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如何写八一勋章杜富国先进事迹通用(模板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1:39:07 页码:7
2023年如何写八一勋章杜富国先进事迹通用(模板8篇)
2023-11-11 11:39:07    小编:ZTFB

总结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让我们不断追求更好的自己。总结时应该如何运用具体的例子和实证资料?总结是对过去的一个回顾和总结,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如何写八一勋章杜富国先进事迹通用篇一

杜富国,贵州省湄潭县兴隆镇太平村人,参军入伍,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中士。11月18日,杜富国被授予一等功一次。2月18日,获得“感动中国人物”荣誉。5月22日,中宣部授予杜富国“时代楷模”称号。

杜富国出生在湄潭县太平村,坐落于遵义这个革命老区的一隅,红色基因在这片土地上显得格外鲜艳夺目。从小的耳濡目染让杜富国从军报国的志向明确,19岁的他经过层层筛选成为了云南边防某部的一名战士,他工作尽心尽责,训练努力刻苦,淳朴、勤奋、钻研,成立领导眼中的“好苗子”。

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他立即让同组战友艾岩退后,独自上前查明情况,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杜富国下意识地向艾岩方向一侧身,挡住了手榴弹爆炸后的冲击波和弹片,同组战友安然无恙,他却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几个月过去了,他排雷负伤前对战友说的那句“你退后,让我来”传遍了大江南北,他的名字印在了“感动中国”的丰碑上,更印在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中。

在杜国富的身上,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担当”的真正含义,担当不仅要敢于担当,也要善于担当。在杜国富身上,当面对危险和死亡的时候,他选择了让战友退后,自己挺身而出,他的大公无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正是“担当”二字的最好解释。

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原则、认真负责,在矛盾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失误面前敢于承担责任,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党的干部要善于担当,要不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注重调查研究,加强业务能力锤炼,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把担当职责履行好。

如何写八一勋章杜富国先进事迹通用篇二

在叠被子的过程中,杜富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床边摸索,折叠、拍打自己的被子,最后再把叠好的被子艰难地移到床头。

众所周知杜富国根本不需要这么做,也没有人要求他这么严格对待自己,可每当想要劝他随意一点的人刚开口,杜富国就会马上拒绝,并且表示,自己身体虽然受到了重大的残缺,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以后的人生就可以懈怠。

同时,即便每天只要好好接受治疗,军队便会按时给杜富国发放经济补贴以维持他的正常生活,可杜富国却始终要求,自己一定要从事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于是,播音主持的工作便慢慢融入了杜富国的生活。

就像大家所说的,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门,就会重新打开一扇窗。以往只知道拼命训练、认真排雷的硬汉杜富国,在这次受伤后,竟然出奇地发掘出了自己播音主持的新技能。

每次轮到杜富国的节目,连队里的将士们都会非常认真地倾听,也许是人生中有了太多深刻而复杂的经历,从来没有专门学习过播音主持的杜富国,在这一刻却声音格外的洪亮,并且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再加上他亲身经历的各种感人事迹,让很多听众都不禁感动到落泪。

如何写八一勋章杜富国先进事迹通用篇三

2015年6月开始,杜富国真正报名加入了边境扫雷行动。从此,除去每天高强度的体能训练,杜富国更重要的事情便是与战友一起,在布满地雷的山上排除地雷,以便在以后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为祖国分忧。

杜富国属于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四队,长期奔波于我国南方边境地区进行排雷作业。在其精湛且出色的表现下,杜富国先后1000多次进出于埋有地雷的地方,一共有2400多枚地雷,在杜富国的谨慎操作下,成功排除。

其中,有二十多次情况十分危急,但是由于杜富国技艺高超而且有着丰富的排雷经验,所以每一次危机时刻,杜富国都能够成功的化险为夷,给大家带来惊喜。

他又是为排雷牺牲自我的英雄。

杜富国在连队中,是出了名的排雷高手,很多新来的将士,都会抽空在休闲时间,向杜富国讨教经验,以便自己也能够像他一样,成为一名专业且出色的排雷战士。可就当所有人都为杜富国的排雷技能,默默竖起了大拇指时,他却在一次野外作业中,因为情况太过危急、且一心牵挂着战友的安危,而发生了意外。

2018年10月11日下午,杜富国和战友们,像往常一样,前往云南省麻栗坡县一个山上的雷场进行排雷作业。在排雷工作中,杜富国依旧十分谨慎而细心,冷静地观察着山上每一处可疑的地方,不愿意有一丝丝的大意。

突然,经验丰富的杜富国,发现附近有一颗地雷十分隐蔽,且从专业的角度看,其杀伤力也是非常的凶猛。可无奈在发现之际,自己和战友已经靠近爆炸物。所以接下来,杜富国唯一的选择,就是将其慢慢排查,毁掉引爆点,否则,一旦地雷不慎爆炸,自己和身旁的战友则性命堪忧。

眼看着其爆炸物越来越接近爆炸的临界点,杜富国知道想要成功排除已是痴心妄想,于是一瞬之间,他对着身旁的队友大喊“你退后,让我来”。杜富国的声音还在回荡,紧接着爆炸物便发出一声巨响。

受到杜富国保护的战友和他自己,都因为巨大的火药爆炸而消失在火红的硝烟中。幸运的是,因为杜富国提前将战友推开,所以其战友受伤并不是特别严重,只有离爆炸物最近的杜富国,被炸药炸得血肉模糊。

事情发生后,受伤人员很快被送往了军区医院。一番紧急救援之后,发现只有杜富国受伤最为严重,虽然没有危及生命,可是杜富国的双眼和双臂,却都受到了特别严重的伤害。从紧急手术室出来之后,杜富国的双眼和双臂,都已经在医生的处理下不见踪影,只有右胳膊还勉强保留着一小截小臂。

如何写八一勋章杜富国先进事迹通用篇四

连日来,一个英雄的故事在云贵大地广为传颂: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中士杜富国,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

为人民扫除雷患,为战友血染雷场。杜富国英勇负伤后,军地领导机关和医疗机构全力进行抢救。经多级医疗机构接力营救和精心治疗,目前杜富国已脱离生命危险。

英雄,流血显本色,壮举定乾坤。入伍以来,杜富国先后获得嘉奖2次,被表彰为“优秀士兵”“优秀士官”各1次,荣立一等功1次。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西侧坝子雷场扫雷时,杜富国面对半露出地面的加重手榴弹,对同组的战友呐喊一声:“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他下意识地倒向战友一侧……。他用惊天一挡书写了“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铁血荣光。

认准了路,并坚定地走下去,必将成就一番事业。面对危险“让我来”,脏活累活“我先来”,开辟通道“跟我来”,遇到困难“有我在”。入伍8年,在杜富国这个年轻战士的身上体现了一种崇高的爱,体现了一种精神。这种爱,是支撑杜富国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做出令人敬佩的奇迹的爱;这种精神,是把爱国、爱军队和爱人民统一起来的崇高精神。杜富国以自己的一腔热血真切诠释了勇于献身使命的奉献情怀。在他和他的战友们身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的“老山精神”得到了集中体现,不怕千难万险、不惜伤残牺牲、不计个人得失、扫除雷障为人民的“扫雷精神”得到了弘扬。一身男儿血,满腔报国志。这是杜富国灵魂深处最珍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我们欣喜地看到,无数杜富国式的优秀共产党员,为了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一腔热血报效疆场,奉献在云岭大地。无数热血青年响应祖国的召唤,纷纷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扎下根去。他们在鲜艳的战旗上续写着我们的荣光。

如何写八一勋章杜富国先进事迹通用篇五

2019年初夏,两位共和国军人的人生故事,在短短一周内刷爆了朋友圈。一个是95岁的“人民功臣”张富清,一个是28岁的扫雷英雄杜富国。他们用各自的军礼,震撼了整个神州大地。一个军礼的分量有多重?95岁的张富清,用一辈子默默无闻的执着奉献作了回答;28岁的杜富国,用雷场上生死时刻的挺身而出作了回答。这两个不同时代版本的英雄故事,传递着同一种精神内核——军人,就要时刻把使命扛在肩上,时刻把祖国放在心中,时刻准备为祖国流血牺牲。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老兵张富清的人生轨迹,是他那一代人为国奋斗的缩影。为建立新中国,“张富清们”征战沙场,为建设新中国,“张富清们”艰苦奋斗。他们这一代人,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拼尽全力把昔日积贫积弱的中国建设成为今天繁荣富强的中国。张富清说自己“很平凡”。他们这一代人的可敬之处就在于,他们做了惊天动地的事却依旧觉得自己平平凡凡。对于国家,对于军队,他们这一代人不辱使命,不辱时代赋予他们的历史使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前,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这需要我们当今的年轻一代,用青春去奋斗,去拼搏,去担当。我们需要年轻一代,像杜富国一样,面对祖国的呼唤,挺身而出,义无反顾。

时代,需要英雄;英雄,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如何写八一勋章杜富国先进事迹通用篇六

事情发生一年之后,杜富国慢慢地习惯了自己的生活状态,每次有医生前来协助他进行复健治疗,杜富国都积极配合。不过,即便有很多人都在齐心协力地帮助杜富国,可身体是自己的,很多医疗过程中的锥心之痛,还是得由杜富国自己来承担。

杜富国全身遍布了很多因为爆炸导致的伤痕,这些伤痕呈凸起状而且还都有毒,需要长期依靠打针来进行调理。每次打针时,一打就是六十针。

想想我们平时打一针都害怕地瑟瑟发抖,又何况是六十针。每次医生过来时,身边总会跟随几个壮实的士兵,普通人一定想不到,这几个士兵,竟然是用来按住杜富国,以免他因为打针过程中的剧痛,而影响医生正常操作。可想而知,这六十针,需要杜富国经受多大的痛苦才能承受得住。

平日里,原本可以雇佣一个阿姨来照顾自己的杜富国,却坚决不要别人来帮助自己。他坚决要求,要尽自己最大努力来完成自己生活中的日常所需,他并不想因为这次意外,就彻底成为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废人。

在日常生活的很多琐事中,身体不便的杜富国明明非常吃力,可他却一定要亲力亲为。也许对他而言,只有这样,才能够继续感知到,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价值。

早上醒来,杜富国会根据医生教授的方法自己穿好衣服,而穿衣服前,他首先要做的,便是用自己残缺的双臂把衣服架起来,然后再用自己的鼻子,来感知衣服的正反。在衣服穿好之后,杜富国还要坚持自己叠被子,而且按照一个军人的标准,杜富国每天都会把自己的被子,叠成像以前一样的豆腐块儿。

如何写八一勋章杜富国先进事迹通用篇七

2018年10月11日,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的一枚加重手榴弹,他向身旁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6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

这个画面令人泪眼朦胧——。

2019年7月31日,他举起断臂,向统帅敬了一个特殊军礼。他用这样一种坚强的方式告诉所有人,不管在什么时候,他都是一名军人。

这个声音令人倍感温暖——。

他,就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排雷英雄杜富国。1991年出生的杜富国,今年正好30岁。今天让我们走近英雄、倾听英雄那不同寻常的“三十而立”。

如何写八一勋章杜富国先进事迹通用篇八

脚下是地雷、身边是战友,稍有不慎就可能爆炸身亡,千钧一发之际,他对战友说到:“你退后,让我来。”随后,地雷爆炸,他在最后关头护住战友,战友并无大碍,而他则被炸成血人。这一幕不是影视情节,而是发生在边境的真实情节。

三年前,那个被炸成重伤的男子名叫杜富国,他于1991年11月出生在贵州省湄潭县的一个普通家庭中,看着电视上英姿飒爽的战士,少年的杜富国就暗暗立下当兵的心愿。

2010年12月,19岁的杜富国经过层层考核顺利入伍,实现了少年的军人梦。入伍后的杜富国严于律己、刻苦锻炼,在此期间,他对排雷产生了浓厚兴趣。去到扫雷队后,队长发现了他的一手好厨艺,便想发挥其特长将他安排到炊事班,被杜富国直接拒绝:“我要参加扫雷行动”。

经过系统的学习,他俨然成为了知识渊博的“扫雷专家”,扫雷专家不同于其他“专家”,这样的专家要面临着各种猝不及防的安全隐患。杜富国明知它极高的风险系数,依然选择勇往直前。

2015年6月,24岁的杜富国开始了他的扫雷生涯,扫雷任务光荣艰巨,稍有不慎就可能触碰雷窝、引发爆炸。杜富国在加入扫雷行动后,就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

杜富国胆大心细,他前前后后进出雷场多达一千多次、凭借专业的能力排雷枚数多达2400枚、解除险情二十余次,为边境安全做出了不俗贡献。

从2015年6月到2018年10月,三年来,他每一次出任务都做足了准备,只是,他预料最坏的结果在2018年10月11日真的来临,这一天他差点命丧边境。

那日,他和战友艾岩在云南省麻栗陂县的一个雷场进行雷场排查的作业任务,杜富国刚进阵地雷场后不久就看到了裸露于地表的手榴弹弹体,这个弹体下可能隐藏着雷窝。杜富国在向领导汇报情况后,根据指示进行“查明有无诡计设计”,他让艾岩后退,自己则开始排雷作业。

然而在清理浮土时,弹体突然爆炸,在生死存亡的时刻,他一把护住了一旁的战友艾岩。巨大的爆炸冲击波将杜富国炸成了血人,防护服瞬间被撕裂为棉絮状,而杜富国抱住艾岩后晕倒在血泊中。

接到艾岩的紧急呼救后,所在军队即刻派去医护人员进行救治,随后将其转院,专家全力对其救治,在和死神搏斗的4天,医护人员终于将杜富国从死神手中抢夺过来,虚弱不堪的他醒来后,第一句话就是:“艾岩没事吧?”

就像雨果曾说:“让自我的内心藏着条巨龙,既是一种苦刑,也是一种乐趣。”杜富国在失去健康的苦刑中用向上的乐趣支撑自己不断前行、不断突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