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有关五年级语文第7课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范本(优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2:33:00 页码:11
有关五年级语文第7课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范本(优质9篇)
2023-11-12 02:33:00    小编:ZTFB

健康饮食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基础,我们应该注意摄入营养均衡的食物。写总结时要注意客观公正,尽量避免个人情感和主观偏见的介入。总结范文作为参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

有关五年级语文第7课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范本篇一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一课时。

1、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在祖父的园子里,“我”都经历了哪些事情?

1、童年萧红的眼里,祖父的园子是什么样的呢?

(1~3段)。

重点指导朗读:

第一段。

重点学习:

文中描写榆树的句子体会表达形式与方法。

2、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

朗读体会4~20段,感悟童年的她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地边学边玩,边玩边学自由无虑的生活。

3、多种形式的朗读,表达感情:

重点朗读体会:

16~20段体会“园子”是自由的,孩子的身心都是自由的,这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

4、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

结合相关的语句领悟总结:

1、孩子气十足的腔调。

2、春天泥土般清新的语言。

3、诗意浪漫的景物描写。

1、简介《呼兰河传》,推荐给学生读。

2、学生读《呼兰河传》中另一个关于园子的片段。

有关五年级语文第7课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范本篇二

字典,课本图片,笔记本,网络畅通,学习所用电子产品。

1.正确认读文中的“蚱、晃”等11个会认字,正确书写“蝴、蚂”等14个会写字;会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解释不懂的词语。

2.默读课文,说出课文内容,说说园子里有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什么,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3.读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说出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正确认读生字词,读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读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一)交流激趣,导入课题。

1.谈话激趣:童年是快乐的,童年生活是美好的,人们往往留恋童年时光,女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就记录了这样的感受。

今天我们一起感受她的童年生活吧!下面先介绍一下萧红ppt。在萧红的记忆里,难以忘却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童年的记忆,走进《呼兰河传》节选的——《祖父的园子》。(ppt:祖父的园子,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学生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4.教师领读我会认生字,练习朗读。

5.教师领读我会读词语,练习朗读。

6.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我会写生字,观察讲解易错字。“拔”区别拔和拨;“承”;区别瞎和割。

7.学习词语:明晃晃、光芒四射。

8.默读课文,说一说作者从哪两方面写祖父的园子的?

教师小结:两个方面,第一园子里有什么?第二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干什么?

9.跟老师一起读读前三段,说说园子里都有什么?学习前三段。

10.再读课文前三段,读出喜爱之情。

(三)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词语。

3.积累abb词语。

文档为doc格式。

有关五年级语文第7课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范本篇三

《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回忆性小说《呼兰河传》,课文主要叙写了童年的萧红在园子里快乐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清新质朴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写,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突出的特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

3.学习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

在品读文字中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和祖父的爱,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1.揭题,读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课,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节选自著名作家萧红的作品《呼兰河传》。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主要写了我童年时代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园子的景象以及和祖父在园子里发生的趣事。)

我、祖父、园子构成了多彩的生活,给萧红留下了童年美好的记忆,令她难以忘怀。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这个园子。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园子的段落。(第2节、第13节)

2.引读第二节。(读出园子的美和生机勃勃)。

3.自由读第13节。

我想,读着这些文字,漫步在这个大园子中,你就会产生一种感觉,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一两个词——(无拘无束,悠闲,自由,随心所欲)

你的感觉和文中的“我”感觉相通了。读着读着,我觉得园子里的一切——,要做什么,——,要怎么样,——,都是——。

4.仔细读读这一段,看看作者是怎么来写园中的自由的?注意那些有趣的、特别的词句,可以划下来。

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运用了拟人、排比的手法,句式有……就像……似的……,……愿意……就……,一会……一会……)

5.老师读这一段时发现了一个问题,文中一连用了十个“就”,读起来是不是觉得啰嗦?(萧红的文字很朴素,但读起来觉得很灵动,很清新,字里行间扑腾着两个字——自由。)

6.让我们把这种自由的感受带进这一段中,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配乐朗读。)

7.为什么在萧红眼里,园中的花鸟、蔬菜、昆虫这一切都是自由的?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作者的童年生活是自由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看园中的一切都是自由的了。)

像作者这样把人物情感倾注在事物上,借助事物来表达人物的情怀,这种写法就叫借物抒情。作者写园子的自由实际上是要写“我”童年生活的自由。

1.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又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

让我们继续漫步于园中,默读课文3-12节,注意那些最有趣、最好笑的细节,读一读,划一划,可以在旁边写下自己最想说的话。

2.交流,品析,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抓关键词,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

(第12段:我是怎么浇菜的?读读课文,找找描写我动作的词“抢拼尽了力气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

把水往天空里一扬,这一扬,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这一大瓢水冲下来,你浑身湿淋淋的,像只落汤鸡,你的心里呢?把你内心的自由畅快读出来。

我仿佛看到你和祖父的头发都还在滴着水,可你却看着祖父傻傻地大笑呢,这哪是在干活,分明是拼尽了力气在玩呢!

有关五年级语文第7课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范本篇四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感受园子的自由美好和“我”在园子中的活动,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自由,感悟祖父给予作者的深深的爱和温暖,以及对祖父的怀念。

3. 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读中感悟作者的情感。

读中感悟作者的语言特点。

多媒体课件。

一、 预习导入

课前同学们预习了《祖父的园子》一文,通过课前阅读你认为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园子?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园子。

过渡:在这样一个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园子里,小作者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

二、 教学新课

(一)感悟小作者的童真童趣

预设1. 第4自然段,关键词:好奇、爱模仿、瞎胡闹、顽皮等

祖父_______,我也______;祖父____,我也_____;

祖父_______,我也______;祖父____,我也_____;

师读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预设2. 第5自然段,关键词:捣蛋、帮倒忙等。

预设3.第13自然段,关键词:自由快乐、无拘无束。

师:一会吃黄瓜,一会捉蜻蜓,一会又捉蚂蚱,真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真是我的地盘我做主,随心所欲,好不自在呀!

预设4. 第14、15自然段,关键词:调皮、淘气、天真、可爱、有趣等。

师:你们浇过菜吗那看过别人浇菜吧?这水不往菜上浇,而是往天上扬,而且还大声喊着:“下雨啰!下雨啰!”,你们喊的还没拼尽力气呀,要拼尽力气大声喊,这样才开心哟!

好,现在你们玩的开心吗?谁还想来开心的玩一次?

预设5. 第20自然段,关键词:自由、随心所欲等。

你看看,不用枕头,不用席子,席地而睡,好不惬意!

(粮食来之易,从小要爱惜粮食)

(二) 感悟祖父深沉的爱。

(三)体会园子的自由,构建自己的乐园。

自由朗读17自然段,读后哪些词在你脑海中闪现?

(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无忧无虑等)

这段中哪句话最能体现这里是自由自在呢?(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读这段的中心句,读出自由。园子中都有哪些事物是自由的?读文,师读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也没人过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

愿意......就......;若……就……

师:园子里的一切都那么自由,那么快乐,你也想拥有这样的乐园吗?闭上眼睛想像一下,你的乐园里都有些什么,你在园子里是怎么玩耍的?(心中的乐园)

三、总结学法。

学习本课让我们知道,读一篇文章,我们要边读边思,学会善于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反复品读,用关键词做批注。在阅读时,边读边想像,并能及时地把自已的想像写下来,这样坚持下去,你也会成为萧红式的大作家。

四、拓展阅读,介绍作者及小说《呼兰河传》。

本文选自现代著名作家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小说中作者回忆许多童年的趣事,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阅读,也可以把你的童年趣事写下来。

祖父的园子

自由快乐祖父的爱

有关五年级语文第7课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范本篇五

字典,课本图片,笔记本,网络畅通,学习所用电子产品。

1.正确认读文中的“蚱、晃”等11个会认字,正确书写“蝴、蚂”等14个会写字;会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解释不懂的词语。

2.默读课文,说出课文内容,说说园子里有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什么,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3.读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说出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正确认读生字词,读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读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一)交流激趣,导入课题。

1.谈话激趣:童年是快乐的,童年生活是美好的,人们往往留恋童年时光,女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就记录了这样的感受。

今天我们一起感受她的童年生活吧!下面先介绍一下萧红ppt。在萧红的记忆里,难以忘却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童年的记忆,走进《呼兰河传》节选的——《祖父的.园子》。(ppt:祖父的园子,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学生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4.教师领读我会认生字,练习朗读。

5.教师领读我会读词语,练习朗读。

6.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我会写生字,观察讲解易错字。“拔”区别拔和拨;“承”;区别瞎和割。

7.学习词语:明晃晃、光芒四射。

8.默读课文,说一说作者从哪两方面写祖父的园子的?

教师小结:两个方面,第一园子里有什么?第二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干什么?

9.跟老师一起读读前三段,说说园子里都有什么?学习前三段。

10.再读课文前三段,读出喜爱之情。

(三)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词语。

3.积累abb词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有关五年级语文第7课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范本篇六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萧红的《呼兰河传》,就是对故乡的一本回忆录。也就在写完后的一年,这个女子就从世间消失了,只有31岁。但她把她对乡土农家的爱恋,把她对生活的严肃思考,传达给了她的读者,世世代代的读者。在《呼兰河传》里,她用了许多的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点描写了家里的园子,她称它为祖父的园子,自己的后花园。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

1、自学课文:

请按阅读要求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作批注。

2、检查自学:

自学生字,生词的情况。

1、这篇文章中的哪些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

2、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你是从哪体会到的?

学生交流、汇报。

读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把他背诵下来。

师读《呼兰河传》的另一个关于园子的片段,学生谈感受,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年的快乐。

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童年的纯真和美好。童年是一幅画,绚丽多彩;童年是一首诗,耐人寻味。让我们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再次感受童年的美好。

有关五年级语文第7课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范本篇七

1.结合预习,能认读“倭瓜、蚂蚱”等生字词,读通课文。

2.走进文本,感受祖父的园子里的自由、快乐、爱,体会作者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段落,感悟“反复”等表达方法。

3.走出文本,联系生活,学会反思自身的童年生活。

走进文本,感受祖父的园子里的自由、快乐、爱,体会作者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段落,感悟“反复”等表达方法。

一课时。

课前谈话:qq农场。

1.辨音。

2、标注自然段序号,了解特殊段落。

幻灯片出示相应段落。

3.整体感知。

师:通过预习,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用一个词语概括的`说说。

指名学生把词语写在黑板上。

师:那么,你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请你默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一些句子,然后把这些词语写到句子的旁边,做批注。

生自主画句子。

根据学生反馈情况,相机教学:

(一)感受园子的美丽。

(二)感受作者的自由和快乐。

(三)感受祖父的爱。

2、总结全课。

有关五年级语文第7课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范本篇八

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读读记记“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樱桃树、李子树、大榆树”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

3、让学生自主地如情入境地读书,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

1、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2、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1、出示“萧红”的图文资料简介

2、引入课题

认读词语 分析这些词语

(一)课文中有几个自然段是直接描写园子的,快点儿找找看是哪几自然段?

1、自由读这些自然段,思考:在作者童年的眼里,这个园子是个怎样的园子?你可以用个什么词语来形容呢?请你写一两个认为恰当的词语,有的词语可能就藏在这几段话的字里行间。从哪些段落体会到的?读相关语句,说感受。

预设:

(1)“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a、在我的眼中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b、园子里有些什么颜色?

c、她会怎样向别人介绍这个园子?带着怎样的语气,怎样的心情?

(2)“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

a、去掉“是”读读看,比较比较。“是”起到了什么作用?

(3)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 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a、在我的眼中,这还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

b、你从哪儿感受到这份自由?(愿意……就…… 愿意……就……)

c、心中有自由快乐,看什么都是自由快乐的,让我们再来看看园子的景像吧!引读:

d、谁再来读一读这段话,比一比谁的更自由。

2、从这些文字中我们体会到这是一个 师引读( )的园子 根据板书引读

(二)学习我和祖父在园中的段落

2、在园子里,我是那么自由,那么快乐,这园子简直就是 (“我”的乐园)

3、介绍萧红的童年其实很孤单寂寞…… 相机出示文字介绍(相机出示文字介绍)

4、当我做这些事的时候,祖父是怎样的态度呢?请同学们再次默读4—15自然段,划出有关的句子。

5、因此萧红一直怀念这个园子,那么,这个园子在萧红的心中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园子吗? (爱、温暖) 所以萧红在书中这样写道 (出示)

(三)升华

1、文章的题目为什么叫《祖父的园子》?

2、在《呼兰河传》的结尾有这样一句话:“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节选自现代著名作家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第三章第一篇。主要写了“我”幼时和祖父在园子里自由生活的情景,具体而又生动地表现了“我”的好奇、贪玩和幼稚。字字、句句童心四溢,贴近小孩子的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文中的语言非常有特色,平和、朴实、充满童趣,运用拟人、排比,使语言整齐而优美。欣赏这样的文章,对于成人是勾起了那平常不太想的一大串童年趣事,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就好像一次野外踏青一样,体验了别样的生活,与自然好好地对了一次话。

对于这样的课文教学,我的定位在通过课文的学习,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户,以此走近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感觉她和祖父的一段亲情,知道一篇名著《呼兰河传》,了解先辈的一段生活历史,初步感觉萧红语言文字的'魅力。丰富学生课外阅读。

1、找准切入点,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在上课前先向学生介绍作者萧以及她的作品《呼兰河传》,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的欲望,让学生产生阅读探究的浓厚兴趣。尔后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扣题质疑——“在作者眼里这是个怎样的园子?”这样就为学生进一步阅读探究指明了方向。课中,我始终围绕“这是一个()的园子”开展教学活动,寻求到了阅读的切入点,引领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进文本,去阅读去感悟,这样,以学生为主体去进行阅读探究,使学生得到真正的收获。

2、以文本为基点,适当运用阅读链接,引领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

阅读是一种智能活动,阅读面广的人对世界的间接体验丰富、情感也更细腻敏感,其思维水平会日益提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等环节,拓宽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我的教学中,一直有这样的教学期待。对小学生来说,课内学习我觉得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定的课外阅读相配合,开展课外阅读也有利于学习和巩固老师在课堂上所教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扎实,学得活泼。 本课教学我在课尾尝试以文本为基点,链接相关的篇章,让阅读成为学生阅读的中点,或者是另一个起点。

1、文中许多词语如“胖乎乎、圆滚滚、蓝悠悠”都很优美,体现了作者别样的情感,也很容易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满心的快乐。遗憾的是由于文章太长,课堂上花了很多时间去品读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的有关语句上,后面没有时间去积累词语,训练学生说类似的词并用词说话,只能匆匆收场。

2、在学习体会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快乐时光这些段落时,显得有些匆忙,文中我浇花却把水洒向空中,大声喊:“下雨喽,下雨喽!”,还有我跟着祖父去种菜,其实又捉蜻蜓,又玩蚂蚱等这些语句没有让学生细细品读体会,一略带过。

3、体会“在作者童年的眼里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这部分教学时间拖得有点长,如果这里节奏紧凑一点,可以设计一个小练笔,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结合萧红在祖父园子里的自由和快乐,按照作者的表达方式来续写融入自己的童年体验和感受,我想一篇篇生动的续写对于提升文本会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再欣赏《呼兰河传》中的精彩描绘,对比之中找到了自身与作者的差距,顺势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丰富积累,充实文笔,学生感受深刻。

罗云评价:

《祖父的园子》是萧红的作品,写得至真至纯。短文以“爱”为核心,让“趣和乐”贯穿在祖父的园子里,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幸福、快乐的家园,是“我”成长的根基,是“我”精神的故乡。这篇课文是我第一次听到,但杜老师的课我听过很多次,杜老师那种朴实自然的大家风度、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教学智慧、教学技巧、教学艺术都是值得我长久学习和揣摩的。

这堂课有几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读为本,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着重是培养学生“悟读”的能力,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理解中熏陶,情感得到了升华。课堂上,杜老师引领的方式有:

1、自读自悟,读出自己的理解。初读课文时,杜老师抛出问题:“想不想知道祖父的园子什么样?”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在朗读品味中感悟,抓住重点词语、句子如“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反复品读、感悟,读出个性,读出园子的自由。

杜老师在教学环节上巧妙设置问题情境,善于以问促“情”。教者深知本文以一个“情”字贯穿始终——萧红对“园子”的怀念之“情”,对祖父的敬爱、想念之“情”,祖父对“我”的关爱之情。杜老师紧紧抓住这条情感线索,通过一个个连贯的问题,通过学生们的回答,这些情感渐渐清晰为同学们所理解,所感动。杜老师善于提问,而且逻辑性极强,看似“离题”,却是巧妙有章的。如读完词语之后,杜老师提问“这些词语跟园子有关系吗?你发现了什么?”杜老师在词语教学这一环节,巧妙地把词语归类,并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再如,在读自由的园子这一段落时,杜老师问:“有一个词语——“愿意……就……”用了很多次,不罗嗦吗?”通过比赛读、个别读,学生在读中自悟,再次让学生进一步正是这个词语的反复使用,才更体现出园子的自由,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升华,起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由此我深刻地感受到一个准确巧妙的问题情境设置能大大推进教学的进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教学首要任务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而语言文字能力的掌握首先要通过读的训练,杜老师这节课至始至终地重视和落实了这一点。杜老师善于抓住具体的语言文字适时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训练。学生通过读书,抓住了“愿意……愿意”、“要……就……要……就……”、“一切都活了。”等词语或句式进行反复的品位、以达到不断积累和最终的运用。在杜老师的巧妙引导下,学生通过读书理解,对课文的认识由知性上升到感性,对课文的思想感情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而且,在教学中,杜老师看似平常的语句,却意味深长。课上哪怕一个细小的地方都是充满语文气息的。如课中,杜老师要求学生读书“会读书,也会思考。”

整堂课,杜老师亲切自然的肢体语言,循循善诱的教学语言,无不给学生和听者一种愉悦的感受,印象深的是,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杜老师侧下身子认真倾听,偶尔的抚摸着学生的头,给予学生最大的鼓励,这种无声的语言,让学生在一种轻松、宽松、平等的环境下学习,课堂上精彩纷呈也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了。

1、学生发言的面儿小,站起来发言的总是少数几个同学。

2、文中许多abb的词语如“胖乎乎、圆滚滚、蓝悠悠”都很优美,体现了作者别样的情感,也很容易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满心的快乐。可以在课堂上稍加点拨一下。

3、是否可以设计一个延伸练笔:“假如时光能够倒流,‘我’又在祖父的园子里玩着,闹着,玩累了就在园子里的那棵大榆树下睡着了,一觉醒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结合萧红在祖父园子里的自由和快乐,按照作者的表达方式来续写。

有关五年级语文第7课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范本篇九

字典,课本图片,笔记本,网络畅通,学习所用电子产品。

1.正确认读文中的“蚱、晃”等11个会认字,正确书写“蝴、蚂”等14个会写字;会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解释不懂的词语。

2.默读课文,说出课文内容,说说园子里有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什么,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3.读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说出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正确认读生字词,读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读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一、初读《祖父的园子》,感知园子的世界。

(一)交流激趣,导入课题。

1.谈话激趣:童年是快乐的,童年生活是美好的,人们往往留恋童年时光,女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就记录了这样的感受。

今天我们一起感受她的童年生活吧!下面先介绍一下萧红ppt。在萧红的记忆里,难以忘却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童年的记忆,走进《呼兰河传》节选的——《祖父的园子》。(ppt:祖父的园子,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学生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4.教师领读我会认生字,练习朗读。

5.教师领读我会读词语,练习朗读。

6.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我会写生字,观察讲解易错字。“拔”区别拔和拨;“承”;区别瞎和割。

7.学习词语:明晃晃、光芒四射。

8.默读课文,说一说作者从哪两方面写祖父的园子的?

教师小结:两个方面,第一园子里有什么?第二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干什么?

9.跟老师一起读读前三段,说说园子里都有什么?学习前三段。

10.再读课文前三段,读出喜爱之情。

(三)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词语。

3.积累abb词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