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新教育心得体会以内(汇总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2:26:44 页码:10
最新新教育心得体会以内(汇总19篇)
2023-11-18 02:26:44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发展的规划和展望。想写一篇较为完美的心得体会,首先要有清晰的写作目标和主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

新教育心得体会以内篇一

时间飞快,距离我这个新班任上任已经过去近四个月了。班主任,我一直很向往但又不敢去尝试的职位,就在这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里,在我身上真真正正地验证了它对我的意义。

第一次被任命为高一学年的新班主任,在全体高一学生和家长面前被介绍、第一次和我班级的学生家长代表见面交流、第一次和我的学生说话(一个坐在学生家长代表身后的长得白静的男孩问我是教什么的)、第一次领着我的学生回到属于我的班级、第一次在我的学生面前进行自我介绍、第一次训练我的学生坐军姿、第一次组织学生们进行测量校服尺寸的活动、第一次拿着桶去收学生手里的垃圾、第一次答应帮助一名特困生、第一次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学生手册》、第一次被主任提醒在讲话过程中要求学生坐军姿、第一次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第一次对我的学生点名查到、第一次安排学生自己自由寻找值日小组、第一次给学生布置制订班规的任务、第一次配合学生把窗帘摘下来让她带回去清洗……我经历了太多的第一次,一路走来,觉得自己仿佛已经尝遍了生活中酸甜苦辣,每个第一次我都有很大的收获。

一个人对痛苦往往是记忆犹新的,我也不例外。第一次当班任,我就希望自己能做出点成绩,对人对己要求都很严格,眼里容不得学生所犯下的任何错误,可是学生毕竟是学生,哪有不犯错的,记得我的学生刘某在宿舍和别人发生口角,动手威胁对方被开除学籍留校察看,我也因此受到了牵连,所教班级也没有获得流动红旗。当时是因为该生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晚上十点多在宿舍打电话找人诉苦时,碰巧对方在其身旁大声喧哗让刘某感到十分不满,接下来,两人又发生了一系列的语言和肢体上的冲突,最终造成刘某威胁报复对方的恶劣后果。事后,我对该生进行教育之后,自己也作了深刻反思。我觉得一方面是因为刘某处在青春期,脾气阴晴不定,好冲动;一方面也是因为我在平时对学生的教育不到位,我知道刘某脾气不好,当天没有考虑他的情绪就在班级点名批评其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造成他心情不好,以至之后发生了恶*事件。从那件事之后,我加大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告诉他们有事一定要告诉老师,自己解决不好的问题一定要向老师求助。谁知接下来的一周又发生一起学生之间因玩笑而引发的矛盾事件,我班学生武某中午在食堂吃饭,外班学生叫他名字(带脏字),武某告诉他别叫了,对方还叫,后来武某抓住对方的领子强行制止了他。下午那名学生领着一群人到我班挑衅,扬言放学后要揍武某,被我及时发现并制止。这次我班学生武某相对来说比较冷静,是因为对方出口不逊在先,但是武某还是没有及时告诉我他和别人发生了矛盾,幸亏是在学校被我及时制止,否则后果必定是两败俱伤。通过这两次学生之间的矛盾引发的事件,我得出了一个结论,班主任必须经常教育学生要学会保护自己,学会和别人相处,学会解决问题的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班主任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除了有好打闹的特点,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妥善处理感情问题,他们渴望被人接受,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有的学生甚至觉得如果没有男(女)朋友会被人笑话,在我班里就有这样的学生。

今年十一月初,我第一次发现班里有早恋的现象,因为女生比较有个性,男生毛病一身,我判断两人不会长久,所以我就采用了以毒攻毒的方法。有一次班级值日,我故意把男生留下,果然女生也要求留下值日,男生是个责任心不强的人,当天还等没干完活就想找借口一个人提前走,我没有同意,这时我偷偷瞄了女生一眼,发现她很生气,我知道两个人的矛盾产生了。接下来,课间在班里,男生用手搂住女生被我抓到,我对他们说既然你们这么好,那就坐在一座吧,但是不管你们两个谁犯了错误,我就会把你们分开,我知道男生肯定会经常犯错,所以就经常批评男生,女生因为怕被分开就经常提醒男生注意遵守校规校纪,可是长此以往男生就厌烦了,两人矛盾不断升级,终于有一天女生主动找到我,说不想和男生一座了,我知道我的目的达到了。早恋害人不浅,受到伤害的是两个人,所以一定要禁止早恋,但是必须要注意因人而异,我得出的结论是,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巧妙地解决学生的早恋问题。

作为班主任,在和学生打交道时需要讲究方式方法,当学生和科任老师发生矛盾时,更要教育学生尊敬老师。一天在数学课上,刘某看课外书被数学老师发现了,在老师对其进行教育时,刘某不服,后来老师把其送到政教处,我当时有课没办法及时处理,事后我找到刘某详细询问了事情的经过,最后我和他达成共识,没收他的课外书直到他考试成绩提高为止,他去向老师道歉并保证在数学课上认真遵守纪律,不顶撞老师。其实,通过这件事情,我看出学生并不是恶意想顶撞老师,他只是自尊心很强,觉得被老师批评没有面子,下不来台,因此当老师教育他时,他接受不了,我后来告诫刘某,出于对老师的尊敬,上课必须认真听讲,如果再犯,就会通知其家长带回教育。之后的数学课上,他一直表现不错。我觉得,教育学生要就事论事,和学生讲清道理,让学生心服口服。

短短的几个月过去了,回头看这一路上,我在和学生交流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的成熟,在看待事情和解决问题上自己也和学生一起成长和进步。虽然我不知道下一次学生会在什么时间再出问题,但我知道自己所能做的就是多和学生沟通交流,多关心学生,多到班级走动,多了解学生的情况。对于我这个新班主任来说,还有很多第一次我要去面对,去实践,去感悟。我会珍惜我当班任的每个第一次,也会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对于我来说,一切针对学生的事情都是我的责任,经过昨天的许多第一次,我认为细节决定成败,虽然之前我做了很充分的准备,但是在具体实践中还是出现了一些小插曲,如何合理恰当全面地做好琐碎的事情是摆在我面前重要的课题之一,我要更加认真地准备每一次和学生在一起的任务和活动,把容易遗忘漏掉的细节记下来,就像备课一样,写详案,多反思,及时更正,希望我会做得更好!加油!

新教育心得体会以内篇二

学校掀起搜查手机的突击行动。全校大会上,分管主任发话:如果学生私带手机没有上交老师保管,一旦搜出,就会被当场砸烂。5月25日晚自习,武汉某高中高二某班,老师搜出3部手机后,在众目睽睽之下摔碎。对于这一“严打”行动,学生们大都觉得有点过头。家长们支持严查,但反对摔坏手机。教育专家及法律人士称:这是故意损坏私人财物的行为,应当赔偿。

如今,手机这一类电子产品已经越来越普及。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手机也同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大街上,“低头族”随处可见。聚会时,“手机成瘾症”也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成年人尚且难以抵制手机的诱惑,青少年就更是如此。在学校里,很多孩子都有手机。除了和亲人打电话、发短信以外,学生们还普遍使用手机来读小说、玩游戏。有学生上课时心不在焉,甚至是偷偷地玩,还有的晚上躲在被子里,玩手机到深夜,而白天却时常昏昏欲睡,无精打采。过度使用手机不仅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让他们玩物丧志,还会对眼睛、颈部等造成损害。所以,如何有效地管控手机也成了老师们最头疼的一个问题。

为了管控好手机,很多学校的老师们可谓是煞费苦心。有时候,当苦口婆心的事先劝解达不到效果之后,老师们只能来点“硬的”,要么就告诉家长不要让孩子再把手机带到学校,要么就自己动手先把手机没收然后自己先帮忙保管。然而,武汉某高中的老师们却做得有些过了,搜到学生的手机后直接砸碎,这样的教育方法或许可以在短期内给学生以震慑,但就长期而言效果可能难以维持,因为频繁的搜查必然引起学生的反感,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权利收到了侵犯,所以很容易引发师生冲突事件。如此一来,师生矛盾激化,教育就难以推进。此外,无论是否出于好意,故意毁坏学生手机的确是一种违法,甚至是犯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故意毁坏他人财物价值达5000元以上,公安机关就可刑事立案侦查。从这个角度来说,老师砸坏学生手机无异于引火烧身,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还害了自己。

当管控手机成了一个新的教育难题,老师们对此有着太多的无奈与叹息。仅是管控手机这一事就可以让很多老师焦头烂额,无所适从。毕竟,苦口婆心的劝说不一定能起到效果,而稍微暴力一些的行为又不可取,如果听之任之,更是会导致手机泛滥,教学都难以推进。对于玩手机太过的学生,老师或许可以采取学生纪律处分的方式,但是处罚毕竟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这样的方法对学生的“手机依赖症”也无法根治。

管控学生手机,关键还在于学生父母。很多父母对孩子有些溺爱,即便孩子的很多不合理的要求都会尽力满足。就拿手机来说,学校里大多都有公用电话,学生使用专用卡片就可以拨打。如果真有需要,也可以给老师借手机打电话。所以,手机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其实并不是必需品。所以说,管控学生手机的第一责任人应该是学生父母。此外,在学生宿舍等区域,如果条件具备,或许可以安装信号屏蔽仪器,让学生的智能手机无用武之地。当然,管控学生手机,老师们也责无旁贷。教育需要春风化雨而不是狂风暴雨。耐心的劝说,用心的关爱,对爱玩手机的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或者也可以使用一些“半强制”的手段,比如临时代管学生手机,周末交给其带回家,这虽然麻烦了一点,但肯定是能收到失效的。

如何管控好学生的手机问题,考验着教师们的教育智慧,也要靠整个社会的支持配合。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共同配合,青少年过度使用手机的问题才不会是一个教育难题。

新教育心得体会以内篇三

——新教育是一种理想。教育事业本来就是一项具有理想性的事业,没有理想的教育是不存在的。第一,新教育涵盖了教育的所有方面。实施新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第二,新教育的发展推进过程是整个社会文明水平的提高过程。新教育倡导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第三,新教育倡导的是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比较充分的全面的发展。第四,新教育倡导的是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

——新教育是一种价值。它的价值观影响着教育的全过程和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影响着教育目标的制定、课程的设置、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影响着管理的风格、师生关系的类型,影响着学校与整个社会的关系。首先,新教育是强调以人为对象,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其次,新教育强调学生有个性的发展。但新教育不满足于每个人的一般的、共同的发展,而是根据人的千差万别自然本性,鼓励并极力创造条件促进个性的发展。第三,新教育注重可接受性,更注重可发展性。新教育重视书本知识的积累,更重视现实和活动能力的发展;重视接受性的学习,更重视独立的、创造性性格的养成。最后,新教育是指向大众主义的教育。以学生为本位、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位、以学生的可发展为本位和以大众教育为本位的素质教育,是一种价值观的转变,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是从单一价值观向多元价值观的转变。

一要树立学生创造信心和勇气。要使工作、学习获得成功,首先的是树立信心和勇气,创造能力的培养也如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带有激励性、期望性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充满激情的语言,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除此以外,还要注意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对一些学生提出的怪想法,不要训斥,轻易否定。那些看起来似乎很奇怪的,出乎老师意料之外的想法或问题,正是学生一瞬间产生的实现创造思维的火花。

二要营造创新气氛和环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地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创设轻松、愉快、活跃的气氛,才能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营造宽松的环境。宽松、和谐、自由、平等、竞争的环境,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灵感,易于知识的创新。具体方面又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应极力避免给学生造成害怕因素的心理压力,营造和谐宽松的气氛及自由的环境。其次,教学中要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教学相长,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若教师的创新意识淡薄,制造出不平等、不民主的师生关系,则无益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三,跨世纪的学生,应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知困难然后能自强,如果学生从小就不具有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则很难适应形势的发展。

三要开展多种创造性的活动,创设动手的机会和空间。杨振宁博士曾作过这样的对比,中国学生的学习成绩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何在?就在于美国的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因此,我们的教育应向美国汲取一些好的方法,多给学生一些自由时间,让学生多一些创造性的任务。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开动脑筋,扩展思维,并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的不足之处。

通过读书和学习,使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历史是发展的,教育是变化的,墨守成规、守株待兔、一成不变的教育和不思变革的教育是缺乏生命力的。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站在教育改革的潮头,根据时代的特点和社会的发展调整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行为,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来迎接教育的变革,主动地去适应、参与教育实践,用我们的热情挖掘我们的智慧,去追逐前沿的教学理念、教育技能和技巧。

新教育心得体会以内篇四

拜读朱永新的《新教育》,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注入了新的感悟。新教育是“新”教育,是相对于传统的旧教育而言的“新教育”;新教育也是“心”教育,是相对于以分数为主导的应试教育而言的“心灵的教育”;新教育是“行”教育,是相对于坐而论道的“学院派”,主张建设与行动的“行动教育”;新教育史“幸”教育,是相对于当下的教育缺乏幸福、快乐而提出的“幸福的教育”;新教育是“兴”教育,是给中国教育带来“兴旺”发展的教育;新教育是“信”教育,其本质就是“无限相信教师和学生的潜能”。

新教育实验有四个追求,或者说四大改变:一是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二是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三是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四是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这四个改变的目标就是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最重要的逻辑起点就是教师的发展,或者说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充满激情地去拥抱自己的教育生活,用心去发展自己的教育世界。因此,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应该是新教育最重要的环节。结合市教育局“治转提”活动,转变观念,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使新教育实验在自己的教学中有所显现。

新教育心得体会以内篇五

三月份孩子们读了《大林和小林》,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改变。令我难以置信的是:它竟改变了一个人。我班有个叫张博怡的孩子,他是家中的长子(上有两个姐姐),在家人眼中他就是小皇帝,孩子乐意写作业就写,不乐意写就不写,所以写不完作业对他来说是正常现象。更有甚者,有一次其家长来向我请假说是孩子不想起床,她也没办法,我听后无言以对,心中却别有一番滋味。但这周博怡突然来找我说:“周老师,我也想取得好成绩,但我基础太差,不知现在努力行不行?”我愣了一下,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说:“博怡,只要你想学,就一定行,基础差了我们就从基础做起,你只要先把当天老师讲的知识学会,基础部分我们慢慢补。坚持下去,你一定能取得好成绩的。”博怡有些质疑地说;“我真能考好吗?”我用信任的目光打量着他:“你很聪明,为什么不能?”他看着我开心地笑了。当晚我打电话告诉了他的家长,并告诉他们要多多鼓励他,特别是在他想放弃的时候。此后两天,我发现他一改往日上课昏昏欲睡的状态,作业都能按时完成,还居然主动回答问题。我觉得他像变了一个人,还多次在班上表扬了他。

我知道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没想到一本书,短短的一个月竟也可以改变一个人。虽然只是暂时的,但我相信,只要家长和老师引导得当,他一定可以成功蜕变的。我多么希望班里那些所谓的后进生也能像他那样早日感悟到书的力量,书的神奇。

共读有感。

尝试新教育已有一个月了,我觉得孩子们有了很大改变。就拿今天下午上的读书交流会来说吧,我再一次真切体会到孩子们一改往日怯生生的展示状态,变得自然和娴熟了许多。我想可能是孩子们对我们共读的《大林和小林》这本书太感兴趣了,所以对书中的很多情节都记得非常清晰,课堂中就表现得自然、娴熟。也可能是孩子们从心底真正喜欢新教育所推广的教法,他们课堂上的精彩表现是童心和书中的主人公所碰撞出来的心灵火花。不管是何种原因,有一点我坚信------孩子们喜欢上了读书。

教学随笔。

——“情到深处自然生”“情到深处自然生”这是我在语文教学,尤其是在给孩子们读书的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一句话。

我喜欢给孩子们读书,不管是课文,还是自己读到的有趣小故事。我都非常想读给孩子们听。虽然自知朗读能力差,读出来的内容连自己都觉得索然无味,但我还是乐此不彼。

就拿星期二的午读来说吧,周一晚我给儿子读故事时,读到了一篇十分感人的小故事——《一块巧克力》。说的是一个五岁的小男孩,为了让妈妈的病快点好起来,把自己视若珍宝的储蓄罐连同里面的半罐钱一同交给售货员阿姨,只想换回一块据说能让妈妈快点康复的巧克力。我被孩子的孝心深深感动了,我决定在周二的午读时和孩子们分享这个故事。读故事时,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声音沙哑,热泪盈眶。孩子们也都嘤嘤地啜泣起来,虽然我明知不是自己读得好,但我知道孩子们深深地被感染了。

新教育心得体会以内篇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场教育的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悄然展开,这就是新教育。“新教育”不仅仅是对传统教育的创新,更是对整个教育体系的颠覆和重构。在实践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新教育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影响。

新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学以致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新教育的课堂中,学生不再是无声的听众,而是积极参与其中的主体。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输者”,而是陪伴学生一起探索和发现的引导者。这种变革让我看到了教育的本质,教育应该是一种培养能力和素养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新教育还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过去的教育中,学生往往是孤立的,他们在完成任务时更注重个人能力的展示。然而,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团队合作和协同是必不可少的。新教育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学习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更加主动和自信,他们不再把自己仅仅限制在个人的小圈子里,更加乐于分享和交流。同时,新教育也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教育还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过去的教育往往是一刀切的,学生要么被过分强调成绩,要么被忽视在角落。而在新教育的课堂中,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教师通过观察和分析,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他们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让学生感到被尊重和关怀,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新教育倡导的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除了传统的学科知识,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技能。新教育提倡学校与社会、家庭等环境的紧密联系,通过社会实践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在新教育的实践中,我看到了学生们的成长和进步。他们不仅仅在学术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他们变得更加自信、自主和有担当。

总之,新教育的出现给教育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在实践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新教育所带来的变革和影响。我相信,随着新教育的推广和发展,我们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让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这也是我对新教育最重要的心得体会。

新教育心得体会以内篇七

在我国,法律是保障社会正常运行的基石。作为普通人,我们不仅要遵守法律,还应该深入了解法律,掌握内刑法相关知识。在学习内刑法的过程中,我的感触颇深,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内刑法是整个刑法体系的核心。内刑法是指管辖对罪犯、嫌疑犯、被告人等人员的监禁、收容、管制等行为的法律规范。这些行为的规范对于国家控制犯罪,保护社会治安具有重要的作用。内刑法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刑事制度,更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家治理体系。

其次,内刑法的理念需要得到重视。内刑法在制定过程中强调了纪律、秩序、规范,需要让受刑人的行为按照规定进行。这种理念在治理社会及预防犯罪方面非常重要。同时,与其说是对受刑人行为的规定,不如说是对生活方式、人际交往、价值取向等等进行了规定。因此,学习内刑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秩序等基本法律概念,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内刑法还提醒人们在生活中要珍惜自由及其对生命的意义。犯罪者即所行为已经侵犯到了他人生命财产等基本权利,按照国家法律对其进行了约束、改造和教育。而对于我们普通人,应当自觉保护某些涉及到我们自由的基本权利,防止自身陷入到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当中。

总之,学习内刑法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未来的有志青年,我们应当深入学习它,了解它,贯彻它。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为将来的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新教育心得体会以内篇八

读书是一件很美的事,东晋诗人陶渊明说;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我带着一份新奇,带着一份崇拜,带着一份激动,细细品味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看完这本书后,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明代诗人于谦说得真好,读书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新教育让我仿佛找回了当年立下的远大的教育理想,也找回了当年的那份自信和力量。心中不断地涌动着一股要战胜自己、要超越自己的力量。我想那也许就是新教育的力量。新教育又赋予了我新的教育理想。指明了工作中前进的方向。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新教育的四大改变,(改变教育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及教育感悟、教育定律等理论、理念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更清楚的明白了今后教育教学的努力方向,俗话说得好:“一日无书,百事荒芜。“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理念。同时也是新教育所弘扬的一种精神。新教育明确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由此可见,新教育提倡变阅读为悦读,让阅读变成孩子一生的习惯,让悦读成为孩子一生的心灵港湾,是多么的重要。在新教育语文教学实验中,我们渗透这一理念,把“小教材”变为“大教材”。所谓的“小教材”就是至课本。所谓的“大教材”就是指依据课本而拓展延伸课外的教材,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其次,借鉴新教育提倡的营造书香校园,营造书香班级,营造书香家庭,让孩子们与黎明共舞,晨间诵诗,午间午读,下午暮省,开展丰富多彩的和阅读有关的活动,如:晨诵比赛,读、写、绘、画心得交流会,图书益读,等。通过多条途径,让孩子们喜欢阅读,让童书战胜电视,让童书战胜电脑,让童书战胜游戏机。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读书,大家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开阔了胸怀,培养了品质。

二、学理想课堂,创优质教学。

我认真学习新教育所阐明理想课堂的六个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联系的、延展度)使理想课堂达到三重境界即(第一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第三种境界,体会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同时,新教育还研究出《有效课堂的教学框架表》都给了深刻的启发。使我明白了语文教学不仅是以前新课改送倡导的三个维度整合,也深刻领悟了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优质教学”,即,师生共同围绕在“问题——知识”的周围,进行一次艰苦的探索。新教育提倡创造自己的理想课堂。让师生把学习视为一个同时展开的三重对话:人与知识的对话、人与他人的对话,人与自己的对话。

三、做“科研”型教师,促“专家成就”型名师。

新教育中的科研在教室、在课堂,倡导的是一种行动科研。一种行动的研究。其关键有两条,新教育走出来的名师都是情,二是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态。新教育走出来的名师都是能够放下心事,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每日记录教育随笔、教育随思、随想的教师。朱永新教授称这些教师都是一本大的巨作,每一部巨作都有真切的可行的理论。书中告诉我们成为一名名师的途径,那就是从现在起,坚持每天写教育随笔、教育故事、教育反思。5—后,你抱着自己积累的教学日记时,你就成为了一位名师。这让我深深感受到“认真教学”的深刻含义(我们之所以没有进步就是每天在重复着自己的生活,创新的太少。在创新方面下的功夫太少。)温家宝总理教导我们说;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

总之,读朱永新教授的这部著作,是一件很美的事,犹如邂逅好友、知己,心里迸发出深深的喜悦。我更加坚定的认为:读朱永新的新教育,享受的是内心深处的滋,收获的是人生大厦的稳固根基。今后我还会读更多的书,读出壮阔,读出豪迈,读出人间万象,也读出新教育的真谛。

前一段时间有幸读了《新教育》这本书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激发心灵深处最美好的憧憬。古语云:“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身为教师给学生的示范只停留在读一遍题目,又怎么能期待我们的学生认真审题呢?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在备课时候充分把握了教材。熟悉了教学内容,就认为学生也熟悉了。学生从课堂学习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应是学习的方法。如果教师在每次读题时能做到读两遍、三遍,指导学生如何来读题。

读完此书后让我不禁感觉到拥有一名好教师的思想,能指导我们不断地开拓自己的事业,努力地寻求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使自己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完善。但思想、主见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拿来”之后也要善于与时俱进,并且在长期实践基础上进行艰苦卓绝的思考。你想关于教学研究,怎么去选择一个课题?怎么去定位,我觉得对我的帮助还是很大的,我打算利用寒假的时间再去读几本关于类似的书来提升一下自己。

书中讲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对照这里提到的要求,我身为一名教师,觉得离理想的教师的距离很大。其中有很多要学习。这也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遇到挫折不气馁,要总结失败的原因。要完全做到书中所讲的八点,当然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但是只要有这方面的意识,通过自身的努力,会慢慢向理想的教师靠拢,缩小其间的差距。

不过在这其中,我最想做的是一位极有爱心的教师。因为爱可以包容一切,可以逾越一切。

新教育心得体会以内篇九

《新教育》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本教育书籍,它以独特的视角、翔实的资料和深刻的思考引发了不少人的关注和共鸣。阅读这本书籍,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教育理念和价值,也对教育的本质和未来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第二段:教育新时代背景。

《新教育》的问世,正是在我国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推出一本身兼理论和实践的教育书籍。在我国的教育大发展中,全社会都在呼唤一种新的、创新的教育思维和办法。《新教育》呼应了这种需求,提出了一种能够符合时代和发展要求的教育方法。

《新教育》不仅论述了教育的本质和教育内容的重要性,还提出了很多独具特色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新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拓展视野的能力。这与传统的教育方法截然不同,传统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而新教育则强调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

第四段:新教育的启示和挑战。

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本书的阅读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批判和思考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了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的机遇和挑战。教育改革和创新需要有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探讨,需要更多具有创造精神和永不妥协的教育者共同探讨和实践。

第五段:结语。

读完《新教育》这本书,我的心中充满了对教育探究和创新的热情,同时也有了更加全面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在这个愈发竞争激烈的时代,教育的力量更加可贵,教育的价值更加凸显。愿我们都能够拥有一颗批判和创造的心,不断探究教育的奥秘,为我们的下一代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教育心得体会以内篇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教育也在不断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新教育》作为改革教育的先锋,不仅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更是为未来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本文将从个人角度出发,谈谈自己对《新教育》的一些心得体会。

《新教育》在教育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方法,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传统教育往往只顾及教育过程中的知识输出,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需求。《新教育》强调教育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应通过科学教育和个性化教学来实现。这种教育理念的创新,使得教育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向围绕学生自主探究和发展的方向转变。

在实践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新教育的魅力。在课堂上,我试图通过情境教学、讨论教学、探究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参与度大为提高,自主思考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我也积极关注每位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待不同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展示个性和表现自我的机会。

4.面临的挑战和困惑。

尽管新教育带来了许多好处,但实践中还是存在许多困扰和挑战。首先是教师的素质问题,只有在教师具备足够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才能把新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印证到实际操作中。同时,新教育要求学校的教育设施、教学资源、教育管理等方面都能够朝着“以人为本”的目标去优化,这对学校的投入资金、人力和物力资源要求较高。

5.结语。

总的来说,《新教育》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方法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活力。虽然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和挑战,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不断发掘新教育的美好,用心用爱去教育,我们一定会见证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学生全面发展的美好愿景。

新教育心得体会以内篇十一

新教育是当今研究教育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新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我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和体会,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经验,从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等几个方面分别展开谈谈。

首先,新教育倡导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传统教育往往将学生塑造成只会机械式地学习和背诵知识的机器,而新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我在实践中发现,学生真正对一门课程感兴趣的时候,他们会努力地学好这门课程,并在其中找到乐趣。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各种活动和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并且鼓励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内不断努力和进步。

其次,新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往往只需按照老师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学习和思考,缺少独立思考和创新的空间。而在新教育中,学生被鼓励自主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我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在自己的思考和实践中,会激发起他们创新思维的力量,并带来更大的学习收获。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思考的机会,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从而让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时能够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解决方案。

第三,新教育强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传统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新教育则倡导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我在实践中发现,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提供各种实践机会和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培养他们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第四,新教育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新教育主张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提倡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平等。在我的实践中,我发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归属感。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积极与学生互动,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意见,给予他们更多的话语权,让学生在平等和开放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最后,新教育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往往因为过多的学业压力和竞争而忽视了自己的身心健康。而新教育则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心理健康的培养。我在实践中发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和心理状态,给予他们充分的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挑战。

综上所述,新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我通过实践发现,新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创新思维、实践能力,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同时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些都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和践行新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机会,让他们能够在充满创造力和活力的教育中茁壮成长。

新教育心得体会以内篇十二

最近参加了飓风老师主讲的课程培训,学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和方法,收获满满。

飓风老师的课分为四个板块,分别为文化建设,奠基根本,难点突破,进阶修炼。老师结合自己的实际。

教学。

经验把问题讲解的细致入微,还与学员互动交流,及时回答了学员的疑惑。

前三个板块中飓风老师主要讲了班级文化的建设,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等,在奠基根本的课程中,飓风老师详细讲解了晨读午读和暮醒。其中,在讲解诵诗时,让我印象深刻,他告诉我们要有一个开启仪式,这样做是为了营造氛围,要有固定的背景音乐,固定的诗句,固定的形式,这样的仪式的内容和形式要较长时间的保持固定不变,不同的年级,开启仪式的背景音乐、选用的诗句与诵读的方式应该有所不同,这样以来也让学生产生了一个条件反应,能够更好的形成习惯。

在最后一讲中,飓风老师讲到《求人不如求己——在工作生活的夹缝中成长》老师主要从五点讲述这个问题,我的生命节点与节律,教师不能生病,专业阅读积土成山,专业写作额外奖赏,职业认同幸福之源。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教师也不例外,大数据显示的教师易得的职业病不得不引起重视,飓风老师“自救”的过程,表明运动是必不可少的。宽阔的视野,豁达的心胸,诗意的生活,想做到这些并不难,但你得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工作,我们学习,并不只是为了跟别人比个高低,与别人竞争些什么,我们应该与自己竞争,与时间竞争,成为更好的自己。

而谈到阅读量,飓风老师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飓风老师从一个数学专业的老师转变成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与她的“成山”的阅读量密不可分。

对于工作,我们应该这么理解,它应该成为我们最好的朋友,而非敌人,通过辛勤所得,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而我们也应该竭尽全力去寻找工作的真谛,发自内心爱自己的事业。

通过飓风老师新教育生涯的讲述,可以看出其心理变化过程,最终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最重要的应该是分享,当你真正热爱这份事业的时候,应该便不去计较它的得失。人应该不断的开出生命的花来,不断的传播美好,才能让自己成为美好的事物。

最后,朱永新关于如何把握机会的回答让人印象深刻,机会不会白白的来找你,在机会来临前,我们应时时准备着,充实自己,武装自己,机会来临时,才不至于让机会溜走。也是告诉我们,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朱教授还提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工作经历,告诉我们,本职工作才是最重要的,做好本职工作,做事情要分清楚主次。

新教育心得体会以内篇十三

近段时间,“新教育”这个名词被频频提起,各大小学校也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新教育”改革,可是说实话,我对“新教育”还是懵懵懂懂,一知半解。学校给我们每人发了几本书——朱永新的《新教育》、李镇西的《让梦想开花》等等。一直以来,我总以工作忙、没时间为理由,把它放在一边,其间也偶尔翻动过几次,但是很快就不再理它了。可是现在,学校布置了一项任务,要每位老师认真研读这些书,做好读书笔记,并完成一篇读后感。无奈,迫于形势,我又重新拿起了这本书。

我用心读完后,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大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屋建瓴,令我油然而生敬意。我强烈的感觉到,这新教育之梦,并不遥远,这梦定能成真!

新教育的境界就是“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我一直在思索怎样做一个合格、幸福的教师。读完这本书,我领悟到了几点:

一、“爱心”

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很实在,在我们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爱心是唤醒学生和谐美妙的音乐,是激发学生动听悦耳的语言,是照亮学生黑暗中的明灯。。。。。。我记得刚刚参加工作时我在城关二中当代课老师,风华正茂,激情洋溢,我和学生们很快融为了一体,我真心地喜欢关心每个孩子,他们也都把我当良师益友。业余时间我带着他们山间溪边嬉戏,上课时间我和他们激烈讨论,徜徉在知识的海洋。当然,这种师生关系并不影响我班的成绩,我接到这个班级时,他们的数学成绩是全镇倒数第二,后来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次次都是全镇第一。所以,我想:教师富有爱心可以和谐融洽师生关系。教师富有爱心,可以给学生创造愉悦的心情,能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二、“激情”

读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时,无时你不感觉到愉悦与冲动,让你感觉到你不是在读书,而是在聆听一位充满激情富有诗意的大师在演讲,大师用他诗一般的语言和激情感染着每一位读者。作为教师,我们用肢体与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文明,如果我们没有激情,我们就无法感染学生,我们就无法调动学生,课堂教学就很难有成效。我的课堂,所有熟知我的人都知道,我从不坐着讲课,因为会阻挡我激情的迸发,我激情洋溢,眉飞色舞的,学生的激情才能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才能活跃起来,教学效果才能事半功倍啊!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让我记忆尤深:“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他们的成绩是不一样的。”这段话给了我警示和启迪。年轻的我应该好好把握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教学中的得与失,做一个实实在在地教书的人。我希望自己也能如本书中说的那样“当我们的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新教育心得体会以内篇十四

教师是一个很普通的职业,是一个不同于其他的工作的工作,她神圣、伟大、高尚,世界一切赞美的词语都可以用在她身上。这几天,我特别认真的学习了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有了一些体会。学习《教育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程,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

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游人说教师是园丁,有人说教师是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教师是一个不同于其他的工作的工作,她神圣、伟大、高尚,世界一切赞美的词语都可以用在她身上。当我是学生的时候,我学习的是《守则》《规范》;当我成为教师的时候,学习的是《义务教育法》。教师作为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社会队伍,学好、用好法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我们教师必修的一门功课。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同时我也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前线的教师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工作中,严格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讽刺,挖苦,不威胁、责难家长。时刻以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不穿奇装异服,处处对于后进生,不拔苗助长,不讽刺挖苦,耐心教育。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我意识到:必须彻底改变过去老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应严格遵守义务教育法,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作到既教书又育人,为培养新一代而作出最大的努力,这样才得以使教育事业走向辉煌,使教育对象健康成长。

新《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为学校办学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新《义务教育法》凸显了政府构建和谐社会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让教育工作者感到振奋和欣慰。

以人为本,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孩子、所有学校、所有老师的基本权利,这是我读新《义务教育法》最深刻的感受之一。新《义务教育法》立法的理念有了较大的突破,其中最基本的一个立法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真正给学生以发展的空间,同时给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充分的发展空间。“新的《义务教育法》更加突出公益性,还有统一性和强制性。这三个基本支点,虽然不是直接的教育行为,但是对于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却非常关键。”

新法明确了对义务教育质量的要求,第一次将素质教育明确写入法律,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调要把德智体美有机地统一在教学的活动中。在实施新《义务教育法》过程中,我认为:教师应当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业务水平,爱护学生,忠于职守。《教师法》告诉我们: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和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新义务教育法》的学习让我深深感受到:

一、德育是我们工作的首位。身为教师必须要做到全身心去爱自己的学生。因为当你走进学校大门时,你的一切就已经不属于你自己了,而是属于孩子们。喜欢学生、爱护学生,应当是教师的天职,正所谓:师爱即师魂。可是在实际中真正做到这一点,尤其是做到喜欢每一个孩子,却是非常不易的。教师不应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人情的亲疏、智力水平的高低等因素而对学生另眼相看,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公正合理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只应在乎学生是否学会做人,是否学会求知,在教学中应本着求真、求善、求美,最后才是求知这样一个原则来教书育人,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师势在必行的工作。打破传统教育模式,让学生此更为广阔、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空间里,接受全面的培养,获得真正的全面发展才是一切为了学生,那么除了针对课堂教学加以改革之外,我对学生的作业布置中也应该丢掉了以前的简单重复的内容,改为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分层次设置不同的作业。

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当然很重要。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终会走向腐化。

通过学习,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代同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这付教书育人的重担。

这段时间的学习与实践,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就必须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二十一世纪的学校教育需要的是对学生有爱心,对工作敬业,对自身不断充实的高素质、强潜能和综合知识能力完备的教师。希望我能在自己的努力后,早日成为这样一名高素质的、合格的教师。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热爱读书,每有感触便记录下来,有两句话我摘抄在读书笔记上,感受至深。一句是“如果孩子是鸟,你就是天空;如果孩子是鱼,你就是大海;如果孩子是花,你就是春天”;一句是“先做读书人,然后谈教育。”读书与我们年轻教师的成长,与我们怎样教书育人是息息相关的。

教师是一个很普通的职业,是一个不同于其他的工作的工作,她神圣、伟大、高尚,世界一切赞美的词语都可以用在她身上。这段时间,我特别认真的学习了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有了一些体会。“新义务教育法最突出的立法理念和指导思想就是以人为本,保障权利,这样的理念和思想贯穿到了立法整体当中。”新义务教育法的诞生,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是在对我国依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法律制度。新义务教育法是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指导思想,并重点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保障义务教育投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问题作出了规定。新法律为我国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通过学习义务教育法,我不仅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更是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以前的我认为教师就是为社会,为学生服务的,吃点亏是可以吞下去,那现在我不会再怎么认为了。在工作中,严格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讽刺,挖苦,不威胁、责难家长。时刻以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不穿奇装异服,处处对于后进生,不拔苗助长,不讽刺挖苦,耐心教育。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我意识到:必须彻底改变过去老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有句话说的好: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教书和学习的生活,使我感悟到:教师的人生,还应该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而我们的学生亦是如此,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活泼地发展。在组织教学中把整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学生们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儿,但每一颗都有与众不同的可人之处。因此便更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用爱心去浇灌、呵护。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来规范和鞭策自己,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样才得以使我们的事业走向辉煌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健康成长。

总之我认识到:教师不应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人情的亲疏、智力水平的高低等因素而对学生另眼相看,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公正合理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只应在乎学生是否学会做人,是否学会求知,在教学中应本着求真、求善、求美,最后才是求知这样一个原则来教书育人,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作为一名教师,应严格遵守义务教育法,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作到既教书又育人,为培养新一代而作出最大的努力,这样才得以使我们的事业走向辉煌,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健康成长。

新教育心得体会以内篇十五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教育模式逐渐暴露出很多弊端,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而新教育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在我接触和实践新教育的过程中,我深感到新教育的优势和魅力。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新教育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传统教育强调教师的指导和控制,而新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新教育的课堂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能。这种自由选择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我曾经参与一次新教育的实践课程,老师只是给出了一个主题,然后让我们自由发挥进行探究和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和价值,它培养了我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新教育强调实现全人教育。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重视的往往是学生的智力发展,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而新教育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新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兴趣爱好等。例如,在新教育的课堂上,学生除了学习文化知识外,还需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我在一次实践课程中参与了一个小组项目,我们要设计和制作一个机器人。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如何使用工具和材料,还学会了分工合作、解决问题和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沟通。这种综合的培养方式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新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再次,新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当今社会,创新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终身发展的重要标准。而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多的是强调对知识的掌握和记忆,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而新教育通过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机会,让学生有机会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曾经参与一个新教育的创客项目,我们要设计和制作一个有创意和实用价值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习了如何运用知识和技能去创造出自己的作品,还锻炼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创新和实践的经历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有了更清晰和积极的规划。

最后,新教育注重个性化的教育。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特长和需求,而传统的教育往往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新教育注重发掘和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这种个性化的教育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让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路径。我曾经参与一个新教育的班级,老师会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安排和指导。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让我更加主动和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也提高了我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新教育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实现了全人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注重了个性化的教育。新教育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符合时代要求和学生需求的教育模式。在新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我深感到了它的优势和魅力,我相信未来的教育将会越来越多地借鉴和融入新教育的理念和做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新教育心得体会以内篇十六

对新教育第二节新教育学理基础进行了阅读。新教育的学理基础分为:发展论,行动论,潜力论,个性论,崇高论,和谐论六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它独特的视角,读完后,让我感受颇深。

发展论: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在朱永新老师的发展论中,他把“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作为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我深表佩服。“教育”这个词语,从人的角度来说,本身就包括老师、学生、家长。在这个要素中,其实是相互影响、相互成长的。我们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而且要关注教师,关注校长,关注父母,关注一切和教育相关的人,无论他是什么生活状态,什么精神状态。因为新教育觉得: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没有父母的发展也不可能有孩子的发展,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行动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新教育讲到就教师教育行为的改变而言,“新教育实验”主要是通过倡导教师撰写教育日记、教育叙事、教学案例、教育案例、教育随笔等实现的。其中讲到反思是教育科研的本质。谈到反思,我应该好好自我反思一下,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管理班级中,我缺少的恰恰就是经常性的自我反思。

潜力论: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

相信相信的力量。刚毕业的时候,就有一位老师这样告诉我,相信学生的潜力,只要你相信,他们就能做到。但是那时的我,不相信学生,课堂上不敢放手。一个知识点,讲了一遍又一遍,生怕学生不会;一个任务,强调了一次又一次,生怕学生玩不成。其实,老师们不仅不相信学生,也不相信自己,总觉得自己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

个性论: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

新教育崇尚个性,新教育崇尚特色。而我们平时所做的,很多时候从事的却是规模生产,整齐划一。很多时候,不知不觉中,我们不但不鼓励个性,还扼杀个性,就爱干枪打出头鸟的事儿。先有个性,再追求特色,我觉得这个顺序不能颠倒。

崇高论: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

新教育认为,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事业,是一项通过培养人,让人类不断走向崇高,生活得更加美好的事业。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实现的重要途径就是阅读,而且要阅读经典。坚持阅读吧!

新教育心得体会以内篇十七

——《新教育》读后感金堂县转龙镇小学。

黄爽。

至今还不能忘记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时的茫然与困惑——新教育!心底安然、毫无知觉,又觉得是上级给我们的一次“理论洗脑”,打心底的把它放在那个最不起眼的角落。不可否认,总有些机会外出学习,也羡慕那些优质小学精致的办学,习得些先进的教学理念,但我们总会给自己寻找这样那样的借口——农村小学家长素质不高、硬件设施不到位、信息蔽塞„„于是释然了,把教学质量落后、学生素质提不高都归咎于上述原因,一切都觉得是那么心安理得。

第一次接触新教育是在去年听钟艳老师的一节语文课,她把课外阅读巧妙地延伸进课堂,让我不由得惊叹,语文课原来可以这样上!这也是新教育提倡“营造书香校园”的一个体现,新教育明确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看着她班上的孩子们脸上发自肺腑的纯真笑容,我在心里对新教育多了一份向往。后来,钟老师被评为全国“新教育先进个人”。

本学期开学之初,学校给全校教师人手发放了一本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让我对这个名词有了真真正正最为“实在”的触碰。在书中,有朱教授对教育那份执着胡流淌,有最平凡的普通教师感人的故事„„夜晚,当一切都沉寂下来,我和“新教育”的亲密接触便由此开始。

喜欢书中的一句话:相信种子,相信岁月。是的,一颗的种子的身体里蕴含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力量,它能扎根在岩石的缝隙里,能冲破重重阻碍,舒展身姿。而这样的过程,离不开悠悠岁月的成全。于教育而言,更是这样。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粒种子,或饱满,或干瘪,但只要孕育者给予它们足够的养料、水分,细心呵护,辛勤灌溉,岁月一定会见证它们的伟岸身姿。可是,我们的老师似乎缺乏了足够的耐心,总想“拔苗助长”。我们知道挫折是孩子们不可或缺的生命历程,也明白困难对于学生情感丰实的重要意义,但是实施起来时,确实是“越俎代庖”了。所以,我们迫切的需要把自己沉静下来,静静等待,等待种子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因为,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每一粒种子都应有自己的品格。沉香美酒的悠香一定是经过漫长时间的酝酿,参天大树的枝繁叶茂一定是经过年复一年岁月的洗礼。

对于新教育的其中一个观点——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我是极为赞同的。不可置否,虽然“素质教育、给孩子减负”等口号已经提出来很多年,但我们显然把它们都抛之脑后了。更多的教师都围绕着“考试分数”这根指挥棒在转。关注面不一样,教师教学的侧重点显然也不同了。所以,我们往往忽视了孩子们的精神状态,更别说重视成功体验了。天才毕竟很少,但成功的人却很多,孩子们的成功离不开教师发自肺腑的鼓励,或许,我们一个微小的动作对于孩子来说却意义深远。一项调查显示,对于一个人影响最大的就是小学启蒙老师!把目光从分数聚焦在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上,健全人格,才谈得上教育真正的成功!

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是的,在新教育里辛勤耕耘的老师无一例外都是辛勤的耕耘者。他们开博客、建立班级qq群、每天写日志、反思„„点滴生活中,我们曾和孩子们一起欢笑,一起忧伤,一起跌倒,一起成长„„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激动一下,兴奋一刻,难过一阵,后悔一回„„也没有付诸笔端,记录下孩子们成长路上精彩的瞬间。有的东西可以补救,但有些情感体验却无法弥补。正像书中所说的那样“这些火花不久就烟消云散了”。现在想来,真为那些曾经流逝的岁月而感慨,真为那些逐渐模糊的记忆而惋惜。所以,理想的教师应该成为新教育实践中的“有心人”,要及时地记录教育现象,让感动在纸间流淌,让灵感在笔尖倾泻。我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背后靠的不仅是智慧,更要靠努力和不懈地追求。朱教授还颇有心的开办了一个“成功银行”,他说,只要每位教师每天能坚持撰写1000字以上的教学日志,十年以后,包成名师。是的,相信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的去记录、学会反思,我们一定会实现最初那纯真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是每一个教育人心中那份最质朴的情怀。相信,经过岁月的洗礼,新教育的种子一定会在金堂这片厚重的土地里悄然生根、茁壮成长!期待新教育的姹紫嫣红的春天!

新教育心得体会以内篇十八

首次翻看这本书,我被新教育的理念深深吸引。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我非常认同作者说的: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把教师的发展看作是学校发展的起点,一切为了教师,为了一切教师,为了教师的一切!让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共同成长,让教师和学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如果教师他不能充满激情地去拥抱他的教育生活,如果教师不能每天用心去发现他的教育世界,那么教育始终是一种缺陷。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学生和教师精神成长而准备的图书,那就是学校。阅读让我们精神起来!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阅读是一个习惯,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像每天吃饭喝水一样。人只要有精神的饥饿感,才会阅读,一天不阅读则很难受。

说到阅读,“晨诵、午读、暮省”是新教育实验倡导的一种回归朴素的儿童生活方式。

晨诵,在生命的黎明,你让儿童吟诵什么?前几十年儿童晨间机械地背诵课文的晨读,引发了极大多数人的反对,然后,读经运动,英语晨读等替代性课程便应运而生。新教育实验认为,晨诵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记忆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不是为了进行记忆力的强化训练,而在于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在于通过晨诵,既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又能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感恩、优美及音乐感。

于是我在班里提倡学生早晨背古诗,希望孩子在每天的清晨与经典古诗共舞,让他们的生命在每天的第一时间得以舒展,灵魂得以灵动,师生共同传达一种愉悦、饱满的精神,并以此开启一天的学习。

午读,代表的是整个儿童阶段的非学科性质的阅读。其中的核心内容就是阅读属于他们自己的童年书籍。然而,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他应该读什么书?我们该怎么开始阅读活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教育实验自20xx年起,开发了“毛虫与蝴蝶——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研究”项目。毛虫与蝴蝶项目认为,不同年龄的儿童,由于心理发展阶段的限制,他们能够读懂的童书是相对有限的,我们要从大量的童书中寻找出每一年龄段儿童能够阅读的书籍。

我任教的是二年级,孩子们有了一定的阅读习惯,但是阅读能力还有限。我根据新教育倡导的读写绘结合,用阅读图画书、讲故事、用图画表达与创造相整合的办法,来让孩子们的学习力与创造力得到自由地发挥。刚开始,班里有几个不爱看书的孩子,一直让我发愁,因为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玩具。在开展读写绘活动一个月后,我评选了九月的阅读之星,让他们写好读书卡,并贴上照片,张贴在班级的墙上。大家看到了,积极性也提高了,我顺势介绍一些比较符合低年级孩子看的书,如《唐诗三百首》、《小猪唏哩呼噜》、《三字经》、《安徒生童话》、《二年级的小豆豆》等等。现在最顽皮的几个孩子也加入到阅读队伍,全班至少人手一本,每天中午看半个小时的课外书,孩子们快乐,我也跟着快乐。

暮省,指的是学生随笔、日记,以及师生通过日记、书信等手段,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用日记记录成长,亲子之间、师生之间用词语相互激励、抚慰,成了新教育实验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及日常的生活方式。

学生写日记是老师要求的,不得不写,并且会带着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特别是低年级,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但是老师自己也需要多写教育日记,时时鞭策自己,才能在教育中获得成长,我会朝着这方面不断努力。

晨诵、午读、暮省,将教育回归到一个朴素的整体,它既是对学科课程的补充,同时也是对过早精细化的学科课程进行一种矫正。新教育实验认为,素质不是知识与能力的拼板,而是一个人的完整的理解力与创造力。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做到晨诵、午读、暮省,那我们的教育也事半功倍了。我们相信,新教育有望实现素质教育提出的教育理想。

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热爱,在每个孩子的瞳孔里,有一颗母亲的心;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未来,在传承文明的长河里,有一条破浪的船。

新教育心得体会以内篇十九

接下来的实习课程,我选择了心理学专业的临床实习,经历了一系列的临床实习实践,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验。这篇文章将会阐述我的实习经历,以及我所获得的实训心得体会。

第二段:实习过程。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拥有了更多的机会在实践中学习。我们需要与真实的患者进行沟通和身体接触,在诊断和治疗方案上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如药物和其他治疗方式等。我们还需要学习如何记录和整理诊断相关的信息,包括病人的医疗历史,诊断学实验和其他测试结果。

第三段:感受与体会。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发现最重要的是不断的观察、记录和实践。唯有经过多次实习,才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相关技能和知识。同时,与患者的沟通和互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患者的情况,把握治疗方案。

此外,我认为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面对患者时,我们需要保持冷静、专注,以及具备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因此,需要树立自信、大胆尝试、勇攀高峰的意识和信念。

第四段:收获。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新的知识和技能,还学到了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如何团队合作等其他重要的方面。我们的实习课程让我更加了解心理学,并且增强了我成为一名优秀心理医生的信心。

第五段:结论。

总之,临床实习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环节,也是实践能力的锻炼和提升。在实习中,需要保持身心愉悦的状态,积极乐观的态度,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素养。希望我的实训心得体会能够帮助到正在进行实习的同学们,也希望大家能够更好地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中,成为更加优秀的心理医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