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有关文言文陈情表知识点总结通用(通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9:36:59 页码:13
2023年有关文言文陈情表知识点总结通用(通用13篇)
2023-11-18 09:36:59    小编:ZT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工作和学习方法,以提高效率。写总结前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范文,借鉴其写作技巧和思路。通过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写总结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有关文言文陈情表知识点总结通用篇一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2、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

3、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

4、用“为”表判断。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不能说是设法生财)。

5、用“乃”表判断。

“是乃狼也。”(这是狼)。

“电脑乃高科技用具。”(电脑是高科技用具)。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夫战,勇气也。(《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胄。(同上)。

省略现象。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多省略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事迹()计日以还。……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左传?曹判论战》)。

2.省略谓语。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例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同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省略宾语。有动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司马迁《陈涉世家》)。

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沈括《活板》)。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司马迁《鸿门宴》)。

有介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竖子不足与()谋。(同上)。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4.省略介词。文言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例如: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苏轼《石钟山记》)。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张博《五人墓碑记》)。

有关文言文陈情表知识点总结通用篇二

《陈情表》是高中生学的文言文,下面是文言文《陈情表》译文及注释,为大家提供参考。

译文。

臣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死去。我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年幼丧父,便亲自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不能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但祖母刘氏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离开她。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先前有名叫逵的太守,察举臣为孝廉,后来又有名叫荣的刺史推举臣为优秀人才。臣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的侍从。我凭借卑微低贱的身份,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怠慢不敬。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县的长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我很想奉旨为皇上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

我想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况且我孤单凄苦的程度更为严重呢。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而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我如果没有祖母,无法达到今天的地位;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不能废止侍养祖母而远离。

我现在的年龄四十四岁了,祖母现在的年龄九十六岁了,这样看来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很长,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很短。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能明白知晓的,天地神明,实在也都能明察。希望陛下能怜悯我的诚心,满足我微不足道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我怀着像犬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

注释。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臣下对君王指陈时事、直言规劝抑或使之改正错误的文体。

有关文言文陈情表知识点总结通用篇三

1居居十日过了居住。

2走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跑走。

3再一股作气,再而衰第二次又。

4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护城河水池。

5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停驻质量差;次数。

6戾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暴戾。

7令何患令名不彰耶美好的命令。

8寻未果,寻病终不久寻找。

9狱小大之狱,虽不能察案件监狱。

10坐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坐下。

11渠问渠哪得清如许它(他)水渠。

12微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微小。

13迁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官吏调职迁移。

14形无案牍之劳形身体形状。

15鄙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目光短浅卑鄙。

16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低下品质低下。

17牺牲牺牲玉帛,弗敢专也祭祀用的物品为正义事业而奉献。

18亲戚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父母兄弟等姻缘亲属。

19交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错相通交通运输。

20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儿女男性的配偶。

21绝境同上与世隔绝的地方山穷水尽的地步。

22无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更不必说条件关系连词。

23几何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多少数学学科之一。

24开张诚宜开张圣听扩大开业。

25会计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聚集商议财务人员。

倒装句。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3)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4)介宾结构后置。

(1)主谓倒装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a介宾倒装例: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可译为“为什么”微斯人,吾谁与归?“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装,可译为“我和谁同道呢?”b谓宾倒装例:何有于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装。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时,一般放在谓语的前面。可译为“有哪一样”。孔子云:“何陋之有?”“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例:僵卧孤村不自哀“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装,可译为“不为自己感到悲哀”。“自”,代词,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前置。另如“忌不自信”,“自信”即“信自”,意相信自己。

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于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例: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莲之爱”即“爱莲”的倒装,可译为“喜爱莲花”。“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孔子云:“何陋之有”“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四、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表示强调。例:是以谓之“文”也。“是以”是“以是”的倒装,可译为“因此”。“是”是指示代词,指代前面的原因。

五、其他,表示强调。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关山度”是“度关山”的倒装。可译为“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道道山”。

(3)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一、“中心词+后置定语+者”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亭翼然临于泉上”是“翼然临于泉上亭”的倒装,定语后置,可译为“一座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上的亭子。”

二、“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三、数量词做定语后置例: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4)介宾结构后置。

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例:何有于我哉?全句为“于我有何哉”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例:屠惧,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扔给它”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尉首”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

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2、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

3、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

4、用“为”表判断。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不能说是设法生财)。

5、用“乃”表判断。

“是乃狼也。”(这是狼)。

“电脑乃高科技用具。”(电脑是高科技用具)。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夫战,勇气也。(《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胄。(同上)。

省略现象。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多省略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左传?曹判论战》)。

2.省略谓语。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例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同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省略宾语。有动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司马迁《陈涉世家》)。

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沈括《活板》)。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司马迁《鸿门宴》)。

有介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竖子不足与()谋。(同上)。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4.省略介词。文言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例如: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苏轼《石钟山记》)。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张博《五人墓碑记》)。

1、多读:不仅要读课本,而且要读读本,可能的话,尽可能阅读一些文言作品,扩大自己的视野。

2、多背:意思是指,凡是老师要求背诵的课文,最好能一字不落的把它背诵下来。倘若你可以坚持到底,那么你就自然掌握了古人的用语习惯和遣词造句的方法,文言文的能力就自然而然地提高起来。

3、多练: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捷径之一,不仅要认真完成课后训练,而且要多做相关的字词句的分类训练,以拓展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1、课前预习,除了结合脚注疏通文意之外,还应当进行详细的圈点勾画,结合语境,反复揣摩,找出自己暂时还无法理解的东西,对那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一定要加倍注意。当然,有条件的话,还应当搜集相关的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在预习的时候,千万别忘记了反复诵读课文,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将不懂的地方制作成问题卡片,以便上课时及时与老师交流或互动,切忌不懂装懂。

2、课后复习,不仅可以巩固学习成果,而且还可以加深理解,触类旁通,培养自己的迁移能力。因此,同学们一定不要贪图省事儿,要是上课听听就了事,那么,你就有可能到头来,自己什么也得不到!

有关文言文陈情表知识点总结通用篇四

整体感知。

理解本文,首先要对写作背景有所了解:司马氏集团灭蜀后,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也是其中之一;李密是亡蜀降臣,如不应诏,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不与司马氏王朝合作,招来杀身之祸。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屠杀建立了西晋政权,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以“孝”治理天下。李密至孝,与祖母相依为命,写此奏章,陈述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提出终养祖母的要求。文中所写,皆是真情实意。为了唤起武帝的怜悯心,作者不是直陈其事,而是凄切婉转地表明心意,围绕着“情”“孝”二字反复陈述自己家庭不幸,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表达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顺祖母的哀哀衷情。

第一部分:陈述家庭的不幸和祖孙相依为命的情形。先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八字,概括自己的坎坷命运。然后讲述幼年时期失父失母,孤苦多病,全赖祖母抚养,说明“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再述家门人丁不旺,祖母疾病缠身,说明“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这段内容,是陈情不仕的唯一事实根据。作者写得凄切尽情,以使武帝对自己由恼怒峻责化为同情怜悯。

第二部分:写朝廷对自己优礼有加,而自己却由于祖母供养无主,不能奉诏的两难处境。先以“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表达自己对晋武帝的感激之情,再历叙州郡朝廷优礼的事实。然后明确提出奉诏奔驰和孝养祖母的矛盾,为下文留下悬念。

第三部分:提出了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纲领,陈述自己的从政经历和人生态度,并再次强调自己的特别处境,进一步打消了武帝的疑虑,求得体恤。针对上文留下的孝顺祖母和回报国恩之间的两难选择,这段首句即言以孝治天下是治国纲领,言外之意是孝养祖母虽为徇私情,却也不仅合情亦合理合法,并为下文乞终养给出了理论根据。随后说自己出仕蜀是图宦达,不矜名节,打消武帝疑虑。再以祖母病笃,说明自己确实不能远离出仕。

第四部分:明确提出陈情的目的“愿乞终养”,先尽孝后尽忠。作者先比较自己和祖母年岁,说明尽孝之时短,尽忠之日长,然后提出“终养”的要求。再极其诚恳地说明自己的情况,是天人共鉴。表达自己对朝廷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忠心。

亚里士多德说:“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机下,以适当的方式发生的感情,才是适度的最好的感情。”作者正是运用了最恰当的`抒情方式,终于打动了晋武帝,使他看了表章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诏”,允其不仕。

需要指出的是,作者愿意“尽节”于皇帝,是出于感恩图报的心情,不能跟报效国家同日而语。

教学建议。

一注意体会作者的真挚感情。

本文是写给皇帝的信,以叙事为主。在叙事中包含着作者真挚的感情。诵读时,要注意文章的层次,做到有表情地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体会文中抒发的感情。

二本文多四字句(五至七字句,可以看作加统领字的四字句),读来容易朗朗上口,铿锵有力。

但在以四字句为主的同时,又杂以其他句式,构成了句式的错综变化,音韵和谐。诵读时要加以体会,读出文章的节奏感。

有关文言文陈情表知识点总结通用篇五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王勃《滕王阁序》)。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有关文言文陈情表知识点总结通用篇六

1、鉴赏荆轲形象,注意所用表现手法。

首先,作者善于通过人物的对话和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荆轲和樊於期的对话,荆轲先用话挑起樊於期对秦的仇恨,再问樊於期对这样的深仇大恨怎么办,然后针对“顾计不知所出耳”的表示,试探地提出了既能为樊於期报仇,又能保全燕国的计划,一层进一层,结果是樊於期慷慨陈辞,毅然自刎。见秦王时“秦武阳色变振恐”,“荆轲顾笑武阳”而向秦王作了解释,在千钧一发之际,镇静的神态和得体的言辞消弥了危机。这些对话,既表明了事态的逐步发展,也描写了荆轲的精细、沉着,在紧要关头不慌不忙,随机应变。

其次作者善于通过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来突出人物性格。以太子丹的急躁粗疏,头脑简单跟荆轲遇事审慎,三思而行对比,以突出荆轲的深沉多谋。又如写武阳在紧急关头神态失常,同荆轲的镇定自若对比,突出了荆轲的机智勇敢。

2、鉴赏作者交织描写场面的笔法。

如“易水送别”的“白衣冠”“击筑”“和而歌”“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各种现象综合成一个充满悲壮气氛的场面,有极为强烈的感人力量。这是刺秦前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高潮,也是这篇文章感人肺腑,千古传诵的闪光章节。在这一情节中,荆轲的内心世界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展现。面对浑身着素的送行的人们和风寒水冷的自然环境,荆轲用慷慨悲歌来表达自己对于高渐离等知己者生离死别的悲凉心情,抒发自己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荆轲在太子丹对他缺乏足够的了解、信任和尊重的情况下仍然决心履行自己的诺言,这更增添了故事的悲剧色彩,这一情节也暗示了整个事件的悲剧性结局。荆轲的歌声由凄切悲凉转为慷慨激昂,送行的人们也由感动、惜别转为激愤、激励。就在这激动人心的壮烈场面中,荆轲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献身刺秦的征途。“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跃然纸上。又如,刺秦王时,荆轲的动作,秦王惊起拔剑不出,环柱而逃的狼狈相,群臣的惊愕,侍医的掷药囊,左右呼“王负剑”,一直到荆轲“身被八创”,“箕踞以骂”。在极短的时间里,写了秦王殿庭上下的情状,写动作、写表情、写高呼、写怒骂,组织成一个惊心动魄的壮烈场面。

3、准确评价荆轲和荆轲刺秦王的行动。

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从荆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太可能。

1、把握全文中心事件,理顺故事情节的发展线索:

全文以烛之武说退秦军为中心。故事先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接着写郑国君决定通过外交途径来解除危机,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郑伯自责,情真意切感动烛之武,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决定只身见秦伯。进而阐述保存郑国对秦的好处,利用秦晋的矛盾,指出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使秦国意识到与晋订立盟约不助郑的危险,终于达到秦郑为盟的结果。

2、鉴赏烛之武说服秦穆公的思路:

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大体说来分为五步: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这段说辞只有125字,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若秦穆公明白了这一层,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

3、分析烛之武、佚之狐、郑伯等主要人物形象: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时,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是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则是个勇于自责的上级领导人。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4、鉴赏课文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性:

课文人物形象塑造主要运用正面描写的方法。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另外,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

1.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古人坐的姿势是:两膝着地,两脚脚背朝下,臀部落在脚锺上。现在在亚洲的某些国家如朝鲜、日本同样保留着这种做法。如果将臀部抬起上身挺直,就叫长跪,又叫跽,这是将要站起来的准备姿势,也表示对别人尊敬。按剑而跽是一种下意识的准备自卫的动作。樊哙侧举盾牌,撞到卫士,头发直坚,眼眶似裂,瞪眼看着项羽,项羽被这一突发的情况弄的措手不及,只能按剑而跽。

2.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古代人的饮食习惯和现代人不同,古人一天吃两顿饭。第一顿饭叫做朝食。在《鸿门宴》中,项羽听说刘邦欲占关中,于是大怒,抛出“旦日飨士卒”的号令,旦日是一大清早,本来是不吃早饭的,项羽的意思是提前开饭,早早进军,表现了他急不可耐的心情。

3.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玉是古人重要的配饰之一,不仅因为玉很贵重,为统治者专有,而且玉还被赋予了某些神秘的色彩。玦,属于环形玉,即缺了一块的环形玉。又因为玦的名称来源于“决”,形状又是环形断开,所以古人用玦寓意决断。范增应经看出项羽的优柔寡断,并无心伤刘邦,又由于在席间,只能暗示。

4.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肉在器皿中煮熟之后,古人用匕首把肉取出放在一块砧板上,这块板叫做“俎”。然后把俎移到席上,用刀割着吃。《鸿门宴》中又见“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樊哙是后闯进去的,身份又低,自然没有他的席位。但他复盾为俎,以剑代刀,吃的既有气魄又“合礼”。

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1首先阅读全文、把握主旨。

阅读理解是必须要经过阅读的,初中阅读理解一般是以叙事、叙人类的文章,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首先要先通读一下全文,先阅读懂大概的意思是什么,然后理清文章作者的思路,学会归纳每一句每一段、每一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

阅读的事实一定要注意,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含义,阅读理解的最基本含义就是要阅读者去理解文章中作者的意思,理解上去了才能做出答案。

2学会概括某段中的大意。

阅读理解解题的时候首先要学会概括出一段话中的一个意思,同时能找出文章中某段话与某段话的意思有没有紧密的联系,也就是找出所谓的中心意思。

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找出中心语句,并且同时要在理清句与句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抓住贯穿全段的中心意思,用自己的话准确概括,抓住文章中心的主题,才是做阅读理解的关键。

常见谚语、名言、对联。

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有关文言文陈情表知识点总结通用篇七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

今:“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7.南至于句无句,通“勾”。

8.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帅,通“率”,率领。

9.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娶妻。

10.将免者以告免,通“娩”,分娩。

11.三年释其政政,通“征”,征税。

12.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切磋。

13.无不铺也铺,通“哺”,给人食物吃。

14.无不歇也欼,通“啜”,给人水喝。

15.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有,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5.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古:像爪和牙一样,指帮助者或得力助手;

今:比喻坏人的党羽。

6.将不可改于是矣古:对这种局面;今: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7.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古:原野;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16.徐公来,孰视之孰,通“熟”,仔细。

9,今齐地方千里古:土地方圆;今:指某一区域。

17.少益耆食耆,通“嗜”,喜爱。

18.必勿使反反,通“返”,返回。

19.无乃尔是过与与,通“欤”,句末语气词。

20.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2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花白。2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通“途”,道路。

23.虽有槁暴有,通“又”,又,再。

暴,通“曝”,晒。

2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才智。

25.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26。泾流之大泾,通“径”,直。

27.不辩牛马辩,通“辨”,分辨。

28.合从缔交。

涂,

从,通“纵”。合从,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29.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困顿,失败。

30.陈利兵而谁何何,通“呵”,呵问。

31.始皇既没没,通“殁”,死。

32.而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兴起。

33.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影子。

34.距关距,通“拒”,把守。

35.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使进来。

36.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37.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背叛。

38.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39.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嫌怨,隔阂。

40.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4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如果不这样。《兰亭集序》。

42.虽趣舍万殊趣,通“趋”,往,取。

43.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犹如,如同。

44.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45.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

古今异义。

10.太后明谓左右。

古:近臣、属下、侍奉在身边的人员等;今:左和右两方面,或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概数。

11.年几何矣。

古:多少;今:指数学的一门学科。

12,至于赵之为赵。

古:是动词“至”与介词“于”的连用,译为“到,上推到”;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外提起一事。

13.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古:把当做,让做;今:认为。

14.是社稷之臣也。

古:此,这,代词;今。

15.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古:诸侯的封地称今:“国”指国家,《寡人之于国也》。

16.河内凶古:谷物收成不好,

17.弃甲曳兵而走。

古:跑,逃跑;今:行。

18.是使民养生丧死无,古:供养活着的人;

有关文言文陈情表知识点总结通用篇八

1.通假字。

(1)夙遭闵凶(通“悯”,怜悯)。

(2)五尺之僮(通“童”,童仆)。

(3)常在床蓐(通“褥”,草席)。

(4)四十有四(通“又”)。

(5)零丁孤苦(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2.古今异义。

(1)九岁不行。

古义:不能走路今义:不可以或能力不够。

(2)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古义:成人自立.今义:(组织、机构等)正式建立。

(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古义:报答今义:向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

(4)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古义:优秀人才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

(5)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古义:申诉,诉说今义: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

(6)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古义:辛酸苦楚,苦衷今义:身心劳苦。

(7)臣欲奉诏奔驰。

古义:赶快往前今义:很快地跑。

(8)拜臣郎中。

古义:尚书部的属官今义:中医医生。

3.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动词。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离)/。

(2)形容词作名词。夙遭闵凶(忧患不幸的事)/猥以微贱(微贱的身份)/沐浴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凡在故老(年老之人)。

(3)名词作动词。且臣少仕伪朝(做官)/举臣秀才(做秀才,为秀才)/察臣孝廉(做孝廉,为孝廉)/少多疾病(患疾病)。

(4)名词作状语。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一天天地)/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像犬马一样)。

(5)动词的使动用法。臣具以表闻(使……知道)。

(6)动词作名词。臣之进退(是否出来做官之事)。

4.一词多义。

(1)矜犹蒙矜育(动词,怜惜)。

不矜名节(动词,自夸)。

夙遭闵凶(名词,通“悯”,指可忧患的事)。

(2)悯悯臣孤弱(动词,悲痛,怜惜)。

门衰祚薄(形容词,浅薄)。

有关文言文陈情表知识点总结通用篇九

2、常在床蓐。

3、四十有四。

二、词。

(一)古今异义。

1、九岁不行。

2、至于成立。

3、奉诏奔驰。

4、沐浴清化。

5、告诉不许。

6、臣之辛苦。

(二)活用。

1、刘病日笃。

2、谨拜表以闻。

3、臣具以表闻。

4、外五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三)重点实词。

1、险衅。

2、慈父见背。

3、夙遭悯凶。

4、终鲜兄弟。

5、门衰祚薄。

6、察臣孝廉。

7、举臣秀才。

8、供养无主。

9、拜臣郎中。

10、除臣洗马。

11、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12、责臣逋慢。

13、苟顺私情。

14、犹蒙矜育。

15、不矜名节。

16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17、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18、庶刘侥幸。

三、句。

(一)特殊句式。

1、而刘夙婴疾病。

2、则告诉不许。

3、今臣亡国贱俘。

(二)固定词组。

1、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2、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三)翻译。

1、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2、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4、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5、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有关文言文陈情表知识点总结通用篇十

七月既望。清风徐来。举酒属客歌窈窕之章。月出于东山之上。白露横江。纵一苇之所如。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于是饮酒乐甚,。歌曰:“,击空明兮溯流光。,望美人兮天一方。”,倚歌而和之。,如怨如慕,,余音袅袅,。舞幽壑之潜蛟,。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客曰:“‘乌鹊南飞’?西望夏口山川相缪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下江陵舳舻千里酾酒临江固一世之雄也?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驾一叶之扁舟。寄蜉蝣于天地。哀吾生之须臾。挟飞仙以遨游。知不可乎骤得。”

苏子曰:“?逝者如斯,;盈虚者如彼,。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而又何羡乎!,物各有主。,虽一毫而莫取。,与山间之明月,,目遇之而成色,,用之不竭,,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洗盏更酌。杯盘狼籍。不知东方之既白。

有关文言文陈情表知识点总结通用篇十一

角:1、吹奏的乐器(鸣角振铃)2、吹号角(且角且走)。

借:1、借(每假借于人)2、依(愿借子杀之)3、即使(借第令毋斩)。

尽:1、没有了(担中肉尽/林尽水源)2、全部取得(利尽南海)3、尽量,尽可能(进尽忠言)。

就:1、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2、完成,达到3、即使。

居:1、过了(居十日)2、停留(不可久居)。

举:1、传扬(死即举大名耳)2、发动(举大计亦死)3、被举用(管夷吾举于市)4、参加(董生举进士)5、全(举国欢庆/举世无双)。

具:1、同"俱",全、都(具答之)2、具有(各具情态)。

决:1、判断(孔子不能决也)2、分别(意难决舍)3、断然(故决然舍去)。

绝:1、隔绝2、极点(以为妙绝《口技》)3、停止,消失(群响毕绝《口技》)。

开:1、散开(日出而林霏开)2、放晴(连月不开)3、打开(旁开小窗)。

可:1、大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2、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苦:1、苦于(苦秦久矣)2、使……苦(苦其心志)3、愁(何苦而不平)。

乐:1、以……为乐(太守之乐其乐)2、使……快乐(钟鼓乐之)3、乐趣(而不知人之乐)4、欢乐、快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类:1、类似(绝类弥勒)2、同类(不与培塿为类/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利:1、有利的(天时不如地利)2、锐利(兵革非不坚利/怀抱利器)3、认为……有利可图(父利其然)4、物资(利尽南海)。

隶:1、属于(世隶耕)2、跟着(隶而从者)。

良:1、真,实在(良多趣味)2、善良(此皆良实)。

临:1、面对、对着、当着(执策而临之/把酒临风)2、来到,在(临溪而渔/临池学书)3、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4、将要(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鳞:1、像鱼鳞一样(鳞浪层层)2、鱼(呷浪之鳞)。

令:1、命令。(乃令符离人葛婴)2、让,使。(忿恚尉,令辱之)3、指县令。(陈守令皆不在)。

妙:1、奇怪(妙无一人肯泊岸)2、奇妙(以为妙绝)。

有关文言文陈情表知识点总结通用篇十二

(1)今臣亡国贱俘(直接表判断)。

(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非”表否定判断)。

(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非”表否定判断)。

2.倒装句。

(1)急于星火(于星火急,介宾后置)。

(2)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臣于陛下尽节之日长,介宾后置)。

3.被动句。

而刘夙婴疾病(动词“婴”本身具有被动语态)。

有关文言文陈情表知识点总结通用篇十三

1、木室中绳,輮以为轮。(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有:同“又”。暴:同“曝”,晒干.)。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天赋,资质.)。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教授.)。

6、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同“凭”.)。

8、山川相缪。缪:同“缭’、连结,盘绕。)。

9、举匏尊以相属。(尊:同“樽”,酒杯.)。

10、自余为人。(:同“戮”,刑辱.)。

11、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趣:同“趋”,往,赴)。

二、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

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攻占)。

4、顺流而东(东进)。

5、卧而梦(做梦)。

6、故为之文以志(写文章)。

7、外与天际(交会)。

(二)名词作状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天)。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

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

5、日与其徒上高山(每天)。

6、四望如一(名词用作状语,向四面;数词用作形容词,相同)。

(三)形容词作名词。

1、其曲中规(弯曲的弧度)。

2、吾未见其明也(高明的地方)。

3、絮青缭白(青山,自水)。

4、自远而至(远处)。

5、穷山之高而止(顶点)。

(四)形容词做动词。

1、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

2、穷回溪(走到尽头)。

3、穷山之高而止(走到尽头)。

(五)使动用法。

1、舞幽整之潜蛟(使…··起舞)。

2、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

(六)意动用法。

1、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2、而耻学于师(以……为耻.)。

3、孔子师郯子(以……为师。)。

4、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侣,以……为友.)。

5、始指异之(以……为异.)。

三、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

古义:把……做成。

今义:认为。

2、金就砺则利。

古义:文中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4、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

6、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无论。

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

7、吾从而师之。

古义:跟随、而且。

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8、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

今义:许多人。

9、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小学教育的阶段。

10、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一种游戏方式。

11、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12、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旷远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13、于是饮酒乐甚。

古义:在这个(时候)。

今义: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14、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古义:这样之后。

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15、颓然就醉。

古义:倒喝,文中指身子倾倒的样子。

今义:精神萎靡不振。

16、游于是乎始。

古义:从此。

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四、虚词归纳.。

(一)而。

1、连词,表转折。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4)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5)惑而不从师。

(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7)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8)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9)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10)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

(11)而不知其所穷。

(12)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13)小学而大遗。

2、连词,表修饰。

(1)吾尝终日而思矣。

(2)吾尝跂而望矣。

(3)登高而招。

(4)顺风而呼。

(5)则群聚而笑之。

(6)倚歌而和之。

(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8)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9)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3、连词,表递进。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连词,表并列。

(1)蟹六跪而二螯.

(2)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3)侣鱼虾而友麋鹿。

5、连词,表承接。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2)人非生而知之者。

(3)吾从而师之。

(4)择师而教之。

(5)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6)拔草而坐,倾壶而醉。

(7)卧而梦。

(8)觉而起,起而归。

(9)自远而至。

6、连词,表因果。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7、连词,表条件。

穷山之高而止。

8、与“己”运用,表陈述语气。

如是而已。

(二)焉。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之,从这里)。

2、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兼词,于之,从这里)。

3、积善成德,而神明白得,圣心备焉(句末语气助词,了)。

(三)之。

1、代词.。

(1)青,取之于蓝(代靛青)。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代“冰”)。

(3)人非生而知之者(指代知识、道理等)。

(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指代童子)。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

(6)郯子之徒(代词,这)。

(7)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8)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

(9)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10)取之无禁,用之不褐(代词,它们)。

(11)始指异之(代词,它,指西山)。

(12)故为之文以志(代词,它,指宴游西山这件事)。

(13)圣人之所以为圣(指代这件事)。

2、助词.。

(1)不如须臾之所学(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

(2)彼童子之师(的)。

(3)非蛇蟠之穴,无可寄托者(的)。

(4)古之学者必有师(的)。

(5)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的)。

(6)月出于东山之上(的)。

(7)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任席之下(的)。

(9)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的标志)。

(10)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的标志)。

(11)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的标志)。

(1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4)苟非吾之所有(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5)吾与子之所共适(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6)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7)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8)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9)不知日之入(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