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玉兰花散文(通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19:32:12 页码:7
2023年玉兰花散文(通用8篇)
2023-11-10 19:32:12    小编:ZTFB

总结具有导向性和指导性的作用,可以引导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怎样才能写出一篇准确、简洁、有条理的总结呢?通过看一些他人的总结,或许我们能够找到写作的灵感。

玉兰花散文篇一

万物之间,会是怎样的一场遇见,许是在初识前早已注定,如我与玉兰。

__题记。

早春时,得知十多棵玉兰树被移来离家不远的滨河路,欢喜死我了。

记得第一次见到白玉兰花时,还不知道它有个这样美的名字。前4月里在一个下雨天,漫步在的大学校园里的我被一树纯白状若折翅蝴蝶已开始凋零的玉兰花震撼,也许是恰逢阴雨天,也许是正遇其凋零,竟突生了几分伤感和怜惜,也开始莫名地喜欢。每每开花时节,常常会一个人傻坐在石椅上,看它发呆。只是这玉兰并不常见,离开校园后多年,和它的相见,竟只在梦里。

这下好,一下来了10多颗,不敢想见时会是怎样的情形。

那日,天气罕见的晴好,决定出去看看。

老远就望去。

我仿佛看见花骨朵了,心一惊,不敢信。

走近,围玉兰转了好几圈,差点雀跃:已经光了叶子的玉兰枝丫上真的有毛茸茸的花骨朵了,极小极小的,一个一个的,但真的有了,真的有了。

想起了白鹤样的美丽,想起一树玉兰花似梦的语句。

一阵窃喜。喃喃:凌寒的玉兰蓄势待发,开始迎接春天了。

一连几天,早早晚晚,我将这玉兰看得仔细,潜意识总有些渴望这花骨朵能一天一个大变样儿。

可是,我失望了。已经过了好几天,花骨朵一点进展都没,还是极小极小,若不仔细,压根儿就发现不了。

疑心是自己惹恼了玉兰。这纯纯的圣洁的玉兰,是压根儿触碰不得的,不但花儿,连芽儿都触碰不得;不但手,便只是目光,只是如我这般染了些低俗的目光也是断断不可的。它需要净然开放。

许是怕了这玉兰真的是因有我相扰,怕了看这玉兰的枝头迟迟没变样儿,再过玉兰,脚步极轻极轻,目光停留的时间极短极短;只是还照例絮絮叨叨的得说着些无厘头的话,照例看着太阳在玉兰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也许今晚它就能安静的在园里长大变了样儿。也许很快就一树一树的纯白。如斯想,如斯祈祷。

周末,睡了个自然醒。晨起,拉开窗帘,阳光猛地倾泻进来,灿烂。

好傻了一会儿。

忽地明白春天是真的来了!春阳、春风,哦,还有,还有玉兰的花骨朵儿。

整个心空也透亮亮的。

仿佛有一万个声音在呼喊:走,走,出去走走。

是该出去了。

想想做宅女也一连好几天了:听歌、上网、懒觉……。

其实这宅女做的好像是可以寻到诸多的理由来心安理得,比如阴雨的天气,去了生意的烦扰,只剩不多的长假,还算不错的心情。

只是也觉着懒散得近乎奢侈堕落。

是得出去走走了,已经很久没晒晒太阳。

午饭后,出了楼道口。

天空,是喜欢的那种晶莹剔透。

春阳,是喜欢的那种明媚。

春风,是喜欢的那种温柔。

我,是喜欢的那种惬意。

那么,玉兰呢?

没有犹豫,走了滨河路。

走过一排绿荫如盖的榕树之后,远远地袭来一树树纯白纯白,比20多年年前那一树纯白还要来得震撼。

愕然。

玉兰开了!就这样开了?不过是小几天不见而已。幻觉乎?

不清楚是因了怀疑还是惊喜,几乎是狂奔于树下的。

于树下,看得真切。毋庸置疑,我的白玉兰,开了。

玉兰差不多开了一半,却已是一片雪白。

盛开的玉兰花亭亭玉端坐于树梢,洁白晶莹,闹市中也如莲般素雅娴静,暗吐幽香,芬芳行人。

含苞待放的那些花骨朵儿,则如鹤般悠闲于枝头,静看白云蓝天,仿佛别花的开放与她无关。

脑海里总闪着一月里那一个个极小极小的花骨朵儿,闪着那初四见着时还不算大的乳白的花骨朵儿。

玉兰怎地在我不经意间就有了花骨朵儿,又在我不经意间悄悄的绽放?

记得前两天有朋友问起,还说得再等上些时日。我以为我是了解极喜欢的玉兰的,以为是可以看见她开放,听见她落下的,以为这玉兰是应该于3月绽放的呀。

原来我并不真正识得玉兰。

原来,于玉兰而言,我不过是个对她多看了几眼的路人,她全然不会因了我的目光或者感慨改变什么。我走过或者不走过,关注或者不关注,原本没什么不同,于是我总错过一些关于她这样那样的精彩。

看见盛开的玉兰对我笑了。

笑我抵不过那纯白纯白的美丽的诱惑,是个不知道美丽深浅的妄者?

奇怪,便是怎么想,也全然不觉着恼,还翘首,报以莞尔一笑:你说对了。

我终是抵不过玉兰那纯白纯白的美丽。

再过玉兰时,我依然会停下,雀跃或者静默,惊喜或者感伤。

许是久久徜徉于树下的我颇有些失态,引得两个路过的老太太感了兴趣,也停在了树下,还跟着我的目光,盯上了玉兰。

会不会扰了玉兰?

深望,走开。

回眸,继续走开。

今天,我只记住你盛开的样子。

经过滨河路,照例,停下脚步,看了看秋风中近乎赤裸着身子笔直地立于苗圃中间的白玉兰和离了枝头散落一地的叶子,黄黄的叶子。

一种莫名的伤感升起。

脑海里闪过的分明还是早春时节当万物还一派萧条,而这玉兰一树树纯白纯白的花骨朵儿却已傲然枝头的情形。

那含苞待放的白玉兰,纯如玉白如雪,状若白鹤,美得实在叫人惊艳。

而绽放开来的白玉兰,远观,如朵朵莲花挂满枝头,犹似天女撒花;走进,则兰花般暗香四溢。

等其衰败抽叶之时,其形貌若折了翅的蝴蝶。于这树上树下乱飞的纯白纯白的蝴蝶,总让我想起化身蝴蝶翩翩而舞的梁祝,也总让我有些淡淡的心疼。小时候看过的电影《梁山伯祝英台》,现在还清楚记得的画面是那坟前起舞的蝶。疑心是从那时起,在心里,便认定蝶总和凄美相连。

待到青得逼眼的叶子满了一树时,已是夏季。看玉兰婆娑的绿,心里仿佛好受一些。

才发现,这白玉兰,她的四季,她的改变,从不曾在我的视线外。即使现在,仅秃秃着枝干的玉兰。

莫非万物之间,会是怎样的一种遇见,本在初识前就已经注定?

就像这距玉兰不过20米左右那棵大榕树下的梅,我却总忽视了它的存在。总是待到满径袭来它的幽香,才惊喜地发现那一串串探头探脑鹅黄的小花儿竟已满树粲然。

而这玉兰,任怎的春暖冬寒,怎的花开叶落,怎的美丽衰败,对它的那份纯纯的怜惜,总在。

那么我是真的喜欢这玉兰么?

其实是不是喜欢,不重要。重要的只是这玉兰从此可以一直在我的视线内,重要的是不管在何时何地,见它时,总有些话想说,总有初见时对它的喜欢和怜惜。

已过了玉兰所在,照例忍不住回头,秃秃的玉兰,风中微颤,心,也生生地疼了下。

玉兰花散文篇二

看见玉兰花的人,估计没有人不惊叹于她的美的,那美,如此圣洁,无瑕,让人窒息……初识玉兰花,是在那年的春季。

记得是在一个还有一丝寒意的早晨,自习时,往窗外不经意的一瞥,远远地瞄见教学楼下那铺满绿荫的花坛内有一抹雪白,那点点白色是如此眩眼,那白仿佛来自遥远的古代,透过岁月的浓雾,穿透而来。我低声问同桌那是什么花,同桌也答不上来。于是,决定下课后特意去看看,弄明白到底是什么花可以如此惹人。

课后,便向那抹白走去,距离还有数尺之远,阵阵清香便扑鼻而来,那香也很独特,不腻不淡,恰到好处。靠过去仔细打量了一番,只见那树干笔直而立,洁白的花瓣,簇簇如英,片片若离。那白是透着心的白,是几乎没有一丝瑕疵的白,让人感觉无比清爽。那娇柔的花瓣、优美的花型、纯洁的白色,确实是天工神匠用洁白无瑕的美玉琢成的稀世珍品,所有的语言都难以描述那种美。低头看了看,树旁的标签,上写着,“玉兰花,又名‘白玉兰’、‘望春花’,属木兰科落叶乔木,中国著名花木,花期一般在3~4月”等着。那时才知道她是白玉兰,这么好听的名字,名如其花,纯洁似玉。

她的绽放,给整个校园平添了几分春色,她那洁白如雪的花朵让校园的一切都黯然失色,仿佛春天只属于她一个人。那玉洁冰清的容颜,远观花团锦簇,洁白无瑕,妖艳万分,吸引着无数赞美的眼光和哒哒的脚步。

可惜,好景不长,那洁白如玉,天生丽质的花朵就开始褪化,慢慢黯然淡去,不复当初的洁白模样。仅仅过了几个春日,她就这样凋谢了,悄无声息地跌落了枝头。

是啊,好花美丽不常开,如此美好的东西就这样在俯仰之间败落了,怎能不让人叹息呢?我也曾驻足其前,看着那凋零的花瓣和那空落的枝头,心中有说不出的感慨,感慨生命之短暂,美好之无常。

转眼之间,换了年头,又转了季节,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光荏苒,带走了太多,也改变了太多,花,作为大自然馈赠的礼物,也自然逃不过自然的冲洗,注定不会长久。

俯仰之间,又到了玉兰花盛开的季节,彼情彼景,早已“无不是人也非”,时光流转,星转斗移,她还是一如既往地遵循着与大自然的“约定”,盛开在这个百花吐放的季节。虽然每一次,看见她的时间、地点不同,却有着同样的心情。惊羡?激动?可能什么都不是,那感觉说不上来。

那满树的洁白,犹如雪涛云海,蔚为壮观,那花还是如原来美观典雅,清香四溢,沁人心脾。她那端庄大方的仪态,静如处子,清新脱俗之容貌,让人望而却步,唯恐世俗之气玷污了那纯洁之躯。

微风吹过,树随风动,宛如曼妙起舞的仙女,那花恰似仙女手中的丝帕,将整个院落舞动的飘飘欲动。

过了几天,又从此那经过,花瓣早已洒落一地,还寒咋暖的天气,让她那憔悴的容颜,已不再如初,她是不胜凉风的娇羞的。然而,树枝上,还有许多含苞待放的骨朵,依然生机可见。

顿时,我意识到了一种生命的崇高与伟大。

玉兰花虽然凋落了,但她曾经给人带来一时的美好。恍然,想起了龚自珍的那句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似乎也明白了一丝其中的真谛。花开花谢,潮起潮落,世事变幻,人生无常,生命轮回,四季更替……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按照自己的规律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玉兰花的凋落,只是自然规律的结果而已。然而从生命价值的深层次去思考,却又让人寻味。

落红无情却有情,她们为了下一代的成长,不惜殒身葬身于泥土,化为春泥,植根养树,以求来年再生。这种精神是何等地崇高无私。而生命之美就在于此。

我想也许花也有追求吧,或许花本身并无追求,只是人们赋予她不同的内涵罢了。她们只是一成不变地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律,信守着自己的诺言而已。每一年,在特定的时节完成一次生命的蜕变,或绚然,或平凡,或长久,或短暂,一切都是冥冥之中安排好的。

我在想,玉兰花的追求到底是什么呢?或许那是对生命无憾的交待吧。纵终将凋零,但至少有过绚烂的痕迹。

其实呢,一直以来,我都在思索生命的存在意义这个问题。生命是一个高深莫测、偌大的哲学论题,思来想去,才明白,这个问题是不必刻意去思考的,是用心去观察体会的。如此,才会明白生命的真谛在于何处。

玉兰花散文篇三

长到这么大了,还没有真真切切看到过玉兰花怎么开。只知道,玉兰花喇叭状的且洁白如玉。

其实,玉兰花并非只有白玉兰,它应该有多个品种。记得,我在五道口的防化部队大院工作时,就见过一种玉兰,它的花瓣是鲜红的,开春时,玉兰花挂满了枝头迎风招展,甚是妖艳。很可惜的是,一夜的春雨过后,枝头已经没有妖艳的兰花,树底下是缤纷的花瓣,状似黛玉葬花时洒下的泪水化为鲜血,看后很是惨烈。至今想来,还不胜惋惜。如此鲜艳的花朵,为什么就不能让它多存活几天呢!

我们镇机关后院也有一株白玉兰,整个院子就只这一株玉兰树。玉兰树孤零零的独立于竹林、落叶松的丛林中,如鹤立鸡群。每每看到它枝繁叶茂、傲然屹立。兴致来时,我就为它喝彩,喝彩于它的特立独行、它的不同凡响;烦闷时,我又怜悯于它,怜悯于它的其貌不扬,其状与一棵梨树无异。

冬日在雨雪中,竹子、落叶松仍旧那么茂盛、那么的繁荣。唯独玉兰,如一个孤独的老人般干枯的立于风雪中,只有枝头垂着的丝瓜在残风凄雨中摇曳。

春天来临,万木复苏之时。我想,该是玉兰花开时了。于是,一天天我总要站在窗台几回,如一位父亲在期盼待产的婴儿,期盼着玉兰花开,可玉兰树根本就不领我的情,仍旧是干枯的,那般执拗的挺立于青葱的丛林中。

玉兰树还在,玉兰花却已经碾着泥,和着芬芳做了养育玉兰树这棵母体的养分。

是的,玉兰花匆匆的来了,却悲壮的离去了。虽然,它的生命很短暂,但它总归灿烂过!

玉兰花散文篇四

(一)。

当我听到她用命令的口吻告诉我,去微信的朋友圈然后就挂断了电话。我感觉到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急忙登陆。对于微信一直不怎么热心,只是偶尔无聊的时候上去看下朋友们的动态。当我登陆上微信,被一条条同学留言惊呆了。

迅速浏览着同学们的对话,才知道我高中时的同学邢玉兰,在前一天晚上因病去世了。这个消息让我有些晕头转向,感觉会不会是谁的恶作剧?因为就在春节过后,我们还在朋友圈里聊天,她没有和任何人说她得病的事情。刚刚过去一个多月竟然离开人世?无论如何这个消息也难以让人相信。

电话给最好的同学李颖,我知道她和邢玉兰在同一座城市。低沉的哀乐从手机的那端传来,我的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在李颖的口中我知道了事情的始末。其实早在年前邢玉兰就已经知道自己得了淋巴癌,而这种癌一旦发现便已经是晚期了,她并没有告诉任何人,一直坚持给她的学生们上课,直到晕倒在讲台上。

一场春雨淅淅沥沥下了两天,雨珠在玉兰花瓣上轻轻滑落,滴到我的手上,清冷中夹裹着苦涩的味道。那些远去的青葱岁月,那些曾经的快乐时光,仿佛一直未曾走远,但只过一天,仅仅一天,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离开了人世,她带着对亲人和学生的眷恋与不舍。静静地离开了人世。雨水、泪水顺着我的脸静静流淌着,一片白色的玉兰花瓣随雨轻轻落入我的怀里。

站在春雨中,那些曾经的记忆不停地在脑海中闪现。记得在高三准备报志愿的时候,令我们几个好朋友没有想到的是邢玉兰竟然选择了师范学院,因为在我们几个当中她的成绩一直是最好的,结果是无论我们怎样劝她,她都没有动摇考师范学院的决心。直到后来我们才知道,原来她是想尽早地工作,来减轻家里的负担。那时候他父亲因为一场车祸一直不能从事劳动,而家里所有支出都靠她母亲在服装厂打工赚来的钱勉强应付。

当我们兴高采烈地离开家奔向大学校园的时候,她默默地去了本市的一所师范学院。后来关于她的消息不是很多,直到我们大学毕业后,曾经的高中同学又一次回到了同一座城市,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同学们提到了邢玉兰,大家才知道她在市中心小学工作,而且一直被评为优秀教师。

对于教师这个职业一直敬佩却从未想触及的我来说。给那么小的孩子当老师,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当我们知道了这几年她家的情况后,心里都感觉到有些自责。每天忙碌着所谓的前程,竟然忽视了曾经的那份最真、最纯的友情。

(二)。

记得那是一个夏日周末的午后,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相约去了邢玉兰的家。当我们走进她家的时候,她正在厨房里为她父亲熬药,不大的房间里,到处充满了浓浓的草药味。靠近卧室的一张桌子上摆满了各种药瓶,房间里简单得如同刚搬来的一样。为我们开门的母亲显得有些憔悴,有些不知所措的笑容让我感觉到丝丝心疼。

邢玉兰急忙走出来嘱咐母亲快去休息会,原来她的母亲前一天晚上在厂子里加班,直到凌晨才回来。她把炉灶上的药罐端下来,将药汁倒入旁边的一只空碗里,然后端给躺在卧室里的父亲喝。我们只是站在门口,看了看她的父亲,我们知道,她一定不希望我们去打扰她的父亲。看着她那小心翼翼的样子,我低下了头。想着自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想着自己因为不顺心的事开始刁蛮任性,真的有些惭愧。

当她忙完坐在我们的对面,我明显能看出她的.不自然,秀气的脸上多了几许疲惫的神情。我有些不敢相信,对面的这个女孩还是我曾经一起玩大的玉兰吗?那天我们说了很多,想起了曾经一起去偷花,一起去林场偷果子,一起被罚站的许多事情。当我们正说得兴高采烈的时候,她笑了:“还说呢,那一次你们去林郁家玩,我可惨了,你们逃课,结果我被老师罚站。”她一边讲一边笑,笑着,笑着,我看到她眼角流下了泪水。

玉树地震的时候,我接到了邢玉兰的电话,电话里她和我说出了她的想法。她在电话里告诉我,她在学校组织了义卖为玉树的亲人们捐款,她希望我们这些同学能有时间去献一份爱心。如今再回头去想,总会觉得自己有些惭愧,总觉得自己工作忙,而且单位在组织捐款的时候,自己也带头捐款了,就没有想过更深层的事情。

我与她所在的城市并不算远,开车两个多小时。于是,和同学们联系在周末去了邢玉兰所在的市三小。当我们走进学校的时候,操场上已经聚满了人。在人群中我们搜索着她的影子。却没有找到,直到后来我们打听一个学生,才知道,他们老师捐献的书籍已经卖完,她回家去取她绣的一幅十字绣。

在操场上,当我们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我才发现我们同学来了近三十人。在捐款箱那我们捐上了自己的心意,虽然我们并没有买下什么。但站在捐款箱旁边的学生却递给我们每人一本日记本,打开日记本一行娟秀的小字出现在眼前,上面写着:“生活是一本百科全书,里面有许多我们未知的东西,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追寻。让我们拥有一份爱心,去关爱需要帮助的人,这样我们自己也会收到一份幸福!”

当邢玉兰气喘吁吁地抱着一幅十字绣走来的时候,看到我们她的眼睛红了,我急忙走上前去在她的后背轻轻拍了两下,她哽咽了。那天我们谁也没有走,而是住在了离家并不远的小城。晚上吃饭的时候,曾经的班长杜云秀提议大家一起敬邢玉兰一杯,要不是她的召集,我们这些所谓的“忙人”还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邢玉兰那天很激动,她眼睛一直湿湿的,其实我们都知道,父亲去世后她一直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了,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孩子们身上。她所带出来的班级一直是全校最优秀的班级,而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在她的眼里都是她的孩子。其实,当时我最能理解她的心情,因为那时候母亲也去世了,相同的心境让我们俩有了太多的话题。

同学们都睡了的时候,我们俩个走出了宾馆,坐在街道旁的石凳上,虽然已经四月中旬,但北方的天气还是有些微凉,路旁的玉兰已经开始纷纷坠落。当一片玉兰花瓣飘落在我的眼前,我轻轻拾起它,将洁白的花瓣放在掌心。对邢玉兰说,你看多好看,如玉般的晶莹剔透。她轻轻叹了口气,只是它的花期太短,最美的绽放只有七日。

(三)。

当春天又一次走来,玉兰花悄然伫立枝头的时候,她却走了。一直觉得她的性格与她的名字一样,如一朵绽放在早春里的玉兰,纯净、自然、素雅、简单。如今回头去看,依旧会觉得命运对她有些不公。而每当我们投去怜惜眼神的时候,她总会笑笑说,应该感谢生活给予她的磨难,让她知道生活艰辛的同时,更懂得珍惜与感恩。

一夜的雨催开了满树的玉兰,碧空如洗,那朵朵雪白的花瓣如一张张思念的信笺,在枝条上摇曳着。邢玉兰走了,就如这早春的玉兰一样,用她那颗感恩的心,书写了自己绝美而短暂的一生。

因为种种原因我并没有去送她最后一程,同学发来了视频,我却一直不敢点开。站在玉兰树下,感受着玉兰带给我的那种难以言喻的伤感。冷香阵阵袭来,那白色的花瓣宛若仙子飘逸的纱裙,清秀的容颜洋溢着春天的明媚与生命的美好。

美丽的玉兰生长在北方,清丽素雅的外表下藏有一颗感恩的心。那丝浅淡的幽香并非发自于它的外表,它的香气来源于它的灵魂。当我们用心去感受,用真情去审视,那种美来自于它最为纯净的花魂。那静静伫立的身姿,那淡淡忧伤的神情,仿佛用尽全身的力量在诠释着世间万物的那种唯美与空灵。

携一缕四月春情,剪一束塞外飘雪。珍藏在我的记忆深处,望着有些枯萎的玉兰,感叹岁月的匆然。当那纯白色的花瓣开始暗淡的时候,已经预示着它生命的结束。微风轻轻吹过,脑海里总会回荡着那曲《致青春》,那是我们曾经一起最爱唱的歌,虽然每次唱的时候,我们都会临场改词,但那一幕幕场景如今再次回忆,是那么的温馨。

玉兰开了,又谢了!我站在玉兰树下发呆,远处走来的几个学生模样的女孩,奔跑着、追逐着来到玉兰树下,一个女孩用责备的口吻说,我说早两天来吧,你们看,花都枯萎了。看着几个女孩带有几许落寞的神情渐渐远去。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那份简单而纯粹如今再去寻找,却早已经离我很远,以至于我用尽全力,也无法触及了。

玉兰花开花又谢,季节的远行带走了如玉兰花般的邢玉兰,在她的心中藏有太多的美好,她的那份善良与真诚一直感动着我们所有的同学。当我们心怀感恩,就是觉得人世间到处充满了美好,即便是挫折与失败,那也值得我们去感恩,因为它让我们学会了坚强;让我们懂得了珍惜;让我们明白了幸福就在身旁。

玉兰花散文篇五

立秋前后,塔里木的红柳花开了。在百花几乎开尽的夏末秋初,可以说红柳花是一花独秀。排渠和条田边上,到处可以看到,一株,两株,一大丛……花色大红或粉红。也许是这里水肥充足,生长环境好,所以这些红柳花开得格外娇艳。远远望去,绿叶红花,鲜艳夺目,仿佛为碧绿的农田镶上了一道彩色的花边。

戈壁滩上的红柳花也开得特别旺盛。稍微不同的是,这些花比不上农田边上的娇艳滋润,显得有些干涩,花粒更小,但同样生机勃勃。或许是环境的因素,红柳花不像别的花是一朵朵的,而是呈粒状,米粒大小。一粒粒挤挤挨挨密密匝匝。大概只有这样,各自收敛,紧密抱团,才能抵御戈壁飓风和沙尘暴的侵袭。所以,不管环境多么恶劣,气候多么干燥,红柳都能茁壮成长,花色美丽。

我特别喜欢红柳,因为戈壁滩盐碱大,多风沙、少雨水,生存环境严酷。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红柳照样抽枝长叶开花,神闲气定地完成生命旅程,呈现给大地一丛蓬蓬勃勃的灿烂。

红柳,跟胡杨一样,在塔里木军垦一代和二代人的心中,都有着极高的`地位,对她有着很深的感情。这不仅是因为红柳耐盐碱干旱的秉性和她防风固沙、美化环境的作用,还因为在那艰苦的岁月里,红柳是塔里木人获取烧材和建草把房的主要来源。她的枝干火旺燎锅,用来做饭最好,她的根茎结实多油,特别耐烧,用来取暖最好。她的枝条是草把子房的最好建材。军垦一代和二代哪个人没有关于红柳的经历和记忆?只要提起红柳一定会有许许多多的故事,让他们津津乐道。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再辛苦的打柴,也就渐渐远离了红柳。

尤其是阿拉尔市的成立,各团场的城镇化建设让职工的居住地都变成了花园,各种奇花异草和珍稀树种落户阿拉尔,满足了人们休闲赏花,拍照娱乐的精神需求,红柳就逐渐被人们淡忘了。

近几年,各团场相继举办红枣节、桃花节、梨花节、樱花节、荷花节等,以此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每当举办这些节,人们都蜂涌而至、热闹非凡,就像过大年。

在这茫茫戈壁,红柳与胡杨、罗布麻、骆驼刺、梭梭等戈壁野生植物一起,春发夏长,秋实冬枯,不像人类索取一点一滴。他们静静生长、悄悄开花、寂寂落叶,认真完成自己的生命轮回,用自己的一生抵御严寒酷暑风沙,默默改变这荒漠戈壁的生态。

玉兰花散文篇六

二月里的花开了,是白花,是白色的玉兰花。开得很白,白色世界里浮出的白,浮在一棵树上,远远望去,像一片天上的云,落在了人间。

仿佛眺望的眼,站在远处,就可以触摸到那片白云,白云深处的花园。

二月的风,还在时不时地打转,地面的灰尘夹带着北风的凉,从眼前流过,还是有点凄凉的情愫。在这样的风中,再看那一树的白花,确实有点像白色世界里流出的忧伤与凄凉。

走在这二月时好时坏的风的情绪,我是早有点准备,外衣内的马甲还没有脱去,我想我用这一点点护心的暧,来烘烤掉仍粘在身上残留的伤寒。想起头上的风的漩涡,变着脸、变着声调、变着方向,砸在天地间,落在人间,扔在我的脚下。

我仁慈的心,忽然升起丝丝的可怜。可怜么?可怜的声音很微弱,也很鸿强,我听得到了,听得很清晰。那卷着的阴黑的风,可能就在二月,是最后虚空世界的.狂风------掉下的疯语,我为它们开始倒塌在这二月的玉兰花的白,玉兰花的白里装着的东风太阳信子,而有点忧心的仁慈,仁慈它们消隐得如此无魂,如此死去得空洞无影;可怜它们的痕迹里生长出新鲜的怒潮,它们卷起的尘土将匍匐在青绿的灵魂里忏悔。

走近这棵二月开的花,是白色的,是白色里浮出的洁白光明。它们在这二月的冷的尖上,是什么时候从枯枝的枝丫上醒来,从冷死的夜里回忆起记忆,用白色的勇气刺进凄凉的头上的风,我不知道。可我知道的,是碧空里有白云的家,白云里映光着太阳的光,白云倒影在人间,就开成了一树的玉兰花。

站在这白色的花簇,在头顶上。碧蓝的天,如一蓝色宝石透射着神奇魔幻的光,光彩里璀璨耀眼的是镶嵌灵魂的光,谪仙在天地的绿与花之间。它们在二月的天里,突破、突破!突破醒来,渐远渐近地,浮在太阳的花海,那是天际世界的天堂,在太阳的笑里,在太阳的暧风里,流淌在这白色世界的海洋里。

恍然间,我的记忆幻想起来、新鲜起来、清晰起来了。

--------《阴风冷雨》。

可怜生的阴风冷雨,啊。

冰壁的墙。

冻不住太阳怒火的烧。

筑垒的壁。

贴不住东风流暧的吹。

仁慈点吧!白光的透视。

佝偻的谎言。

从狗们牙缝里掉出破绽。

流出的凄凉,太阳煮暧。

灵魂的洁白浮在清流的绿田。

相信吧!太阳的语言。

在二月的天,在二月的白云风帆。

恍然间,我的记忆幻想起来、新鲜起来、清晰起来了。

身上抖落的残凉,落在地上,再也没有重量了。我的沉默,我的沉默里的涛声,随着二月的风,向梦中的白云桅帆,驰向太阳的虹处。

玉兰花散文篇七

当她站在玉兰树下仰头看着那一朵朵绽放的玉兰花时,不知道为什么她居然流泪了。她对我说:“我终于看到了盛开的玉兰花,仿佛是很久很久我就与她相识,那份美好与宁静,是我一直向往与追求着的……”我望着静,重重地点了点头。

那年,玉兰花开的季节,单位把我和静分到了一个办公室,静,皮肤白皙,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清清爽爽,笑意盈盈。瀑布般的长发用发卡别在脑后,安静如树上盛开的玉兰花,清新而高洁。

很久以来,在那个很多人的办公室里,时常静看一些杂志,我写我的字,仅此而已。

偶尔,因为对业务的生疏而出了差错,静会突然狠狠地“批”我一句,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才敢说的话。虽然片言只语,却点点入心、暖肺感动。

下班的路上,有同事问我:“听说静离婚了?为啥?”我睁大疑惑的眼神望着她,“离婚?我不知道啊!”“你们俩那么近,她没对你说?”我摇摇头。“谁信啊!没有不透风的墙,早晚都会知道,有啥可瞒的呀?真是的。”她边走边说。

后来再看见静,我总是带着同情的目光。心中总会有一些疑问:人们的传言是真的吗?为什么在静的身上丝毫感觉不到离婚所带来的伤害呢?只是觉得有段时间静比较忙碌,她常常对我说:“领导来了,你就说我有事先走了。”话还没说完,人就一溜烟跑了。那也仅仅是一段时间,仅仅是。

那是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坐在玉兰树下,静突然问我:“你说每年的春天玉兰树都会开花,我们的人生能有几个这样的春天?能有几个这样的花期呢?”此时,玉兰花的影子映在静白皙的脸上。“你看,你多像这绽放的玉兰花,美丽又淡雅。”我指着一朵玉兰花对静说。静理解我的意思,不多言。片刻,她靠在我的肩上,平静地对我说了一些关于她的生活。

两个人在一起的日子是轻松与美好的,下班后两个人手牵着手买菜做饭,周末她坐在他的摩托车上兜风,紧紧揽住他的腰遍寻他们人生的点点滴滴,星空下细语长谈,静以为这便是他们的人生,也是他们以后几十年的生活。

变化来自于孩子的出世,他心疼她,于是从老家把母亲接了过来,希望母亲能够帮助他们渡过他们这段人生最不易的时候。在母亲眼里,自己的儿子是最优秀的,而她则是儿子的陪衬。也许天底下所有的母亲都把自己的孩子当做心头肉,他人的孩子只是陌生人。可是,他母亲却没有想到其实在每一个母亲眼中,自己的孩子都是心头肉。也正是他母亲的小心眼,让她遇到了人生中前所未有的煎熬。

几天后,她出院回家,从婆婆的冷眼中明白了是因为自己生了个女孩导致他们全家的不悦。在孩子的一天天成长中,他们的矛盾与日俱增,甚至有时他会对她大打出手。婆婆不但不劝架,还在一边添油加醋。“这天底下的媳妇就是要修理,所有的毛病都是惯出来的!”婆婆在一边趾高气扬附和着。

静无言以对,一个人默默走到玉兰树下,倚在树上,让自己委屈的眼泪流出来,她时常想,春去春会来,玉兰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从不因为季节的改变而影响自己的开放。想到这点后,她学着不再为难自己。

她开始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工作和女儿身上,她想与其把心思放在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上,不如学着让自己变得更加独立坚强。她把能够利用的时间都利用起来,对工作努力付出,对孩子精心照顾。为了女儿,委屈一下自己,也许孩子大一些了就会好了,她这样安慰自己。

渐渐地,她发现尽管她努力的尽其所能做好一切,依然得不到他们的认可,几代单传的他与封建思想严重的婆婆对女儿的出世,把所有的过错都归于自己的身上。矛盾越来越多,架越吵越厉害,家里的器具都被他摔得所剩无几,娘家人来劝架,都被他一并乱打。每次孩子吓得都躲在她的怀里哇哇大哭。

偶尔,在玉兰树下我会问静:“你怨吗?”她用手指摆弄着玉兰树叶,“不,婚姻没有对错,也许我们本来就不是一路吧。我希望我走后他会生活的更好。”静淡淡地对我说。

女性天性中的敏感与知性,使得静更愿意把目光投向温暖,投向朝阳的那一面。在她那里,我看不到悲情和忧恨,甚至连简单的抱怨都没有。她总是安静地生活在你的周围,虽然在这种安静中也能看到疼痛,但这只是一种过程,静展示给我的,是渡过苦海的舟与帆,是拨开云雾之后的光与影,是一种隐忍的'意志,显现出了内心坚韧的核。

有一种爱情,似秋实累累,饱经风雨后收获的是满满的幸福。

玉兰花散文篇八

——题记。

当她站在玉兰树下仰头看着那一朵朵绽放的玉兰花时,不知道为什么她居然流泪了。她对我说:“我终于看到了盛开的玉兰花,仿佛是很久很久我就与她相识,那份美好与宁静,是我一直向往与追求着的……”我望着静,重重地点了点头。

那年,玉兰花开的季节,单位把我和静分到了一个办公室,静,皮肤白皙,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清清爽爽,笑意盈盈。瀑布般的长发用发卡别在脑后,安静如树上盛开的玉兰花,清新而高洁。

很久以来,在那个很多人的办公室里,时常静看一些杂志,我写我的字,仅此而已。

偶尔,因为对业务的生疏而出了差错,静会突然狠狠地“批”我一句,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才敢说的话。虽然片言只语,却点点入心、暖肺感动。

下班的路上,有同事问我:“听说静离婚了?为啥?”我睁大疑惑的眼神望着她,“离婚?我不知道啊!”“你们俩那么近,她没对你说?”我摇摇头。“谁信啊!没有不透风的墙,早晚都会知道,有啥可瞒的呀?真是的。”她边走边说。

后来再看见静,我总是带着同情的目光。心中总会有一些疑问:人们的传言是真的吗?为什么在静的身上丝毫感觉不到离婚所带来的伤害呢?只是觉得有段时间静比较忙碌,她常常对我说:“领导来了,你就说我有事先走了。”话还没说完,人就一溜烟跑了。那也仅仅是一段时间,仅仅是。

那是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坐在玉兰树下,静突然问我:“你说每年的春天玉兰树都会开花,我们的人生能有几个这样的春天?能有几个这样的花期呢?”此时,玉兰花的影子映在静白皙的脸上。“你看,你多像这绽放的玉兰花,美丽又淡雅。”我指着一朵玉兰花对静说。静理解我的意思,不多言。片刻,她靠在我的肩上,平静地对我说了一些关于她的生活。

两个人在一起的日子是轻松与美好的,下班后两个人手牵着手买菜做饭,周末她坐在他的摩托车上兜风,紧紧揽住他的腰遍寻他们人生的点点滴滴,星空下细语长谈,静以为这便是他们的人生,也是他们以后几十年的生活。

变化来自于孩子的出世,他心疼她,于是从老家把母亲接了过来,希望母亲能够帮助他们渡过他们这段人生最不易的时候。在母亲眼里,自己的儿子是最优秀的,而她则是儿子的陪衬。也许天底下所有的母亲都把自己的孩子当做心头肉,他人的孩子只是陌生人。可是,他母亲却没有想到其实在每一个母亲眼中,自己的孩子都是心头肉。也正是他母亲的小心眼,让她遇到了人生中前所未有的煎熬。

几天后,她出院回家,从婆婆的冷眼中明白了是因为自己生了个女孩导致他们全家的不悦。在孩子的'一天天成长中,他们的矛盾与日俱增,甚至有时他会对她大打出手。婆婆不但不劝架,还在一边添油加醋。“这天底下的媳妇就是要修理,所有的毛病都是惯出来的!”婆婆在一边趾高气扬附和着。

静无言以对,一个人默默走到玉兰树下,倚在树上,让自己委屈的眼泪流出来,她时常想,春去春会来,玉兰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从不因为季节的改变而影响自己的开放。想到这点后,她学着不再为难自己。

她开始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工作和女儿身上,她想与其把心思放在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上,不如学着让自己变得更加独立坚强。她把能够利用的时间都利用起来,对工作努力付出,对孩子精心照顾。为了女儿,委屈一下自己,也许孩子大一些了就会好了,她这样安慰自己。

渐渐地,她发现尽管她努力的尽其所能做好一切,依然得不到他们的认可,几代单传的他与封建思想严重的婆婆对女儿的出世,把所有的过错都归于自己的身上。矛盾越来越多,架越吵越厉害,家里的器具都被他摔得所剩无几,娘家人来劝架,都被他一并乱打。每次孩子吓得都躲在她的怀里哇哇大哭。

偶尔,在玉兰树下我会问静:“你怨吗?”她用手指摆弄着玉兰树叶,“不,婚姻没有对错,也许我们本来就不是一路吧。我希望我走后他会生活的更好。”静淡淡地对我说。

女性天性中的敏感与知性,使得静更愿意把目光投向温暖,投向朝阳的那一面。在她那里,我看不到悲情和忧恨,甚至连简单的抱怨都没有。她总是安静地生活在你的周围,虽然在这种安静中也能看到疼痛,但这只是一种过程,静展示给我的,是渡过苦海的舟与帆,是拨开云雾之后的光与影,是一种隐忍的意志,显现出了内心坚韧的核。

有一种爱情,似秋实累累,饱经风雨后收获的是满满的幸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