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工作报告简短(汇总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0:50:54 页码:13
最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工作报告简短(汇总9篇)
2023-11-18 10:50:54    小编:ZTFB

报告可以通过文字、图表、图片等形式来展示信息。报告的结论应该简明扼要,同时要确保与整个报告内容一致,避免出现矛盾或重复。接下来,您将看到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报告范文,不妨好好观摩一下。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工作报告简短篇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普查工作的基本情况

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区政府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领导小组(弋政办[2017]28号),并制定了《弋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方案》(弋文体[2017]08号)。区文体局在全区范围内部署了普查工作,下发了普查工作方案,并建立了覆盖面广泛的基层普查员队伍,形成了区属1镇、6办42个村(居)广泛参与、深入挖掘的工作局面。

在普查的经费方面,文体局投入3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普查工作的开展,同时为了工作的顺利进行普查组购置了电脑一台、数码相机一部、摄影机一部、录音笔一支、移动硬盘一块并租了一部qq轿车作为普查组代步工具。

从普查工作开始到现在,区文化馆张馆长带领普查工作组到各镇、办进行了先后多次有针对性的普查工作培训,参与培训人次达180余人,发放宣传材料190余份,发现普查线索45条,投入普查力量76人次,走访民间艺人45人次,并对普查的信息进行及时上报。

二、普查主要线索及特色价值

产、生活中积累和修饰润色后形成的具有哲理的语言。本次普查到的几项医学,如“治疗腮腺炎”“治疳积”“治蛇伤”等单方至今还在民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必须在加强保护中得到延续和创新发展。

三、普查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专业技术人才匮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开发和保护工作量大。在现有的工作工作人员中,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保护工作的专业人才,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一步深度挖掘带来难度。二是普查工作的时间仓促、难度大。想在短短的几个月里,把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挖掘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不少传承人已息手、外出打工。有些人虽在,但由于企业倒闭自己失去了工具、器械等必备条件根本无法展示技艺。还有的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性质、意义没有搞懂担心自己的绝活被别人学了去,对普查工作不配合,给普查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再就是我们的普查员和镇、办分管领导都是身兼数职、工作任务繁重,特别是招商和大拆违各镇、办人力都投入其中,致使“非遗”工作受到影响,无法按时把计划中的工作准时落实到位,且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困难。三是整体保护迫在眉睫。弋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丰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挥着重要的因素。如果这种方式受到破坏生产环境和生产资源丧失,制-作-工-艺将随之失传。许多民间医学单方也可能会失去传承人。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决不是单一的,是相互关联的。要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绥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情况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工作报告简短篇二

我市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狠抓落实。一是层层落实责任,多方争取支持,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先后多次召开相关工作会议,明确各部门各科室的职能及相关责任人职责分工。二是完善和健全相关组织,我市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及专家委员会,8月,鉴于人员变动和工作分工调整,重新调整了组成人员,分别由市文化局一把手局长任组长,分管社文工作的副局长担任副组长、主任,积极向上争取,落实专项经费、调整充实了三名新同志,加强人员力量匹配、所需器材设备得到有效保障。三是精心谋划、科学制订普查工作方案。今年以来,我市先后多次组织国家级专家、学者座谈、论证,多方召开协调会、论证会,有针对性地进行筛选,确定首选普查、申报的重点对象及范围。四是加强培训,专题布置。举办文化站长及普查骨干培训班,提高对非遗保护工作的认识,同时针对部分乡镇、地区的实际情况,组织专题讲解、培训、指导。

一是抓好重点非遗项目的普查、申报工作。在去年完成溱潼会船、溱潼砖雕、淤溪面塑、滚莲湘等普查、申报工作的基础上,今年5月之前,我们重点抓好了溱潼鱼饼虾球技艺、白米糖塑、邓氏脾症、蒋垛许氏伤科项目的整理上报,申报市第二批非遗名录。通过深入民间走访以及组织人员到基层挖掘、收集素材,辅导、指导基层文化站工作人员帮助完善资料、装订档案等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基础台帐资料。二是邀请专家、学者会审,指出存在不足,明确努力整改方向,完善补充方案。今年我们借助溱潼会船已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扩展名录的契机,专题就溱潼会船邀请有关方面专家就如何放大“溱潼会船”效应组织了研讨,结合第二个世界文化遗产日在电台、《新闻》报纸大幅度,大力度进行了宣传报道,引起强烈反响,也达到了教化民众、引起重视的目的。央视4套《走遍中国》栏目,专题播放了“溱潼会船”,进一步放大了这一非遗项目的重大影响。三是查用结合,发挥普查效用。近几年来,我市通过开展各项非遗普查与保护成果展示活动,让人们认知历史,认知非遗保护利用价值,先后组织全市民间艺人绝活现场制作、展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民间美术作品展以及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图片展、农民歌会等活动;同时,精心创作了溱湖旅游文化丛书、出刊了三水文化丛书《人文三水》、《物华三水》、《诗画三水》三本重要刊物,组建了市散文学会,将我市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同时精心采风,创作了“窑工号子”,“筛花生号子”等,打出了“滚莲湘”、淤溪“牵驴花鼓”的品牌,今年,我们还组织了农民歌会民歌大赛,组织参加了市原生态文化农民演唱会活动,让非遗成果得到了进一步创新应用,并在市电视台开辟“三水文化”讲坛,今年以来,我局已就“三水文化”、“溱潼会船”、“走近天目山西周古城遗址文化”进行了三期讲坛,先后两批公布了市第一批、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从而使得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得以传承光大。

我市继续把20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年”。通过“一查”:以各镇为单位,对本镇境内的乡土历史文化进行系统性大普查;“二清”:弄清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历史文化遗产分布、存在保护、传承情况;“三展示”:展示调研活动的重要过程,体现抢救历史文化资源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展示本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物原貌以及抢救、保护和传承情形;展示乡土历史文化大调研活动的思想文化成果,包括文章、摄影(含电视)、美术作品等,确定非物质性文化遗产挖掘、保护、传承项目7项。目前,正在首手准备调研、整理包装的有:董记牛肉、张甸斗七巧、华港皮老虎、溱潼窑工号子、淤溪牵驴花鼓、蒋垛猪头肉、酥饼等。陈氏针灸、吉高故事、罡杨纸扎、大炉烧饼等正在整理之中。今年11月份,将结合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对大调研活动收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进行全方位陈列展示、宣传、教育。

以上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情况的简单汇报。我们所做的工作离上级要求还有不少差距,我们将有条不紊、按部就班的抓好非遗普查、保护各项工作,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工作报告简短篇三

“非遗”普查文件下发后,昌图县即按上级普查精神和具体要求,抓紧落实工作。经过近两个多月的地毯式调查,到7月中全部普查登记工作结束。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普查工作准备充分,措施力度到位县政府和文化局领导对此次普查工作高度重视,按照省市要求,召开普查动员会议,下达相关文件,落实经费和人员,并对全县普查工作实施作出明确安排。责成文化局组成“非遗”普查小组,安排局业务股和文化馆专业调研人员在内的10人调查组,具体负责普查工作。市局召开普查暨培训工作会后,我县随即开展普查工作。先后召开全县33各乡镇分管文化工作的乡镇长会议、文化站长和村文化室负责人参加的普查工作及培训会,有力保障了全县普查工作地顺利开展。

二、克服困难,进村入户开展普查工作。

当,使全县此次的普查工作得以较好的完成。基层把普查调查登记表报上来后,我们组织业务人员加班加点逐一审阅,筛选出较有价值的项目,重新进行登记、规范文本制作、收集整理实物等,同时,基本确立出县级重点保护项目,从中优选出申报市级的项目。市局全县33个乡镇共下发登记调查表415套、收回415套。其中八面城镇、四面城镇、长发乡、古榆树镇、头道镇等表内记录详实细致,填写完整。共调查出各类非遗项目183项,其中:民间文学11个;民间美术27个;民间音乐58个;民间舞蹈3个;曲艺23个;民间杂技1个;民间手工艺34个;生产商贸:1个;消费习俗1个;人生礼俗4个;民间信仰:4个;民间知识:14个。

整理出有代表性项有:一、民间舞蹈类:

1、昌图镇康华的`“八鞭八花”秧歌(师承);二、曲艺类:

3、四面城镇韦林村谢宝君的“东北大鼓”(师承);4、八面城镇桥西村程禄的“京东大鼓”;三、民间音乐类:

四、民间文学类:

5、四面城镇二十家子村王振金的“关于高丽井由来”和“传说”(家传);

6、后窑乡六家子村孔凡国讲的“故事”(家传);五、民间艺术类:

1、长发乡长发村董玉学的“飞白书”(师承)。

2、古榆树镇故榆树村李广学的“棺椁绘画艺术”(家传);六、民间知识类:

1、四面城镇苏家村万玉珍诊治的“红外伤、丁毒”(家传);七、民间手工技艺类:

1、四面城镇东大村徐化生的“水泥鸟制作工艺”(家传)总之,昌图县非遗工作在县委和县政府以及文化局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下,取得了一定进展,较为完满的完成了市里交办的普查任务,但距上级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有待今后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工作报告简短篇四

吴忠市地处宁夏中部,现辖利通区、青铜峡市、盐池县、红寺堡开发区5个县(市、区),总面积2.3万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130万人,回族总人口65.6万人,约占50.2%,是我国主要的回族聚居区之一,也是全国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地级市,故有中国“回族之乡”之誉。

吴忠距首府银川60公里,九曲黄河穿境而过,被称为“塞上江南”、“鱼米之乡”,有多年的灌溉历史,借贺兰山之屏障,得黄河水之养育,林茂粮丰、六畜兴旺,是宁夏商品粮、鲜奶、果品、畜产品、水产品的重要产地,也是宁夏滩羊、绒山羊、中药材的主要产地,并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吴忠市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浑厚,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2.5万年左右,先民便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夏(约公元前21世纪--16世纪)、先秦时代,为戎狄等少数民族部落游牧之地。春秋战国(约770--2)为煦衍戎居地,秦惠文王更元五年(前3),于今盐池县境内首设煦衍县,大约辖今吴忠市全境,上隶北地郡,是为本地区,亦今宁夏境内有行政建置之始。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境内置富平县。隋唐时期属回乐县,西夏时期属灵州,元朝时期属灵州灵武县,明朝时期属灵州守御千户所吴忠设堡,清朝属灵州县,民国时期属灵武县,1913年设镇。1950年设吴忠市,1963年市改县,1972年置银南行署,1983年恢复市,5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南地区,设立地级吴忠市,原县级吴忠市更名为利通区。20吴忠市、利通区合署办公。

吴忠地理区域独特,交通运输便捷,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水旱码头”和“天下大集”之美称,这里商贾云集,商贸发达,西域各国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不断涌入迁徙,形成了回回民族独特的人文环境和居住环境。新中国成立六十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吴忠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稳定、人民富裕,依托区位条件、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产业定位,吴忠市正在着力打造商贸发达、回乡特色浓郁的滨河生态城市。近年来,经国家有关部委评估先后授予吴忠四个“中国号”,即“中国(吴忠)清真食品基地”、“中国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产业基地”、“中国清真烹饪之乡”、“中国回族建筑之乡”等。

二、主要做法:

吴忠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1、领导重视,精心安排。自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及2005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下发后,我们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指导方针,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有条不紊进行普查工作。起草了《吴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方案》(送审案)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及时上报市人民政府,20市人民政府第51次会议纪要通过,当年划拨启动经费三万元,用于普查工作。特别是12月在隆德现场会签订了责任书以来,按照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安排意见》,局领导亲自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立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召开专题座谈会,探讨保护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子,保持“原汁原味”,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挖掘社会力量,克服困难,规范运作。同时召开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动员会,制定了文化馆包扶乡镇专业技术人员的职责,明确规定了包乡专业技术人员即为各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员,为推进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组织保障。

2、开展调研,制定规划。20我们制订了吴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计划,以20隆德现场会签订的责任书为工作目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为指南,明确了具体工作内容、方法、步骤,推动了普查工作的有序开展。定时召开文化馆、包括各乡文化站长在内的观摩会,到张家枪训练基地观摩,对传承人的生产状况、生存状况和项目保护情况实地调研,激发了大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热情。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我们积极配合《吴忠日报》、《吴忠电视台》为主的新闻媒体开展宣传,在全市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动员社会力量共同推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年底我们配合《吴忠电视台》制作了以“民族智慧的守望者”--巡访吴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题的专题片,节目播出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与之有关的项目人到保护中心询问提供“非遗”保护要求被普查。组织开展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设计展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橱窗,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让更多的群众了解相关知识和我市申报非遗的具体项目,积极有效地促进了非遗工作的发展。

(二)全面普查,成绩斐然。

1、加强培训,抓好示范。重点抓好骨干队伍的培训,我中心先后多次举办各乡镇、社区文化站干普查培训班,请市级专家授课,观看普查音像资料片,吸取普查和保护工作的经验做法。培训文化干部和普查员六十余人次,为高质量地完成普查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不断发展,要求业务人员紧跟形势,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人员工作能力。为此,我们先后多次派“非遗”专干到自治区“非遗”保护中心学习,掌握了非遗数据库录入技术,在实际普查工作中,非遗工作人员勤学多问,使工作顺利开展。

2、在普查工作中我们深入基层,细致调查。我们特别重视发挥乡镇文化站干的作用,紧抓文化站长这个主线不放松,按照“三不漏”(不漏线索、不漏村镇、不漏门类)的要求,调查了市区近百个行政村,走访了数位传承人和艺人,获得了很多线索,并对其进行分类收集,在田野调查中认真采录文字、图片并录像,回来后认真归纳整理。今年4月,动员各文化站干部和文化馆工作人员,收集了86件实物,建立了吴忠市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厅,引来各方人士参观,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好评。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工作报告简短篇五

今年初以来,在省非遗办精心指导和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下,我市按照省政府、省文化厅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全面普查、摸清家底,健全机制、规范管理,整体保护、传承发展”工作目标,坚持“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指导原则,结合我市实际,确定前期准备、线索排摸、项目普查、材料制作和市级验收五个普查工作阶段,组织全市普查工作人员广泛深入地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至今年9月顺利完成普查任务,成效显著。

一、主要成效

我市普查工作尽管实质性起步较晚,实施普查时间不足6个月,但由于开年以来全市上下形成共识,抓后进促平衡,抓重点促发展,攻坚克难,快速推进,卓有成效,同时发挥好了后发优势,因此普查工作总体态势和质量良好,并取得十分喜人的成果。

(一)基本摸清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底。

我市普查工作尽管实质性起步较晚,实施普查时间不足6个月,但由于开年以来全市上下形成共识,抓后进促平衡,抓重点促发展,攻坚克难,快速推进,卓有成效,同时发挥好了后发优势,因此普查工作总体态势和质量良好,并取得十分喜人的成果。

1、初步摸清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据不完全统计,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民间手工艺、传统医药、民间曲艺、戏曲以及民间美术等7个类别,有东北二人转、东北二人转——拉场戏、绥棱二人转、望奎皮影、绥棱黑陶制作技艺、兰西挂钱、海伦剪纸、农民画、海伦黑纸刻画、绥棱米醋制-作-工-艺、唱菜、“乌拉草”编织工艺、拔火罐疗法、柳编工艺、木片粘贴画、源升河酿酒法、版画、手工艺笤帚、根雕、邹氏膏药、耿氏微创无痛疗法、周氏探针刀药系列疗法、工艺筷子、墨纸刻画、咔戏、玻璃画等26个项目。

布在全市10个县市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曲艺等门类在各地的差异性较大,不少项目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并带有鲜明的个性和地域特色。

3、传承人状况。普查中发现了一大批扎根民间的艺人,全市共走访了非遗传承人23人,掌握了极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信息,其中对重要项目的传承人,不仅登记他们的年龄、职业、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及健康状况,还进行了拍照存档。

(二)发掘整理了一批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及时抢救本地区具有代表性或重大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是对全市濒危项目、高价值项目、特色明显项目、老年人年事已高项目、高潜力项目和影响广泛项目等2493个项目优先进行深度调查,进行录音、录像和摄影等采集,及时加以抢救和重点保护。如秀洲区抢救不同版本的民间文学《呆头女婿》、《徐文长的故事》和一批传统曲艺作品等。

2.结合普查推出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嘉善田歌、平湖派琵琶、平湖钹子书、海盐滚灯、蚕桑习俗(含山轧蚕花,桐乡和湖州德清联合申报)等5个项目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嘉兴灶画艺术等12个项目被列入省第二批非遗名录,“嘉兴端午习俗”、“海宁硖石灯会”、“桐乡轧蚕花”和“平湖市迎大蜡烛”列入首批浙江省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数百个项目列入市、县级非遗名录;平湖市还公布了一批镇级非遗名录。其中民间文学《桐乡蚕歌》、传统音乐《南湖采菱歌》、传统舞蹈《秦山老虎嗒蝴蝶》、曲艺《海宁滩簧》等众多市、县级名录,均为这次普查新挖掘的项目。此外,我市积极配合省文化厅做好《中国蚕桑丝织》“联合国非遗名录”申报工作。

(三)初步建立了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

资料全,许多项目的调查都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才能完成,所有资料都要使用电脑操作。因此,这次普查对新老普查员来说,从知识结构到工作强度都经受了一次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涌现出了许多催人奋进、令人尊敬的感人事迹。一年多来,我市通过层层选拔、多级培训、深造进修、实践锻炼等多种形式和途经,共组织和培养了16973名专业和业余普查工作人员,在全市初步建立了一支以市、县两级文化机构业务干部为主干,镇(街道)、村(社区)文化员为基础,社会协查员等为补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情况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工作报告简短篇六

这是一篇关于。

的范文,可以提供大家借鉴!

一、咸丰县县域社会经济概况。

咸丰地处鄂西南边陲,位于鄂、渝、湘、黔四省市结合部,属“老、少、边、山、穷”县,有湖北西大门之称;在古代亦有“荆南雄镇、楚蜀屏翰”之誉。全县版图面积2550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185个村,总人口36.48万人。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16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7.6%。境内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为47.5%。矿产资源丰富,可供开采的矿产达13种。自然风光绚丽,有着丰厚的人文景观。在我县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南剧、干栏吊脚楼建造技艺、刺绣等内容丰富、底蕴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是我县各民族的骄傲,而且成为ji励支撑全县人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有效保护和利用好这些优秀民族文化遗产,是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近年来,为认真贯彻落实《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

工作方案。

》等文件精神,我县文化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得到了县、乡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和配合,保护工作迅速启动并全面开展,全县上下掀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取得了显着的工作成效。现将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报告如下。

一、取得的成效。

xx年6月,我县正式启动“非遗”普查工作,县文体局在广泛征求意见,充分结合实际的基础上,制定了《咸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案》和《普查方案》。在当年全县。

半年工作总结。

会上,县文体局对普查工作进行了全面布置,明确“非遗”保护由文体局牵头,文化馆、文管所为责任主体,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全力参与配合。同时,普查工作还被列入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年度工作目标。

合同。

管理。为解决设备欠缺问题,文体局购置了电脑、桌椅,还派人专程到武汉购置了摄影、摄像、录音等设备器材。为提高普查人员的业务素质,文体局召集乡镇文体中心、文化馆、剧团、文管所等单位职工培训会,认真组织学习了国家、省、州各级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文件、通知,祥细介绍了我县文化遗产保护和“非遗”普查任务、要求,并就普查业务进行了系统培训,为普查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谚语。

100多余条,新发现民间舞蹈有小村“打土地”、尖山“板凳拳”;民间曲艺有黄金洞的“三才板”,民俗有活龙的“排排亮”,还收集有吊脚建造技术、咂酒、油茶汤、绣花鞋、神豆腐等制作工艺,进一步充实完善了我县民间艺术档案信息库,为建立县级名录作好了准备。

我县在开展“非遗”保护的过程中,一边认真开展普查,一边积极进行申报。xx年5月,我们将南剧、地盘子、板凳龙三项民间艺术到省工商部门进行了注册登记,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受理,使我县以上三种重点民族文化艺术进入了法律保护程序,抢得了保护先机和制高点。在全州开展申报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工作中,我县认真筛选南剧、地盘子两个项目,组织专班编写申报材料,制作申报电视专题片以及cd数据光盘和其它辅助材料,虽经几次反复,但我县每次报送材料都做到了及时、准确,有力地支持了全州申报工作的开展。xx年年7月,我县南剧、地盘子被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我县南剧被公布为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19年,我们将吊脚楼建造技艺申报了国家、省级名录;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了“民间艺术之乡”的申报工作,2019年,我县朝阳寺镇被公布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县各乡镇也初步形成了“一乡一品”的格局。

(三)“非遗”普查促进了我县民间文化艺术精品的打造。

围绕打造南剧艺术之乡的目标,我县全面加强对南剧的保护和传承。xx年县政府拨款20万元,创作排练了大型土家历史故事剧《女儿寨》,年底在全州人代会期间演出,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积极开展民间文艺创作活动,先后多次举办了全县“三民”汇演、唢呐大赛、乡村民族文化艺术节等多种形式的民间文艺汇演。加大“湖北苗寨第一村”官坝村的苗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力度,全力打造土家摆手舞、草把龙、牛虎斗等民间艺术精品,成功举办了“官坝民俗文化节”活动,有力推动了民族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工作报告简短篇七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活动的结晶,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时间遗迹。

但近年来,随着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呈现令人堪忧的局面,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从地球上消失。

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国,在对其的保护上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重庆巫溪“巫文化”为例,试图探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措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工作报告简短篇八

我国拥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文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和质量上,在世界当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达到87万项,可见我国在非物质遗产资源上是多么的丰富。

但近年来,随着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呈现令人堪忧的局面,如何保护逐渐消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当前我国文化历史保护的重要课题。

笔者通过对重庆巫溪“巫文化”的现状分析,来试图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一些策略方法,同时也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一、何谓“巫文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巫文化”则指的是我国古代巫咸国区域的特定文化遗产,是当时低下社会生产力背景下产生的特殊文化风俗,以“巫”为其文化的重要特征,表现为占星、占卜等类型的宗教活动,是先民朴素世界观和精神寄托的一种再现,其遗风遗迹主要集中在现在的巫溪等地。

巫文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巫师这个特定时间特定职业所衍生出来的文化。

由于当时的生产力低下,人们的思维水平受限,对虚无缥缈的“神”有某种敬畏之心,巫师作为神与人沟通的媒介,成为当时先进文化的代表。

比如说巫师为了能和神沟通,必然需要掌握大量的天文历法知识,为了满足虔诚信徒“驱鬼治病”的愿望,所以需要掌握相关的药物原理。

诚如民俗大师乌丙安所言:“古代的巫师因占卜需要,长年观测天象,收集了大量天文知识,并摸索出了四季规律,中国农历、节气划分与此密不可分。

巫师为‘驱鬼治病’,曾遍尝百草,并发明简单的制药方法,这对中医影响深远。

同时,古代一些文学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也与‘巫文化’有关。”

巫文化产生之后,通关大量的战争和部落迁徙活动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巴楚文化开始融合。

而后在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之后,巫文化正式融入华夏文明的范畴,但始终能够保持自身的独特性,虽然期间也融入了儒释道三家的文化内涵,但本质还是以“巫”为特色的文化传承。

巫文化内容丰富多姿,是人类童年时期的精神印记,具有众多文明滥觞的研究母题,它的“天人合一”、盐文化、药文化、巫歌巫舞文化等等,都极大的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拓深了人类文明的广度。

二、巫文化的现状。

在我国的.历史变迁之中,巫文化因为其诡异虚无的内质而饱受压制,很多人都将巫文化简单的概括为“装神弄鬼的把戏”,这种偏见一直延续至今。

但随着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人开始对巫文化背后的积极意义展开探索和发掘,这个沉睡千年的华夏文化终于获得了再生。

巫文化可谓博大精深,是人类早期文化的重要表现,更是华夏文明的根基,中国人类学会会长叶舒宪表示:“中华的传统中,最重要的、根最深的就是巫文化。

”2010年,政府成立了重庆华夏巫文化研究院,带动了巫文化研究的热潮。

但热闹过后,还是难掩巫文化渐渐消失之痛,其存在问题主要如下:

一是政府的介入度仍是不够。

巫文化作为我国古文明的悠久文化,光靠几个热心学者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政府部门应该首当其冲的承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

但是现实中,政府部门对巫文化的保护常常是走过场、打官腔、互推诿,不仅没有认真的普查巫文化中整体遗留情况,对其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也是视而不见,申报巫文化为华夏正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基本没有。

二是国家对巫文化的资源保护投入匮乏。

对巫文化的历史文化价值没有真正发掘,一方面对巫文化仅仅只是停留在初级的带动旅游业上做文章,只是追求短时利益,让本该成为保护的巫文化,反而成了谋取利益的工具,急功近利之风导致巫文化的破坏和扭曲日益严重;另一方面对巫文化的保护工作一直没有纳入国民经济规划之中,毫无系统保护措施,资源投入过低,保护观念陈旧。

三是缺乏现行法律的保护。

文物保护法仅仅是针对有形的物质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系统科学的界定,让保护工作的开展没有法律支持。

三、巫文化保护的措施。

巫文化的保护无疑是我国文化延续上的重大事件,是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项目,需要我们在认识上提高紧迫感。

这样一种沉淀这民族、历史、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的保护直接关乎我们民族文化的兴衰,是落实国家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对巫文化的保护:

一是在立法上加强对巫文化的保护。

不断完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建设,广泛借鉴外国先进的立法规范,将以巫文化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法律的保护体系之中。

二是加强宣传力度,让民众参与到保护行列之中。

公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公众的文化素养高低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程度的高低。

为什么当前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显得这么力不从心,就是公众在态度上压根不觉得这是一件大事,错误的认为跟自己生活毫无关联,这是非常可悲的现实情况。

作为我们共有的文化记忆,尤其需要我们自己亲身参与进来,护守自己的根,才能真正拥有自己的文明传承。

所以,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如果不能引起广泛的传播,很容易就陷入淹没无闻的境地,我们应该在教育体制上、社会影响力上多做文章,带动国人从根本上转变以往漠视的态度。

三是推进巫文化保护的体系建设。

不仅要搞好普查工作,还要建档建章建制,形成一系列的保护流程,对巫文化的管理、维护、研究都应该形成长效机制,国家加大资源投入,保护程度纳入地方政绩考核,并培养出一支相关的人才队伍。

对于巫文化的神秘和其中的丰富内蕴,怎么能不让我们现世之人心动神往呢?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内蕴和底色,巫文化无疑是支撑着一个国家文化厚度的重要基石,标识着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只有不断弘扬和继承以巫文化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让国家文运昌盛,才能让民族屹立不衰。

而要做到弘扬和继承,首先是要巫文化走入公众视野,走出去是为了将文化传承不衰,千万别让流传了千年的巫文化在我们的手上消失殆尽。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年。

[2]王继英,《巫术与巫文化》,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工作报告简短篇九

咸丰地处鄂西南边陲,位于鄂、渝、湘、黔四省市结合部,属“老、少、边、山、穷”县,有湖北西大门之称;在古代亦有“荆南雄镇、楚蜀屏翰”之誉。全县版图面积2550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185个村,总人口36.48万人。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16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7.6%。境内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为47.5%。矿产资源丰富,可供开采的矿产达13种。自然风光绚丽,有着丰厚的人文景观。在我县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南剧、干栏吊脚楼建造技艺、刺绣等内容丰富、底蕴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是我县各民族的骄傲,而且成为激励支撑全县人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有效保护和利用好这些优秀民族文化遗产,是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近年来,为认真贯彻落实《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

工作方案。

》等文件精神,我县文化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得到了县、乡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和配合,保护工作迅速启动并全面开展,全县上下掀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现将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

工作报告。

如下。

一、取得的成效。

xx年6月,我县正式启动“非遗”普查工作,县文体局在广泛征求意见,充分结合实际的基础上,制定了《咸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案》和《普查方案》。在当年全县。

半年工作总结。

会上,县文体局对普查工作进行了全面布置,明确“非遗”保护由文体局牵头,文化馆、文管所为责任主体,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全力参与配合。同时,普查工作还被列入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年度工作目标。

合同。

管理。为解决设备欠缺问题,文体局购置了电脑、桌椅,还派人专程到武汉购置了摄影、摄像、录音等设备器材。为提高普查人员的业务素质,文体局召集乡镇文体中心、文化馆、剧团、文管所等单位职工培训会,认真组织学习了国家、省、州各级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文件、通知,祥细介绍了我县文化遗产保护和“非遗”普查任务、要求,并就普查业务进行了系统培训,为普查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xx年7月起,县文体局抽调精干人员(主要涉及音乐、舞蹈、摄影、文字等)组成专班,首先从清坪镇展开普查工作。截止2019年底,完成清坪、忠堡、活龙、尖山、小村、大路坝、朝阳、黄金洞、高乐山、丁寨、甲马池、丁寨等11个乡镇的田野普查,普查工作覆盖到全县所有乡镇和大部分村组。在整个普查过程中,专班人员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扎实细致的作风,克服经费少、交通工具不足、工作难度大、生活不习惯等实际困难,爬山涉水,走村串户,遍寻民间艺人。尤其对重点项目、重点传承人进行了深入调查,运用摄像机、照相机、采访机等现代设备和人工手段详细记录所发现的山民歌、民间文学,以及普查到的各种民间技艺,从而掌握了大量珍贵的信息资料。对这些资料,普查人员还各司其职,边普查,边整理。椐不完全统计,我县普查涉及项目45个,确认县级名录32余个,整理文字资料50多万字,拍摄照片1400余张,刻录cd光盘40多张,dvd光盘20多张,登记民间艺人300余名,新收集民歌200余首,小调30支,民间故事、谚语100多余条,新发现民间舞蹈有小村“打土地”、尖山“板凳拳”;民间曲艺有黄金洞的“三才板”,民俗有活龙的“排排亮”,还收集有吊脚建造技术、咂酒、油茶汤、绣花鞋、神豆腐等制作工艺,进一步充实完善了我县民间艺术档案信息库,为建立县级名录作好了准备。

我县在开展“非遗”保护的过程中,一边认真开展普查,一边积极进行申报。xx年5月,我们将南剧、地盘子、板凳龙三项民间艺术到省工商部门进行了注册登记,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受理,使我县以上三种重点民族文化艺术进入了法律保护程序,抢得了保护先机和制高点。在全州开展申报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工作中,我县认真筛选南剧、地盘子两个项目,组织专班编写申报材料,制作申报电视专题片以及cd数据光盘和其它辅助材料,虽经几次反复,但我县每次报送材料都做到了及时、准确,有力地支持了全州申报工作的开展。xx年年7月,我县南剧、地盘子被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我县南剧被公布为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19年,我们将吊脚楼建造技艺申报了国家、省级名录;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了“民间艺术之乡”的申报工作,2019年,我县朝阳寺镇被公布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县各乡镇也初步形成了“一乡一品”的格局。

(三)“非遗”普查促进了我县民间文化艺术精品的打造。

围绕打造南剧艺术之乡的目标,我县全面加强对南剧的保护和传承。xx年县政府拨款20万元,创作排练了大型土家历史故事剧《女儿寨》,年底在全州人代会期间演出,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积极开展民间文艺创作活动,先后多次举办了全县“三民”汇演、唢呐大赛、乡村民族文化艺术节等多种形式的民间文艺汇演。加大“湖北苗寨第一村”官坝村的苗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力度,全力打造土家摆手舞、草把龙、牛虎斗等民间艺术精品,成功举办了“官坝民俗文化节”活动,有力推动了民族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工作。

(四)、“非遗”普查促进了民间文艺活动的广泛开展。

围绕“非遗”保护并结合普查工作,近两年来我们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民族民间文化活动,有力地促进了“非遗”保护和普查工作的开展。xx年至今,我县连续举办了四届“中国、咸丰梨树文化节”,南剧、地盘子、板凳龙、锁呐、哭嫁歌、草把龙等民间艺术多次被搬上舞台,较好地打造了民族文化品牌。xx年,活龙坪乡主办了全县第一届乡村民间文化艺术节。xx年年9月,高乐山镇主办了全县第二届民间文化艺术节,xx年,我县举办了全县第三届“三民”调演。xx年年10月,活龙坪乡举办了全乡民歌歌王争霸赛。2019年11月,我县举办了全县民歌大赛。这些活动都有效地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文化,促进了普查工作深入开展。

(五)、“非遗”普查促进了优秀民间艺人得到有效保护。

目前我县有1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名州级“民间艺术大师”、12位县级优秀民间艺人。在保护措施方面,我们一是于xx年举办全县“三民”调演之际,请示县人民政府命名表彰了全县首批12个优秀民间艺人,县政府给每人每年发放补贴800元;二是抢救机遇,将地盘子传人李仕洲、板凳龙传人周礼乐、干龙船、咂酒传人李政福等人申报了省、州级民间艺术大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三是通过举办锁呐大赛、民歌大赛、梨树节、民间文化艺术节等各类活动,给广大民间艺人创造了展示技艺的舞台和获奖的机会;四是在我县文联创办的《唐崖》杂志和文化馆创办的“风景弯弯”文学网站开办专档,加强了对民间艺人的宣传推介。五是以农村、社区、协会、学校为载体,建立民歌、南剧基地,进一步开展“民歌、南剧进校园”活动,使其成为培养后备人才的基地,确保民族民间艺术绝技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六)“非遗”普查促进了民间文化艺术的繁荣。

一是加强了对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文化、民宗等部门紧密协作,xx年组织创建了《唐崖》文学杂志,目前已出版12期。编辑出版了《咸丰民间故事》、《民间对联》、《民间器乐》、《民间舞蹈》、《民间谚语》、《民间歌谣》等五大集成。二是请求县政府设立了全县民族文学创作奖励基金,有力地促进了文学艺术创作。近几年来,我县文学艺术工作者先后出版了《色调蓝蓝的远处》等3部散文专集;创作了《乡村阳台》等120余篇散文、诗歌作品,其中,散文集《城乡边缘》获全州“五个一”工程奖。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县委、县政府的重视、部门的支持、社会积极参与,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县委、县政府始终将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贯穿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认真落实文化遗产保护“五纳入”政策。先后召开了一次县委常委会议,两次政府常务会,一次现场办公会议,听取了文化工作尤其是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情况汇报,研究解决文化部门具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近3年仅文化工作就制发文件10多个,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还先后拨款2万元用于购买普查设备,15万元用于开展“申遗”工作,10万元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协调民宗局争取资金10万元打造南剧《女儿寨》,8万元编辑出版《咸丰民间器乐》等文化丛书,每年2万元创办《唐崖》文艺平台,最大限度地解决了文化部门开展保护工作的经费紧缺的实际问题。县乡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恩施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积极参与支持全县各类文化活动的举办。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更是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民族文化遗产抢救保护。

(二)、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力争民族遗产的普查保护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在开展长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我县文化部门始终坚持把高标准,严要求与先急后缓、因地制宜统一起来,分门别类,即不搞“一刀切”,又讲究重点与一般的基本统一。不管是开展普查,还是组织具体的保护活动,我县文化部门按照不同层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濒临绝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到早发现、早立项、早抢救、早建档。对珍贵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保护,做到文本撰写标准化,申报专题片正规化,照片配置规范化,档案资料数字化,对一般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求有录音、有录像、有照片、有祥实的文字资料。而且,我县开展的各项文化活动都将抢救保护贯穿其中。这样,既挖掘了民族文化的精髓,又确立了保护重点,使珍贵的、优秀的民族文化在经常性的保护工作中得到良好传承合理利用。

四、下步工作打算。

虽然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已告一段落,但这仅仅只是阶段性的。今后,我们将把这项工作持续开展下去,搞好查漏补缺,力争做到全面、细致、深入。

认真整理普查资料,着手建立《咸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撰写各个艺术门类的单项材料,建立艺术传人档案,建立《咸丰县民间艺人档案信息库》。

(二)完成《民间艺术集成》和《文化遗产丛书》的编修工作。

组织专人专班,广泛收集资料,分期分批印刷出版《咸丰民间舞蹈集》、《咸丰民俗》等各大集成。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的撰写和出版工作,主要对现在已成形或正式出版的书籍进行模底登记,组织力量选择重点撰写并出版一批。

我们已将南剧、地盘子、吊脚楼建造技艺向国家、省级申报了保护名录,下一步我们将在广泛征求意见、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筛选项目,力争我县有更多的项目入选国家、省级保护名录。

(四)开展民间文化保护区和特色村的命名活动。

积极支持各乡镇(区)、村结合实际提炼1-2种本土特色文化,加紧打造、精心提高并为之开展各项文化活动,使本土特色文化更加鲜明,更加具有影响力。尽快制定文化保护区和特色文化村的评选细则,广泛开展命名活动。今年底,完成命名第一批文化保护区和特色文化村工作。

(五)加大对民间艺人的保护力度,壮大民间艺术保护队伍。

积极向国家、省级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县级优秀民间艺人,按照艺术门类每类评选2-3个。今年下半年,我们将与民宗局联合召开一次民间艺术大师、民间艺人座谈会,指导并督促民间艺人制定传承民间艺术。

工作计划。

加快培养青艺人鼓励他们组织开展经常性演出活动。今年下半年力争命名全县第二批县级优秀民间艺人。

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积极创办民间艺术团体,并对现有各类民间艺术团体和文化组织进行登记、适当时命名授牌。每年有针对性地举办3-5期民间艺术培训班。请县内知名民间老艺人跟班辅导,不断壮大民间文艺工作者队伍。

切实加强领导,加强部门配合,与民宗部门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文艺集成出版、民间文艺汇演;与旅游部门联合开展生态文化保护区、特色文化村命名和文化资源开发工作。在旅游景区推出具有咸丰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印制介绍咸丰风土人情的画册、简介,推广摆手舞、地盘子、板凳龙、唢呐、山民歌等。与广电部门联办“周末文艺”或其它节目,续滚动播出咸丰本文化。与教育部门合编一本比较全面系统的乡土文化教材,在义务教育阶段四、五年级每周开放一节乡土文化课。

切实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争取用3-5年的时间培训一批民间文艺人才,出版一批民间文艺丛书,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文艺品牌,开展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文艺活动。初步建立起以文化、民宗部门为龙头,乡镇为支撑,农村为基础,文艺协会为纽带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和党政重视、部门负责、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目前,我县正在深入实施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我们将追加措施,抓紧普查、挖掘和整理工作,努力使民族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咸丰提供精神动力。我们相信,有一批乐于传承、善于创新的艺人队伍,有一个良好发展的社会环境,咸丰的民族文化遗产一定会得到有效保护和良好传承,咸丰的民间艺术之花一定会开得更加鲜艳,更加灿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