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教育信息化论文(优秀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18:01:10 页码:9
教育信息化论文(优秀20篇)
2023-11-10 18:01:10    小编:ZTFB

总结是对过去经历的回顾,也是未来规划的基础。在总结中要注重客观性和公正性,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表现,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改进措施。接下来是一些通用总结范文,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到写作中的要点和技巧。

教育信息化论文篇一

中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而决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继续教育是提高中职学校教师的专业素质、理论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对中职教师的继续教育,既能转变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也能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加快我国职教事业的发展。

一、中职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以现代科技为主要支撑的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市场岗位需求的导向是职业教育的动力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技术革新日新月异,新兴技术产业崛起,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对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当前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形势,中职教师已有的知识能力已经很难满足当前市场经济形势的需要,教师需要通过在岗培训,以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教学能力,从而及时有效地将最新的技术和专业动态展现在教学过程中,使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模式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要求。

中职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遵循教育学中职业性的规律,市场经济规律是其发展的客观要求。

中职学校要依靠市场经济对各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状况,来调整学校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然而,职业学校在信息资源的更新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很难达到与市场的变化发展相协调。

所以,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在职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专业人才的发展要求,以促进人才培养结构的优化和中职学校的快速发展,把握所设专业的发展趋势,引领当代职教事业的动态升级。

(三)中职学校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参加进修或其他方式培训的权利。”教师参加在职培训,是教师自我发展的权利,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法律保障。教师有权利通过在职培训,参加继续教育,提升理论水平,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走在专业发展的前沿,满足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

(四)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增强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

中国制造业在技术方面的一个主要弱点就是满足于粗加工,创新意识不强,研发能力差,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中国关键技术的对外依存度已达50%以上,而先发国家均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则在5%左右。从技术工人的结构看,在我国有7.1亿劳动人口,其中,企业职工1.2亿,这1.2亿职工中约有7000万是技术工人,其中,初级工约占45%、中级工约占40%、高级工以上仅占3.5%,而发达国家的初级工占15%、中级工占50%、高级工以上占35%。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当前高级技术型人才十分短缺,尤其是缺少具有创造力和能够解决关键性问题的高级技能人才。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自主创新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的重任,加强中职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可以及时有效地了解当前科技前沿的发展水平,借鉴发达国家的职教经验,整合最佳技术型人力资源优势,内化现代科技知识,提升中职学校学生市场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中职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中职学校对于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解不到位、培训目标不明确。

我国职业院校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中职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已经超过1960万人,已然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潜在力量。但是教师的继续教育起步较晚,发展缓慢,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建设欠缺,多数中职学校急于扩大招生规模,对于组织教师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大部分中职学校仅认为继续教育就是教师对自身学历的补偿,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却忽视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部分中职学校对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反应迟钝,表现为教学工作的滞后性,中职教育与市场驱动缺乏良好互动机制,且与当前的区域经济结构相脱节。

(二)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相对滞后,忽视教师在职发展的不同需求。

大部分中职学校开展对教师的在职培训,完全服从于指令性政策,缺乏市场意识和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思路。培训内容相对刻板,形式单一,没有针对性,忽视了教师不同学科、不同知识基础、不同年龄的差异性。继续教育的课程内容仅限于基础理论的学习、优秀教师经验的讲授,缺少对学科发展趋势的前瞻性探究。培训讲师也限于学校的优秀讲师、相关专业的学者和专家,没有紧密联系相关企业和工厂的优秀员工。培训形式仅仅限制于课堂、讲座、参观,没有真正地走进企业和工厂,进行亲身实践,理论与操作相结合。

(三)师资力量不足,工学矛盾突出。

近年来,虽然职业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但大部分地区的教师编制没有增加,师资不足,教学质量难以保障。有些中职学校通过外聘教师来弥补师资不足,然而外聘教师流动性大、缺乏必要的教学经验和职业发展规划,教师素质差异显著,使教师整体的在职培训效果大打折扣。有些教师不仅承担了大量课程教学的压力,同时还被安排了招生、学生管理等工作,工作任务繁重,很难有时间参加教师培训,致使教师继续教育的实际效果不佳。

(四)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经费难以落实。

中职学校经费不足是制约教师继续教育难以落实的主要因素。由于职业教育技能性和操作性的特征,学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操作能力,因此,多数中职学校会将财政经费主要用于场地的建设和设备的更新,对于中职学校师资培训的可利用经费依然受限。而且许多职业学校不能合理支配有限的政府教育经费,盲目用于院校规模的扩建上,导致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经费难以落实,从而使得很多中职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流于形式。

(五)缺乏对中职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管理。

目前,由于没有形成对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有效科学的管理机构,由此,中职学校在进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上随意性比较大。许多中职学校没有详细的教师继续教育学习计划,在培训时间、参加人员、培训内容上随意性较大,导致教师在继续教育中学习进展缓慢,也没有形成相对科学的教师学习评价考核标准,教学任务缺乏监督和指导,教学质量严重受损。

三、加强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一)转变中职学校和教师继续教育的观念。

转变中职学校继续教育的观念,是教师更为高效地参加继续教育的前提。我们应加深中职学校和教师对于开展继续教育意义的理解,转变观念,直面市场发展需求,紧盯产业发展方向,明确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和现实意义。中职学校要认真落实开展教师继续教育的任务,让教师享受到在职继续学习的权利,更有效地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拓展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在中职教师继续教育内容方面要紧密结合市场,科学设置培训专业,引领技术产业发展方向。

对继续教育的内容要以市场经济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实际教学质量为目标;在课程结构上,中职教师继续教育要突破基础学科课程门类的界限,将时代科技和相关学科领域融合为综合课程体系。

确立“专业服务于市场、教师服务于专业、学生服务于社会”的教育目标,打破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刻板、封闭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工作富于创造性。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实现教师队伍素质化、能力化发展。

从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来看,职业教育基础不牢,而教师的队伍建设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增加中职学校教师编制,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可以吸引大批优秀教师、企业优秀技术员工投身于中职教育发展事业,而且中职学校倾向于向能够在本校长期任教的教师提供继续教育培训条件。中职学校要严格教师聘任制度,提高对聘用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企业工作经验要求,努力构建复合式教师队伍,可以在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更快地接受新的技术知识,更为准确地把握市场发展方向。教育部门和学校需要完善中职教师职称评定和收入分配机制,教师职称评定和收入分配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不但可以吸引企业和科研单位高技能型人员融入职业教师队伍,而且能够提高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提升专业能力的积极性,重视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式发展。

(四)探索适合中职教师的继续教育模式。

面对当前以科技为主要支撑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态势,中职学校开展教师的继续教育需要探求适合教师自身成长、提升能力的教育模式。为了更好地紧密结合市场发展需求,提高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的效率,需要开拓多元化、多类型的培训模式:。

1.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模式主要是由学校自主开发,以中职学校为基地,能够体现地方和学校特色的培训课程。校本课程对于满足教师不同的知识储备差异、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市场条件下新型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主要突出特点是:针对性较强,能够密切联系实际问题,解决现实需要;适应性较强,能够很好地适合于学校的现实条件和发展可能性;独特性较高,校本课程主要是由学校结合市场导向和本校特色自主开发,它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地方和学校特色,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对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提高继续教育的培训效果。

2.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模式是让学校教师直接投身于企业生产经营的.产业基地,使教师参与到企业生产管理的全过程,了解企业的实际操作流程和科技产业的发展状况;学校可以利用自己的科技成果和管理优势,直面市场,自办企业或合办企业,由学校的教师从事管理、生产和经营,以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学校还可以聘请企业中有丰富工作经验和高级技能的员工到学校兼职,定期开办专项课程教授实践经验、讲解产业发展的需求,参与培训课程的评价。校企合作模式对培养职业教育所需的“双师型”教师、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加大政府对中职教育经费的投入,拓宽经费渠道。

经费不足是制约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瓶颈,学校经费短缺势必会影响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开展情况。首先,政府部门要在中职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经费扶持方面发挥着保障作用,政府应制订科学合理的财政投入计划,加大国家和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各项事业的财政投入比重。其次,企业和社会投入是职业教育事业经费来源的一个重要渠道。中职学校可以将教育与企业的生产相结合,学校企业合作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学校为企业培养对口专业人才来提高企业对职业教育事业投资的积极性。中职学校应多渠道地筹措资金,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市场化的格局,合理分配中职学校各项教育事业的经费支出,为教师的继续教育提供经费保障。

(六)加强管理,促进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开展。

政府应通过相应的政策法规对中职学校开展教师的继续教育加强监督和管理。首先,政府要完善中职教师继续教育配套的政策法规和行政手段,建立健全中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制,确保中职学校持续、有效、规范地开展教师的继续教育;其次,政府部门和相关的科研机构要为中职学校提供最新的科技发展形势和市场导向信息,为教师继续教育做好规划工作,保证中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手段、方法和形式的科学化、高效化,紧随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再次,政府应成立相应的教师继续教育评价机构和评估体系,多角度、多方面评估中职学校开展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状况,改进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引导中职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科学开展。

参考文献。

[6]许正中,等.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教育信息化论文篇二

在现代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中加强和完善信息化管理建设,有助于企业对项目的整体进行客观的把握和风险的防范,更能够有效地提高政府主管部门及相关建设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令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

一、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内涵与意义。

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是指对工程项目管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及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开发和应用。其中,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资源包括:(一)组织类工程信息。如行业组织信本文由论文联盟集整理息、项目参与方的组织信息等;(二)管理类工程信息。如与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有关的信息等;(三)技术类工程信息。如与设计、施工和物资有关的技术信息等。

由于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强、发展快,以及工程项目自身的复杂性,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的内涵极为丰富,并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所以,实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一方面,便于利用信息网络作为项目信息交流的'载体,增进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信息反馈速度和系统的反应速度,使人们能够及时查询工程进展情况的信息,及时作出决策,提高工作效率,也可减轻项目参与人日常管理工作的负担。同时,项目管理信息化能够为各项目参建各方提供完整、准确的历史信息,方便浏览并支持这些信息在计算机上的粘贴和拷贝,可以减少传统管理模式下大量的重复抄录工作,极大地提高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便于适应工程项目管理对信息量急剧增长的需要,能实时采集各种项目管理活动中的信息数据,并对各管理环节进行及时便利的督促与检查,实行规范化管理,从而促进了各项目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还可以促进项目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由于建设工程项目的规模、技术含量越来越大,以及现代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等特点,使得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越来越大。而现代信息技术给项目风险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手段和工具,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能够大大提高项目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尤其重要的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创造企业竞争优势。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和工程企业管理变革相辅相成,加强信息化建设能实现企业远程、动态式的实时量化管理,实现企业业务信息化,从而创新企业的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的管理效能。

二、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内容。

概括起来说,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内容包括:项目信息管理、施工过程监控、施工工艺控制、施工方案优化以及网络化统一管理共五个方面。

1、项目信息管理。

项目信息管理包括工程概况、作业队伍及劳动工资、工期控制、工程质量控制、成本控制、施工合同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工程技术管理、材料设备管理、公文管理等。实现项目信息管理的软件有办公自动化系统、招投标系统(包括工程量自动计算、施工平面图设计、编制工程进度网络、施工组织设计自动生成系统、竣工图纸绘制系统等)、项目管理系统(项目成本、进度管理、物资台帐管理、日常信息管理,依据工程量清单进行计价)等。

2、施工过程监控。

施工过程监控是指利用传感器采集信息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如液压提升作业计算机控制、提升模板脚手架计算机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计算机控制监测、施工现场电视监控、利用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进行施工过程视觉仿真、利用gis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可视化管理等。

3、施工工艺控制。

在施工中推广应用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自动控制技术。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高层建筑垂直度控制、预拌混凝土上料自动控制、采用同步提升技术进行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安装、整体爬升脚手架的提升、幕墙的生产与加工、建筑物沉降观测和工程测量、建筑材料检测数据采集等,都可以采用自动控制技术。

4、施工方案优化。

要按时保质地完成工程项目的施工,节约成本,提高施工企业的效益,就要对施工组织与施工方案进行优化,也就要大力推进计算机辅助施工项目管理和工艺控制软件的应用水平。因此,施工单位应该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开发和引进计算机应用软件,对项目上的工程预决算、施工进度、工程技术、工程成本、工程资料、人力、财务、材料设备等进行计算机辅助管理,例如土石方调配优化,物资材料运输调配,线材或板材下料优化及统计等。

5、网络化统一管理。

利用项目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及相关外设、网络设施、项目管理软件以及各类工程信息库等)。对项目的信息化进行全面管理。利用internet将工程项目的局域网与总部的局域网相连。较大范围地进行数据共享和远程信息服务,实现项目信息集中、统一的管理。

三、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在这个知识、经济、科技技术大爆炸的时代,中国建筑企业不仅要与国内的企业进行抗衡,更要直面跨国企业的挑战,因此对国内外现代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与进程是有必要的。

目前国内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应用研究还处于尝试摸索的开发阶段,一方面,国产的一些工程项目管理软件还处于不成熟的状态,与国外的一些著名软件还有一定的差距,而对于一些引进的软件也存在消极使用的状况或者处于只能利用其个别功能的阶段。另一方面,虽然我国许多建筑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信息化,一些大企业还实现了企业内部资源和数据的共享等但总体来讲我国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程度较国外而言仍然不高,管理模式单一等。

国外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发展非常迅速。日本近年来主要大力推进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化,即cals/ec。这表明项目的招标、投标、过程管理信息的提交必须通过互联网进行且须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美国方面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也相当优秀,如:p3/msproject软件等。美国对于项目管理软件使用面非常广泛并且普及率也特别高,如:美国的mcdonnelldouglas(麦道)、coca-cola(可口可乐)、boeing(波音)等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使用了p3系列软件。

四、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1、缺乏信息化人才。

要对工程项目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首先就必须具备人才,即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不仅具备优异的管理知识和能力,也要熟练掌握信息管理理论,用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在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能够策划并实施各种方案,为企业谋福利。但是如今这种复合型技术骨干极度匮乏,要想对项目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人才是关键,因此,企业要对员工进行培训,或者招聘这类复合型人才。

2、意识上存在问题。

很多大型企业都没有意识到项目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他们认为管理的软件太过昂贵,短时间内是不会给企业带来效益,只会加重企业的负担,所以他们不愿意在管理信息化建设上花费财力物力。对大型企业如此,那些中小企业,因为资金和人才的缺乏,更不可能有对项目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

一个项目包含了施工、管理、业主、咨询等多个方面,他们各自为政,流程不一样,相互独立的数据也为信息化管理带来了不便。虽然信息化建设的参与方参与的都是同一个项目,但是他们都是在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而不是以整个项目的最优为考量,这样的模式不利于项目工程信息化管理的进行。

文档为doc格式。

教育信息化论文篇三

在网络计算机、智能手机、以及一系列社交媒体中介的飞速发展背景之下,信息化教学指利用此类信息技术手段,将现代化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相结合,提高教育者教与学习者学的效率。在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浪潮之下,教育界涌现出诸如网络资源共享课、微课、慕课(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私播课(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等新鲜名词,社会各大教育教学机构也竞相开展教学信息化改革,基于教学信息化的网络课程如雨后春笋,百花争艳。

针对教育教学信息化的相关研究文献资料随之而来,百家争鸣。笔者发现大部分的研究集中在相关课程内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之上,较少有研究者针对信息化教学效果进行调查研究,并且相关研究缺乏一定的教育理论支撑,难免流入经验之谈。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殊学情,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对学习兴趣不大,传统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后自主学习能力低下。手机与网络的频繁使用和滥用占用了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利用高职学生对手机与网络的依赖心理,一些高职高专院校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相继采用了信息化教学。本研究在教育生态学相关理论指导下,探究高职高专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提出相应改进意见。

2教育生态学。

“教育生态学”概念由美国学者劳伦斯・克雷明(cremin,l.a.)在1976年率先提出,中国的教育生态学的探究热潮始于著名的教育学家方炳林。在方炳林所著的《生态环境与教育》中提出了教育生态,这在国内尚属首例。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教育生态学的相关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是吴鼎福和诸文蔚翻译的《教育生态学》与范国睿著《教育生态学》其研究对象为教育及其周围包括自然、社会、身心等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机理。教育生态学依据生态学相关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作进化等原理与机制,探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规律,揭示教育发展趋势和方向。

教育信息化论文篇四

论文摘要:信息化对教育的影响是深刻的,为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的契机。通过信息技术的推动,成人教育可以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资源、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从而实现成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信息化为教育带来的不仅是全新的现代教育技术,而且将对教育思想、内容、形式、过程、方法、管理等产生重大影响。我们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以教育信息化为契机,加快推进成人教育的创新。

一、信息化为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教育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是信息化在教育领域的拓展和渗透,它是指教育人员凭借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提高自身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推动教育理念、教育管理、教学水平、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变革,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对成人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为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1.从教育对象看,信息化使“有教无类”、“人人皆学”的理想成为现实。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但在那时这只是美好的理想而己。今天,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教育的兴起,这一美好理想即将变为现实。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依托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参与学习的人数急剧增加,大量渴望学习的在职人员和其他学有需求者,都能够便捷地获得学习机会,获得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实现改变自身命运的梦想。

2.从学习方式看,信息化使“时时能学”、“处处可学”、“因材施教”的愿望成为可能。

信息化颠覆了传统的学习时空观,扩大了终身教育的内涵,学习的不间断性和随时随地的学习成为高效学习型社会的划时代标志。信息化改变了人类传统的学习方式和行为方式,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个性化学习条件获得迅速发展。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利用网络的友好交互界面任意选择处理信息,主动积极地学习和探索,有利于学习者选择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学习者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而任意选择,使学习更能适应学习者的个性和兴趣。

3.从教育产出看,信息化有助于提高成人教育质量和效益。

教育信息化克服了信息的滞后性,实现了信息沟通的即时性和交互性,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实现双向互动,使传统的单一灌输式教学模式得到根本变革,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信息化拓展了教育的空间领域,使成人教育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得到空前的提高。

4.从发展态势看,信息化带来了成人教育竞争和创新的动力。

教育信息化必然带来教育的全球化。教育全球化的最大特点就是教育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教育活动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教育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运用。教育资源总量的迅速扩张,导致成人教育开始走向“买方市场”。在这些因素的刺激下,成人教育机构之间的办学竞争加剧,同时也激发了成人教育机构的创新精神,促使其在开放型教育制度下靠质量、服务和收费取胜,从而为推动成人教育的创新提供了动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大力推进成人教育创新。

成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培训应用型人才。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成人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但整体水平和办学质量有待提高。通过信息技术的推动,成人教育可以在教育观念、内容、方法、资源、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从而实现成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1.成人教育的观念创新。

信息技术不仅作为一种技术文化因素作用于成人教育的过程,同时也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着成人教育的观念。作为成人教育工作者,要确立新型成人教育观。一是成人教育的职能观。通常认为,成人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促进社会和成人个体不断地协调发展。但在信息化时代,成人教育职能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就是未来成人教育的职能必将更多地强调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强调每一个人的巨大潜能的充分实现。唤醒人的创造欲望,发掘个人创造潜能,开启个人通向充分发展的道路,是信息化时代成人教育应承担的主要使命。二是成人教育的发展观。信息化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成人教育如果不顺应信息化的大势,则必将遭到时代的淘汰。因此,成人教育必须走在信息化时代的前列,把网络建设作为成人教育发展的支撑点,力争站在知识生产、传播和利用的制高点。同时,成人教育的发展不再是办学规模的扩张,而是要树立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观。三是成人教育的市场观。信息时代的开放性、平等性和竞争性等特点,决定了网络空间就是一个大市场,各种思想和文化信息在这里交汇和冲撞,由人们自由选择和认同。成人教育的资源更加丰富,成人教育的方式更为多样化,学员们有权选择受教育的方式和受教育的学校。因此,成人教育必须树立市场的观念,增强服务意识,研究学习者的需求,争取更多的成人教育生源。四是成人教育的开放观。加强与其他教育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加强与普通教育的衔接沟通,广泛吸引社会资源参与成人教育发展,共同建设完善的、一流的成人教育网络。关注教育全球化趋势,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推进成人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2.成人教育的内容创新。

教育方法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教育的效果。在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中,由于教育者拥有信息的优先权和传播权,独白式的单向灌输式教育具有一定可操作性。随着信息化的快速推进,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变得多样化,可能会出现成人学员对知识和信息的把握在量上以及质上超过教师,并在时间上领先于教师的情况,教师的权威性和话语权可能会受到质疑,单向式灌输教育的合理性就会面临挑战。因此,成人教育方法的创新,最重要的是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从单向式教育向多向互动式交流转变。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情景模拟、拓展训练等新颖而实用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成人教育中,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提高学以致用的效果。

4.成人教育的资源创新。

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是一种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中,人们根据需求开发研制出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包括获取资源、改进资源和开发资源等途径。通过天网、地网下载或刻录,是成人教育教学资源的重要来源渠道。同时,教师们在获得教育信息化资源之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进行改进,使其进一步按照自己的思想进行完善,这种改进资源的最大优势是由一个原始资源提供给无数个教师使用,就会产生出无数个新资源。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软件,不仅可直接在教学中共享,更重要的是还可让教师对新资源进行培植,让一个原始资源产生出无数个新资源。另外,根据学科教学需要和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条件,通过自行设计、制作教学资源,可充分融入教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能够真正起到深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的作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问题应该成为成人教育政策的重心之一。要大力扶持精品课程、优秀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共享,利用高科技的网络、卫星传输途径,推广校际合作、机构合作,是成人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

5.成人教育的管理创新。

成人教育与信息化的结合,必将引发成人教育管理的巨大变革,这种变革将主要表现在:一是成人教育管理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面授和函授教育方式,学习可以不受时空和距离等的局限,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使成人教育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效果更佳。二是成人教育管理智能化。成人教育的办学类型丰富,学员来源广泛,教师、教材、教室具有不确定性,教学管理十分复杂。对人、财、物等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准确掌握、快捷获取、随时修改管理对象的信息,不仅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可以实现对教学过程的监控,从而改进教育教学。三是成人教育管理个性化。信息时代的成人教育管理将更加突出学员个体的需要,以学员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将得到切实的体现,教师将更多地扮演在学生积极参与基础上促进其能力充分发展的信息引导者,教学管理将根据学生的需要、兴趣、个性、进度等实行柔性管理。灵活开放的管理政策,使不同背景和不同需求的人可以自由地、有选择性地学习,有利于促进成人学员的多样化发展。四是成人教育管理品牌化。面对成人教育严酷的市场竞争,必须科学地进行市场分析,在练好内功的同时,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营销策略,建设成人教育的品牌,创建成人教育的特色,以此吸引更多的学员。

参考文献:。

[1]梅宏,陈玲,余程鹏.论成人教育信息化管理及其信息资源再利用.中国成人教育,2008(5)。

[2]杨改学.重视资源的开发和培植才能使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中国教育报,2008(5)。

[3]马松庭.浅论现代信息技术对成人教育发展的作用.当代教育论坛,2008(2)。

[4]丁祖豪.教育信息化与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成人教育,2006(2)。

[5]徐学美.成人教育在信息化时代发生的深刻变革.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2(2)。

[6]姚远峰.信息化与成人的变革.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0(9)。

[7]徐君,童水明.试论信息时代下的成人教育.浙江师大学报,1999(6)。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育信息化论文篇五

[摘要]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求职面试成了毕业生的当务之急,如果求职者有英语优势,则意味着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应聘涉外企业的毕业生更是如此。笔者尝试在高职英语的英语面试教学中设计和实施信息化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面试语言能力,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求职面试”是学生将来求职,特别是到涉外企业面试必须掌握的职业技能。“求职面试”需要学生在情境中反复操练和内化。但是教材情景案例不完整也不丰富,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运用信息化手段创设教学情境,通过任务驱动和角色扮演,将听、说、学、练相融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成为“做中学,学中做”的课堂。

1教学分析。

在中国步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应对新形势的要求,面对教师和学生的新需求,贯彻新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重视学生职业能力和技能的培养,以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体现“做中学,学中做”。

1.1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等职业教育基础课程――《公共英语2》,选用“十二五”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2》。学习第八单元:求职(applyforajob)的主要内容:jobinter-view,求职面试。教学对象为会计专业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教师利用云课堂app的课前问卷调查进行学情分析与总结。同学们已经完成了《公共英语一》和《公共英语二》大部分内容的学习,储备了一定的词汇量,可是仍有部分学生语音、语法不过关,因而有畏惧心理,不敢开口说英语。

1.2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根据课程标准、岗位需求和学生情况,按照《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基本要求》,认真贯彻“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的原则,确立本次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面试礼仪,掌握面试基础词汇和经典句型,掌握面试自我介绍;能力目标:恰当运用面试礼仪,利用熟练的自我介绍顺利进行面试;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礼貌自信地展现自我的能力,提升语言交际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确定面试词汇、句型和面试礼仪为教学重点,面试自我介绍为教学难点。

2教学策略。

为改进传统教学中方法手段单一、学生被动学习、教学效果有限等不足,笔者利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和工具,提升学生参与度,破解教学重难点。将课堂延伸为课前体验、课中实施和课后提升三个部分。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即课前学习和课中练习,利用云课堂app和英语学习软件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为任务驱动和情景驱动法。学习方法为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主要不是靠语言知识,而是靠语言实践。因此,合理运用课程平台和学习软件,通过任务驱动和情景驱动,能有效地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

3教学过程。

分为课前体验―课堂实施―课后提升三个部分。

3.1课前体验――翻转课堂,布置任务教师利用云课堂,提前一周推送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完成课前任务,教师利用平台实时查看学生结果,根据结果合理安排,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充分参与。任务一:要求学生在云课堂上查收一则会计人员招聘广告,让学生熟知课堂任务,体验职业,迅速进入角色。任务二:在云课堂app上观看有关面试礼仪的微视频。教师布置分组任务,分组讨论面试礼仪――学生查收任务。完成任务后由小组长上传至云课堂app,教师实时批阅。任务三:在学习软件上跟读相关词汇和短语,反复聆听模仿对话录音,解决学生语音语调不准确,开不了口的难题,实现个性化自主学习,体现“做中学”。解决教学重点之一:核心词汇和句子。学生完成语音测试,并将通关结果上传云课堂,教师在平台进行考核,依据测试结果完成阶段评价,进而优化教学设计。任务四:学生分组模拟操练英语面试并上传至云课堂,教师查看记录并进行评价。

3.2课堂实施――创设情境,实战操练。

3.2.1导入任务一:猜猜会计专业就业岗位。激发学生的职业向往。云课堂讨论完成配对题。教师即时考核、反馈。督促每位同学参与,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任务二:观看“面试三点技巧”视频。然后进行头脑风暴,学生总结出如何才能面试成功的三个要点。任务三:在云课堂中创建讨论,共同归纳出两个任务要点:面试礼仪和面试自我介绍,即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

3.2.2面试礼仪任务一:观看面试礼仪反面案例,让学生对剧中人的着装及表现评头论足。任务二:当堂展示课前布置的关于面试礼仪的分组任务。任务三:教师进行点评并总结有关面试礼仪的注意事项。解决教学重点之二:面试礼仪。学生在仿真的情境中学会了面试礼仪和如何大方得体地表现自己,避免了传统抽象乏味的口头说教,课堂互动好,学生兴致高。

3.2.3自我介绍任务一:观看面试自我介绍视频,让学生了解其主要内容;接着通过投屏展示范例,要求学生参照范例设计个性化的自我介绍;任务二:学生通过fif口语训练app反复进行面试自我介绍相关词句的听读练和情景挑战。教师根据学生跟读和录音实时指导和纠正,进一步强化面试自我介绍的相关词汇和句型,避免了传统教学中随老师被动跟读,让枯燥的词句操练变得有趣、高效,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任务三:自主练习并在堂上做个人展示。突破难点:自我介绍。任务四:大家点评。学生在面授中进行实时投票选出最佳自我展示者,实现即时反馈。通过“看例撰写、操练展示、大家点评”的方式学生轻松学会了如何做自我介绍,增强了学好英语的信心。

3.3课后提升――巩固拓展,提升技能任务一:知识巩固。利用“英语趣配音”app玩经典电影面试片段配音。任务二:讨论答疑。在云课堂中的课后进行有关面试问题在线答疑和讨论。任务三:知识延伸。利用学习软件进行面试常见问题的练习。

4教学反思。

4.1优点和特色云课堂助力评价多元化和即时化,运用、检验、评价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有阶段性评价,并通过云课堂生成最终成绩。由线上+线下+作业+小组任务共同构成最终成绩,实现考核评价多元化;基于职业能力,以专业确定教学内容;借助云课堂,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云课堂手机投屏教学、手机app学习软件、职教云在线学习的平台、微课等助力教学信息化。4.2不足学生课前课后自主学习时间较随意,自主学习较松散,前置后续工作要充足,课堂才能紧凑有序。

5结语。

信息化教学载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极大激发了学生兴趣。作为一名高职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将信息化技术手段科学、合理、巧妙地运用于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岗位技术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2]谢海玲.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设计探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

[4]徐洋.求职面试话语的语用研究综述[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s1).

教育信息化论文篇六

论文摘要:信息化对教育的影响是深刻的,为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的契机。通过信息技术的推动,成人教育可以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资源、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从而实现成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信息化为教育带来的不仅是全新的现代教育技术,而且将对教育思想、内容、形式、过程、方法、管理等产生重大影响。我们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以教育信息化为契机,加快推进成人教育的创新。

一、信息化为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教育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是信息化在教育领域的拓展和渗透,它是指教育人员凭借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提高自身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推动教育理念、教育管理、教学水平、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变革,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对成人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为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1.从教育对象看,信息化使“有教无类”、“人人皆学”的理想成为现实。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但在那时这只是美好的理想而己。今天,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教育的兴起,这一美好理想即将变为现实。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依托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参与学习的人数急剧增加,大量渴望学习的在职人员和其他学有需求者,都能够便捷地获得学习机会,获得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实现改变自身命运的梦想。

2.从学习方式看,信息化使“时时能学”、“处处可学”、“因材施教”的愿望成为可能。

信息化颠覆了传统的学习时空观,扩大了终身教育的内涵,学习的不间断性和随时随地的学习成为高效学习型社会的划时代标志。信息化改变了人类传统的学习方式和行为方式,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个性化学习条件获得迅速发展。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利用网络的友好交互界面任意选择处理信息,主动积极地学习和探索,有利于学习者选择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学习者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而任意选择,使学习更能适应学习者的个性和兴趣。

3.从教育产出看,信息化有助于提高成人教育质量和效益。

教育信息化克服了信息的滞后性,实现了信息沟通的即时性和交互性,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实现双向互动,使传统的单一灌输式教学模式得到根本变革,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信息化拓展了教育的空间领域,使成人教育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得到空前的提高。

4.从发展态势看,信息化带来了成人教育竞争和创新的动力。

教育信息化必然带来教育的全球化。教育全球化的最大特点就是教育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教育活动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教育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运用。教育资源总量的迅速扩张,导致成人教育开始走向“买方市场”。在这些因素的刺激下,成人教育机构之间的办学竞争加剧,同时也激发了成人教育机构的创新精神,促使其在开放型教育制度下靠质量、服务和收费取胜,从而为推动成人教育的创新提供了动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大力推进成人教育创新。

成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培训应用型人才。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成人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但整体水平和办学质量有待提高。通过信息技术的推动,成人教育可以在教育观念、内容、方法、资源、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从而实现成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信息技术不仅作为一种技术文化因素作用于成人教育的过程,同时也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着成人教育的观念。作为成人教育工作者,要确立新型成人教育观。一是成人教育的职能观。通常认为,成人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促进社会和成人个体不断地协调发展。但在信息化时代,成人教育职能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就是未来成人教育的职能必将更多地强调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强调每一个人的巨大潜能的充分实现。唤醒人的创造欲望,发掘个人创造潜能,开启个人通向充分发展的道路,是信息化时代成人教育应承担的主要使命。二是成人教育的发展观。信息化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成人教育如果不顺应信息化的大势,则必将遭到时代的淘汰。因此,成人教育必须走在信息化时代的前列,把网络建设作为成人教育发展的支撑点,力争站在知识生产、传播和利用的制高点。同时,成人教育的发展不再是办学规模的扩张,而是要树立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观。三是成人教育的市场观。信息时代的开放性、平等性和竞争性等特点,决定了网络空间就是一个大市场,各种思想和文化信息在这里交汇和冲撞,由人们自由选择和认同。成人教育的资源更加丰富,成人教育的方式更为多样化,学员们有权选择受教育的方式和受教育的学校。因此,成人教育必须树立市场的观念,增强服务意识,研究学习者的需求,争取更多的成人教育生源。四是成人教育的开放观。加强与其他教育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加强与普通教育的衔接沟通,广泛吸引社会资源参与成人教育发展,共同建设完善的、一流的成人教育网络。关注教育全球化趋势,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推进成人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2.成人教育的内容创新。

教育方法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教育的效果。在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中,由于教育者拥有信息的优先权和传播权,独白式的单向灌输式教育具有一定可操作性。随着信息化的快速推进,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变得多样化,可能会出现成人学员对知识和信息的把握在量上以及质上超过教师,并在时间上领先于教师的情况,教师的权威性和话语权可能会受到质疑,单向式灌输教育的合理性就会面临挑战。因此,成人教育方法的创新,最重要的是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从单向式教育向多向互动式交流转变。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情景模拟、拓展训练等新颖而实用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成人教育中,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提高学以致用的效果。

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是一种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中,人们根据需求开发研制出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包括获取资源、改进资源和开发资源等途径。通过天网、地网下载或刻录,是成人教育教学资源的重要来源渠道。同时,教师们在获得教育信息化资源之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进行改进,使其进一步按照自己的思想进行完善,这种改进资源的最大优势是由一个原始资源提供给无数个教师使用,就会产生出无数个新资源。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软件,不仅可直接在教学中共享,更重要的是还可让教师对新资源进行培植,让一个原始资源产生出无数个新资源。另外,根据学科教学需要和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条件,通过自行设计、制作教学资源,可充分融入教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能够真正起到深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的作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问题应该成为成人教育政策的重心之一。要大力扶持精品课程、优秀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共享,利用高科技的网络、卫星传输途径,推广校际合作、机构合作,是成人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

5.成人教育的管理创新。

成人教育与信息化的结合,必将引发成人教育管理的巨大变革,这种变革将主要表现在:一是成人教育管理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面授和函授教育方式,学习可以不受时空和距离等的局限,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使成人教育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效果更佳。二是成人教育管理智能化。成人教育的办学类型丰富,学员来源广泛,教师、教材、教室具有不确定性,教学管理十分复杂。对人、财、物等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准确掌握、快捷获取、随时修改管理对象的信息,不仅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可以实现对教学过程的监控,从而改进教育教学。三是成人教育管理个性化。信息时代的成人教育管理将更加突出学员个体的需要,以学员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将得到切实的体现,教师将更多地扮演在学生积极参与基础上促进其能力充分发展的信息引导者,教学管理将根据学生的需要、兴趣、个性、进度等实行柔性管理。灵活开放的管理政策,使不同背景和不同需求的人可以自由地、有选择性地学习,有利于促进成人学员的多样化发展。四是成人教育管理品牌化。面对成人教育严酷的市场竞争,必须科学地进行市场分析,在练好内功的同时,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营销策略,建设成人教育的品牌,创建成人教育的特色,以此吸引更多的学员。

参考文献:。

[1]梅宏,陈玲,余程鹏.论成人教育信息化管理及其信息资源再利用.中国成人教育,2008(5)。

[2]杨改学.重视资源的开发和培植才能使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中国教育报,2008(5)。

[3]马松庭.浅论现代信息技术对成人教育发展的作用.当代教育论坛,2008(2)。

[4]丁祖豪.教育信息化与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成人教育,2006(2)。

[5]徐学美.成人教育在信息化时代发生的深刻变革.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2(2)。

[6]姚远峰.信息化与成人的变革.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0(9)。

[7]徐君,童水明.试论信息时代下的成人教育.浙江师大学报,1999(6)。

教育信息化论文篇七

摘要:高等继续教育扩展了高等教育的办学主体,它区别于传统封闭式的、一次性办学模式,具有开放性、终身教育性的特点和趋势。在这个理念引领之下,我国的继续教育需要创新思维式,抓住互联网的发展机遇,优化继续教育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创新和拓展继续教育的教育价值和功能,使我国的继续教育信息化管理成为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有力途径。我国需要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要从全局性、战略性的高度对我国的继续教育进行开放性的信息化管理,要加快继续教育的信息化脚步,形成人人可共享的优质继续教育资源学习的平台和环境,形成继续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全覆盖,从而引领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在完善和优化继续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的过程中,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终身教育的目标。

教育信息化论文篇八

在我国的终身教育体系之中,继续教育的概念一直含混不清,需要对继续教育的概念加以界定和明确。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继续教育,广义的继续教育是人们接受正规学校教育之后,继续接受的所有教育形式,诸如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岗位技术培训等都应当归属于继续教育的范畴之内;狭义的继续教育是以高等院校为依托和主要阵地,针对已经结束正规教育的成年人而举办的更深层次的教育,包括学历性教育和非学历性教育,例如在职研究生课程教育、自学考试培训班教育等。从我国现阶段的个人知识发展和成长的角度来看,继续教育有其存在的社会现实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待。

1.1继续教育对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提升作用。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和终身学习观念的不断普及,人们的自我成长和发展需求不再局限于学校教育过程,而是将学习和教育过程贯穿于人生的整个阶段。学校的受教育时间是有限的,它仅占生命的1/3或1/4,在人生成长和发展的其他阶段,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充实知识的需求,这种对知识的需求是极为现实而全面的,它包括对理论知识、实用技能的掌握,也包括在个人兴趣爱好、休闲娱乐方面的学习,这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相契合,符合人的自我成长和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体现其必要的教育意义。

1.2继续教育在“文凭补课”方面的充电意义。

现实对于文凭的补课需求或学历补偿需求也催生出继续教育,继续教育对于因各种原因而未能接受正规高等教育的部分人群有重要的'意义。继续教育可以满足部分人文凭补课的需求,通过这种继续教育的形式,获取相应的学历和文凭。其中较为典型的是经自学考试获得大专文凭或本科文凭;通过在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等,这种情况与我国的历史发展现象相关,在我国有一批年龄较大的人,限于当时社会条件的制约而无法接受正规学校的高等教育,只能借助于继续教育这种形式,获取相应的文凭,从而获得劳动力市场的认可。

1.3继续教育对于个人岗位技能提升的意义。

继续教育也为个人技能的提升提供了有效渠道,在中国经济不断增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形势下,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岗位技术显现出极为重要的作用,劳动者如果没有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和岗位操作技术,会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显出劣势逐渐被时代淘汰,这种社会现实需求使劳动者对继续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对一些高技术等级或职称的需求更为突出,例如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中级职称、高级职称等,因而继续教育对提升劳动者的个人技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成为劳动者提升岗位技能或提高晋升职称概率的首要选择。

2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继续教育的特征及信息化教育。

现状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继续教育也在不断调整和适应,并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2.1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继续教育的特征。

2.1.1数字化特征互联网时代下的继续教育方式正在向数字化方式转变,它不再受传统的教育和信息传递方式限制,而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教育信息的快速传递、存储和教授,从而提高了继续教育的教育效能。

2.1.2网络化特征继续教育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撑下,将教育内容和信息置于网络环境和平台中,受教育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摆脱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进行自主的、个性化的网络学习,通过多样化的网络学习和教育方式,逐步提升知识水平。

2.1.3智能化特征继续教育采用了与传统面授教育不同的方式,它与多种信息技术手段相融合和渗透,逐渐形成和构建了智能化的信息管理体系,使继续教育的各个环节紧密相扣,在智能化系统的监督和规划之下,充分体现出教育价值。

2.1.4虚拟化特征继续教育充分利用网络的虚拟化特点,将教育资源整合于网络之中,形成虚拟化的教育课程资源库,可以提供包括图形、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资源,构成了数字化、虚拟化的教育资源库,从而便于受教育者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2.1.5交互性特征在继续教育的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化环境也确保了继续教育的交互性,它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形成教育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平台,使教育者和学习者能够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互动交流、知识探讨并问题解决等,在极强的交互性的作用之下,提升了受教育者的学习效能。

当前我国的继续教育正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然而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2.1对继续教育信息化管理的认知不足在我国高校的继续教育过程中,重视学历教育而忽视技能培训教育,重视全日制教育而忽视非全日制教育。高校领导在拟定教育规划时,也没有将继续教育信息化纳入整体规划之中,教师对继续教育的定位也不清晰,导致继续教育的信息化管理迟滞。

2.2.2配套政策支持和协同机制还没有完善继续教育的信息化管理可以使办学体制更为开放化,然而在现有的高校办学机制中,存在相对封闭的办学经济利益,为实现各高校的继续教育资源共享和利用,需要对利益格局进行调整,要构建相应的配套政策,要依据教学信息化的要求,完善相应的协同机制。

2.2.3继续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在高校继续教育课程体系中,远程教学的网络信息传输还存在质量和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显示出教学双向信息的不匹配现象和问题,使继续教育的网络交互功能受到限制,无法促进继续教育的全面发展。同时由于我国教育和经济区域发展不均衡,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继续教育需求旺盛,但是受经济条件限制,其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欠缺,使继续教育的网络教学无法实现。

教育信息化论文篇九

摘要:教育信息化对学校信息化硬件系统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观念颠覆以后所采用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及教师定位、师生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关键词:信息化;观念颠覆;解构;建构。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同时伴随着基于网络的流媒体技术、网络视频广播组播技术、网络音频传输技术等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给教育增加了新的内容以及新的知识传播途径,大大减少了学生对单一课堂教学资源的依赖,“成功的学校教育过程需要知识渊博教师”的观念逐渐淡化[1]。学习的理念正发生深刻的变化,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来逐渐形成的教育制度受到严峻的挑战,引起教育的结构、内容和方式等发生改变。因此,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正在带来一场教育的革命。

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课改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解读《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文件精神,在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突破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努力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加快开发职业教育数字化优质信息资源,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成为学校和教师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需要直面并为之努力的一个课题。为此,江苏省惠山职业教育中心校借力信息化示范校创建的契机,分析学校的办学特色、专业设置、管理模式、师资结构和学生层次,分析学校当下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数字化校园网络信息化发展建设总体规划设计,拟定了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明确以“数据、服务、决策”为信息化校园建设的核心原则,以建设方案为行动纲领,校园网有线、无线覆盖到全校所有的教室、实验实训室、办公室、师生公寓和室外广场。在消除信息孤岛的同时,学校通过举办精品课程资源评选、微课制作评比、优秀教学设计竞赛等系列活动,在各系部教研组普及推动教学资源积累,把学校评出的优质课程资源和优秀微课作品以分布式存储和序列化管理的形式挂到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上供师生浏览使用,并择优推送部分资源和作品到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竞赛平台上进行角逐,通过较高层级的比赛所提出的较高评价标准进行赛前针对性的培训,参赛老师反复进行修改与完善,较大限度地提高了资源和作品的质量。这批高质量的资源,为广大教师优化本学科教学设计,提高教学工作效率,实现信息化技术与教科研的有机整合,进行高效优质的教学提供了有效的借鉴。学生通过这个校内外互通的教学资源平台,轻松查阅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另外,学校在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办法中要求教师在综合网络学习的平台上在线建设课程、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对学生在线学习空间统一管理,理论上师生实现了每天24小时的网络课堂、网上作业、网上测试、网上交流、讨论答疑、实验指导等功能。并且,通过系统间的无缝链接,保证学校购置的虚拟仿真实验实训软件在课上课下都能被师生共享共用。依据“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进行组织业务流程再造以后,学校基本满足了信息化课改的硬件要求,同时,信息化示范校的创建过程推动着学校教育信息化、决策科学化、管理规范化以及师生集成个性化服务总体目标的逐步达成。

“教育信息化”的独特性颠覆了传统的教与学的观念,时间、空间、教学媒体以及我们所能想到的其他任何关键因素,都以一种新的形式呈现,给学校两课改革的'深入开展开辟了广阔的扩展空间。

(一)教学模式。

教育信息化打破了教学中我们一直在强调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得不到落实的窘境,因为“教师为中心”在教育信息化时代根本没有生存的土壤。在网络环境下,mooc、微课的逐渐兴起,带动“翻转课堂”“云班课堂”“适时教学”(jitt)等一些新型教学模式的运用,对学生而言,既可以个性化自主学习,又可以进行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协作学习,或者更多种方式的有机结合。可以肯定的是,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它都是一种夹杂少许解构色彩的、基于建构主义的、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习提供了太多便利的条件,学习者具有更多的自由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教与学的过程可以不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班级授课”的单一教学组织形式,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适应网络学习。或许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了学习的主宰,而网络信息化环境自然而然的把学习的中心从教师转向学生。甚至,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由原来教师纯粹传授后的理解,转为更多的由学生主观上感知知识,形成自己的理解。学生自由的、有目的、主动的学习使学习内涵得以延伸,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变革成为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不可逆转的潮流。

(二)教学手段。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引发了教学媒体和学习媒体的不断创新。在原来课堂中已经广泛应用的广播录音(高保真)、电视录像(高清晰)、cai、语音实验室等视听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基础上,现在基于卫星通信技术的远距离教学,基于internet及其他网络技术的网络教学,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虚拟现实”教学等也逐渐铺开,形成了由视听媒体发展到更多媒体的运用,由单项传递发展到交互作用,并结合计算机向高智能、大容量、快速度、多功能等方向发展。现在高性能的计算机已经能使用“人工智能”程序去适应学生的学习倾向,通过学生眼睛的引导(认知速度、注意力、场依存性等),读取个人的学习偏好和习惯,学生被自动“分类”,学习过程中所传递的信息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相符,这些高科技的交互手段真正达到了因材施教、取长补短的目的。“多媒体”的概念已经不是多种媒体的简单集合,而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多种媒体信息集成在一起、人与计算机交互的多种技术的综合。这些教学媒体的使用,实现了从“粉笔加黑板”时代向多媒体教学和交互式网络教学的信息化时代的彻底转变。

(三)教师定位。

在以往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教育技术的地位并不重要,因为教育技术仅仅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而教师始终是衡量学校好坏和课堂教学好坏的最关键因素。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到来,能否为传统课堂的教师留下一席之地或许已经是一个值得去思考的问题了。不论是远程、网络教学还是“虚拟现实”“智能化”教学,其最大特点在于开放性、跨地域性和虚拟化。这些教学形式,不仅可以集中最优秀的教师,提供最科学的教学理论、教学策略和智能程序,把学生带入更高水平的学习,而且我们有理由相信,当职业教育的办学类型增加了非全日制职业教育的比重,通过改革学制、学籍和学分管理制度,实现了全日制职业教育和非全日制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之后[3],当学生、家长、甚至教师通过实践,认可了这些新技术对学习过程的支撑作用之后,传统课堂教学的生存空间是否还像现在这般雷打不动?学校和政府主管部门必须考虑决策这个问题了。但毋庸置疑的是,我们的教师将是唯一把这些新技术带给学生并使其发挥作用的人。因此,作为一个当下的合格教师所需要涉及的领域之外,必须再增加一块内容―――信息化技术。从现在开始,网络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建立、开发、应用和管理,信息化教学设计、综合网络学习的平台的学习和熟练使用应该成为合格教师的一项必备技能。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改什么?先改什么?怎么改?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什么知识是必须的?学生如何学习?当下课堂教学的形式是不是还能适应信息化技术变革后的形势和需求?我们是否正处于教育调整的关键期?现实逼着我们去回顾思考和重新界定这些老套的问题,去适应教学环境、教学过程、师生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的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如果一个变化的社会坚持学校教育在巨变面前保持传统的形式,可能也是走向倒退和衰落的开始[1]。历史上千载难逢的发展教育、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时代已经到来,让我们坦然的、微笑着接受它的来临。

参考文献:

[1]jonwiles,josephbondi.课程开发:实践指南[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a].教职成〔〕5号.

[3]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a].教发〔2014〕6号.

教育信息化论文篇十

从当前的社会发展环境和趋势来看,现代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化的发展阶段,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企业也开始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会计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由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方向过渡。本文主要对会计信息化相关的理论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实践策略。

一、会计信息化相关理论。

在新经济时代,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都取得了很快的发展,类似于电子商务这样的信息化浪潮冲击着社会经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信息化成为了现代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这样的社会经济形势下,企业的会计环境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企业的经济管理方式不得不做出改变,原有的会计假设体系、会计业务的处理方式都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单一的会计电算化也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在这样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化应运而生。所谓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充分将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通讯技术融入到会计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传输、存储、应用当中去,为企业更好的进行经营管理以及领导决策准确、及时地提供必要的`信息,是一个现代化、科学化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相比会计电算化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更是企业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会计信息化具有互动性、集成性、实时性、重构性以及共享性的特点,通过实施会计信息化建设,有助于使企业财务经营管理以及会计过程变得系统化和科学化,使会计信息化系统能够更好的为领导决策和企业发展服务。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微观主体,企业信息化是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和企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推进企业信息化的一个必然途径就是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首先,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数据具有及时性、准确性和实时性的特点,并且可以被快速搜集、实时传递,实现会计信息的及时高效传输,方便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进行会计信息的使用。同时,信息化的会计信息数据可以更方便的进行浏览、查询、加工和处理,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全面的信息资料,减少决策风险。其次,会计信息化是从管理者的角度进行的设计,既具有核算经济业务的功能,又有管理控制和经营决策分析等功能,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人的参与。会计信息化不像会计电算化只是一个简单模拟的仿真系统,而是一个人与计算机相互作用的智能化系统,实现了人机交互。然后,会计信息化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在现代社会经济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会计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实现了只要权限允许,就可以合法地获得信息资源和会计数据。在企业内部,每一个部门都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共享,及时地使用和传递各自所需要的信息,促进企业内部的沟通,进而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一)做好会计信息化的准备工作。

在会计信息化系统建设实施以前,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建立会计信息化系统软件运行的硬件平台。在会计信息化硬件系统配置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进行网络设计,一定要做好网络服务器、工作站、网络适配器、传输介质等必要的硬件网络设施的配置,为会计信息化软件系统的高效运行提供必要的硬件保障。其次是设置会计信息化所需的软件环境的设置。包括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在这一环节一定要选取或者开发与本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状况相适应的会计信息化软件系统,然后才进行系统的安装、账套初始化等相关操作。

(二)会计信息系统初始化。

会计信息化系统一般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在使用之前必须对各个子系统进行初始化,比如账务处理子系统、报表子系统、工资子系统、采购销售库存等,其初始化流程都比较类似,主要是在相关的会计模块中进行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报表、相关公式、岗位分工(账号权限、密码设置)等的设置,其次,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进行账套设置,最后进行企业财务会计系统的数据的初期导入。

(三)相关人员培训。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支持。因此,企业必须培养一批能够熟练掌握会计信息化技术的专业会计人才。首先,在会计信息系统正式运行之前,企业就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软件开发人员指导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操作,使他们更快的适应会计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流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在培训结束之后进行考核,考核通过之后才能上岗操作。另外,企业在日常管理中也要注重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储备充足的现代化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段楠.对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

[2]邢菁.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9。

[3]童杰成.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实施策略研究[d].湘潭大学,2006财会研究。

教育信息化论文篇十一

摘要信息化在教育中的运用,使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变。信息化的特性改进了教学手段,给教学带来了方便,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实现了对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了学生对文化知识的认知,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全面发展。因此,教育信息化与学生及教师都有着很密切的联系,从“人”的角度分析教育信息化对信息化的改进有很大的帮助。

1人的两重生命。

人有两重生命:种生命和类生命。种生命是自然赋予的本能生命;类生命是自我创生的自为生命。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个体生命与社会生命、自然生命与文化生命、肉体生命与价值生命、本能生命与智慧生命。也正是人类的这两重生命决定了人有两重性即自然本性和实践本性。而实践本性就决定了人的社会本性,因此人类也就有两个属性,即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文化属性)。

2人的心理活动。

在人的本性中,人的心理活动是把生物学因子同社会学因子相结合起来的“桥梁”之一,也就是人的身体机能与人所处的环境相互作用结合而产生的活动。心理活动在人的本性中不仅具有一些生物上的因素还具有社会上的因素,它是两者结合起来的。而由心理活动所形成的映象和概念,能够反映外部的自然界、社会以及其他的人。因此,心理活动也是意识和自我意识,是对象化的意识和自我意识。

人的心理对世界的反应,就其反应的现实内容而言有客观性(包括主体性活动所具有的客观性),但就其反应的形式而言则具有明显的主观性。而且随着人对于自然界本质认识的深化,人的心理活动的客观性方面和主观性方面都在不断地深化。因此,没有心理活动,也就没有人的存在。

人所创造的一切,不仅通过物质躯体的活动,而且通过内在的、主观的心理活动,通过人的情感、愿望、需要、理性和意识而产生出来。因此,社会因素同心理因素的相互联系也就是人的活动中外部因素同内部因素的相互联系。从动机到结果,是由内部的(心理的)东西向外部的(社会的)东西的转化。这正好体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作用:首先通过认识过程,客观外在的东西转变为主观心理的东西,然后再通过实践过程,主观心理的东西又转变为客观社会的东西。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合金”中,每一个因素都保持自己的本性和自身的相对独立性。社会生活如同生理活动一样,也是外在于人的意识的物质性活动,甚至纯粹精神活动的产物如科学、艺术、宗教等,也是客观存在着的社会生活的表现形式和实在的社会现象。

3.1信息化作为人工技术系统。

它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技术实体本身遵循自然规律,同时技术系统又是按照人们的社会需要、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因此就要遵循社会规律。但在这种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中,社会因素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们既可以把天然自然改造成人工自然,又可以把一种人工自然进一步加工改造成另一种更高级的人工自然。

它刺激人的神经生理,产生人脑对目的物的注意心理,便产生了人有所需要的一种心理紧张系统。而所有的社会行为都是心理机制与环境互动作用的产物,人的行为又表现为心理机制和环境互动作用的结果,因此社会行为的产生首先需要心理机制的存在才能接受环境的输入,经过一系列的决策或计算对输入进行加工,而后产生明显的行为。心理机制是社会行为的前提,但它不是一种盲目的本能,不管发展的经历和目前的背景输入如何都会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而信息化作为一种背景(环境、方式)去刺激人的心理机制,(下转第47页)(上接第22页)人的心理机制在得到背景刺激激活后产生行为,从而又对信息化也不断的改进,完善。

巴斯的观点:(1)外显的行为要潜在的心理机制。没有心理机制,不可能产生任何行为,而且心理学中的所有理论都暗示了心理机制的存在。(2)通过自然选择的进化是惟一能够产生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机制的过程。

对人而言,其心理活动不仅具有自己的喜怒哀乐、祈望欲求、本能的心理表现功能,而且最重要的是具有有意识地改造周围的环境,使之符合于自己需要的功能。

进化心理学认为,所有的有机体包括人都是适应设计的产物,适应是演化形成的解决生存和繁殖问题的方法,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人的心理也是适应的产物,某种心理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能解决某种适应问题。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包括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和形式,其中每一个方面和每一种形式都包含文化的因素与功能。从本体论方面看,它指人类在其全部历史进程中所创造和积累的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总和。

“在人类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生态适应过程中,人类创造了文化来适应自己的生存环境,并用文化来改造环境使之更适合自己的生存,发展文化以适应变化的环境。人类对地球环境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从不自觉到自觉,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因此,人类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文化来与环境和谐共进,并用新文化来修复由于旧文化的不适应而造成的环境退化,这种新文化就是生态文化。”

文化心理学认为人与文化是共生共存的,无法分割也无法扯裂。在文化进化观上强调文化对人类生存延续的作用,文化有利于人适应环境,因此作为人适应环境的工具得以产生和保留。在心理需要论上认为文化是特定心理需要的产物,如文化缓解了人的存在焦虑,使得生命以文化的形式延续并且不朽,因而使人获得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人的生命现象是向文化而存在着,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语言符号系统,人与文化是一种双向构建关系,生命现象与文化现象凝结在一起,在凝结的过程中文化便成为了人的存在,同时人也就“人之为人”了。

对自然对象和实物的加工,我们可以称之为物质文化;对人的“加工”,我们可以称之为精神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自然是文化的母体,因此,物质文化应是整个人类文化的基础。上述划分是根据人类劳动活动、文化活动所改变的是何种客体来加以划分的。根据人的物质方面(肉体)和精神方面的差别来划分文化现象,同根据所加工的是自然界客体还是人本身来区分文化现象,二者是一致的。对自然对象的加工(物质生产)基本上服务于人们物质的、肉体的需要;对人的加工(教育活动),基本上是对人的精神生活、心理生活的加工,对人的意识和受意识支配的行为的加工。

参考文献。

[1]柳树滋.大自然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2]许波.进化心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田浩,刘钊.从文化心理到心理文化;心理学文化意识的拓展..5.44(3).

[4]高清海.人就是“人”[m]..8.

[5]周鸿.人类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6]葛鲁嘉.心理文化论要[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7]高清海.“人”的双重生命观:种生命与类生命[m].江海学刊,2001(1).

[8]余谋昌.生态文化:21世纪人类新文化.新视野,(4).

教育信息化论文篇十二

论文摘要: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学习的承担者,教师则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一、转变教育概念和教学角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老师和学生的交往、积极地互动、共同进步发展的过程。而交往就意指每个学生都要参与进来,意味着大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的建构,它不仅是指一种认识活动的过程,更是指一种人与人之间进行的平等的精神交流。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建立起民主而平等、真诚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只有民主平等,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交往;只有学生主动参与交往,才意味着学生主动性的凸现,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另外,还要实现教学中角色的自我转变,教师要由过去作为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的指导者,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在充分发挥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作用,把教学的首要重心放在怎样促进学生‘学习’上,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爱学习,学会学习。常言说得好‘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从而来真正实现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在我们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辅导、激发、引导和促进下,使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自信心得到增强,激发起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能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适当设置一些主观类型的题目,然后让学生转变角色,当讲台上把他自己的思想,方法展示给老师和同学,教师给予肯定。在初三复习过程中,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题目,例如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中的第六题:有两枚相同的一元硬币,固定其中一枚,另外一枚绕着它的边旋转一周,那么旋转的硬币在整个过程中共转过几圈?很多学生误以为是1圈,而答案是2圈。教师在讲评这个题目时,可以让两个同学到黑板上来演示,通过实例操作,不难得出结论。然后请同学发表自己对这个题目的看法,或者对题目中的.条件适当变动,又该如何解决。如改为,两个圆的半径大小为1:2,结果如何等等?让学生自己实践,最后通过理论研究,实践结合理论,让知识深化,达到触类旁通。

二、教师要主动转变教学方式,适合现代教学要求,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教师要选择正确的适应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积极创建能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课堂,努力实现新课程改革任务。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选择、设计、策划、组织、操作、展示、评价课堂教学,学生能在这种教学活动过程中释放出他们不可估量的潜在能力,从而让学生多方面能力在自由的空间里得到培养。因此,我们教师要主动给学生自主的权利,让他们自己去自由选择;多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主动地自己去体验学习过程;也多给他们一些困难,促使他们自己去解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主动参与的意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才能被调动起来。例如,我在八年级的数学下册中教学‘旗杆的测量’这个问题时,没有主动为学生设置所思考的方法,而是让学生们自己发挥自己已具备的知识,去自己选择,设计,策划,组织,让他们通过个人的努力最后得出结果。学生自己通过分组,每个小组中人员分工明确,选择的方法不同,采用的测量方法,计算方法也不同,这样就给学生更大的空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经历的是实实在在的知识探究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只是实验过程的引导者,学生从中能够把数学的知识联系实际,真正理解“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与生活”。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掌握的知识就不是空洞的理论知识,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知识必定是掌握的比较牢固的。

三、教师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动手能力。

教师不但要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要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体验。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设计一个社会调查的作业,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完成这一调查任务,然后让学生之间互相自主做出评价,看他们能否实事求是地准确分析出调查活动的相关数据,是否能在调查报告中表现出对存在问题的忧患意识,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然后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教师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他们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去探究精神、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大胆让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多种形式的体验性教学。

在新课改中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实践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将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引导我们的学生逐渐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因此,教师不但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演讲、举行多种辩论、进行内容丰富的表演以及观看影视、录像等活动成分,而且还要打开学校校门,引导学生主动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让课堂与社会的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中来,这样的教学活动既紧密地联系了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又更进一步地加强了学科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既让学生从多方面关注了现实社会生活焦点,又掌握了教学书本上的知识,为数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

这样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后,教师要着力学法指导,提高自主参与能力。增进学生主动意识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最后过渡到“会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1、加强直观操作,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

2、训练语言表达,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维。

3、精心设计问题,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思考的方法和习惯。

4、培养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看书,提出问题归纳知识。

教育信息化论文篇十三

走进课改这几年,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悉心的研究,推动了课改工作的深入进行。在理念的更新与实践的操作中,我们进入了教育的新境地。当我们静下心来,用辩证的视角来观照这一新境地时,我们发现浮躁与功利充斥着新的教育空间,许多教师迷失了方向,滑离了课改的本真要义。这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回归课改的初衷。

一是理想向现实的回归。起初走进课改时,我们对新教育充满的是无限的激情与美好的愿望。为了能够让教师们在思想上提速进入课改,大面积铺开课改工作,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专业机构,开始了全员性的、轰轰烈烈的课改动员。通过开会——统一思想、学习——更新观念、交流——共同提高、研讨——提升理念等多种形式,让广大教师认识新课程、熟悉新课标、接受新理念、掌握新教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许多学校和教育研究机构通过开展多种的研讨活动,不断地将新课改的理想图景呈现在我们面前。但是,理想的教育是可以描绘的,却不是马上可以取得成功的。教育是需要理想的,教育学者对中国教育的理想设计是值得推许的,但这并不是我们教育的惟一选择。当教师们有了课改的意识后,我们应该面对现实,静下心来,针对各校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从“轰轰烈烈”的理想回到“扎扎实实”的现实中来。如对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本意是打破僵化的、一统的教材制约,给基础教育松绑。但是,我们现在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开始背离了课改的初衷,变得华而不实。无组织、无系统的所谓资源开发,不仅浪费了许多财力和人力(各校纷纷印制所谓的校本课程),还打乱了原本正常的课程教学。校长、教师不但没有体验到课改的美妙,反而感觉到身心疲惫,苦不堪言。我们应该静心回归到现实的校园,回归到生动的课堂,回归到教育的起点——培养快乐成长的人。

二是生成向预设的回归。生成是新课改中提出的一个新理念,是对传统教学中全程预设的一种挑战,打破了机械式的、程序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新的课堂中,我们高兴地看到了是师生尤其是学生在知识的生成过程中个性的充分张扬,看到了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活力。正是因为生成,使得现今的课堂变得热闹非凡,许多教师认为这样的课好上了,课前的教学准备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对课堂的进程不再需要过多的预见和控制,似乎这样的课就是改革了,就是尊重了学生的主体需要,就是迎合了新课程的理念。但是,我们静心思考,认真研究一下,就会发现:我们这些课早已远离了课程教学的系统性目标,丢弃了教学内容的主体,因而教学也没有了主线。面对为了体现合作学习的“假讨论”、“假交流”,我们应该思考一下生成的'本质。其实,知识的建构过程有多种途径,但是,作为教师,这样的建构生成应该是我们所能够预见的,是我们在课前的教学准备能够感觉到的。预设的本领是我们教师搞好课堂教学的基本功,我们不应忽视教学前的准备,即教学预设。教师应该有预设的本领,包括对课堂生成的预见,估计会出现哪些生成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方向,对偶然出现的“真生成”的资源要有处理的本领,在“真预设”中引导“真生成”,在生成中掌握预设的知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认真地备好课。

三是社会向课堂的回归。教育来自于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教育源于生活,为社会发展服务。但是,教育的主阵地应该在学校,应该归结到学校的一堂堂课中来。在前一阶段的理论探讨中,我们强调让教育走向生活,当然是对教育最好的诠释,出现了许多生活化的教育理论,丰富了教育研究的领域。但是,我们一走进研究,一走进课堂,就成了“教学生活化”“生活教学化”,一线的教师晕头转向,分不清到底应该怎样教学了。现在,需要我们静下心来,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研究一下新的学习方式如何在我们的课堂中体现,如何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地从“接受性”学习过渡到“探究式”、“发现式”学习中来。这一次课程改革似乎有些大跃进的取向,本来我们将学生带入社会去体验、去思考、去实践是件好事,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提供了学生学习的机会,但是一味地强调将学生交给社会,学生真的能将知识学好吗?我们不要忘记,教育的本体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在基础教育阶段,这种功能还得依赖于学校教育,还得回归到课堂中来。

四是多元向本元的回归。评价问题是这次课改的核心问题。多元智力理论的引进,让新课改的评价充满了人情味。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回答不敢妄加评论。“真好”“还可以”“也行”“差不多”这些词在我们的新课堂中被反复地当作经典式的语言使用。这些完全人文化的评价对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大有帮助。但是,众所周知,对于答案,可以有不同的说法,但是真理只有一个。对文本的解读总是“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能会对知识的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于对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产生影响。作者在写一篇文章时,总是有他的时代背景的,有许多特定因素。我们如果对文中的人物事件作随心所欲、摸棱两可的分析,那就不仅失去了知识性,更失去了真实的人文性。我们总不能在判断一个答案是否正确时,这样说也对,那样说也对,让教的人和学的人陷入相对主义的迷雾中。关键是我们面对学生的多元,如何加强合理的引导,回归到教育的本元,回归到教育的主导价值上来。

五是校本向人本回归。进入课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提出,给各基层学校带来的是机遇,更是挑战。课改实施几年来,各级的校本课程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为了能够在课改中有所建树,有的学校一下子开发了多个校本课程,表面上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这些成果的背后,花掉了我们学校师生,特别是学校教研骨干许多的心血。明明是个兴趣小组活动的内容,也编成文字读本,冠之曰“课程”。原本专家们早已研究过的内容,却仍要我们师生花费大量的精力再去探究。有的地方为了能够体现对课改的感悟,产生了新的“拿来主义”。比如研究茶文化,我们有的学校地处农村或城市,周边根本就没有产茶的特色,就是喝茶的人也只是少数,却偏偏要让师生们去研究,还编出所谓的校本教材。这样的开发与研究,既花精力,又花财力。这些内容还要提升到课程的层面上,让专长课堂教学的“教师”来作“课程专家”。这样的研究还有什么意义呢?教育本“以人为本”,要针对地区特点,针对师生的承受能力,能开发的就开发,不能开发的干脆就丢掉。让人快乐地实施教育、接受教育,才是我们课改的主要目的。

六是特色向模式的回归。为了能够和其他学校有所区别,课改一开始,学校都在积极创立自己的特色。砌了几张乒乓球台,似乎就是乒乓球特色;让几个参加文化馆培训的学生表演一下书法,似乎就是写字特色。我们当然要创立学校的特色,但这个特色应该是实实在在的,针对自己的特定条件和独有资源,抓好常规教育,在这个基础上,实现特色的建设。不要为了标新立异而丢掉了常规。制定好了特色的内容,还必须致力于将这种特色发展成为学校教育的模式,常抓不懈,使之真正地成为自己的办学特色。

课改的目的,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成长”。在这一个过程中,我们要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地搞课改,不浮躁、不跃进、不盲从、不功利,这才是课改的实质。

教育信息化论文篇十四

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发展最迅猛的技术,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社会的建设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应该具备利用信息技术搜集,处理、运用以及传播信息的能力。在教学中,如何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机整合,是时代赋予学校教育教学的新命题。在教育教学当中,我校重点研究了省级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研究》,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在开展学科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以及网络,在努力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重点研究了如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缩短学生的个别差异,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根据实验基本结构模式,我校对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等科目,进行全面研究,为了突出重点,语文科在古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数学科在应用题教学、概念教学、几何形体教学进行重点研究,对这些课型分阶段在教学设计、软件设计和教学过程进行深入探讨,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中,这些课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首先,教师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向学生展现创设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与当前学习的新知识引发联想,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四年级语文《黄河魂》的教学,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壶口瀑布那惊天动地的磅礴气势,让学生仿佛亲临其境,感受壶口瀑布那种如千军万马、排山倒海的冲击力,使学生更投入地进入学习中去。

二、利用资源,合作探究。

学生通过资源,进入一个可以自由探索当前学习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开展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学习者群体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加深理解,逐步提高的过程。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时,突破从课本到课本的学习方法,而是让学生联系实际,把他们的视线引到资源丰富的网上来,让他们通过观察、求出我国几种行业如教育事业、邮电通讯、人民生活、来华旅游、建筑运输等比增长的百分之几,了解祖国各行业的发展变化情况,并思考从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让同学们把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连,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与使用价值,同时让学生体味祖国近几年来的迅猛发展,感受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三、指导调节,知识整理。

学生汇报自能探索的情况,教师对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进行强化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学生整理思路。强化作用很重要,行为所以发生变化,是强化的结果,如果一个行为发生后,接着呈现一个强化刺激,行为的强度就会增加。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寻找答案,对知识已有一定的理解,再经过反馈,教师对重难点加以点拨,知识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这样,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就可以由感觉记忆、短暂记忆上升发展到长时记忆。由于学生是小组学习的形式,汇报时往往有意想不到的.创新的思维,例如:四年级数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学生通过观察计算机生动的小数点位置移动的情况,并结合小组讨论,亲身实践,从而得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原数扩大”。从这个结论中,不少同学会想到或通过自己的实验得出“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数缩小”的规律。有些同学更得出:反过来,“如果原数扩大,小数点就要向右移动”;“如果原数缩小,小数点就要向左移动”。这时教师就要作出正确的指导,多鼓励、肯定学生的行为。

四、目标测试,意义建构。

意义建构是指把当前所学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作为所学知识的主题。根据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的结果,为学生设计出一套可供选择并有一定针对性、即能反映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能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的强化练习,通过强化练习纠正原有的错误或片面认识,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建构。

实验研究的实施,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发展,学生的知识掌握率和学科素质不断提高,提高了教学效率,提高了教学质量,实现了学科课堂的素质教育,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通过实验可以看出。

(一)、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教学手段的改变,使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在课堂教学中,无论语文、数学、英语,还是音乐、美术,教师都能根据教材的实际,适时调用网络中的丰富资源,如美丽的海底世界、飞翔的小鸟、奔跑的动物,各行各业的发展情况,及中国悠久的历史给学生品味。从课堂观察显示,通过丰富的资源,学生容易获取生动、具体、形象的感性资源,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理解。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率得到提高,学习的参与度同样得到提高。在这种教学环境下,教师是一个帮助者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能有效地全面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

(二)、学科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学校把课题研究与常规教学结合起来,普遍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水平,进而提高整体教学效果。他们共同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学生进行交互性、协作性的学习、适合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同一个地方共同学习,对他们的学习很有帮助,能提高学生的自能学习水平,使他们学起来并不困难;培养了学生独立性、主动性和能动性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实施了素质教育。

根据以上的实验我们得出结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普遍提高学生自能学习的水平,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下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运用网络的个别化教学,网络的交互性,创设学习情景,实施学生的独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进而能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成绩。

教育信息化论文篇十五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各类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集聚,各类灾害对我们的威胁可能会越来越大。开展灾害教育,培养人们的灾害意识以达到防灾、抗灾、减灾、救灾的目的,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工作。利用地理学科优势和以师范学校等各种教育机构做平台,是目前实现灾害教育最有效的手段。文章结合我国当前师范院校地理及相关灾害教育的实际情况,总结分析灾害教育所面临问题的产生原因,为我们师范院校开展灾害教育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师范生;地理教学;灾害教育。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自然环境复杂。自然灾害除具有种类多、分布广、频次高、强度大和灾情严重等特点[1]之外,还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近些年在我国开始的大规模城市化建设,让社会财富和人口迅速向城镇集中,经济发展及人口增长的压力加大了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和破坏,不合理的人为活动不仅加剧了原有的自然灾害,还引发了一些新的灾害。各种灾害会造成财产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灾害是如何发生的?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些关乎国家、社会乃至每个人的基本问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考虑和探索其解决对策的问题。

一、灾害教育的概念、主要内容、主要目的、特点。

灾害教育是以防灾、抗灾、减灾、救灾为目的,培养灾害意识为核心的教育。受教育者通过学习,一般能够获得一定的关于灾害本身及防灾、抗灾、减灾、救灾的知识与技能[2]。灾害教育是增强人们的灾害意识,普及防灾、抗灾、减灾、救灾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轻灾害影响的重要手段,它能够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保驾护航。经济发达、文明进步的国家一般都有先进的灾害教育。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灾害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时代呼唤灾害教育。灾害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认识、准备、反应、对抗、救助等方面。从教学目标层面来看,灾害教育主要包括对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培训及态度意识的养成。从操作实施层面来看,灾害教育包含相关课程的设计、组织实施和教学评价等内容。灾害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我们能够科学地看待灾害发生、发展及危害的规律,理解灾害、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培养防灾、抗灾、减灾、救灾意识,了解灾前准备和紧急应变的重要性,能够在面对灾难时做出正确判断和采取措施以保护自身安全,减少财产损失,具有一定的紧急应对、互助逃生能力,树立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道德观、行为观和可持续发展观[3]。灾害教育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是新的交叉学科,属于地理学、灾害学及教育学研究的范畴。灾害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强调知识的掌握,更加注重培养正确的灾害意识,最终要落实到正确实施防灾、抗灾、减灾、救灾的具体行动。灾害教育和安全教育、生命教育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灾害教育与安全教育都以生命教育为理论基础,但是它们的研究内容、目的不同:灾害教育主要针对自然灾害教育与人为灾害教育,安全教育关注范围更广;灾害教育侧重于“预防、减轻灾害”,安全教育则是为了取得“安全”的结果[4]。

二、我国灾害教育的基本情况。

灾害教育理论的萌芽很早,它的出现和发展既有本土自发的产生和传承,也有来自外部的吸纳和学习[4]。但作为系统的研究和具体实施来说,还是一门新的学科。日本的学校开展灾害教育也只有30余年历史,多数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在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和“国际减轻灾害战略”的一系列项目和资金的支持下才开始大力发展灾害教育[5]。我国灾害教育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文献较少,还没有形成完备的体系。由于地理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即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与灾害教育的主要研究对象高度一致,地理教育所涉及的知识技能也与灾害教育的有很多重合,而且地理教学的基本理念即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符合灾害教育的价值观,可持续发展理念及树立灾害意识与灾害教育的目标也是一致的[6],因此,灾害教育和地理教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我国,灾害教育的具体实施主要依靠地理教学,依托学校集中教学,通过学生把灾害教育推向家庭进而覆盖整个社会。我国教育部门结合实际需要制定了地理课程中灾害教学的目标,大致分为以下3个方面[7]:一是要熟悉灾害的主要类型,各种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成因机制,以及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影响等理论知识。二是掌握一定的灾害调查和分析能力,树立防灾减灾意识,能够在面对灾难时做出正确判断和采取措施以保护自身安全,具有一定的紧急应对、互助逃生的能力。三是认识防灾减灾的意义,弄清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每个人对自然和谐和社会稳定的贡献度。具体到灾害教育实施来看,灾害教育开展有学校、社会、家庭等几个层次,其中,学校灾害教育应该是基础和重中之重。现在的大、中、小学各级学校都开展灾害教育,也有专门的或者综合的教材,对公民的国情教育中有区域性的灾情教育以及防灾、抗灾、减灾、救灾的常识教育,这比起以前仅学习灾害相关概念和现象的情况有了很大改观,但其教学效果还很不理想。

三、我国学校灾害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学校灾害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们的灾害意识淡薄,对灾害的普遍性、突发性和危害性认识不够,忽视灾害教育,主观上没有强烈的学习意愿。二是灾害教育体系不完善,教育资源缺乏。灾害教育理论研究不足,缺乏专业教材、教师及教学场所。三是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形式单调,没有有效的教学手段。传统教育强调对受教育者的知识传授,缺乏在情感态度上的培养和技能的训练。对于既有大量抽象理论知识又需要具体分析和实践操作的灾害教育而言,传统的教学手段显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有研究调查表明,我国当代大学生在灾害防治方面存在知识欠缺和意识差距等情况,落后于时代需要[8]。我国现阶段的防灾、抗灾、减灾、救灾工作效果不理想,比如由人为原因引起很多次生灾害,又比如在灾害中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由于缺乏自救互助的知识和技能而产生的。归根到底,落后的灾害教育的核心问题是缺少优秀的灾害教育教师。开展灾害教育必须要有优秀的教师,优秀的教师才能让学生树立灾害意识,灾害教育的理论研究才能得以推进,其专业教材才能得以解读,其教学方法才能得以应用,其技能操作才能得以演示,让每位学生增强灾害意识,掌握相关知识、技能,进而把灾害教育推广到家庭和社会当中。因此,作为培养灾害教育师资的师范院校,应该要做好师范生的灾害教育工作。

四、高校师范生灾害教育的现状。

通过长期工作实践和对一些师范院校的师生进行访谈调查后,笔者对高校师范生的灾害教育现状有了以下认识。首先,学校没有很好履行灾害教育职责,学生的灾害意识较差。学校教育作为最重要的教育载体却没有建立相关的完备的教学体系,有的师范院校还没有开设灾害教育专业课程,这对系统开展灾害教育极为不利。大部分人的抗灾减灾需求来自危难发生时,平常并没有养成防灾减灾的忧患意识。幸福中的人们对灾害毫不关心,当灾害来临时往往因缺乏准备而手足无措并耽误了最佳的救灾时机。我国灾害教育的机制还不完善,政府、学校对灾害教育不是很重视,课堂教学形式大于内容是重要原因。其次,教师上课方式存在缺陷。有的教师素质偏低,讲课没有尽责,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没有一套完整的灾害教育思路,不能有效根据学生的兴趣去开展教学,教学效果不理想。灾害教育本身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再次,学生防灾减灾的实际应用能力及逃生技能不强。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防灾减灾的理论知识,但灾害来临时有的人会把所学忘得干干净净,做出错误的行为。灾害教育的实战演练不足,灾害演练数量、种类不够,而且有时候还存在设计、组织实施上的问题,因而没有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最后,各方面的资源整合不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目前学校能提供给师生学习、锻炼的场所及方式有限,而学生在灾害教育学习中对网络、多媒体以及其他资源有着极大的需求,如何开发利用周边资源对丰富教学形式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重要意义。

五、高校师范生灾害教育的展望。

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及思考分析认为高校师范生的灾害教育应该在以下四方面做积极努力:一是引起国家和政府的重视。由政府提供政策和资金保障,督促高校落实灾害教育,提醒民众注意防灾。最好将灾害教育纳入相关法律法规,以强制形式确保灾害教育的实施效果。其中,需要对教学内容、效果评价、经费支持等提出具体要求,从法律、政策及资金层面保障灾害教育的实施,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宣传口号上。二是加强灾害教育的理论研究,构建完善的灾害教育体系。现有地理教材里已有相关灾害教育的内容,但还远远不够,应该进一步编制灾害教育的专门教材,编制应急救灾手册,突出灾害教育的区域性;在师范院校开设灾害教育专业,培养合格的教师队伍;把灾害教育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进行普及教育;建立专门的教育基地和平台,比如在高校建立救灾技能训练基地,在野外灾害点设立实习基地等,安排一定数量的灾害教育户外实习教学。三是加强灾害教育的实践环节,使灾害教育的形式多元化。应在系统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体验、演练等环节的比重,使灾害教育形式多样,以专家讲座、模拟实验、小组讨论、野外考察灾害遗址、灾害亲身仿真体验为主。这种主体参与的形式很真实,能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兴趣,让参与者记忆深刻,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9]。灾害教育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是和经历者一起到灾害遗址现场学习、演练。四是利用各种媒介加大宣传力度,让全民理解、参与学习。整合资源,比如在网络、电视等媒体上进行灾害教育,既方便又有效。要把高校师范生的灾害教育和社区安全教育及其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因为只有让所有人都重视参与并行动起来,灾害教育才能取得更好效果,自然环境和生命财产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六、结语。

我国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及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使得我国灾害危害巨大。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开展科学有效的灾害教育是抵抗各类灾害的根本之举。利用好师范院校这个灾害教育的重要基地,发挥地理教学的学科优势,加强对未来教师的灾害教育,充分利用大学等教学科研机构的社会服务功能,开展不同形式的防灾、抗灾、减灾、救灾教育,是当前灾害教育的主要工作。灾害教育的发展亟待大家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提高相关学科理论研究水平、完善相关教学体系及做好相关宣传教育。此外,社会学、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协同发展也是灾害教育发展的方向。总之,虽然我国现在灾害教育体系不完善,水平落后,但是由于其显著的现实意义,灾害教育有着极其强大的生命力。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我国的灾害教育会有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科委全国重大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总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李景霞,张英.中学的灾害教育[j].城市与减灾,20xx(2):9-12.

[5]rajibshaw,koichishiwakuhirohidekobayashi,gexperienceeducationperceptionandearthquakepreparedness[j].disasterpreventionandman-agement,20xx,13(1):39-49.

[6]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7]谭秀华.我国学校灾害教育实施策略浅议[r].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专业区域中心国际论坛,20xx.

教育信息化论文篇十六

摘要: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一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是以“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为宗旨,通过合作、竞争的形式,不仅强调学生获得认知方面的发展,而且力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乐趣,同时兼顾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合作学习。

在地理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合作学习,教学可以看成由学生来构筑知识、发现知识、转移知识和扩展知识,教师则创造晴境。学生不再是传统教学中从教师或课堂中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该主动建构知识,通过激活学生现存的认知结构或构建新的结构来接受知识。因此,笔者认为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应从制定目标、组建小组、营造环境、提出问题、个体尝试等方面来有效地运用合作学习。

1.选择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实施合作学习前应选择恰当的地理教学内容。首先,教学内容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以及适当的难度,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合作,通过合作高效率地解决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合作意识。其次,教学内容应新颖以及贴近生活实际。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小组活动的激情以及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的创造性。如“收集、整理、分析气候数据”这一节内容,对中学生来说既有一定的难度,又和生活实际贴近,可让学生收集当地各月降水量数据分析气候状况,可有效地运用合作学习展开本节地理教学。地理合作学习中的教学目标可以概括为: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对话,在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形成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在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之后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即和学生已有知识以及当地文化地理环境相贴近的目标,从而为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营造氛围。组建有效的合作小组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教师的任务是要营造一个互相尊重、心理相容、关系和谐的学习环境,使每个学生不论学业成绩好坏都能平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消除种种顾虑,敢于回答问题,乐于讨论问题,勤于探究问题,实现师生、生生多向交流,多边互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学会与他人交往。合理组建小组是保证合作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编组的基本原则为“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根据学生学业成绩差异、性别差异、能力理轰育20xx年第l0期教法探析j;;樱差异以及家庭背景的不同分成互补型学习小组,每组以4~6人为宜。学习小组组建之后,教师还应致力于改善组内关系,明确个人责任,建立积极的目标互赖。教师还要对小组长轮流培训,使其能组织大家共同进行有序的讨论。小组长可以采取自主承担、轮流负责的形式,使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获得学习、指挥、管理的机会。

3.提出问题.教授实用的学习方法提出之前准备好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即教师对学习进行指导的过程。由于活动刚开始,此时的学习指导还是概要的宏观方法指导。这是从合作学习目标制订过渡n4,组合作学习的必要准备过程,教师重在提出一些问题,讲解一些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其顺利进入学习状态。学生则开始理解学习任务,进入独立思考,初步感知学习内容,做好活动的心理准备。如在“收集、整理、分析气候数据”这一节教学中,教师应布置收集降水量数据、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作业:一让学生收集当地各月降水量数据,填在表格中;二要求学生利用表格中数据,绘制降水量柱状图;三让学生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描述其降水特征。

如此可为接下来小组内的合作做好准备。

4.个体尝试.体验课堂探究的乐趣合作学习的基础是个体独立学习,没有个体独立学习做基础的合作学习犹如空中楼阁、无源之水。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是不少教师在提出问题后,马上就让学生合作讨论,结果部分学生未形成自己的观点,过分依赖他人,相互间的交流和讨论缺乏深度,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互动,使合作流于形式。教师应为学生留出独立学习的时间,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个性特点,自主能动地、自由有目的地进行独立思考,自主尝试解决问题,突出个陛化学习,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在揭示地理因果关系的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北美洲地形空间结构对天气与气候的影响”可做如下工作:一是给出北美洲略图,让每位学生对照地形图作三大纵裂带的模型;二是用箭头表示气流(也可包含更多的探究)。这样,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5.组内合作,感受合作学习的意义在独立学习阶段,每个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同学生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在小组讨论中,大家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和启发,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每个组员不仅自己要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互教互学,共同提高。为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还应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组内每位学生轮流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听,并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在全班发言讨论。如“北美洲地形空间结构对天气与气候的影响”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做模型、表示气流,已对北美洲地形和气流运动有了初步认识,可是组内每位成员对该问题的理解不是很全面,都是重点从某一个方面来阐述:有的`学生认为北美洲地形地势对当地气候的形成起主导作用;有的认为大气运动对当地天气起着制约性作用;也有学生认为洋流对天气和气候影响重大等。这样,在表达、倾听、交流以及讨论中,学生对该问题获得全面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6.成果交流,相互学习中共同成长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组间交流,各组代表汇报本组合作讨论的初步成果,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使每个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力量,并在合作中增强交往能力。为使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j、组人员要合理搭配,应有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发言交流做到有序有效,教师则应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即通过组间交流,各小组在新信息的反馈、刺激下,对自己前段的工作进行反思和深入思考,从而产生修正自己原来部分结论的愿望。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在小组独立认知知识水平,结合不同的地理教学内容,灵活巧妙地运用不同“支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表述、思维等能力,使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高到另一更高水平。针对不同类型的支架,笔者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实践分别用以下案例加以阐述。

1.巧用情境支架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式支架”教学,即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学习的“教学场”,让其在“自主探究”的文化心理过程中展示生命活力、呈现生活内涵、回归生态和谐,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中,可以假设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投资者,都想投资建厂,那么在建厂之前需要考虑哪些问题?这样学生可以进入情境,进行思考探索。通过这种情境支架,有助于将地理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活跃学生思维,体验学习地理的乐趣。

2.巧用活动支架培养动手能力。

地理课程是活动性极强的课程,加强地理活动与研究性学习指导,可让学生体验地理知识的积累过程,增强学生学习的直接经验。学习“城市的空间结构”时,可成立调查小组,在当地调查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的分布特点以及所在区域的地价、交通和人员流动状况,写出调查报告,有助于形成城市空间结构的完整知识。地理教学中巧妙利用合适的活动支架,可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地理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

基础上的再创造过程,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极其宝贵。

在“澳大利亚”的学习中,各小组经过成果展示、相互提问、深入交流,可激发新一轮学习高潮,如组间提问道:“除袋鼠外澳大利亚还有什么特色动物?为什么澳大利亚多特有动物?”“澳大利亚东西两侧均濒临海洋,为什么西侧降水少?”“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分布与地形和气候的关系如何?”等,都使有关小组不得不继续进行新一轮的探究。

7.结果测评.师生及生生合作中全面发展教师在合作学习后的总结十分必要,一方面对合作内容做出必要的归纳和总结,以使学生了解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自觉弥补缺陷与不足;另一方面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做出评价i生总结。评价对象以小组为单位,评价内容主要涉及合作小组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应注意发挥评价的正面导向作用,对协作良好的小组予以表扬,教师对学生的见解给予分析、反馈,促使学生改善学习。该阶段的总结评价,最好以学生自我总结形式出现,教师适时进行引导,但评价的原则应遵循‘‘标准参照”原则,即只要学生相对于自己有进步,就应给予肯定。同时,也应兼顾“常模参照”原则,对成果水平出色的小组给予适当表扬,以肯定其所保持的先进地位。

教育信息化论文篇十七

摘要:

目前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在信息化基础下,高等数学教育模式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本文对信息时代下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的改变进行了分析,供相关专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

高等数学;信息化;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高科技在教育领域逐渐发挥重要效果。校园内部的网络化建设逐渐加强,促进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突破性转变。在信息化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如何突破性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在教学、教育领域中得到普及,逐步成为信息社会发展下的一种新教育趋势,同时意味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化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方便、快捷、利于比较的信息化环境,不断研究和开发出方便教学应用的软件资源,逐渐培养出具有创新水平的现代化教学师资力量。通过教学实验,探索和发现教学新模式,将学生培育成主动求异、观察力敏锐、想象力丰富、综合品质高的新型人才。

1.高效呈现教学内容。

高等数学教育具有一定的特点,其应用符号作为语言,表达更简单明了,同时借助几何语言,让表达更加直观、准确。由于这两种特点,教学环节中不能完全依靠语言信息进行教学,如此决定高等数学教育的特征,教学中要借助大量板书,通过书写和画图展示清楚,该种状况下教师可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方式,备课的时候,制作对应的幻灯片或课件,在课堂中直接播放资源文件,减少板书消耗时间,通过丰富课堂信息,增强教学效果。但是课件制作环节中要积累大量素材,投入较多时间,是知识再创作过程。

2.动态的表达。

高等数学教育研究的是变量,教学过程中思想充满动态变化,部分概念表达的仅是动态观念,过去教学手段和方式仅转述给学生某一个方面,至于动态变化具体过程则没有准确地表达出来,该种状况下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使用数学软件和多媒体技术,将动态变化过程体现出来,让更多抽象性数学理论转化成生动自然的过程,将理论知识内容变得直观具体,学生学习的时候简单清晰,增强教学效果。

3.有效解决学生问题。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实施的主体,思考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传统教学模式限制下,老师必须在课堂上为学生解答疑惑,由于及时性不够,加上课堂时间有限,挫伤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利用信息技术则类似问题能有效解决。学校内部可以建立网络自习室,让学生将思考环节中出现的困惑和新想法及时发布到网络上,通过网络技术和其他老师、同学交流沟通,在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思考和进步。

4.方便习题教学。

通过简单重复是无法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率的,传统习题课程教学对小部分学生具有作用,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只是一种负担,增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感觉厌烦。应用信息技术后,老师可以将习题课程安排到局域网络教室中,方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利用习题库评价系统进行针对性练习,疑惑之处及时反馈,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习题练习,然后和同学、教师共同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5.实验教学。

学校内部建立数学实验课程,进行数学建模教育,提高数学教育的实效性和实用性,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源自于生活,最终将为实践应用提供指导。在学校推广数学实验,主动向学生推广优秀的数学软件,提供给学生自我研究和思考的机会,学生通过自我研究,主动观察、探索、模拟,最后得出结论。建模作为一种数学应用方面的技术,最能体现数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在建模环节中合理配合应用信息技术,通过网络查找资源、交流互动,发掘各种应用技巧,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和能力。

二、教育和自主学习结合。

所谓自主学习是学生对自我学习的管理,详细分析来说,学生自身确定学习目标,对学习进行规划,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对自我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该过程强调学生的自我主体认知作用,利用其主观能动性最终增强学习效果。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出现为自主研究学习提供了更多便利,学生能查找到自我需要的学习资源,根据自己的不足选择学习方向和内容,通过自我判断、选择、浏览、寻找、回放资源材料。每一层次学生都可以控制自学进度,满足个体需求,信息化时代下对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网络自主学习课堂,考虑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实现高等数学课堂中高数老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教会学生提高自我学习能力的途径。

1.信息教学和课堂教育结合。

网络自主学习不仅意味着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还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在学习前期,学生预先学习,主动发现疑惑之处;网络自主学习课堂中,学生根据任务列表,明确每一单元的.教学重点和目标,制订出符合自身的学习计划,通过自我学习解决预习中出现的问题。高数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常用网络搜索工具的具体使用方式,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址,学生通过自我搜索获取信息资源。老师可以通过屏幕了解学生的自学过程,适当进行监控,给部分学生提供指导,对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重点讲解。

2.答疑解惑。

通过自我研究学习,学生对每节高数课程的内容已有初步了解,课堂教学环节的重点转化为共性疑惑问题的解决,通过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检查,疑惑之处共同探讨解决,引申教学主体,通过组织小组活动、教学情景构建等形式的配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情,老师应对学生的自学效果进行科学有效评价,积极帮助学生寻找其中的不足之处,逐渐完善和调整。

3.建立答疑制度。

高数老师可建立个性化教学网站,丰富教学内容。将教案、习题解答、单元测试练习、难点分析、往年习题、试卷等发布到网站上,为学生自我学习提供更多的帮助。老师可在网站上建立具有特点的专栏,帮助学生探究,培养学习兴趣。课堂从数学问题的历史背景考虑,为学生介绍数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让学生学习的同时,从数学家事迹中感受到榜样力量,感受数学知识中的生命气息,带领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更多的领域,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的力量,彻底颠覆传统教学模式。

总之,数学知识学习不仅是一种简单的传递和转移,借助网络信息技术,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获得心灵上的数学逻辑感知体验,促进高等数学教学从细节教育逐步改变成探究式教学,彻底改变教学现状,为学生长久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宏.信息化条件下高等数学教育新模式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

[2]钱卫红.用信息技术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的实践探究[j].数学教学通讯,.

教育信息化论文篇十八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要全面扭转传统的教育观念,更新对继续教育的认知,要意识到继续教育是学历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它是面向成人的再教育形式,以提升成人的专业和职业技能为宗旨,进行学校后教育和再培训的有效方式,在这种创新的继续教育理念之下,可以使继续教育的形式更为灵活,也使继续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更为紧密。在继续教育理念创新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继续教育所特有的主动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模式,该模式在互联网的支持下,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满足受教育者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需求。同时互联网还为继续教育提供了开放性和多样化的知识平台,受教育者可以在这个开放的学习空间中,进行良好的互动和交流,从而全面地汲取自己所需的知识。

3.2积极探索以高校资源为主体的继续教育信息化模式。

继续教育也称职后教育,它可以充分整合高校的教育资源,包括教师资源和课程资源,要以高校最为宝贵的教师资源为主体,利用其专业的理论知识为继续教育提供服务。还要充分利用高校的课程资源,根据继续教育的需求,对高校的课程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创建稳定、安全、高效的高校网络远程继续教育平台,创建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在优质网络课程资源的支持下,为继续教育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路径。

在继续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建设过程中,政府要设立专门的机构或部门,由相关的专业人员对继续教育的网络信息进行开发,重视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数据中心和应用软件平台,形成先进的继续教育信息化硬件环境。并采用有效的激励措施,使教研人员开发高标准、规范化及特色化的继续教育信息资源,要注重信息资源的一体化建设,集电子教材、课件制作、学术文献数据库、管理数据库于一体,在统一的标准前提下,实现优质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共享。

在继续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设中,建设高水平的信息化教师队伍是关键,只有让参与继续教育的教师具有现代信息技术,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实践操作、技术维护等技术,才能为继续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添加助力。因此,有必要在高校继续教育教师聘用和晋升评价的内容中,涵括网络教学技术的培训内容,以强化继续教育信息化管理的师资水平。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继续教育的信息化管理与建设是网络时代下的创新产物,它已成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加速器”,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态势下,继续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构和完善,可以满足人们对职后教育的旺盛需求,并且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实现个性化、自主化、开放性和交互性的教育学习活动,从而使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可以得到最大化的共享和利用。

教育信息化论文篇十九

论文摘要:信息化对教育的影响是深刻的,为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的契机。通过信息技术的推动,成人教育可以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资源、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从而实现成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信息化为教育带来的不仅是全新的现代教育技术,而且将对教育思想、内容、形式、过程、方法、管理等产生重大影响。我们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以教育信息化为契机,加快推进成人教育的创新。

教育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是信息化在教育领域的拓展和渗透,它是指教育人员凭借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提高自身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推动教育理念、教育管理、教学水平、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变革,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对成人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为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1.从教育对象看,信息化使“有教无类”、“人人皆学”的理想成为现实。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但在那时这只是美好的理想而己。今天,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教育的兴起,这一美好理想即将变为现实。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依托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参与学习的人数急剧增加,大量渴望学习的在职人员和其他学有需求者,都能够便捷地获得学习机会,获得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实现改变自身命运的梦想。

2.从学习方式看,信息化使“时时能学”、“处处可学”、“因材施教”的愿望成为可能。

信息化颠覆了传统的学习时空观,扩大了终身教育的内涵,学习的不间断性和随时随地的学习成为高效学习型社会的划时代标志。信息化改变了人类传统的学习方式和行为方式,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个性化学习条件获得迅速发展。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利用网络的友好交互界面任意选择处理信息,主动积极地学习和探索,有利于学习者选择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学习者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而任意选择,使学习更能适应学习者的个性和兴趣。

教育信息化克服了信息的滞后性,实现了信息沟通的即时性和交互性,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实现双向互动,使传统的单一灌输式教学模式得到根本变革,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信息化拓展了教育的空间领域,使成人教育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得到空前的提高。

教育信息化必然带来教育的全球化。教育全球化的最大特点就是教育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教育活动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教育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运用。教育资源总量的迅速扩张,导致成人教育开始走向“买方市场”。在这些因素的刺激下,成人教育机构之间的办学竞争加剧,同时也激发了成人教育机构的创新精神,促使其在开放型教育制度下靠质量、服务和收费取胜,从而为推动成人教育的创新提供了动力。

成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培训应用型人才。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成人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但整体水平和办学质量有待提高。通过信息技术的推动,成人教育可以在教育观念、内容、方法、资源、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从而实现成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信息技术不仅作为一种技术文化因素作用于成人教育的过程,同时也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着成人教育的观念。作为成人教育工作者,要确立新型成人教育观。一是成人教育的职能观。通常认为,成人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促进社会和成人个体不断地协调发展。但在信息化时代,成人教育职能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就是未来成人教育的职能必将更多地强调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强调每一个人的巨大潜能的充分实现。唤醒人的创造欲望,发掘个人创造潜能,开启个人通向充分发展的道路,是信息化时代成人教育应承担的主要使命。二是成人教育的发展观。信息化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成人教育如果不顺应信息化的大势,则必将遭到时代的淘汰。因此,成人教育必须走在信息化时代的前列,把网络建设作为成人教育发展的支撑点,力争站在知识生产、传播和利用的制高点。同时,成人教育的发展不再是办学规模的扩张,而是要树立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观。三是成人教育的市场观。信息时代的开放性、平等性和竞争性等特点,决定了网络空间就是一个大市场,各种思想和文化信息在这里交汇和冲撞,由人们自由选择和认同。成人教育的资源更加丰富,成人教育的方式更为多样化,学员们有权选择受教育的方式和受教育的学校。因此,成人教育必须树立市场的观念,增强服务意识,研究学习者的需求,争取更多的成人教育生源。四是成人教育的开放观。加强与其他教育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加强与普通教育的衔接沟通,广泛吸引社会资源参与成人教育发展,共同建设完善的、一流的成人教育网络。关注教育全球化趋势,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推进成人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教育方法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教育的效果。在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中,由于教育者拥有信息的优先权和传播权,独白式的单向灌输式教育具有一定可操作性。随着信息化的快速推进,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变得多样化,可能会出现成人学员对知识和信息的把握在量上以及质上超过教师,并在时间上领先于教师的情况,教师的权威性和话语权可能会受到质疑,单向式灌输教育的合理性就会面临挑战。因此,成人教育方法的创新,最重要的是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从单向式教育向多向互动式交流转变。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情景模拟、拓展训练等新颖而实用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成人教育中,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提高学以致用的效果。

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是一种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中,人们根据需求开发研制出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包括获取资源、改进资源和开发资源等途径。通过天网、地网下载或刻录,是成人教育教学资源的重要来源渠道。同时,教师们在获得教育信息化资源之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进行改进,使其进一步按照自己的思想进行完善,这种改进资源的最大优势是由一个原始资源提供给无数个教师使用,就会产生出无数个新资源。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软件,不仅可直接在教学中共享,更重要的是还可让教师对新资源进行培植,让一个原始资源产生出无数个新资源。另外,根据学科教学需要和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条件,通过自行设计、制作教学资源,可充分融入教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能够真正起到深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的作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问题应该成为成人教育政策的重心之一。要大力扶持精品课程、优秀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共享,利用高科技的网络、卫星传输途径,推广校际合作、机构合作,是成人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

成人教育与信息化的结合,必将引发成人教育管理的巨大变革,这种变革将主要表现在:一是成人教育管理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面授和函授教育方式,学习可以不受时空和距离等的局限,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使成人教育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效果更佳。二是成人教育管理智能化。成人教育的办学类型丰富,学员来源广泛,教师、教材、教室具有不确定性,教学管理十分复杂。对人、财、物等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准确掌握、快捷获取、随时修改管理对象的信息,不仅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可以实现对教学过程的监控,从而改进教育教学。三是成人教育管理个性化。信息时代的成人教育管理将更加突出学员个体的需要,以学员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将得到切实的体现,教师将更多地扮演在学生积极参与基础上促进其能力充分发展的信息引导者,教学管理将根据学生的需要、兴趣、个性、进度等实行柔性管理。灵活开放的管理政策,使不同背景和不同需求的人可以自由地、有选择性地学习,有利于促进成人学员的多样化发展。四是成人教育管理品牌化。面对成人教育严酷的市场竞争,必须科学地进行市场分析,在练好内功的同时,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营销策略,建设成人教育的品牌,创建成人教育的特色,以此吸引更多的学员。

参考文献:。

[1]梅宏,陈玲,余程鹏.论成人教育信息化管理及其信息资源再利用.中国成人教育,(5)。

[2]杨改学.重视资源的开发和培植才能使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中国教育报,2008(5)。

[5]徐学美.成人教育在信息化时代发生的深刻变革.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

教育信息化论文篇二十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到:“要提高信息化水平,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机制构建,在各区域跨行业推动共建共享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逐步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在教育方方面面的全覆盖,加快建设先进的信息化管理使用平台,通过针对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并将此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为高职院校大规模开展信息化教学提供了肥沃土壤与适宜的成长环境。

信息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把握学习者的生理、心理特点对提高信息化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信息化教学强调情境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作用,协作学习起关键作用,利用学习环境的设计以及其他各种信息资源支持学习者的学习。信息化教学情境与教育生态学中的教育生态环境有异曲同工之妙,协作学习亦与生态学的协作进化理论不谋而合。笔者认为运用教育生态学相关理论指导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具有可行性。

教育生态学认为教育活动应按照被教育者的生理节律进行,体现教育主体与教育活动的主客观统一,有利于教学与教育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合理的习题与测验能够促使学习者合理安排学习计划,为完成相关学习任务不得不提前预习、按时学习、并及时复习,提高学习效率。与生物群聚性一样,在教育生态过程中也有各式各样的社会群聚性。信息化教学过程中需要学习者自发组织学习小组,利用小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与沟通机会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者构建学习小组的规模依据学科性质、教育内容和手段而定。

4高职高专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4.1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过度封闭的信息化教学体系导致“花盆效应”

生态学中的花盆效应亦称之为局部生境效应,教育处在一个封闭、半封闭的类似花盆的小生态环境时,在空间上存在局限性。一旦个体离开此小生态环境,个体、群体会失去生存能力。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薄弱与进入大学之前所受应试教育息息相关。各大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的信息化教学课程相对狭隘的受众导致课程缺乏与校外网络课程的竞争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设计质量。学生被限制在教室中,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陈旧落后,缺乏与校外相关课程的竞争机制,生生互动主要体现在校内学习者之间,学习者知识与社会严重脱节。长此以往,学生的思想与创造力受到限制,以自我为中心,学习者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自制力,遇见难点无法独立思考,缺乏自制力与团队合作能力。

2)对群体动力关系的违背。

群体动力是指群体各成员间相互作用和影响。同一种类型的信息化教学对象可被视为一个教育生态群体,群体成员数量多少应随着群体的性质类型以及客观生态环境的要求而变化。学习者在参加信息化教学的互动讨论环节时不能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学习活动,总是倾向于个体学习行为,影响了学习效率。极易过分迷信教师权威,不敢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抑制了创新思维发展。

3)对整体效应的违背。

教育过程中一个环节的变化会引起整个系统其他环节的.变化。高职高专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但是学生进入高校前重理论知识、轻实践动手能力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缺少探索精神。有些学习者在理解了知识点之后却无法将其应用于实践,最终影响技能习得。

4.2信息化教学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1)对耐度定律与最适度原则的违背。

教育的个体生态,其承受力和耐受度是很明显的。达不到或超过“度”,就会产生不利的或相反的影响。高职院校的扩招导致生源质量下降,学习者学习能力不足,相关信息化课程设计内容应考虑学生学习接受能力。高职院校教师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再空出时间研究信息化教学压力极大。加之建设经费不足,团队人员配备不足,信息化教学内容设计效果并不理想。

2)对边缘效应的违背。

生态学边缘效应指一个科研单位要有所发明、创造,必须进行合理的人才流动,通过学术交流,知识更新形成边缘动态才可造就一流人才。有限的经费与短暂的建设周期,外加有些高职院校学科划分太细、专业太窄,为信息化教学服务的相关课程建设不具备边缘效应协和作用的条件。相关课程设计由各任课教师负责,并各自寻找技术支持。从设计到运行,各负责人来自校内外不同部门,学校并没有选拔专门团队对信息化教学课程进行管理。管理缺乏科学系统化,课程设定立项审批缺乏统一标准,忽视了学习者对课程的学习反馈数据收集。由于缺乏教学效果和社会认可度调查,课程的更新完善相对滞后,难免有虎头蛇尾之嫌。所以,课程设计与内容相对模式化,缺乏新意,对学习者而言缺乏吸引力。

4.3高职高专信息化教学完善策略。

在教育生态学视域下,利用教育生态规律改进高职慕课课程的设计与运行,具有深远意义。基于以上对高职高专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的分析,教育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学应重视学生的主体核心地位,强化学生学习动机;强化国家与学校在慕课课程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教务处、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等相关部门协同参与,为信息化教学提供有效支持;积极建设数字校园,实现信息化教学的智能化管理;通过多渠道、多种方式解决信息化教学建设资金,将经费分批次按照建设进程发放,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家和学校资源,在避免资源浪费的基础之上充分调动信息化教学建设团队积极性;在尊重学习者教育背景差异的基础之上,利用教育生态学相关规律设计课程内容,科学引导学习者的学习行为。

5结语。

教育生态学是将教育及其生态环境相联系,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机理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在教育生态学相关理论指导之下,高职院校以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为目标,办学各具特色。在深入调研本院教育生态的平衡与失调状况及原因基础之上,在国家与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大力支持之下,各院校合理安排教育资源,实现贴合各院校办学特色的高职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