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高中文言文伶官传序知识点总结范本(优秀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1:49:09 页码:12
高中文言文伶官传序知识点总结范本(优秀11篇)
2023-11-18 11:49:09    小编:ZTFB

总结作为一种写作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思路。写总结时,可以运用一些方法和技巧,使总结更具说服力和可读性。希望通过阅读这些总结范文,你可以对写作总结有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高中文言文伶官传序知识点总结范本篇一

1.分层背诵法(在翻译全文基础上理清内容层次背诵)。

2.思考提问法(预习,不会的重点字、句圈出来课堂提问)。

3.语意推断法(联系上下文,联系旧知识)。

4.对应翻译法(力求将所有能译出的字词落到实处借助工具书,人名、地名、国号、官名等保留)。

5.归类积累法(主要是词汇的积累,有针对性的搜集、归类、比较、整理、积累)。

高中文言文伶官传序知识点总结范本篇二

直译为: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

解释为: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元和,唐宪宗年号。予:我。左迁:贬官、降职。古代尊崇右,以右为比较尊贵的地位,而将贬官、降职多称为“左迁”。九江郡:本为隋代郡名,唐代暂改为浔阳郡。江州,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司马:州刺史的佐官,实际为闲职。

这句话交代了时间、地点及诗人的贬官身份。

直译为:我离开京城调到外地做官已经两年,心境平静,安于现状,却被这个歌女的话所触动,这天晚上才觉得有被贬谪的意味。

解释为:出官:京官外调。此处有被贬谪的意思。恬然:安然的样子。斯人:指琵琶女。迁谪:贬谪放逐。

琵琶女的话触动了诗人的情绪,“情动于中必发之于外”,诗人因此有了创作的冲动。

直译为:我和主人一同下了马然后上船,举起酒杯想畅饮却没有音乐相伴助兴。

解释为:“主人下马客在船”此句为互文手法,意为,我和客人一同下马,然后上船。管弦:指音乐。管、箫、笛之类为管乐。琴、瑟、琵琶之类为弦乐。

诗人写临别饮酒无音乐的遗憾,由此引出琵琶女的出场。

直译为:那声音一会儿像黄莺在花下啼鸣婉转流利,一会儿似泉水在冰下流动滞涩不畅。解释为:间关:鸟声婉转。花底:花下,花里。滑:流畅。幽咽:形容遇塞不畅的水流声。

诗人把难以捉摸,难以用语言表现的音乐给形象化、具体化了。

直译为:一曲弹罢曾让琵琶师们佩服,梳妆好了常被同行歌伎嫉妒。

解释为:善才:又作“善财”。唐代段安节《琵琶录》记载,唐元和年间,曹保的儿子曹善才精通琵琶,后人用“善才”称技艺高明的琵琶师。服:佩服。秋娘:唐代歌伎常用的名字。这里用作善歌貌美的歌伎的通称。

诗人在这里表现了琵琶女年轻时候的色艺双全,与后面的琵琶女悲惨的命运进行对照,更能引发人们的同情。

直译为:同样是沦落天涯遭遇不幸的人,今天既然相逢在一起,何必要曾经互相认识呢!

解释为:天涯:天边,这里泛指各地。

琵琶女凄悲的音乐和悲惨的身世强烈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那根寂寞、伤感的神经,同情琵琶女的同时也自伤身世并与其有了心灵的共鸣。

直译为:在座的谁的眼泪流得最多?我这个江州司马的青衫已被泪水湿透了。

高中文言文伶官传序知识点总结范本篇三

曲终收拔当心画(画通划)。

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金字旁的篦,密齿梳)。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明年:古:第二年今:指今年的下一年)。

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古:年纪大了今:长子、长兄等)。

又闻此语重唧唧(唧唧:古:叹息声今:一般指虫鸣)。

因为长句(因为:古:因此写了今:表原因)。

暮去朝来颜色故(颜色:古:容貌今:色彩)。

凄凄不似向前声(向前:古:刚才今:朝向前方(面))。

(1)言。

感斯人言(言:话语)。

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字)。

自言本是京城女(言l:说)。

(2)命。

遂命酒(命:吩咐,命令)。

命曰[琵琶行](命:取名)。

(3)为。

因为长句(v写、作)。

初为【霓裳】后【六幺】(为:弹奏)。

为君翻作【琵琶行】(为:介词,为、替)。

(4)暂。

凝绝不通声暂歇(暂:副词,短暂)。

如听仙乐耳暂明(暂:副词,顿时、忽然)。

(5)幽。

别有幽愁暗恨生(幽:深沉)。

幽咽泉流冰下难(幽:形容低微,隐晦,不畅达)。

野芳发而幽香(幽:清幽幽的)。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昏暗)。

(6)语。

琵琶声停欲语迟(语:说话,回答)。

今夜闻君琵琶语(语:曲)。

(7)暗。

寻声暗问弹者谁(轻声地)。

别有幽愁暗恨生(隐藏的)。

偏听则暗(糊涂,愚昧)。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遂命酒(酒:名词作动词,摆酒席)。

歌以赠之(歌:名词作动词,作诗)。

商人重利轻别离(重、轻:形容词作动词,看重、轻视)。

1、倒装句。

转徒于江湖间(于江湖间,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于穆,曹二善才,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2、省略句。

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

送客(于)湓浦口。

使(之)快弹数曲。

沉吟放拔插(于)弦中。

3、被动句。

感斯人言。

高中文言文伶官传序知识点总结范本篇四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唿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翻译:

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音乐。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

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寻着声源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千唿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未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琵琶声一会儿像花底下宛转流畅的鸟鸣声,一会儿又像水在冰下流动受阻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的声音。好像水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突然间好像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像铁甲骑兵厮杀刀枪齐鸣。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

她沉吟着收起拨片插在琴弦中;整顿衣裳依然显出庄重的颜容。她说我原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弹奏琵琶技艺十三岁就已学成;教坊乐团第一队中列有我姓名。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京都豪富子弟争先恐后来献彩;弹完一曲收来的红绡不知其数。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红色罗裙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度过;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白白消磨。兄弟从军姊妹死家道已经破败;暮去朝来我也渐渐地年老色衰。门前车马减少光顾者落落稀稀;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给商人为妻。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轻易别离;上个月他去浮梁做茶叶的生意。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秋月与我作伴绕舱的秋水凄寒。更深夜阑常梦少年时作乐狂欢;梦中哭醒涕泪纵横污损了粉颜。

我听琵琶的悲泣早已摇头叹息;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叫我悲凄。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自从去年我离开繁华长安京城;被贬居住在浔阳江畔常常卧病。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听不到管弦的乐器声。住在湓江这个低洼潮湿的地方;第宅周围黄芦和苦竹缭绕丛生。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光景;也无可奈何常常取酒独酌独饮。难道这里就没有山歌和村笛吗?只是那音调嘶哑粗涩实在难听。今晚我听你弹奏琵琶诉说衷情,就像听到仙乐眼也亮来耳也明。请你不要推辞坐下来再弹一曲;我要为你创作一首新诗《琵琶行》。

被我的话所感动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急声。凄凄切切不再像刚才那种声音;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泣不停。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

简介:

诗人在这首诗中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通过它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艺人的悲惨命运,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情。

诗的开头写“秋夜送客”,“忽闻”“琵琶声”,于是“寻声”“暗问”,“移船”“邀相见”,经过“千唿万唤”,然后歌女才“半遮面”地出来了。这种回荡曲折的描写,就为“天涯沦落”的主题奠定了基石。

背景:

《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为七言古诗。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谕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被贬。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既元和十一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

字词:

1、左迁:贬官。

2、凡:共。

3、间关:鸟鸣声。

4、虾蟆陵:下马陵,其附近乃歌女聚居地。

5、秋娘:歌妓们的通称。

6、争缠头:竞相赠送财物。

7、钿头银篦:妇女头上饰物。

8、浮梁:江西景德镇。

9、呕哑嘲哳:形容声音嘶哑杂乱刺耳。

10、向前:刚才。

11、青衫:唐官员以等级穿着不同颜色衣裳。青衫是最低一级的服色。

练习题:

1.“无管弦”三字在情节的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试简要分析。

答案:“无管弦”三字,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相唿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

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反映出诗人在政治上遭受打击,被贬谪九江后的苦闷与凄凉的心境。

3.“今夜闻君琵琶语”中“语”如果换成“曲”,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答案:“语”既指曲声,也含有琵琶女通过音乐所表露出的心曲,比“曲”的含义更深广。

答案:全篇写音乐三个回合:一闻乐,闻声不见人,情相触;再闻乐,见人再闻声,情相通;三闻乐,知人重闻声,情相融。琵琶声中塑造出诗人自身横遭贬谪、抑郁寡欢的形象,琵琶女漂泊沦落、凄苦哀怨的形象;青衫泪中表现出诗人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平等心情。

高中文言文伶官传序知识点总结范本篇五

叙事诗是通过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进行抒情的诗歌。它融虚实与抒情为一体,诗人的思想感情不是直接抒发,而是通过具体事件、任务、环境的描述,融化在其中得以抒发的。叙事诗的诗人应具有对生活高度概括的能力,以简洁、精炼的手法显示生活的本质,具有典型性。叙事诗可分史诗、故事诗、寓言诗、英雄颂歌、诗剧等。

乐府诗类名。始创于初唐。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已有少数诗人如长孙无忌、刘希夷等,另立新题,虽辞为乐府,已不被于声律,故称新乐府。此类作品至李白、杜甫而大有发展。杜甫所作如《兵车行》、《丽人行》等,用乐府诗体制描写时事,做到即事名篇,无复依傍。后来,白居易、元稹等发扬了这种写作方法,同时确定了新乐府的名称。白居易所作五十首,颇多反映社会矛盾之作。在当时较有现实意义。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多以三、七言错杂运。

放在著作正文之前,说明写作宗旨、经过、内容、体例或对著作发表评论的文字。又称绪、前言。序一般由作者自己写,也有请别人写的。序要求言简意赅,讲真话,避免应酬客套之语。

诗体名。是在汉魏六朝乐府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体诗,正式形成于唐代。这类诗歌的基本特点是:篇幅一般较大,内容较为充实,保留了汉魏乐府诗的叙事特点,用韵自由、音节、格律不限、平仄不拘;句式灵活,富于变化,一般以七言为主、杂以三、五、九言。人们称这种从古诗演化出来的,以长歌浩叹为主要牲征的诗叫做歌行体。标志着这种诗体正式确立的代表作是骆宾王的《帝京篇》、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刘希夷的《代悲手白头吟》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

高中文言文伶官传序知识点总结范本篇六

(1)輮以为轮(通“煣”,用火烘木使弯曲)。

(2)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通“又”,再;通“曝”,晒)。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2.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以为,古义:把……做成;今义:认为)。

(2)金就砺则利(金,古义:文中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渊博)。

(4)用心一也(用心:古:用,因为今:集中注意力;居心,存心)。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古:验,检验今:参加,参见)。

(6)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寄托:古:安置,安身今:托付;把理想等放在某人或某事物上)。

3.词类活用。

(1)动词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使……弯曲)。

(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其曲中规(弯曲的弧度)。

(3)名词作状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日)。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

(4)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

輮使之然也(“輮”这种方法)。

不能十步(跨十步,至十步)。

(5)数词作形容词:。

用心一也(专一)。

4、一词多义。

(1)绝。

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断)。

以为妙绝(到了极点)。

佛印绝类彌勒(非常)。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终止)。

(2)假。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借助)。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与真相对,不真,假装)。

(3)闻。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听见)。

博闻强记(见闻、知识)。

不能称前时之闻(声誉、名声)。

高中文言文伶官传序知识点总结范本篇七

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这些本来积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倾于诗中。它在艺术上的成功还在于运用了优美鲜明的、有音乐感的语言,用视觉的形象来表现听觉所得来的感受;萧瑟秋风的自然景色和离情别绪,使作品更加感人。

诗人在这首诗中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通过它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艺人的悲惨命运,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情。诗的开头写“秋夜送客”,“忽闻”“琵琶声”,于是“寻声”“暗问”,“移船”“邀相见”,经过“千呼万唤”,然后歌女才“半遮面”地出来了。这种回荡曲折的描写,就为“天涯沦落”的主题奠定了基石。

接着以描写琵琶女弹奏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先是“未成曲调”之“有情”,然后“弦弦”“声声思”,诉尽了“生平不得志”和“心中无限事”,展现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

然后进而写琵琶女自诉身世:当年技艺曾教“善才服”,容貌“妆成每被秋娘妒”,京都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然而,时光流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描写,与上面她的.弹水,“暮去朝来颜色故”、最终只好“嫁作商人妇”。这唱互为补充,完成了琵琶女这一形象的塑造。

最后写诗人感情的波涛为琵琶女的命运所激动,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诗韵明快,步步映衬,处处点缀。

既层出不穷,又着落主题。真如江潮澎湃,波澜起伏,经久不息。反复吟诵,荡人胸怀,情味无限。语言铿锵,设喻形象。“如急雨”“如私语”“水浆迸”“刀枪鸣”“珠落玉盘”“莺语花底”。这些读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诗的小序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概述了琵琶女的悲凉身世,说明写作本诗动机,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琵琶行》全诗共分四段,从“浔阳江头夜送客”到“犹抱琵琶半遮面”共十四句,为第一段,写琵琶女的出场。其中的前六句交代了时间,这是一个枫叶红、荻花黄、瑟瑟秋风下的夜晚;交代了地点,是浔阳江头。浔阳也就是今天的九江市;浔阳江头也就是前边序中所说的湓浦口。交代了背景,是诗人给他的朋友送别。离别本身就叫人不快,酒宴前再没有个歌女侍应,当然就更加显得寂寞难耐了。这里面“主人下马客在船”一句句法稍怪,其意思实际是主人陪着客人一道骑马来至江边,一同下马来到船上。“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里的景色和气氛描写都很好,它给人一种空旷、寂寥、怅惘的感觉,和主人与客人的失意、伤别融合一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其中蹬后八句是正面写琵琶女的出场:“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声音从水面上飘过来,是来自船上,这声音一下子就吸引了主人和客人的注意,他们走的不想走、回的不想回了,他们一定要探寻探寻这种美妙声音的究竟。“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里的描写非常细致。由于这时是夜间,又由于他们听到的只是一种声音,他们不知道这声音究竟来自何处,也不知演奏者究竟是什么人,所以这里的“寻声暗问”四个字传神极了。接着“琵琶声停”表明演奏者已经听到了来人的呼问;“欲语迟”与后面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相一致,都表明这位演奏者的心灰意懒,和惭愧自己身世的沉沦,她已经不愿意再抛头露面了。这段琵琶女出场过程的描写历历动人,她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内心之隐痛,为后面的故事发展造成许多悬念。

从“转轴拨弦三两声”到“唯见江心秋月白”共二十二句为第二段,写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其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是写正式演奏前的调弦试音;而后“弦弦掩抑”,写到曲调的悲伧;“低眉信手续续弹”,写到舒缓的行板。拢、捻、抹、挑,都是弹奏琵琶的手法。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朝宫廷中制作的一个舞曲名。六幺:当时流行的一个舞曲名。从“大弦嘈嘈如急雨”到“四弦一声如裂帛”共十四句,描写琵琶乐曲的音乐形象,写它由快速到缓慢、到细弱、到无声,到突然而起的疾风暴雨,再到最后一划,戛然而止,诗人在这里用了一系列的生动比喻,使比较抽象的音乐形象一下子变成了视觉形象。这里有落玉盘的大珠小珠,有流啭花间的间关莺语,有水流冰下的丝丝细细,有细到没有了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有突然而起的银瓶乍裂、铁骑金戈,它使听者时而悲凄、时而舒缓、时而心旷神怡、时而又惊魂动魄。“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是写琵琶女的演奏效果。大家都听得入迷了,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映着一轮明月。

从“沉吟放拨插弦中”到“梦啼妆泪红阑干”共二十四句为第三段,写琵琶女自述的身世,自述早年曾走红运,盛极一时,到后来年长色衰,飘零沦落。沉吟:踌躇,欲言又止的样子。敛容:指收起演奏时的情感,重新与人郑重见礼。虾蟆岭:即下马岭,汉代董仲舒的坟墓,在长安城东南部,临近曲江。从“十三学得琵琶成”以下十句极写此女昔日的红极一时。她年纪幼小,而技艺高超,她被老辈艺人所赞服,而被同辈艺人所妒忌。王孙公子迷恋她的色艺:为了请她演奏,而不惜花费重金;她自己也放纵奢华,从来不懂什么叫吝惜。就这样年复一年,好时光像水一样地很快流走了。教坊:唐代管理宫廷乐队的官署。第一部:如同说第一团、第一队。秋娘:泛指当时貌美艺高的歌伎。五陵:指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五个汉代皇帝的陵墓,是当时富豪居住的地方。五陵年少:通常即指贵族子弟。缠头:指古代赏给歌舞女子的财礼,唐代用帛,后代用其他财物。红绡:一种生丝织物。钿头:两头装着花钿的发篦。云篦:指用金翠珠宝装点的首饰。击节:打拍子。歌舞时打拍子原本用木制或竹制的板,现在兴之所至,竟拿贵重的钿头云篦击节,极言其放纵奢华,忘乎所以。等闲:随随便便,不重视。从“弟走从军阿姨死”以下十句写此女的时过境迁,飘零沦落。随着她的年长色衰,贵族子弟们都已经不再上门,她仅有的几个亲属也相继离散而去,她像一双过了时的鞋子,再也没人看、没人要了,无可奈何只好嫁给了一个商人。商人关心的是赚钱,从来不懂艺术和情感,他经常独自外出,而抛下这个可怜的女子留守空船。人是有记忆的,面对今天的孤独冷落,回想昔日的锦绣年华,对比之下,怎不让人伤痛欲绝呢!“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其实即使不作梦,也是一天不知要想多少遍的。浮梁:县名,县治在今江西景德镇北。红阑干:泪水融和脂粉流淌满面的样子。

从“我闻琵琶已叹息”到最后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共二十六句为第四段,写诗人感慨自己的身世,抒发与琵琶女的同病相怜之情。唧唧:叹息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二语感情浓厚,落千古失落者之泪,也为千古失落者触发了一见倾心之机。自“我从去年辞帝京”起以下十二句,写诗人贬官九江以来的孤独寂寞之感。他说:“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地势荒僻,环境恶劣,举目伤怀,一点开心解闷的东西都没有。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诗人自己的苦闷移情的结果,我们对比一下《水浒传》里宋江赞赏江州的一段话,他说:“端的好座江州,我虽犯罪远流到此,倒也看了真山真水。我那里虽有几座名山古迹,却无此等景致。”诗人的悲哀苦闷完全是由于他政治上受打击造成的,但是这点他没法说。他只是笼统含糊地说了他也是“天涯沦落人”,他是“谪居卧病”于此,而其他断肠裂腑的伤痛就全被压到心底去了。这就是他耳闻目睹一切无不使人悲哀的缘由。接着他以一个平等真诚的朋友、一个患难知音的身份,由衷地称赞和感谢了琵琶女的精彩表演,并提出请她再弹一个曲子,而自己要为她写一首长诗《琵琶行》。琵琶女本来已经不愿意再多应酬,后来见到诗人如此真诚,如此动情,于是她紧弦定调,演奏了一支更为悲恻的曲子。这支曲子使得所有听者无不唏嘘成声。多情的诗人呢?看他的青衫前襟早已经湿透了。促弦:紧弦,使调子升高。青衫:八、九品文官的服色,司马是从九品,所以穿青衫。

这首诗的艺术性是很高的,其一,他把歌咏者与被歌咏者的思想感情融二为一,说你也是说我,说我也是说你,命运相同、息息相关。琵琶女叙述身世后,诗人以为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诗人叙述身世后,琵琶女则“感我此言良久立”,琵琶女再弹一曲后,诗人则更是“江州司马青衫湿。”风尘知己,处处动人怜爱。其二,诗中的写景物、写音乐,手段都极其高超,而且又都和写身世、抒悲慨紧密结合,气氛一致,使作品自始至终浸沉在一种悲凉哀怨的氛围里。其三,作品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概括力,而且转关跳跃,简洁灵活,所以整首诗脍炙人口,极易背诵。诸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等都是多么凝炼优美、多么叩人心扉的语句啊!

高中文言文伶官传序知识点总结范本篇八

2.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区别。

4.而征一国者而通“耐”,能。

5.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反通“返”

6.倾阖城户阖通“合”,全。

7.昂其直直通“值”.价钱。

8.手裁举裁通“才”

9.翼日进宰翼通“翌”,第二天。

l0.飨德怀恩飨通“享”,受。

11.景从云合景通“影”,影子。

1.之。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助词,的。

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协调音节。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助词,主谓问取消独立性。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去。

之二虫又何知代词,此。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其:是……还是,用在选择句中,

加强揣测语气。

3.风斯在下矣斯:则,就。

4.时则不至则:或。

5.奚以之几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示反问,哪里用得着……呢。

6.恶乎待哉恶:何。

7.属而和者属:连续、跟着。

8.信有时哉信:确实。

9.靡计不施靡:没有。

10.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耶,表推测语气,大概……吧。

11.虽连城拱璧不啻也虽:即使啻:止。

12.未几、斯须既而:都表示时间短暂,“一会儿、片刻”

13.少年固强之固:坚持、一定。

14.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但。

15.或以尺书寄托侍者或:也许。

16.宁可致意耶宁可:焉能、哪能。

17.脱获回耗脱:倘。

18.贵客将自何所至也将:方,刚才。

(一)重点实词。

1.《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

2.置杯焉则胶胶:粘,着地。

3.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决:快速的样子;枪:碰、撞。

4.而后乃今将图南图:图谋。

5.而控于地控:投,落下。

6.小知不及大知及:赶得上。

7.穷发之北穷:荒远的、偏僻。

发:毛,指草木。

8.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待:凭借。

9.下迨蔀屋迨:至蔀:遮蔽光明之物。

10.置酒交衢间衢:大路。

11.栉比如鳞栉:木梳;比:并、排列。

12.妍媸自别妍媸:美丑。

13.恐进之亦兴阑矣阑:衰落、消失。

14.迟月生公石上迟:等候。

15.不知尚识余言否耶识:记着。

16.居为奇货居:积,储存。

17.操童子业,久不售操……业:从事……行业;售:考取。

18.宰严限追比比:追征。

19.成妻具资诣问诣:到……去。

20.唇吻翕辟翕:合;辟:开。

21.有古陵蔚起蔚:草木茂盛的样子,引申为高大。

22.如被冰雪被:遭受。

23.气息然然:气息微弱的样子。

24.审谛之审谛:仔细。

25.径造庐访成造:到。

26.则虫集冠集:止,落在。

27.俾人邑庠邑:县;庠:学校。

28.抚军亦厚赉成赉:赏赐。

29.独是成氏子以蠧贫蠧:蛀虫。

30.民日贴妇卖儿贴:抵押。

31.疾逸道左逸:奔跑。

32.舅姑爱其子,不能御舅姑:公婆;御:管束,控制。

33.唯恐道途显晦显:指看得见的“尘。间”;晦:指看不见的水府。

34.吾君方幸玄珠阁幸:驾临。

35.坐贻聋瞽瞽:瞎子。

36.远罹构害罹:遭受。

37.项掣金锁掣:拴。

38.不遑辞候遑:闲暇。

39.帝知其冤而宥其失宥:宽恕。

40.君怃然曰怃然:失望的样子。

(二)词类活用。

1.最可觞客觞,名词作动词,劝人饮酒。

2.吏吴两载吏,名词作动词,任县令。

3.岁征民间岁:名词作状语,每年。

4.笼归笼:名词作动词,用笼装。

5.取儿稿葬稿:名词作状语,用草席裹着。

6.民日贴妇卖儿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7.成然之/劣之/益奇之然、劣、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8.高其直高:形容词作动词,抬高。

9.细疏其能疏:名作动,陈述。

10.有客于径阳者客:名作动,作客,客居。

(一)介宾结构后置。

1.岁征民间。

2.焚拜如前人。

3.掭以草尖。

4.既而得其尸于井。

5.覆之以掌。

6.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精。

(二)省略句。

1.令以责之里正。

2.折藏之,归以示成。

3.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4.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

(三)被动句。

为婢仆所惑。

(四)宾语前置句。

1.而莫之夭阏者。

2.之二虫又何知!

3.彼且奚适也?

4.其自视也。

5.彼且恶乎待哉?

6.子何苦而自辱如是?

7.是何可否之谓乎?

8.洞庭君安在哉?

(五)主谓倒置。

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第五册。

1.吾不忍其觳觫:觳觫,恐惧发抖的样子。

2.天下之欲疾其君疾,痛恨、憎恨。

3.仰不足以事父母事,赡养、奉养。

4.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及,等到;罔,通“网”,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5.将以衅钟衅:杀生取血以涂物,用于祭祀。

7.莅中国:统治中原地区。莅:临、统治。

8.此惟救死而恐不赡: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还恐怕来不及呢。赡:足。

9.其庶几乎庶几:差不多。

10.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语:告诉;。

诸:之乎;有诸:有这回事吗?

11.未有以对对:回答。

12.举疾首蹙额蹙:收紧、缩着;。

额:鼻梁。

13.田猎:打猎。田:通“畋’,也指猎。

14.而君幸于赵王幸:宠爱。

15.相如持其璧睨柱:斜着眼睛看。

16.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尊重,动词。

修敬:整饬礼仪表示敬意。

17.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特:只,只不过。

18.相如素*人:相如本来是个卑*的人。

19.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我离开父母之所以来侍奉您的原因,不过是仰慕您的高尚品德罢了。

20.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之急而后私仇也:我之所以这样退让,是因为我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把个人的恩怨放在次要的位置。

21.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传—…·示,传给……看;美人,妃嫔;左右,侍从。

22.绝秦望:断绝秦国的念头。

23.孰与秦王:与秦王相比哪一个(厉害)。

孰:谁、哪一个;孰于:何如,比……怎么样。

24.刎颈之交:誓同牛死的朋友。刎颈:割头。

25.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入:在国内。

26.乃令张仪佯去秦佯:假装。

27.平伐其功伐:夸耀。

28.其行廉,故死而不容:他的品德方正不苟,所以至死也不容于世。

29.然泥而不滓者也:(屈原)是出于污泥而不染,依然保持高尚品德的人。

30.博闻强志:知识广博,记诵多。

31.人穷则反本:人处于困境,总会想念上天和父母,希望得到帮助。

32.举类迩而见义远:举的是近事,而表达的意思很深远。

33.蝉蜕于浊秽: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的环境。蝉蜕:蝉脱壳。

34.设诡辩:说假话骗人。

35.相随属:一件连一件。

36.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就其文字来看不过寻常事物,但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关系到国家的治乱)。指:通“旨”

第六册。

1.尽收其地,进兵北路略地:收,占领。北,向北,名词作状语。

2.秦兵旦暮渡易水:早晚间,极言迅速,名词作状语。

3.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微,无,不。

渴,请。

4.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信物,凭据。亲,亲近。现在空手而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5.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购,悬赏,用重金征求缉拿罪犯。邑:封地。前句是状语后置句,后句是定语后置句。

6.乃遂私见樊於期:乃遂:同义复用,就,于是。私:形容词作状语,偷偷地。

7.顾对不知所出耳:顾,只是、不过,表轻微转折。否定句宾语前置,即“顾不知计之所出”或“顾不知所出之计”。

8.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见:被。陵:通“凌”。

9.乃今得闻教:乃今:如今。如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10.函封之:用匣子装起来。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11.乃为装遣荆轲:于是准备行装派遣荆轲使秦。为装,准备行装。遣,派遣。

12.太子迟之:迟,以之为迟,嫌……迟了。

1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句,应“太子及知其事之宾客”。

14.土皆瞋目,发尽上指冠:送行的人们都睁大眼睛,极为愤怒,连头发都向上直竖顶着帽子了。

15.秦武阳色变振恐:秦武阳变了脸色害怕起来。振。震,害怕之意。

16.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顾,回头。前,走上前。为,表示。谢,谢罪。

17.北蛮夷之鄙人:蛮,本是占代对南方各个民族的鄙称。夷,本是古代对东部各民族的*称。蛮夷,这里泛指边远地区。鄙人,粗俗之人。

18.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于是取出地图捧着献给秦王,打开地图,地图快翻完了,匕首露了出来。发,翻开。穷,尽。

19.因左手把秦王袖:因,趁机。把,抓。

20.剑长,操其室:操,握住。室,剑鞘。

21.尽失其度:都失去了常态。

22.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对治乱的道理明晓,擅长讲话。皆是状语后置句。辞令,应酬交际的语言。

23.平伐其功:屈原夸耀自己的功劳。伐,矜夸,炫耀。

24.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屈原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献媚说坏话的人使怀王看不明白,邪恶的人妨害了国家。疾,痛恨,痛心。聪,指耳力好。谗,谗言。谄,谄媚,阿谀。明,贤明的人。形容词作名词。邪曲,同意复用,邪恶的人,也是形容词作名词。

25.人穷则反本:处境窘迫。反本,追求本源。

26.其志洁,其行廉:他志气高洁,行为方正。

27.靡不毕见:没有不全部表现的。或“没有一点不是表现得很透彻的.”。

28.举类迩而见义远:所举的事例虽是人们常见的事物,但表现出来的意义极深远。迩,近,理解为“常见的”。

29.颜色憔悴,形容枯槁:颜色,面容气色。形容,形体容貌。

30.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日,时间名词作状语,一大天地。为……所,表被动的固定句式。

31.从容淡静:稳重、淡泊、宁静的神态。

32.辟公府:公署。汉代的大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为当时最高官员。

33.验之以事:用实际事情来检验。状语后置句。

34.公车:指汉代公家的车马,为臣民上书和征召所用。提到公车即有“上书”之意。

35.转:迁徙,指官职的调动。

36.乞骸骨:大臣请求辞职的一种委婉的说法。

37.暴戾恣睢:粗暴乖张。恣睢,任意胡为。恣,放肆。睢:恣意。

38.专犯忌讳:专做违犯法礼之事。忌讳,不应说,不应做。

39.逸乐:安闲快乐,不操劳而生活优裕。

40.富厚累世不绝:有很多财富,一代一代地传与后人而不断绝。

41.择地而蹈之:意为谨慎而守礼法。蹈,踏。

42.行不由径:走大路而不穿行小路。意为操行方正。

43.因人成事:依赖别人把事情做成功。因:依赖。

44.糟糠不厌:糟糠之食亦不能绝。厌:满足。

45.识相:会看别人眼色行事,知趣。

46.不名一钱:一个钱都没有,非常贫穷。名:占有的意思。

高中文言文伶官传序知识点总结范本篇九

曲终收拔当心画(画通划)。

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金字旁的篦,密齿梳)。

二、古今异义。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明年:古:第二年今:指今年的下一年)。

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古:年纪大了今:长子、长兄等)。

又闻此语重唧唧(唧唧:古:叹息声今:一般指虫鸣)。

因为长句(因为:古:因此写了今:表原因)。

暮去朝来颜色故(颜色:古:容貌今:色彩)。

凄凄不似向前声(向前:古:刚才今:朝向前方(面))。

三、一词多义。

(1)言。

感斯人言(言:话语)。

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字)。

自言本是京城女(言l:说)。

(2)命。

遂命酒(命:吩咐,命令)。

命曰[琵琶行](命:取名)。

(3)为。

因为长句(v写、作)。

初为【霓裳】后【六幺】(为:弹奏)。

为君翻作【琵琶行】(为:介词,为、替)。

(4)暂。

凝绝不通声暂歇(暂:副词,短暂)。

如听仙乐耳暂明(暂:副词,顿时、忽然)(5)幽。

别有幽愁暗恨生(幽:深沉)。

幽咽泉流冰下难(幽:形容低微,隐晦,不畅达)。

野芳发而幽香(幽:清幽幽的)。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昏暗)。

(6)语。

琵琶声停欲语迟(语:说话,回答)。

今夜闻君琵琶语(语:曲)。

(7)暗。

寻声暗问弹者谁(轻声地)。

别有幽愁暗恨生(隐藏的)。

偏听则暗(糊涂,愚昧)。

四、词类活用。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遂命酒(酒:名词作动词,摆酒席)。

歌以赠之(歌:名词作动词,作诗)。

商人重利轻别离(重、轻:形容词作动词,看重、轻视)。

五、文言句式。

1、倒装句。

转徒于江湖间(于江湖间,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于穆,曹二善才,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2、省略句。

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

送客(于)湓浦口。

使(之)快弹数曲。

沉吟放拔插(于)弦中。

3、被动句。

感斯人言。

高中文言文伶官传序知识点总结范本篇十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

今:“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7.南至于句无句,通“勾”。

8.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帅,通“率”,率领。

9.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娶妻。

10.将免者以告免,通“娩”,分娩。

11.三年释其政政,通“征”,征税。

12.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切磋。

13.无不铺也铺,通“哺”,给人食物吃。

14.无不歇也欼,通“啜”,给人水喝。

15.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有,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5.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古:像爪和牙一样,指帮助者或得力助手;

今:比喻坏人的党羽。

6.将不可改于是矣古:对这种局面;今: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7.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古:原野;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16.徐公来,孰视之孰,通“熟”,仔细。

9,今齐地方千里古:土地方圆;今:指某一区域。

17.少益耆食耆,通“嗜”,喜爱。

18.必勿使反反,通“返”,返回。

19.无乃尔是过与与,通“欤”,句末语气词。

20.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2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花白。2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通“途”,道路。

23.虽有槁暴有,通“又”,又,再。

暴,通“曝”,晒。

2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才智。

25.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26。泾流之大泾,通“径”,直。

27.不辩牛马辩,通“辨”,分辨。

28.合从缔交。

涂,

从,通“纵”。合从,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29.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困顿,失败。

30.陈利兵而谁何何,通“呵”,呵问。

31.始皇既没没,通“殁”,死。

32.而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兴起。

33.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影子。

34.距关距,通“拒”,把守。

35.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使进来。

36.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37.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背叛。

38.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39.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嫌怨,隔阂。

40.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4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如果不这样。《兰亭集序》。

42.虽趣舍万殊趣,通“趋”,往,取。

43.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犹如,如同。

44.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45.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

古今异义。

10.太后明谓左右。

古:近臣、属下、侍奉在身边的人员等;今:左和右两方面,或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概数。

11.年几何矣。

古:多少;今:指数学的一门学科。

12,至于赵之为赵。

古:是动词“至”与介词“于”的连用,译为“到,上推到”;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外提起一事。

13.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古:把当做,让做;今:认为。

14.是社稷之臣也。

古:此,这,代词;今。

15.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古:诸侯的封地称今:“国”指国家,《寡人之于国也》。

16.河内凶古:谷物收成不好,

17.弃甲曳兵而走。

古:跑,逃跑;今:行。

18.是使民养生丧死无,古:供养活着的人;

高中文言文伶官传序知识点总结范本篇十一

2.皆白衣冠以送之。

3.乃朝服,设九宾。

使动用法。

1.使使以闻大王。

2.使毕使于前。

3.自引而起,绝袖。

意动用法。

1.太子迟之。

2.群臣怪之。

四、文言句式:

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省略句。

1.秦王购之(以)金千斤。

2.欲与(之)俱。

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4.而(群臣)卒惶急无以击轲。

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介宾短语后置。

1、常痛于骨髓(介宾短语后置)。

2、嘉为先言于秦王(介宾短语后置)。

3、燕王拜送于庭(介宾短语后置)。

4、使毕使于前(介宾短语后置)。

定语后置。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