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山海关老龙头景区导游词简短(优秀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9:06:41 页码:7
最新山海关老龙头景区导游词简短(优秀15篇)
2023-11-18 19:06:41    小编:ZTFB

总结是对工作的总结,通过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梳理和归纳工作中的要点和成果。选择适当的总结方法和框架是写作一篇完美总结的基础。总结是一种重要的写作形式,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总结范例。

山海关老龙头景区导游词简短篇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老龙头来游览观光,今天将由我来陪同大家一起游览明长城的东部起点——老龙头,希望大家跟上队伍,不要走散,我将会一一为大家介绍这里的景观。

每个中国人对长城都不会陌生,它历来就被比作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像一条长龙蜿蜒在崇山峻岭,穿越了河川大漠,在燕山俯身而下,一头扎进了苍茫的渤海,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景点——老龙头。老龙头是现存明代长城的海上起点,这里有一段世上绝无仅有的海上长城,它建于明代初期,在明代是一项严密的军事防御工程,到了清朝失去了它的军事防御作用成了帝王将相登楼观海、吟诗作赋的场所。1900年八国联军用他们的坚船利炮轻而易举地攻陷了在明代固若金汤的海防工程,并用猛烈的炮火炸平了老龙头,这是我国近代史上的巨大耻辱,也让每一个爱国者心痛不已。我们现在看到的建筑都是在1985年后陆续修复的。

我们现在来到了宁海城外,咱们看到的高大的城墙是围绕入海石城而建,全长有900多米,可以遥想当时城墙坚固无比,士兵守备森严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形呢?好!现在我们就参观一下这个景点,体味一下历史的厚重,领略一番造化的神奇吧!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碾房,虽然只看到了碾子和简陋的工具,但是我们还可以穿越时空,感受到明朝士兵戍边的艰苦。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粥屋,这里是士兵们用餐的地方,大家也许会奇怪这么小的地方怎么能容纳那么多士兵用餐呢?这是因为重建老龙头时这里是按比例缩建的。原址还要比这里大的多。在别的地方您很难看到这么大的锅,它是当时为士兵做饭用的,因为锅太大又没有什么高能燃料,做一顿饭得五、六个小时呢!看来炊事员的责任重大,要做好这个“大锅饭”也是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啊!出了粥屋我们可以看到存放马匹的马厩,吃水的淡水井,储备粮食的粮仓和关押违反军纪士兵的牢房,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古人很有战略眼光,将后勤保障体系,做的如此完备,而且是赏罚分明,军纪严格,看的出这是一支很有战斗力的队伍,防御着任何觊觎明朝大好河山的侵略者。

大家跟我往前走,看右手边这两个大家伙是仿明朝功城时所用的作战工具而制造的,这个叫做云梯,另外一个叫做巢车,都是功城时的有力作战工具,可以看出古人是非常有智慧的,能想出这么多的办法作战,但咱们现在的人更加幸运,在和平年代可以将更多的聪明才智用在发展生产上,咱们的生活水平也是越来越高了。

各位游客这里就是士兵们居住的地方,这里的条件还是很艰苦的,士兵们睡的都是这样的大炕,士兵能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还防守边防,他们同样也是最可爱的人。

大家往右侧墙壁上陈列的都是明代攻城时所用的兵器,这些是仿制品,古代人就是利用这些工具作战,大家可别小看它们在冷兵器时代它们作用可是十分巨大的。其他展台上展出的是出土的真实作战工具,看到这些兵器沧桑的外表,就可以体会到历史的厚重了。

百总就是管理一百个士兵的官职,这是他们居住的房子,与士兵居住的相比这里的条件要好得多,这也充分体现了在古代官兵就不平等,等级制度十分严格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叫做辕门,这个名称始于春秋时期,以后历代军营的门都叫做辕门,这里辕门的样式是明代的,大家可以看到门上有“龙武营”三个大字,此时我们已经走出龙武营了。

往右走走是守备署,守备是总兵的下属,明朝皇帝看到老龙头军事意义十分重要,就在宁海城里设立守备署,加强它的防御功能。我们现在一同体会一下做守备的感觉吧!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片开阔之地叫做“校场”是明代老龙头的将士们操练兵马的场所。“练兵千日,用兵一时”只有在平时勤加操练,才能在战斗中克敌制胜,可见驻守在这里的这支队伍一定是训练有素,作战有力了!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将台,民族英雄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曾在这里指挥入海石城的修建和训练水师,台内陈列的戚继光指挥作战的塑像,也是他“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的生动写照”。登临将台上,虽然已是事过境迁,但是还可以让人感受到旌旗招展,战马嘶鸣的威壮场面。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显功祠”的门前,祠内陈列着徐达,孙承宗、袁崇焕、戚继光等七位将领的塑像。他们都曾在山海关的历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祠前两块石碑上刻着八个镏金大字“浩气凌云,千秋景仰”,这充分体现了古人的价值观取向,对于中国人来说能得到这八个字的赞誉则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过了显功祠就到了把总署,“把总”是武官的名称,是镇守老龙头的领兵官,我们去看看他的办公环境吧!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老龙头的最高点,也是整个滨海长城的精华部分——澄海楼,它像一颗熠熠法光的明珠镶嵌在龙冠之上。我们看到的这条宽广的坡道叫做“马道”守城的士兵就从这里上下,清朝有五位皇帝曾经登临澄海楼,所以这条道又叫御道,皇帝登城时还要在中间铺上红毡踏着红毡走向城头。好!现在大家就亲自感受一下皇帝登城的感觉吧!

走完坡道我们将看到的是另外一番景象。如果您还沉浸在历史的沧桑中那您眼前广阔的大海就会让您的心情豁然开朗了!咱们看到的建筑就是澄海楼,它的前身是明代修建的观海亭它是二层楼结构,九脊歇山顶式。它有着“长城连海水连天,人上高楼百尺颠”的美誉,楼顶上“雄襟万里”这块匾是名末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孙承宗所题,楼中间这块“澄海楼”匾是乾隆45年清高宗御笔所题,又派官员从北京专程送来,可见乾隆皇帝对老龙头还是情有独钟,念念不忘,难怪在登临澄海楼的皇帝中乾隆皇帝来到次数最多了!

再看着款楹联“日曜月华初太始”意思是太阳、月亮的光辉都来自自然界,下一句“天容海色本澄清”意思是天空和大海的颜色本来就是清澈的。澄海楼这个名字也是由此意而得。那我们就一同登临澄海楼,感受一下“万里长城跨龙头,纵目凭高更上楼”的豪迈感觉吧!登上二楼就到了整个老龙头的最高点了,也就到了万里长龙的龙冠之上。当您拾级而上时是否充满了期待而又是心潮澎湃呢?现在咱们到了二楼举目望去巍峨的长城与苍茫的大海紧密相连,天海一色,云水苍茫,不禁令人胸襟为之开阔,一股豪气在胸中激荡,大有“雄襟万里”之感。

现在我们到楼后参观一下,现在大家看到的这门大炮是八国联军侵华以后英国营盘的大炮。英国人曾在宁海城驻兵40年,直到二战爆发时才匆忙撤走,遗留了这门大炮。现在这门大炮已成了帝国主义侵华的见证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亭子叫“御碑亭”乾隆皇帝曾两次来到这里饮酒赋诗,写的诗都刻在这块碑上。现在刻的是乾隆的“再题澄海楼”“我有一勺水,泻为东仓溟。无今亦无古,无减亦无盈”乾隆皇帝将苍茫渤海比做是他手中的一勺水,轻轻一泻便成了大海,这也充分体现了乾隆皇帝的豪情和霸气!这块碑在八国联军侵华时全被外国兵给毁坏了。在古代皇帝是九五之尊,神圣不可侵犯,他的东西也得是被人供奉,可八国联军却不屑一顾轻易就给毁坏了。可见当时我国国力弱小“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被人任意宰割,“落后就要挨打”这段屈辱的历史让中国人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大家看到的是“一勺之多”碑,我们刚才看到乾隆的那首诗就是由此意而来细心的游客可以看得出这块碑是由两块拼接而成,上半是重修老龙头时打捞上来的,下半部分是仿制的,两个半块拼接而成我们看到的碑。我们现在看到的碑是“天开海岳”碑据专家鉴定它属于唐碑。“天开海岳”这四个字将老龙头的美景作了高度的概括,天海相依与山为伴,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这样的美景。这块碑还与张学良将军有一段历史渊源,1900年八国联军将老龙头毁于一旦,天开海岳碑也被推倒在地,不见天日。1927年直奉大战爆发时张学良将军来到老龙头,看到“天开海岳”碑被推倒在地十分痛心,于是命人树了起来,使“天开海岳”碑重新屹立在老龙头上。这树起的不仅仅是一块碑,树起的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顽强抗挣的。精神。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用玻璃罩罩起来的土墙是真正的明代土城墙,又叫“夯土墙”别看他貌不惊人,可是它十分坚固再锋利的兵器那它也没有办法,但是就怕拿水反复地蹭它,这样的话它的土就会纷纷掉落了。所以有人总结它是“怕软不怕硬”。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靖卤台,这是明代长城唯一的海上敌台,大家请看这三个字“靖卤台”“卤”指海水,又取谐音为“敌虏”的虏。所以这里就有两层含义:一是平静海水,二是平定敌虏,利用了一语双关的手法。敌台主要是个防御工程,可以驻兵,存放武器,咱们看到的这个孔叫做“箭孔”可以观察敌情,还可以向外射击,它可以称得上是老龙头海防要塞的桥头堡了!各位游客过了靖卤台,咱们就到了龙头的最前端,伸入大海23米有余的入海石城了,踏上入海石城好比是登上万里长龙的鼻翼,随着它披波斩浪,笑傲渤海之上。入海石城是老龙头长城伸入海中的尽端部分,全城屹立在海水之中。北接靖卤敌台,南浸万顷波涛,构成了雄奇的海上城堡。为能经受海水的冲击,入海石城的建筑结构独特,全部以巨型花岗岩条石砌垒。咱们看到的这几块巨石就是当年砌城时用的。咱们可以看到每块巨石的角上都有几个凹槽,这些凹槽叫做“燕尾槽”,在槽内浇铸铁水,利用独特的榫卯结构将两块巨石连接了起来。这很好地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精湛高超的水下建筑工艺。在老龙头还可以看到另外一处海上胜景就是海神海神。这里三面环水,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每当云雾缭绕或烟雨蒙蒙,海神庙若隐若现好似瀛洲仙境。在明代海运开通,石河口被辟为漕运码头,商贾往来盛极一时。当地渔民为保得出海平安,只得将希望寄托于海神之上,于是修建了海神庙。当今科技发展,先进的航海技术和天气预报让我们告别了愚昧和迷信,在大海中畅行无阻。

山海关老龙头景区导游词简短篇二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我们现在来到了老龙头景区。

(龙武营)。

进了山门,大家看到殿堂两边,站立着5.5米高的“金刚力士”各一尊。佛教汉化后,这两尊像按《封神榜》中的“哼”、“哈”二将的形象来塑造的。

我们现在就进入了当时驻守老龙头的士兵生活的场所。

龙武营是明代大学士孙承宗建立的,他在这里建立了一支水师,也就是海军。大海是龙的家,大海岸边海军的营房当然就叫做龙武营了。

首先我们来看当年的碾房。

我们来看当年的粥房,这是平时用的小锅,这里呢有一口大锅,据说熬这样一锅粥可以供几百名将士喝。不过这个锅特别大,熬粥的时候就要先用大火把水烧开,然后小火慢慢的熬。我们来看这个大锅上面有一个铁环,大家猜测一下这是干什么的?对了,当时炊事员用一个长柄的铁铲,利用杠杆的原理不断的翻动大锅里边的粥,才能熬出一锅不糊底的、香喷喷的粥来。

大家来看这是当年的盛军粮的地方,也就是粮仓。

摩崖石刻“层峦叠嶂”系明代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山海关督师范志完所题,在此放眼四望,险山峻岭,层层叠叠,起伏相间,百态千姿,山形树影,近壮远秀,一并入目,该题是对周围环境的真实写照。

这是一座关帝庙,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座庙宇了,别看它小,却非常重要。我们都知道,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宣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在修关帝庙就是为了给将士们树立一个楷模:那就是同赴沙场、同甘共苦、共同杀敌、为国捐躯,慷慨大义、视死如归。所以说啊,古代人在管理军队方面也是非常注重政治思想工作的,他们利用关羽大将军来团结将士们之间的关系,来调动将士们一往无前的杀敌立功的百倍精神。

这里是牢房,据说是主要用来关押俘虏、奸细的,但有的说是暂时关押那些犯了错误、需要关禁闭的士兵的。

这里是水井,在大海边上应该是没有淡水的,但是我们脚下是25亿年前形成的变质花岗岩,天上降雨渗透到地下的岩石缝隙中形成的了淡水。有淡水的地方才可以设置军营,所以说水井对于军营非常重要,为了防止敌人投毒,这里会有两个军士站岗守卫。

军士在这里除了保卫水井的安全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大家看这个木架上面悬挂了一个金属做的“牌”,大家猜猜他的名字是什么?他的名字叫做“云牌”,也叫“金”。我们听说过“鸣金收兵”,这个金就是一种发布信号的系统。古人用不同的节奏敲击它,来发布起床、熄灯、开饭、发现敌情、紧急集合的命令。

大家这边走。我们现在看到离我们较近的这个模型叫做云梯,利用这个可以把梯子升高,方便登城。我们现在救火消防车就是根据它的原理发明的。离我们较远的是巢车的模型,巢,就是鸟巢,鸟巢常常在高高的树上,巢车就是让士兵钻进这个小房子里,然后利用转轮和绳索把这个小房子提升到高高的地方。站得高,看的远,可以观察敌情。同时这个木质的小房子又可以防止弓箭的射击。

院子里这艘战船是明朝时期海战战船的模型。

现在我们来到当时龙武营的士兵住宿的地方,大家看到了士兵睡的是大通铺。大家猜一下,士兵们是头朝里脚朝外还是头朝外脚朝里呢?有了敌情为了集合迅速,也为了防止半夜睡觉的时候,防止被敌人把头砍掉,他们的头朝里脚朝外的。那么比他们官职大一点叫做百总,百总就是管一百个士兵,相当于现在的连长的。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管百总的宿舍,兼做办公室的地方。

现在我们来到了兵器室,这里陈列的是攻打长城的武器及武器的模型。

(辕门)。

辕门的辕是什么?辕就是车辕子。春秋战国时期,国君出游狩猎,在外面搭营帐住宿,出入口仰起两车,使车辕子相对,像门的样子,叫辕门。所以以后,历代军营的门都叫辕门。《三国演义》里的吕布辕门射戟,杨家将里辕门斩子,都是指中军帐外的营门。起初确实是用战车车辕作门,后来就变了。现在您看到的辕门的样式是明代的。后来兵营用栅栏围护,栅栏口的门也叫做辕门。好了,走出辕门也就走出龙武营了。

(将台,校军场)。

各位团友,我们藏龙百瀑景区是原始生态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景区,占地3平方公里,最高海拔861米,是江南最壮观的瀑布之地,浙江境内最大的瀑布群。由于瀑布众多,故名“百瀑”。俗话说深山藏宝,景区内有多种野生动植物和珍贵的中药材,近百种国家保护树种,两岸千米高山对峙,奇石碧潭,古树参天,空气清新堪称“天下一绝”。

明代隆庆二年至万历11年,民族英雄戚继光担任蓟镇总兵16年,防守山海关南海到北京昌平境内1200里长城。他常巡视老龙头,在这里宿营驻扎,点将操练兵马。请看,这员武将塑像就是戚继光。他身后墙上的地图是明蓟镇长城关隘图。这座点将台周围的空地就是当年的效校军场。戚继光将军真正的兵部衙门设在三屯营。可是他经常挥戈跃马奔驰在长城沿线。他写诗说:南北驱弛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他这种为国操劳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老龙头是明万里长城的起点,位于山海关城南5公里的濒海高地。明清两地这里是屯兵要塞,也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挂表还赋诗的场所。

我们走的这条宽广的坡道,原叫做马道。守城的兵马就是从这里上下的。清朝的5位皇帝共11次来老龙头巡幸,当时这条坡道叫做御道,道中间铺上红地毯,皇帝从红地毯上大摇大摆接受两边群臣的顶礼膜拜。大家可以走在上面,体验一把当皇帝的感觉吧!

(澄海楼)。

请看,这座建筑就是澄海楼,澄海是大海澄清,海不扬波的意思。澄海楼筑在老龙头的长城之上,像老龙头上的一颗明珠。澄海楼的前身叫做观海亭,是明朝初年建筑的。后来,万历39年(也就是1611年)山海关兵部主事王致中扩建成澄海楼,也曾经叫过知圣楼。1900年八国联军进军山海关,澄海楼被毁,1985年修复老龙头的时候重建了澄海楼,于1987年建成。

(澄海楼匾、楹联)。

铁塔公园是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百家名园之一,坐落在开封城的东北隅,总面积为37.24公顷。园内的主要景点有:“天下第一塔”石碑、盆景苑、灵感院、接引殿、铁塔、铁塔文物陈列馆、何公轩、开封古城墙,以及月季园、上方苑、竹园、铁塔湖等等,铁塔公园集文物古迹、园林艺术为一体,一展风姿,广迎四方游客。

请看,楼顶上挂着的那块匾“雄襟万里”,是明朝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蓟辽督师孙承宗所题。孙承宗先后两次受命驻守山海关,建立了丰功伟绩。“雄襟万里”表现了他的伟大襟怀和理想抱负。

请看楼中间的这块澄海楼的匾是乾隆45年清高宗御笔亲题,派官员从北京专程送来的。

匾“元气混芒”,传说,天地未分时的混沌之气叫做元气。元气混茫,意思是茫茫大海就象天地未分时那样迷迷蒙蒙。

楹联:日曜月华从太始:太阳、月亮的光辉来自原始的自然界。

天容海色本澄清:天的容颜,海的颜色,本质的特点就是澄清。

天容海色本澄清,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句,乾隆皇帝借用的。

(澄海楼一楼)。

现在,我们进澄海楼。澄海楼不是很高大,可是清朝开国以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个皇帝都登过这座城楼。他们常在秋冬之季,到关外祭祖,有时是出关,有时是入关,经过山海关共11次,一次不漏。为什么一定到这里来?一来是观看大海,二来是求个吉利。龙是传统的皇帝象征。这里是老龙头,无论哪条龙都想到这里来抬抬龙头。

请看这幅老龙头的建筑复原图。老龙头是涉海岬角,海拔20多米,形势险要。明洪武14年,大将军徐达选择这里做明长城的起点,是有战略眼光的。看,老龙头西面,紧挨石河口有个潮河港,大船往来,保障军需民食。从犄角筑长城,居高临下。沿着起伏的丘陵,长城蜿蜒北上角山,形势多么险要。老龙头景观区包括七个部分:入海石城,靖卤台、南海口关、澄海楼滨海长城、宁海城和海神庙。

(澄海楼楼上)。

墙壁上挂着的条幅字画,是近几年中央首长及世界知名认识来澄海楼游览时,题写的诗词墨迹。

1900年以前,墙上挂的尽是皇帝的题诗。康熙、乾隆多次来这里,就和大臣观海、饮酒赋诗。这里的条案上,经常摆着文房四宝,吟了诗,就写下来。据说,即使是刮风的天气,波涛汹涌,四面扬沙,楼窗敞开着,风也吹不到楼里。乾隆皇帝挥笔题诗连镇纸都不用。这里的“海亭风静”的特点,可以和山东蓬莱的“避风亭”相媲美。

清朝乾隆皇帝以《澄海楼》为题的诗有51首,形式多样。其中有七篇禁体诗联句,是乾隆皇帝与侍从及诸大臣约定写禁体诗联句,以咏海为主要内容,禁用以水字及带水字旁的字,违者罚酒三杯。乾隆皇帝四次登澄海楼与大臣饮酒联句。

冬季的青龙峡,是冰的世界,是雪的画卷。冬季进入景区仿佛走进了雪域高原。站在景区观景台上聚目远眺,峡谷上下,惟余莽莽,峰峦沟壑,银装素裹。松柏亭台掩隐在冰雪之下,兽踪鸟影迷失在旷野之中。在这冰雪的世界里,可以踏雪寻梅,亦可坐听雪落,那份宁静、那份闲适,令人陶醉。

(楼前楼侧)。

大家站的这个地方,清代有一座“御诗亭”,亭内镶卧碑,雕刻了清代诸皇帝的诗选。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都给毁坏了,连澄海楼也毁于一旦。

(天开海岳碑)。

明清时,澄海楼附近城台上是有不少碑的,经过八国联军的洗劫,只剩下这块碑了。天开海岳四个字把老龙头美景作了高度概括。“天”是指大自然,“开”是开辟、开创、形成的意思,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老龙头海山美景天造地设,是大自然的赐予。

这个碑也是没有落款,什么人所写,什么时候所立,现在还没有人说的清楚,有人说是唐碑,有人说是明清年代。

关于这块碑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相传英国侵略军占了老龙头后,看见石碑傲然矗立,很不舒服,于是用几匹马把它拉倒了。可是从这以后每天晚上,夜空里伸出一只大手把英国哨兵一把抓走。如此几夜,英国官兵害怕了,不得不恭恭敬敬地把这块碑重新树立起来。

事实上是1928年张学良将军来到这里,发现倒地的石碑,马上派人把它树立起来。“天开海岳”碑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靖卤台)。

这是明万里长城的唯一的海上的敌台。

嘉庆44年(1565),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孙庆元始建。万历初年,蓟镇总兵戚继光整修长城,筑敌台1017座,这是第一座,命名为“靖卤台”。“卤”指海水,又取谐音为敌虏的虏。所以,这个台有两层意思:一是使海水平静,一是平定敌虏。一名双关,各有意义。我们现在看到的是1986—1987年在原基础上进行修复的。

敌台的主要功用是防御工事,可以驻兵、屯武器,观察敌情,还有箭窗,可以向外射击。

(入海石城)。

半山泉位于核心景区的出口处,为一眼小泉,四季泉水不断,泉水清冽甘甜。各位经过一路攀爬想必早已口干舌燥,不妨用手捧得一口一饮而下,体会畅快淋漓的感觉,如取来毛巾拧上一把,更是神清气爽,一路困乏一扫而尽。

明万历七年。戚继光将军派参将吴惟忠修筑了七丈入海石城,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老龙头,被毁,1987年修复的。修复后的入海石城长22.4米,宽8.3米,高9.2米。

请看这里陈列的巨型条石,是当年筑入海石城用的石料。最长2.6米,重达3吨,也就是6000斤。这里是燕尾槽,用铁水浇铸连在一起,这样叠上了九层,工程是相当艰巨的!这是花岗岩条石。

(大炮)。

这门大炮,是八国联军侵华以后英国营盘炮台的大炮。英国营盘炮台的大炮。英国在老龙头宁海城驻兵4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才匆忙撤走。

(土墙遗址)。

1988年重修宁海城时从土中挖出来的,全为夯筑,外不包砖。有人说,这是宁海城西门的内瓮城;有人说,这是明朝初年南海口关的一段土墙。

(铁门关)。

太湖影视城,为中央电视台无锡外景基地,规划建6处景点。目前,欧洲城、唐城、三国城、水浒城已建成,集影视拍摄、娱乐、游览于一体,给人以多层次的美的享受。

请看这个城门不是明长城的一个关口,也不是中国人修的。它是近代意大利兵开凿的。1901年《辛丑约定》以后,山海关城南有六国营盘:肖庄南面有“四炮台”是日本营盘;小弯村有法国营盘;小弯村南,今铁路疗养院一带有比利时和意大利营盘’另外还有德国营盘和印度营盘,当地群众叫它“英国下邦”(附属国)宁海城里是英国营盘。意大利兵到海上游泳,要经过英国营盘,英国士兵不让过。意大利兵就拆墙,把这里的长城挖成了一个大窟窿,这样到海滩就很近了。意大利兵在城墙窟窿安上包上有洋铁皮的门,所以群众叫它铁门关。

山海关老龙头景区导游词简短篇三

大家好!我们现在来到了老龙头景区。

(龙武营)。

我们现在就进入了当时驻守老龙头的龙武营士兵生活的场所。(包括碾房、粥房、水井、牢房、粮仓、云牌、关帝庙)。

我们现在看到离我们较近的这个模型叫做云梯。大家都知道长城是不容易借用外力来攻打的--除了云梯。(讲解怎样用云梯攻打长城)离我们较远的是巢车(讲解巢车的用途)。

我们一会可以去兵器室去参观一下当时攻打长城的武器及武器的模型缩微版。现在呢,我们可以看一下当时龙武营的士兵住宿的地方,大家看到了士兵睡的是大通铺,那么比他们官职大一点的百总的住宿条件是什么样子的吗?好那我们这边走。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管一百个士兵的百总住宿的地方。现在我们看见的这艘水泥战船是明朝时期海战战船的缩微模型。现在我们可以去参观一下兵器室。看看古代士兵是如何攻城和守城的!(讲解兵器室兵器的作用)。

(辕门)。

辕门的辕是什么?辕就是车辕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君巡幸,狩猎,在外面搭营帐住宿,出入口仰起两车,使车辕子相对,像门的样子,叫辕门。所以以后,历代军营的门都叫辕门。《三国演义》里的吕布辕门射戟,杨家将戏剧故事辕门斩子,都是指中军帐外的营门的。起初确实是用战车车辕作门,后来就变了。这里的辕门的样式是明代的。兵营或者地方高级官署前面用栅栏围护,栅栏口的门也叫做辕门。好了走出辕门也就走出了龙武营了。

(将台,校军场)。

明代隆庆二年至万历11年,民族英雄戚继光担任蓟镇总兵16年,防守山海关南海到北京昌平境内1200里长城。他常巡视老龙头,在这里宿营驻扎,点将操练兵马。请看,这员武将塑像就是戚继光。他身后墙上的地图是明蓟镇长城关隘图。这座点将台周围的空地就是当年的效校军场。戚继光将军真正的兵部衙门设在三屯营。可是他经常挥戈跃马奔驰在长城沿线。他写诗说:南北驱弛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他这种为国操劳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老龙头是明万里长城的起点,位于山海关城南5公里的濒海高地。明清两地这里是屯兵要塞,也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挂表还赋诗的场所。我们走的这条宽广的坡道,原叫做马道。守城的兵马就是从这里上下的。清朝的5位皇帝共11次来老龙头巡幸,当时这条坡道叫做御道,道中间铺上红毡,皇帝从红毡上大摇大摆的接受两边的群臣的顶礼膜拜。如今老龙头景区已经向全世界开放。每年有近两百万中外游客来此参观游览观光。

(澄海楼)。

请看,这座建筑就是澄海楼,澄海楼筑在老龙头的长城之上,像苍龙头上的一颗明珠。澄海楼的前身叫做观海亭,是明朝初年建筑的。后来,万历39年1611年山海关兵部主事王致中扩建成澄海楼,也曾经叫过知圣楼/澄海是大海澄清,海不扬波的意思。

(澄海楼匾、楹联)。

请看,楼顶上挂着的那块匾“雄襟万里”,是明朝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蓟辽督师孙承宗所题。孙承宗先后两次受命督师蓟辽驻守山海关,建立了丰功伟绩。雄襟万里表现了他的伟大襟怀和理想抱负。他这个内阁大学士胸怀和带还一样宽广,装着万里江山。

请看楼中间的这块澄海楼的匾是乾隆45年清高宗御笔亲题,派官员从北京专程送来的。

匾元气混芒,传说,天地未分时的混沌之气叫做元气。元气混茫,意思是茫茫大海就象天地未分时那样迷迷蒙蒙。

(澄海楼一楼)。

现在,我们进澄海楼。澄海楼不是很高大,可是清朝开国以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个皇帝都登过这座城楼。他们常在秋冬之季,到关外祭祖,有时是出关,有时是入关,经过山海关共11次,一次不漏。为什么一定到这里来?一来是观看大海,二来是求个吉利。龙是传统的皇帝象征。这里是老龙头,无论哪条龙都想到这里来抬抬龙头。

请看这幅老龙头的建筑复原图。老龙头是涉海岬角,海拔20多米,形势险要。明洪武14年,大将军徐达选择这里做明长城的起点,是有战略眼光的。看,老龙头西面,紧挨石河口有个潮河港,大船往来,保障军需民食。从犄角筑长城,居高临下。沿着起伏的丘陵,长城蜿蜒北上角山,形势多么险要。老龙头景观区包括七个部分:入海石城,靖卤台、南海口关、澄海楼滨海长城、宁海城和海神庙。

(澄海楼楼上)。

墙壁上挂着的条幅字画,是近几年中央首长及世界知名认识来澄海楼游览时,题写的。

诗词。

墨迹。

1900年以前,墙上挂的尽是皇帝的题诗。康熙、乾隆多次来这里,就和大臣观海、饮酒赋诗。这里的条案上,经常摆着文房四宝,吟了诗,就写下来。据说,即使是刮风的天气,波涛汹涌,四面扬沙,楼窗敞开着,风也吹不到楼里。乾隆皇帝挥笔题诗连镇纸都不用。这里的“海亭风静”的特点,可以和山东蓬莱的“避风亭”相媲美。

清朝乾隆皇帝以《澄海楼》为题的诗有51首,形式多样。其中有七篇禁体诗联句,是乾隆皇帝与侍从及诸大臣约定写禁体诗联句,以咏海为主要内容,禁用以水字及带水字旁的字,违者罚酒三杯。乾隆皇帝四次登澄海楼与大臣饮酒联句。

山海关老龙头景区导游词简短篇四

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们现在来到了老龙头景区。

(龙武营)

进了山门,大家看到殿堂两边,站立着5.5米高的“金刚力士”各一尊。佛教汉化后,这两尊像按《封神榜》中的“哼”、“哈”二将的形象来塑造的。

我们现在就进入了当时驻守老龙头的士兵生活的场所。

龙武营是明代大学士孙承宗建立的,他在这里建立了一支水师,也就是海军。大海是龙的家,大海岸边海军的营房当然就叫做龙武营了。

首先我们来看当年的碾房。

我们来看当年的粥房,这是平时用的小锅,这里呢有一口大锅,据说熬这样一锅粥可以供几百名将士喝。不过这个锅特别大,熬粥的时候就要先用大火把水烧开,然后小火慢慢的熬。我们来看这个大锅上面有一个铁环,大家猜测一下这是干什么的?对了,当时炊事员用一个长柄的铁铲,利用杠杆的原理不断的翻动大锅里边的粥,才能熬出一锅不糊底的、香喷喷的粥来。

大家来看这是当年的盛军粮的地方,也就是粮仓。

摩崖石刻“层峦叠嶂”系明代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山海关督师范志完所题,在此放眼四望,险山峻岭,层层叠叠,起伏相间,百态千姿,山形树影,近壮远秀,一并入目,该题是对周围环境的真实写照。

这是一座关帝庙,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座庙宇了,别看它小,却非常重要。我们都知道,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宣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在修关帝庙就是为了给将士们树立一个楷模:那就是同赴沙场、同甘共苦、共同杀敌、为国捐躯,慷慨大义、视死如归。所以说啊,古代人在管理军队方面也是非常注重政治思想工作的,他们利用关羽大将军来团结将士们之间的关系,来调动将士们一往无前的杀敌立功的百倍精神。

这里是牢房,据说是主要用来关押俘虏、奸细的,但有的说是暂时关押那些犯了错误、需要关禁闭的士兵的。

这里是水井,在大海边上应该是没有淡水的,但是我们脚下是25亿年前形成的变质花岗岩,天上降雨渗透到地下的岩石缝隙中形成的了淡水。有淡水的地方才可以设置军营,所以说水井对于军营非常重要,为了防止敌人投毒,这里会有两个军士站岗守卫。

军士在这里除了保卫水井的安全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大家看这个木架上面悬挂了一个金属做的“牌”,大家猜猜他的名字是什么?他的名字叫做“云牌”,也叫“金”。我们听说过“鸣金收兵”,这个金就是一种发布信号的系统。古人用不同的节奏敲击它,来发布起床、熄灯、开饭、发现敌情、紧急集合的命令。

大家这边走。我们现在看到离我们较近的这个模型叫做云梯,利用这个可以把梯子升高,方便登城。我们现在救火消防车就是根据它的原理发明的。离我们较远的是巢车的模型,巢,就是鸟巢,鸟巢常常在高高的树上,巢车就是让士兵钻进这个小房子里,然后利用转轮和绳索把这个小房子提升到高高的地方。站得高,看的远,可以观察敌情。同时这个木质的小房子又可以防止弓箭的射击。

院子里这艘战船是明朝时期海战战船的模型。

现在我们来到当时龙武营的士兵住宿的地方,大家看到了士兵睡的是大通铺。大家猜一下,士兵们是头朝里脚朝外还是头朝外脚朝里呢?有了敌情为了集合迅速,也为了防止半夜睡觉的时候,防止被敌人把头砍掉,他们的头朝里脚朝外的。那么比他们官职大一点叫做百总,百总就是管一百个士兵,相当于现在的连长的。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管百总的宿舍,兼做办公室的地方。

现在我们来到了兵器室,这里陈列的是攻打长城的武器及武器的模型。

(辕门)

辕门的辕是什么?辕就是车辕子。春秋战国时期,国君出游狩猎,在外面搭营帐住宿,出入口仰起两车,使车辕子相对,像门的样子,叫辕门。所以以后,历代军营的门都叫辕门。《三国演义》里的吕布辕门射戟,杨家将里辕门斩子,都是指中军帐外的营门。起初确实是用战车车辕作门,后来就变了。现在您看到的辕门的样式是明代的。后来兵营用栅栏围护,栅栏口的门也叫做辕门。好了,走出辕门也就走出龙武营了。

(将台,校军场)

各位团友,我们藏龙百瀑景区是原始生态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景区,占地3平方公里,最高海拔861米,是江南最壮观的瀑布之地,浙江境内最大的瀑布群。由于瀑布众多,故名“百瀑”。俗话说深山藏宝,景区内有多种野生动植物和珍贵的中药材,近百种国家保护树种,两岸千米高山对峙,奇石碧潭,古树参天,空气清新堪称“天下一绝”。

明代隆庆二年至万历11年,民族英雄戚继光担任蓟镇总兵16年,防守山海关南海到北京昌平境内1200里长城。他常巡视老龙头,在这里宿营驻扎,点将操练兵马。请看,这员武将塑像就是戚继光。他身后墙上的地图是明蓟镇长城关隘图。这座点将台周围的空地就是当年的效校军场。戚继光将军真正的兵部衙门设在三屯营。可是他经常挥戈跃马奔驰在长城沿线。他写诗说:南北驱弛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他这种为国操劳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老龙头是明万里长城的起点,位于山海关城南5公里的濒海高地。明清两地这里是屯兵要塞,也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挂表还赋诗的场所。

我们走的这条宽广的坡道,原叫做马道。守城的兵马就是从这里上下的。清朝的5位皇帝共11次来老龙头巡幸,当时这条坡道叫做御道,道中间铺上红地毯,皇帝从红地毯上大摇大摆接受两边群臣的顶礼膜拜。大家可以走在上面,体验一把当皇帝的感觉吧!

(澄海楼)

请看,这座建筑就是澄海楼,澄海是大海澄清,海不扬波的意思。澄海楼筑在老龙头的长城之上,像老龙头上的一颗明珠。澄海楼的前身叫做观海亭,是明朝初年建筑的。后来,万历39年(也就是1611年)山海关兵部主事王致中扩建成澄海楼,也曾经叫过知圣楼。1900年八国联军进军山海关,澄海楼被毁,1985年修复老龙头的时候重建了澄海楼,于1987年建成。

(澄海楼匾、楹联)

铁塔公园是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百家名园之一,坐落在开封城的东北隅,总面积为37.24公顷。园内的主要景点有:“天下第一塔”石碑、盆景苑、灵感院、接引殿、铁塔、铁塔文物陈列馆、何公轩、开封古城墙,以及月季园、上方苑、竹园、铁塔湖等等,铁塔公园集文物古迹、园林艺术为一体,一展风姿,广迎四方游客。

请看,楼顶上挂着的那块匾“雄襟万里”,是明朝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蓟辽督师孙承宗所题。孙承宗先后两次受命驻守山海关,建立了丰功伟绩。“雄襟万里”表现了他的伟大襟怀和理想抱负。

请看楼中间的这块澄海楼的匾是乾隆45年清高宗御笔亲题,派官员从北京专程送来的。

匾“元气混芒”,传说,天地未分时的混沌之气叫做元气。元气混茫,意思是茫茫大海就象天地未分时那样迷迷蒙蒙。

楹联: 日曜月华从太始:太阳、月亮的光辉来自原始的自然界。

天容海色本澄清:天的容颜,海的颜色,本质的特点就是澄清。

天容海色本澄清,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句,乾隆皇帝借用的。

(澄海楼一楼)

现在,我们进澄海楼。澄海楼不是很高大,可是清朝开国以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个皇帝都登过这座城楼。他们常在秋冬之季,到关外祭祖,有时是出关,有时是入关,经过山海关共11次,一次不漏。为什么一定到这里来?一来是观看大海,二来是求个吉利。龙是传统的皇帝象征。这里是老龙头,无论哪条龙都想到这里来抬抬龙头。

请看这幅老龙头的建筑复原图。老龙头是涉海岬角,海拔20多米,形势险要。明洪武14年,大将军徐达选择这里做明长城的起点,是有战略眼光的。看,老龙头西面,紧挨石河口有个潮河港,大船往来,保障军需民食。从犄角筑长城,居高临下。沿着起伏的丘陵,长城蜿蜒北上角山,形势多么险要。老龙头景观区包括七个部分:入海石城,靖卤台、南海口关、澄海楼滨海长城、宁海城和海神庙。

(澄海楼楼上)

墙壁上挂着的条幅字画,是近几年中央首长及世界知名认识来澄海楼游览时,题写的诗词墨迹。

1900年以前,墙上挂的尽是皇帝的题诗。康熙、乾隆多次来这里,就和大臣观海、饮酒赋诗。这里的条案上,经常摆着文房四宝,吟了诗,就写下来。据说,即使是刮风的天气,波涛汹涌,四面扬沙,楼窗敞开着,风也吹不到楼里。乾隆皇帝挥笔题诗连镇纸都不用。这里的“海亭风静”的特点,可以和山东蓬莱的“避风亭”相媲美。

清朝乾隆皇帝以《澄海楼》为题的诗有51首,形式多样。其中有七篇禁体诗联句,是乾隆皇帝与侍从及诸大臣约定写禁体诗联句,以咏海为主要内容,禁用以水字及带水字旁的字,违者罚酒三杯。乾隆皇帝四次登澄海楼与大臣饮酒联句。

冬季的青龙峡,是冰的世界,是雪的画卷。冬季进入景区仿佛走进了雪域高原。站在景区观景台上聚目远眺,峡谷上下,惟余莽莽,峰峦沟壑,银装素裹。松柏亭台掩隐在冰雪之下,兽踪鸟影迷失在旷野之中。在这冰雪的世界里,可以踏雪寻梅,亦可坐听雪落,那份宁静、那份闲适,令人陶醉。

(楼前楼侧)

大家站的这个地方,清代有一座“御诗亭”,亭内镶卧碑,雕刻了清代诸皇帝的诗选。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都给毁坏了,连澄海楼也毁于一旦。

(天开海岳碑)

明清时,澄海楼附近城台上是有不少碑的,经过八国联军的洗劫,只剩下这块碑了。天开海岳四个字把老龙头美景作了高度概括。“天”是指大自然,“开”是开辟、开创、形成的意思,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老龙头海山美景天造地设,是大自然的赐予。

这个碑也是没有落款,什么人所写,什么时候所立,现在还没有人说的清楚,有人说是唐碑,有人说是明清年代。

关于这块碑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相传英国侵略军占了老龙头后,看见石碑傲然矗立,很不舒服,于是用几匹马把它拉倒了。可是从这以后每天晚上,夜空里伸出一只大手把英国哨兵一把抓走。如此几夜,英国官兵害怕了,不得不恭恭敬敬地把这块碑重新树立起来。

事实上是1928年张学良将军来到这里,发现倒地的石碑,马上派人把它树立起来。“天开海岳”碑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靖卤台)

这是明万里长城的唯一的海上的敌台。

嘉庆44年(1565),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孙庆元始建。万历初年,蓟镇总兵戚继光整修长城,筑敌台1017座,这是第一座,命名为“靖卤台”。“卤”指海水,又取谐音为敌虏的虏。所以,这个台有两层意思:一是使海水平静,一是平定敌虏。一名双关,各有意义。我们现在看到的是1986-1987年在原基础上进行修复的。

敌台的主要功用是防御工事,可以驻兵、屯武器,观察敌情,还有箭窗,可以向外射击。

(入海石城)

半山泉位于核心景区的出口处,为一眼小泉,四季泉水不断,泉水清冽甘甜。各位经过一路攀爬想必早已口干舌燥,不妨用手捧得一口一饮而下,体会畅快淋漓的感觉,如取来毛巾拧上一把,更是神清气爽,一路困乏一扫而尽。

明万历七年。戚继光将军派参将吴惟忠修筑了七丈入海石城,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老龙头,被毁,1987年修复的。修复后的入海石城长22.4米,宽8.3米,高9.2米。

请看这里陈列的巨型条石,是当年筑入海石城用的石料。最长2.6米,重达3吨,也就是6000斤。这里是燕尾槽,用铁水浇铸连在一起,这样叠上了九层,工程是相当艰巨的!这是花岗岩条石。

(大炮)

这门大炮,是八国联军侵华以后英国营盘炮台的大炮。英国营盘炮台的大炮。英国在老龙头宁海城驻兵4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才匆忙撤走。

(土墙遗址)

1988年重修宁海城时从土中挖出来的,全为夯筑,外不包砖。有人说,这是宁海城西门的内瓮城;有人说,这是明朝初年南海口关的一段土墙。

(铁门关)

太湖影视城,为中央电视台无锡外景基地,规划建6处景点。目前,欧洲城、唐城、三国城、水浒城已建成,集影视拍摄、娱乐、游览于一体,给人以多层次的美的享受。下面是关于无锡太湖影视城导游词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请看这个城门不是明长城的一个关口,也不是中国人修的。它是近代意大利兵开凿的。1901年《辛丑约定》以后,山海关城南有六国营盘:肖庄南面有“四炮台”是日本营盘;小弯村有法国营盘;小弯村南,今铁路疗养院一带有比利时和意大利营盘’另外还有德国营盘和印度营盘,当地群众叫它“英国下邦”(附属国)宁海城里是英国营盘。意大利兵到海上游泳,要经过英国营盘,英国士兵不让过。意大利兵就拆墙,把这里的长城挖成了一个大窟窿,这样到海滩就很近了。意大利兵在城墙窟窿安上包上有洋铁皮的门,所以群众叫它铁门关。

山海关老龙头景区导游词简短篇五

(楼前楼侧)。

大家站的这个地方,清代有一座“御诗亭”,亭内镶卧碑,雕刻了清代诸皇帝的诗选。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都给毁坏了,连澄海楼也毁于一旦。

(天开海岳碑)。

明清时,澄海楼附近城台上是有不少碑的,经过八国联军的洗劫,只剩下这块碑了。天开海岳四个字把老龙头美景作了高度概括。“开”字用的最好,可以做“开创”讲。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老成头海山美景天造地设,是大自然的赐予。“开”也可作“开拓”讲,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老龙头美景在天地间展开。怎么讲怎么有理,怎么讲怎么有味。

这块古碑很古老,专家鉴定是唐碑,当地群众口口相传叫“薛礼碑”,虽然跟“薛礼(仁贵)”不一定有关系,但也反映了大致的年代。即使是唐朝末年建的吧,到现在至少也有一千年了。这块碑是赞美景色的,足可以证明老龙头成为游览名胜已有一千多年。

关于这块碑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哩!相传英国侵略军占了老龙头后,看见石碑傲然矗立,很不舒服,于是用几匹马把它拉倒了。可是从这以后每天晚上,夜空里伸出一只大手把英国哨兵一把抓走。如此几夜,英国官兵害怕了,不得不恭恭敬敬地把这块碑重新树立起来。传说总是传说,事实是1927年张学良将军来到这里,发现倒地的石碑,马上派人把它树立起来。“天开海岳”碑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靖卤台)。

这是明万里长城的唯一的海上的敌台。

嘉庆44年(1565),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孙庆元始建这个台。万历初年,蓟镇总兵戚继光整修长城,筑敌台1017座,这是第一座,命名为“靖卤台”。“卤”指海水,又取谐音为敌虏的虏。所以,这个台有两层意思:一是使海水平静,一是平定敌虏。一名双关,各有意义。

敌台的主要功用是防御工事,可以驻兵、屯武器,观察敌情,还有箭窗,可以向外射击。如果您想了解敌台的构造或眺望远方。不过楼梯狭窄请注意安全。

(入海石城)。

明万历七年。蓟镇总兵戚继光将军派参将吴惟忠修筑了七丈入海石城,这是伟大的创造。戚继光早年在山东蓬莱修水城,北门修在海边,大船从城门进入。这里则是把长城插进海里,使龙头入海辟风斩浪。这两处奇观都是戚继光将军的杰作。

请看这里陈列的巨型条石,是当年筑入海石城用的石料。最长2.6米,重达3吨,也就是6000斤。条石边缘用铁水浇铸连在一起,这样叠上了九层,工程多么艰巨!摆在这里的花岗岩条石在海水里泡了400多年,形体不变,多么坚固。人们常用花岗岩脑袋形容顽固不化,是有道理的。

(大炮)。

这门大炮,是八国联军侵华以后英国营盘炮台的大炮。英国营盘炮台的大炮。英国在老龙头宁海城驻兵4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才匆忙撤走。

(南海口关)。

南海口关建于明太祖洪武年间,是真正明长城的第一关,按顺序说第二关是南水关,第三关才是天下第一关。南海口关内外不通大道,为利于防守,关口较小。明朝末年,出于防守的战略需要,用土将城门堵塞。以后经历300年海风扬沙沿城堆积的沙土有几米高,人们就找不到南海口关了。有的历史学家曾按图索骥误认为老龙头东北面的铁们关是南海口关,直到1987年重修澄海楼,清除滨海长城的积沙时,才使南海口关再见天日。

(土墙遗址)。

1988年重修宁海城时从土中挖出来的,全为夯筑,外不包砖。有人说,这是宁海城西门的内瓮城;有人说,这是明朝初年南海口关的一段土墙。

(铁门关)。

请看这个城门不是明长城的一个关口,也不是中国人修的。它是近代意大利兵开凿的。1901年《辛丑条约》以后,山海关城南有六国营盘:萧庄南面有“四炮台”是日本营盘;小弯村有法国营盘;小弯村南,今铁路疗养院一带有比利时和意大利营盘’另外还有德国营盘和印度营盘,当地群众叫它“英国下邦”(附属国)宁海城里是英国营盘。意大利兵到海上游泳,要经过英国营盘,英国士兵不让过。意大利兵就拆墙,把这里的长城挖成了一个大窟窿,这样到海滩就很近了。意大利兵在城墙窟窿安上包上有洋铁皮的门,所以群众叫它铁门关。

2

页,当前第。

2

1

2

山海关老龙头景区导游词简短篇六

1900年以前,墙上挂的尽是皇帝的题诗。康熙、乾隆多次来这里,就和大臣观海、饮酒赋诗。这里的条案上,经常摆着文房四宝,吟了诗,就写下来。据说,即使是刮风的天气,波涛汹涌,四面扬沙,楼窗敞开着,风也吹不到楼里。乾隆皇帝挥笔题诗连镇纸都不用。这里的“海亭风静”的特点,可以和山东蓬莱的“避风亭”相媲美。

清朝乾隆皇帝以《澄海楼》为题的诗有51首,形式多样。其中有七篇禁体诗联句,是乾隆皇帝与侍从及诸大臣约定写禁体诗联句,以咏海为主要内容,禁用以水字及带水字旁的字,违者罚酒三杯。乾隆皇帝四次登澄海楼与大臣饮酒联句。

楼前楼侧。

大家站的这个地方,清代有一座“御诗亭”,亭内镶卧碑,雕刻了清代诸皇帝的诗选。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都给毁坏了,连澄海楼也毁于一旦。

天开海岳碑。

明清时,澄海楼附近城台上是有不少碑的,经过八国联军的洗劫,只剩下这块碑了。天开海岳四个字把老龙头美景作了高度概括。“开”字用的最好,可以做“开创”讲。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老成头海山美景天造地设,是大自然的赐予。“开”也可作“开拓”讲,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老龙头美景在天地间展开。怎么讲怎么有理,怎么讲怎么有味。

这块古碑很古老,专家鉴定是唐碑,当地群众口口相传叫“薛礼碑”,虽然跟“薛礼(仁贵)”不一定有关系,但也反映了大致的年代。即使是唐朝末年建的吧,到现在至少也有一千年了。这块碑是赞美景色的,足可以证明老龙头成为游览名胜已有一千多年。

关于这块碑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哩!相传英国侵略军占了老龙头后,看见石碑傲然矗立,很不舒服,于是用几匹马把它拉倒了。可是从这以后每天晚上,夜空里伸出一只大手把英国哨兵一把抓走。如此几夜,英国官兵害怕了,不得不恭恭敬敬地把这块碑重新树立起来。传说总是传说,事实是1927年张学良将军来到这里,发现倒地的石碑,马上派人把它树立起来。“天开海岳”碑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靖卤台。

这是明万里长城的唯一的海上的敌台。

嘉庆44年(1565),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孙庆元始建这个台。万历初年,蓟镇总兵戚继光整修长城,筑敌台1017座,这是第一座,命名为“靖卤台”。“卤”指海水,又取谐音为敌虏的虏。所以,这个台有两层意思:一是使海水平静,一是平定敌虏。一名双关,各有意义。

敌台的主要功用是防御工事,可以驻兵、屯武器,观察敌情,还有箭窗,可以向外射击。如果您想了解敌台的构造或眺望远方。不过楼梯狭窄请注意安全。

山海关老龙头景区导游词简短篇七

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们现在来到了老龙头景区。

我们现在就进入了当时驻守老龙头的士兵生活的场所。

龙武营是明代大学士孙承宗建立的,他在这里建立了一支水师,也就是海军。大海是龙的家,大海岸边海军的营房当然就叫做龙武营了。

首先我们来看当年的碾房。

我们来看当年的粥房,这是平时用的小锅,这里呢有一口大锅,据说熬这样一锅粥可以供几百名将士喝。不过这个锅特别大,熬粥的时候就要先用大火把水烧开,然后小火慢慢的熬。我们来看这个大锅上面有一个铁环,大家猜测一下这是干什么的?对了,当时炊事员用一个长柄的铁铲,利用杠杆的原理不断的翻动大锅里边的粥,才能熬出一锅不糊底的、香喷喷的粥来。

大家来看这是当年的盛军粮的地方,也就是粮仓。

这是一座关帝庙,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座庙宇了,别看它小,却非常重要。我们都知道,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宣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在修关帝庙就是为了给将士们树立一个楷模:那就是同赴沙场、同甘共苦、共同杀敌、为国捐躯,慷慨大义、视死如归。所以说啊,古代人在管理军队方面也是非常注重政治思想工作的,他们利用关羽大将军来团结将士们之间的关系,来调动将士们一往无前的杀敌立功的百倍精神。

这里是牢房,据说是主要用来关押俘虏、奸细的,但有的说是暂时关押那些犯了错误、需要关禁闭的士兵的。

这里是水井,在大海边上应该是没有淡水的,但是我们脚下是25亿年前形成的变质花岗岩,天上降雨渗透到地下的岩石缝隙中形成的了淡水。有淡水的地方才可以设置军营,所以说水井对于军营非常重要,为了防止敌人投毒,这里会有两个军士站岗守卫。

军士在这里除了保卫水井的安全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大家看这个木架上面悬挂了一个金属做的“牌”,大家猜猜他的名字是什么?他的名字叫做“云牌”,也叫“金”。我们听说过“鸣金收兵”,这个金就是一种发布信号的系统。古人用不同的节奏敲击它,来发布起床、熄灯、开饭、发现敌情、紧急集合的命令。

大家这边走。我们现在看到离我们较近的这个模型叫做云梯,利用这个可以把梯子升高,方便登城。我们现在救火消防车就是根据它的原理发明的。离我们较远的是巢车的模型,巢,就是鸟巢,鸟巢常常在高高的树上,巢车就是让士兵钻进这个小房子里,然后利用转轮和绳索把这个小房子提升到高高的地方。站得高,看的远,可以观察敌情。同时这个木质的小房子又可以防止弓箭的射击。

院子里这艘战船是明朝时期海战战船的模型。

现在我们来到当时龙武营的士兵住宿的地方,大家看到了士兵睡的是大通铺。大家猜一下,士兵们是头朝里脚朝外还是头朝外脚朝里呢?有了敌情为了集合迅速,也为了防止半夜睡觉的时候,防止被敌人把头砍掉,他们的头朝里脚朝外的。那么比他们官职大一点叫做百总,百总就是管一百个士兵,相当于现在的连长的。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管百总的宿舍,兼做办公室的地方。

现在我们来到了兵器室,这里陈列的是攻打长城的武器及武器的模型。

辕门的辕是什么?辕就是车辕子。春秋战国时期,国君出游狩猎,在外面搭营帐住宿,出入口仰起两车,使车辕子相对,像门的样子,叫辕门。所以以后,历代军营的门都叫辕门。《三国演义》里的吕布辕门射戟,杨家将里辕门斩子,都是指中军帐外的营门。起初确实是用战车车辕作门,后来就变了。现在您看到的辕门的样式是明代的。后来兵营用栅栏围护,栅栏口的门也叫做辕门。好了,走出辕门也就走出龙武营了。

明代隆庆二年至万历十一年,民族英雄戚继光担任蓟镇总兵16年,防守山海关南海到北京昌平境内1200里长城。他常巡视老龙头,在这里宿营驻扎,点将操练兵马。请看,这员武将塑像就是戚继光。他身后墙上的地图是明蓟镇长城关隘图。这座点将台周围的空地就是当年的效校军场。戚继光将军真正的兵部衙门设在三屯营。可是他经常挥戈跃马奔驰在长城沿线。他写诗说:南北驱弛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他这种为国操劳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老龙头是明万里长城的起点,位于山海关城南5公里的濒海高地。明清两地这里是屯兵要塞,也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挂表还赋诗的场所。

我们走的这条宽广的坡道,原叫做马道。守城的兵马就是从这里上下的.。清朝的5位皇帝共11次来老龙头巡幸,当时这条坡道叫做御道,道中间铺上红地毯,皇帝从红地毯上大摇大摆接受两边群臣的顶礼膜拜。大家可以走在上面,体验一把当皇帝的感觉吧!

请看,楼顶上挂着的那块匾“雄襟万里”,是明朝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蓟辽督师孙承宗所题。孙承宗先后两次受命驻守山海关,建立了丰功伟绩。“雄襟万里”表现了他的伟大襟怀和理想抱负。

请看楼中间的这块澄海楼的匾是乾隆45年清高宗御笔亲题,派官员从北京专程送来的。

匾“元气混芒”,传说,天地未分时的混沌之气叫做元气。元气混茫,意思是茫茫大海就象天地未分时那样迷迷蒙蒙。

楹联: 日曜月华从太始:太阳、月亮的光辉来自原始的自然界。

天容海色本澄清:天的容颜,海的颜色,本质的特点就是澄清。

天容海色本澄清,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句,乾隆皇帝借用的。

现在,我们进澄海楼。澄海楼不是很高大,可是清朝开国以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个皇帝都登过这座城楼。他们常在秋冬之季,到关外祭祖,有时是出关,有时是入关,经过山海关共11次,一次不漏。为什么一定到这里来?一来是观看大海,二来是求个吉利。龙是传统的皇帝象征。这里是老龙头,无论哪条龙都想到这里来抬抬龙头。

请看这幅老龙头的建筑复原图。老龙头是涉海岬角,海拔20多米,形势险要。明洪武14年,大将军徐达选择这里做明长城的起点,是有战略眼光的。看,老龙头西面,紧挨石河口有个潮河港,大船往来,保障军需民食。从犄角筑长城,居高临下。沿着起伏的丘陵,长城蜿蜒北上角山,形势多么险要。老龙头景观区包括七个部分:入海石城,靖卤台、南海口关、澄海楼滨海长城、宁海城和海神庙。

墙壁上挂着的条幅字画,是近几年中央首长及世界知名认识来澄海楼游览时,题写的诗词墨迹。

1900年以前,墙上挂的尽是皇帝的题诗。康熙、乾隆多次来这里,就和大臣观海、饮酒赋诗。这里的条案上,经常摆着文房四宝,吟了诗,就写下来。据说,即使是刮风的天气,波涛汹涌,四面扬沙,楼窗敞开着,风也吹不到楼里。乾隆皇帝挥笔题诗连镇纸都不用。这里的“海亭风静”的特点,可以和山东蓬莱的“避风亭”相媲美。

清朝乾隆皇帝以《澄海楼》为题的诗有51首,形式多样。其中有七篇禁体诗联句,是乾隆皇帝与侍从及诸大臣约定写禁体诗联句,以咏海为主要内容,禁用以水字及带水字旁的字,违者罚酒三杯。乾隆皇帝四次登澄海楼与大臣饮酒联句。

明清时,澄海楼附近城台上是有不少碑的,经过八国联军的洗劫,只剩下这块碑了。天开海岳四个字把老龙头美景作了高度概括。“天”是指大自然,“开”是开辟、开创、形成的意思,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老龙头海山美景天造地设,是大自然的赐予。

这个碑也是没有落款,什么人所写,什么时候所立,现在还没有人说的清楚,有人说是唐碑,有人说是明清年代。

关于这块碑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相传英国侵略军占了老龙头后,看见石碑傲然矗立,很不舒服,于是用几匹马把它拉倒了。可是从这以后每天晚上,夜空里伸出一只大手把英国哨兵一把抓走。如此几夜,英国官兵害怕了,不得不恭恭敬敬地把这块碑重新树立起来。

事实上是1928年张学良将军来到这里,发现倒地的石碑,马上派人把它树立起来。“天开海岳”碑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这是明万里长城的唯一的海上的敌台。

嘉庆44年(1565),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孙庆元始建。万历初年,蓟镇总兵戚继光整修长城,筑敌台1017座,这是第一座,命名为“靖卤台”。“卤”指海水,又取谐音为敌虏的虏。所以,这个台有两层意思:一是使海水平静,一是平定敌虏。一名双关,各有意义。我们现在看到的是1986-1987年在原基础上进行修复的。

敌台的主要功用是防御工事,可以驻兵、屯武器,观察敌情,还有箭窗,可以向外射击。

请看这里陈列的巨型条石,是当年筑入海石城用的石料。最长2.6米,重达3吨,也就是6000斤。这里是燕尾槽,用铁水浇铸连在一起,这样叠上了九层,工程是相当艰巨的!这是花岗岩条石。

这门大炮,是八国联军侵华以后英国营盘炮台的大炮。英国营盘炮台的大炮。英国在老龙头宁海城驻兵4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才匆忙撤走。

1988年重修宁海城时从土中挖出来的,全为夯筑,外不包砖。有人说,这是宁海城西门的内瓮城;有人说,这是明朝初年南海口关的一段土墙。

请看这个城门不是明长城的一个关口,也不是中国人修的。它是近代意大利兵开凿的。1901年《辛丑条约》以后,山海关城南有六国营盘:肖庄南面有“四炮台”是日本营盘;小弯村有法国营盘;小弯村南,今铁路疗养院一带有比利时和意大利营盘’另外还有德国营盘和印度营盘,当地群众叫它“英国下邦”(附属国)宁海城里是英国营盘。意大利兵到海上游泳,要经过英国营盘,英国士兵不让过。意大利兵就拆墙,把这里的长城挖成了一个大窟窿,这样到海滩就很近了。意大利兵在城墙窟窿安上包上有洋铁皮的门,所以群众叫它铁门关。

山海关老龙头景区导游词简短篇八

澄海楼高居长城之上,临峙万里海崖,其气势绝非一般长城楼阁所比。清代自康熙至道光的五位皇帝常在秋冬之季,到关外祭祖。出关、入关经过山海关共11次,登澄海楼也是11次。究其原因有二:一来是观看大海,赏景吟诗,二是来求个吉利。龙,是传统的皇帝的象征。这里是老龙头,无论哪条“龙”,都想在这里抬抬头。

皇帝每次来这里,都和侍从诸大臣观海、饮宴、赋诗。在二楼的条案上,经常摆着文房四宝。这澄海楼建筑奇巧,即使是刮风的天气,外面波涛汹涌,四面扬沙,楼内门窗敞开着,风也吹不到楼里。皇帝挥笔题诗连镇纸都不用。这“海亭风静”的特点,可以和山东蓬菜阁的“避风亭”相媲美。

据不完全统计,清朝皇帝以《澄海楼》为题的诗有51首,形式多样。其中有七篇禁体诗联句,是乾隆八年皇帝首倡的。他登澄海楼,与诸大臣约定写禁体诗联句,以咏海为主要内容,禁用“水”字或带三点水偏旁的字,违者罚酒三杯。还规定写52句的排律,严格使用平仄,除开头两句以外,各联一律使用对仗。后来,嘉庆、道光纷纷效仿,在澄海楼咏禁体诗联句,被传为佳话。由于皇帝们频频登临,澄海楼名声大噪。达官贵人、文人墨客都争着来老龙头观光,即景抒怀,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盛极一时。

老龙头地势险峻,天容海色,澄海楼更是居高临下,吞波吐浪。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慕名而来,即兴赋诗。

1987年,复建澄海楼时,在楼两侧墙壁上镶嵌了8块卧碑。其中有4首清帝诗,分别是康熙八年九月,康熙皇帝写的《澄海楼》,雍正在康熙38年写的《澄海楼》诗,乾隆19年(1754年)的《再题澄海楼壁》,以及道光皇帝的七言绝句《澄海楼》。还有四首诗均写于明朝,作者分别是万历年间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张时显、崇祯年间兵部分司主事朱国梓、文人蔡可贤(一说朝鲜使臣)和民族英雄戚继光。我来分别给大家介绍一下:

澄海楼。

作者:爱新觉罗·玄烨。

危楼千尺压洪荒,聘目云霞入渺茫。

吞吐百川归领袖,往来万国奉梯航。

波涛滚滚乾坤大,星宿煌煌日月光。

阆苑蓬壶何处是,岂贪汉武觅神方。

作者:爱新觉罗?胤禛。

观海登楼日未斜,晴空万里净云霞。

才经一阵风过槛,倏起千堆雪浪花。

贝阙鳌峰如可接,鹏津鲛室岂终遐。

诡词未许张融赋,到此方知语不夸。

爱新觉罗·胤禛,年号雍正,1722—1735年在位。此诗写于康熙38年,当时他22岁是雍亲王,是代表父亲康熙皇帝到东北祭祖,经山海关登澄海楼所作。这首诗着意写风和日丽突变,风起浪涌展现的涛天景象。可想而知,大海在雍正帝的眼里是多么神奇壮观。

再题澄海楼壁。

作者:爱新觉罗·弘历。

我有一勺水,泻为东沧溟。

无今又无古,不减又不盈。

腊雪难为白,秋旻差共青。

百川归茹纳,习坎惟心亨。

却笑祖龙痴,鞭石求蓬瀛。

谁能忘天倪,与汝共濯清。

山海关老龙头景区导游词简短篇九

山海关是明朝徐达奉命修建的,山指北面的燕山,海指南面的渤海,因此叫“山海关”。

山海关城楼上有一块“天下第一关”的匾额,是明代书法家萧显写的,字体为楷书,笔力苍劲浑厚。据说,最难写的是“一”字,他写了几次都写不好,就到小酒店里去借酒浇愁,看见店小二用抹布擦桌子,获得灵感,才写好了“一”字。

在山海关城楼上,我还看到一把青龙偃月刀。据说,这就是关公用过的大刀,有17的历史,它是山海关的镇关之宝。

我们还去了老龙头。老龙头是明代蓟镇总兵戚继光建造的“入海石城”,它像一颗老龙头探入大海,因此得名。老龙头由入海石城、靖卤台、南海口关和澄海楼组成。澄海楼高踞老龙头上,楼上有明朝大学士孙承宗写的“雄襟万里”和清乾隆皇帝写的“澄海楼”匾额。

我摸了万里长城最东端的石头,还在老龙头下的海滩上玩了沙子。我不但见到了大好河山,还学到了许多知识,真是有意义的一天!

山海关老龙头景区导游词简短篇十

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们现在来到了老龙头景区。

(龙武营)。

我们现在就进入了当时驻守老龙头的龙武营士兵生活的场所。(包括碾房、粥房、水井、牢房、粮仓、云牌、关帝庙)。

我们现在看到离我们较近的这个模型叫做云梯。大家都知道长城是不容易借用外力来攻打的--除了云梯。(讲解怎样用云梯攻打长城)离我们较远的是巢车(讲解巢车的用途)。

我们一会可以去兵器室去参观一下当时攻打长城的武器及武器的模型缩微版。现在呢,我们可以看一下当时龙武营的士兵住宿的地方,大家看到了士兵睡的是大通铺,那么比他们官职大一点的百总的住宿条件是什么样子的吗?好那我们这边走。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管一百个士兵的百总住宿的地方。现在我们看见的这艘水泥战船是明朝时期海战战船的缩微模型。现在我们可以去参观一下兵器室。看看古代士兵是如何攻城和守城的!(讲解兵器室兵器的作用)。

(辕门)。

辕门的辕是什么?辕就是车辕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君巡幸,狩猎,在外面搭营帐住宿,出入口仰起两车,使车辕子相对,像门的样子,叫辕门。所以以后,历代军营的门都叫辕门。《三国演义》里的吕布辕门射戟,杨家将戏剧故事辕门斩子,都是指中军帐外的营门的。起初确实是用战车车辕作门,后来就变了。这里的辕门的样式是明代的。兵营或者地方高级官署前面用栅栏围护,栅栏口的门也叫做辕门。好了走出辕门也就走出了龙武营了。

(将台,校军场)。

明代隆庆二年至万历11年,民族英雄戚继光担任蓟镇总兵16年,防守山海关南海到北京昌平境内1200里长城。他常巡视老龙头,在这里宿营驻扎,点将操练兵马。请看,这员武将塑像就是戚继光。他身后墙上的地图是明蓟镇长城关隘图。这座点将台周围的空地就是当年的效校军场。戚继光将军真正的兵部衙门设在三屯营。可是他经常挥戈跃马奔驰在长城沿线。他写诗说:南北驱弛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他这种为国操劳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老龙头是明万里长城的起点,位于山海关城南5公里的濒海高地。明清两地这里是屯兵要塞,也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挂表还赋诗的场所。我们走的这条宽广的坡道,原叫做马道。守城的兵马就是从这里上下的。清朝的5位皇帝共11次来老龙头巡幸,当时这条坡道叫做御道,道中间铺上红毡,皇帝从红毡上大摇大摆的接受两边的群臣的顶礼膜拜。如今老龙头景区已经向全世界开放。每年有近两百万中外游客来此参观游览观光。

(澄海楼)。

请看,这座建筑就是澄海楼,澄海楼筑在老龙头的长城之上,像苍龙头上的一颗明珠。澄海楼的前身叫做观海亭,是明朝初年建筑的.。后来,万历39年1611年山海关兵部主事王致中扩建成澄海楼,也曾经叫过知圣楼/澄海是大海澄清,海不扬波的意思。

(澄海楼匾、楹联)。

请看,楼顶上挂着的那块匾“雄襟万里”,是明朝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蓟辽督师孙承宗所题。孙承宗先后两次受命督师蓟辽驻守山海关,建立了丰功伟绩。雄襟万里表现了他的伟大襟怀和理想抱负。他这个内阁大学士胸怀和带还一样宽广,装着万里江山。

请看楼中间的这块澄海楼的匾是乾隆45年清高宗御笔亲题,派官员从北京专程送来的。

匾元气混芒,传说,天地未分时的混沌之气叫做元气。元气混茫,意思是茫茫大海就象天地未分时那样迷迷蒙蒙。

楹联:日曜月华从太始,意思是:太阳月亮的光辉来自原始的自然界。天容海色本澄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句,乾隆皇帝顺手拈来,可见他读的书还不少呢。

(澄海楼一楼)。

现在,我们进澄海楼。澄海楼不是很高大,可是清朝开国以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个皇帝都登过这座城楼。他们常在秋冬之季,到关外祭祖,有时是出关,有时是入关,经过山海关共11次,一次不漏。为什么一定到这里来?一来是观看大海,二来是求个吉利。龙是传统的皇帝象征。这里是老龙头,无论哪条龙都想到这里来抬抬龙头。

请看这幅老龙头的建筑复原图。老龙头是涉海岬角,海拔20多米,形势险要。明洪武14年,大将军徐达选择这里做明长城的起点,是有战略眼光的。看,老龙头西面,紧挨石河口有个潮河港,大船往来,保障军需民食。从犄角筑长城,居高临下。沿着起伏的丘陵,长城蜿蜒北上角山,形势多么险要。老龙头景观区包括七个部分:入海石城,靖卤台、南海口关、澄海楼滨海长城、宁海城和海神庙。

(澄海楼楼上)。

墙壁上挂着的条幅字画,是近几年中央首长及世界知名认识来澄海楼游览时,题写的诗词墨迹。

1900年以前,墙上挂的尽是皇帝的题诗。康熙、乾隆多次来这里,就和大臣观海、饮酒赋诗。这里的条案上,经常摆着文房四宝,吟了诗,就写下来。据说,即使是刮风的天气,波涛汹涌,四面扬沙,楼窗敞开着,风也吹不到楼里。乾隆皇帝挥笔题诗连镇纸都不用。这里的“海亭风静”的特点,可以和山东蓬莱的“避风亭”相媲美。

清朝乾隆皇帝以《澄海楼》为题的诗有51首,形式多样。其中有七篇禁体诗联句,是乾隆皇帝与侍从及诸大臣约定写禁体诗联句,以咏海为主要内容,禁用以水字及带水字旁的字,违者罚酒三杯。乾隆皇帝四次登澄海楼与大臣饮酒联句。

山海关老龙头景区导游词简短篇十一

龙武营]我们现在就进入了当时驻守老龙头的龙武营士兵生活的场所。(包括碾房、粥房、水井、牢房、粮仓、云牌、关帝庙)。

我们现在看到离我们较近的这个模型叫做云梯。大家都知道长城是不容易借用外力来攻打的--除了云梯。(讲解怎样用云梯攻打长城)离我们较远的是巢车(讲解巢车的用途)。我们一会可以去兵器室去参观一下当时攻打长城的武器及武器的模型缩微版。现在呢,我们可以看一下当时龙武营的士兵住宿的地方,大家看到了士兵睡的是大通铺,那么比他们官职大一点的百总的住宿条件是什么样子的吗?好那我们这边走。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管一百个士兵的百总住宿的地方。现在我们看见的这艘水泥战船是明朝时期海战战船的缩微模型。现在我们可以去参观一下兵器室。看看古代士兵是如何攻城和守城的!(讲解兵器室兵器的作用)。

[辕门]辕门的辕是什么?辕就是车辕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君巡幸,狩猎,在外面搭营帐住宿,出入口仰起两车,使车辕子相对,像门的样子,叫辕门。所以以后,历代军营的门都叫辕门。《三国演义》里的吕布辕门射戟,杨家将戏剧故事辕门斩子,都是指中军帐外的营门的。起初确实是用战车车辕作门,后来就变了。这里的辕门的样式是明代的。兵营或者地方高级官署前面用栅栏围护,栅栏口的门也叫做辕门。好了走出辕门也就走出了龙武营了。

[将台,校军场]明代隆庆二年至万历11年,民族英雄戚继光担任蓟镇总兵16年,防守山海关南海到北京昌平境内1200里长城。他常巡视老龙头,在这里宿营驻扎,点将操练兵马。请看,这员武将塑像就是戚继光。他身后墙上的地图是明蓟镇长城关隘图。这座点将台周围的空地就是当年的效校军场。戚继光将军真正的兵部衙门设在三屯营。可是他经常挥戈跃马奔驰在长城沿线。他写诗说:南北驱弛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他这种为国操劳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老龙头是明万里长城的起点,位于山海关城南5公里的濒海高地。明清两地这里是屯兵要塞,也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挂表还赋诗的场所。我们走的这条宽广的坡道,原叫做马道。守城的兵马就是从这里上下的。清朝的5位皇帝共11次来老龙头巡幸,当时这条坡道叫做御道,道中间铺上红毡,皇帝从红毡上大摇大摆的接受两边的群臣的顶礼膜拜。如今老龙头景区已经向全世界开放。每年有近两百万中外游客来此参观游览观光。

[澄海楼]。

请看,这座建筑就是澄海楼,澄海楼筑在老龙头的长城之上,像苍龙头上的一颗明珠。澄海楼的前身叫做观海亭,是明朝初年建筑的。后来,万历39年1611年山海关兵部主事王致中扩建成澄海楼,也曾经叫过知圣楼/澄海是大海澄清,海不扬波的意思。

[澄海楼匾、楹联]。

请看,楼顶上挂着的那块匾“雄襟万里”,是明朝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蓟辽督师孙承宗所题。孙承宗先后两次受命督师蓟辽驻守山海关,建立了丰功伟绩。雄襟万里表现了他的伟大襟怀和理想抱负。他这个内阁大学士胸怀和带还一样宽广,装着万里江山。

请看楼中间的这块澄海楼的匾是乾隆45年清高宗御笔亲题,派官员从北京专程送来的。

匾元气混芒,传说,天地未分时的混沌之气叫做元气。元气混茫,意思是茫茫大海就象天地未分时那样迷迷蒙蒙。

楹联:日曜月华从太始,意思是:太阳月亮的光辉来自原始的自然界。天容海色本澄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句,乾隆皇帝顺手拈来,可见他读的书还不少呢。

[澄海楼一楼]。

现在,我们进澄海楼。澄海楼不是很高大,可是清朝开国以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个皇帝都登过这座城楼。他们常在秋冬之季,到关外祭祖,有时是出关,有时是入关,经过山海关共11次,一次不漏。为什么一定到这里来?一来是观看大海,二来是求个吉利。龙是传统的皇帝象征。这里是老龙头,无论哪条龙都想到这里来抬抬龙头。

老龙头是涉海岬角,海拔20多米,形势险要。明洪武14年,大将军徐达选择这里做明长城的起点,是有战略眼光的。看,老龙头西面,紧挨石河口有个潮河港,大船往来,保障军需民食。从犄角筑长城,居高临下。沿着起伏的丘陵,长城蜿蜒北上角山,形势多么险要。老龙头景观区包括七个部分:入海石城,靖卤台、南海口关、澄海楼滨海长城、宁海城和海神庙。

山海关老龙头景区导游词简短篇十二

山海关老龙头位于山海关城南5公里的临海高地上,自身形成半岛伸入渤海之中。这座呷角高地,海拔25米,依山襟海,长城耸峙海岸。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山海关老龙头。

导游词。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老龙头是明长城在我国境内的东部起点,是世界上惟一的水上长城。它位于山海关南5公里的渤海高地上。明清时期,这里既是屯兵要塞,又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观海赋诗的场所。

大家请看,眼前高大的长城就是宁海城。宁海城在老龙头北,全长900米,只有北门和西门,现在我们进入的就是宁海城的北门。老龙头的主要起点有龙武营、澄海楼、开天海岳碑、靖虏(后改卤)台,入海石城,南海口关,海神庙等,下面我将按照这个顺序陪大家进行游览。

请看您右边的这一片古建筑就是龙武营,是当年守城士兵的住所。您所看到的是碾房,里面有石碾,石磨,是从前碾米、磨面用的。老辈人一定觉得亲切,至今许多农村里仍有使用。对面就是粥房,看起来像一个大食堂。这口大锅就是当年驻扎在这里的士兵烧饭用的,深1.9米,可一次供1500位士兵食粥。

这里还有马厩,牢房,粮仓等,无比清晰地展现了那个遥远年代的营地格局。您一定发现了营地牢房的木栏间隔很大,几乎可以随便进出,原因在于这里的牢房用来关押违反军纪的士兵,并不是囚禁犯人的。中间的这口水井是当时方圆十几里惟一的一口甜水井,常年派士兵把守,以保护盒保证驻地的日常饮用。最后您看到的叫做云盘,它是云朵的形状,故而得名,通过敲击次数的不同表达不同的命令,以规范士兵的作息生活。

在龙武营的大院里,还有明朝重要的军事家戚继光将军的兵阵馆,内有微缩的兵阵雕塑,形象生动逼真。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仔细观察一下,看看这些曾经打出了江山,改写了历史的兵器,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

现在,您看到的是辕门。据考证,辕门就是用车辕子搭起的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君巡视、狩猎,在外面搭营住宿,出入口仰起两车,使车辕子相对,像门的样子,所以又叫辕门。以后历代均应的门都叫辕门。这里的辕门样式是明代的。大家请看上面刻着“龙武营”三个大字。

请大家看,左首的就是将台,明代的时候,这里的将台帐篷是纯牛皮的,但因为多年的战火毁坏,现在看到的已经是仿制品了。

明代隆庆二年(1568年)至万历十一年(1583年),戚继光将军担任蓟镇总兵20xx年,防守山海关南到北京昌平境内200公里的长城。他经常巡视老龙头,在这里安营驻扎,操练兵马,点将台周围的空地就是当年的教军场。教军场前旌旗林立之处是迷宫八卦阵,是一个颇为神奇的阵法。

现在,大家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整个老龙头景区最醒目的景观——澄海楼。有着“长城连海水连天,人上飞楼百尺巅”之美誉。

在我们面前的是登城坡道,这条宽广的坡道,名叫“马道”,是守城的兵马上下的通道。清朝的5位皇帝先后11次来老龙头巡视,那时候这条坡道叫做“御道”,道中间铺上红毡,皇帝从红毡上缓步走上城头,沿途接受两旁群臣的膜拜。现在请大家亲自体会一下兵马跃关,皇帝登城的感觉吧!

各位请看,这座城楼就是澄海楼,它建在老龙头的长城之上,八面威风,又不失奇秀之美,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它的前身是明代修建的望海亭,二层楼结构,九脊歇山顶式。楼顶上“雄襟万里”这块匾是明朝末年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孙承宗所题。楼中间这块“澄海楼”匾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清高宗御笔所题,又派官员从北京专程赶来,可见乾隆皇帝对老龙头还是情有独钟,念念不忘难怪在登临澄海楼的乾隆皇帝到次数最多了。

再看一款楹联上句“日曜月华初太始”,意思是太阳、月亮的光辉都来自自然;下句“天荣海色本澄清”,意思是天空和大海的颜色本来就是清澈的。澄海楼这个名字也是由此意而得。那我们就一同登临澄海楼,感受一下“万里长城跨龙头,纵目凭高更上楼”的豪迈感觉吧!

登上二楼就是整个老龙头的最高点,也就到了万里长龙的龙冠之上。从二楼举目望去,巍峨的长城与苍茫的大海紧密相连,天海一色,云水苍茫,不禁令人胸襟为之开阔,一股豪气在胸中激荡,大有“雄襟万里”之感。

现在,我们到楼后参观一下。大家看到的这门大炮是八国联军侵华后英国营盘的大炮。英国人曾在宁海驻兵40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才匆忙撤走,遗留下这门大炮。现在这门大炮已成了帝国主义侵华的象征。

我们现在看到的亭子叫“御碑亭”,乾隆皇帝曾两次来到这里饮酒赋诗,写的诗都刻在这块碑上。这里刻的是乾隆《再题澄海楼》:“我有一勺水,泻为东仓溟。无今亦无古,无见亦无盈”。乾隆皇帝将苍茫渤海比作是他手中的一勺水,轻轻一泻便成了大海,这也充分体现了乾隆皇帝的豪情和霸气!

这块碑在八国联军侵华时全被侵略者给毁坏了。在古代皇帝是至尊,神圣不可侵犯,他的东西也是被人供奉,可八国联军不屑一顾轻易就给毁坏了。可见当时我国国力弱小,“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任人宰割。“落后就要挨打”,这段屈辱的历史让中国人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

大家看到的是“一勺之多”碑,我们刚才看到乾隆的那首诗就是由此意而来,细心的游客可以看得出这块碑是由两块拼接而成,上半是重修老龙头时打捞上来的,下半部分是仿制的,两个半块拼接而成。

这是“天开海岳”碑。据专家鉴定它属于唐碑。“天开海岳”这四个字将老龙头的美景作了高度的概括,天海相依与山为伴,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这样的美景。这块碑还与张学良将军有一段历史渊源。1920xx年八国联军将老龙头毁于一旦,天开海岳碑已被推倒在地十分痛心,于是命人竖了起来,使天开海岳重新屹立在老龙头上。这里起的不仅是一块碑,竖起的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精神。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这些用玻璃罩起来的土墙是真正的明代土城墙,又叫“夯土墙”。别看它貌不惊人,可是它十分坚固,再锋利的兵器,那它也没有办法,凡是它就怕拿水反复地蹭,水一蹭土就纷纷掉落。所以人们说它“怕软不怕硬”。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靖虏台,这是明代长城惟一的海上敌台,大家请看这三个字“靖卤台”,“卤”指海水,又取谐音为“敌虏”的虏。所以这里就有两层含义:一是平静海水,二是平定敌虏,利用了一语双关的手法。敌台主要是个防御工程,可以驻兵,存放武器,咱们看到的这个孔叫做“箭孔”,可以观察敌情,还可以向外射击,它可称得上是老龙头海防要塞的桥头堡了。

各位游客,过了靖虏台就到了龙头的最前端,这里是伸入大海23米有余的入海石城,踏上入海石城好比是登上万里长城的鼻翼,你会感觉随着它劈波斩浪,笑傲渤海之上。

入海石城是老龙头长城伸入海中的近端部分。全城屹立在海水之中。北接靖虏敌台。南浸万顷波涛,构成了雄奇的海上城堡。为能经受海水的冲击,入海石城的建筑结构独特,全部从巨型花岗岩条石砌垒。咱们看到的这几块岩石就是当年砌城时用的。

咱们可以看到每块巨石的角上都有几个凹槽。这些凹槽叫做“燕尾槽”。槽内浇铸铁水,利用独特的榫卯结构将两块巨石连接起来。这最好地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精湛高超的建筑工艺。

在老龙头还可以看到的另一处海上胜景就是海神庙。这里三面环水,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每当云雾缭绕或烟雨蒙蒙,海神庙若隐若现好似瀛洲仙境。

在明代海运开通,石河口被辟为漕运码头,商贾往来盛极一时。当地渔民为报得出海平安,只得将希望寄托于海神之上,于是修建了海神庙。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巨大的牌坊是由汉白玉砌成,琉璃瓦顶,装饰得很精巧,前书“安澜”,后书“优波”这表达了人们祈求风平浪静,行船安全的愿望。

海神庙前这两尊怪兽左为“乘黄”,右为“龙马”。古书中记载骑上乘黄可以活两千岁,龙马别有九音,歌声十分动听,可见它俩都是身怀绝技,有它们守卫着海神殿,更增添了海神的神圣之感。海神殿居于整个庙宇的中心位置,殿门上方悬有乾隆皇帝御题的“江溟宁宴”,殿中海神端坐,手下各神恭敬听命。这些塑像都是造型生动,栩栩如生。

现在进入的院落是祭祀天后娘娘的天后宫。天后圣母就是妈祖,相传她生活在宋代,精通鱼讯而且通晓天文气象,经常帮助出海的渔民,深受渔民的爱戴。她去世后当地人在湄洲岛上建了座小庙来纪念她,并尊称她为妈祖。后来妈祖的名气越来越大,就逐渐成了沿海居民的海上保护神了。在祖国的宝岛台湾有三分之二的人信奉妈祖,在港澳地区妈祖的名字更是家喻户晓,这也充分证明了海峡两岸有着共同的文化,同是龙的子孙,血脉相连,不可分割。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就到了海神庙的最前端——观海亭,它也是建在海上,置身观海亭和战在入海石城上观海感受的是截然不同的,少了居高临下的气势,却像乘一叶小舟漂流在大海之上,凭海临风,心情舒畅,自有一番难以名状的美妙感觉!

山海关老龙头位于山海关城南5公里的临海高地上,自身形成半岛伸入渤海之中。这座呷角高地,海拔25米,依山襟海,长城耸峙海岸。

优越的地理形势,加上精心建造的军事防御工程,构成了老龙头这座名副其实的海陆军事要塞。老龙头是明代长城的东部起点,地势高峻,有明代蓟镇总兵戚继光所建“入海石城”,“入海石城”犹如龙首探入大海,弄涛舞浪,因名“老龙头”。老龙头由入海石城、靖卤台、南海口关和澄海楼组成。澄海楼高踞老龙头之上,为明代所建,清康熙、乾隆年间重修。楼上有明朝大学士孙承宗所书“雄襟万里”和清乾隆皇帝所书“澄海楼”匾额。楼壁镶嵌有数块历史名人手书的卧碑。

自澄海楼南下三层城台有一独耸的石碑,镌刻着“天开海岳”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登上老龙头,面对波涛汹涌、云水苍茫的大海,可以尽览“长城万里跨龙头,纵目凭高更上楼,大风吹日云奔合,巨浪排空雪怒浮”的壮美景象,产生无穷的遐想。

山海关是明朝徐达奉命修建的,山指北面的燕山,海指南面的渤海,因此叫“山海关”。

山海关城楼上有一块“天下第一关”的匾额,是明代书法家萧显写的,字体为楷书,笔力苍劲浑厚。据说,最难写的是“一”字,他写了几次都写不好,就到小酒店里去借酒浇愁,看见店小二用抹布擦桌子,获得灵感,才写好了“一”字。

在山海关城楼上,我还看到一把青龙偃月刀。据说,这就是关公用过的大刀,有1720xx年的历史,它是山海关的镇关之宝。

我们还去了老龙头。老龙头是明代蓟镇总兵戚继光建造的“入海石城”,它像一颗老龙头探入大海,因此得名。老龙头由入海石城、靖卤台、南海口关和澄海楼组成。澄海楼高踞老龙头上,楼上有明朝大学士孙承宗写的“雄襟万里”和清乾隆皇帝写的“澄海楼”匾额。

我摸了万里长城最东端的石头,还在老龙头下的海滩上玩了沙子。我不但见到了大好河山,还学到了许多知识,真是有意义的一天!

山海关老龙头景区导游词简短篇十三

在我们面前的这方城池叫做瑞莲阁公园,初建于民国14年(1925年),是由邑人、临榆县参事会参事孙国钧字荫桥为首倡议集资兴办。“瑞莲阁”的匾额,由当时的知县常炳彝所题。现在的瑞莲阁公园是1999年3月,经政府集资,根据《临榆县志》的记载而重新修复的。修复后的瑞莲阁公园,形成了以辽海咽喉桥为界,南湖、北湖4个水域。建成了垂柳轩、醉荷轩、曲院风荷、游船码头等4个亭谢。

天下第一关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也就是1381年距今已经有620年历史了明初建关时,这里是朝鲜等国入贡和商旅往来的重要通道,平时城门大开供车马人流通行,战时紧闭固若金汤,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现在展现我们面前的,就是天下第一关城楼了,天下第一关城楼也叫镇东楼,俗称箭楼。楼高13.7米,分上下两层,地层西面为对开的红漆木质大门,上层为木制的隔扇门窗,其余的北东南三面为共开设68孔箭窗,这些箭窗平时关闭,战时开启,是战时射箭之用。它是坐东面西,其建筑形式采用了我国传统的砖木结构,天下第一关的建筑形式采用了九脊歇山式重檐顶,这种建筑形式的等级较高,是仅次与皇宫和庙宇的建筑格式。现在大家看,在天下第一关城楼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我想大家都会说就是这块天下第一关巨匾了,天下第一关匾长5.8米,宽1.55米,其中的一个一字就长1.09米,繁写的关字右边的一竖就长1.45米。您看着一字虽有一笔却不显单薄,关字右边的一竖笔画虽多却不显臃肿,五个大字安放合理,与这座建筑浑然一体。

大家仔细看这块匾,有一大特点,有的朋友已经看出来了,此匾的最大特点就是不书年月,不留姓名,这块匾为何人所写呢?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明朝宰相严嵩,有人说是余一元,谭从简,有人说是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而根据当地的林榆县志记载:天下第一关匾传为邑人肖显所书,这里的邑人就是指山海关当地人,这就为肖显的写匾提供了真实性和可靠性。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块匾并不是肖显所题写的原匾,而是民国九年由山海关人杨宝清所篆刻的。原匾呢则为了防止风化挂在城楼内。一会我们就去等城楼,看原匾!好,现在给大家五分钟照相时间,五分钟后到我这集合,我们一起登城。……大家看,在各个屋檐的羌机脊上,有许多形态各异的小兽,分别是骑凤仙人为前导接着是:天马、海马、狮子和吼。当地的老百姓还给他们起了一些赋有传奇色彩的名字。第一个是走投无路,接着是跟盯绊倒,第三个是东张西望,第四个是帮虎吃食,第五个是坐地分赃。传说,走投无路的是古的皇帝,大好的江山让他搞的支离破碎,高高的'脊头表皇帝的宝座,他站在上面,前走无路,后退不能,真是左右为难;跟盯拌倒的是紧随皇帝的大臣,皇帝虽已无路可走,但臣子不忘旧情,虽倒也伴;东张西望是东瞧瞧西望望,见机行事;帮虎吃食一看到这种情况也紧随其后,阿谀奉承;坐地分赃在石兽之末,干什么都没有它的分,急的够呛,这真是各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倒霉的皇帝都走投无路,何况这些大臣呢。大家抬头可以看到这群显赫一时、高高在上的人物只好站在脊头,饱受风吹雨淋,酷暑严寒,让游人注目了。这些异兽都是古传说中的瑞兽,他们不但有消灾解祸的作用还是吉祥的象征。但这种小兽也是有等级之分的皇宫和庙宇之上的小兽的数量是9到12个的,而卫所的等级比较低,是不允许超过六个的。

我们脚下走过的这条宽广的坡道原叫做马道,是古守城士兵骑马上阵和巡视关内外的重要通道。沿着马道缓缓而行,我们仿佛也走进了时空隧道,回到了六百多年前的明。大家都知道明王朝是推翻了蒙古贵族所统治的元朝建立的,所以在明王朝的残余势力退居漠北以后一直与明王朝处于对立冲突之中。正是在这个巨大的历史背景条件下,明朝的开创者朱元璋便下令自军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并于洪武十四年正月派大将军徐达正式修建长城和关口,同年的十二月修建了山海关设立军事建制山海卫,山海卫是明329卫之一,隶属后军都督府的北平都司管辖。从山海关建观关设卫那天起,这里就以科学的选址布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军事建筑而名列万里长城的重关之首,从而有了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美称。现在我们看到的呢,叫做箭窗,刚才我给大家介绍过了,它是作为战时射箭之用。是红底白环黑靶心,鲜艳醒目。现在谁能告诉我为什么要设计成红底白环黑靶心的形式呢?……好了现在由我来告诉大家:在当时天下第一关城楼刚建成后,它的屋檐和羌脊上总是会停着许多飞鸟而这些箭窗平时关闭,战士开启的。所以开启时飞鸟就会扑楞楞的乱飞,就会影响军情。所以当时的科学家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是把箭窗设计成红底白环黑靶心的样子。您看这像不像一只只眼睛,它们就像一只只眼睛看着飞鸟,使飞鸟不敢靠前。所以说明朝时的古人还是很聪明的嘛!

现在我们面前的彩画叫做旋子彩画,它是属于中国古典彩画的范畴之内的,它的等级也比较高,是仅次于皇宫和庙宇所使用的彩画的。中国的古典彩画分为三种,第一种,也是等级最高的叫做和玺彩画,主要是用于皇宫和庙宇的主殿建筑格式,第二种就是我们面前的旋子彩画,还有一种呢?叫做苏式彩画,它是采用花鸟鱼虫作为基底的。

好现在随我一起来看原匾,大家小心脚下门槛,大家要注意啊,遇见门槛要迈过,象征走过人生的坎坎坷坷。

现在我们看见的就是肖显所题写的原匾,据说肖显写匾的时候,刚写完的时候发现下字下面少写了一个点,只写成了一个t字,这时候皇帝派来的钦差已经过了石河了,这时大家都慌了起来。就在这时只见肖显拿了一块抹布,饱蘸墨汁用力的掷向那块匾,结果呢?大家都看到了,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块匾。好了看完这块匾,请大家和我看以一下我们面前的山海关复原图。它描绘了山海关古建筑的全貌。山海关境内长城南起老龙头,东到九门口,全长26公里,在这段长城上共分布十座关隘,从南到北依次是:南海口关、南水关、山海关、北水关、旱门关、角山关、三道关、滥水关、寺儿峪关、九门口关(一片石关),短短26公里长城之上就分着十大关隘,说明山海关的地理位置和军事战略意义都是非常重要的,故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山海关城基本呈方型,它的最大特点是东西的城墙一身兼二职,既是万里长城的一部分,又是关城的东面城墙。山海关城有四个城门,东为镇东门,南为望洋门,西为迎恩门,北为威远门,四个城门规模相当,现在惟有东门即天下第一关城楼保存最完整,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

大家请回头往东看,眼前的这个城圈叫瓮城,原来四个城门之外均有瓮城,现在只有眼前的瓮城保存完好。瓮城的规模不大,但是有很重要的作用。1是对关城起保护作用。登临其上可环视四野,士卒昼夜注视城外的动态,有警立即传报,敌人入侵靠近,又可三面御敌与墙外,即使敌人进入瓮城,也可将关门设为二道防线。,以四城为堡垒制敌于翁中。2是从建筑上看,城外瓮城回护,形成重城回守之势,坚固、雄伟,充分表现了长城防御工程的特色。

瓮城外围是罗城,罗是罗列的意思,即城外套城。罗城的前方是威远城,是山海关的前哨卫城。就在此处三百五十年前曾发生过关系改朝换。

山海关老龙头景区导游词简短篇十四

各位朋友:

我们现在来到第一关东城楼的东侧。东城楼的下面是东门。紧挨着东门,有一个小小的方城,叫做瓮城。它的城门洞没有开在正东方向,而是在关城和瓮城的拐角处,向南而开。如果敌人逼近东门,他不能轻而易举地攻开城门,因为在这个拐角处,关城和瓮城上面的守军,就会居高临下,用交叉火力大量地杀伤敌兵。即使攻进了瓮城,东门紧闭,敌人也不能长驱直入,瓮城上面的滚木擂石就会轰然而下,四面兵士一起拉弓射箭,外面又有重兵把守,想跑都跑不了,瓮城就成了入侵之敌的葬身之地。为什么叫做瓮城?中国有个成语:“瓮中捉——”(这时,往往会有游客接着说:鳖),对,“瓮中捉鳖”,这个小方城就像一个瓮,所以叫做瓮城。

瓮城的外面,还有一座城,叫做东罗城。敌人进攻山海关,东罗城又是一道防线。请大家随着我指的方向看,这就是东罗城的南城墙和北城墙。在东罗城的东边,有一片高低起伏的丘陵,叫做欢喜岭。欢喜岭下有一道沟,叫做流泪沟。山还是这个山,水还是这个水,为什么又是欢喜,又是流泪呢?过去,兵士们从辽东或更远的地方回来,走到这一片丘陵,一眼看见山海关,离家不远了,心中高兴,就把这里叫做欢喜岭。从这里出关,到遥远的边疆去驻守,出了山海关,登上这座岭,眼见得离家越来越远,心中难受,落泪悲伤,欢喜岭下就有了这条流泪沟。

欢喜岭上有一个大平台,这就是著名的威远城的遗址。威远城是山海关的卫城,是山海关的前哨。吴三桂就是在这里投降了摄政王多尔衮,请清兵入关的。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推翻了明王朝,进了北京。吴三桂原来驻守宁远(今兴城),三月初,崇祯封赐他“平西伯”的爵号,并命令他放弃宁远,进京勤王,剿灭农民起义军。进军途中,得知崇祯皇帝已经吊死煤山,吴三桂只好率领人马返回山海关。

李自成和他的谋士们曾经清醒地认识到当时的形势:山海关外是强大的清兵,而吴三桂这支军队英勇善战,如果吴三桂倒向清兵,就会对大顺农民政权带来巨大的威胁;如果吴三桂归顺自己,山海关就是清兵难以逾越的一道防线。李自成决定招降吴三桂。

这时的吴三桂也正处在犹豫徘徊之中:说要效忠明王朝吧,明王朝已经垮台;说要投降清兵吧,时年33岁的吴三桂,“自少为边将”,长期和清兵打仗,积怨甚深,直到关外八城丢了七城,自己仍然孤军奋战,拒不投降,如今若要投降,很难得到清兵的信任,更何况父母家眷三十余口都在北京,一旦投降清兵,后果不堪设想;要投降农民起义军吧,自己刚刚进爵为平西伯,平西的意思就是去剿灭农民起义军,一眨眼的功夫,就从剿灭变成投降,这个弯子不好转;同时,也不知道李自成究竟是一个什么态度。吴三桂处在自身命运即将发生巨大转折的十字路口,也许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他的决定将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历史走向。

正在此时,李自成派人携带为吴三桂封侯的诏书、吴三桂的父亲吴襄的信件和大量钱款粮草,来说降吴三桂。来人说,只要投降,“父子封侯”。吴三桂接受了招降,把山海关移交给李自成派来的将领,率领部队进京谒见李自成。四月四日,走到今天的卢龙县(现在是秦皇岛市辖领的四个县之一)以西的沙河驿,遇见从北京逃出的家人,吴三桂询问父亲的情况,家人禀告:父亲已经被捕。吴三桂没有在意,说:这是李自成为了逼我投降所采取的措施,不必担心。又问到他的爱妾陈圆圆,家人只得以实相告:陈圆圆已被李自成的大将刘宗敏抢走霸占。与此同时,吴三桂派往北京密探其父消息的人也报告说:吴襄正被拷打追赃。父亲受刑,爱妾被抢,奇耻大辱令吴三桂勃然大怒,说了一句:“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见人耶。”当即下令返回山海关,从此与李自成刘宗敏一刀两断,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缺乏政治远见、贪图美女钱财的农民起义军的将领们,以自己的愚蠢行为导致了吴三桂降而复叛的严重的恶果,这个严重恶果又迅速地导致了李自成和他的农民政权的悲惨结局。

吴三桂返回山海关之后,立即向摄政王多尔衮写了一封为报国恨家仇而请求“借兵”的信,很快多尔衮率兵奔赴山海关,李自成也亲自带领十万兵马急忙赶赴山海关。四月二十一日,三支能征善战的虎狼之师汇聚山海关,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恶仗打响了。当时的主战场在石河西岸,农民起义军多次攻破防线,逼到西罗城下,甚至已经登上北翼城,但在守军的顽强抵抗下,又一次次被打退。李自成派一部分农民起义军从九门口出关,攻打东罗城,形成内外夹击的态势。吴三桂感到十分危险,多次派人到威远城请多尔衮迅速出兵。而多尔衮却仍然对吴三桂这个骁勇之将的借兵之举心存疑虑,只是派兵夺取了九门口,而在正面战场上却依然按兵不动,静观李、吴双方的激战。吴三桂镇守的山海关,几度危机,又几度侥幸脱险。这时,李自成明白了:他所碰到的对手,再也不是过去那种一触即溃的明朝军队,而是一支久经阵仗、英勇顽强的边塞劲旅。

经过一天的激战,吴三桂也知道了农民起义军的厉害,清兵再不出战,单凭自己的力量是难以抵挡的。为此,他焦急万分。四月二十二日清晨,吴三桂只得亲自出关,到威远城去拜见多尔衮。多尔衮命他剃发盟誓,吴三桂慨然应诺,立即剃发,表示归顺。吴三桂回到山海关,打开城门,浩浩荡荡的清兵终于进入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山海关。这时,李自成的大队人马已在红瓦店一带,从山到海,一字排开,要步步逼进。吴三桂有了坚强的后盾,再不示弱,即刻率领五万军士,直奔石河西岸。霎时间,十几万人,杀作一团。人呐喊,马嘶鸣,战鼓响,炮声隆。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刀光剑影,血雨腥风。正当双方鏖战紧,狂风大作鬼神惊,遮天闭日,飞沙走石。打到中午时分,吴三桂渐渐不支,李自成占了上风。突然,数万铁骑从关城杀出,如风卷残云一般,锐不可挡,所向披靡。农民起义军的防线顿时崩溃,多尔衮和吴三桂联兵一处,向西追杀而去。李自成兵败如山倒,吴三桂追杀不停息,多尔衮得意迎顺治,清王朝建都北京城。公元1644年,中国农历甲申年,风云际会,瞬息万变,山海关就是历史的转折点。今天,我们站在山海关的城头,抚今思昔,该有多少思考,该留下多少感叹。

一段山海关的故事,说的大家心情有些沉重。这也难怪,兵家必争之地的山海关,又能有多少轻松呢?还是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长城的结构,体会一下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吧。

山海关老龙头景区导游词简短篇十五

老龙头位于山海关城南4公里的渤海之滨,这里是明长城的东部起点。老龙头地势高峻,有明代蓟镇总兵戚继光所建“入海石城”。入海石城犹如龙首探入大海、弄涛舞浪,因而名“老龙头”。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老龙头景区。

导游词。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老龙头是明长城蓟镇的东起点,位于山海关城南5公里的滨海高地。之所以把这里称为“老龙头”是因为人们把万里长城比作一条巨龙,这条龙走过大漠,攀贺兰、越太行,自燕山而下,向渤海飞驰,在辽西走廊上挽了个结,竖起了山海雄关,随之引颈入海,这入海的部分便是老龙头了。老龙头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城北的角山长城,城东的威远城构成犄角之势,拱卫着山海关城。从明初洪武年间到明末崇祯年间的260余年中,老龙头不断修建,逐步完善。

直至清代长城内外成为一统,老龙头从此失去了军事防御的作用,成为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观光览胜的佳境。自清朝开国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都多次到过老龙头,其中乾隆皇帝4次来此登楼观海,留下了大量诗文墨宝。老龙头上的“天开海岳”碑,据传为唐代遗碑,这四个字道出了“放眼天际,苍茫一碧,天适地设”的绝妙景观之神韵。老龙头是“中国旅游胜地40佳”之一,国家5a级景区。

登上老龙头,面对波涛汹涌、云水苍茫的大海,您可以尽览“长城万里跨龙头,纵目凭高更上楼,大风吹日云奔合,巨浪排空雪怒浮”的壮观美景,产生无穷的遐想。

相传,过去在老龙头脚下,一个挨着一个,扣着无数的大铁锅。老龙头是蓟镇总兵戚继光奉旨修筑的。它入海七丈,造起来实在太难了。一万五千军工,单等海水落潮,才能抢上去修一回。

可是大海无情,三天一涨潮,五天一落潮,城墙修不上尺八高,潮水一冲,砖头石块,七零八落,修一次,垮一回,不知修了多少天,只弄得无数生命葬身海底,戚大人也一筹莫展了。明王朝,忠良少,奸臣多,万历皇上是个十足的昏君,奸党议论胡说戚继光修三十二关,设三千敌台,铸五千斤一尊的铁炮,是劳民伤财。皇上听信奸党谗言,派太监做钦差到蓟镇监军。

这位太监公公来到蓟州,才知道戚继光在山海关南海上正修“老龙头”,立刻马不停蹄,直奔山海关。全城的乡坤耆老拜见钦差大人说:“敌兵常从海上越境,老龙头千万不能半途而废。”钦差大人说:“圣旨期限三天,金口玉言,谁也改不了。”戚继光怒气难消,知道限期三天是假,想借口定罪是真。个人如何都无所谓,可这一千三百座敌台,就差老龙头一桩心事未了。想想国家安危,百姓的生命财产……戚大人心中闷闷不乐。

忽然门帘一挑,一个老汉进了屋。这打鱼老汉是跟随戚大人的一名伙头军。只见老汉把秫米饭、咸带鱼摆上八仙桌,说了声:“大人不必烦恼,待用完饭后,我再回禀,或许对修老龙头有用处。”第二天,传令全军,在退了潮的大海滩上搭锅造饭。只见七里海滩,炊烟四起,火光一片。一顿饭功夫,忽然丈高巨浪,铺天覆地涌上岸来,众军士一看,丢锅弃碗,早逃得无影无踪。过了三天三夜,大潮过去了,海上恢复了平静。戚大人察看城基,竟依然立在原地,心中甚觉奇怪。这时,老汉走过来,指着周围沙滩上一个挨一个的圆东西,让戚大人看,原来是铁锅扣在沙滩上。老汉说:“这锅扣在沙滩上,任凭风吹浪打,不移不动!”

乘坐火车离开了京城,我们来到了我们旅途的下一站——秦皇岛。到达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我们匆匆吃了饭,就来到了秦皇岛的首站——老龙头。

老龙头就是长城的源头,长城从这里开始,大海在这里结束,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当我们赶到老龙头的时候,天公真不给力,受到台风“梅花”的影响下起了小雨。我们撑起雨伞,在雨中游览老龙头。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龙武营,当年有八九百名士兵驻扎在这里。一进门就看到了两间房屋对门,左边的是碾坊,里面有两台巨大的石磨,要转动它们需要很大的力气。在没有磨面机的当年,要想磨出粮食来真不容易呢。对面是粥房,应该就是做饭的地方。里面有一口超级大的锅,很深,我都能站进去,估计能够好几百人吃。

我们又参观了当年睡觉、练兵的地方,还看到了大量的火炮、攻城用具,我头一次看到了我国的古代军事防御力量是如此的强大,有了戚继光这样优秀的将领和这样强大的军事防御,敌人就只能啃墙角了。

漫步在老龙头景区内,我感受到浓重的古代文化。沿着风景如画的小径,观赏着两旁的花草树木,来到了海岸边。

海岸边是一排白色的沙滩,那边是一望无际的茫茫大海,海天连一线,徐徐的海风吹来让人感到凉爽,正好这时雨停了,我和表弟就来到岸边玩耍。

表弟头一次见到海,显得有点紧张。表弟是个标准的旱鸭子,见到水就怕,我说:“那你还是在岸边玩吧,反正这里也禁止游泳。”表弟一听就来了劲儿,说:“我一定要学会游泳。”于是我们一起站到了海里,海水有点凉,还有点咸,不过还是让人感到舒适和惬意。

在海里玩够了后,我们来到岸边的沙滩上,修建我们的沙滩工程。表弟修筑了许多高大的堡垒,我则做些城墙围起来,我们把自己的沙滩工程称作“蓝湾·贝壳城”,忙得不亦乐乎。过了一会儿,老爸来提醒我们:“我们该走啦。”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表弟有些郁闷,我安慰他:“明天我们去北戴河,可以修建二期工程。”

此刻我才发现,老龙头就在我们的身边。长城的源头显得十分高大,有一截伸进了海里。我们也赶紧登上长城和老龙头亲密接触。来到了长城的源头,通过城垛我看到了美丽的大海,远处有远航的轮船,还有在海岸边玩耍的人们……老龙头,可真美。

来到了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景区的老龙头。老龙头气势宏伟,城墙足有10米高,老龙头前端是在海里筑成的。老龙头上有澄海楼,澄海楼比其他的楼都大,过了它,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有威武的大炮,巨大的投石台,古老的营房,还有粮仓。牢房是这里最吸引人的了,牢房的柱子是20xx年前的。我的思绪回到了古代。

战国时期,上百士兵站在老龙头上,隔一米站一个士兵,向四面张望,是在观景吗?不是,是在观察敌情。

突然,远方海平线上出现了百只战船!士兵们慌乱的跑来跑去,不一会,从楼里出来了几个身材魁梧的将军,各个气定神闲,身如磐石!

中国古人英勇不屈和奋战到底的精神,加上他们智慧的结晶,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和谐的社会。这,是多么来之不易,所以,我们应该奋发图强,报效祖国,使我们的子子孙孙都生活在和谐的社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