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神奇的七巧板范本(实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12:41:20 页码:9
2023年神奇的七巧板范本(实用10篇)
2023-11-13 12:41:20    小编:ZTFB

有关生活的点滴总结,记录下每一个美好瞬间。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制定相应的提升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生总结,希望能够对大家的人生有所启示。

神奇的七巧板范本篇一

七巧板除“七巧板”的名称外,还有不少名称:“益智图”、“智慧板”、“唐图”等都是七巧板的别称。七巧板是一种智力游戏,顾名思义,七巧板是由七块板组成的。由于等积变换,所以这七块板可拼成许多图形。

课堂上,老师通过讲七巧板的起源和发展,巧妙地引导孩子们利用七巧板进行图形的转化,利用七巧板进行图形的组拼。相对枯燥的知识,在我们的七巧板课堂上变得生动有趣了。七块不同的图形,迅速地在孩子们灵巧的手中翻、转,变成了一盆鲜花、一艘帆船、一条鱼、一把刀……孩子们还用七巧板拼摆出形象生动、活泼有趣的图案呢。人物的形态各不相同,有的在跳舞,有的在运动,还有的在看书。景观也美不胜收,有长江上的一叶扁舟,有茂盛的花草树木,还有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课后,孩子们利用一副七巧板或多副七巧板创造出无数的自然景观、生态环保、体育活动、寓言故事、古诗情景等等,并为自己的设计作品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同时还给自己的班级拼图创意起了有趣的名字:“我来拼,你来猜”、“拼图小天才”、“拼出想象力”、“你看我像谁”、“我是拼图小能手”。

一个个巧妙的构想,一份份新颖的创意,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在经意与不经意间,跃然纸上。这样的课程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想象,发展了孩子们的思维,还培养了孩子们探索和发现的能力。这次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培养了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启迪了孩子们的创意。

神奇的七巧板范本篇二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用的图形,老师让我们每一个人准备一套七巧板,还让我们发挥想象力,用七巧板拼出各种各样的形状来。晚上吃完饭,我和妈妈就坐在桌子旁边,拿出剪刀、卡纸、双面胶、白板纸,一切准备就绪,我们的七巧板手工制作就要开始啦!

首先,用各色卡纸剪出不同形状、大小不一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然后用双面胶粘贴成不同的造型。瞧:下面就是我们制作的七巧板拼图啦。其中那个沙滩之王----螃蟹是我自己的创意哟!

神奇的七巧板范本篇三

七巧板又叫“智慧板”,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拼版工具。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热情好客,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他发明了一种用6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后来改成了7张。后人把宴几缩小改变到只有七块小板,用它拼图,就演变成了这种玩具。

昨天快放学的时候,邵老师说:“马上要七巧板比赛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加。”,说完就走了。晚上一到家我就告诉妈妈我要报名参加比赛。作业做好后,我就开始照着书本拼七巧板,学会了火箭、推土机等十几种新图案。

今天中午阅读时间。陈盟问老师:“可以拼七巧板吗?”,老师说:“可以,只要别出声。”,正好我带了两副,就和毛雅琪拼了起来。我拼的是“国王牌”机器人,一下子就拼好了。他身材魁梧,圆形的脑袋,四方形的头盔,木桶似的铠甲,半圆的手臂。毛雅琪也不甘示弱,她拼的是小鸭嘎嘎,号称“美人号”,真像一只可爱的小鸭子。我使用能吸收能量的炮弹一击,她的小鸭就被我杀得片甲不留,无路可逃。

七巧板真是培养智力的好玩具,七巧板真好玩啊!有空你也买一副吧。

神奇的七巧板范本篇四

1、认识七巧板,学习将七巧板中的七个图形按形状分类。

2、探索七巧板中五个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3、对拼图活动感兴趣,能完成简单的拼图。

1、一张未剪开的七巧板(正方形纸板)。

3、房子、骆驼、山、花等到七巧板题目图。

4、幼儿用书。

一、认识七巧板,将其按形状分类。

(1)师:今天大六班来了一位客人。你们想知道它是什么谁吗?(出示正方形)幼:是正方形。

(2)老师现在把这个正方形沿虚线剪下来,剪成七小块。(教师剪图形)小朋友看看都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正方形和平形四边形)。

(4)这些图形宝宝都有自己的家,我们怎样把这些图形宝宝送回家呢?引导幼儿将七块图形按形状分类。师:这些图形宝宝想回自己的家,我们一起把它们送回家吧!(记住哦,三角形与三角形住一起……)。

二、探索七巧板中五个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1)形状宝宝都回到家了。教师:我们来看看,七块图形中共有几个三角形呢?(5个)它们的大小一样吗?(不一样)大三角形有几个?(2个)小三角形有几个?(2个)中三角形有几个?(1个)。

(2)请宝贝们拿出这两个小三角形,拼一拼,看看它们拼在一起变成了什么?(请几个幼儿来说)。

幼:正方形、三角形……。

师:小朋友们把中三角形与两个小三角形拼成的三角形比比看,你发现了什么?(一样大)。

师:再拿出一个中三角形和这两个小三角形拼在一起,看看变成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提出问题后请幼儿操作引导幼儿探索找出答案。教师再小结小、中、大三角形之间的关系。(两个小三角形拼起来与一个中三角形一样大,两个小三角形和一个中三角形拼起来与一个大三角形一样大)。

三、教师示范拼组图形。

(1)教师引导幼儿把七块图形图形重新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刚才我们把把这个大正方形分成了七块图形,你们能不能把这七块图形拼回原来的正方形。请幼儿操作。

(2)教师:这七块图形很神奇,除了可以拼回原来的正方形,还可以拼出很多造型。这七块图形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七巧板”,七巧板到底还能拼出什么造型呢?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四、教师出示几组题目图,请幼儿尝试拼组。

(1)教师分别出示房子、骆驼、山、花等题目图。老师还用各种图形拼成了什么?请幼儿说出。

(2)你想用手中的七巧板拼成什么呢?请幼儿告诉全班幼儿。请幼儿用自己的七巧板尝试拼组。

五、找开幼儿用书第16页,完成练习。时间多时可做活动延伸,稍微提一下就行。

神奇的七巧板范本篇五

你玩过七巧板吗?今天我不仅玩七巧板了,还亲自动手做七巧板了呢.七巧板是由七块板组成的一个大正方形,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拼装玩具,后来传到国外,叫做“唐图”,可以拼出千变万化的图案.

妈妈先让我看了它的原图,然后告诉我对角线和中点怎样找,然后我就开始画七巧板.

第一步:先裁一张正方形的硬卡纸,然后连接对角线,把大正方形分为两个三角形;。

第二步:找对角线的中点和它的两个四分之一的点;。

第三步:再找大三角形边长的中点,然后点对点按图连接;。

第四步:用剪刀把7个图形分别裁开,就ok了!

遇到的困难:

剪裁完七巧板后,妈妈让我再“还原”,这不是小菜一碟吗?可我试了好几次都没成功,看来真的有些难度啊,急得我头上都冒汗!我没有拼起来的原因是因为我只注重怎样画怎样剪,却没有观察每个小图形的具体位置,后来我重新仔细观察了以后才拼起来.让我明白了看起来容易的事做起来可不那么容易,要学会仔细观察,多动手才能拼完整.

学到的知识:

1.“七巧板”是由7个小图形组成,分别是5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

2.“七巧板”中所有的图形一共有23条边,5个三角形的边是5*3=15(条),1个正方形和1个平行四边形分别是4条边,所以4*2+15=23(条).

3.“七巧板”中有23个角,分别是9个直角、12个锐角、2个钝角.

4.我知道了两个三角形可以组成一个正方形、一个大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5.我知道了什么是对角线,知道了怎样寻找中点.

七巧板中还有很多的知识呢,比如妈妈说的:三角形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等腰直角三角形等等,我不明白.妈妈说以后我就会学到的,这些图形真的很奇妙!

拼出的图形:

(挑两张大家分享吧,图形是:连体房、小猫咪、很有很多,大家可以试试哦.)。

制作延伸:

第一次我是按照图边看边做,第二次我没有看原图独立做了一个,妈妈问我:如果只给一张长方形的纸和一把小刀,没有笔和尺子,能做出来七巧板吗?我用叠纸的方法对折真的做了出来,真的是太棒了!

我的感悟:

通过自己动手制作七巧板,我感受到了自己动手的乐趣,原来在玩的过程中也能学到很多数学知识,数学其实是很有趣味的.也让我明白了不要小看任何一个问题,遇到困难要多去尝试想办法,学会认真仔细地观察,这样才能真正感受数学带给我们的快乐.我喜欢玩七巧板,让我们发挥想象力,一起动手做一做!

神奇的七巧板范本篇六

1、认识七巧板中图形的名称。

2、在游戏中,大胆地拼接七巧板,变换各种不同的造型,并对造型进行联想。

3、喜欢玩七巧板游戏,对各种不同的形状感兴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经验准备:了解七巧板操作的方法。

物质准备:挂图(老师用七巧板制作的图),七巧板人手一套。

一、讨论交流。

教师:这是什么玩具?七巧板可以怎么玩呢?(孩子可以自由的想象,教师也可在幼儿的建议下用七巧板拼接。)。

二、教师将自己做的七巧板图画挂在黑板上。

1、教师拿出第一幅图画问孩子。

2、教师依次拿出图形与孩子再次观察、讨论七巧板的可以怎么拼。

三、结尾。

师:孩子们,看了这么多有七巧板拼成的图形。那你们想不想自己也用七巧板拼一拼啊?(想)由孩子自己想一想怎么拼。

孩子们,今天发的七巧板可以带回家,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拼一拼好不好。

神奇的七巧板范本篇七

了解七巧板的有趣,能大胆想象,用七巧板摆出各种图案。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七巧板、剪刀活动过程:

引起玩七巧板的兴趣。

出示用七巧板拼成的正方形。提问:这是什么形状?是由哪几个形状组成的?

知道七巧板是由7块形状板组成的,可以拼出各种不同的图案。

出示“七巧板房子”,观察、讨论是如何拼的、还能用七巧板拼出什么。

幼儿操作。

用剪刀沿实线将操作材料剪成七巧板。

摆一摆,拼一拼。

相互欣赏、交流。

向同伴介绍自己用七巧板拼了什么、是如何拼的。(鼓励大胆想象、积极拼摆的幼儿)教后感:这节课上下来,觉得孩子掌握的不是很好,孩子在操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出错,我想:这节还需要再上一节课,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掌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对七巧板很感兴趣,并能大胆想象,用七巧板摆出各种图案。孩子对这节课兴趣高,掌握的快。

现代教育学认为,“儿童的智慧在指间上”。拓展课的特点是以实践为主,学以致用,学生只有亲身实践,才能得到技能的体验,同时学生的成功感也就产生了。本节课,我通过让学生欣赏一组七巧板拼出的美妙图形,刺激学生的创造欲望,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接着让学生介绍有关七巧板的知识,然后,学生对照着七巧板的图形,了解它的构成。最后,给学生开辟了自由的空间,让学生随心所欲地进行拼图创作。人人都动手参与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乐于思考,勇于探索。在拼摆图案时,有的同学想像力很丰富,拼出了与众不同的图案,学生在一次次的成功中形成了积极的情感与态度,在不知不觉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特别是四人一组用七巧板拼出一个故事,学生情绪高涨,纷纷开动脑筋,拼出了一幅幅有趣的图画,讲出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在此过程中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理解和尊重他人的建议,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不足之处,整节课在时间的分配上有欠妥之处,即不应让学生在完成“探究日记”时浪费时间,教师要适当进行指点。应将大块的时间放在学生拼摆几何图形上。

神奇的七巧板范本篇八

今天,在作文课上老师让我们拼七巧板。七巧板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有三角形,有正方形,还有四边形。

我用七巧板拼了两座美丽的房子。我先用正方形当烟囱,又用三角形当屋顶,再用四边形做烟囱的底下,最后用不同大小的三角形拼一个长方形在最下面就好了。

我的额屋子很漂亮,一间给爸爸妈妈住,一件给爷爷奶奶住,她们高兴极了,每天我们在房子里快快乐乐的生活!

神奇的七巧板范本篇九

今天,我在小蜜蜂作文乐园玩了一个游戏,拼七巧板。

老师拿着七巧板给每组发了一份,让我们按照说明书上的图来拼。刚拿到七巧板,我就开心而认真地拼了起来。说明书上的图,有数字,也有动物的图,拿起七巧板我就拼了一个数字1,然后,我又和黄宇豪配合拼出了数字2,心里想,真好玩,真有趣。接着,我们还拼出了许多动物的样子,有骆驼、鸟等。这些简简单单的小木块,而且只有七块而已,却能拼出这么多这么多有趣又好看的图案,我觉得非常神奇,又使我开心地拼了更多的图案,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非常开心的感觉。玩着玩着,我们和另一组同学把各组的七巧板凑在一起准备拼出更大的图案。我们先想了想怎样拼出更大的图案,随着我们慢慢把小木块拼来拼去,就拼出了一只大鸟来,十四块拼在一起比原来的拼图可大多了,接着我们拼出了大天鹅,又拼出了大骆驼,我们心里又开心又得意,不停地拼。

最后,老师叫我们把七巧板复原,第一复原的可以得到一只笔。一听能得到笔,我们连忙想方设法去复原七巧板,可任我们怎么拼,就是不能复原,这时已经有人拼好了,拼不好,只好照着别人复原好的来复原。拼七巧板可真有趣啊!

神奇的七巧板范本篇十

1、通过拼图,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3、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感悟平面图形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创造性地拼图。

课件、七巧板每人一副。

1、今天我们的课堂里来了一位熟悉的朋友是谁呀?

2、多啦a梦给大家变魔术了?像什么?

3、(揭示课题)多啦a梦的魔术宝贝是什么?

4、知道七巧板是哪国人发明的吗?

1、多啦a梦介绍七巧板的来历:七巧板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图形玩具,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他热情好客,发明了一种用6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请客吃饭的小桌子。后来有人把它改进为7张桌组成的宴几,可以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3人拼成三角形,4人拼成四方形,6人拼成六方形这样用餐时人人方便,气氛更好。后来,有人把宴几缩小改变到只有七块板,用它拼图,演变成一种玩具。因为它十分巧妙好玩,所以人们叫它七巧板。到了明末清初,皇宫中的人经常用它来庆贺节日和娱乐,拼成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故宫博物院至今还保存着当时的七巧板呢!18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立刻引起极大的兴趣,有些外国人通宵达旦地玩它,并叫它唐图,意思是来自中国的拼图。用七巧板可以拼成几百种不同的图形,外国朋友对我们的七巧板也很感兴趣,给它取了个神奇的名字叫东方魔板。

设计意图: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这里安排多啦a梦吧变魔术来激发学生的拼图兴趣,又在介绍来历时适时进行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产生迫切想玩东方魔板的愿望,为下一层次的学习作好心理和知识上的准备。

2、认识七巧板。

谈话:学到这里,你知道这么有趣的拼图为什么叫七巧板了吗?七表示什么?

(1)分一分,一副七巧板有几种不同的图形?

(2)数一数,每种图形有几个?

(3)比一比,哪些图形是大小完全一样的?

谈话:巧又巧在哪儿呢,请小朋友们拿出你们的七巧板,我们一起去探寻七巧板的巧妙之处。

1、用两块拼。

(1)谈话:先来简单一点的,用七巧板中的两块拼出我们认识的图形。

(2)集体操作。

(3)指名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

(4)小结: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通过不同的摆放,可以品成我们认识的正方形,三角形,平形四边形这三种不同的图形。

(5)我们还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呢?

2、用三块拼。

(1)集体操作。

(2)指名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交流,要求说出用哪几块板拼出了什么图形。

3、用四、五、六块拼。

(1)谈话:这一次我们要来难一点的,大家可以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要求用七巧板的四块、五块或六块来拼出我们认识的图形。

(2)小组合作拼图。

(3)小组长介绍本组用了哪几块板拼出了什么图形?

设计意图:凡是学生能动手操作的,教师不应示范,不应包办,充分放手让学生操作,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发现、思索、领悟,体会图形的变换,促进思维的发展。

4、用七块拼。

(1)谈话:七巧板不仅能拼出我们学过的图形,还能拼出生活中看到的各种有趣的图形。(欣赏课件)。

(2)你们看看,除了这些,你还能拼出什么,和小伙伴说说。

(3)用七块图形拼出你喜欢的图形,然后全班一起开个展览会。

(4)把作品贴到黑板上。

(5)参观、点评作品。

设计意图:让学生参观、评点作品,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促进了语言与思维的融合,同时也体现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1、欣赏七巧板拼成的图形:兔子、树、人。

2、说说你想到了哪个故事。

3、听故事:守株待兔。

4、思想教育。

设计意图:课后延伸,给学生留有思维空间,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像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