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活动树真好教案(精选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7 19:59:29 页码:12
2023年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活动树真好教案(精选9篇)
2023-11-17 19:59:29    小编:ZTFB

教案是教师备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为了编写一份较为完美的教案,教师首先需要对教材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这些教案范文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活动树真好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内容,感受优美意境。

2.能用“树真好”句式进行简单创编。

3.萌发爱护树木和保护大自然的愿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初步了解树木作用。

2.树真好ppt、四幅散文诗大图片、小树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梳理树木作用。

(1)观看ppt树木,提问|:“你喜欢树吗?说说你的理由?”

(2)倾听《美丽的树朋友》,观看ppt。

(3)整理提升幼儿的已有经验,再次提问:“树木有什么作用?”

2.观看小路,初步凝练散文诗。

(2)感受植树后的小路变化,引导语言描述:小路旁种满了树,秋天来了,树叶变黄,风儿一吹,树叶一片一片飘落下来,树下铺满树叶地毯,我们用好听的话说出来。

(3)用优美语言朗诵:树真好,树叶飘呀飘,树下铺着树叶地毯,我们可以在上面休息,玩耍。

(4)引导幼儿变成小树,继续感受树木本领大。

教师:“树的本领真大呀,它可以帮我们做很多的事情,叮当,叮当,变变变,变成一棵树,你是什么树?”

3.分组操作,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1)观看四幅图,了解画面内容。

(2)引导幼儿想办法帮忙。

(3)分组操作,将小树贴在大图上,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说出画面内容。

(4)分别请四个组幼儿上来描述,教师分别用散文诗语言重复幼儿的描述。

4.欣赏散文诗,感受语言意境美。

(1)播放ppt,引导观察倾听散文诗。

(2)辨别有几句,每句有相同地方是什么?

5.拓展经验,创编提炼散文诗。

(1)树还有哪些作用呢?谁能用“树真好”做开头说出来?

(2)引导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和小朋友一起绘画制作成好看的画册。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活动树真好教案篇二

1.知道树对人和动物有很多好处,知道要保护树,树立环保意识。

2.理解散文诗内容,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意境美。

3.幼儿大胆想象,尝试仿编诗中的句子,并乐意参加角色表演。

树桩及大树的背景图,头饰,图片。

一.教师以树的角色导入。

1、出示树桩及流泪的小鸟背景图。

提问:谁能告诉我,我的朋友怎么了?小鸟为什么流眼泪?

2、出示大树的背景图。

师:树桩经过人们的共同培育,慢慢的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有一位小作家也非常喜欢这棵树,编了一首好听的散文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二、欣赏散文诗。

提问:谁能告诉我诗中说了大树有什么用途?(幼儿说出一个,师出示一张相应的图片)。

2、教师再次念一遍,引导幼儿用诗中的句子”树真好”来完整的说出它的一个用途。

3、师幼共同完整地念散文诗,同时可以边念边表演。

4、个别幼儿表演。

师:大树觉得你们念的真好听,想邀请你们到前面来表演,谁愿意的?

5、教师当大树,幼儿表演。

6、全班幼儿分组表演。

三、创编散文诗。

1、师:大树还有很多用途,除了散文诗中说到的,你们还知道别的吗?

2、师:我想把你们刚才说到的这些,也来编成一首好听的散文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五、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活动树真好教案篇三

活动目标:

1、运用观察、触摸等方法比较常绿树和落叶树叶子的基本特征,能初步鉴别两种树。

2、感受树的美好,感受诗歌的优美,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关注与热爱。

活动准备:

1、各种常见树种的图片ppt。

2、常绿树叶、落叶树叶若干,幼儿人手一片常绿树叶、一片落叶树叶。

3、散文《树真好》课件。

4、汉字“树”、“常绿树”、“落叶树”、“树真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常绿树和落叶树。

1、师:老师给你们看一个字,(把“树”字贴到黑板上)认识吗?

(幼儿:树)。

2、师:我们的周围哪里也有树呢?

(幼儿:学校大院;我家院里;森林;马路边;花园里;学校周围;植物园;广场……)。

3、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那么多的树当中,你认识什么树?

(幼儿:柳树、桃树、苹果树、槐树、松树、杏树、杨树、梨树、柏树、丁香树……)。

师:你们知道的树真不少,比我知道的还要多,你们真厉害,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认一认吧。(给幼儿观看ppt)。

4、师:原来周围有那么多树,孩子们,这是什么树?

(幼儿:柳树)。

师:夏天的时候满树都是绿绿的叶子,可是冬天它是什么样子的?

(叶子全没了)。

(幼儿读出“落叶树”)。

(幼儿读出“常绿树”)。

二、比较常绿树和落叶树叶子的基本特征。

1、师: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叶子一样吗?

(幼儿:不一样。)。

师:看,老师在周围的桌子上放了两种树叶,一种是落叶树的叶子,一种是常绿树的叶子,请你各拿一片(做出左手一片右手一片的动作语言),然后马上回来坐下。开始吧。(幼儿到身后的桌上去拿树叶,拿后回到原来的地方。)。

2、师:请你摸一摸,看一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一片厚一点,一片薄一点)。

师:除了薄厚不一样,我们来看看它的颜色,有哪里不一样?

(幼儿:一个颜色深,一个颜色浅)。

师:还有哪里不一样,我们再仔细观察一下它的表面?

(幼儿:一片光滑,一片不光滑)。

师:(教师在“落叶树”叶子上画上表示不光滑的曲线)为什么常绿树的叶子会亮呢?因为上面有蜡。

(幼儿:常绿树叶子的正面颜色深,正面和反面颜色不一样)。

师小结:(指记录)孩子们,仔细看看,其实,常绿树和落叶树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常绿树的叶子表面非常光亮,叶子很厚,正面颜色深。我们在马路上看到好多树,即便我们不知道它的名字,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看它的叶子知道它是常绿树还是落叶树。

三、阅读活动:儿童散文诗《树真好》。

1、师:原来我们身边有这么多树,那树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幼儿:给我们来带新鲜的空气)。

2、师:树真好,那我们一起来听下关于树的儿歌吧。(同时出现汉字)。

(幼儿:荡秋千,看书)。

3、师:小朋友们听得真认真,原来树真好,那你喜欢在树下干什么?这个散文诗真好听,我们再来听一遍了吧。

4、师:那我们要爱护树,保护树。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活动树真好教案篇四

1.谈话导入,梳理树木作用。

(1)观看ppt树木,提问|:“你喜欢树吗?说说你的理由?”

(2)倾听《美丽的树朋友》,观看ppt。

(3)整理提升幼儿的已有经验,再次提问:“树木有什么作用?”

2.观看小路,初步凝练散文诗。

(2)感受植树后的小路变化,引导语言描述:小路旁种满了树,秋天来了,树叶变黄,风儿一吹,树叶一片一片飘落下来,树下铺满树叶地毯,我们用好听的话说出来。

(3)用优美语言朗诵:树真好,树叶飘呀飘,树下铺着树叶地毯,我们可以在上面休息,玩耍。

(4)引导幼儿变成小树,继续感受树木本领大。

教师:“树的本领真大呀,它可以帮我们做很多的事情,叮当,叮当,变变变,变成一棵树,你是什么树?”

3.分组操作,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1)观看四幅图,了解画面内容。

(2)引导幼儿想办法帮忙。

(3)分组操作,将小树贴在大图上,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说出画面内容。

(4)分别请四个组幼儿上来描述,教师分别用散文诗语言重复幼儿的描述。

4.欣赏散文诗,感受语言意境美。

(1)播放ppt,引导观察倾听散文诗。

(2)辨别有几句,每句有相同地方是什么?

5.拓展经验,创编提炼散文诗。

(1)树还有哪些作用呢?谁能用“树真好”做开头说出来?

(2)引导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和小朋友一起绘画制作成好看的画册。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活动树真好教案篇五

1.欣赏散文诗中洋溢的对树的赞美和珍惜,体验、感受生活中有大树的美好,懂得爱护树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

2.初步尝试朗诵散文诗,了解重叠词:叽叽喳喳、吵吵闹闹、清清爽爽。

活动准备。

1.《树真好》教师教学资源。

2.《树真好》语音cd。

3.《人类破坏树木造成的危害》教师教学资源。

4.轻柔的背景音乐。

5.每个幼儿一套拼图。

6.幼儿学习资源3第1-3页。

活动过程。

(一)观看人类破坏树木造成的危害的课件,了解人类破坏树木造成的危害。

提问:小鸟为什么没有了家,风沙为什么会越吹越大,我们可以怎样做。

(二)合作拼图,感受大树的美好。

1.请幼儿通过拼图继续找出大树的好处。

2.幼儿拼图,给大家讲一讲拼图的内容,说一说大树的好处。

3.教师出示相应挂图,并尽可能用诗中的语言小结。

(三)借助挂图,教师配乐示范朗诵散文诗。

1.教师出示挂图,引出散文诗的题目。请幼儿仔细听,思考自己喜欢哪一句,这一句是怎么说的。

2.播放背景音乐,教师示范朗诵散文诗。

3.请幼儿回答老师刚才的问题,集体学说。

(四)利用《树真好》课件,初步尝试有感情的朗诵散文诗,了解诗词中的重叠词。

1.了解重叠词。散文诗里的小鸟是怎样唱歌的?

2.播放课件,再次欣赏散文诗,请幼儿认真听,找出重叠词,说一说是怎么说的,集体学说。

3.播放课件,师幼有感情的朗诵散文诗。

(五)发散思维,尝试仿编诗歌。

请幼儿想一想,除了诗中说的,大树还有那些好处,并试着用好听的语言说一说,可以加上合适的重叠词。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活动树真好教案篇六

一、活动目标:

1、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的显著特征,了解树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2、理解和欣赏散文诗《树真好》,尝试按散文诗的韵律复述。

二、活动准备:

1、各种常见树种的图片。

2、常绿树、落叶树的树叶若干。

3、课件。

三、活动过程:

(一)讲讲周围的树。

重点提问:

1、我们的周围哪里有树?

2、你知道哪些树呢?

3、(观察常见树种的图片)看一看,这些树有什么不同,知道它们的名称吗?

(二)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

1、重点提问:

(出示图片)这些都是冬天的树,它们哪里不同?(落叶的树:梧桐、杨柳;常绿树:松树、柏树)。

小结:冬天树叶都落光的树,有个共同的名称叫落叶树,冬天树上仍然长着树叶的是常绿树。

2、看看、摸摸两种不同的树叶,发现它们的颜色、厚度、光亮等的不同。

3、分小组从许多树叶中找出常绿树和落叶树,比一比哪一组找得对。

三、学散文诗《树真好》。

重点提问:

1、你在散文诗中了解了什么,树有哪些好处?散文诗中是怎样说的?

2、你觉得在散文诗中有哪些优美的词句?

3、根据画面,学一学散文诗句。

4、跟教师一起边看图画边朗读散文诗。

四、活动延伸。

1、树还有其他的好处吗?尝试再编一段散文诗。

2、制作《树真好》图书,进一步了解树对人们生活的好处。

反思:

1、环节的导入太简单了。由于是大班的幼儿了,在导入上可以多提几个问题,直接引发幼儿的思考。

2、可以增加一个环节,就是认识各种树。因为这个主题是“有用的植物”,所以在环节的设计上,可以增加对树的认识,也是一个很好的点。

3、在问题的提问上,语言可以简练一些,把不必要的话就不要说了,我很容易说一些无意义的话,这个是我要特别注意的。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活动树真好教案篇七

活动目标:

1、根据生活经验想象画面,理解诗歌的内容。

2、欣赏散文诗,初步运用优美的语言进行表述,体会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重点:

根据生活经验想象画面,理解诗歌的内容。

难点:

学习散文诗所表现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学学念念散文诗。

材料准备:

1、配有朗诵的ppt制作的一本大书。

3、幼儿有树木的好处的相关经验。

设计思路:

活动流程:

理解散文诗—欣赏散文诗—念念散文诗。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生活经验,理解诗歌内容(放ppt一遍)。

2、幼儿观看用ppt制作一本大书,引发幼儿与生活的联系@这页谁喜欢树?树给小鸟带来了什么好处呢?(树是小鸟的家,有了树小鸟才能在树上做窝。(保持生态平衡)、@树有什么好处?(挡住风沙)、@这页树又有什么好处?(净化空气)@他们在树下干什么呢?为什么在树下野餐(休闲娱乐)、@为什么他们睡在树下呢?(遮阴)@小猫为什么要到树上去?(躲避、保护)@他们又是在玩什么?(玩耍娱乐)、@这是白天还是晚上,夜晚静悄悄你们都听见过树唱歌吗?是怎么样的?(自然界的一种现象)风吹来,还唱起了好听的歌@这是什么季节?哪里看出是秋季?铺满落叶的地面是怎么样的像什么?小朋友在干什么?(娱乐,做游戏)(小朋友在铺满落叶的树下打滚)。

二、欣赏散文诗《树真好》。

3、分句欣赏并学习(ppt第三遍)(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c、树能净化空气。树对屋子有什么好?我们听听,用了什么好听的词语。

d、树能遮阴,人们在树荫下野餐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我们来听听,诗歌里是怎么说的?用了什么好听的词?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吗?(把快乐和热闹的景象表达出来了)(树真好,我们全家在树荫下野餐,大家吃得很香,说说笑笑,热热闹闹)。

f、小猫为什么要躲到树上?听听是怎么说的?(树真好,如果有一只大狗来追我的小猫,小猫就爬到树上躲起来,气得大狗”汪汪“叫。

g、树可以玩荡秋千的游戏,让布娃娃玩荡秋千怎么说的?

师小结:这首散文诗我们小朋友都发现了第一句赞美的话相同的”树真好“,后面把树的好处用优美的语句表达出来,那我们再完整的听一遍。

幼儿再次完整的欣赏师”想不想也来念一念呢"三、念念散文诗跟着ppt念个别念集体念亮点:幼儿的前期经验很丰富,所以第一部分引发幼儿生活经验,理解诗歌内容目标的达成度是非常好的,同时教师每个问题后的小结也及时到位,问题的提出也给孩子考虑的空间。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和ppt课件的作用下,都能跟着一直完整地朗诵散文诗了,但其中我也发现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虽然看似我给孩子创设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让幼儿自己看图说一说,并引导幼儿用较完整地语言来表达,在活动中我并没有真正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表现在幼儿对整个图画有了自己的解读后,教师并没有按照幼儿的意愿对作品进行适当地调整,将幼儿的口头语转变书面语言,成为幼儿自己的东西,还是回到了预设的活动设计中,导致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始有了下降,虽然就学习本首散文诗内容而言,还是有一定的效果,但与《纲要》中对幼儿是学习主体的精神还有一定的差距。尽管这对教师本身的素质要求很高,但新课程要求我们引导幼儿创造性地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强调幼儿学习创造性和自主性,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考验,要求我们要不断地研究与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在不断地实践中学习、研究、探索、解决这样的问题,以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的需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活动树真好教案篇八

1、能根据动物的特征及生活习性,想象动物能为人们做些什么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2、在活动中,幼儿能大胆表达个人见解,大胆地讲述,

3、感受帮助别人的乐趣,增进喜爱动物的情感。

1、动物胸饰若干。

2、课件:动物,我们的朋友。

3、音乐:动物世界。

4、摘苹果、搬木头、过河的标记。

一、导入课题,引起兴趣。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动物吗?今天,动物乐园要举行动物狂欢节,我们也换装称自己喜欢的动物去参加,可是,老师听说,动物乐园的动物和别的动物园的动物不一样,那儿的动物会帮助人们做许多的事情。(引起兴趣)。

2、组织幼儿讨论:你是什么动物?有什么本领?能帮助人们做什么?(导入课题)。

二、分段播放课件,幼儿观看课件,分段讲述,运用插问,帮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较连贯地表达个人见解。

1、老爷爷身上很痒猴子帮助老爷爷挠痒痒,让幼儿初步感受是用本领去帮助别人。

(1)老爷爷身上很痒,什么动物会挠痒痒?

(2)你怎样帮助老爷爷挠痒痒?

(3)谁帮老爷爷挠痒痒会最舒服呢?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心目中出最会挠痒痒的动物——猴子,及选猴子的理由。)。

(4)要怎样给老爷爷挠痒痒?(请小动物学猴子给老爷爷挠痒痒)。

2、小动物用自己的本领帮助姐姐取回红丝巾,幼儿得出经验:可以用小动物们自己的本领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1)发生了什么事情?(小姐姐的红丝巾被风吹到树上去了。)。

(2)小姐姐的心情怎样?她会说什么?

(3)想一想,你是什么动物,你能帮助姐姐吗,你怎样帮助姐姐呢?(教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本领帮助别人。)。

(4)谁能最快帮姐姐取回丝巾呢?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能最快帮姐姐取回丝巾的动物及理由。)。

3、引导孩子们换个方向思考:具有什么本领的动物可以帮助妈妈抱宝宝,从而加深体验。

(1)这是什么地方,她正在干什么?(一位阿姨抱着小宝宝逛商店,走的很累了。)。

(2)阿姨需要什么帮助?你能帮助阿姨吗?请你说说你是怎样帮助阿姨的?(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帮助阿姨的。)。

(3)谁帮阿姨抱宝宝,最安全,阿姨最放心?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理想的动物及理由。)。

4、教师小结:小动物们真棒!用自己的本领,帮助人们做了这么多的事情。鼓励幼儿和好朋友商量交换胸饰。

三、通过解决问题,启发幼儿根据动物们的特征及生活习性,想象他们可以帮助人们的情景。

1、幼儿观看图片,进行讨论。(摘苹果、帮木头、过河)。

教师提问:图上的人们遇到了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充分想象、自由讨论。)。

2、教师请小动物说说,你愿意帮助谁?怎么帮呢?

3、教师小结有什么本领的动物帮助了谁,做了什么事情?表扬动物朋友,鼓励幼儿向乐于助人的小动物们学习。

四、引导幼儿创造性想象讲述。

1、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能帮人们做很多的事情,我们大家都应该爱护它们。请你想一想,动物还能帮我们做什么事情?(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讲述,教师播放动物帮助人们的图片,增长幼儿的知识。)。

2、动物狂欢节开始了,幼儿随音乐快乐的舞蹈。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活动树真好教案篇九

1、学习用绕口令的形式,流畅、快速地朗读儿歌《房子》。

2、能认真倾听,读准相似字音"方"和"房"。

3、理解儿歌内容,感受语言的趣味性。

1、找一处可以用石头作画的场地。

2、教师示范用的纸、笔,小石头若干。

3、幼儿用书18页。

4、语言磁带。

绕口令的形式,流畅、快速地朗读儿歌《房子》。

出示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小朋友,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

这是一首带有游戏性质的童谣,我充分利用彩色小石子,引导引导幼儿边念童谣,边用小石子在地上作画,体验语言的趣味性,幼儿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在整个活动中的整体环节我把握的比较好,幼儿被深深地吸引进去了。我发现了孩子的兴趣对于一节活动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少经验,在最后的活动环节中,没有对孩子活动前提出正确的规定,致使最后有些混乱。我会吸取这次活动的经验教训,在以后的活动中有更好的把控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