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弟弟的英文怎么读通用 弟弟的英文怎么读音(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30 15:50:10 页码:8
弟弟的英文怎么读通用 弟弟的英文怎么读音(七篇)
2022-12-30 15:50:10    小编:ZT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弟弟的英文怎么读通用一

但是,这星期发生的三件事,使我改变了以往对他的看法。

一、招待同学

今天,曾玉芬来我家做客,我叫她坐下,然后叫弟弟去炒土豆。弟弟听话地炒起了土豆,而且还十分热情地招待了曾玉芬。曾玉芬对弟弟的手艺赞不绝口,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我以前怎么就没发现弟弟的手艺原来那么好!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啊!

二、收集珠子

近来,同学们十分喜欢那些玻璃珠,弟弟也十分喜欢。一开始,我不以为然,但是后来被那地光鲜亮丽的珠子所吸引,便开始收藏这些珠子,而弟弟的珠子都只是一些单调的颜色,当弟弟知道我喜欢这些珠子,他便拿出他所有的“家当”(珠子)全换了好看的,特别的珠子给了我。每一天下课,他总是拿出一些美丽的珠子给我,珠子上面还有一些温度,看着弟弟瘦小的身子,我的心里十分感动。

三、照顾我

这个星期,我因为晚上没盖好被子,发烧了,喉咙干得厉害,他给我端茶送水,盯着我吃药。白天,爸妈去上班了,他坐在椅子上看电视,而我睡着了,醒来时,感觉有点饿,便叫他去帮我炒饭。我以为他会拒绝,他去默默地端来了一碗面条。原来,他料到我醒来肯定会喊饿,便事先煮好了面条,我心里真的好开心,好开心!

自从发生了这三件事后,我开始觉得我弟弟有点可爱了!

你们喜欢他吗?

精选弟弟的英文怎么读通用二

看完《你好,李焕英》,我已经泪眼婆娑,不能自已。.。.。.我仿佛又看到已在天国整整三十五载的父亲,您在天国还好吗?未及成字,泪已潸然……

三十五年——壹万贰仟柒佰柒十五个日日夜夜,我们艰难而又慢慢适应着度过了那些没有您的日子。然而,每一个与您相关的日子,每个和您相连的事和物,都会引起我无限的遐想、思念……您的音容笑貌依然如昔,深深根植于我们的脑海之中。您走了,却把思念和回忆留给了您的儿子。父亲,您感觉到了吗,我想您!

无数次在梦里见到您,您还是老样貌,帅气而又坚毅。在我的眼里,您简直无所不能。您出身天津市武清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听妈妈讲,您就读天津医科大学期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就仅有一双球鞋,每一天清洗,晾干再穿上,有一位同学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偷偷给您买了一双鞋。您虽然贫穷,但学习成绩却是班上最好的,在学校里,您不仅仅担任班长职务,还是学校团总支书记。1966年大学毕业后,因成绩优秀,人才难得,学校特批您留校任教。可是为了感情,您毅然选择与母亲一齐分到了四川华蓥山脚下,一个叫枧子沟,代号598工厂的一个大三线单位的医院工作,直到生命最终一刻……

您十分孝顺。由于家境贫寒,您坚持每月给爷爷寄去30元钱。那时候,您的工资也就仅有42.5元,整整拿了九年,没有涨过一分钱。在我的眼里,您几乎没有吃过什么好东西。我清楚地记得,您有一年去阆中出差,买回一袋牛肉干,您自我都没舍得吃一口,都留给了妈妈、弟弟和我。

您十分敬业,几乎到达了痴迷的程度。有时候一次大的外科手术耗时长达八个小时,而补助费也仅有可怜的八毛钱。第二天,您依然会精神饱满地回到工作岗位,风雨无阻。每一天,不管是否值班,您都会去病房看一看。碰到家境贫寒的,您还自我掏钱给病人买营养品。病人送给您的礼品您却从来不收。给我印象最深刻,是您和母亲一齐看完《人到中年》电影以后,相同的境遇,引起您的共鸣,您第一次流下了眼泪,与母亲谈了很久很久……

您十分疼爱我们。在您病重期间,妈妈给您买了一些营养品和麦乳精,您都悄悄地留给了我和弟弟……。我至今还保留着您给我买的一双白色的“回力牌”球鞋和一件白衬衫。那是我小学毕业那年,我的数学考了100分;语文考了92.5分,您奖励给我的。我一向保存着,看到它们,就仿佛看到您……

三十五年前的五月份,您终因积劳成疾病倒了。在医院的日日夜夜,如同油煎火烤,看着您的生命渐渐衰败,我的心被扯得生痛。.。.。.我们拼尽全力,也没能留住您。从此,世上再没有了那个叫我“镝镝”的人了……1986年5月7日,您永远地走了,去了天国,短短一个月,母亲从110斤瘦到了70斤……

斗转星移,时光流逝。每逢佳节,家人围坐一团,唯缺一人……阴阳两隔的世界,残酷而无奈。愿明月,当空挂,思念连成线。愿清风传递我对您的怀念,愿绵绵细雨带走我的牵挂。仰望明月,我大声呼唤:爸爸,我想念您……

愿在天国的您幸福安康!

精选弟弟的英文怎么读通用三

3月8日——女神节那天,单位组织看电影。体育老师张老师说自己看过了,就把票给我,我邀请老公和我一起看。一位看过电影的朋友给我说,他的女儿看电影的时候,哭了很多次。于是从单位出发的时候,我特意准备了一包抽纸。

下午6:20按时抵达电影院,找到位置,刚坐定屏幕就亮了。电影的开头场景是她和她妈妈一起开心地聊天,妈妈骑着自行车载着她,母女二人一起畅想贾晓玲有出息、有了钱之后的生活。然而,突如其来的一场车祸,让这一切的美好瞬间戛然而止……

病房里贾晓玲守在她妈妈的病床边,妈妈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女儿心中的那份执着与期望让人动容。但最终,妈妈还是走了……这剧情一下子将我拉回到20xx年正月十七的早上!那天学校开学,凌晨四点,保姆阿姨打电话给我,说我妈妈突然不会说话了。我内心一惊,以最快的速度穿好衣服赶到妈妈家。前前后后也就3分钟的时间,妈妈的情况愈加严重,她的眼神焦急而恐惧,我看了愈发心疼,眼泪止不住往下流……渐渐地,妈妈的左胳膊、左腿已经没有知觉,彻底动不了。那一刻,心痛、难过、委屈、恐惧渐渐包围了我,只感到心如刀绞般的疼痛与无力,在心里默默祈祷:上帝啊,我妈怎么就如此可怜呢,她已经瘦成这样,再半个身子动不了,那可怎么办啊!求求您,让她好起来吧!我不能失去她!

理智、有担当的哥哥擦干眼泪,迅速联系120,将妈妈送入市人民医院抢救。接下来在灵宝市医院重症监护室治疗三天,妈妈依然昏迷不醒。焦急与不安中我们兄妹三人再度将昏迷不醒的妈妈转到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抢救。我清楚的记得,那种似乎要失去妈妈的无力与无措感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亦如此时此刻屏幕上的贾晓玲!

影片的结尾,彩色画面与黑白画面相映,一边是乐呵呵坐车外出求学的贾晓玲,一边妈妈是为了省钱,自己步行走回去的背影。那一刻,我泪如泉涌,我的妈妈也是无数次心甘情愿、毫不保留地为我们买好吃的、好穿的,把我们的一切安排得妥妥当当,目送我们远行。但她自己回去时却舍不得坐出租车,经常步行20分钟、30分钟……这一幕,形象地诠释了:龙应台的那一句“所谓父女母子一场,也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的意境,更形象地诠释了华兹华斯的“岁月给母亲忧愁,但未使她的爱减去半分。”的内涵。这将是我们倾其一生也还不完、还不起的恩情!

闭眼细细回味,最经典的那句台词“我的孩子,我只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便在我的脑海久久回荡,不肯离去。是的父母对我们没有更多的要求,有的只是我们的健康、快乐及无条件的爱。清楚地记得,我们兄妹三人中,哥哥,得到父母的关爱、呵护最少。可能是妈妈想培养哥哥男子汉的气质及长兄为父的风范吧?妈妈对哥哥的教育偏于严厉、苛责。后来,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妈妈总感觉内心亏欠我哥哥,看到哥哥目前的成就,妈妈总推塞一句话:“你哥哥能有今天的成就,全凭他努力,我年轻时没曾好好爱护过他。”但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孩,我却真正享受着快乐与健康,幸福成长,也享用了妈妈全部的呵护与爱!

妈妈生病重那几年,我几乎把全部精力用到妈妈身上。细心的陪伴与照顾,使得妈妈很依赖信任我,就如同小时候我依赖信任她一般。生病久了,吃药、打针往往使她痛苦,有些时候她会很果断的拒绝吃饭、服药、打针,阿姨和哥哥、弟弟也常束手无策打电话向我求救,我立刻赶到病房,一边开玩笑安抚她的情绪,一边与她说说我的女儿和儿子的近况,告诉她我的儿子、女儿取得的成绩,她就会开心的像个孩子一样笑起来。告诉她我碰到的教育难题,寻求她的帮助,她就会用不太连贯的语言地表达她的看法,帮我寻求育儿良策。我知道,她心疼她的女儿——我,她还想尽力帮我教育抚养我的一双儿女。于是她就会听话的去吃饭、喝药、打针。

妈妈在抢救室的19天里,每次探望妈妈,我都会和妈妈拍照,然后配上一句温情的鼓励的话。每天写的话都不一样,今天写的是:“陈仙荣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我们永远爱您!”明天写的是:“妈妈我们爱您,希望你快快站起来!”后天写的是:“我最漂亮的妈妈,愿你永远开心快乐!”……妈妈认识字,看到这充满爱意与力量的文字,妈妈顽强的与病魔抗战。

可天不遂人愿,久病不起的妈妈最终还是败给了病魔,永久的离开了我们!但我相信,如果妈妈在天有灵,她一定能感受到我们对她的挂念与祝福:“愿天堂没有病痛,愿母亲如李焕英一样安息!”因为,我们都会好好的!

精选弟弟的英文怎么读通用四

con1();

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又高又挺的鼻子,经常穿一件绿色大衣。没错,那就是我的弟弟。

虽然他长着一张稚气未脱的脸,但是他的言行举止已经暴露他——“诡计多端”。

一次,我在天台收衣服,收完回去时发现门锁了,我第一时间怀疑我弟。寒冷的风吹过天台,我冷得直发抖。万般无奈的我只好使出大招“飞檐走壁”,爬到房间内,我为我的厉害而感到自豪。正当我开门时,突然全身已经火热——原来我弟在门上放了一个热水桶,我推开门水桶就落了下来……我终于体会到了冷热交加的感觉,我当时气得心都快炸了!

我怒气冲冲地下楼拿起一根棍子,准备报复我弟时,他满分作文网https:///却不见了踪影。突然,一颗子弹向我飞来,眼前出现的是装备精良的“特种兵”,我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二话不说逃上楼去,只见被击中的地方发青发紫。我一怒之下,穿上羽绒服,拿起枪向弟弟冲去。

刚迈到一楼父母亲回来了,他们看我手里拿着枪,穿着一身羽绒服,以为我发了神经,举起棍子就是一顿乱揍,要不是我穿得厚,早就没命了!

我向父母申辩,我说:“一切都是弟弟的恶作剧。”但母亲告诉我弟弟正在房里读书,而我成了撒谎人物。

我对“诡计多端”的弟弟又气又恨。作为哥哥的我,总是被弟弟捉弄,但他也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假如哪一天那个家伙不在家,我还有点不习惯呢!

精选弟弟的英文怎么读通用五

亲爱的弟弟:

弟弟,在这姐姐想和你说些话,或许你没机会看见,不过我还是想说!

你总是很调皮,喜欢来捣蛋,来整姐姐,姐姐不会怪你,也不会说你什么,毕竟调皮是小孩的天性!

或许我不能理解你,可能是学业更加繁忙!你总是来烦我,或许只是想让我陪你一起玩耍,像从前那般,你可能挺孤单的!望着姐姐的背影,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姐姐不怪你,姐姐以后会尽量抽时间陪你玩,是姐姐没尽责!

姐姐不是不想陪你玩,不是不想陪你一起写作业,只是时间少,学业繁忙,你可能理解不了!

你总是喜欢哭,可能是爸妈把你惯的吧,总是要着要那,要买这个要买那个。爸妈都会给你买,有时犯错,你总是会把自己的错放在姐姐身上!每每你说一次,我心都碎了!姐姐已经遍体鳞伤了啊,你还在伤口撒盐,姐姐真的很疼!

我知道你害怕妈妈打你,我又何尝不是,或许你还小,什么都不知道!或许姐姐可以原谅你的一切,可你走上社会,没人会像爸妈如此疼你,像姐姐那样包容你!这个社会是很残酷的,你必须要明白!

等你踏上社会你就会明白,这是为你好,听姐姐一句劝好吗?因为以后属于你的世界,不是外界能够轻易进去的!

精选弟弟的英文怎么读通用六

亲爱的晋升弟弟:

你好!

今年暑假,我们在福建长汀相见,玩得非常愉快。现在离开了才一个多月,可是我却很想你了。你还没到过南京,国庆期间我想请你到南京来游玩。

我先和你说一说南京吧。南京是座美丽的城市,它是四大古都之一,有着6000多年的文明史。它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它还有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的美誉。

南京山环水抱,葱茏毓秀。它依山傍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古迹众多,到处都有时代侵蚀的痕迹。

南京有一条河叫秦淮河,它是南京的母亲河。这条穿城而过的河流给南京留下了无数美妙的画卷。秦淮河两岸风景迷人,特别是到了晚上,坐上游船。沿着秦淮河,欣赏两岸的夜景美妙极了!两岸灯光亮起,流光溢彩。河岸两边的古建筑散发出悠久的文化气息。明城墙也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雄伟。夫子庙的建筑群古色古香,漫步其间,让你体味到明清时代市井繁荣。中华门气势雄伟,壁垒森然,仿佛耳边又战马嘶鸣。

城东边最著名的景点要数中山陵,明孝陵了。掩映在绿色的紫金山中,让人流连忘返。国庆你来到的时候,正是桂花飘香的季节,我一定要带你去闻桂花。让你爸这美好的气息闻个够,带回福建美美地品味。

我们还可以去三面环水、碧波荡漾的“金陵明珠”玄武湖。划着小船,吹着微风,感觉好极了!

哎呀,光顾着和你说玩,都忘了带你去品尝南京美食了。夫子庙的秦淮小吃举世闻名,不容错过。鸡汁回卤干、油炸臭豆腐、鸭血粉丝汤、雨花石汤圆、凉粉、豆腐脑……一定吃到你肚皮发撑。还有栖霞山的素斋,也别具风味埃

在你回去之前我要挑选一些云锦织品,再买些桂花鸭,捎上几盒雨花石。请你一定带回去给福建的亲友分享。

不说了,再说下去我怕你就要迫不及待了吧。我在南京等着你,你一定要来哦!

祝你生活愉快,学习进步!

你的哥哥 张佳景

xx年10月10日

精选弟弟的英文怎么读通用七

8月17日,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迎来了100周岁生日。北京友谊医院举行了简朴的仪式,为老人庆贺生日。面对鲜花和蛋糕,老人默默许下心愿:“愿人类早日消灭麻风病,愿天下再无麻风病!”

李桓英,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她选用的短程联合化疗方案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并在全球推广,让数万名麻风病人重获新生。她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全球麻风病防治事业,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重大贡献。

“作为中国人,我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把我最好的年华奉献给祖国”

李桓英,1921年8月17日出生于北京。1945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1946年,前往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攻读细菌学和公共卫生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微生物学系助理研究员。

1950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李桓英因成绩优异,被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推荐担任世卫组织首批官员。任职7年间,她被派往亚洲、美洲等许多地区,为遏制传染病蔓延作出艰苦努力,受到世卫组织的好评。

1957年,在李桓英工作期满时,世界卫生组织主动提出与她续签合同。然而,李桓英亲眼看到不少国家由于贫穷而导致疾病流行,深感新中国更需要自己。

“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正是急缺人才之际。我曾在美国杂志上看到过钱学森的名字,当听到他毅然回国的消息时,内心有了很深的触动。作为中国人,我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把我最好的年华奉献给祖国。”李桓英回忆说。

当时,李桓英全家已移居美国,父母兄妹都希望她留在美国。但是,她婉言谢绝了世卫组织的邀请,瞒着家人,只身一人绕道伦敦,几经周折,于1958年从莫斯科回到了祖国。这一年,她37岁。

从此,在漫长的岁月中,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风雨交加,她都无怨无悔;无数次的亲情召唤,都不能改变她报效祖国的决心……

李桓英说:“很多人问过我,当初已经离开祖国那么多年,为何选择回国?我都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们:因为我是中国人,我在北京出生,不能忘本。”

1978年底,李桓英调入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时任所长钟惠澜院士让李桓英以访问学者的身份,由世卫组织资助出国考察,其中包括访问美国等6个国家的麻风病中心。

1980年,李桓英来到美国,为父母扫墓,并与弟弟妹妹团聚。这一次,她又坚定地拒绝了亲人们的挽留。在详细考察了美国的医疗成果后,李桓英如约返回祖国。

“只要是我认准的事,就决不回头。”李桓英说:“我是中国人,我的根在中国,我的事业在中国。离开了祖国,我的人生还有何价值?”

李桓英认为,自己一生最正确的选择就是能够回到祖国、报效祖国。她说:“我在国外跑了那么多国家,漂来漂去,就像浮萍似的,没有根。你要做事业,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国家。”这,就是她的赤诚爱国之心。

“当医生不能怕!这就好像战士都知道子弹厉害,上了战场不照样往前冲”

麻风病是人类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20世纪初,全世界没有特效药,唯一的办法就是隔离病人。

1980年,李桓英被派往世卫组织做访问学者。她了解到,世卫组织正在研究一种联合化疗的新方法,药物配方已经完成,但是缺乏临床试验数据。为此,李桓英从世卫组织申请到了免费药物和项目支持。

在云贵川的项目试点村,为了拉近与麻风病人的感情,李桓英从不穿戴任何防护服与麻风病人接触,以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此后,李桓英每到一个村寨,都会受到村民的欢迎:“北京来的女医生,不怕麻风!”

为了推广短程联合化疗方案,她走家串户,不辞劳苦。渴了,舀起病人家的水,仰头就喝。病人试探着同她握手,她便拉着病人的手长时间不放。见到老病人,她总是亲切地拍拍肩膀,甚至还主动拥抱。

“当医生不能怕!这就好像战士都知道子弹厉害,上了战场不照样往前冲?”李桓英说。

多少年来,李桓英一直奔波在贫困边远地区。云贵川3省7个地州59县,每一个有麻风病人的地方都有她的足迹。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南醒村曾是一个“麻风寨”。1990年4月17日,南醒村“麻风寨”的帽子被彻底甩掉了。南醒村更名为曼喃醒,傣语意为“新生”。

经过不懈努力,李桓英将麻风病人的服药时间缩短至两年,使麻风病人从原来的11万人下降到不足万人,且年复发率仅为0.03%,大大低于世卫组织规定的年复发率小于1%的标准。

1994年,李桓英选用的世界卫生组织短程联合化疗方案在全球推广。1996年,她率先在国内开展“消除麻风特别行动”,首次提出了麻风病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相结合的模式,被称为“全球最佳的治疗行动”。20__年,李桓英获得首届“中国麻风防治终身成就奖”。

“治愈患者给医者带来的心灵慰藉,是任何酬劳都不能取代的”

20世纪70年代,李桓英来到苏北农村,第一次见到麻风病人。当时的医务人员头戴防护巾,身穿隔离衣,手戴胶皮手套,场景令人恐惧……然而,看到病人被疾病折磨的样子,李桓英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她暗下决心:一定要让麻风病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我们不能怕病人,而要爱病人。”在日常诊疗中,她总是用微笑告诉人们:麻风病人不可怕。每当遇到穷困家庭的患者,李桓英总是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照顾,捐钱捐物,从不吝惜。

20__年3月,一名来自河南的麻风病患者前来就诊。经了解,这家人中竟有5名新发麻风病患者,平时以捡拾垃圾为生。李桓英看到患者的脚部感染,又着急又心疼。她当即拿出随身携带的1000元钱,作为患者的生活补助。

20__年5月,一名年仅24岁的男性患者前来就诊,当时他手部已感染,发生了隐匿骨髓炎,需要手术。李桓英说:“患者这么年轻,一定要为他的将来着想。”随后,她联系了医院骨科主任会诊。由于患者有绿脓杆菌,李桓英又亲自帮忙联系,找到了能做手术的机构和医生。很快,患者接受了扩创及死骨摘除术,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1993年,云南省文山县有一名高三女学生,临近高考前被诊断为麻风病。此时,李桓英正好来到文山,立即仔细为她检查,并耐心地开导:“现在得了麻风,就像得了一块皮肤癣,只要联合化疗一周,就失去传染性了,你可以边学习边治疗,最多两年就能治好!”后来,这名女学生考上了大学,并成为一名教师。

李桓英说:“治愈患者给医者带来的心灵慰藉,是任何酬劳都不能取代的。能治好患者的病,是我这一生最大的幸福。”

“能够作为党员为医学事业奋斗余生,这就是我最重要的心愿”

20__年12月27日,是李桓英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

这一天,已经95岁高龄的李桓英特意围了一条大红的羊绒围巾。她仔细捋顺两鬓的头发,庄严肃立。站在一群新党员中间,她举起右拳,苍老的声音饱含真诚和笃定:“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她终于梦想成真,光荣地成为一名党员。

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李桓英说:“入党和做研究一样,都是追求真理。能够作为党员为医学事业奋斗余生,这就是我最重要的心愿。”

几十年来,李桓英解决了许多麻风病防治领域的重大策略和关键技术问题,为全球实现消灭麻风病的目标提供了重要依据。近年来,她带领课题组进入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开展麻风病早期诊断、耐药基因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取得了不少创造性突破。

“麻风病的历史,在我们这一代该终结了!”如今,李桓英依然关注着全球麻风病防治进展。她说:“虽然中国已基本消灭了麻风病,但还没有彻底消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她殷殷嘱咐前来探望的后辈,科研工作者不能停下创新的脚步,这是党和人民的重托。

疾病无国界,大爱无疆界。为了实现一个没有麻风病的世界,一位百岁老人依然在奋力前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