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故乡的河流现代散文(实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4:30:56 页码:8
故乡的河流现代散文(实用11篇)
2023-11-18 14:30:56    小编:ZTFB

是一种让我们反思并获得进步的重要方法。在写总结之前,我们应该先对所要总结的内容进行充分的回顾和整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总结范文,有需要的可以参考一下。

故乡的河流现代散文篇一

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

晶莹的月光在千古传诵的酒歌中舞蹈的诗行,

陶醉着大沙河,温情洒落在江淮大地,

多情的那一轮明月圆了又缺,缺了又圆,

犹如那阕让人,情难自禁的宋代诗歌,

在千年的时空里回荡,把深深的思念寄托。

故乡的'明月,梦中的明月,

当我润开一纸薛涛彩筏,把相思融进笔端,

那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思念,却已无法用言语诉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遥望着明月中的故乡,故乡里的明月,

泪花儿早已迷蒙了双眼,哽咽了诉说,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我知道自己没有李白的洒脱,

在徘徊的月光里,与你举杯相约,对酒当歌,

舞一曲悠扬的笙乐,

为你吟唱一首浪漫的诗歌;

也没有王维的悠闲,

从春风又绿的江南,捎带着乡愁,相伴着明月,

撑一路轻快的风帆,

为你描摹一幅清雅的画作;

从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悲壮。

到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惆怅,

从大漠边关的苍凉,

到海上明月共潮生的繁忙。

古往今来,多少才子佳人,商贾旅客,

只能遥望着明月,回忆着故乡,却难以长相守望。

所以,

我更想能像贺知章那样,

在鬓毛斑白、乡音不改时,倚一根竹杖,

儿童的笑问中,听老人呼唤着我的乳名,

出郭扶将,彼此倾听皱纹的故事,

而我早已泪流绵绵,浸湿了衣裳。

故乡的河流现代散文篇二

月是故乡明,在外的人一看见月亮,就会想起那片最熟悉的故土。不管我们身处何地,故乡永远是我们内心深处的眷恋,让我们漂泊的心得到慰藉和归宿。

李白的一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中看出了游子们思念故乡的深情。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佳句中,流露出身处异乡的伤感。岑参的“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更是吟出了其对家乡的思念。故乡,那孕育我生长的地方,在那里,留下了我多少欢声笑语!

家乡的生活是丰富快乐的。早晨起来,呼吸着最洁净的空气,让人顿时感到心旷神怡。那时,我经常会同小伙伴去放牛。田垄间到处是杂草,牵着牛,散步其间,看着冉冉上升的红日,真是妙极了。但是,回老家第一盼望的还是干农活。大人们不会给重活,只是让我们体验下。那年春天,人们忙着种稻秧,我也便想干。可奶奶不让,说怕弄脏了衣服,还踩坏了秧,于是心里便很扫兴。邻居家的大伯却帮着我说,我难得来一次,他带我去。这我高兴坏了。来到田间,大伯手把手的教我如何插秧,还让我注意不要踩着秧苗。忙了一会儿,看着自己种的歪歪扭扭的秧,倒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一刻,我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

家乡的土地是那么美丽,连空气里都散发着幸福的气息。站在那儿,我体会到真正的亲切与宁静。眺望广阔的田野,我仿佛在四季中穿梭。春天,多处充满了生机,被梨尖泛起的土地,重此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夏天是个充满欢笑的季节,白天人们望着茁壮成长的庄稼,开心的笑了,晚上,人们陈着凉,欣赏着皎洁的夜空,舒心的笑了;秋天,大地像披上了金装,秋风一吹,就像金色的海洋一样连绵起伏,人们的收割机不停忙活着:冬天,故乡的土地显得更加幽静与安宁,大地披上了厚厚的“棉被”,伫立在寒风呼啸的田垄上,体会到的不仅是刺骨的寒风,更多的是对来年的期盼与憧憬,“瑞雪兆丰年”正是故乡的人最喜爱的话。

感恩故乡,那里的土地让我体会到生的喜悦与四季的气息。

家乡的人们是好客的,他们用无比的热情去迎接外乡的人。在那儿,人们就像到了《社戏》里的平桥村一般。可以尽情的四处观赏。特别是夏天的时候,油菜花漫山遍野,吸引了许多外乡的人前来做客。这时,村里人便会把客人邀到家中小憩一番,要是来了稀客,更是盛情款待,,客人临走时,主人还会踹给他一些特产,算是礼物,这些不求利益的场景,在城市里是很难见到的。而且不仅大人么如此,孩子们也是如此。我一年去俩次,算是重客,每次去,邻家的孩子们总会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一起玩,一起用,大人们也总是允许。在那里,我可以真正的释放自己,无忧无虑的玩耍。孩子们本该有的天真与纯洁,在那儿都能看到。

感恩故乡,那里的人们让我学到了许多优秀品质。

家乡的生活是丰富快乐的。早晨起来,呼吸着最洁净的空气,让人顿时感到心旷神怡。那时,我经常会同小伙伴去放牛。田垄间到处是杂草,牵着牛,散步其间,看着冉冉上升的红日,真是妙极了。但是,回老家第一盼望的还是干农活。大人们不会给重活,只是让我们体验下。那年春天,人们忙着种稻秧,我也便想干。可奶奶不让,说怕弄脏了衣服,还踩坏了秧,于是心里便很扫兴。邻居家的大伯却帮着我说,我难得来一次,他带我去。这我高兴坏了。来到田间,大伯手把手的教我如何插秧,还让我注意不要踩着秧苗。忙了一会儿,看着自己种的歪歪扭扭的秧,倒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一刻,我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

悠悠故乡情,故乡为我带来了很多美好的回忆,让我走在人生的路上不再孤独,也让我的内心更加强大,朝着那个更美好的未来勇往直前。

故乡的河流现代散文篇三

是否总有这样的时刻,花朵盛开了,然后凋谢了,花香还留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能够寻踪觅迹,追忆畅想。是否总有这样的时刻,晚霞落下了,黄昏落下了,天空还是柔情似水,就像已经遗忘了钟声,遗忘了幸福,遗忘了之前出现的那惨烈悲壮的离别。

一生总在时光的遗忘之中变得坚强,一生的时间就在感动之中渐渐遗失,在故乡的河岸之上,我就像一只干涸多年的鱼,长大嘴巴,艰难呼吸,却始终找不到死去的理由。风从远远的地方吹来,裹挟着春天泥土的腥味,夏天植株的辛辣,秋天果实的香醇,以及冬天雪花的凉意,缓缓吹进故乡的梦境里。我就在岸上,就在万花开遍的河岸之上。我唱着一首动情的歌曲,我的感动,缓缓流淌成季节的河流。在故乡的梦境里,我甚至想变成一块执着的石头,即使全身裹满青苔,也执着守望在故乡的河底。时光匆匆呀,我不想被带走,我不想匆忙变改,遗忘了曾经的纯真和愿望,在故乡的怀抱里,我甚至想做一只青蛙,体会坐井观天的幸福。

故乡的河流流逝着泥沙,故乡的河流流逝着回忆。每一个季节,离开之后留下的只有一袭袭青灰色的影子,藏在故乡的河底。我想流过心灵荒凉的季节,我一直在思念一个荒废的名字。我一直在心底眺望着清亮的水流,不是黄河之水天上来,不是长江滔滔长城遥遥,只是一泓清泉,从心底涌起,滋养我的一生。

多少年前,我写过少年的淡淡忧伤,就在故乡的河岸之上,被清风细雨洗礼,沉淀我终生的回忆。

我爱在细雨纷飞的季节里/漫步雨中/看河/河水悄然流逝的/是时光的苍白/和无尽的眺望/雨水洗刷的/是岁月的惆怅/和许许多多的/爱的向往/不变的/是我的愁/雨丝一样/密密的,细细的,乱乱的/河不知道我的心事/雨也不/我爱在细雨纷飞的日子里/漫步雨中/不用伞/和雨悄声对话/我默默体会的/是年轻的滋味/河一样的/不知尽头//就在这样的日子里/年轻的我体会着年轻的愁/低头/看河水流过(《雨·河》)。

多年之后,我回忆起故乡的面影,那些凄美的,哀伤的,痛苦的,孤单的回忆,时间就像花朵一瓣瓣陨落,心灵之上这一个城堡,月光的影子,纸一般单薄。

记忆的深处/是我的故乡/乡愁的归宿/是我年轻的村庄/小河流淌的/是我纯真的血液/白云飘忽的/是我灵动的思绪/我年轻的村庄啊/我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你的歌我永远听不够/舀起一瓢浓浓的相思/我又要远行/在浓浓的愁思中/再见我年轻的乡村(《乡村》)。

如今,我在一页页诗歌里寻找童年河流的水声。我遗失了许许多多的心情,在麦田环绕的田野里,在桑树掩映的老泉中,在夕阳西下惊飞的白鸽的翅膀下,我究竟遗失了多少灿烂的心情。美好的追究是回忆之中那明媚的阳光,流淌的追究是一趟趟清澈的感动,在风里,在雨里,在时光的印记之上,我看见一只只鱼,在远离故乡的岸上,艰难呼吸,行将死亡。

一条河流隔开了两个村庄,几座大山围住故乡的道路,在温暖的摇篮里,睡吧!河流之中鱼类不分国界,不分村落,水草没有名字,暗自妖娆。细沙静静悄悄的,沉在河底。没有风了,如有泥土,也只在水的底部,被清澈的阳光照耀。

我在时光的河流里,看见周围渐渐死去的年岁。一年年,一月月,都和天真的春天一样。冬天到来的时候,芦苇结满冰霜,被暖阳照射,又变成了洁白的苇絮,在风中静静招摇。水流不会结冰,即使在寒冷的深冬,我也能够看见水底的鱼类,游动着,不知以何心情。

每一次回忆的时候我都感觉时光的温度。我就像岁月的拾荒者,收藏着每一丝每一缕的感动,絮絮叨叨叙说到现在。沉淀下来的悲伤,都将被幸福映照,闪烁璀璨的光辉。

一条河流从远古流淌到现在。它的历史无从考证,水流的来源无从考证,天地山川田野,涓涓细流向着春天出发,汇聚成生命的洪流。多少年了,它一直在这里,静静的,默默的。

多少年了,它的样子始终没有改变,弧度,植被,就和多年前一样。只是河堤之上,水流刻下的印痕,一道道,记载着苍茫的时光。只是石头,被磨平了棱角,圆润光滑,反映着太阳和白云的光辉,在河底伸个懒腰,继续睡去。

亲近河流就是亲近故乡,流淌在我的心上,是我永远不曾忘怀的纪念。前行的道路很漫长,前行的道路很荒凉,就像河水的走向,遥远,却不知所终。盘旋在我的心上,盘旋在我的信仰里,成为我生生世世的念想。野草枯荣多少次,野花绚烂着,却不知为谁而开。

在心的荒野之上,只有晶晶亮的水流,还在汩汩涌动,就像梦境之中那皎洁的月光,流动着,成为快乐的风暴。我在自己的心上收割所有季节的烟火,在故乡的河流边上,我却只能看见父辈留下的缕缕痕迹,时刻提醒着我,生为人之子,我们还有多少苦难需要承受,我们还有多少历史有待追忆。可悲的不是单薄的时光,不是眼神之中那一圈圈的荒凉。我不能停止我的想象,在故乡的河岸之上,我却不能停止我的收藏。

岁月的遗址之上,属于我的纯真还在吗?属于我的善良还在吗?星光闪烁,究竟还有多少梦想能够散发光芒,野菊花香的夜晚,还有多少水流能够记载我的心跳。

究竟还有多少没有说出,究竟还有多少值得纪念,究竟还有多少信仰正在坍塌。在收获的季节里,我看见风中单薄的影子,随着心灵的缺失越来越淡,我却只能怀念纯真,只能在遥远的回忆里,想起曾经的梦想——啊,多么无知!啊,多么绚烂!

在水的遗址上我只找到了渴/那些让我牵肠挂肚的东西/都随着碎裂的伤痕/埋在潮湿的风中//在往事的遗址上我只找到了我/和一介白色虚空的影子/那些自以为是的繁花已经悄悄开败/关于结局/也许我再也说不出真实//只是信仰啊,近乎于神/是蔓延于生命表皮的东西/那些无法忘记的言语/早就成为爆裂的恐慌/无法隐喻//所以在痛苦的遗址上/我只找到了血/这唯一能够刺痛我的/那记忆之中温柔的苦/和涩(《遗址》)。

在水流的遗址之上,我只听见鱼虾的呼唤,只听见泥沙的絮语,只听见水草行将死亡的呢喃。可是这一切,究竟有多少能够回到我的内心深处,提醒我,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

在命运的遗址之上,我不能走出自己。只能够在芦苇包围的角落里,看着阳光纷纷破碎,成为我眼前最璀璨的火花,最终我们都在假设的火花之中死去,成为永远的怀念,永远的纪念,永远的追忆。

也许更接近星空/就更能感受/黑夜对于我的魅惑/苍穹如水那多像你的眼睛/也许我再走一步/我就能够走出我/这一个破旧的躯壳/原野似水多么冰凉/也许再梦一次/我就可以蔓延过你的喘息/来到你真实的内心里/只是道路漫长心底的黑夜/和眼前的星辰一样明亮/窒息着我出不了声(《星野》)。

在故乡的河边,所有的柔情都有叙说的理由,所有的芦苇都会思想,云朵落在弯曲的水面上,一阵风起,祝福将会随波传得更远。空空的世界里,也许什么都不会留下,就在这一刻,就在故乡的河边,就在纯真的祝福里,闪烁着,让那些树木也为我祝福。春天很远了,远远的雨水落在故乡的屋顶,不是离别的时候,我却感觉到了深深的依恋。

所有的梦向着故乡倾颓,在等待的迟延里,我看见花朵盛开成绚烂的祝福,我听见地心深处传来的鼓声,荡漾在河水里,那是我的心跳,那是我的目光,随着季节颤抖,翩跹!

本文作者:琚建波。

故乡的河流现代散文篇四

在人生记忆的长河里,有些事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模糊,但对故乡的情是难以割舍的。为故乡人民的纯朴而感动着。灾难来临之际,拧成一股绳,以顽强的毅力,奋力拼搏,谱写了一曲抗洪救灾,保卫家园的赞歌。

六三年夏天,庄稼长势良好:高粱红了脸,谷子弯腰把头点,玉米扛着红缨枪,棉桃大的像铃铛……三年经济困难刚过,挨饿挨怕了的人们脸上绽开了笑颜,盼望今年是个丰收年。

不料,七月下旬,一场罕见的大暴雨沿着太行山东侧席卷河北。引起山洪暴发,由此引发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天津危在旦夕,上级下达命令:保卫天津,地方分洪。天津保住了,但是,多少村庄被淹没,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极大损失。

我的家乡接到上级命令,中小学生放假,全村男女老少齐出动,修筑护村防护大堤。洪水不断往上涨,防护堤不断加高加固。修筑大堤日夜不停。村里的壮劳力用小车推,用土篮子挑土方,妇女儿童用框头背土。那时,我刚上初中,学校放假,我也加入了修堤大军,由于年小没背过筐,肩膀磨起了大泡。为了保住村庄,昼夜轮流干,不停歇。劳动的号子和打桩声响彻夜空。

洪水来势迅猛,雨还在不停的下,土方很快就被大水冲走。村民们自动从家里扛来木头、檩条、木板,有的把自家大门拆下来,加固大堤。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还献出了自己做棺木的木材。站在堤上一望,村外一片汪洋,长势喜人的庄稼都被洪水淹没,只有高粱还露出穗头。水位高出村子两三米,村庄危在旦夕,值班民兵日夜守候大堤。这时谣言四起说有人看见一只大乌龟围着村子转,不肯离去。乌龟不走,村子将会淹没。巫婆挨家挨户敛钱,买来猪头、糕点、西瓜、桃子等供品,人们跪倒在地,口里念念有词,祈祷乌龟快把洪水领走。小孩子们站在一旁,垂涎欲滴,谁都不敢拿一个吃。上完供,把供品全扔到水里。行为虽然愚昧,但是,人们一个心思:盼望洪水早些退去。

天空不时传来轰鸣声,那是飞机在空投药品和大饼。

洪水终于一点,一点退去,村庄安然无恙,没有倒塌一间房屋,没有一个人伤亡。大难来临时候,他们共同挽起臂膀,共同抵御突如其来的灾难,谱写一曲抗洪救灾的凯歌。他们齐心协力战胜洪水的精神永流传。

故乡啊,你曾用甘甜的乳汁哺育我成才,我要永远把你铭记心上。

故乡的河流现代散文篇五

伴随着黄金周的结束,拖着沉重的步伐,背着简单的行囊和父母渐渐远去的身影,踏上返京的旅途,我又一次匆匆别过我的故乡沙河市。百无聊赖的瞭望着车窗外那一片片灰黄桥接天地,在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上,承载了太多我的故事,太多我的情感,太多面对生活的无奈。

那些年我在这里读书,小学、初中、高中,一年又一年的沉醉在单纯的校园中,这里记忆了读书的艰辛,也书写着老师们的孜孜不倦的教导,十分感谢他们多年的栽培。这里给予了我太多快乐,认识了很多同学,很多朋友,他们带给我的不只是淡淡情谊,还有那些年那些疯狂的事情,一起放飞理想,一起高谈阔论,一起诉说情感,那些被风吹走的岁月里,是你们让我的世界有了色彩。这里吞吐了我太多的成长的时光,世界那么大,我的青葱岁月被故乡一遍一遍的洗礼,一点点褪去无知,一步步迈向更迷惘的社会,经历了那么多人情世故,饱受人情的冷暖,在冷与暖的交织中,感受着故乡的真谛。

冰冷火车的车轮滚滚开向南方……。

第一次离家这么远,也是第一次看到母亲离别的泪水,那一刻我并没有感到痛苦,而是一种骄傲,多年父母养育的骄傲,来到这个冬天不太冷的地方,感受着不同于家乡的风俗。南方的人啊,携带聪明睿智的光环,又张扬着他们的勤劳坚韧的本色,他们带着特有的白皙细腻,裱缀着浓缩精华的体格,适应力超强的我,很快就融入了他们的生活和习惯,一点点的学习他们的长处,欣赏他们的魅力。在南方上大学的那些年,我时常在想,离开了我的故乡,我能走多远,呆多久,拥有的那些是否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那些年的与他们相处,听他们诉说南方各地的风情,让我拥有了寻找五湖四海的想法,这个想法到现在也一直存在着。毕业的临近,父母的建议又把我飞翔的心思拉了回来,我的故乡,你知道吗,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不可避免的以父母、亲人、朋友的圈子为首要考虑条件。

急切的火车车轮这次开向了我们伟大的首都……。

简单的告别了多年的学校,开始步入了社会,涉及到的东西以为会像瀑布般,涌向自己的脑海,但是当你真的融入到工作时候,你才会发现,多年的期待其实就是一个编制着梦想的笑话,社会面广了,而我的空间却被严重的挤压到一个只容许自己蹲守的地点。这里没有了导师的指引,却处处充满了你的人生导师;这里没有了单纯的逻辑,却处处被利益单纯的引导着;这里没有了太多熟悉的面孔,却时时的告诉你,那些曾经的`面孔已经被一年又一年的秋雨埋藏在厚饶的故乡的土地中。这次国庆假期,我努力的去看望曾经的老友们,放下的酒杯又一次被紧紧握在手中,为的是留下他们的笑语吧。我的故乡啊,你可知道离开你我失去了多少,那些朴实无华家乡的人那,曾经是我醉念的缘由,是我沉重的包袱,是你培养的小孩。无论以后走到哪里,无论以后做出什么选择,无论自己还能不能捡起那篇深刻的记忆,远离你的小孩被你无形的牵挂,紧紧握在手中。

香草味道。

洪煜祺-余留的温柔伴奏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不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多么真实的写照,对于我这种流离在外的孤独空虚的人,我想如果在家乡,可能已经陪伴殷实的姑娘左右。

看着别人带着对象和小孩,诉说生活的艰辛,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萦绕的心头。时刻给自己充电也不可能填满那心中的空缺,总是和好友互勉,总是白天和自己的圈子笑谈生活,慢聊工作。夜晚来临后,又偷偷地瞒掩着自己那卑微的可怜。我的故乡啊,当有一天再回去的时候,如若一切安好,那便是晴天。

我的故乡和大多数人的故乡一样,承载着生活,蔓延着繁华,那是一颗游子离开的时候,不可避免的盼着它富饶,昌盛,兴旺,又安康幸福,能将外出的人早日收编回来吧。

故乡的河流现代散文篇六

是否总有这样的时刻,花朵盛开了,然后凋谢了,花香还留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能够寻踪觅迹,追忆畅想。是否总有这样的时刻,晚霞落下了,黄昏落下了,天空还是柔情似水,就像已经遗忘了钟声,遗忘了幸福,遗忘了之前出现的那惨烈悲壮的离别。

一生总在时光的遗忘之中变得坚强,一生的时间就在感动之中渐渐遗失,在故乡的河岸之上,我就像一只干涸多年的鱼,长大嘴巴,艰难呼吸,却始终找不到死去的理由。风从远远的地方吹来,裹挟着春天泥土的腥味,夏天植株的辛辣,秋天果实的香醇,以及冬天雪花的凉意,缓缓吹进故乡的梦境里。我就在岸上,就在万花开遍的河岸之上。我唱着一首动情的歌曲,我的感动,缓缓流淌成季节的河流。在故乡的梦境里,我甚至想变成一块执着的石头,即使全身裹满青苔,也执着守望在故乡的河底。时光匆匆呀,我不想被带走,我不想匆忙变改,遗忘了曾经的纯真和愿望,在故乡的怀抱里,我甚至想做一只青蛙,体会坐井观天的幸福。

故乡的河流流逝着泥沙,故乡的河流流逝着回忆。每一个季节,离开之后留下的只有一袭袭青灰色的影子,藏在故乡的河底。我想流过心灵荒凉的季节,我一直在思念一个荒废的名字。我一直在心底眺望着清亮的水流,不是黄河之水天上来,不是长江滔滔长城遥遥,只是一泓清泉,从心底涌起,滋养我的一生。

多少年前,我写过少年的淡淡忧伤,就在故乡的河岸之上,被清风细雨洗礼,沉淀我终生的回忆。

我爱在细雨纷飞的季节里/漫步雨中/看河/河水悄然流逝的/是时光的苍白/和无尽的眺望/雨水洗刷的/是岁月的惆怅/和许许多多的/爱的向往/不变的/是我的愁/雨丝一样/密密的,细细的,乱乱的/河不知道我的心事/雨也不/我爱在细雨纷飞的日子里/漫步雨中/不用伞/和雨悄声对话/我默默体会的/是年轻的滋味/河一样的/不知尽头//就在这样的日子里/年轻的我体会着年轻的愁/低头/看河水流过(《雨·河》)。

多年之后,我回忆起故乡的面影,那些凄美的,哀伤的,痛苦的,孤单的回忆,时间就像花朵一瓣瓣陨落,心灵之上这一个城堡,月光的影子,纸一般单薄。

记忆的深处/是我的故乡/乡愁的归宿/是我年轻的村庄/小河流淌的/是我纯真的血液/白云飘忽的/是我灵动的思绪/我年轻的村庄啊/我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你的歌我永远听不够/舀起一瓢浓浓的相思/我又要远行/在浓浓的愁思中/再见我年轻的乡村(《乡村》)。

如今,我在一页页诗歌里寻找童年河流的水声。我遗失了许许多多的心情,在麦田环绕的田野里,在桑树掩映的老泉中,在夕阳西下惊飞的白鸽的翅膀下,我究竟遗失了多少灿烂的心情。美好的追究是回忆之中那明媚的阳光,流淌的追究是一趟趟清澈的感动,在风里,在雨里,在时光的印记之上,我看见一只只鱼,在远离故乡的岸上,艰难呼吸,行将死亡。

一条河流隔开了两个村庄,几座大山围住故乡的道路,在温暖的摇篮里,睡吧!河流之中鱼类不分国界,不分村落,水草没有名字,暗自妖娆。细沙静静悄悄的,沉在河底。没有风了,如有泥土,也只在水的底部,被清澈的阳光照耀。

我在时光的河流里,看见周围渐渐死去的年岁。一年年,一月月,都和天真的春天一样。冬天到来的时候,芦苇结满冰霜,被暖阳照射,又变成了洁白的苇絮,在风中静静招摇。水流不会结冰,即使在寒冷的深冬,我也能够看见水底的鱼类,游动着,不知以何心情。

每一次回忆的时候我都感觉时光的温度。我就像岁月的拾荒者,收藏着每一丝每一缕的感动,絮絮叨叨叙说到现在。沉淀下来的悲伤,都将被幸福映照,闪烁璀璨的光辉。

一条河流从远古流淌到现在。它的历史无从考证,水流的来源无从考证,天地山川田野,涓涓细流向着春天出发,汇聚成生命的洪流。多少年了,它一直在这里,静静的,默默的。

多少年了,它的样子始终没有改变,弧度,植被,就和多年前一样。只是河堤之上,水流刻下的印痕,一道道,记载着苍茫的时光。只是石头,被磨平了棱角,圆润光滑,反映着太阳和白云的光辉,在河底伸个懒腰,继续睡去。

亲近河流就是亲近故乡,流淌在我的心上,是我永远不曾忘怀的纪念。前行的道路很漫长,前行的道路很荒凉,就像河水的走向,遥远,却不知所终。盘旋在我的心上,盘旋在我的信仰里,成为我生生世世的念想。野草枯荣多少次,野花绚烂着,却不知为谁而开。

在心的荒野之上,只有晶晶亮的水流,还在汩汩涌动,就像梦境之中那皎洁的月光,流动着,成为快乐的风暴。我在自己的心上收割所有季节的烟火,在故乡的河流边上,我却只能看见父辈留下的缕缕痕迹,时刻提醒着我,生为人之子,我们还有多少苦难需要承受,我们还有多少历史有待追忆。可悲的不是单薄的时光,不是眼神之中那一圈圈的荒凉。我不能停止我的想象,在故乡的河岸之上,我却不能停止我的收藏。

岁月的遗址之上,属于我的纯真还在吗?属于我的善良还在吗?星光闪烁,究竟还有多少梦想能够散发光芒,野菊花香的夜晚,还有多少水流能够记载我的心跳。

究竟还有多少没有说出,究竟还有多少值得纪念,究竟还有多少信仰正在坍塌。在收获的季节里,我看见风中单薄的影子,随着心灵的缺失越来越淡,我却只能怀念纯真,只能在遥远的回忆里,想起曾经的梦想——啊,多么无知!啊,多么绚烂!

在水的遗址上我只找到了渴/那些让我牵肠挂肚的东西/都随着碎裂的伤痕/埋在潮湿的风中//在往事的遗址上我只找到了我/和一介白色虚空的影子/那些自以为是的繁花已经悄悄开败/关于结局/也许我再也说不出真实//只是信仰啊,近乎于神/是蔓延于生命表皮的东西/那些无法忘记的言语/早就成为爆裂的恐慌/无法隐喻//所以在痛苦的遗址上/我只找到了血/这唯一能够刺痛我的/那记忆之中温柔的苦/和涩(《遗址》)。

在水流的遗址之上,我只听见鱼虾的呼唤,只听见泥沙的絮语,只听见水草行将死亡的呢喃。可是这一切,究竟有多少能够回到我的内心深处,提醒我,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

在命运的遗址之上,我不能走出自己。只能够在芦苇包围的角落里,看着阳光纷纷破碎,成为我眼前最璀璨的火花,最终我们都在假设的火花之中死去,成为永远的怀念,永远的纪念,永远的追忆。

也许更接近星空/就更能感受/黑夜对于我的魅惑/苍穹如水那多像你的眼睛/也许我再走一步/我就能够走出我/这一个破旧的躯壳/原野似水多么冰凉/也许再梦一次/我就可以蔓延过你的喘息/来到你真实的内心里/只是道路漫长心底的黑夜/和眼前的星辰一样明亮/窒息着我出不了声(《星野》)。

在故乡的河边,所有的柔情都有叙说的理由,所有的芦苇都会思想,云朵落在弯曲的水面上,一阵风起,祝福将会随波传得更远。空空的世界里,也许什么都不会留下,就在这一刻,就在故乡的河边,就在纯真的祝福里,闪烁着,让那些树木也为我祝福。春天很远了,远远的雨水落在故乡的屋顶,不是离别的时候,我却感觉到了深深的依恋。

所有的梦向着故乡倾颓,在等待的迟延里,我看见花朵盛开成绚烂的祝福,我听见地心深处传来的鼓声,荡漾在河水里,那是我的心跳,那是我的目光,随着季节颤抖,翩跹!

故乡的河流现代散文篇七

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要说的萝卜小豆腐这道民间小吃,在那些年代是贫农出身,绝对吃香。

豆腐,因是“都福”的谐音,只在过年时打扮得白头净脸晃晃人眼。萝卜,被冬天宠坏了,“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那时,只要抬眼看看乡间初冬的菜园,一定有萝卜们青翠着最后的颜色。贫下中农一条心,朴素的阶级意识使煎饼紧密团结在大葱周围,也使萝卜和豆腐在一口老锅里相濡以沫。

时令既然是冬天,坡里的活儿都忙完了,该收的收了,该种的种了――去菜园里拔萝卜实际上成了一项轻松的娱乐活动,握惯了锄把拔完了玉米秸的大手拔起萝卜来,那情形简直是欢快的舞蹈,泥巴四溅如音符纷飞,跑到女人手里的萝卜温顺得像刚刚懂事的孩子,一脸恬静地享受着柔情的抚摸,这场面,哪有半点劳动的艰辛?更有顽皮的孩子伸手去拔,萝卜闹情绪就是不听指挥,刚准备使出吃奶的劲,萝卜偏偏自己从土里跳出来,让那孩子摔了个四仰朝天,一嘴的泥土堵不住满园的笑声。乡下至今还有“拔萝卜”的游戏,大人(有时是大孩子)爱昵地搬起孩子的头,把孩子从平地上“拔”起。

终于等到了萝卜小豆腐。萝卜埋在天井朝阳的地方保鲜,是今冬明春的菜蔬。掰下的萝卜缨喂猪,太奢侈了,还是来一锅萝卜小豆腐吧,是菜,也可充饭。把萝卜缨洗净,剁成指甲盖般大小,烧一个开锅,捞出来,放在井水里一浸,便是一盆色彩养眼的翡翠了。在菜板上剁碎剁细,用两手攥去菜里的水分,攥成一个个“拳头”样的菜团。该磨豆子了。豆子,是昨天夜里早早泡好的,在石磨里三磨两磨,豆子与水就变成豆浆了。石磨是上下两扇的,下扇不动,周边却涌流着珍珠的瀑布。青青的菜蔬,白白的豆腐,在火的热情簇拥下相亲相爱了。火最好是玉米秸火,焰长,面大,势头均匀,五六个开锅之后,便是食物中的鸳鸯配――萝卜小豆腐。

许多年后偶然的一天,在城市的美轮美奂里大谈文学,饿了,绅士般打开精美的菜单,点上一道“珍珠翡翠白玉汤”,服务生端上来,竟是一盆萝卜小豆腐,一时间谁也顾不上高谈阔论了。忽然想起家乡的一个女孩,课间对同桌说她昨晚如何如何吃了三碗萝卜小豆腐,不想被男生听了去,从此私下里叫她“萝卜小豆腐”。那女孩肤白肉嫩,手是嫩藕,脸如荷花,现在长大了,不知是不是成了一位“豆腐西施”。

家乡的萝卜小豆腐做法单一,就那么青青白白的一锅,但吃法多样。最普通的吃法是一家人围着一口大锅,一人一碗,青白相融,色嫩味鲜,不管年老年少有牙没牙一概食如甘饴,开胃充饥,嚼在嘴里,是无边无际的鲜美,直接扒进肚里也行,酥软酥软的,禁饱,撑不着。如果再铺张浪费一点,抓一小把黄豆葱花般撒在锅里,整锅美味就越发形象生动了。做好了萝卜小豆腐,耐下性子,可以和面,早些时候是地瓜面,加工成萝卜豆腐包,一下子就解决了好几天的温饱问题。吃不完的萝卜小豆腐,还可以在下一顿投到油花四溅的热锅里一炒,端上饭桌,就是一盘清爽爽绵软软的小炒萝卜豆腐,品质柔细,调味拉饭,粗茶淡饭变得有滋有味。

鲜有鲜的味儿,陈有陈的理儿。拔完了萝卜,把萝卜缨顺手往屋顶上一扔,冬天的'阳光就那么不紧不慢地晃着,不知道过了多少天,青青的萝卜缨黄灿灿的了,用长长的棍子划拉下来,挂在通风的屋檐下,整整一个冬天的黄粱美梦啊。嘴馋了,摘下来,仿佛从树上摘下苹果,做成的萝卜小豆腐耐嚼,越嚼越香,因色黄味永,乡下人又称它“黄菜豆腐”。萝卜小豆腐软和,不怕吃撑,“吃萝卜嗝气,不如狗放屁”,吃萝卜小豆腐也不例外,一连几碗吃下去,嗝几下气,却是上下舒坦,浑身通泰无比。

随着人们味觉的丰富与挑剔,萝卜小豆腐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但是那种让人放心的原汁原味,那种青白相融的色泽,像极了乡亲们的情怀。我不知道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尝出了萝卜小豆腐的滋味,你就咂摸出了生活的味道。

就想吃母亲摊的煎饼。

母亲摊得一手好煎饼。“圆如银月,大如铜缸,薄如剡溪之纸,色如黄鹤之翎”,这是蒲松龄《煎饼赋》里的描述。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了这样的印象。母亲盘腿坐在蒲团上,面前卧着一面鏊子,母亲刚用“油搭子”匀匀地擦了一遍,鏊子黝黑的脸庞即刻泛起油亮的光泽,像酷酷的很男人的笑。火是玉米秸火,焰长,面大,势头均匀,鏊子滚烫的时候,母亲左手舀了面糊,扣在鏊子正中,右手握了竹筢,悬肘,提腕,但见面糊径直而下,如溪水出涧,到鏊子底部,又旋即攀援直上,像秒针,速度快,也毫厘不差地走一个圆,竹筢逐渐平起内收,鏊面上就现出一个圆满的圆。满是面糊的满,是一种弥漫,一种覆盖。煎饼熟了,母亲轻掀两边,米黄色的一张煎饼,薄薄的,浮光轻闪之间,隐现出母亲的笑脸。

我的小舅就认母亲摊的煎饼。小舅结了婚,儿子上了大学,还经常请母亲过去摊煎饼。这是经年之后的一种味蕾上的认同。姥姥去世的那年,母亲已经19岁了,她的身后拖着四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小舅只有5岁。外公当过私塾先生,我就是在他的窗台上读到了《水浒》《三国演义》,我迷上了文学,在我的小学时期。多年以后,在别人的赞美里,我多么羡慕我的母亲,她摊的煎饼大而薄,卷起来只有拇指那么粗细。母亲是嫁出去的闺女,却是泼不出去的水。夫家、娘家是一个村的,腿去也就五分钟,来来回回,不过从一面鏊子走到另一面鏊子。在老家,摊煎饼还有一个说法,叫“办干粮”。逢年过节,割麦忙秋,母亲总要提前办好两家的干粮,那些年,除了摊两摞煎饼,似乎真的没有别的干粮了。两摞煎饼,白天摆在堂屋里,夜晚晾在石磨上,煎饼越翻越薄,日子越积越厚。许多年就这样过去了。

其实,我想说的是,我们一大家人在一起,日子不会太好,但也不会更糟,这种情形,很像一种干粮,它是煎饼。煎饼的质地就是一家人的品格。

记得母亲摊煎饼以前,头天夜里,就泡了满满一盆粮食。摊玉米煎饼,要把玉米大豆碾成馇子,然后和小麦一起浸泡。如果是瓜干的,先把瓜干泡软,切碎,最后和玉米大豆们在水盆里会合。遇上年头不好,一家人就四处打捞榆树皮,去大碾磨碎了,再囤里瓮里寻些高粱瓜干小麦玉米,它们颗粒大小不一,颜色红黄不均,却都是土地上长出来的物华。在温润的水里,过了一夜,玉米性子绵软了,小麦胖胖的,十足的富贵相。天亮了,粮食们从磨眼里涌进去,再流到磨台上的时候,就是面糊,你根本分不清哪是玉米,哪是大豆,哪是榆树皮,只是晶莹的黏稠的一盆。

在农村,摊各种粮食的煎饼,几乎都要掺些大豆,半斤即可,一斤也行。这样,煎饼就不会粘鏊子。没有哪一种煎饼用大豆命名,你用牙齿反复分析,也只是品出整个煎饼的松酥爽口,大象无形,大豆如空气,却是无处不在。它可能不是房屋的檩条,但它一定是袅袅的炊烟,有了炊烟,房屋不是房屋,是家。粮食的粗细其实就是日子的枯荣,一把大豆,就把粮食们结合成了煎饼,大若茶盘,薄如蝉翼,闻着吃着,都是无边无际的舒坦。

后来,父亲和二叔分家了,在我舅爷爷的主持下。家什是我和团结(二叔的儿子)轮流挑的。他指了指手推车,我说,我要鏊子。老宅子给了二叔,我们一家四口早些年不停地搬来搬去,妹妹小,觉着新鲜,睡觉也踏实,听不到深夜里父亲重重的叹息,和母亲轻轻的安慰。母亲人随和,手艺好,经常被左邻右舍请去帮工。摊煎饼,盘腿时间长,重复动作多,两个人一倒班,就可以减缓一下劳累。农村给了母亲一面巨大的鏊子,让她不断提高她的技艺,她用一张张煎饼和村里人对话。她特别在乎别人的邀请,似乎整个人活在了乡亲们的认同里。她不在乎身体的疲惫。作为回报,母亲往往拎回来几张新摊的煎饼,让我们爷仨吃了个风卷残云。问她,她说吃过了。母亲只是看,脸上荡漾着微笑。这是母亲一生中极为荣光的时刻。

我家一日三餐,多是煎饼。饿了,一碗白开水泡一张煎饼;闲了,掰几块干脆的煎饼充点心,咬出满嘴的“嘎蹦”声,日子不也是这样的酥脆响亮吗?过日子,好比摊煎饼,是要粗粮细做的。粮食们在深夜的水中握手,在清晨的石磨里相融,在上午的鏊子上结合,这太像一种仪式了,繁琐而神圣。摊煎饼的母亲,坐在蒲团上,有如挥笔的画师,不同地块、不同季节的粮食们,可能粗糙,可能瘦弱,现在已是细腻温软的面糊。色彩丰腴的面糊,母亲挥着竹筢的画笔,把它们绘成了一张张太阳,或者月亮。

我的母亲,现在和太阳月亮们生活在了天上,即使人世间有千万面鏊子,于我,不过是一些空空的蝉蜕。我再也吃不上母亲摊的煎饼了。这样写着的时候,我的脸上,已经流出三尺长的涎水,或者泪水。

故乡的河流现代散文篇八

这么长时间,等待一场雪,一场故乡的雪。

洁白的飞雪,空旷的大地,宁静的天空。每每在柔和的阳光下,看着远处山头白茫茫的一片,也许是来此感动,也许是自己装神弄鬼。这份神圣空灵的故乡的雪情,总是给了我静静伫立的原由。

今天写这些文字,不论怎样的瞻前顾后,少不了那些雪,那些和故乡,和童年搅拌在一起的雪。西北的冬天,远远望去,都是些轻盈瘦小的身躯,都是些天真无羁的欢声,都是些淡妆浓抹的回忆。九十年代的一个腊月,带着冬天的印记,我来到了这个世间,二十几载以来,唯有童年里的雪让我真正的宁静。多愁善感也罢,内敛沉寂也好,人生的感悟,总是离不了自己的性格。

儿时,凌冽的寒风从哪个熟悉的山头飘来,冬天便一览无余了。隔三差五,总能在漫天飞舞的片片雪花里肆意飞奔。雪好像好多好多,有时,天天飘落,也没有停的意思。地上积了厚厚的一层,白莹莹一边。隔了夜的雪,翌日更显洁白。踏出去,勤劳的'邻人已扫了一条暗黄的小路,堆在两边的雪,失去了光洁。跑啊跑,除了这条暗黄的路,好像什么都是白的,本来,什么本就是白的。挂在树枝玲珑剔透的冰雕,形形色色。覆盖在地上雪,遮盖在屋顶的雪,冻结在灌木丛中的雪,随风飘落在山旮旯处的雪········,满眼的白,满世界的白。

偶尔,三五成群,或滑雪,或打雪仗,或玩雪,也总是无所顾忌。一位大哥哥,威诱我们抓起一把洁白的雪,使劲使劲地捏,雪很快成了雪团,冰凉刺骨,但我们不能松手,等着雪团慢慢融化,融化成一滴滴雪水,渗出指缝。冰凉刺骨慢慢达到了极致,然后,感觉手心被大火燎了一般,从指稍烤到了掌心。渗出的雪水浑浊着满手的污垢,滴在了雪上。雪终于消耗殆尽,麻麻的伸开五指,火辣辣一片,犹如不复存在的手指,在挣脱着自己,眼中含着泪花,哭笑不得。呐喊声随风飘荡,此起彼伏,意犹未尽的我们,依然沉侵在雪的世界,洁白不容玷污。故乡冬日的傍晚,随风起伏的饮烟,在雪的照耀下,在雪的欢送下,总是如此的安详、恬静。犹若视死如归的战士,静静的消失在无边的旷野。

今天突发来感,便搓了这二三个字,我总是在昨日的模糊记忆里为自己找安慰,多多少少有些庸人自扰的意思。时至今日,我也被尘世的繁华洗净了这些“污垢”,自是蓬篙人的感叹早已不复存在。就像这些渗出指稍的雪,落地成泥。故乡搅和这童年,幽幽怨怨地离开,风铃般回声飘荡,撞击着远处挂在枝头的雪花,宛如一首来自远古的曲声,亦幽幽怨怨。我曾经说过,童年和故乡不能分割,他们彼此缠缠绕绕,早已忘了彼此。这场雪,愿能滋润滋润这快干渴的彼此,也算是不忘彼此。

不同交织的感觉,踉踉跄跄,让我倍感不适。多少生与死的突然来袭,多少爱与恨的莫名冲动,多少雪与风的肆意飞舞,多少童年与故乡的快速变换,终将在暮色降临的夜晚,飞过山头,飘荡在凌冽的天空中,雪花仍在伴随着,忘了彼此。

故乡的河流现代散文篇九

大概是因为岁数大了,时常怀念故乡。

我的故乡四面环山,三面环水,是个不足十平方公里的小盆地。六十年代以前,城里都是平房,几条主要街道呈井字型纵横交错,虽不宽,但很整齐。县城虽然只有三四万人,但也是方园百里内数得着的集镇了。

小时候我们家住在城东南一个叫山东会馆的地方,房子东侧不足二百米就是葱郁的青山。县城四周的山,除了东北角的高丽山以外,都不很高。因为是盆地,小城风不大,但是有雾的天数比较多,尤其夏季,时常是大雾弥漫,乳白色的浓雾将山野、河流、小城全笼罩住;雾小的时候,淡淡的雾气轻纱般在半山浮游,飘飘渺渺的,非常美丽。冬季也有雾,但只局限于早晨的江面上,太阳一出,很快就散去了。降雨也比较多,即使现在,看天气预报时我发现,长白山地区经常有降水。冬天雪比较大,雪后家家户户就把雪堆在路边,路上跑的都是马爬犁,有雪也不要紧。雪硬了,人们就在上面走。春天积雪融化路上经常跟小河似的,没化的雪像稀泥一样稀软,到了晚上,街上又冻上了一层薄冰,水少的地方是薄薄的冰,水多的地方上面是一层薄冰,下面是黑黑的水。早晨上学的男孩子们都喜欢在冰上走,还故意把冰踩碎,不小心就把鞋湿了。

常言说靠山吃山,因为住在山区,山菜野果特别多。春天是吃山野菜的季节,刚开化的时候吃荠菜、婆婆丁和小根蒜,五六月份就能采到大叶芹、剌嫩芽、猫爪子、蕨菜、薇菜了,尤其是蕨菜和薇菜,真是人间美味。而秋天则是采蘑菇、打松籽、捡核桃、摘山葡萄软枣子的季节。山里的美味多,上山采这些东西的滋味更美。当你在山沟里发现一大片蕨菜,当你在草丛中找到一块又一块蘑菇,当你在林中看见一架软枣子,没有什么是比这更令人高兴的事了!

我的故乡是松花江的发源地,头道松花江、二道松花江环抱着故乡的土地,它们的几十条支流在山间奔流。故乡的'地下水特别丰富,有时在山沟里挖一个坑,就出现一个泉眼,县城的西面有西江,东面北面有东江与北江。西江边是我最喜欢的地方。离开家乡前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我都时常到江边漫步。上初中以后我学会自己洗衣服,夏秋之季每周日都要到江边去。洗衣服的人很多,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江边的石头上、小树上、草地上晾晒着洗过的床单衣服之类,花花绿绿的。江水澄清见底,凉瓦瓦的,脚泡在里面很舒服。

我的故乡是中国人参之乡,人参产量与质量在全国都屈指可数。每到秋天,县土产公司都要收购大量人参,因此要雇用大量人工涮洗人参。把人参上的泥土涮洗掉,这在故乡有个词,叫涮水子。涮水子一般从中秋节前后开始,地点就在西江边,我曾无数次看见这个景象。女人们沿江边一字排开,只见她们手中的刷子不停挥动,雪白的人参娃娃在她们胸前跳荡。十、一以后,天已经有些冷了,水很凉,有时江边还会结上一层冰碴,妇女们似乎不觉得冻手,边涮边说笑着,那是一个十分动人的情景。她们的手都冻得通红,但绝不裂口。这就是人参的功效了。

故乡美丽而又富饶,离开故乡越远越是想念。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故乡的河流现代散文篇十

小时候,端午是盼来的。

天摸亮,父亲就出了门。母亲已在厨房,切刀在案板上,当当当,响个不停。一些透明的光,挂在窗外。还有一些细碎、圆润的鸟鸣,挂在院外的槐树上。更远处,三两声驴叫,挂在别人家的槽头上。

昨天割油菜,直到很晚。我和妹妹往一起抱油菜杆,累瘫了。晚上回来,丢着盹,喝了清汤,就睡了。鉴于此,早上,父亲便让我们多睡一阵,算是对昨天干活勤快的奖励。

第二觉醒来,父亲已回来,和母亲说着话。天阴着,泛潮,一些露珠在草叶上沉下去。父母的对话,似乎也是潮湿的。

从炕上爬起,洗个囫囵脸。出堂屋。呀!院子里已放着一堆父亲折来的柳梢,墨绿的叶子,湿漉漉的.。和父亲插柳。每个门口,都得有。大门、堂屋、厨房、厢房、牛圈、二门、后院、粮房等,我抱着一捆柳梢,跟在父亲屁股后面,一颠一颠,也像一根细弱的柳梢。父亲要,我挑拣几枝,给他。门楣上方,左面插几枝,右面插几枝。插不进去,就挂在钉子上。为什么端午要插柳?我好像从来没有问过父亲,觉得理所当然,就像过年要杀猪吃肉,清明要去坟园祭祖。从记事起,家里就是这么做的,没有为什么。

插完柳,院子里似乎绿意盎然了,干巴的门厅,充满了生机。掀起帘子进屋,感觉要钻进树林。一只黄鹂,飞过来,扑拉着翅膀,在柳梢前打转,它一定看花了眼。

妹妹在厨房,帮着母亲烧火。葵花杆,灶口里掉下来,火星子溅在鞋面上,红绒布,烧了几个洞。妹妹听母亲说话,没发现。锅里的水开了,翻滚着白花。把盛着面糊的锣,平稳的坐进锅,盖锅盖。再加一把火。母亲在蒸面皮。面是前一天搅好的。先将面和好,揉成团,放进凉水,反复搓洗。最后,蛋白质和淀粉分离。水成糊状,沉淀一晚上。临蒸,倒掉清水,桶底稠状的面糊,就可以用来蒸面皮了。大火,水开。面皮锣上刷一层熟油,以防粘锣。均匀倒上面糊,进锅蒸,即可。锣得有两个,轮流换。

蒸面皮不光是技术活,有时看运气。麻村的女人们几乎都熟练的掌握着蒸面皮的每一个环节,甚至熟烂于心。可不一定每个女人每一次都能蒸出柔软、精道、不会断裂、色泽金黄的面皮。有时,前几张,堪称完美,可后面,就一蟹不如一蟹了。也有时,一开始,糟糕透顶,不是锣上剥不下来,就是一切就断。但,慢慢,就好了。不知是面没洗好,还是火太旺,抑或面糊太清,搞不懂。

蒸好的面皮,一张张,抹了油,叠起来。要吃,卷成一棒,快刀切,一指宽。抓进碗,麦麸醋、干辣椒、蒜末子、熟油、盐,就行了。料再多,就隔味了。吃一碗,不过瘾,再来一碗,还要来一碗,母亲骂道,你恶鬼掏肠啊,少吃一点,不要撑劲大了。我们伸着舌头,把碗边的辣椒,舔进嘴,顺便用指头把嘴角上的油也捋进嘴,然后意犹未尽的放了碗。

面皮蒸完,母亲提着两只油乎乎的手,出了厨房,满头烟火和蒸汽。洗毕手,她从炕柜里翻出绣鞋垫的丝线,把我们喊过去,给她帮忙。她要给我们兄妹搓手款了。

手款,西秦岭一带也叫花花手。母亲把每种颜色的丝线抽一根,大红、酒红、粉红、水红、屁黄、明黄、橘黄、墨绿、草绿、冰蓝、紫……还有好些我叫不出名的颜色。我们牵住丝线的一头,母亲用牙咬住另一头,绷紧,她取一根,放在手掌间,从上往下搓,搓紧了,咬在牙齿的另一边。接着换一根,搓。再换一根,搓。搓那么三五根丝线,再放一起,搓成一根稍粗点的。搓几根稍粗的,放一起,再搓。最后,搓成了花手款。像一根菜花蛇,提起来,浑身打着旋。母亲在我们手腕上比划着,剪断,然后绑在手腕、脚腕上。

戴手款,据说可以避五毒。比如蛇、蝎、蜈蚣等。真是这样吗?反正大人这么说的。再说麻村草深林大,毒物总是随处可见,戴手款,似乎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戴着手款,被眼前拧在一起的各种颜色晃花了眼。手款,是我们整个童年唯一的装饰品。我们曾在戴着它,在青草深处出没,在玉米林里游荡,在梦里奔向了茫然的远方。

手款戴到六月六,就要剪断,抛到树梢或者屋檐上。据说,这些手款会被喜鹊衔去,到了七月七,给牛郎织女搭鹊桥。

有年端午,也会戴荷包。祖母活着时,会用丝线缠一种简单的荷包,形状像一颗荞麦。在西秦岭,有一条谜语:三片瓦,盖爷庙,爷庙里面蹴着个白老道。谜底就是荞。我们孙子辈多,家务又杂乱,祖母都是忙里偷闲给我们做荷包。要是顾不过来,也就罢了。母亲做女红,手相对笨,是不会做荷包的。

在西秦岭,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不种水稻。自然也就没有大米。过端午,要吃粽子。没有米,没有粽叶,也就没有粽子可吃了。从小到大,我们家只有在腊月里,要么从集市上买一袋二十斤的米,过年吃。要么村里有开着三轮车,来用小麦换大米的,换一袋吃。平时,吃不上米,也舍不得吃。麻村人和我家一样,在所有的端午,都是吃不到粽子的。

插了柳梢,吃了面皮,戴了手款。地里的活,可以推延。母亲就提着面皮,带上我和妹妹,去转娘家。母亲手挽竹篮,竹篮里,一片,一片,叠着油滋滋的面皮,还有几颗煮熟的土鸡蛋。她在前面走着,五月的风,那么悠长、碧绿,吹起了她的衣襟。我和妹妹,像两只蝴蝶,在草丛里乱飞着。母亲走着,会唱《华亭相会》:前面走的高文举,后面紧随张梅英。母亲常说,我和妹妹像秦香莲的一儿一女。小时候,听不懂,母亲说的啥意思。长大了,才理解了。

当然,这都是小时候的事了。人越老,就越惦念小时候的事。我离老尚早,可总是被童年携裹,难以自拔。

故乡的河流现代散文篇十一

含笑梳妆

故乡是颗颗透亮的星星

迈着轻快的步子

踏着普拉河的清波

欢欣跳跃

故乡是缕缕和煦的微风

舞动着清丽的罗裳

沿巍巍圭山顶翩然而下

温婉清雅

故乡是丝丝温润的细雨

一路吟唱着春的赞歌

从圭山顶脊就到东山梁子

深情款款地走来

故乡是一道绚丽的彩虹

尽情张扬着万种风情

依偎着阿拉湖的潋滟风光

缠绵悱恻柔情似水

久别家乡,故地重游:

天地浑然,山水浑噩,

狂风四起,暴雨如注,

植被破败,山体滑坡……

清清月牙不见了

七色彩虹也不见了

我的山水摇篮呢?

我的云水之乡呢?

叫我怎么对我的孩子讲述:

那年,那月,那山,那水……

那一片儿时净土的故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