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介绍家乡的美食汇总(优秀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05:36:23 页码:9
2023年介绍家乡的美食汇总(优秀13篇)
2023-11-11 05:36:23    小编:ZTFB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这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总结。总结应该遵循一定的逻辑结构,从整体到细节,层层深入,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我们的观点和结论。阅读这些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总结的写作技巧和要点。

介绍家乡的美食汇总篇一

一说起家乡,我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菜盒子和凉鸡,那酥香和麻辣的味道在我舌尖上不愿离去。

第一种美味是石羊的菜盒子。菜盒子的做法简单,只需要准备好面糊和模具,脆生生的豆芽,酸溜溜的腌菜、还有绿油油的韭菜。首先在模具内装满面糊,然后在里面放上做好的馅,放入滚油里炸,炸至表面金黄后捞起。做好的菜盒子外形就像一个金黄色的杯子,真是让人垂涎三尺。每一次吃菜盒子时,我都带着莫大的好奇心,一掰开它,一缕缕热气就像小白龙一样往我的鼻孔里钻,忍不住了一口咬下去,各种食材在我的口中不断地结合,产生出各种味道,刺激着我的每一个味蕾,在我的口中激荡着,回味无穷。初次吃的人不知道技巧,一口咬下去烫得他哇哇大叫。记住哟:吃菜盒子一定要先掰开,不然的话后果就是被烫到嘴上起个泡。

第二种美味当然要数元谋的凉鸡。首先要挑选一只优质仔鸡,处理干净后整只放进水里煮,注意哟:煮的时候要不断地加入清水,不要让水沸腾起来。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使鸡肉鲜嫩,二是可以使鸡皮更只有鸡肉,没有调味料岂不太单调了?一份特色的凉鸡怎能少得了一份美味的蘸水呢?放入生抽,薄荷,蒜泥和一勺辣椒油,重要的是一定要加上元谋特有的梨醋便可以开吃了。将一块带皮鸡肉浸入蘸水里,放进口中,一嚼,鸡皮的q弹和蘸水的酸辣完美地融为一体,再嚼,鸡肉的鲜香完全地透了出来,让人回味无穷。

家乡的美食无数,是吃货的福地,快来我的家乡品尝这些特色美食吧!

介绍家乡的美食汇总篇二

“一只鸡的传说,一道菜的餐厅。”这是每个黄焖鸡米饭店铺的宣传语,店里的美食更是令我这个小馋猫流连忘返。

黄焖鸡米饭做法很讲究,主料选用鸡身上骨头最少的鸡腿肉和精细的香米,佐料则是油菜和香菇。店家通常会提早将鸡肉翻炒均匀准备好,迎接食客。等到顾客点餐时,他们就会以极快的速度收汁,厨师娴熟地将鸡肉转大火开始烧,不一会儿就会散发出浓郁的香味,引得食客垂涎欲滴。焖了一会儿,鸡肉变得灿黄灿黄的,汁也变得粘稠。黄焖鸡米饭就此才告一段落。可还有米饭呢,饭粒都是精挑细选过的,没有半粒只有整粒,颗颗晶莹剔透,闻起来甜丝丝的,冒着热腾腾的蒸气,每次都让我口水直流。

这不,黄焖鸡米饭又端上桌了,我早就迫不及待地准备开吃了。只见鸡米饭用土制砂锅盛着,平添一份稠厚感。刚熟的鸡肉在砂锅里打着滚,“嗞嗞”作响,泛着金黄的色泽。我喜欢将米饭直接倒入砂锅中。这样,经过浓汤的润泽后,也变黄了,也更加可口入味。吃一口鸡肉,扒一口米饭,这大概就是世上最惬意的事了。时不时的,灿黄的鸡肉中,就会看到几片香菇和一些油菜。放入口中,就消除了鸡肉的粘稠,口中灌入一种清香。没过几分钟,砂锅就见底了。鸡肉和米饭都被我一扫而光,直到吃得满嘴流油才意犹未尽地离开。每次吃完黄焖鸡米饭后,我的嘴角就会泛起一圈黄环。妈妈看到后就会大笑,说我是个小鸡仔。

黄焖鸡米饭中肉质鲜嫩、好吃、营养、可口,实在是太美味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介绍家乡的美食汇总篇三

一说到吃辣,我就想起家乡的辣子鸡丁,就嘴巴里口水打滚。

每到放暑假的时候,我会催着奶奶带我去乡下老家,一来是可以和表姐弟玩,二来就是可以吃到舅奶奶做的辣子鸡丁,那种辣子鸡的味道别提有多好!

首先是原材料正宗。那可是乡下的土鸡,它吃虫、草、蔬菜、米粒等食物长大,不胖不瘦,三斤多一只。辣椒也是绿里透着微微红的那种,肉体厚,水份多。

其次是舅奶奶高超的厨艺。每当得知有辣子鸡丁吃时,我和伙伴们总会早早地把碗筷摆好,然后,待在厨房里看舅奶奶加工她的独门菜肴。只见舅奶奶把上好的鸡脯肉切成一厘米见方的鸡丁,放入碗中,加入料酒、酱油、胡椒粉、大蒜末等搅拌均匀,然后用手快速抓几把腌制一个小时以上。

开始炒鸡了,舅奶奶把锅里的油烧热,放入鸡块,炸至金黄色捞出,撒上绿绿的葱花,黄黄的姜末。不一会儿,鸡丁吸饱了汁,个头大了不少,个个粉嫩嫩的,油面光滑。

舅奶奶终于端上了辣子鸡丁,我迫不及待地夹上一块放入口中,闭上眼睛,美美地咬上一口先是辣味,再就是鸡丁仿佛在舌尖上爆裂开来,随之而来的是甜、咸、麻、鲜,各种味道纷至沓来,在我的味蕾上跳舞。那劲舞真是热辣、刺激、带劲、过瘾!

回城后,我经常回味家乡辣子鸡丁的美味。有一次,我看见路边有人在卖辣子鸡丁,看起来也有胃口,我嚷嚷着让妈妈买,妈妈说:这鸡丁不卫生,要吃就吃家乡的土鸡,只有家乡的那种鸡,那种辣椒,才能炒出那种特别的味道。

是的,家乡的辣子鸡丁不但好吃,而且营养丰富,辣得垂涎不止,让我欲罢不能,毫无悬念地成为我最爱吃的一道菜。我期盼着,下一个暑假快快到来。

介绍家乡的美食汇总篇四

碧波荡漾的海面上,一艘艘渔船陆续出海打渔,带回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一只只晶莹剔透的虾,这便是象山人最爱的海鲜的味道。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鲜,也就成了象山人最离不开的味道。虾、鱼、螃蟹更成了餐上的必不可少。爱吃、能吃、会吃的象山人就三餐之间研究出了许许多多的美食。

虾,煎、炒、烹、炸,样样美味。椒盐,我吃了一次便忘不了,咬一口外酥里嫩的虾,吮一口咸香的汁水,多么满足!

几只小虾,几条小鱼,几瓣青菜,就成了一道“绝世美味”的象山海鲜面。这时,我会先闭上眼睛,俯下头,深吸一口气,恨不得把香里带鲜的味儿通通吸入肺腑,然后情不自禁地叫一声“真香!”然后,使劲吸一口面,发出“嘶——”的声音,再喝一口极鲜的汤水,一股又香又鲜的味道涌遍全身,感觉整个人生都变得幸福快乐了。而我,最喜欢在这里面加一种东西,那就是醋。加了醋,酸酸的咸咸的,汤汁更饱满醇厚了,不把酸汤喝完,是不会把目光转移的。吃得一点残渣都不剩,却还想再来一碗。

鱼也毫不逊色,清蒸,再放些姜片,原汁原味,鲜咸可口;红烧,满足味蕾,做汤,美味至极。

象山人最崇尚美食,海鲜已成了象山美食的一块金字招牌。鲜、香、美,这就是象山的味道。来到象山,你若不吃一顿海鲜大餐,那可是今生今世莫大的一个遗憾!

介绍家乡的美食汇总篇五

从小我就特别喜欢吃虾,外婆很早就知道这一点。每当我回去时,外婆都会烧上一大碗干锅虾,哪一次都不例外。

每次回乡,我总是老远就嚷嚷:“外婆,有什么好吃的?我饿了!”外婆笑眯眯地看着我,一脸慈祥:“屋里有煲好的鸡汤,快吃吧,待会儿就给你做虾!”

说话间外婆搬张小凳子,坐在那古老的傍水庭院中。院墙深灰,爬满苔藓,河面水波荡漾,微风轻拂,夕阳给外婆佝偻的背影抹上一层金色。只见她熟练地操起菜刀,把虾背割开,去泥肠、洗净,一气呵成。我看着有些出神。外婆那一头银丝在风中摇曳,我这才意识到,外婆如这座庭院一样,老了!

“滋滋……”菜下锅了,油锅也奏起了欢快的乐曲。外婆此时佝偻的身影也随着“音乐”跳起了奇怪的舞蹈,时而快,时而慢,时而急,时而缓。厨房中,瓶瓶罐罐,油盐酱醋,她都摸得一清二楚,调料适量,不多不少。不一会,一阵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原来外婆正在浇蚝油。我猛吸了一口:“啊,真香!外婆用的是独家秘方吧!”“哪有什么独家秘方,只是把家里酿的黄豆酱加了点进去,专门犒劳你的!”外婆笑道。那笑声,依然温暖,宽厚,却早已没有了往日的清脆响亮,她半眯着的双眼,此时已弯成了两道月牙儿,皱纹“亲密”地拥抱在一起,仿佛一朵在风中绽放的雏菊,透着无限的爱意,定格我的心里。

起锅了,红中带黄,黄中带白,白中带粉,土豆薄厚均匀,辣椒也被切成细细的丝。对虾的红,土豆的黄,菜椒的绿,洋葱的紫……霎时间,我垂涎三尺。吃一口,虾肉鲜嫩可口,香辣干爽。我忍不住大快朵颐,因为外婆在菜里加了一种特殊的作料——亲情,这碗虾变得愈加美味。

看着对面一脸微笑的外婆,我的视线模糊了。那虾可真香,一直香到我心里!

介绍家乡的美食汇总篇六

我的家乡余姚梁弄,被称为“浙东小延安”,位于浙东四明山北麓,姚江之南。梁弄有一样远近闻名的美食——大糕,制作大糕的手工技艺,是梁弄古镇的独创,而这样的一种技艺一般是世代相传,这种技艺已被列入余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被《舌尖上的中国》报道过,名声因此传得更远。

姥姥曾告知我,在梁弄,每逢端午时节,已订婚但还未结婚的毛脚女婿必须挑大糕到丈人家去,这样的风俗习惯一直沿用至今。毛脚女婿挑的大糕少则几十箱,多则上百箱。女方把这些大糕分发给亲朋好友,一来表示名花有主,二来也是让大家一起分享喜悦。而结婚后的第一个端午节,就轮到女方挑大糕到男方家了。

年前,因为我好奇大糕的制作,妈妈特地带我去朋友的糕店学习制作大糕。

师傅给我介绍了大糕制作的选料、准备、制作流程。说干就干,在师傅的协助下我拌好了米粉,师傅说糕粉必须要经过过筛器,反复过筛,过筛后的糕粉越细越好。我明白后左右摇晃着过筛器,细细的糕粉从过筛器里缓缓飞落,我过了一遍又一遍,看着差不多了就把米粉筛到了正方形的大糕架子里,满了就沿着框架把糕粉刮平。下一步要雕馅孔了,要求匀称地雕出十六个馅孔。这一步对于我这个新手来说着实不易,我小心翼翼地尝试了好几次一直做到师傅满意为止。接着,师傅拿来事先准备好的豆沙馅,我把馅一勺一勺地舀到孔内,轻轻摇匀,再用筛子轻洒盖米粉,以盖住馅为止,然后用工具刮平,接着在印板模子里抹一层红粉,倒扣在大糕上,用小锤子“咚咚咚”敲上三下,使红粉完全落下,拿开印模,大糕上面已留下一排红色的四个字——“虎运连连”,这样连印四排,当然你还可以选择其他印模,有“吉祥如意,福禄寿喜”等字样,字的旁边还带着各种花边,一看就是很喜庆的样子。再用利刀把大糕横竖割成十六块,脱框,最后把大糕放入锅炉中蒸,大概蒸上十五分钟。“嘀、嘀、嘀”倒计时的闹钟响起,大糕终于出炉了,出炉后把整盘大糕用翻布翻转,放熟青箬垫底,再掀掉翻布,装盒,这样一盒大糕就做成了。

我拿起一块自己做的大糕,轻轻咬下去,感觉香甜柔糯、里面的豆沙喷涌而出拥抱舌头,甜而不腻。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倍感欣喜。

无大糕,不梁弄,每个到过梁弄的人,大概都有这样的感受吧!

介绍家乡的美食汇总篇七

虽然离开青龙老家近二十年,居住环境与生活条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饮食习惯与爱好却未随着时间与空间的变化而改变。下过无数次餐馆、饭店,吃过各种风味小吃,最喜爱的还是那些吃不够的家乡菜:大馅儿蒸饺、血肠、方块肉、小河虾、小河鱼、凉糕……这些美食虽然大多数都是很普通的家常饭菜,却又具有独特的北方风味,是家常与待客的经典美食,胜过鸡鸭鱼肉,包含着浓浓的家乡味道,让我写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吧。

大馅儿蒸饺——可能对每个人来讲都不陌生,可是吃过很多蒸饺,各种馅料,自己家也做过很多次,感觉最好吃、最难忘的还是在老家吃的新鲜地道的大馅儿。地里新鲜的刚摘的大白瓜,刚炼过的油梭子加上一些新鲜的韭菜,最擅长包大馅的大舅母一个人连和面带擀皮、包好饺子、上锅蒸,用白菜叶代替屉布,这一整套步骤在我们早晨还在梦乡的时候就会搞定,经常会让我们还未睁眼便已闻到阵阵蒸大馅儿的清香。

有时干脆就用新鲜的白菜加油梭子做馅儿,也很好吃,馅料鲜香,即使用很普通的白面,也会做出水灵灵的,使人吃不够的大馅儿,味道和水饺大不同。

介绍家乡的美食汇总篇八

我的家乡通州是一个人杰地灵,物产丰富的好地方。

通州有很多特产:二甲的蓝印花布,石港的乳腐、窨糕,西亭脆饼……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我最爱吃的西亭脆饼。

说起西亭脆饼,还有一个传说呢!在清朝光绪初年,有一个叫冷纯溪的镇江商人来到通州西亭谋生,他在西亭街上开了一家茶食铺,名为“复兴店”。刚开张时,生意非常冷清,冷纯溪就请来一位茶食师傅,在脆饼的色、香、味、形上动了一番脑筋,很快便研制出了美味的西亭脆饼。

西亭脆饼用料讲究、加工精细,选用精白面粉、优质沙糖、纯白芝麻、精炼植物油加工而成。从和面到出炉,一共要经过二十八道工序,而且这二十八道工序基本都是师傅手工制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烤制了,将做好的饼胚放入锅炉内,用优质的无烟煤微火烤上一个半小时才可出炉。

西亭脆饼酥甜香脆、美味可口、风味独特,既可以直接,也可以泡着吃。直接吃,撕开包装袋咬一口,又酥又脆、又香又甜,让你赞不绝口。泡着吃,它可以和糖水泡,和牛奶泡,和豆浆泡,软而不烂,层次分明,深受小孩、老人和上班族的喜爱,是美味营养的早餐。

“西亭脆饼十八层,层层分明能照人,上风吃来下风闻,香甜酥脆爱煞人。”朋友,如果你来我们通州,一定要记得买袋西亭脆饼尝一尝。

介绍家乡的美食汇总篇九

新年将至的时候,家家户户肯定会做一道道的传统美食,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吃过这道美食呢?这道美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糖丸,做法容易,样貌十分好看,玲珑小巧的,味道更是不错。

每年过年的时候,我的家乡家家户户都会做糖丸,糖丸可谓是“要颜值有颜值,要味道有味道”一道美食。每逢过年,都会全家上阵一起做糖丸,爷爷擀面,奶奶切面,我和妈妈一起做,可谓是全家上阵齐心协力呢。

首先是要和面,加入面粉,糯米粉,再倒入雪碧搅拌均匀揉成面团,后来就可以开始擀面了,但成一片片不薄不厚的面片,然后就切掉头尾两边留中间正正方方的面片,后来在切成很小的小长方体,三条粘合在一起一卷,变成了一个好看的糖丸,全家上阵,干得不亦乐乎,每年家家户户几乎都这么做,走在乡间小道上都能闻到一股香喷喷的味道,连空气都是甜的。

做好之后当然就是下锅炸。烧火,往锅里倒油,倒满半锅,等油烧的沸腾后,把一个个糖丸放到锅里炸,炸至两面金黄,浮起在油锅表面,就差不多了。每家每户都会有一个很长很长的筷子,这个筷子就是专门用来夹糖丸的,把炸的酥脆唐婉一个一个沉入盘里,放到第二天,就可以吃了。

第二天拿起一个糖丸咬一口,特别特别的脆,又有淡淡的花生油的香,可以说得上是特别好吃,香甜酥脆,就连屋子里的空气都是甜滋滋的。这个时候对于我们孩子总是最开心的,几乎每个孩子手里都会有一个糖丸。

糖丸在我家乡可有一段悠久的历史了,糖丸——就是我家乡的传统美食。

介绍家乡的美食汇总篇十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独特的民风民俗。湖南有舞龙灯,河北有挑龙蛋,四川有麻龙火……但最让我留恋的还是家乡的春节美食。

我的家乡安庆是一座长江边上的古城。腊月一到,无论城市与乡村,各家各户立刻忙碌起来。第一件事,当然是要准备美味的“腊货”:腊肉,腊鸡,腊鱼,腊肠……应有尽有。尤其是腊肉,买来上好的五花肉,撒上盐一腌,七八天后,再一块块晾衣服似的吊晒在屋外,任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它们完美地转化成油光透亮,馋涎欲滴的腊肉。切成薄片,饭头上一蒸,阳光的味道与肉的干香碰撞,吃一口回味无穷,心中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与北方不同,安庆人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炸圆子。圆子,就是北方人说的丸子,它寓意一家人团团圆圆,万事圆满。圆子的配料有猪肉馅,米饭,豆腐,红薯淀粉,以及南方特有的小香葱,配比无定式。这馅料一和就是一大缸。按照安庆的习俗,圆子必须一次做够量,要让嘴巴一直香到正月十五。

一切就绪,炸圆子的时刻到了!孩子们早早就围在炸锅旁,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乒乓球大小的肉丸在油锅里翻腾。肉香和着葱香四处飘散,能把十里外的狗都引过来。炸好的第一锅几十个圆子,瞬间就被孩子们抢光了。第二锅通常是分成几大碗,送给左邻右舍,这既体现了邻里如亲,又暗地里炫耀了自家的手艺。

又过了一周,终于到了吃年夜饭的时候。红烧肉烩圆子,腊肉腊肠腊鸡腊鸭,清蒸鱼,芹菜芽炒肉丝包春饼,老鸡汤泡炒米,牛肉火锅等等,非得十碗八碟的。这是年底的大团圆,也是美食的大荟萃,更是幸福生活的又一个见证。

安庆的年味,幸福的味道,我永远想念它!

介绍家乡的美食汇总篇十一

我的家乡在通州,那是一个依江傍海、人杰地灵、美丽富饶的好地方。

我的家乡物产丰富,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赫赫有名的西亭脆饼。

西亭脆饼表面金黄金黄,上面镶嵌着许多白芝麻,看起来特别诱人。你别看它每只不足两厘米厚,竟有十八层之多。它以精白面粉、优质砂糖、纯白芝麻、精炼植物油等为主要原料,从和面到脆饼出炉一共有二十八道工序,基本都由工人师傅手工操作。

西亭脆饼吃起来也非常方便,可以干着吃,也可以泡着吃。干着吃,酥甜香脆、美味可口、风味独特。泡着吃,软而不烂,层次分明,汤水不浑。以前条件有限,人们都用红糖水泡脆饼,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用豆浆、牛奶、麦片泡脆饼,不仅美味而且营养丰富。

你知道吗?关于西亭脆饼,还有一个传说呢。据说在清朝光绪初年,有一个叫冷纯溪的人,从镇江到西亭落户谋生,在西亭开了一家茶食铺,叫“复兴店”。刚开张时生意不太好,为了在当地站稳脚跟,他就重金请来了一位茶食师傅,研究新的脆饼配方,在色香味形上下了一番功夫,最后独树一帜。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生意就变得非常兴旺。

“西亭脆饼十八层,层层分明能照人,上风吃来下风闻,香甜酥脆爱煞人。”如果你来我们通州玩,一定别忘了买些西亭脆饼哟!

介绍家乡的美食汇总篇十二

山东是我的老家。虽然我一直在宁波读书,但一说起山东,让我记忆犹新的非山东美食莫属。

先说山东的主食吧,如果你走进山东的饭店,一眼扫过去,里面的食物大多是饺子、馒头和煎饼,米饭也有,但很少有人吃,所以渐渐变得很少。山东饺子的馅种类非常多,有韭菜鸡蛋的,有白菜猪肉的,还有香菇豆干的等等。饭店的饺子几乎都是人工现包的,没有速冻的,所以非常新鲜。咬一口热气腾腾的饺子,汁液立刻溢满嘴巴,真是满嘴生香,让人忍不住接二连三的吃下去。山东饺子个个饱满,不知不觉就再也吃不下了。馒头也是“大块头”,又大又白,全是喷香的小麦味道,绝对没有膨松剂的化工味道,所以每次我们都会带许多原汁原味的山东馒头回宁波。煎饼呢?那绝对是每个山东异乡游子的最爱。煎饼大多是玉米做成的,也有小麦做的。煎饼直接咬则干干的,有点硬,所以要和菜一同吃。吃煎饼时,先把煎饼展开,再放一点你喜欢的菜呀,肉呀,最后把它卷起来就可以吃了。咬一口煎饼,带汁的菜和玉米香的煎饼融合起来,感觉味道杠杠的,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当然啦,煎饼卷大葱更是赫赫有名,泰山上随处可见这道美食。

山东还有一些特别的美食,这些美食也可以说是山东特产,那就是——蝉、蚂蚱和蝎子!可别吓坏了!这些食物不但美味,而且价格不菲。先将蝉、蚂蚱或蝎子在油锅里炸一炸,注意油温不可过高,等炸熟了,再在上面洒一点盐,就大功告成了。想当初,我刚刚看见这特产,吓得脸都白了。而一旁的老爸却对这些食物如饥似渴地狂享受呢!还鼓励我说这种人间美味只有山东有,我终于颤巍巍地伸出筷子,夹了一个蝉,闭上眼睛,胡乱往嘴里一扔,嚼了一下,嗯,味道还真不错,酥酥的,香香的,既不油腻,也不干枯。于是,我和老爸开启了风卷残云般的“扫荡”模式。

山东由于是北方,所以吃饭比较晚,大概1点左右才吃午饭。人们边吃边聊天,当然山东大汉的酒量也是惊人的,所以你一杯我一杯地干起来,热热闹闹的。山东大汉的桌子却很低,大概只有人的膝盖那么高,而且还很小,配套的凳子也好像为小朋友准备的。不过,山东的菜可是超大份的,满满一盘吃也吃不完!这大概就是山东人长得人高马壮的原因吧!

山东人吃饭也很注重习俗。比如春节的年夜饭一定要夜里12点才开始。不到12点坚决不能吃。等到新年的钟声敲响了,一家子老老少少、大大小小才围坐在一起畅快淋漓地享受一桌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怎么样?山东的美食让你大开眼界了吧!有空去山东走走,豪爽的山东人欢迎你!

介绍家乡的美食汇总篇十三

面皮是我们这儿的“山的味道”,每隔几天我就要缠着妈妈给我做一顿。

热面皮的看相很诱人。一根根白里透亮的面皮伴着红艳艳的辣椒、翠绿的香菜(老妈自创的),整个颜色搭配和谐,光看着就很诱人,香味弥漫到我的各个器官,真让人垂涎三尺呀!

对于我这个吃货,一定要看看这个美食是怎样做成的呢?先用面粉加上点水,用勺子往一个方向搅,把面粉均匀地搅成面糊,在锅里接好水放在电磁灶上烧开,涂上备用的油放在蒸面皮的干锅里,再把搅拌好的`面糊取适量倒进干锅里,均匀地摊开,盖上锅盖蒸煮五分钟后,待锅里上汽后,把它取出来,稍凉一会进行刀切,把切好的面皮放进碗里,再将备用的豆芽、黄瓜丝、香菜放进去,调上酱油、醋、红油辣子,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面皮就可以开吃了。

昨天,我又缠着妈妈给我做,嘿嘿!我这次可要好好的品尝一番。第一口吃进去,面皮细嫩,劲道,汤汁麻辣十足,啊,真香!我迫不及待地吃下第二口,好香、好软、好烫、好辣……紧接着第三口,第四口……很快,这碗香喷喷的面皮被我一扫而光。

如果你也想吃一碗香味迷人的面皮,就到我们这儿来吧,我保证让你流连忘返、赞不绝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