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数学公式总结高三(实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7:08:32 页码:14
最新数学公式总结高三(实用10篇)
2023-11-18 17:08:32    小编:ZTFB

总结是一种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的方法,通过总结我们可以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进步了,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写总结时,我们要注意逻辑清晰,结构完整,有层次感,方便读者理解和理会。范文中的观点和结论经过了较好的论证和解释,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数学公式总结高三篇一

阶乘(factorial)是基斯顿・卡曼(christiankramp,1760c1826)于18发明的运算符号。阶乘,也是数学里的一种术语。阶乘只有计算方法,没有简便公式的,只能硬算。

例如所要求的数是4,则阶乘式是1×2×3×4,得到的积是24,24就是4的阶乘。例如所要求的数是6,则阶乘式是1×2×3×……×6,得到的积是720,720就是6的阶乘。例如所要求的数是n,则阶乘式是1×2×3×……×n,设得到的积是x,x就是n的阶乘。

任何大于1的自然数n阶乘表示方法:

n!=1×2×3×……×n。

n!=n×(n-1)!

n的双阶乘:

当n为奇数时表示不大于n的所有奇数的乘积。

如:7!!=1×3×5×7。

当n为偶数时表示不大于n的所有偶数的乘积(除0外)。

如:8!!=2×4×6×8。

小于0的整数-n的阶乘表示:

(-n)!=1/(n+1)!

以下列出0至20的阶乘:

0!=1,注意(0的阶乘是存在的)。

1!=1,

2!=2,

3!=6,

4!=24,

5!=120,

6!=720,

7!=5,040,

8!=40,320。

9!=362,880。

10!=3,628,800。

11!=39,916,800。

12!=479,001,600。

13!=6,227,020,800。

14!=87,178,291,200。

15!=1,307,674,368,000。

16!=20,922,789,888,000。

17!=355,687,428,096,000。

18!=6,402,373,705,728,000。

19!=121,645,100,408,832,000。

20!=2,432,902,008,176,640,000。

另外,数学家定义,0!=1,所以0!=1!

数学公式总结高三篇二

对审题重视不够,匆匆一看急于下笔,以致题目的条件与要求都没有吃透,至于如何从题目中挖掘隐含条件、启发解题思路就更无从谈起,这样解题出错自然多。只有耐心仔细地审题,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与量(如"至少","a0",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等),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才能迅速找准解题方向。

要将你的解题策略转化为得分点,主要靠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这一点往往被一些考生所忽视,因此卷面上大量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考生自己的估分与实际得分差之甚远。如立体几何论证中的"跳步",使很多人丢失1/3以上得分,代数论证中"以图代证",尽管解题思路正确甚至很巧妙,但是由于不善于把"图形语言"准确地转译为"文字语言",得分少得可怜;再如去年理17题三角函数图像变换,许多考生"心中有数"却说不清楚,扣分者也不在少数。只有重视解题过程的语言表述,"会做"的题才能"得分"。

在目前题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准"字则尤为重要。只有"准"才能得分,只有"准"你才可不必考虑再花时间检查,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不是考场上所能解决的问题,一味求快,只会落得错误百出。如去年第21题应用题,此题列出分段函数解析式并不难,但是相当多的考生在匆忙中把二次函数甚至一次函数都算错,尽管后继部分解题思路正确又花时间去算,也几乎得不到分,这与考生的实际水平是不相符的。适当地慢一点、准一点,可得多一点分;相反,快一点,错一片,花了时间还得不到分。

数学公式总结高三篇三

为使复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找准重点、难点,大纲(课程标准)是复习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复习时要弄清学习中的难点、疑点及各知识点易出错的原因,这样做到复习有针对性,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把你做错的题目摘抄到本子上,先改错,再进行分类整理,找到自己的不足,针对错题的错因对症下药。千万不要认为订正麻烦,要养成习惯,学习成绩优秀稳定的同学,往往很重视订正和收集错题。如果针对错题一定能很好地做到查漏补缺,那复习的效果会更好!

有些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同学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有些应用题,虽题目形式不同,但它们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故在复习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要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灵活性。

做到“课本习题为主,课外习题为辅”。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实际,可将教材习题进行适当的组合和练习形式的改编。在综合性练习当中,可以适当提高教材习题的难度,进行综合训练。当教材习题太少,或者已经处理完了,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与教学实际,需要加大练习量,这时可适当补充习题。对教材的二度开发也是很有意义的,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教师就要自身具有创新意识。

复习课的内容必须要针对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学习的弱点来设计,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这样才能搞清来龙去脉,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来整理,互相评价。例如:在复平面图形面积一章时,有些同学很容易把几种图形的面积公式混淆。

数学公式总结高三篇四

1、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教师为备战高考而加的课外知识。如:我在讲课时的注解。

2、建立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3、记忆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

4、与同学建立好关系,争做“小老师”,形成数学学习“互助组”。

5、争做数学课外题,加大自学力度。

6、反复巩固,消灭前学后忘。

7、学会总结归类。从数学思想分类从解题方法归类从知识应用上分类。

数学公式总结高三篇五

从而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打稳扎,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练学习意志。

这是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自学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学然后知不足”,这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课前自学过的学生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细听,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盘抄录,顾此失彼。

这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效,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这是掌握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必要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作业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这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做错的作业再做一遍。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并经常把容易错的地方拿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把从老师、同学处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这是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多层次小结,能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继续,包括阅读课外书籍与报刊,参加学科竞赛与讲座,走访高年级同学或老师交流学习心得等。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加深和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满足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激发求知欲与学习热情。

数学公式总结高三篇六

圆是轴对称图形,经过圆心的每一条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2、圆的中心对称性。

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4圆心角。

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5弦心距。

从圆心到弦的距离叫做弦心距。

6弧、弦、弦心距、圆心角之间的关系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想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7圆周角。

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

8圆周角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推论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推论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推论3: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数学公式总结高三篇七

一、制定计划。

从而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打稳扎,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练学习意志。

二、课前自学。

这是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自学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三、

专心上课。

“学然后知不足”,这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课前自学过的学生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细听,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盘抄录,顾此失彼。

四、及时复习。

这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效,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五、独立作业。

这是掌握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必要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作业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六、解决疑难。

这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做错的作业再做一遍。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并经常把容易错的地方拿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把从老师、同学处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七、系统小结。

这是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多层次小结,能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八、课外学习。

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继续,包括阅读课外书籍与报刊,参加学科竞赛与讲座,走访高年级同学或老师交流学习心得等。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加深和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满足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激发求知欲与学习热情。

数学公式总结高三篇八

阅读与思考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实验与探究填幻方。

阅读与思考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观察与思考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1.5有理数的乘方。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2.1整式。

阅读与思考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

2.2整式的加减。

信息技术应用电子表格与数据计算。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从算式到方程。

阅读与思考“方程”史话。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实验与探究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3。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4.1多姿多彩的图形。

阅读与思考几何学的起源。

4.2直线、射线、线段。

阅读与思考长度的测量。

4.3角。

4.4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4。

部分中英文词汇索引。

数学公式总结高三篇九

33推论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0矩形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数学公式总结高三篇十

通项公式:

a(n)=a(n-1)+r=a(n-2)+2r=...=a[n-(n-1)]+(n-1)r=a(1)+(n-1)r=a+(n-1)r.

可用归纳法证明。

n=1时,a(1)=a+(1-1)r=a。成立。

假设n=k时,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成立。a(k)=a+(k-1)r。

则,n=k+1时,a(k+1)=a(k)+r=a+(k-1)r+r=a+[(k+1)-1]r.

通项公式也成立。

因此,由归纳法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正确的。

=a(1)+a(2)+...+a(n)。

=a+(a+r)+...+[a+(n-1)r]。

=na+r[1+2+...+(n-1)]。

=na+n(n-1)r/2。

同样,可用归纳法证明求和公式。

a(1)=a,a(n)为公比为r(r不等于0)的等比数列。

通项公式:

a(n)=a(n-1)r=a(n-2)r^2=...=a[n-(n-1)]r^(n-1)=a(1)r^(n-1)=ar^(n-1).

可用归纳法证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a(1)+a(2)+...+a(n)。

=a+ar+...+ar^(n-1)。

=a[1+r+...+r^(n-1)]。

r不等于1时,

=a[1-r^n]/[1-r]。

r=1时,

=na.

同样,可用归纳法证明求和公式。

数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做题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甚至有同学说,学习数学就是学习解题,因此数学要诀就在每天做题上。做数学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精做题。

做题不是做得越多越好,而是做得越精越好。怎样才算“精”呢?学会“解剖麻雀”。充分理解题意,注意分析题型,深化对题中每个条件的认识,看看与哪些数学基础知识相联系,做完题,还要针对自己做错的题,分析自己当时想法的产生及错因的由来,要求用口语化的语言真实地叙述自己的做题经过和感想,以便挖掘出一些好的数学思维方法;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元归一。

二、做难题。

取得黑龙江省高考文史类第三名好成绩的李宏霞同学,认为坚持做难题,做大题才是制胜的法宝。她说,数学中的基础题因然很重要,但高分的关键则是综合性强、难度大的最后两三道大题,即所谓“拉分题”。因此,她在复习时坚持有规律地做这类题目。由于题目难度高,所以每次做的题量不要太大,一次做四五道即可,同时,要注意选择的题目要有代表性、要全面,同一题型的题选二三道即可,要注意方法的积累和运用。

三、天天做题。

熟练解题一定要有量的积累。天天做题就是保证做题的数量的方法。同学们可以制定一个计划,每天要求自己做五道题目,或十道题目,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如此坚持下去,做题越做越快,并且培养起相当的自信心。

【总结】“数学要诀:每天做几道数学题”就为大家整理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在高三期间好好复习,为高考做准备,大家加油。

数学教学心得。

当前高一数学教学方面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上没有摆脱初中阶段对数学学习的认识,学生普遍学习兴趣不高。由此提出了几点看法和做法。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高一年级的一年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钻研教育教学方法,以及与广大同学的接触交流,了解到许多学生甚至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不少认识上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项体会。

第一、高一年级的学习阶段标志着学生学习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学习的方法上,学习的认识上,学习的深度上与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完全不同,但是从学生的`角度讲,普遍学习兴趣不高。学生自认为初中数学成绩不错,没有必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也可以轻松地完成数学课程学习,上课也好,作业也好,时常不认真对待,马虎应付,主动性差。真实的情况是,高中数学学习不仅仅是把初中知识再加热,而是从一个更新的角度的学习,把仅仅停留在模仿阶段的学生的知识,从理解联系的角度更新诠释,进而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使学生脱离机械记忆的层面,开始学会在逻辑思考的前提下用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

第二、对学生来讲,初中的数学学习的机械记忆方法,存在着学习的惯性,依然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到了高一阶段,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仍然停留在单纯的机械记忆的层次上,难以适应高中的数学学习,很多学生对我讲,平时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背,记数学知识,可考试成绩还是不见长进,不知道为什么?显得很苦恼,学习的兴致一天天被消磨掉了。

因此,我深刻体会到,高中数学教师除了把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外,更加重要的责任是逐渐诱导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使其自觉或不自觉走到高中数学教学所要求的轨道上来。

通过教学实践,我个人认为:

第一、高一数学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逻辑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为教学目标,为高二时期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增加课外知识加强相关的知识模块教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