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儿子的那些事儿散文汇总(汇总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2:54:16 页码:10
2023年儿子的那些事儿散文汇总(汇总8篇)
2023-11-18 02:54:16    小编:ZT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问题,改进自己,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在写总结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避免使用模糊和不准确的词汇。这些范文可供大家参考,了解写作的技巧和格式。

儿子的那些事儿散文汇总篇一

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孩子,童年时光基本上是在草背筐里度过的,至于读书学习,那只不过是生活旋律中一个小小的音符而已。而割草的日子,虽说辛苦,但令人回味的东西确实太多,清苦中的快乐与情致,足以让人相伴一生。

那时,读书只有上午三节课,下午便是我们“自由”的日子。说“自由”,那只是说不被老师管着而已,其实任务还重呢!记得当时好多孩子家里都喂着耕牛,割草的“大任”基本都是由孩子们完成的。于是,三三两两约好,吃罢午饭就背着背筐出门。村子东山下的那一大片有青石黑石有野草野花有灌木乔木有野鸡山羊,还有蝉哥蝉妹猴子猴孙鸟姐鸟弟的充满童趣与神奇的地方,便成了我们童年的“根据地”。在这片土地上,我们以“割草”为主题,演绎了太多的大大小小的故事。

这里的'石头们,或斜或正,或搁或叠,或高或低,或大或小,真是奇形怪状,布局神奇。特别是那些斜搁的石头下,往往有屋子般大小的空隙,相当于岩洞,里面可以乘凉,可以避雨,更可以办“锅锅宴”(过家家的俗称)。那时是不敢从家里带米带油带菜去办“锅锅宴”的,因为家里没有这些可带之物。不过,我们小孩子们自有妙招,每天“安排”一个人从家里偷偷带一个盅子或小盆,还拿一点盐巴,一盒火柴就可以了。

在这些天然的“洞府”里,我们找来干柴、野菜,支起“锅灶”,就开始煮菜。开火了,从“石洞”中冒出缕缕“炊烟”,如果同时有“几家”开火,那整个地盘就烟雾缭绕,比现在用电脑特技制作的“神仙境界”要现实得多,逼真得多。现在想起来,蒲松龄笔下的神仙洞府恐怕也不过如此,或者远远不及呢!虽说家里没有可拿之物,但山下林中野菜不少,什么苦斋菜、柴胡叶、酸姜杆、野蕨菜、糯米菜、紫苏麻等等,都是我们的美味。煮出的野菜虽说“有盐无醋”,但我们还是吃得有滋有味,有时连汤也喝完。

这样的“调皮事儿”,大人们也不是不知道,但只要我们把“割草”的基本任务完成了,由于生活紧张,他们也就睁只眼闭只眼。有时偷偷刨几个集体的红苕煮来吃了,他们也就吵上几句,不去深究的。

这样的“岩洞”,名副其实的冬暖夏凉。我们最喜欢夏天。夏日里,哪怕烈日炎炎,但“洞”中凉风习习,空气清新,很是叫人惬意。在这样的“仙府”中,除了办“锅锅宴”,我们还“走六子”、“打仗”、“唱山歌”、“摆龙门阵”(讲故事),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莫过于这“摆龙门阵”了,因为我是“节目”的“主角”。

最初,我摆的“龙门阵”都是从只上过半年私塾的爷爷那里听来的,什么盘古王、比干丞相、孙猴子爬马桑树等等,故事虽然乱七八糟,但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最有趣的,莫过于我十四岁高中毕业(那时我六岁上学,一共读九年书)辍学在家的那段日子。由于有了点文化,便不再只满足于爷爷那些零碎的故事。我一远房外祖也是有点文化的人,他买了一套《西游记》,分上、中、下三集,看在我是外孙中较有文化的人,便答应借给我看,先拿上集,看完后再调换中集……那时的兴奋劲呀,真的是无法形容,一个晚上要看好多回呢!

那段时光,我最为难忘。晚上看书,白天一定要把故事讲给同伴们听,也不知是“巩固”,还是“显摆”,但他们都非常乐意听,有时甚至还送我的牛草。我们完成割草任务后,或选择宽阔一些的地方,中间或一侧有较高的石头的;或选择宽敞一些的“岩洞”,也布置好场地。讲故事时,我或站在中间,或立于高高的石头上,他们则围坐四周或下方。我的讲解十分投入,可谓口、脑、手、足、身并用,讲到激动处手舞足蹈,讲到伤心处流泪呜咽,“听众们”往往也随着我的举动而呼,而跳,而舞……那情那景,现在回想起来,简直就是天然的评书。

除此之外,大伙儿觉得同样有趣的游戏恐怕算是“打码儿”了――。

儿子的那些事儿散文汇总篇二

读着你的祝福短信,知道久别的你已悄然归来,就在我的咫尺。

穿过长长的时空隧道,扑面而来的是那一幅幅摄魂夺魄的画面和那沐过春风、淋透夏雨、染尽秋霜、挟满冬雪的只只飞鸿,衔来了你那切切的问候,殷殷的叮咛和默默地祝福。

一丝悲哀缓缓划过心头,没有疼痛,只有无奈。两行珠泪悄悄流向腮边,已经凝结,却不愿抹去。

此生不能相见!

刹那间,有一种撕心裂肺的痛。一颗渴盼太久太久的心碎的纷纷扬扬,终于明白,世上最远的距离,竟然不是天涯,而是咫尺。

有一种期盼叫望眼欲穿,有一种等待叫遥遥无期,有一种遗憾叫擦肩而过,有一种悲哀叫欲哭无泪,每一句话都有无比巨大的杀伤力,可对你我而言,每一句都是悲伤过后的绝望。

不可能!

褪去光阴附加给我们的一切,剩下的只是两颗无法体验冷暖的破碎的心,四滴浸透酸甜苦辣的悲情的泪!

儿子的那些事儿散文汇总篇三

我与网络度中秋,这话听起来,无疑不是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可淋漓此时的心,不寒亦暖!

谁知明月心,倒影成三人;谁懂淋漓情,网络是知音!与网络相识相交相伴相牵相念相护这一路走来,淋漓越发的不由自住的被那相见恨晚之情缘所牵引。

说事实,道真情;话友谊,聊人生;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身在屏前的淋漓所敢想不敢念的一种内心的渴望罢了!

谁说网络虚伪?我道那是一种真正的寻味!谁道网络与现实相冲不相连?我说那是人心的归宿不到位!

从粘上了网络,黏上了文字。淋漓才清醒的知道,网络恩赐与人的是他那完美的理想!他能把身险与现实的傀儡教化为心灵里的天使!他能让身在秃囤里的人儿,也能淋漓尽致,潇洒一回!

我与网络度中秋;这话听起来,无非就是那望梅止渴的理想。可淋漓此时的心,不渴亦安!

“每逢佳节倍思亲!”淋漓也思亲,淋漓也念情。淋漓也懂得人间烟火皆百味,淋漓更加懂得现实缺席网络寻欢。

谁愿意背负悲伤的情怀?谁喜欢伤感的感染?还是那缺灵少感的土呗寨?桦树的笑摇也需要风的来临。小草的重生以需要雨水的浇灌。快乐与悲伤,谁能在残喘里自由择选。

答应自己,做一个开心的自己;可就必要要背负着另一个悲伤的自己!自己与自己对话。心说;我累了,想休息了!灵说;不,你不能休息!因为每天的每天都会有新的喜怒哀乐等着你!

眼睛与耳,都可以休息!唯有那漂离肉身的魂,还在苦苦的寻觅,寻觅着他的归居……。

我与网络度中秋;这话才是淋漓是当务之急!网络里的好人啊,今年,就让淋漓陪伴你们吧!

你们看那话说的可真好;生命里最缺什么,嘴里心理就在炫耀着什么!是啊,我淋漓最炫耀的就是能在网络里拥有最真实的友谊!

人,在现实里,也许会不能让自己的脚步跟随着心走。可淋漓在网络世界里的每天每时,都是由着自己的心灵的飘扬自由的飞翔!飘到那家,就在那家歇闲品茶!

人,总会有让你不由理性的想抓住的东西。

人,总会有毫无道理的想要得到的.愿望。

网络里的友谊的阵地是淋漓最为珍惜的宝藏。还记得淋漓刚开始接触走访好友的空间,在一篇美文里留言是这样写的;“谢谢你让我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疗养院!”当时,友友回我:“疗养院,这是一个新词。”是的,这是淋漓最真实的感受,最真实的表白!

正是因为有了这属于我的真实的心灵里疗养院,才得以我与珍贵的友友们建立起这真实友缘,才得以让淋漓能真实的体念到网络里的暖!当我一次一次的忙碌在网络之家的采甘吸露的时间里,我的灵魂就得到一次又一次的沐浴。那种真实的感觉来之与真实的自我,无人能分享!

我与网络度中秋!网络里的珍贵的友友们啊,淋漓没有实际礼物送与你们,淋漓不用重复那言辞的祝福!

淋漓只是想着做那中秋里的月饼,让你们能真正能用一生的时间来回味!淋漓只是想着做那中秋里的皓月,让你们能真正的拥有一生的光辉!淋漓只是想着做那中秋里的红烛,让你们能真正的拥有一生的温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儿子的那些事儿散文汇总篇四

某大学的一个工科男生给我留言,说他由于一直奉行“君子不器”,所以在大学期间,专业课从没好好学过,而是看了很多文史哲系列的书。于是,他成绩很差,现在就业困难。他为他的情怀付出了代价。

如今,“情怀”这个词,已经被用滥,成了无数在某方面能力有硬伤,而又不愿意通过努力改变现状的人逃避现实的遮羞布。

逃课打游戏被包装成了“追求恬淡的生活”,挂科而后退学被美化成了“跟着乔布斯的步伐”,逃避家庭责任被展现为“不向世俗低头”,玩物丧志被标榜为“坚守儿时的梦想”。

为什么我们会热衷于给自己披上一件“情怀”的外衣呢?

因为太多的时候,我们无能、懒惰,而且虚荣。于是,我们诉诸情怀,用一些虚幻的精神胜利法,来麻痹真实的自我带来的痛苦。

这些痛苦包括无能的耻辱,沉溺现状的焦虑,面对责任的懦弱,认清现实的惶恐,吹弹可破的虚荣,苦心经营的体面,等等。

当满是精神压力的我们拿情怀说事儿的时候,我们会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舒坦,因为情怀把我们的一切“不行”“不能”“没机会”都变成了“不屑”“不值”“无所谓”。

比起辛苦的磨炼技能获得财富,直接以精神高贵者的姿态否定财富的意义不是更轻松吗?

蔡康永有一个关于“梦想”和“妄想”的论述:“如果一想到就怨怼,就不甘,就掉进无力感,那只是一个与我们实际人生无关的妄想;如果一想到就来劲,就迫切感到有事要做、有东西要学、有障碍要排除的,那才叫梦想。”

同样,如果你一想到你的情怀,就感到疲倦、惶恐、抱怨,那是虚伪的情怀;如果你想到你的情怀,满满都是切实可行的操作步骤、清晰可见的方向、按部就班的节奏,那你拥有的是真情怀。

情怀的基础,从来不是无能、懦弱和逃避。情怀的前提,从来都是实力、勇气和担当。

一切真正的情怀,都是以勤勉努力、踏实进步、及时内省和当仁不让等为表现形式的。

我们内心深处到底是对财富不屑,还是不敢面对我们能力平庸的现实?

实力不行,少拿情怀说事儿。一切用“情怀”当自身能力和品质遮羞布的行为都是可耻和可悲的。

泛滥的虚假情怀不仅伤害了真情怀的高贵和尊严,也伤害了自己的品性和未来。如果你嫌自己掩耳盗铃的嘲笑声还不够大,想想那一句:“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儿子的那些事儿散文汇总篇五

说起喜欢爬树这事儿,要打我们家的人丁状况说起。

奶奶就爸爸一个儿子,总觉得家里男丁少,希望就全寄托在父母身上了。父母呢,倒也是很卖力。稀里哗啦的两年一个,两年一个,可惜了一连串的妞。大姐是妞也就算了,头胎,不高兴也没啥说的;我生出来一看还是妞,奶奶就很不高兴了,说要拿我将男娃儿养。后面的妹妹以及最终等来的弟弟就不赘述了。

自打父亲将我当做男孩子养的那刻起,我就具备了些男孩子的特质,再加上给我买的衣服不是陆军绿就是海军蓝,我这头发都让给剪得短的没法再短。既然如此,我也就扮演男孩子吧。

也就是五、六岁吧,我就掌握了爬树的技能。那爬树的技术活儿,貌似我有天赋。打那树下一站,就有股想抱树的冲动,胳膊腿儿的刚挨着树,就灵感来了般“噌噌噌”直到爬到树梢。这技术是让我无师自通的熟练运用到自如。管你是高是低,是粗是细,是直是弯,是法国梧桐还是本地泡桐,是开花儿的还是带果子的,统统的不在话下,一溜烟的过关。

我八岁那年的夏季。天特别的热,知了在树上呜哩哇啦唱得震耳。大人都睡午觉,赶着小孩子也睡,可是那知了声音实在是聒噪得耳根难过。就跟弟弟使个眼色,一起翻下床,找来自制的捉知了小网网,雄赳赳、气昂昂地向树林出发了。三下五除二地上了树,瞄准几个大个儿的、叫得欢的知了,伸出小网网专心致志地就开始了抓捕过程。

“咱爸来啦!”一声惊呼声犹如一个响雷炸在我耳边,浑身一哆嗦。定睛看树下站着老三,她什么时候跟来了?正疑惑间,她又指了指不远处说:“咱爸来了,还不赶紧下来?”看她那表情,我来不及思考,扔下捉知了的小网网,翻身就下来了(估计是看武侠剧里英雄翻身下马的情景多了)。“咕咚――”结果就是我被狠狠地摔了大腚墩儿。“哎哟――哎哟――”我不停的.呻吟,这个臭老三,看见这情景,也吓傻了,顾不上笑话我就一溜烟地跑了没影儿。我四下看看,哪里有爸爸的影子?这个臭老三,想必是为了捉弄我,知道爸爸不让我爬树,故意拿爸爸来唬我。

或许是那树不够高,或许是我小孩子骨头弹性大,总之,我好端端的回了家。晚上,有仇必报的我在被窝里逮着老三狠揍一顿。

五月份是樱桃下来的季节。大姨家院后的两棵樱桃树果子结得格外稠,他们家吃不完就唤来我们家娃子去解馋。呜呜泱泱的我们四个娃儿骑了两辆破自行车就窜去了。视察树情后,发现这樱桃树分叉太多,都是斜着分的杈子,而且每根杈子都承重不是太给力的,以我多年的爬树经验来判断:这样的树不好爬。绕了樱桃树一圈后发现,旁边长着棵笔直的泡桐树,(*^__^*)嘻嘻……爬这树闭着眼都没有问题的。

吭咔二五的我就窜上了树,找了根朝着樱桃树长的树杈骑上,流着哈喇子就伸手去够那红澄澄的樱桃串子。“咔嚓――”一声过后,我就骑着树杈,哈利波特骑扫把般的飞向大地,只是那姿势没有那小孩儿潇洒。我痛得叫不出声来,躺在地上良久不能动弹。大概是兄弟姐妹以为我摔得没气了,蜂拥上来边狂晃我身体边喊:“老二,老二,你出口气儿。”我实在是被他们晃得要岔气了,大喊道:“我活着呐,再晃我就散架啦!”

“吓死了,你都搞两回这事儿了。”老三在旁边鄙视地看着我。

“放你的屁,都是你这赖货给害的,残废了你天天背着我,且等着我吆五喝六的对待你吧。”我狠狠地咬牙回她。

回想打树上飞下来的过程,我纳闷了。好端端的我没有往下跳,怎么会飞下来呢?在大家的搀扶下,我仔细地端详了我的飞翔工具――那根树杈,原来这树杈虽说看着很粗,却是新长出来不久的,脆性很大,承受力不强。我这体格的都没有耐受得住,让我体验了把飞翔的感觉,发现哈利波特骑扫把的滋味并不良好。

成年了,还是对长势良好的树有着独特的欲望感觉。嘿嘿嘿,这不,前几天,有人撺掇我去樱桃沟摘樱桃。且不说樱桃摘了多少,那树算是爬过瘾了。还别说,爬起来是英姿不减当年啊!只是第二天就惨喽,胳膊腿儿啥的都疼得要散架。看来是我老了。

不管怎么滴,这爬树的事儿,什么时候回忆起来,都亦如刚刚经历过。嘿嘿嘿――过瘾的很呐!

儿子的那些事儿散文汇总篇六

如果让你立刻说出一个心理学家的名字,你很可能脱口而出——弗洛伊德!有人把弗洛伊德和爱因斯坦并称为“20世纪改变人类思维方式的两个犹太人”。很多人认为弗洛伊德的思想是具有革命性、开拓性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尽管弗洛伊德在心理学的推广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他也使得普通大众对心理学产生了误解,并且随着现代心理学的不断发展,这种理解也越来越背离当今的科学心理学。

很多人认为弗洛伊德的思想是具有革命性、开拓性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弗洛伊德之前,欧洲至少有七本书中出现过“潜意识(unconscious)”,”知觉(conscious)”。“自由联想(freeassociation)”、“儿童性欲(infantilesexuality)”等概念也不是他首先提出的。甚至一些文学作品也比他更早提出无意识驱动行动、梦中的性欲表征物、内心冲突,甚至俄底普斯情结等概念。弗洛伊德只是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集它们之大成,将这些思想综合成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并不是大多数人所想的那样——弗洛伊德创造性地提出了那些思想。

他会说自己成功地将信息从你的潜意识中提取出来。这种既不可被证实,又不可被证伪的理论在科学研究中是没有什么科学价值的。

尽管如此,弗洛伊德还是在尽量为自己的理论寻找证据的,但问题也正出在这些证据上。他总是用自己的病例作为自己理论的依据。要知道,那时看得起精神病的都是富有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们怎么能代表所有人呢?更何况这些人都有精神病,他们的思维和正常人怎么能一样呢?从这些人身上得出的结论当然不能在普通人身上推而广之了。另外,这些病例都是弗洛伊德自己的病人,病例都是他自己整理的,他可能有意无意地选择那些支持自己的案例,而忽视或根本注意不到其它的。同时,弗洛伊德还会有意无意引导病人说他想听的(这不能怪他,人类都避免不了),而病人也会因为迷信权威或者为了取悦别人而无意地说那些弗洛伊德想得到的。因此,这些案例并不能作为弗洛伊德理论的强有力的证据。

弗洛伊德早期有大量追随者,后来大都决裂了,甚至老死不相往来。这些人里包括荣格、阿德勒、埃里克森等一大批着名心理学家。因为他们的观点与弗洛伊德产生了巨大的分歧。比如,他们有些人认为弗洛伊德只注重了五岁前的经历对人格的影响,而忽视了五岁以后漫长的人生经历,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有些人认为弗洛伊德理论中存在性别歧视现象,还有人认为弗洛伊德过分强调性本能,等等。

批评弗洛伊德的声音还不止这些,可是他的名气却丝毫未减。他的理论对我们传统的思维产生的冲击太大了!最重要的是,他提供给人们一个全新的角度对自身进行更多思考。但是,弗洛伊德的理论不等于心理学,更不能代表现代心理学,它只是心理学的一个早期的流派。

所以,不要总是拿弗洛伊德说事儿。

儿子的那些事儿散文汇总篇七

(一)。

身边朋友一个接一个失恋,不是失身便是失魂,再不就是自尊被糟践的一塌糊涂。

在北京的一朋友,然妹子在地铁里哭的一塌糊涂,我们都劝。明明被甩的人是她,她还在给对方找借口找理由。芋头在一旁说:“其实你爱上的那个人吧,只是你想象的他而已。他都跟你说了这么多次了,他就是不爱你,除了不爱你,没有任何其他的理由。”

好巧不巧,到南京的时候,又是一哥们失恋。说他失恋倒也不太准确,他跟自己的前度永远断不开。他们可以一起去看电影,他可以帮她修电脑陪她逛街,但是他们就是不能跟以前一样在一起。这样的事情断断续续地持续了一年,最近他前女友彻底不找他了。他百思不得其解,一直到前两天他得知自己前女友有了新欢。

残酷的是你们分手之后前度跟你联系不断,做着很多暧昧的事情,而又不提跟你复合,那么很可能是她对你已经没有好感了,但身边一时没有山珍,也没有海味,既然没有更好的那么找前度也不错。

所以分手后的第一课大概就是,不要试着回到过去的日子,也许分手后那份关心还是真的,但是如果你也能隐约地感觉到一切都变了的话,就不要再去怀念了。

其实你比谁都清楚,再好的故事都是从前的,而你一直放不开,大概是不甘心吧。所以分开以后才会一直在自己身上找问题,想着如果当时做的更好就好了。

世界上最不公平的事,一定有感情的一份子。痴情的人有他的一番说辞让人无法反驳,提出分手的人一副不忍却又不得不为之的模样——人人都有自己的道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衷。

然而你知道,除了不够爱,其他的都是借口。

(二)。

我跟然姑娘说,“芋头说的话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你爱上的是爱情本身,虽然我知道这种说法既他娘的文艺又玄乎,但是你爱上的就是你憧憬的东西。生活不好也不坏,只是让人觉得孤独而已,所以当出现一个人恰好可以填补你内心的.时候,你就很容易把他当成真命天子。”

如果你满脑子是另外一个人,大概你也能发现这样的缘分。

你和她在一起的时候,走在路上觉得两棵树之间都在像谈恋爱;你跟她分开以后,你觉得两棵树之间永远不会有任何联系。

(三)。

去年的时候《失恋三十三天》是彻底火了一把,再加上之前的单身男女。无数的人都想要在失恋之后遇到一个王小贱,难过的时候能出现一个吴彦祖,可是生活不是电影,生活艰难得多。你失恋难过伤心的时候你只能是一个人,别人根本没办法安慰你,你也根本听不进去。

如果我说,失恋之后难受就难受着,撑过去就好了,大概有很多人会说我残忍,可是这确实是最好的办法。

你失恋不是因为你不够好不够高大不够帅气,不是因为你不够温柔不够体贴不够漂亮,更不是因为你在这段恋情中做错了什么。很多情侣常常吵架又爱又恨却还是得以善终,很多情侣经常做错事惹对方生气却还是天长地久。

这样的一种关系,是你能在这段感情里尽可能地做自己,而不用担心你的明天会没有他。

(四)。

一个人永远不改变的话,他就会遇到相同的事情发生在他的身上,在爱情中尤为如此。

我们常看到有好友在感情上重复犯着之前的错误,让人无奈,最后都是悲剧收常。

很简单,如果你常去夜店寻找,那么你遇到的对方十有八九是逢场作戏;如果你常因为寂寞而跟别人谈恋爱,那么你遇到的对方八成也是因为寂寞跟你在一起;如果你只是因为想要找个人过日子,想有个人在意你,那么你遇到的对方大抵也是如此,你们的日子除了将就还是将就。

同样的,如果你不能接受自己的缺点,那么对方也很难接受你的缺点,因为你在他面前亦步亦趋,小心翼翼。如果你每次挂完电话之后都会担心没有明天,那么你们的感情很可能没有明天,因为你们双方都没有十足的安全感。

唯有你接受你自己的全部包括那些见不得人的缺点之后,你才会遇到一个让你把全部都展现在他面前仍能够喜欢你接受你的人;唯有你成为自己想拥有的人之后,你才会遇到一个像你的人。

失恋的意义在于成长,在于不让你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蹈覆辙。成长远比匆匆投入另一个人的怀抱有意义,才不会让你的感情一次次地不得善终。

我们所谓的人生,不过就是取决于我们能遇到什么样的人;我们能遇见什么样的人,不过就是取决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

失恋这回事儿往大了说是让你成长的好机会,往小了说是让你摆脱了一个错的人。在遇到下一个喜欢你的人之前,保持一段理智的单身,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一种幸运。这是以后最需要耐心等待的幸运,给未来的那个他和自己最好的礼物,就是变得更好,更温柔,更幸福,更懂得珍惜。

儿子的那些事儿散文汇总篇八

在我们当地有一种很特殊的菜,叫做“老板菜”。为什么叫这个名,一直没弄明白,大概是最开始是给那些财大气粗不差钱的老板准备的,所以被人起了这么个诨名。菜很简单,就是大葱,黄瓜,萝卜洗净切成段端上桌,再来上那么一盘黄酱。这菜是不要钱的,当然现在蔬菜都这么贵了,大抵都开始要钱了吧。不过,即便是要钱,大家到了饭店点完菜都会习惯性的补上一句:“再来一盘老板菜。”

老板菜就是老三样,不过是随着季节的变化,当季的那一种会多一些。现在正是萝卜当家的时候,上来一盘老板菜,寥寥可数的几根黄瓜和大葱,剩下的就是翠盈盈绿湛湛的萝卜条了。拿起一根萝卜条,蘸上酱,咬上这么一口,嘎嘣脆,水灵灵的,辣丝丝的,别提多美了。真的,很好吃。对我们胶东人来说,不能生吃萝卜和大葱那是件很痛苦的事。

说起萝卜,小时候是吃得不想再吃了,可是还得吃,而且到了冬天除了大白菜就是萝卜。这大白菜也不能敞开了吃,要留着家里来了客人,逢年过节的时候包饺子。于是,萝卜就成了主菜。炖萝卜干,熬萝卜丝,咸菜也是萝卜条。妈妈是很会过日子的,做的饭菜在岛上也是最好的。可是,海岛在我小时候是最穷的'地儿,盐碱地只能种地瓜玉米小麦,而且地很少,包干到户那会儿,一家一口人才能分到二分地。为了温饱,那些奢侈一点的作物譬如花生就不能种。这样我们就没有花生油可以吃,能吃的只是猪大油。

岸上的姥姥和姨妈会匀一桶半桶的花生油给我家。那么珍贵的东西都要留着和大白菜一起伺候客人的,妈妈都是把它藏起来,用的时候我们孩子是看不见的。所以我从小就以为能做菜的油就是猪油。妈妈用这有限的一点资源尽其所能的调理生活。用萝卜丝包饺子,包包子,熥咸鱼。我对熟萝卜天生敏感,不喜欢它的那种怪怪的味道。所以总是就着生萝卜蘸酱吃饭。妈妈看我一口熟菜不吃也是心疼,就把萝卜切成条,用粗盐沥干水分,再晒干。煮饭的时候,抓上一把,滴几滴油,再放上面酱放锅里一熥。完全没有熟萝卜的那种怪味,咬在嘴里哏哏的,非常好吃。这菜一直是我上中学的主菜,每个星期一去学校,妈妈都会把熥好的萝卜条装进一个大的罐头瓶子里,塞得满满的紧紧的。再把洗好的生萝卜切一根根用干净的毛巾包好,还有一小罐炒好的面酱都装在一个袋子里,这就是我一个星期的菜了。整整六个冬天我都是这么吃的。

后来进城上学工作,我坚决不再吃萝卜,包括生萝卜。九十年代后期,大家的生活开始好起来,于是不管是家里还是饭店,饭桌上都是鱼啊肉啊,我和萝卜彻底绝缘了。再后来,养生又被提了出来,吃够了大鱼大肉的人们,看着三高的身体,开始回归自然。许多不吃的东西又回到了饭桌上。这萝卜因为营养丰富,口感独特自然是少不了的。什么萝卜炖虾,虾米炒萝卜丝,萝卜丸子等等的名目繁多,别人吃的再香,我照旧是不吃的。

这个现象一直持续到我去济南回来的途中,那次没买到卧铺票,只好坐长途客车。车行驶到潍坊的一个高速路服务站停下来吃饭。我没有吃饭就到处转转,看到很多人围在一起买什么,无聊的我也凑过去一看,原来大家都在买萝卜,萝卜不大,看着也不是那么水灵。一根萝卜要两块钱,我很奇怪这么贵怎么都在买呢,因为是洗好的,买了就开始吃。

一圈的人都买了走光了,就我一个人孤零零的站着,买萝卜的大婶一边整理着被挑乱的萝卜一边问我买不买。我说不爱吃那玩意。大婶一听不乐意了,拿起一根萝卜就塞进我手里,非要我尝尝她们潍坊的萝卜。我拿着那根萝卜,尴尬的站在那儿,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大婶看我是烟台的,就说,烟台的苹果莱阳的梨,赶不上潍坊的萝卜皮。看到周围的人都开始注意我了。我只要咬咬牙,拿起萝卜就咬了一口。咦,怎么不是记忆中的味道呢。这萝卜脆脆的水水的,带着一丝甜味,还有少许的辣。咽下去,清心清肺。看着我吃了,大婶眉飞眼笑的问我好不好吃,我连连点头。萝卜吃完了,我赶紧掏钱。大婶摆手不要我的钱,拉扯不过她,我赶忙让她帮忙挑选了几根买了上车。

从那以后,我又开始吃萝卜,当然是仅限于生吃。这中间还发生一件趣事,为了这萝卜,我当了一回贼。忘了是哪一年的十月初一,我和家人一起会回老家上坟拜祭。下山的途中,看到场院房子旁边不知道谁家种了几畦萝卜,露出地面的是绿色的萝卜头,还顶着绿油油的萝卜缨子。我一看,馋的口水都出来了。蹑手蹑脚的跳下去,伸手就薅了两根萝卜,那个心肝啊,吓得都快蹦出来了。抱着萝卜跑了几步,想想不对,又折回去,掏掏兜里装着五块零钱,就找块石头压在萝卜坑上,露出一个角,主人来了就会看到。跑回车上,和大家一说,都直乐。一会儿调侃我还学八路军知道拿了群众的东西给钱,一会儿问我做贼的感觉如何。唉,一言难尽,那是个技术活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