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的化学与健康论文(精选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0:02:14 页码:9
2023年的化学与健康论文(精选10篇)
2023-11-12 00:02:14    小编:ZTFB

总结是一种重要的思考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在总结中,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建议和建议,以便在未来改进和提升自己。以下是一些团队总结的经验和教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的化学与健康论文篇一

内容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对饮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他们想让食品更方便、更多样、更有风味、更有营养、更加的高级,而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仅仅利用我们的天然资源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们渐渐开始离不开食品添加剂了。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营养。

正文:在日益经济化的社会中,各类非自然的新物质层出不穷,人类在享受这美好的生活的同时也在注意着对自己身体好坏的东西。尤其是在人类每日必须的餐饮方面。“美好火腿肠,不添加任何防腐剂„„”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提醒着人们食品的安全,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是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是一种非营养物质,添加剂的种类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与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两大类。天然食品添加剂是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为原料,经提取所得的天然物质。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是通过化学手段,使元素或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缩合、聚合等合成反应所得到的物质。目前使用的大多属于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

响食物的摄入量,进而导致多种营养素的缺乏。除此之外,食用过多的糖可能会导致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对幼儿来说,可能会造成龋齿、近视、软骨症、消化道等疾病。这同样对人的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威胁。所以,有的时候使用一定的添加剂是有益的。

对健康产生影响,上述所说的各种食品添加剂当然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要适中,适当。另一方面,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人类饮食文化进步的表征。食品工业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提高,使用食品添加剂品种也就越多。

天然品不等于安全,合成品不等于有毒。不要盲目迷信“纯天然”食品。食品的优劣,不能以所含成份是天然生成还是人工合成来衡量,天然物质并非全部是无害的,人工合成物质也并非都会有损健康。比如:人类食用的动植物,有些本身就含有有害的物质;欧美一些国家对我国的中草药就不认可;用于生产食品的油脂、调味品、面粉等原料本身就已经含有合成防腐剂;人类大量服用的西药都是合成化学品。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就是安全的。超量使用,即使是天然的,也可能适得其反。

总之,在面对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安全的问题上,我们应该用正确,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它们,合理、合法的使用食品添加剂,完善统一全面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的保障体系建设。由于,新的食品安全问题会不断涌现,因此,食品安全控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也不是单独某一个部门能搞好的,而是一项需要多个政府部门共同负责的长期任务。目前,我国已经加强了监督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力度,在一些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可以预见,在政府以及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下,食品安全问题能够得以更好的解决。

测控与机电工程系机电14-4班。

裴鑫1430304049。

的化学与健康论文篇二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中职学生的心理状态处于心灵断乳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波动幅度较大,正确的引导可以使其在未来生活中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过去发生的事情不再抱怨,提高生活幸福感,使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未来。

(一)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幸福的心理学,其倡导心理学要以正常健康人群为对象,通过积极取向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同时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及和谐发展。积极心理学的发起人是格曼,提出每个人内心都存在积极品质和力量,只要通过正确的引导方法,就可以激发人们潜在的积极品质以及积极力量,从而使人们获得幸福感。

(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一)中职生心态较为浮躁。

我国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在15到18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学生正是身心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也是心理上的断乳期。中职学生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惯,大多数学生都只是为了获得中职毕业证,因此,大多数学生比较浮躁,无法专心地学*基础知识,导致成绩较低,大部分学生对学*和考试产生厌倦心理,无法提高自身的学*能力。

(二)中职生缺乏自控力。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家长正确的教育和指导,与家长缺乏良性沟通;同时中职生正处于渴望独立、自我意识不断提升的时期,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再加上自身控制力较弱,容易被社会不良行为影响从而对学生未来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一)主观性的积极心理体验。

积极心理体验是让学生通过心理和感官两个维度体验幸福,并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憧憬。通过积极体验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满足、高兴、爱等感受能力。根据心理学对人类快乐的研究发现,当人处在快乐的状态时,更容易接受外界信息,树立的目标也更加清晰明了,同时为个人目标付出最大的努力;但是在不快乐的状态下,人们就很难顺利完成上述事情。因此,一个人的快乐会对其认知造成一定影响。加强中职生的主观积极体验,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其认知水*的发展也有所提升。主观积极体验可大幅度降低消极事件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提高学生的正能量。

(二)培养学生积极人格。

积极心理学指出人类具有自我决定性、智慧、防御及乐观等多种积极人格特点。人类身心健康的外在表现就是健全人格,同时最为重要的心理品质是乐观及自我决定性。在中职生的健康人格培养中要特别注重自立、自尊、自信及自强,从而激发中职生潜在的积极人格特质。

(三)积极组织系统的营造。

的化学与健康论文篇三

内容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对饮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他们想让食品更方便、更多样、更有风味、更有营养、更加的高级,而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仅仅利用我们的天然资源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们渐渐开始离不开食品添加剂了。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营养。

正文:在日益经济化的社会中,各类非自然的新物质层出不穷,人类在享受这美好的生活的同时也在注意着对自己身体好坏的东西。尤其是在人类每日必须的餐饮方面。“美好火腿肠,不添加任何防腐剂„„”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提醒着人们食品的安全,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是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是一种非营养物质,添加剂的种类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与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两大类。天然食品添加剂是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为原料,经提取所得的天然物质。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是通过化学手段,使元素或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缩合、聚合等合成反应所得到的物质。目前使用的大多属于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

响体内脂肪的消耗,造成脂肪堆积,容易肥胖;吃糖过多,还可以影响钙质代谢;吃糖过多,会使人产生饱腹感,食欲不佳,影响食物的摄入量,进而导致多种营养素的缺乏。除此之外,食用过多的糖可能会导致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对幼儿来说,可能会造成龋齿、近视、软骨症、消化道等疾病。这同样对人的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威胁。所以,有的时候使用一定的添加剂是有益的。

和营养缺乏、促进营养平衡、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当然了,任何东西都不能过多的使用,就算是再好的东西使用过度,也会对健康产生影响,上述所说的各种食品添加剂当然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要适中,适当。另一方面,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人类饮食文化进步的表征。食品工业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提高,使用食品添加剂品种也就越多。

天然品不等于安全,合成品不等于有毒。不要盲目迷信“纯天然”食品。食品的优劣,不能以所含成份是天然生成还是人工合成来衡量,天然物质并非全部是无害的,人工合成物质也并非都会有损健康。比如:人类食用的动植物,有些本身就含有有害的物质;欧美一些国家对我国的中草药就不认可;用于生产食品的油脂、调味品、面粉等原料本身就已经含有合成防腐剂;人类大量服用的西药都是合成化学品。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就是安全的。超量使用,即使是天然的,也可能适得其反。

决。参考文献:

1、文章类。

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安全陆永健。

2、网页类:中国知网中国公众科技网百度。

3、书籍类:郝利平《食品添加剂》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的化学与健康论文篇四

有些元素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并通过复杂的化学变化转化为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人体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系统,生命现象就是一系列复杂的有机物相互制约、彼此协调的变化过程的体现。

构成人体的元素很多。有些元素在人体内含量较多,如o、c、h、n、ca、p、k、s、na、cl和mg共11种元素,占人体体重的99%以上,属于常量元素。其它元素在人体内含量微小,仅占体重的1%不到,属于微量元素。其中f、i、si、cr、cu、mn、fe、co、mo、zn、v、ni、sn、se共14种元素,是在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中所必需的而含量又低于人体总量的的元素,称为必需微量元素;其中al、ba、ti等人体内不必有的微量元素,称为非必需微量元素;其中hg、pb、cd、tl、be等对人体有很大危害的元素,称为有害微量元素。

二、一些常量元素在人体内的生理功能。

常量元素在人体中的主要生理作用是维持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的平衡,调节体液的酸碱度,形成骨骼支撑组织,维持神经和肌肉细胞膜的生物兴奋性,传递信息使肌肉收缩,使血液凝固以及酶活化等。

1.碳、氮、氧、氢是人体必需的常量非金属元素。

c、h、o、n几种元素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形式存在于体内。氮是构成蛋白质的重要元素,是人体的生命元素。蛋白质是构成细胞膜、细胞核、各种细胞器的主要成分。动植物体内的酶也是由蛋白质组成。此外,氮也是构成核酸、脑磷脂、卵磷脂、叶绿素、植物激素、维生素的重要成分。

2.钠、钾、镁、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金属元素。

na+、k+、mg2+、ca2+四种离子占人体金属离子总量的99%。如果得不到足量的食盐,就会患缺钠症。主要症状是恶心、肌肉痉挛、神经紊乱等,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镁是体内多种酶的激活剂,对维持心肌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钙和镁都能调节植物和动物体内磷酸盐的输送和沉积。钙能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和心跳规律,血钙增高可抑制神经肌肉的兴奋,血钙降低,则引起兴奋性增强而产生手足抽搐。

3.磷也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主要参与机体组成及能量代谢。

人体骨骼,牙齿中的磷为钙量的一半,磷也是软组织的重要成分。此外,机体中的磷还有许多结构性的性能:贮存能量、活化物质、组成酶的成分、调节酸碱平衡。

三、微量元素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微量元素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已引起国内外营养界和医学界的普遍重视。

(一)必需微量元素的功能。

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中所必需的而含量又低于人体总量的的元素是必需微量元素。每种必需微量元素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尽管它们在人体内含量极少,但它们对维持人体中的一些决定性的新陈代谢却是十分必要的。一旦缺少了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就会出现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总的来说,必需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主要功能是:作为细胞和组织的成分、作为功能蛋白质的成分、维持身体内的渗透平衡、作为酶的激活物、参与神经脉冲的传递。

1.碘通过甲状腺素发挥生理作用,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结构。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微量元素。

2.硅硅元素在人体内,主要参与粘多糖的合成与代谢。人体缺硅,可导致关节硬化和动脉硬化,以及其它心血管疾病。

3.锌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是直接参与免疫功能的重要生命相关元素,锌缺乏时,会引起食欲减退、免疫功能低下、眼睛呆滞无神、皮肤粗糙易感染、贫血、视力下降、毛发枯燥,甚至引起肝脾肿大,从而导致发育缓慢。

4.氟是骨骼和牙齿的正常成分。可预防龋齿,防止老年人的骨质疏松。

5.钴是维生素b12的重要组成部分。钴对蛋白质、脂肪、糖类代谢、血红蛋白的合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6.铬可预防高血压,防治糖尿病、高血脂胆石。铬元素可协助胰岛素发挥作用,防止动脉硬化,促进蛋白质代谢合成,促进生长发育。但当铬含量增高,如长期吸入铬酸盐粉,可诱发肺癌。

7.铜铜还与人体皮肤的弹性、润泽有密切的关系。其主要功能是参与造血过程;增强抗病能力;参与色素的形成。铜含量在体内减少时,会影响铁的吸收,导致铁的利用障碍,最终发生缺铁性贫血。

8.锰能刺激免疫器官的细胞增值,大大提高具有吞噬、杀菌、抑癌、溶瘤作用的巨噬细胞的生存率。

9.硒是免疫系统里抗癌的主要元素,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硒具有抗氧化,保护红细胞的功用。

10.铁铁在人体中含量约为4―5克。铁在人体中的功能主要是参与血红蛋白的形成而促进造血。缺铁常常导致缺铁性贫血。

(二)非必须微量元素对人体的影响。

1.铝(al)是非人体必需元素。

2.砷(as)也是非人体必需元素。

3.硼(b)也是非人体必需元素。

(三)有害微量元素。

还有一些微量元素对身体能造成伤害。如铊过高易患脱发症;汞污染能使人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痴呆、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神经失常,身体弯弓,高叫而死,损伤中枢神经系统。严重者合并性格改变,口腔炎症和双手震颤;铅能损坏所有体内器官,影响智力发育和骨骼发育,造成消化不良和内分泌失调,导致贫血、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破坏肾功能和免疫功能等;镉污染能使各个关节针刺般疼痛,轻微活动能引起多发病理骨折,最后衰弱疼痛而死。

由此看来,这些看来不起眼的元素,对人的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微量元素对人体特别重要,摄入量过多过少都能引起疾病。人体内各种元素含量都要保持一定的比例。

的化学与健康论文篇五

[]环境化学实验课程是反映环境化学理论课程的重要实践方式之一,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应用能力。针对环境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本文探讨了基于地方高等院校改革大背景下环境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与改革,教学内容的优化选择,教学方式方法的建立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

环境化学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是在化学学科的传统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在环境介质及各环境圈层中有害化学物质如有机污染物、重(准)金属的存在形态、种类、浓度水*和迁移、转化、降解等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环境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一门科学。环境化学实验是环境化学理论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在与通过测定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了解污染物的环境化学规律。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我国的整体国力提高,但改革开发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粗放型增长模式,使得我国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质量等日趋严重,在此背景下我国相继出台了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防治的专项规划,对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和污染物总量的控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必然会使得社会对环境专业类人才的需求增多,需要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学科具备更高级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水*满足环境质量分析和污染总量控制的研究,这对于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同时由于环境化学学科的交叉性,其科学研究发展迅猛,这需要我们紧跟学科前沿,在教学上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组织形成等方面狠下功夫,不断的进行变革和创新,创建与学科发展相结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环境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新模式。安庆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始于2002年,2006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历经改革与创新,但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必修基础性课程,《环境化学》与《环境化学实验》是在学生掌握良好的化学基础知识和生物学基础知识之后,在大二下学期同时开设的课程。我们一直在探索环境化学理论合成及其实验课程的体系,历经了实验课程体系从无到有,实验教学内容由浅到深,实验教学人员从杂乱到统一,教学质量逐步上升,逐渐探索出适合地方本科师范型院校的环境化学实验教学的发展道路,这些对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环境化学实验教学中,当前的实验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弊端。第一,实验课程的内容体系过于陈旧,更新较慢,基本上没有与前沿领域结合紧密的大型开放性实验,大部分实验都是传统经典的验证性实验,如水中codcr的测定,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等,这些实验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环境化学实验操作原理与方法,但在这些实验课程的教学中,大部分是以教师为主体,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等逐一的讲解清楚,学生只是被动的完成实验步骤并撰写实验报告就算是完成整个实验,这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但是不能提升学生的思考-分析-解决实验的能力。其次,在实验内容的设计上与普通分析化学实验较为类似,这对学生认识和理解环境化学的概念,元素、化合物等物质在环境各圈层的迁移转化与循环等等不能形成一个直观、全面的印象,可能会导致实验教学目的的偏差[1]。

再次,由于高校教学科研评价体制因素的影响,一些科研型教师参与实验教学任务的积极性不高,实验课程内容中的研究型、开放型和创新型课程几乎为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理论重、实践轻,实验教学低人一等的意识依然存在,科研型教师没有动力和兴趣参与、改进和创新实验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导致高校的科研成果在本科实验室教学中难以转化成普遍性的实验教学资源,这对学生获取和学*教师的科研思维方法是十分不利的影响。针对在环境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笔者结合自己在实验教学中的方式方法探讨在环境化学实验课程中如何进行改革和创新的几点策略和体会。

实验课程内容体系的优化调整首先,把实验课程科学系统的分门类别的引导,由浅至深、由单一到复杂、由基础到综合、由独立到团队综合开展。要能够做到从基础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独立掌握实验操作—自身思考、设计并展开实验的逐步深入过程,在这其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学*潜力,使得学生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提升,让学生对综合型、开放设计型、研究型实验的态度向积极性转变。其次,在实验内容的设计上,尽可能的与当前时下的热点进行对接,紧跟学科发展前沿与方向,将环境污染物的分析监测、化学过程、环境化学行为以及环境修复紧密的联系起来,与环境化学理论课程有机地结合,形成融合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验现象为一体的教学体系[2]。

例如,依据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有意识的编排一些与大气、水体、土壤相关的实验课程,如以重金属在水-气-土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为例,可以让学生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来研究重金属种类、形态等等在环境各圈层的迁移转化与归趋效应。

再次,邀请一些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老师作为环境化学大型开放实验的指导教师,依据教师的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等提出较小的实验课题,让学生通过文献查阅—给出初步实验方案—指导教师的修改和完善等步骤进一步掌握该课题的实验原理,进而确定优化实验方案,给出实验操作步骤与所需设备仪器试剂清单,并准备所需仪器、设备、玻璃器皿、试剂。灵活安排实验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实验课知识内容如实验原理、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操作规程等的复杂性和繁琐性使得传统的板书式教学和填鸭式教学方式十分无趣,对学生学*和操作实验的积极性不能充分调动,因此教师可花费一点时间将实验流程和实验步骤做成图片、动画等多媒体课件和教学录像或趣味视频,尤其是关键的实验环节和实验步骤,如此可以增强实验课的趣味性[3]。例如在讲授碘量法测定溶解氧含量的实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实验原理进行形象讲解,并用flash动画缓慢逼真的展示滴定终点时由淡黄色-蓝色-无色的颜色变化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快速的掌握实验操作要领,同时也会使学生对实验原理及过程的理解加深,使学生操作实验的积极性提高。

另外,应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全面地对学生的实验成绩进行考核,不能仅仅通过审阅实验报告和实验数据后给出实验成绩,还应结合考勤情况,实验态度和回答问题等进行综合评价。实验成绩的考核要体现公正公*性,要能够全面综合的反映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思考-分析-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同时应该对具有突出的实验表现和出众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学生给予一定分数的奖励,并计入期末考试总成绩中。开放实验室资源,拓宽学生的实验时间与空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灵活安排环境化学开放型实验,不拘泥于课堂教学与集中式实验教学,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以自己的课程安排和课外时间为基础,与实验室预约确定具体的实验开放时间,这样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独立思考,独立阅读文献,独立完成实验方案,不断的摸索实验并优化发现实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为了更好使学生参与并完成实验操作过程,对学生自愿组成的实验小组团队,确定每组学生一般在4~6人,如此的小组团队合作和协同分配能力最高,允许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和资源共享,但必须保证每一小组的实验任务都是本小组成员完成的,这样有利于提高团队操作实验的能力,也保证了每一小组实验成员能充分理解和掌握该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操作规程步骤[3,4]。

对一个相对完整的实验项目,有时需要在不同的实验室协调完成,这需要各位实验指导教师之间相互协调和配合,最大限度调动各研究室人员积极性,充分发挥实验室仪器尤其是一些大型仪器的使用效率。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的研究生也可参与指导实验项目,一方面能提高研究生的协调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空间可能比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快捷、更加灵活,可以更加迅速的解决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同时鼓励学生以理论课程和学科前沿研究为基础,以教师的科研项目为依托,充分查阅相关环境化学类的专业期刊和文献,积极主动参加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的大学生科技能力竞赛如“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等,充分开放实验室的各种资源,让学生在课后之余自行设计一些感兴趣的研究项目[5]。同时实验室将定期向学生开放大型仪器的使用,让学生充分了解并掌握大型仪器的原理、使用操作规程,这样使学生在科研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创新能力,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发散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

环境化学的实验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过程,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环境化学实验体系的已经初步建成,已初步形成在理论中进行实验教学,以实验课程完善消化理论课程。一方面注重验证性实验的实验操作规程的建立,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师生的科研项目,设置一定比例的综合性、开放性的实验,鼓励探究性学*,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分析科学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环境化学研究领域动态及前沿知识,对研究环境化学问题,这些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或继续深造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化学与健康论文(扩展4)。

——高校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论文。

高校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论文。

的化学与健康论文篇六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人民的收入水品及生活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在住房问题上,人们的品位更高了,更加讲究装饰美观了,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对居室进行装修。随之而来的却是日益严重的室内装修污染,以及对人们身体健康产生的影响,轻者将会造成身体不适,重者可能使身体产生一定的病变,甚至是死亡。

1四种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1.1苯。

1.1.1苯的来源。

苯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液态有机物。苯和苯系物主要是指甲苯和二甲苯,主要用作装饰材料、人造板家具中的黏合剂和油漆、涂料、溶剂或稀释剂[1]。在装修过程中,会大量用到上述含有苯及苯系物的材料,其具有挥发性,常以蒸汽状态存在于空气当中。

1.1.2苯的危害。

苯可以引起人体中毒,又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中毒是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苯蒸气引起的,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兴奋或酒醉感及头痛、头晕、恶心、步态不稳,重症者可昏迷、抽搐,严重时可因呼吸及循环衰竭而死亡,同时伴有黏膜刺激症状。慢性中毒开始时齿龈和鼻黏膜处有类似坏血病出血症,并伴有头晕、头痛、乏力、失眠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苯中毒经治疗后是可以恢复的,若造血功能完全被破坏,则可发生致命的颗粒性白细胞消失症。女性对苯及同系物危害较男性敏感,可引起女性月经过多,经期延长,自然流产率和新生儿低体重发生率增高。也有报道苯对孕妇和胎儿发育也有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卫生标准》中规定室内空气中苯1h浓度限值为90μgm3[2]。

1.2甲醛。

1.2.1甲醛的来源。

甲醛(hcho)亦称蚁醛,是最简单的醛类,通常情况下是一种可燃、无色及有刺激性的气体,易溶于水、醇和醚。35~40%的甲醛水溶液叫做福尔马林。甲醛具有较强粘合性,有防虫、防腐、加强板材硬度的功能,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装修材料中。室内空气中的甲醛主要来源于人造板材,如胶合板、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等。其释放非常缓慢,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研究表明室内甲醛的释放期一般为3至15年[3]。

1.2.2甲醛的危害。

甲醛对眼睛有刺激作用,空气中含有甲醛0.6mm/m3时,眼睛产生刺激反应,而在含甲醛10ppm的空气环境里停留几分钟就会泪流不止。此外,甲醛对人体皮肤也有很强的刺激作用。高浓度甲醛会引起皮肤肿胀、发红。长期暴露在低浓度甲醛中,会抑制汗腺分泌,使皮肤干燥,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过敏性皮炎、色斑、坏死。

甲醛对人体最大的危害是导致病变,甲醛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影响。对使用脲醛树脂较多的家庭和不使用合成纤维板材的家庭的成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生活在甲醛浓度为0.01mg/m3~3.1mg/m环境的人群,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症状的人明显多于不使用合成纤维板材的家庭中的人。甲醛是原浆毒物质,能与蛋白质结合,高浓度吸入时会出现呼吸道严重的刺激和水肿,并可诱发支气管哮喘,高浓度甲醛还是一种基因毒性物质,实验动物在实验室高浓度吸入的情况下,可引起鼻炎肿瘤。国际卫生组织(wh0)已于2005年3月将甲醛确认为致癌物。此外,当甲醛浓度在o.12mg/m3~1.2mg/m3时能致肝功能、肺功能、免疫功能异常[4]。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以引发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经紊乱、妊娠综合症、新生儿体质降低、致畸;严重者甚至引起鼻腔、口腔、咽喉、消化道和皮肤的癌症[3]。

1.3氨。

1.3.1氨的来源。

氨(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强碱性气体。室内的氨主要来源于混凝土添加剂,如“早强剂”、“膨胀剂”,以及北方冬天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添加的“防冻剂”。

1.3.2氨的危害。

氨具有特别强的刺激性,对人体粘膜、眼睛以及皮肤都有很大的伤害。氨经常会附着在眼结膜或皮肤粘膜上,造成炎症,甚至腐蚀皮肤及粘膜,造成组织溶解性坏死。短期内吸入过量的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浓度过高时还可通过三叉神经末稍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室内空气质量卫生标准》中规定室内空气中氨的浓度限值为0.2mg/m3[2]。

1.4氡。

1.4.1氡的来源。

氡气是为无色、无嗅、无味的惰性气体,具有放射性。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是室内氡的最主要来源,如砖头、水泥、混凝土、玻璃制品、地砖石材等。空气中的氡气随时都在衰变、减少,但是石头以及由石头制成的一切材料如砖头、水泥、石材、沙子等又随时都在空气里补充释放新的氡气,所以,在空气流通良好的条件下,两者之间已达到某种程度的平衡,也就是室内空气中的氡含量基本会处于一个恒定的比率,而当氡气进入室内而无法排到室外时,它将不断的在室内积累[5]。

1.4.2氡的危害。

2.1采用合格装修材料。

由前文可知,室内装修污染物都是来自于装修材料,所以,要防治装修污染,就应该从购材做起。在购买装修材料时,不要为了省钱而选择含污染物多、毒害性大的材料,应该选择一些绿色环保,含污染物少的材料。此外,应当从建筑装修的源头抓起,生产厂家应该严格执行国家的规范标准,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督,规范建材市场,提供绿色合格的环保产品,坚决避免不合格产品的上市[1]。

2.2加强通风。

室内污染物大多是存在于空气当中的,加强通风,可以有效减少有害气体在室内的积蓄。特别是刚装修完的房屋,更要注重通风,最好是通风半年以上再入住。这是因为刚装修的房屋,污染物含量高,而且某些有毒物质释放时间较长,比如甲醛。最简单的通风方式是自然通风,每天尽量多开门开窗。让室内空气流动,将室内有害气体排到室外。但是这种方式受限制最大,现代住宅从节能的角度出发。对于有暖气或空调的房间,就不能经常开门开窗,因此住宅“新风系统”就成为“健康住宅”的必备设施之一,这种“新风系统”可以让住宅不开窗,24小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7]。

2.3种植植物。

自然界中,有许多植物都能够吸收某些特定的毒害气体,在室内养植一些植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室内有毒气体含量,降低污染程度。常见的植物有:一叶兰、虎吊兰和吊兰、芦荟、兰花、桂花、腊梅、常青藤、玫瑰、桂花、紫罗兰、石竹和各式各样的仙人掌类植物。经研究,海芋、虎尾兰、绿萝、绿宝石、肉桂、佛肚竹能够吸收居室内甲醛。海芋吸收甲醛的能力最强,其他依次为绿萝、虎尾兰、绿宝石、肉桂和佛肚竹[8]。

2.4使用化学物理方法。

近年来,装修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每个人都应当引起重视。对装修污染的防治问题上,应该是预防为主,治理为辅,双管齐下。在装修时,可以选择一些绿色环保的材料,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日常生活中,可以采用室内保持通风、种植一些能吸收毒害气体的植物以及物理化学方法分解吸附有毒气体等方法来减少污染物,以达到最大程度降低其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1]李树生.室内装修污染控制方法探索[j].中国市场,2015(7)。

[2]周敏.居室装修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云南环境科学2005,24(2):50—51[3]何奕南.论室内装修污染与预防[j].福建建筑,2001[4]董春利.甲醛的来源及危害[j].商品与质量,2011(12)。

[5]韦启明.室内装修污染问题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3)[6]郭艳芹,王永伟.装修污染的危害及预防治理方法[j].科技论坛[7]李银华.装修污染探源与对策[j].科技资讯,2007(18)。

[8]陆平平,张吉光.盆栽植物净化装修室内甲醛效果测试[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9(3):51~53[9]刘鹤仪,张吉光,彭景平.室内装修污染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j].绿色科技,2012(7)。

的化学与健康论文篇七

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自媒体已经成为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传播工具,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结合自媒体进行改革。

自媒体时代;传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一、青少年自媒体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1)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在2012年我国教育部门颁布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规划》中明确指出,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为了满足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在心理上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扰。所以,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十分必要。

(2)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要。青少年阶段是一生中发展最重要的阶段。处于这个时期的青少年会遇到不同类型的心理困惑,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对他们日后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影响。调研发现,虽然有许多学校对于刚刚入学的青少年都进行了心理测试,并做好了记录工作。但是,却没有进行后期的跟踪调查工作,有些学校定期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却没有设立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影响了国家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受到限制。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主要通过学校开展的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等了解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或者以固定的课本作为载体,教师通过口头教育的形式对青少年开展教育工作,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十分有限,教师传授知识的速度比较缓慢,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都比较单一,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都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2)教师队伍的限制。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队伍还比较匮乏。许多学校中没有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更没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许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都是兼职。此外,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往往承担着多个年级的教育工作,导致工作开展更加困难。

(3)学生思想的限制。许多学校都开始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设置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有专业的书籍、舒服的座椅等,与教室相比较更加舒适温馨。但是,心理咨询室的利用效率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许多学生心里有秘密却没有办法跟老师沟通,怕老师对自己产生偏见。这样就导致学生很难向教师说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学生不敢正视自己的问题,问题得不到解决,最终导致学生出现心理健康的问题。

三、结合自媒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的化学与健康论文篇八

本文通过《社会心理学》课程的学*,结合所学试着从健康人格的概念探究入手,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健康人格形成的因素和条件,探讨了培养健康人格的主要途径,提炼出健康人格概念的核心内容,并巩固了所学课程。

健康人格探究塑造。

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特质的总和,包括知、情、意、行几个方面。其中,知,是指一个人的科学文化知识;情,是指一个人的情感、情操、情趣;意,是指一个人的意志品格;行,是指一个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健康人格是指在各方面都处于优化状态下的理想化的人格,是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我国著名人格心理学家黄希庭先生认为,自立、自信、自尊、自强这“四自”不仅是颇具我国文化传统的人格特征,也是健全人格的基础。健康人格标准主要有以**现:。

一、正确的自我意识。

大学生应该能够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较全面地分析评价自己的优缺点,接纳自己,对自己有合理的期望值,为自己确定合适的发展方向,善于改进自己、完善自己。

缺乏正确自我意识的人表现为:自我冲突、自我矛盾,或者自视清高、妄自尊大,或者自轻自贱、妄自菲薄,从而放弃一切可以努力的机遇。

二、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

大学生应该能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保持愉快、满足、达观、开朗的情绪,能够面对挫折和不幸。在不同的场合说适当的话、做适当的事,尽力避免给别人造成伤害。

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大学生应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其思想和行为应跟上时代的发展。应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当自己的愿望和社会需要发生矛盾时,能够进行自我调节,以求与社会协调一致。要爱护集体,关心社会,热爱祖国。

四、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人格健康程度,具有健康人格的大学生应当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诚恳、热情地对待他人,尊敬、信任他人。

五、乐于求知创新。

乐于求知创新是大学生健康人格的一个重要内容。21世纪需要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大学生既应具有渊博的知识,又应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使自己符合时代的要求。

2影响人格的因素。

人格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既有先天的因素,又有后天的因素。人格的发展以遗传为基础,后天的环境因素却是影响人格健康发展的关键,对自我价值观、自我控制、自信心、时间管理倾向及创造性人格特点等方面的形成与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人格的影响因素有三方面:

一、机体与遗传素质。

就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机体与心理特质,这是人格形成的基础。

二、人文因素与环境。

文化历史,民族性格,教育活动,家庭社会环境,成长经历,异域文化的渗透都会对我们的人格形成产生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直接与间接地作用下,就形成我们了对是与非、对与错、美与丑、善与恶的潜在判断标准,并形成了我们的做人准则。通过对我们的审美情趣,审美意识的培养,使我们的审美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对人性*的追求,形成完满人格的道德特性,以及责任感、荣誉感、进取性、自觉性、自制性、独立性、知识性等品质。

三、生活方式与实践因素。

在这三个因素中,机体因素提供了可能性,社会因素提供了引诱力,而个体的实践活动把前两者结合起来,使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3培养健康人格的途径。

一、培养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

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就是要全面分析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认识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首先,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塑造良好的性格。性格和人格并不是一个概念,性格包含在人格的概念中,它是人格的核心内容。因此,良好的性格可以增加人们的成功系数。其次,认清自己的气质类型,充分发扬气质的积极面,扩展成功的机遇。

二、培养获取积极自我体验的能力。

积极的自我体验即*的体验。真的体验,即成功的体验。在学*和工作中,积极进取,就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成功的体验不仅可以使我们情绪快乐,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树立自信心,加快成功的步伐。善的体验,即道德的体验。关爱他人、关心集体、关注社会,培养正义感和同情心,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美的体验。美的体验可以促使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惜、对祖国的钟情和对人类的奉献。它能催人奋起,催人向上,使之热爱生活,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三、培养自我实现的调控能力。

自我控制不仅是个体所具备的基本人格特征,而且也是成功人格特质之一。要使自我设计顺利完成,大学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给自己设立一个适当的理想奋斗目标。在设立目标时,要注意正视自我,选择适合自己水*的理想目标。如果目标过高,难以实现,就会使人产生挫折感,在心理上产生消极影响;目标过低,会使人错过许多发展的机会,无法实现自我发展。

四、学会自我激励。

在生活中,有没有激励,人的前进的动力是不一样的。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的研究表明,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只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相当于前者的3—4倍。别人的激励会使你充满信心,自我激励会带给你无穷的力量。

培养愉快的心境。

心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体验的一种微弱的、持久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心境有愉快的或忧愁的、悲伤的、怨恨的。良好的、愉快的心境可以使人和颜悦色,做起事来轻松愉快,为别人帮忙也很爽快;不好的心境使人脸色难看,对人态度生硬,做事也往往不能获得积极的结果。因此,保持乐观、愉快的心境,对学*、工作、人际交往都十分重要。

培养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

培养自我塑造能力。

人有一个最完善的自我调节系统,一切外来的影响都要通过自我调节而发生作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个人都在进行人格的自我塑造,只有当个体的自我塑造能力提高了,健康的人格才能真正形成。一般来说,健康人格的培养与形成在初始阶段靠外界影响,但当青少年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判断力达到了一定的水*,特别是自我意识觉醒后,就会自觉地选择,内化外来的健康人格信息,以社会普遍认同的健康人格作为参照系,审查自我人格的局限,发挥自我人格上的优点,克服自我人格上的缺点,进而在实践中运用健康人格的标准来指导、调节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制力、自我监督和自我激励的能力。

的化学与健康论文篇九

摘要:

根据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结合临床检验岗位人才需求,分析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职;医学检验技术;生物化学。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基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学科,医学检验在医疗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在各层次医院、血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检疫部门从事检验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生物化学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涉及内容多,概念抽象。随着生命科学研究和医学研究的快速发展,生物化学在临床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尤其是生物化学在临床检验中的作用不可小视。高职院校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理解能力较差,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思考。

1存在的问题。

理论教学课时少。

相对于护理专业而言,虽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生物化学一周多一节课,但还是不够用。生物化学作为专业基础课,从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到基因表达,知识量很大。如果一节课讲太多内容,学生接受起来很困难,时间一长,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实验课时少,内容陈旧。

生物化学课时少,理论教学都不够用,能分到实验课的课时就更少了。随着医学的发展,临床检验项目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化。对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来说,如果在校不通过实验练习动手能力,不增强实验技能,以后很难满足工作需要。然而,实验教学内容更新缓慢,实验操作过于简单,与临床检验中涉及的生物化学应用存在一定差距。

学生不重视。

由于生物化学教学时数少,有些学校甚至把其列为考查课程,容易使学生忽视该课程的重要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没有接触过临床,不了解生物化学和临床检验的关系,没有真正认识到生物化学在临床检验领域的重要性及应用性。学生的不重视及学时安排的不合理,导致生物化学教学工作开展起来比较困难。

2教学内容优化。

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领域的迅速发展,使生物化学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变得更为广泛,加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对生物化学知识的学习就显得极为重要。从生物化学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来看,生物化学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必须改革。教师应拓宽知识面,教学中增加生物化学与医学实践的联系,介绍生物化学在医学检验领域应用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复杂的理论与临床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其学习动力。实验内容也要跟上临床应用,不能因为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而一味采用传统检测方法。如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的测定一直采用传统的赖氏法,学生在校学习的也是此种方法,而近年来临床上通常使用速率法来测定,此种方法的优点是检测速度快,检测结果准确,能够同时检测大批标本,节省试剂,节省人力,是目前临床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主要方法。由于学校开展的生物化学实验与临床检验应用存在一定偏差,学生在工作中遇到此类问题后,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因此,要优化生物化学实验内容,加强与临床检验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技能,规范操作环节,真正做到授人以渔。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还需要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生物化学检验仪器操作方法,如显微镜,基因检测仪,pcr仪,细胞筛选仪器,气相、液相色谱仪,电泳仪等。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对其创新实验能力进行重点培养,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3教学方法改革。

生物化学课程较枯燥,不像解剖学、生理学有很多的图片供学生学习,大篇幅的文字讲述容易让学生提不起精神,久而久之产生厌学情绪。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对于一些内容相对简单的单元,可以采取学生自学后讨论,教师再总结的方式,做到理论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既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又能巩固理论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于一些内容较复杂难懂的单元,如分子生物学部分基因表达调控过程以及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分子生物学技术(pcr、重组dna技术、核酸技术、细胞信号转导与癌基因等)尽量使用多媒体、动画等教学手段进行演示,将课堂教学生动化,使学生形成形象具体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效率。

4考核方式改革。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如果动手能力不强,就只能在参加工作后重新开始学习,常导致用人单位不满。大多数高职院校生物化学期末考核以试卷成绩为主。学生为了取得一个较高的分数,临近期末时,对知识点死记硬背,为了考试而考试,考试结束后,所学知识全忘了,导致学习专业课涉及的生物化学知识时,前后联系不起来。因此,要加强实验技能考核,提高实验考核比例,引起学生重视,在锻炼技能的同时巩固理论知识。同时,加强过程性考核。总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综合评定。由于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利用过程性考核,也可以督促其学习记忆。

的化学与健康论文篇十

化学工业是对环境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化学处理和转化加工的生产部门,其特点是产品多样化、原料路线多样化和生产方法多样化。

由于其生产特点决定了化学工业是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行业。

1.1污染物的来源。

化工生产中,随着化工产品的原料路线和生产工艺的不同,所排放出的污染物也多种多样。

化学反应不完全。

化工生产过程中,随着反应条件和原料纯度的不同,原料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成品或半成品。

余下的低浓度或成分不纯的物料,常作为废弃物排出而进入自然环境。

化学反应的副产品、产品和中间产物。

化工生产过程中,在进行主反应的同时,也常伴随一些副反应。

这些副产品如不加以回收利用,当作废料排出就会污染环境。

化工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

化学工业排放出的废弃物,不外乎三种形态的物质,即废水、废气和废渣,总称工业“三废”。

燃料燃烧可以为化工生产过程提供能量,以保证化工生产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

但燃烧产生大量烟气和烟尘对环境产生极大的危害。

无论采用直接冷却还是采用间接冷却,都会有污染物质排出。

另外,升温后的废水对水中溶解氧产生极大影响,破坏水生生物和藻类种群的生存结构,导致水质下降。

化工生产大都是在气相和液相条件下进行,物料大都使用管道输送,在生产和输送过程中,由于设备和管道不严密、密封不良、腐蚀严重或操作不当等原因,往往造成物料泄漏。

化学物料或产品从设备和管道中泄漏出来不易回收而造成环境污染。

污染物的污染特点。

化工厂一般多集中在水源较丰富的江、河、湖、海附*,生产中的废水大都排入水域,因此化工产业对水域的污染变尤为严重。

化工污染的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毒性大,有刺激或腐蚀性。

化工厂排出的废弃物中,有些是有毒或剧毒物质如废水中所含的氰、酚、砷、汞、镉和铅及无机酸、碱类等带有刺激性、腐蚀性的物质,这此物质对生物或微生物有毒性或剧毒性;废气中含有刺激性和腐蚀性气体很多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气、氯化氢和氟化氢等,能直接损害人体健康,腐蚀金属、建筑物,污染土壤等。

(2)种类多,危害大。

化工生产排出的污染物种类繁多,除氰、酚、砷、汞、镉、铅等外,还有各种有机酸、醇、醛、酮、酯、醚和环氧化合物以及粉尘、烟气和酸雾等浮游粒子。

这些污染物对环境、对生物、对人体都有很大危害。

污染物进入水体会增加水中酸碱度或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水体遭到破坏。

酸碱污染物进入土壤,会使土壤遭到破坏,植物生长受到影响。

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增加,还可能影响气候和气象的变化。

(3)污染后恢复困难。

受化工污染物污染的水域,即使减少或停止污染物排出,要恢复到水域的原来状态,需要很长时间。

特别是对于能被生物吸收的重金属污染物质,即使停止排放后也很难消除污染。

被农药污染的土壤,恢复原来状态一般需要数百年。

2.化学工业中的环境保护。

21世纪要求从传统的线形经济到循环经济的变革即可持续发展。

通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则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末端治理—清洁生产—生态工业—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

化工的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cleanerproduction)是将预防和治理污染。

贯穿于整个工业生产过程和产品的消费使用过程中,尽量使之不产生或少产生废物,以期对人类和环境不产生或产生最小的危害,这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与环境规划行动中心(un-epec/pac)提出的。

它表述了原材料-生产-产品-消费使用的全过程的污染防治途径。

化学工业清洁生产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开发和采用闭路循环技术,其核心在于将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最大限度地加以回收利用和循环利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过程中排出的三废数量。

清洁的产品:产品设计应考虑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少用昂贵、短缺及有毒有害的原料,改变产品品种结构,使之达到高质量、低消耗、少(或无)污染;产品在消费使用过程中和使用后,不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产品的包装安全、合理,在使用后易于回收、重复使用和再生,产品的使用功能和寿命合理。

清洁的能源:开发和利用各种节能技术,合理利用常规能源,尽量做到高效率、低消耗;开发和利用可再生的能源和新能源,节约能源,提高其有效利用率。

清洁后处理:有效处理和综合利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不可避免排出的副产物或废弃物,使之减少或消除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研究开发和利用低耗、节能、高效的三废治理技术,强化管理,使最后必须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及对人类的危害达到许可范围或最低限度。

清洁生产从狭义上讲,是一种具体的技术(方法),它包括节能、降耗、节水、安全、无污染等内容;从广义上讲,是一种包括哲学、经济学、环境科学、企业管理学、生产工艺学等方面的综合科学,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生态工业。

生态工业是指仿照自然界生态过程物质循环的方式来规划工业生产系统的一种工业模式,在生态工业系统中各生产过程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物料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互相关联,一个生产过程的废物可以作为另一过程的原料加以利用。

生态工业追求的是系统内各生产过程从原料、中间产物、废物到产品的物质循环,达到资源、能源、投资的最优利用。

图1所示为理想工业生态系统的示意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