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二年级语文识字8教学设计(优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4:11:25 页码:7
最新二年级语文识字8教学设计(优质8篇)
2023-11-11 14:11:25    小编:ZTFB

总结是向前看的一个机会,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规划未来的步伐。总结不仅要总结过去的成果,还要提出未来的规划和目标。以下是一些经验丰富的人士总结的成功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二年级语文识字8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自制生字卡片、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二、读中识字。

・・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2?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4?开火车读生字。

・・5同桌卡片抽读。

・・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2分组试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

・・3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4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5多种形式读。

・・。

二年级语文识字8教学设计篇二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由五条关于团结协作的谚语组成。谚语是我们中华民族语言宝库中的一颗瑰宝,很多谚语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谚语大都通俗易懂,简单易记。本课中出现的五条谚语内容浅显易懂,对于当今的独生子女来说,有着很深的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

3、培养学生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

教学难点:理解谚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拿出一根小木棒)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你能把它折断吗?(学生来折)。

(拿出一把小木棒)现在,你再试试,(学生来折,多找几个学生来试)你们知道为什么折不断吗?这就叫――团结起来力量大。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组关于团结协作的谚语,同学们打开书,翻到识字五。

二、整体感知,读准字音。

1、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大声、准确。

2、检查朗读。

3、齐读。

4、理解谚语意思。

(1)通过朗读,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2)自读思考,视理解情况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3)选择自己喜欢的谚语,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三、趣味识字。

1、同桌之间读谚语,认生字,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2、班内交流。

例如:搓:做动作理解字义。猜谜语识记字形。

斤、近、折:比较识记。

3、、开火车检查识字情况。

四、识字、指导写字。

1、小组内学生字,交流记忆方法。

2、班内交流。

3、趣味游戏,检查识字情况。

猜字谜:如一名工人用手捻羊毛(搓)门口一根长电线(绳)。

拆字组字游戏。

给生字找朋友(组词)。

3、读词并释义。

4、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范写。

(3)描红。

(4)仿写。

(5)自我评价。

五、课外延伸。

同学们,你们喜欢谚语吗?那么你们放学后再搜集几条你喜欢的谚语,下节课我们共同交流,你也可以把它送给你的好朋友、小伙伴,让我们团结起来,共同进步。

教学反思:识字教学是低年级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多年来,对于识字教学的探讨我却不够重视。怎样让孩子们在识字教学的课题中也能像其他的课堂中那么积极活跃、热情高涨呢?怎样转变孩子们的识字课堂习惯呢?经过多次探讨,我认为还是有办法能识字课堂变得丰富高效起来的。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针对学生们对识字教学的兴趣不够的情况,采用了多种识字方法,例如:猜谜语、歌谣、做游戏(开开小火车)、做比较等不同的方法,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活动中学会了生字。从授课的效果看,我自己认为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比以前普遍高涨,学习兴趣较之以前浓厚了不少,识字的速度也快多了。再加上老师不断地对他们予以鼓励和表扬,孩子们学得很开心。这对我也是一个鼓励,今后我还要继续探讨高效、生动的识字教学课堂。

二年级语文识字8教学设计篇三

《识字3》是一组以介绍公园景物与设施的词语串连起来组成的韵文,并在“公园”的统辖下按“自然美景”、“景物设施”、“儿童娱乐设施”分类组合而成的“模块”。编者通过韵文在情境中识字,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能力,而且为今后的阅读、写作做好必要的储备。另外,课文配以相应的图画,形象地描绘了公园的美景与设施,图文对照也可以帮助学生识字和理解词义。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3种新笔画,能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帖。

2、通过诵读—看图—活动,介绍公园的景物与设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词串。

3、初步培养学生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

1、识读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词串。

2、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7个生字。

通过请小朋友们当设计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设计自己喜欢的公园,相机指导小朋友进行识读词语、说话训练;运用猜词游戏、送词语回家的形式进行复习、巩固词语;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小组讨论的方式为词语排序,体验韵文识字的乐趣;通过听范读、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韵文;运用体态语言演示等手段,巩固识字效果;最后让学生妆小导游介绍公园的景物与设施再现并丰富课文内容。写字教学穿插于识词教学过程 中。

教师准备:根据课文插图等做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水彩笔、绘画纸、橡皮泥。

一、邀请设计,激发兴趣。

1、 小朋友们,你们玩过哪些觉得好玩的地方?根据回答相机板书:公园。

2、 教学“公园”一词。

二、图文结合,学词写字。

1、 谈话:你们准备在小公园里设计些什么呢?(分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尽情表达)。

2、 集体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映示相关的图片,共同欣赏,并请学生说说设计的理由。在图片旁点击相应的词语,还请这个学生读这个词,并说说读这个词时要注意什么。

3、 按照出示图片的顺序爱个学习词语,读准字音。在学习“红花”、“流水”时相机教学新笔画“撇折”、“提”、“横撇”,分析“红”、“花”、“水”的字形,用电脑演示笔顺,指导书写,学生完成习字册中这三个字的描红与临写。

4、 自由识读词语。

三、寓学于玩,巩固识词。

1、 多媒体映示词语。按学习小组玩猜词游戏。(一个小朋友从词语卡片中任意抽一个词语给本组小朋友看,然后请其他小朋友来猜抽的是什么词语。可评出小组的猜词大王。)。

2、 映示图片,送词语回家。(将词语卡片分发给有关小朋友,请他们先读相关卡片上的词语,注意补差工作的落实,再将卡片贴到相应的图片上。)。

一、词语排序,分类布景。

1、 小朋友们,你们上节课为校内公园设计了许多美景,有自然风光的美,有各种造型设施的美,还有各式各样的儿童玩具,大家能不能把它们分分类来布置一下?比如:这儿是景物,那儿是玩具,只要有道理,怎样布置都行。

2、 学生继续小组合作给词语分类,汇报分类结果。

3、 谈话:小朋友们真聪明,一下子就分对了。(师读词语)这样排放读起来不太顺口,请你们读一读,看看怎么样排放读起来才美。

4、 学生分组边读边讨论。

5、 交流讨论结果并说明理由。

二、动画欣赏,学字写字。

1、 谈话:小朋友们刚给小公园里设计了这么多的东西,现在我们把糨组合起来,看看我们设计的公园是什么样儿的。

2、 欣赏本课的动画片。

4、 指导写字。电脑演示生字笔顺—学生描红—小组讨论每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集体交流—自我或相互评字。

:你们设计了这么美的公园,想不想请家长或好朋友来公园里坐一坐,玩一玩?他们实效来不清楚我们公园是什么样儿的,那怎么办?对,向他们介绍我们自己设计的公园。要介绍公园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你首先要记住公园里所有的景物与设施的名称,还要能用你的语言和动作把它们美美地表现出来,才能让家长或朋友喜欢,愿意来玩。

三、指导朗读,背诵词串。

1、 边欣赏动画片,边听韵文范读。

2、 分行指导。(让小朋友们充分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把词语表现出来。)。

3、 学生试读全文,边读边想象图中的美景与设施。

4、 指名到前台试背、表演。

5、 播放轻音乐,集体边背诵边表演。

四、更换补充,自编韵文。

1、 小朋友,你知道公园里还有什么?

2、 我们可以把这些词语和我们韵文中的词语进行替换,如:将第三行更换为吊环、碰车、山洞把它们接在韵文下面,三个一组,这样你们也就能编书了。

3、 学生小组合作替换、继写韵文。

4、 集体交流小组的合作成果。

五、手脑并用,课外延伸。

1、 根据课文中的图文与学生设计的景物进行课外综合实践活动,采用画一画、捏一捏、全一全的方法,把美景画下来,用橡皮泥把实物捏出来等,让学生放手组装。

2、 让学生当小导游,向同学、家人、朋友介绍美丽的公园。

二年级语文识字8教学设计篇四

1.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有趣的字谜,你能猜出是什么字吗?(田里长草)。

“苗”就是田里生长的形状像草的东西。认读识记字形。范写描红。

2.“苗“字还会变魔术呢!不信,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识字4.。

二.学习字词。

1.认读转盘上的偏旁:扌目口犭钅。

学习新部首反犬旁和金字旁:犭钅。

2.同学们,认识了这些新部首,“苗”就要开始变魔术啦!睁大眼睛,看看这回变出了什么?自由认读。

小朋友读的对不对呢?认真读读课文,你就把“苗”变出来的六个字都能读正确啦!自由读书上的字词。

3.同桌互读字词,做到读正确,并相互评价。

4.交流学习:我学会了……。

a猫小猫。

认读生字。给猫找朋友。读好“小猫”。看图说话: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猫?识记字形,范写描红。

积累带有“犭”的字,寻找到一般规律,带有“犭”的字大多和动物有关。

b锚铁锚认读生字词。见过铁锚吗?到书上14页找一找“铁锚”在哪里?指一指,说一说它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用?识记字形“铁”。

指导书写“描”

d瞄瞄准猜猜这个“瞄“与什么有关?学一学动作。像这样把视力集中在一点上,就叫“瞄”。

读准“瞄准”,用“瞄准”说一句话。学习生字“准”:左右结构,右半部分是“隹”不是“住”。

f喵喵喵叫认读字词。为什么“喵”是口字旁呢?还有说出哪些动物的叫声?相机积累口字旁的字。

二年级语文识字8教学设计篇五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谜语这种传统形式语言的生动有趣。

1.能在文中认识12个字,会写6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谜语语言的生动有趣。指导学生写好字。

投影片或小黑板、红色粉笔。

2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发情趣。

教师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你们知道谜语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吗?它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朵美丽的'花朵呀!也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智力游戏。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谜语王国,读一读谜语小故事,猜一猜谜语。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一同来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认读会认字,感受故事的有趣。

1.首先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在读中感受谜语小故事的乐趣。

2.再用卡片检查学生掌握12个生字读音情况。

分层检查法: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进行集体认读。

(2)按学生座位的顺序进行个人认读,检查个体学习情况,便于教师全面了解每个学生掌握字音情况。

(3)发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帮助。

(4)再次读文,使单个的字音回到语言环境之中,训练学生正确、通顺地读文。

(三)读议结合,师生互动,感悟谜语语言美。

1.学习第一首歌诀。

(1)请愿意当安安的同学一起来读谜语。

(2)观察一下这三个字中藏着哪个字。

(3)说说“三有”指的是什么,“三无” 指的是什么。

(将“口”字暗藏于“周、咸、喜”三字中)

(4)采用投影片或小黑板直观地将三个“口”字用红色显现出来,便于学生观察。

2.学习第二首歌诀。

(1)谁愿意当云云一起来读谜语?

(2)说说是什么意思。

(3)投影出示谜语,请学生用红笔标画出谜底来。

3.学习第三首歌诀。

(1)读谜语。

(2)直接说出谜底。

(四)再读课文,品味谜语的智慧美。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你喜欢这三则谜语中的哪一则?

(学生可以各抒己见,最后是殊途同归:三段字谜从不同的角度运用通俗的语言、灵活的句式、寥寥数字、神形兼备,融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显示出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和博大精深。)

3.模仿语言,进行创造。

同学们,你能模仿课文的语言,将这个谜语继续编下去,也说出一两句吗?

(如:故事有,评书无。

回家有,出门无。

唱时有,笑时无。)

板书设计

识字二 字谜小故事

周 哥 右

咸 高 词 语

喜 河 京 剧

谜底:口

(一)朗读课文。

(二)为指导写字做准备。

1.复习字音:期、反、哥、右、左、原。

2.复习与本课有关的熟字或偏旁。

(三)指导记忆字形,提高识字能力。

1.学习“左、右”两个字。

请学生举起“左、右”手,用直观的方法理解字义。辨别一下方位,再转动身体改变方向辨别左右。“左、右”字形相近易混,可以用儿歌进行区别。“工人叔叔站左边,右边有条小路口。”

2.学习其他字。

反:黑板的“板”去掉木字旁。

期:左右结构,左边稍宽,右边窄。

原:最后两笔为撇、点。

哥:注意笔顺,把字写匀称。

(四)学生练习写字。

(五)实践活动。

请同学们课后自编或搜集字谜,开个猜谜会。

二年级语文识字8教学设计篇六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

・・3、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会校园生活的多彩多姿。

・・重点:认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会校园生活的多彩多姿。

・・第一课时。

・・一、看图引入:

・・1、学生观看校园生活的图,议一议,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

・・2、说说自已的学校生活经及自已的感受。

・・二、学习生字。

・・1、借助图画读本课的词语,画出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桌互相纠正读音。

・・3、检查读音,重点读准“琴”和多音字模。

・・4、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识字经验。总结识字方法。

・・三、看图读词。

・・1、小组合作学习,找一找哪些词语在图画中能找到,再读一读。

・・2、哪些词语是图画中没有的?找出来读一读。

・・3、再次练读词语,展示:喜欢读哪一行就读哪一行。

・・4、比赛读,看谁读得最好。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然后描红。

・・2、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二年级语文识字8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串。2.观察图画,借助图画去理解字词。3.了解水乡秋天的特点,积累词语。教学重点:

激发兴趣自主识字、读词,写字。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2.出示图片,瞧,这就是我的家乡,那儿的水特别多,所以也叫水乡。大家看看,图上画得是什么季节呀?你怎么看出来的?想知道水乡的秋天是什么样的么?读了这些词语你就知道了。出示韵文。二.借助拼音,自学生字。

1.请大家看着拼音自由读一读,看谁能读正确,并想一想,哪些词读的时候要注意。学生自由练习。

第1页2.交流。你觉得要注意哪个词的读法?为什么呢?请你领大家来读读。谁还想说说。(注意翘舌音,后鼻音)3.刚才小朋友们说得很好,现在请大家再次读读这些词语,要读好刚才说到的注意点,看谁读得正确,没有错误。谁来读准第一排,四组分四排读;两排一读谁行?男女生分两排读。四排词语连起来谁行?点名2人,齐读。

4.去掉拼音谁也会读?学生练习,你会哪一排你就大胆站起来读。齐读。

5.这些词你们都读准了,好样的,但还不够,还要读懂,读出味道来。

三.读词成串,边读边想。

1.现在我就领着大家去水乡看看吧。出示图片,秋天的水乡天是那么蓝,水是那么清,放眼望去,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水面上飘荡着一层雾气,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水乡变得更美了。你们觉得美么?那就请你美美地读一读吧,谁来读?点名读。师范读,我读得美么?知道我为什么读得这么美?因为,我一边读,一边想,当我读这排词语的时候,我的眼前好象就出现了这幅画面。你们也来试试,读得慢些,要边读边想。点名读,评议(慢些,听出来了,你很喜欢水乡)男女生读,齐读。

第2页试试看。点名读,评: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听出来了,你特别爱吃菱藕。荷塘真美啊。

3.站在荷塘边,向远处看,你又看到了什么?船队为什么要唱着渔歌呢?天色晚了,天上飘着晚霞,湖面上飘着歌声。船舱里装满了鱼虾,这场面多美呀,你喜欢么?能读好这排词语么?注意边读边想,自己练习。点名读。评议。4.夕阳终于落山了,夜晚来临了,水乡的夜景也很迷人。出示图片,美么?看谁能凭自己的本领把这排词语读好。点名读,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四.连串成篇,形成积累。

1.每一排词语你们都读得很好,连起来读,你们还能读好么?请四小组分别读一排词语。读得真好听,真上口,这里有个小秘密,瞧,一、二、四排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ng,所以读起来特别上口,听起来特别悦耳。

2.听了你们读,我也想读。师配乐朗读。我读得好么?知道我为什么读这么好呢?(边读边想)请大家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学生练习。

第3页乐齐读。

五.示范指导,认真写字。

1.课文读得真不错,这些词语你们都记住了么?出示生字。谁能熟练地读出它们?点名读。齐读。把拼音去掉也行么?点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看来你们真的都记住了。2.现在我出个谜语考考大家,春天头发青,秋天头发白,远看像棉花,风来起白浪,猜一植物。谁猜到了?你怎么猜到的?看看是不是它。你真聪明。

3.接下来我们就来书写这两个字,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都带有草字头?还发现了什么?对,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上下两部分要写得扁而宽。观察范字。师范写,并提示注意点。学生描红。(写字提示:人要正,心要静,一笔一画写端正。)。

4.出示田字个格“苇”,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写这个字时应该注意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提示,进行范写。学生描红。

第4页。

二年级语文识字8教学设计篇八

教学目标:

1、 学生会认“孔、雀、锦、鹰、鹂、灵”六个字。

2、 知道拍手歌的特点并能体会。

3、 会写“保护”

4、 懂得保护动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词语听写。

二、 游戏导入。

1、 看一组动物图片,看自己能记住几种动物?

2、 学生说自己看到的动物,教师贴词卡。

3、 课件显示动物,检查学生说得对不对。

4、 开火车说自己喜欢的动物,可加形容词。

5、 出示带拼音的六个生字,同学间提点字音。

6、 去拼音后开火车读生字,例:孔雀的孔。

7、 去音后读词。

8、 读带生字的句子。

三、 学习新课。

1、 导入新课。

2、 提出要求,自由读文,画出动物的名称。

3、 看课件中的动物图片,用文中的话来描述。

4、 引出拍手歌押韵的特点。

5、 全班重读押韵的字。

6、 引出拍手歌节奏强的特点。

7、 教师用不同的节奏来朗读课文,学生仿读。

四、 延伸。

1、 读了拍手歌,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用文中的话来说。

2、 仿写保护动物的拍手歌。

3、 展示学生的写话。

4、 了解有关动物的成语。

5、 学生互相交流。

6、 学生汇报动物成语。

7、 学习教师收集的动物成语。

五、 指导写字。

1、 说“保护”的结构、部首。

2、 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六、小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