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初三化学方程式的总结范文(优秀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21:13:05 页码:11
最新初三化学方程式的总结范文(优秀10篇)
2023-11-12 21:13:05    小编:ZTFB

总结是对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或学习经验进行回顾和总结,以便进一步改进和提升。总结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记录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希望大家可以从这些总结范文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思路和方法。

初三化学方程式的总结篇一

3、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

4、为了防止大气污染,硫酸工业中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回收处理。

5、钠钾合金常温下呈液态,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6、大气成分:n2:78%、o2:21%、稀有气体0.94%、co20.03%。

7、污染大气气体:so2、co、no2,其中so2、no2形成酸雨。

8、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工业三废:废渣、废水、废气。

初三化学方程式的总结篇二

分类记忆法:抓一类记一片。

1、根据物质的分类记忆。每一类物质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例如酸、碱、盐、氧化物等,他们都有各自的通性,抓住每一类物质的通性,就可记住一大堆方程式。

2、根据元素的分类记忆。元素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比如分成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等等。我们最关心的是主族元素,对于同一主族的元素,其单质和化合物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初三化学方程式的总结篇三

光阴似箭,高中生活在不知不觉中飞逝而过。回首二年历程,我从一个懵懂顽童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的高中毕业生,即将面临高考的选拔,我首先感谢培养我的学校、社会及养育我的父母。

作为一名高中生,我明辨是非,关心国家大事,为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而努力学习。在校,我模范遵守校纪校规,以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高度的责任感为班级工作出谋划策。高中三年均担任班级学习委员,组织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活动,表现出较强的组织能力,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并在同学中树立较高威信。我严于律己,进取心强,报名参加党章学习小组,努力提高思想觉悟,向党组织靠拢。平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多次参加青年自愿者活动,具有乐于助人的品德。由于各方面表现突出,高中一年均被评为校三好生,并于高二年被评为市级三好生。

学习成绩优异,勤学好问,刻苦钻研,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能融会贯通,发挥思维敏捷,理解能力强的优势,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多次取得文科一、二名的好成绩,并参加数学、英语、生物竞赛班,努力为校争光。荣获省第六届中学生生物竞赛厦门赛区三等奖,在高二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获福建省三等奖,全国优胜奖。

在日常生活中,我十分重视锻炼身体,具有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体育成绩优秀,体锻达标。我兴趣广泛,热爱生活,尤其喜欢唱歌和绘画,曾在年段书法比赛和手抄报比赛中获奖。热爱劳动,能认真负责做好每一次值日生工作。

经过二年学习,我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习还应更细心,防止因审题粗心而失分,争取在在一年后的高考中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向祖国汇报。

初三化学方程式的总结篇四

一,观察法:

例题一,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naoh+hcl=nacl+h2o,在这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中,我们只有先观察一下化学反应方程式左右两边的原子个数,我们很快就能发现化学反应方程式两个的原子个数是相等的,也就说已配平了,我们在按照要求去写完化学反应方程式后,先要观察一下,看看左右两边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如不相等再考虑如下的几种方法。

二,mno2奇数配偶数法。

例题二,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2h2o2===2h2o+o2↑,在这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右边的h2o中的氧原子是奇数,左边的h2o2的氧原子是偶数,所以我们先在水面添上化学计量数2,这样氢原子是四个,所以在h2o2前就要添上计量数2,这种方法是初中化学中最常见的化学反应配平方法,这一类化学反应方程式配平时,先是看两边的原子中右下角的系数,(要记住化学式中各个原子右下角的系数是不能改动的)看两边的原子存不存在一个是奇数一个是偶数,如存在则可以用此种方法,而且最主要的是先找一找氧原子有没有这种情况。

三,点燃待定系数法高温。

例题三,酒精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2h5oh+3o2===co2+3h2o,在这一化学反应方程式中,我们先把c2h5oh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那个co2前就只能添化学计量数2,h2o前添化学计量数3,右边有7个氧原子,由于c2h5oh提供了一个氧原子,所以由氧气提供的氧原子就只要6个,所以在氧原子前面添上化学计量数3,化学方程式就配平了,这种方法对于配平有机物(碳氢氧化合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时很方便。这种方法主要是先把有机物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然后再配平碳和氢原子,再后来配平氧原子。

四,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3co+fe2o3===2fe+3co2在这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中,仔细研究我们可以看到还原剂co的计量数就是氧化铁中氧原子的个数,根据这一规律这类化学反应方程式都可以这样来配平,再比如:4co+fe3o4==3fe+4co2,co+feo==fe+co2中还原剂co的化学计量数都与氧化剂中的氧原子个数都一样,解决了氧化剂的化学计量数,其它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也就容易解决了。

初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要求不会太高,也不会太难,如你能熟练掌握上述四种方法,我相信你中考中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便没有问题了,请你利用上述方法来配平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2)高铁酸钾(k2fe04)是具有紫色光泽的微细结晶粉末,它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灭藻的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高铁酸钾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初三化学方程式的总结篇五

等号上下注条件,箭号标气或沉淀;。

配平需要详观察,最小公倍奇配偶;。

一找元素见面多,二将奇数变成偶,

三按连锁先配平,四用观察配其它;。

有氢找氢无找氧,奇数配偶单变双;。

出现分数去分母,调整系数使配平。

盐的溶解性。

酸易溶、碱难溶,盐类溶解均不同;。

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不溶银亚汞;。

硫酸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

防止铁生锈。

铁氧水等互作用,发生复杂之反应;。

主要生成氧化铁,还有复杂成分多;。

铁锈疏松易吸水,加速生锈过程快;。

要想防止铁生锈,保持干燥和洁净;。

隔绝空气又防水,表面涂上保护层;。

镀金属、刷油漆,涂油烤蓝都可以;。

最好打上强心针,改变结构最可行。

初三化学方程式的总结篇六

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实验的忠实和本质的描述,是实验的概括和总结。因此,依据化学实验来记忆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最行之有效的。例如,在加热和使用催化剂(mno2)的条件下,利用kclo3分解来制取氧气。只要我们重视实验之情景,联想白色晶体与黑色粉末混和加热生成氧气这个实验事实,就会促进对这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理解和记忆。

2、组成结构分析法。

对于某些反应物组成、结构比较复杂的反应,特别是某些有机反应,为了在理解上深刻记忆,宜对反应过程进行分析。

3、综合法。

由于化学反应的多样性及人脑思维的复杂性,在整个认识过程,要经历观察、探究、联想、识记、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等一系列思维过程,因此记忆方程式有法而无定法,往往使用综合记忆法。

4、索引法。

索引法是从总体上把学过的方程式按章节或按反应特点,分门别类地编号、排队,并填写在特制的卡片上,这样就组成一个方程式系统。利用零碎时间重现这些卡片,在大脑皮层中就能形成深刻印象。

5、口诀法。

为了使化学方程式在使用时脱口而出,有时还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特点编成某种形式的便于记忆的语句,这就叫口诀法。

6、关联法。

对比法是横向比较,而关联法是纵向联结。如,有些反应或因本身的相互关联,或因工业生产上的安排彼此间不无内在联系。

初三化学方程式的总结篇七

1.上课认真听,不管多么枯燥。

2.多记忆,把主干知识记牢,还有最重要的是记方程式。

3.多思考,不要以为你记住知识点就好了,还是要思考,要么你就会发现你记的东西一点用都没。化学不是文科,死记硬背是不行的。

4.多做练习题,在记住知识点的同时,适当的做习题是很关键的,这会让你发现你的知识漏洞,可以加以弥补。最好再准备个错题本,把错的题记下,考试前看看。

5.有问题就去问老师,因为只有老师讲的才最清楚了,遇见难题时自己做又费时间又费精力,还不如直接问老师。

初三化学方程式的总结篇八

1、镁在空气中燃烧: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生石灰溶于水: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分解反应。

1、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

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4、加热氯酸钾(二氧化锰)制氧气:

5、高温煅烧石灰石:

6、加热碱式碳酸铜:

置换反应。

1、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2、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

3、氢气还原氧化铜:

4、木炭还原氧化铜:

5、焦炭还原氧化铁:

6、镁和稀盐酸反应:

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1、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

2、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

3、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

4、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

5、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

6、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

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1.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2.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3.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

4.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

5.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

酸+碱--------盐+水。

1.盐酸和烧碱起反应:

2.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

3.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4.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

5.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

6.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7.硫酸和烧碱反应:

8.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

9.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10.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

11.硝酸和烧碱反应:

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

1.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3.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4.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5.硫酸和碳酸钠反应:

6.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

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1.氢氧化钠与硫酸铜:

2.氢氧化钠与氯化铁:

3.氢氧化钠与氯化镁:

4.氢氧化钠与氯化铜:

5.氢氧化钙与碳酸钠:

盐+盐-----两种新盐。

1.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

2.硫酸钠和氯化钡:

初三化学方程式的总结篇九

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与重点,要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或用铅笔在书上作一些记号,用以提醒自己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意识、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自己不懂的问题,详细对比跟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在读课文后了解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已学过的与之有关的基础知识,如果有遗忘的就要及时复习加以弥补,这样才能使新旧知识衔接,以旧带新,温故知新。

3.在通读课文和扫清有关障碍后,在对新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思考课文后的习题,试着解答,在此过程中找出新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如果有潜力,还可以做点预习笔记。

初三化学方程式的总结篇十

知识目标:

1、会判断燃烧和缓慢氧化。

2、能说出燃烧的条件并能说明常用灭火方法的原理。

3、能说明爆炸和自燃的原因。技能目标:

1、提高观察、提出问题的能力。

2、提高分析、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3、提高用实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1、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分析提高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2、学会用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看问题。教学重点:

知道灭火的方法和原理。教学方法:自学、讲述、实验法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演示实验:白磷的自燃。观察实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准备回答:看书。

1、什么是燃烧?

2、燃烧的条件?如何用实验验证?

3、灭火原理?常见方法?

4、爆炸原理?利?害?举例说明。

5、缓慢氧化?利?害?举例说明。

6、什么叫自燃?原因?

二、总结:

1、燃烧的概念:板书:

燃烧:可燃物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学生讨论:

问题:图1-8实验的目的?

提示:用什么方法来证明温度和氧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结合日常生活常识谈谈对燃烧条件的认识。

结合日常生活常识谈谈你曾见过的灭火方法。板书:燃烧条件:

(1)、温度达到着火点(2)、有充足的氧气。

设计意图。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自学能力。

1、通过对实验目的的讨论教会学生一种科学实验方法。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灭火条件?

3、爆炸危害和好处?

4、缓慢氧化有何意义?

5、自燃。

演示实验:白磷在空气中自燃解释原因。

如何防止自然火灾?

三、作业:

1、作业本第二节。

2、自然科学同步第二节。

初中化学教案《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教案知识目标:

1、记住实验室制氧气的药品及实验室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2、认识制氧气所需仪器的名称及知道这些仪器的连接和使用方法。

3、知道实验室收集氧气的方法(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并能说明原理。

4、能复述催化剂的概念并说出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5、会判别哪些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6、了解工业制氧气的方法。技能目标:

1、通过观看教师的演示实验提高对实验的观察、比较能力。

2、通过对催化剂概念的学习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有无催化剂的对比实验学到自然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对比法)情感目标:

1、通过有无催化剂的对比实验初步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提高对化学科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安排学生看书并思考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氧气的药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催化剂的概念。

3、分解反应的概念。

4、实验装置及连接顺序(从下到上,从右)。

5、如何收集氧气?

6、如何检验氧气?

7、实验操作步骤?

8、氧气的工业制法?

学生活动看书。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举例:生活中常见的爆炸举例:铁生锈---不利垃圾腐烂---有利举例:

教育学生用辩证的方法看问题教育学生用辩证的方法看问题总结归纳:板书:

一、原理:催化剂加热。

1、氯酸钾——氯化钾。

+氧气加热。

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二、催化剂:

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改变的物质。工业上又叫触媒。

实验:(1)加热氯酸钾,用带火星木条检验是否有氧气产生;

(2)在加热后的氯酸钾中加入mno2,用带火星木条检验是否有氧气产生;

三、装置:

铁架台、酒精灯、试管、单孔塞、导管、集气瓶、水槽。

连接:从下到上,从左到右。

四、气体的收集方法:

1、排空气法(利用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2、排水法(利用氧气不溶于水)。

五、气体的检验方法:带火星的木条。

六、实验操作顺序:

1、检查气密性。

2、装药品。

3、加热。

4、收集气体。

5、将导管拿出水面。

6、熄灭酒精灯。

七、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空气法作业:

1、作业本第三节。

2、预习实验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初中化学教案设计《分子》化学教案知识目标:

回答问题。

看书上装置图,注。

意连接方法。

讨论收集原理。

讨论。

5、6两步的原。

理:防止倒吸。

1、认识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通过实验认识到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3、认识分子的一些特点:微小的、不断运动的、分子间有间隔、分子间有作用力能力目标:

训练自学能力、思维、想象能力情感目标:

学生通过分子运动论的学习,理解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在不断运动的辨证观点。教学重点:

分子的概念,分子运动论的有关内容教学难点:

对微观粒子的想像能力。

教学准备: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烧杯两只、蒸发皿、钥匙、试管、量筒、橡皮塞、镊子、细铁丝、火柴、碘、蒸馏水、淀粉试纸、馒头、酒精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引入:在自然科学第一册第一章中我们学习过物质可以不停地分割,得到微粒。例水不断地细分下去,可以得到水分子的微粒。一滴水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小结:(板书)。

1、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2、分子很小。

3、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4、分子间有间隔。

5、分子是不断地运动的。

6、分子间存在作用力。

第二遍看书思考:

1、哪些实验或事实可证明分子具有左边所列的那些特点?

2、固、液、气三种状态与物体分子间的间隔有何关系?

3、热胀冷缩与分子间间隔有什么关系?

4、分子的运动速度与温度有什么关系?

5、不同分子分子间的作用力大小是否相同?

6、哪些事实能说明分子是一种很小的微粒?

小结: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多种,如分子、原子、离子,它们之间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作业:作业本第四节。

想一想:

构成物质的微粒还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联系生活的能力。

问题:什么是分子?分子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

第一遍看书思考: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初中化学教案模板《元素》化学教案知识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认清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2、记住常见的元素符号,能正确书写元素符号。

3、准确叙述元素符号的含义。

4、知道元素的两种存在形式----游离态和化合态,并能举例说明。

5、记住地壳里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氧、硅、铝、铁。

6、能复述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并能对常见物质作出判断。能力目标。

1、提高阅读能力。

2、分析判断能力情感目标。

认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世界是物质的。教学重点。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教学难点元素概念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指导学生阅读阅读课本并思考。

自学提纲:

1、什么叫元素?

2、元素与原子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哪四种?

4、元素符号有哪几层含义?

5、元素有哪几种存在形式?

6、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小结:

1、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总回忆原子结构及质子称为元素。

种,另h与h+都属于氢元素。

2、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只讲种类,不能讲个数。原子既能讲种类也能讲个数。

正如我们不能讲一个动物,但可以讲一种动物。

3、氧、硅、铝、铁。

4、代表某种元素,同时也代表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5、游离态:以单质形式存在化合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6、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设计意图培养自学能力。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练习:

下列物质是单质的是、是化合物的是。

是氧化物的是。

so。

2i2。

h2。

fe3o4。

h2so。

4h2o。

p2o。

5p4。

he。

hcl课堂作业:

作业本第六节:元素元素符号课外作业;同步第六单元。

初中化学下册教案《原子》知识目标:

1、通过水电解实验,学生知道另一种微粒原子的概念;

2、学生会比较原子与分子的异同;

3、从微观粒子角度认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并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

4、学生能复述原子内部结构;

5、学生初步知道什么是原子结构示意图。

6、学生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能进行计算。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与归纳的能力情感目标:

教师活动。

复习提问:

1、什么是分子?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空气是混合物,氧气是纯净物。

2、分子有什么特点?

3、作业讲评:

着重讲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用分子的有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引入:分子虽然很小,但在一定条件。

看书第五节。

学生活动。

思考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回忆巩固已学知识。

讨论回答。

下可以分成更小的微粒演示实验:水的电解。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

红墨水。

分析: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说明水。

分子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这种微粒我们称之为原子。水分子就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在电解的时候,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结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

2h2o。

4h+2o。

2h2+o。

2问题讨论: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

变。

原子的概念?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如何理解这概念?在物理变化中分子、原子都。

不变。

与分子相比有何异同?

氯化氢---hcl改变。

甲烷---ch。

4二氧化碳----co2分子与原子的相似点:氮气---n2。

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

不同作业:

自然同步第五节1-5题。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提问:

回答问题:

1、化学变化的实质?实质: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

2、分子与原子的异同?组合成新的分子布置自学:

相同不同点。

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

点分微粒。

化学。

构成物质设计意图。

子运动。

有质量有原间隔子。

反应中能再分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能构成分子,也能直接构成某些物质。

看书思考:

1、原子由哪两部分构成,小结:

质子(带正电)。

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原子。

核外电子(带负电)。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离子:当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时,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就不再等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此时的原子就成了带电的微粒,这种带电的原子我们称之为离子。

简介: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

表示原子核,核电荷数为8个单位正电荷,弧线表示电子在核外一定距离的空间区域,弧线上的数字表示电子数。看书思考:

1、为什么要引入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2、相对原子质量有单位吗?

3、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真实质量如何换算?

4、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它能否体现出原子的实际质量大小?小结:

它们的电性怎样?分别居于什么位置?

2、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简称什么?

3、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看书。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1、数值比较简单,便于书写,记忆,运算。

2、有,单位为一,通常不写。

4、能,相对原子质量越大,原子的实际质量也越大。练习:

1、已知一个标准碳原子的质量为m千克,a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为n千克,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