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语文说明文阅读知识点归纳 语文说明文阅读知识点归纳图片(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8 06:41:58 页码:13
语文说明文阅读知识点归纳 语文说明文阅读知识点归纳图片(二篇)
2022-12-28 06:41:58    小编:ZT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3年语文说明文阅读知识点归纳(推荐)一

政治老师说--水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它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它是可以被人们昕认识的。

于是,物理老师接下去说--水无色透明,常温下是液体,沸点100t,冰点0t(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最大密度是lg/ml。在标准状况下((tc,101.5kpa时),1摩尔水蒸气的体积是22.4升,水无毒无味,是人类每天不可或缺的。

化学老师补充说一水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水分子是由两个氮原子,一^氧原子构成的。水能与可溶性或酸性或碱性氧化物反应,得到酸或碱,亦可与某些活泼金属反应。水能溶解许多物质,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溶剂。

石库门里的老妈妈说--水是解渴之物,是用来洗衣做饭、拖地的东西,是十分重要的,是绝不可少的,没有水,我们谁也别想活。

史学家深有感触地说--水是生命的源泉,文明的摇篮。古代凡有水的地方,经济就比较发达,人们生活条件就比较好,四大文明古国都诞生在大河流域。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没有科技,没有文明,一个民族就会迅速毁灭。

语文老师点头表示赞同,接过话茬--水是我国文化的表征。字典里以“厂’或“为偏旁的字,多不可数,文章中以水为本体或喻体的比喻,不胜枚举。碧湖中的水如湿玉,山涧中的水如银蛇,屋檐上的滴水如水晶,大海中的水涛如巨扇;和顺的姑娘柔情似水,壮志未酬的英雄心潮澎湃。中国古典诗词中与水有关的诗句更是有如繁星,俯拾皆是:其中既有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飘扬自信,也有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旷达睿智,既不乏李煜“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亡国悲痛,亦不缺柳永“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的思乡愁闷。水与中华民族紧密相连。

环保科研部门的专家说--水是十分稀少的,地球上98%的水是不可饮用的海水,剩下2%的淡水大多分布在遥远的南极冰川、地下和大气中,人类可直接饮用的水还不到0.2%。令人遗憾的是,在这仅剩的0.2%的珍贵水中,又大多被污染了。人类啊!请节约用水,地球上可利用的水已不多,更不能再污染水源,否则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人类悔恨的眼泪。

水是大量的,也是珍贵的。

2023年语文说明文阅读知识点归纳(推荐)二


正确认识课标,理解课标,才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找到切入点,结合点,有的放矢,准确地把握教材,实现高效的课堂。七-九年级属于课标中的第四学段,各学年的学习内容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七年级下在本学段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基于此,课程标准从五大板块上确定了相应的要求和规定。

在识字与写字方面,要累计认识常用汉字1200个,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在阅读中

1、在七年级上学期学习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感。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

3、揣摩关键词句,精彩段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写作上,条理清晰地叙述一件事,力求通过具体生动的叙述来倾诉自己的真情实感。

口语交际中,认真倾听,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综合性学习中,结合课堂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学习成果。

对此,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1说教材的编写体例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包括四大部分,分别是:六个单元阅读板块、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附录。

阅读单元包括单元提示,五篇课文,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课文是教材的主体,分为精读与略读课文。

课外古诗词选取10首优秀诗文,目的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语文互养。

名著导读的书目是《童年》《昆虫记》,以此来拓展学生阅读范围,使课内外有机联系起来。

附录是临摹和欣赏颜体书法,增加书写美感,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2教材的编写特点

特点一:按照专题组织单元

教材突出语文与人文的联系,在此基础上细化为六个单元专题:第一单元成长经历;第二单元爱国;第三单元杰出人物事迹;第四单元文化艺术;第五单元探索未知世界;第六单元关爱动物。单元专题的安排,将人文修养寓于语文能力培养之中。教材首先为成长中的青少年解决成长中的困惑,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榜样,接着又引导学生关心文化生活,欣赏艺术,培养创新精神,敢于探索,善待我们共同的生存伙伴,关爱生命。这既突出了语文与人文关系,又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特点二:本册教材注重实用性,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本册书课后的知识链接是有关“朗读的方法与技巧”共四篇小短文,它们是:朗读的好处;要读出感情来;朗读要注意要旨;学习快读。依次对应的文章是1、8、21、24课。这样加深了学生对朗读要领的理解,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朗读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感。此外,课后练习的设计也注重了阅读链接,如第9课《土地的誓言》就附带《松花江上》;21课《伟大的悲剧》一文中拓展《斯科特临死前的绝笔信》;28课《华南虎》就以英国诗人布来克的一篇《老虎》进行拓展阅读。这些实用丰富的课程资源,既可以将阅读走向深入又能激活并提高学生动脑的能力;而且他还是“诱饵”,引领着学生走向更美的风景。

特点三:七下教材注重了学生的合作探究

教材在习题的设置上强调了学生的合作探究性学习,如《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中的课后第三题:结尾说“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设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这个看法不对?为什么?试分组或在全班讨论;在《木兰诗》中也有这样的练习,如习题四“讨论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这样的练习为学生合作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机会和平台。教材最有特色的部分就是综合性学习部分,如“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安排的活动有搜集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并与同学交流;收集与黄河有关的常用俗语、谚语、成语并写出意义和相关故事;举办以“歌唱黄河”为主题的文艺演出;调查黄河的缺水断流、生态破坏等事实;召开以“黄河之忧”为主题的调查报告会;设计保护母亲河的公益广告等等,最后要求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写出自己对黄河的希望与祝福。这样,就把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实践活动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学生采用各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逐渐增加了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深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