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介绍广西导游词范本(模板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16:02:39 页码:14
介绍广西导游词范本(模板16篇)
2023-11-10 16:02:39    小编:ZTFB

总结能够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为自身的成长提供改进的方向。完美的总结要抓住核心要点,避免赘述和冗长的叙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名人名言,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介绍广西导游词范本篇一

遇龙河两岸一派田园风光,赏心悦目。游览该景区可领略到可最美的山水田园风光和地方上千年的历史文化。主要有广西最著名的三座古桥——遇龙桥、仙桂桥、富里桥;遇龙河畔被誉为“将军府第”、“进士楼阁”的旧县村;使人顿生怀古忆旧之情的唐代归义县遗址、潘庄遗址、徐悲鸿画室、明清时期留下的古宅民居等。

桂林山水是“大家闺秀”,遇龙河是“小家碧玉。这里更平静,更舒适。漓江,江宽山高让人赞叹,这里水小山小两岸尽是田间树影更轻柔些。

富里桥:位于遇龙河上游,石结构单拱,长30米,宽5米,高10米,筑于明代永乐年间,距今约500余年历史,造型美观,水中倒影恰似一满月。桥头各有古树一株,立桥头观田野,青山环抱,绿水绕庄,河坝浪花滚滚、溪水潺潺,田畴井然,阡陌如织,令人陶醉留连,是观赏田园风光的最佳处。

古城遗址:遇龙河畔,仙桂桥上游约100米,有一四方泥垒城墙为归义古城遗址。史料记载:唐武德四年(公元620_年),阳朔县分置归义县设县址于此,贞观元年(公元620_年)废。遗址占地39余亩,现存有城墙。遗址对岸有一川岩,登岩凭眺,水天一碧,达10余公里,岩内气候冬暖百夏凉,不燥不湿,是天然读书静养之地,清咸丰年间桂林进士唐墨香曾在此讲学;遗址东边山有一东晖岩,岩内一溪流出,水质清莹,经冬不涸。

八仙岩:隐藏在遇龙河畔遇龙村前的山峰中,明代有人题“怀安境”于石壁上,上有石洞坦平如室,宽约丈余,层岩重叠如楼。洞内有形如圆月的扁石门;下又有七个小洞,深不可测。可谓洞中有洞,天外有天。

介绍广西导游词范本篇二

涠洲岛南北方向的长度为6.5千米,东西方向宽6千米,总面积24.74平方千米,岛的最高海拔79米。涠洲岛上居住着20_多户人家,1.6万多人口,其中75%以上是客家人。涠洲岛上面单独设立涠洲镇,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城区。岛上有名的建筑有三婆庙、圣母庙和天主堂等。

涠洲岛是火山喷发堆凝而成的岛屿,有海蚀、海积及溶岩等景观,尤其南部的海蚀火山港湾更具特色。涠洲岛在1994年被辟为省级旅游度假区。现在也是中国国家地质公园。

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23℃,雨量1863毫米,是广西最少雨的地方之一;活动积温8,265℃,是广西热量最丰富的地方。四周烟波浩淼,岛上植被茂密,风光秀美,尤以奇特的海蚀、海积地貌,火山熔岩及绚丽多姿的活珊瑚为最,素有南海“蓬莱岛”之称。涠洲岛与火山喷发堆积和珊瑚沉积融为一体,使岛南部的高峻险奇与北部的开阔平缓形成鲜明对比,其沿海海水碧蓝见底,海底活珊瑚、名贵海产瑰丽神奇,种类繁多。堪称人间天堂、蓬莱宝岛。

涠洲岛地势南高北低,其南面的南湾港是由古代火山口形成的天然良港。港口呈圆椅形,东、北、西三面环山,东拱手与西拱手环抱成娥眉月状,像世大无比的螃蟹横卧海中。码头背靠高10-30米的悬崖峭壁,崖顶青松挺拔,巨型仙人掌攀壁垂下,各式船艇进进出出,人来货往;飞鸟水禽,时隐时现;浪涌波兴,空阔无边;水天一色;气象恢弘。位于涠洲岛西南端,是涠洲最富特色的游览区,其火山口景观、海蚀景观、热带植物景观、生物和天象景观独特,并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介绍广西导游词范本篇三

龙胜温泉旅游度假区是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批准设立的省级旅游度假区,它位于距桂林137千米的群山环绕之地。根据旧县志的记载:“盖温泉含有硫黄素,可治皮肤疮毒,水质洁白,无臭味。泉虽在深林菁莽之间,而远近游者仍不绝于道。”在阔达5平方千米森林覆盖下,是古老的寒武系地质,自白崖岭至天鹅界的断裂带长达数十千米,这是温泉形成的主要通道。

温泉从地下1200米的深处岩层涌出,水温在45℃~58℃之间,其流量达180吨/小时,可供50人同时洗浴。因为水中富含锂、锶、铁、锌、铜等十余种微量元素,对心血管病、神经痛、关节炎、糖尿病、痛风、皮肤病、妇科病等均有治疗及保健作用,经常饮用温泉水不仅可以防止动脉硬化,还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被国家地矿部、轻工部、卫生部鉴定为天然饮用矿泉水。现在,地处幽谷之中的度假区已是人们旅游、疗养、保健、休闲、避署的胜地,被人们誉为“山林桃源”。

著名的龙胜温泉是人类童年时代留下的一片净土,可谓天下一座绝版的温泉。它坐落在龙胜县城东北方向33公里的龙胜温泉国家森林公园内,像一朵美丽奇葩的花蕊一样,它是温泉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和灵魂。

龙胜温泉之所以无以伦比,在于它十分优美的环境和十分优良的水质。这是一条林荫蔽日、万木合围的山冲,密密的杜鹃树和繁茂的阔叶林如同睫毛护佑眼睛一样,忠实地护佑着这一潭潭从容吐纳轻轻流淌的圣水。飘飘渺渺的雾气,把这里狭长的绿色空间幻化成云蒸霞蔚的仙山圣境。游客一来到这里,都禁不住一边高喊着“神泉!”“瑶池!”一边急不可待地奔向它。

这些鲜活闪亮的热泉来自1200米深处的岩层,从古藤埀挂、老树蟠曲的山腰上喷涌而出,仿佛从一座偌大的蒸馏塔蒸馏出的水一样纯净,一尘不染,胜似琼浆玉液。

介绍广西导游词范本篇四

漓江属于珠江水系,发源地在桂林北面兴安县境内的猫儿山。猫儿山是史称五岭之一的越城岭主峰,海拔2238米,号称中南最高峰,漓江由猫儿山下的涓涓细流汇集而成兴安县境内至今还保留着秦始皇时期修建的“灵渠”,它是中国第一条人工运河,史称“兴安灵渠”,它把漓江的水和湘江的水连接起来。湘江在湖南境内,属于长江水系。大自然赋予了它特定的方式。大家都知道,“世上无水不东流”是因为地球西部地形高,东部地形低所造成的,但惟有湘江的水是由南向北而去,漓江的水由北向南而下,所谓“湘漓分流”、“相离而去”,漓江故此得名,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另外漓江的“漓”字,在字典里面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大概也是漓江名称最佳的含义。漓江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起过重大作用,灵渠开凿之后,它沟通了岭南与中原的联系,对秦王朝统一中国的大业,以及对桂林乃至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都有深刻的影响。

在前面右侧临水的山壁,有几根悬垂倒挂的钟乳石柱,它们形态嵯峨,形神兼备,仿佛像几条饮江的巨龙,它们的身子,隐藏在山壁内,只有龙头向着水面。第当春夏水涨,龙头便会吐出雨露。传说这几条龙是天帝派它们到漓江边来采集桂花香精的。很久以前这些山坡上长满了桂花,那冲天的香气直贯天宫,引得嫦娥也想偷偷下凡,天帝为之震怒,于是派来了这几条神龙,要把这桂花的香气全部吸尽带回了天宫。谁知道神龙到了这时原形被这里的景色迷住了,它们不仅没有带走人间的桂花,反而引来了天庭的雨露,它们把雨露倾注在崖壁下的潭里,从此这个潭就叫沉香潭。沉香潭的水灌溉了漓江两崖的四方土地,在这片土地上的桂花树枝叶长得更加繁茂了,漓江八月两岸到处都是桂花香,怪不得人们都把这片地方叫桂林呢!

介绍广西导游词范本篇五

南国第一洞位于凌云县城迎晖山北1公里处,与水源洞遥遥相望,为70年代新开发的溶洞。此洞长三公里,洞内有河,四季长流,洞中钟乳石柱、石幔、珊瑚、鸟兽等奇光异彩,千姿百态。目前洞内开发的旅程1500米,分7大景区32个景点。尤其是那218个“莲花盆”,其形状、规模、品位、数量都远远胜于世界地质界公认的桂林阳朔“莲花洞”,具有极高的欣赏和科学考察价值,堪称“南国第一洞”,电视风光片《奇洞胜景话凌云》中详细介绍了这一天然造化的溶洞奇观。每年接待游客万余。

介绍广西导游词范本篇六

__市拥有广西最大的海岛涠洲岛。涠洲岛位于北海半岛东南面36海里处,由南至北长65公里,由东至西宽6公里,最高海拔79米,是我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岛上住有20__多户人家,16000多人口,85%以上都是客家人,岛上不但气候宜人,资源丰富,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四季如春,气候温暖湿润,富含负氧离子的空气清新宜人,具备世界旅游界向注的“三历经20__年才建成。据说此教堂为当时全国四大教堂之一。涠洲天主教堂由钟楼、修道院学堂、医院、育婴堂所组成。由于“__”的扫“四旧”,除教堂和钟楼外,其余都已荡然无存了。迄今仍可供教徒们在教堂内弥撒祈祷和供后人观瞻。现有信徒20__多人,每逢星期日,便有信秆到此做礼拜,热闹非凡。

火山口地质公园。

火山口意即火山喷发时的口子,在涠洲岛的西南边,在“鳄鱼”山脚下,因壮观的火山熔岩而出名,是涠洲岛上最主要的景区,20__年1月13日,顺利通过了国家旅游局专家评审组审核评定,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里的火山岩石千姿百态,各种形状都有,奇妙极了,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妙笔生花。

火山口确实很美,岩层一层一层的,像关于火山喷发的科普书一样,在说着涠洲岛久远的故事。

有风的时候,一浪涌着一浪,扑到岸边的岩石上腾起高高的白花,发出“轰轰”的响声。蓝天、白云、岩石、巨浪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滴水丹屏。

滴水丹屏在涠洲岛滴水村南岸边,原名滴水岩。绝壁上部绿树成荫,壁上层间裂隙常有水溢出,一点点往下滴,如朱帘垂挂。由于海蚀作用,岩石的外表形态犹如一有眼、有鼻、有嘴、有发的巨型侧面“人头像”(现已倒塌),景致优美。

滴水丹屏的海滩非常不错,靠近水边的沙子很细腻,中间铺满了碎珊瑚,再往岸边就是松树林。在这里游泳的人很多,在海里随着海浪的涌动时而跳跃,时而漂浮。

滴水丹屏是赏日落的最佳位置。在晴天的时候,每当傍晚时分,将落的太阳会绽放出一天中最后的灿烂,为我们呈献出最绚丽的晚霞。

五彩滩。

五彩滩,原名芝麻滩,是因沙滩上有许多像芝麻一样的黑色的小石粒而出名。退潮后的芝麻滩格外的漂亮,巨大的火山岩石一层一层的,在阳光的照射下特别的壮面。大片大片的火山熔岩裸露出来,特别的宽阔。许多地方虽然海水退了,但还是留下了大片大片的一洼一洼的水,在蓝天的映射下,一洼一洼的水在视线中也变成了蓝色,和裸露的岩石一起,很是迷人。远处蓝蓝的天和蓝蓝的海水成了一色,白白的云点缀蓝蓝的天,让天空更生动;海水时而很温柔地亲吻着火山岩石,时而遇到岩石便跳跃起来,飞溅成白色的美丽的浪花。

碰到好天气,在芝麻滩远眺,离涠洲岛约9海里远、面积约1.89平方公里的斜阳岛犹如就在眼前。

石螺口海滩。

石螺口海滩和其它的景点都不一样,即有国内其它地方海滩的那种浪漫,又有涠洲岛特有的原始与自然。石螺口海滩的沙子很漂亮且很松软,在阳光的照射下很白,刺的人睁不开眼晴。天空与白云、海水与浪花、沙滩与茅草棚、渔船与远处的风景、戴着斗笠织网的渔民与躺在太阳伞下戴着太阳镜的游客,很自然地构成一幅无可言说的风景。

石螺口海滩也是涠洲岛上最佳的潜水基地,如果您有兴趣,穿上潜水服,跟着潜水教练一起潜入深秘的海底,与美丽的珊瑚来个亲秘接触可能会让您的涠洲之行终生难忘。

在石螺口海滩,您可以租上太阳伞和椅子,要一些冷饮,很惬意地躺在太阳伞下,一边观赏着美景,一边喝着冷饮。困了就眯上眼睡一会,睡醒了就去沙滩上踩着浪花走一会,在这里只有你才是大自然的主人,怎么玩你说了算。

涠洲灯塔位于涠洲岛之巅,1956年设立,原为铁架结构,1969年改建为石塔。由于原灯塔高度不够,导航性能较差,加之建设简陋,与涠洲岛的旅游景点很不相称。20__年,广东海事局拨款100多万元重建后的涠洲灯塔,高22米,设计考究,建造工艺精细,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建筑精品;其内设旋转楼梯,上落方便,梯级铺贴红色花岗岩面层,显得名贵高雅;塔身内侧贴白色瓷砖,外侧面贴白色仿石砖,洁白如雪;灯塔采用高级铝合金刚化玻璃水密窗,耐腐蚀、防水性好;塔的底部和悬挑室底板处巧妙地开设通风孔,使灯塔内部长期处于通风透气状态;塔顶安装上海产铜制灯笼,灯光射程18海里;灯塔上部设计有瞭望台,游人登塔极目远眺,全岛风光尽收眼底。

介绍广西导游词范本篇七

北海市拥有广西最大的海岛涠洲岛。涠洲岛位于北海半岛东南面36海里处,由南至北长65公里,由东至西宽6公里,最高海拔79米,是我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

岛上住有20_多户人家,16000多人口,85%以上都是客家人,岛上不但气候宜人,资源丰富,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四季如春,气候温暖湿润,富含负氧离子的空气清新宜人,具备世界旅游界向注的“三s“的岛屿;故素有“大蓬莱”仙岛之称。

涠洲岛与北海银滩隔海相望,为人山喷发堆凝而成,是中国最大的、最年青的火山岛,涠洲岛海蚀、海积及溶岩景观奇特,其沿海海水碧蓝见底,海底活珊瑚、名贵海产瑰丽神奇,种类繁多;南部海蚀火山港湾奇特优美,沙滩迷人,边漫步边拾海螺、捡贝壳。其龟累拱碧、滴水丹屏为北海景中二景。岛上浓荫蔽日,四季飘香。三婆庙、圣母庙和天主等建删葬特色。岛民热情好客,勤劳淳朴,古风可撷。

位于盛堂村的法国天主教堂,更是在19世纪末就落户岛上,材料全部取于岛上的珊瑚、岩石,历经百年岁月,依然坚固如初。四百多年前,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游览该岛,写下“日射涠洲廓,风斜别岛洋”的诗句。

介绍广西导游词范本篇八

各位游客:

你们好!首先我代表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是导游员×××,大家可以叫我××,我旁边这位呢,是我们本次旅途的司机王师傅,他有着多年的驾驶经验,今天我们将跟随着王师傅的方向盘和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来一次亲密的接触。我和王师傅呢也很高兴能够为大家服务,也希望我们这次行程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脚下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有一个可爱的名字——广西,它呢地处祖国南疆,东与广东相接,南邻北部湾,与海南省隔海相望,西靠云南,西南与越南接镶,行政区域总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分设为14个地级市,7个县级市,57个县,12个民族自治县,世居着壮、汉、苗等12个民族,总人口为4800多万人。是中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唯一的沿海省区,是西南部便捷的出海通道。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博览会等一系列的机遇下,广西的旅游业驶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广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充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不知在座的各位可有从北方来或者不久前曾到过北方的朋友?从寒冷的北方走进四季如春的南方,我想此刻的你最大的感想就是想尽情地拥抱这片土地吧?我们热情好客的广西朋友会随时欢迎大家的光临!

广西历史源远流长。远在旧石器时代,距今1万----5万年前,就有白莲洞人、柳江人、甑皮岩人、麒麟山人生活在广西的土地上。秦朝统一百越后,在岭南设立了桂林、南海和象郡,广西简称“桂”由此而来,期间开通了灵渠,沟通了漓水、湘水,联接了西江和长江水系,为广西后来成为中原物资的出海通道打下了基矗在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广西属于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广西名称由此而来。到了明朝时期,全国设13个布政使司,广西当时是其中之一,叫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广西名称由此固定下来。又到了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

广西交通顺畅。民航有桂林、南宁、北海、柳州、梧州五个机场,120多条航线;铁路有5条国家干线;公路实现了城市之间均有高速公路贯通,边远山区也能达到了村村通公路,尤其是桂海高速公路的建成,提供了更加快捷的广西直通车;在水路方面,广西常年通航的河流有40多条,其中西江航运还被誉为“黄金水道”。

广西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中国第一滩的北海银滩、富有南国情调的边关揽胜、多姿多彩的壮、瑶、苗等少数民族风情、世界长寿之乡的盘阳河流域、被誉为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的大新德天瀑布、神奇的百色大天坑群等等。广西的动植物也十分丰富多彩而又珍稀,如广西独有的白头叶猴、金花茶等。广西的矿产资源也很富有。品种多,储量大,品位高,现已发现145种矿,尤以有色金属最为富有,是国内10个有色金属产区之一,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美称。

广西农副产品非常丰富。地方名菜有桂北、桂西、桂东南、少数民族四大风味;风味小吃有桂林米粉、梧州冰泉豆浆等。各位朋友是不是巴不得自己身上多长几个嘴呀?那样就可以吃遍广西美食了。其实呀,××有更好的介绍给大家,让大家可以“满载而归,与友同享”。那就是我们广西的土特产了。像合浦珍珠、柳州奇石、阳朔画扇等工艺品,金嗓子喉宝、桂林西瓜霜等中成药,柑桔、容县沙田柚等果品,桂花茶、横县茉莉花茶等茶类,还有东园家酒、西山乳泉酒等酒类。而××特别说一下的是柳州奇石,“柳州石玩天下奇”!石又有着石来运转之说!××希望大家好运连连!合浦珍珠又有着“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之说,以其质量上乘而素有“世界珠王”之称。还有容县的沙田柚,更是有着“天然水果罐头”之称,大家无须担心它的保质期,因为它摘下来收留的时间够久才会更香甜。

我发现不少的团友都迫不及待地想走进广西、认识广西、了解广西,那就请随着××、随着王师傅的方向盘开始我们这次亲密广西之旅吧!同时呢,希望大家能够对××的工作多提意见,使我能够为大家做得更好的服务。

介绍广西导游词范本篇九

自古以来,王城景区被奉为桂林的风水宝地,更是整个桂林城市的发祥地。这里曾经走出了二位皇帝、11代14位靖江王;清代,这里是广西贡院,屡出状元;民国时期,孙中山曾驻跸于此,为北伐大本营运,筹北伐大计;后为广西政府,广西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都曾在此办公。1996年,景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世间传颂"北有北京故宫,南有桂林王城"。

靖江王城也叫桂林王城,位于桂林市中心,著名的独秀峰就屹立在王城的正中位置。远顺帝妥懽帖睦尔继位前曾在独秀峰前的大圆寺修行。朱元璋称帝封藩时,将其侄孙朱守谦封藩于桂林,称靖江王。王城就是靖江王的王府。

王城景区由明靖江王城和独秀峰组成。王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洪武九年(1376年)基本建成,至今已有630多年的历史,故桂林王城比北京故宫建成的时间还早30多年。王城南北长557.5米,东西宽336米,占地面积18.7万平方米,城墙高7.92米,厚5.5米。并辟有端礼、广智、体仁、遵义4门,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城内建筑及风景有承运门、承运殿、寝宫、月牙池、后花园等。宝善堂、清越亭、凌虚台、可心轩、玄武阁、三神祠等各类建筑齐备。御园中的月牙池可泛舟。清顺治九年(1652年),定南王孔有德抵抗不住义军的进攻,火焚王府,城内建筑化为残垣。现城墙及四门依然完好,城内建筑为抗日战争结束后,在原基础上仿古重建。

清朝时期,孔有德火焚王府后,王城遗址被辟为广西贡院,有号舍5500余间,因屡出状元而闻名全国。如今,王城内仍保留有乾隆皇帝题书的《幸翰林院赐大学士及翰林等宴便阅贡院诗四首》,王城的正阳门(端礼门)、东华门(体仁门)及西华门(遵义门)上还留有当时人们称赞学子们的巨书牌坊。其中,两广总督、清朝著名学者阮元所书的“三元及第”是表彰桂林学子陈继昌获三元及第殊荣的,“状元及第”是表彰桂林学子张建勋和刘福姚在三科会考殿试中勇夺两个状元席位的,“榜眼及第”则是表彰桂林人于建章获得榜眼(殿试第一甲第二名)。游人可到贡院陈列馆了解古代科举制度及桂林科举成就。乡试号舍可使游人亲身体会当年学子们科举之不易。

中山驻跸处及中山不死纪念塔1920xx年,孙中山率北伐军驻桂林,以王城为北伐大本营。孙中山在这里的重要活动有:会见了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接受了马林关于“联合苏俄”和建立革命军校的建议;发表了他的著名哲学演讲《知易行难》;检阅了北伐军;确立了青天白日旗为中华民国国旗,并于1920xx年元旦在王城举行了首次升旗仪式。孙中山去世后,桂林人民为纪念孙中山,将王城辟为中山公园。王城内现存孙中山驻跸处遗址碑和“中山不死纪念塔”,纪念塔呈三角形,筑五级台阶,喻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之精神和五权宪法。塔的三面分别有题辞:“中山不死”为谢顺慈书;“总理遗嘱”为张猛书;“主义常新”为莫乃群书。塔附建有仰止亭,楹联由谭延闿书,亭西有石碑“中山常在”,为廖承志书。

介绍广西导游词范本篇十

走进遇龙河流域,你不但看得到“精缩”了的漓江山水,还可以看到古色古香的村落,十分风趣的水车,造型各异的古桥。这是一条很有文化品位的河,有水、有山、有竹、有草、有桥梁、有水车、有建筑。其透视出来的历史氛围和岁月沧桑,明显要优于漓江好一派奇美的阳朔风光。

如果你从阳朔镇出发,遇龙河奉献上的第一道风景,便是富里桥。富里桥宽5米,全长30米,高约10米,青石砌成的桥拱成大半圆形,倒映在水中,是一个鸡蛋形的模样,宛如大姑娘那张明朗的脸,十分别致。

桥的两岸,是百顷良田,微风吹过稻浪翻,白云走处碧波滚,景色宜人。桥的两头,长着两株古树,仿佛如桥的两个卫士,风雨同舟,与富里桥一齐在这遇龙河畔成为一种不朽。由于富里桥呈大半拱状,从桥的一端孔下往另一端望去,那青山绿水、白墙黑瓦一概映在水面,框在桥中,仿佛如山水画在水月中重现,典雅素净,很是耐看。富里桥建于何年,已经无法考证,估计与金龙桥、遇龙桥、仙桂桥等名桥所建年代相差不多,因为这九曲八拐的河流,只建一座桥显然是难以通行的。过了富里桥,顺着遇龙河往西北方向而去,没有多久,便可看到遇龙桥了。

遇龙桥建于明代,可见遇龙河的叫法,最早也是从明代开始的。这座桥,可以算得上阳朔县境内规模最大的古代石拱桥了。它长约60米,宽5米,高9米,单孔跨度为18米,清代同治九年(1870年)加修了石栏,栏上花鸟鱼虫,龙凤呈祥,十分精美。远处看去,这遇龙桥桥身壮实高大,古藤缠绕,野花装点,巍峨而壮丽,很有男子之风范。

站在遇龙桥上看四周风景,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上游一河相串的金龙桥、富里桥,如孪生兄弟一般,历历在目。那山、那田、那水、那树,像沙盘上的作品,在两岸依次排列。太阳照在水中,拉成一条直线,仿佛为遇龙河开了一条金色的拉链,水中那闪闪的金光,很像一条金龙在潜游。我们不知道先人在建这座桥时,是否也看到了这种景象,或许,遇龙桥的来意,便是如此的吧。

转身向下游望去,群山奔腾,村落点点,稻田簇浪。桥下有一洄水潭,如镜的碧水映着东岸的村庄。那村前的古榕,那黄墙青瓦的农舍,那一条条纵横的街巷皆历历入目。更有趣的是这墙、舍、道全由半米见方的古铜色石块垒成。连伸入水中的砖头,也是如此。那深潭,那古榕,还有那村落,加上遇龙桥就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最好写照。只不过马致远先生没有看过遇龙河的景致,倘若看了,怕是那首诗会写得更好些。

遇龙河的历史悠久,表现在一处遗址之上,这遗址,便是归义县遗址。据《阳朔县志》记载,唐武德四年(公元620_年),从阳朔县分置归义县。贞观元年(公元620_年)撤归义县入阳朔。

至于归义县的含义,社会上有多种传说,并无定论。但有一种说法是比较正规的,那就是“统归大义,诚服皇道”。可见归义县从阳朔分置,并不是很正统的,也许是因为割据,也许是因为造反。

遗址现占地约4万平方米,在唐代算得上一个不小的县城。当然,今天任何一个乡镇都比它强多了。如今整个“县址”,只存西北角那一口老井,两户人家。归义今昔,已不能相比了,但却给遇龙河的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那古井边的石栏上刻有“寻旧,二字,但今天的遇龙河已经全新了。

出了归义县旧址,便到了遇龙河上又一名桥——仙桂桥。仙桂桥规模虽然不如前面两桥,却有些历史。因为离归义县旧址不远,因此,人们叫它“旧县桥”。可见当年也是交通要冲之处。

这仙桂桥为广西区内现存最古老的单孔石拱桥,建于宋宣和五年(公元1120_年)。桥虽不大,但风景宜人,也是遇龙河的一处胜景。到遇龙河,这三座桥是不可不看的。

传说很久以前,东海有一条龙,巡游到此,看到如此胜景,觉得东海黯然失色,便潜藏下来不走了。这条龙晚上浮出水面贪婪的观赏美好的风光,后来忍不住有时白天也偷着出来,许多村民都曾见过,遇龙河因此得名。也有说是她古名安乐水,后因中游有著名的遇龙桥,改为遇龙河。

介绍广西导游词范本篇十一

你们好!首先我代表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是导游员×××,大家可以叫我××,我旁边这位呢,是我们本次旅途的司机王师傅,他有着多年的驾驶经验,今天我们将跟随着王师傅的方向盘和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来一次亲密的.接触。

我和王师傅呢也很高兴能够为大家服务,也希望我们这次行程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脚下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有一个可爱的名字广西,它呢地处祖国南疆,东与广东相接,南邻北部湾,与海南省隔海相望,西靠云南,西南与越南接镶,行政区域总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分设为14个地级市,7个县级市,57个县,12个民族自治县,世居着壮、汉、苗等12个民族,总人口为4800多万人。

是中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唯一的沿海省区,是西南部便捷的出海通道。

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博览会等一系列的机遇下,广西的旅游业驶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广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充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不知在座的各位可有从北方来或者不久前曾到过北方的朋友?从寒冷的北方走进四季如春的南方,我想此刻的你最大的感想就是想尽情地拥抱这片土地吧?我们热情好客的广西朋友会随时欢迎大家的光临!

广西历史源远流长。

远在旧石器时代,距今1万----5万年前,就有白莲洞人、柳江人、甑皮岩人、麒麟山人生活在广西的土地上。

秦朝统一百越后,在岭南设立了桂林、南海和象郡,广西简称“桂”由此而来,期间开通了灵渠,沟通了漓水、湘水,联接了西江和长江水系,为广西后来成为中原物资的出海通道打下了基础。

在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广西属于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广西名称由此而来。

到了明朝时期,全国设13个布政使司,广西当时是其中之一,叫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广西名称由此固定下来。

又到了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

广西交通顺畅。

民航有桂林、南宁、北海、柳州、梧州五个机场,120多条航线;铁路有5条国家干线;公路实现了城市之间均有高速公路贯通,边远山区也能达到了村村通公路,尤其是桂海高速公路的建成,提供了更加快捷的广西直通车;在水路方面,广西常年通航的河流有40多条,其中西江航运还被誉为“黄金水道”。

广西旅游资源丰富独特。

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中国第一滩的北海银滩、富有南国情调的边关揽胜、多姿多彩的壮、瑶、苗等少数民族风情、世界长寿之乡的盘阳河流域、被誉为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的大新德天瀑布、神奇的百色大天坑群等等。

广西的动植物也十分丰富多彩而又珍稀,如广西独有的白头叶猴、金花茶等。

广西的矿产资源也很富有。

品种多,储量大,品位高,现已发现145种矿,尤以有色金属最为富有,是国内10个有色金属产区之一,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美称。

广西农副产品非常丰富。

地方名菜有桂北、桂西、桂东南、少数民族四大风味;风味小吃有桂林米粉、梧州冰泉豆浆等。

各位朋友是不是巴不得自己身上多长几个嘴呀?那样就可以吃遍广西美食了。

其实呀,××有更好的介绍给大家,让大家可以“满载而归,与友同享”。

那就是我们广西的土特产了。

像合浦珍珠、柳州奇石、阳朔画扇等工艺品,金嗓子喉宝、桂林西瓜霜等中成药,柑桔、容县沙田柚等果品,桂花茶、横县茉莉花茶等茶类,还有东园家酒、西山乳泉酒等酒类。

而××特别说一下的是柳州奇石,“柳州石玩天下奇”!石又有着石来运转之说!××希望大家好运连连!合浦珍珠又有着“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之说,以其质量上乘而素有“世界珠王”之称。

还有容县的沙田柚,更是有着“天然水果罐头”之称,大家无须担心它的保质期,因为它摘下来收留的时间够久才会更香甜。

我发现不少的团友都迫不及待地想走进广西、认识广西、了解广西,那就请随着××、随着王师傅的方向盘开始我们这次亲密广西之旅吧!同时呢,希望大家能够对××的工作多提意见,使我能够为大家做得更好!××再次预祝我们本次旅途愉快!

介绍广西导游词范本篇十二

遇龙河古名安乐水,是我县仅次于漓江的第二大河,素有“小漓江”之称。发源于临桂县粘岭,流经我县金宝、白沙镇、阳朔镇、高田镇的30多个村庄。在观桥村东注入乌龟河水,到凤楼村的青厄渡与金宝河汇合为田家河,至书童山流入漓江。遇龙河全长35.6公里,县内集雨面积124平方公里。

在乌龟河与遇龙河交汇处及遇龙河上有二石料单拱桥,上为富里桥,下为遇龙桥,皆为古桥。桥体巍峨壮丽,古香古色,为县重点保护文物。在旧县村,还有仙桂桥及归义县城遗址。仙桂桥建于北宋宣和五年,为单拱石桥,是广西最古老的石桥之一;归义县城为唐武德四年(公元620_年)置,现遗正方形土筑城墙,周长约800米,有东、南、西三门。遇龙河两岸奇峰排列,竹木苍翠,流水清澈,游鱼可数,景色宜人。主要景点有双流美景、夏棠佳胜、大小五指山、狮子山、八仙岩及新开发的世外桃源等。绿水青山、古迹名胜与田园风光及浓郁的地方风情交汇在一起,是绝佳游览胜地。

到桂林,不游漓江,是一种遗憾;到阳朔,不看遇龙河,更是可惜。

阳朔景点遇龙河有“小漓江”之称,是阳朔山水的精华。它以山青水碧竹翠桥奇村巧而闻名于世,是桂林山水中不可多得的美景,也是阳朔风光的最好体现。遇龙河发源于临桂县的古里河,流域却大多在阳朔境内。它清澈妩媚,一路流经阳朔的金宝乡、葡萄镇、白沙镇、新阳朔镇、高田乡,最后与金宝河交汇于青飕渡(高田日出)处,再一同流入田家河,再由田家河注入漓江。遇龙河古时叫“安乐水”,因后来在河上建有石拱桥名日“遇龙桥”,后来人们就干脆把这安乐水叫做遇龙河了。“遇龙”而“活”,人们对这条碧水用心之良苦,可见一般了。

遇龙河一般宽度为30一60米,其长度约44公里,水深处达七八米,浅处只能齐腿肚。徒步旅游遇龙河,欣赏美丽的阳朔风光是赏这条“小漓江”的最佳方式。

遇龙河两岸青山连绵,造型各异,百态千姿;一路翠竹夹道,绿树成行,芳草萋萋;而若遇晴日,则蓝天白云,碧水绿草,开朗而明快;若逢雨天,更是雾绕云遮,百媚千娇,将阳朔风光表现的淋漓尽致。假若把漓江比作风情万种的大家闺秀的话,那么,遇龙河就更应该是小家碧玉了。

介绍广西导游词范本篇十三

广西,美丽的八桂之地。十万大山的壮美,蕴藏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千百条河流的秀美,形成了无尽的海洋资源,盛产水果,被誉为“水果之乡”。奇特的喀斯特地貌,灿烂的文物古迹,浓郁的民族风情,使广西独具魅力。广西是一个多民族的地方,又是全国三大侨乡之一。

广西著名旅游景点:桂林山水,以景色优美而著称,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说。历史人文景观:程阳永济桥、昆仑关战役旧址、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军部旧址、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梧州中山纪念堂、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地址。

广西气候温暖,热量丰富,雨水丰沛,干湿分明,季节变化不明显,日照适中,冬少夏多,全年适宜旅游。

位于华南地区西部,南濒北部湾,与越南接壤,全区辖14个地级市,34个市辖区、7个县级市、56个县、12个民族自治县,另辖2个管理区和2个新区。

战国时期,岭南称百越之地,广西属百越的一部分。公元前2,秦王朝统一百越,在岭南设置桂林、南海和象郡,其中桂林郡和象郡包括今广西大部分地区,民国初期省会是在桂林所以广西称“桂”由此而来。广西的名称则来源于宋朝所建制的行政单位—“广南西路”,后简称“广西路”,这是“广西”名称的由来。

介绍广西导游词范本篇十四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南溪山在市区南面将军桥头,离火车站约一公里,因南溪萦绕而得名。它有东西两峰,彼此并列,耸拔千尺,北面的峭壁,山石洁白。雨后新晴,云雾初开,阳光照映在山石上,会发射出耀眼的光彩。

在古代南溪新霁”就是桂林八景之一。南溪山的山洞多而奇,以北面的白龙洞最为有名。它的洞口高敞开阔,好像一间高大的石屋,石壁白色,有一石乳下垂,极似龙头,所以叫做白龙洞。洞内有双狮石、石笋迎春、白龙吐珠等奇景。出白龙洞往右行,便到玄岩,这是一个由钟乳石组成的丰富多采的画廊。此洞分为两道。一道可到穿云岩,该洞岩道较短,常有云雾穿门,岩口有不少珍贵的石刻。左道可通观音岩,它因洞口有一组钟乳石酷似观音菩萨而得名。

从观音岩沿左侧一条小路,可达龙脊洞。龙脊洞洞壁奇险,气势雄伟。现在这三洞已经贯通,从白龙洞入口,游到玄岩,再接着游龙脊洞,然后再出来。南溪山的外形像个巨大的马鞍,马鞍的凹处就是龙脊坳,这里嶙嶙巨石,若断若续,东高西低,极像龙脊。龙脊坳的南侧山腰有刘仙岩,洞内遍布宋明以来的石刻。出刘仙岩,便可到达一个上小下大的两层圆洞,有石级盘旋上下,形似一个巨大的田螺,故名螺窟。

南溪山已被建成公园,园内竹林青葱,松柏苍翠。南溪桥南有一泉,名叫白龙泉,泉水清冽,古时曾进贡皇帝,所以又称贡泉,现设饮泉茶室,供游人酌茗憩息。

介绍广西导游词范本篇十五

传说很久以前,东海有一条龙,巡游到此,看到如此胜景,觉得东海黯然失色,便潜藏下来不走了。这条龙晚上浮出水面贪婪的观赏美好的风光,后来忍不住有时白天也偷着出来,许多村民都曾见过,遇龙河因此得名。也有说是她古名安乐水,后因中游有著名的遇龙桥,改为遇龙河。

遇龙河指白沙世外桃源至大榕树工农桥段,长约16公里,宽38—61米,身0.5—2米,常年水质清澈,水流缓缓。发源于临桂区白粘岭,流经阳朔的新村、利学、大利。桥、遇龙、旧县、穿岩等村,在工农桥与金宝河汇合,全长43.5公里。河中筑有拦河坝,引水灌田,不能通航。

遇龙河竹筏漂流是6月,遇龙村的打渔人应几位摄影师的请求,从遇龙桥乘坐竹筏至古榕公园,在秀丽的风景面前,摄影师陶醉了。过后,摄影师们寄回了几张照片,遇龙河竹筏漂流就在半推半就之中开始了。

阳朔龙之旅的buddy和白沙遇龙村的朱冬发决定合作把遇龙河漂流向游客推荐,一下子,遇龙村的村民们购置了100多条竹排、救生衣等设施,在20的“十一”期间,100多家竹排就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每天都预订一空,的“五一”期间,更是天天爆满,从早上6点开始漂流,排班到晚上8点才收工。

介绍广西导游词范本篇十六

冠头岭山体为砂岩石质,西南麓下海湾,海水清澈见底,巨大的礁石群错落嶙峋,古迹龙王岩(廉阳古洞),因海浪侵蚀沙岩,壁基裸露,现出突兀参差的怪石奇观。岩下惊涛拍岸、潮声如雷,因而“龙岩潮音”成为北海一大景观。登山远望,海天一色,帆影点点,令人顿觉心旷神怡。朝观日出夕赏日落,听浪涛拍岸,看浪花卷起千堆雪……大自然的天籁美景,实是美不胜收。麓被海浪侵蚀成陡壁。冠头岭雄峙北部湾畔,北海市西南尽端,俯瞰古珠池,有“三廉海门”之称。

冠头岭历史上为海防要塞,它曾是历史上北部湾畔人民作为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天然屏障,主要由风门岭、丫髻岭、马鞍山三个山体组成,自西南而东北弓行走向的3公里多的全岭,密林覆盖,绿荫苍郁,四季长青,气候温暖。

明洪武八年,为防海寇袭扰,创设炮台于主峰之侧,遗迹尚存。迄今岭巅灯塔已增高,登山公路可直达岭巅。建国后,遍岭绿化,现今冠头岭已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1988年林业部批准建立冠头岭森林公园。1995年北海市规划局出具了森林公园用地范围图面积245.7公顷。森林公园目前以马尾松树种为主要建群树种,林地面积约3000亩。园址为国家冠头岭森林公园的一部分,现属初建阶段,自然植被以马尾松林为主,内有十片零星空地,山间洼地,半朝海半朝陆,北依海拔70米的山顶,为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的组成部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