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三河古镇游玩(通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3:29:21 页码:13
最新三河古镇游玩(通用10篇)
2023-11-18 13:29:21    小编:ZTFB

总结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科技领域如何进行总结?有没有一些科学的方法和步骤?以下是一些总结范文的精华部分,供大家观摩学习。

三河古镇游玩篇一

朱家角小镇属于一个比较具有特色的小镇子,拥有很多古建筑,干净整洁,而且整个小镇子又分为很多村落。你可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以及各种恬静生活方式,可以在让人更好的去感受生活和生命。

朱家角小镇子里还有一个湖泊,在湖的周围还有一些芦苇、栏杆以及各种其他的建筑。在这里还有很多养殖鱼虾以及各种河蚌、螺蛳等。可以在这里垂钓或者就吹吹风、看看芦苇,哪怕是走走都比较好的。

在朱家角小镇里有一个和慈门寺相连着的街道。可以去慈门街和慈门寺一趟,这个寺庙是明嘉靖年修建的,很有以前的风味而且曾经做过医院,门口有很大的雌雄银杏树。而慈门街上有很多文昌阁、碑刻以及手工艺品等,属于一个商业、旅游为一体的街道。

珠溪园是朱家角镇上一个园林式的建筑,以前是蔡氏墓地,里面有池塘、小河、小桥等,而且有很多松柏、梅树、榆树、铁树等名贵的树木和花草,还是可以去看看的。

课植园是一个庄园式的地方,属于花园类地方,有厅堂、假山以及园林区三部分组成,而且假山里还有一个高五层的建筑,在上面可以看到小镇的全景。园区内还有祝枝山的碑刻、文征明的诗词。还有数十亩的'各种花草树木、假山荷花池、九曲桥以及各种亭台楼阁等。很有古代生活情趣。

圆津禅寺是元代的一个菩萨庙,有很多文人雅客在这里留下诗画墨宝,而且有很多碑文等,在这里可以去一下亦峰居、漕溪草堂以及清华阁等。每个建筑都别具特色又浑然一体,还是比较值得去的。

朱家角的酱菜也是一绝,在这里还有一个涵大隆酱园,主要生产一些酱油、酱菜、腐乳、酒和醋,是朱家角镇的一大特色。在这里还可以吃很多特色的小吃等,属于一个吃玩可兼顾的地方。

三河古镇游玩篇二

下面是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三河古镇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更多资讯尽在应届毕业生网!

 


古镇三河地处合肥市肥西县境内,位于巢湖之滨,与庐江县、舒城县相邻,素有‘一步跨三县,三县闻鸡鸣’之称,是安徽省16个著名大镇之一,合肥新十景之一。

古老的三河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因丰乐河、杭埠河和小南河三水流灌其间而得名。早在战国时期古镇就已具雏形,因为经常有许多水鸟在这里聚集所以在那时又被称为鹊渚、鹊岸;直到明朝才被称为三河。在这三条河流中,主要的河道要数丰乐河和小南河了。镇内,河水缠绕五里长街;镇外,圩堤交错,支津回互;具有外环两岸、中峙三洲的独特地貌,占尽庐南水乡地利,是安徽著名的鱼米之乡。因为这里交通便利,本地的稻米鱼虾,上游的山货特产,下游的丝绸百货都经过此地集散后流向四面八方,故三河赢得了 ‘装不完的三河’和‘皖中商品走廊’等美誉。

古镇三河自古就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历史上是著名的古战场。春秋战国时期,在这里发生过吴、楚之争的鹊岸之战。明末,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利用三河为跳板攻打庐州,在三河缴获双樯巨舟300余艘,并凭借着三河的有利地形建立了水军。清咸丰八年,太平军将领陈玉成在此歼灭湘军悍将李续宾部及曾国藩胞弟曾国华等共6000余人,这就是史上有名的“三河大捷”。现今还保存有太平军城墙遗址、大捷门等。

古镇三河水乡如梦,古河如画。水多,河多,行走不方便,所以桥也自然多了起来,仅在小南河上就有三县桥,望月桥,天然桥,人民桥等5座桥梁。这些桥,不但古韵犹存,而且座座桥名都有着不同的传奇故事。就拿望月桥来说吧:望月桥是古镇三河新建的风景桥,是一座拱形踏步单孔石桥。整座桥全是用厚青石铺就,栏杆上皆有青石浮雕。晚上登上这座桥,仰望空中明月,俯瞰水中倒影,会给您诗一般的感受。在众多桥梁中最为著名的还要数三县桥了。或许大家会问为什么会称它为三县桥呢,那是因为这座三县桥是三河古镇现存的古桥中历史最久的一座,横跨小南河上,位于古镇的中心,成为连接肥西、舒城、庐江三县的纽带,所以称三县桥。由于整座桥全是用大料石搭建,所以当地人又称它为石头大桥。最令人称奇的当数三县桥的建桥工艺了,当年一块块桥石都是用煮熟的糯米加鸡蛋清熬成的浆灌缝牢牢地粘结在一起的.呢。

古镇三河因水得名也因水而闻名。三河水美,水给古镇带来了灵性,但也不断遭受水患之苦。特别是1991年7月11日16时17分,丰乐河水位高达14·23米,新圩段大堤溃决,古镇三河遭受灭顶之灾,被特大洪水吞没。在那场震惊全国、震动世界的特大洪水面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下,全国人民和国际友人的援助下,上下一心,军民合力,解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6000余人,创造了百年不遇的大水中未淹死一人、饿死一人、病死一人的亘古奇迹。

现如今到三河旅游,我们不仅可以参观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的旧居,欣赏如画的水乡风光,更能品尝美味的三河美食:三河米饺、油炸烧卖、油炸狮子头等等香脆酥鲜。还有三河虾糊、酥鸭元宝、八宝酥鸡等名菜,酥鸡、酥鸭不仅皮、肉、骨皆可入口,特别好吃!

各位团友三河我就讲到这里了,接下来就请大家走进三河,亲身去体验一下它那别样的风情吧!

三河古镇游玩篇三

欢迎参加三河古镇一日游活动,我是安徽旅行社的导游员xx,大家叫我小x就好了,孔子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大家的到来让我感到非常的喜悦,同时呢,也希望我的服务能另大家感到满意。站在我旁边的这位就是我们此次旅游活动的司机x师傅,x师傅有十几年的驾龄。车技非常的娴熟,大家可以把两颗心交给我们,把放心交给我们的x师傅,把开心交给我。共享此次的旅程。

各位游客朋友们,我们的旅游车马上就要开动了,请大家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有秩序的上车。大家都坐好了吗?从此地到三河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呢,我先给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三河古镇。

三河古镇位于合肥市肥西县境内,处于巢湖之滨。南与庐江接攘,西与舒城相邻。素有"一步跨三县,三县闻鸡鸣"之称。古镇三河因丰乐河,小南河,杭埠河,三水流于其间而得名,为安徽较为著名的渔米之乡。本地的稻米鱼虾,上游的山货特产,下游的京广百货,苏杭丝绸,都在此集散,流向四面八方,走进千家万户。所以历史上三河,又有小南京,小上海的称谓。古镇三河距今己有2500多年的历史,因水鸟多在此聚集,称为鹊渚,鹊岸,直至明朝才称为三河,一直沿用至今。此外三河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其中最著名的是1858年的三河大捷。古镇三河历来以其古老,秀丽,繁华而闻名于世,镇内的古街,古巷,古民居等佐证了三河的古老,此外三河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三河虾糊,酥鸭元宝,皆为特色。

各位游客朋友们,过了这座桥我们就进入三河古镇了,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准备下车。

大家看到的那座纪念碑,叫军民坝纪念碑。碑上书写着军民共建,铜墙铁臂八个大字,它是1992年三河镇人民在重建家园时,根据群众提议,在此树立的一座纪念碑,以纪念1991年三河古镇遭受特大洪水时,合肥军民其心协力,解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6000余人,创造了百年不遇的洪水未淹死一人,未饿死一人,未病死一人的亘古奇迹。

走过一条繁华的街道,就到了丢掉水乡古镇的东大门,大家请看那座高大的牌楼,上面书写着大捷门三个大字,它是为了纪念太平天国在这块土地上勇战湘军,大获全胜的历史功绩。1858年11月太平天国次陈玉成,李秀成根据计划,围捷三河,全歼湘军精锐李继宾部六千余人,取得了近代史上有名的www。三河大捷。第二年,也就是陈玉成二十二岁那年,他因战功显赫而被洪秀全封为英王,在三河,人们习惯于把三河大捷时陈玉成的指挥部称为英王府。将通往英王府的这条路称为英王路,前面就是英王府,大家可以进去自由参观一下。

在英王路的斜对面,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物它就是万年台,清朝咸丰年间,三河建有两座万年台,前者为师傅所建,后者系徒弟所造,他们两人建万年台时,约定都用八根柱子,谁知第二年,师傅用偷梁换柱法,将柱子抽去四根,仅留下四根,所以城隍庙的万年台只有四根顶梁,看上去十分精巧,雅观,造型超过了他徒弟所建的大王庙万年台,此万年台系后重建的。

大家向右走,现在大家来到的就是古西街。街道不宽,全是青石板铺就的路,两侧民居多建于明清时代,古西街原长五百来米,曾号称五里古街。三河镇在古时交通闭塞的'情况下具有水乡交通便捷的优势,使这里的商品经济一时得到空前的繁荣。

三河街多,巷子也多,大小巷子26条。在众多的巷子中,最著名的要数我们眼前的一人巷。因为它是三河最古老最悠长的深巷,进出只容一人通过。一人巷的尽头有间民房,曾经是杨振宁博士客居的地方。杨振宁博士的母亲罗孟华女士是三河人,一九三七年二一月,合肥沦陷,杨振宁随母亲到三河读书,就客居在这间简陋的民房内。

三河街多,巷多,桥也多。三县桥是古镇三河现在古桥中历史最久的一座横跨小南河上,位于古镇的中心,成为连接肥西,舒城,庐江三县的纽带,所以称为三县桥,当年建桥工世十分讲究,一块块桥石用糯米,加鸡蛋清熬成的浆灌缝。牢牢的粘结在一起,相传这座桥是位包和尚化了半辈子缘才修建成的。

各位游客朋友们,我们的浏览就要结束了。下面我们一同去品尝三河的美食。

三河古镇游玩篇四

三河古镇,古名鹊渚、鹊尾(渚)、鹊岸,是江南水乡古镇,国家aaaaa级景区。位于肥西县南端,地处肥西、庐江、舒城三县交界处。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在此汇合,经新河向东流约15公里入巢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安徽古镇三河。

导游词。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各位朋友:

非常高兴向各位朋友介绍美丽的三河。三河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自古水陆通衢,车船辐辏,百货交通,商贾云集,甚是繁荣,曾于1949年设市,当时人口5.6万,被誉为皖中商品走廊,是典型的中国水乡古镇。21世纪的三河正在缔造新的辉煌,21世纪的三河旅游业展开了腾飞的翅膀。开放、和谐、美丽、神奇的三河,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得天独厚,日新月异。三河镇把旅游业确定为“十五”期间三河经济的龙头产业,按照“高起点,新思路,大手笔,创一流”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把三河纳入合肥大旅游经济发展圈;高标准建设,打造“合肥顶级,安徽精品”的旅游产品;优化旅游环境,把三河建成最适宜人类旅居的城镇;壮大旅游产业,使旅游业成为三河经济发展的支柱,努力塑造“经济强镇、生态新镇、历史名镇”的旅游城镇形象。世纪之交,千年更替,改革开放的三河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三河。三河人民热情好客,珍重友情,渴望海内外朋友到三河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并分享三河经济腾飞的欢乐。

三河,座落在巢湖岸畔,地处合肥、六安、巢湖三市交界处,位于安徽省城合肥至黄山、九华山的旅游黄金线上,距合肥35公里,因环镇而抱的丰乐河、杭埠河与流贯镇内的小南河合而为一而得名。镇内五里长街,古建筑飞檐翘壁,雕梁画栋,青石板路光滑清澈,见证着三河所经历的风雨岁月;镇外,河湖环绕,稻花飘香,碧波万里,风光潋滟,一派“‘春秋’古镇,皖中水乡”的美丽风光,形成了“外环两岸、中峙三洲”的独特地貌。三河是具有2500多年的水乡古镇,史称“鹊渚”,是全国文明村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安徽省环境优美镇,合肥市“新十景”之一。

三河,以水乡古镇为特色。源于水,灵于水,活于水,盛于水,水是三河的灵魂。2900米小南河穿镇而过,潺潺流淌,清澈见底,河上古桥横跨,水中游船荡漾,河边垂柳拂水,岸上却是古老的徽派建筑群和百铺相连的古大街,前门店铺,后门码头,依河傍水,河街相连,再现了一幅现代的“清明上河图”。

三河镇以水乡古镇为特色,形成了江淮地区独有的“八古”景观。自古就有的古河,从古代流淌到今天;古河上有石桥,连接着记忆与梦想;走进古圩,则让我们感受到原始的自然风光;青石板上的古街巷,保留着历史街区德肌理;古民居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形成少见的晚清建筑群;古茶楼依堤傍水,荟萃了三河饮食文化的精华;曾经十分红火的古庙台,缭绕着昔日的沧桑云烟;太平军遗下的两段城墙,则给我们留下了古战场的战火痕迹。总之,三河八古,佐证和诠释着三河的古老,给今天的游客增添了访古探幽的雅兴和情趣。

非物质文化遗产,庐剧作为中国一个剧种,在江淮地区广为流传。三河是庐剧的发源地,庐剧的第一剧目——《小辞店》生活来源于三河,至今民间仍流传着《小辞店》里发生的缠绵纯洁的爱情故事。

三河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体现了中国南北文化的交融,至今,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民间仍自发举办耍龙灯、闹旱船、河蚌舞等活动,端午节时,人们做粽子、玩龙舟;中秋节仍玩火把;婚丧娶嫁,仍抬花轿、请“良玩”,保存着淳厚的民风。

三河饮食,以徽派菜系为底蕴,融百家菜系之长,堪称中国饮食的一大奇葩,闻名遐迩,传统宴席—“八八席”、“八四席”,无不传递着久远饮食文化的底蕴,“三河酥鸭”、“米粉虾”、“豆腐面鱼汤”等名菜无不展示水乡的风韵,“三河小米饺”、“三河马蹄酥”让你回味无穷,还有三河茶干、三河米酒,工艺品三河羽毛扇更让人流连忘返。至今,仍保存明清民谣《十大舍不得》:“一舍不得三河街花花世界,二舍不得大河水淘米洗菜……”

游览三河,观赏的是风景,感受的却是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三河,这座镶嵌在巢湖岸畔璀璨的明珠,以“水乡古镇”独特的魅力,笑迎四方宾朋。

三河古镇游玩篇五

下午,烈日炎炎,我和哥哥黄果一起来到了偏岩古镇。

“天哪!好热啊!”我吐着舌头,情不自禁地说。我们很快来到了小溪边,我不禁哇了出来,因为这里的人真的好多啊!有的在溪中吃饭,有的在玩水枪,还有的甚至在玩皮划艇呢!我和哥哥抱着水枪跳进了小溪里,溪中的沙石很快就占领了我的洞洞鞋,我硌得难受,急忙跳到了岸边。

“快来看,有鱼!”有人大喊。我们急忙向他所指的方向看去,哇!一群小鱼顺着水流从上游下来了。我又赶紧蹦进溪中,拿起网子开始捞鱼。可是小鱼太机灵了,我左捞右捞,一只鱼都没有捞上来,只网到一网的石子。唉!白费功夫啦!

往上游走,我们看到了租皮划艇的地方。我们交了钱,开始痛痛快快地玩儿了。我们的小船顺流而下,可以看到旁边的水上乐园,各家饭店以及其他的皮划艇。我们的船行驶时会撞到其他东西,这可有意思啦,比如我们撞上了饭馆的遮阴棚架,撞上去的那一下,我就像要飞起来一样,好爽!我们的小船因为重心不稳而在水里打转转,就像旋转木马一样。接下来我哥一跳,船失去平衡,翻了!我的遭遇简直是太糟了吧,我的衣服全湿了,变成了一只落汤鸡。

水中的偏岩古镇太好玩了,我们就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了一个下午的偏岩之旅。

三河古镇游玩篇六

三河镇位于肥西县南端肥西、舒城、庐江三县交界处,丰乐河、杭埠河在此汇合,经新河向东流约15公里入巢湖。北距合肥40公里,距上派镇24公里,南距庐江县城32公里,西距舒城县城30公里。

对三河古镇的简短介绍也是极为重要来到这里,便遇到了两位身穿暗红和米白色长袍的老大爷,他们咱跟我们详细的讲着这里的简单介绍,可我并没注意。跟着他们的步伐我们走到了两架像黄包车一样的三轮车,上面印着四个大大的字“三河古镇”。

就这样,我们来到了这个古色古香的小镇。拉我和姐姐的大爷是安徽人,他说话我们听不太懂,他一边拉,一边给我们讲解。

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小姐的闺房,最神奇的是,晴天可以看到彩虹。走到楼里,大大的鱼塘便映入我们的眼帘,鱼塘中间有个长得像乌龟般的石头,上面爬满了乌龟和青蛙,池塘内还有两条红红的金鱼。石头上面有亮闪闪硬币,怎么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

我们上楼,在楼上往下看,又看到了那个池塘,导游走过来,拿起旁边的木板,架在从上往下留出来的水中,一道美景就出现了,银光闪闪的池塘边,竟有一道彩虹。说实话,我见到的彩虹并不多,所以我很珍惜每次见到彩虹的时间。那一刻真的很美。

最令我羡慕的是三河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体现了中国南北文化的交融。至今,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民间仍自发举办耍龙灯、闹旱船、河蚌舞等活动,特别是保持着挨家挨户的拜年,讨喜糖的风俗,小孩每逢初一早上都召集好伙伴拿个袋子去讨糖果,不管认识不认识,只要说声新年好!恭喜发财,都能得到一大把糖果,拜完年把糖果卖给小店换点花炮玩,其乐融融。端午节时,人们做粽子、玩龙舟。中秋节仍玩火把。婚丧娶嫁,仍抬花轿、请“良玩”,踩云片糕表示步步高升。保存着淳厚的民风。

就这样我们在获得全国文明城镇、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4a旅游景区等一系列“国字号”荣誉的“三和古镇”中结束了我们的安徽合肥之旅。

三河古镇位于合肥至黄山、九华山的黄金旅游线上,离市区40公里。三河古镇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交汇而得名。三河古镇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面积4。71平方公里。

三河古镇以八古(古河、古桥、古圩、古街巷、古茶楼、古民居、古庙台、古战场)诱人,具有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水乡古镇特色”。素有“游在黄山,食在三河”之誉。

三河古镇游玩篇七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您的导游程灿,欢迎您来到千年运河第一古镇――窑湾。

穿过眼前的门楼儿,时光仿佛倒转,一座明清风格的小镇子展现在我们面前。您瞧这青砖黛瓦,既有着北方民居的稳实厚重,又兼具南方建筑的灵巧雅致,真是别具特色。

窑湾古镇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它兴起于京杭运河的开挖,鼎盛于漕运的发达。到了明清时期,不大的镇子,商贾官宦穿梭其间,达官贵人招摇过市,会馆和商铺云集、钱庄和茶楼林立,庙宇和教堂并存,来自英美的传教士在天主教堂里诵经布道……真可谓市井繁华,人气旺盛。

今天咱们就去逛一逛窑湾的古街古巷,品一品古镇的古色古香吧。

走在小街的青石板路面上,一溜儿望过去,路两旁的店铺门脸儿都不大,一家紧挨着一家,您可以随意地走一走看一看。吃的'、喝的、穿的、用的、玩儿的,看上去就透着一股淳朴劲儿,一如当地淳朴的民风。

各位朋友,不知您有没有闻到有一股香味一直跟随在我们左右,而且越来越浓。香味就是来自于这里――赵信隆酱园店。您看,门前的对联也写得有趣:黑酱自黑非墨染,甜油微甜是蜜香。甜油可是咱们窑湾特有的一种调味品,它比酱油更提味儿,比味精更养生,尝一口甜丝丝的,满口生香。当年乾隆皇帝路过此地,品尝过甜油之后,赞不绝口,并且命人将其运到了宫中。既然连尝遍了山珍海味的乾隆皇帝都对甜油爱不释手,那这甜油一定自有它的奇妙之处。那接下来就请随我一起到作坊里去一探究竟吧。

瞧!这景象够壮观吧?整个院落被200多口大缸挤得满满当当,每一口缸上都盖着一只斗笠,来给它遮风挡雨。这些大缸已经在这儿呆了300多年了,别看它们其貌不扬,这肚子里可是自有乾坤。精选的黄豆和面粉加工发酵后放入缸内,再加入水和盐,然后经过整整一百八十天的日晒和夜露,才能逐渐形成,它可是凝结了日月之精华。如此漫长的等待是值得的,甜油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健康养生,窑湾人的餐桌上都离不开它,不知是不是因为常吃甜油的缘故,这里的长寿老人也比别处要多呢。

刚才提到了乾隆皇帝,咱窑湾有一样东西还是他给赐的名儿呢,那就是中国绿酒――窑湾绿豆烧。此酒色泽金黄,乍一看宛如绿豆汤的颜色,品一口香醇可口,回味悠长,既有白酒的甘醇,又有果酒的香甜,还具有药酒的滋补疗效呢。

当年进贡给乾隆皇帝的窑湾绿豆烧,如今却是咱们当地百姓的寻常饮品。夕阳西下,忙完了一天的活计,窑湾的人们坐在自家的院子里,抿上一口绿豆烧酒,就一口自家腌的鱼干儿或是咸鸭蛋,那感觉,别提多惬意了!

各位游客,天色渐晚,喧闹了一天的小镇逐渐沉寂了下来,这样宁静的夜晚,在都市里可是少有的。游客朋友们,回头望一眼这暮色中的窑湾,这座千年古镇在静默中期待您的下一次光临!

三河古镇游玩篇八

三河古镇,古名鹊渚、鹊尾(渚)、鹊岸,是江南水乡古镇,国家aaaaa级景区。位于肥西县南端,地处肥西、庐江、舒城三县交界处。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在此汇合,经新河向东流约15公里入巢湖。以下是2篇关于三河古镇的。

导游词。

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古镇三河地处合肥市肥西县境内,位于巢湖之滨,与庐江县、舒城县相邻,素有‘一步跨三县,三县闻鸡鸣’之称,是安徽省16个著名大镇之一,合肥新十景之一。

古老的三河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因丰乐河、杭埠河和小南河三水流灌其间而得名。早在战国时期古镇就已具雏形,因为经常有许多水鸟在这里聚集所以在那时又被称为鹊渚、鹊岸;直到明朝才被称为三河。在这三条河流中,主要的河道要数丰乐河和小南河了。镇内,河水缠绕五里长街;镇外,圩堤交错,支津回互;具有外环两岸、中峙三洲的独特地貌,占尽庐南水乡地利,是安徽著名的鱼米之乡。因为这里交通便利,本地的稻米鱼虾,上游的山货特产,下游的丝绸百货都经过此地集散后流向四面八方,故三河赢得了‘装不完的三河’和‘皖中商品走廊’等美誉。

古镇三河自古就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历史上是著名的古战场。春秋战国时期,在这里发生过吴、楚之争的鹊岸之战。明末,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利用三河为跳板攻打庐州,在三河缴获双樯巨舟300余艘,并凭借着三河的有利地形建立了水军。清咸丰八年,太平军将领陈玉成在此歼灭湘军悍将李续宾部及曾国藩胞弟曾国华等共6000余人,这就是史上有名的“三河大捷”。现今还保存有太平军城墙遗址、大捷门等。

古镇三河水乡如梦,古河如画。水多,河多,行走不方便,所以桥也自然多了起来,仅在小南河上就有三县桥,望月桥,天然桥,人民桥等5座桥梁。这些桥,不但古韵犹存,而且座座桥名都有着不同的传奇故事。就拿望月桥来说吧:望月桥是古镇三河新建的风景桥,是一座拱形踏步单孔石桥。整座桥全是用厚青石铺就,栏杆上皆有青石浮雕。晚上登上这座桥,仰望空中明月,俯瞰水中倒影,会给您诗一般的感受。在众多桥梁中最为著名的还要数三县桥了。或许大家会问为什么会称它为三县桥呢,那是因为这座三县桥是三河古镇现存的古桥中历史最久的一座,横跨小南河上,位于古镇的中心,成为连接肥西、舒城、庐江三县的纽带,所以称三县桥。由于整座桥全是用大料石搭建,所以当地人又称它为石头大桥。最令人称奇的当数三县桥的建桥工艺了,当年一块块桥石都是用煮熟的糯米加鸡蛋清熬成的浆灌缝牢牢地粘结在一起的呢。

古镇三河因水得名也因水而闻名。三河水美,水给古镇带来了灵性,但也不断遭受水患之苦。特别是1991年7月11日16时17分,丰乐河水位高达14·23米,新圩段大堤溃决,古镇三河遭受灭顶之灾,被特大洪水吞没。在那场震惊全国、震动世界的特大洪水面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下,全国人民和国际友人的援助下,上下一心,军民合力,解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6000余人,创造了百年不遇的大水中未淹死一人、饿死一人、病死一人的亘古奇迹。

现如今到三河旅游,我们不仅可以参观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的旧居,欣赏如画的水乡风光,更能品尝美味的三河美食:三河米饺、油炸烧卖、油炸狮子头等等香脆酥鲜。还有三河虾糊、酥鸭元宝、八宝酥鸡等名菜,酥鸡、酥鸭不仅皮、肉、骨皆可入口,特别好吃!

各位团友三河我就讲到这里了,接下来就请大家走进三河,亲身去体验一下它那别样的风情吧!

欢迎参加三河古镇一日游活动,我是安徽旅行社的导游员王兵,大家叫我小王就好了,孔子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大家的到来让我感到非常的喜悦,同时呢,也希望我的服务能另大家感到满意.站在我旁边的这位就是我们此次旅游活动的司机李师傅,李师傅有十几年的驾龄.车技非常的娴熟,大家可以把两颗心交给我们,把放心交给我们的李师傅,把开心交给我.共享此次的旅程.

各位游客朋友们,我们的旅游车马上就要开动了,请大家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有秩序的上车.大家都坐好了吗?从此地到三河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呢,我先给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三河古镇.

三河古镇位于合肥市肥西县境内,处于巢湖之滨.南与庐江接攘,西与舒城相邻.素有"一步跨三县,三县闻鸡鸣"之称.古镇三河因丰乐河,小南河,杭埠河,三水流于其间而得名,为安徽较为著名的渔米之乡.本地的稻米鱼虾,上游的山货特产,下游的京广百货,苏杭丝绸,都在此集散,流向四面八方,走进千家万户.所以历史上三河,又有小南京,小上海的称谓.古镇三河距今己有2500多年的历史,因水鸟多在此聚集,称为鹊渚,鹊岸,直至明朝才称为三河,一直沿用至今.此外三河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其中最著名的是1858年的三河大捷.古镇三河历来以其古老,秀丽,繁华而闻名于世,镇内的古街,古巷,古民居等佐证了三河的古老,此外三河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三河虾糊,酥鸭元宝,皆为特色.

各位游客朋友们,过了这座桥我们就进入三河古镇了,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准备下车.

大家看到的那座纪念碑,叫军民坝纪念碑.碑上书写着军民共建,铜墙铁臂八个大字,它是1992年三河镇人民在重建家园时,根据群众提议,在此树立的一座纪念碑,以纪念1991年三河古镇遭受特大洪水时,合肥军民其心协力,解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6000余人,创造了百年不遇的洪水未淹死一人,未饿死一人,未病死一人的亘古奇迹.

走过一条繁华的街道,就到了丢掉水乡古镇的东大门,大家请看那座高大的牌楼,上面书写着大捷门三个大字,它是为了纪念太平天国在这块土地上勇战湘军,大获全胜的历史功绩.1858年11月太平天国次陈玉成,李秀成根据计划,围捷三河,全歼湘军精锐李继宾部六千余人,取得了近代史上有名的三河大捷.第二年,也就是陈玉成二十二岁那年,他因战功显赫而被洪秀全封为英王,在三河,人们习惯于把三河大捷时陈玉成的指挥部称为英王府.将通往英王府的这条路称为英王路,前面就是英王府,大家可以进去自由参观一下.

在英王路的斜对面,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物它就是万年台,清朝咸丰年间,三河建有两座万年台,前者为师傅所建,后者系徒弟所造,他们两人建万年台时,约定都用八根柱子,谁知第二年,师傅用偷梁换柱法,将柱子抽去四根,仅留下四根,所以城隍庙的万年台只有四根顶梁,看上去十分精巧,雅观,造型超过了他徒弟所建的大王庙万年台,此万年台系后重建的.

大家向右走,现在大家来到的就是古西街.街道不宽,全是青石板铺就的路,两侧民居多建于明清时代,古西街原长五百来米,曾号称五里古街.三河镇在古时交通闭塞的情况下具有水乡交通便捷的优势,使这里的商品经济一时得到空前的繁荣.

三河街多,巷子也多,大小巷子26条.在众多的巷子中,最著名的要数我们眼前的一人巷.因为它是三河最古老最悠长的深巷,进出只容一人通过.一人巷的尽头有间民房,曾经是杨振宁博士客居的地方.杨振宁博士的母亲罗孟华女士是三河人,一九三七年二一月,合肥沦陷,杨振宁随母亲到三河读书,就客居在这间简陋的民房内.

三河街多,巷多,桥也多.三县桥是古镇三河现在古桥中历史最久的一座横跨小南河上,位于古镇的中心,成为连接肥西,舒城,庐江三县的纽带,所以称为三县桥,当年建桥工世十分讲究,一块块桥石用糯米,加鸡蛋清熬成的浆灌缝.牢牢的粘结在一起,相传这座桥是位包和尚化了半辈子缘才修建成的.

各位游客朋友们,我们的浏览就要结束了.下面我们一同去品尝三河的美食.

三河古镇游玩篇九

一个煦暖如同小阳春的冬日下午,我们一行三人由三河中学方志刚老师的陪同下,走进了那个被称为“鸡叫狗咬听三县”的历史古镇,昔日远近闻名的淮河上游码头——老三河尖。

老三河尖,从整个固始县版图上看,有点像老鼠的尾巴,过去的童园、黄营、三淮、建湾四个村的上万人就生活在这条独特而狭长的“老鼠尾巴”上。

一条从东南流来的史灌河,还有从西南流来的淮河,两条河流犹如穿越千山万壑的两条银蛇,扑向坦荡荡的千里原野,随着地势的凸凹不平,两条银线时而跌宕起伏,时而奔腾咆哮,大气磅礴,奔流不息;时而在平原地带又静悄悄的,作潺潺流淌的逍遥游。时缓时急的流水声犹如美妙的乐章,舒张有序,同时它们把三河尖镇分为西岸、东岸,俯视地貌,犹如英语字母的“a”字形一般,“a”字右面的一捺在镇子南面是史灌河,其南岸即是隶属安徽省霍邱县的南小店孜、大吴台孜,史灌河往东流到本镇建湾“老鼠尾巴”汇入淮河。左面的一撇在镇子北面是淮河,其北岸即为安徽省阜南县的童楼、桂庙,也流至“老鼠尾巴”与史灌河交汇,这就是“a”字的上面的尖儿。三河尖之名,名副其实。“a”字中间的一小横,为南北流向,长约四五华里,这就是阻隔东西两岸的夹河。昔日的机关单位、繁华的街市都在这夹河边上。

三河尖扼千里淮河水运要道,三河交汇,水运发达。上通颖亳,下达江湖。依傍着淮河、史灌河、泉河的滔滔巨浪把自己的声名推向下游,游向四方。在淮河古老悠久的航运史、通商史中,久久漂流着三河尖的名字。在水路运输发达的时代,这里作为一个淮河上游码头,商贾云集,水运通畅,文化灿烂。盛极一时的古三河尖镇曾是闻名豫、鄂、皖三省的重镇,是大别山山货、农副产品外销和日用工业品购进转运的货物集散地。河面之上,舟樯如林,绵延数里;码头上商贾云集,车水马龙;三河尖古镇白日笙歌不断,夜晚更是灯火无眠,繁华之极。据说,当年青年食堂(妓院)泼出的洗脸水都能染红半条街。河上官船穿梭,私船桅杆林立;岸上商贾云集,军队、大员、贩夫、走卒、红男绿女、打花鼓玩猴的、刷街的、卖唱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都荟萃于此。“十里河港桅杆林立,水陆灯火交相辉映”,市场繁华,歌舞升平,素有“小上海”的美称。

三河尖拥有东西、南北走向的大街多条,密匝匝儿挤满了上百家店铺,是淮河最繁华的港埠之一。东街多商业,西街多餐馆。外地客商大都长住于此。交易多为“夜市”,灯火辉煌,通宵达旦。据说当时三河尖镇一晚上的贸易成交量,就超过本县黎集、蒋集、郭陆滩、往流三天的总和,故有“一黎、二蒋、三滩、四往,不如三河尖一晚上”之说。

随着时代变迁、科技进步,淮河航运业优势不再,三河尖不得不回归农耕之路。然而,三河交汇、全省最低的地理特点,使其十年九涝、收成不保。“有女不嫁三河尖,十年就有九年淹。一年四季忙到头,少吃少穿少油盐”。“小上海”的繁华逐渐被“大水窝”的贫困所替代,民众生活长期处于极度贫困的状态。

1993年,随着国家“淮河治理委员会”动迁令的颁布,生活在这行蓄洪区滩涂上的.数万人,陆陆续续迁移走了,镇机关迁址了,庄台推平了,国家计划把这里建成了湿地公园。如今,公园还没建好,土地长得还是庄稼。滩涂行洪区有时几年没有行过洪水,便是肥沃的土地。三河尖这个历史上曾一度繁华的古镇从此灰飞烟灭!

眼前的三河尖古镇,断壁残垣、满目疮痍。随时都可能倒塌的房屋零零散散,高高筑起的庄台杂草横生。几株老槐树、苦楝树在艳阳中相互守望着,没有精神;偶尔听到几声狗叫,说明还有生命存在。旷野茫茫,很难见到人来车往,这里,除了苍凉就是凄凉!过去的盐库、粮库、学校、会馆、戏院、码头……成了半堵墙、一片瓦、二根朽木、几个模糊的门头牌字,用手抚摸一下,便是满手的历史痕迹。

站在这块散发着岁月霉腐气息的土地上,带给我的是不尽的悲凉。脚下荒废的小路于萋萋芳草间折来绕去,已挡不住它行将消失的命运。“舟车辐辏,樯帆林立,通衢五省,商贾云集”的繁荣景象在这里已不再了!

三河古镇游玩篇十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合肥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xx。

古镇三河地处合肥市肥西县境内,位于巢湖之滨,与庐江县、舒城县相邻,素有‘一步跨三县,三县闻鸡鸣’之称,是安徽省16个著名大镇之一,合肥新十景之一。

古老的三河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因丰乐河、杭埠河和小南河三水流灌其间而得名。早在战国时期古镇就已具雏形,因为经常有许多水鸟在这里聚集所以在那时又被称为鹊渚、鹊岸;直到明朝才被称为三河。在这三条河流中,主要的河道要数丰乐河和小南河了。镇内,河水缠绕五里长街;镇外,圩堤交错,支津回互;具有外环两岸、中峙三洲的独特地貌,占尽庐南水乡地利,是安徽著名的鱼米之乡。因为这里交通便利,本地的稻米鱼虾,上游的山货特产,下游的丝绸百货都经过此地集散后流向四面八方,故三河赢得了‘装不完的三河’和‘皖中商品走廊’等美誉。

古镇三河自古就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历史上是著名的古战场。春秋战国时期,在这里发生过吴、楚之争的鹊岸之战。明末,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利用三河为跳板攻打庐州,在三河缴获双樯巨舟300余艘,并凭借着三河的有利地形建立了水军。清咸丰八年,太平军将领陈玉成在此歼灭湘军悍将李续宾部及曾国藩胞弟曾国华等共6000余人,这就是史上有名的“三河大捷”。现今还保存有太平军城墙遗址、大捷门等。

现如今到三河旅游,我们不仅可以参观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的旧居,欣赏如画的水乡风光,更能品尝美味的三河美食:三河米饺、油炸烧卖、油炸狮子头等等香脆酥鲜。还有三河虾糊、酥鸭元宝、八宝酥鸡等名菜,酥鸡、酥鸭不仅皮、肉、骨皆可入口,特别好吃!

各位团友三河我就讲到这里了,接下来就请大家走进三河,亲身去体验一下它那别样的风情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