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文言文请辞书范本 文言文请示(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9 05:06:50 页码:11
文言文请辞书范本 文言文请示(二篇)
2022-12-29 05:06:50    小编:ZT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3年文言文请辞书范本一

[甲]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节选《包拯》)

[乙]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①。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②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勉谕儿辈》

【注释】 ①费用:花费钱财。②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

【小题1】解释文中的划线的词语。(4分)

⑴恶吏苛刻__________⑵饮食如布衣时__________

⑶若思得之艰难__________⑷可办粗衣几件__________

【小题2】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⑵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

【小题3】[甲][乙]两文都有写主人公对后代的要求, [甲]文侧重对子孙在__________方面的要求是__________;而[乙]文侧重对儿辈在__________方面要求是__________。(4分)

【小题4】[乙] 文中“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是一警句,若你要向别人推荐,能说出其中蕴藏的含义吗?(3分)

答案

【小题1】⑴ 憎恶,讨厌⑵指平民⑶ 得到⑷置办

【小题1】⑴ 不遵从我的意愿,不是我的儿子和孙子。 ⑵ 不饿不冷就足够了,何必要求吃好穿好呢?

【小题1】[甲]从政清廉[乙]生活节俭

【小题1】示例:要懂得居安思危,珍惜拥有的日子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填写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句的内涵的能力。根据警句的意思向别人推荐即可。

2023年文言文请辞书范本二

何易于尝为益昌①令,县距刺史治所②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自腰笏③,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④不可夺。易于为属令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

【注】①益昌:今四川广元一带。②刺史治所:州郡长官的驻地。③腰笏(hù): 把手板插在腰带上。④隙:空闲,这里指时间。⑤属令:属于县的县令。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1)何易于尝为益昌令 ( )

(2)易于即自腰笏 ( )

(3)方春,百姓不耕即蚕 ( )

(4)偕骑还去 (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3分)

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

小题3:请你结合文中何易于的言行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3分)

小题1:曾经 就正 离开

小题2:百姓不是在耕种就是在养蚕,一点点时间都不能剥夺。(意思符合即给分)

小题3:何易于的“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的语言和“即自腰笏,引舟上下”的行动,都表明他敢于直言,关心爱护百姓。(3分,结合言行1分,能说出“关心爱护百姓”2分,意对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尝、去”在文言文中的意思较为固定,应译为“曾经”、“离开”。“即、方”根据语境,应译为“就”“正,正在”。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 “耕、蚕、夺”等。“耕、蚕”都是名词用作动词,应译为“耕种、养蚕”。“夺”在此句中应用“占用、剥夺”代替。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然后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小题3:试题分析:审题后从前向后读选文,找出写何易于的言行的句子,如语言“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行动“即自腰笏,引舟上下”。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他敢于直言,关心爱护百姓,能为百姓着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