呢?

2、学生猜测:大海。

3、cai再播放大海与孩子嬉戏的声音:再仔细听,你又发现了什么?

4、学生猜想:孩子们在大海边嬉戏玩耍的场景。全班进行交流。

5、师引:听!我们共同感受到了小孩与大海玩得很快乐,你们想去看看那快乐的场面吗?那好,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6、板书:小孩与大海。

二、海边采风,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小孩与大海玩耍的场面。

3、全班进行交流:你采集到哪些画面?

板书:踏浪、堆城堡、拾贝壳、看船远航。

三、海滩掠影,品味感悟。

1、师引:小摄影师们,让我们先一起去抓拍“踏浪”的画面吧!

2、师配乐范读,cai出示句子:

孩子们踩在软软的细沙上,叫着,跳着,笑着,奔向大海,留下一串串小脚印。

3、小组进行交流,全班反馈。

4、cai出示海边孩子们踏浪的兴奋场面。

5、指导学生个性化朗读。

6、继续抓拍精彩处,读一读后面这几句话。

7、师导:浪花真顽皮,逗得孩子们又笑又叫,孩子们在“踏浪”中享受到了大海给他们带来的无限快乐。走,让我们再去欣赏一下我们拍摄的照片吧!

8、齐读第1自然段。

9、学生交流对大海的.印象。

10、师总结:大海不仅给小孩们带来了快乐,还给我们这些小摄影师们带来了许多乐趣,相信下节课,我们会抓拍到更多精彩的作品!

1、读生字,选择喜欢的方式自由识记字形。

2、教师范写难写的生字。

3、学生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提问:请同学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读了第七课,你知道了什么。

2、师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进一步了解大海给孩子们带来了哪些乐趣?

二、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想:大海给孩子们带来了哪些乐趣?

2、画出相关的句子。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一)读第二自然段。

(1)说说写了什么?(孩子们玩沙堆城堡。)。

(2)拓展:他们还会堆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3)指导有感情朗读。

(二)读第三自然段。

(1)说说写了什么?(孩子们捡贝壳)。

(2)拓展:他们捡到什么样的贝壳?用贝壳做什么呢?

(3)指导有感情朗读。

(三)读第四、五自然段。

(1)说说写了什么?(孩子们看船出海。)。

(2)指导感情朗读。

三、总结全文,有感情朗读课文。

1、朗读课文,说说:大海给孩子带来哪些乐趣?

2、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观察能力和表现手法。

四、拓展学习。

收集描写大海的句子,和同学们一起欣赏。

语文要下雨了教学设计方案汇总篇十八

这篇知识童话讲的是生活中的气象常识,《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七。通过学习学生进一步了解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留心观察下雨前的天气及物候变化,并做好记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由于以前教学始终把识字和朗读放在重点,所以学生在这方面能力有所提高。本课合体字居多,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规律或熟字带偏旁的方法自主识字。对于朗读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方法迁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字。

2.体会小白兔的情感变化,读好对话语气,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识记生字,读好对话语气,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1.课件或挂图、生字卡片、动物头饰。

2.学生课前收集一些能预测天气变化的资料。

两课时

(采用儿歌形式呈现,选取儿童知晓的生活常识,贴近学生生活和认知水平,既有利于激发兴趣,将学生引入情境,又能引出课题,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2.演示课件。(乌云密布、狂风四起、雷电交加的情景)请学生说说看到的情景。

师:还有哪些现象也能预示要下雨了?(板书)

自学(有目的读书,体现了识字和阅读的整合)

1.自由读课文,自己想办法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七》。

2.学生互相检查字音,读不准的可以互相提醒、指正。

识字(由易到难认读生字,意在反复强化,寻找规律。)

1.出示带拼音词,学生认读,教师正音。

2.去掉拼音指名当小教师领读、齐读。

3.打乱生字顺序竞赛读。

朗读(创设情境体会角色语气,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1.指名读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与文本直接对话,让学生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此环节需要注意:学生能说多少是多少,不设定统一感知目标。)

2.图文结合,感悟读文。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读文,教师相机创设情境指导读文。重点指导:“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强调“这么”,突出低的程度。)“小心淋着雨”(突出小鱼的关心)

表演(换位思考,体会感情,培养学生合作参与的意识)

学生自选角色在组内演读,然后让学生戴头饰上台表演,大家互相评议。

(如果出现一个角色多人争演时,教师要灵活机智地处理,向学生渗透协作教育。)

练习(延伸课文内容,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后“读读说说”,出示句子: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让学生用“正……呢”进行扩展说话训练。

(此练习学生可能会模仿他人说句子,教师要及时表扬那些说得与众不同的学生,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

写字(有针对性指导,体会汉字结构之美,提高书写质量。)

1.记字型。出示“吗、吧、虫”,学生选择最熟悉的'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它的。

2.学写字。教师重点指导“口”的写法,互相评议。

朗读(感悟读文利于培养语感)

1.自由读7—9自然段,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比较体会“大雨下起来了”和“大雨真的下起来了”,指名读。

3.引导学生总结下雨前的征兆,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

背诵(自主选择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积极性。)

1.自由背诵。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

---------------------------

2.指名背诵。开展背诵竞赛。

1.学生谈谈还有哪些动物活动与天气变化有关。

学做小小气象员:观察燕子,小鱼和蚂蚁如何预报下雨的。有条件的还可以观察能预报下雨的其他事物。每次预报后做好记录。并评出最佳气象员。

(此活动还可能邀请自然教师做场外指导,突出学科知识的融合性。)

一年级学生收集能力不太强,仍需家长帮忙。教师根据班级实际可做适当指导,如查找哪些课外书,如何上网搜索等等。

语文要下雨了教学设计方案汇总篇十九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出示课件,学生说出看到的画面。

2.放录音,学生说出听到的声音。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看图。

2.学生自由读,画出本课要学会的生字。

3.出示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a.指名读b.开火车读c.打乱顺序分组读d.齐读。

4.记忆生字。(学生交流记字的方法)。

三、再读课文,师生互议。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师范读课文,生体会,评议。

3.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议,纠正错误。

4.派代表全班交流。

四、指导书写“吗”“吧”等6个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发音。

2.学生口头组词,理解字义。

3.全班交流,掌握结构。

4.教师范写,生描写,说笔顺。

5.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五、巩固生字。

出示带生字的句子,学生读。

1.我们一起玩吧!

2.你写作业了吗?

3.今天天气很好。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分段读。

2.小组合作,讨论:这篇课文读懂了什么?有不同标记画出小白兔与小动物们的对话。

3.课件演示小白兔与小燕子对话情景。

a.指名读,并评议。

b.师指导读“…呢!”句子。

c.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d.表演读。

4.课件演示小白兔与小鱼、蚂蚁对话的.场景。

a.指名读,并评议。

b.男、女生分角色读。

c.同桌互读对话,互相评议。

d.学生自由合作读。

5.小组合作讨论:听了小动物的话,小白兔是否相信天真的要下雨了。

6.师引导学生体会,说出小白兔心理变化过程。

7.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头饰)。

二、指导背诵课文。

1.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

2.表演童话剧:《要下雨了》。

三、拓展延伸。

学生谈一谈哪些动物在下雨前有异常的活动。

四、布置作业。

把这篇课文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燕子低飞。

小鱼游到水面。

蚂蚁搬东西。

小白兔……。

语文要下雨了教学设计方案汇总篇二十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信客风雨漂泊的一生,能够概括信客的高贵品质。

2使学生能够比较这篇文章与《台阶》,《背影》塑造人物方法的不同。

3体味本篇优美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了解信客风雨漂泊的一生,概括信客的高贵品质。

教学步骤:

“信”是由“人”和“言”组成,人言为信。信的原本意思是言语真实,后发展为讲信用,在后来发展为信物,送信的人。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送信人,被称为信差,信使,信客。这一职业到20世纪初还没有消失。作者的故乡余姚离上海很近,很多人到上海谋生,因此,信客在这一地区还很活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余秋雨的散文《信客》,看看信客是如何生活的。

余秋雨,1946年生,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主要作品有《戏剧理论史稿》、《艺术创造工程》,文学作品有《文化苦旅》、《霜冷长河》、《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秋雨散文》等,其中《文化苦旅》获得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包读书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这是他在研究写作之余的散文佳作。《山居笔记》多或少获海外花文文学最高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第一名。

第一部分:老信客因为一条红绸,被人糟蹋了名誉,找到了年轻人当第二代信客。(做信客的缘起)

明确:老信客因为一条红绸,被人糟蹋了名誉,找到了年轻人,年轻的信客在老信客的感动下,做了信客。

2那么,在对老信客的叙述中,我们能够知道信客这一职业有何特点呢?

明确:诚信无私,生活贫困,终年跋涉,非常辛苦。

3老信客以他崇高的责任感来物色新信客,他以他的.经验给新信客做详细的介绍,而以他的教训,对新信客谆谆教诲:做信客要诚信无私,洁身自好(学生找,下同)。这样,可以使新信客迅速成长为可信赖的信客。

老信客一失足成千古恨,他寄希望于新信客,新信客带着老信客的希望上路了。

第二部分:信客工作任劳任怨,善良厚道,但他有时还要受到无端的呵斥与猜疑。

1信客带着老信客的叮咛与嘱托走上了征程,那么,信客又是怎样作信客的呢?

明确;做本职工作——收发信、物。

做分外工作――充当死者的代理人。

明确:受人怀疑,遭人诘问。

但信客并没有发脾气,而是连连赔罪,任由别人怀疑诘问,这反映出信客任劳任怨,但他还干这档子事,他尽了乡邻间的情谊,说明他有情有义。

第三部分:信客遭人诬陷,不在做了。但人们仍想念他请他代办邮政业务。

明确:遭人诬陷,被送如警察局。

但他并没有把这件事公布于众,他要保存他老乡的面子,说明他宽容,

从这件事中,信客深刻的体会到了做信客的凶险,他不干了。

明确:(1)当代理人(2)受诬陷

但是,信客并没有何怨言,表明信客仁义热心,任劳任怨,宽以待人,善良厚道。

最后,信客不干了,人们的通信成了问题,人们也就想起他的伟大。对信客来说,社会总体上还是有良知的,他生活一直很好。

第四部分:人们推举信客当教师,他工作出色,还当校长,赢得了人们的敬爱与怀念。

1他为什么能当老师、校长呢?

明确:上过私塾,有文化;奔波一辈子,阅历丰富;代人写信,增长知识。

2为什么吊唁的人很多?

明确:他的工作得到了乡亲们的承认,人们怀念他。

3为什么他要求葬在老信客的墓旁?

明确:他通过多年的奔波、体会,他了解这一职业,热爱这一职业,因而,他同情老信客,敬重老信客,感激老信客。

1三篇文章在塑造人物方面及语言特色的差别:提示:根据文体,写作重点、作家风格等方面答题。

2写墓志名:可概括信客的一生,概括他的职业,他的品质,只要突出一方面即可。也可面面俱到,写一篇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