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现代教育技术论文汇总(优秀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20:29:36 页码:7
2023年现代教育技术论文汇总(优秀11篇)
2023-11-11 20:29:36    小编:ZTFB

总结是对过去的一种总结,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未来。在写总结之前,要对所总结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确定总结的重点和要点。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总结的结构和写作方式,是提升总结能力的好帮手。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汇总篇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已经用于许多领域,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代替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成为必然趋势,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和利用还处于探索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教师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并抓住机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最终目的,尽早使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学中的发挥作用。

生理学;多媒体教学;优势。

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伴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人们预言:21世纪必将是生命科学的时代。生物技术合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胚胎学、免疫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物理学、信息学及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技术的发展,会给予医疗科学领域许多全新的概念和发展前景,因此加强医学生理学与医学临床课程的联系,以适应社会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医学生理学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如何适应今后临床的要求和发展,对该学科教学内容和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科技信息以几何级数方式增长,这给教学目标、手段和内容的安排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需要讲解更多知识,提供更多相关信息和学科发展动态,这就需要每一位老师不断探索并寻找适应这一要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idedinstruction,cai)中的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以其特有的魅力,简便易行的手段为我们合理使用网络信息和改变教学方式提供可能。cai不仅加深了老师对课本难点的理解并且对教学内容有了新的认识,这种变化有利于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并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传输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可极大的提高教学的效果,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和信息的获得,提高了学习能力的培养[1]。本文将阐述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于医学生理学教学的中的方法,使得cai能够更好地为医学专业教学服务。由于医学生理学是医学基础与临床学习的桥梁课程,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是的内容纵横连贯,结构紧凑的特点,本人认为这是一种值得广泛推荐并积极倡导使用的教学手段,但如何有效的应用这些软件于教学活动?本人在其制作课件及教学活动中,作者将一些感悟总结如下,供各位同行老师参考。

用链接方式展现教学课程的框架结构的层次。由于医学生理学分章节的知识体系比较复杂,内容繁多且抽象难以掌握。为了解决此问题,选用超文本结构来组织幻灯片的内容,可以很好的解决此问题。例如:在讲述细胞内信号转导章节的内容时,由于该部分内容繁杂,层次多,用普通的方法很难使学生将这些相关知识横向和纵向联系起来,而应用链接方式后,可将这些内容放在一起,对比不同的转导特点,再将各个部分的具体内容分别制成不同的幻灯,然后通过超级链接的方式将个部分内容展开。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每种信号转导时,对所学的内容是对理论知识有一个纵向和横向的了解[2]。例如:在介绍cgmp信号途径时使用的动画材料,这个信号转导的过程和ca2+内流引起的胞内信号过程,使得抽象的理论生动形象。

jpg、gif、avi和swf影视资料内容直观性强、生动活泼,适当利用软件将这些视频资料添加于课件中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并理解抽象的理论,并将这些内容以具体生动的影视资料清晰展现在学生面前。例如:在“神经元动作电位产生和传到”一节内容时,教学内容经计算机处理,声音、图像及文字的合理搭配,动静图像的显示,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深动有趣,便于学习和记忆,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充分利用ppt中的开发工具,把gif和swf后缀的动画插入到课件中,使得课件操作简便易行。在网络中可以查到插入的方法。

教学素材可通过多种方式获得,适当增加图片及动画素材,可以较好展现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突出重点、易化难点,展现教学过程中系统性和逻辑性特点。这就需要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对象,构思出能够充分展现教学内容、重点并强化难点的课件。要做到这些,就要求专业课教师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本应用的知识,追踪并了解最新的知识动态,舒适参考其它老师的优秀课件,制作出体现自己教学思路的优秀的思想和智慧课件[3]。基于此,多媒体教学对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4)同时研究医学教育的现状和教育改革的趋势,将临床具体病例与教学活动相结合,使视听材料既能与当前医学教育的内容相互联系,又能促进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随着多媒体技术迅猛发展,教育信息资源急剧增多。这对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提出的两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即如何选择和处理海量的教育信息、如何利用这些资料?并把它们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前者是及时增加新的教学信息的问题,后者是教学体系改进和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问题。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使得课堂讲授的信息明显增加,对学生已经熟悉的传统的学习方法和记笔记的速度和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由于教学信息量大造成问题:例如:一些学生认为课堂学习简单,但是课后复习时出现理解和记忆困难的两难尴尬境地,如何把多媒体教学课件合情合理的给予学生值得考虑。由于多媒体教学所含信息量大,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学生感官刺激性强,课堂中易于接受,教师也能充分体现个人教学中的电脑软件技术使用的水平。但此时教学速度提升。学生却陷入记笔记的速度跟不上的困难中,听课时好像明白,但课后复习感到压力非常大。因为他们在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消化,给课后复习带来极大困难,基于此状况,教学内容扩展和教学方法和教学大纲的变革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其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实施方案正在研究、解决之中,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开展提升自学能力的培养,以弥补教学课时少,内容多、进展快的特点。目前,虽然教学手段在技术上已取得长足发展,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许多人未能充分利用和足够重视这些资源和技术,这种状况成为影响高等医学教育,特别是基础医学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原因[4]。因此,我们必须放弃一些陈旧的教学方法,应用适当的软件技术,使课堂出现理应出现的效果,调整好教与学的关系。

如何正确处理传统教学方式与日益繁多的教学内容的关系,成为新阶段教学过程中的新课题。因为来自网络或其他途径的多媒体资源具有广泛地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等特点,能够使很多难点理论内容在多媒体视频资料的演示后一目了然[5]。其特点如下:

(1)视频多媒体资料生动和形象的特点。由于形象,这一特点有利于进行医学形态学内容的讲解和复习,尤其有利于重演一些在人体上不能进行的实验、实习的教学内容。例如血型的鉴定和输血反应和心脏的传导特点以及自律性异常引起的病理变化等。

(2)经过适当地筛选、控制课堂中的所用的多媒体资料,突出教学目标、内容并深化教学重点和难点。由于该种教学内容的设计可以直观地揭示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有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例如,正常的呼吸膜的结构和功能,其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药理机理、免疫功能的影响等的模拟实验、验证性实验,均可在屏幕上完成,达到知识构架的完整的目标。

[3]侯滕菲,陈宝琅,李忠山,等。生理学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势的对比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1):1813-1814.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汇总篇二

情景教学是一种相对先进的教学方法,其已经被逐步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但情景教学并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力,没有取得预期的目标。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情景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成为教师开展初中生物情景教学的重要支撑。基于此,本文在此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初中生物情景教学进行研究,旨在完善初中生物情景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

从本质上说,情景教学法就是指教师根据某种教学目标创设相应的情景,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分析、领悟和感受,在获得认知的同时获得珍贵的体验。由此可见,初中生物情景教学的基础在于情景的创设,现代教育技术恰好有力支撑了情景教学的开展。

在“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的教学中,由于当代初中生生活经验的欠缺,导致学生难以理解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也无法在头脑中形成具体的情景或形象。此时,教师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更加真实的情景。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展示泡菜的制作过程,也可以给学生展示酸奶发酵的过程。这些源于现实生活的情景能够带给学生更大的触动,让学生获得更真实的体验,以此提高情景教学的有效性。

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初中生物情景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强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获得更加真实的体验中进行学习和提高。

例如,在“昆虫的生殖与发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播放《动物世界》或者《人与自然》等节目。这类节目具有更加丰富的资源,同时也更加生动地讲述昆虫的生殖与发育。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撑下,学生不但能够看到直观立体的图像,还能在更专业科学的讲述中进入更生动的情景中。

总的来说,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它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因此,教师需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完善情景教学,并通过反思促进教学的进步。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汇总篇三

科学探究实践是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必须实施科学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主动地获取化学科学知识和探究性学习,培养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本文针对科学探究实践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化学教学科学探究实践实施过程。

在当前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的学习开展得还不够,没有让探究性学习发挥其应有的活力和作用。针对新课程的探究实践研究和教学理论越来越多,研究的广度、深度、力度也与日俱增,然而,关于怎样引导学生实施探究性学习和学习策略等方面的研究尚不多。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本文进行了高中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实践的作用及实施策略研究,探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科学探究的可行性方法与策略。

传统的化学教学将学生作为纯粹的认知性存在,将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整个生命活动划为等号,以致于造成偏重知识教育,而忽略了学生对待事物方式和基本生活态度的教育。虽然这种以发展和培养认知能力、传授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帮助学生探索客观世界规律、开发认知潜能、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以及推动生产力发展等方面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可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与局限性日益显露出来。这将会导致众多的消极后果及不良影响,例如难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及自主性、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生不爱学习、不主动地自主学习等。

进行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科学探究式教学,一定要从提供给学生参与探究性的机会和学生发生认知的方式这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实施科学探究式教学包括的主要阶段和内容如下所示:

1、提出问题,构建问题情境。学生参与围绕科学事件、科学问题或者一些科学现象开展探究活动,教师主动创设一些真实的情境,探究和学生现有的认知相联系,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

2、收集证据,提出假设。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探究问题,形成假设、验证假设、解决问题,并为观察结果提供解释。

3、筛选知识,合理解释。即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和解释,要把学生的观点综合起来,构建合理的模型,通过教师及其它来源的科学知识,认真解释和阐述概念。

4、应用技能,拓展体验。学生发展新的能力,拓宽新的理解,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新的情境。

下面,通过高中化学《原电池》课程为例,介绍其教学实施的过程。

1、启动阶段。创设合理的情境,引发学生原先掌握的知识和当前新知识的冲突,激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知欲。采用实验观察、直观展示、知识问答、多媒体画面、故事演讲、问题设计等多种方式,开启教学程序,诱导学生向正确知识的方向进行迁移,激励学生质疑问题、提出问题,营造平等、活跃、和谐的师生关系。

2、知动阶段。在引导交流讨论、探索时,教师可铺设一些程序性(怎么办)知识,或者一些陈述性(是什么)的知识,让学生联想到创新知识的策略。例如引出《原电池》课程后,诱导学生进行讨论,并提出把氧化还原反应中形成的电子变成电流的设想,同时开展对该假设的实验探究与讨论。

3、能动阶段。在讨论后,学生会提出各种问题,这时需要和学生一同筛选出符合教材要求、具有共性、最有创新价值的问题,通过归纳、类比、综合等思维方法,辅助学生学会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对零乱知识的加工与筛选,将其上升至理性阶段,总结成规律性认识。

4、升华阶段。学生掌握一定的认知方法和规律后,教师应该设置一定程度的练习题,该习题应突出创新能力的发展,并展开变式训练,通过所学的知识,解释新情境下的问题,从而形成阶段性的知识和策略。例如,通过在实际生产中原电池知识的应用(如防锈等),能够推导出一些特殊电池(高能电池、蓄电池、燃料电池、微型电池等)的反应和构造过程。

实践证明,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通过科学探究实践,不但促进了师生研究性学习及创新教育,而且还体现了主动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促进了学生能力水平及知识水平的同步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终生学习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1]吴成军赵芙蓉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异同初探。北京教育(普教版),2008年,第12期。

[2]甘泉化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3]张前焦元红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化学教学设计。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2期。

[4]姚蕾吴星何永红徐道宏关于高一学生化学探究能力的调查及思考--高中化学课程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和途径研究课题初报。化学教育,2009年,第7期。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汇总篇四

:在教育研究中,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轨,一直是困扰着人们的一个问题。由于人们常常关注于实践与理论的一致性,却忽略了它的内在差异,这就导致两者脱节。而教育技术对教育理论是实用,对教育实践是批判的,这是实践转向理论及实践创新的前提。

教育技术,是作为学科研究对象的一门技术。在美国,教育技术是在教育领域的面目出现的;而在中国,教育技术则被视为学科的研究对象。而且从事实上理论指导实践不是必然的,无条件的,它一定是在人们的知行统一下找到一个媒介进行两者的相互转换,而这则者需要技术的支持。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康德通过判断力(或理性)对休谟法则的解决,以及杜威的实用主义技术观,都从侧面说明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理论与实践的差异。

理论与实践的虽然是两种不同的东西,但是人们常常因为内在的一致性而认为它们是一样的,这就是所谓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高于实践”,而人们过于强调它们的效果因而忽略了它们内在的差异。而这里的差异,是指它们内在的东西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人类对于理论与实践的往往是求同的态度而忽视了它的差异。如柏拉图的理念论,他把世界上的一切现象看作是理念的模仿和分有,理念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据。言下之意就是,理论是实践的依据,我们怎么做就看理论怎么说,理论与实践内在又是一一对应的。特别是近代科学的运用,更是把这种理论推到了极致。1869年,门捷列夫根据原子量的变化制定了元素周期表,并断定金的原子量要比锇、铱、铂大,并用元素周期表纠正了原先错误的金的原子量,后人还根据这个元素周期表发现了一些新的元素。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从而也发给了人们错觉,认为理论反应了实践,实践与理论又一一对应。理论是否能够贯穿实践?柏拉图推行他的《理想国》经历就能够说明。《理想国》作为柏拉图最著名的代表作,通过与苏格拉底的对话,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教育、文艺等多方面的问题,并以理念论为基础,构造了一个理想国家的系统方案。可是,过去了两千多年,他的理想国并没有建立起来,理论与实践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它们内在存在着差异。这里我们讲的理论与实践差异是讲的好的理论能够解释实践,但好的理论不一定指导实践。

(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差异。

《教育研究》杂志在1991年第5~11期(第10期纪念陶行知诞辰100周年暂停)开辟了“教育理论与实践”专栏,其中很多文章都涉及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差异问题。如扈中平与刘朝晖指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是双向的,既有理论工作者不关心教育实践的原因,也有实践工作者轻视理论的原因。这也就导致了人们对于教育理论投入过高的期望,而教育理论往往又不能指导教育实践的进行,又受到社会的各方面的制约。

(三)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媒介。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存在差异这个观点已有定论,关于如何调节两者之间的差异问题,这也是诸多学者所研究的问题。吴康宁在《对我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思考》中专门提及了理论沟通实践的途径,他提出教育活动模式可担当这一功能。他认为教育活动模式包括三个部分:对特定教育活动模型的呈现,对解释该模型的运行规律的阐述以及对具体的操作程序的说明。这也是理论描绘了一个理想世界,把复杂的现实精简了,形成了逻辑上的统一,而实践则是要面对一个无限复杂的世界,没有了逻辑上的统一。但是现实又要把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起来,可是这两者之间又存在着差异,人类的知行统一又要它们联系在一起。这二者该如何的相互转换?技术就是这两者的媒介,将二者相结合起来。

(一)技术的特点。

技术作为理论和实践的媒介,有它的特点创造性、自身性和合目的性。而教育技术也具备这些特点。技术的创造性指,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在相互转换的过程中,教育理念的运用和教育实践对教育理论的超越。在以往的教育中人们秉承“理论高于实践”的宗旨,把教育实践向教育理论看齐,信封教条运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实践不适应理论,归结于理论的错误。而技术的创造性则是把两者的不相适应,相互的联系在一起。这也说明无论理论与实践多么不适合,通过创造性的理论的运用,让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而它的运用也是因地制宜的。技术的自身性指要自身参与进去,它包括了两个因素:工具手段和自身技巧。理论在形成的过程中,为了能更适应多的情景,会把不利于理论的情景因素剔除,而人参与进情景中能把理论忽视掉的部分补充进来,从而使理论在不同场景发挥作用。而实践到理论的过程,则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复杂的现实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毕竟实践本身不是理论。技术的合目的性指人类在活动与生俱来的东西。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的“自然的形式的合目的性原则”是判断力的一个先验原则,所以合目的性在康德哲学中非常重要。合目的性不是自然的,它人们在寻求多样统一所附加上去的,通过多样的工具手段,最终采取何种工具,取决于工具使用者解决何种问题,这就是合目的性的作用。

(二)作为教育媒介的特点。

教育技术对教育实践是一种批判的态度,这是实践转向理论的前提,也是教育理论创新的前提。教育实践中通过实践的考察和探寻,进行生层次的分析和探讨,然后为教育理论提供素材。通过自身的内在的思考,思想内部的沉淀,在工具使用中的观察、揣摩、关照与感悟。而实践也在这种批判中找到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就是实践的创新。教育技术对教育理论是实用的,这是理论转换实践的前提。从技术层面上来看,理论它本身就是个工具,教育研究的时候为其提供一个研究的方向,构建起一个支撑的框架。理论不是终极性的,它是不断在调整的,在这个调整的过程中教育技术加深了对教育理论的更深的认识。而教育技术就是在使用理论的过程中加深对教育理论的了解,这也不是简单的教育学所能做到的。教育技术对工具是批判的,从根本上,实践对理论是反作用的。现在的信息技术分为通用和专用之分,实践对技术的筛选。信息技术一旦具有强制性,那么它会对实践的复杂性造成伤害。技术工具具有意向性,它的创造者和开发者的一向一旦不受控制,那么会造成实践的伤害。

(三)教育技术与实践和理论的发展。

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人们又要求它们统一,教育技术的出现连接了两者。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育技术,不再是不被人们所注意,它与教育理论和实践所结合在一起。技术的发展使实践和理论不再是单一的一体,由教育技术进行对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研究,及其三者这间的相互作用。

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两者存在的矛盾无疑是教育研究中的一大问题,通过对教育技术和教育研究与教育理论者三者关系的探讨。进一步地了解到教育技术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而教育技术对两者的联系和互补,改变了教育实践与教育技术的内在的矛盾。使其实践与理论的内联系在能够一一相对应,而不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节。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汇总篇五

摘要:

然而,一节高效率的课堂,除了要有精彩的教案设计,扎实的教学功底,幽默的教学语言之外,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应用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可以使课堂内容丰富生动,而且可以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

关键词:

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技术上的革新,连教育也不例外。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支粉笔、一张嘴,再加其它单调的辅助手段——一块小黑板、一幅挂图,使课文里的抽象内容、情感、意境很难表达出来,导致课堂气氛较易沉闷,学生听起来乏味,学起来枯燥,学习兴趣难以激发,课堂效率很难提高,久而久之还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今的课堂因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加入而变得有声,有形,丰富多彩,趣味盎然。

现代教育技术它突破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局限性,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形象,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思维,为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开好头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把文字化的教学内容以生动具体的影像声形并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开头便紧紧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例如在教授《黄河颂》一文时,老师可以一边播放《黄河大合唱》组乐,一边播放黄河壶口瀑布等风景图片。

通过声音和画面的渲染来营造强烈的气势来感染学生,渲染课堂气氛,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让这种教学设计以一种轻松、舒缓的方式创造出优美的情境,引起了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有效导入新课。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不仅可以把简单单调的文字变成生动有趣的图片呈现在学生面前,还可以配以适当的音乐,华丽的`影片,让学生获得最直观的感受,从而营造出一个轻松而愉快的课堂氛围,让语文课堂更有效。

例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精心制作两组不同的紫藤萝画面,让学生直接感知代表两种不同命运的紫藤萝,同时以《命运》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边听边看的过程中,充分感受紫藤萝花的旺盛与作者内心凄凉的矛盾,进而真正理解作者对于生命的感悟,这样,教学的重难点迎刃而解。

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把教材中单纯的语言文字演化成有声有色的客观世界和真切生动的人类生活,然后再通过多媒体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从而促进和启发学生思考。

例如在教授《蜀道难》一课时,因为我们的学生长期居住在平原,他们很难想象出诗歌中描绘的那些奇异险峻的高山。

于是,老师在教学时可以为学生播放几组有关蜀道险陡的图片,通过这些直观的画面,不仅使学生对于作者在诗歌中使用奇异想象描绘高山有了了解,也使他们感受了整首诗歌蕴含的意境,从而更好的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促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恰当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众多的实践能力中,观察能力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多方面、多层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提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训练,切实提高实践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教师要教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敢参与、乐参与、会参与。

切实改变现有课堂教学以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参与获取知识过程与途径的意识,发展学生个性。

六、总结。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极大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扩充教育的内容资源。

同时,它还可以创设一种友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丰富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迅速提高,使学生真真正正地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但是,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只能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为教学服务,切不可让生动的画面诱惑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偏离了学习的方向。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制作、使用,努力让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它真正的作用。

作者:周飞单位: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汇总篇六

[摘要]某师范院校设置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属于教师教育类通识课,也就是师范类学生的必修课程,主要是提高师范生在今后教育中的教学能力,首先通过对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学习策略情况进行问卷,然后对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情况对教师的教学策略提出改进建议。

某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核心课程是现代教育技术教程,该书的编写结合地方院校的实际情况,具有清晰的体系结构、丰富的图表、精练的言语,包含了教育技术领域新近发展和研究成果等[1]。本研究没有从教师的角度去分析教学策略,而是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情况对教师的教学策略提出改进建议,最主要的原因是现今课堂提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从学习者角度出发正是突显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一、教学策略的概念界定。

国内外学者对教学策略的概念都有各自独特的认识,在本研究中,采用乌美娜的定义可表述为:对完成现代教育技术教程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就是教学策略[2]。

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以了解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学习策略情况,问卷是根据学习策略量表中的三个(态度、动机、时间管理)分量表以及该校公共课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对已完成该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学习的部分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有100名学生参与,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问卷96份,有效率为96%,本研究的数据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有以下几点。

(一)态度类学习策略对教学策略的影响。

尽管有大部分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教程这一课程都有正确的认识,但是从分析的数据可以明确地看出仍然有小部分学生在学习该门通识课时态度不够认真,没有认真对待教师布置的任务,没有认真仔细地听讲或认真仔细地自习,在自习时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作为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懂得这门课程在以后从事教师这一行业的重要性,知道从事教师应具备哪些能力,最终端正学习者对该课程的态度。

(二)动机类学习策略对教学策略的影响。

学习者学习的好坏,能否将所要达到的学习目的完成,这主要取决于学习者对待学习是否认真努力,对待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学习动机是否明确、是否恰当,而不是抱怨老师讲解的知识不易理解,抱怨有的知识太抽象,抱怨设备不易操作等。有些学习者学习动机不够正确,对此导致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应用教学策略,对此,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策略,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教学效率得到更大的提高。

(三)时间管理类学习策略对教学策略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的课程有两种教学形式,就理论知识来讲,一般是应用比较传统的教学形式,可采用黑板加粉笔;对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或者操作性强的知识,可采用多媒体教学。对后一种教学形式,每个学生都有电脑,对一些自制力不强的学生来讲,更是绝好的放松机会,导致时间安排不合理,做与该课程无关的事情。一些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就会对教师的教学策略产生相应的影响。再者,学习者在该课程的课后学习中,有些学习者不能主动花时间学习。总之,学习者在时间管理方面的不足对教师教学策略有一定的影响。

(一)教学的程序方面。

比较普遍的教学程序有旧知识回顾、新课导入、新课教学、课堂练习、课堂评价、学习效果反馈。首先教师在新课导入之前发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了解学习者,要让学习者明确教学目的,激发学习动机,使学习者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在课堂评价时,可采用多种评价方法,比如课堂回答问题、课堂测评等。

(二)教学的方法方面。

教学的方法方面主要是针对教学方案的设计,让学习者亲自分析案例,或上网搜集相关的知识,并筛选要点知识,然后掌握它,这样学习者会对这部分内容理解得更深刻,最后由教师来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

(三)教学的组织形式方面。

教师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但同时也会采用小组学习和个别化学习。在小组学习时,要让小组成员明白小组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在评价时要注重公平、公正。在个别化学习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个较明确的学习任务让学习者去完成,并在最后做出奖励性评价。经过自主性学习,让学习者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四)教学的媒体方面。

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时,许多学生会受到教学媒体的影响而分散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针对这些影响,教师可以进行监督,通过提问引起他们的注意,提醒他们要完成教学任务;提示学生在机房上课时要认真;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多媒体教材,根据网络课程学习活动的设计进行重点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吴波,官敏.现代教育技术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2]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汇总篇七

:本文简述了我国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当前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积极探索一条让教育技术更好服务于我国教育的途径,以进一步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

近年来。我国教育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围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进入到普及和实施阶段。虽然我国教育技术应用发展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所谓教育技术就是指把适当的技术手段运用于教育领域当中,不仅包括物质手段,还包括智能手段和信息手段。以及教学的仪器设备和教具:教育技术也是解决教育问题的系统化理论、方法技巧及组织管理技术。教育技术是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在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同时期赋予了它不同的内涵。按照教学媒体的发展,可以把教育技术划分为三个阶段:

教育的现代化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是构成现代化教育的一个有机部分。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既是教育发展必然趋势,也是院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它为现代教育信息化奠定了基础,对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90年代起,全国多数师范院校都新增设了教育技术学专业,使我国得教育技术得到迅猛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教育技术的网络化。教育技术网络化的最明显标志是intemet应用的急剧发展。

(2)教育技术的多媒体化。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正在迅速成为教育技术的主流,教育技术走向多媒体化。

(3)教育技术应用模式多样化。教育技术的应用模式呈现多样性。在教育技术领域中多媒体应用的教学模式有以下五种:基于传统多媒体的“常规模式”: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的“多媒体模式”:基于放手系统的“远距离教学模式”:基于internet的网络模式: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虚拟现实模式”。

尽管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教育技术有较大发展。绝大多数学校有了电化教育机构。并配置了大量的电化教育设备。全国电化教育队伍的总人数也有五十多万之众。然而教育技术在普通学校未能很好地深入课堂、深入教学。未能在教育现代化方面达到期望值。客观地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助于人们开拓思路。进而采取扎实的措施将教育技术现代化推向新阶段。教育技术未能发挥出巨大作用’其主要原因如下:

(1)偏重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建设,软硬比例失调。

说到信息技术教育,在很多地区的教育行政计划中,直接与其挂钩的是买了多少台电脑,建多少个多媒体教室。当网络兴起后,铺设光纤、建校园网和局域网就成了新一轮的竞争。反观软件建设,却不受重视,软硬件投入比例严重失调。

(2)教师信息化水平低下,多媒体教学只辅教而不辅学。

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要教师会简单应用,更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出符合实际的教学课件。任课教师只有充分吃透了教材,并有先进的教学思想,才能将自己的知识融于课件制作当中,制作出符合教学要求的合格课件。也只有当教师熟练掌握课件的使用,明白自己的真正目标,才能使课件的效果发挥出来。而我们现在的多媒体课件主要侧重于如何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以教师为中心,考虑的更多的是如何辅“教”,不是如何辅“学”,忽视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

(3)设备配置率低,使用率低。

我国目前存在的普遍情况是,很多的地方配置了电脑的硬件设备甚至是校园网局域网,但使用率低,机子成了摆设,而不能真正服务于教学。

(1)使用的频率偏低。只有9%的老师经常使用,绝大部分老师还是遵循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授课方式。

(2)使用的目的不明确。只有少部分教师是为了自己的教学需要。而大部分是为了公开教学。

(3)对教育媒体的作用认识不够。认为主要是为了让教学更直观。

(4)教学资源比较匮乏。这是导致教师无法运用现代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瓶颈。

(5)操作不熟悉,缺少相应操作技巧对教师选用媒体的影响很大。

4.1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

教育现代化不光是购置机器设备。更重要的是对教师培训,没有全体教师对教育技术的掌握。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将只能成为空谈。加强教师队伍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主要体现在:

(1)普及常规教育技术媒体技术:

(2)大力宣传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优越性:

(3)让教师学会利用网络资源。

4.2提高服务质量,加强科学管理。

要有效地进行现代化教学,既要有相应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更要为教师的现代化教学提供周到的服务,在这方面各学校的电教机构责无旁贷,应在技术指导、设备保障及软件供应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

在教育经费紧张,教学设备配备不全的情况下,可采用如下管理方案:

(1)将常规设备固定到教室。

(2)多媒体播放设备统一调度、公管共用。

在媒体的选择上应因地制宜,综合考虑教学目标、学习者的接受能力、教学管理因素和成本效益因素,绝不要赶时髦而造成巨大的损失和浪费。

4.3加强软件和课件的制作与交流。

电教软件及多媒体课件是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的关键所在,在课件的制作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学校电教机构要有专人负责课件制作技术的研究和制作服务,并对教师进行课件制作培训。

(2)对教师自行设计制作的课件定期组织观摩评比。引入奖励机制。

(3)对时向教师提供最新软件及课件的信息。

教育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不小的成绩。我们在这门学科蓬勃发展的今天,既要看到已经取得的成果,同时也要看到在现实教学中存在的种种不足。只有对我国教育技术现今发展状况进行深层次分析,找出症结,改进不足,才能使教育技术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汇总篇八

当前,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已经普遍被应用于音乐教学当中,要想改革高中音乐教学必须依靠多媒体技术。不但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而且与当前教学发展形势相符。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活动,不然会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防止出现这种情况首先要认识到课件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课件的存在是为了追求高效课堂。最佳应用形式就是教师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一边讲课一边播放多媒体,达到灵活运用,发挥多媒体的最大效用,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音乐学习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教师如果应用单一的教学手段则不易表现音乐的魅力。虽然教师在教学中也应用了一些乐器,但音乐本身的内涵并不能全部展现出来,导致教学过程缺乏趣味性,学生没有学习兴趣。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出现,以其传递信息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元性,以及交互性和动态性,同时传达大量的视听信息,迅速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特别是对于音乐学习来讲,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多媒体已占据重要地位。高中生的日常《·》学习生活非常紧张,而直观的画面、形象的图片、动听的音乐、悠扬的曲调、精彩的视频可以使学生得到放松,可以改善学生的各种感官感受,冲击学生紧张的神经,使学生集中思想,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较为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积极投身到音乐学习活动中来。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充满趣味性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与技能,而且可以让学生在音乐海洋中尽情地遨游,体会音乐学习的乐趣,改善当前紧张的高中学习状况。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活学生音乐创作灵感。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任务不但包括传授基本知识与技能,而且应该教会学生想象。发挥想象的力量,才能进行创作,使音乐具备一定的灵魂。学生的音乐灵感需要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得到,前提是具备深厚的音乐基础。在音乐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造图文并茂、声像结合、动静俱备的音乐情境,把学生引入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呈现多种信息,鼓励学生亲身感受、欣赏、理解音乐,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的丰富想象能力和联想,在宽泛的音乐世界中自由发展,同时可以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鼓励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这种形式的音乐教学才是最有效果的,才能深入发掘学生的艺术才能,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音乐素养。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当前很多学校的音乐类书籍、刊物严重不足,不能满足音乐教师与学生的需要。而现代教育技术依靠强大的互联网技术,可以极大丰富学校的教学资源,并将各类教学资源有机结合在一起,发挥校本课程资源优势,创新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如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饱览各位著名音乐家的作品,收藏大量名家作品,将大量的音乐教学内容分门别类,学生在倾听这些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自己的音乐能力,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使音乐欣赏课走出了课堂,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接触到名家作品,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互联网可以丰富课堂信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利用较短的时间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使音乐教学更接近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符,保证全体学生依据自身音乐基础得到合理的提高,使全体学生的音乐素养都得到提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汇总篇九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以其特有的灵活性,便利性,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音乐艺术作为人类最古老、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在人类历史文明发展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教学活动中,把现代教育技术与音乐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教育技术在高中音乐课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近数十年,我国兴起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给传统教育带来的新的观念和视野,对高中音乐课程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音乐教育抓住历史机遇,在传统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本文阐述了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音乐课程中的实际应用,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给音乐课程带来的积极影响和其在推广中遇到的难题,进而综合得出现代教育技术对高中音乐课程影响重大的结论。

信息全球化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同样,学校教育方式也跟着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勇于采用先进的教学设备,采取新潮的教学方式,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现代教育技术以发达的信息技术作为依托,而信息技术包含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

技术不断革新的新世纪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兴起与发展正体现了社会的这一要求。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新兴概念,以其独有的优势,高效的教学效率,赢得了教育界的关注。

我国教育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进行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开展素质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音乐教育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陶冶性情,也培养品格,使学生全面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正是基于“复合型人才”这一概念上,发挥现代技术的优势,对传统音乐课程中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改善提高。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推动了音乐课程的深入改革。

高中音乐课堂必须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资源,合理构建音乐教育结构,适当改变教学内容和模式,使高中音乐教育符合国家人才培养要求,也符合广大高中学生的切身利益。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现代教育技术具有特有的优势,给高中音乐课程带来积极影响。

主要有如下三点:1.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高中音乐教学来带了信息便利。

信息更易于储存,运输,分享。

音乐教育者也可以从繁重的书本教育中解脱出来。

2.现代教育技术带来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合理的教学手段。

在互联网时代,足不出户,可知天下事。

而教师们只需身处教室,就可以轻松获取来自世界各地名家的音乐作品;人物简介;创作背景等。

教学内容取材极为方便。

现代教育技术也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学生和老师不必拘泥于一人一书的传统教育模式。

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活泼大胆。

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帮助下,音乐课堂形式多元化,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也有所提升。

在与教师互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也给学生带来发散性思维的锻炼,创作意识的增强。

在现代音乐课堂里,学生们积极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学习新事物。

从个体的角度欣赏音乐,培养了独立的个性,提高了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这些优点都是呆板木讷的传统音乐课堂所没有的新鲜元素。

正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高中音乐课堂的活力。

多年来,高中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必修学科,有了长足发展。

但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中国式应试教育深入人心,而现代教育技术提倡的素质教育在开展实施中会受到来自学生,家长和社会各个阶层的质疑与阻碍,极大地影响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研究表明,很多学校即使拥有先进的现代教育设备,也并未得到广泛而真实的应用。

部分音乐教师固守旧念,不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来革新课堂。

而部分音乐教师由于年龄原因,不会使用教学设备。

最后,城市地区发展程度高,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采纳程度也相对较高。

而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资金,观念等原因,使得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举步维艰。

三、结束语。

课程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全面普及,是我国教育发展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和必然趋势。

现代教育技术给高中音乐新课程带来了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契机。

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深入教育改革的有效手段,也为高中音乐课程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前景和无限的可能。

作者:卢文军单位:江苏省涟水中学。

【参考文献】。

[1]雷佳男.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下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歌唱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成都市武侯区中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成都市武侯区中学唱歌教学实践为例[d].2013.

[2]杨立.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2008.

[3]马晨.多媒体技术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对策研究[d].2007.

[4]林荣东.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鉴赏教学实践研究——以成都市武侯区普通高中音乐教学为例[d].2012.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汇总篇十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思想为指导,以多媒体为传播媒介,以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为核心,以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与学的优化、促进人的发展为最终目的的一种理论和实践的技术。它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产物,它的再现功能、集成功能、交互功能、扩充功能、虚拟功能等使得学习时空开放化,学习方式多元化,课堂教学手段、方法现代化,教材媒体由静态转为动态,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科研现代化,学校管理现代化,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形式现代化。它的应用和发展,必将能给传统教学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引起教学领域的革命性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创新、合作等素质成了社会对人才必不可少的基本要求,要满足这样的社会需求,教育就必须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终身教育观、素质教育观、情感教育观等现代教育观念应运而生,而现代教育技术正是在这样的观念下产生,以这样的观念为指导,并以高效、快捷的方式服务于这样的观念。

例如:多媒体教学通过网络使远程教学成为可能,这就使得求知的人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方便地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使终身学习观变得更易实现;多媒体辅助素质教育有利于促使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为它可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情境和氛围,能在人机交互活动中真正实现因人而异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求知中感受到自己特有的快乐,从而提高其学习的自觉性。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产生了新的教学方式,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传统的教学强调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其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分科定时,是一种说教式的教学,是一种集体化的活动,完全无视学生个性和发展的独特性。教师作为知识的垄断者和传授者,往往把学生按年龄和成绩分组,进行“批量生产”,并用考试的分数来评价学生学习的好坏。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不能满足信息化社会的需求的。

现代教育技术发达的视听系统,使教学变得更加形象化,把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把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加上网络技术的支持,它可以把时间和空间放大,又可以把时间和空间缩小,把远处的学生没见过的东西逼真地逞现在学生眼前。

另外,现代教育技术丰富的共享资源更是使得课堂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教师不再局限于单独备课,用以往的知识经验进行教学,而是充分利用全人类优秀的知识和经验,这就使教学的内容真正做到了与时俱进,充分满足了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学生,使得交互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都成为了可能。教学不再像以往一样追求惟一正确的答案,而是在求同存异中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和思维。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比较单一,并且多为书本知识和教师已有的知识经验,其中有些是已经过时的,毫无任何意义和价值。学生依靠教师组织、安排和要求进行学习,消极被动地听取教师传授的知识,始终处于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学生只有依靠教师的讲解才能掌握知识,依靠教师的考核才能知道自己的进步。

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教学后,改变了学生对教师的依附,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多元化,使学生能按自己的需求和兴趣来选择知识,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信息社会中,教师和教科书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来源,录音带、录像带、计算机软件、光盘、多媒体技术(如虚拟现实、超媒体技术)、网络等现代教学媒体以各自特有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也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参与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有机会主动地参与、发现、探究知识。知识来源渠道多了,学习的时间、内容、进度就可以自行掌握,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为自主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因而,在信息社会中,学习型态将由传统正规的单向式,转向多元方式。由此,网络学习理念应运而生,在网络教育学习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教育将成为主流,老师的角色也由教学者转为指导者、协调者、辅助者或顾问的角色。

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模式发生了变革,使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加多样化,与此相适应,教学内容、教材形式和课程体系也必然会发生根本的变革。

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发展总是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而进行的,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发展很快,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第四个工具性学科(前三个为语文、数学、外语),它是培养学生获取和加工信息能力、保证学生主动学习和促进学生终生发展的工具性课程。阅读、写字、计算一直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现代信息技术使这些领域发生了质的变化,阅读从线型文本式走向多媒体电子读物,由抽象的文字扩展为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阅读形式;书写从一笔一划地练习走向键盘输入、鼠标输入、扫描输入、语言输入等;高速计算是计算机的最原始功能,掌握计算机技术将能取代计算的技巧与方法。

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教学,将带来教学内容的变革,教育必须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知识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和通信的基本能力、信息搜索分析和筛选能力、网络环境下合作共事的能力、解决半结构问题能力等。不仅传授课本知识,还要重视能力的训练和情操的培养,尤其重视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从前那种以教师或教材为中心的观念,把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都调动了起来,改变了课程教学的固有模式。

在传统教学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扮演的是家长式的讲解者,与学生相对,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道者,是权威的象征。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只强调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背诵,忽视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学生成为消极的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教学后,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信息源,教师的权威意识逐渐失落。教师的角色从单纯的讲授知识转变为教学的设计者、学生活动的导演者、学生获得知识的引导者。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一定的情景里,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学会学习,主动地探索知识。

当然,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以及言传身教作为学生的榜样的角色得到了更好地发挥。同时,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由消极的知识接受者逐渐转变为积极的知识探索者。教师应根据课程计划和学生的需求设计制作供学生学习用的教学软件(课件)。此外,教师必须研究在现代教育技术影响下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规律,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技术产生于现代教育观念深入人心的历史大背景下,它必将以现代教育观念为指导,并设法更好地为其服务。它的应用和发展,必将给教育注入新的生命活力,带来一系列的变革,促进教师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变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教学内容、教材形式和课程体系的变革,促进学习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关系的转变,使现代教育观念变得更易实现,从而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发展功能,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服务,最终促使教育变得更加社会化,更加人性化。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汇总篇十一

摘要:

然而,一节高效率的课堂,除了要有精彩的教案设计,扎实的教学功底,幽默的教学语言之外,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应用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可以使课堂内容丰富生动,而且可以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

关键词:

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技术上的革新,连教育也不例外。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支粉笔、一张嘴,再加其它单调的辅助手段——一块小黑板、一幅挂图,使课文里的抽象内容、情感、意境很难表达出来,导致课堂气氛较易沉闷,学生听起来乏味,学起来枯燥,学习兴趣难以激发,课堂效率很难提高,久而久之还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今的课堂因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加入而变得有声,有形,丰富多彩,趣味盎然。

现代教育技术它突破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局限性,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形象,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思维,为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开好头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把文字化的教学内容以生动具体的影像声形并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开头便紧紧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例如在教授《黄河颂》一文时,老师可以一边播放《黄河大合唱》组乐,一边播放黄河壶口瀑布等风景图片。

通过声音和画面的渲染来营造强烈的气势来感染学生,渲染课堂气氛,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让这种教学设计以一种轻松、舒缓的方式创造出优美的情境,引起了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有效导入新课。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不仅可以把简单单调的文字变成生动有趣的图片呈现在学生面前,还可以配以适当的音乐,华丽的`影片,让学生获得最直观的感受,从而营造出一个轻松而愉快的课堂氛围,让语文课堂更有效。

例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精心制作两组不同的紫藤萝画面,让学生直接感知代表两种不同命运的紫藤萝,同时以《命运》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边听边看的过程中,充分感受紫藤萝花的旺盛与作者内心凄凉的矛盾,进而真正理解作者对于生命的感悟,这样,教学的重难点迎刃而解。

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把教材中单纯的语言文字演化成有声有色的客观世界和真切生动的人类生活,然后再通过多媒体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从而促进和启发学生思考。

例如在教授《蜀道难》一课时,因为我们的学生长期居住在平原,他们很难想象出诗歌中描绘的那些奇异险峻的高山。

于是,老师在教学时可以为学生播放几组有关蜀道险陡的图片,通过这些直观的画面,不仅使学生对于作者在诗歌中使用奇异想象描绘高山有了了解,也使他们感受了整首诗歌蕴含的意境,从而更好的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促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恰当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众多的实践能力中,观察能力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多方面、多层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提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训练,切实提高实践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教师要教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敢参与、乐参与、会参与。

切实改变现有课堂教学以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参与获取知识过程与途径的意识,发展学生个性。

六、总结。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极大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扩充教育的内容资源。

同时,它还可以创设一种友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丰富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迅速提高,使学生真真正正地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但是,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只能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为教学服务,切不可让生动的画面诱惑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偏离了学习的方向。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制作、使用,努力让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它真正的作用。

作者:周飞单位: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