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中国民间小故事包拯篇范本(精选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4:15:16 页码:14
最新中国民间小故事包拯篇范本(精选18篇)
2023-11-18 14:15:16    小编:ZTFB

总结可以提高我们对事物的洞察力和思考能力,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可以通过对比、对照等方式,突出总结的重点和亮点。在这里,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这个主题的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灵感和创意。

中国民间小故事包拯篇范本篇一

这是一个讲述孩子历经磨难,救出母亲的神话故事……。

天宫中的三圣母爱上了人间书生刘彦昌。为了爱情,三圣母不顾二郎神的反对,带着宝莲灯私奔下凡与刘彦昌相会。

七年过去了,他们的孩子沉香渐渐长大,和母亲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突然有一天,二郎神从宝莲灯的闪光中发现了他们。为了维护天规,他抓走了小沉香,要挟三圣母交出宝莲灯。无奈之中,三圣母只得把灯交出,并被压在华山底下。

沉香在天宫偶尔从土地神口中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在同为人质的部落头人之女嘎妹的帮助下,沉香机智地与护灯秦俑周旋,夺回了母亲的宝莲灯,逃离天宫,踏上了寻母之路。征途中,磨难重重。鬼城、荒漠、怪石诡异多端;雪崩、地裂、沙暴恐怖惊人,这一切都没有磨灭沉香的救母之心。幼年的沉香在经历了种种险遇之后,终于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成长为一个英勇的少年。

孙悟空为沉香的执着所感动。在他的点拨下,沉香带着小猴和白龙马直奔火山,他在嘎妹和部落人民的帮助下,推倒了二郎神的石像,铸成了神斧。沉香举起神斧,与二郎神决一死战。他越战越勇,令二郎神难以招架。激战中,二郎神屡施毒计,欲将沉香置于死地,并抢夺宝莲灯。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宝莲灯突发金光泻进沉香体内,与沉香合而为一,终于把二郎神打败。

云开雾散,大地回春,沉香劈开华山,救出母亲。母子终于相会。

中国民间小故事包拯篇范本篇二

浙江湖州有个白鱼潭的故事。相传吕纯阳到湖州来卖汤团,他想看看世界上有多少人孝敬爷娘,因此,来买汤团的他都要问一声买给谁吃的啊?回答都是儿子吃的。卖了三天,没有一个说是买给爷娘吃的。

有一天清早,有一个人急急忙忙来买汤团,吕纯阳又问买给谁吃的呀?那人急火火地说:“我的老子吃么!”吕纯阳心想:难得碰到这个孝子,于是把有仙丹的三个汤团舀给他。

过了三天,鬹大清早来买汤团的人愁眉苦脸走到吕纯阳面前,有话想说又不好开口,吕纯阳就问:“有啥事啊?”那人说:“前天来买三个汤团,吃了下去既吃不下饭又不开口,已三天了,把人急煞了!”吕纯阳笑笑说:“你不是买给阿爸吃的么?”那人苦笑着说:“我那天是说气话,我儿子睡到半夜醒来哭着吵着要吃汤团,我好不容易等到天亮来买。我这讨气儿子,你看能想想啥办法?”吕纯阳叫他把孩子领来。不一会,孩子来了。汤团担就在河边上,吕纯阳在孩子颈上轻轻拍了三下,孩子吃下的三个汤团一下子吐到了河里。原来,如果一片孝心买给爷娘吃,吃了要成仙;不是给爷娘吃,吃了不消化,就要吐出来。

仙丹汤团吐到河里,河里恰恰有一条千年老白鱼精,它吞了仙丹变成了人,后来到湖州府当了府官。白鱼精当了府官,到了夏天也不洗浴,差人觉得奇怪:“天这样热,老爷为啥不要洗浴?”白鱼精说:“我洗浴有个怪脾气,你排满十大缸水,我才洗哩。”

差人遵照他的吩咐挑了十大缸水,说:“老爷,水已准备好了,请用吧。”白鱼精就在屋里把门关了洗浴。差人觉得奇怪,在在门缝里张望。他一看,吓一跳:这老爷衣裳一脱,变成一条银光闪闪的大白鱼。只见他在十只大缸的水面上窜来跳去。

差人心想,这是个妖怪,于是跑到江西龙虎山上请教张天师。

张天师赶到湖州和白鱼精斗法,一时电闪雷鸣,乌云密布,狂风大雨。白鱼精斗不过张天师,现了原型,钻到河浜的泥潭里去。张天师以为白鱼精会闯祸,其实白鱼精当府官还是太太平平,五谷丰登,蚕花丰收。可张天师不放心,怕它打一个滚就要变水灾,因此封住他,不让它出来。白鱼精苦苦哀求:“天师,我啥辰光能出头?”张天师说:“今后我到湖州来你可以出头了。”可是张天师没有到湖州来,当时是骗白鱼精的,白鱼精因而没有出头之日。

话说宋朝的时候,有个书生叫韩南,一生皓首穷经,却在京城大比中屡试不中,索性留在汴梁城中,在京师九门提督家中谋了私塾先生的差事,一边暂且安身,一边等待下一场春帏大比。

这一天,正好是宋真宗赵恒的生日,各路官员极尽所能,搜罗奇珍异宝,前来贺寿。作为据守京师重地的九门提督当然也不例外,他精心准备好礼品之后,就犯难了。按例规,礼品中应附上一封写着祝寿贺词的拜帖,可他是一个行武出身的粗人,只好把韩南请出来,捉刀代笔。

这韩南略一思忖,就从宋真宗御制诗中挑选了一首:富贵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屋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行人,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韩南极尽谄媚之词,对宋真宗以文治国,不拘一格选拔英才进行歌功颂德,末尾还作一首打油诗: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宋真宗一看到九门提督送来的拜帖非常高兴,立即召见他,并给予奖励。九门提督不敢隐瞒,就坦白说,这拜帖是家里的私塾先生韩南代作的,并将韩南屡试不中的情况也面呈了一遍。宋真宗听后,当即就吩咐九门提督,让韩南次年一定要参加会试。

第二年春季会试如期举行,这次会试的主考官是当朝宰相王旦,他听说此事后,韩南的卷子他看都没看,就将他选入了前三甲。真宗皇帝看到会试录取的名单时,龙颜大悦,说:“朕欣赏的人果真不错。”当即就钦点他为头名状元。第二天,就是礼部放榜的日子。一大早,韩南就忐忑不安地赶到礼部门口,榜前已经被众举子围得水泄不通,他挤都挤不进去。一位同乡的举子一看是他,连忙倒头就拜说:“恭喜状元公,贺喜状元公!韩兄真是不负寒窗苦读数十载,一朝金榜题名天下知啊!”

众举子一听,哗的一下让开,韩南上前一看,自己的名字果然在榜首。他一下子目瞪口呆,喜极而泣。这时,从礼部走出一帮衙役,他们大喊一声:“新科状元韩南听令!”就上来三下五除二地脱去他的布衣,换上大红的状元袍,戴上双翅乌纱帽,系上大红花,扶他上马,敲起锣鼓家伙,打马游街。

正在他得意洋洋的时候,突然,从街旁冲出十几个如狼似虎的家丁,上前就不由分说地把他拉下马,架着就跑。随行的礼部衙役一看,跟在他们身后喊:“你们干什么?这是新科状元!”家丁们头也不回地丢下一句话:“捉的就是新科状元!”

韩南也不知自己刚中了状元,又犯了啥法,吓得面无人色。没过多久,众家丁就将他架进了一个高门楼的府第。他抬头一看,这不是当朝宰相王旦的相府吗?自己什么时候得罪了位高权重的相爷?正当他吓得大气也不敢出时,宰相王旦从后堂急步走了出来,连忙将他请进堂内,早就准备了一桌喜宴侍候。

韩南一见,受宠若惊地说:“宰辅大人有什么差遣,差人支使一声就行,何劳大人亲自动步相迎,真是罪过!罪过!”二人礼让了一番之后,就分宾主坐下,酒过三巡之后,王旦就问:“韩状元现在贵为天子门生,将来前程不可限量,不知家里可有妻室?父母是否安在?”

这位韩南父母早亡,本有家室,由于他一心攻读诗书,不事农桑,家里一贫如洗,原配已先他而去,连一个子嗣也没给他留下来。王旦听他如此这般一说,喜出望外,当即就向他提亲,愿意招他为婿,把自己女儿嫁给他。韩南一听,真是喜不自禁,到这时,他才明白,自己真的碰上了传说己久的“榜下捉婿”的好事儿。

原来,自宋太祖开国以来,重文抑武,大兴科考举仕,朝中的官员大多是青衫文人出身,素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之说。这样一来,天下官绅富户,就把这些上了皇榜的书生,列为择婿的首选对象。更有急性子的人家,就在放榜这一天,当街把新及第的进士举人,半请半拉地捉进家门,央媒说合,玉成好事。老百姓笑称“榜下捉婿”!

王旦一见韩南答应了,就高兴地回到内室,和夫人商量起来。可这一商量不打紧,内室一下子闹翻了天。王旦膝下有五个女儿,都是待字闺中,她们一听父亲将状元郎捉回家中,都争先恐后地嚷嚷着要嫁给他。还是夫人在情急之下,想出了个馊主意,王旦一听,眼睛一亮,觉得权宜之下,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当即就吩咐夫人火速安排。

没过一会儿,王旦从后面出来,将韩南请进后堂。韩南一看傻眼了,只见五位美貌小丫头,每人都从门里牵出一根红丝线,笑盈盈地站在那里。而宰相夫人却笑容满面地对他说:“韩状元,实话告诉你,我家有五个女儿,我也不知把谁嫁给你好,俗话说千里姻缘一线牵,所以我就让五个女儿各执一根红线,拉到门外,让你来选,你牵中哪根,我就把哪个女儿嫁给你。”

古人说:雾里看花,越瞧越艳。一时间,他感觉到帘子后面的五位小姐一个个都是貌美如花,选这一个又舍不得那一个。韩南略一思忖,鬼点子就出来了。他想,这五位相府千金肯定是从大到小排着,既然这五个都到了及笄之年,那么,大小姐说不定年龄已大了,有一点色衰。最小的可能太小,父母又过于娇惯,不好相持。于是,他把中间的一根红线一拉,选定三小姐,不大不小正好。

中国民间小故事包拯篇范本篇三

浙江湖州有个白鱼潭的故事。相传吕纯阳到湖州来卖汤团,他想看看世界上有多少人孝敬爷娘,因此,来买汤团的他都要问一声买给谁吃的啊?回答都是儿子吃的。卖了三天,没有一个说是买给爷娘吃的。

有一天清早,有一个人急急忙忙来买汤团,吕纯阳又问买给谁吃的呀?那人急火火地说:“我的老子吃么!”吕纯阳心想:难得碰到这个孝子,于是把有仙丹的三个汤团舀给他。

过了三天,鬹大清早来买汤团的人愁眉苦脸走到吕纯阳面前,有话想说又不好开口,吕纯阳就问:“有啥事啊?”那人说:“前天来买三个汤团,吃了下去既吃不下饭又不开口,已三天了,把人急煞了!”吕纯阳笑笑说:“你不是买给阿爸吃的么?”那人苦笑着说:“我那天是说气话,我儿子睡到半夜醒来哭着吵着要吃汤团,我好不容易等到天亮来买。我这讨气儿子,你看能想想啥办法?”吕纯阳叫他把孩子领来。不一会,孩子来了。汤团担就在河边上,吕纯阳在孩子颈上轻轻拍了三下,孩子吃下的三个汤团一下子吐到了河里。原来,如果一片孝心买给爷娘吃,吃了要成仙;不是给爷娘吃,吃了不消化,就要吐出来。

仙丹汤团吐到河里,河里恰恰有一条千年老白鱼精,它吞了仙丹变成了人,后来到湖州府当了府官。白鱼精当了府官,到了夏天也不洗浴,差人觉得奇怪:“天这样热,老爷为啥不要洗浴?”白鱼精说:“我洗浴有个怪脾气,你排满十大缸水,我才洗哩。”

差人遵照他的吩咐挑了十大缸水,说:“老爷,水已准备好了,请用吧。”白鱼精就在屋里把门关了洗浴。差人觉得奇怪,在在门缝里张望。他一看,吓一跳:这老爷衣裳一脱,变成一条银光闪闪的大白鱼。只见他在十只大缸的水面上窜来跳去。

差人心想,这是个妖怪,于是跑到江西龙虎山上请教张天师。

张天师赶到湖州和白鱼精斗法,一时电闪雷鸣,乌云密布,狂风大雨。白鱼精斗不过张天师,现了原型,钻到河浜的泥潭里去。张天师以为白鱼精会闯祸,其实白鱼精当府官还是太太平平,五谷丰登,蚕花丰收。可张天师不放心,怕它打一个滚就要变水灾,因此封住他,不让它出来。白鱼精苦苦哀求:“天师,我啥辰光能出头?”张天师说:“今后我到湖州来你可以出头了。”可是张天师没有到湖州来,当时是骗白鱼精的,白鱼精因而没有出头之日。

中国民间小故事包拯篇范本篇四

乡下有个习俗,就是人死之后,生前所用一切物品,诸如衣服鞋袜、药物食品、饰品等,都要拿到离家远远的大路旁丢弃或火化,说是防止死者太过恋家而阴魂不散,一同丢弃的还有为死者做法事时用过的某些道具法器,说是这些法器已染了阴气,失灵没用了。乡里人都知道这个习俗,所以忽而在某个早晨发现路旁有一堆衣服或奇形怪状的法器物品,却也不惊奇,只离得远远地走过,更不会去捡起这些东西来把玩,怕这晦气跟了身。当然,也有例外,就是命太贱的人,比如乞丐流浪汉、疯子傻子等,这类人是可以捡来死人的物品为已所用的,因为上天怜悯这些人,不绝人之路,给他们一些生存福利。但若是正常运数的人一时无知或贪心,捡了这些大路旁的丧物回家,这个人可能就要行倒霉运,甚至遭遇阴灵缠身了。

话说那年的冬天异常寒冷,这极少出现霜冻的山乡里在那一年竟也飘起了点点雪花,冬种农作物是做不成了,乡民们只得闲下来。男人们卷着被子,在这下午五点钟便已暮色沉沉的日子里过家喝酒或打牌,孩子们早早上床躲进了被窝,女人们则坐在被窝旁,一边与姑嫂聊着家常,一边穿针引线,为家中老幼织绵衣,绣花鞋,争取一个暖冬的到来。村中一个叫春香的妇女,也正做着这样的事,只是她绣的花鞋实在难看,线头杂乱,尺寸大小也往往不适合孩子们的脚丫。丈夫看到孩子的嫩脚被春香所绣的粗劣花鞋勒得紫红,便抢过春香手中的线球扔在地上,大发雷霆,春香便委屈哭嚷道:“我一个从外乡嫁来的女人,哪做得这等绣鞋活儿!你有本事就在本乡另娶一个专长绣花鞋的姑娘混日子去吧!”两夫妇在房间里厮闹了一夜,第二天早上,春香便赌气拾了几件衣服,要去相隔两山的姐妹家过上一夜。

天寒,山路一片寂静,草丛早已被风雪压得连根枯萎,山间只有时不时从树上掉落下来的枯枝,几只寒鸦飞过,发出“啊啊”的声音。春香挎着小布袋小心翼翼地迈过了一座山间独木桥,嘴上依然喃喃地骂着家里那位挨千刀的野蛮汉子,抬头间,忽而看见了桥头不远处的一堆衣物。那一堆花花绿绿的衣物有新有旧,大多是孩童的衣物,旁边凌乱地放着一些布娃娃、塑料玩具等,地头上插着三支烧去大半便已灭掉的香火。春香匆匆看了一眼,正要走开,一双明艳的红色绣花鞋赫然出现在衣物堆上!春香“咦”的一声,停下脚步,细细看了起来,这红色绣花鞋以白棉作边,鞋垫厚薄适度,鞋面上以金丝线细细地点缀着花兔喜鹊,红白金黄搭配,煞是好看,也不知是哪家姑娘竟有如此巧夺天公的技艺,更不知是哪家女子竟这样暴殄天物!这外乡嫁来的女子感叹着,或许是对本乡习俗不甚重视,又或许是对这绣金花鞋确是爱惜,她弯腰便拾起这双小巧玲珑的鞋子,放进自己的小布袋。待春香气消,傍晚从姐妹家归来,把五岁的小女儿抱起,从布袋里拿出一双崭新的红色绣花鞋,往小女儿的脚上一套,说来奇怪,这绣花鞋大小刚好符合小女脚丫的尺寸,就像专门为小女打造的一般。看着小女儿喜笑媚开,撅着小嘴,故意把脚抬得高高的向其他小伙伴炫耀她的崭新绣花鞋,春香却也开心,心中的一丝忐忑也就放下了。

丈夫从邻家喝酒归来,看着小女儿脚上漂亮的新鞋,只道是本家婆娘今天到姐妹家要来的礼物,也就鄙夷地看了一眼春香,吐着酒气上了床。一家人睡至半夜,春香便被小女儿梦中的呻吟声吵醒,于是坐起来睡眼惺忪地望向旁边女儿的小床。床上被子盖得好好的,小女儿却在梦中皱眉呓语哭喊着痛。春香爬起来,爱怜地抚摸着小女的额头,额头却也不似发热,反而有点冰冷,春香喃喃地说了一句“这鬼天气也是冷得过份了”,便把女儿抱上自己的床来,捂在温热的胸口里睡下,旁边的丈夫眼也不睁一下,便翻身沉沉睡去。春香轻轻地拍着小女儿的背脊慢慢睡去,自己正睡至朦胧处,便感觉被窝下有一双手沿着自己的大腿滑了上来,最后抓在怀里的小女儿的脚丫上,小女儿便又开始呻吟喊痛。春香只道是丈夫睡觉不正经,便小声哂骂道:“这个没良心的!咋女儿好不容易睡下,你却是这般造作,还不放开你的猪蹄!”见丈夫翻睡一边没有动静,春香便来气,伸手进被窝里抓起那双手正要甩到一边去,却突然在被窝里停住了……抓在小女脚丫上的竟是一只皮肤滑嫩的小手!只是这小手有股狠劲,春香用力掰了一下那小手指,那手指纹丝不动地牢牢抓在小女的脚掌上!

春香大吃一惊,睡意全消,颤抖着双手慢慢掀开被角来察看……被窝里一个穿着碎花连衣裙的小女孩正趴在春香脚下,瞪着一双浑圆的大眼看着春香,嘴角挂满邪邪的笑意,双手始终嵌在女儿的小脚上!春香呆了一刻:“这是哪家孩子……这大半夜的……”接着瞬间反应过来,把被子一扔,“哇”的一声尖叫起来,全身汗毛一下子竖了起来,抱起怀里的女儿便跳下床来!熟睡中的丈夫被尖叫声惊醒,挣扎着翻坐起来,看看光脚站在冷地板上不停颤抖的妻子和她怀里号淘大哭的孩子,不明所以地恼道:“大半夜的发什么神经?”妻子面如土灰,只惊恐地指着床尾处的棉被。丈夫转念一想:“难道有耗子钻了进来?”大手把被子一抖,却是一粒沙尘也没有!于是嚷嚷道:“婆娘也忒个胆小!”接着把被子一铺,又要睡去。春香惊心初定,细想:“难道是我看错了?还是作了恶梦?”满腹惊疑地哄着怀里的小女重新睡下,已将近黎明。第二天早上八点多,太阳才勉强冒出头来。春香起床来认真把被子抖了几遍,确定一尘不染后叠好被子,回过头来拿起摆放在小床下的红色绣花鞋,正要帮小女儿穿上,却突然回想起昨夜一幕,不管是真是梦,都留了后怕,春香认真察看了一遍小女的脚丫,除了脚背上有几条极淡的手指痕迹,却也无甚大碍。春香拿出一颗大白兔奶糖来,哄着小女儿穿了另外一双保暖布鞋后,便把这路上捡来的绣花鞋拿到村外大路旁细细看了几眼后,终于挥手扔掉了。

白天里,小女儿也不再抚着脚掌喊痛,丈夫邀了几个好友来家喝着小酒,春香弄了一盘卤水花生拌香脆猪耳作下酒菜后,便抱着小女与姑嫂在一旁聊起了家常,家庭和乐,一天无事。当晚,待众人散去,已是冬日里伸手不见五指的二更天了。丈夫送走客人,便关上了大门,春香则抱起已经熟睡在自己大腿上的小女儿回到床上,轻轻放下。两夫妇忙完,正要盖被睡去,大门上却“啪啪啪”地被敲响了下。春香喊了一声“谁呀?”,不见人回答,丈夫又睡在床上一动不动,她便极不情愿地披衣起了床。大门刚一打开,一阵寒风卷来,她全身打了一个冷颤,不禁把外衣捂紧,四下一看,黑夜无边,却是不见人影,地上只有一根被寒风吹得来回滚动的枯树枝。“难不成是这树枝吹打了大门?”春香把那树枝捡起扔向屋檐下的柴堆,便关好大门回房来了。她脱下鞋子上床来,丈夫问了一句:“哪般客人?”春香刚答完一句“不见有人”,大门这时又是三声“啪啪啪”的敲门声。丈夫问了一句“你确实没见到人?”便快手披衣下床来,两夫妇打开大门,亮起门前灯,四周一瞅,门口只有阴风呼啸,哪里有人的动静?两夫妇拿来手电,向门口四周各个角落细细照了一圈,确定没人后,便惊疑着关好大门回房来,不敢睡下,只当是贼人来偷盗故意“投石门路”。两夫妇在床边坐了一会,没有再听到声响,便照看了一下家中财物,觉得安全了,要再次睡下,这大门却又不早不迟地再次“啪啪啪”地敲响了三声!两夫妇一惊,同时站了起来,丈夫“嘘”的小声指了指侧房的西窗,这西窗正好能瞄见大门外景。两夫妇摸黑走过侧房来,慢慢打开一个窗角,向大门处望去……夜色中,只见一个朦朦胧胧的像是穿着连衣裙的小女孩模样人影,正在机械生硬地挥动小手,有节奏地拍打着大门!

两夫妇又是一惊,这大半夜的怎会有小孩来访?春香的脑海里突然涌现出前天夜里钻进自己被窝的那个小孩……于是打颤着牙齿,向门外那身影打开了手电照过去……那穿着碎花连衣裙的小女孩发现了背后照来的光,慢慢转过身来……一个脸面苍白的小女孩扎着两条羊角小辫子,脚下穿一双异常显眼的红色绣花鞋,黑着一双眼睛,咧着一张缺了门牙的大嘴,正邪邪笑意地望向西窗里的春香夫妇,正是那夜在被窝中冷冷地抓着小女脚掌的女孩!“啊!”春香惊恐地大叫了一声,就要晕倒,旁边的丈夫也害怕了,快快关了手电,颤抖着双脚,扶着春香回房来。关好房门,幸好房中正熟睡的小女无何异样,两夫妇慌乱地从一个红色匣子里找出那年在村庙里求来的观世音雕像,恭敬地摆在桌子中央,点上香火,双掌合十,口中不停地念着“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保佑!”人在极度害怕时,也只得求神了。

说来也怪,门外竟也没了声响,两夫妇却也不敢再去开门。春香只懊悔万分地与丈夫说了事情的原委,自从在山间独木桥头处的衣服堆中捡回一双漂亮的绣花鞋后,这恐怖怪事便连连发生了。丈夫骂道:“你以为这路上的东西是随便捡的吗?更何况你都说了那地头上还插了三支没烧完的香,这不明摆着是死人丧物吗?你这婆娘也忒贪心了,怎跟死人抢东西!”春香哭啼道:“我都把那鞋子远远扔到村外路旁野地了,哪知道还真会有这样的怪事发生……”两夫妇一夜无眠,待到天明太阳出来,听得村里有了人声走动,两人才收起观世音菩萨像,战战兢兢地到前厅打开大门。门外早起的村民已在家门口招呼着喂鸡喂猪,孩子也哭闹着要吃的,村庄一片祥和,完全没有了昨夜的阴风死寂。两夫妇出门来细细察看了一番门前院落,却是一个脚印也没有,大门上也没有手印,两人正惊疑着,抬头间,却猛然发现门前那早已干枯的大树上挂着两个红色绣花鞋!那鞋子斜插在树枝上,一眼看去,倒像这腐朽的枯枝上盛开两朵艳丽的大红花,异常诡秘。

毕竟连死人的东西都捡来用不是一件光彩的事,若被村民知道这事情的蹊跷,倒要留了长久笑柄,两夫妇思虑一番,等邻居进屋去喂孩子吃早餐后,才拿来长篙悄悄把树上的红鞋子拿了下来。吃过早饭,两夫妇把小女暂时交待给邻居大嫂照看后,便用个黑色布袋装着红色绣花鞋和一些黄纸糖果等供品,避开村民,来到山间独木桥头处,把鞋子放回了那一堆花花绿绿的孩童衣物中,那堆衣物已落满灰尘,不时有几只黑蟑螂钻出钻入。两夫妇在那地头上摆下糖果,点着三支香火,烧了一叠黄纸,虽不知是哪家夭折的孩子,却也叨念道:“无意扰了此处清静,现在专程赔礼,鞋子也还你了,孩子收了供品就去罢。此间衣物,你若留恋,我也帮你火化,你收着在阴间也好保暖,无所牵挂。”

说完,便点着了另一叠黄纸作火口,要把绣花鞋和一堆衣物烧了,以落个干净。火点了好几次,那堆衣物才徐徐冒出一股黄白浓烟了。眼看火苗渐起,这时山间却凭空吹起一阵怪风来,地上蓬草乱飞,浓烟摇曳,上空乌云渐聚,山间也慢慢阴暗起来,一场阴雨不久就到了……和之前不知谁插在这地头上的三支香一样,这次的香火也只烧去了一半,便被雨水浇灭,地上糖果被风扫乱一地,两夫妇全身湿透,潮湿的衣服堆上的红鞋依然明艳地摆放着,想再起火已经不可能了……两夫妇又冷又惊,也管不得这许多了,匆匆看了一眼吸饱雨水的绣花鞋,便急急奔回村里……刚回到家门口,邻居大婶便抱了正在哭闹着的小女过来,见到两人这般狼狈模样,惊讶道:“难不成你两人掉湖里了?你家小女一见下雨,便大哭起来,想尽办法哄也停不下来,好不容易等你俩回来,不想却是这番模样!”丈夫无言,春香勉强笑道:“这外出路上遭遇大雨,也是没办法的事,这番有劳大婶了。”接过小女,小女却是在妈妈怀里也一直哭个不停,哄了大半天,才衔着一个奶糖慢慢睡下。

当天夜里,也许是白天淋雨冷着,两夫妇竟齐齐病倒了,全身忽冷忽热,眼睛发黑。勉强支撑着身体哄小女儿睡下后,两夫妇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只晕晕沉沉地躺在床上。迷迷糊糊中,似梦非梦间,感觉有个穿着碎花小裙的女孩走进房间来,头发湿漉漉的,手里提着一双滴着浊黄泥水的红色绣花鞋,也不见她邪笑着的嘴巴有何动作,却发出一个冷冷的声音来:“喜欢这鞋子就拿去吧……但我要小妹妹倍我一起走……”说着便慢慢转身走向小床中的女儿,伸出一双小手狠狠掐向女儿的脖子处,两夫妇同时惊叫一声“不要”,立时从梦中惊醒,尽管头痛欲裂,但也瞬间爬起,走向小女儿的木床边上。床边早没了那连衣裙小女孩的身影,只是那双白天被扔回山间衣物堆上的红色绣花鞋不知何时竟异常显眼地摆在了小床下,水渍斑斑……两夫妇吃了一惊,急急望向床上的小女,只见熟睡中的小女开始时尚且“哇”地大哭起来,接着便哽涩着哭不出声音来了,像是喉咙中有一股浓痰卡在了气管上,粉嫩的脸蛋憋得慢慢变成酱紫色……两夫妇又惊又急,慌忙抱起小女,拍着背脊,想给她喂些水喝下,小女血红着眼睛,把嘴张得大大的,水却只往嘴边流出,一滴也灌不进去。眼看小女气若游丝,两夫妇也管不得是求神还是求佛了,只哭泣着,冒着冷雨连夜跑向村头处老庙祝家。这庙祝熟悉中医,平时在村里事神之余,也帮人看看病,往往一副草药便能把村民的病治好,在村中威望最高。此时两夫妇带着哭腔急速拍门,屋里徐徐传来一个老人的声音:“谁呀?”不一会,一个戴着圆圆的老花眼镜、留着一撮花白羊胡子的老人便走了出来。那老庙祝一看两个“雨人”和那怀里的孩子,也是一惊,急急让门进来,把小孩子抱平放在竹床上。先是凝神把了脉,便快手地从墙边老药柜上细细挑了一阵,吩咐春香丈夫用铜铁药盅把药草捣碎,丈夫急切,把那药盅捣得震天响。老庙祝从书匣里夹出几条写符录用的薄薄的黄纸,沾了朱砂,便凝气画出几道黄符来,这时那丈夫手下的药草也早已捣碎。老庙祝拿来开水壶把那药草屑先用热水一泡,一阵白雾生起,满室顿时生出一阵清心的香味来,接着把朱砂黄符烧了,以灰和着草药汤倒出一小碗来,急急吹了热气,便灌小女喝下。

小女依然张着嘴巴,脸色灰紫,只是这药汤不再从嘴边流出,竟直直流入小女的喉中去了。不一会,小女眼珠转动,一个侧身,“哇”的一声吐出一大口浓浓的黑痰来,接着便畅通无阻地放声大哭起来,额头一阵热汗流过,小脸蛋也渐渐粉红了。春香眼见小女终于有了声色,也大哭着抱小女入怀,眼泪鼻涕泗流道:“都是妈不好,都是妈不好……”两夫妇对老庙祝自是一番感激涕零,待得心静下来,两夫妇便把这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春香边说边内疚着又哭泣起来。老庙祝叹气道:“这夭折的孩童因不甘此生苦短,怨气很大,再加上孩童尚未经世,幼稚无理,脾气无常,不怕天谴,极难镇压收服。且这怨童孤苦无依,你拿了她的东西,她自然要缠着你跟着你了。”两夫妇急切道:“那如何是好?”庙祝却是无语,春香爱抚地摸着女儿的脸蛋,哭咽道:“总不能真让她带走了我家小女吧……”

中国民间小故事包拯篇范本篇五

锡伯族民间故事,流传于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从前有个人,其妻突发暴病而死,留一七岁女儿。

父因在外当差,少回家,难顾女儿,后娶一寡妇为妻。

寡妇有一女八岁。不久后娘便开始虐待孩子,将自己的女儿视作宝贝。

前妻的女儿越长越美,后娘之女越长越丑,后娘便起歹心,把她推进井里把井填掉。

父亲回来,后娘谎称女儿得急病死去。

悲痛的父亲发现从原井口长出的一棵柳树苗几天间长成大树,上有一只美丽的小鸟会唱九十九种曲调且极悲哀。

父亲将它放进鸟笼,后娘又使毒计害死它并丢进炉中烧成灰倒在外面。

第二天,邻居孤身奶奶在灰里找到一颗晶亮的绿宝石,后绿宝石变成一美丽的姑娘。

一天,姑娘备一桌饭菜,让老奶奶把父亲和后娘请去做客。

席间姑娘讲了一段悲惨故事,父亲才恍然大悟,大怒,即刻把后娘送官府严惩。

中国民间小故事包拯篇范本篇六

锡伯族民间故事,流传于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讲述了发里善与仙女扎穆丽的爱情故事。

勤劳善良的发里善救了一条白蛇。白蛇的爷爷奶奶给发里善送了一朵扎穆里花(月季花)。

后来扎穆里花变成一个非常美丽的姑娘,与发里善结为夫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章京老爷想占有扎穆里,结果连人带马载入一条积雪的沟壑里冻死。

中国民间小故事包拯篇范本篇七

民间故事作为一种广泛流传的口头性的、具有艺术虚构性的。

散文。

叙事作品而存在,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当做内容题材。我国经典民间故事有哪些?下面就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国民间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清明时分,西湖岸边花红柳绿,断桥上面游人如梭,真是好一幅春光明媚的美丽画面。突然,从西湖底悄悄升上来两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怎么回事?人怎么会从水里升出来呢?原来,她们是两条修炼成了人形的蛇精,虽然如此,但她们并无害人之心,只因羡慕世间的多彩。

人生。

才一个化名叫白素贞一个化名叫小青来到西湖边游玩。

偏偏老天爷忽然发起脾气来,霎。

时间。

下起了倾盆大雨,白素贞和小青被淋得无处藏身,正发愁呢,突然只觉头顶多了一把伞,转身一看,只见一位温文尔雅、白净秀气的年轻书生撑着伞在为她们遮雨。白素贞和这小书生四目相交,都不约而同地红了红脸,相互产生了爱慕之情。小青看在眼里,忙说:“多谢!请问客官尊姓大名。”那小书生道:“我叫许仙,就住在这断桥边。”白素贞和小青也赶忙作了。

自我介绍。

从此,他们三人常常见面,白素贞和许仙的感情越来越好,过了不久,他们就结为夫妻,并开了一间“保和堂”药店,小日子过得可美了!

由于“保和堂”治好了很多很多疑难病症,而且给穷人看病配药还分文不收,所以药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远近来找白素贞治病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将白素贞亲切地称为白娘子。可是,“保和堂”的兴隆、许仙和白娘子的幸福生活却惹恼了一个人,谁呢?那就是金山寺的法海和尚。因为人们的病都被白娘子治好了,到金山寺烧香求菩萨的人就少多了,香火不旺,法海和尚自然就高兴不起来了。这天,他又来到“保和堂”前,看到白娘子正在给人治病,不禁心内妒火中烧,再定睛一瞧,哎呀!原来这白娘子不是凡人,而是条白蛇变的!

法海虽有点小法术,但他的心术却不正。看出了白娘子的身份后,他就整日想拆散许仙白娘子夫妇、搞垮“保和堂”。于是,他偷偷把许仙叫到寺中,对他说:“你娘子是蛇精变的,你快点和她分手吧,不然,她会吃掉你的!”许仙一听,非常气愤,他想:我娘子心地善良,对我的情意比海还深。就算她是蛇精,也不会害我,何况她如今已有了身孕,我怎能离弃她呢!法海见许仙不上他的当,恼羞成怒,便把许仙关在了寺里。

“保和堂”里,白娘子正焦急地等待许仙回来。一天、两天,左等、右等,白娘子心急如焚。终于打听到原来许仙被金山寺的法海和尚给“留”住了,白娘子赶紧带着小青来到金山寺,苦苦哀求,请法海放回许仙。法海见了白娘子,一阵冷笑,说道:“大胆妖蛇,我劝你还是快点离开人间,否则别怪我不客气了!”白娘子见法海拒不放人,无奈,只得拔下头上的金钗,迎风一摇,掀起滔滔大浪,向金山寺直逼过去。法海眼见水漫金山寺,连忙脱下袈裟,变成一道长堤,拦在寺门外。大水涨一尺,长堤就高一尺,大水涨一丈,长堤就高一丈,任凭波浪再大,也漫不过去。再加上白娘子有孕在身,实在斗不过法海,后来,法海使出欺诈的手法,将白娘子收进金钵,压在了雷峰塔下,把许仙和白娘子这对恩爱夫妻活生生地拆散了。

小青逃离金山寺后,数十载深山练功,最终打败了法海,将他逼进了螃蟹腹中,救出了白娘子,从此,她和许仙以及他们的孩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再也不分离了。

想到这儿,祝英台赶紧回到房间,鼓起勇气向父母要求:“爹,娘,我要到杭州去读书。我可以穿男人的衣服,扮成男人的样子,一定不让别人认出来,你们就答应我吧!”祝员外夫妇开始不同意,但经不住英台撒娇哀求,只好答应了。

第二天一清早,天刚蒙蒙亮,祝英台就和丫鬟扮成男装,辞别父母,带着书箱,兴高采烈地出发去杭州了。

到了学堂的第一天,祝英台遇见了一个叫梁山伯的男同学,学问出众,人品也十分优秀。她想:这么好的人,要是能天天在一起,一定会学到很多东西,也一定会很开心的。而梁山伯也觉得与她很投缘,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于是,他们常常一起诗呀文呀谈得情投意合,冷呀热呀相互关心体贴,促膝并肩,两小无猜。后来,两人结拜为兄弟,更是时时刻刻,形影不离。

春去秋来,一晃三年过去了,学年期满,该是打点行装、拜别老师、返回家乡的时候了。同窗共烛整三载,祝英台已经深深爱上了她的梁兄,而梁山伯虽不知祝英台是女生,但也对她十分倾慕。他俩恋恋不舍地分了手,回到家后,都日夜思念着对方。几个月后,梁山伯前往祝家拜访,结果令他又惊又喜。原来这时,他见到的祝英台,已不再是那个清秀的小书生,而是一位年轻美貌的大姑娘。再见的那一刻,他们都明白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早已是心心相印。

此后,梁山伯请人到祝家去求亲。可祝员外哪会看得上这穷书生呢,他早已把女儿许配给了有钱人家的少爷马公子。梁山伯顿觉万念俱灰,一病不起,没多久就死去了。

听到梁山伯去世的消息,一直在与父母抗争以反对包办婚姻的祝英台反而突然变得异常镇静。她套上红衣红裙,走进了迎亲的花轿。迎亲的队伍一路敲锣打鼓,好不热闹!路过梁山伯的坟前时,忽然间飞沙走石,花轿不得不停了下来。只见祝英台走出轿来,脱去红装,一身素服,缓缓地走到坟前,跪下来放声大哭,霎时间风雨飘摇,雷声大作,“轰”的一声,坟墓裂开了,祝英台似乎又见到了她的梁兄那温柔的面庞,她微笑着纵身跳了进去。接着又是一声巨响,坟墓合上了。这时风消云散,雨过天晴,各种野花在风中轻柔地摇曳,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飞出来,在阳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

牛郎只有一头老牛、一张犁,他每天刚亮就下地耕田,回家后还要自己做饭洗衣,日子过得十分辛苦。谁料有一天,奇迹发生了!牛郎干完活回到家,一进家门,就看见屋子里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衣服被洗得清清爽爽,桌子上还摆着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牛郎吃惊得瞪大了眼睛,心想:这是怎么回事?神仙下凡了吗?不管了,先吃饭吧。

此后,一连几天,天天如此,牛郎耐不住性子了,他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这天,牛郎象往常一样,一大早就出了门,其实,他走了几步就转身回来了,没进家门,而是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躲了起来,偷偷地观察着。果然,没过多久,来了一位美若天仙的姑娘,一进门就忙着收拾屋子、做饭,甭提多勤劳了!牛郎实在忍不住了,站了出来道:“姑娘,请问你为什么要来帮我做家务呢?”那姑娘吃了一惊,脸红了,小声说道:“我叫织女,看你日子过得辛苦,就来帮帮你。”牛郎听得心花怒放,赶忙接着说:“那你就留下来吧,我们同甘共苦,一起用双手建设幸福的生活!”织女红着脸点了点头,他们就此结为夫妻,男耕女织,生活得很美满。

过了几年,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过得开心极了。一天,突然间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雷电交加,织女不见了,两个孩子哭个不停,牛郎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正着急时,乌云又突然全散了,天气又变得风和日丽,织女也回到了家中,但她的脸上却满是愁云。只见她轻轻地拉住牛郎,又把两个孩子揽入怀中,说道:“其实我不是凡人,而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现在,天宫来人要把我接回去了,你们自己多多保重!”说罢,泪如雨下,腾云而去。

牛郎搂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欲哭无泪,呆呆地站了半天。不行,我不能让妻子就这样离我而去,我不能让孩子就这样失去母亲,我要去找她,我一定要把织女找回来!这时,那头老牛突然开口了:“别难过!你把我杀了,把我的皮披上,再编两个箩筐装着两个孩子,就可以上天宫去找织女了。”牛郎说什么也不愿意这样对待这个陪伴了自己数十年的伙伴,但拗不过它,又没有别的办法,只得忍着痛、含着泪照它的话去做了。

到了天宫,王母娘娘不愿认牛郎这个人间的外孙女婿,不让织女出来见他,而是找来七个蒙着面、高矮胖瘦一模一样的女子,对牛郎说:“你认吧,认对了就让你们见面。”牛郎一看傻了眼,怀中两个孩子却欢蹦乱跳地奔向自己的妈妈,原来,母子之间的血亲是什么也无法阻隔的!

王母娘娘没办法了,但她还是不甘心织女再回到人间,于是就下令把织女带走。牛郎急了,牵着两个孩子赶紧追上去。他们跑着跑着,累了也不肯停歇,跌倒了再爬起来,眼看着就快追上了,王母娘娘情急之下拔出头上的金簪一划,在他们中间划出了一道宽宽的银河。从此,牛郎和织女只能站在银河的两端,遥遥相望。而到了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回有成千上万的喜鹊飞来,在银河上架起一座长长的鹊桥,让牛郎织女一家再次团聚。

中国民间小故事包拯篇范本篇八

清朝末年,陈州来了一个王家戏班子,在城里接连唱了半个月的戏。演出结束这天,按照在陈州唱戏的惯例,戏班子必须出演《下陈州》,唱完之后,众人八抬大轿抬上演包公的演员在陈州城里巡游一圈,以此来纪念包青天。要是途中碰上喊冤之人,演员就接了状子亲自送到衙门。官府为了笼络人心也予以秉公审理。

可这次出了意外,饰演包公的演员在台上刚刚落座,准备提审陈世美时,台下忽然冲出一个衣衫褴褛的老汉,踉踉跄跄扑到戏台上,口中凄凉地喊了一声:“包大人,冤枉啊!”然后扑通一下,跪倒在了演员跟前。顿时,台下看戏的人都被这一幕给惊呆了,纷纷瞪大双眼。

演员先是一愣,然后立刻起身,双手扶起老汉,命人搬来椅子,请老人坐下之后,对他说:“老人家,你有何冤情,慢慢说给本府听!”

老汉姓刘,是凉州曹家村曹员外家的佃户。10年前,他的儿子刘富无意中吃到了村外才子坡上的状元瓜。相传,坡上葬着一位大才子,被人陷害致死后,坟旁就长出来一株瓜秧,60年才开一次花,并且只结一个瓜。谁要是吃到此瓜,一定能中状元。

刘老汉高兴之后,却不禁发起了愁,家中一贫如洗,哪有钱来供儿子读书?无奈之下,他想到了一个人——曹员外。于是,他拉着儿子来到曹家,父子二人双双跪倒在地,恳求曹员外收刘富为义子,供他读书,长大后定会为曹家光宗耀祖!曹员外却担心刘富中不了状元,花费的银子打了水漂。刘富保证说,他愿以做一辈子长工还!刘老汉当场承诺,从今日起,他就离开曹家村,这辈子永远不再回来!曹员外听后,这才答应了下来。刘老汉含泪嘱咐了儿子一番后,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村子。

曹员外请了个先生教儿子曹发和刘富读书。十年寒窗,曹发连个童生都没考上。刘富聪明无比,再加上勤奋好学,先中解元后考会元,进京赶考,果然一举夺得了状元,被皇上钦点为甘州知府。衣锦还乡后,在家只住了一日,便匆匆赴甘州上任去了。

再说刘老汉,离开曹家村后,一路来到瓜州,靠给大户人家扛短工勉强糊口。闻知儿子中了状元,心里是又喜又悲,但他始终遵守许诺,没去甘州找过儿子。

这年,瓜州遭遇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刘老汉无处栖身,一路乞讨来到了甘州。他闻听刘富竟成了一个人人唾弃的贪官后,怒气冲冲来找他算账。谁知,知府却是曹员外的儿子曹发!刘老汉心中十分不解,曹发咋突然成了知府?为了弄明白其中的真相,他连夜赶回了曹家村,却听到一个意外的消息,曹发早已暴病身亡!

辗转见到曹员外后,从他口中才得知,刘富在衣锦还乡的路上染了伤寒,一病不起,回来第二日就死了,曹员外心疼白花的银子,就想出了个办法,对外声称死的是儿子曹发,暗中赶紧打发他代替刘富,赴甘州上任。刘老汉信以为真,在儿子的坟前痛哭了一场。曹员外安慰刘老汉说:“以后曹发就是你的儿子,为你养老送终。”并给了刘老汉不少银子。

一日,曹员外把一个年老体弱的老家丁赶了出来,刘老汉见他可怜,给了几两银子。老家丁非常感激,对他说出了一个秘密:刘富是在回村的当天夜里被曹家父子灌醉后,用绳子活活勒死的!刘老汉听后,两眼冒火,转身就去找曹员外算账!曹员外见事情败露,叫来一帮家丁,把刘老汉当场打得没了声息。天黑之后,扔到了几十里外的乱坟岗。

也是他命不该绝,被几个过路人发现后救了下来。其中一个黑脸人听了刘老汉的诉说后十分气愤,当即写了一份状子,要他上陈州道台衙门去告状。黑脸人再三交代,他们要是不管,让刘老汉到王家戏班子找他。

刘老汉来到陈州,找到道台府衙,拿起鼓槌就擂起了鸣冤鼓。这天,恰逢李道台六十大寿,各地官吏纷纷赶来祝寿,其中就有曹家父子。众星捧月之下,正在接受众官的贺拜,忽然听见鼓响,他不敢怠慢,赶紧换上官服升堂。李道台看过刘老汉的状子,脸色一沉,呵斥道:“大胆刁民,竟敢污蔑当朝状元!来人哪,把他轰出大堂!”几个如虎似狼的衙役冲过来,就把刘老汉轰出了衙门。

中国民间小故事包拯篇范本篇九

乐天龙用力地攀过了一块巨岩石,站在山崖之上,两眼贪婪地看着这个隐蔽的山洞,嘴里喃喃地道:“找到了……”那受了剑伤扎着麻纱的左臂好像不太痛了。乐天龙右手抽出腰间钢刀,削去遮蔽着山洞的藤蔓,眼前露出了一个山洞。乐天龙将钢刀交到左手,然后从怀中取出了一片羊皮笺看了又看,脸上浮现出坚定的神色。

山洞很浅。乐天龙很快便走到了山洞尽头。漆黑中,乐天龙用手摸到了一道铁门,却没有上锁,乐天龙用力一推。铁门便开了,里面竟然是一个足可容纳百人的大洞,洞底很高,四面也很宽敞,而且上面有几个小洞,日光从小洞直射进来,照得里面光可视物。显然这是经过人工细心设计的。

“嗖嗖嗖”三声,三柄飞刀从通道飞快射出,直逼乐天龙的面门。乐天龙虽然心中一凛,却立即停步使出一招“铁板桥”,飞刀才从他的面部一一擦过,打在洞壁上。接着,两个身影飞进洞来,其中一个魁梧老者提腿便往乐天龙的面上踏去,乐天龙仍是一个“铁板桥”,又躲开了老者的突然袭击。乐天龙翻身正想站定,另一个同行的老者亦冲上前来,乐天龙提出钢刀,准备另一番厮杀。可是那个魁梧老者忽然道:“你知道为什么你从洛阳抢到藏宝图西来祁连山,一路上不断遭到群雄追杀,却在出了嘉峪关以后,所有追踪你的人忽然都不见了吗?”

乐天龙的确曾经感到奇怪,但他总是以为是自己躲藏得好而已。

那个魁梧老者继续道:“从嘉峪关到五门峡短短的二百余里路,黑马寨、天池双怪、陵川剑侠、笑佛天玄和尚和洛阳七剑,一共是五起三十二人,都被我们截下了。”

乐天龙无话可说,因为那老者说的人都曾经追杀过他。那个魁梧老者诡异地笑了笑道:“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帮你去杀那些人吗?”不等乐天龙回答,他已先说了出来:“那是因为我们希望能通过你来找到这个宝藏。”

乐天龙冷冷地道:“也好,让我先找出埋下的金银珠宝,然后你们可以顺手牵羊地抢走……”

那两个老者同时哈哈大笑,“嗯,差点忘了告诉你,老夫复姓令狐,单名一个正字。”

乐天龙脸色一变,看着另一个老者道:“你姓罗还是姓朱?”

身后传来了冷冷的声音:“老夫是罗四海,咱们正是‘祁连三鹫’!”

乐天龙大吃一惊,正想向侧跃开时已是慢了一步,只觉背心一阵剧痛,一柄长剑已从他的背心刺入,直透胸口穿了出来。

不知从何处又窜出一位老者,冷冷地道:“老夫朱侠。”

令狐正环顾四面洞壁,摸索了好一会儿仍没发现什么。罗四海也试着敲打地面,地下却是坚硬的岩石。令狐正看了洞壁上插着的三柄飞刀,两道眼眉微微皱起,向罗四海和朱侠道:“老二、老三,你们搜一搜姓乐小子的身,取出那张藏宝图再看看,有没有其他的蛛丝马迹。”

两人应了一声便走到乐天龙身旁蹲下来,朱侠取出了那张藏宝图看了又看,再交给了罗四海,罗四海也看了好一会儿,也没有看出什么。两人正想将那张藏宝图交给令狐正,却听得“嗖嗖嗖嗖”四声破空之声,罗四海和朱侠哼也没哼一声便气绝身亡。

令狐正看着那个铁箱想了一会儿,觉得还是应该小心点,免得辛苦了一场却要命丧荒山。令狐正退了几步,扬手使劲向铁箱射出了三柄飞刀,“叮叮叮”三响,飞刀射在铁箱的盖子上,铁箱盖子“吱”地一声被飞刀的劲力揭起了,令狐正也乘机倒退出去,侧身躲在破墙之后,竟不敢抬头张望。过了好一会儿,洞内并没有什么异样声响,令狐正才一步步地走近铁箱。

铁箱似乎没有机关!

令狐正并没有放松戒备,却见箱中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一只很精致的木盒子,令狐正微有失望,心里想道:“一定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宝物!”于是便用飞刀轻轻地挑起了小木盒的盖子,盒子里只有一张羊皮笺。

令狐正喃喃地道:“难道是另一张藏宝图?”

令狐正用飞刀轻轻挑起那张羊皮笺,走到大洞的光亮处细细阅读,却是愈看愈怒,脸色大变,到后来忍不住大吼一声将羊皮笺掷于地上,在狂笑声中冲出山洞,走得不知所踪。

原来羊皮笺上是这样写着:

贤兄:

你我各藏一物并相约比试寻宝之戏,若你先得此笺则小弟甘拜下风,请携此笺到洛阳小弟之居处来,以共同享用美味酒宴。

愚弟聂宏仁敬上。

中国民间小故事包拯篇范本篇十

西望一片雾气蒙蒙的山影,就是西炎山。从那里去往道士塔的路只有一条。两年前,我在那条路上巧遇了一个自称长生不老的人。他随我绕过最难行的一道山径,实在太累了,我不得不停下脚步喘气。这时,他朝我摆手。万丈树林早被雾气揉成了一团黛绿。上山前,我想一定要在天黑下来前赶到道士塔。因为,和友人约定好的。人在路上,不断被错误的方向耽搁,搞得我越来越担心迟到。

那人气喘吁吁地站在一棵树下。

“我、我、我给您……”双手抱拳。

山下有众多乞丐跟游人讨钱。有时,他们会摇身一变成为西炎道士。说自己是西炎山道士绝对是一个好噱头。然后,手一指,山上隐隐约约浮在山雾中的道士塔,意思显见:“呃,我就是从那儿下来的。”很多外地人来我们这里,都要在他们那儿花去数目不等的钱,获得各种关于吉凶的说辞。

“我本家境殷实,无奈……杀了人,只得来山中。”

“哦。”我看着他,“你长得可不像……倒像个道士。”

后来,他说离他上山时有一百多年了。我问:“然后呢?”“我是不死之身,我倒想以神通助人迷途知返。”我微微一笑,学着他的样子,双手抱拳,向他辞别。我要走,他看样子并不急于阻止我。

“兄台,叫我好等。”他说。

这时,我在他身后的树上,看见一只树鼠。我从未看见过这么大的树鼠,有七岁孩童大小,并且通体灰黑。我越过他的头顶看过去,树鼠眼神呆滞地注视着我们。

我说:“迷途知返?”

“非也,非也。”那人固执地和我保持着一个可以对话的距离。

我有点儿恼怒,便冲他喊:“兄台,我是这山上修行的。下山几日,今日回道士塔!”说着,指了指,“看到了吧,再不走,山里就黑了。”

临行,我不忘折回几步,靠近他一些。对他说:“你杀过两个无辜者!”

然后,我得意地走在了路上。走了很久,我也不回头去看他,身后的山林越来越黑,陷入了一片湿漉漉的山雾中,我以为吓跑了这个人。“一百年前,我曾经杀死了你。”那个怪声扑上来。我猛然停步。

“你又来啦?”我被莫名其妙的感觉吸引了。这个不死之人让我想借此给自己找点儿乐。我笑说:“要不,你给说说一百年前为什么杀我?”他说:“我们为一个女子!”他为我描述的故事是这样的:一个肌肤雪白的青楼女同时喜欢上了我们。然后,我出手想杀他。结果,他一个失手,我死了。故事至简,我觉得很有趣。

“我杀了你。”

“杀了我?”

“对,不过,是失手。”

“你在这里等我一百多年?”

“我们有约,只要找到你……”

转念想,他跟我上山,腿脚也辛苦,干脆给他点儿钱打发掉算了,于是伸手掏钱。突然一声大叫。我在他身后的树上看见了那只鼠。

中国民间小故事包拯篇范本篇十一

包拯是宋朝仁宗年间的开封府府尹,他断案严明,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千百年来,包公的传奇一直流传在中国民间,而包公铁面无私的形象也一直活在一代又一代的百姓心中。

传说包拯在家排行老三,故小名叫包三,在他未出世之前,包家的家境十分贫寒,有一天包公的大嫂洗澡,忽然间从天上落下了一颗星星掉在了澡盆里,大嫂一见大吃一惊,不敢再洗,就把洗澡水让给了自己的婆婆,第二年,包拯出生了,他满脸发黑且额上有一道月亮胎记。包拯年幼时他的母亲就去世了,后来由大嫂将他抚养成人。其实当年澡盆中落下的星星乃是天上的文曲星,而包拯就是文曲星转世投胎而生的。

包拯长大成人后文采非凡,上京赶考一举考中了状元,几经升迁后做了开封府的府尹。他铁面无私,即使是天子犯法,也坚决要与庶民同罪。皇帝虽然也倚重他的才华,但是有时他的正直判案也令皇帝十分苦恼。这一年,包拯依法铡了不认前妻的驸马陈世美,公主和太后一起到仁宗皇帝面前告状,哭哭啼啼非要给包公治罪。仁宗被母亲和妹妹闹的无计可施,心中也恨包拯不顾皇家颜面,便下令将他削职为民,并派了两个小太监私下跟踪他,只要包公一有错处就立刻将他绳之以法。

包公被削职后也没有丝毫恼怒和沮丧,他坦坦荡荡地换上了便服,只身出了京城,踏上了回乡的路途。包公虽然为官多年,但是一直清廉自守、两袖清风,他雇不起车马,只是让老家人包兴挑着简单的行李,跟在自己身后安步当车。两个小太监也只好放弃了马匹,徒步跟踪。他们都在心中怪包公连累自己要在荒郊野外吃这种苦,所以商议好了一定要抓住他的错处,让皇帝给他治罪。

当时正值六月酷暑,炎热无比,包公出了京城没多远就开始汗流浃背。这时路旁正好有一片瓜地,青翠碧绿的瓜藤上长着一个个硕大饱满的西瓜,令人看了垂涎欲滴。包公看了看四周,见这片瓜地无人看守,他想了想就摘了个西瓜,用拳头“砰砰”两下砸开后,和包兴分着吃了起来。两个太监跟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他们心里窃喜,心想:“这包公没走多远就露了原形,不告自取就是贼,把他抓回去,皇上肯定有赏。”

这俩人刚想上前捉拿包公,却见包公从背囊中拿了几个铜钱放在了瓜地中的显眼位置。吃完付钱,天经地义。两个太监互相对望了一眼,无奈地又跟着上路了。

到了傍晚,包公投宿到了一家小客栈,因为囊中羞涩,他只叫了米饭、素菜做晚餐。这家客栈也是非常简陋,端上来的米饭居然有很多的稻谷,包公只能边吃便捡,饭碗旁边都是挑出来的谷粒。两个太监看了十分兴奋;“浪费粮食,这不是罪责吗?老包这下逃不了了。”谁想到包公吃完米饭后又把旁边的稻谷拿了起来,一一地磕去稻壳,吃了米粒,没有一粒浪费的。两个太监见如意算盘落了空,丧气无比。

包公主仆二人来到了淮河边,这时已经接近了他的家乡,两个太监很是焦急,怕回宫交不了差。他们一不做二不休,索性看准机会将包公推倒在了一堆垃圾上。这是在淮河畔,他们就等着包公进淮河洗漱,届时再捉拿他,质问他污染河水的罪责。

话说包公沾了一身泥污,只有左手没有弄脏。他本想去河中洗去脏物,但是一看河边有妇女在洗衣、洗菜,不禁就想到:“我这一洗漱,自身倒是洁净了,只是别人的吃用水岂不是被弄脏了,万万不可。”一番思量后,他用干净的左手掬水含到嘴里,然后又离开水边,来到山坡上吐出水来冲洗,数次往返才算是将身上清洗干净。

这时两个太监在一旁已经愣住了,他们没想到包公居然正直无私到如此地步,真的是抓不出一点错处。他们不禁忘记了自己的初衷,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回宫后,两个太监如实对仁宗皇帝禀告了一路上的所见所得,仁宗听后也是感慨良多,觉得虽然包拯过于正直,不懂变通,但是这也正是他的最大优点,有这样的忠臣也实在是自己的幸运,于是便下令宽恕了包拯,重新命他回朝为官。

中国民间小故事包拯篇范本篇十二

锡伯族民间故事,流传于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尼曼芝幼时死了母亲,不久有了个后妈还带来了个女儿叫霍宁芝。

后妈心肠狠毒百般虐待尼曼芝,但她越长越美;霍宁芝虽穿红戴绿吃好的,但越长越丑。

后妈妒心如火让尼曼芝天天去放牛。

会说话的老奶牛的帮助下,尼曼芝的境遇好了起来。

后妈知道秘密把奶牛杀掉吃肉。

尼曼芝按奶牛的吩咐把它的骨头都包在牛皮里埋在野外芨芨草堆下。

第二年春季全牛录赛马会时,尼曼芝穿戴牛骨变的衣物头饰到赛马场上像仙女下凡一样,章京的儿子英俊的西林阿与之一见钟情。

后妈母女俩合计把尼曼芝的衣物头饰骗走,将她推下井里害死。

后妈又施计让霍宁芝代替尼曼芝嫁过去。

后来西林阿在尼曼芝灵魂变成的红嘴小鸟帮助下,从井里捞出尼曼芝遗体安葬。

后妈吓得上吊而死,其女儿也惊吓而死,西林阿在红嘴小鸟的陪伴下,终生未娶。

中国民间小故事包拯篇范本篇十三

包拯平生整治吏治、注重生产、巩固国防、举贤任能、为民请命,颇有政绩,是中国历史上的名臣,杰出的清官代表。包拯之名,成为清廉的象征。

包拯性情严峻刚正,憎恶办事小吏苟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虽然非常憎恨厌恶,但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都断绝来往。虽然地位高贵,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曾著家训:“后世子孙仕安者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者,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层东壁,以诏后世。”时人也称其“有凛然不可夺之节”,“有所关白,喜面折辱人”,据此可见,包拯的为人已清正刚直得近乎执拗,甚至还有些不近人情,然而,这也正是他与一些庸吏的根本不同。

包拯做过许多有益于百姓平民的好事,“不爱乌纱只爱民”,赢得了世人的敬仰。宋代以来,关于包拯的口碑、话本小说、戏剧曲艺乃至当代的电影电视就演义了许许多多他清正廉明、刚直不阿的故事,演义的结果,使包公的形象更丰满,甚至神化、传奇化。他成了人们寄托、祈望的理想人物。对包拯形象的塑造和传扬始于其身前。而源于宋代的话本并红火于元代的包公戏,自明清到近世,不断发展,推陈出新,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包拯断案的故事最为精彩,传播之广,溶进了人们炽热的“包公情”。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知庐州时,执法不避亲党。在开封时,开官府正门,使讼者得以直至堂前自诉曲直,杜绝奸吏。立朝刚毅,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贵戚、宦官为之敛手,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

包拯以其政绩和品行为人爱戴,因而包拯去世的噩耗传出时,朝野震惊,全城尽悼,“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闻于衢路”。现藏开封博物馆的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上刻183位开封知府的姓名和上任年月,而包拯的名字却已磨去,据说这是因为人们在观赏碑记时,由于敬仰包拯而经常用手抚摸指点其名,天长日久,竟将碑字磨去。

包拯在社会享有盛誉,因而人们广泛传诵他的事迹,并加以理想化和艺术化,衍生出许多轶闻传说。南宋时有以包拯为主题的故事和戏曲,元杂剧中更有大量的包公戏如《陈州粜米》。包拯是以龙图阁直学士(后世讹为大学士)职名任权知开封府,包拯世称包龙图。有小说《包公案》(《龙图公案》)流行,遂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

中国民间小故事包拯篇范本篇十四

潘亮是一个镖师,此次他送的镖,是朝廷将军程廉卫临终所托。程廉卫感念少林寺教授自己武艺,特意定制了一尊释迦牟尼玉佛像,赠送给少林寺以图报恩。

玉佛就在背上的包袱里,这一路上,潘亮都感到自己的身后隐隐约约有不少江湖人士跟着,看来这趟镖真是凶多吉少。

这天,潘亮骑马来到一处偏僻小道,突然,前方出现了四个人,正是江湖上臭名远扬的“黄河四狼”:九爪狼李闵、快刀狼孙真、红眼狼徐路和独眼狼高大超。黄河四狼神秘地出现在眼前,潘亮知道一场恶战即将来临。他在马上一抱拳,说:“借光,请四位让个道。”九爪狼李闵说道:“只要你把玉佛留下,我兄弟四人立马让道,绝不为难你。”潘亮正色道:“玉佛是客人所托重镖,人在镖在!”

李闵阴笑着说:“程大将军送出的玉佛,必是价值连城。你不把玉佛留下,那就把小命留下!”说话间,黄河四狼举着刀剑跃到了马前,潘亮在马上拔剑相迎。一阵激烈的兵器碰撞声之后,潘亮被逼下了马,背上的包袱也被李闵一剑挑断,滚落于地。

李闵冲过去撕开包袱,露出了里面的玉佛。这一看,黄河四狼惊呆了:玉佛高不过二尺,浑身近似透明,里面不可能藏物,玉质普通,一看就不值钱。李闵发出了一声怪笑:“我就说送什么狗屁玉佛,这下清楚了,你押的镖其实是《武经》吧!交出来!”

“我看你们办不到—”突然一声喝叫,一个人影如大鸟般掠到。潘亮定睛一看,来者是个中年人,他出手敏捷,不过几招,就将黄河四狼一一击退。

潘亮冲中年人一抱拳:“多谢大侠解围,敢问大侠尊姓大名,日后还好相报。”中年人淡淡地回道:“雷一浩。”潘亮问道:“可是江湖上人称金翅大鹏的雷一浩?”

雷一浩点点头,走到一边,捡起地上的玉佛仔细察看一番,说:“差点就让这四个歹人抢去了,还你吧!”潘亮接过玉佛,仍旧用那块布把玉佛包了,捆到背上。

雷一浩说:“天已落黑,你不妨到前面客栈休息一晚,明早再走,也省得那些护送你的朋友摸黑赶路。”潘亮一听此言,赶紧往后看去,果然,有些人影躲在树后、藏在草里,他知道那正是一路上尾随自己的江湖人士。

潘亮随雷一浩来到客栈,要了两间上房。吃过晚饭,潘亮在屋里想,这个雷一浩的用意何在?到底是真的保护我,还是另有所图?一会儿,雷一浩晃了进来,说:“也不知九爪狼说的《武经》是否真有其事?”潘亮没吭声,雷一浩继续说道:“江湖上传说当年老子所写的《道德经》并不是五千言,而是八千言,后三千言乃是至高武功秘籍《武经》,谁能得到,谁就能称霸武林。”潘亮说:“我也听人这么讲过。”雷一浩信誓旦旦地说:“我若得到《武经》,定能一统江湖,结束各派纷争,还江湖一个宁静,不知潘兄可否帮我?”

潘亮惊愕道:“怎么,你也相信《武经》在我手里?可我真没有啊!”雷一浩摇了摇头,没再说话,回房睡觉去了。

子夜时分,潘亮似乎听到了打斗声,蓦地惊醒,发现包袱不见了。他赶紧抓起剑,从窗口跃上了屋顶。屋顶上,雷一浩正和一个瘦猴样的人打得热闹,包袱孤零零地放在屋脊上。潘亮大喝道:“何人大胆,竟敢盗我玉佛?”雷一浩一边和对手过招,一边说道:“我面前这位就是江湖上鼎鼎大名的妙手神偷空空儿,他是来盗玉佛的。”

潘亮冲过来,挥剑直刺空空儿。空空儿见情势不妙,不敢恋战,身子往后一纵,立马消失在夜色里。潘亮赶紧拿起包袱察看,玉佛还在里面。一抬头,他见夜色里,远远近近的屋顶上似乎立着不少人,他知道肯定又是那些尾随自己的江湖人士。

潘亮背着玉佛包袱回到房间,雷一浩跟进来,说道:“我知道玉佛就是个幌子,送《武经》去少林寺才是你的真正目的。我跟他们一样,也想得到《武经》。”潘亮笑了,说:“原来你屡次帮我,只是怕别人抢走《武经》,可惜我真的没有。”“不,你有。”雷一浩忽地出手,一把扣住了潘亮的右手腕,“就在你的贴身内衣里。”潘亮左手一按自己的胸脯,说:“你想怎样?就算我有,我也毁了它,你照样得不到。放手—”雷一浩“嘿嘿”笑道:“你交出《武经》,我就放手,免得夜长梦多,一拨又一拨的人前来找你麻烦。”

话刚说完,从窗外飞进几个黑影,雷一浩定睛一看,傻眼了,来的居然全是武林一等一的高手,有生铁佛董七、云中雁郭笑言、追风无敌韩越,还有几个女侠。

生铁佛董七把手中的拂尘冲雷一浩轻轻一拂,一股暗劲冲来,雷一浩不由松开了紧扣潘亮的手。董七说:“雷一浩,难道你一个人想独吞《武经》?我们跟了他一路,到头来这香饽饽可不能让你夺了去。”雷一浩知道自己没有胜算,索性不说话了。屋里人都不说话,眼光如刀般盯住了潘亮。到了这时,潘亮无奈地说道:“好吧,《武经》在我这里。不过,你们若想得到它,除非答应我一件事。”

“什么事?”

潘亮说:“你们负责把我送到少林寺,让我把玉佛交到方丈手里,到了那时,我一定拱手交出《武经》,否则我就毁了它。”

生铁佛董七走到桌前,端起玉佛细细察看,雷一浩说:“不用看了,我已看了好几遍,就是一块劣质的玉,《武经》不在里面。”几个人互怀敌意地嘀咕了几句,终于同意护送潘亮去少林寺。

至此,这一路上有了八九个武林高手的护送,潘亮顺利到了少林寺门口,他从贴身内衣里掏出一本发黄的书,说:“这就是《武经》,我交给谁?”

少林寺方丈室内,玉佛端端正正地被供在桌上,潘亮对着方丈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礼,说:“幸好不辱使命,玉佛送到,请方丈过目。”

方丈仔细审视过玉佛,不由摇了摇头,这玉佛完全是个劣质品。就在这时,只见潘亮拿起一把榔头,重重地砸在了玉佛的头顶上。佛头碎了,“哗啦”一声,玉佛碎了,不过,碎的只是一层外皮,就像是蟒蛇蜕皮那样,刹那间,现出一尊全新的玉佛!

潘亮舒了口气,说:“程将军临终之前告诉我,这尊玉佛采用了包玉术,就是在真正的释迦牟尼玉佛像外,包了一块质地一般的玉皮,再重新雕琢另一个佛像,就好像给人蒙了一层人皮面具一般。”

方丈看得目瞪口呆,他轻轻地摩挲着玉佛,说:“阿弥陀佛,这可是真正的新疆和田羊脂白玉。”

潘亮喜滋滋地说道:“对,这尊玉佛价值非凡,它就是我这趟镖里的暗镖。”方丈问:“外面那些武林高手又是咋回事?”

潘亮笑了,说:“他们在抢《武经》,江湖人都知道我要为程将军送一尊玉佛来少林寺,所有人都认为这尊玉佛会不同凡响,可结果令他们很失望,于是传出我送的镖其实是《武经》……他们也不想一想,老子哪有写过什么《武经》,他们昏了头,都想称霸武林……”方丈微笑道:“阿弥陀佛,你那本假《武经》上写的又是什么呢?”潘亮回道:“老子的《道德经》,让他们慢慢去体会吧!”

中国民间小故事包拯篇范本篇十五

却见一个黑脸之人,额头一弯明月,身穿黑蟒袍,头顶乌纱帽,正一脸威严端坐在大堂之上,王马张赵四人位列两旁。李道台一看就知道,又是演包公的戏子来闹事!他见衙门口围满了黑压压的人群,暂时按捺住心头的怒火,厉声问道:“何人击鼓?”

包公应声答道:“本府!”李道台听他口气不小,怒问:“为何击鼓?”黑脸人声若洪钟:“有冤要申!”李道台再也按压不住了,呵斥道:“你是何人,竟敢如此大胆,在本台堂上作威!”他再次朗声应道:“本府姓包!”

李道台鼻子里一哼,嘲讽道:“好你个戏子,还不给我滚下堂来!”一旁的王朝突然怒喝道:“李道台,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在包大人面前出言不逊!”包公冲王朝摆摆手,质问道:“李道台,你身为朝廷命官,不问百姓疾苦,却纠集下属在府衙摆酒设宴,是何道理?”一句话问得李道台顿时哑口无言。

包公拿起状子,接着又说:“本府巡游到此,接到一件冤案,今借府衙大堂,想来个当堂问案,不知你意下如何?”堂下百姓听到演戏的包公要亲自审案,是闻所未闻,都个个拍手叫起好来。李道台见状,不得不点头答应,命人搬来椅子,坐在大堂一旁。众官从未见过这种阵势,纷纷站在李道台身后,想看看这戏子如何审案。

包公一脸正色说声升堂,两旁的衙役手持杀威棒,在一阵低沉的威武声中,只听得惊堂木一声脆响,王朝应声叫道:“带刘老汉上堂!”刘老汉早已候在了大堂门外,听到喊声,急忙来到堂上,跪倒在地,见过了包公。包公对他说:“老人家,你有何冤情,只管说来,本府今日为你做主!”

刘老汉就当着众人的面,把刘富遇害的事前前后后讲了出来。曹家父子没料到他会有这么一手,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李道台一听,心中有鬼,急忙阻拦道:“这个刁民纯属诬陷刘状元!”包公问道:“李道台,此案还未审理,你如何知道是诬陷,莫非此案与你有牵连?”李道台一愣,忙改口说:“曹家父子远在甘州,三日后才能到堂,今日恐怕难以审明此案。”

包公却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忽然叫声:“张龙赵虎,把曹家父子押上堂来!”片刻,两人就从众官中揪出了曹家父子二人,押上了大堂。李道台顿时无话可说。

包公一拍惊堂木,厉声问道:“曹员外,你和曹发可曾做出这等伤天害理之事?”曹员外一边磕头,一边辩解:“包大人,刘老汉他血口喷人,他说我害了他儿子,可有证据?”包公闻听,怒眼圆睁:“王朝马汉,带人证物证上堂!”不一会儿,就见两人抬着一具白骨上了大堂,后面还跟着老家丁。

曹员外看到突然出现的老家丁,脸色大变,一下子晕倒在了地上。曹发见事情彻底败露,知道隐瞒不住了,急忙磕头如捣蒜,正要准备交代。李道台突然起身,几步冲到堂前,夺过堂上令牌,往堂下一扔,大声吼道:“众衙役,还不给我把这犯上作乱的臭戏子拿下!”一帮衙役见到令牌,手持棍棒就要冲上堂来!

中国民间小故事包拯篇范本篇十六

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京城开封发生一起因房屋归属产生的纠纷案。当时京师有个叫刘保衡的富商开了一家酒场,但却经营不善,欠下官府一百余万文酒曲钱。三司屡次派人督催刘保衡还债,刘保衡自然不敢与官府抗衡,不得不变卖家产以还债。刘保衡的房屋甚是豪华气派,三司使(主管国家财政)张方平在刘保衡拍卖家产时,以较低的价格买下了他的房屋。

这件事后不久,平地再起风云,刘保衡的姑姑到开封府告状,说刘保衡并非刘氏后代,而是一个无赖地痞,无权卖掉刘氏祖宗基业。开封府派人调查后,发现刘保衡姑姑所说的情况属实。如此一来,当初购买刘保衡房屋的三司使张方平就成了风口浪尖的人物,嫌疑极大。包拯当时任御史中丞,立即上书弹劾张方平,指责他身为三司使,却乘人之危,贱买所管辖富民的住宅,寡廉鲜耻,实在骇人听闻,如此小人,朝廷不能委以大任,处之以高位。张方平由此被贬。

集贤院修撰宋祁继任三司使职务,由此再度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右司谏吴及上书弹劾宋祁任,说他任定州(今河北定州)知州时,不但政绩平平,还纵容家人借贷公使库钱数千贯,担任益州(今四川成都)知州时则奢侈过度。包拯上弹劾宋祁任益州知州时游山玩水,宴请宾客,不理政事,并指出宋祁的亲兄弟宋庠此时正担任执政大臣(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职务,因而宋祁不能出任三司使职务。

为了避嫌,参知政事宋庠不得不主动上书宋仁宗,说明自己处于执政之位,而弟弟宋祁又被提拔为国家财政大臣,权力太重,于政事大大不便。于是,在一系列舆论的压力下,宋祁去职,由包拯接任三司使。

包拯的任命刚刚下达,翰林学士欧阳修立即上书弹劾包拯:认为官僚士大夫理应重义轻利,珍惜名节,轻视官位高低,但包拯却恰恰相反,他大肆攻击三司使张方平,迫使张方平下台;宋祁刚刚接任,又不遗余力地抨击宋祁的过失,宋祁被罢免后,包拯顺利地担任三司使职务,这不能不使人怀疑包拯是个奸诈小人;更何况包拯才疏学浅,虽有刚直不阿的美名,但于事无补,恐怕难当三司使之任;而且包拯不孝顺父母,品德欠佳,这些事实是有目共睹的。

不过,此时宋仁宗正为三司使一职焦头烂额,因而并未采纳欧阳修的意见。但欧阳修的弹劾并非没有任何效果,过了一段时间,包拯才走马上任。

包拯任三司使后不久,河北都转运使李参下令裁减禁军年老年弱者一万余人。被裁员的士兵怨气满腹,大发牢骚。骁骑士兵张玉也在被裁之列,他怀疑是三司使包拯为了节省国家财政开支,所以才暗中支持李参裁减士兵。愤恨之下,张玉直接闯入三司衙门,当众破口大骂包拯,由此引发了另一起风波。

包拯开始认为张玉有精神病,先委托医生检查,得知此人正常后,便将其擒送殿前司。皇城司查明事实真相后上报朝廷,宋仁宗下令开封府审理此案。台谏官们纷纷上书指责张玉目中无人,竟敢当众欺凌大臣,不得不杀。于是,司法官员按照士兵违反阶级法,判处张玉死刑,张玉被杖杀。

中国民间小故事包拯篇范本篇十七

中国民间民间传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我们可以从中去读懂古人的智慧,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中国民间民间传说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乐天龙用力地攀过了一块巨岩石,站在山崖之上,两眼贪婪地看着这个隐蔽的山洞,嘴里喃喃地道:“找到了……”那受了剑伤扎着麻纱的左臂好像不太痛了。乐天龙右手抽出腰间钢刀,削去遮蔽着山洞的藤蔓,眼前露出了一个山洞。乐天龙将钢刀交到左手,然后从怀中取出了一片羊皮笺看了又看,脸上浮现出坚定的神色。

山洞很浅。乐天龙很快便走到了山洞尽头。漆黑中,乐天龙用手摸到了一道铁门,却没有上锁,乐天龙用力一推。铁门便开了,里面竟然是一个足可容纳百人的大洞,洞底很高,四面也很宽敞,而且上面有几个小洞,日光从小洞直射进来,照得里面光可视物。显然这是经过人工细心设计的。

“嗖嗖嗖”三声,三柄飞刀从通道飞快射出,直逼乐天龙的面门。乐天龙虽然心中一凛,却立即停步使出一招“铁板桥”,飞刀才从他的面部一一擦过,打在洞壁上。接着,两个身影飞进洞来,其中一个魁梧老者提腿便往乐天龙的面上踏去,乐天龙仍是一个“铁板桥”,又躲开了老者的突然袭击。乐天龙翻身正想站定,另一个同行的老者亦冲上前来,乐天龙提出钢刀,准备另一番厮杀。可是那个魁梧老者忽然道:“你知道为什么你从洛阳抢到藏宝图西来祁连山,一路上不断遭到群雄追杀,却在出了嘉峪关以后,所有追踪你的人忽然都不见了吗?”

乐天龙的确曾经感到奇怪,但他总是以为是自己躲藏得好而已。

那个魁梧老者继续道:“从嘉峪关到五门峡短短的二百余里路,黑马寨、天池双怪、陵川剑侠、笑佛天玄和尚和洛阳七剑,一共是五起三十二人,都被我们截下了。”

乐天龙无话可说,因为那老者说的人都曾经追杀过他。那个魁梧老者诡异地笑了笑道:“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帮你去杀那些人吗?”不等乐天龙回答,他已先说了出来:“那是因为我们希望能通过你来找到这个宝藏。”

乐天龙冷冷地道:“也好,让我先找出埋下的金银珠宝,然后你们可以顺手牵羊地抢走……”

那两个老者同时哈哈大笑,“嗯,差点忘了告诉你,老夫复姓令狐,单名一个正字。”

乐天龙脸色一变,看着另一个老者道:“你姓罗还是姓朱?”

身后传来了冷冷的声音:“老夫是罗四海,咱们正是‘祁连三鹫’!”

乐天龙大吃一惊,正想向侧跃开时已是慢了一步,只觉背心一阵剧痛,一柄长剑已从他的背心刺入,直透胸口穿了出来。

不知从何处又窜出一位老者,冷冷地道:“老夫朱侠。”

令狐正环顾四面洞壁,摸索了好一会儿仍没发现什么。罗四海也试着敲打地面,地下却是坚硬的岩石。令狐正看了洞壁上插着的三柄飞刀,两道眼眉微微皱起,向罗四海和朱侠道:“老二、老三,你们搜一搜姓乐小子的身,取出那张藏宝图再看看,有没有其他的蛛丝马迹。”

两人应了一声便走到乐天龙身旁蹲下来,朱侠取出了那张藏宝图看了又看,再交给了罗四海,罗四海也看了好一会儿,也没有看出什么。两人正想将那张藏宝图交给令狐正,却听得“嗖嗖嗖嗖”四声破空之声,罗四海和朱侠哼也没哼一声便气绝身亡。

令狐正看着那个铁箱想了一会儿,觉得还是应该小心点,免得辛苦了一场却要命丧荒山。令狐正退了几步,扬手使劲向铁箱射出了三柄飞刀,“叮叮叮”三响,飞刀射在铁箱的盖子上,铁箱盖子“吱”地一声被飞刀的劲力揭起了,令狐正也乘机倒退出去,侧身躲在破墙之后,竟不敢抬头张望。过了好一会儿,洞内并没有什么异样声响,令狐正才一步步地走近铁箱。

铁箱似乎没有机关!

令狐正并没有放松戒备,却见箱中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一只很精致的木盒子,令狐正微有失望,心里想道:“一定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宝物!”于是便用飞刀轻轻地挑起了小木盒的盖子,盒子里只有一张羊皮笺。

令狐正喃喃地道:“难道是另一张藏宝图?”

令狐正用飞刀轻轻挑起那张羊皮笺,走到大洞的光亮处细细阅读,却是愈看愈怒,脸色大变,到后来忍不住大吼一声将羊皮笺掷于地上,在狂笑声中冲出山洞,走得不知所踪。

原来羊皮笺上是这样写着:

贤兄:

你我各藏一物并相约比试寻宝之戏,若你先得此笺则小弟甘拜下风,请携此笺到洛阳小弟之居处来,以共同享用美味酒宴。

愚弟聂宏仁敬上。

3

页,当前第。

1

1

2

3

中国民间小故事包拯篇范本篇十八

西望一片雾气蒙蒙的山影,就是西炎山。从那里去往道士塔的路只有一条。两年前,我在那条路上巧遇了一个自称长生不老的人。他随我绕过最难行的一道山径,实在太累了,我不得不停下脚步喘气。这时,他朝我摆手。万丈树林早被雾气揉成了一团黛绿。上山前,我想一定要在天黑下来前赶到道士塔。因为,和友人约定好的。人在路上,不断被错误的方向耽搁,搞得我越来越担心迟到。

那人气喘吁吁地站在一棵树下。

“我、我、我给您……”双手抱拳。

山下有众多乞丐跟游人讨钱。有时,他们会摇身一变成为西炎道士。说自己是西炎山道士绝对是一个好噱头。然后,手一指,山上隐隐约约浮在山雾中的道士塔,意思显见:“呃,我就是从那儿下来的。”很多外地人来我们这里,都要在他们那儿花去数目不等的钱,获得各种关于吉凶的说辞。

“我本家境殷实,无奈……杀了人,只得来山中。”

“哦。”我看着他,“你长得可不像……倒像个道士。”

后来,他说离他上山时有一百多年了。我问:“然后呢?”“我是不死之身,我倒想以神通助人迷途知返。”我微微一笑,学着他的样子,双手抱拳,向他辞别。我要走,他看样子并不急于阻止我。

“兄台,叫我好等。”他说。

这时,我在他身后的树上,看见一只树鼠。我从未看见过这么大的树鼠,有七岁孩童大小,并且通体灰黑。我越过他的头顶看过去,树鼠眼神呆滞地注视着我们。

我说:“迷途知返?”

“非也,非也。”那人固执地和我保持着一个可以对话的距离。

我有点儿恼怒,便冲他喊:“兄台,我是这山上修行的。下山几日,今日回道士塔!”说着,指了指,“看到了吧,再不走,山里就黑了。”

临行,我不忘折回几步,靠近他一些。对他说:“你杀过两个无辜者!”

然后,我得意地走在了路上。走了很久,我也不回头去看他,身后的山林越来越黑,陷入了一片湿漉漉的山雾中,我以为吓跑了这个人。“一百年前,我曾经杀死了你。”那个怪声扑上来。我猛然停步。

“你又来啦?”我被莫名其妙的感觉吸引了。这个不死之人让我想借此给自己找点儿乐。我笑说:“要不,你给说说一百年前为什么杀我?”他说:“我们为一个女子!”他为我描述的故事是这样的:一个肌肤雪白的青楼女同时喜欢上了我们。然后,我出手想杀他。结果,他一个失手,我死了。故事至简,我觉得很有趣。

“我杀了你。”

“杀了我?”

“对,不过,是失手。”

“你在这里等我一百多年?”

“我们有约,只要找到你……”

转念想,他跟我上山,腿脚也辛苦,干脆给他点儿钱打发掉算了,于是伸手掏钱。突然一声大叫。我在他身后的树上看见了那只鼠。

3

页,当前第。

3

1

2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