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德育教育管理模式的路径分析论文(汇总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20:59:56 页码:7
最新德育教育管理模式的路径分析论文(汇总14篇)
2023-11-11 20:59:56    小编:ZTFB

人生是一场不断总结和学习的旅程,总结是我们进步的阶梯。善于提炼关键信息,是写好总结的关键。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一些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参考。

德育教育管理模式的路径分析论文篇一

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我们的国家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综合性优秀人才,从而使得我们的国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所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队伍水平,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需求。

一、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管理概念。

小学教育是人一生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提升小学教育管理模式,是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尊重,也是对每个学生负责。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教育是囊括了教育改革信念,实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师生关系平等,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以此更好地推动创新教学理念的实施。在此过程中,汲取更好的教学管理经验,通过深入的教学历练,以此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需求进行深入的了解,实现学生素质的综合性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型优秀人才。

二、传统小学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小学教育模式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教学管理模式片面、教学管理理念落后、教学管理资源匮乏等。只有将教学环境中的教学理念改善,才能更好地做好教育教学。

传统的小学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授课为主,通常教师会将课本上的内容按部就班地灌输给学生,以完成任务就万事大吉的心态在授课,并没有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理念。教师的教学模式完全是规范化的,较为单一、片面,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学生必须全力完成学校的教学成绩要求,并且必须按照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来完成。学校的管理教育模式具备一定的规模化,这些教学管理理念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及学生的自身特点,从而使得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管理理念落后。

在新课改的实行下,还是有部分的教师无法适应,从而在教学的日常管理中,无法将素质教育和传统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教育工作者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无法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育教学,从而影响到了先进教学理念的广泛运用。

(三)教学管理资源的匮乏。

目前,我国的小学教育模式较为庞大,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导致了教学模式的资源发展有限,教育管理工作很难实现创新。随着近年来教育模式的不断扩大,招生数量越来越多,使得教学管理资源更加的匮乏,再加上区域的教育管理模式不同,生源导向也更偏向发展较好的地区,这种情况下更加重了教育管理模式的不平衡。并且,教育人员的水平各有不同,导致教育的专业培训不完善,从而无法有效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在新课改广泛实行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理解新课改的教育背景,深入了解新课改的实质和内涵,明确小学教育理念。了解当前教育模式下,教学人员所存在的不足,根据新课改的核心教学理念,切实提高小学教育管理水平。

(一)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改善教育管理模式。

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应当充分注重学生的综合性能力培养,根据新课改的核心教育思想,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延续或发展良好的传统教学方法。并且,在此过程中,充分吸收创新的管理模式与教学模式。丢掉老旧教学思维方式,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在加强学生知识的培养之外,还应该多注重学生的综合性、素质性培养。以此培养创新型优质人才,增加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交际能力等,从而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

(二)改善教学管理模式,吸收优质教学管理资源。

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小学教育看得越来越重,从而促使人们对小学教育管理者的教学素质以及校方的教学设施、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因素使得教育管理者要具备多方面的才能,既要具备高质量的教学经验,又要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改善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以时代需求为目的,让能力强、素质高的教育人员走上管理岗位,统一规划教学管理模式。增加家长与学校的沟通频率,有效综合各方力量来加强小学教育管理水平。

(三)加强教学人员的素质水平,改善教育管理理念。

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多方面的因素组成,而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就是提高素质教育,如何将素质教育运用到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用一种怎样的方式运用出来,是当下每位教师面临的最大难题。要想充分完成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应当提升整个教育体系和整个体系中教育者的整体素质。优秀的师资队伍能够接受更前卫的教学思想,改变老旧的教学思路,提升教学热情,主动对教育的创新进行探索,汲取先进的教学经验,从而使得小学教学管理得到充分提高。

总之,多年以来,我国实行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这一理念的实行,在小学教育中得到了较大的成就。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创新,对于高质量的教学管理模式的要求较高,这就需要我们探索更加高效的教育管理模式,来应对当下更高要求的教学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昱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校地理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杨家润.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探索[j].知识文库,(10):102.

[3]刘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唱歌教学的目标定位、内容构建及实施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4]张绍军.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德育教育管理模式的路径分析论文篇二

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创业意识主要是指在创业实践当中对于创业者具有推动作用的个性化倾向。通过强化创业意识教育,能够让大学生群体形成敢于独立闯出人生道路与创造个人价值的独立精神,敢于竞争和不畏失败的顽强品质。开展创业知识教育。创业所需要的知识结构是一个通过多种因素组合而成的综合体,主要涉及到心理学、法律、营销及管理等多个领域,所以创业知识教育必须融入到具体课程当中,让大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掌握创业所需要的各类知识,进而形成与完善创业所需要的综合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应当教会大学生进行有效学习,让其形成主动学习与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且拓宽知识的视野。开展创业能力教育。创业能力是大学生们今后走好创业之路的重要因素,它需要大学生们在创业教育之中取得,并将创业意识转化成为实践性的创业行为。缺乏一定的创业能力作为后盾,创业意识肯定将为创业之艰难所侵蚀。与此同时,创业能力还是大学生们今后运用所学知识实施创业活动的重要保证。开展创业心理品质教育。创业心理品质主要是指创业之中对于人的心理及行为具有调节作用的个性化心理特点。过硬的创业心理品质将是大学生群体创业成功的重要要素,因为创业之过程始终存在着机遇和挑战,创业者在这一过程之中肯定将遭遇多个难题与障碍,只要存在一个难题或者障碍未解决,均有可能导致创业者心灰意冷。所以,强化创业心理品质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群体追求事业之决心与信心,使大学生们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大学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创业教育的定位不够准确。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在于培养大学生群体在今后社会当中的独立创业能力,提高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创业、合作、诚信以及勇于承担责任与风险等意识,从而切实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创业精神以及创业能力。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之目标在于为广大大学生提供一种更加多元化的发展空间,而并不仅仅只是为了让大学生们得到一份能满足其温饱生活的工作。然而,现实之中的很多大学领导,还有高等院校教师以及学生个人,对于创业教育之目标以及实施理念往往会产生误解或者根本就不予理解,导致其对于创业教育之内涵与本质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还会存在相当大的偏差。一部分高等院校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态度十分冷淡,甚至觉得创业教育只是对大学毕业生实施就业指导的内容之一,因而在实践指导上往往只停留于表面,未能高度重视对大学生实施创业意识、精神、能力等的教育。未能构建起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当前,我国大学创业教育尚未和学校的总体教育教学体系相互结合起来,未能与各专业的教育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而大多是抽出课余零星时间来进行。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大学生创业教育脱离了学生们所学的专业,难以对大学生综合素质之培养产生出积极向上的正面影响。一部分大学尽管已经设置了和创业教育相关的课程,然而却十分缺乏配套性的创业教育教材,教师们只能依据个人理解来寻找教材,因而难以适应大学生群体的创业教育需求。缺乏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环境。当前,大学创业教育迫切需要健全完善校园创业文化环境,因为这是大学生群体创业之基础。大学校园创业文化环境不仅体现为一种外在的观念,而且也体现于大学的制度环境,对于大学生创业素质的提高具有整体导向、塑造以及培养等功能等等。当前,我国大学创业文化还是以保守与求稳为主要特点的传统校园文化,因此,迫切需要积极加强新型创业文化建设,鼓励大学生群体积极创业,并为开展创业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打造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一是要将创业教育升华到开拓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上,从而取得大学领导的关注与支持。二是要注重于创业教育的研究,认真探讨创业教育的发展规律、模式及实现方式,通过深入学习交流以提高大学生们的理论水平与教学能力,进而推动创业教育之发展。三是要充分运用各类媒体积极宣传创业教育的先进经验与典型,从而提升大学生群体的创业意识,帮助其树立起正确的创业观。组织撰写符合实际的创业教育教材。任何教育的目标均须通过课程教学来加以实现。因此,创业教育培养目标也应当通过课堂教学这一重要环节来加以实现。我国大学必须加大改革之力度,彻底改革当前不尽合理的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法、评价机制及教材等,建立起以市场需求为主导,以充分发挥大学生创造力为中心,以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内容为主体,符合当前我国大学实际的科学化课程结构体系。创业教育教材一定要具备系统性与逻辑性,还应当和大学生所学专业相互适应。同时,创业教育不仅不能排斥知识教育与专业化教育,还要更多地依赖于知识教育及专业教育。为此,应当邀请创业教育研究专家在参考与借鉴国外大学同类教材的基础之上,撰写出更加符合我国大学实际之所需的创业教育教材,从而努力实现创业教育教材的本土化、规范化。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一是大学必须要转变固有的教育观念,注重于实施教育教学改革,让大学教师对于人才培养产生新的认识,并且牢固地树立起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的`创业教育理念,更加积极主动地为大学生投入自主创业提供最优服务。二是教育广大大学生形成一种与当前市场经济相互适应的学习观念,从而建立起合理的就业观,进而培养其树立起创业意识。大学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一定要立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修正,通过修订与改进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真正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之思路贯彻到教育教学过程之中,让教师能够真正了解到创业教育之实质,从中了解到设置创业教育之目的就是要培养大学生们的自主就业观念,让其能够有眼光、具胆识、充满社会责任感,并在毕业之时有足够的创业心理准备以及知识准备等。三是要摈弃那种为了单纯创业而实施创业教育的观念,将创业教育融入到大学各方面的教育当中,融入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当中。大学教师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互动教学,以求让大学生们产生出良好的创业想法,这样才能切实调动起大学生们的潜在能力,让他们有信心去面对与从事创业活动。形成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为了更好地实施创业教育,要致力于培养一支具有强大教学能力与较高综合素质,实践经验较为丰富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这是因为一支较为稳定的教师队伍不但能够深入研究创业教育之方法,而且还能在这一领域深入调研,营造出良好的创业环节,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持续性将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在有了一支稳定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之后,大学应当明确创业教育的目标,以此为基础,不断深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变革,增加相应的创业教育课程,从而建立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教学体系。

建立注重创业教育的文化环境。大学在推进创业教育的过程当中,应当依据创业教育的目标,体现出创业教育主要宗旨,营造出浓郁的大学校园创业文化环境。比如,可以设置一些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标志性人文建筑景观,打造对创业成功校友进行宣传的画廊,在校园内张贴创业教育格言等等。要通过以大学领导作风、大学教师教风和大学生学风为主要载体的大学校园行为文化建设,将创业教育思想融入其中,强化创业精神之培育,切实形成能够引领大学生群体积极创业和敢于创业的行为文化。要通过实施以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为主要载体的大学校园制度文化创建,开展保障创业教育的各项活动,让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各项举措得到有效落实。要积极推进创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的相互融合,大力弘扬创业教育的思想,让创业教育真正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理念,让创业成为大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大学还应当积极利用各类校园媒体全力宣传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努力宣传成功创业的先进经验,切实建立起积极崇尚创业、勇于创业和以创业为荣的大学舆论环境,建立起鼓励创新、开拓进取、团结互助、积极奉献的大学创业文化环境。鼓励和引导大学生投入到社会实践之中。在大学创业教育体系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要应当坚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贯彻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指导方针。大学教师要指导大学生群体积极参与到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之中,或者参与到各个大学生社团组织活动之中,这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作为本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必修课,在每一年寒暑假都尽可能地组织本班级学生到各地参与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可以激励其和企业家进行座谈交流,参观各种类型的企业,并且对企业的发展状况与运作模式开展深入调查研究,并得出自己的分析结果;可以积极鼓励与大力引导大学生们参与到社会上组织的或者由大学开展的各类青年创业计划竞赛,从而提升大学生群体的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们的创新精神;为让大学生群体能够更加深入透彻地了解到创业方面的知识,大学还应当有计划、有组织地邀请社会上的创业精英、来自各个政府主管部门的专业人士、其他大学的专家学者等来校开设涉及到创业的知识技能讲座,从而让大学生们能够真正地进入到创业的情境之中,为其今后真正实施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德育教育管理模式的路径分析论文篇三

在学校德育体系中,道德教育具有基础性作用,政治和思想教育的繁茂技叶,是根植于道德教育的沃土之中。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在政治上;思想上往往也是进步的;道德沦丧,是导致在政治上,思想上蜕变和堕落的最初原因,试想,如果一个人连助人、节俭、宽容等基本的道德品质都不具备的话,那么高喊:“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又有何用。只有注重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基础道德规范的传授和养成,大道理才有坚实的基础,整个社会风貌才可能有大的改观。

益采取积极行动,乃至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把青年少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从小养成做人的基础伦理道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会终身受益。否则,恶习一旦养成,矫正起来就十分困难。

近几年来,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对小学生进行的是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对中学生进行的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的是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的教育。这种说法就是针对道德教育缺乏个性及层次性而言的。学校教育在发挥道德教育基础作用的同时,还应注意道德教育的层次性,这样才能增强实效性。承任道德的层次性,可以使我们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提出恰当的要求,不用“高、大全”的模式一刀切。

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师生共同商讨,共同探索新的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

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工程,而在道德教育中,又以社会公德为基础,以其为基础进行道德教育,也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和成长的需要。假如学生从小就懂得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去做,就可能逐渐对家庭、集体、国家乃至人类形成责任心、义务感,并进而形成共产主义理想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献身的志向。

我们的德育工作不应只呈现给学生空洞的道德教条,还应将各种生动活泼的道德情境呈现给学生,将真实的社会呈现给学生,敢于并善于进行阴暗面教育,正视社会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并充分利用它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力,让学生成为道德学习的主体,在自觉的主体生活中学会思考、学会选择。

道德规范的教育方法,传统的方法有直接问答式教学、规劝、说服、纪律、强迫执行、训诫、奖惩以及榜样。在现行学校道德教育中,我们需要注意开拓新的方法,改变旧的只注重背诵道德知识,只注重一般行为训练的方法,到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注重提高教师对培养道德判断力的认识,懂得教育技巧,大胆吸收讨论法及问题教学法,来改进街道教育的方法,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答案。孔融让梨的故事流传了近两千年,用谦让的美德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新的时代我们又允许她有不同的答案。如分梨的时候正是梨收获的季节,是否可以不考虑梨的大小?孔融的母亲病了需吃梨,孔融是否能拿一个最大的梨回家给母亲吃?参加一次比赛,第一名可获得最大的一个梨,孔融是否可以力争拿第一呢?通过讨论我们还可以有许多答案,答案是否一样并不妨碍我们有共同的价值观,并不妨碍我们对是非问题的判断,并不妨碍我们每个人用最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

青少年是道德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新的世纪中国人面临着民族复兴的机遇,需要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勤劳勇敢、互助互爱、努力创新、具备更良好的道德风尚;需要学校重视道德教育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德育教育管理模式的路径分析论文篇四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目的是保证工程设计、施工等环节顺利完成,是项目实施方对项目管理方的委托管理行为。项目管理在工程施工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工程顺利实施的保障。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内容包括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同时涵盖了融资方案、项目设计、施工、运行和交付等工作内容。

1.2项目管理模式研究的重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工程周期较长,调动的工程资源较多。同时,项目施工的地理环境较为复杂,其施工环境通常是在河流周围附近,其环境要求较高。因此,工程项目管理有助于有效调动项目资源,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有效解决材料和设备紧缺的现状。再者,水利水电工程的技术性要求较高,施工质量参数较难控制。因此,项目管理工作重点在于强化对施工环节的控制,保证项目建设质量。

德育教育管理模式的路径分析论文篇五

1.思想认识不够统一,机构职责不太清晰。

实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是很多高校的现实选择,但也有不少高校对其必要性的认知存在异议并没有推行该制度。目前已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国内高校大多形式重于实质,存在着很多不足和缺陷。究其主要原因,一方面表现在组织者或管理者对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教育管理模式的认识既不到位,也不统一。很多观点认为,学业导师的工作职责和授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职能交叉,与教师的概念内涵相近、工作职责相似,没有必要加以严格区别。班主任(辅导员)、授课教师可以同时承担学业导师的工作任务,不需要配备专门的学业导师。另一方面表现在高校相关的管理机构和管理职责不太清晰。有不少高校虽然意识到给本科生配备学业导师的重要意义,但究竟是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牵头组织,还是由学院或系来具体落实,并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定论。管理机构不明确必然导致管理职责模糊、不清晰。

2.导师资格缺乏标准,选聘方式有待商榷。

有些高校明确规定,担任本科生学业导师,必须具有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有些高校规定学业导师可以由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老师担任。也有的高校鉴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规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熟悉教学的管理人员甚至是在校的研究生都可以担任本科生学业导师。对于本科生学业导师,不少高校并没有规定明确的任职资格标准。在导师的选聘方式上,不同的高校做法也不尽相同。有的高校是由学校遴选或指定,有的是由学院或教学系酌情确定,也有的是由本人申请组织部门审核后确定,等等。在学业导师的选聘方式上,几乎没有学校采用学生自主选择的方式产生。

3.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监管体系尚不完善。

关于学业导师的管理制度,很多高校虽然建立了相关制度,但是总体上看都不够健全和完善。有的管理制度只对一般的管理内容进行简单的规定,有的只原则性规定了工作组织程序,制度本身既不系统,也不完善,在实践运行的过程中,往往缺乏可操作性。如何选拔导师,导师如何指导学生学业,指导的过程如何保障和监控,指导的幅度和层次如何确定,学业指导的效率和效果如何考评,考核和评价的结果如何兑现激励等内容都需要在制度中加以明确。

4.考核评价不尽合理,激励保障不能到位。

目前,实行了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高校,对于该项工作的考核手段和措施大都不尽合理和科学。考核和评价往往只是走过场,有的只有他评,没有自评;有的只有自评,没有他评;有的虽然包含自评和他评等内容,但评价的过程组织并不科学严谨,评价的指标和项目也比较粗糙、简单。还有的高校虽然推行了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但只是作为一项工作任务布置,至于是否去做,做的效率如何、效果怎样,并没有认真考评甚至没有考评。有的高校虽然考核评价工作做得相对细致深入,但是没有相应的激励奖惩配套措施,或者虽有奖惩,但是激励保障措施不到位,这样造成的最终结果往往是“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没有评价,难以兑现奖惩,没有考核,难以兑现激励。激励保障、奖惩措施不能及时到位,反过来又会阻碍考核评价工作的深入持久。

1.加强领导,明确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责。

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是一项系统工程,组织领导工作是该工程的基本保证和保障,也是最终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为了保证该项工作的有效推行,需要在学校层面成立本科生学业导师管理委员会,作为统筹部署学业指导工作的领导机构。委员会的`成员构成,既要包含学校相关领导,也要包含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还要吸纳学院或系相关工作的负责人,校内各方齐抓共管。该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作为委员会的常设机构,负责本科生学业导师工作的日常管理。

2.细化标准,推行合理的选聘方式和流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业导师的任职资格和选聘方式是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效率和效果的重要保证。不同的学校,实际校情不同,学业导师的确定可以因地制宜、因情制宜。建议对学业导师设置ab角,a角由资深的具有较高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担任,b角由相对年轻的教师或学业综合素质较高的研究生担任。这样的导师配置,既保证了学业指导工作的严肃性、严谨性,也能体现学业指导工作的活泼性、灵活性。学业导师的选聘不能简单由组织机构指定配置,应当充分发挥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为了防止该项工作走入极端或误区,双向选择的过程既要体现民主,也要保证集中。

3.健全制度,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和平台。

完善的本科生学业导师管理制度不仅包含具体规范的条款式规定,还要包括一些必要的将来形成档案的重要资料,如学业导师工作手册、工作记录本、考核评价表、导师申请表、具体的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等。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开发本科生学业导师管理系统,通过网络或其他信息化手段和平台进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在管理系统中构建双向选择模块,确定指导层次和幅度,明确沟通渠道和频率。以“学业导师+学生”为核心,架构授课老师、班主任(辅导员)、家长、社会力量“四位一体”的学业素质教育导向监管平台;以“学业导师+学生+班主任(辅导员)”为中心,架构学校(院系)、班级(年级)、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学业外素质教育导向监管平台(如图所示)。本科教育阶段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学业导师、授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家长共同肩负着教育和培养的责任和义务,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的职责不是孤立的,而是交叉联系的。推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教育管理要坚持“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方针,采取家校联动、多方协同的方式,利用两个导向监管平台,以学业能力教育为核心,辐射和带动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旨在最终实现综合素质教育效果的全面提升。

4.科学考评,建立合理的激励体制和机制。

考核是激励的重要手段,是对工作效率和效果的综合评价,是兑现奖惩的基本依据。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在综合考核评价机制中具有导向性、前瞻性的作用。本科生学业导师的考核评价应该坚持“三位一体”的基本原则,所谓“三位一体”即导师自评、学生评价、班主任(辅导员)评价。从三个维度分别设置相应的评价指标,再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对三个维度的考核结果进行加权平均、综合评价,既能够充分发挥相关各方的主观能动性,又不会使考核结果有失偏颇。

德育教育管理模式的路径分析论文篇六

围绕促进优势农作物的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生产,花大力气改进蚕豆品种、改善品质,淘汰劣质品种,压缩一般品种,大力发展优质创汇品种。加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逐步完善乡村蚕豆良种繁育基地,形成以县繁育基地为龙头,乡镇繁育基地为纽带,村繁育点为基础的三级种子繁育体系。规范标准种子繁育操作规程,做好蚕豆种子的.提纯复壮工作,解决蚕豆品种退化、产量低而不稳、产品质量差、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提高蚕豆良种繁育和种子供应能力。

2推行蚕豆标准化生产。

湟中县1.3万hm2蚕豆生产基地授牌为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在今后蚕豆生产中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一有利契机,全面推行《绿色食品蚕豆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推广应用《绿色食品豆类》、《蚕豆青海9号品种标准》、《青海省出口蚕豆质量标准》等,抓好源头和产地污染的控制,指导农民科学使用农药,加快实施无公害农产品配套技术规程,重点引进推广抗病虫品种、生物农药,进一步规范蚕豆生产,使之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生产之路。严格执行《湟中县绿色食品蚕豆生产管理办法》,按照绿色食品基地生产管理制度、基地环境保护制度、监督管理制度,组织农民进行绿色蚕豆生产,通过对基地环境及绿色食品的监测及管理工作,实现蚕豆的无公害生产。

3提高蚕豆生产科技含量。

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承包活动,开展从种到收全程技术服务。同时加强与省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对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攻关,积极引进优良新品种、先进生产技术和科研成果,提高蚕豆生产科技含量。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在蚕豆生产区开展绿色食品蚕豆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班、宣讲会、现场会,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户对绿色农业、蚕豆标准化生产技术的了解和应用水平。

4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对有发展前景的龙头企业继续给予支持,将其做大、做强,增强带动力。对在建的龙头企业,要强化协调服务,保证早日建成,尽快发挥作用。加快培育一批市场前景广阔、科技含量高、与农民利益紧密的龙头企业,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引导和支持各类企业与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开发和建设商品基地,从事种植、加工、仓储、保鲜、运销等,实现优质特色农产品保值增值。

5加强市场体系建设。

重点抓好农产品市场和购销网络建设,进一步健全县、乡、村农产品销售流通网络,培育贩运队伍,鼓励和支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个体私营经济和民间流通组织发展蚕豆销售和市场建设,吸引省内外客商以多种形式参与湟中县蚕豆销售,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

德育教育管理模式的路径分析论文篇七

摘要:思想导师制的教育形式是柔性教育,是适应新时期大学生教育的最佳形式之一,符合大学生成才和发展所需要。

思想导师就是当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困惑或思想压力过大时,能给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和帮助的教育者。是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在学生最迷惘时提供及时的帮助,为困惑的学生找到正确的方向,鼓励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思想导师必须是学生的贴心人,是学生真诚的朋友,是学生可信赖的长者。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分外在和内在管理两种,外在教育管理即是刚性管理,主要通过校纪校规等刚性制度对大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这种管理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和不可抗拒性,对稳定校园环境、维护校园秩序无疑是必要的、有效的。内在管理是柔性的,主要是采用潜在的、润物无声的形式,对学生的思想成长会形成深刻、持久的影响,启发他们自觉的行动,使其明辨是非。这种柔性管理方式具有明显的感情色彩,能充分体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的地位,能充分发挥情感的感化功能。思想导师对学生付出真情,触及灵魂,从内心深处去打动学生,使受导学生能完全接受导师的教育,就是柔性教育的管理者。刚性教育管理与柔性教育管理相结合,可以使教育的功能最大化,教育的功效最佳,达到全方位教育、全员教育的目的。

二、思想导师的选择。

我们的教育是全员参与的教育,在校的每一个老师都有义务参与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全校所有的教职工都可以是学生的思想导师,而每一个学生对思想导师的选择应有针对性,应随时随地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安排。常见的思想导师有专门负责教育管理的辅导员、心理咨询师;学校各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给学生上课的老师;宿舍中的生活老师;学生特别信任的教职工;负责招生就业的'老师或是有亲戚朋友关系的老师,等等。总之,选择的思想导师,必须是有管理教育经验的老师,有高度的教育责任感,熟悉学生的心理状况,能灵活处理学生面临的各种困难,是学生特别信任的老师。

三、思想导师的主要工作职责。

明确思想导师职责,是思想教育成败的关键。根据受导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将工作的主要内容分为五个方面:(1)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正能量,学会正确的人际交往和处理人际关系;(2)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引导学生做好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在大学期间的学习计划;(3)积极了解学生的心理困惑和心理健康状况,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干预和引导;(4)在思想上鼓励学生思追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党团组织的各项活动;(5)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申请国家助学金,帮助家庭贫困的优秀学生申请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

四、思想导师对学生教育的最佳切入点。

对大学生的教育要坚持个体重于群体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性型人才的基地,高职学生的特点是:头脑灵活,反应快,适应性强,有较强的创造力,也有一定的叛逆精神。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有较强的判断力和控制力,对自己所面临的迷惑或所犯的错误有一定的认识,但因为有时顾及自己的面子,不会轻易地认识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正错误。作为思想导师,要把好脉,找准切入点,及时跟学生进行思想交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思想导师与受导者应平等相待,才能最有效地切入并开展受导工作。最常见的切入点是,导师应积极主动地介入到学生活动当中去,主动到教室、公共场所、食堂或是寝室找学生谈心。可以谈学习、谈生活、谈家庭、谈未来,也可以聊学生最感兴趣的爱情话题和职业规划。让学生明显感觉到思想导师很亲切,很有亲和力,学生从心底放弃抵触情绪,全面接受思想导师的教育和影响。思想导师的切入要先行,不要等到问题出现了再切入。当学生的情绪很冲动时,教育工作就往往会很被动,学生是很难接受不熟悉老师的教导。如果思想导师先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感情基础,当学生出现问题时介入教育,就会真正地让学生接受。

五、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思想教育。

互联网的开放性、平等性和互动性为大学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交流学习的平台。网络平台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大学生对网络信息能否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和判断,对将来形成何种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至关重要。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海量信息和自由表达的同时,也成了各种势力同我们争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还不能完全客观地对网络信息的真假、善恶、是非进行全面客观公正地判断和分析,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思想导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这个交流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交流。学生有时不方便与思想导师当面谈话、交心,而通过网络,就可以随意地、自由地与导师进行交流。思想导师利用qq、微信等聊天工具、大学城空间与学生进行交流、引导、教育,经常浏览学生的空间说说和微信相册,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为有困惑的学生解难。思想导师收藏并整理一系列教育素材,放在自己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资源;也可以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和一些思路放在空间,让学生学习、思考,使网络教育成为一个全新的、方便、有效的教育平台。每一个思想导师通过网络与学生交流时,对受教育的学生进行较详细的教育档案管理。要随时记下每一个学生思想动态,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存在哪些思想障碍?遇到什么样的困惑和困难?经过教育引导之后,达到什么效果?取得什么成绩?还需要在哪些方面继续努力?包括跟学生交流的主要过程等,都详细地记录下来,通过教育档案管理,可以适时调整教育的方式和手段,评价教育的效果。在建立教育档案时还应注意做好保密工作。

思想导师要结合教育的实际和受教育学生的转变效果做出合理评估。然而如果在评价时只制订一个统一的标准,虽然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但容易陷入机械化和简单化。对思想导师教育效果的评估要能弥补刚性管理的不足,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想导师先要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1)每位思想导师与被指导的学生建立对应的联系表;(2)每次与所指导学生的交流要作好详细的交流记录;(3)思想导师对与所指导学生的班主任或是任课教师的交流作好记录;(4)思想导师对所指导的学生建立教育记录,特别是记录思想转化的过程,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现实表现进步等方面和不足。对思想导师的考核评价分为三部分,实行百分制,第一部分是工作的实际情况评价(占50分),主要是从思想导师的责任感、是否及时为学生解决问题、谈话效果记录等进行评价;另一部分由系部学工评价(占25分),主要是从受指导学生的思想转化和进步的程度,对思想导师工作成效进行评价;一部分由学工处评价(占25分),主要是根据生活老师、心理咨询师、学生的各项活动效果等方面对受指导学生进步转化的情况做出评价分析。同时根据最终评价结果进行表彰,对工作成绩突出的指导老师授予“优秀思想导师”称号,对进步较大并达到入党条件的学生可以发展为预备党员,激发思想导师的工作积极性。总之,思想导师是柔性的教育管理者,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我们要充分利用发挥好思想导师的教育功能和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彭利辉.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探析[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3):81-83.

[2]郭本玲.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才智,(8):212.

德育教育管理模式的路径分析论文篇八

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需要具有相关的资质,同时项目管理部门要承担施工技术指标、部分工程参数测量等工作,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工程要求。但是,当前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工程项目管理单位的角色较为尴尬,其工程建设工作不能保持独立性,尤其是易受到工程施工方的干扰。项目管理工作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投资管理、工程进度、质量管理等,但在工程中其职能受到了一定的削弱。

2.2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缺失。

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中,有些建设单位为了赶工期、节省投资等,会放低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也会对工程项目管理单位施加一定的压力,从而造成质量控制中出现各种纠纷和矛盾。

2.3工程项目管理队伍素质存在缺陷。

工程项目管理制度的推行往往会提高工程预算资金的投入,从而给工程预算提出更高的要求。资金的缺乏制约管理部门升级其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也不能吸纳优秀的人才来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甚至一些工程项目管理部门只能雇佣临时的工作人员,从而造成其管理资质等级逐渐下降。

3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策略研究。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施工单位要加强管理模式的构建,从工程质量、进度管理、施工安全、施工成本控制等方面入手,组建技术和管理项目部门,保证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3.1工程质量控制。

水利水电是国家的基础设施,其关系到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安全。因此,项目管理的首要环节是保证施工质量,从项目开工准备工作到项目交工评审的整个环节,要加强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参数符合国家标准。工程施工环节是项目管理的实体过程,也是水利水电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因此,要紧抓施工阶段,反复试验施工方案和施工流程,保证施工质量。此外,在项目管理中,要完善工地试验室,提高工作人员的测试水平,准确发现可能存在的质量参数隐患,采用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检测技术来提高工程质量。

3.2工程进度管理控制。

水利水电工程进度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门,能否在既定的工期内进行工程交付,直接关系到项目经济效益。因此,工程项目管理要注重进度目标的控制,保证工程投资目标的实现。工程管理单位要解决好进度、质量和投资3个目标的关系,监理完善的管理模式和组织构建,并逐步建立系统性的网络管理体系,根据工程项目现状制定可行的工程计划,工程设计单位要和施工单位保持紧密的信息沟通,对工程进度情况进行定期的共享,以便及时调整工程进度。此外,要提高施工阶段控制,及时清除工程项目施工中存在的干扰因素,避免工程进度和技术进度偏差较大。

3.3工程成本管理控制。

成本管理控制是项目管理的核心,项目管理目的是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资金成本投入。通常成本主要分为2种:一是施工成本,主要包括直接费用、现场费用等;二是经营管理成本,主要有企业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前者在整个合同总价中占据70%左右,因此项目管理要重点放在施工成本控制上,尽量减少工程施工项目的重复施工;同时,优化施工方案,减少施工中原材料的浪费,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施工成本。

3.4工程安全管理控制。

工程安全管理控制要从2个方面入手,首先是要加强安全施工意识,在施工之前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并逐步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保证工程施工处于安全可控的状态,避免安全施工的出现。再次,要落实安全责任,明确不同部门在工程安全管理中的职能,防止玩忽职守现象的发生;同时,要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根据责任书的要求追责违约和违章现象。

4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环境负责,施工流程较多,为了提高工程质量,项目管理部门应及时发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完善其管理模式,从工程质量控制、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工程安全等方面入手,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

德育教育管理模式的路径分析论文篇九

德育工作在各个学科中都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以前我对老师的认识只停留在老师上好课,学生学会知识。以为这样老师就做到尽心尽责了。但当我步入教师这个行业以后才明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征、个性、爱好、优点、缺点等。这些都是我们做教师应该去研究的。因为这些要比逼着孩子都背一个单词,多会做一道题更有长远的意义。只有真正解决孩子的心结,这才是老师的成功。

案例:这件事发生在一名三年级的学生身上。因为每个班都有一名课代表,所以每次收发作业,帮老师拿东西都是由课代表负责。记得有一次课代表和一名学习较差的学生抱着昨天留的作业和练习册来到我的办公室。课代表告诉我还有5个人没有交作业,我当时还是象往常一样,表现出很生气的样子对她说“让那几个人快点交作业,要不我就要罚他们了。”话音刚落,忽然听到旁边有个孩子说:“老师,我帮你催他们作业去吧!”原来是那个也不爱交作业的孩子。当时我有点迟疑,怕他不能完成任务反而把事情搞砸。可是又一想,为什么不给他一次机会的,而且他这次交作业了,这样也能促使他完成以后的作业。最后我带着怀疑的目光对他说:“好吧,我把任务交给你,你上午之前把没交作业的都收上来。”那孩子当时很是兴奋,一口就答应了,兴高采烈的跑出办公室。之后,快到中午的时候,我几乎快忘掉了这件事,那个学生拿着4本作业来到我办公室说:“老师,我已经收了四本了,还有一本我一会就给您拿来。”我很是吃惊,没想到比我的课代表还有威信啊?呵呵。恩,我觉得以后应该都给他机会,于是就说:“恩,这次不错,以后你就帮助课代表收作业,但前提你要完成自己的作业。”那孩子眯着眼乐呵呵的就答应了。

案例反思:通过这件事,我突然内疚起来,想想平时,我为什么总把机会分给个别几个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了那么多普普通通的学生那?为什么我们要拉大学生之间的距离那?做为教师,我们应该把机会分给每个学生才对啊!所以以后我要多关注那些中等及差学生,我想他们更迫切的需要老师的关注和关怀。这样他们才有动力认真的完成老师规定的任务,才能快乐,健康的成长。

德育教育管理模式的路径分析论文篇十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原理与方法,从工程学的角度研究生物体(特别是人体)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揭示生命现象、探索生命本质,研究和开发用于防病治病、人体功能辅助及卫生保健的人工材料、制品、装置、系统和工程技术的一门综合性学科[1],是理工类学科与生物医学学科深度交叉、高度融合的边缘性学科,所涵盖的领域十分广泛,具有“覆盖广、交叉深、发展快、变化多”等其他学科不具有的特点。根据研究侧重点,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可分为信息技术型、材料技术型、生物技术型、生物医学研究型、医疗器械产业型、临床生物医学工程、军事生物医学工程等7类[2]。当前讨论和研究的热点领域主要有:生物医学材料、生物力学、医疗信息技术、生物芯片与传感技术、组织工程及再生医学、介入医学工程、医疗器械等7个方面[3]。

高等医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和临床医学结合紧密,医学大背景很深厚,具备丰富的医学类学科教学资源和优越的临床设备实践条件等优势,但同时因学科体系不完善、教学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专业实验室建设投资大等影响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专业的高效快速发展。

1.理工学科体系不完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科涵盖面非常广,广到什么程度呢?可以用四个字形容———“包罗万象”,如果用“学科频谱”来描述学科涵盖面宽度,生物医学工程无疑是88个一级学科中“频谱宽度”最宽的学科。目前大多数开设生物工程学的高等医科院校,物理、数学、化学等基础学科相比理工科院校比较薄弱,而且缺乏材料、自动化等重要工程学科的有力支撑,这些支撑学科的缺少会导致相应课程设置不完善以及综合性实践训练平台缺乏,学生无法系统地学习工程类课程,得不到系统扎实的工程技术训练,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整体实现。

2.复合型师资比较缺乏。要实现培养医工结合与交叉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目标,首先需建设一支医工结合与交叉的复合型师资队伍方阵。在高等医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师资队伍中具有理工科教育背景和医学教育背景的教师比较多,而既懂医学又懂工程技术,能将工程技术与医学需求紧密结合起来的复合型、交叉型、融合型师资比较缺乏,教师队伍知识结构普遍不够合理,与各相关学科交叉融合能力弱,这些现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体系构建以及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3.创新能力培养不扎实。生物医学工程专业85%以上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都要开展实践教学,必须建设相应的实践教学平台,这些实验室建设要求高、仪器设备多、投入大,部分院校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实验条件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单独开设的实验课程比较少,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课程标准中演示性、验证性等基础性实验设置比较多,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设置比较少[4];缺乏“大学生电子设计创新基地”等综合性实训实验硬件软件平台和组织管理经验;学生规模小,缺少其他理工科学科支撑,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设计竞赛等活动较为困难。

4.学生专业思想不牢固。生物医学工程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覆盖面广,涉及领域跨度大,专业知识体系复杂,专业课程内容在各学科之间交叉频繁,本科学生对本专业缺乏深入的了解、足够的信心和学习热情;相对材料、自动化、机械、通信以及临床、医学影像等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所学知识普遍存在“宽而不精”,“广而不细”等问题,就业时相对处于劣势;部分学生由于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导致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专业思想不够牢固,甚至影响到专业整体的学习风气。

三、对策初探。

高等医科院校要盯准医工结合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学科交叉综合培养、工程技术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素质培养,深化教学改革,加大教学投入,改善教学环境,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医学院校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具有医科院校特色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培养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提升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1.坚持走“先研究生后本科生”的教育培养模式。“覆盖广、交叉深、发展快、变化多”等特点决定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专业的开设和建设,对教学基本建设、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力量、实践教学平台等方面要求比较高,必须具备一定水平的软硬件条件。医科院校在开设建设之初,往往存在培养方向不明确、课程体系不科学、平台条件不完善、师资力量不足等困难和问题,因此,对于计划开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高等医科院校来说,要坚持走“先研究生培养后本科生培养”的教育培养模式,通过5-时间的研究生培养和学科建设,加强教学基本建设,积累教学经验,规范教学管理,建设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和一批高水平的'实验教学平台,构建完善的课程培养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为本科生培养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

2.积极探索与理工院校联合培养的教育模式。综合性大学与医科院校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科建设方面优势互补、劣势互存。综合性大学具有完善的理工类学科体系,师资队伍力量比较强,基础课程比较成熟,实践教学条件平台比较完善,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设计竞赛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经验丰富,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完善的培养体系和成熟的培养经验,但缺乏医学类学科教学资源和临床实践条件,缺乏与临床需求紧密结合的先决条件。因此,医科院校要在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与理工院校联合培养的教育模式,实现优势互补。校校联合培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育人质量的前提是:加强顶层设计,联合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健全联合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和综合评价体系。

3.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培养模式。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培养模式是以产学合作、双向参与为基本原则,以工学结合、定岗实践为实施途径和方法,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高等医科院校可强化与科研院所和医疗卫生机构的联系和沟通,改善教学培养功能不足,充分发挥产学研各方主体优势,有效解决师资力量不强、支撑学科不完善、创新能力培养不扎实等瓶颈问题。实践证明,实施产学研结合,是生物医学工程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也是培养高素质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人才的必由之路[5]。高等医科院校应树立研究与产业化并举的教育培养理念,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培养模式,构建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最佳运行机制。

德育教育管理模式的路径分析论文篇十一

园林工程建设的首要质量管理前提就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因园林绿化工程的涉及面比较广、内容较为多样复杂、艺术文化内涵较为丰富,与普通工程相比,质量更难以控制,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成为园林质量提高的首要前提。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包括质量管理机构的设立、目标的设定、制度与规范的制定、工作质量的保证与监理制度的实施。园林工程企业接到任务后,应依照工程招标施工管理的要求,根据自身特点,在监理方与业主指导下,组建质量管理的机构,并由具有组织能力、经验丰富与管理能力的人员构成。质量管理机构组建后,还应设定相关的管理目标,实施目标管理,质量管理的目标比工程招标中的技术指标只能高不能低,还要制定有关规章规范与制度,以确保质量目标实现,并按照有关规范与制度来督促与考核效果,园林职工作为园林绿化工程的创造者,其事业心、责任感与业务能力等直接关系着工程质量。对于园林工程来说,监理制度是质量控制管理的重要保障,应遵循一定科学准则,采取科学方法与态度开展技术服务,让景观绿化的每个环节均无质量问题,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2.管理责任制的落实。

园林景观控制目标与质量管理要有效实现,需要完善质量管理的责任制,让每个部门与每个人均明确自身所承担责任,并知晓问题发生的处理程序与方法。主要方法为目标责任制的签订。园林建设当中,应依照能力匹配与管理幅度原则,建立经理为主要责任人的岗位目标分工负责的机制,将每个业务岗位工作职责进行具体化与规范化,各自权利职责明确,并落实于具体责任人身上。工程质量还应以预防为主,将质量隐患灭于萌芽当中,对于园林材料使用不合格,操作程序不对与苗木质量不达标等隐患消除。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美观,预防是关键,应加强各影响因素控制,并做好事前与事中控制,由产品质量向工作质量检查转变,以确保景观园林工程的整体质量。

3.园林绿化设计质量管理。

在园林绿化设计中,质量管理包括提出要求、设计人选择与设计方案的筛选评价三个环节。在园林设计方面的质量管理仅能外部实施,内部环节无法干预,多数设计质量管理是运用集思广益进行设计成果评价的。景观绿化设计不仅要考虑艺术性,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掌握相关合同文件,对于国家行业标准与甲方要求应深入了解,并作为景观设计的参考依据;其二,大部分工程单位领导人不是专业人员,图纸审查的时候,其决策可能具有随意性,设计人员不应惟命是从,对于领导人随心所欲决策应提出自身观点,防止由于客观规律的违反出现工程质量降低;其三,现场勘查深入了解现场实际条件,像水源、气候与交通状况等,防止工程施工时出现意外。

4.施工准备质量管理。

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前,应做好相关准备工作,这是施工基础与必要条件。首先,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让有关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充分了解设计思路、施工难点与技术要点、掌握设计图纸与施工说明书等方面的质量规格,对于设计者来说,利用技术交底听取相关施工人员准确意见,并对设计不足处进行弥补,以增强设计质量。施工准备应做好技术交底方面的工作,签字之后,才能施工。其次,有关施工组织的设计,主要是指导工程准备,并组织全面经济与技术文件,此工程为纲领性内容,能宏观控制整个工程的施工,施工组织设计的深度、内容、质量与深度等,对今后施工成功与否非常关键。最后,加强物资准备,在工程建设当中,物资材料是物质基础,其准备好坏直接关系着工程质量,在园林工程当中,材料主要为各类原材料、半成品、机械设备与产品等硬质部分,以及苗木、土方与支架等绿化部分的工程材料。

5.园林施工方面的质量管理。

在园林绿化施工中,其质量管理主要包括规程确立、执行、检查与修订等环节。对于工程质量管理,规程的确立、执行与检查是非常重要的,标准程度越高,运用检查控制质量就越容易。施工质量或者生产质量,一般是可量化标准,不过检查过度会增加检查财、人与物等方面的投入加大,反而会降低工程的经济效益。在生产与施工的'质量管理方面,应该将规程执行作为主要管理方,检查监督辅助实施。规程修订一般是执行者没有违规,但产品质量与工程质量未达标状况下实施的,园林工程确保施工质量,应该注意下列方面:首先,对于材料质量要严格控制,园林景观施工需要大量材料,像管线、苗木与亮化设施等,材料质量与要求不相符,工程质量就难以达标,对于投入材料质量给予严格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基本前提,全面控制投入材料采购、订货与验收等,层层把关,便于工程质量提高;其次,根据园林苗木生长的规律,对苗木的栽植时间进行掌握,园林绿化质量好坏和成活率是有很大关系的,绿化苗木不同,其生长规律是不同的,恰当栽植时间是有差别的,对不同苗木栽植时间进行掌握,可保证苗木成活率,增强质量管理。

6.养护与竣工验收管理。

与普通工程项目相比,园林工程的养护质量管理是比较特殊的,园林工程建设包含大量植物,在绿化后期,加强园林养护,可保证工程的质量及控制,也是园林景观形成关键环节,养护管理不恰当,会带来严重质量问题,像树木的支架固定不牢固,会出现树木栽植歪斜情况,不及时浇水,会降低苗木的成活率,加强园林养护管理非常重要。竣工验收作为施工最后环节,也是整个工程最后关口,竣工验收之后,对工程质量给予综合考察,可确保工程项目与设计规范标准相符,在竣工验收时,还应有完善技术资料与工程保修书,经过档案资料整理,可对工程建设、施工与养护等过程予以总结,还能为单位提供可靠资料与变更依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景观绿化所发挥的作用受到关注,大量园林工程建设兴起,优化着我们生活的环境。因我国绿化工程起步较晚,绿化工程建设方面还不是很完善,需要采取一定措施,加强绿化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

德育教育管理模式的路径分析论文篇十二

道德人是明确自己的道德需要而又具有道德自觉的人,表现为人对既涉及个人自身的善,又关乎他人的善的推崇、恪守与践履,譬如尊重生命、维护正义、律己利他等等,以达致个人的精神自由和内心的自我和谐。现代社会个体对道德规范的遵从不再是被动的、盲目的,而是具有独立性的人基于理性作出的道德选择。因而,道德人向善的行为更加稳定持久、淡然从容。道德人的培育要进入人的精神世界,借助理解阐释人,反思人的生命及生命的表现,催生人的道德需要,并在道德实践中体验道德价值,把握人生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行为的正当性是社会的人最起码的道德要求,人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社会必需的品质、价值、信念和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德性是社会的人的重要标识之一,它缘于人对自身规定性的认识,是人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的统一。当前社会人们的行为选择多样,道德分化明显,既有的道德规范已难以解释和应对新的问题,传统道德的价值在具体的道德实践和现实社会生活中遭受冷遇,并由此产生诸多的价值困惑和道德冲突,譬如扶起摔倒老人反被误解和讹诈引发的“扶不扶”等道德困境。人们习惯将这类问题归咎于现代社会道德体系的尚未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但很显然,市场经济虽具有逐利性,但也有其内在的道德需要,等价交换、诚实守信等道德需要得到了满足才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现实生活中道德人的培育遭遇难题,主要表现在:

(一)传统道德价值的贬损,道德与生活的价值关联亟待明晰。

在道德认知上现代社会形成了一定的道德共识,在道德实践上也不乏公认的、明确适用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但在现实生活中道德问题频发,道德价值逐渐退居社会生活的边缘。当然,这其中原因复杂多样,而现代人追逐个人利益的过程中对为什么要遵守道德缺乏价值体认,以致道德在人处理生活中所面临的苦乐、得失、人己等基本问题时没有发挥引导与规范的作用。比如,人们应当如何在一起是现代社会不容回避的问题。一些人在某些具体事件中将己与人对立起来导致行为上的冲突与偏差、价值的失序与混乱。屡见不鲜的网络暴力、肢体冲突等事件一再挑战尊重、平等、正义等道德原则。“毒奶粉”、“地沟油”等食品安全问题反映出道德底线失守带来的极大危害。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等传统的道德规范被破坏,道德相对性日渐凸显。

(二)人的道德需要被遮蔽,道德对人的人文关怀尚需彰显。

作为人的一种社会性的伦理实践,对美好的品德、优良的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追求是主体高层次的价值理想。社会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人的生存不仅仅是为了面包,人为了理想而献身既是人生存特性的组成部分,又是人生命完善的需要。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存理想、为某种超越肉体满足的东西奋力以求。道德是主体在建立起与自身、他人和群体的价值关联中获得的共同存在的意义庇护,体现的正是人对价值理想和自由的追求。然而,人的这种自我超越的需要在道德教育中往往被遮蔽,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现今道德教育侧重阐释社会对个体的道德要求以及个体如何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缺少对人深层的价值需要和内在行为动机的关注,忽视道德的实践特性。二是道德人培育中理论与现实的差距拉大道德与人的距离。实践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价值,在社会性发展中获得价值和意义是道德人的精神需要。然而,社会认知的多元和现实生活的复杂使人们对道德的价值产生质疑。一些人认为讲道德并不能满足自己的现实需要,解决现实问题,从而表现出更多的功利性、短期性行为。社会上的一些失德、败德行为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甚至有人因此而得利,直接导致失范行为的蔓延和社会风气的恶化。缺少主体的认同和参与,道德成为停留于文本、讲坛、课堂的知识,提升人的道德修为就是一句空话。

二、理解:展现人存在的意义。

理解在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这里具有了本体论意义,从传统解释学的文本理解转向以文本理解为基础的自我筹划、自我理解。理解不是为了停留于文本,而是要关照自身和反思现实。在伽达默尔看来,理解是过去或传统与今天的对话,“理解在任何时候都包含一种旨在过去和现在沟通的具体应用”[3].只有在文本与现实之间建立意义关联,才能在问题阈中展开读者与作者、文本之间的对话和相互理解,才可能达致读者与文本、作者之间的“重叠共识”.

因而,道德教育以人为核心和主导,以人的实践参与为本质特征。人是溶合了情感、目的、动机、意义、价值的意义---价值性存在,每一个个体都是作为“前理解”存在的自我。由此,道德人培育不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简单的知识授受关系,而是藉由知识连接历史与现实,在经验分享和交流中体味出人的生命意义,促进人的发展。基于理解视角的道德人培育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培育道德人是培养社会的人与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的逻辑统一。

人不是在自然的意义上被称之为人,而是因为人的社会性。在社会生活中,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的基本规范,即道德和法律规范。法律是一个社会最低限度和最基本价值准则的权威表达。道德则寄寓着人类对善、对一切美好价值的共同追求,诸如幸福、人道、自由、平等、公正、诚实等等。它告诉人们应当怎样做、不应当怎样做。社会对人的塑造无不表现为先进或进步的社会规范向人的精神内化,形成某种价值共识的过程。人通过选择、接受和内化社会价值原则,形成合乎一定社会要求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以及相应的品行。主体的选择与内化并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体对传统、文化、道德、社会生活经验的理解和现实反思,其中包含着在未来的可能性。从人自身来说,作为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的存在是人内在的发展要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从人的心理需要的角度提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最高层次的需要。在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视野里,人的需要具有超越性,人在满足第一个需要后又会引起新的需要。人满足需要的实践活动是指向未来的。社会的人应是道德的人、文明的人,各种能力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

(二)培育道德人是知识传授与价值传递的内在统一。

完整生命个体的型塑首先倚重知识。亚里士多德将人的德性分为道德的德性和理智的德性,道德的德性通过习惯养成,作为人最高层次的理智德性要由教导和知识生成,它来自人的理性思考和主动选择。道德知识的传授与人的需要、目的、动机、情感相关,因而,道德人培育探求的不是客观性知识,而是人对自身存在的追问与反思。在诠释学那里,理解摆脱传统认识论主客二元对立的知识观,把人对自我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经验和体验融入知识的学习中,其目的是为了自我理解。人从自己的生活经验、精神世界和现实处境出发理解文本与作者,理解自身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在自身的视域与理解对象的视域融合中创生新的意义。换言之,主体在理解对象的同时进行着自我理解和经验的新的意义建构,这是一种价值的传递、意义的交流与精神的创造。人总是按照自己的价值原则筹划自己的生活,在与世界、与社会的多重意义关系中人获得的是有价值的生活方式。

(三)培育道德人是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的和谐统一。

因而,只有对美德的理性认知与内在的情感和谐统一,主体相应的行为动机才能达到最恰当的状态。

三、理解视域中道德人培育的瓶颈。

道德人是从人的社会性和精神性存在探求人之存在的意义。教育对人精神的陶冶要经由理解与书籍和人交流,丰富与充盈人的精神生命。教育过程中虽然理解关涉课程设计者、教材文本和读者之间的多重关系,但是无疑在对话中它是以文本为中介并围绕文本展开的。作为文本读者的学生对文本意义的创生与更新对其“怎样做一个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探讨理解视域中道德人培育的瓶颈与现实遭遇。

(一)主体性丧失割裂道德与人的对话关系。

道德的实践特性决定道德对人的涵养不是灌输有关道德的零碎知识,而是帮助人从整体上把握生活,获得意义。“人应当怎样存在”、“人生应当怎样度过”这样关乎人自身价值和意义的问题伴随每个人的一生,它始终以人对自身、人对生活的理解为基础,并在人与人的认知碰撞中发展人已有的认知,在这里,所创新和发展的不仅仅是人对物的认知,而且还有人对人与物、人与人关系的认识和理解。道德所蕴含的善的价值是主体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加以选择和内化,并保存在主体的生活经历中。个体把自己的生活作为对象加以全面审视,对生活、对经验进行反思、认识、实践与创造,获得对事物对他人对自我的理解,个体的主体性地位才能得以充分体现。然而,由于道德对人的滋养是长远的、潜移默化的,在当下的教育氛围中一些人认为与自身所要追求的成功关系不大,将之视为客观对象物存在的知识来掌握。在道德人的培育中,道德在某种意义上只是“关于道德的知识”,缺少个体经验和个人的生活履历与道德的'对话,个体的精神世界并没有真正作为“前理解”参与进来,也就无从创生意义。换言之,个体没有作为精神主体与精神培育活动及内容展开对话与交流,个体也就不能在开放和接纳中对自身及生活进行反思,难以提升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尤其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人不懂得审视自身的现实境遇和人类的生存状态,也就不会发现问题,不能深入事物的本性、对道德本身及其存在的理由进行探究并作出解释,道德缺失与人的存在与发展的价值关联。

(二)知识式学习消解道德之于人的伦理价值。

变化日速的社会生活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下日渐增强的专业化培养目标,越来越强化了道德人培育的知识化取向和工具性价值。而现代性境遇下,学习者对物质主义、技术文明和工具理性的推崇消解了人对意义的思考,学习者的道德学习退回到德育课堂的狭小空间。道德学习不是简单的复制知识,而是一种意义学习,是人不断反思自我和获得意义的过程。哲学诠释学主张从理解的视域解读文本,认为理解是共同意义的分有。理解和解释的过程是个别经验和普遍经验的融合。其对学习过程中个人发展的历史性、现在处境的关注为知识观的转型和课程观的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持。毋庸置疑,知识是课程的原材料。但是,课程学习不再是知识毫厘不差的掌握和再现。新课程观课程的转变性和生成性品质使课程作为一个开放的知识与人“相遇”的可能情境成为可能,知识是情境中的必要要素,发挥着引导、催化和促进的作用。课程关心学习者个体的经验、体验对知识的建构,学习者需自主建立起文本知识与人的生命之间整体的意义关联。生活实践表明,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道德经验对道德行为的选择具有明显的影响。学习者的需要、目的、既有的道德观念、具体的境遇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学习者对文本的理解以及与教育者的相互理解。如果道德被视为实现某个外在目的的手段,成为某种预先给定的、等待着主体去认识和掌握的客体,那么遵守道德规范就是一种外在的要求和生活手段,失去了其应有的伦理价值,人也就丧失了丰富的生命表现。

(三)情感与理性认知的分离阻碍道德的意义生成。

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是道德实践中的重要环节,二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传递道德知识、分享道德经验是学习者提升道德认知的主要途径。在道德人的培育中,道德认知能帮助人们判断是非善恶,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获得的道德认识、经验和体验带有个别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从各自的视域出发分享各自的经验和体验,在平等的交流中实现视域融合,才能使个人认识、经验成为共同的财富,生成道德的意义。而这之中总是渗透着个体对生命存在与生长的直接经验和情绪感受。情感内在于人,人也是需要情感激励的,譬如正义感、崇高感以及内心的充实感等。无疑,它也有益于人做出道德的行为。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价值冲突和道德困境很多情况下并非是主体缺乏道德选择的能力,而是由于主体道德感的弱化。道德感是主体具有是非、善恶理性判断能力基础上的对自身、对他人及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情感。道德人培育的主体性丧失、知识式学习必然造成人对生命的真实情感体验的缺失,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缺乏有效的联接,阻碍道德意义的生成与实现。20世纪70年代以后有关移情的许多研究表明,移情有利于利他性行为的出现。移情是情感的相互契合、相互作用。有了情感的驱动、感染和共鸣,才能赋予知识以活力,才能在理解与体验中激发主体正向的、积极的行为。这种“感同身受”正是人在实现视域融合中的自我理解与自我塑造。“一个人的道德移情能力越高,道德敏感性就越强,就更能够从社会和他人的视角认识所面临的事件,实现道德行为的延续性,进而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四、结语。

在人们普遍感知道德功能式微和道德多样性增强的今天,培育道德人对社会道德文明的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理解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在哲学诠释学视野中不仅具有本体论意义,而且具有实践性。在道德人的培育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人的道德主体性地位,在道德生活的具体情境中诠释道德知识,实践道德精神,在人的意义世界的构建中建构生活的意义,培育真正具有理性认知能力、自主精神和创造性活力的道德人。

参考文献:

[1]樊浩。中国社会价值共识的意识形态期待[j].中国社会科学,2014,(7).

[2]彭启福。“视域融合度”: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论”批判[j].学术月刊,2007,(8).

[3]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39.

[4]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403.

[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着,廖申白译注。尼各马科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6.

[6]李昕桐。新现象学的情感伦理[j].道德与文明,2014,(4).

[7]黎良华。有美德的行动与有美德者的快乐[j].道德与文明,2015,(1).

[8]龙静云。试论道德内化的主客观条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6).

德育教育管理模式的路径分析论文篇十三

素质拓展训练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与演变,如今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户外体验式教学模式,然而,在素质拓展过程中,却很少有学者深究这一模式,直接制约着素质拓展训练的科学、健康发展。在理论研究层面,现有研究主要从素质拓展训练的外在形式切入,指出其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而极少有针对素质拓展训练的理论内涵进行深度思考,研究深度不够。本研究基于学校心理教育的视角,得知素质拓展训练的精髓是心理素质的培育与提升,而这一点恰恰受到忽视,鉴于此,本研究试图用学校心理教育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对素质拓展训练的内涵与外延加以诠释,以促进素质拓展训练的深入开展和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提升。

1素质拓展训练的核心:心理素质。

素质是人们先天具有与后天习得的一系列特点与品质的综合,可以划分为自然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3类,而心理素质是在自然素质的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它又是产生、形成社会素质的基础。在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既是素质的核心,又是素质的中介。燕国材教授认为:“人的心理十分纷繁复杂,因而相应地,人的心理因素也是形形色色的。但不论人的心理因素多么纷繁复杂,总可以一分为二,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应地,不论人的心理素质多么形形色色,也总可以一分为二,即智力素质与非智力素质[1]。”由此,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等保证人们有效进行认识活动的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与性格等保证人们有效进行意向活动的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促进心理素质的提升是素质拓展训练的核心,首先,从素质拓展训练的起源来看,德国教育家哈恩最初实践素质拓展训练其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海员们的心理素质,进而增加生存的可能。其次,从学校心理教育的视角来看,学校心理教育是以发展人的心理素质为旨向的一种教育,“素质拓展训练”中的“素质”指的是心理素质,素质拓展训练是对“心理素质”的拓展训练,素质拓展训练的核心是心理素质的提升。最后,从当前学校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形式来看,笔者认为,素质拓展训练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重要而有效的环节,素质拓展训练不仅能够满足不同年级的不同发展需求,而且素质拓展训练中所进行的各种活动都是体验性的实践活动,是采用一种“先行后知”的教育方式,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所以,在学校中它可以与各种有不同理论背景的指导方法相结合起来,对于心理素质的提升是综合的,既有智力因素素质,也有非智力因素素质,并且素质拓展训练是一项兼具体能和实践的综合素质教育,既有个人的挑战项目,也有分组挑战类、集体挑战类,既有室内、模拟场地,也有野外项目,既有空中项目、陆地项目、水上项目,也有军事项目及定向越野等,多样的组织活动形式能够提供多样的情境,给心理素质提升以充足的空间,所以,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会观察、会记忆、会想象、会思维、会注意等智力方面的能力,且使学生们愿学、好学、乐学、勤学、独立学习,培育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责任心等非智力方面的能力。正因为如此,心理素质的提升应当渗透在素质拓展训练的每个过程之中,我们必须牢牢地抓住心理素质这一核心。促进心理素质的提升是素质拓展训练的核心,然而当前,在学生素质拓展过程中,有些项目常常局限于某种智力的或非智力的考量,而不是从整体着眼,这种方式不符合拓展整体心理素质的要求。因此,有意识地设计拓展项目,做到既促进智力素质的提升,又利于非智力素质的发展是学校心理教育的首要问题。心理素质不是某种单一素质的机械相加,而是整体素质的有机融合,体现为心理潜能、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品质的完美统一。

2素质拓展训练的基础:心理体验。

在心理学中,体验是指一种由诸多心理因素共同参与的心理活动。体验中不仅有认知的参与,而且还有情感的投入,最终生发出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领悟,也就是说,体验是在与一定经验关联中发生的情感融入和态度、意义的生成。从学校心理教育的视角来看,心理体验是指在素质拓展训练中,通过情境和活动,学生体验到内在生命的流动,本真生命的能量,瞬间高峰体验带来的幸福感,如自我挑战类项目,它能在个体的内在体验中,激发个体的心理潜能,超越先前的自我,重塑新的自我,完成自身的一次超越。心理体验是素质拓展训练的基础,素质拓展训练的成效不是依据认知水平的高低,而是取决于主体内在是否产生了真切的体验以及体验的程度。心理体验不是指向训练的结果,而是指向训练的过程,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如果每个人的陶冶道路最终是指向一个基本问题,那么就用不着像盼望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解答一样地期待着答案。其实,真理就蕴含在自身的本质之中,这里敞亮了本源的空间,实现了存在意识,其表述本身就是答案”[2],体验不是获取成长的手段,体验过程就蕴含着成长。在素质拓展训练中,只有有了心理体验,心理训练才能有效展开,心理成长才能最终落实,心理素质才能逐步提升,否则,没有心理体验作为基础,那么素质拓展训练的其他要素是无法进行的。其次,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在户外设置一系列新颖、刺激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面对挑战,在体验的过程中,去交往、对话、成长,由此可见,注重体验是素质拓展训练的活动性质。最后,从学校心理教育的视角来看,心理体验是心理内化的基础,素质拓展训练把心理体验作为基础,是使心理体验成为心理建构的桥梁,从而激发心理的内化机制,在内化过程中澄明、生成与建构,达成心灵的变更。因此,心理体验是素质拓展训练的基础,在素质拓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心理体验,使学生感受到丰富的心理体验,为素质拓展训练的有效展开奠定坚实基础。丰富多样的心理体验是素质拓展训练的基础,也是提升整个心理素质的重要过程,然而当前学校素质拓展训练并没有在这一环节上有更多的引导,使得学生体验不深,出现“走过场”的思想。素质拓展训练是体验式学习的一种形式,是借助户外设置的项目,让学生去体验,接受个人潜力激发和团队凝聚力的挑战,因此,在拓展训练中我们要遵循体验式学习的规律。因此,在活动中首先应重视体验的过程。体验是拓展训练取得成功至关重要的方法和途径,它不能仅仅流于形式,而是一个过程。因此,在实际活动中要让每个学生充分地体验过程,并且一定要体验到位,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其次要合理地设计体验内容,体验式学习强调学习的连续性和学生与环境的交互性,这首先要明确训练的目的、掌握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明确体验环节,合理设计活动流程,从而促进学生的丰富体验。

3素质拓展训练的方式:心理训练。

心理训练是提升心理素质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有的学者认为“心理训练是在心理学的指导下,通过从事有组织、有系统的心理活动,增强并保持心理机能,培养心理技能,养成良好的心理活动习惯,最终提高心理活动的效率”[3],接受心理训练的人实际上是在进行一系列的学习,包括认识的突破、情绪和情感的调适、行为的转变和人格的改善,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个人在整体上获得成长,心理成熟起来,生存的质量得到提高。心理训练的特殊性体现在它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是以外在的影响力为主导,而是以投身于心理训练当中的个人的内在力量为主导。它的着重点不在于改变人的某些心理与行为本身,而在于帮助个人自己改变自己,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训练的过程。素质拓展训练中的心理训练主要包含认知训练、情意训练和行为训练,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心理行为训练,它是一种磨练人的意志的训练方式。通过挑战一些极限的训练科目,使受训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激发出潜能,从而超越过去无法超越的'事情,从而提高受训人员的意志力。心理训练是素质拓展训练的方式,素质拓展训练从最初的起源到当今的发展,都是以心理训练作为其方式的。每一种心理品质的形成都可以通过心理训练得到增强,当采用心理训练这种方式时,个体真真切切在体验心理的变化,在面对种种特殊情境中挑战自我、熔炼团队,通过训练、感受、分享、总结、应用,促进自信、团结等优良品格的形成。其次,从提升心理素质的方式来看,心理训练最为适宜,心理训练不仅贴合素质拓展训练的基础,突出主体的自我体验,注重主体的自我发展,参与性强,可迁移性强,而且接受程度快,契合当下体验教育思潮,又与营地教育、大自然教育理念相吻合,这种方式令当下许多人所称道。从活动效果来看,参加过心理训练的学生大都有较强的感受,这无疑都是对心理训练这种方式的肯定。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训练,能够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当前,素质拓展训练在活动形式上类型多样,既有集体类项目、小组类项目,还有个人的活动项目,具体主要包括体验创新类、团队构建类、合作竞争类、激烈挑战类、沟通合作类、活跃气氛类、增强信任类、团队建设类等活动类型,多样的活动类型使心理成长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在活动内容上新颖刺激、富有一定挑战性,既有突破自我极限的个人项目“空中抓杆”“信任背摔”等,又有集体项目“穿越电网”、小组项目“无敌风火轮”等,多彩的活动内容能够感受不同层面的心理成长。在活动基本形式上,林林总总,既有集体活动式、又有小组活动式、个人活动式,集体活动式集中表现在团队建设等活动项目中,小组活动式集中表现在合作竞争类等活动项目中,个人活动式集中表现在激烈挑战类等活动项目中,形式上的多元也带来不同方式的心理成长。借助素质拓展训练多样的活动类型、多彩的活动内容、多元的活动形式,心理训练这一方式能够得到有力的开展,然而,心理训练后的践行才能促使心理行为的养成。当下,心理训练方式大都追求多样化,却渐渐忽视了心理训练的最终目标是身体力行的践行,以促使心理行为的养成,从而提升心理素质,促进心理的成长,而这恰恰是学校心理教育的最终追求。

4素质拓展训练的归宿:心理成长。

心理成长即个体在心理上的生长与发展,心理成长是素质拓展训练的归宿。在素质拓展训练中,一个人在心理体验一项活动后,最终还必须转化为心理成长,素质拓展训练才会有效、稳固,近半个世纪素质拓展训练的发展也恰恰说明了这一点,为什么许多人参加完素质拓展训练一进入到具体的生活实际中,偶尔有困境与挑战,便会不知所措呢?主要还是心理成长不够,因此,在心理教育中,我们必须注重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以便促使心理成长能够体现在行动中。从素质拓展的起源来说,其训练的最终就是要能够通过训练,提高心理素质,将其在训练中的所思所感所获带入到生活之中,从而转化为其内在的生长力。沈贵鹏认为从心理教育的视角来看,心理成长的本质是一种自主成长,虽然它要借助一定的外在条件和外力作用,但外部因素只有转化成学生的内在动力才能真正推动心理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心理自助是心理教育的目标归宿,人只有过渡到“自助”的境界才标志着心理的真正成熟,才能在众多的人生抉择中取得主动[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提出“学会生存”教育命题时曾指出“人的发展从生到死是一个辩证的过程,从认识自己开始,然后打开与他人的关系。从这种意义上说,教育首先是一个内心的旅程,它的各个阶段与人格不断成熟的各个阶段是一致的[5]。”其实质就是要使学生认识自己,把握自身,学会自我选择与规划,而不是一味地在盲从与跟风中渐渐丢失了自我,这其实就是要求我们“自助”,拥有独特的想法,成为独立的人,过有意义的人生,心理成长是人存在的核心和主导,素质拓展训练是以心理成长为归宿的,其最终目标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去开发心理潜能,发展心理特点,促进心理成长。心理的成长是素质拓展训练的最终归宿,在学生素质拓展训练中,当前素质拓展训练在很大程度上渐渐偏离了这一目标,其目标的设定仅仅限制在团队合作、个人挑战等表层,而不是深入到素质拓展训练的最终归宿,这种偏离显然不符合素质拓展训练的初衷。因此,素质拓展训练的目标是要达到“助人者自助”的层面,素质拓展训练不能仅仅局限在某些心理能力、心理品质等的培养和提高上,而是最终要达成学生心理的自我成长。心理成长不是经训练出的某些心理能力、心理体验、心理品质等的表层提升,而是主体整体全部方面的深层发展,体现为心理潜能、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品质的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燕国材.论心理素质及其教育[j].云梦学刊,2000,21(3):72.

[3]郑军.心理训练:成就一生的心灵加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59.

德育教育管理模式的路径分析论文篇十四

摘要:信息化时代促进了社会信息快速传播,信息化给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以信息的视角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同行专家进行咨询、查阅资料等形式了解当前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创新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模式,以期促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

如今,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谁掌握了信息就是谁的世界。网络信息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获取知识、人际交流、展现自我的舞台。但由于社会环境变迁,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应紧密结合时代的发展和掌握学生具体情况,认真分析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构建科学的信息管理机制,注重教育内容的选择与优化,创新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模式,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德、智、技等全面发展,培养符合社会、生产和管理一线岗位所需要的人才。为此,笔者开展了深入调研。

一、调查情况综述。

随着当今社会环境的变化,高职院校学生基本上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或其他智能终端,网络信息已渗透到其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新常态对于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既是挑战,同时也是创新德育教育模式的最佳时期。为更好地完成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工作,笔者针对高职院校学在获取网络信息的行为模式、心理特征、价值取向等特点进行了调研。并对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工作者进行了访谈,了解与掌握高职院校不同年级的学生使用信息、媒体、网络中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同时,通过查阅收集已有的研究成果,将它与本次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的结果进行对照分折,努力探寻信息快速传播对高职院校德育教育产生影响的原因。

1.问卷调查。

笔者选择贵阳护理职业学院、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和贵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800份问卷,收回786份,有效问卷774份。问卷调查发现:多数学生运用智能手机、电脑等上网获取信息。在回答关于“你上过网没有?什么时候开始的?”问题时,调查结果显示:所有的学生基本上过网,有83.6%的学生在上大学前就上过网,有14.3%的学生在大学以后开始上网,有2.1%的学生现在上网还需要别人的帮助,也算是上过网,可以说现在的高职学生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网络信息。在“回答关于你在校期间课余时间在做什么事”的问题时,有52.3%的学生选择的是上网,有31.2%的学生选择的是看书、学习,有19.1%的学生选择的是参加各种课余活动,有7.4%的学生选择的是其他。在回答关于“上网时主要干些什么?”的问题时,有27.6%的学生是浏览网页、无目的,有47.4%的学生是聊天、听音乐、看视屏,有14.2%是上网学习、查阅资料,有10.8%是上购物、打游戏等。在回答关于“一天上网多长时间?”的问题时,有31.3%选择不好确定,有26.7%选择课余时间基本都上,有15.4%选择有需要时才上,有27.6%选择无聊时就上等。此外,笔者还对少数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进一步了解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使用网络信息教育和获取德育信息的情况。

2.专家咨询。

笔者咨询了贵州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名师(高职院校德育研究方面的专家),这些专家长期从事高职院校德育研究工作,或曾在一线从事德育工作,他们拥有较深德育理论和实践经验,掌握高职院学生的特点,他们对笔者的研究给予了充分的理论指导。与此同时,笔者还与不同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课理论课教师进行了交流讨论,更多地了解不同类别专业的`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共性和特性。

3.查阅文献。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查询结果显示:目前有关的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德育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在研究方法上多数都是属于描述性研究,专门针对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实证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提出的论点论据没有比较权威的调研数据作支撑,导致研究内容空洞乏力,说服力不强等。基于以上原因,笔者从信息的视角对高职院校德育教育进行研究,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运用教育学、社会学等原理进行跨学科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查阅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结合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实际探索可操作性的研究途径,为科学构建信息时代下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模式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信息时代下的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现状。

现代的科技、网络、信息打破了地域、时空和人际的界限,使其不受时间、地点和人群的影响而广泛传播。在这种背景下,信息传播模式也有利于德育教育内容的选择,调动德育教育主体的广泛参与;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拓展道德认知、丰富道德内容;有利于调动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有更多机会了解社会发展形势,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意识,自我调适心态,向往美好生活、提早做好就业准备,缓解就业压力等。顺应时代发展,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对德育教育重视不够、抓得不够;德育教育内容空洞,缺乏说服力;德育教育形式空泛,失去吸引力;德育教育队伍素质不高,失去影响力等。

1.高职院校德育教育重视不够。

信息具有开放性、广泛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它使当下高校德育教育发生较大的变化,传统的高职院校德育教育采取的“一元主导”地位和权威受到极大的挑战,马克思主义在德育教育中的绝对领导地位和作用受到动摇。信息的快速传播使得不同地域文化之间交流与融合在所难免。调研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学生都在上网,网络信息是他们获取个人伦理道德观念的重要来源。信息传播的内容必然有东方文化,也有西方文化,两者之间存在意识上的差异,不同民族文化所传导的价值不再具有不可撼动的统摄力,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社会精神价值的多元性并存。传统的高校德育教育绝大多数都采用理论灌输的方式进行,当前,网络技术的普及,学生获取的信息量成倍增加,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绝对统治地位受到挑战。但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并没有利用网络作为德育教育的途径,没有抢占信息教育领地,或者说重视力度不够,导致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效果不理想,有脱离社会现实的现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