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高三语文知识点总结通用(大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6:23:26 页码:13
高三语文知识点总结通用(大全8篇)
2023-11-11 16:23:26    小编:ZTFB

总结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思维活力,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时要注意逻辑性和条理性,通过合理的分段和段落之间的过渡,使文章更易读懂。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总结写作有所帮助。

高三语文知识点总结通用篇一

1、“离骚”者,犹离忧也。

2、天者,人之始也。

3、秦,虎狼之国。

4、此不知人之祸也。

5、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二)被动句。

1、方正之不容也。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3、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4、而自令见放为。

5、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6、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7、是以见放。

8、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三)状语后置句。

1、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3、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四)定语后置句: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五)宾语前置句: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高三语文知识点总结通用篇二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4.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5.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6.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7.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滕王阁序》。

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3、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4、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5、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6、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7、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8、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9、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逍遥游》。

1.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5.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6.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7.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8.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9.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高三语文知识点总结通用篇三

1.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2.参古义:检验。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加入。

3.假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4.金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子,黄金。

5.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6.用心古义:因为用心。例如:用心一也。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7.绳古义:墨线。例:木受绳则直。

今义:绳子,绳索。

8.跪古义:腿脚。例:蟹六跪而二螯。

今义:跪下。

9.疾古义:疾劲,强,大,这里指声音宏大。例:声非加疾也。

今义:疾病。

10.致古义:达到(而致千里)。

今义:赠送,给予。

11.寄托古义:这里指藏身(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今义:大致指心灵、精神的某种依靠。

高三语文知识点总结通用篇四

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5.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5.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6.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

20.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高三语文知识点总结通用篇五

十大常犯语文差错分别是:

最容易被写错的成语是:美轮美奂。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美轮美奂”也成为新闻媒体在中使用频率的形容词,但其中的“轮”往往被写成了“仑”或“伦”。美轮美奂指建筑物高大美观,“轮”的意义是“高大”。

最常被写错的地名是:黄浦江。“黄浦”和“黄埔”音同形近,人们往往把黄浦江错写成“黄埔江”。

经常被混淆的词是:截止/截至。“截止”的意思是活动已经停止,一般用于某一时间之后;用于某一时间之前的应当是“截至”,如“截至昨日,已有上千人报名”。

体育报道中经常用错的词是:囊括。2010年广州亚运会举办期间,“囊括”一词频频见诸新闻,例如“中国军团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囊括金牌199枚,位居金牌榜首位。”语言文字专家指出,“囊括”的意思是无一遗漏,只要不是将所有的金牌都收入囊中,就不能用“囊括”。

新闻报道中容易用错的词是:侧目。如:“他的研究成果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令世界为之侧目。”这里的“侧目”应改为“瞩目”。所谓“侧目”,是指斜目而视,形容愤恨或者畏惧的样子。

繁体字容易误认的是:晝。“晝”是“昼”的繁体字,常被误认作“書”(书)或“畫”(画)。2010年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便把古诗名句“花市灯如昼”误读为“花市灯如书”。选入某教材的古文名篇《昼锦堂记》,也被误作《画锦堂记》。

书名或栏目名称最常见的差错是:“精粹”误为“精萃”。不仅电视台、报纸的时事、文摘栏目喜欢用“精萃”为名称,连许多书名也跟着犯错。其实,“精”指经拣选的好米,“粹”指纯净而无杂质的米,两者并列,引申指提炼出的好东西。而“萃”常用义为集聚,是动词,如“荟萃”“集萃”等,没有精华的意思。

最容易被误读的古诗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们普遍认为它描写的是冬天的景色,梨花开放透露出春天的消息,央视“青歌赛”上就曾出现这样的理解。其实这两句诗出自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它们是千古咏雪名句,写的是“胡天八月即飞雪”,并非实写梨花,也不是形容冬景。

用汉字数字表示年份时常见的差错是:以阿拉伯数字“0”代替汉字数字“〇”。这一差错出现频率较高。

在否定句式中经常误用的词语是:无时无刻。常常被当成“每时每刻”使用。语言文字专家指出,“无时无刻”必须与“不”搭配才能表达肯定的意思。而“每时每刻”常与“都”搭配。

高三语文知识点总结通用篇六

1.则修文德以来之(使动,使……来)。

2.既来之,则安之(使动,使……来;使……安定下来)。

3.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使动,使……来)。

二、特殊句式。

1.何以伐为(宾语前置)。

2.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疑问句式,恐怕……吧?)。

三、重点实词解释。

1.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恐怕……吧。是,这个;过,责备。)。

2.是社稷之臣也(这个)。

3.何以伐为(何以……为?表示反问的一种句式)。

4.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陈,摆出来;力,才能;就,居,充任;列,职位。)。

5.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危,不稳定;颠,跌倒;相,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6.且尔言过矣(过,错)。

7.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疾,憎恨;辞,托辞。)。

8.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贫,贫困;寡,少;倾,倾覆之患)。

9.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萧墙:国君宫门内当门的照壁,暗指鲁国内部)。

四、一词多义。

1、是a、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这)。

b、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是)。

c、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正确)。

2、疾a、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病)。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痛恨)。

c、老臣病足,不能疾走(快速)。

3、止a、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停)。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制止)。

c、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只)。

4、见、a、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看见)。

b、曹刿请见(拜见)。

c、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接见)。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现)。

5、过a、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经过,走过)。

b、过犹不及(超过,过分)。

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太,过分)。

d、是谁之过与(过错)。

e、无乃尔是过与(责备)。

f、故尝与过宋将军(拜访)。

高三语文知识点总结通用篇七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用“也”表示判断)。

(2)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用“者……也”表示判断)。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用“者……也”表示判断)。

2.省略句。

(1)鞣(之)以(之)为轮(分别省动词、介词的宾语“之”)。

(2)假(于)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省介词“于”)。

3.倒装句。

(1)青,敢之于蓝,而青于蓝(于蓝取之、于蓝青,介宾后置)。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己参省,介宾后置)。

(3)善假于物也(于物假,介宾后置)。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之爪牙、强之筋骨,定语后置)。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于水,介词结构后置)。

高三语文知识点总结通用篇八

在语文学习中首先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在还有的80天中一定不能只顾做题,要把基础知识夯实,例如8分的默写题,这就是高考中送分的题,但好同学因为马虎经常丢分,所以基础知识必须巩固,保证得分。其次,不要陷入题海中,最后阶段的复习固然还要做题,但这时绝不能陷入题海,提高成绩的关键是精练善思。精心选择训练内容,认真做好每一份试卷,对本次训练中自己的提高与失误认真分析,及时总结。最后,素材的收集,搜集意义深刻的文章,新奇的事件,并对用辩证的观点加以分析,吸取其精华,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下面简单介绍下病句和诗歌鉴赏注意的事项。

病句题,在考试中属于较费心力的题,尤其是基础比较弱的同学,感觉那个句子都是对的,总是没有头绪,其实病句题只要掌握了一些小的技巧,是比较容易完成的。首先要知道病句主要分为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两大类,主要错误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其次、从语法角度入手,抓住句子主干,无论是单句、复句,抓住了句子主干,也就抓住了句子的基本意思,在寻找语病时有利于保留原意。抓住主干时要注意辨认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是否有成分残缺,主谓、动宾搭配不当等毛病。再次、从词法角度入手,看看句子的修饰语同中心语的搭配是否恰当,句子的实词、虚词的运用是否恰当,如果没有发现语法错误就从逻辑角度入手,分析句子的推论是否正确,概念是否明确,判断是否恰当等问题。

诗歌鉴赏类题型属于考察学生能力的题型,这需要学生丰富的诗歌阅读量,对诗歌有一定的了解,理解诗歌的基本涵义。在做题时可以从这几方面来入手,首先,读题目,题目中含有大量的信息,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二要注意作者。高考命题选取的诗文,大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作品,例如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山水田园诗,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等等。注意到这一点,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三要注意注释。有些注释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解释相关词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时代背景。四要注意题材。一般而言,试卷中出现的题材都有其特定的情感范围,这就为我们做题降低了难度。例如送别诗多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或诉说依依惜别之情,或叙述别后的思念。咏史诗、怀古诗多是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追慕古人,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或倾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借古讽今,感叹昔盛今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