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成人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实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6:12:13 页码:10
最新成人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实用12篇)
2023-11-11 16:12:13    小编:ZTFB

总结是对过去所做努力的反思与检验,也是对自身成长和进步的一种评估方式。在写总结时,我们首先要明确总结的目的和意义,确立总结的重点和关键点。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总结案例,供大家参考学习,看看如何写出一篇完美的总结。

成人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篇一

1、荷马史诗:〈伊力亚特〉和〈奥德赛〉。

2、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其代表作为〈普罗米修斯〉、(埃斯库罗斯);〈俄狄浦斯王〉(索福克勒斯);〈美狄王〉(欧里庇得斯)。

3、古希腊著名的喜剧作家阿里斯多芬,其主要作品有〈阿卡奈人〉、〈骑士〉、〈鸟〉。

4、〈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一部具有浓郁东方情调的中古阿拉伯民间故事总集,它的最早编辑者为哲海什雅里。

5、意大利由中世纪过渡到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诗人是但丁,其代表作为〈神曲〉。

6、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杰出作家薄伽丘,其代表作〈十日谈〉,它对欧洲近代小说的发展曾产生深远的影响。

7、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作家拉伯雷,其代表作〈巨人传〉是法国长篇小说的滥。

8、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最伟大的作家塞万提斯,其代表作〈堂·吉歌德〉是一部粉刺灭亡了的其骑士制度的长篇小说。

9、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作品是:〈哈姆雷特〉、〈奥塞罗〉、〈李尔王〉、〈麦克白〉。

10、笛福是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者,其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

11、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作家莫里哀的名作为〈伪君子〉、〈堂璜〉、〈吝啬鬼〉等。

12、18世纪德国的著名诗人和剧作家席勒的代表作为〈强盗〉、〈阴谋与爱情〉;德国伟大的诗人和作家歌德的代表作为诗剧〈浮士德〉和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

13、18世纪法国启蒙文学作家、思想家卢梭的小说〈新爱洛绮丝〉对以后的浪漫主义和感伤主义影响极大。

14、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代表作是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15、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代表作是诗体小说〈唐璜〉。

16、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其三大小说代表作为〈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和〈巴黎圣母院〉。

17、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其代表作为〈红与黑〉。

18、巴尔扎克是19世纪前期法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在他以90多部小说创作所构成的〈人间喜剧〉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高老头〉和〈欧也妮·葛朗台〉。

19、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活跃在法国文坛上的一些作家也以他们的杰出作品丰富了世界文学。如小仲马的〈茶花女〉、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左拉的〈萌芽〉、莫泊桑的〈羊脂球〉、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等,都是不朽之作。

20、19世纪的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艰难创世〉、〈大卫科波菲尔〉;萨克雷的〈名利场〉;夏洛提的〈简·爱〉;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等,都是饮誉世界文坛的名篇。

21、19世纪挪威的剧作家易卜生的创作,在欧洲戏剧史上是继英国莎士比亚,法国莫里哀之后的第三个高峰,其代表作为〈玩偶之家〉。

22、19世纪俄国文学在俄国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先后出现了一批杰出的作家和作品。诗人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莆盖尼·奥涅金〉是俄国最早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继普希金之后果戈里的〈死魂灵〉、屠格涅夫的〈父与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契柯夫的〈套中人〉等,都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传世之作。

23、19世纪美国文学发展迅速,产生了一些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霍桑的〈红字〉、麦尔维尔的〈白鲸〉、惠特曼的〈草叶集〉、斯托夫人的〈汤姆大叔的小屋〉、马克·吐温〈镀金时代〉(与查尔斯·沃纳合写)、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等,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24、前苏联文学的产生,标志着世界文学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高尔基的小说〈母亲〉、散文集〈海燕〉、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阿·托尔斯泰的〈苦难的历程〉、法捷耶夫的〈毁灭〉等都是这一阶段的代表作。

25、20世纪的西方文坛流派芬呈,在发展现实主义文学的同时,现代主义流派又异军突起。诸多现代主义流派彼此影响,相互交织,呈现复杂多变的面貌。象征主义文学及其代表作艾略特的〈荒原〉;表现主义文学及其代表作卡夫卡的〈变形记〉和奥尼尔的戏剧〈毛猿〉;意识流文学及其代表作普鲁斯特的〈追忆逝去的年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富克纳的〈喧嚣与骚动〉;存在主义文学及其代表作萨特的〈间隔〉、加缪的〈局外人〉;荒诞派戏剧及其代表作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尤纳斯库的〈秃头歌女〉;黑色幽默文学及其代表作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及其代表作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

成人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篇二

《滕王阁序》(王勃)。

1、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2、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3、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5、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6、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7、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8、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9、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10、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成人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篇三

《郑伯克断于鄢》出自《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古语“多行不义必自毙”“不义不眤,厚将崩”。

《冯媛客孟尝军》出自《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整理编订者是西汉刘向。

古语:“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又名“狡兔三窟”。

《李将军列传》出自《史记》作者司马迁。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司马迁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赞美李广。

《张中丞传后序》作者韩愈韩愈是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带有寓言性质的专集散文,兼有传记文和寓言的特点,作者柳宗元,他和韩愈并称为韩柳《报刘一丈书》是一篇书信体的记叙文,作者宗臣,是明代的“后七子”之一。

《马伶传》是明末清初著名诗文作家侯方域所写的一篇人物传记。本文采用了倒叙的方式。

《往事》作者冰心。选择冰心的散文集《往事》,是文学研究社的成员之一,被读者誉为“冰心体”代表作品有小说《两个家庭》《去国》《冬儿姑娘》诗集《繁星》《超人》散文集《寄小读者》《往事》。

《背影》是一篇回忆性的抒情散文,作者朱自清。

《故都的秋》是一篇游记散文,作者郁达夫,是现在著名作家,他和郭沫若在日本发起成立创造社。小说的代表作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薄奠》。

《香市》选择矛盾的散文集《话匣子》,是一篇记事散文矛盾是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是现在著名作家矛盾著名三部曲《蚀》(《幻灭》《动摇》《追求》)长篇小说《子夜》,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林家铺子》成为“左翼”文学的重要代表散文名篇《香市》《风景谈》《白杨礼赞》。

《爱尔克的灯光》选自巴金散文集《龙·虎·狗》,是一篇记叙文中的抒情散文。巴金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受俄国民粹派革命影响,第一部作品《灭亡》主要代表作有两个部曲《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散文集有有《龙·虎·狗》,《生之忏悔》《旅途随笔》。

《箱子岩》选自沈从文的散文集《湘行散记》,是一篇游记散文沈从文代表作有《边城》《长河》《湘行散记》《从文自传》。

1、荷马史诗:〈伊力亚特〉和〈奥德赛〉。

2、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其代表作为〈普罗米修斯〉、(埃斯库罗斯);〈俄狄浦斯王〉(索福克勒斯);〈美狄王〉(欧里庇得斯)。

3、古希腊著名的喜剧作家阿里斯多芬,其主要作品有〈阿卡奈人〉、〈骑士〉、〈鸟〉。

4、〈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一部具有浓郁东方情调的中古阿拉伯民间故事总集,它的最早编辑者为哲海什雅里。

5、意大利由中世纪过渡到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诗人是但丁,其代表作为〈神曲〉。

6、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杰出作家薄伽丘,其代表作〈十日谈〉,它对欧洲近代小说的发展曾产生深远的影响。

7、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作家拉伯雷,其代表作〈巨人传〉是法国长篇小说的滥。

8、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最伟大的作家塞万提斯,其代表作〈堂·吉歌德〉是一部粉刺灭亡了的其骑士制度的长篇小说。

9、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作品是:〈哈姆雷特〉、〈奥塞罗〉、〈李尔王〉、〈麦克白〉。

10、笛福是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者,其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

11、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作家莫里哀的名作为〈伪君子〉、〈堂璜〉、〈吝啬鬼〉等。

12、18世纪德国的著名诗人和剧作家席勒的代表作为〈强盗〉、〈阴谋与爱情〉;德国伟大的诗人和作家歌德的代表作为诗剧〈浮士德〉和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

13、18世纪法国启蒙文学作家、思想家卢梭的小说〈新爱洛绮丝〉对以后的浪漫主义和感伤主义影响极大。

14、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代表作是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15、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代表作是诗体小说〈唐璜〉。

16、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其三大小说代表作为〈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和〈巴黎圣母院〉。

17、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其代表作为〈红与黑〉。

18、巴尔扎克是19世纪前期法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在他以90多部小说创作所构成的〈人间喜剧〉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高老头〉和〈欧也妮·葛朗台〉。

19、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活跃在法国文坛上的一些作家也以他们的杰出作品丰富了世界文学。如小仲马的〈茶花女〉、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左拉的〈萌芽〉、莫泊桑的〈羊脂球〉、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等,都是不朽之作。

20、19世纪的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艰难创世〉、〈大卫科波菲尔〉;萨克雷的〈名利场〉;夏洛提的〈简·爱〉;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等,都是饮誉世界文坛的名篇。

21、19世纪挪威的剧作家易卜生的创作,在欧洲戏剧史上是继英国莎士比亚,法国莫里哀之后的第三个高峰,其代表作为〈玩偶之家〉。

22、19世纪俄国文学在俄国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先后出现了一批杰出的作家和作品。诗人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莆盖尼·奥涅金〉是俄国最早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继普希金之后果戈里的〈死魂灵〉、屠格涅夫的〈父与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契柯夫的〈套中人〉等,都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传世之作。

23、19世纪美国文学发展迅速,产生了一些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霍桑的〈红字〉、麦尔维尔的〈白鲸〉、惠特曼的〈草叶集〉、斯托夫人的〈汤姆大叔的小屋〉、马克·吐温〈镀金时代〉(与查尔斯·沃纳合写)、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等,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24、前苏联文学的产生,标志着世界文学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高尔基的小说〈母亲〉、散文集〈海燕〉、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阿·托尔斯泰的〈苦难的历程〉、法捷耶夫的〈毁灭〉等都是这一阶段的代表作。

25、20世纪的西方文坛流派芬呈,在发展现实主义文学的同时,现代主义流派又异军突起。诸多现代主义流派彼此影响,相互交织,呈现复杂多变的面貌。象征主义文学及其代表作艾略特的〈荒原〉;表现主义文学及其代表作卡夫卡的〈变形记〉和奥尼尔的戏剧〈毛猿〉;意识流文学及其代表作普鲁斯特的〈追忆逝去的年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富克纳的〈喧嚣与骚动〉;存在主义文学及其代表作萨特的〈间隔〉、加缪的〈局外人〉;荒诞派戏剧及其代表作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尤纳斯库的〈秃头歌女〉;黑色幽默文学及其代表作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及其代表作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

成考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

1、第一遍阅读。

一边读一边划出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词、句,划出文中表明文章结构的词、句。

议论性文章特别要注意论点和结论,叙事性文章看划出的词句就能理清这篇文章的情节结构。

2、第二篇阅读。

阅读时可以只看这些划了的词句,寻找答题的区位,根据题干要求确定答案位置,根据分值和字数限制来组织答案。

3、第三篇阅读。

主要是核对答案是否符合主旨和题旨。

因其分值高,这一部分的分数基本决定了我们的语文成绩的走向,因此,同学们不能丢太多的分。

成人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篇四

一边读一边划出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词、句,划出文中表明文章结构的词、句。

议论性文章特别要注意论点和结论,叙事性文章看划出的词句就能理清这篇文章的情节结构。

2、第二篇阅读。

阅读时可以只看这些划了的词句,寻找答题的区位,根据题干要求确定答案位置,根据分值和字数限制来组织答案。

3、第三篇阅读。

主要是核对答案是否符合主旨和题旨。

因其分值高,这一部分的分数基本决定了我们的语文成绩的走向,因此,同学们不能丢太多的分。

成人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篇五

原文:

我会变。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人们叫我“云”。

我在空中越升越高,体温越来越低,变成了无数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人们叫我“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叫我“冰雹”。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叫我“雪”。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眺舞、唱歌、开大会。

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小朋友,你们猜猜,我是什么?

字词:

飘浮、冰雹、奔跑、眺舞、唱歌、灌溉、机器、淹没、冲毁、灾害。

句子:

我在空中越升越高,体温越来越低,变成了无数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人们叫我“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叫我“冰雹”。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叫我“雪”。

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原文:

森林里住着一只梅花鹿和一只金丝猴。他们俩都觉得自己本领大。大象伯伯说:“我来考考你们俩。河对岸有棵果树,树上结满了果子。你们谁先摘到果子,就算谁的本领大。”梅花鹿想:“我跑科快,我一定能先摘到果子。”金丝猴想:“我会爬树,我一定能先摘到果子。”

比赛开始了。梅花鹿飞快地向前跑去,轻轻一跳,就过了小河。他一口气跑到果树下,得意扬扬地想:“还是我的本领大。”可是果树太高,他跳了又跳,怎么也摘不到果子,只好垂头丧气地回来了。这时,金丝猴还在河这边,他过不了河,正急得团团转呢。

大象伯伯走过来说:“你们想想办法,就能摘到果子。”

他们一下子明白了。梅花鹿驮起金丝猴,过了小河。金丝猴很快就爬上树摘到了果子。他们一起把果子送到大象伯伯。大象伯伯问:“你们谁的本领大呀?”梅花鹿和金丝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字词:

森林、梅花鹿、金丝猴、本领、爬树、果子、比赛、垂头丧气、摘、驮起。

句子:

森林里住着一只梅花鹿和一只金丝猴。他们俩都觉得自己本领大。大象伯伯说:“我来考考你们俩。河对岸有棵果树,树上结满了果子。你们谁先摘到果子,就算谁的本领大。”梅花鹿想:“我跑科快,我一定能先摘到果子。”金丝猴想:“我会爬树,我一定能先摘到果子。”

他们一下子明白了。梅花鹿驮起金丝猴,过了小河。金丝猴很快就爬上树摘到了果子。他们一起把果子送到大象伯伯。大象伯伯问:“你们谁的本领大呀?”梅花鹿和金丝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语文学习方法技巧。

1、注重汉语拼音知识的掌。

汉语拼音知识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又是学好语文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能把这看似枯燥的知识学得生动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我与学校里的老师经常交流,并向她们学习教学经验,以使自己能让学生学的轻松,学得扎实。

同时,在开学前一个半月教学拼音的时间里,我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每天鼓励学生读课外书,并经常引导学生对已经学过的拼音进行活学活用,通过儿歌、“摘苹果”等游戏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每隔两星期就进行一次回顾、梳理,不断的复习巩固,让学生将拼音知识牢牢掌握,这将为今后查字典,学英语打下扎实的基础。

2、认真抓好识字这一关。

低年级是小学阶段识字最多的。我教学生学习运用识字方法,自学生字的音、形、义。学习辨析形近字,用熟字去学生字,根据形象会意,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帮助学生记住生字的音形义。

在教每一课的生字之前我都要求学生用音序查字法查出生字的音节,用同一个生字去组多个词。学生字时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把词语放到句子中去理解,课文中识字也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借助拼音会读句子,并弄懂句子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3、抓好写字训练。

写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能让每一个学生写一手好字,是我的心愿。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注重学生的写字训练。首先,要让学生写好字,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我更注重自己的在课堂是的板书,给学生的留言条等方面给学生做一个很好的示范。

其次,我充分利用写字课,引导学生学会读帖、描红,这样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从习惯方面培养学生。特别是习惯方面的培养,如怎样握笔,保持怎样的写字姿势,这些往往容易忽视,而恰恰正是这些影响了学生的写字质量的提高,我更注重学生有良好的写字习惯。同时把写字和识字紧密联系,每周利用写字课训练学生写铅笔字,开展写字比赛,对写得好的贴出来表扬鼓励。

学生的作业中出现的错别字及时进行纠正,要求学生补写。每课的词语都要听写或看拼音写词语的练习,对字词不过关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补做。

成人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篇六

要训练“一题多立意”

比如作文题为《节约》,考生可能会想到:节约是民族传统美德,应提倡和赞扬。想到这一点后,我建议考生先不要动笔,再思考一下。

可能有的考生又会换一个角度思考:一味地鼓励节约,削减支出,会影响人们的消费意识,如果消费意识不强,恐怕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这两种立意完全不同。最好将时间控制在50分钟左右。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复习时,应将重点调整到成段阅读上来,不要在虚词、文言语法上花太多的时间。在考试中,考生要注意复习古代诗词即可。背诵一些常见的文言文词,了解词意,在阅读的时候会更加轻松。平时也要注意多阅读积累。

成人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篇七

《郑伯克断于鄢》出自《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古语“多行不义必自毙”“不义不眤,厚将崩”。

《冯媛客孟尝军》出自《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整理编订者是西汉刘向。

古语:“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又名“狡兔三窟”。

《李将军列传》出自《史记》作者司马迁。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司马迁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赞美李广。

《张中丞传后序》作者韩愈韩愈是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带有寓言性质的专集散文,兼有传记文和寓言的特点,作者柳宗元,他和韩愈并称为韩柳《报刘一丈书》是一篇书信体的记叙文,作者宗臣,是明代的“后七子”之一。

《马伶传》是明末清初著名诗文作家侯方域所写的一篇人物传记。本文采用了倒叙的方式。

《往事》作者冰心。选择冰心的散文集《往事》,是文学研究社的成员之一,被读者誉为“冰心体”代表作品有小说《两个家庭》《去国》《冬儿姑娘》诗集《繁星》《超人》散文集《寄小读者》《往事》。

《背影》是一篇回忆性的抒情散文,作者朱自清。

《故都的秋》是一篇游记散文,作者郁达夫,是现在著名作家,他和郭沫若在日本发起成立创造社。小说的代表作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薄奠》。

《香市》选择矛盾的散文集《话匣子》,是一篇记事散文矛盾是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是现在著名作家矛盾著名三部曲《蚀》(《幻灭》《动摇》《追求》)长篇小说《子夜》,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林家铺子》成为“左翼”文学的重要代表散文名篇《香市》《风景谈》《白杨礼赞》。

《爱尔克的灯光》选自巴金散文集《龙·虎·狗》,是一篇记叙文中的抒情散文。巴金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受俄国民粹派革命影响,第一部作品《灭亡》主要代表作有两个部曲《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散文集有有《龙·虎·狗》,《生之忏悔》《旅途随笔》。

《箱子岩》选自沈从文的散文集《湘行散记》,是一篇游记散文沈从文代表作有《边城》《长河》《湘行散记》《从文自传》。

成人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篇八

阅读司马迁《李将军列传》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试题。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户斤,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第1题、解释文中划横线字词的含义。

生:__________。

陈:__________。

所:__________。

会:__________。

怪:__________。

参考答案:生:活;。

陈:通“阵”,布阵。

所:许,左右。

会:恰逢,正赶上。

怪:认为……奇怪。

参考答案:上郡之战。

“先写中贵人大败走广,这是铺垫,后文在铺垫的基础上对比,在对比中用反面衬托来突出李广机智勇敢、善于骑射的个性特点。

第3题、这个语段主要表现李广怎样的性格特点?

成人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篇九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人高考2022语文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可指代人、事、物等,通常充当句中的宾语。例如: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之:指代所行之事,可译作“这样做”,分别充当“欲”和“为”的宾语)

(2)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於国也》之:提到动词“有”之前的宾语,指代前面所说的情况。)

(3)野语有之曰。(《庄子秋水》之:指代“野语”的内容,可译为“这样的话”,充当“有”的宾语。)

(4)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之:指代冯谖,充当“见”的宾语)

(5)公赐之食,食舍肉。(《郑伯克段于鄢》之:指代颍考叔,充当“赐”的近宾语。)

2、用于宾语前置的结构中,复指提到动词之前的宾语。此时原有的代词词汇意义消隐,只起提宾的语法作用。例如:

(1)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我之谓:谓我。)

(2)《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鄢》其是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吧。)

(3)其李将军之谓乎?(《李将军列传》其李将军之谓乎:也许说的就是李将军这类人吧。)

(4)惟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陈言之务去:务去陈言。)

1、置于名词性偏正结构(定中结构)的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多种修饰关系,通常可译为“的”。例如:

(1)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代为?(《季氏将伐颛臾》)

(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可以食肉矣。(《寡人之於国也》)

(3)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谏逐客书》)

2、置于主谓短句的主语后、谓语前,取消原有的句子独立性,使之变成名词性偏正结构,在更复杂的句式中充当主语、宾语、状语、定语等。此时根据上下文,通常可译作“的”、“……的时候”、“……的样子”、“……的情况(条件)下”等,也可不译出。例如:

(1)寡人之於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於国也》寡人之於国也:寡人对于国家的治理。充当全句的`主语。)

(2)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马伶传》李伶之为严相国:李伶扮演的严相国。充当句中主语。)

(3)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庄子秋水》尔向之自多于水:你以往因为河水满溢而自我炫耀的样子。充当“似”的宾语。)

(4)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前赤壁赋》东方之既白:东方已亮。充当“知”的宾语。)

(5)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李将军列传》广之将兵:李广带兵的时候。充当状语。)

(6)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张中丞传后叙》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南霁云向贺兰进明求救的时候。在全句中充当状语。)

(7)此吾之所为师也。(《马伶传》吾之所为:我师从的,充当“师”的定语。)

1、表示“去”、“往”、“到……去”、“到达”等意思。如:

(1)驱而之薛,使吏民如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卷。(《冯谖客孟尝君》之薛:到达薛地)

(2)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李将军列传》所之:去的地方、去处)

1、作为介词,“以”的用法较多且意义复杂,但基本内容是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或凭借,其余用法大多可视为这一其本用法的引申和变化。分别说明如下:

表示凭借,基本用法和意义是表示动作行为以某人、某物为依据或凭借,可译为“用”、“拿”等。

例如:

(1)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

(2)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五代史伶官传序》)

(3)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马伶传》)

2、有的表示以某事或某种技能为依据或凭借,意义有所虚化,除可译为“用”“拿”外,还可译为“凭借”、“依照”、“根据”等。例如:

(1)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於国也》)

(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於国也》)

(3)皆以用战为名。(《李将军列传》)

(4)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论毅力》)

(5)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马伶传》)

3、有的表示凭借某种身份、资格或地位从事某事,意义更为抽象。例如:

(1)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

(2)其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李将军列传》)

4、表示原因

原因是导致某种结果的逻辑根据,因此此种用法可视为表示凭借用法向更为抽象的事理逻辑方面的延伸和发展,可译为“因”、“因为”、“由于”等,有时也可直接翻译为“凭着”、“凭借”。例如:

(1)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冯谖客孟尝君》)

(2)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陈情表》)

(3)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

(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陈情表》)

(5)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答李翊书》)

(6)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张中丞传后叙》)

5、表示带领

可以带领、带领的其实也一定是可以依赖、可为凭借的,因此也与表示凭借的用法有一定的关系,有时甚至也可直接翻译为“凭”、“靠”。例如:

(1)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诗经氓》)

(2)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张中丞传后叙》)

6、表示时间

(1)“以”的此种用法相当于“在”、“于”,有时可据需要译为“按照”。例如:

(2)以元朔五年为轻车将军。(《李将军列传》)

(3)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於国也》)

(4)表示关涉或处置对象

7、“以”的此种用法相当于“把”、“让”等。例如:

(1)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卷。(《冯谖客孟尝君》)

(2)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冯谖客孟尝君》)

(3)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冯谖客孟尝君》)

(4)必以其言为信。(《张中丞传后叙》)

1、作为副词,“以”主要表示某种情态或语气。例如:

(1)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冯谖客孟尝君》)——以:只有,也就是。

连词

2、作为连词,“以”的语法功能与“而”类似,只不过通常只用于表示顺承接续的种。种关系,可译为“就”、“来”、“而”、“然后”、“而且”等,也可不译出。例如:

(1)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郑伯克段于鄢》)

(2)今皆解鞍以示不走。(《李将军列传》)

(3)且硕茂,蚤食以蕃。(《种树郭橐驼传》)——蚤食以蕃:果实结得早而且结得多。

(4)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前赤壁赋》)

(5)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前赤壁赋》)

(6)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马伶传》)

1、“以”作为动词,常见的是“认为”、“以为”的意思。例如:

(1)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庄子秋水》)

(2)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秋水》)

2、“以”字结构用作补语

在古汉语中,由“以”构成的介宾结构,时常用作动词或动词性短的补语成分,表示这一动作行为的方式、工具、凭借或关涉到的人、事、物等。而现代汉语中这种用法基本不再出现,相关内容通常用状语或动词宾语的形式出现,这是在阅读理解时应当注意。例如: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寡人之於国也》)——树之以桑:把桑树种在那里(或:在那里种上桑树)。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於国也》)——申之以孝悌之义:教给他们孝悌的道理。

(3)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答李翊书》)——告生以其道:把他自己掌握的道理、知识告诉你。

3、省略了的介宾形式

在古汉语中,当介词“以”后面的宾语是代词(如“之”、“是”之类),而且所指代的对象已在前文出现时,那么这个代词宾语时常可以省略。阅读和理解时又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个是代词宾语所指代的对象出现在前面的句子中,相距较远,翻译时就应当把这个代词宾语补出。例如:

(1)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郑伯克段于鄢》)——请以遗之:请求把君王的煮肉送给她。

(2)左右以告。(《冯谖客孟尝君》)——手下把这件事告诉孟尝君。

(4)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谏逐客书》)——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因为变法而富足,国家因为变法而强大。

(5)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馀年。(《陈情表》)——无以至今日:不能靠祖母活到今天;无以终馀年:不能靠我度过残年。

(6)欲将以有为也。(《张中丞传后叙》)——打算留着这条命有所作为。

4、另一个是代词宾语所指代的对象在同句之中,而且就在“以”字之前,翻译时可直接将它作为“以”的宾语对待。这种情况也可看作是“以”的宾语为了强调而提前的形式。例如:

(1)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礼记大同》)

(2)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秋以为期:以秋为期。

(3)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谏逐客书》)——用驱逐客卿的方式帮助敌国,用减少人才的行为使仇人获利。

(4)请其矢,盛以锦囊。(《五代史伶官传序》)——盛以锦囊:用锦囊装起来。

(5)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五代史伶官传序》)——系燕父子以组:用绳索把燕王父子捆起来。

(6)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则某知罪矣。(《答司马谏议书》)——责我以在位久:用在位时间太长为理由批评我。

(7)而贼语以国亡主灭。(《张中丞传后叙》)——语以国亡主灭:告诉(他们)国家已亡、君王已死。

(8)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张中丞传后叙》)——责二公以死守:以死守孤城为理由指责张巡、许远。

5、“以为”是古汉语常见的凝固结构,主要有两种意义:

一个是复合动词,表示“认为”、“觉得”的意思,这较为常见。例如:

(1)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冯谖客孟尝君》)

(2)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谏逐客书》)

(3)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答司马谏议书》)

另一个是省略了代词宾语的“以”字结构与动词“为”组合而成,因此是两个词。理解和翻译时必须把“以”的宾语补出,才不致产生误解。例如:

(1)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季氏将伐颛臾》)——以为东蒙主:让他(指颛臾君)东蒙山祭祀的主祭人。

(2)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辞之以为博。(《庄子秋水》)——以为名:以此博取高洁的美名;以为博:以此换取博学的赞誉。

(3)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冯谖客孟尝君》)——无以为家:没有用来养家的资财。

(4)传其事以为官戒。(《种树郭橐驼传》)——写下他的事迹,以此作为官员的戒鉴。

成人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篇十

阅读白居易《杜陵叟》,然后回答下面试题。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

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不知向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

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

昨曰里胥方到门,手持尺牒榜乡村。

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思!

解释诗中划横线词语的含义。

秀:_______________。

申破:_______________。

考课:_______________。

放:_______________。

尺牒:_______________。

榜:_______________。

成人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篇十一

2、词义:

彷徨:(心事重重)地走来走去,犹疑不决。

颓圮:坍塌,毁坏。

3、近义词辨析:

沉淀:指沉到溶液底层的难以溶解的物质,比喻凝聚,积累。

积淀:指长时间积累起来的习俗、文化。

彷徨:犹疑不决的走来走去。

倘佯: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

4、文学常识: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的明朗、沉挚。

徐志摩(1896-1931),笔名云中鹤、南湖,浙江海宁人。诗人、学者。新月社的主要发起人和主要成员之一。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名篇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在病中》等。

文档为doc格式。

成人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篇十二

1、辛弃疾继承并发展了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风,因此,文学史上常常苏辛并称。但二人在相同中又有各自不同的特色。苏轼词多表现出旷达飘逸的风格,辛弃疾词的爱国词作则多带有悲壮沉郁的色调。

2、陆游的诗歌艺术。

陆游诗歌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他是有宋代成就最高,最为杰出的一位诗人。李白的飘逸自然、杜甫的悲壮沉郁他兼而有之。

3、欧阳修为著名的文章家和文坛领袖,倡导了影响深远的北宋诗_新运动。

欧阳修的散文成就高于其诗歌,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4、王安石散文创作。

王安石对文学的看法,特别强调其实用功能。和其文学主张相符,王安石的散文也以政论性的为多。这些作品,大都针对时弊,根据深刻的分析,提出明确的主张,具有极强的说明力量。

5、“元曲四大家”指在元杂剧创作中享有盛名的四位剧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则根据四大家的活动年代和他们的创作成就,定四大家为“关白马郑”,为学术界所普遍接受。白朴代表作《梧桐雨》;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

6、关汉卿:以《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调风月》、《单刀会》、《鲁斋郎》、《蝴蝶梦》为代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