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鄱阳风物最宜人散文 鄱阳风物最宜人散文朗诵(九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8 14:18:07 页码:13
鄱阳风物最宜人散文 鄱阳风物最宜人散文朗诵(九篇)
2022-12-28 14:18:07    小编:ZT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最新鄱阳风物最宜人散文(精)一

鄱阳湖在古代有过彭泽、彭湖、官亭湖等多种称谓,在漫长的历史年代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演变过程。远在地质史“元古代”时期,湖区为“扬子海槽”的一部分,大约在距今八九亿年前的燕山运动时期,湖区地壳又经断陷构成鄱阳湖盆地锥形。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彭蠢泽”向南扩展,湖水进抵今鄱阳湖。在彭蠢泽大举南侵之前,低洼的鄱阳盆地上原本是人烟稠密的城镇,随着湖水的不断南侵,鄱阳湖盆地内的鄱阳县城和海昏县治先后被淹人湖中,而位于海昏县邻近较高处的吴城却日趋繁荣成江西四大古镇之一,因此,历史上曾有“淹了海昏县,出了吴城镇”之说。

烟波浩渺、水域辽阔的鄱阳湖,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形成南宽北狭的形状,犹如一只巨大的宝葫芦系在万里长江的腰带上。由于带有大量水蒸气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鄱阳湖年降雨量 在 1000 毫米以上,从而形成“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的湿润季风型气候,并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

鄱阳湖流域自古以来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富裕地区,我国历史上很多杰出人物如徐稚、陶渊明、林士弘、刘恕、洪适、江万里、朱耷等都在湖区出生和成长。这里又发生过许多威武雄壮的英雄事迹,如周瑜操练水师、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湖水战、太平军“湖日大捷”、李烈钧在湖口发起“二次革命”等。鄱阳湖是古代从北方进人江西的唯一水道,发生在鄱阳湖上的文人轶事和民间传说则更是难以胜数。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名句:“渔舟唱晚,响彭蠡之滨”,描述的正是鄱阳湖上的渔民捕鱼归来的欢乐情景。宋代诗人苏轼在《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诗中时写的“山苍苍,水茫茫,大姑小姑江中央”,描写的是鄱阳湖的胜景。

鄱阳湖上名山秀屿,比比皆是。湖口县的石钟山、大孤山,都昌县的南山和老爷庙,星子县的落星湖,风光如画,景色宜人。九江市旅游局已将鄱阳湖上的各景点通过游船连成一线即鄱阳湖水上旅游线。

鄱阳湖,美丽的湖,神话的湖,充满诗情画意的湖,她象一个淡妆素抹的少女,含情脉脉地笑迎每一位光临的游客神游翻阳湖。 鄱阳湖景区

由落星石、落星湖、神灵湖、蓼南蚌湖候鸟观赏站、湖滨沙滩、火焰山、老爷庙等景点组成。无论水路或是陆路,交通都极为方便。

落星石 一名”落星墩”,亦称“德星山”。位于星子县城南三里的鄱阳湖上水边,它是一座小小石岛,高若数丈,纵横周回大约一百余步,总面积不过1800平方米,形如星斗乍看像是浮在水面,传为坠星所化。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落星石,周蛔百余步,高五丈,上生竹木。传曰有星坠此以名焉。”星子由此得名,落星石也即成了星子县一个重要的标志与象征。五代时,落星墩被封为宝石山,吴杨溥大和三年(931年),封落星石为“宝石山”。宋初曾在其上建亭院,王安石、黄庭坚、朱熹游此皆有题咏,王安石诗中所形容的“万里长江一酒杯”更是千古传名。唐末乾宁年问(894—898年),敕建禅寺于上,赐额为“福星龙安院”,又名“法安院”,俗称“落星寺”。宋后历代都加以维修,明代又加建亭台楼阁,如浮玉楼、玉京轩、岗漪轩、清晖阁等,由于历尽沧桑残存无已。上生竹木,墩境依旧幽雅秀丽。伫立其上:远眺庐山,淡烟轻掩雄姿;近观湖水,碧波连天一色。驻足落星寺,远眺庐山秀色,近看鄱湖美景,金鳞竞跃,白鹭翻飞,田园诗人陶渊明当年“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的归田情景,仿佛依稀可见。上有清晖阁、玉京轩等,龙图阁学士吴仲庶,尤其酷爱西轩,更名“岚漪”,并书二字刻石。黄庭坚诗“龙图老翁来赋诗”,即指此事。明天顺年间重建。万历年间,参议于世懋复建浮玉楼。连州廖叶改落星石为“德星山”,寺院随之改称“德星寺”。落星石虽为弹丸之地,周围仅“百余步”,但它的名气却十分深远,一个最为突出的现象,就是它凝聚了一个庞大的文人学士群,历朝历代,络绎不绝:南唐释齐已;宋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程公辟、蒋颖叔、朱熹、陆九渊;元揭俣斯;明刘杼德、罗洪先;清张维屏、翁方纲等等,都印痕下无数动人诗篇。这里,仅举王安石七律《落星寺在南康军中》,以壮其观:“穿云台殿起崔嵬,万里长江一酒杯。坐见山川吞日月,杏无车马送尘埃。雁飞云路声低过,客近天门梦易回。胜概惟诗可收拾,不才羞作等闲来。”使落星石承载了厚重的文化氛围。今天,它依然屹立在浩瀚的鄱阳湖之中,其上,有牌坊、禅院、石塔等建筑及与之配套的各项服务设施,成为星子县鄱阳湖景区现代旅游一个不可或缺的中心景点,由紫阳堤泛舟,抵落星石,碧波万顷,水天一色,庐山隐隐,“大姑”凹眸,游人至此,面对这一奇景,定会感慨良多。

落星湖 位于落星石所在湖区。因落星石曾改名德星山,故又称“德星湖”。又因鄱阳湖水流经此地时,忽然凹进数里,形成一个很大的天然的湖湾,古称“落星湾”,李白诗“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所指就是这里。又因为湖湾浩渺十数里,故又俗称“十里湖”。滨湖有著名紫阳堤,干百年来与之相依相伴。落星湖所遗留的古迹与传说不少,军事上有“南国咽喉,西江锁钥”之称。早在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周瑜曾在此操练水军。梁武帝中大同二年(547年)发生侯景之乱,梁国大将王僧辨,在这里大破侯景之兵,取得了平息叛乱决定性胜利。宋建炎三年(1120xx年)八月,隆枯太后为避金兵,驾往洪州,过落星湖,突遇暴风,舟船覆没,宫人溺死者数十,惟有太后舟存。这里也是北宋名士刘凝之的归隐之所,湖畔有”壮节亭”及刘凝之夫妇合葬墓,欧阳修有《庐山高歌赠刘凝之》诗以赠。朱熹有《彭蠡月夜泛舟落星湖》诗:“长占烟波弄明月,此心久矣从谁说。只今一舸漾中流,上下天光两奇绝。回头忽见西郭门,尚喜苏仙有遗烈。问予何事却回船,尘土涴君头上雪。”明初,朱元璋与陈友谅,在这里曾进行过激烈的帝位争夺战,相传朱元璋在一次战斗中,风浪突起,帅船船舵被折,行进受阻,随浪退至落星湖,正在万分危急之际,湖中钻出一只大龟,衔船为舵护送30余里,朱元璋得以脱险,朱即帝位后,即封此龟为“定江王”,立庙享祀。

神灵湖 位于县城东部,乘车从紫阳东路出发,沿锦岗路前行,折人锦岗巷,巷尽头为锦岗岭,岭下即是神灵湖。乘船由落星石顺水而下四里更为方便。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庐江水》说:“(庐)山下又有神庙,号曰宫亭庙.山庙甚神,能分风劈流,住舟遣使,行旅之人,过必敬祀,而后得去。”人们把鄱阳湖这一段,习惯称之为“宫亭湖”,后来人们又把整个鄱阳湖泛指为宫亭湖。在宫亭湖西有个很大的港汊,俗称“神林浦”,又因宫亭庙神灵所致,所以人们又习惯称之为“神灵湖”。宫亭庙始建于三国时期,清《史方舆纪要》载:“湖岸多林木,中有神庙,商贾阻风泊此,祈祷而去。”这里便成为南北水路及商贾停泊避风的天然港湾。岸上除宫亭庙外,尚有漫浪阁、观莳园与湖庄等,今多已不存。据渔人介绍,现在宫亭湖与神灵湖相接的矶头上有大树如盖,树下有庙即宫亭庙,如果存在,这也应是清末以后很晚的建筑了。但不管怎样,宫亭庙中这尊“能分风上下”的宫亭神,已被中国神话传说列入“风神”一类,南朝诗人刘珊《泛宫亭湖》诗:“回舻乘派水,举帆逐分风。”指的就是这个典故。传说唐王勃舟行至此,由于神灵相助,一日顺风,抵达南昌故郡,而写下千古不朽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后人多把交好运比喻“时来风送滕王阁”。晋干宝《搜神记》卷四也载有一则神话传说:有南州人,遣一位官吏,准备送一支用整支犀牛角雕琢而成的簪饰进献给孙权。舟过宫亭庙时,官吏特意靠岸,乞求神灵。宫亭神忽然说:“你把犀簪留下。”官吏惊得说不出话来,只有把犀簪放于香案。神又说:“你到达南京时,再将犀簪奉还。”官吏不得已,返舟,自知等待他的必定是死罪。船到南京,忽然有条大鲤鱼,长三尺,跃入舟中,破开鱼腹,犀簪果在其内。这则神话是想说明宫亭神是位很善良而旨为人们做好事的神祗。它料知官吏带着犀簪,一路前途险恶,所以用这一奇特的方法帮助他闯过难关。神灵湖畔,有张叔夜墓,张叔夜,江西广丰人,北宋大观三年(1120xx年)进士,授龙图阁大学士、枢密使。与金兵激战受伤,京师陷后被俘,拒不签名推戴张邦昌。从徽宗、钦宗二帝被押北上,绝食而死。宋金议和,遂得归葬家乡,至宫亭湖,“遇大风,舟不能进,遂葬于神灵湖畔。清乾隆、道光年间,后裔墀等屡修之。”墓碑为清道光年间重立,墓碑及封土均保存完好。现在,这里以神灵湖为依托,正在兴建一座现代化的内陆湖泊最大的避风港。

候鸟观赏站 位于星子县西南约18公里处的蓼南乡蚌湖北岸。陆路乘车,无论从南昌或从九江出发,均从德星公路的归宗转入蓼南乡而达蚌湖;乘飞机,南昌方向抵昌北机场,九江方向抵庐山机场,然后乘车按陆路到达;水路,一条从南昌经赣江,约90公里,5个多小时即达,另一条从九江经湖口、星子县城,约30公里,仅需2个小时。来鄱阳湖越冬的鸟类,主要集中在西北部湖区,包括星子与永修两县境内的沙湖、长湖、蚌湖、西汉湖、洲边湖、杨家湖、寺下湖、大湖池、中湖池等。这些湖区坐西北,向东南,每至隆冬季节,西北风从鄱阳湖北口侵入,因有西北的庐山与蚌湖西北部的山丘层层阻挡,所以这里阳光充足,气候温暖,水草丰茂,每年11月到第二年的3月,水落滩出,露出面积广大的草洲与湖池,使之湖池相连,湖洲相间,湖底平坦,湖水清澈,水温及水深均很适宜,鱼虾、螺蚌、沙菜、雁咀菜等多种水生动植物异常丰富,是各类越冬鸟类最为理想的栖息之地。蚌湖面积居各湖之首,有万余平方米,鸟类资源非常丰富,几乎集中了湖区内100余种鸟的种类,有天鹅、鹤、鹳、鹭、鹬、雁、野鸭、鸳鸯等4万余只,仅鹤类就有白鹤、白枕鹤、白头鹤、丹顶鹤(仙鹤)与灰鹤等5种。候鸟是一种珍贵的生物资源,既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又有独特的观赏价值,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项目,正越来越受到国际国内旅游者的青睐。1999年8月17口,江西省人民政府正式决定,开发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星子县蓼南乡蚌湖候鸟观赏站是目前鄱阳湖所建成的第一个候鸟观赏站,位于候鸟最集中、候鸟活动范围最大的蚌湖北岸,这里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具有湖乡特色的观赏亭可使你极目远望,心旷神怡,并配有高倍望远镜、小型游艇等观赏设施,现已正式对国内外游客开放。

紫阳堤,是由花岗石砌成的堤坝,为宋朝朱熹任南知军时修建,因朱熹号“紫阳”,当地人民为纪念他而取名“紫阳堤”。

湖滨沙滩,由落星墩乘快艇向东南行八分钟,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垠的“十里金滩”。这里坡平沙细,阳光充足,是非常好的阳光浴、沙浴、湖浴场所,湖滨沙滩将以自然、纯朴的丰姿,使广大的内地游客尽情享受沙滩而不必去沿海。沙滩旅游,将一扫您旅途劳顿,感叹大自然丰厚的赏赐。

火焰山,位于旅游码头东北八公里的湖中,由砂砾岩组成的石群千姿百态,形状各异且呈赤色,所以当地百姓皆称此景为“火焰山”,置身其中,不禁令人赞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特,尽享神秘、幽静似仙境般的美妙。

老爷庙,又名“显应宫”。据史料记载:“元末,明太祖与伪汉战于鄱阳。初失利,走湖滨,遇老人舣舟近岸,太祖得济,赐以金环,返顾之则鼋也。是夕,宿祠中,题诗于壁。”之后,明太祖御封之为“元将军庙”。老爷庙门前的水域有“中国百慕大”之称,水流湍急,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更使老爷庙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现在,鄱阳湖景区前景看好,经国家建设部与江西省建设厅有关专家学者论证,鄱阳湖水上旅游开发具有巨大的潜力。星子与湖口、都昌等县联手,把鄱阳湖各景点连成一线,而落星石,在未来具有现代化的立体水上旅游格局中,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旅游价值看都是举足轻重的。从纵向看,它是鄱阳湖线路中最重要的一环;从横向看,它又是紫阳堤旅游码头与对面的湖滨浴场的连接点。鄱阳湖景区在不久将来,将以全新的现代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迎接21世纪的旅游者。

最新鄱阳风物最宜人散文(精)二

con1();

婺剧·传承

郑路凡

在采访河阳古民居的时候,村民演绎的婺剧《僧尼会》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

婺剧,也叫“金华戏”,是浙江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以金华地区为中心,流行于金华、丽水、临海、建德、淳安以及江西东北部的玉山、上饶、贵溪、鄱阳、景德镇等地。

婺剧是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种声腔的合班。建国后,因金华古称婺州,1950年正名为“婺剧”。而这以上的六种声腔,在婺剧中不是一戏混用,而是各个声腔都有一批专长剧目。最初,高腔、昆腔、乱弹等独立成班,后发展为合班,并有不同的组合。高、昆、乱兼唱的戏班,俗称“三合班”。在这之后,徽戏传入了金华一带,有的三合班弃高腔而兼唱徽戏,有的徽班却兼唱乱弹。之后,又吸收了滩簧和时调。

其中,最吸引我的是高腔。高腔有侯阳、西吴、西安、松阳之分。侯阳高腔流行于东阳、义乌一带,有人认为可能是义乌腔的派生,擅演武戏。西吴高腔因在金华北乡的西吴村开设科班而得名,其唱腔较西安高腔委婉、质朴,且多滚唱,与徽池雅调有渊源关系。西安高腔流行于衢州一带,衢州古称“西安”,故名。相传与弋阳腔有密切关系,也有人认为可能是西平腔的遗响。其曲调字多腔少,具有一泄而尽的特点。

以上三种,均一人启唱,众人帮腔,锣鼓助节,音调随心入腔。多数高腔的特点是锣鼓助节,不管托弦,一人启齿,众人相和,声调高亢激越。而西吴高腔及松阳高腔却有乐队伴奏,是我国各种高腔中特有的形式。高腔曲牌很多,不同剧目有规定的“套式”。初用长短句词格。剧目丰富,如《槐荫记》《合珠记》《白兔记》等。每一曲都很精彩。

我在古居看完《僧尼会》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僧尼会》这起事情就发生在婺城区罗埠镇的“雌雄山”上。早先,罗埠地方有两座山,一座叫“和尚山”,一座叫“观音山”。两山只隔着三十来丈宽。和尚山有个“碧桃寺”,寺里住着五六个和尚;观音山上有个“仙桃庵”,庵里住着五六个尼姑。

和尚山上有个小和尚和观音山上一个小尼姑蛮要好的,小尼姑上山种菜,小和尚便替她挑水浇菜;小和尚到塘埠头洗衣裳裤,小尼姑就赶去帮他洗。日子头一长,两人心里都有点意思啦,便是讲不出口,只好在山上、塘边嬉笑取乐,混混日子。

两座山的山神爷看见他们两个日日都是这样子,也只好“唉”一声,想神仙都难免思凡,何况两个凡人动心呢。索性好人做到头,把两座山来个日分夜合。从此,这两座山就叫“雌雄山”。

洪武皇帝打天下时曾经路过这里,晓得这两座山会日分夜合,马上弹起眼睛乌珠,骂起山神老爷来了:“你们两个孽畜,竟敢做出伤风败俗、不成体统的事情来。从今日起,两山不能合并,中间用溪隔开,不准架桥,违者要抽筋。”山神爷见真命天子发火了,连气都不敢透一声,把和尚山往东移,将观音山向西移,中间隔了一百廿丈,还开了一条五丈宽的溪,真当连独木桥也不敢搭一根。

哪里晓得,洪武皇帝能拆开日分夜合的山,却偏偏拆不开小和尚和小尼姑的情份。他们心想:“你当皇帝能有三十六正宫,七十二偏宫,和尚、尼姑就不是人啦?”越想越气,越想越恨这个洪武皇帝。临近清明那几天,他们看见村里一对对夫妻上山祭祖,脑子里也有了办法。第二天一早五更,他们分别脱去和尚、尼姑衣,扮作祭清明的人,一起逃下山来。到了溪边,小和尚不怕刺骨冰冷的溪水,脱鞋便把小尼姑背过溪。逃出了和尚庙和观音庵,做了一对夫妻。

婺剧传承的中国文化还吸引了外国朋友,互动显得格外有趣。希望以后还会有更多人知晓婺剧。在婺剧的传承中,去欣赏中华文化!

荷公特祠建筑志

胡佳煊

荷公特祠坐落在号称“烟灶八百、人口三千”的缙云县河阳村。河阳的水系、道路基本保持着元代村庄设计特色,现有十大宗族庄园式古民居建筑群和十五座古祠堂,保留着三座古代大桥和古色古香的民俗活动,还有农具、家具、壁画、匾额、雕刻以及堪称中国民间艺术一绝的河阳窗花剪纸,荷公特祠就是这些文化瑰宝中的典范。

荷公特祠又名“孝子祠”,建于光绪三十二年,满分作文网https:///是为了表彰孝子朱得三而建的家祠。据家谱记载,朱得三幼年丧父,由母亲独自养大。后来母亲卧病在床,朱得三侍奉数月,衣不解带,母亲死后守墓三年。浙江巡抚特准给他建造一座孝子祠,用他父亲的名字“朱荷”来命名。

祠堂坐北朝南,面积有405平方米,环境清幽,古色古香。祠堂中的布局与雕刻更是独具匠心,颇有讲究。

祠堂的木雕力求简洁自然,虽带几分含蓄,但也具有鲜明的个性,体现了理财精明、注重实效、不显奢华的精神。雕花主要分布在较醒目的位置,例如廊下、门窗、神龛等处,且在同一部分也有简繁之分,细节上各有千秋,装饰手段自然、活泼、典雅,图案有动物、植物、器物等,技艺之高超,让人惊叹不已。

就如正殿中的四根柱子,它们与房梁接壤处都刻有雕花,仔细观察,分别是马、虎、狗、羊,它们皆以脍炙人口的典故与俗语为媒介,分别象征了忠、节、义、孝,如《春秋繁露》记载:“凡贽,乡用羔,羔饮之其母必跪,类知礼者。”朱得三就如羊羔一般,将“孝”字坚守到底。他对于传统风尚的继承,展现了朱家良好的家风。

祠堂内还挂有清光绪年间的“节孝”牌匾,以及民国时期的“孝女”“冰玉比洁”匾额。孝女匾额上写“朱孝女名杏仙孝子得三女,幼聪慧喜闲静,自少女失恃,赖父与祖母抚养成立,女先意承志能得父与祖母之欢心,祖母病,乃父调护多方不离左右,女亦事事服劳,祖母殁,女长斋顶礼焚香叩天时,祝严亲康健,抚幼弟珍爱备至,女守贞不字闭户诵经,孝友出于天性,年五十仍然孺慕”,表现出对朱杏仙品行的肯定与赞赏,对后世起着引导作用。

庄严肃穆的祠堂记载了祖先们对后辈们的希望。大门口屏风上的《河阳家训》写道:知冠礼,慎婚礼,简葬礼,敬祭礼,敦孝悌,重尊长,务耕读,禁赌博,崇节俭,息讼狱,教子弟,谨闺门,戒斗狠,完钱粮,惩奸慝,严盗贼,储常帑,儆私侵,明交易,御外侮。如今的河阳人严于律己、品行兼优,祖上的良好品德在此传承,荷公特祠的文化价值也便不言而喻了。

荷公特祠经过几代河阳人的修葺、还原,在历史长河中发出了更加夺目的熠熠光辉,它见证着河阳人对精湛技艺的继承,也见证着大家对优秀文化的传承,这巍巍古祠一定会在光华璀璨的天空之下屹立不倒,展现出傲人的风采。

千年运输纽带---大洋古盐道

王烨丽

缙云到温州有一条古道,这条古道给人“山穷水复疑无路,异石奇峰别有天”的感觉,现在已经成为缙云和各地驴友最佳的徒步线路之一。而这条古道的由来,源于以前的食盐运输。它,是曾经的盐道。它的线路为蛟坑村-抱骨岭脚—后村—前村—南溪—木西花—界坑—永嘉—温州。其中很长的一段,属于大洋地界。

观盐道——赞绮丽风光

大洋古盐道群山耸立,一路的奇峰异石美不胜收,是缙云境内古道中风景最好的一条。一入山间古道,驴友们总会被眼前的风景吸引,为这不期而遇的美景欢呼。徜徉在这古道上,无限风光尽收眼底。古道两边高山耸峙,翠色如屏,让人心旷神怡。古诗云“一丘一壑也风流”,正是此间景象。随着地势的变化,溪流或形成一条小瀑布,溅玉喷珠,倾泻而下;或汇聚成一泓清泉,波光粼粼,清澈见底。而高山峡谷之间,尽是巨大的岩石,大多的岩石,就是十个成年人展开双臂也不见得能将其抱住。

古道由盘山的小径伸入到大洋的民间小巷。进入盐道深巷,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排布的石头建筑,细观石墙,深浅不一的缝隙中满是岁月沧桑的印记;轻抚石墙,指尖的触感仿佛是与跨越时空与古人的亲切对话。形状各异的石头拼接和谐,其中溜出的枝芽慢慢长大,让古道的千年岁月与新兴生命的悄然交融。

谈盐道——忆峥嵘岁月

大洋古盐道开辟于唐朝昭宗年间,距今有1100多年,是缙云至温州的一条用于食盐运输等商贸往来的通道。当时温州平阳县等地熬制的食盐,是民众用肩挑的办法通过此道供应至江西、湖南、安徽、四川等地的。缙云自古以来就是人多地少,被大山包围。当时的人们筚路蓝缕,开山劈石,才最终有这条古道。当我们走过这些古道的时候,眼前仿佛就会浮现出古人们冬日冒着严寒、夏日顶着烈日,一锤一锤,艰难艰难开山的场景。而这,会叩击着我们的心灵,激起我们对那些建设者的敬仰之情!

开辟成功后的古道,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最热闹的时候,每天有数千人往返于此。在抗日战争期间,大洋古盐道还承担着运送战争物资的重任。直至1956年,缙石公路开通以后,大洋古盐道才被弃用。

谈盐道——赞扁担精神

在寻找古道密迹的途中,我们采访了一位82岁高龄的老人王林山,他在十几岁的年纪就跟着父亲远走温州,挑一百来斤的盐一路到江西。虽然他跟我们谈起挑盐经历的时候,寥寥几语就概括了挑盐的过程,但其背后的艰辛我们却可以想象。一个小小少年为了生计用稚嫩的肩膀挑起沉重的食盐,绕着崎岖的山路艰难前行,寂寞的背影,颤抖的脚步,那是怎样的艰难啊!

从王林山艰辛的挑盐经历中,我们了解了“扁担精神”。一根沉重的扁担,在十八盘山路上舞成松影,挑起太阳、月亮与大洋山的重量,也挑起全家生活的希望。

当挑盐人迈着沉重的步伐踏上这条古道,随着身上的扁担吱呀作响,扁担精神就在人们心中生了根,然后慢慢成长,开花结果。然后一辈又一辈,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当我们踏上这布满汗水泪水的古道时,心中不免震撼。墙上那一幅幅、一张张的图片直击心灵,挑盐人用他们那瘦骨嶙峋的身体担起百斤重的盐,伛偻着身躯,一步又一步,一步接一步地迈向前方,任凭汗水无声滴落……我们耳边似乎回荡起他们厚重的劳动号子,眼前似乎出现了他们那佝偻的身躯。

我们想,哪怕是在衣食无忧的现在,扁担精神也依旧值得我们学习,它永远不会因为时代的进步而退出历史舞台,它应当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生根,生长,让我们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坚韧不屈,勇往直前!扁担精神,从古至今乃至未来,它都是那么的熠熠生辉!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如今,政府也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古盐道的整改与保护:原本泥泞不堪的道路上铺上了青石砖,历史悠久的残壁上挂上了扁担、竹篮、油灯等等具有年代感的老物件,道路两旁立起了专门介绍大洋古盐道历史文化的石碑……所有的这些,使得古盐道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前来游览。

我们欣喜,千年古盐道又重新焕发出了往日的繁荣与生机!

竹核雕志

张峻豪

“江南竹核雕艺术创作基地”位于丽水市青田县温溪镇汪坑村,该基地由中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核雕雕刻家之一——邹丽青先生建立。

这是一个充满自然气息,安静又祥和的院落。面朝着秀丽的山水美景,有一丝桃花源的韵味。进门没走几步,便进入到了邹丽青大师的一个小型核雕博物馆,这也是他平时进行创作的地方。虽说是核雕基地,基本上已经看不到什么核雕作品了,邹丽青大师将他全部的核雕作品都捐献给了政府。因此,这儿只有他较后期的作品——竹雕和石雕。

展厅里的这些作品大多取材于生活,表现出的不仅是高超的技艺也有生活的哲理。例如这件叫“轮回”的作品,第一眼看去不过是一个简单的环形艺术品。仅由几个经过简单雕刻的竹节构成,每个竹节上有形态各异的小人。这哪算是一件大师的作品呢!后来,在邹丽青大师的讲解下,我才明白这一个个排列有规律的小人——从蹒跚学步的小人到俯首静坐的老者,是雕刻者借以表达人的生死轮回。没有理解雕刻者的心境,就很难体会其中深远的含义。正如邹大师所说的那样,艺术品不在写实而在于写意。只有真正懂得一件作品的内涵,就会发觉这件作品是多么精妙绝伦。

紧接着我们又来到大师徒弟们的创作基地。这里是汪坑小学旧址,后来小学搬迁,邹丽青大师便将这作为雕刻技术的交流基地,促进这一非物质文化的传承。

徒弟们在这里练习核雕技术。这些核雕作品虽算不上特别精巧,但也足以令人不禁发出赞叹。只见一个橄榄核上雕着圆形凸起的果实,旁边有几朵花相映衬,花儿有尽情绽放的,也有含羞半开的,又衬托了几片枝叶,极富有诗情画意。我们想到了初中所学过的《核舟记》。这么一件小小的不起眼的作品,花费的却是手艺人几周甚至是几个月的时间。从获取灵感、挑选材料,到长时间的雕刻打磨,一个手艺人可能为此废寝忘食,但是到头来却得不到更多人的赏识,难以保障自己的生活。所以,核雕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在逐渐消失。在浮躁的社会中,能真正静下心来去花上几个月,几年去完成一个作品的人已经寥寥无几。

我们了解到,邹老师的基地原本建在温溪镇里,近几年搬到了山上。“原因有很多,”邹老师说道,“一个是空气好,地方大,放材料方便;一个是这里是我老家,我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农村生活,也方便创作。还有就是能提供一种安静的心态,少一些人打扰。”邹大师表示,现在这个社会太急躁,大多数人缺少的正是这样一种安静的心态。在一小段时间内没有看到收成便会选择放弃,因此真正坚守下来的人很少,邹丽青大师便是很少能坚持下来的其中一位。

艺术家是孤独的。他也曾迷茫过,他说:“学雕刻的人心一定要很静,少和外人接触,如果压力无处释放,就很容易得病。”甚至他为此两次患上抑郁症,有过自杀的念头。

邹老师还自己取了艺名叫“秋人”。当我们问及邹老师为什么给自己取这个艺名时,他回答到:“因为我喜欢秋天,秋天既是丰收的季节,又是落叶的季节。只有落叶肥沃了土壤,来年才有更大的丰收。还有就是秋天安静,像我们这些搞艺术的都是喜欢寂寞的,秋天就能给人这样一个安静的心态。”从邹先生对自己艺名的介绍,我们也可以窥见他对人生的舍与得的见解。如今,他同他的艺名——秋人一样,做到了如秋天般的安静,也同秋天一般有了最好的收成。

去访问邹丽青大师让我收获颇丰,远超我的想象,他不仅是一位艺术家,更是一位生活诗人。他将诗意放在他的作品之中,更放在他对生活的态度之中。

如今,邹丽青大师作为丽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人让竹核雕,让温溪这个小镇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山城夏日——雅宅村风物志

李晓微

记忆中的夏天,便是那群山环绕的小村庄。风清凉得赶走夏日的燥热;天湛蓝得仿佛会映出地上孩子稚嫩的笑颜;蝉鸣叫得似乎那郁郁葱葱的后山苦槠树林就是一片乐园。是的,这就是大山中一个安静祥和的村落,居住着一群质朴的劳动者。一个承载了我无数童年美好碎片的地方——雅宅,我的家乡。

雅·物

寻一抹浅香,那是百年古树经日月沉淀、风雨洗礼而被微风卷入空气里的清香,抑或是山间的清泉、野花儿,还是那连绵的、充斥视线的绿草?答案或许并不是只言片语可以贴切形容的吧。不经意一撇,却恰好看见这株古苦槠树。五百二十年,不禁令人感叹,这是几世的长相厮守,换得与天地作伴,永存于这寸土地;五百二十年,掉落过几次果实,又飘落过几次树叶;五百二十年,看一代代村人繁衍生息,看着孩儿从撒欢疯跑到落落大方,又从志在四方到衣锦还乡。它陪伴了多少人来又往。

唐葛岭古道,处于好溪和章溪的交汇处。古道上有一座三神殿,殿里供着唐宏、葛雍和周武。相传他们是周厉王时三位谏臣。至宋以后演变成仙俗,称“唐葛周庙”,古道因此而得名。据说这古道还见证过一场抗日战斗。台阶边的青石留下岁月的斑驳,阳光透过茂盛的树叶,洒下属于每一片叶子的影子。左右两只青石狮兽,从茫茫时间长河中,遗落自己伫立的身姿,即使青苔渐渐爬上身体爬上自己威武的毛发,炯炯的目光虽已石化,却毫无减少地流露了对雅宅,这个自己守护了一辈子的小村庄那浓浓的爱恋。时光悠悠,每天的日出日落,每次的狂风骤雨,好像都是在沉淀,一份专属于这儿的独家回忆录。

生活总是不停息的。沿着古道往上走,在转弯处,望城亭,矗立在古道上,似等候我们多时。几盏火红的灯笼迎接如期而至的国庆,四根柱子上的文字苍劲有力“路遥山阻难隔心,求应惠厚情意切”“夹道九州两都神地灵,孤岭三龙独庙仙天赐”。望城亭下,品一壶清茶,邀一位棋友;一壶茶,一盘棋,在亭下,就是岁月静好。功德碑上密密麻麻的素未相识的人名,也在无声地诉说着这个小地方的故事,回味就似那热茶冉冉升起的白雾。

雅·居

穿过阡陌小巷,走过袅袅炊烟,来到古民居。

门口,四个大字虽然泛白,却仍清晰可见。推开沉重的木门,仿佛是打开过往的世界。棕色的木门掉了些漆,房梁依旧笔直,撑起一个家的安宁。古民居坐落于村庄内部,市里县里的领导都会专门去参观。黑瓦盖住房子,隔绝了风吹雨打的折磨,给予下边的人们温馨之感。简简单单的四合院,简简单单的家居用品,简简单单的几户人家,眼前浮现出了幼时父亲常在耳边感叹的“夜晚纳凉新月下”。人们不被城市的杂乱所感迷惘,身前身后是大山土地,心中也是大自然,他们是纯粹朴实的。门上贴着大红纸,还有几副对联,在这夏末初秋,竟体会到了熟悉的年味。

去到三神殿,才真正感受到访谈时那位老伯伯说的“要建就建最好的大殿”是什么意思。雕梁画栋,宝珠璀璨,盘旋在头顶的龙头威严地俯视下面虔诚的人们,两旁的灯华丽地落下,满目缤纷,五彩的大殿,奉着文昌君、观音娘娘等等佛像,磅礴之气弥漫四周。

雅·味

雅宅特色,不得不说的就是苦槠腐。那是用后山成片的苦槠树群结下的苦槠果磨成的苦槠粉所制的。在夏天,弹嫩的带点棕色的苦槠腐配上的山泉水冰冰凉凉,简直就是消暑“神器”。感受小块的苦槠腐携一点难以察觉的苦和酸甜的汤水,冲去你体内的来自盛夏的暑气。一饮这碗来自大自然的美食,这趟便无遗憾了。

山城的夏日很简单,看一看百年的古树,登一登唐葛岭古道,在望城亭远眺车水马;约起友人下一盘围棋,楚河汉界之间感情升温;君子之交淡如茶,在蜿蜒的小道中,总会通向那个四合院,院中央的石子拼成的缤纷鹿,一回眸便是惊艳时光;去佛前虔诚一拜,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更是对接下来努力拼搏的一个许诺;最后,村口长廊一品清凉的苦槠腐,便是一个夏天。

这就是雅宅,一个我从小就接触的地方,没有乱世纷扰,没有来去匆匆的人们,没有可笑的造化弄人。村民靠山依水,便是一生。

家乡风物志——壶镇西施道门进士第

陈茹荧

道门进士第,俗称丛公堂、总兵府,又称游府,位于壶镇西施行政村道门自然村,但此“西施”并非彼“西施”,此西施源于清光绪年间出了位长相如“清纯淑女”,名为“施化麟”的武进士。

其可是大有来头,施公不仅为恭亲王得意门生,曾参与抗法入侵、追杀日谍、暗助梁启超和康有为遁日等行动,更是因平乱、抗英战功卓著,奉慈禧太后懿旨“赏戴花翎”,其太祖父、祖父、父亲因其战功诏封“正三品武义都尉”,本人死后追谥号“武丛公”,奉慈禧懿旨被赐“丹书铁券”。

20世纪初,施公奉慈禧懿旨在自己的出生地——道门敕造了“游击将军府”,即现在的“道门进士第”。此建筑在2011年被列入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记载,道门进士第总面宽52米,总进深53米,占地2836平方。由主体建筑、两侧附属建筑和青云楼三大部分组成。主体建筑及附属建筑地面均高于路面3米。青云楼为藏书楼或瞭望楼,单体三层建筑,封闭式结构,与主建筑隔路相望。主体建筑分为两部分,南面建筑为天井、正厅及两厢楼,北面建筑与堂屋即内房相连。

星河运转,宝刹空门,四海风火,亘古不变的清风也吹不尽武门的兴废……在清朝时,只有皇帝允许才可以建造的,并且相比皇帝的九五至尊,他竟然有三阶之高,足以可见施公其的官职之大。但我一直不解,为何这片经天子批准的建筑,门前空土的面积却无法与它的高贵相媲?相传奉施化麟旨来造府第时,他的父亲施润之原本想建一座可以直达西施村施氏宗。

这精巧细致的瓦片和石雕,很难想象是多么巧的手才创造出了这美景。在屋檐下面很明显有过匾牌挂过的痕迹。

走进大门,便是正厅了,十分整齐对称的构造。正厅中间的四根支撑柱和屋顶采用木质,现已被腐蚀了一些。靠近屋顶处的雕刻着各种栩栩如生的花鸟鱼兽,都呈现出凶险的模样,大抵是因为习武的缘故。

重头戏来了——便是那几块耀眼的匾牌。“荣封三代”和“朝勇巴图鲁”是施公在28岁时慈禧太后所封的。荣封三代是指他的爷爷爸爸和自己,一人当官,全家都光荣。朝勇巴图鲁是蒙古勇士的称号,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是夸他的武艺高强,同样“蒙古”一词可见,慈禧太后把他当作自己人了。

一旁的地上还有着两块更为古老的匾牌,长196厘米,高57厘米,牌楼石质构件,礼部尚书、宗室奎润题。那便是原来挂在那大门上的。

右厅的地上还立着清朝的武举科目举石,也称作“掇石”,石重分别为200斤、250斤和300斤,以抱离地面1尺以上为合格。难以想象,施公竟然可以将最重的抱着绕院子走三圈。

再往前走,跨过石阶便走进了内厅,厅内当年的壁画早已泛黄,文革等时期留下的印记也已经老去,在岁月更替中,因其广袤的建筑群和墙体,亦发挥过宣传阵地的作用,而现在给人带来的是无尽的沧桑。

将军府的风光早已停留在昨日的时光里,但透过这余留下的府邸,我们不难想象它昔日的风光。但作为浙江省省级保护单位,我认为其的保护和修复仍需要提高,轻而易举便可触碰到的文物,可能在我们每个人的不经意的触碰间一点点消磨。作为后代的我们有义务将其传承下去,发扬下去。

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领略到“道门进士第”的风光,并且对于其的保护有真正的实际做法。

最新鄱阳风物最宜人散文(精)三

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在正常的水位情况下,鄱阳湖面积有3914平方公里,容积达300亿立方米。它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南北长170公里,东西最宽处70公里,洪水面积3900平方公里,蓄水量达5000亿立方。流域有都昌、湖口、星子、永修、鄱阳(波阳)、余干、南昌、新建、庐山区等八个县(区),它是赣北的一颗明珠。

鄱阳湖在古代有过彭泽、彭湖、官亭湖等多种称谓,在漫长的历史年代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演变过程。远在地质史“元古代”时期,湖区为“扬子海槽”的一部分,大约在距今八九亿年前的燕山运动时期,湖区地壳又经断陷构成鄱阳湖盆地锥形。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彭蠢泽”向南扩展,湖水进抵今鄱阳湖。在彭蠢泽大举南侵之前,低洼的鄱阳盆地上原本是人烟稠密的城镇,随着湖水的不断南侵,鄱阳湖盆地内的鄱阳县城和海昏县治先后被淹人湖中,而位于海昏县邻近较高处的吴城却日趋繁荣成江西四大古镇之一,因此,历史上曾有“淹了海昏县,出了吴城镇”之说。

烟波浩渺、水域辽阔的鄱阳湖,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形成南宽北狭的形状,犹如一只巨大的宝葫芦系在万里长江的腰带上。由于带有大量水蒸气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鄱阳湖年降雨量 在 1000 毫米以上,从而形成“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的湿润季风型气候,并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

鄱阳湖流域自古以来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富裕地区,我国历史上很多杰出人物如徐稚、陶渊明、林士弘、刘恕、洪适、江万里、朱耷等都在湖区出生和成长。这里又发生过许多威武雄壮的英雄事迹,如周瑜操练水师、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湖水战、太平军“湖日大捷”、李烈钧在湖口发起“二次革命”等。鄱阳湖是古代从北方进人江西的唯一水道,发生在鄱阳湖上的文人轶事和民间传说则更是难以胜数。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名句:“渔舟唱晚,响彭蠡之滨”,描述的正是鄱阳湖上的渔民捕鱼归来的欢乐情景。宋代诗人苏轼在《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诗中时写的“山苍苍,水茫茫,大姑小姑江中央”,描写的是鄱阳湖的胜景。

鄱阳湖上名山秀屿,比比皆是。湖口县的石钟山、大孤山,都昌县的南山和老爷庙,星子县的落星湖,风光如画,景色宜人。九江市旅游局已将鄱阳湖上的各景点通过游船连成一线即鄱阳湖水上旅游线。

鄱阳湖,美丽的湖,神话的湖,充满诗情画意的湖,她象一个淡妆素抹的少女,含情脉脉地笑迎每一位光临的游客神游翻阳湖。 鄱阳湖景区

由落星石、落星湖、神灵湖、蓼南蚌湖候鸟观赏站、湖滨沙滩、火焰山、老爷庙等景点组成。无论水路或是陆路,交通都极为方便。

落星石 一名”落星墩”,亦称“德星山”。位于星子县城南三里的鄱阳湖上水边,它是一座小小石岛,高若数丈,纵横周回大约一百余步,总面积不过1800平方米,形如星斗乍看像是浮在水面,传为坠星所化。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落星石,周蛔百余步,高五丈,上生竹木。传曰有星坠此以名焉。”星子由此得名,落星石也即成了星子县一个重要的标志与象征。五代时,落星墩被封为宝石山,吴杨溥大和三年(931年),封落星石为“宝石山”。宋初曾在其上建亭院,王安石、黄庭坚、朱熹游此皆有题咏,王安石诗中所形容的“万里长江一酒杯”更是千古传名。唐末乾宁年问(894—898年),敕建禅寺于上,赐额为“福星龙安院”,又名“法安院”,俗称“落星寺”。宋后历代都加以维修,明代又加建亭台楼阁,如浮玉楼、玉京轩、岗漪轩、清晖阁等,由于历尽沧桑残存无已。上生竹木,墩境依旧幽雅秀丽。伫立其上:远眺庐山,淡烟轻掩雄姿;近观湖水,碧波连天一色。驻足落星寺,远眺庐山秀色,近看鄱湖美景,金鳞竞跃,白鹭翻飞,田园诗人陶渊明当年“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的归田情景,仿佛依稀可见。上有清晖阁、玉京轩等,龙图阁学士吴仲庶,尤其酷爱西轩,更名“岚漪”,并书二字刻石。黄庭坚诗“龙图老翁来赋诗”,即指此事。明天顺年间重建。万历年间,参议于世懋复建浮玉楼。连州廖叶改落星石为“德星山”,寺院随之改称“德星寺”。落星石虽为弹丸之地,周围仅“百余步”,但它的名气却十分深远,一个最为突出的现象,就是它凝聚了一个庞大的文人学士群,历朝历代,络绎不绝:南唐释齐已;宋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程公辟、蒋颖叔、朱熹、陆九渊;元揭俣斯;明刘杼德、罗洪先;清张维屏、翁方纲等等,都印痕下无数动人诗篇。这里,仅举王安石七律《落星寺在南康军中》,以壮其观:“穿云台殿起崔嵬,万里长江一酒杯。坐见山川吞日月,杏无车马送尘埃。雁飞云路声低过,客近天门梦易回。胜概惟诗可收拾,不才羞作等闲来。”使落星石承载了厚重的文化氛围。今天,它依然屹立在浩瀚的鄱阳湖之中,其上,有牌坊、禅院、石塔等建筑及与之配套的各项服务设施,成为星子县鄱阳湖景区现代旅游一个不可或缺的中心景点,由紫阳堤泛舟,抵落星石,碧波万顷,水天一色,庐山隐隐,“大姑”凹眸,游人至此,面对这一奇景,定会感慨良多。

落星湖 位于落星石所在湖区。因落星石曾改名德星山,故又称“德星湖”。又因鄱阳湖水流经此地时,忽然凹进数里,形成一个很大的天然的湖湾,古称“落星湾”,李白诗“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所指就是这里。又因为湖湾浩渺十数里,故又俗称“十里湖”。滨湖有著名紫阳堤,干百年来与之相依相伴。落星湖所遗留的古迹与传说不少,军事上有“南国咽喉,西江锁钥”之称。早在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周瑜曾在此操练水军。梁武帝中大同二年(547年)发生侯景之乱,梁国大将王僧辨,在这里大破侯景之兵,取得了平息叛乱决定性胜利。宋建炎三年(1129年)八月,隆枯太后为避金兵,驾往洪州,过落星湖,突遇暴风,舟船覆没,宫人溺死者数十,惟有太后舟存。这里也是北宋名士刘凝之的归隐之所,湖畔有”壮节亭”及刘凝之夫妇合葬墓,欧阳修有《庐山高歌赠刘凝之》诗以赠。朱熹有《彭蠡月夜泛舟落星湖》诗:“长占烟波弄明月,此心久矣从谁说。只今一舸漾中流,上下天光两奇绝。回头忽见西郭门,尚喜苏仙有遗烈。问予何事却回船,尘土涴君头上雪。”明初,朱元璋与陈友谅,在这里曾进行过激烈的帝位争夺战,相传朱元璋在一次战斗中,风浪突起,帅船船舵被折,行进受阻,随浪退至落星湖,正在万分危急之际,湖中钻出一只大龟,衔船为舵护送30余里,朱元璋得以脱险,朱即帝位后,即封此龟为“定江王”,立庙享祀。

神灵湖 位于县城东部,乘车从紫阳东路出发,沿锦岗路前行,折人锦岗巷,巷尽头为锦岗岭,岭下即是神灵湖。乘船由落星石顺水而下四里更为方便。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庐江水》说:“(庐)山下又有神庙,号曰宫亭庙.山庙甚神,能分风劈流,住舟遣使,行旅之人,过必敬祀,而后得去。”人们把鄱阳湖这一段,习惯称之为“宫亭湖”,后来人们又把整个鄱阳湖泛指为宫亭湖。在宫亭湖西有个很大的港汊,俗称“神林浦”,又因宫亭庙神灵所致,所以人们又习惯称之为“神灵湖”。宫亭庙始建于三国时期,清《史方舆纪要》载:“湖岸多林木,中有神庙,商贾阻风泊此,祈祷而去。”这里便成为南北水路及商贾停泊避风的天然港湾。岸上除宫亭庙外,尚有漫浪阁、观莳园与湖庄等,今多已不存。据渔人介绍,现在宫亭湖与神灵湖相接的矶头上有大树如盖,树下有庙即宫亭庙,如果存在,这也应是清末以后很晚的建筑了。但不管怎样,宫亭庙中这尊“能分风上下”的宫亭神,已被中国神话传说列入“风神”一类,南朝诗人刘珊《泛宫亭湖》诗:“回舻乘派水,举帆逐分风。”指的就是这个典故。传说唐王勃舟行至此,由于神灵相助,一日顺风,抵达南昌故郡,而写下千古不朽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后人多把交好运比喻“时来风送滕王阁”。晋干宝《搜神记》卷四也载有一则神话传说:有南州人,遣一位官吏,准备送一支用整支犀牛角雕琢而成的簪饰进献给孙权。舟过宫亭庙时,官吏特意靠岸,乞求神灵。宫亭神忽然说:“你把犀簪留下。”官吏惊得说不出话来,只有把犀簪放于香案。神又说:“你到达南京时,再将犀簪奉还。”官吏不得已,返舟,自知等待他的必定是死罪。船到南京,忽然有条大鲤鱼,长三尺,跃入舟中,破开鱼腹,犀簪果在其内。这则神话是想说明宫亭神是位很善良而旨为人们做好事的神祗。它料知官吏带着犀簪,一路前途险恶,所以用这一奇特的方法帮助他闯过难关。神灵湖畔,有张叔夜墓,张叔夜,江西广丰人,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进士,授龙图阁大学士、枢密使。与金兵激战受伤,京师陷后被俘,拒不签名推戴张邦昌。从徽宗、钦宗二帝被押北上,绝食而死。宋金议和,遂得归葬家乡,至宫亭湖,“遇大风,舟不能进,遂葬于神灵湖畔。清乾隆、道光年间,后裔墀等屡修之。”墓碑为清道光年间重立,墓碑及封土均保存完好。现在,这里以神灵湖为依托,正在兴建一座现代化的内陆湖泊最大的避风港。

候鸟观赏站 位于星子县西南约18公里处的蓼南乡蚌湖北岸。陆路乘车,无论从南昌或从九江出发,均从德星公路的归宗转入蓼南乡而达蚌湖;乘飞机,南昌方向抵昌北机场,九江方向抵庐山机场,然后乘车按陆路到达;水路,一条从南昌经赣江,约90公里,5个多小时即达,另一条从九江经湖口、星子县城,约30公里,仅需2个小时。来鄱阳湖越冬的鸟类,主要集中在西北部湖区,包括星子与永修两县境内的沙湖、长湖、蚌湖、西汉湖、洲边湖、杨家湖、寺下湖、大湖池、中湖池等。这些湖区坐西北,向东南,每至隆冬季节,西北风从鄱阳湖北口侵入,因有西北的庐山与蚌湖西北部的山丘层层阻挡,所以这里阳光充足,气候温暖,水草丰茂,每年11月到第二年的3月,水落滩出,露出面积广大的草洲与湖池,使之湖池相连,湖洲相间,湖底平坦,湖水清澈,水温及水深均很适宜,鱼虾、螺蚌、沙菜、雁咀菜等多种水生动植物异常丰富,是各类越冬鸟类最为理想的栖息之地。蚌湖面积居各湖之首,有万余平方米,鸟类资源非常丰富,几乎集中了湖区内100余种鸟的种类,有天鹅、鹤、鹳、鹭、鹬、雁、野鸭、鸳鸯等4万余只,仅鹤类就有白鹤、白枕鹤、白头鹤、丹顶鹤(仙鹤)与灰鹤等5种。候鸟是一种珍贵的生物资源,既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又有独特的观赏价值,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项目,正越来越受到国际国内旅游者的青睐。1999年8月17口,江西省人民政府正式决定,开发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星子县蓼南乡蚌湖候鸟观赏站是目前鄱阳湖所建成的第一个候鸟观赏站,位于候鸟最集中、候鸟活动范围最大的蚌湖北岸,这里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具有湖乡特色的观赏亭可使你极目远望,心旷神怡,并配有高倍望远镜、小型游艇等观赏设施,现已正式对国内外游客开放。

紫阳堤,是由花岗石砌成的堤坝,为宋朝朱熹任南知军时修建,因朱熹号“紫阳”,当地人民为纪念他而取名“紫阳堤”。

湖滨沙滩,由落星墩乘快艇向东南行八分钟,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垠的“十里金滩”。这里坡平沙细,阳光充足,是非常好的阳光浴、沙浴、湖浴场所,湖滨沙滩将以自然、纯朴的丰姿,使广大的内地游客尽情享受沙滩而不必去沿海。沙滩旅游,将一扫您旅途劳顿,感叹大自然丰厚的赏赐。

火焰山,位于旅游码头东北八公里的湖中,由砂砾岩组成的石群千姿百态,形状各异且呈赤色,所以当地百姓皆称此景为“火焰山”,置身其中,不禁令人赞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特,尽享神秘、幽静似仙境般的美妙。

老爷庙,又名“显应宫”。据史料记载:“元末,明太祖与伪汉战于鄱阳。初失利,走湖滨,遇老人舣舟近岸,太祖得济,赐以金环,返顾之则鼋也。是夕,宿祠中,题诗于壁。”之后,明太祖御封之为“元将军庙”。老爷庙门前的水域有“中国百慕大”之称,水流湍急,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更使老爷庙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现在,鄱阳湖景区前景看好,经国家建设部与江西省建设厅有关专家学者论证,鄱阳湖水上旅游开发具有巨大的潜力。星子与湖口、都昌等县联手,把鄱阳湖各景点连成一线,而落星石,在未来具有现代化的立体水上旅游格局中,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旅游价值看都是举足轻重的。从纵向看,它是鄱阳湖线路中最重要的一环;从横向看,它又是紫阳堤旅游码头与对面的湖滨浴场的连接点。鄱阳湖景区在不久将来,将以全新的现代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迎接21世纪的旅游者。

最新鄱阳风物最宜人散文(精)四

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在正常的水位情况下,鄱阳湖面积有3914平方公里,容积达300亿立方米。它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南北长170公里,东西最宽处70公里,洪水面积3900平方公里,蓄水量达5000亿立方。流域有都昌、湖口、星子、永修、鄱阳(波阳)、余干、南昌、新建、庐山区等八个县(区),它是赣北的一颗明珠。

鄱阳湖在古代有过彭泽、彭湖、官亭湖等多种称谓,在漫长的历史年代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演变过程。远在地质史“元古代”时期,湖区为“扬子海槽”的一部分,大约在距今八九亿年前的燕山运动时期,湖区地壳又经断陷构成鄱阳湖盆地锥形。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彭蠢泽”向南扩展,湖水进抵今鄱阳湖。在彭蠢泽大举南侵之前,低洼的鄱阳盆地上原本是人烟稠密的城镇,随着湖水的不断南侵,鄱阳湖盆地内的鄱阳县城和海昏县治先后被淹人湖中,而位于海昏县邻近较高处的吴城却日趋繁荣成江西四大古镇之一,因此,历史上曾有“淹了海昏县,出了吴城镇”之说。

烟波浩渺、水域辽阔的鄱阳湖,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形成南宽北狭的形状,犹如一只巨大的宝葫芦系在万里长江的腰带上。由于带有大量水蒸气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鄱阳湖年降雨量 在 1000 毫米以上,从而形成“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的湿润季风型气候,并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

鄱阳湖流域自古以来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富裕地区,我国历史上很多杰出人物如徐稚、陶渊明、林士弘、刘恕、洪适、江万里、朱耷等都在湖区出生和成长。这里又发生过许多威武雄壮的英雄事迹,如周瑜操练水师、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湖水战、太平军“湖日大捷”、李烈钧在湖口发起“二次革命”等。鄱阳湖是古代从北方进人江西的唯一水道,发生在鄱阳湖上的文人轶事和民间传说则更是难以胜数。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名句:“渔舟唱晚,响彭蠡之滨”,描述的正是鄱阳湖上的渔民捕鱼归来的欢乐情景。宋代诗人苏轼在《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诗中时写的“山苍苍,水茫茫,大姑小姑江中央”,描写的是鄱阳湖的胜景。

鄱阳湖上名山秀屿,比比皆是。湖口县的石钟山、大孤山,都昌县的南山和老爷庙,星子县的落星湖,风光如画,景色宜人。九江市旅游局已将鄱阳湖上的各景点通过游船连成一线即鄱阳湖水上旅游线。

鄱阳湖,美丽的湖,神话的湖,充满诗情画意的湖,她象一个淡妆素抹的少女,含情脉脉地笑迎每一位光临的游客神游翻阳湖。 鄱阳湖景区

由落星石、落星湖、神灵湖、蓼南蚌湖候鸟观赏站、湖滨沙滩、火焰山、老爷庙等景点组成。无论水路或是陆路,交通都极为方便。

落星石 一名”落星墩”,亦称“德星山”。位于星子县城南三里的鄱阳湖上水边,它是一座小小石岛,高若数丈,纵横周回大约一百余步,总面积不过1800平方米,形如星斗乍看像是浮在水面,传为坠星所化。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落星石,周蛔百余步,高五丈,上生竹木。传曰有星坠此以名焉。”星子由此得名,落星石也即成了星子县一个重要的标志与象征。五代时,落星墩被封为宝石山,吴杨溥大和三年(931年),封落星石为“宝石山”。宋初曾在其上建亭院,王安石、黄庭坚、朱熹游此皆有题咏,王安石诗中所形容的“万里长江一酒杯”更是千古传名。唐末乾宁年问(894—898年),敕建禅寺于上,赐额为“福星龙安院”,又名“法安院”,俗称“落星寺”。宋后历代都加以维修,明代又加建亭台楼阁,如浮玉楼、玉京轩、岗漪轩、清晖阁等,由于历尽沧桑残存无已。上生竹木,墩境依旧幽雅秀丽。伫立其上:远眺庐山,淡烟轻掩雄姿;近观湖水,碧波连天一色。驻足落星寺,远眺庐山秀色,近看鄱湖美景,金鳞竞跃,白鹭翻飞,田园诗人陶渊明当年“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的归田情景,仿佛依稀可见。上有清晖阁、玉京轩等,龙图阁学士吴仲庶,尤其酷爱西轩,更名“岚漪”,并书二字刻石。黄庭坚诗“龙图老翁来赋诗”,即指此事。明天顺年间重建。万历年间,参议于世懋复建浮玉楼。连州廖叶改落星石为“德星山”,寺院随之改称“德星寺”。落星石虽为弹丸之地,周围仅“百余步”,但它的名气却十分深远,一个最为突出的现象,就是它凝聚了一个庞大的文人学士群,历朝历代,络绎不绝:南唐释齐已;宋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程公辟、蒋颖叔、朱熹、陆九渊;元揭俣斯;明刘杼德、罗洪先;清张维屏、翁方纲等等,都印痕下无数动人诗篇。这里,仅举王安石七律《落星寺在南康军中》,以壮其观:“穿云台殿起崔嵬,万里长江一酒杯。坐见山川吞日月,杏无车马送尘埃。雁飞云路声低过,客近天门梦易回。胜概惟诗可收拾,不才羞作等闲来。”使落星石承载了厚重的文化氛围。今天,它依然屹立在浩瀚的鄱阳湖之中,其上,有牌坊、禅院、石塔等建筑及与之配套的各项服务设施,成为星子县鄱阳湖景区现代旅游一个不可或缺的中心景点,由紫阳堤泛舟,抵落星石,碧波万顷,水天一色,庐山隐隐,“大姑”凹眸,游人至此,面对这一奇景,定会感慨良多。

落星湖 位于落星石所在湖区。因落星石曾改名德星山,故又称“德星湖”。又因鄱阳湖水流经此地时,忽然凹进数里,形成一个很大的天然的湖湾,古称“落星湾”,李白诗“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所指就是这里。又因为湖湾浩渺十数里,故又俗称“十里湖”。滨湖有著名紫阳堤,干百年来与之相依相伴。落星湖所遗留的古迹与传说不少,军事上有“南国咽喉,西江锁钥”之称。早在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周瑜曾在此操练水军。梁武帝中大同二年(547年)发生侯景之乱,梁国大将王僧辨,在这里大破侯景之兵,取得了平息叛乱决定性胜利。宋建炎三年(1120xx年)八月,隆枯太后为避金兵,驾往洪州,过落星湖,突遇暴风,舟船覆没,宫人溺死者数十,惟有太后舟存。这里也是北宋名士刘凝之的归隐之所,湖畔有”壮节亭”及刘凝之夫妇合葬墓,欧阳修有《庐山高歌赠刘凝之》诗以赠。朱熹有《彭蠡月夜泛舟落星湖》诗:“长占烟波弄明月,此心久矣从谁说。只今一舸漾中流,上下天光两奇绝。回头忽见西郭门,尚喜苏仙有遗烈。问予何事却回船,尘土涴君头上雪。”明初,朱元璋与陈友谅,在这里曾进行过激烈的帝位争夺战,相传朱元璋在一次战斗中,风浪突起,帅船船舵被折,行进受阻,随浪退至落星湖,正在万分危急之际,湖中钻出一只大龟,衔船为舵护送30余里,朱元璋得以脱险,朱即帝位后,即封此龟为“定江王”,立庙享祀。

神灵湖 位于县城东部,乘车从紫阳东路出发,沿锦岗路前行,折人锦岗巷,巷尽头为锦岗岭,岭下即是神灵湖。乘船由落星石顺水而下四里更为方便。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庐江水》说:“(庐)山下又有神庙,号曰宫亭庙.山庙甚神,能分风劈流,住舟遣使,行旅之人,过必敬祀,而后得去。”人们把鄱阳湖这一段,习惯称之为“宫亭湖”,后来人们又把整个鄱阳湖泛指为宫亭湖。在宫亭湖西有个很大的港汊,俗称“神林浦”,又因宫亭庙神灵所致,所以人们又习惯称之为“神灵湖”。宫亭庙始建于三国时期,清《史方舆纪要》载:“湖岸多林木,中有神庙,商贾阻风泊此,祈祷而去。”这里便成为南北水路及商贾停泊避风的天然港湾。岸上除宫亭庙外,尚有漫浪阁、观莳园与湖庄等,今多已不存。据渔人介绍,现在宫亭湖与神灵湖相接的矶头上有大树如盖,树下有庙即宫亭庙,如果存在,这也应是清末以后很晚的建筑了。但不管怎样,宫亭庙中这尊“能分风上下”的宫亭神,已被中国神话传说列入“风神”一类,南朝诗人刘珊《泛宫亭湖》诗:“回舻乘派水,举帆逐分风。”指的就是这个典故。传说唐王勃舟行至此,由于神灵相助,一日顺风,抵达南昌故郡,而写下千古不朽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后人多把交好运比喻“时来风送滕王阁”。晋干宝《搜神记》卷四也载有一则神话传说:有南州人,遣一位官吏,准备送一支用整支犀牛角雕琢而成的簪饰进献给孙权。舟过宫亭庙时,官吏特意靠岸,乞求神灵。宫亭神忽然说:“你把犀簪留下。”官吏惊得说不出话来,只有把犀簪放于香案。神又说:“你到达南京时,再将犀簪奉还。”官吏不得已,返舟,自知等待他的必定是死罪。船到南京,忽然有条大鲤鱼,长三尺,跃入舟中,破开鱼腹,犀簪果在其内。这则神话是想说明宫亭神是位很善良而旨为人们做好事的神祗。它料知官吏带着犀簪,一路前途险恶,所以用这一奇特的方法帮助他闯过难关。神灵湖畔,有张叔夜墓,张叔夜,江西广丰人,北宋大观三年(1120xx年)进士,授龙图阁大学士、枢密使。与金兵激战受伤,京师陷后被俘,拒不签名推戴张邦昌。从徽宗、钦宗二帝被押北上,绝食而死。宋金议和,遂得归葬家乡,至宫亭湖,“遇大风,舟不能进,遂葬于神灵湖畔。清乾隆、道光年间,后裔墀等屡修之。”墓碑为清道光年间重立,墓碑及封土均保存完好。现在,这里以神灵湖为依托,正在兴建一座现代化的内陆湖泊最大的避风港。

候鸟观赏站 位于星子县西南约18公里处的蓼南乡蚌湖北岸。陆路乘车,无论从南昌或从九江出发,均从德星公路的归宗转入蓼南乡而达蚌湖;乘飞机,南昌方向抵昌北机场,九江方向抵庐山机场,然后乘车按陆路到达;水路,一条从南昌经赣江,约90公里,5个多小时即达,另一条从九江经湖口、星子县城,约30公里,仅需2个小时。来鄱阳湖越冬的鸟类,主要集中在西北部湖区,包括星子与永修两县境内的沙湖、长湖、蚌湖、西汉湖、洲边湖、杨家湖、寺下湖、大湖池、中湖池等。这些湖区坐西北,向东南,每至隆冬季节,西北风从鄱阳湖北口侵入,因有西北的庐山与蚌湖西北部的山丘层层阻挡,所以这里阳光充足,气候温暖,水草丰茂,每年11月到第二年的3月,水落滩出,露出面积广大的草洲与湖池,使之湖池相连,湖洲相间,湖底平坦,湖水清澈,水温及水深均很适宜,鱼虾、螺蚌、沙菜、雁咀菜等多种水生动植物异常丰富,是各类越冬鸟类最为理想的栖息之地。蚌湖面积居各湖之首,有万余平方米,鸟类资源非常丰富,几乎集中了湖区内100余种鸟的种类,有天鹅、鹤、鹳、鹭、鹬、雁、野鸭、鸳鸯等4万余只,仅鹤类就有白鹤、白枕鹤、白头鹤、丹顶鹤(仙鹤)与灰鹤等5种。候鸟是一种珍贵的生物资源,既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又有独特的观赏价值,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项目,正越来越受到国际国内旅游者的青睐。1999年8月17口,江西省人民政府正式决定,开发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星子县蓼南乡蚌湖候鸟观赏站是目前鄱阳湖所建成的第一个候鸟观赏站,位于候鸟最集中、候鸟活动范围最大的蚌湖北岸,这里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具有湖乡特色的观赏亭可使你极目远望,心旷神怡,并配有高倍望远镜、小型游艇等观赏设施,现已正式对国内外游客开放。

紫阳堤,是由花岗石砌成的堤坝,为宋朝朱熹任南知军时修建,因朱熹号“紫阳”,当地人民为纪念他而取名“紫阳堤”。

湖滨沙滩,由落星墩乘快艇向东南行八分钟,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垠的“十里金滩”。这里坡平沙细,阳光充足,是非常好的阳光浴、沙浴、湖浴场所,湖滨沙滩将以自然、纯朴的丰姿,使广大的内地游客尽情享受沙滩而不必去沿海。沙滩旅游,将一扫您旅途劳顿,感叹大自然丰厚的赏赐。

火焰山,位于旅游码头东北八公里的湖中,由砂砾岩组成的石群千姿百态,形状各异且呈赤色,所以当地百姓皆称此景为“火焰山”,置身其中,不禁令人赞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特,尽享神秘、幽静似仙境般的美妙。

老爷庙,又名“显应宫”。据史料记载:“元末,明太祖与伪汉战于鄱阳。初失利,走湖滨,遇老人舣舟近岸,太祖得济,赐以金环,返顾之则鼋也。是夕,宿祠中,题诗于壁。”之后,明太祖御封之为“元将军庙”。老爷庙门前的水域有“中国百慕大”之称,水流湍急,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更使老爷庙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现在,鄱阳湖景区前景看好,经国家建设部与江西省建设厅有关专家学者论证,鄱阳湖水上旅游开发具有巨大的潜力。星子与湖口、都昌等县联手,把鄱阳湖各景点连成一线,而落星石,在未来具有现代化的立体水上旅游格局中,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旅游价值看都是举足轻重的。从纵向看,它是鄱阳湖线路中最重要的一环;从横向看,它又是紫阳堤旅游码头与对面的湖滨浴场的连接点。鄱阳湖景区在不久将来,将以全新的现代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迎接21世纪的旅游者。

最新鄱阳风物最宜人散文(精)五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它位于江西省的北部,是江西人引以为自豪的宝湖。我们现在来到的地方是江西省北部永修县的吴城镇。这里正是浩瀚鄱阳湖的中心位置,它的东面就是鄱阳湖候鸟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面积有224平方公里,足东亚地区最大的珍禽越冬地,也是亚洲物种保护最重要的湿地型保护区。1991年被全球环境基金会列为世界a级自然保护区。今天向各位奉献的游览节目是“鄱阳湖观鸟”。别看吴城镇不大,它可是古代江西的“四大名镇”之一。请各位随我到观鸟站并登上观鸟台。

各位游客,这个观鸟台大约相当八层楼房的高度,置身于此,放眼望去,鄱阳湖烟波浩渺,舟帆点点,各种鸟类自由飞翔,使人想起一句诗:“万类霜天竞自由。"请各位使用望远镜,这样可以清楚地看到各类鸟的英姿。大家注意到了吗?站立时全身白色,有棕黄色长刀状的喙,粉红色的长腿,显得“亭亭玉立,娇秀可爱”,这种鸟就是白鹤!是保护区内最为著名的珍禽。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种鸟,但欣赏白鹤是首要的,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白鹤景观能与这里相媲美。

成年鹤体长约135厘米,体重8—9公斤。我们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白鹤展开双翅时,翅膀前端有黑色的初级飞羽,所以白鹤又称为“黑袖鹤”。白鹤是鸟类的寿星,它可活70多年,为幸福吉祥的象征。

白鹤是被列入“红皮书”的国际严重濒危物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这一种族为什么会如此不“景气”呢?专家认为,这可能与其伦理和生育特点有关,白鹤是“一夫一妻”制,繁殖时产两个卵,但只能养活一只幼鸟,堪称“计划生育模范”。

白鹤一般于每年十月底、十一月初陆续从繁殖地西伯利亚南迁,途径东北扎龙自然保护区,停留7至30天,然后经过北戴河,再来到鄱阳湖,第二年三月中旬陆续北迁,返回西伯利亚。鄱阳湖是全世界白鹤最主要的越冬地,近十几年来,每年都有20xx只左右的白鹤来此过冬。为什么白鹤对鄱阳湖如此情有独钟呢?

白鹤是一种湿地环境优劣的重要指尔性生物,它要求有洁净的水域,因为是涉禽,水不能太深,最好是20~60厘米深的浅水环境。它的食物主要是底栖性软体动物,水温一般宜在5℃左右。鄱阳湖正具备了白鹤的越冬条件,它是一个吞吐性湖泊,每年四至九月的汛期,湖水上涨,湖水最大面积可达4000多平方公里。这时,一片汪洋,水生生物,如鱼、虾、螺、蚌及水草等,大量繁殖。十月至第二年三月进入枯水期,水位下降,湖水面积只有500平方公里左右,周围形成大面积的湖滩、草洲、沼泽湿地、浅水湖泊。遗留下来的大量的螺、蚌、水草等,成为白鹤丰盛的食物。鄱阳湖自然保护区避风,冬季温度正好是5℃左右;鄱阳湖岸线平缓,坡度小,水位逐渐下降,如此不断地为白鹤提供新的觅食地。

适宜的气候,丰富的食物,广阔的湿地,洁净的湖水,使鄱阳湖成为自鹤理想的越冬地,所以每年都有大批的自鹤千里迢迢来此过冬,形成现在我们看到的一大景观。

那边有一群大雁,大家看见了吗?它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大雁全身淡灰褐色,其中有一种被称为“白额雁”,额部有一块白色毛。大雁的集体观念很强,它们喜欢群居,最大的群体可达1000只以上,而在这个群体中,有雁在周围专门负责警戒,如果遇到袭击,它们就会鸣叫报警,这种雁称为“雁奴”。雁飞行时很有次序,常排列成“一”字或“人”字形,这杯称为“雁序”。“雁序”常用以比喻“兄弟”。雁是一种很守贞节的动物,一对配偶,如失去一方,另一方则终生不娶或不嫁。所以雁在人们心目中是一种美好的动物。

最新鄱阳风物最宜人散文(精)六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它位于江西省的北部,是江西人引以为自豪的宝湖。我们现在来到的地方是江西省北部永修县的吴城镇。这里正是浩瀚鄱阳湖的中心位置,它的东面就是鄱阳湖候鸟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面积有224平方公里,足东亚地区最大的珍禽越冬地,也是亚洲物种保护最重要的湿地型保护区。1991年被全球环境基金会列为世界a级自然保护区。今天向各位奉献的游览节目是“鄱阳湖观鸟”。别看吴城镇不大,它可是古代江西的“四大名镇”之一。请各位随我到观鸟站并登上观鸟台。

各位游客,这个观鸟台大约相当八层楼房的高度,置身于此,放眼望去,鄱阳湖烟波浩渺,舟帆点点,各种鸟类自由飞翔,使人想起一句诗:“万类霜天竞自由。"请各位使用望远镜,这样可以清楚地看到各类鸟的英姿。大家注意到了吗?站立时全身白色,有棕黄色长刀状的喙,粉红色的长腿,显得“亭亭玉立,娇秀可爱”,这种鸟就是白鹤!是保护区内最为著名的珍禽。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种鸟,但欣赏白鹤是首要的,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白鹤景观能与这里相媲美。

成年鹤体长约135厘米,体重8—9公斤。我们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白鹤展开双翅时,翅膀前端有黑色的初级飞羽,所以白鹤又称为“黑袖鹤”。白鹤是鸟类的寿星,它可活70多年,为幸福吉祥的象征。

白鹤是被列入“红皮书”的国际严重濒危物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这一种族为什么会如此不“景气”呢?专家认为,这可能与其伦理和生育特点有关,白鹤是“一夫一妻”制,繁殖时产两个卵,但只能养活一只幼鸟,堪称“计划生育模范”。

白鹤一般于每年十月底、十一月初陆续从繁殖地西伯利亚南迁,途径东北扎龙自然保护区,停留7至30天,然后经过北戴河,再来到鄱阳湖,第二年三月中旬陆续北迁,返回西伯利亚。鄱阳湖是全世界白鹤最主要的越冬地,近十几年来,每年都有20xx只左右的白鹤来此过冬。为什么白鹤对鄱阳湖如此情有独钟呢?

白鹤是一种湿地环境优劣的重要指尔性生物,它要求有洁净的水域,因为是涉禽,水不能太深,最好是20~60厘米深的浅水环境。它的食物主要是底栖性软体动物,水温一般宜在5℃左右。鄱阳湖正具备了白鹤的越冬条件,它是一个吞吐性湖泊,每年四至九月的汛期,湖水上涨,湖水最大面积可达4000多平方公里。这时,一片汪洋,水生生物,如鱼、虾、螺、蚌及水草等,大量繁殖。十月至第二年三月进入枯水期,水位下降,湖水面积只有500平方公里左右,周围形成大面积的湖滩、草洲、沼泽湿地、浅水湖泊。遗留下来的大量的螺、蚌、水草等,成为白鹤丰盛的食物。鄱阳湖自然保护区避风,冬季温度正好是5℃左右;鄱阳湖岸线平缓,坡度小,水位逐渐下降,如此不断地为白鹤提供新的觅食地。

适宜的气候,丰富的食物,广阔的湿地,洁净的湖水,使鄱阳湖成为自鹤理想的越冬地,所以每年都有大批的自鹤千里迢迢来此过冬,形成现在我们看到的一大景观。

那边有一群大雁,大家看见了吗?它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大雁全身淡灰褐色,其中有一种被称为“白额雁”,额部有一块白色毛。大雁的集体观念很强,它们喜欢群居,最大的群体可达1000只以上,而在这个群体中,有雁在周围专门负责警戒,如果遇到袭击,它们就会鸣叫报警,这种雁称为“雁奴”。雁飞行时很有次序,常排列成“一”字或“人”字形,这杯称为“雁序”。“雁序”常用以比喻“兄弟”。雁是一种很守贞节的动物,一对配偶,如失去一方,另一方则终生不娶或不嫁。所以雁在人们心目中是一种美好的动物。

最新鄱阳风物最宜人散文(精)七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仅此于青海湖,隶属于上饶市。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介于北纬28度22分~29度45分,东经115度47分~116度45分,跨南昌、新建、进贤、余干、鄱阳、都昌、湖口、九江、星子、德安和永修等市县。鄱阳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每年秋末冬初,有成千上万只候鸟,从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日本、朝鲜以及中国东北、西北等地来此越多。如今,保护区内鸟类有300多种,近百万只,其中白鹤等珍禽50多种。鄱阳湖被称为“白鹤世界”、“珍禽王国”。20xx年6月19日,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突破警戒线。鄱阳湖水文局及江西省水文局先后发布洪水蓝色预警。

鄱湖人余亚飞诗称:“浩渺鄱湖水接天,波翻浪涌竞争先;连江通海胸怀广,滋养生灵岁复年”。鄱阳湖上承五河之水,下接长江。丰水季节浪涌波腾,浩瀚万顷,水天相连;枯水季节水落滩出,野草丰茂,芦苇丛丛;湖畔峰岭绵延,沙山起伏,土地肥沃,候鸟翱翔,牛羊徜徉,美丽富饶的鄱阳湖养育了生长居息湖畔的万物生灵。

鄱阳湖(英文p'o—yang lake),鄱阳湖在古代有彭蠡湖、彭蠡泽、彭泽湖、彭湖、扬澜湖、宫亭湖等多种称谓。

一为“彭蠡湖”,彭蠡,是很古的泽薮名,《汉书·地理志》“豫章郡彭蠡”条载:“彭蠡泽在西”。还有另一种说法:“彭者大也,蠡者瓠瓢也”,形容鄱阳湖如大瓢一样。

二为“扬澜湖”,是由一些亲身经历过鄱阳湖风涛险恶的人命名,李纲《彭蠡》诗:“世传扬澜并左

鄱阳湖蠡,无风白浪如山起。”宋余靖《扬澜》诗:“彭蠡古来险,汤汤贯侯卫。源长云共浮,望极天无际。传闻五月交,兹时一阴至。飓风生海隅,馀力千里噎。万窍争怒号,惊涛得狂势。”

三为“宫亭湖”,原来专指星子县东南鄱阳湖的一部分,因湖旁有宫亭庙而得名,后来逐泛指鄱阳湖的全部。

经过漫长的历史年代,在地质、气象、水文等符合作用、长期发展下,彭蠡泽向南扩展,湖水越过松门山直抵鄱阳县附近,因而易名鄱阳湖。在湖水南侵之前,松门山以南原本是人烟稠密的枭阳平原,随着湖水的不断南侵,鄱阳湖盆地内的枭阳县和海昏县治先后被淹入水中,历史上曾有“沉枭阳起都昌、沉海昏起吴城”之说。烟波浩渺、水域辽阔的鄱阳湖,经过漫长的演变,在距今约1620xx年左右形成了现代鄱阳湖的雏形,犹如一只巨大的宝葫芦系在万里长江的腰带上。

最新鄱阳风物最宜人散文(精)八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仅此于青海湖,隶属于上饶市。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介于北纬28度22分~29度45分,东经115度47分~116度45分,跨南昌、新建、进贤、余干、鄱阳、都昌、湖口、九江、星子、德安和永修等市县。鄱阳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每年秋末冬初,有成千上万只候鸟,从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日本、朝鲜以及中国东北、西北等地来此越多。如今,保护区内鸟类有300多种,近百万只,其中白鹤等珍禽50多种。鄱阳湖被称为“白鹤世界”、“珍禽王国”。20xx年6月19日,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突破警戒线。鄱阳湖水文局及江西省水文局先后发布洪水蓝色预警。

鄱湖人余亚飞诗称:“浩渺鄱湖水接天,波翻浪涌竞争先;连江通海胸怀广,滋养生灵岁复年”。鄱阳湖上承五河之水,下接长江。丰水季节浪涌波腾,浩瀚万顷,水天相连;枯水季节水落滩出,野草丰茂,芦苇丛丛;湖畔峰岭绵延,沙山起伏,土地肥沃,候鸟翱翔,牛羊徜徉,美丽富饶的鄱阳湖养育了生长居息湖畔的万物生灵。

鄱阳湖(英文p'o—yang lake),鄱阳湖在古代有彭蠡湖、彭蠡泽、彭泽湖、彭湖、扬澜湖、宫亭湖等多种称谓。

一为“彭蠡湖”,彭蠡,是很古的泽薮名,《汉书·地理志》“豫章郡彭蠡”条载:“彭蠡泽在西”。还有另一种说法:“彭者大也,蠡者瓠瓢也”,形容鄱阳湖如大瓢一样。

二为“扬澜湖”,是由一些亲身经历过鄱阳湖风涛险恶的人命名,李纲《彭蠡》诗:“世传扬澜并左

鄱阳湖蠡,无风白浪如山起。”宋余靖《扬澜》诗:“彭蠡古来险,汤汤贯侯卫。源长云共浮,望极天无际。传闻五月交,兹时一阴至。飓风生海隅,馀力千里噎。万窍争怒号,惊涛得狂势。”

三为“宫亭湖”,原来专指星子县东南鄱阳湖的一部分,因湖旁有宫亭庙而得名,后来逐泛指鄱阳湖的全部。

经过漫长的历史年代,在地质、气象、水文等符合作用、长期发展下,彭蠡泽向南扩展,湖水越过松门山直抵鄱阳县附近,因而易名鄱阳湖。在湖水南侵之前,松门山以南原本是人烟稠密的枭阳平原,随着湖水的不断南侵,鄱阳湖盆地内的枭阳县和海昏县治先后被淹入水中,历史上曾有“沉枭阳起都昌、沉海昏起吴城”之说。烟波浩渺、水域辽阔的鄱阳湖,经过漫长的演变,在距今约1620xx年左右形成了现代鄱阳湖的雏形,犹如一只巨大的宝葫芦系在万里长江的腰带上。

最新鄱阳风物最宜人散文(精)九

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在正常的水位情况下,鄱阳湖面积有3914平方公里,容积达300亿立方米。它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南北长170公里,东西最宽处70公里,洪水面积3900平方公里,蓄水量达5000亿立方。流域有都昌、湖口、星子、永修、鄱阳(波阳)、余干、南昌、新建、庐山区等八个县(区),它是赣北的一颗明珠。

鄱阳湖在古代有过彭泽、彭湖、官亭湖等多种称谓,在漫长的历史年代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演变过程。远在地质史“元古代”时期,湖区为“扬子海槽”的一部分,大约在距今八九亿年前的燕山运动时期,湖区地壳又经断陷构成鄱阳湖盆地锥形。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彭蠢泽”向南扩展,湖水进抵今鄱阳湖。在彭蠢泽大举南侵之前,低洼的鄱阳盆地上原本是人烟稠密的城镇,随着湖水的不断南侵,鄱阳湖盆地内的鄱阳县城和海昏县治先后被淹人湖中,而位于海昏县邻近较高处的吴城却日趋繁荣成江西四大古镇之一,因此,历史上曾有“淹了海昏县,出了吴城镇”之说。

烟波浩渺、水域辽阔的鄱阳湖,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形成南宽北狭的形状,犹如一只巨大的宝葫芦系在万里长江的腰带上。由于带有大量水蒸气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鄱阳湖年降雨量 在 1000 毫米以上,从而形成“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的湿润季风型气候,并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

鄱阳湖流域自古以来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富裕地区,我国历史上很多杰出人物如徐稚、陶渊明、林士弘、刘恕、洪适、江万里、朱耷等都在湖区出生和成长。这里又发生过许多威武雄壮的英雄事迹,如周瑜操练水师、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湖水战、太平军“湖日大捷”、李烈钧在湖口发起“二次革命”等。鄱阳湖是古代从北方进人江西的唯一水道,发生在鄱阳湖上的文人轶事和民间传说则更是难以胜数。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名句:“渔舟唱晚,响彭蠡之滨”,描述的正是鄱阳湖上的渔民捕鱼归来的欢乐情景。宋代诗人苏轼在《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诗中时写的“山苍苍,水茫茫,大姑小姑江中央”,描写的是鄱阳湖的胜景。

鄱阳湖上名山秀屿,比比皆是。湖口县的石钟山、大孤山,都昌县的南山和老爷庙,星子县的落星湖,风光如画,景色宜人。九江市旅游局已将鄱阳湖上的各景点通过游船连成一线即鄱阳湖水上旅游线。

鄱阳湖,美丽的湖,神话的湖,充满诗情画意的湖,她象一个淡妆素抹的少女,含情脉脉地笑迎每一位光临的游客神游翻阳湖。 鄱阳湖景区

由落星石、落星湖、神灵湖、蓼南蚌湖候鸟观赏站、湖滨沙滩、火焰山、老爷庙等景点组成。无论水路或是陆路,交通都极为方便。

落星石 一名”落星墩”,亦称“德星山”。位于星子县城南三里的鄱阳湖上水边,它是一座小小石岛,高若数丈,纵横周回大约一百余步,总面积不过1800平方米,形如星斗乍看像是浮在水面,传为坠星所化。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落星石,周蛔百余步,高五丈,上生竹木。传曰有星坠此以名焉。”星子由此得名,落星石也即成了星子县一个重要的标志与象征。五代时,落星墩被封为宝石山,吴杨溥大和三年(931年),封落星石为“宝石山”。宋初曾在其上建亭院,王安石、黄庭坚、朱熹游此皆有题咏,王安石诗中所形容的“万里长江一酒杯”更是千古传名。唐末乾宁年问(894—898年),敕建禅寺于上,赐额为“福星龙安院”,又名“法安院”,俗称“落星寺”。宋后历代都加以维修,明代又加建亭台楼阁,如浮玉楼、玉京轩、岗漪轩、清晖阁等,由于历尽沧桑残存无已。上生竹木,墩境依旧幽雅秀丽。伫立其上:远眺庐山,淡烟轻掩雄姿;近观湖水,碧波连天一色。驻足落星寺,远眺庐山秀色,近看鄱湖美景,金鳞竞跃,白鹭翻飞,田园诗人陶渊明当年“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的归田情景,仿佛依稀可见。上有清晖阁、玉京轩等,龙图阁学士吴仲庶,尤其酷爱西轩,更名“岚漪”,并书二字刻石。黄庭坚诗“龙图老翁来赋诗”,即指此事。明天顺年间重建。万历年间,参议于世懋复建浮玉楼。连州廖叶改落星石为“德星山”,寺院随之改称“德星寺”。落星石虽为弹丸之地,周围仅“百余步”,但它的名气却十分深远,一个最为突出的现象,就是它凝聚了一个庞大的文人学士群,历朝历代,络绎不绝:南唐释齐已;宋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程公辟、蒋颖叔、朱熹、陆九渊;元揭俣斯;明刘杼德、罗洪先;清张维屏、翁方纲等等,都印痕下无数动人诗篇。这里,仅举王安石七律《落星寺在南康军中》,以壮其观:“穿云台殿起崔嵬,万里长江一酒杯。坐见山川吞日月,杏无车马送尘埃。雁飞云路声低过,客近天门梦易回。胜概惟诗可收拾,不才羞作等闲来。”使落星石承载了厚重的文化氛围。今天,它依然屹立在浩瀚的鄱阳湖之中,其上,有牌坊、禅院、石塔等建筑及与之配套的各项服务设施,成为星子县鄱阳湖景区现代旅游一个不可或缺的中心景点,由紫阳堤泛舟,抵落星石,碧波万顷,水天一色,庐山隐隐,“大姑”凹眸,游人至此,面对这一奇景,定会感慨良多。

落星湖 位于落星石所在湖区。因落星石曾改名德星山,故又称“德星湖”。又因鄱阳湖水流经此地时,忽然凹进数里,形成一个很大的天然的湖湾,古称“落星湾”,李白诗“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所指就是这里。又因为湖湾浩渺十数里,故又俗称“十里湖”。滨湖有著名紫阳堤,干百年来与之相依相伴。落星湖所遗留的古迹与传说不少,军事上有“南国咽喉,西江锁钥”之称。早在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周瑜曾在此操练水军。梁武帝中大同二年(547年)发生侯景之乱,梁国大将王僧辨,在这里大破侯景之兵,取得了平息叛乱决定性胜利。宋建炎三年(1120xx年)八月,隆枯太后为避金兵,驾往洪州,过落星湖,突遇暴风,舟船覆没,宫人溺死者数十,惟有太后舟存。这里也是北宋名士刘凝之的归隐之所,湖畔有”壮节亭”及刘凝之夫妇合葬墓,欧阳修有《庐山高歌赠刘凝之》诗以赠。朱熹有《彭蠡月夜泛舟落星湖》诗:“长占烟波弄明月,此心久矣从谁说。只今一舸漾中流,上下天光两奇绝。回头忽见西郭门,尚喜苏仙有遗烈。问予何事却回船,尘土涴君头上雪。”明初,朱元璋与陈友谅,在这里曾进行过激烈的帝位争夺战,相传朱元璋在一次战斗中,风浪突起,帅船船舵被折,行进受阻,随浪退至落星湖,正在万分危急之际,湖中钻出一只大龟,衔船为舵护送30余里,朱元璋得以脱险,朱即帝位后,即封此龟为“定江王”,立庙享祀。

神灵湖 位于县城东部,乘车从紫阳东路出发,沿锦岗路前行,折人锦岗巷,巷尽头为锦岗岭,岭下即是神灵湖。乘船由落星石顺水而下四里更为方便。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庐江水》说:“(庐)山下又有神庙,号曰宫亭庙.山庙甚神,能分风劈流,住舟遣使,行旅之人,过必敬祀,而后得去。”人们把鄱阳湖这一段,习惯称之为“宫亭湖”,后来人们又把整个鄱阳湖泛指为宫亭湖。在宫亭湖西有个很大的港汊,俗称“神林浦”,又因宫亭庙神灵所致,所以人们又习惯称之为“神灵湖”。宫亭庙始建于三国时期,清《史方舆纪要》载:“湖岸多林木,中有神庙,商贾阻风泊此,祈祷而去。”这里便成为南北水路及商贾停泊避风的天然港湾。岸上除宫亭庙外,尚有漫浪阁、观莳园与湖庄等,今多已不存。据渔人介绍,现在宫亭湖与神灵湖相接的矶头上有大树如盖,树下有庙即宫亭庙,如果存在,这也应是清末以后很晚的建筑了。但不管怎样,宫亭庙中这尊“能分风上下”的宫亭神,已被中国神话传说列入“风神”一类,南朝诗人刘珊《泛宫亭湖》诗:“回舻乘派水,举帆逐分风。”指的就是这个典故。传说唐王勃舟行至此,由于神灵相助,一日顺风,抵达南昌故郡,而写下千古不朽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后人多把交好运比喻“时来风送滕王阁”。晋干宝《搜神记》卷四也载有一则神话传说:有南州人,遣一位官吏,准备送一支用整支犀牛角雕琢而成的簪饰进献给孙权。舟过宫亭庙时,官吏特意靠岸,乞求神灵。宫亭神忽然说:“你把犀簪留下。”官吏惊得说不出话来,只有把犀簪放于香案。神又说:“你到达南京时,再将犀簪奉还。”官吏不得已,返舟,自知等待他的必定是死罪。船到南京,忽然有条大鲤鱼,长三尺,跃入舟中,破开鱼腹,犀簪果在其内。这则神话是想说明宫亭神是位很善良而旨为人们做好事的神祗。它料知官吏带着犀簪,一路前途险恶,所以用这一奇特的方法帮助他闯过难关。神灵湖畔,有张叔夜墓,张叔夜,江西广丰人,北宋大观三年(1120xx年)进士,授龙图阁大学士、枢密使。与金兵激战受伤,京师陷后被俘,拒不签名推戴张邦昌。从徽宗、钦宗二帝被押北上,绝食而死。宋金议和,遂得归葬家乡,至宫亭湖,“遇大风,舟不能进,遂葬于神灵湖畔。清乾隆、道光年间,后裔墀等屡修之。”墓碑为清道光年间重立,墓碑及封土均保存完好。现在,这里以神灵湖为依托,正在兴建一座现代化的内陆湖泊最大的避风港。

候鸟观赏站 位于星子县西南约18公里处的蓼南乡蚌湖北岸。陆路乘车,无论从南昌或从九江出发,均从德星公路的归宗转入蓼南乡而达蚌湖;乘飞机,南昌方向抵昌北机场,九江方向抵庐山机场,然后乘车按陆路到达;水路,一条从南昌经赣江,约90公里,5个多小时即达,另一条从九江经湖口、星子县城,约30公里,仅需2个小时。来鄱阳湖越冬的鸟类,主要集中在西北部湖区,包括星子与永修两县境内的沙湖、长湖、蚌湖、西汉湖、洲边湖、杨家湖、寺下湖、大湖池、中湖池等。这些湖区坐西北,向东南,每至隆冬季节,西北风从鄱阳湖北口侵入,因有西北的庐山与蚌湖西北部的山丘层层阻挡,所以这里阳光充足,气候温暖,水草丰茂,每年11月到第二年的3月,水落滩出,露出面积广大的草洲与湖池,使之湖池相连,湖洲相间,湖底平坦,湖水清澈,水温及水深均很适宜,鱼虾、螺蚌、沙菜、雁咀菜等多种水生动植物异常丰富,是各类越冬鸟类最为理想的栖息之地。蚌湖面积居各湖之首,有万余平方米,鸟类资源非常丰富,几乎集中了湖区内100余种鸟的种类,有天鹅、鹤、鹳、鹭、鹬、雁、野鸭、鸳鸯等4万余只,仅鹤类就有白鹤、白枕鹤、白头鹤、丹顶鹤(仙鹤)与灰鹤等5种。候鸟是一种珍贵的生物资源,既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又有独特的观赏价值,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项目,正越来越受到国际国内旅游者的青睐。1999年8月17口,江西省人民政府正式决定,开发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星子县蓼南乡蚌湖候鸟观赏站是目前鄱阳湖所建成的第一个候鸟观赏站,位于候鸟最集中、候鸟活动范围最大的蚌湖北岸,这里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具有湖乡特色的观赏亭可使你极目远望,心旷神怡,并配有高倍望远镜、小型游艇等观赏设施,现已正式对国内外游客开放。

紫阳堤,是由花岗石砌成的堤坝,为宋朝朱熹任南知军时修建,因朱熹号“紫阳”,当地人民为纪念他而取名“紫阳堤”。

湖滨沙滩,由落星墩乘快艇向东南行八分钟,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垠的“十里金滩”。这里坡平沙细,阳光充足,是非常好的阳光浴、沙浴、湖浴场所,湖滨沙滩将以自然、纯朴的丰姿,使广大的内地游客尽情享受沙滩而不必去沿海。沙滩旅游,将一扫您旅途劳顿,感叹大自然丰厚的赏赐。

火焰山,位于旅游码头东北八公里的湖中,由砂砾岩组成的石群千姿百态,形状各异且呈赤色,所以当地百姓皆称此景为“火焰山”,置身其中,不禁令人赞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特,尽享神秘、幽静似仙境般的美妙。

老爷庙,又名“显应宫”。据史料记载:“元末,明太祖与伪汉战于鄱阳。初失利,走湖滨,遇老人舣舟近岸,太祖得济,赐以金环,返顾之则鼋也。是夕,宿祠中,题诗于壁。”之后,明太祖御封之为“元将军庙”。老爷庙门前的水域有“中国百慕大”之称,水流湍急,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更使老爷庙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现在,鄱阳湖景区前景看好,经国家建设部与江西省建设厅有关专家学者论证,鄱阳湖水上旅游开发具有巨大的潜力。星子与湖口、都昌等县联手,把鄱阳湖各景点连成一线,而落星石,在未来具有现代化的立体水上旅游格局中,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旅游价值看都是举足轻重的。从纵向看,它是鄱阳湖线路中最重要的一环;从横向看,它又是紫阳堤旅游码头与对面的湖滨浴场的连接点。鄱阳湖景区在不久将来,将以全新的现代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迎接21世纪的旅游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