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教案我会整理(模板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7:33:25 页码:14
2023年教案我会整理(模板9篇)
2023-11-11 17:33:25    小编:ZTFB

教案中应该包含充分的练习和巩固环节,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应用能力。教案的编写要注意任务的分层次和逐步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促进学生的学习充实感和成就感。以下是教案的范例,供大家参考借鉴。

教案我会整理篇一

大班教案《收拾书包》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学会按课程表整理书包,尝试分类整理,了解小学生书包里所放物品的名称及功用,萌发幼儿上小学的美好愿望,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收拾书包》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了解小学生书包里所放物品的名称及功用;

3、萌发幼儿上小学的美好愿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参观过小学,认识过书包;

2、书包、各类学习用品、物品准备清单、相关录象。

活动流程:

一、回忆参观活动,引出主题。

幼:有很多书。

幼:还有铅笔。

播放录象,大一班的幼儿从书包里逐一拿出各种玩具、美工刀、薯片、糖果、弹珠等物品。

3、讨论:大一班的小朋友书包里装的这些物品都合适吗?(幼儿自由讨论。)。

4、师:那你们认为小学生的书包里应该带什么?我们来听听圆圆姐姐是怎么介绍的?

二、学看课程表。

播放录象:圆圆姐姐介绍,每个小学生的书包里都有一张课程表。看!(出示课程表)我们就通过看课程表知道明天要上哪些课,要带哪些课本。

2、师:小朋友,你们会看课程表吗?(教师出示大课程表)。

(1)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下,课程表上面和左边的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上面数字表示星期几,左边有“上午、下午”,数字表示第几节课。)。

(2)请小朋友找一找星期一有哪些课?是怎么找到的?(先找到星期一,再往下看,就能找到了。)。

(3)星期二上午第二节是什么课?是怎么找到的?

1、师:小朋友都学会看课程表了,想试试看课程表来准备你书包里的物品吗?

教师交待操作要求:在每组的桌上都有一张“物品整理清单”,请每组的小朋友一起看看你们要整理的是星期几的书包,有哪些活动,需要准备哪些物品?请你连线,空白的地方还可以添画。

2、幼儿分组操作后,将每组的“物品准备清单”进行展览并介绍。

4、尝试整理书包:在后面桌上有很多物品,请小朋友按照你们组的“物品准备清单”来整理书包。(幼儿开始整理自己的书包,老师巡回指导。)。

5、请一组内的小朋友相互检查书包中的物品是否摆放整齐,是否有遗漏。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整理书包的新本领,真能干!我们一起背好书包来唱首歌吧!幼儿背好书包,边走边神气地演唱《上学歌》。

6、结束活动。

反思:

1、大班是幼小衔接的关键阶段,本活动从幼儿的实际需要出发,捕捉到了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小学生的书包,并以此为出发点,让幼儿了解小学生书包内的物品,从而为即将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2、充分的课前准备,为《整理书包》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基础。活动前的参观活动、采访小学的哥哥姐姐,使幼儿对小学生生活有了初步的了解,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由此萌发出对书包的兴趣。

3、活动的可操作性,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活动中,老师提供给每个幼儿响应的操作机会,从学看课程表——填写物品准备清单——整理书包,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进行动手实践。

4、情感激发孩子对小学的向往和热爱之情。活动中,从爱心朋友“圆圆姐姐”的参与到活动最后请孩子们背起书包快乐地演唱《上学歌》,都让幼儿从心里萌发出渴望上小学的积极感情。

5、大班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非常关键。整理书包还可以作为幼儿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经常鼓励幼儿进行书包内物品的检查、准备、整理,巩固良好习惯,增强自理能力,为接下来的小学生活奠定基础。活动还可延续为整理玩具、物品等。

小百科:书包,是指用布、皮革等制成的袋子。学生用来携带课本、文具用品。根据消费者品位的改变,书包发展出了一种更能减轻学生负担的书包——箱包。

教案我会整理篇二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丰富多种意外伤害事故急救的重要性与方法。

2、通过活动要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简单方法。

3、活动中鼓励孩子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教师自制教学ppt;了解多种意外伤害事故或急救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引出意外伤害的概念。

1、播放ppt,出示一个男孩摔破膝盖流血的画面,提问。

这孩子受伤了,请你赶快帮助一下,你该怎么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等?呢?

幼儿会运用已有经验来讲述,如:先用纸巾或是干净的手帕把孩子伤口的血擦掉,然后用创可贴贴上去止血,也可以用干净的手帕按住伤口止血。如果伤口很大的'话就及时的送去医院。

2、猜测孩子受伤的原因。

二、帮助幼儿了解多种意外伤害事故的形式。

2、幼儿凭借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讲述,然后教师补充。

3、借助ppt图片展示认识了解多种不同形式的意外伤害事故:如溺水、从高处坠落、触电、被动物咬伤等。

4、请幼儿说一说。

三、观察画面,了解多种意外伤害事故的急救措施。

1、以被狗咬伤为例,请孩子观察画面,大胆表述自己观察的结果,说说如何进行急救:用清水冲洗伤口,最好将伤口掰开进行冲洗,如果有血要及时止血,然后到医院接受治疗,打狂犬疫苗针,如果不打这个针,后果很严重。

2、幼儿自由选择内容,了解其他种意外伤害事故的急救。

幼儿讲到哪里,教师用超链接的方法展示面面,引导孩子勇敢、大胆的表述自己的见解。

教案我会整理篇三

在参观小学后。孩子们对课程表上写着什么、书包内该放些什么、每天怎样整理书包等问题产生了兴趣。为了帮助孩子了解上述内容,养成自我服务的意识,并进一步激发他们当一名小学生的愿望,我设计了“整理小书包”活动。预设活动有三个环节:第一部分是激发幼儿的兴趣,说说书包里该放些什么;第二部分是学看课程表:第三部分是学习整理书包。

1、通过整理书包萌发做小学生的愿望。

2、学看课程表。尝试按课程表整理书包,养成自我服务的.意识。

1、活动前期准备。

(1)展示幼儿带来的书包,让幼儿在互相欣赏中了解书包的功用。

(2)在区域中提供文具盒、铅笔、橡皮、尺等文具,让幼儿自己动手整理。

(3)在区域中提供小学生的课本,让幼儿熟悉各类课本以及课本名称。

2、教具、学具准备。

(1)小学生课本若干,课程表多媒体课件。

(2)水壶、玩具、蜡笔、绳子、毽子、饭盒、毛巾等。

一、产生兴趣。

1、小学生的书包里有什么?(在问答中帮助幼儿归类,如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

2、小结:书包里要放的东西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放书本。

3、小学生每天要带什么书?怎么才能知道?

二、学看课程表。

1、播放课程表多媒体课件。

2、讨论。

(1)这是小学一年级的课程表,你能看懂吗?课程表上有什么?

(2)小学生一天有几节课?上午几节,下午几节?都有什么课?

(3)能看懂课程表吗?有什么问题?

(4)小结:小小课程表可以告诉我们每天有几节课,上什么课。有了课程表,我们就能按课程表来整理书包。

三、学习按课程表整理书包。

1、幼儿第一次整理书包。

(1)这里都有些什么课本?

(2)假如现在是星期一的晚上,请你按课程表来整理一下书包。(教师关注幼儿整理的过程。)。

(3)书包整理好了,你们是按星期几的课程表来整理的?

(4)小结:晚上整理书包要按第二天的课程表来进行。

2、幼儿第二次整理书包。

(1)假如现在是星期日的晚上,请你们按课程表整理书包。想想该按星期几的课程表来整理呢?(教师再次关注幼儿整理的过程。)。

(2)书包里一共放了几本书?哪一天也需要带这几本书?有没有不同意见?

四、学习整理其他用品。

在区域中提供相应物品、让幼儿练习整理书包。

教案我会整理篇四

设计意图:

每次画完画,桌面、地上都有蜡笔,练习写汉字收拾书包后,总会发现掉在地上的铅笔,有时家长来询问,孩子的笔盒是否在教室里等情况。作为大班的孩子,再过一个学期将进入小学,为了培养幼儿会收拾、整理自己的东西,独立管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我设计了《我会收拾、整理书包》来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活动目标:。

1、愿意帮助他人,练习归类分类。

2、喜欢整理书包,了解整理书包的重要性,学习整理书包的方法,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3、培养幼儿做事有始有终,激发幼儿“爱整洁”的情感。重点:激发和培养幼儿“爱整洁”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录像《上课》。蓝猫头饰。

2、各种学习用品,如:书包、铅笔、橡皮、铅笔盒、中格本、蜡笔等,各种玩具,如:汽车、积木等。蓝猫商店四个汉字,若干玩具框。

3、“我能干”金、银、铜奖牌。

4、纸、蜡笔、剪刀、透明胶等。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老师:“今天蓝猫商店要开张了,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去参观蓝猫商店?”在《蓝猫3000问》音乐的伴奏下,幼儿走进教室。

2、老师:“蓝猫,你好,咦?你的商店不是开张了吗?怎么到处都乱七八糟的?”蓝猫说:“对不起,刚刚到货,还来不及收拾,不过这么多商品,我都不知道怎样摆放?”老师说:“小朋友们,蓝猫遇到困难啦,你们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把这些商品摆放整齐?”

幼儿自由讨论。

3、根据幼儿的讨论,引出做各种商品的标志。

(1)老师:“标志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标志代表不同的意思。蓝猫的商店里有什么商品?”

指导:a、能突出商品的特征,让幼儿一看便知道是什么商品。

b、使用完的用品收拾摆放整齐。

(3)让幼儿评出最佳标志,并贴在相应的玩具柜里或柜面上。(4)幼儿根据标志把商品放进相应的框里。

(5)老师:“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蓝猫商店终于开张了,我们来看一看,这个柜里放些什么?(积木、汽车等),这些属于哪一类?(玩具类)。这个柜里又放了些什么?(铅笔、笔盒、橡皮、中格本、书包等)属于哪一类?(学习用品)„„”

4、老师:“再过一段时间,你们即将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知道上学要带哪些东西吗?”让()幼儿积极发表意见。

5、认识学习用品(1)幼儿自选商品,并请幼儿放进书包内整理好。(2)检查幼儿整理的情况,并介绍每种学习用品的用处。(3)老师:“有的小朋友选择了适当的学习用品,有的把玩具也放进了书包,有一些小朋友的学习用品随便放进书包内,还有一些小朋友把书包收拾的整整齐齐。”表扬整理好书包的小朋友。“你知道上学为什么要整理好书包吗?”引出录像《上课》。

录像的内容:

两位小朋友演小学生走进教室,自我介绍:“小朋友们好,欢迎你们来到蓝猫学校。我叫xx,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我是yy,也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然后,坐下来做功课,xx很有条理地拿出铅笔盒、本子,开始认真地做功课。yy手忙脚乱,好一会儿才找到本子,刚一打开铅笔盒,发现里面又没有铅笔,于是,又在书包中急急忙忙地寻找,刚做作业,字又写错了,可橡皮却又怎么也找不到,只好去向xx借,下课铃声响了,xx很快将作业交给了老师,老师赞许地拍了拍咖喱,yy拖拉了好一会儿才交作业,老师边看边皱眉头。

看完表演后提问:

a为什么老师看了咖喱的作业很高兴?看了菲菲的作业却皱起了眉头?出示两人做的作业,让幼儿讨论整理书包的重要性。

b做作业时,为什么咖喱写得又快又好?菲菲写得慢?幼儿自由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使幼儿进一步了解整理书包的重要性。

6、幼儿动手整理书包。(1)让幼儿把书包里的用品拿出来放在桌面上,等他们完成这一动作后,再让他们把所有的用品分类收拾整理好放进书包内。

(2)让幼儿互相检查,看谁的书包收拾得整齐。

(3)幼儿互相讲评,谁整理得好?为什么?通过讲评,知道整理的正确方法。

老师小结:一般我们收拾书包的方法是归类收,即把本子归在一起,书归在一起,笔盒与笔、橡皮在一起,先把书、本子摆整齐后放到书包内、从大至小,最后再放铅笔盒。

7、竞赛:我能干。

出示“我能干”金、银、铜奖牌,引起幼儿争夺奖牌的愿望并交代玩法。

幼儿进行比赛,选出最快,整理最好的前三名进行颁奖。活动延伸:

讨论:除了自己认真整理小书包以外,还有哪些事情需要小朋友认真细致的去完成。

省委第一幼儿园。

大二班。

教案我会整理篇五

活动目标:

知道遇天困难的时候应坚持到底,并鼓励自己坚持下去。

活动准备:。

1.准备绳子,球等.

2.准备小猫和猫妈妈的木偶。

活动过程:

1.以故事《小猫学本领》,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

(1)小猫生病了,为什么不休息还坚持捉老鼠?

(2)我们要向它学习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师幼共同小结:小朋友要不怕困难,遇到困难时,应该鼓励自己坚持到底。

4.游戏。

幼儿分组活动:跑步,跳绳,拍球比赛等。

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

活动延伸:

平时在各种劳动、竞赛、生活、学习活动中,帮助幼儿做到在遇到困难时,能鼓励自己坚持下去。

教案我会整理篇六

2、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自己做事的图片,小床,床上用品等。

掌握叠被子整理床铺的方法的方法。

—导入活动:

现在老师请小朋友看一组图片,播放录像。

提问: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刚才都看到了什么?(自己穿衣服,自己洗脸,自己吃饭,自己叠被子等)那么你们平时在家里,都有那些事情是自己做的?让幼儿畅所欲言。

二:请两个在家里自己叠被子的幼儿演示一下,自己在家里是如何叠被子的。

三:教师示范叠被子的正确方法:先将被子铺开,自己站在长的一边,将长的两边都向中间对折,再将短的两边对折,这样被子就叠好了。

四:游戏比比谁最棒,每组选两个幼儿进行比赛,教师进行小结。

五:刚才我们学会了叠被子,那么怎样让我们的`床铺变得更整齐呢?

六:出示一个比较乱的床铺,应该怎样让这个床铺变得整齐?请一名幼儿整理并说出自己是如何整理的?(玩具放在玩具柜,书本放在书架上,衣服叠整齐,被子放在床的一边,合起来的一边朝外,枕头放上去等)。

七:那么自己在家里应该如何做呢?(如:不乱放东西,自己整理自己的床铺等)。

家长引导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幼儿的进步要及时的表扬。对能力较差的幼儿,要多鼓励。并让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差的,让幼儿自己体验整理床铺。

教案我会整理篇七

1、知道要爱惜物品,不浪费、损坏物品。

二、活动重难点。

在活动中让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活动准备。

1、培训参加情境表演的演员:在班上选两名(男女各一人)比较大方的小朋友做演员,让他们学习表演收拾书包。

2、布置表演场地:活动开始前在讲台上面向全班放两个人坐的课桌椅,抽屉里有他们的书包,桌面上分别放着他们的书本和文具。

四、活动过程。

今天老师请了两个小朋友来给大家作表演,我先给大家介绍着两个演员(请出两个表演的孩子),这个小姑娘叫兰兰,这个小男孩叫林林。现在我们看看,在什么时间兰兰和林林在做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表演内容:下课铃声响了,兰兰和林林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来,齐声说:“老师再见。”两人开始收拾自己的书包,准备回家。林林一边叫“回家啦”,一边把书、本子、文具乱七八糟地往书包里塞,书的角卷了,本子撕开了,铅笔掉到地上也不知道;兰兰把桌子上的铅笔、橡皮擦放进文具盒里,再把书和本子按大小整齐叠好,轻轻放进书包里。这时林林背上书包说:“我收拾得快,我走啦。”林林走出了教室。兰兰也背好书包,发现了林林掉在地上的铅笔,她弯腰拾起笔追出去,一边喊:“林林,你的笔。”

第二个环节:组织观看表演和说话。

让小朋友完整地看一遍表演,并说前面提的问题:他们在做什么?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如果幼儿说得不具体,可以让兰兰和林林轮流表演收拾书包的过程。一个演完以后,让大家说说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说完以后请另一个演员表演,大家议论。

第三个环节:指导幼儿看图说话。

第四环节:操作活动,训练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让幼儿更加爱惜自己的东西,请幼儿来训练怎样收拾书包。

第五个环节:老师念儿歌作为结束。

在这一活动课结束之前,再回头来看刚才表演里的小朋友—兰兰和林林,他们谁做得好,谁做的不够好,为什么,我们该怎样收拾书包。在这一环节中,我采用了情景表演法把刚才的故事重新让两个小朋友分开表演一次,然后指导幼儿理解怎样才是做的好的。同时让幼儿知道知错就改仍是好孩子。然后以念儿歌作为结束。

教案我会整理篇八

1、知道要保持房间和自己用的物品的整齐。

2、学习整理自己的房间,能按物品的种类有序地摆放物品。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1、请家长提供幼儿房间的照片。

2、故意弄乱的教室或活动室。

3、练习册。

1、通过讨论进入活动主题。

——教师:你有自己的小房间吗?你的房间里有什么?爸爸和妈妈的房间里有什么呢?(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2、教师出示照片,让幼儿猜测这些分别是谁的房间的照片。

(1)教师:猜猜这是谁的房间?照片上的房间让你有什么感觉?

(2)幼儿猜测并回答。

教师小结:照片中的房间有的比较凌乱,有的比较整齐。

3、引导幼儿讨论使房间整齐的方法。

(1)教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房间整整齐齐呢?

(2)幼儿讨论交流。

(3)请房间整洁的幼儿说说自己或父母整理房间的经验,如按照物品归类,将物品有序地摆放在相对固定的位置上等等。

4、让幼儿学习按照有序的方法收拾教师里的用品。

(1)教师:你们看,我们的教师很乱,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收拾教室吧。

(2)幼儿开始动手分区收拾教室。

5、幼儿间交流将教室收拾整齐的方法。

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幼儿缺乏自理能力,依赖性很强。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找机会锻炼他们,让他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才能让他们经受住挫折,也有益于今后的成长。

教案我会整理篇九

1、知道要保持房间和自己用的物品的整齐。

2、学习整理自己的房间,能按物品的种类有序的摆放物品。

知道要保持房间和自己用的物品的整齐。

学习整理自己的房间,能按物品的种类有序的摆放物品。

1、请家长提供幼儿房间的照片。

2、练习册。

3、故意弄乱教室。

1、师:你有自己的小房间吗?你的房间里都有什么?

2、师:爸爸妈妈的房间里有什么呢?

3、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1、教师:猜猜这是谁的房间?照片上的房间让你有什么感受?

2、幼儿猜测并回答。

3、教师小结:照片中的房间有的比较凌乱,有的比较整齐。

1、教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房间整整齐齐的呢?

2、幼儿交流讨论。

3、请房间整洁的幼儿说说自己或父母整理房间的经验,如按照物品的归类,将物品有序地摆放在相对固定的位置上等。

1、教师:你们看,我们的教室很乱,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收拾教室吧!

2、幼儿开始动手分区域收拾教室。

师、幼小结:按物品的用法、材质等归类摆放好。

1、教师:在我们练习册的第六页有一个“我会整理”的.练习题,需要小朋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打分噢!看看你能为自己打几分呢!

3、教师小结:整理不是一天的事,我们只有每天都在整理,时时在整理才能让我们的教室、寝室,我们自己的小房间整整齐齐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