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面对死亡的散文范本(大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0:44:36 页码:11
最新面对死亡的散文范本(大全14篇)
2023-11-18 10:44:36    小编:ZTFB

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推动了绿色产业的发展。在总结中如何突出重点,让读者一目了然?请大家参考这些总结范文,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思路和技巧。

面对死亡的散文范本篇一

活着就是一种幸存,它让我们意识到生命的可贵。而对于死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幸,因为种种原因,他(她)们的生命被淹埋于泥堆里。

生命究竟值多少?它的意义究竟何在?我不想去探究,人活着本来是一个奇迹,至少经过重重磨难才走到了今天,有与病魔抗争的,也有与天灾抗争的,更有与生命抗争的。

倘若幸存能理解为幸福的生存,那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又何必去计较恩恩怨怨呢?所谓幸福,就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生活,也就是称心如意。倘若幸存理解为幸运的生存,我们更没有必要去与世人争权夺利,争论不休了,因为我们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我们既然幸存于世上,就应该好好的活着,珍惜现有的生活,不要再度日如年,如和尚撞钟过一天算一天。对于明天,我们不知道会如何?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未知数,不妨就好好度过一个快乐的今天。

想想人只有那么几天?为何总把自己折磨得痛苦不堪呢?为情所困?还是为爱所痛?还是为敌所伤?还是为命运所感叹?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为何我们不能快快乐乐的.生存并生活呢?要知道,自己的命运自己把握。

活着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幸存更是为了更好的明天。既然如此,我们何必在乎别人的一言一行,做好自己,做一个快乐的自己便足以。毕竟你的生命是属于的,谁也剥夺不了。

抑或许有人会说:我活着生不如死。痛苦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并不是外界的压力让你生不如死,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这也只能算一个借口,知道吗?仅仅只是一个没有理由的借口而已。不管外界的阻流有多大,人的心是可以包容一切的。心胸狭窄的人当然只能痛苦了。

总是听到一些怨气,那叹短叹长的喘气声,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你活得太累,因为你计较的太多。我们既然活在了世上,幸存于世上,我们应该快乐才是。比起那些九泉之下的人来说幸运的多,幸福的多。因为我看到多姿多彩的人生,享受着活着的快乐。

时间是不允许我们去多想,更是消耗不起。毕竟人生短暂,短暂的人生能允许你去猜测他(她)吗?不,当然不。倘若一个人一生在揣测中渡过,活着便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这样的代价就是在缩短你的生命。

面对死亡,你怕不怕?恐怕大多的人为之恐慌。面对歹徒明晃晃的尖刀,你怕吗?面对突如其来的病魔,你怕吗?面对天降而出的灾难,你怕吗?当死亡慢慢逼近你的时候,你怕吗?要想知道答案,就去问问那些曾经尝试过各种苦难的人吧!他(她)们会给你最好的答案。

死,一个多怕令人畏惧的字,然而每个人都有落入尘土的那一天,只不过是迟与早的问题。多活几日与少活几日有很大的差距,因为它让许多人知道了生命的可贵。倘若面对死亡的最后几天,你会想些什么呢?又会做些什么呢?抑或许你最多的是感叹,感叹自己没有好好珍爱生命,珍惜生活。

坚强与脆弱,幸存与死亡,坚强的人才能幸存下来,而脆弱的人只能面临死亡。经得起考验的人才能经得起风雨,而经得起风雨的人才会更好的幸存下来,也会活得更有滋味,生活得才会更精彩。

面对死亡的散文范本篇二

在我们的一生中,死亡是一个既无法避免又无法忽视的话题。无论我们愿不愿意面对,它都会在某一天到来。面对死亡,人们的看法和体验各不相同。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我发现面对死亡时的态度和心理状态对于我们自身的成长和价值观的塑造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二段:直面死亡的恐惧。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死亡是个充满恐惧的话题。这种恐惧源于我们对未知的担忧和对生命的无力感。我们害怕离开这个世界、离开我们所熟悉的人和事物。然而,我发现当我们勇敢地面对死亡时,我们可以突破这种恐惧。我曾经亲身经历了亲人的离世,当我所爱之人的光阴消逝之际,我感到了生命的无常和宝贵。这一经历使我意识到,只有当我们真正接受死亡并面对其存在时,我们才能更好地珍惜每一天,活得更加充实。

第三段:死亡的意义和反思。

死亡也给我们带来了对生命的意义和目标的反思。当我们面临死亡时,我们开始思考我们活着的意义。我们开始审视我们所做的选择、我们对他人的影响以及我们留下的遗产。这种反思迫使我们重新评估我们的价值观和目标。我相信,只有当我们体验到死亡无情和无情,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宝贵,才能找到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意义。

有效地面对死亡需要心理准备。对我来说,接受死亡的存在和不确定性是关键。在我的生活中,我尽可能地与死亡这个话题进行对话,并试图理解它的本质。我还通过参与关于生死的讨论和阅读相关的书籍来加强我的心理准备。这种心理准备能够帮助我更好地应对不可避免的死亡,更好地面对亲人的离世,并给予他们安慰和支持。

第五段:活在当下,珍惜生命。

最后,面对死亡的心得体会就是要活在当下并珍惜生命。我们不能预测我们的下一刻是否还有呼吸,所以我们要学会享受当下的每一刻。每一天都是一个礼物,我们要尽力地去做我们真正想做的事情,并与我们所爱的人共享美好时光。毕竟,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抓住机会,并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

总结:

面对死亡心得体会的五段式文章引言对死亡这一话题进行了承接和提出问题。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探讨了直面死亡的恐惧以及死亡的意义和反思。第四段强调了面对死亡的心理准备的重要性。最后一段着重强调活在当下并珍惜生命的重要性。通过这篇文章,希望能够引发读者对面对死亡的思考,并对生命有更深入的感悟和体验。

面对死亡的散文范本篇三

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生命的尽头必定是死亡,认识到这种必然性后,人求生的自保机制就催生了怕死的心理本能。美国心理治疗大师亚隆就认为,死亡是人生的背景音乐,而死亡焦虑则是一种永久的心理负担。

人之所以害怕死亡,一方面是因为它的不容商量让人恐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的不确定性让人焦虑。孔子说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背后藏着对生命流逝不可逆转的揪心之痛。另外,死亡的方方面面又充满了未知:我们不确定自己何时、何地、如何死亡,也不知道死后的世界如何,这些都让我们不安。

肉体死了,成就代代相传。

管理资料。

借用时下一句网络语,就是“好好活,因为我们要死很久”。

有了如此强烈的驱动力,人们一方面更加爱护身体,同时积极地生育后代,让自己的血脉生生不息,也就是《愚公移山》中的“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另一方面,人们会迸发出旺盛的创造力、斗志,努力取得所处文化肯定的成就。这样即使肉体死亡了,成就还会代代相传,这就在象征的意义上战胜了死亡。美国名将麦克阿瑟的名言“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就揭示了这种超越生死的豁达。

其实,从小进行正确的死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死亡焦虑。在一些西方国家,小学里常常会让学生思考:如果生命只有3天,你将怎么安排、最想做什么?如果给自己写墓志铭,你会怎么写?这就是一种很好的死亡教育。

而对死亡焦虑严重的老年人来说,引导他们接纳死亡则是必要的。这包括帮助他们回顾和评价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喜悦地接纳生命中的欣喜、成就、悲伤和失落,完成那些可以完成而未圆的梦想。

思考死亡,放平心态,活在当下。

心理探索:死亡体验为何如此相似?

面对死亡的散文范本篇四

这一段时间,身心处于极度疲惫的状态,在这万物本该勃发的季节。只因为,一枚过早凋零的叶片,在春风初起的时刻,翩然飘逝了。

寂静的黎明,我独自行走在一个人的旅程。放眼展望这初春的大地,山,仍然矗立在那儿,依然肃穆无语。流水,迈着亘古不变的步伐,自顾暗哑无语。心中聚集了诸多的沉重与壅塞无处诉说。唯有三月的杨柳,披上了一身烟翠,兀自摇曳在风中,却只是静默无语。

死亡,多么沉重的话题。以我的生命历程及浅陋的见解,我知道我终无法诠释。但是,关于死亡,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却成了盘亘在我心底的话题。或许,这是源于生命的历程,源于生命的四季最为必然的规律吧。犹如一片春叶,在时光的晕染下,终会披上腐熟的色彩。

随着岁月的逝去,身边的亲人,友人不断地离世,就更加重了心中一份对于死亡的面对与思考。从最初幼时相继送走姥爷和姥姥,那时面对死亡,心中除却一分懵懂着的悲伤外,觉得死亡的概念及意识距离自己尚且遥远。再后来就是适逢我的青年时期,奶奶的病逝消息传来,心底的哀伤犹如雪上加霜。望着年迈的爷爷,那一刻,我无语凝噎,只留下单纯的想法,告知我年幼的弟弟妹妹们,把我们所有的爱全留给爷爷吧。爷爷奶奶这一辈人的离世,让我终于走出对于生命的懵懂无知,懂得了生命的有限与可贵。无论我们心怀多少亲情,多少不舍,最终每一个人都无一例外地要离去。无论离去的那一刻是痛苦还是解脱。

刚刚平息的一份心情,却又因了公公的离世,再次悲从中来。我们的父母,我们的至亲,也要离我们而去了。那悲伤如同决堤的海,汹涌而至。我不敢想象,只是一任自己再次陷入痛苦的沼泽而难以自拔。短短的七日,办理公公的后事。我依然觉得如身处五里云雾中,难以置信。但透过这死亡沉重的阴影,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人的一生。我们哭着接受了这稚弱的肉身,重复着祖先的历史,从爬行开始,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婴孩,历经岁月的洗礼磨练,最后将这已是伤痕累累的肉身交还与沉默的土地,而我们也就走完了这一生。除却将无尽的哀伤留给了亲人,再无他物。那么这一生我们为什么而来?这期间最为重要的'又是什么?我在不断的行走中也不停的思考着。

以我粗浅的认知,我以为最为重要的应该便是这生命的过程了吧。

在我们生命的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应该安于本身的位置,用一颗赤诚的心,去关爱身边的亲人,尽情的享受人间天伦,当哭时哭,当笑时笑。

在属于我们的短暂的生命四季里,我们当如一片春叶,深爱这自然,在时光的润泽下,安静的享受四季的馈赠,并从容的走过四季。静待下一世的轮回。

面对死亡的散文范本篇五

第一次见到那个德国老头子的时候我以为他活不过三天,他的脖子无力地耷拉在左肩上,眼睛很吃力地看着前方,我想他很难看到眼前的地面,因为他的脖子哪怕是扭转一个小小的十度都难以完成。但这老头子实在太让我吃惊了,三年过去了,他依旧顽强地活着,他的脖子还是无力地耷拉在左肩上,眼睛很吃力地看着前方。

就是这么个糟老头子,竟然还是个“captain”,不是退役的那种,而是一艘正在跑远洋运输的货船的老船长。第一次听他的手下向我介绍说他就是“captain”时,我还以为说他以前是个上校或者上尉。而他,看着我因惊讶瞪得比牛眼还大的眼珠子,甩过一句带有浓厚口音的话来:“不相信也不用如此夸张吧!”

三年前第一次在汉堡港口见到他时他六十七岁,脸上布满被海风吹皱的老树皮,随时都有可能被风吹落。他的精神看上去总是那么差,也极少开口和别人讲话,包括他的客户,即便偶尔开口,也是有气无力,让人感觉他活不过三天。

我常常碰到他,也许是缘,公司的集装箱大多都是装的他的货船。在和船员的闲聊中,我得知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船长,他的脖子以前并不时这样的。五年前的七月,货船在太平洋遇上海盗,他在反抗过程中被海盗捅了十几刀,其中一刀就在脖子上,医生说伤到了神经和颈骨,能活下来就不错了,但肯定会有后遗症。但他楞是活下来了。出院时医生再三叮嘱他要静养,又告诫他的家人他随时都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然而对大海和船的热爱,让他将医生的告诫和家人的劝阻全都抛在脑后,出院的第二个星期他又登上了他的货船。在船上,他依然是神威不可侵犯的“captain”,他歪着脖子指挥着他的轮船航行在大海上。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他随时可能会死,但他依旧顽强地站在他的船上,虽然脖子总是无力地耷拉在左肩上,眼睛也很吃力地看着前方。

认识他的.第二年,有一天我问他为什么不好好呆在家里休养,或者到风景优美的海边去度假。他笑了,脸上的松树皮差点掉下来。

“年轻人,我随时都会死,死后我就住在天国的海边,那样我每天都可以在海边度假!”他慢悠悠地说道,“但是在人间,在美丽的大海上航行,我只能是过了一天算一天。”

人与人之间是有区别的,尤其是在生活和追求上。那以后我没有再劝说他到美丽的海边钓鱼度假,因为他每天都在他心爱的海上航行,在他的心中,狂风掀起的连天巨浪远比安静的沙滩和棕榈树美丽迷人。

转眼,三年已经过去了,他依旧活着。三年中的每一天,他的出现都是一种奇迹,而他让这种奇迹在我眼前持续了三年,还有我认识他以前的两年。也许是某种精神在支持他活着,支持他在大海上航行。

我不知道这种精神是什么,但他还是从我的眼神里看出了端倪。

“年轻人,你肯定想知道我为什么还活着?”有一次他突然对我说,“如果今天我不干了,明天我也许就会去天国,而你也不会再见到我这个糟老头子!”

他的话很短但却很有震撼力:如果我不继续干下去,失去了精神寄托,明天我可能就已经死亡!

只是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又有几个人能够想的如此明白呢?

面对死亡的散文范本篇六

我所爱的人们是如此相似。人会反复掉入同样的陷阱,写的就是我。

……………………。

音乐家和诗人曾是很好很好的盆友。

这么说吧,他们一见钟情。某个下午四五点钟,诗人,当时还是个学生,正在宿舍里跟盆友聊天。有人在门口找他。他去开门,外面站着另一个学生,就是以后的音乐家。他们互相打量,说了几句话。一个照面,还不到五分钟,确定了他们在第二天下午以及往后的每一天里无止境的纠葛。

他们曾是最好的盆友,好到有些歌有些诗仿佛专门为他们写的,好到站在一起就会完美,真完美,后来任他们中谁也再攀不上,好到诗人可以为博盆友一笑穿上女人的`衣服,好到音乐家这么个自私的人时时刻刻都用起我们,好到自己也说不清他们之间到底是纯友谊呢还是混杂了爱情。

因此,音乐家想诗人去死。

有那么段时间,他真想他去死。一开始他只是自言自语,后来生气时就对身边的人说,最后还对诗人说。他恨死他了。诗人深刻地理解,并不想就此教训他的盆友。而是把他的心愿写在他的诗里,也当做自己的心愿。

我们在一起好吗?我们一起死好吗?

音乐家差点真把诗人弄死了。就差一点儿。

谢天谢地。

音乐家坐在黑暗里,瞳孔放大到极限,他先是汗毛倒立,头冒冷汗,接着手心里也全是汗。他双手发起抖起来,然后全身抖起来。他差点杀了他,让盆友从此变成一具尸体。一张苍白破碎的脸晃过眼前,他猛然就清醒了。一瞬间,死亡啊,失落,友谊啊,爱情,一股脑儿涌上他的心。他并不想失去他。他是他唯一的,最爱的盆友啊。幸好他没死。音乐家低着头,捂着眼睛,哭起来。

对音乐家脸颊上滑落的泪水,诗人似乎毫无察觉。他醉得像滩泥,站都站不稳,便把脑袋靠在他的肩上。

面对死亡的散文范本篇七

逝者如斯,转眼间高三已过了四分之一。黑色的六月正一步步地朝我们紧逼过来,在这剩下的不多的日子里,我再次审视自己同,发现自己身上少了几分“坐看花开花落,卧看云卷云舒”的闲致,多了几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忙碌;少了几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麻木,多了几分“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成熟。这让我在紧张的日子里能要自己更好地面对高三。

高三是产前的阵痛,是破蛹前的挣扎,是黎明前的黑暗。承受着痛楚也铸造着幸福,承受着失败也迎接着成功,承受着遥遥无期的等待也享受着转瞬即逝的辉煌。只要心中理想的灯塔永存,胸中坚定的信念不灭,那么不幸的一切定将过去,灿烂的明天一定会到来。水到江河就要滔滔,河到大海就要澎湃,人到高三就要拼搏。面对高三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不能退缩,人生似箭,无论前面是繁花似锦还是风雪迷漫,开弓之后,只能勇往直前。所以,我们要守住心中的灯塔,确定那远航的方向,去寻找我们的梦之岛屿,无论天涯海角。

怀着坚定的信念,就算前方有狂风、有暴雨、有巨浪,也无法阻止我们寻梦的步伐。那满是补丁的帆布记载着风雨兼程的一路,最终定格为记忆中一幅美丽的风景,在那褪色的岁月一角,绽放光彩。“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面对高三,为了收获累累硕果,我放弃了安闲,选择了奋斗;我放弃了嬉戏,选择了拼搏。我于无声中投身周而复始的努力,犹如老牛拖着笨重的犁耕耘,蜗牛拖着沉重的家远征。这滋味,虽淡亦浓,虽苦亦甘!耕耘总有收获的喜悦,远征总有到达的欣喜,在辛勤的劳作中,总有一天会折射出成功的光芒。“有志者,事竞成。”——我坚信。“天空没有留下飞鸟的痕迹,但它已飞过。”生命中有许多东西就是这样,“不在乎天长地久,只须曾经拥有”。

面对高三,我们只要认真去努力过、奋斗过、拼搏过,做到无愧于自己。在夜深人静之时,扪心自问,不会黯然神伤,不会独自流泪,这便足矣。

面对死亡的散文范本篇八

引言:

人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死亡这一最终归宿。无论是自己的死亡,还是亲友的离去,都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面对死亡,人们常常会产生恐惧、悲伤或者迷茫,然而,通过与死亡接触,我学到很多关于生命意义和珍惜人生的心得体会。

段落一:正视自己的死亡。

在面对死亡时,我意识到正视自己的死亡是至关重要的。死亡是生命不可抗拒的结果,无论我们多么努力地追求安全和长寿,最终我们也将面对它。因此,我们不应该逃避死亡,而是应该接受它,并以此为契机来反思自己的生活和生命的意义。正视死亡可以引导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不再抱怨和埋怨,而是积极行动并给予他人更多的温暖。

段落二:对死亡的恐惧与接受。

无论是面对自己的死亡还是亲友的离去,我们都会感到恐惧。对于很多人而言,死亡是一个未知的领域,这种未知带来了不安和恐惧。然而,通过面对恐惧并逐渐接受死亡,我们可以找到平静和内心的安宁。接受死亡并不意味着对它的赞同,而是要理解生命的短暂和不可掌控,从而更加深刻地珍惜每一天,活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段落三:回顾生命,认识自我。

当面对死亡时,我们会开始回顾生命并审视自己。我们是否真正活过,还是在走马观花般地度过每一天?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引发内心的深层次反思。面对死亡让我开始关注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并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死亡的到来提醒我们,生活是宝贵而有限的资源,并激励我们认识自我、找到自己的追求并全力以赴。

段落四:关爱与陪伴。

死亡是一个团结人心的时刻,它让我们明白珍惜亲友的重要性。面对死亡,我们意识到我们需要更多地陪伴与关爱,因为时间已经不再是无限的。我们常常因为琐事而忽略了身边最重要的人,而当我们面对死亡时,才恍然大悟。因此,面对死亡,我决定要更加关心和陪伴我的家人与朋友,让他们感受到我的爱与温暖。

段落五:活在当下,不留遗憾。

最后,面对死亡让我学会了如何活在当下,不再留下遗憾。我们常常因为担心未来、追求物质和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而错过了眼前的美好。然而,死亡的到来提醒我们唯一真正属于我们的只有当下,我们要珍惜每个瞬间,让自己没有遗憾地面对死亡。活在当下也意味着要有勇气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克服困难并敞开心扉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

结论:

在面对死亡时,我们如同面对一面镜子,它反映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恐惧和渴望。通过正视死亡、接受恐惧、回顾生命、关爱与陪伴以及活在当下,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心得体会。死亡不仅让我们珍惜生命,而且让我们更加充实、有意义地活着。因此,我们应该用这些体会去改变自己的生活,让我们的人生真正闪耀光芒。

面对死亡的散文范本篇九

历史轮回,烟波浩渺千余年。多少仁人志士前仆后继,带着危机中锻炼出的翅膀,飞向远方。

面对危机,越王勾践隐忍坚持终复国。战国时期,烽烟四起。吴越两国暗藏锋芒,准备一决雌雄。最终,吴国攻破城墙,俘虏越王勾践并贬其为奴。此后三年,勾践常伴吴王左右,一不留心便会惹怒龙颜,命丧黄泉。危机中,他隐忍。这不是退缩,这不是害怕,他在等待机会,为了他自己,也为了越国百姓。终于,文种接他回国,他整日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创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传奇。危机中,他开出隐忍的花。

面对危机,苏轼淡泊名利传千古。北宋时期,朝廷腐朽,奸臣当道。苏轼本是文坛天才,独领风骚,却历经挫折,早已四大皆空。乌台诗案,让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可不久,他便看开了,名利是身外之物,如浮云般虚无。在此次诗案危机中,苏轼不畏再次被贬,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不是逃避,他不怕危机,正如俗语言:“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苏轼游山览水,无惧危机,危机便只能自行消散了。面对危机,正应像苏轼一样,看淡生死。危机中,他开出无惧的.花。

面对危机,全国人民上下一心抗疫情。冬天,疫情肆虐。伴随着疫情而来的,是笼罩在人民头上的恐惧,整个中国陷入了危机之中。在疫情最严重的武汉,许多医疗工作者努力地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全国各地医生也纷纷奔赴武汉。军队也紧急奔赴武汉,宜将剑戟多砥砺,不教神州起烽烟。正是他们,负重前行,救全中国于水火。危机中,医生们浇灌出家国温情的花。

面对危机,弱者一味逃避,畏缩不前,终将被社会淘汰,成为时代的弃儿;而强者不畏风雨,迎难而上,成为时代的新星。

我们面对危机,应迎难而上,不是畏难而下。

面对死亡的散文范本篇十

死亡是一个永恒而沉重的话题,从古至今,无人例外。或许,正是因为没有人能逃得出这一宿命的安排,也让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令人产生深深的害怕情绪,从而在脑海深处刻上重重的敬畏感。

莎士比亚在他的经典名著《哈姆雷特》里给主人公安排了一句深刻的对白——“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不知道是莎士比亚的名望让“活着还是死去”成为了问题,还是活着与死去本来就是一个问题。反正,“死亡”至此便被中外文人植入大脑时刻进行着思考,并因此而“文学,时尚”了一回。不过,直到今天也没有几个人可以给出让众人信服的答案,这反而使得这句名言变得更加艺术、更加高深。只是,现实中的死亡一直从未停止过,或者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它根本不是问题,也不用去费神苦思,唯一引起我关注的就是每个人真正面对死亡时候的心境,或者不惧死亡的原因。

很多人都品读过《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名著,对于文中那些慷慨赴死的英雄人物有着十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明知会死还泰然处之的人物,比如及时雨宋江,他是一个富有争议的文学人物。宋江虽然身染刑罚被逼上了梁山,但至始至终都没有放弃报效国家(朝廷)的宏愿。尽管当时的宋帝昏庸无能,宋江还是不惜捉、放大奸臣高俅,寻求各种机会带着弟兄们走“王道”,然而,功成名就却被一伙奸佞小人假借宋帝之名赐毒酒迫害身亡。用我这般粗浅的认识来考虑,宋江完全可以不接受毒酒,就算再次揭竿而起把宋帝赶下台自己坐龙椅也不无可能,退一万步讲如果他不想死,潜逃并隐姓埋名也无不可。而宋江却能够毅然直面死亡,其原因大抵就是他脑子里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所谓的愚忠——“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也是他倾其一生追求的人生最高价值;当宋帝当朝给他和弟兄们分官加爵之后,宋江心中最崇高的人生观得到了空前绝后的满足,哪怕死了也有脸面去阴曹地府向他的列祖列宗汇报佳绩;也许,还有一丝无奈和不愿意,但是,与已经取得的辉煌业绩相比,就微不足道了,因此宋江可以坦然地面对死亡而毫不退缩。

倘若宋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一代枭雄,那么像关羽、赵子龙、张飞等一批三国人物,就不得不称之为“英雄”。相同的是,他们也都死了,这种死亡同样不是寿终正寝,而是战死疆场。就关羽而言,他不仅仅是刘备的结义兄弟,还是忠心不二的大将。关羽一生跟随蜀主刘备,过五关、斩六将,先后帮助刘备镇守荆州,建立蜀国,北伐曹操,立下战功无数。让人遗憾和痛心的是关羽被大军围困,败走麦城,最后身首异处。关羽的凛然的正气和英勇的战斗故事世代传诵,被人们尊为“关公”,享受人间袅袅香火。关羽的慷慨赴死不难理解,一个字“忠”,忠于他们的桃园三结义的誓言,忠于他奉行的侠肝义胆的正义思想……如若他不是誓死追随刘备而选择接受曹操的邀请,或许,他就不会战死,还会封疆裂土,一样名留青史。不过,假若关羽真的投靠了曹操,很可能会封侯拜相、高寿而终,但也很可能就不会受百姓爱戴,因为这样的行为会突破人们对于“忠义”传统观念的底线。话说回来,关羽的忠是其成就“关公”美誉的首要和必要条件,这也是他的可爱和可敬之处。他的死亡是性格和环境双重作用下的必然,而死亡对于关羽来说是用一个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价值的体现。

与这些历史人物相比,占人类绝大多数的普通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或许就没有那么淡然和坚定了。前几天听一位好友讲,他的父亲被确诊肝癌晚期,诊断报告一出来家人都难以接受,他的父亲年龄不大,只有五十多岁,在这之前身体看起来比较健硕,用农村人的话说“人高马大(身材魁梧的意思)”。我们身在农村的亲友都有一个习惯——遇病死扛,一般的头疼脑热要么不吃药,要么就去村里的医疗室买几片止疼片一吃完事,除非是病重躺在炕头起不了身,这才会产生去医院的念头。他们也不是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一方面勤俭惯了,怕花钱;另一方面认为农村人没有那么娇气,随便吃点药就会康复。这样一来,农村人不住院还好,一住院就是大病重病,很多时候让亲友淬不及防。好友的父亲也不例外,一经发现就来不及动手术,在省城各大医院都进行过治疗,三个月后没有办法,在医生的建议下转回了所在的县级医院。医院的主治大夫多次跟好友的亲友商量,说是病人体内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已经没有啥好办法医治,现在就是靠氧气、吊针和各种机器支撑着,建议他们放弃治疗,这样病人也少受些痛苦。可是,当他的`叔伯姑母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将这个消息告知父亲时,得到了极力的抗议,一股求生欲望在父亲的眼里闪着光亮,父亲坚持要进行治疗到底。我想,好友和所有亲友们没有一个人想眼睁睁地看着他的父亲死,在做出这样一个决定是多么艰难而心痛不已的,纵然有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他们都改变不了这个悲惨的事实,他们身心憔悴……而好友的父亲,曾经品尝了多少人间的艰辛和困苦,翻过多少座山,耕过多么亩地,铲坏了多少把铁锨,挖坏了多少把镢头,背着他们一家人的希望,从贫穷走到温饱,从温饱再走进富裕,一路跋涉是何等的坚韧和勇敢,而今天,日子是越过越好了,父亲的生命却也走到了尽头,这是多么残忍的现实。作为一个平常人,好友的父亲直面死亡内心是孤苦的、难言的、挣扎的,他恐惧突如其来的死亡,害怕死神就这么带走了他,害怕一闭眼就再也睁不开,他不甘就这么死了,他还想多活几年,想多看一看他亲手创作的幸福生活,想多享受一番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这有错吗?回答是肯定的,没错!

我想说的是,也许每个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都希望亲友能够拉自己一把,让生命再延长一点,现实中,一些人在“让病人少受点痛苦”的建议下放弃了,他们也许终生心留遗憾;一些人在“不离不弃,坚持到底”的精神鼓励下延伸着生命,并续写着奇迹,他们都没有错,也都深沉地爱着自己的亲人,只是表达爱的方式不同。希望,只是希望人们能够用炙热的亲情陪伴亲人走过生命的最后一程,照亮生命的最后一秒,哪怕死亡就在下一刻,也要紧握住亲人的手,让灵魂不孤单。

不管是那些慷慨赴死的英雄人物,抑或是畏惧死亡的平常百姓,生命对于人类来说就只有一次,如果不是为了保家卫国、解救危难,那么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应该好好珍惜,让死亡来得晚一些、再晚一些吧。

面对死亡的散文范本篇十一

是夹杂着善意的谎言的斑驳碎片。

它真实得让我难以相信。

像一道闪电劈裂我的思想的枝干。

那天在我的耳边传来的噩耗。

如流水般轻柔拂过。

而我的僵硬的麻木的躯体。

却不得不在一棵老树下倚靠。

不管啄木鸟在我头顶啄食的声音。

也不顾渐入黄昏的夜色模糊了回家的路。

我的心早已随着日落西山而飘远。

飘向那个爷爷还在的记忆里。

流转……流转……。

它对于一个尚未成熟的心灵来说。

来的过于突然、过于猛烈。

我悬起一颗未知方向的心。

尽我所能得把它贴在冰冷的玻璃罩上。

原本温热的`心。

顿时多了几分冰凉。

那天在我的耳边传来的阵阵哀嚎。

如狂风暴雨般激烈。

而我的破碎的心灵唤起的共鸣。

只够无言的流泪。

这豆大的泪珠的确如雨倾盆。

流……流……流……。

一直流到遥远的多瑙河去。

流到伸手可以触碰到爷爷的地方去。

面对死亡的散文范本篇十二

时间已经不多了。

我不能再做比喻。

离死亡还有一段路。

我要赶紧起身做事做很多事。

别在茫然你没有目标。

所有的过去过不去的坎都在过去。

别再幻想上帝会给你额外的帮助。

走在现实的每一步才是上帝给你最好的恩赐。

你剩下的只剩一段未完的路。

你选择笑过还是哭过。

朋友,笑吧。

那就珍惜现在和未来的每一步。

你走一步就会少一步。

别去顾忌死亡的距离。

泰然面对这越缩越少的时间吧。

面对死亡的散文范本篇十三

死亡是一种普遍的事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所以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也没有什么值得谈的。我之所以写这篇文章,主要是讲述下我对于死亡的理解。

在我印象里面,死亡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死亡也许是一种解脱,一种灵魂的落土皈依。死亡没什么可怕,因为他不仅不会让人内心孤寂,更不会痛的死去活来,因为痛苦只是在死亡之前才有的,等灵魂脱离肉体,那么将是一种淡然超脱的感觉,决计不会疼痛。

死亡的感觉,我以前并没有什么深刻的认识,我对死亡的感觉最早是在我10岁那年,那时候和几个小伙伴去游泳差点淹死,因为游泳的地方很偏远,所以也没有什么人去救我,那时候我觉得死亡就是孤独和无助。之后在我13岁那年,在火车铁轨上,自行车被卡在轨道上面了,火车正从远处开来,在接近我的一刹那我把自行车拉出铁轨,因此又捡得了一条命。那时候我觉得死亡就是一种不经意就发生的事情,无法预料,无法掌握。

对于死亡的理解,在人的一生中的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变化,就如同每时每刻变化的潮水一样,不竟相同。

我21岁的那年暑假,因为一个小手术住进了上海金山区的`一家医院,手术之前的抽血中,因为身体虚弱,而晕厥。那时候的我休克了1分多钟,灵魂似乎离开了躯体。当时我的脑子只剩下一片空白,我的身体也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了,我那时候的感觉就是,这个世界正在离我而去。我突然怕了,我还有很多很多东西没有去做,也还有很多很多的东西没有完成,我不甘心,我不甘心这样的离开,我也不舍得,不舍得我最爱的亲人朋友们。那时候我才发现,死亡并不是简单的生死,死亡是剥夺了你身边连带的一切的权力,包括你爱人和人爱你的权力。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对于死亡的理解也慢慢的加深,慢慢的,忽然间我发觉,或许自己并没有谈论死亡的权力,或许也没有勇气去议论死亡的因果关系。

死亡是一个笼统又全面的词语,是一个人力所干预不了的事情。或许,对于死亡,我们只能心存敬畏了吧!

或许有的人会对死亡嗤之以鼻,人生事情太多,死了反而一了百了,少了烦恼和忧愁,不是很完美的解决方案么?对于这类人,我只能背地一笑,这种连死亡都没有感受过的人,凭什么这么底气十足的面对呢?有什么权利这么天真?别说你们曾死过,因为我相信正真死过一回的人是怎么都不会背弃自己的生命和生活,真正死过的人,才不会因为人生中的烦忧而想到如此特别的解决方案!

死亡只有到了遇到了,才知道活着的不易,无视死亡的人,要么是无知的年轻,要么是自以为有比死亡更加重要的事情存在,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什么比活着更加重要的了。

所以,在我的记忆里面,或许老人更加的珍惜人生吧,或许只有那些即将死去的人和已经死过一回的人,才会真正的过一回不悔恨的人生吧。死亡的存在,我觉得不仅仅是一种人生轨迹的终止,不仅仅是虚无缥缈的命运给你画上的句点的那一瞬间。而且是为了警醒世人,不要虚度这几年的光阴,不要碌碌无为。

这应该也是人性吧,即便知道要珍惜,可是还是觉得虚无缥缈的事情遥不可及!即便身边有人慢慢死去,却觉得总不可能到你身上!或许,这也是天命吧!死亡降下的时候,或许又有人会期待那种时光倒流的神话和那种不切实际的希望了吧!

浅谈死亡,只是为了更好的活着!

面对死亡的散文范本篇十四

人的一生不可抗拒的东西很多,比如诱惑,比如欲望,但真正无法逾越的也就只有死亡了。无论贫穷,无论富贵;无论你是帝王将相,还是山村野夫;无论你是金枝玉叶,还是小家碧玉。无一例外都不能逃脱的便是死亡。

死亡于人就如生一般,只是宣告存在的方式的区别,啼哭与寂静,到来与遁隐,诠释着自然的规律。所不同的是,生带给人们的是兴高采烈,死留给人们的是痛苦伤感。当一个生命存在时,死亡便是等候在或远或近的列车,它一旦出现,你不上都由不得你,这就是天意。因为生与死就如白天与黑夜如影相随。对于生的渴望是与生俱来的,所以人类才会编纂出吃了唐僧肉长生不老的童话以麻醉事实。对于死的惧怕同样是人人想方设法逃避却没有一人能逃避得了的,无论迟、无论早,人总归会化作一缕烟随风而去,变作一堆灰腐烂消失。

墓碑只能证明你曾经存在过,骨灰盒只能证明你曾经鲜活过,仅此而已。

人的一生极其短暂,小沈阳做过形象而又精辟的描述“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一睁一年过去了。”尽管有夸张的成份,但也道出了人生无非就是一瞬间的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滚滚长江东逝水”。当我们还未曾领略路上的风景时,却发现百花已经凋零,当我们还不曾欣赏白天的明媚时,却发现暮色已经溢满心间,如果说“夕阳无限好”那是自我安慰,不然也没必要再加一句“只是近黄昏”,这里面隐含了多少的无奈和惋惜。

当一脸的水色变成一张松树皮时,我们恐惧;当坚挺的身体弯成一张弓时,我们害怕。走在黄昏里,我们担心黑夜的`逼近,猫头鹰的哀鸣让我们惊慌失措。疾病的突袭缩短了我们与死亡的距离,加快了我们迈向死亡的步伐。在死亡面前我们颤栗了,拿出一生的积蓄与之抗争,拼上吃奶的劲与之搏斗,当一切的努力苍白时,生命脆弱得如风中的落叶,逃不脱簌簌而下的命运。当死亡不能避免时,我们只能为我们的人生画上一个句点。从此,一断美妙的音乐被休止符拦截,一个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病魔把我们挡在了生的门外,岁月将我们带到另一个世界,另一个与阳间相对立的世界,一个陌生的我们无法适应和接受的世界。因为那个世界的无法预料,所以我们不愿尝试,“好死不如赖活着”可见那肯定是与生相差万里的境地。

人往往是矛盾的,我们活着的时候常常怨天尤人,我们咽气的那一刻却又迟迟不肯闭眼。我们为什么要竭尽全力让上下眼皮保持一定的距离?答案人人心知肚明。当失去时往往才懂得它的珍贵,所以我们趁着还没有失去,唯一能做的就是倍加珍惜。当上帝把我们怀念的权利都剥夺时,我们只能以静止的状态出现,没有思维,没有语言,没有动作,即使眼睛睁着也是摆设,我们散失了一切属于“活”的功能,旁人知道我们已经死了,而我们全然不知,因为我们没有了知的权利。

我们鲜活的身体变得坚硬,我们失去了温度,就连我们的活动空间也受到了限制,坟墓抑或盒子成了我们的归宿,它们无情地把我们与我们的牵挂隔成了两个世界,两个遥远得无法触摸的世界。

既然我们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

能活着更好,不能活也不要伤心,当那一天真正到来,每一步都走得踏实的我们一定会坦然地走到路的尽头,因为回望我们的背后,我们不再有遗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