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立秋雨散文范本(优秀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19:35:48 页码:8
2023年立秋雨散文范本(优秀11篇)
2023-11-10 19:35:48    小编:ZTFB

总结是对自己成长和进步的一种激励和肯定,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促进和冲击。在总结中,我们可以适当地使用一些亮点和关键词,提高文章的吸引力。范文的参考价值在于启示我们对总结的深入思考和多角度分析能力。

立秋雨散文范本篇一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一叶而知秋”的成语。

【立秋的习俗】。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秋忙会。

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京广杂货市等。现今把这类集会,都叫做“经济贸易交流大会”。过会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啃秋。

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立秋雨散文范本篇二

连绵不断的秋雨依然淅淅沥沥的流淌着,气温也在随着雨水的流淌而降低,尤其是晚上更为明显,刚刚上班的路上碰到一位值夜班的女工,竟然穿上了棉衣,实可谓一场秋雨一场寒啊!前几天去太原送女儿上学的途中,看到路边已经堆积了许多枯叶,空中也有几片枯叶在飞舞,秋来了,不知不觉中来到我们身边已经月余了,不是有这么一句彦语吗:年怕中秋月怕半,意识就是说,只要一过中秋,这一年的时间就快完了,秋凉了!清凉中略带些许寒意,使得一些人留恋起炎炎的夏日了。“秋高气爽”是人们经常用来形容秋天的`词语,而“秋雨连绵”却牵带出我的许多愁思,那些被积压在记忆深处的不快,就会想一条长长的丝带,扯也扯不完,把一度欢愉的心情裹得紧紧地,整个人都沉浸在往事的追忆之中,一件件,一桩桩,接二连三顺着秋雨流淌,侵蚀着那颗脆弱的心,一种惆怅也与这不堪回首的往事相伴而来,就如这漫天的阴云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尽管我试图找些愉悦的事来冲淡这屡忧愁,可眼前的一切又告诉我是徒劳,于是,终日闷闷不乐,郁郁寡欢,耳边的欢声笑语,似乎与自己相隔万里,自己身处闹市,却会感到一种重重的孤独,我不知道自己将走向何方,更不知道前方的路会有多少坎坷与荆棘,望着空旷的原野,犹如站在茫茫的夜色之中,偶尔刮来的阵阵秋风,掀起我那单薄的衬衫的一角,袭遍我的全身,把仅存的一点体温赶出了我的身体,我仿佛掉进了一窟寒冷的冰窖,颤抖着摸索前行,此时的我多么的希望能看到一颗启明星,使我认清前行的方向。

立秋雨散文范本篇三

生命,是一树花开,或安静或热烈,或寂寞或璀璨。日子,就在岁月的年轮中渐次厚重,那些天真的、跃动的、抑或沉思的灵魂,就在繁华与喧嚣中,被刻上深深浅浅、或浓或淡的印痕。

很欣赏这样一句话:生命,是一场虚妄。其实,经年过往,每个人何尝不是在这场虚妄里跋涉?在真实的笑里哭着,在真实的哭里笑着,一笺烟雨,半帘幽梦,有许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生活,不是不寂寞,只是不想说。

渐渐明白:人生,总会有许多无奈,希望、失望、憧憬、彷徨,苦过了,才知甜蜜;痛过了,才懂坚强;傻过了,才会成长。生命中,总有一些令人唏嘘的空白,有些人,让你牵挂,却不能相守;有些东西,让你羡慕,却不能拥有;有些错过,让你留恋,却终生遗憾。

有时候,失望,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才会失望。有时候,遗憾,也是一种幸福,因为还有令你遗憾的事情。幸福,其实很简单。平静的呼吸,仔细的聆听,微笑着生活;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不慌乱,不迷茫,无悔人生。

幸福,其实就在路上。

给生命一个微笑的理由,别让心承载太多的负重;给自己一个取暖的方式,将岁月打磨成人生枝头最美的风景。

立秋雨散文范本篇四

北京城最值得留连的秋天景色,依我看不在香山山里而在山外,在燕山山脉逶迤而西的沿山一带。这时候乘坐汽车在八达岭以北的公路上行驶,车窗外就呈现出不断变换画面的自然景观。

绕过一道山梁是一幅米勒,再绕过一道山梁是一幅马奈。色彩从四面八方聚拢来,个个都活蹦乱跳,都有生命。黄的黄得彻底,红的`红得透明,绿的绿得苍郁,就连天上的白云也卷曲如鸡毛状,在瓦蓝瓦蓝的天空中飘荡。坐在车里的人们不由得兴奋起来,带着淡淡的伤感:“好个秋天呀,怎么如此仓促,还没把你看够就要走了呢?”时序已进11月,难免会生发出这种眷恋的伤感情绪。

但是这种情绪之所以发生,倒不是由于经历了太久的夏季单调绿色的浸泡,也不仅是由于秋阳下大自然呈现出来的美丽色彩和对于温暖秋季的眷恋,而是因为眼前的和谐与美实在令人销魂,在于这些似乎未曾见过的灿烂色彩是如此丰满、充足,它们在特定的角度里因阳光的照射而扩散出来的乡土情调和文学韵味竟然如此深沉、如此浓烈。因此说秋天是色彩的世界或者说秋天是色彩错杂光影幻动的世界就都远远不够了。为什么呢?因为生命才是最可宝贵的,没有生命的世界总是僵死的。我们说某人画得好,那是因为他的画有灵气,而所谓灵气也就是生命。

秋天并非平静如水,秋天也非只闻虫吟。秋天是炽烈的、喧闹的、跳动的。生命在这个季节唱出了它的全部美丽,唱出了它最高亢的生命之歌。而且愈是接近秋与冬的交界处,生命愈是顽强地表现自己,竭力要在大自然的美景里面挤进或者留下自己的一滴颜色、一种声音或一份韵味,就像一位老画师在他的晚年把毕生功力都画到画布上去一样。

请看公路两旁的白杨树吧。白杨树已经老了,虽然树叶开始脱落,有的已经老得不成样子,枝桠毕露,依然昂首向天。这白杨树生性倔强,就连它掉在地上的叶片也不甘心就此零落成泥,即使干枯了残破了,依然蜷曲身姿翘出坚硬的不规则形状,倘若有人踩上去,那金黄色的看似绵绵的绒毯定会发出抗议的叫碱。

原来在北京的一角,在这不知名的不起眼的也没有名目的沿山公路一带,平凡、偏僻、普通到不值得提起的山区,竟然蕴藏着北京的秋天,蕴藏着秋色之美的真髓!

立秋雨散文范本篇五

立秋的简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时间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月7-9日之间)。“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立秋后白天仍然炎热,但早晚寒气将渐盛,虚弱人群要避免寒气侵体。不同于长夏属湿,入秋后燥令当时,天气干燥,靠近暑天属“温燥”、靠近冬天属“凉燥”。温燥容易“动血”,不妨吃些滋润的食品,如银耳百合、蜂蜜、核桃、芝麻、梨、荸荠、芦根等,既清热又润燥。

秋属金、金主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情绪比较容易低落。专家提醒,秋天要特别注意情绪调适,做到内心宁静、心情舒畅,遇到伤感之事应主动排解。立秋之后起居方面最好做到早睡早起,待天气更凉爽后建议加强体育锻炼,有助于气血运行、疏导肺气。

立秋气候特点。

“立秋”到了,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中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况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3日。尤其是中国南方此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了,气温更酷热,因而中国医学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

秋来最早的黑龙江和新疆北部地区也要到8月中旬入秋,一般年份里,首都北京9月初开始秋风送爽,秦淮一带秋天从9月中旬开始,10月初秋风吹至浙江丽水、江西南昌、湖南衡阳一线,11月上中旬秋的信息才到达雷州半岛,而当秋的脚步到达“天涯海角”的海南崖县时已快到新年元旦了。

[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7.5,20世纪=8.35。

例外:的计算结果加1日。

未来立秋时间。

2017年立秋时间:8月7日15:39:58,农历2017年六月(小)十六。

立秋时间:8月7日21:30:34,农历20六月(小)廿六。

立秋时间:8月8日03:12:57,农历20七月(小)初八。

立秋时间:8月7日09:06:03,农历20六月(小)十八。

立秋时间:8月7日14:53:48,农历20六月(小)廿九。

2022年立秋时间:8月7日20:28:57,农历2022年七月(小)初十。

2023年立秋时间:8月8日02:22:41,农历2023年六月(大)廿三。

2024年立秋时间:8月7日08:09:01,农历2024年七月(大)初四。

2025年立秋时间:8月7日13:51:19,农历2025年六月(大)十四。

立秋雨散文范本篇六

立秋时间:8月8日04:01:23,农历20六月(小)廿四。立秋时,北斗指向西南。太阳黄经为135°。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气候学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以下的始日作为秋季开始,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各地实际,但与黄河中下游立秋日期相差较大。立秋以后,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秋的意思是暑去凉来,秋天开始。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而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将要结束了。它是和小暑、大暑比较起来预示天气将要凉快的节气。处暑代表着炎热的暑期已经过去了,天气将会逐渐冷下来。立秋和处暑的对比起来,立秋过后可能还会炎热,而处暑过后就代表着天气不会再热,而会逐渐凉爽了。

立秋雨散文范本篇七

夏,告别了天与地火辣辣的对白,冲动的阳光躲进了开裂的瞳孔。

不再挚热了吗?这是大地的呼唤。

收敛起那锋芒毕露的言词吧,容易将世俗的`眼睛灼伤。

因为,秋,正以雨的方式款款而来,柔情万种。

风不再狂躁,微尘不再飘渺,小草不再低吟;天空变得清澈而高远,河流变得绵长而留情,心归于平静。

风,柔软了骨骼,瘦身的誓言诅咒着发黄的梧桐叶片。叶落知秋,是季节变换了底色,是风改变了情调,是雨的多情淡化了血液的狂奔。来一曲充满凉意的歌谣吧,是蝉盼得太久的心声。

因为,秋,正以丰满的芳容翩翩而至,情意绵绵。

云朵不再苦恼,石头不再报怨,鸭子不再呻吟;玉米变得金黄而饱满,苍松变得青翠而欲流;心收获了希望。

秋来了,脚步开始变得轻盈。

秋来了,夜莺是否展翅高飞?

秋来了,荷塘的水对映着天上的月,鱼儿的梦开始变得纯粹。

秋来了,我想变成你,收获你在生活中种下的烦恼根喜悦。

立秋,啃着成熟的玉米棒棒,每走一步都脚踏实地。

立秋,我以立正的姿势站立于大地,盼你时,也只能是望穿秋水。

立秋雨散文范本篇八

古往今来,焚香请愿,祈祷神灵,是一种被国人普遍接受的方式。“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中国人的礼佛思想古而有之。古代的香客们有着一颗虔诚的心,祈求平安和五谷丰登,现在的香客也带着一份红尘夙愿,祈求一生好运和盛世太平。

有庙宇的山,那如丝如缕升腾着的袅袅的香雾,和着山间清松之香,仿佛五脏六腑被重新洗涤一番。专门的香室里有罗汉榻、四仙桌、条案、坐椅等,取火罐、香炭盒、香盒、香渣碟放在于桌上,以供信徒和游人燃拜。

人类是天生喜欢好味道的灵物,犹如蝶之恋花,木之向阳。在中国,古人就懂得采集香气花草佩戴在身上,屈原的香草美人的文化意象,选择的是一种美的凝缩。它不仅代表着身份高贵,更代表着精神的无上享受。人们每当端午节都要带上香囊等各种的小玩意,释放的不仅仅是怡人的馨香,更惬意地表达了一种雅致的情趣。“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暗香浮盈,不绝如缕,闻之思之,令人心神荡漾。

“香文化”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之举。在许多曲径通幽的高档精舍和私人会所里,衣着精致的雅士们,或席地而坐,或悠然踱步,在一片沉香浓郁、琴箫悠扬的氛围中,享受着香文化带来的静然。宋人朱熹《香界》诗云:“幽兴年来莫与同,滋兰聊欲泛光风;真成佛国香云界,不数淮山桂树丛。花气无边熏欲醉,灵芬一点静还通;何须楚客纫秋佩,坐卧经行向此中。”在古代,香道是上流社会人士推崇的文化和交往的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有更多人参与中来。在现代都市人的客厅里,几块香料,放于铜制香炉之中,一缕青烟袅袅,不绝如缕,香气四溢,芬芳清新,沁人心脾。

香道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帝王将相、文人府宅中,家里都会焚香,用来安神静气。后来,燃香熏香便形成一种流行的文化样式和礼仪形式。古人喜欢将香囊挟带于肋下和腋下,还有人将香料涂在靴子上,就如现代多人给皮鞋打上高级而有香味的鞋油一样。熏衣从魏晋时期开始流行,文人雅士的美名相伴随。师学艺,开业行刑,迎来送往,传旨科考,都要专设香案。

焚香、闻香,自古以来就是一件高雅之事。香,不仅仅是靠焚香来表达人们对香的钟情。比如古人所说的“兰汤熏衣”,就是用熏蒸的方法,将水和香料一起放入容器中,将衣物等需要熏香的物品置于容器上方,给容器逐渐加热,温度适度,最好选择一个空间狭小的大容器,罩于帷帐中,防止香气逸散。香大多时候是为寺庙而制,为焚香而设的。作为参拜者的人类,必须心怀虔诚和敬畏走向代表着神灵的供案,点燃一炷香,那香便袅袅地焚起来,然后将它插在香炉里,接着跪在蒲团上参拜礼佛或诵经祈福。

人类以鼻闻香,能通七窍,以心领会,能怡性情,杯盏通透,五心澄明,凝气安神,妙不可言。上大学时候,有一个知识渊博、知性优雅的女老师,脸上永远带着天光微泻的恬然之笑。她的母亲信奉佛教,总要隔三岔五去庙里烧香,她很小就迷上了上香。能迷上香道,那是一种前身今世的缘分。据她说,香,就是一个人的味道,一个人灵魂的形式。得道高僧圆寂的时候,法师做道场的时候,燃香无数。香,就是一种神秘的力量,无处不在,浸散在你的意识里,在你每一根细小的血脉。一支沉香在青烟袅娜中,慢慢香消玉殒,催人禅思不断、浮想千古。

品香也是一种礼仪。左手拇指扣住炉的上沿,四指拖住香炉底座,右手呈虎口状。一手微微地罩住,用来聚敛香气,一手轻轻拢一拢,慢慢地扇动。双肩抬起,轻呼慢吸。香客云集,香雾氤氲,把香炉顺时针逐一传香三周,复归香案。这是一种追慕古典的时尚。唐代香文化已经流行,此有李商隐《无题》为证: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金蟾是用铜制成蛤蟆状的香炉,专门用来烧线香,延长香料燃烧的时间,避免香味过浓。古人不但在寺庙居室里焚香,女子也在闺阁中焚香。“贾氏窥帘韩掾少”其实就是写一个女子用香熏衣或佩戴的故事。汉朝贾充手下有一个姓韩的幕僚,才貌非凡。韩到贾家,贾女帘后边偷窥了,一窥倾心,于是偷偷相恋了。有人来给贾充送礼,礼品是一种叫龙涎香的名贵香料。贾充送给了女儿,女儿送给了情人。韩挟在身上到贾充家里,贾充一闻,不好言明,很快便把女儿嫁给了他。

记得唐玄宗曾有一名叫鸾儿的爱妾,常和董贵人微服出行。她用轻罗制成梨花散蕊的样子,裹以月麟香,称之为“袖里春”,所经之处,留香不留痕,来去无影踪。“袖里香”香味独特,制法精奇,暗香回旋于有无之间。暗香之妙,妙在美人天生一段风流,美上生香,红袖添香。

香文化,是滋养心灵的一种美好的'方式。古人焚香,是把高雅的精神生活张扬到极致的一种形式。今人闻香,大都是为了在喧闹的世俗生活中寻一份心灵的安慰与宁静。电视剧《活色生香》里说,制香先要选择上乘的花。乐颜说,香就和刀一样,它本身并没有所谓的善与恶,全在于使用之人的一念之间。安秋声的蝶恋花是用若欢的体香调制出的,也是另一种香的传奇吧?《圣经·出埃及记》中也有上帝指导摩西制作圣香,吩咐他要把香制成纯洁和神圣之物,将它当成圣物看待。可见,中国的香文化其实都源远流长,香已经超越俗世感官享受的层面,成为一种高贵圣洁的精神象征。

总之,不论香道文化、香道生活,其实,时刻都蕴含着一种超越的自在,有着一种超越感官的审美体验,是灵魂的一种安静形式。点燃心中一簇香,点燃云水禅心,其实也是点燃人生的一种雅致方式。

立秋雨散文范本篇九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句诗出自于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秋词》。表达诗人对秋天的豪情。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立秋有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立秋还有许多民间习俗,例如“啃秋”“咬秋”,天津吃西瓜、香瓜;江苏吃西瓜,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浙江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放疟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也将它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宋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至今仍流传百姓在这天,“做社、敬社神、煮社粥……”但在这众多习俗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晒秋”与“养生之秋”。

“晒秋”:秋季果蔬成熟,农民开始晒秋。始于汉代,后世将它定在立秋,是重要农俗。江西婺源县“篁岭晒秋”最有名。

立秋养生也十分的重要。

1、防治感冒。立秋后,白天炙热的气温到了晚上,就开始变得凉起来,因此,早晚温差过大,容易引起频繁感冒。专家提醒,在衣着和居家休息方面,更应注意防止夜间着凉,尽量少用空调,可趁早晚清凉时分勤开窗户通风,流通空气,保护室内空气新鲜。

2、调养起居。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

3、适量运动。立秋后,湿热仍没有完全消退,在这个时节进行健身锻炼应该避免运动量过大,活动不可过于剧烈。最好选择早晚进行锻炼,太阳照射下不能运动过久,以防体力消耗过大。暴晒容易灼伤皮肤,在高温湿热中都不宜运动过于剧烈。

4、健康饮食。多食用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润食品,益胃生津。多喝水、粥、豆浆,多吃萝卜、莲藕、荸荠、梨,润肺生津。

“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这就是繁闹的立秋。

立秋雨散文范本篇十

昨日午后的暴雨,一度浇灭了盛夏的猖狂,地上泛起的朵朵水花,把夏秋交替的消息欣喜地告诉了时节。

岁月总是太过匆忙,瓦檐下滴答滴答的雨声,一路送着掉落的光阴,立秋一过,便快到了落叶纷飞的时候。最怕那种秋意深浓的景象,片片缤纷在萧瑟的秋风中凌乱的飘舞,徒留枝桠在聆听败落的沧桑,那也有我曾经葱郁的一抹青绿,在暮云淡去,秋光老尽中无可奈何。

将万千心事寄放天涯的年龄早已过去,真的已经到了淡看风云的时候。青梅时的青涩虽已渐渐成熟,心怀的万丈豪情却也被流年腐蚀得荡然无存。梦,依然美丽,像是融入天边的一抹晚霞斑斓多彩,仿佛伸手便得,却又遥遥难及。当镰刀割倒陇上一片金黄,收获的不只是成熟,还有陌上空旷的寂寥。这种寂寥是秋意渲染成的忧伤,是金黄未曾割倒之前那些等待的时光,是鸟语婉转唱过的一曲花事。

花事已过,象立秋后的莲褪去荷衣,一如我无数次无端错过的花期。总以为那些折采过后不再回头的缤纷,是流转在爱中最美的遗憾,是对走过年华最深的铭记。直到立秋之后,倦累爬满了枯叶堆积的心窗,再也找不出残存的一丝青绿痕迹,方才悟明了,那些爱恨,那些情仇,那些脸庞,那些誓言,都一一还给了流光。

看那楼下巷子里走来打着花纸伞长发飘逸的女子,只觉得离我如此之远,心倦累到不再有如少年的冲动,甚至懒得去奢望会有一场美丽的邂逅。我清楚地明白,那只是走过我眼前的一道风景,任这风景如何秀丽,终究不是我可以驻留的地方,只是视觉上短暂的一瞬,只是曾经遭遇过然后便模糊不清,哪怕曾经回头,也就如此而已,时间终会带走一切,一程山水,一个路人,一段渐远的故事,注定要离去之时,谁也不必给谁一个交代,我走我的山道,你行你的水路,山水之外不再相逢,红尘旅途,各自安好。

又立秋了,爹娘再度老去。娘用木梳慢悠悠的梳理着满头白发,那丝丝掉落在地上的银发,是娘寸寸走过的时光,娘说老了,以前的日子都回不去了。几十年的四季交替,娘该遭遇多少个立秋的日子,可娘又还能再过几个立秋?爹却把渐渐老去的炊烟,夹在食指与中指之间,熏黄了季节的颜色,装点立秋的日子。爹的目光有些呆滞,迎着那门前往来的行人,爹的眼里还很深邃,笑看到树上落下的光阴。那是洞悉世情之后凝聚的光芒,不慌不忙,不惊不异,似乎一切都在他掌握之中,包括悲欢,包括生死,无不淡定从容。

爹娘就这样搀扶着走过岁岁立秋,每一片落下的叶儿都是他们相爱的故事,平平淡淡从从容容,这一世也未分开过。看他们有时相互叮咛,天凉加衣了,该吃药了,有时候也吵闹几句,象小孩一样发脾气,过后又哄着对方,真的是百感交集。什么是爱,什么是相濡以沫,什么是白首到老?爹娘用他们一生的时光诠释了答案。

立秋,是赴一场与时节的盟约。往事就像山峦上的点点秋红,终将伴随落叶匆匆的落地,灿烂拥有之后,如果可以洁净相忘,那也是一种领悟。四季的更替,是自然循环的规律,我们无法阻止也无法挽留,阻止不了时光且住,还我们一个如夏的灿烂年华,挽留不住行将老去的父母以及那些走着走着就不见了的故人。如何才能从容的笑看立秋之后凋谢的落花,如何才能淡定这秋光老尽?就做一株草木,生长于自然,懂得去遵从宿命,方可以离合不惊,枯荣随缘,就那么随性随意的踏上旅程,不辜负一世韶光。

立秋雨散文范本篇十一

立秋后第二天。望望天空,开始高远。那种天高云淡的感觉,那种早晚微凉的感觉,都在告诉我,秋天来了。

尽管还留恋,还在淘宝看夏装。还喜欢穿裙子或短裤,喜欢阳光打在赤裸的腿上。喜欢晒得黑黑的,仿佛这样才够夏天。

然而秋天还是来了。带着大量的西瓜,带着马上要上市的老玉米。都是收获的香气。

其实,我是怕隆冬。怕那很多个月里的足不出户。

于是觉得时光飞快,还没来得及畅饮扎啤。还没来得及出游。还没有热烈的相爱。

还没有买更多更漂亮的裙子。

还没有盛开。

就像很多女人,在如花的年纪里,懵懂走过。匆忙间就三十岁了,反而开始妖娆。

我身上是蚊子叮过的痕迹,大片的红肿。无法安睡,只好起床吃过敏药。后遗症是,第二天仍旧困倦不堪。如此渴睡,一沾枕头,就不想再醒来。

睡得好象死亡。

这也是夏天的赐予。

夏天总是让人非爱即恨,不可能存在温吞的感情。

而秋天……在我心里,只是一个过渡。属于它的特质很模糊。还残留着夏天的热。还未完全开始冬日的寒。

然而,我所有的印象都来自于东北。知道还有一些地方,没有那么明显的区分,四季是很模糊的。在冬天仍旧绿草如茵。在春天,百花早已绽放。没有雪来覆盖一切。没有冰来凝固所有。

日子如水逝去,貌似平淡。我数着岁月,貌似安静。

然而这一年年,一岁岁,有多少激烈冲突着的愿望啊。有多少强烈迸发的冲突?

然而终将被掩埋。如同,新的生命终究会诞生。万物都在繁衍。

听到大我一岁的女同学得癌症了。听到一个新出生的生命,只存活了几天,就消失了。

听到这世间的很多消息。与已有关的,无关的。

听到这存在,这消逝。这些模糊与清晰。

有时候留不住什么。如同留不下天边的那一缕云。

我能够把握的,就是自己的心情。

我能够收获的,就是这些点滴的感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