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方案怎么写(精选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9:14:03 页码:7
2023年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方案怎么写(精选11篇)
2023-11-18 09:14:03    小编:ZTFB

方案是一种针对特定问题或目标的解决方案或计划。方案制定的第一步是明确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和影响,确定解决问题的目标。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教训,避免走弯路。

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方案怎么写篇一

加强护理人员与病人的沟通和健康指导、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接受完整的健康教育,完善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护理工作程序、质量评价标准、健康教育内容以及标准健康教育计划、规范护理记录,设立健康教育护士,让护士有限的时间用在病人的治疗护理、病情观察和健康教育上。

4.运用激励机制,提高护士素质。

将整体护理的内涵落实到对护士的素质评价、护理诊断率、护理措施是否满足病人的身心健康需要以及病人的满意率等方面,护理部每月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测评,让病人评选“最满意的护士”,使护理人员看到自身价值体现,从而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贵定县中医院护理部。

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方案怎么写篇二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3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中医护理效果,规范中医护理行为,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到2014年底医院每个病区均实施相应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全院实施中医护理方案数达到20个以上,每个病种完成病例20-30例(不足者按实际收治病例数实施)。

1、培训、考核阶段:2014.8.5—2014.8.31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全院培训及科室培训,进行培训效果考核,达到相关人员熟练掌握方案的应用。

2、实施阶段:2014.9.1—2014.12.31各科室对所收治病人第一诊断为相应病种者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同时做好数据收集工作。

3、效果评价分析阶段:2015.1.1—2015.1.15对所实施病种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分析。

1、进行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考核,提高护理人员应用中医护理方案的能力。

2、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3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结合医院实际,选择20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分科室进行实施。

3、加强医护配合,重点落实辨证施护及中医特色技术的应用,提高中医护理效果。

4、收集数据,对实施的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效果总结分析。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全院医护人员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发挥中医药特色,提高中医护理效果的重要性,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认真落实各项工作,确保中医护理方案落到实处。

(二)、成立医院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实施应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成员:职责:

1、制定医院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的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2、制定相关制度,完善工作机制。

3、对相关科室人员进行培训。

4、指导并监督各科室实施情况。

(三)、护理部成立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工作实施小组组长:成员:职责:

2、收集和整理数据。

3、组织对全院实施的相关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效果评价与分析。

4、每月进行全院信息汇总及分析评估。

(四)、科室成立护理方案实施小组组长:科室护士长、科主任。

成员:护理责任组组长、医疗组组长、质控员、责任护士职责:

1、实施本科室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

2、收集和整理数据。

3、对实施的相关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效果评价与分析。

4、每月向护理部上报本科中医护理方案实施进展情况。

5、组织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培训。

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方案怎么写篇三

中医护理工作,是中医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体现中医特色优势的重要方面。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三级中医院以“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方案实施细则中要求,针对目前我院护理队伍中医知识与技能普遍薄弱和护士护理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全面、不牢固的情况,特制定本培训计划,以进一步推动我院中、医护理技术与知识水平的提升,满足人民群众对中、西医护理服务的需求。具体内容如下:

一、培训目标。

了解中医理论知识,掌握专科专病中医护理方案,开展突出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提高运用辨证护理措施的能力。

二、培训形式与时限。

制定培训计划,全院集中授课及科室培训到20xx年6月30种中医护理方案全面培训完毕。

培训自20xx年8月1日始,每周一次(节假日除外),每次2个学时,共60学时。

三、培训人员。

全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人员。

目前护理部已经将十三个病种发至每个护理单元,要求护士长加强对科内护士进一步学习与掌握,并按照此次的中医护理方案实施,从而规范我院护士中医护理行为,从根本上提高我院中医护理质量。

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方案怎么写篇四

对护理人员的能力、考评测试、临床培训成绩以及经验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后,根据层次管理制度对每个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分级。主要3个管理层面,护士长、责任护士以及执行护士。其中,护士长负责对全部病房的工作进行管理;责任护士主要引导执行护士对患者的护理、治疗、健康指导以及检查等工作,另外,严格监督并指导执行护士的日常工作;执行护士主要对具体操作进行负责,及时发现、上报患者出现的问题。对妇科人力资源以及病床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后,确定人员配备。如根据我院妇科人力资源和病床实际情况,人员配置如下:1名护士长,4名责任护士,2名执行护士。护士长的选择,严格按照竞聘上岗制度选择;责任护士要依据竞争上岗制以及业务能力水平作为参考依据,择优担任;准责任护士要具备本科、大专毕业证以及护士职业资格证等;执行护士主要由具备中专毕业证以及护士职业资格证的人员任职;责任护士对执行护士起指导作用。

护理层级管理模式主要由护士长、责任护士以及执行护士构成,逐步构建为医生、护士与患者三者之间的工作模式,实施责任护士全面责任制以及连续排班制度,对各个小组的护理方案进行制定,正确实施护理操作步骤,对护理服务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检查。护士长对本科室的护理工作全面负责,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护理方法进行适当调整。

医院不同科室的工作量受到工作时间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根据不同科室,制定出相对应的排班制度。制定连续8h工作3班制,减少交接班次数,增强安全系数,如将工作时间分为3个阶段:每个时间段安排的值班人数不能少于6个人,排班时根据床位分为3个责任小组,安排责任护士进行全面负责;另外,人员配置可以根据以下时间段进行分配,根据各个时间段的工作量以及护士的工作状态,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调配。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在护理理念中,需要增加人性化理念,患者在对医院医疗水平进行关注的同时,越来越多地关注医院护理质量。责任管理逐渐成为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在医院实施责任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管理的健康、快速发展,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体现出护士的价值。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能够对护士护理水平和质量进行全面反映。制定层级护理岗位,主要以护理人员自身工作能力、技术水平作为划分岗位的重要依据,并实现岗位职责与技术水平的互相结合,进而充分将护理人员的作用发挥出来。进行分层管理时,以护理人员的等级、能力水平等为主要依据,设定出不同的岗位和等级,确定其工作岗位,使其履行相应岗位的责任、内容。一方面,能够对各个等级的护士工作责任进行明确,能力水平高的护士主要担任指导工作,主要对层级较低的护士工作进行指导;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服务水平,提高护士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压力感,激发工作热情,防止出现盲目操作现象,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护理层级管理制度,对患者来说,能够在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建立对应关系,能够让护士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进而增强护理内容的明确性,随时对患者病情的发展变化进行掌握。另外,还能够加强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了解,建立友好、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消除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陌生感,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加快患者身体康复速度,而且还能够增强患者护理满意度。某医院中有56名护理人员,所选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0~45岁,平均(25.3±2.5)岁;学历:31名本科,16名大专,9名中专。运用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护理人员采用传统功能管理模式,研究组运用护理层级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人员配备法、护理层级管理法等。结果表明,研究组护士的护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证明在医院临床护理管理过程中运用护理层级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增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和责任感,提高护理满意度。综上所述,护理层级管理能够对护理人员的授权进行充分体现,领导阶层将工作逐层分派下去,进行管理时,护士长对责任护士进行授权,责任护士主要负责护士长进行授权的内容,责任护士对执行护士进行授权,执行护士负责责任护士的授权内容;此外,护士长对医院科室的各项工作内容进行负责。这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方案怎么写篇五

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xx年版)》的通知以及豫卫医[20xx]118号文件河南省卫生厅优质护理服务‘十化’评价标准(试行)的精神,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全面以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服务水平,为病人提供安全高效质优的护理服务,保证护理质量的除须改进,制定本方案。

成立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的三级护理行政管理系统,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成立以护理部质控组、各科室质控组、病区质控组的三级质量控制体系,通过对护理工作的循环监控,使护理人员在业务行为、思想、职业道德等方面都符合客观要求和患者需要,达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

在院长和医院护理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通过三级质控组织对护理质量实行质量标准的制定,并对护理质量实施全面质量控制和管理,保证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1、制定完善临床护理的`各项考核标准,并实施检查和考核。

2、根据不同科室制定满意度调查表,全院每月进行一次满意素调查。

3、护理部质控组,由7-10人组成,护理部负责,组织每月护理质量考核项目,有针对性的进行考核,每季度进行全面护理质量综合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提出改进措施,检查结果与奖金挂钩,并上报院质管办。

4、临床科室质控组由2-3人组成,科护士长负责,每月按照检查项目1-2项进行检查,及时了解工作质量及改进。

5、病区质控组2-3人组成,由病区护士长负责,每月按照护理质量检查项目进行全面质控,并对检查中的问题及时反馈改进,对不达标项目及个人下达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表进行整改。

6、每年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专科及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一次,护理理论知识考核一次,并记个人技术档案。

7、护理部每月或随时向主管院长汇报,护理工作存在问题需改进措施,每月召开两次护士长例会,内容涵盖18项,每季度召开一次护理质量分析会,进行护理质量达标情况总结,并向全院护理人员汇报。

8、护理部每月出护理简讯一期,综合汇总反馈交流护理工作情况。

1、根据医院的总体规划,结合本部门的特点及工作重点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季度工作计划,月工作计划及周工作计划。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全院护理工作,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及时总结反馈,提出整改措施。

2、各级质控组充分发挥质控作用。按照工作计划及考核办法检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重点检查实施及落实情况。并及时填写护理质量信息反馈表上报护理部,反馈科室整改措施及整改效果。

3、护士长每日落实五查房,除日常工作外,结合每周工作重点进行质量控制。

4、各级质控组根据上次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跟踪检查验证,并及时反馈整改情况,建立反馈与持续改进机制。

5、对临床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新项目做好相关人员培训并登记记录、制定相关疾病护理常规及工作制度等。

6、护理部质控组针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及时修订护理常规与护理工作管理制度。

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方案怎么写篇六

(一)成立科二甲复审护理小组,明确复审中的护理工作任务,确保我科各项护理复审工作落到实处。

(二)在每周的科室例会上都进行二甲复审内容学习,每月进行1次专题学习,使本科护理人员认识到二甲复审工作的重要性,明白医院二甲复审,人人都是评审对象,增强自觉性,从而为二甲复审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按医院要求,认真组织学习《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中有关本科室护理的各类指标。护士长及二甲复审小组成员首先深刻学习和领会标准,吃透精神,随后组织科室医护人员逐条学习、逐条领会,各述已见,发挥群策群力,已达正确解读细则标准。同时,组织科室人员进行学习讲解,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走出去或邀请院达标办和护理部负责人来科进行讲解,帮助大家理清思路,找准问题,明确重点和方向,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四)按照《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中要求逐条梳理认真理解,护士长切实肩负起护理组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限时组织实施,确保科室有计划、有步骤的.按期完成任务,整体推进科室二甲复审工作。

(一)3月26日。

成立二甲护理复审小组,组织学习医院《迎接二级甲等医院复审工作实施方案》和《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分解任务,落实责任。xxx任组长、xxx任副组长、组员为:xxx。

(二)3月27日~3月31日。

根据评审标准要求,整理出所需准备材料(包括各种挡案夹、记录本及其他材料),并制定出各自阶段性目标。

(三)4月1日-4月9日。

召开科室护士会议,组织学习或专题讲座,力争达到人人掌握标准。

(四)4月10日~4月30日为全面规范阶段。

1、完善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各项护理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2、完善脑科各项护理管理制度。

3、修订脑科常见各种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流程与护理服务规范。

(五)5月1日~5月31日为全面实施阶段。

1、按照制度与规范要求,全面开展二甲复审准备。

2、详细作好原始资料的记录、整理,分类存放保管。

3、及时定期给科主任汇报,护士长加强督导检查。

(六)6月1日~6月30日为自查阶段。

1、科室二甲复审小组人员全面检查。

2、科室整理出检查出现的问题,及时上报科主任。

3、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做好记录。

(七)7月1日~8月331日为整改提高阶段。

针对自查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同时接受医院二甲复审办公室的大检查及评分,并根据初评结果再进行整改,制定出符合标准要求长效机制。

(八)9月1日~12月31日迎接复审阶段。

认真总结科室开展迎接二甲复审工作情况总结,撰写自查报告,配合医院做好迎接二甲复审工作。

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方案怎么写篇七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护理方案》,加强医院中医护理管理内涵建设,突出中医特色护理优势,规范中医护理行为,现结合我院特点,制定护理人员落实中医护理方案培训计划,落实培训,为下一步推动执行中医护理方案奠定基础。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临床护理人员达到熟练掌握运用中医护理方案的目的,在方案指导下,积极开展辩证施护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不断提高中医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二、培训人员。

全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人员。

三、培训形式。

1、护理部组织院内集中授课和观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视频。

四、考核方法:科内每季度组织一次相关理论考试,护理部每半年进行相关理论考试。

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方案怎么写篇八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到到,医疗人员的支配体制已成为改革的焦点,必需通过薪酬支配的改革克服支配制度中的不合理现象,体现劳动与技术的价值,充分调动宽阔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提高护理质量,护理部有权力依据护士的工作质量、数量进行绩效考核方案的设定并确定绩效工资,使每一位护士都有机会找准自己的位置,提高护士素养,调动护士的主动性,为护理人员供应公正竞争的机遇,激励和督促护士不断的提高自己全方位的力气。

护理部主任对病区护士长,病区护士长对护士,自上而下层层把关,环环把握、即为垂直把握。逐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考核,护理部坚持日、夜间、节假日期、双休日查房及各类质量检查制度。病区护士长负责自己病区护理质量考核并对每个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进行把握,把好医嘱关、查对关、交接班关、危重患者护理关、特殊检查诊疗关。

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主动性和缔造性,提高整个护理队伍素养,做到人尽其才、人职匹配,建立有效的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考核标准的制定主要来源于工作分析,由于绩效具有多维性,因此制定标准对护理人员考核应沿多种维度去分析,包括工作绩效、工作相关技能以及团结、劳动纪律、责任感觉、服务主动性等方面。不同的维度赐予不同的`权重,考核的重点也应依据权重准备。

护理管理中强化激励奖惩制度,为选择、激励和留住真正有力气的护理人才,警告、惩处和解聘不适合医院进展的护理人员,切实实现护理人员的双向选择及优化组合的人事制度改革。

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方案怎么写篇九

为推进我院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切实改善护理服务态度,规范护理服务行为,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措施,全面提高我院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切实落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密切护患关系,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

三、重点内容。

1.充实临床一线护士队伍,最大限度地保障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配置,医院临床一线护士占护士总数的比例不低于95%。

2.医院结合实际,实施护士的分层级管理,采用以临床护理工作量为基础的护士人力配置方法,并依据岗位职责、工作量和专业技术要求等要素实施弹性的护士人力调配。

3.建立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完善各层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推行责任包干制,每名护士包干床位不超过8人,病人危重程度与护理层级、能力相匹配,保证患者安全。

4.改变排班模式,实行弹性排班。根据工作量、病人危重程度、节假日等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保障病人安全。

5.落实分级护理制度,严格按护理级别落实基础护理内容。

6.完善护理流程,明确细化各类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各示范病区开展适合本科特色服务项目。

7.加强绩效考核,重点向临床一线护士倾斜,绩效分配系数与病人危重成熟、护理工作量等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临床一线护士的工作积极性,逐步实现同工同酬。

8.进一步完善优质护理病区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细化和量化考核指标,保证护理工作的落实。将经常性检查和定期考核相结合,并将检查和考核结果作为护士个人和部门奖惩、评优的依据,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9.进一步完善支持系统,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为全面加强临床护理、落实基础护理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和有力保障,促进优质服务工作快速展开。

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方案怎么写篇十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强化医疗服务监管制度建设,提高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医疗风险防范能力,保障医疗安全,结合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加强医疗机构管理的工作安排,制定本方案。

通过实施医疗质量提升年活动,进一步完善全市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落实医疗质量核心制度,切实履行监管职责,落实各项监管措施,强化医疗服务监管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医疗风险防范能力和群众满意度,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一)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

1.宣传贯彻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各级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作为重点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不同层面的培训,使每位医院管理者、医务人员全面掌握《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的规定与要求,并认真加以落实,为提升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2.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依法依规开展诊疗活动,严格遵守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有关临床诊疗技术规范和各项操作规范以及医学伦理规范,使用适宜技术和药物,合理诊疗,因病施治,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要按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3.加强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管理。医疗机构要以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为重点,组织开展经常性专项检查,加强对产房、新生儿室、手术室、门急诊、血液透析室、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针对存在问题落实持续改进措施。突出围产期安全、围手术期安全、有创操作、危急值报告、实验室安全风险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内部医疗质控网的作用,落实医疗质量定期检查考评制度。

4.提升医院感染防控水平。医疗机构要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按规定配备专(兼)职人员开展工作。进一步规范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重点加强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icu)、血液透析室、感染性疾病科、产房、新生儿室、消毒供应中心等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高医院感染诊断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5.继续深入推进优质护理。进一步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探索向基层医疗机构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建立完善护理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机制,运用科学方法不断改进临床护理实践;明确护理质量控制关键指标,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定期监测、反馈制度,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二)推动县域健康服务共同体医疗质量整体提升。

加强县域健康服务共同体医疗质量建设。县域健康服务共同体要加快并规范自身建设,进一步完善分工协作机制,做实共同体内资源共享、信息互联互通。牵头医院要认真落实“双下沉”。要不折不扣完成派出专家及专家团队到基层开设专科专病门诊、手术带教、临床查房、学术讲座等工作任务,落实“人才下沉”。要进一步提升远程医疗服务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心电、远程检验、远程培训等服务,积极推进“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有效模式,落实“资源下沉”。要通过指导和帮扶达到共同体内医疗质量、检查、检验结果同质化,实现共同体内医学影像、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要建立并完善考核机制,制定符合各方利益、兼顾公平的激励机制。

(三)构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长效机制。

1.市、区县两级质控中心要加强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质量抽查和技术评估工作。质控工作要做到两个全覆盖:即国家级和省级限制类医疗技术全覆盖,所有开展限制类医疗技术的医疗机构全覆盖。

2.各县(市、区)卫生健康局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特别是加强对社会办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按照《办法》要求进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要重点对限制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开展情况、备案情况、信息报送情况、信息公开情况进行监管,对违规开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不按要求备案、提供虚假材料、不按要求报送信息、开展禁止类技术临床应用等违反《办法》的行为及时纠正,并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加强业务指导培训。医疗机构要对全体员工进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相关规范、常规的培训,提高员工规范执业的意识。建立院内人才培养机制,开展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前培训,积极支持和鼓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进修培训,切实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市、县区级质控中心要落实质控中心管理制度,完善质控中心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各质控中心的作用,深入基层医疗就开展培训指导,不断提升医疗质量。

(四)畅通投诉渠道。

完善医疗纠纷处置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医患沟通制度,医疗服务社会监督评价制度,畅通患者投诉渠道,及时解决医患纠纷和矛盾,建立健全矛盾调处机制、内部管理机制、突发事件防控应急机制和检查监督机制。

(一)准备和部署(20xx年7月)。

印发活动方案,明确活动内容和重点工作,各医疗机构成立“医疗质量提升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具体负责医疗质量提升活动,制定详细行动计划,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各项措施。

(二)组织实施(20xx年8月—20xx年11月)。

1.自查整改。各医疗机构要根据“医疗质量提升活动”工作目标和重点要求,针对以往医疗质量自查和督导中发现的问题认真整改,结合医院实际,制订实施方案和工作措施,自查自纠,狠抓落实。

2.检查评估。市卫生健康委不定期对各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质量提升活动进行检查、指导、评价,确保实施效果。

3.督查整改。市卫生健康委将围绕“医疗质量提升活动”重点内容对各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开展督查整改,对违反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各项规定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市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三)总结交流(20xx年12月)。

认真总结各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质量提升活动的经验及成效,召开会议,交流加强医院制度建设,提高医疗质量,改进医疗服务的'有效措施,表扬、宣传管理好、服务好、社会反映好的先进典型。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建立健全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明确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职能科室畅通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认真落实工作要求。

(二)提升医疗质量。

发挥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等专业组织的作用,加强对各医疗专业的质控检查,帮助医疗机构不断提升医疗质量;要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人员和临床工作人员培训教育工作,激发医务人员主观能动性,强化质量安全管理意识,熟悉质量安全管理政策。

(三)加强宣传引导。

各级医疗机构要注重对医疗质量改进先进经验的挖掘,优秀案例进行行业内公示或社会公开。采用多种媒体形式,开辟专栏、专刊、专题节目,扬正气,树标杆,宣传、推广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提高群众知晓度,营造良好氛围。

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方案怎么写篇十一

学习情境的设计方法与不同专业的内容特征有很大的关系。在护理专业临床护理教学中,如何将工作过程融入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真实的工作过程,其前期的教学准备———学习情境方案设计至关重要。笔者根据护理工作过程的特征,以“妊娠高血压疾病病人的护理”学习情境为例,从主要的几个方面简要介绍在护理专业妇产科护理学习领域中,设计学习情境方案的体会。

1.1工作情景描述。

“工作情景描述”必须是对真实工作过程的客观表述,如“妊娠高血压疾病病人的护理”情景描述如下:病人入院后,护士测量生命体征,建立病历,对病人进行护理评估,根据医嘱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重点是硫酸镁用药治疗的护理。住院期间护士协助医生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预防病情向重症子痫、并发症发展,配合医生进行子痫的应急救护,并有针对性地从心理、饮食、活动与休息、大小便等方面进行健康指导,促进病人康复,并对病人进行出院指导。

1.2学习任务。

在教师及临床护士的指导下完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人的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学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临床分类及表现、辅助检查及处理要点,初步会对该病人进行身心状况评估,为病人制订护理计划。能运用本病的知识,基础护理、内科护理的关联知识与护理技术等,在工作情境中正确实施护理措施。

1.3与其他学习情境的关系。

对“与其他学习情境的关系”的分析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的纵向、横向联系,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与应用能力。在本情境中,笔者在分析与其他学习情境的关系时,不仅注重本学习领域的内在联系,还扩展到基础护理、内科、药物等其他学习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如学生目前已经能够:

(1)掌握正常妊娠生理、妊娠诊断、妊娠期护理的基本知识;

(2)掌握相关药物、基础护理知识与技能、内外科护理知识。

1.4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是学生学习本情境后应达到的状态,包括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3个方面,同时在目标描述时应符合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要有明确的能力表述,二是必须明确表述实践与理论的关系。针对以上要求,“妊娠高血压疾病病人的护理”学习目标是:

(1)认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病因、病理等疾病概要;

(2)初步会对病人进行护理评估;

(3)初步能对该病病人的病情变化、用药、并发症进行动态观察;

(4)能配合医生并与其他护士合作,针对性地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和紧急救护;

(5)能运用交流沟通技巧,对病人进行健康指导;

(6)在护理病人过程中学会团结协作、关爱病人。

1.5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要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即每一个学习目标应有相应的学习内容的支撑。本情境的学习内容包括:

(1)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概要:特征、病因、病理;

(3)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分类、首选用药、并发症;

(6)团结协作、关爱病人。

1.6教学条件。

教学条件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及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客观反映,包括教师与学生情况、教学场地、设备、学习资料。特别是教学设备应尽量根据实际工作过程的需要在课前做好准备,如本次课教学设备有胎心监护仪、开口器、吸痰管、血压计、称、给氧设备、多功能护理人模型、多媒体设备、护理记录单等。

1.7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

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能反映出教师组织教学的基本特点。本情境学习将全班分为多个小组,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以正面课堂教学和独立学习为辅。教学方法以项目教学法贯穿教学全过程。

1.8组织流程及教学时间。

组织流程反映一个学习任务完成的整体构思,是教学组织形式与方式方法的具体反映,必须有可操作性。本学习情境总学时:11学时。组织流程如下:

(4)小组交流每个人的学习体会,讨论、汇总已收集的信息,展示成果(1学时);

(5)在教师的指导下全班讨论、归纳出妊娠高血压疾病病人的护理计划(3学时);

(7)总结与评价:阶段性(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及终结性评价相结合(1学时)。

3.9学业评价在常规的终结性评价基础上,更注重整个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并采用自评、学生互评及教师评价三位一体的形式。根据护理工作的特点其评价内容主要有:

(1)能按时完成任务;

(2)积极、主动参与各项学习活动;

(3)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4)团结协作、沟通能力强;

(5)综合能力较强,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

(6)技术操作运用正确、娴熟;

(7)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2.1学习情境方案设计的作用。

2.1.1学习情境方案是教师教学设计的集中体现在护理专业职业教育模式的实践和研究中,我们除了需要解决在校企合作机制和实习基地建设等宏观管理层面的问题外,还需在微观的教学层面上,积极探索符合临床护理工作过程要求的新型课程模式。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堂教学,形成围绕工作需求的新型教学与项目训练,以工作过程贯穿于整个教学中,而教师在授课前设计好学习情境方案,是实施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必备的首要教学环节,它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蓝本,也是体现教育教学理念的过程,还能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方式和个性。

2.1.2学习情境方案是组织好教学的基础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下的教学,是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职业资格为课程标准,课程主要载体是项目或任务,并突出能力培养。此模式下的.课堂是一个开放的课堂,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导演,起主导作用,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只有在精心准备方案设计的前提下,才能让每一位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取得最大化的学习效果,教师才能更有效地组织、统筹课堂教学活动。否则整个教学过程极容易出现课堂松懈、流于形式的现象,所以学习情境方案设计是组织好教学的基础,其在教学中的地位,犹如设计蓝图对大厦的作用。

2.1.3是确保学生掌握护士资格考试相关知识的必要保障对护理专业来说,临床护理教学还需围绕护士资格考试实现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工作过程教学模式下的临床护理教学,既要指导和组织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熟悉工作过程,同时又必须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从而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因此,教学组织者必须能较好地掌控课堂的核心内容,做到心中有计划、教学有目标、学生学习有方向。

2.2学习情境方案设计的原则。

2.2.1基本原则学习情境方案设计在基本原则方面与传统的教案有共同之处,具有纲领性原则和组织到位原则。学习情境方案是整个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活动的设计大纲,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蓝本,不能成为教材的复录或教师的讲稿,即学习情境方案是纲,任务书、指导书和课件等是目。

2.2.2客观、全面反映典型工作任务原则学习情境首先应当是从职业工作实践中提炼、总结出来的,而不是按主观“设计”出来的,因此应当客观、全面地反映典型工作任务所包含的职业信息,结合学校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等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学习情境设计的重点是设计与表述能够反映这一学习情境的学习任务。

2.3教学中不拘泥于学习情境设计方案。

学习情境设计方案是教学前准备的材料,在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过程中,各种不同的情境随时有可能发生,当我们精心准备学习情境设计方案,引导学生展开有效的学习与训练时,又不可过分拘泥于这个设计,应大胆地给学生展示自己、发表自己心得体会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学习情境方案的设计是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是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下教学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本文的学习情境方案实例虽经笔者认真研究撰写并在教学中进行了初步实践,但对护理专业来说,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的改革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在设计与编写过程中可能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此仅抛砖引玉,并敬请同行斧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