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二采薇教学设计汇总(模板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13:23:30 页码:10
最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二采薇教学设计汇总(模板11篇)
2023-11-13 13:23:30    小编:ZTFB

总结有助于我们发现并改正错误和不良习惯。5.总结要具有清晰的逻辑思维和正确的表达方式通过对总结范文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可以提炼出一些通用的写作思路和方法。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采薇教学设计汇总篇一

《囚绿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课文,本单元主要学习写景状物散文,三篇选文对大地山川、风物美景做了生动细致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

《囚绿记》是在学习《荷塘月色》和《故都的秋》之后的课内自读课文,《囚绿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没有这两篇文章高,对本文的研究成果不多,但本文提高学生探索精神,剖析文本的深层思想内涵有几大的帮助。

我认为引导学生赏析这篇作品关键是紧密联系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悟作者感悟“绿”的最高象征含义的感体验经历,作品的艺术魅力正体现这一体验过程中。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对常青藤感情的变化及背后的原因;

2、有绿延伸出来的象征意义;

3、剖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教学目标。

1、能理清文章中作者对常青藤的感情变化;

2、能通过阅读和讨论延伸出“绿”的象征意义;

3、能对文章的思想感情进行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法。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曾经看过一部外国影片--《狐狸和孩子》。在一个柔和秋天早上.女孩发现了一只狐狸的踪影,并深深被它神秘的魅力慑住,完全忘记恐惧,好奇地尾随着它,借着狐狸的引领,展开一又一次的历奇,她发现了从未看过的自然景观。踏足一片片隐的国度.彼此间更孕育出一段奇妙的友情。

最后女孩邀请她的狐狸朋友到了她的家.天真的以为狐狸会像喜欢她一样的喜欢她的房间。然而狐狸站在这个狭小又陌生的空间里.却感到压抑与不安.像被囚禁了一样。于是四处奔跑乱窜.最后干脆从楼上窗户跳出去。

小女孩伤心自责地把狐狸抱回到小狐狸身边。小狐狸围着妈妈痛苦的低吟,它们的眼神变的胆怯了,渐渐远离了小女孩。

森林里。只留下小女孩落寞的身影。

这部影片让我想到陆蠡的《囚绿记》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个故事。

(二)、作者简介。

陆蠡(1908一1942),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而且是宁死不屈的抗日烈士。原名陆考原,学名陆圣泉。陆蠡是他的笔名。三本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三个集子的共同特色,是凝炼、质朴,蕴藉而秀美。陆蠡也写过许多短篇小说,给人的感觉总是'渴望着更有生命、更有力量、更有希望和鼓舞'。

作者事迹:1942年4月13曰,陆蠡因出版抗日小说被捕,刑审数月。日本人曾提审陆蠡,问:

“你爱国吗?”

“爱国。”

“赞成南京政府(即汪伪政权)么?”

“不赞成!”

“依你看,同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

“绝对不能征服!”

惹日本人勃然人怒,给他上了酷刑。陆蠡临危不惧,英勇不屈,同年铍日寇秘密杀害。

(三)、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明确:一方面,作者喜欢绿色,特别强烈的喜欢变成了一种强烈的占有的欲望(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还有,“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同执,无亲热,仍旧不放它走。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另一方面,作者虽然对绿有着自私的想法,却仍旧对绿充满了无限热爱。(六七八自然段)。

那么从刚刚的讨论中,同学们可以原谅作者的这种做法了吗?

明确:原谅不原谅各抒己见。

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来,作者对常青藤的态度经历了一系列变化,让我们来梳理一下。

明确:见绿--恋绿--囚绿--释绿--念绿。

(四)、延伸出绿的象征意义。

明确:一般象征意义,生命、希望、快乐、安慰;深层象征意义,对自由光明的追求;更深层的象征意义,中华民族在日寇的铁蹄下不屈的精神。联系文本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

(五)、对文章的思想感情进行深入的理解。

每篇文章都是作者的一种写照,是作者感情的一种体现,那么,这篇《囚绿记》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文本表现了常春藤生命力之顽强;

2、结合时代背景看,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于外敌的坚韧品质,有的书上说,陆蠡是以常春藤作为祖国命运的写照,以人为的囚禁比作祖国被异族的侵凌,以常春藤的不屈幽禁象征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以长春藤的释放象征祖国人民获得自由解放。

3、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来理解,当爱异化为占有时,就会构成伤害。

4、从更加深刻的层面上来讲,当一个顽强的生命体被不可抗拒的外部力量压抑或是外力只是改变它的外形躯体,但不能改变他的生命本性。

明确:1、2、3属于4。

七、板书设计。

脉络:见绿--恋绿--囚绿--释绿--念绿。

八、课后作业。

完成对应的名师经典。

陈晓。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采薇教学设计汇总篇二

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表现了女主人公婚前的性格。

附:配餐练习。

a组《导学案》课堂预习交流1、2、3。

b组《导学案》评估检测1、2、3、4。

c组《导学案》模拟训练5、6。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采薇教学设计汇总篇三

广义:通行于罗马统治的整个地中海地区的法律制度。

二、发展演变。

1.起源:早期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背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制定: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

特点:内容广泛,条文明细。

影响: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保护了平民利益。

局限:它也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

2.发展:公民法——万民法。

(1)公民法。

(2)万民法。

内容: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公民权,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以适当的司法保障。

3.完善:《民法大全》。

时间:6世纪。

过程: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

作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三、主要内容。

1.类型。

形式:成文法、习惯法。

结构:公民法、万民法。

2.核心内容。

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实质。

维护奴隶制度,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四、作用。

1.维系统治。

(1)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社会秩序。

(2)调整纠纷,缓和社会矛盾,稳固帝国统治。

(3)维护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

2.影响深远。

(1)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2)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是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

(3)近代资产阶级将其作为反封建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采薇教学设计汇总篇四

教学目的:

一、抓住关键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绵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语言。

二、熟读课文,解读作者对本文的哲理性思考,培养学生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三、通过学习,体味作者对亲情的独特感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养成珍惜自己眼前的拥有,学习体谅父母进而宽容待人的健康生活观。

教学重点:

地坛和母亲对我生命求索的启示,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生与死的思索。

教学步骤:

一、设置情境,激情导入(放映背景音乐)。

二、抓住关键,整体把握。

问: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作者仅仅是写了我和地坛吗?还写了母亲。

现在请同学们迅速找出第一句能把我、地坛、母亲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

答:在第八自然段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第一部分我与地坛。

1、问:他是跑到地坛去的吗?不是。那又是如何去的?他怎么了?(用课文的原句来回答)。

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2、问:独自跑到地坛去。为什么独自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找出课文的句子来分析。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写出了作者那时的孤独、颓废忧郁、痛苦自伤的心境。

3、问:总是到地坛去。为什么总是到地坛去?(用课文原句来回答)。

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作者到那里去是为了逃避,像个遇到伤害的鸵鸟一样想把自己藏起来。

4、问:那么地坛的有什么特点让作者如此眷恋?

5、问:哪些地方体现了地坛这一景物特点的?

明确:第2、3、5自然段。

同学找出写荒芜的句子。并简要分析此处作者的语言。

剥蚀了浮夸的琉璃淡褪了炫耀的朱红。

坍圮了一段段高墙散落了玉砌雕栏。

四周的老柏树,到处的野草荒藤(幻灯片展示)。

同学找出写不衰败的句子;稍分析此处景物的特点。

老柏树愈见苍幽野草荒藤自在坦荡。

蜂儿、蚂蚁、瓢虫自得其乐。

蝉蜕、露水、草木各显其美(幻灯片展示)。

7、这些景物给了作者什么启示?

启示: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即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8、这个启示使作者的命运起到了什么样的变化?

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变得不再那么可怕。决定面对所遭遇的苦难打击,不再逃避、颓废和自伤,就是他决定活下来了。

9、听这一段景物描写的录音,思考此段描写对作者思考怎样活的问题有何作用?

石门中的落日将地上的坎坷映照得灿烂。

一群雨燕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

苍黑的古柏没日没夜地镇静地站在那儿。

草木和泥土的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气味。

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

满园中播散着的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幻灯片)。

或永恒或坦然面对或勇敢抗争。

这些环境的永恒特点给作者思考怎样活提供了一种氛围和启示。所以说我与地坛的关系十分密切,她让我在那里找回生存的勇气和决心。用课文的词语来说是有一种宿命的缘分。甚至可以说是作者的救命恩人,所以他总是要跑到地坛去。在我狂妄时,地坛在无言的等待我,在我痛苦自伤时,地坛在宽容地接纳了我,并毫无怨言的让我在那里思考了。

(过渡)地坛的沧桑睿智、宽容接纳在某种程度上像一个人,谁?我们的母亲。

第二部分我与母亲。

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那么就有几个问题要问同学们:

1、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2、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

3、可见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4、这样的母亲,母亲这种对待难题的方式又给了作者什么样的启示?(划出回答前三个问题的关键语句。)。

答:(1)难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儿子的行为给母亲出了一个什么难以解决的矛盾?

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痛苦、惊恐。

(2)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3)母亲是一位疼爱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而且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速读课文,找出下文中写出母亲给我影响的一句。)。

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格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光阴的流逝,在我的印象中愈鲜明深刻。

母亲这种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生存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作者是怎样活的一把心灵钥匙: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的生活下去,默默地毫不张扬地去爱自己的儿女,去爱这个世界。

5、问:作者知道这一点是在什么时候?又是怎样知道的?他还有机会向母亲回报吗?

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是通过设想而知道的。

没有,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其中蕴涵着对母亲的深深的怀念,更有着对母亲无尽的歉疚和抱憾终生的痛悔,,可见,这里不仅写出了母亲这一辈子给了我生存的启示,同时也是一首献给母亲的赞歌。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

更主要的是母亲与地坛已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了。阅尽沧桑的地坛以宽阔的胸怀静静地接纳包容了曾经痛不欲生的我。历尽苦难的母亲以聪慧坚忍的关爱默默地理解容忍着茫然失措的我。地坛像一个悲天悯人的智者,荡涤着我的灵魂的,母亲是一个聪慧而坚忍的女子,指引着我的人生。没有地坛我不知道该不该活下去,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没有母亲我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地坛是曾经的母亲,母亲过世后融入地坛,母亲是现在的地坛。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仰赖地坛,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恋地坛,因作者对生存的全部理由都产生怀疑的时候是地坛给他提供了审视人生的空间,并给予他许多感悟,从而改变了作者的生死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地坛在不动声色中拯救了作者。地坛的沧桑睿智、宽容接纳在某种程度上像一个人――我们的母亲,不断包容、理解、支持着作者。

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生命的解读,对母爱的.诠释。

三、吸收迁移。

1、阅读《我与地坛》其他部分,体味作者语言风格,填空。

(1)要是以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

a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

b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

c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

d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

(2)以心绪对应四季?()。

a是卧病的季节,否则人们不易发现a的残忍与渴望;。

b情人们应该在这个季节里失恋,不然就似乎对不起爱情;。

d伴着火炉和书,一遍遍坚定不死的决心,写一些不发出的信;。

(3)以园中的景物对应四季?()。

c是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杨花;。

d是林中空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

(4)还可以用艺术形式对应四季?这样()。

a是一首短歌或诗,

b是一群雕塑,

c就是一幅画,

d是一部长篇小说。

2、每个人都有母亲,每个都有家庭,你的父母是如何以他们深沉情感面对你的呢,而你又感到了其中的几成呢?(根据预习,自由发言,可配乐)。

总结:让我们正视生命的客观存在,从容面对生活中的苦难,爱我们的母亲,珍爱我们的拥有,像地坛和母亲那样拥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宽容广博的胸襟,坚强坚忍的耐力,毫不怨天尤人的心态。

四、巩固探究。

作业:

1、抄写第三部分这段文字,并在以后的写作中仿写。

2、总结地坛与母亲的异同,并从传统文化中探究地――母之间联系的根源。

3、推荐阅读史铁生另外的作品《秋天的怀念》加深学生对母亲的理解。

五、板书。

6、高中语文必修2《诗经》两首《氓》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及解析。

《卫风氓》是一首叙事诗。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叙事,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由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氓》在回忆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比兴手法的运用,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二、教学目标及解析。

目标:

1、能够准确地诵读本诗,发现诗歌的韵律美。

2、通过阅读注释来自己翻译课文。

3、《氓》的情节和主题。

4、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

5、区分赋比兴三中表现手法及作用。

6、培养正确的爱情观。

解析:本课应该引导学生对《诗经》及《卫风。氓》有所了解,引发学生的兴趣从韵律、结构去发现诗经之美,并简单了解诗经六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三、问题诊断及解析。

本课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对于字音、字义的疏通会有难度,对主题难以把握,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朗读法,边朗读边疏通,在疏通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人物形象并探索产生这一悲剧的根源,最后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四、教学条件支持和。

诵读音频、图片音乐。

五、教学过程《两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

《关雎》《蒹葭》。

(一)诵读诗歌——说文解韵。

一解韵。

问题1:音韵之美在何处?

设计意图:通过音频朗诵,引导学生疏通读音,以及发现课文韵律特点,进一步由特殊到一般发现《诗经》之美。

1字音。

氓之嗤嗤()匪()来贸丝愆()将子无怒()乘彼垝垣()。

载笑载()言于()嗟鸠兮不可说()也渐()车帏裳()。

2讲究节奏和压韵。多以偶句为压韵句。

3注重重章叠句。如第三段与第四段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与“桑之落矣,其黄而殒”,节奏鲜明,词汇丰富,声韵和谐,极富音乐美。

4采用叠字。如“淇水汤汤”“氓之蚩蚩”“泣涕涟涟”等,使作品极富韵律美。

5韵律贡献:《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二、说文。

问题2:文中哪些地方难以理解?(合作解决)。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交流,师生互动,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疏通文章中出现的问题。

预想难以理解的字词。

1、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你占卜算卦,卦象没有不吉利的言辞。)。

2、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男人沉溺于爱情,还可以脱身。)。

3、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自从我嫁到你家,多年来忍受贫苦的生活。)。

4、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女子没有过错,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了。男子爱情没有准则,他的感情一变再变。)。

5、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你的心愿已经满足了,就对我逐渐虐待了。)。

6、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少年时一起愉快的玩耍,尽情地说笑。)。

7、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誓言是诚恳的样子,没料到你会变心。你违背誓言,不念旧情,那就算了吧。

问题3:文章主要情节是怎样展开的?

设计意图:对文章大意进行理解后要能有效把握文章的情节及情感,以便进一步理解文章人物形象及文章主旨。

热恋——————婚变——————决绝。

(热情、幸福)(沉痛、怨恨)(清醒、刚强)。

目标检测:

v一、通假字。

v(1)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v(2)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v(3)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v(4)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v二、一词多义。

v言:?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v?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v?听其言观其行。

v将:?将子无怒。

v?出郭相扶将。

v?宫使驱将惜不得。

v?上使外将兵。

v????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v?????皮之不存,毛将安附。

v三、古今异义。

v1、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v2、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v3、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v4、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v5、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v四、词类活用。

v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v士贰其行。

v二三其德。

v三岁食贫。

v其黄而陨。

第二课时。

上节课复习。

1字音。

匪()愆()将()载()。

于()说()徂()汤()。

裳()靡()隰()角()。

2、通假字。

匪来贸丝()。

于嗟鸠兮()。

犹可说也()。

3、实词释义。

耽:徂:爽:贰:总角:

(二)、印象诗经。

诗经简介。

《诗经》共收录诗歌305首,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雅”是正声雅乐(宫廷乐歌),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是“五经”之一。《诗经》距今已有25的历史。《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即直接铺叙陈述。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即先描写其他事物以引起正题。

主题思想: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三)《卫风。氓》课文分析探讨。

问题4:恋爱阶段,男女双方各有何举动?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3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爱情悲剧,讲述了一个女子被抛弃的过程。但这个悲剧是如何产生的呢?本问题是对上一个问题与下一个问题进行衔接的,从恋爱阶段的男女举动来看,两个人是有一定的感情基础的,不存在不情不愿的因素。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段婚姻的失败呢?由此促使学生思考问题5。

男:抱布贸丝来、谋。

女:乘、望、泣涕、笑、言。

问题5:女子为何被弃?三四两章有哪些对比、比喻?

设计意图:有感情基础的这段恋情为何会遭遇失败?由此引出女子被弃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进而引发学生思考这种现象是不是个例?与此同时,为了凸显女子的被弃,这两章有哪些对比和比喻。

被弃原因: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例:桑之未落、桑之落矣(对比)。

鸠、桑叶(比喻)。

问题6:(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2)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3)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请具体分析以上几句所使用的表现手法?

设计意图:这篇文章除了有比喻、对比等我们现在熟悉的修辞手法,《诗经》中的赋比兴手法也同样贯穿《氓》这篇课文,这些手法同样对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生应该对其有所了解。

明确:(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这里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这个男子一脸憨笑,耍着小小的花招,假装换丝,向女主人求婚。一方面男子有点嬉皮笑脸,不太严肃,另一方面,这一男子求婚心切,不惜乔装冒险。这一句描写既表现了男子的狡猾、急切,又为下文两人的婚姻悲剧埋下伏笔,并构成对比。

(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是起兴,以桑叶润泽有光昭示年轻貌美的少女初婚的幸福。

(3)(3)“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既“比”又“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假如一位女子贪恋爱情,她就会像斑鸠一样遭到不幸。

问题7:诗中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女子形象?

设计意图:通过对情节的把握,文中通过一系列的表现手法,最终想要树立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以此促使学生思考,并为下一问题文章的主旨做铺垫。

是一位对爱情与幸福有诚挚的追求、善良、勤劳、不畏贫苦,却无辜被弃、无奈,不能抗争命运的劳动妇女。

问题8:《诗经》云:“思无邪”。那么本文想要表达一个什么主旨?

设计意图:通过对《卫风。氓》的探讨,结合《诗经》的主题思想,由一般到特殊,分析文章的写作目的。

诗歌叙述了女子从恋爱到被遗弃的经过,批判男子的负心,揭示当时不合理的婚姻带给妇女深刻的痛苦。

问题9:◆学习本文之后,谈谈你对爱情婚姻的看法.

设计意图:针对有些同学过早步入早恋的现象,通过对文章整体把握,对故事的探讨,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尤其上避免早恋。

婚姻更多的是一种对对方的责任。生活仅有勤劳和必备的物资,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情趣,更需要沟通。

理想爱情的实现至少需要具备这样三个条件:

1相对稳定的人格;

2经济上的独立;

3了解、容纳、关怀他人的能力。

六、课堂检测。

1、从诗歌中找出两个现在还常用的成语,并作解释。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采薇教学设计汇总篇五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日本对朝鲜的侵略。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和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战争的爆发;战争的两个阶段-平壤战役和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和威海战役。战争的性质及结果。《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三国干涉还辽。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2.通过学习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使学生了解到:中日甲午战争是在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在世界范围内再次掀起争夺殖民地高潮这一背景下爆发的,日本得到了西方列强的支持,它是日本统治者推行扩张政策、蓄谋侵略中国的一个步骤;通过分析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制度落后、清政府腐败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关键所在;通过分析《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3.通过学习中国爱国官兵和台湾军民英勇顽强抵抗外敌入侵,培养学生树立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分析日本蓄意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和学习日军在战争中所犯下的罪行,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的侵略性,激发学生对侵略暴行的愤恨,树立报效祖国的志向。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中日甲午战争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中的重要事件。《马关条约》的签订不仅使列强获得了在华建厂权,而且,大额的战争赔款和“赎辽费”迫使清政府与列强签订具有很强政治奴役性的借款协定。由此,列强不仅实现了对华资本输出的愿望,还进一步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和中国的惨败,大大助长了列强争夺中国的野心。瓜分中国一事被列强提上日程,很快地,列强在中国掀起了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狂潮。

重点分析。

本课重点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和《马关条约》的影响。1894年爆发的中日战争,是日本政府推行扩张政策和长期以来蓄谋侵略中国的必然结果。19世纪70年代是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各列强都想在中国获得更多的政治、经济特权和利益。因此,他们为了各自的侵略目的,对日本的侵略采取默许或纵容的态度。他们的态度与目的不仅有利于日本实施其侵略计划,而且,也影响了《马关条约》内容的执行。学习这一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所以,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是重点。《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是日本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付沉重枷锁,是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极严重的步骤,学习这一内容,将会帮助学生理解《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影响的严重性。所以《马关条约》的影响是本课又一重点。

难点分析。

本课难点是《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从哪些方面反映出来,学生对此不易理解。学生在理解条约的一影响时,很难将条约的签订与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掠夺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发展成以资本输出为主的特点联系起来,而资本输出将进一步加强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政治、经济控制,加深被掠夺地区的殖民地化。所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重点、难点突破方案。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影响,教师适当介绍日本经济发展情况和“大陆政策”,使学生认清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根本原因。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甲午战争前的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形势,使学生理解列强为何对日本侵华会采取纵容或默许的态度,分析列强“调停”的目的及失败的原因。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中的两段引文、甲午战争前李鸿章对驻朝清军的命令、李鸿章和慈禧在战争爆发后的政策,预测甲午战争战局的发展,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政治制度的落后、清廷的腐败是中国战败的关键。

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的内容,分析三个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课内探究活动。

引导学生就本课内容提出问题,通过学生讨论或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使学生理解这些问题。

教学设计示例。

第五节甲午中日战争。

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难点:《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教学手段:教学用具:相关历史图片、视频资料、flash动画;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学生分析的综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中国近代史知识回答:近代侵略中国最凶恶的国家是哪一国家?回忆边疆新危机时期,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情况。由此,导入新课。

二、战争爆发的背景。

引导学生回忆日本何时以何种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带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根据日本资本主义制度的特点、日本自然环境等因素,分析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中存在的困难。教师利用史料让学生分析日本统治集团采取的解决方式并简要介绍其“大陆政策”。

教师提供的史料:

“全皇国为一大城,则若虾夷(北海道)、吕宋、台湾、满清、朝鲜、皆皇国之屏藩也。虾夷业已从事开拓,满清可交,朝鲜可伐,吕宋、台湾可垂手而得矣。”

引导学生回忆此时19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形势,阅读书中提到的各列强欲通过日本侵华获得的利益,使之理解为何西方列强采取纵容或默许态度。并分析列强“调停”的本质和“调停”失败的原因。

强调日本利用朝鲜东学党起义设下圈套,欲促成中日冲突。朝鲜东学党起义成为中日甲午战争的导火线。

让学生阅读书中有关“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的引文、“礼部右侍郎志锐的奏折”的引文、有关李鸿章对驻朝清军统帅的命令的补充材料、战争爆发后慈禧的态度、李鸿章的政策,由学生预测战局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清廷的腐败必将导致战争的失败。

二、战争的经过和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

让学生阅读文中关于日军在旅顺进行大屠杀的补充材料,激起学生对侵略军的愤恨。

三、《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播放有关签订《马关条约》的视频资料,使学生了解日方的咄咄逼人与中方的忍辱求和。

让学生回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与《马关条约》的内容进行对比,并逐条分析条约将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在分析条约的影响时,要引导学生从资本主义世界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时代特征入手分析。

四、三国干涉还辽。

引导学生回忆初三世界史所学内容,俄国一直垂涎中国东北;1892年俄、法签订条约结为盟国;德国在太平洋地区占有一些岛屿,不乐见日本在远东势力的强大。使学生认识到:三国干涉日本侵占辽东半岛,其根本目的在与维护自身的在华利益。

五、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利用书中《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形势图》讲解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的经过。让学生阅读课文中有关台湾军民抗日斗争的补充材料,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上述活动,提供与教学有关且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材料,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采薇教学设计汇总篇六

[学情分析]。

在必修一的学习时,学生曾接触过“品人与品文”类现代散文,如《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等,学生对于写人记事类散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本课之前也学习了《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学生对写景抒情类散文也有一定的认识。

[文本定位]。

《囚绿记》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该文是第一次选进中学语文教材,它和《荷塘月色》、《故都的秋》一起组成本单元。《荷》与《故》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承担任务的是“景”的描写方法(如描写角度,修辞与词语的准确使用等),以及景与情的关系(散文中如何写景造境,写景抒情,融情入景等),教学的重点在“景”与“情”;《囚绿记》被安排在本单元最后一课,所以其承担的任务应当是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深化与巩固,同时,本文在写景状物与抒情上又有其独特之处,写景时所摄取的景物是空间片断式的,只写绿条,绿条之外的景物一概舍弃,它不同于《荷塘月色》写景的时间片断式,这是教学时应加以特别注意的。另外,《囚绿记》是新进文本,略读课文,故应抓住要点,略去其余,教师导引,学生多动。

[学习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可以确定为以下几点:

1.品味细腻优美的语言。本文属于写景抒情散文,就单元教学目标来说,当然也应当注意品味其独特的语言,让学生在写景、抒情的语言表达上得到一定的开拓和积累。

2.学习写景状物的手法。本文写景抒情采取的手法和《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明显不同,通篇多用拟人等修辞手法。

3.体会真挚含蓄的情感。写景当然离不开抒情,探究景与情的关系当然是教学的重点,本文所抒之情比较含蓄,应当深入探究。

[学习方法]。

诵读感悟法。对于散文,尤其是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的散文更应当多加诵读。诵读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可以是教师有感情的示范诵读(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恐怕是不可缺少的,它比放录音让学生听更重要;当然不必全文诵读,可以有选择地读),学生自由诵读(文学作品的欣赏不可能千人一面,定然是各各不同,所以自由诵读比集体朗读要科学得多,有效得多)。

圈点评价法。如何品味语言?应当让学生说出自己感受最深之处。这,很重要!语文毕竟是语文,欣赏毕竟是欣赏,还是要让学生谈出自己的体会才好,教师只能扶助、引导,而不能代办、强加。

脉络梳理法。一篇优秀的散文,其脉络必然是有一定条理的。研究文章的结构,了解行文的起承转合,不仅有助于理解文章,而且有助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讨论交流法。讨论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分享思考所得,碰撞思想火花,积聚众人智慧。对于文章中有些隐含的、内在的东西,对于教学中的难点、疑点,采取讨论法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文本解读]。

一、语言:平中见美。

就语言来看,本文显然没有《荷塘月色》语言的美,而是显得通俗平实,朴素之中又显清丽,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多用口语。通观全文,作者似与人聊天般地娓娓写来,给人朴实平和的口语之感。如文章开头就是“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即如和人讲故事一般。再如,文章结尾:“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么?”也是如此。综观全文,我们可以感受到,文章几乎没有华丽的语言。但也正是这口语般的表述,让我们更能见到作者的语言功底和内在情感。

善用词语。语言通俗朴实并不是说不要讲究炼字遣词,作者对于词语的使用还是非常讲究的。如在观察绿枝的时候,作者的描写就非常注意用词,“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用“伸开”、“攀住”、“舒开”来描述卷须的生长,连用两个“渐渐”来写卷须颜色的变化,同时也能看出“我”观察时间长,观察细致。在囚住绿的时候,作者这样写道:“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连用三个“依旧”来表现绿枝的生命力顽强,而“伸长”、“攀缘”、“舒放”则准确地表现绿枝的生长过程。词语的重复使用也增加了语言的气势,如“装饰……装饰……”,“比喻……比喻……”,“依旧……依旧……依旧……”等。

巧用修辞。大量地使用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语言变得形象生动。首先是拟人,作者是把绿枝拟作人来写,赋予其人的性格气质和“朋友”的身份,让人感觉亲切。排比的使用则增加了语言的气势,如“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等。

二、情感:真挚深沉。

1.对绿色的喜爱,真挚强烈。文章以“囚绿”为题,实则表现作者对绿色的由衷喜爱。这种喜爱之情从多个角度表现得淋漓尽致。

正面描写,直接抒发对绿色的喜爱。如写自己选择公寓房间时,说是“占有”,因为“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作者由衷地赞叹绿色:“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并说自己“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还用了“急不暇择”、“视同至宝”等词语来形容自己的心情。而观察绿时,又是带着“快活”、“留恋”、“欢喜”的心情的。

侧面描写,多方表达对绿色的喜爱。“我”毫不犹疑地选择这个小房间时,“我”的“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伙计的惊奇更是突出“我”对绿色的无尽喜爱。

为什么如此钟情于绿?因为绿是爱和幸福的`象征,是青春和力量的代表。

2.对国运的忧虑,深沉悲切。囚住绿是为了“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的心情为什么这么抑郁?因为“芦沟桥事件发生了”,这短短的一小句话,点明了文章的写作背景,也点明的“我”心情抑郁的原因。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往往在景物身上倾注了自己的感情,而这感情又是含蓄的。正因为国家、民族的危难就在眼前,让作者心情抑郁、悲痛,所以才强烈的喜爱绿枝这一生命、力量、爱和幸福的象征,这也正是作者的追求。

三、手法:含蓄委婉。

上面已经说过,写景抒情的散文往往寄情于景,行文往往也就显得含蓄,本文也是如此。全文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写绿枝,写自己如何观察绿枝,绿枝如何生长,自己如何囚住绿枝,绿枝又是如何反抗的。实际上,这些都是为文章主旨服务的,绿枝只不过是一个凭借,一种象征,是抒情的凭借,是沦陷区广大民众的象征。而最关键的灵犀一点是“芦沟桥事件发生了”这句话。这一句在文章结尾部分出现,巧妙地点明文旨。因而,“我”的爱绿、囚绿、释绿、怀绿也就很好理解了。绿枝在文章中被拟人化了,被赋予了人的性格和气质,而实际上,在作者的心中和笔下也一直是把它当作人来写的。就整篇文章来看,其抒情的手法是含蓄委婉的,也是值得令人细细玩味的。

四、结构:凝练有致。

我们常说散文“形散神聚”,本文则是“形聚神聚”。文章开头用了不少“闲笔”来写自己所选择的那个公寓小房间及其理由,接着又用了相当多的富有诗意的语言来赞美绿色,又细致地描述自己是如何观察绿枝以及绿枝是如何生长的,又写了自己是怎样囚住绿枝,绿枝是如何反抗、衰病的,其间穿插了不少抒情语句,而文章的结尾则简洁地述说自己南归释绿,以及对绿友的怀念。全文都是围绕着“绿”来展开的,其脉络是寻绿、观绿、囚绿、释绿、怀绿,其中,“囚绿”又是叙写的重点,作者对“绿”的一系列动作都是爱绿、喜绿的表现,正因为喜爱绿,所以才寻绿、观绿、囚绿、释绿、怀绿。而这一切行为又都统摄在“绿”所承载着的内在意义之中,那就是,“绿”是有所指的,它是沦陷区广大民众的象征,是力量、生命的象征。明白了这些,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何如此喜爱绿并囚住绿,为绿的衰病而自责了。

[学习流程]。

一、诵读:初步感受文章。

安排本环节,主要是希望能让学生初步熟悉课文,整体感受课文,并能在诵读中对某些特别的地方加以注意,为下面的点评作准备。

诵读方式应当灵活多样。可先由教师诵读,教师可全文诵读,也可有选择的诵读;也可以让同学们推荐几位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和教师搭档诵读,教师先有感情地读几段,让选定的学生再接着读,或让选定的几位学生一起读。然后再让大家自由地诵读课文。(注:不建议采用放录音的方式,也不建议采用全班集体诵读的方式,更不建议采用竞赛诵读的方式,因为这些方式虽轻巧、热闹,但会造成教师的缺位和表面的热闹,不利于感染学生,不利于进入文本,因而也不利于后面的欣赏品味。)。

二、点评:深入品味语言。

安排本环节,意在完成“品味语言”、“学习写景状物的手法”这两个目标。作为写景名篇,本文有很多优美的句子、精巧的词语值得品味,其写景抒情的手法也值得学习模仿。

可以按下面方式操作。

1.学生自由默读文章,圈点出感受最深,或最欣赏的句子或词语,并在其旁作简要的评点,评点的字数不限,但要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2.教师随机选取学生读出自己圈点的语句词语及点评内容。对于学生的点评,教师可以肯定,也可和其商讨,也可和全班同学一起商讨,让其他同学也参与进来。

说明:学生因个性爱好、欣赏水平的不同,选取点评的语句肯定有所不同,但是教师应当对学生有可能点评到的语句提前预作准备,这样才能应对自如、有效完成预设的教学内容。就学生的情况来看,可能涉及到的语句、词语如下:

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

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

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

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

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得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象病了的孩子。

3.课文在写绿条时都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说明:承接上面的语句点评欣赏,既是对它的总结,也是引出对文章“写景状物”的手法的研讨。

从以上语句可总结得出拟人、排比等,教师要特别明确,就整篇文章来看,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绿条人的性格和气质,这是文章取得特殊的艺术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梳理:整体把握结构。

把握文章结构,意在理清作者行文思路和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可以采取以下步骤完成。

1.学生细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并用简洁的词语表述各层次主要意思。(注:划分文章层次是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常用手法,后被大加挞伐,今日的课堂教学已经很难再见到给课文划分层次的了。但矫枉不必过正,给文章划分层次还是能锻炼学生的逻辑能力、结构文章能力的,有些时候还是必要的,只是不要太死板,不要纠缠于某一个段落到底划分到哪个层次,理清文章大概思路即可。)。

2.班级内部交流,共同研究文章层次。可以由几个学生说说自己的划分及表述,再由全班同学评判,共同协商出比较好的方案,明确行文思路。

3.教师引导,相机点出作者的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

本文结构可由以下图示表示:

四、探究:明确文章主旨。

问题设计--。

1.作者为什么喜欢绿,进而要囚住绿?

明确:绿是生命的象征、希望的象征、爱和幸福的象征;囚住绿是为了亲近绿,表达自己对绿色的喜爱,对生命、爱和幸福的追求。

2.文中写绿条的处境,绿条的生长反抗,绿条的衰病有何内在含义?

点拨:文章写作背景--“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明确:绿条象征北方沦陷区的民众,他们努力生活,顽强抵抗侵略,他们处境悲惨但永远“向着阳光”。

五、迁移:训练写景状物。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完成。

1.学习课文用拟人等修辞写景状物的手法,描述一种你最熟悉的景物。

2.古代诗词中有不少咏物佳作,请查阅相关书籍,选取几首,说说它们都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所咏之物的。

李红丽。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采薇教学设计汇总篇七

《师说》问世之初不啻一声惊雷,振聋发聩。经历时空的淘洗,更是经久不衰,传世不朽。它为后人吟诵、引用、借鉴,成为屹立于经典之林中的一座奇峰。《师说》一文比较浅易,在积累关键文言知识,培养文言语感基础上,主要学习作者关于从师学“道”的远见和不畏流俗的智勇。《师说》拟这样设计:

1.导入:介绍韩愈孤苦身世,使学生怜其人。

2.学生介绍作者成就,敬其成。

3.师范读课文,生正字音、断文句、感其文。

4.一生读课文,大家筛找表现作者的观点的句子,体其志。

6.诵读、分析:诵读论证这些观点的语段。分析论说方法。

7.运用:这些论证方法我们如何学习并具体运用。

10.反思自我,提升认知:有问题会向人请教吗?你人云亦云、盲目跟风吗?

《套中人》是契诃夫的代表作品,受胡慧敏老师一些启发,把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作为本文的侧重点来设计如下:

1、导入:以契诃夫的《变色龙》唤起印象。

2、思考讨论:套中人别里科夫的套子表现在哪些方面?讨论他的性格特征(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4、探究主题、了解写作目的:别里科夫这类人产生的社会原因。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采薇教学设计汇总篇八

1、在反复阅读体会情感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对话、文本研习,结合自己成长经历、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

2、学生能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并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与文本、编者、老师、同学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3、调动审美经验,对文本进行鉴赏,能从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鉴赏。

教学重点:

能独立与文本、老师、同学展开对话,独立研习文本并就艺术手法进行鉴赏。

教学设想:

1、本板块的学习重点是文本研习。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研习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这一中心设计。

2、本板块的对话研习的话题是家园之思,所以,围绕家园之思设计活动情境,是引导展开对话、进行文本研习的关键。

3、本篇为古典诗歌,反复阅读以以至背诵是研习文本、展开对话的前提。

教学过程预设。

一、导课:

同学们是否记得这首诗:

河广。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歧而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意思是:谁说黄河宽广?苇叶可做船。谁说宋国遥远?踮起脚尖即可望见。谁说黄河宽广?难容一叶小舟。谁说宋国遥远?半天就可走到。的确,黄河不广,宋亦不远,可我们就是不能回到故国。我们常说远离故乡或亲人叫“相隔万余里”,“各在天一涯”,但真正使人不能回归故乡的原因,不是天涯海角的空间距离,而是人生的艰辛与种种追索。

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采薇》,其中的主人公又何故而起故园之思呢?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译文:当初我们从军征,杨柳飘拂舞东风。如今我们返回程,霰雪飘落纷零零。慢慢腾腾远行军,又渴又饥萦苦辛。我心凄凄悲满怀,无人体察我情哀!

思考:

1、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比、衬托。)。

2、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思?(前四句,“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实写景,虚写情,以景寓情,以鲜明的画面表达强烈的感情;后四句先描写行军路中的感受,然后直抒胸臆。)。

三、朗读、理解诗句含义。

本篇选自《诗经小雅》,当是西周后期作品。当时诸侯相争,周室衰落,犬戎、猃狁等外族也经常入侵周疆,周亦兴师反击,造成连年战乱不止。人民特别是出征将士对战争有着复杂的多元感情。

听配乐朗诵。

(1)提示字的读音和语气助词的使用,以便在阅读体会文义时就排除虚词的干扰。

(2)提示比较各段的异同,以体会反复咏唱的效果,并为文本研习,展开对话做准备。

重复。

1、“采薇采薇”“曰归曰归”的.主语是谁?两句在诗中反复出现,什么表达作用?

dd都是士兵,前者表现军粮不足,士兵生活艰苦。后者表现士兵的内心的呼唤:“回家啊,回家啊!”

2、各节的词有什么变化?这种重叠句的形式有什么表达作用?

作-柔-刚:“作”写薇菜从发芽到刚刚钻出地面,是春天;“柔”描摹薇菜叶片肥嫩柔软,是夏天;“刚”是说秋天到了,薇菜老了,茎叶都变硬了。

“岁亦莫止”,“岁亦阳止”,其中的“莫”是年尾,“阳”是初冬。

这些词语的更换体现的是时光的流逝,季节的更替。但是,光阴的流逝中,没有改变的是苦难,是怀乡之心。

“心亦忧止”,“忧心烈烈”“忧心孔疚”,乡思一天天强烈。

重章叠唱,反复吟咏,使得诗中抒发的感情在回环荡漾中层层递进,让我们一步步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体味他们与日俱增的怀乡之苦。

3、“四牡业业”,“四牡yy”,“四牡翼翼”四句中的叠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写战马的高大强壮,步伐整齐,加以精良的装备,显示出赫赫军威,传达出抒情主人公强烈的自豪感,高昂的斗志,必胜的信念和饱满的爱国热情。

四、抒情主人公心理探究:家园之思与行旅之苦。

1、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在诗中有着怎样的变化?

情感变化:焦急忧伤dd慷慨雄壮dd痛苦悲伤。

情感基调:低缓dd高亢dd低沉。

2、抒情主人公对待战争的态度是什么?

3、抒情主人公家园情思有着怎样的深层内涵?

五、《诗经》中的思乡作品。

击鼓(邶风)。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扬之水(王风)。

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东山(豳风)。

我徂东山,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鳌n叶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者,a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鳌9i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蛸在户。町鹿场,熠d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鳌p倜于垤,妇叹于室。洒埽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a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鳌2指于飞,熠d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六、补充介绍《诗经》。

《诗经》和“〈诗经〉六义”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结,共收入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7世纪)约五百余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三百)。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风”、“雅”、“颂”和《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赋”“比”“兴”合起来,被称为“《诗经》六义”。

七、练习:完成“导学”上的练习。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采薇教学设计汇总篇九

教学目标:

1.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2.学习本文借物抒、托物言志象征手法。

3.巩固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从品味关键句--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

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1、3是本文教学的重点。教学目标2是教学的难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意义,而不只是结论的传递。

教学方法:

从圈划、品味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含有言外之意的语句入手,把握本文的主旨,提高感悟能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巴金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多好的人!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囚绿记》的作者,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散文家和翻译家陆蠡。陆蠡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1942年,他才34岁,坚贞不屈死于日寇酷刑之下。1983年4月,国家民政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现在,让我们一起研读陆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绿记》,去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

二、预习检测,词语释疑(多媒体展示,提问学生来解释成语含义)。

涸辙的鱼:在干涸车辙里的鱼。

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急不暇择:着急的没时间选择。

了截爽直:爽快,干脆。

三、研读课文。

1.本文题为“囚绿记”,意思是记述“囚绿”的经过。

请快速阅读课文,圈划关键句(即那些写行动的句子)这样也就理清了全篇的思路,如能象“囚绿”那样用两个字概括更好。。

(学生自读、圈划)。

全班交流后明确:文章自始至终紧扣一个“绿”字,赏绿、囚绿、释绿、思绿。每一个意念与行动都体现着作者对绿的爱,文章的最后,作者向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一株常春藤“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一年后还在怀念并盼望再见。曲折有致地表现了爱绿色生命的生活经历和心灵历程。每一步都有感情的深化。一浪又一浪地把爱绿色生命的心潮向前推进。

2、作者为什么喜欢绿?“囚绿”之后为什么又放绿?放绿之后为什么还怀绿?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思考问题,圈划有关词、短语、句子,作些批注。

四人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每组推选一名代表),深化感悟。

在交流中明确概括绿特点的词语,形成板书。

交流归纳:爱绿:因为绿蓬勃向上,充满生机;因为绿永远向着阳光,固执,坚持已见;因为绿使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励,所以,他深深地爱绿--一株常春藤。作者把绿看作是生命力的象征、希望的象征和快乐的象征。这也暗示着作者的人生并不顺利,甚至还暗示当时整个社会都不安宁因此作者借绿来表达希望。囚绿:为了与绿枝条更亲近,及一种他人难以理解的“魔念”,但出于良心,不忍心让绿枝条枯死,最总有放绿。怀绿:其实也是怀念苦难中北平人民,这是暗示的写法。

这就是本文的主旨吗?

学生回答:不!还有更深一层的思想,绿有它的象征意义。

3、什么是象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绿”的象征意义。(提示:由绿的特点,作者的体验思考联想一下。)。

全班交流中明确,形成板书。

象征。

生命、希望。

向往光明、自由。

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

4、请同学们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好好品味,并在全班交流分享读书的心得。个别读(说明理由)、散读、全读。

从作者的体验思考中,我们感悟了作者为什么那么爱绿,那就是:

四、小结:

1、作者以一株常春藤为线索,牵出无限的情思,唱出了一曲绿色生命之歌。绿色是自然给予人类的审美心理需求,它给人以和平安宁的象征,给人以生命活力的感召力量。

绿在视觉上给人以美感,色彩美;心理上使人愉悦,安宁。这就是一般人都喜欢绿,爱绿的原因。而我们的作者在“烽火四逼”的民族危亡时刻,不仅写爱绿,更赋予绿以时代需要的象征意义--(齐读板书。)我们从中窥见他渴望光明、自由,呼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崇高的灵魂”。他确实有一颗--“黄金的心”。在那抗日救国的年代,2、《囚绿记》确有照亮民族心灵的作用。文章贵在立意,立意贵在真实、深刻,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囚绿记》就是这样一篇真实、深刻,有鲜明时代气息的优秀散文,值得我们写作时学习、借鉴。

3、我们从品味关键句入手,读懂了这篇优美的散文,感受到作者那黄金的心。由此可见,我们要快速读懂一篇散文,可以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从品味凝聚作者感情体验,理情思考的语句,从含有言外之意的语句入手,把握主旨。而其中借物抒情,托物寄意类文章,应从物的特点思考,展开联想,联系相似点,明确象征意义。

当我们自己写作时,应在文章的显要处文首文尾,段首段尾,写上凝聚自己感情体验与理性思考的语句,使文章脉胳清楚,更深刻感人。

五、布置作业:

1、课后收集有关“绿”的成语或词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也可小组合作。

2、这篇课文用拟人的手法来写景状物,赋予景物“性格”“气质”,取得了特殊的艺术效果。

试着借鉴本文的写法,调动你的情感和想象,描述一种景物,力求写出景物的特征,300字左右。

六、板书设计。

情节情感。

寻绿渴望。

囚赏绿喜悦满足。

绿囚绿爱绿至极。

记释绿点明主旨。

思绿惦念牵挂。

教后随想:

散文的阅读鉴赏,是学生感到有难度的,尤其是平常课余阅读文学作品较少的同学,更感到困难。

经过一番思量,决定巩固强化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从品味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引导学生学会读散文。

这是一篇用象征手法写的散文,读懂它的难度更高些,由于抓准了关键,在一个个教学思考题的引导下,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认识逐步深化,最后水到渠成,明确了本文的象征意义。学生也学会了该怎么读这类散文。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自然、流畅,且有深度,这得益于对作品特色和学生认知特点的准确把握和充分尊重。

从充分加强学生主体地位角度看,教师语言多了一些,如能多引导学生小结,那么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将更有利。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采薇教学设计汇总篇十

1.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通过对景物描写的赏析,把握作者在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之间辗转中力求超脱的努力,灵魂挣扎的凄苦与无奈。

教学方法与设想。

1.体会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并结合语境理解语句、揣摩语言。

2.围绕“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理清作者的感情线索,品味文章清丽的语言,理解作者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感情。

一、把握思路。

《荷塘月色》从外在形式和结构上讲,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交待出游的原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定下全文感情基调的文眼;第二部分由不宁静到游荷塘以寻求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忧愁:由游荷塘到欣赏荷塘上的月色,寻求心灵上的自由世界,有淡淡的喜悦是作者内心世界的独白;第三部分:是回到现实世界,惦念江南,欲摆脱“不宁静”,超然物外而不可能,回归室内,是作者由“梦”中回到现实,但朱自清不是一个梦游患者,他是在清醒的情况下走入“梦”境的,所以可将他这次夜晚出游的经历称之为“精神的梦游”。

二、揣摩语言,进入感情世界。

(一)有人认为,文章展现的两幅图景“荷塘月色图”和“江南采莲图”在内容、时间、地点、格调、描写风格上没有关联,因此显出明显的突兀和断裂。请你对这两幅画进行具体的分析,并谈谈自己对这种观点的理解。

1.“荷塘月色图”中荷花袅娜清丽,明月皎洁清明,清风柔和,画面色调淡雅、素朴清幽。极为宁静,没有现美世界中的喧嚣、复杂,它所象征的世界是自由的,超凡脱俗的,是朦胧飘缈的,是一代知识分子“不宁静”的心态中升华出来的一个理想化的世界,或者说是朱自清的梦。

画面赏析示例: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赏析:“田田”二字,运用叠词,描述的碧绿的荷叶相连的样子,不仅有一种和缓清柔的音乐美,而且让人想到古乐府《江南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眼中的画面与历史的画面互相叠印,美不胜收。

(2)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赏析:“明珠”写出了月下荷花晶莹剔透、纤尘不染的美;而“碧天里的星星”,写出了荷花在无垠的碧绿荷叶的背景下,在悠悠吹拂的夜风中轻轻闪烁的动态之美。让人想到了《春》里:“(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刚出浴的美人”,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想到诞生于大海之中的美神维纳斯,从而想到荷花的淡雅高贵、冰清玉洁之美。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赏析:这个比喻以虚喻实,把轻雾笼罩的荷叶荷花比作梦,使画面虚实相生,如梦如幻,表现了作者沉醉于理想世界的状态。正如秦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2.“江南采莲图”红花绿水碧叶、红男绿女蓝天,色调明丽浓郁,情感热烈活泼,那“妖童媛女,荡舟心许”的情景,采莲是江南的旧俗,那种热闹和风流,那种富有情趣,展现了丰盈饱满、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人性美。才是江南水乡文化的显现。江南文化是自由的文化,是自如的文化,充满生机的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而这正是朱自清的梦中之“梦”。

小结:如果说荷塘月色图是一幅清丽淡雅的水墨画,那么江南采莲图就是一幅活泼鲜明的水彩画。但是这一静一动,一冷一热里却传递着共同的精神内涵,那就是:自由、和谐、美好。王国维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两幅图画其实都是朱自清先生内心情感的呈现,这正是朱自清所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是心灵的风景而不只是自然的、历史的风景。在写景之中,无处不渗透着作者的情,委婉而曲折地表达了他不满现实,幻想超脱现实而又无法从现实中解脱出来的苦闷心情,情与景就是这样水乳交融在一起的'。虽是别人的文字,表达的却是作者的情怀。

作者向往的是一股青春活泼的气息。将这种想象中的场景与眼前的荷塘相对照。“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欲摆脱“不宁静”超然物外而不可能,把作者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找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这里对江南采莲盛况的回想,虽暂得解脱,却是“以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乐”,最终还是回到造成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作者一下子回到现实中来,然而现实的不断干扰,使寻梦成为永远不能实现的遗憾,这也是那个时代人无法越出的牢狱。这种寻找精神家园而不得的悲哀是《荷塘月色》警示人们的主题。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荷和月都象征着清洁高雅,这里的荷塘月色是如此的高洁淡雅、自由和谐、静谧朦胧,它显然已经渗透了作者浓浓的内心情感,自然是作者心灵的外化而不是纯粹的真实的存在。钱理群认为:《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独处”时的“独语”——与其说在观赏景物,不如说在逼视自己的灵魂深处;与其说他写下的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一切,不如说他在构造一个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艺术世界。在现实中,人被命定扮演某个角色,做“一定要”做的事。说“一定要”说的话;而在这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不做。这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因此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发的理想世界。两个世界中,梦的世界在文章里是直接呈现的;现实世界只是“偶而露峥嵘”。

正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他轻轻作别的是自己昨日的“爱,美,自由”(胡适语)的梦幻,而沈从文的《边城》,作者也期望用那沱江之畔的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的凤凰小城,那个交织着爱与善良之美的故事,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边城自然之明净,也是人的心灵之明净。那字里行间流淌的浓浓的田园牧歌情调,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的美德、价值观落的痛心,以及对现代文明物欲泛滥的批判。而《边城》的结尾:那个人也许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岂不也是沈从文的等待吗?翠翠等待的是她的爱人,而沈从文也是站在希望和失望的边缘,等待着已经凋露在现实里的那个美丽的梦。

教学反思:

对《荷塘月色》思想感情分析所能抵达的深度,将直接决定课堂最终所能达到的高度。钱理群教授所说“梦的世界直接呈现,现实世界只是偶尔露峥嵘”,如何区分“梦”的世界与“现实世界”,深入一代知识分子的灵魂深处,理解荷塘月色对一代知识分子的潜在的深层意义,将是本课的一个难点,但也是绝对不可以轻轻绕过的,因为这其实是课堂真正的核心所在。因此,本课时将对文章展现的两幅图景“荷塘月色图”和“江南采莲图”在时间、内容、格调上的割裂进行分析讨论,并最终理解这种“冷”与“热”,阳光与阴影的交织,正是一个在社会和生活重压下的知识分子内心世界的真实呈现。正是这“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的对立、纠缠,显示着作家灵魂挣扎的凄苦。这样紧扣文章的核心矛盾:“平常的自己”与“超出平常的自己”的割裂;现实的世界与“另一个世界”的对峙。不但品味文章如诗如画的语言,感受朦胧清新的意境,更能走入清秀唯美的文笔背后的那个欲求超脱而不得的苦闷的灵魂世界。这样再适时扩展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沈从文的《边城》也就水到渠成。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采薇教学设计汇总篇十一

学习目标:

1、通过课前自主性学习,把握本文的字音字形等基础知识。

2、研读文本,体会“绿”的象征意义,进一步把握文章的主旨。

3、理解本文拟人、象征的写作手法及作用。

4、深刻体会面对人生的困境,我们所应拥有的顽强不屈、勇敢面对的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1、体会“绿”的象征意义,理解文章主题。

2、提高学生生活中的抗压能力。

难点:

1、象征手法。

2、提高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

一、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读准读音,写准字形,明确用法。(填写于下面空白处)。

2、研读文本,体会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意图,小组合作,问题反馈。

二、课上探究。

1、各小组问题探讨总结与收获。

3、结合时代背景探讨课文的主题与写作手法。

背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陆蠡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不久由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

日本人曾提审陆蠡,问:

“你爱国吗?”

“爱国。”

“赞成南京政府(汪伪)么?”

“不赞成?”

“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

“绝对不能征服!”

日本人勃然大怒,给他上了酷刑,最后被折磨吐血而死。

四、课后作业。

仿写练习:仿写句子:要求内容,句式和修辞手法与划线部分保持一致。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报我以崎岖,我就是一条欢乐奔腾的小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姜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