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节(汇总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0:23:26 页码:8
最新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节(汇总13篇)
2023-11-18 00:23:26    小编:ZTFB

写作是培养思维能力和提升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练习和反思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在写总结时,首先要明确总结的目的和意义。总结范文中的观点和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写总结的挑战。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节篇一

尊敬的各位老领导、老干部、老同志们:

你们好!

“飞火流霞迎盛世,欢歌笑语贺华章”。在这云淡山清、秋高气爽、橘红橙黄、金桂飘香的日子里,温馨的“国际老年节”刚刚离去,我们又迎来了传统的“重阳节”。在此,我谨代表四面山管委会、四面山森管局,向在座的各位老年朋友们道一声节日的问候和衷心的祝愿,同时也祝愿森管局的300多名职工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重阳节和国际老人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我国自古以来就以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作为尊老敬老的重要习俗,国际社会从1991年开始将每年的10月1日定为“国际老人节”。

近年来,在江津市委、市政府、四面山管委会的领导下,在全休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在你们的大力支持下,森管局的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这是我们森管局人的骄傲。

“霞披夕阳情无限,霜染秋枫叶正红”。过去,你们在岗位上以满腔热血,为四面山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为四面山的经济社会发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建立了光辉的业绩。今天,你们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用长期积累起来的丰富知识和宝贵经验,通过各种方式继续为四面山6000多父老乡亲服务,为新华集服务,为四面山的改革、发展、稳定和旅游的腾飞谱写了新的篇章;当年,你们用心血和智能浇铸了四面山,为我们铺就了今日继续前进的道路;现在,你们继续保持一个健康向上的心态、乐观积极的精神,对森管局的事务十分关注,对我们的工作十分支持,从不提过分要求,从不添点滴麻烦,表现出极高的政治素质和大局意识,表现出老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确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和尊重。对此,我再次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了进一步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加快旅游发展速度,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去年,江津市委、市政府将四面山森林经营所、四面山采育场合并成立了江津市四面山森林资源管理局。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蜚声中外旅游胜地宏伟目标,标志着四面山的旅游业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这为森管局的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良机。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新困难、新挑战。我们需要并渴望能够继续得到你们的热情关怀和悉心指导。我相信,有市委、市政府、四面山管委会的正确领导,有各位老领导、老干部、老同志们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我们一定能够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团结和带领全体职工共同为打造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而努力奋斗。

“最美莫过夕阳红”。祝愿在座的老领导、老前辈、森管局的全体离退休老同志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节篇二

九九登高处,佳节又重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重阳晚会《久久乐重阳》将于10月14日19时30分在央视综艺频道播出。今年的节目编排独具看点,歌舞节目“老少”云集,“青葱少年”与“资深少年”的代际碰撞擦出无限创意火花;重阳节的传统习俗融入创意节目看点十足,混搭现代科技舞美效果呈现“文化+科技”的独特魅力;反诈主题歌曲《怎么可能呢》是又一亮点,火爆全网的反诈红人“警察老陈”跨界联动,现场连线教你如何反诈防骗。

“资深少年”碰上“青葱少年”

开场歌舞《资深少年》、歌曲《远走高飞》集结了生活中多才多艺的“宝藏老人”,他们载歌载舞活力十足,彰显“夕阳无限好”。年过八旬的男中音歌唱家杨洪基戴上墨镜一身潮服,与表演嘉宾裴梓行带来国风电音代际秀《云宫迅音》,电音嘻哈配合绝美舞蹈惊艳众人;同为“80后”的台湾歌手陈彼得怀抱吉他深情弹唱《当你老了》,伴随着感人的歌声,一对爱人的一生在舞台上演,从孩童到青春到家庭,让人感慨岁月匆匆;“不老男神”蔡国庆再次带来经典的`《365个祝福》,霓虹灯光舞台背景配以蔡国庆的“冻龄神颜”,让人仿佛重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资深少年”不落潮流,“青葱少年”则是温情十足、积极阳光。一把高凳,一支话筒,歌手毛不易一曲《平凡的一天》随着背景的时间齿轮缓缓流动,唱出生活的态度;南征北战乐队与儿童架子鼓乐团现场打唱《骄傲的少年》引人奋进、感情至深,背景大屏中钱学森、屠呦呦、张桂梅、张伯礼等时代楷模形象不断闪现,激励少年勇往直前追随前辈脚步。

科技亮点混搭传统元素。

央视重阳晚会舞美再升级,歌手阿兰重阳“登高”,空中威亚献唱《心花》,配合背景大屏盛开的白色菊花,整体效果宛如仙境;黄龄身系白纱联结舞台四面八方,身处“花蕊”的她深情演绎《浣溪沙》,带给观众听觉与视觉的双重享受。歌唱家吴碧霞与琵琶演奏家于源春、中国大鼓表演者李治成、星空之夏乐队合作经典歌曲《沧海一声笑》,现场四面舞台分别配合“中国大鼓+琵琶+乐队”,场景恢弘壮阔,再现金庸笔下的快意江湖。

在民间,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饮宴祈寿、吃重阳糕、感恩敬老等习俗,因与“九九”同音,又被赋予长寿的美好愿望。晚会结合重阳传统节俗,用“友・爱”“秋・意”“思・情”“拼・搏”四段舞蹈作为节目串联。此外,节目还邀请郦波、潘耀建等文化学者与现场观众一起分享节日里的民俗知识,趣玩童年游戏。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节篇三

最近流行一种代号为“重阳快乐”的手机病毒,如果您不幸收到含有此类字符的短信,请马上扔掉手机,以免感染。

皱纹不过是表示原来有过笑容的地方。

重阳节快乐!因为牵了你的手,所以我要抓住你的手。给你幸福给你快乐相伴永远!我爱你!

重阳节到了,秋高气爽,愿与你赏菊饮酒,登高遥望,祝你健康...

重阳节到了!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祝愿你:事业丰收,薪水丰收,爱情丰收,欢乐永相随!

重阳节:我国古代以“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叫重阳”,也叫“重九”,你知道吗?重阳节快乐!

一根扁担挑两筐,三秋雁阵四五行,六六大顺七八项,九九重阳十月忙。农民可亲,丰收喜悦,一起祝福中秋国庆重阳节!

天高气爽,人寿花香。彩云追月,桂花飘香。

桃熟三千老人星耀,春光九九华堂歌喧。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不似春光,胜似春光。重阳节快乐!

松柏不残四季翠,山村难老百岁人。

双喜临门,佳期欣逢佳日;三阳播彩,小阳春叠重阳。重阳节快乐。

身体的有力和美是青春的好处,至于智慧的美则是老年人特有的财产。

赏菊饮酒,登高遥望,祝您健康长寿!

三三令节春时松更高,九九芳辰重阳鹤添寿。

人们尽可跑得比老年人快,却不能超过他的智力。

人的一生,最值得赞美的时代,便是老年时代。孔子说他自己年至七十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

秋风徐徐,重阳九九,蒸上九重的粟糕,备好香醇的菊酒,等着与你分享。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节篇四

1、每一瓣菊花,都写满了思念。每一坛老酒,都酝酿了浓情。每一缕阳光,都洒满了吉祥。每一阵微风,都收藏了喜庆。重阳佳节,打开心窗,放飞快乐心情!

2、重阳将来到,快乐步步高。人间重晚晴,殷殷寸草心。霜叶红胜花,岁岁好年华。莫道桑榆晚,幸福金不换。愿你重阳享安康,吉祥伴身旁。

3、重阳佳节菊花傲,我横手机向天笑。莫道他人问候早,我的祝福已来到。快乐伴你每分秒,平安犹如花枝俏。幸福与你两相靠,祝你重阳福星照。

4、此乃平安鸡毛短信,由我用真心书就,八百里快乐加急送出,只为抢在海量祝福将你包围之前,对你说上一声:重阳快乐勿念我,时常联系勿忘我!

5、笑容,重重叠叠,快乐天天见;祝福,重重叠叠,情谊永不灭。重阳节到,愿你重复幸福每一天,吉祥如意把手牵!

6、九九重阳登高望,遍地黄菊满目秋。远方亲人相遥望,祝愿安康幸福长。一条短信寄相思,来年相聚九月九。祝重阳节快乐!

7、吃一块重阳糕,事业辉煌步步高;喝一杯菊花酒,生活甜美永恒久。重阳节来了,祝你节日快乐,阖家欢乐!

8、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赏高雅之菊,登陡峭之峰,品浓香之酒,忆远方之友,送真心之福:重阳快乐!

9、九月九日宴重阳,亲友齐聚登高望,祈福避灾无疾病,幸福如意身健康。遍插茱萸迎吉祥,好运围绕财神伴,阖家欢乐业兴旺!

10、一杯菊花酒带来我最真的问候,希望远方的你能够开心健康。一句简单的问候代表我最真心的祝福,希望你事事如意。重阳节快乐!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节篇五

重阳节前两天,爷爷奶奶给我和妈妈打电话,他们说想吃南通如皋特产——爽脆萝卜皮。由于爷爷奶奶住在外地,离南通比较远,所以我和妈妈就去超市选萝卜皮,然后再快递给他们。

把萝卜皮选好了,我们买了三十包“萝卜皮嘎嘣脆”,这下正好够爷爷奶奶吃一个月了。回家后,妈妈就让快递员给爷爷奶奶寄过去。快递叔叔走之前,妈妈还千叮咛万嘱咐道:“你一定不要送错!另外,家里住的老人,请一定要把包裹给他们送上楼!”

两天后,刚好是重阳节。“嘟嘟嘟——嘟嘟”,一大早,我和妈妈给爷爷奶奶拨电话,为他们送上一句句既温暖又贴心的祝福:“爷爷奶奶好!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祝你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每天都有好心情!”“谢谢!萝卜皮已经收到了,爷爷高兴得不得了!”奶奶高兴地说道。

我把电话放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心想,大家不能只在重阳节这天爱老、敬老、尊老,应该每天都像过重阳节一样,经常给老人们打电话,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说给爷爷泡个脚啦,帮外婆洗碗啦,等等等等好多;或者,给老人们少添点儿麻烦,例如:自己收拾书包和玩具,不让外公外婆操心。其实,我们能为老人们做很多事,只要从点点滴滴开始,就能达到“永远的重阳节”的目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节篇六

又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因为每年的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有长久长寿的含意,故称重阳节,意思是祝福天下的老年朋友健康长寿,幸福安康。金秋时节,硕果飘香!在这享受丰收成果、充满希望的美好日子里,我们欢聚一堂,举办“迎国庆重阳”双节文艺演出活动,共同庆祝即将到来的国庆佳节和重阳节。

让轻歌曼舞、诗词曲赋庆祝这重阳的吉祥。

下面我宣布,商丘市颐寿苑老年公寓喜迎国庆欢度重阳联欢会现在开始!1、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字被世界越叫越响的时候,雄壮的国歌告诉我们:生生不息,战斗不止。唱响国歌,唱出对祖国的爱,唱响国歌,唱出对祖国的情,让我们一起唱响国歌。

接下来掌声请出我们的合唱团,让我们一起唱响国歌。

2、那是你秋天依恋的风,那是你漫山醉人的红,那是你含情脉脉的心,酸酸甜甜招人疼,又见山里红久别的山里红,你把太阳的色彩浓缩成故乡情。请欣赏舞蹈《又见山里红》。

3、“岳母刺字”的故事将“精忠报国”的民族风骨和爱国激情深深地镌刻在了每个中国人的心底里,生生不息,代代传承。中华儿女始终用生命和热血践行着这铮铮誓言,可歌可泣,令人动容。接下来请欣赏歌曲《精忠报国》。

4、我们总爱说,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我们也爱说黄昏是另一个希望的开端。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新时代的长者用自己的才艺再展人生的辉煌,接下来请欣赏歌舞表演《夕阳红》,我们也用这首歌曲祝福公寓全体长者安享晚年,幸福安康!5、走一道岭来翻一道沟,山水依旧气爽风柔。朝阳沟今年又是大丰收,人也留来地也留。请欣赏豫剧朝阳沟《人也留来地也留》选段。掌声请出徐静、胡兰婷。6、九月,天高云淡,九月,金风送爽,她带着秋菊的芬芳,带着美好的向往,带着甜蜜的爱情,带着幸福的希望,收获了一个金色的梦想、一段难忘的时光。接下来请欣赏歌曲《九月九的酒》。

7、嘹亮的歌声,唤起中华儿女的自豪和向往;优美的旋律,奏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乐章。回顾光辉历程,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展望美好未来,愿五星红旗永远飘扬。请欣赏歌曲《歌唱祖国》,掌声有请六楼护理组。

8、在这头,听那水流如小曲儿般潺潺:瞧那妹妹如小花儿般甜美,品那纤夫似水的爱意,在那头,赏悠悠的纤夫和那悠悠的爱!接下来请欣赏情歌对唱《纤夫的爱》。

9、接下来请欣赏快板《赞赞咱们的颐寿苑》,掌声有请闫冬梅、刘显真。

10、追逐梦想,勇敢飞翔,新世纪的我们激情昂扬,困难面前,我们不悲不弃,挫折时候,我们依然坚强。为青春,为理想,我们奋力追逐,只因我们都有双隐形的翅膀!下面请欣赏手语《隐形的翅膀》。

11、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牡丹,素有“花中”之称。接下来请欣赏歌曲《牡丹之歌》,掌声请出苏印丽。

12、接下来请欣赏豫剧《撕*》选段,掌声请出田素霞。

13、在轻快的歌声中,仿佛看到战士们排着整齐的队形,迈着轻快的步子在夕阳的映照下,在满天的红霞中,返回营房的情景。表达着战士们对打靶取得好成绩的喜悦和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无限热爱的感情,那是战士们胜利的声音,请欣赏《打靶归来》。

14、生命的魅力在这里挥洒,青春的风采在这里绽放,在这激情飞扬的时刻,让我们随着她们的脚步,领略舞蹈的魅力,请欣赏舞蹈《美了美了》。九九重阳金光照,万紫千红大地明。人老不失戎马志,余热生辉耀九重。振兴九州心不老,祝与青松永同龄。今天的活动到此就结束了。最后,祝爷爷奶奶们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节篇七

九九登高处,佳节又重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重阳晚会《久久乐重阳》将于10月14日19时30分在央视综艺频道播出。今年的节目编排独具看点,歌舞节目“老少”云集,“青葱少年”与“资深少年”的代际碰撞擦出无限创意火花;重阳节的传统习俗融入创意节目看点十足,混搭现代科技舞美效果呈现“文化+科技”的独特魅力;反诈主题歌曲《怎么可能呢》是又一亮点,火爆全网的反诈红人“警察老陈”跨界联动,现场连线教你如何反诈防骗。

“资深少年”碰上“青葱少年”

开场歌舞《资深少年》、歌曲《远走高飞》集结了生活中多才多艺的“宝藏老人”,他们载歌载舞活力十足,彰显“夕阳无限好”。年过八旬的男中音歌唱家杨洪基戴上墨镜一身潮服,与表演嘉宾裴梓行带来国风电音代际秀《云宫迅音》,电音嘻哈配合绝美舞蹈惊艳众人;同为“80后”的台湾歌手陈彼得怀抱吉他深情弹唱《当你老了》,伴随着感人的歌声,一对爱人的一生在舞台上演,从孩童到青春到家庭,让人感慨岁月匆匆;“不老男神”蔡国庆再次带来经典的《365个祝福》,霓虹灯光舞台背景配以蔡国庆的“冻龄神颜”,让人仿佛重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资深少年”不落潮流,“青葱少年”则是温情十足、积极阳光。一把高凳,一支话筒,歌手毛不易一曲《平凡的一天》随着背景的时间齿轮缓缓流动,唱出生活的态度;南征北战乐队与儿童架子鼓乐团现场打唱《骄傲的少年》引人奋进、感情至深,背景大屏中钱学森、屠呦呦、张桂梅、张伯礼等时代楷模形象不断闪现,激励少年勇往直前追随前辈脚步。

科技亮点混搭传统元素。

央视重阳晚会舞美再升级,歌手阿兰重阳“登高”,空中威亚献唱《心花》,配合背景大屏盛开的.白色菊花,整体效果宛如仙境;黄龄身系白纱联结舞台四面八方,身处“花蕊”的她深情演绎《浣溪沙》,带给观众听觉与视觉的双重享受。歌唱家吴碧霞与琵琶演奏家于源春、中国大鼓表演者李治成、星空之夏乐队合作经典歌曲《沧海一声笑》,现场四面舞台分别配合“中国大鼓+琵琶+乐队”,场景恢弘壮阔,再现金庸笔下的快意江湖。

在民间,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饮宴祈寿、吃重阳糕、感恩敬老等习俗,因与“九九”同音,又被赋予长寿的美好愿望。晚会结合重阳传统节俗,用“友·爱”“秋·意”“思·情”“拼·搏”四段舞蹈作为节目串联。此外,节目还邀请郦波、潘耀建等文化学者与现场观众一起分享节日里的民俗知识,趣玩童年游戏。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节篇八

重阳赏菊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重阳时节,正值菊花怒放,魏紫姚黄,清芳幽香,给节日增添了无限的色彩。相传晋代诗人陶渊明是一位菊迷。他在隐居时经常“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常对菊自语:“菊花知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到宋代,赏菊成为一时盛举。届期,无论皇室贵戚还是文人士子、小民百姓,都要赏玩菊花。文人士子们还举办社交宴乐性的菊花会,赏菊吟诗。不过,其中规模最大,气象最盛的当数宫廷赏菊:“禁中例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于庆瑞殿分列万菊,灿然眩眼,且点菊灯,略如元夕。”清代,有的地方重阳前后要举行菊花大会。此时,人们来来往往倾城出动观看菊花,热闹空前。

饮菊花酒。

古时重阳节,饮菊花酒之俗,汉代已经存在,《西京杂记》即载有此事。据说古代的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制的。在重阳时节,采下初开的菊花和青翠的枝叶,与黍米和在一起酿酒,酿成后一直保存到第二年重阳食用。《梦粱录》则说:“今世人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菊花为‘延年客’,故假此两物服之,以消九之厄。”俗说饮菊花酒可以令人长寿。从医学角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益人们的身体健康。重阳佳节,在登高赏菊之余,饮上一杯甘甜、健身的菊花酒,更增添了节日的情趣。

插茱萸。

古代重阳节插茱萸之俗风行。茱萸,又名“越椒”或“艾子”,是一种药用植物。其味香烈,有驱虫、除湿、逐风邪、治寒热、利五脏等功用。古人把茱萸作为驱邪的神物,称“辟邪翁”。每逢重阳节人人都要佩带。这种习俗在汉代就已出现。《荆楚岁时记》中已有记载。到唐代流行甚广,被大量写进诗文中。如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人万楚的《茱萸女》也写道:“山阴柳家女,九日采茱萸。复得东邻伴,双为陌上妹。插枝着高髻,结子置长裙。”宋代,插茱萸之俗不如以前盛行。宋代以后,重阳插茱萸的习俗开始衰微,而直接作药用,在明清时,又用袋装茱萸以避毒害。如今,插茱萸的习俗已不传行。

吃糕。

重阳节吃糕,如同中秋节吃月饼一样,都是应时节令食品。历史上重阳糕经历了多次变革:汉朝时叫“蓬饵”;唐朝时叫“麻葛糕”和“米锦糕”;宋时叫“菊花糕”、“重阳糕”;清朝时则叫“花糕”。从民俗意义上看,“糕”与“高”同音,古人相信“万事皆高”之说。重阳时吃糕,象征步步登高,意义独特。据史籍载,重阳糕不仅自家食用,也被用于馈赠,颇具礼俗意义。《帝京岁时纪胜》载:“京师重阳节花糕极胜。有油糖果炉作者,有发面垒果蒸成者,有江米黄米捣成者,皆剪五色彩旗以为标识。市人争买,供家堂,馈亲友”。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节篇九

重阳节。

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双九,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谓之“重阳”,所以这一天为重阳日。古人认为数字“九”为老阳,农历九月初九乃是所谓“两九相重”。在中华传统观念中,双九(久)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之寓意,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才老人节。古人认为两阳相重为吉祥之日。在古代重阳节有饮宴求寿之俗。

丰收祭天。

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远古时期,重阳节作为一种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古代的祭祀火星仪式。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季节有了新的认识,九月祭火星的仪式逐步衰落,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候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承。如果说上巳(清明节)是人们度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节日,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们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间有清明节“踏青”,重阳节“辞青”的风俗。

重阳节历史悠久,起始于远古。[2]在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只是在当时是作为金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直到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

“重阳节”名称记载见于三国时代。据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曾这样描述当时的重阳节:“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

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武林旧事》也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

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

清代,明代的风俗依旧盛行。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1989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20xx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我的家乡。

唐山也有一座凤凰山,它并不算高,但是在唐山算是很有名的了,自从我记事起就对凤凰山有非常好的印象。今天是重阳节,送钰上学后我和老爸随继军的车来到凤凰山。七点时我们先吃了加州牛肉面,然后才进公园爬山。吃面有点取“长寿面”的含义,因为今天是重阳节,愿老爸健康长寿!

现在我有一个好习惯,那就是出门就想着带相机。今天又是手机相机并用,拍下了我眼中的美好景色。相机使用还算熟练,手机的“全景扫描模式”还是有点生疏,拍出来的照片有的比较好,有的还是有点变形,有的上下都有一条黑色的区域,这黑色的区域是钰发现的,本来我还以为全景扫描模式拍出来都是这样的,那天钰问我:“为什么有的照片有黑色的区域,有的却没有?”这才发现是因为拍摄手法有问题造成的。但是目前从拍摄技术上暂时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就借助于ps软件,把黑色的区域裁掉了,这样照片看起来也美观一些,上次的农展会照片没有裁切,因此很多都还带有黑色的区域。

老爸有十几年没有登过凤凰山了,上山时走走停停,途中遇到两位老者下山,老爸和他们攀谈,交谈中发现两位老者一位八十多岁了,天天爬山。另一位和老爸一样大七十五岁,也是天天爬,并且每天爬两趟,因为今天是重阳节的缘故,他今天爬了四趟!交谈之后老爸信心百倍,本来担心自己爬不上凤凰山的,一听那两位老者的介绍,老爸觉得自己爬到山顶是没问题的,于是鼓起勇气爬到了山顶。虽然没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势——山太小了。但是看看城市的建设还是可以的,于是就用手机拍了一下山周围的景色。

昨天有朋友发短信说叫我一起去白云上登高,我一惊,都是晚上七八点了还跑去爬山不是有病吗?后来一想,对了,今天是九月初八,明天就是重阳了,重阳有登高望远的习俗,在印象中我的家乡在重阳节就是在大门口插茱萸,好像是辟邪什么用,但是自己也从未知道过重阳节的来历。小学的时候学过王维一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那时候或许不能体验这首诗的含义。但至今或许多多少少明白了重阳节的来历和传说。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正如诗中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么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

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仙翁说罢,用手一指,一只仙鹤展翅飞来,落在桓景面前。桓景跨上仙鹤向汝南飞去。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和朋友一路颠簸终于到了白云山顶,那里可是人声鼎沸,好不热闹啊,看来来登高望远的人好多啊,虽然一路爬到山顶已经是筋疲力尽,气喘吁吁,但是好像人们都不只是冲着登高辟邪来的,或许是重阳节已近晚秋,大气凉爽,空气清新,能见度高,这大大概也是人们选择登高远眺的原因吧!看来中国古代传统遗留下来的节日都是有深远意义的!呵呵!不虚此行!!

记忆中,关于重阳节的习俗并不多,只记得小时候,每到这个节日,家人都会在一起好好吃个饭;也都会去田野里采些茱萸茶放于房里的各个角落,说是为了辟邪,大人说了,我也就记住了,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我是不知道的。小时候性子野,一到重阳节的前几天,村里小孩一起去采茱萸的时候,总是会多抢一些,直到将能看到的茱萸都采光带回家才会满意,觉得这东西辟邪嘛,当然也是越多越好。后来读小学了,知道重阳节除了采茱萸,还得喝菊花酒,还得登高望远。喝酒小孩子是不能干的,那登高呢?似乎八百里洞庭就没有高山,除了水还是水啊。那时候还心想,难怪没见家人在过节的时候,有登山的,原来是没有高山啊。

后来搬家了,采茱萸辟邪的事情早忘了,待想起,才知道,有些事情不是想辟,就能避开得了的;登山不是要有山你才要去登的,往往是不知不觉登过一座山,又看到一座山,然后还来不及回味此山之风景,又开始埋头登面前这座山了。

小时候学关于重阳节的诗文,有记得几句是:独在异乡为异客;遍插茱萸少一人;如果在异乡太久,也就无所谓插不插茱萸了吧。小时候盼望过节,是因为过节总会有好吃的好穿的;现在过节不过节似乎也就那么回事,不在意了。

我不知道现在家乡在重阳节是不是还会去采茱萸插门边,只记得出来这么些年,在大城市里,也没见过有谁在自家门边插茱萸辟邪的,也没见有多少人记得在今天多陪陪家里老人的,连我自己也都忘了。

或许时代的变迁,因改变了的生活方式,间接也导致改变了一些社会的习俗。常听有人抱怨说现在传统的一些好习俗已经丢了,人越来越冷漠,只知道利益不知道尊重人、尊重传统。但我在与朋友、亲戚的联系中,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好早就有朋友说,重阳节要买个礼物送给奶奶的、要给家里多打几个电话等等。我想或许不是不知道尊重,而是好的习俗只是在急剧变化的生活节奏中,换了一种方式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悄悄的在进行吧。

“九月遇重阳,菊花分外香。”又是一年重阳节,一个秋高气爽、菊花飘香的时节。下面是重阳节高中作文,一起来了解下吧:

重阳节,一个孝敬老人、孝敬父母的节日,也是我喜欢的节日。

今天是重阳节,我一大早就起了床,一缕温暖的阳光从窗外射了进来,多么美丽啊!爸爸妈妈已经去上班了,我叠好了被子,看了看闹钟,还有些时间。觉得地板太脏,我决定拖地板。我先把拖把浸湿,然后打算拧干,可是,拖把实在太重了,我怎么拧也拧不干,想到妈妈经常拖地板一定很辛苦,我就使出全身的力气,终于拧干了。哎呀!7点了,我抓起书包,急匆匆地上学去。

中午放学,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见邻居石爷爷提着菜篮,篮子里装满了新鲜的蔬菜,天气炎热,石爷爷特别累。我赶紧跑过去对石爷爷说:“石爷爷,我帮您吧!”石爷爷微笑着说:“谢谢你,好孩子!”我帮石爷爷把菜送到了他家里说:“爷爷再见!”就回家了。

妈妈还没回来,我拿起话筒刚想给妈妈打电话,转念一想:我不应该打扰妈妈的工作,今天是重阳节我要给妈妈一个惊喜。我开始行动,先煮饭,再炒菜,我炒了妈妈最爱吃的西红柿炒蛋,噢,味道不错。妈妈回来了,我做了一个优美的手势“请坐。”给妈妈倒了一杯茶说,“您辛苦了,先用茶,再用餐。”笑容在妈妈的脸上绽开了:“我的女儿真的长大了!”

妈妈告诉我,晚上要到外婆家吃饭,我高兴得跳了起来。

放晚学后我来到了外婆家,表弟正在睡觉,舅父、舅母正在做饭,外婆还没有回来,父母在上班,表妹在写作业。我给表妹做辅导,然后帮舅父、舅母摆碗筷,快摆完时,表弟突然醒了,可舅父、舅母忙得实在脱不开身,我赶紧跑过去哄表弟说:“不准哭啊!再哭以后就不带你出去玩,不给你糖吃了啊!”表弟不哭了,我给了他一颗糖,让他自己玩着,我摆完碗筷后,爸爸、妈妈、外婆都回来了,饭菜也做好了。大家一起吃饭,说说笑笑,其乐融融。

我举起杯子对大家说:“庆祝重阳节,干杯!”

“干杯!……”

“不对。”表妹说,“应该是庆祝全天下老人们重阳节快乐啊!”

大家一块说:“对!干杯!”

就这样,我们度过了一个快乐而难忘的节日。重阳节,一个让长辈绽开笑脸的节日,一个让我们孝敬父母的节日。我希望所有的老人、父母都能够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习俗。下面我就来介绍一种“登高”习俗。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有人丧命,这些百姓受尽了折难。它也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恒景自己病倒了愈后,他辞别了妻儿,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他四处访师寻道,最终在一座最古老的山,找到了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终于找到了那个神奇法力的仙长,从此恒景刻苦练出了非凡的武艺。

一天仙长把恒景叫来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恒景回到家,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突然闻到香和酒气,便戛然止步,这时恒景手持宝剑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重阳节便被做为老人节。

这使我也有所感受,在这一星期天中,我们老师让为自己的长辈洗一次脚或洗一次头等。我突然心血来潮,准备,在星期天给来我家串门的姥姥洗一次脚。

“萱萱,萱萱……”哦,我姥姥来了,我赶忙把姥姥请进屋里。赶紧把妈妈叫来。趁着妈妈与姥姥交谈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赶忙拿来盆子,倒了一些热水,一摸水,呀,烧死了!我又倒了一些凉水,哎,又凉了。此刻,想起了“永不气妥”这个词,顿时提起精神,又倒了一些热水,这会算是差不多了。我又拿起肥皂和擦脚布。摇摇晃晃的端到姥姥面前说:“姥姥,马上就要过重阳节了,我今天特意为您洗一次脚。”

姥姥说:“呀,萱萱真的是长大了,懂事了,姥姥为你感到骄傲啊!”我把姥姥的脚放入水中,泡了一会儿。又用肥皂把脚周围搓了一遍,在用清水冲洗。连续重复几次,就差不多可以了!但是,当我摸到姥姥脚跟时,有什么扎了我一下。我一看,原来是一层厚厚的茧子。我想起姥姥操劳日久,每天洗衣,做饭。便更加仔细的去洗脚了!洗完后,望着姥姥干净的脚,喜出望外。姥姥和妈妈都欣慰的笑了!

这一年的重阳节让我过的很充实,很完美!即使在平时,我也会多多的为长辈做事。为什么呢?因为我是一名高中生!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时光如白驹过隙。去年重阳节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今又重阳了!

1989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从此,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便成了我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日子。在这里不禁会有人问,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用得着你在这里提醒我们吗?的确,我国历朝历代都有关爱老人的政策法规,例如汉代就明确指出“凡不孝者,斩之。”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还专门下令各州府给当地为人正派的老者月月供米,年年供肉。但我在这里想告诉在座诸位一组数据。曾经《*》作过一个调查: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结果是怎样,70%的人知道,而30%的人知道其中一位或不知道。或许你会想,知道的还是大多数呀,但是如果我们以此为样本,你就会发现这实在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要知道,我国上网的主要人群是中青年人,他们大多是具有一定文化素养,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和民族的希望。但他们竟然忘记了父母的生日,忘记了有生养之恩的父母,这样的人怎么能说他会为人民服务呢?更有甚者,有些人不但不照料父母,反而还打父骂母,横眉冷对,视若旁人。要知道,我们也有老去的那一天,常言道:“儿子打老子,一辈还一辈!”关爱老人,更是关爱我们自己!

从1950年到上世纪90年代末,世界老人数量增长176%,中国老人数量增长了217%;在本世纪未来的25年,世界老人将增加90%,中国老人将增加111%。我们正在逐步向老龄化社会过渡,老人将作为一个更大群体参与社会的各方面工作。自80年代起,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关于老年人的立法和努力建立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以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在我看来,只有千千万万家庭的问题解决了,社会这个大问题也就解决了;只有每个人都关爱老人了,这个社会自然会走向和谐的道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足以说明,老年人拥有的丰富知识与阅历是我们社会的宝贵财富“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我们尊重老人、敬重老人就是在尊重他们的人生历程,就是在对他们的生命致敬。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碰见挫折与失败。但当我们将心平静下来与老人交谈一下时,你就会感到他们是如此的饱经沧桑,他们用自己一生的时间逐渐积累下来的经验是如此精辟。作为“过来人”他们用自己经历告诉我们什么是生活,他们以健康乐观的心态,自强不息的精神,表里如一的品质,超然脱俗的情操,坚忍不拔的意志,善良平和的为人,不畏艰难的勇气,勤俭节约的美德激励着后人向前行进。

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关爱老人。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佳节。秋高气爽,人们登高,可强健体魄,调剂身心;是发扬我国传统孝道和报本思源的美德。

我的爷爷今年已经快8旬,但还是一直为我们操尽了心。爷爷的脸上深深地刻下一道道细细的皱纹,且在那稀疏的头上,长满了白花花的头发。而他那双手也结出厚厚的老茧!

不管风吹雨打,放学时,您总是出现在我的视线里,这么多年来,为我遮风挡雨。

而在家里,爷爷总是不让我干这不让我干那,总是说:“小孩子家的,学好你的课本知识,这些我来就好啦,去去去,快去做你应该做的事!”

爷爷每天在忙碌着,每当我一放学,他都给我准备可口的点心,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半夜怕我着凉,经常起来给我盖被子。

随着年轮的增长,我心更上一层楼,爷爷的爱,让我学会了做人,明白了学习的目的。当然,感恩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也要付诸行动。爷爷喜欢喝茶,我每天将为她沏一壶香飘四溢的茶,为他那被岁月压弯的脊梁,揉揉背!学习上,用优异的成绩来感恩。在生活中,爷爷教会了我许多,这么多年来,是您教会了我生活的常识!

爷爷,您生命的秋天,是枫叶一般的色彩,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时值霜天季节,却格外显得神采奕奕。

在重阳节之际,祝:爷爷您重阳节快乐,健康长寿!也祝天下所有的爷爷奶奶健康长寿!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一个纪念先人及扫墓的节日。

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这一天,正值仲秋季节,天高气爽,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中国历代许多文人雅士,每当此时,登上高处,一面饮菊花酒,一面吟诗取乐,留下无数诗篇。

九月,严寒的冬关即将降临,人们开始添置冬装,他们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时烧纸衣,让先人在阴间过冬。这一来,重阳节便演变为扫墓及为先人焚化冬衣的节日。

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家人。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会馆保留重阳节祭祖的习俗,叫做秋祭。

其他人士可以在这一天选择较有传统意义的庆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与友好相约到户外活动,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风光,又能联络亲友之间的感情。

农历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数,双阳相重,故名重阳节。重阳节作为一个以娱乐为主的节日,主要节俗活动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

其中最突出的节俗活动是登高,登高之俗始于西汉,刘歆《西京杂记》云:三月上已,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作者将重九与重三相对,并指出了登高驱邪免祸的用意。唐代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中也作了描述: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九登高,并不仅仅登临饮宴、赋诗作文而已,它还有其他活动。这些活动综合而成为登高会。登高会也叫茱萸会,因此也被称为茱萸节。

快要到九九重阳节了,我给了年老的奶奶一个惊喜——主动教奶奶学会电脑,使她的心情兴奋起来,使她的脑子活跃起来。

一开始,我耐着性子,温顺地教奶奶。可是,奶奶怎么学都学不会,我又生气又后悔,真恨不得生气地骂她一声笨蛋。奶奶见了,显得也有些失望,便像个刚受训的小孩似的,轻声地对我说:囡囡,还是算了吧,反正我也学不会,你就别白费力气了。我当时特想说声好的。,但又想:既然答应了,就得做到,因此觉得有些对不起她,便没放弃。我再一次细心地教奶奶。我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教她,与上次不同的是,在学习当中,我偶尔会让奶奶自己先猜猜该怎么做才对。经过我的努力,和奶奶的刻苦,奶奶总算把电脑给驯服了。我们特别兴奋,高兴地抱在了一起。妈妈直夸我懂事,奶奶也一直呵呵地笑着,嘴都合不拢了。

我敢肯定,这一定是奶奶过的兴的一次重阳节了。我觉得,这次的惊喜不仅仅是一份礼物,对我来说也是一种乐趣。它让从未细细体验过什么经历的我有了一次自身的体验;让平日除了打扫以外无事可做的奶奶不再无聊、孤单;最重要的是,让我和奶奶的亲情和友谊浓厚了,平时在一起的时间长久了。其实,我也该自我检讨一下:平时,我和奶奶经常闹别扭,斗嘴也是家常便饭。常常惹奶奶生气,和奶奶斗嘴,这些一定对奶奶的伤害很大。我自己问自己:为什么只有在过节的情况下,或是在必要的情况下,我才会想到为奶奶做点事哪?为什么总是和奶奶过不去哪?我想,我不能在这样了,我应该改变自己,和奶奶以及其他人相处得更好。

愿奶奶每天都如此快乐,愿我能改正错误。

我想到的,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无非给老人们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帮着干点家务,除了这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不会再让我们干些什么了。平常,老人们总是最疼我们。有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就留给我们;有好喝的自己舍不得喝就留给我们;我也从没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经常给自己添件新衣,却拿来儿女穿旧了的衣服穿;也从没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很挥霍的买许多贵重的东西从来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却把剩下的钱给我们买零食;更没见过爷爷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学误了点,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着,不让我们在校门口干着急。

说到这儿,我不免有想到了一些不好的情景。秋天天气转冷,奶奶总是问我:穿那么少,冷不冷?这时我便会不耐烦地转过头去,烦躁的说上一句:不冷不冷。心里还不住的埋怨奶奶!往往我来不及听爷爷说完这句话,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觉得整天听着一句话,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了。

不知我的这些表现是不是刺痛了您的心,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请原谅我这个孙女的不孝和不懂事。

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点一滴的爱去感动他们。

我希望我的爷爷奶奶和天下所有的老人们都健健康康,长命百岁。

民俗活动。

综述。

重阳节登高之习俗历史悠久。据现存的文献记载,早在战国时代重阳节时民间就有登高、饮菊花酒的风俗。重阳节这一天的活动丰富多彩,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习俗源于古人对山岳的崇拜,“登山祈福”的习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登高“辞青”则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登高的地点,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交流感情,锻炼身体。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

赏秋。

重阳节是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的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其由来大致有三:其一是源于古人的山岳崇拜,其二是源于东汉时河南有个方士叫桓景于该日登山避灾,其三是源于登高“辞青”。

登高其实是源于远古时古人对山岳的崇拜。《礼记·祭法》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5]古人对山既敬畏又充满崇拜,“登山祈福”的习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开来。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

登高避灾之说法始于东汉,当时河南有个叫桓景的术士认为这一天里会有瘟气降临,人们要离开自己的家,尽可能到高处去,才能平安。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然而,《续齐谐记》不过是一部志怪书,连作者自己也没有把它视作史实。桓景避灾的传奇故事,在社会上造成了影响,东汉后,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登高“辞青”的说法则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为秋节,节后天气渐凉,草木开始凋零,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放纸鹞。

放纸鹞是南方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纸鹞亦现在的风筝。

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求寿。

重阳节的求寿之俗,有现存文献记载的最早见于汉代。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饮菊花酒。

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花酒的习俗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作诗、饮酒、爱菊出名;后人效仿他,遂有重阳赏菊的风俗。

重阳赏菊、饮酒、对弈。

菊花酒汉代已见。其后仍有赠菊祝寿和采菊酿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阳日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梁简文帝《采菊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是采菊酿酒的事例。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享宴高会。

《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在祭天祭祖的基础上加入了求长寿及饮宴等习俗,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佩茱萸。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节篇十

每当读到王维的那首脍炙人口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时,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家乡的那座山头,然后无边的思绪就开始漫无方向地起飞、起飞:

说是一座山,其实它只是古代遗留下来的烽火台而已,我还真不记得它何时起,成为我们重阳登高的首选地,从而成为我们的乐园,更成为我若干年后离开家乡以后想家的一个实实在在的载体与思乡的寄托物之一!

每次坐车回家,每当车辆就要驶入家乡的时候,我都要探头去眺望一下那以前留下我们多少欢笑与快乐的烽火台,哪怕外面是漆黑的一片,我也要睁大双眼费力地去找寻童年的梦想,因为那里写满我们太多、太多的乐趣,它真实地记录了一个父亲给予孩子的细心呵护与无限关爱!

而我总是大声地说:“爸爸,我要青菜,还要好多蒜叶!”这时候父亲总是乐呵呵地说:“好,好,要吃米粉,要有肉,我们的傻妞儿——阿清,还要有很多很多青菜,对吗?”然后就引来大家的哈哈大笑,他们总是笑我的不懂事,笑我不懂得吃肉或者其他好吃的东西,啥时候都是傻乎乎地惦记着青菜!没办法,从小我就不喜欢吃肉,我只爱吃青菜!

期盼已久的重阳节总算在我们望穿的秋水中来临了:天还没有亮,父亲就早早上街采购米粉、肉以及其他的一些食物去了,在出门之前父亲总是不忘叮嘱我们这些小破孩,在家必须把要带去山上的东西备好、洗刷干净。

这个老顽童啊,我们家的这些孩子早晚要会被他惯坏的!”从来不参加我们的登高活动的母亲总是不理解我们的行为,每次在我们临出发之前还不忘嘲笑几句:“我就是想不明白,好好的东西为什么非要拿去山上糟蹋?难道在家里煮着吃不是一样的吗?非要这样累死累活地带着那么多东西去山上,却只为了煮一顿米粉吃?”

而我们总是一边雀跃地奔跑,一边抛下百思不得其解的母亲:“山上煮的米粉好吃,那是因为山上的空气好呢!家里闷着呢!”其实年幼的我们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一样的米粉在山上煮出来的味道就是要比家里的别有风味、美味可口得多!更不要说生性就不懂得浪漫、不晓得情趣的母亲了,她老人家至死也想不明白!

就这样,采购回来的父亲就带着我们这一班“喽罗”浩浩荡荡地向烽火台出发了:父亲总是肩上挑着锅头、碗筷等笨重的东西“威风凛凛”地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而年幼的我们的手里也没空着,不是拿着一只锅铲就是拿着一把汤勺,而最小的我总是紧紧地攥着我最爱吃的青菜,然后在所有大小孩子们的眼前“招摇过市”,从而引来一阵阵的羡慕声:“老王(我们村里人都叫父亲老王或者王先生以示尊敬),又去山上野炊啦?您老真有兴致!”“阿清,你们好幸福啊,又去山上煮米粉吃了?山上的米粉必须比家里的好吃吧?”有的更小的孩子干脆就哭开了:“妈妈,我也要去山上野炊,我也要去山上煮东西吃!呜呜呜……”

这时候的我们总是觉得自我是村里最幸福的一群孩子——因为我们的重阳节是那样的'不一般,因为我们的父亲是那样的伟大!因为只有我们的父亲才会在重阳节这天带我们山上野餐,而且还有肉、海鲜等物煮米粉吃!

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这些东西可不是等闲之物啊,不是谁都能够享受的,而我们的父亲却能够无条件地满足我们,而且年年如此!而更多的孩子根本就不明白在重阳这天还要登高这回事呢,更别说那些让人馋得流口水的吃食了!所以像我们这样不仅仅登高去玩,而且还能享用美食的过重阳的做法,不羡煞那些馋猫一样的小屁孩才怪呢!

到了山上,其实我们早就筋疲力尽了!但是只要我们一登上烽火台,被那“空穴来风”般的飒爽秋风一吹拂,我们立刻又干劲倍增了,这时候的我们就像是一个个斗志昂扬的角斗士,就等着父亲这位“将领”的一声令下了:“爸爸,此刻我们要干什么?”

父亲总是胸有成竹地分配任务,有的去捡柴火、有的搭灶台做饭、有的做饭,而我总是什么任务也没有,无聊的我总是黏在父亲的身边,父亲干什么我就“破坏”什么!谁让我最小,我不会干活啊!但是父亲从来不骂我,因为他明白这天是个快乐的日子,不能让孩子们受委屈,更不能让老幺的我哭鼻子!

“闻讯赶来”蚂蚁们赶到时,我们都要打道回府了!

真是一个开心而又快乐的重阳节啊,我们的童年正是被这样一个又一个生动搞笑的重阳登高而点缀得色彩斑斓、难以忘怀!能够说在当时的农村,与同一时代的孩子们比较,我们是无比幸福的,因为我们有一个那样疼爱我们、宠爱我们的父亲!是我们那像老顽童一样童心未泯的好父亲用他那热爱生活、幽默风趣的生活态度让我们度过了一个快乐无限的完美童年!

父亲啊,这天又是一个难忘的重阳节了,这天的您过得快乐吗?这天,您登高了吗?而我却再也无法企及您当年的高度了,哪怕我用尽所有的力气,我也没有足够的勇气再次登上当年的烽火台了!因为没有了您的重阳节,就是我今后最大的无奈与遗憾!!

文档为doc格式。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节篇十一

原来,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

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倍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当时节俗已定型了。重阳节主题,是求长寿、戴茱萸、酿菊酒、赏菊、酿酒及祭把酒业神等。在流传至今后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更具有意义,另外有登高野宴活动及各种游戏等。

重阳节登高祈福。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倍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当时节俗已定型了。重阳节主题,是求长寿、戴茱萸、酿菊酒、赏菊、酿酒及祭把酒业神等。在流传至今后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更具有意义,另外有登高野宴活动及各种游戏等。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节篇十二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人们年年岁岁温情守候,登高辞青、赏菊饮酒、登高敬老。20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重阳晚会《久久乐重阳》在这个金秋又如约相见,今年的重阳晚会以“资深少年”为主题,在礼赞成熟、歌颂收获、感怀生命的同时,更为新时代老年朋友赋予一种“我言秋日胜春朝”的青春豪情。

古今交融:诗意盎然,共醉重阳。

晚会创新运用了“诗舞空间”的串联方式,遴选四首经典诗词概括重阳文化内涵,分为“友·爱”、“秋·意”、“思·情”、“拼·搏”四个板块。同时设计了四种极致化的舞蹈呈现方式,舞者时而在棱镜空间中白衣蹁跹,时而在激光光束之上登高凌虚,时而在虚实交错的重重纱幕中赏菊流连,时而在水墨山海中纵情跳跃,以现代方式解读古典诗词,以全新视角展现重阳习俗。

在“诗舞空间”的统领之下,中国儿童艺术团的孩子们带来童谣表演《重阳节》,串联古代各种重阳习俗;著名学者郦波在文化互动《民俗重阳》中,通过三幅国宝画作、三个历史故事解读重阳文化密码;歌手黄龄献唱了以苏轼词作改编的歌曲《浣溪沙》,“谁说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名句,把“资深少年”的豪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资深少年:朝气蓬勃,心如初阳。

“资深少年”是本场晚会的主题,所谓“资深”,既是老年朋友丰富的人生阅历,也是他们淡定的人生态度;所谓“少年”,既是他们不变的初心,也是他们洒脱的热情。歌舞秀《资深少年》中的各个参演团体平均年龄超过60岁,他们头发虽白,但身姿挺拔、青春洋溢、活力四射,极好地诠释了“资深少年”的内涵与形象。

除了社会表演团体,已经年近八旬的著名歌唱家杨洪基演唱了根据《西游记》片头曲改编的歌曲《云宫迅音》,不仅美声澎湃,还变身“嘻哈少年”,以“耄耋之年”和“少年之心”奉献了与时俱进的经典表演;三位年届六旬的艺术家:主持人韩乔生、任志宏,歌唱家王洁实默契“成团”,以一曲《笨小孩》一改往日的屏幕形象,“少年感”爆棚;年近八旬的中国台湾资深歌手陈彼得深情翻唱《当你老了》,虽有一头银发、丝丝皱纹,但眼神沉静、歌声清澈,浅吟低唱中依然是一颗不变的'“赤子之心”。

以爱之名:温情弥漫,情暖夕阳。

本次重阳晚会的现场为老年朋友特别做了暖心设计,针对网络电信诈骗层出不穷、老年朋友多受其害的社会现象,原创了一首歌曲《怎么可能呢?!》对众多诈骗现象进行调侃,通过朗朗上口、容易记忆的歌词给老年朋友敲响警钟。反诈民警陈警官连线晚会现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王大伟教授也送出“防诈骗平安歌谣”,为广大老年朋友支招提醒。与此同时,晚会推出“给爸妈的生活指南”融媒体互动,呼吁大家把对父母的爱落实到生活中的每一天和每一处细节。

重阳节是充满温情与爱的节日,最让人动容的深情表达还是老一辈“资深少年”的家国之情,伴随着歌曲《骄傲的少年》的旋律,大屏幕上出现老一辈科学家、艺术家等等杰出人才的面孔,正是一代代“资深少年”的不懈努力和忘我付出,才有今天的青春中国,各行各业“资深少年”代表合唱的《我们都是追梦人》,表达出所有人最真挚的心声。

以文化人、以情动人,节目充满了盎然诗意、蓬勃朝气和脉脉温情。晚会将于今晚19:30在cctv—1、cctv—3隆重播出,欢迎大家如约守候!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节篇十三

我们滋润着人间的真情成长。

多少次带着幸福的感觉进入梦乡。

多少回含着感动的泪花畅想未来。

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

常怀感激之情的生活是最甜美的。

学会感激——感激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宝贵的生命。

学会感激——感激我的老师,因为他们给了我无穷的'知识。

学会感激——感激我的朋友,因为他们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力量。

学会感激——感激我周围的一切,因为他们给了我和谐健康的成长空间。

不要忘记说声——“谢谢”

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要感激的人太多太多,你最想感谢谁,就把感激的话写在感恩卡上。

《重阳节赠友》。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遍插茱萸少友人。

思绪连绵接天宇。

汇入洛水伴君身。

缘散缘聚缘结果。

遥思遥祝表寸心。

若非情深谊非浅。

那会今朝思念甚。

滚滚念思苏杭去。

漫漫忧愁紧回程。

能拥利剑斩愁绪。

不知可否换个人。

《重阳节所思》。

人离岗,

心不已。

甲卸将士闷气,

鼓息战马甩蹄。

新老替,

不可易。

力所能之所事,

乐所好之所宜。

天地转,

宁静致远心宽,

家庭和睦神奕。

《重阳节寄给你》。

夜种秋收充满荒芜。

水要独孤便是城市的夜歌。

或许我们今夜瞎眼而望。

时光如梭,星光点点隐去。

换条路在笔下就走关于笔流泪。

我们已许久没有。

坐在月亮里抚摸到它。

它和我一样在同一个夜晚行走。

这一走这一走……。

给你招手留下黑色的泪。

撞散了北斗,我披上袈裟就成了太阳。

在镜水里取一厘米,关怀到你。

《重阳》。

爷爷奶奶和父亲母亲的坟头,

是重阳的高处,

他们一辈子的累,

植埋于土地,

悄无声息,

悄无声息的菊花,

赏客走后就谢了,

那壶菊花酒和两行清泪,

悄无声息地凉了。

《重阳节》。

都远去了春天诱人的新绿,

盛夏震耳的雷鸣,

总有千言万语,

欲说还休,

九月重阳相思凝聚心头,

谁说秋风过后尽是凄凉?

登高远望层林尽染,

如同我的思绪已扬帆远航,

听秋虫歌唱秋叶坠落枝头,

看天高云淡候鸟列队南飞,

多想也飞回昔日好时光;

执子之手重温昨日亲情,

九月重阳相思弦断异乡,

问遍菊花难寻曾相识,

故土千里愿今夕同入梦,

红叶寄语不变是我的执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