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井冈山革命故事心得体会范文如何写 井冈山红色故事心得体会(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8 14:16:32 页码:14
井冈山革命故事心得体会范文如何写 井冈山红色故事心得体会(三篇)
2022-12-28 14:16:32    小编:ZTFB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井冈山革命故事心得体会范文如何写一

几代中央领导都对井冈山精神做出精辟的论述:

毛泽东同志说: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要丢了,井冈山的革命精神不要丢了。

邓小平同志说:井冈山精神是宝贵的,应当发扬。

江泽民同志说:井冈山精神,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世纪征途上,全党和全国上下要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

习近平同志说:让井冈山精神大力发扬起来,使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放射出新光芒。

那么什么是井冈山精神呢?江泽民同志把井冈山精神概括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井冈山精神既是对当年井冈山革命的高度总结,又是对当今党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标准。因此说,大力提倡和弘扬井冈山精神,是对每一个共产党员时代要求。坚持井冈山精神同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坚定信念是对共产党员最基本的要求,是党性修养最核心的内容, 是先进性的最起码的条件。中国革命的胜利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离不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始终不渝的信念。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井冈山时指出:井冈山革命的星星之火所以能燃遍全国,走向胜利,就在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始终不渝的信念。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必须具有这种理想和信念。这就需要学习井冈山的光荣革命传统。

艰苦奋斗是我党一贯倡导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融合,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创业精神。我们党正是发挥了艰苦奋斗的政治优势,才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成为领导全国人民的核心力量。正是由于发挥了艰苦奋斗的政治优势,中国才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蒸蒸日上。无论在井冈山的革命斗争时期,还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或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苦奋斗精神始终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胡锦涛同志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发扬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伟大精神。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它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求是就是探求事物之间的规律。在井冈山坚持实事求是,使我党摆脱的左倾盲动主义的影响,不断得到壮大。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使马克思主义不断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也是贯彻这一思想路线的结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能够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敢闯新路,就是勇于创新。创新意识不论对个人还是对中华民族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把游击战纳入战略问题考虑,提出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前,世界经济和科技竞争的领域不断前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持续发展中,只有具备强大的民族创新精神和能力,才能促进科技进步,带动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有利位置。提高民族创新能力,完善国家创新系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和迫切需要。

依靠群众就是坚持走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这是由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九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党,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才能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勇于胜利是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一种民族精神,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现代化建设时期,这种精神始终是支撑中华民族的脊梁。靠这种精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靠这种精神中国的现代化可以实现。

精选井冈山革命故事心得体会范文如何写二

各位团友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革命老区井冈山旅游参观,井冈山是中国革命摇篮,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了弘扬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现在已成为我国青少年及党员干部的教育基地,井冈山不但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自然风光也是非常秀美壮观,这就形成了井冈山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是革命摇篮、旅游胜地、疗养佳境.陆定一曾题词“井冈山有两件宝,一是历史红、二是山林好”,朱德题词“天下第一山”。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与江西的宁岗、遂川、永新和湖南酃县四县之交,东起井冈山的拿山,西到酃县的水口,两地相距90公里,北起宁岗的茅坪,南至井冈山的黄坳,两地相距45公里,而四周从拿山起经过龙源口、新城、茅坪、大陇、十都、水口、下村、五斗江等等,再回到拿山,方圆共计550华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五百里,井冈山”,井冈山地势雄伟,齐峰峻岭,古木参天,全市呈西南高,东北低走势,地形复杂,境内平均海拔500米,市中心茨坪海拔1848米,全市面积670平方公里,整个土地资源现状为:“九山半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市。

关于“井冈山”这个名字的由来,据说在清朝末年的时候,有一个姓蓝名子希的人为了避战乱,背井离乡来到了井冈山的主峰——五指峰山下的一块平地安家立寨,房子门前有一条小溪流过,客家人称为江,于是就把这个地方称为“井江山村”在这里所说的“井”并不是指水井的意思,而是指家乡的意思,后来又因为客家人“江”与“岗”谐音,又把这个地方称为井岗山,过了不久又有一位姓黄的人也来到这里,他觉得村子不是建在山头上而是建在山脚下,于是就把井岗山的岗字的山字头去掉,成了冈字,这就是井冈山名字的由来。“井冈山”这个名字在很久以前曾有强盗的意思,辛亥革命到北伐战争期间,有不少散兵游勇,结成小股绿林,白天匿居山中,晚上窜到附近县城官家富户抢劫,声称自己为井冈山,随后又有世居山上的王佐、袁文才集聚武装,常以劫富济贫为名,下山吊羊(也就是打劫绑架)也称他们为井冈山,井冈山的名字就由此传开了。

1920xx年10月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部队上山,联合团结改造袁文才、王佐的部队,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成了革命的摇篮。于是,井冈山才有了自己的新含意。我想大家心中肯定有这样的一个想法“毛泽东真会找地方,把红军带到这里来,谁也不容易打进来”那是因为毛泽东已经调查过了。

首先这里离反动势力强大的大、中城市如长沙、南昌、武汉、广州等地较远,是反动势力薄弱之地。第二井冈山地处湘、赣两省交界处。政治军事上的一举一动可以影响到两省及两省下游。第三这里受过大革命的洗礼,党和群众基础较好。第四井冈山地势险要,

进可攻退可守,便于开展游击等等一些有利的条件,有利于军事割剧。1920xx年9月29日,毛泽东带领部队进入了永新县的三湾村,到了三湾村后,毛泽东对部队进行了思考已久的整编,军史上称“三湾改编”。自从秋收起义以来,毛泽东看到了很多,也想了很多。部队屡战屡败,特别是芦溪一战,秋收起义的总指挥卢德铭牺牲后,一些投机分子纷纷扔下枪,不辞而别,造成枪多人少,军心不振的现象。由于战争频繁,以致伤员增多,一些军队打骂士兵的军阀习气,也在军中时有发生,部队到了非整不可的地步。首先把只剩七、八百人的部队干脆改成团的建制,军旗上的字样改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团”由黄浦军校第一期毕业生陈浩担任团长。第二项改革支部建在连上,党以上设党委,班设党小组,并在连以上派党代表,全军归党统一领导,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毛泽东的《井冈山斗争》中有一句道破天机的话,红军之所以坚难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第三项改革建立士兵委员会,规定了士兵委员会对军队长官的工作可以进行监督,人民军队官与兵的平等正是始于井冈山,井冈山根据地是“官最不像官”的时期。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1920xx年10月3日,毛泽东在宁岗古城主持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也称为古城会议,确定了对袁文才、王佐部队实行“团结改造”的方针,并决定在茅坪建立红军医院和留守处。

各位团友上井冈山旅游,想了解井冈山斗争历史的人,一定要知道袁文才、王佐两支绿林武装部队的情况。袁文才出生于是1898年,宁岗茅坪马源村,客籍人。曾经念过很多书,学业时断时续,后来又上了初中。由于历史原因,宁岗土家人与客家人之间矛盾十分尖锐。袁文才一家深受土家人、地主的压迫和剥削。在1920xx年的时候,宁岗茅坪一带村民被土豪劣绅逼上梁山,组织起了“马刀队”公开以地主劣绅为敌,形成了一股绿林势力。以胡亚春为首领,袁文才很早就与当地土豪谢冠南结下怨仇,势不两立。那是因为谢冠南玷污了袁文才的妻子,袁文才的父亲就把谢冠南告上了法庭,结果袁家败诉。袁文才的父亲因此一病不起,不久就与世长辞。后来又因母亲惨遭豪绅杀害,使袁文才横下一条心,公开投奔“马刀队”。由于袁文才念过书,有文化会计谋,被任为参谋长之职,不久便当上了马刀队“首领”。成为群中之王,因为马刀队人多势大,活动时间长,在宁岗周围影响很大。

王左 :又名王云辉,1898年出生于井冈山下庄村下水坑一个农民家庭,也是客籍人,王佐早年丧父,家境贫困,兄弟姐妹多,王左随母亲改嫁别的村庄,那家人不同意把王佐的名字人祖谱,没办法又回到了井冈山,到了井冈山,为了维持生活,王佐便从小跟着叔叔学裁缝,没有读过书.1920xx年井冈山周围的一些农民不忍土豪残酷压迫剥削,打出了劫富济贫的旗号,成为了当地一支绿林组织.首领,朱孔阳王佐走投无路为贫困生活所逼,投奔了朱孔阳队伍,上山为匪.开始,王在朱孔阳那知识做缝衣服的活,后来朱孔阳发现王左机灵,精明能干,就让他担任侦探,深得朱孔阳的赏识,.后来王左离开了朱孔阳,回到了家里,用平时的积蓄买了一枝九响枪,还打了几枝土枪,邀集了几十人,自己拉起了一支队伍,自立为王,成为山大王.

袁文才和王左都是客籍人,有着共同的社会地位和苦难的家庭,又是同年生,变结为老庾,彼此情同手足志同道合,而毛泽东早就知道井冈山有这么两支绿林武装队伍,正在此时毛泽东在三湾会见了一位当时对他来说至关重要的人物,他就是毛泽东在广州所讲的学生,现在正是袁文才重要幕僚—陈幕平.见到陈幕平,毛泽东非常高兴,因为毛泽东看来解救工农红军目前之困的出入就在此人身上,毛泽东与陈幕平长谈一宿,知道了袁文才的底细,而从谈话中又注意了一个细节,袁文才与王左还是拜把子老庾,袁文才带着部队在井冈山的茅坪,王左在井冈山的大小五井,他们相互衬托,同进同退,毛泽东不竟击掌叫好.毛泽东连夜写了一封长信,托陈幕平面交袁文才,既然同是农民兄弟的武装何必客气,毛泽东在信中向袁文才详细叙述了工农革命军目前的处境,并提出在他的地盘上安置上伤病员,建立留守处的要求.也许是毛泽东信中表示诚恳,也许是对陈幕平的信任,行使一贯谨慎的袁文才很快的派出代表请毛泽东到宁冈大仓相会,到了大仓毛泽东七人五骑,手无寸铁,准时到大仓.见到袁文才派来的的代表,得到了袁文才肯定答复,毛泽东心上的石头落了地,干脆把部队带进了宁冈古城.要说袁文才完全的相信毛泽东是不可能的作为一名在绿林摸爬滚打的人物,在他亲自看见毛泽东之前仍然保持因有的警惕,因此在毛泽东进村以前,袁文才还在祠堂里埋伏了一伙精壮的汉子,这是袁文才的天性,君子坦荡荡毛泽东心里无挂碍的走进袁文才指定的地方,一个叫林风和的农民家里.作为一代伟人,毛泽东在许多方面都有着过人之处,于袁文才一见面,毛泽东就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了一些怀疑和杀机,毛泽东微微一笑,轻描淡写,然而却是郑重地对袁文才说,工农革命军决定送一批枪支给你们.袁文才因为听错了,马上补上一句多少支,毛泽东竖起一个手指说一百支.文才心中的大喜,吩咐部下杀猪宰鸡,盛情款待毛泽东,袁文才觉得又不够,又拿出七百块大洋长给工农红军,并且当毛泽东将古城会议决定的几件事向袁文才提出时,袁文才一概点头.

精选井冈山革命故事心得体会范文如何写三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国_领导红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它是我们党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见证了中国历史伟大转折。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新的道路。今年七一前,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了这个革命圣地。通过参观学习,深受教育。下面我结合个人工作实际,谈以下几点启发:

艰苦奋斗是我党在井冈山斗争时期逐步培养和建立起来的优良传统。在物资匮乏、敌强我弱的恶劣条件下,我们_领导的红军依然能够战胜敌人,依靠的就是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如今,我们的工作、生活条件已经是今非昔比,但能吃苦,敢吃苦,不怕吃苦;能战斗,敢战斗,善于战斗的艰苦奋斗精神依然是我们克服困难、战胜逆境,永远保持_员先进性的法宝。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党性锻炼的自觉性,进一步明确前进的方向。深刻认识到只有理论上清醒和坚定,才能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而是世界观改造的重大问题,理论水平提高了,看问题的能力也会提高,工作能力也同样会提高。只有刻苦学习政治理论,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永葆_人的先进性。

_根据中国革命的形势和特点,实事求是,通过井冈山的斗争实践,第一个提出并成功实践了“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武装割据建立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夺取政权”的蓝图。这在当时,需要的不仅是敢闯的勇气和胆量,更是实事求是智慧的结晶。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发现真理;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知错改错;只有实事求是,才能正确决策;只有实事求是,才能与时俱进。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党中央提出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仍然需要大力提倡和发扬这种“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精神。要坚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工作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更新观念、勇于创新,用新眼光看待新事物,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思路谋求新发展,用创新的精神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衡量一名党员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尺。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身为一名党员,一个人才服务的工作者,就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牢固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政策。这就要求我们尽可能为各类人才提供优质服务。多一些理解,多一份换位思考,用优质的服务让客户满意,让组织上放心。

在战争年代我们党能取得胜利,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历史证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根本,也是井冈山精神的法宝。“群众路线”是中国_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党的根本路线,这是由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长期革命战争中,依靠井冈山精神,我们党依靠坚定的信念,依靠群众,勇于胜利,取得了伟大的胜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一个党员没有这些精神,就不能算是一名合格党员。新时期_员就是要坚定信念,树立远大理想,并立足本职,踏实工作。要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履行好党员的义务,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充分体现_人的先进性。我们正处在知识创新的时代,不懂和不熟悉的东西很多,即便过去懂得和学习过的知识也有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必须加强业务知识和相关知识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才能适应新的的工作方式。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工作质量,提高办事效率。

_员应时刻牢记井冈山精神,乐于奉献,自强不息,居安思危,艰苦奋斗,励精图治,自强不息。只有这样发扬革命传统,才能使这种精神代代相传,才能使我们党的事业永远向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