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中秋节的散文中秋节散文欣赏范文(优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23:01:10 页码:8
中秋节的散文中秋节散文欣赏范文(优质11篇)
2023-11-11 23:01:10    小编:ZTFB

总结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可以通过回顾过去的事情,找到关键的事件和经验进行总结。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以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对大家的总结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中秋节的散文中秋节散文欣赏篇一

在圆圆的月亮下,我想沿着明亮的月亮在云中漫步,听听她浪漫的古老传说。站在安静的地方,蹑手蹑脚地望着。但是这一切都变成柔和的月光撒在我身上是老朋友的祝福。很多人想在家里愉快地度过这个中秋之夜,但我更喜欢安静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野外听到月亮的歌声,感受到“月中青__”独特的美丽。

中秋节之际,我们全家准备坐车回奶奶家过中秋节,沿途风景美丽,让人难忘。

晚上,爬梯子坐在高高的瓦房里,观看者独一无二的明月:那皎洁的明月,周围有像风筝一样轻的云,雾蒙蒙的,咪蒙在月光下。(威廉莎士比亚,风吹日晒)(风吹日晒)宁静的夜晚,月光很轻,总是给我一种清澈安静的感觉。(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沉默)月光清澈,深邃,月光柔和,透明,轻盈飘逸。她银盘般的脸通过树顶照亮了人们幸福平静的脸。星星也散落在月亮周围,眨眨眼,向人们诉说自己的冒险经历,讲述月亮的美丽,对人们说:“中秋节快乐!”好像是祈求。(另一方面,这也是为什么)。”“。

但是有多少人不能再见面,有多少人不能定居,家人离开,有多少人在他乡想念亲人,但不能回到故乡。想到这里,我想不出一首诗:“月亮有阴晴圆缺,人有。

除夕。

的祸福,这件事旧事难逢。”

满月的时候,我不禁想起我的太外婆。没有人知道那个去世的太外婆为我付出了多少,付出了多少。(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希望如此)从我呱呱落地到幼稚无知。太外婆给了我她最珍贵的晚年时间。父母忙于工作时,她和我在一起,照顾我的生活。(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家人)她把外婆们给她的零花钱都花在我身上,给我买衣服,买零食,买书,当我开始上学的时候,她含着眼泪,舍不得。这时其他老人都在享受晚年,太外婆了…。唉!早知道今天会有这样的结果,我就能一直在她身边,听话,让外婆安心地去,去别的世界。

唱歌。

我的眼泪在眼角打转,但不忍心流下来。这时,另一个世界的外婆似乎也在想念我们的家人。

时间匆匆流逝,夜已深,我扶着梯子下瓦屋躺在柔软的床上,但久久不能入睡。

中秋节的散文中秋节散文欣赏篇二

今天是八月十五,也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今天不管小孩儿大人都要吃月饼,看月亮。甚至有大人还给小孩儿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今天早上我起的很早,写完作业后,已经11点多了。所以我要和哥哥、姐姐一起去我奶奶家过中秋节吃团圆饭。这时候我妈妈已经在我奶奶家做饭了,所以哥哥骑着电车带着我和我姐姐飞奔到我奶奶家的院子前。然后我们大步上楼走了进去。发现我大伯也来了,所以我有礼貌的说:“大伯好!”大伯也给我问好,这时候奶奶走了过来,狠狠地往我__上一打。我知道奶奶喜欢打我,不打不放心呐!我知道奶奶是在逗我,所以我不理会她。这时候饭都做好了,所以我们开始吃中午饭了。

起先,我们不准备吃,因为我爸爸和我小展哥、师征哥还没有来。所以我们不准备开饭。过了一会儿我爸来了,又过了很大一会儿,我小展哥回来了。最后,师征哥也回来了。这时候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尝尝妈妈做的鸡鸭鱼肉了。

今天好吃的太多了,有鸡肉炖冬瓜、手撕大骨头、酱香牛肉、姐姐的爸爸钓的黄河大鲤鱼(妈妈炸了一下,看着都好吃)、还有凉拌豆角、凉拌黄瓜洋葱和变旦,妈妈炒了两个热菜,一个是西红柿。

炒菜。

花、一个是黄豆牙,还有一个超好吃的就是妈妈做的油焖大虾—我的最爱,妈妈今天做的太入味太好吃了,我戴着一次性手一会儿吃了十个八个,太香了我都停不下来。吃着吃着,我们觉得缺点“啥”?因为中秋节不就是要吃月饼吗?我们没有想到这一点。幸好我提出了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就一个人拿一个月饼开开心心的吃了起来。甚至我们还碰杯呢!我们都说一句祝福话:“中秋节快乐!”我们都非常开心。

到了晚上,我小展哥和师征哥都走了,就剩我,我大伯和我爸妈还有我奶奶和爷爷,我们吃了晚上的一顿饭。然后又出来看外面美丽的月亮。

月亮,其实是月球。只是我们离月球远,所以我们看着月亮就小。而今天的月亮却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一样,躲躲藏藏的,若隐若现的。而以前的中秋节都是一个又大又圆又洁白的月亮。非常美丽。

今天,我和家里人过了一个愉快的中秋节。

中秋节的散文中秋节散文欣赏篇三

“一月可得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秋天本是个多愁的季节,但在这秋天,却有一个热闹的节日——中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中秋节的。

散文。

心如梦般的漂泊,情如过眼的云烟,当炎热还未曾完全退去的时候,金桂却已飘香,

明月悄悄丰腴。独在异乡的星空下,久远的深情如潮而至,点点,都是故乡的回忆,滴滴,都是思念亲人的泪水。

路远,双脚踏不上归乡的路途,一颗心却早已飞到父母双亲的身旁。爹呵,您那蹒跚的脚步,踩踏在儿的思念里步步成痛!娘呵,您那满头的白发,丝丝牵扯着儿每一个不能入眠的夜晚!多年的漂泊,儿与双亲月圆人不圆,总是隔着千重云,万座山,总是在这个中秋的日子,儿在明月下泪水成行。

堆积的思念在冰冷的城市一角寂寥的游离,丝丝缕缕放飞在落日的黄昏,那温暖的夕阳,是母亲柔和的脸庞。晚空中一轮中秋的佳月遥挂,夜风轻拂,像是一曲思念的音符,弹奏着牵挂,慰藉飘零在异乡的魂梦。朦胧的记起儿时的情景,那些个再也寻找不回的快乐中秋,没有精美的月饼,没有丰盛的晚宴,没有如此多愁的感悟,然而,却有乐趣却有幸福却有满足的笑容挂在母亲甜蜜的脸上。那些温馨的场景仿佛还在昨日,岁月却将当年那个青涩的孩童推上了中年的不惑舞台,将那曾经年富力强的父亲折弯了腰,将那满头青丝的娘亲染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

回头再望来时路,故乡的记忆依然如此清晰,即便许多地方已改变了太多,但还能记得当初的景物,一座石桥,一条小河,一棵挂满了金黄色果子的银杏树,一轮干净明亮的中秋月。当时的天真烂漫,与兄弟姐妹围坐在中秋月下,听父亲打着蒲扇,喝着粗茶,吸着旱烟讲过关于月亮里住着寂寞嫦娥的故事,当时母亲在月下一脸幸福的样子,不时将针在发间擦抹缝补着衣裳,闭上眼睛,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而今,一切不复重来。天真烂漫的我离开家乡,拖着疲惫的身子漂泊在别人的城市,走过春夏走过秋冬,异地谋生的艰辛早已腐蚀了游子的身心,月光拉长了孤独,彷徨的的背影。情路几多坎坷,与那些曾经认为可以相伴一生的女子,或错过失之交背或无缘曲终人散或缘尽劳燕分飞,只剩下一颗千疮百孔的心不知如何缝补。思念却还在月下集结,可那些花儿早已枯萎,那些人茫茫不知消失于何处。一直甚小卑微的关闭着情感大门,不敢轻易地去碰撞,深怕自己再度落入红尘劫数,昏沉间不知春花秋月几许,待到中秋月儿再度圆时,才意识到自己形单影只,微风带着一丝寒意走过我身,像是一曲寂寞的悲歌。

已过古稀之年的父亲身子一度再度弯坨,他已不再给他的孙子讲月中嫦娥,更多的是感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深的领悟古人不知今时月,今时明月照古人。或许父亲已知天命,早早为自己为母亲做好了棺木,余下的时间,静静地安享。

母亲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她的丈夫与孩子,每天都与锅盆碗筷打交道,五十年来未曾改变过。母亲再也不需缝补衣裳了,她的眼睛已渐渐模糊,每天守着小店,总是有意无意要走到门外眺望路口,看看她远在他乡的儿子是否已归来,是否带着她的儿媳出现在她模糊的视线。

月到中秋,万家团圆,而我想要回家只能成为一种奢望。好在中秋过后,年关将至,那必将是我的归期。今夜月圆人难圆,不安之心,思念更甚,唯只有借这头上明月,遥寄亲人安康。

时候在农村长大,总盼着过节。春节和中秋是家乡最受重视的两个节日。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过节时家里才会改善一下生活;或许是一到过节就放假,总会搞一些娱乐活动,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或许两者兼而有之。总之,过节忙的是大人。但大人们忙归忙,每到过节也都有一种心情的放松。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些无忧无虑孩子。

春节的时候,虽然恰逢农闲,但总感觉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独中秋,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心境的安歇,一种特别的想往。后来想起来,似乎是心绪不同使然。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我想惟有经历过乡村生活体验的人,才会有这种情感、心境和内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月饼的外观象大饼,很厚实,新鲜的面,新鲜的馅。不管是蒸出来的,还是烙出来的,上面都有用农家的大碗所刻画出来的月的图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馅,也很特别,主料是红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红丝,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饼,蒸的,柔软可口,适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轻人情有独钟。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过去了,虽然现在市场上的月饼琳琅满目,各种瓜果一应俱全,但是我还是喜欢吃妈妈做的月饼。月饼的花纹虽然没有太多变化,但是花纹总是那么的清晰,那么均匀,那么好看。所以一赶上中秋过节回家,总要吃上两大块儿,觉得好香、好甜……。

“无酒不成筵席”,喜庆的日子,中国人总要饮一点酒。过去,多是二锅头等高度白酒,现在人头马、茅台等国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这些都预示着祖国经济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红火。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蓝图上的规划和设想,而是逐渐成为千家万户实实在在的生活。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我愿意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中秋节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圆、更明,更祈望我的亲人愈加健康、我的家乡愈加美丽、富饶;也从内心起期望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或许,这就是我中秋情结的真谛。

小时候嘴馋,除了盼过年,就是盼中秋。

酷暑过后,秋风徐来。天蓦然高远,蓝得似乎能滴下水来,美得像童话一样。

比童话更美的,是中秋前后,庄稼陆续开始收获。某天的晚上,奶奶会煮上一锅嫩毛豆、嫩玉米给我们姐弟解馋,玉米爽滑甜糯,毛豆绵软劲道。孟子说“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可是这么好吃的食物,不吃哪一种都感觉对不住自己。村子里飘荡着花生棵子的甜香,夹杂着煮红薯的味道,一起组成美丽的乡村秋收图,醉了村子,醉了回忆。

这大美的秋天里,秋味儿最浓的,还是月饼。对,就是那种酥皮五仁的,比杏子大,比桃子小,圆圆扁扁的,外面是一层一层半透明的皮儿,大约六七层吧。然后渐入佳境,花生碎,核桃碎,芝麻,葵花子仁儿,杏仁儿,被青红丝团结在一起,各种的香甜,几乎都让舌头分辨不出彼此,交响乐一样,立体环绕成幸福的感觉。

酥皮月饼有大小之分。小个的八个一斤,用一种代销店专用的糕点纸,包成正方形,上面再覆上一张嫦娥奔月的装潢纸,用纸经子捆扎,最后打个十字花。大个的月饼,五个一斤,糕点纸包扎成圆柱体。只有每年的八月十五,爷爷才会去代销点买月饼,到晚上才让吃。记忆里,有好几次是十五晚上在院子里扒玉米(去掉玉米的外包衣,这样容易晒干)或者摔花生(让花生从棵子的根部脱落),累了烦了困了。奶奶一句“吃月饼啦”宣布中场休息。我们立刻揉揉困得睁不开的眼睛,跑到屋里去。

奶奶说: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敬老天。可是,一般自然成熟的西瓜,是放不到八月十五的。我们只有月饼。已经很满足。小心翼翼吃着到手的月饼,碎末末也舍不得落在地上,用另一只手接着。先吃外皮的油酥,一层一层地,品砸着滋味儿,再小口吃五仁的甜香。最后,舔舔手指上的碎屑。意犹未尽。

月饼一般是一人一块的。但妈妈每次都把她那块留给我们吃,她说她不爱吃甜。我当时很纳闷,妈妈竟然不爱吃甜!但还是忍不住把妈妈给的月饼吃掉。

后来,日子慢慢过得也如月饼一样,我就时不时地给妈妈和奶奶买回糕点和月饼。生活有了甜蜜也有了香味儿。那些豆沙、枣泥、凤梨、黑芝麻、葡萄干、哈密瓜,还有板栗和莲蓉,一个一个排队牵手,连接了过去和现在,连接了爱和富足,把岁月煨成一杯香醇的酒。

行笔至此,手机响了,是闺蜜的短信:愿岁月静好百事随愿,愿红尘归来你我仍是少年。不由想起小时看过的电影《啊,摇篮》,想起那首主题歌那些主人公。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感谢所有为这个国家的美好而努力的人们,感谢那些驻守边关的将士,无论岁月怎么流转,他们依然是最可爱的人。

一岁一中秋,岁岁中秋,愿这世界月圆人也圆。

中秋节,我带着儿子回家!

一路上正逢乡下秋收的时节,望着遍地黄灿灿的玉米,坐在班车里的我,心绪再也按奈不住对这秋天的阅读,翻阅着这秋天的过往,于是记忆就不自觉地走进这秋收的文字!

秋天最美的景色就是收获的笑靥,这也是秋天给我最深的记忆之一。

每年秋收时节,我都会回家帮助父母收秋的。一年又一年,秋风吹白了父母的双鬓,却吹不走父母脸上收获的喜悦与幸福,而这份记忆随着时光的流逝,格外的清晰!

临近中秋的天气,凉风扑面,总会掀起我们记忆的心窗。透过窗外的景色,记忆的闸门被清风推开,一份惦念,在久远的心底,犹如是脱缰的野马,乘着一阵阵风的清凉,而奔驰在青山和绿水之间穿梭寻觅。这是秋天怎样的一份心思?我想,只有那些亲身经历过乡下秋天的人们,才会体会到这份文字的分量!

许久了没有这样的心绪,只是没有与秋天相遇而已,疏忽了这秋天的景色。如今再一次目睹从眼前掠过的秋天,就触动我的心弦。依车窗眺望远秋,我在想,乡下久违的老树,是否早已挂满了红火的果实,在太阳温和的照耀下,正裂开了嘴;晨露如斑迹点点的老泪纵横着整个春秋,嫣然似一个老人,而时刻都在叹息自己脆弱的生命?这个秋天悲泣虽然还没有来临,可是对于那些离人来说,早已在心里种下一行行惋惜、慨叹的诗行!

关于秋的文字,从初秋到现在中秋时节,我已经写了一些秋天的记忆,每一次,都会因为心绪的不同而塑造秋天的心情,快乐、忧郁、叹息、惋惜,凡是秋天触及到的,都已经写在我生命的文集里,今天也是这样的心绪而起!

坐在我身旁的儿子,静静地望着外面,根本没有意识到我对秋天的这份心思!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视线,我从来不会因为自己的心情而刻意去强求别人!

一路无语。经过三个小时的颠簸,在下午五点多,我回到了乡下。班车更在我们村丁字路口停下,我与儿子刚下车,两个小外甥女就在哪里等我们。毕竟是孩子,他们三个人很快就边走边玩起来。看着孩子们的身影,拎着行李的我,自然就想起每次回家经过这段仅有三百米远的乡路之记忆。点点滴滴,如散落在草丛上的树叶,没有年轮,没有轨迹,总会让我去寻找从这里走过的痕迹、行踪!

回到家时,太阳已经偏西,日落的夕阳,哪里会想到一颗回归故里之心的静谧?

难道说我们无论多大,而在母亲眼里也都是未长大的孩子吗?

因为中秋节,母亲自然就谈到了那些未回家的人,如在省城我的哥哥、嫂嫂、侄女,还有我的爱人,我的小妹妹,听着母亲的唠叨,渐渐的入睡!

醒来才发现是一个梦,淡淡的月色照进屋子、轻轻的打在脸上,听着里屋母亲打呼噜的声音,心里渐渐的平静下来。

中秋节之夜,团聚的心原来始终存在着……。

“一月可得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秋天本是个多愁的季节,但在这秋天,却有一个热闹的节日——中秋。又到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了!相传这个节日是由嫦娥奔月,后羿为了思念她,年年在她飞上云霄的日子,在月光下摆她爱吃的东西所演变而来的。所以我国自古就有赏月这一习俗。

古时候的玩月,赏月,可不如今天。古代每逢中秋,就要“秋暮夕月”,也就是拜月神,求月亮保佑人们接下来的一年圆圆满满。不仅如此,还要摆上特制的月饼和切成莲花状的西瓜,时令水果,还要摆大香宴呢!人们坐在一起,晒月光,吃月饼,团团圆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地方有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等习俗。

如今,中秋的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也逐渐变成家人团聚的日子了。人们趁着这个假期赶回家里,与家人围成一桌,吃一顿热饭,感受一下家的温暖。和家人们在月光下散步,沐浴着皎洁的月光,品尝着时令水果,抛开日常琐碎的烦恼,脱下疲惫的倦容,放松心情,聊聊家常,一家人嘻嘻哈哈,四周充斥着家的温暖,好不温馨!大家平时都因为事务繁忙而没有时间,好一些的话都不能互相倾诉,在这时,就都全部说出来了。

但是今年的中秋,缺少了点什么。往常,还没有到中秋,大街小巷早已摆满了形形色色的灯笼和孔明灯,但今年却全没了踪影。我们为了买一个灯笼,甚至要跑遍大街小巷才能找到。往年,在一些还没有禁止放烟花爆竹的地方,总会升起一盏盏孔明灯,像星星一样,星星点点,但今年的孔明灯缺少得让人心寒。本该挂满红灯笼的家中也是光秃秃,只有清寒的月光照在我们身上,显得很是寂寞。本来应该轰轰烈烈的鞭炮声也只是寥寥几声便事了。不禁让人少了兴致啊!为什么今年的月亮公公会这样寂寞?这些习俗不应该舍去啊!

我呆呆的望着拜月亮的烛火,烛火轻轻摇曳,希望明年的中秋更热闹起来!

中秋节的散文中秋节散文欣赏篇四

小时候嘴馋,除了盼过年,就是盼中秋。

酷暑过后,秋风徐来。天蓦然高远,蓝得似乎能滴下水来,美得像童话一样。

比童话更美的,是中秋前后,庄稼陆续开始收获。某天的晚上,奶奶会煮上一锅嫩毛豆、嫩玉米给我们姐弟解馋,玉米爽滑甜糯,毛豆绵软劲道。孟子说“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可是这么好吃的食物,不吃哪一种都感觉对不住自己。村子里飘荡着花生棵子的甜香,夹杂着煮红薯的味道,一起组成美丽的乡村秋收图,醉了村子,醉了回忆。

这大美的秋天里,秋味儿最浓的,还是月饼。对,就是那种酥皮五仁的,比杏子大,比桃子小,圆圆扁扁的,外面是一层一层半透明的皮儿,大约六七层吧。然后渐入佳境,花生碎,核桃碎,芝麻,葵花子仁儿,杏仁儿,被青红丝团结在一起,各种的香甜,几乎都让舌头分辨不出彼此,交响乐一样,立体环绕成幸福的感觉。

酥皮月饼有大小之分。小个的八个一斤,用一种代销店专用的糕点纸,包成正方形,上面再覆上一张嫦娥奔月的装潢纸,用纸经子捆扎,最后打个十字花。大个的月饼,五个一斤,糕点纸包扎成圆柱体。只有每年的八月十五,爷爷才会去代销点买月饼,到晚上才让吃。记忆里,有好几次是十五晚上在院子里扒玉米(去掉玉米的外包衣,这样容易晒干)或者摔花生(让花生从棵子的根部脱落),累了烦了困了。奶奶一句“吃月饼啦”宣布中场休息。我们立刻揉揉困得睁不开的眼睛,跑到屋里去。

奶奶说: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敬老天。可是,一般自然成熟的西瓜,是放不到八月十五的。我们只有月饼。已经很满足。小心翼翼吃着到手的月饼,碎末末也舍不得落在地上,用另一只手接着。先吃外皮的油酥,一层一层地,品砸着滋味儿,再小口吃五仁的甜香。最后,舔舔手指上的碎屑。意犹未尽。

月饼一般是一人一块的。但妈妈每次都把她那块留给我们吃,她说她不爱吃甜。我当时很纳闷,妈妈竟然不爱吃甜!但还是忍不住把妈妈给的月饼吃掉。

后来,日子慢慢过得也如月饼一样,我就时不时地给妈妈和奶奶买回糕点和月饼。生活有了甜蜜也有了香味儿。那些豆沙、枣泥、凤梨、黑芝麻、葡萄干、哈密瓜,还有板栗和莲蓉,一个一个排队牵手,连接了过去和现在,连接了爱和富足,把岁月煨成一杯香醇的酒。

行笔至此,手机响了,是闺蜜的短信:愿岁月静好百事随愿,愿红尘归来你我仍是少年。不由想起小时看过的电影《啊,摇篮》,想起那首主题歌那些主人公。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感谢所有为这个国家的美好而努力的人们,感谢那些驻守边关的将士,无论岁月怎么流转,他们依然是最可爱的人。

一岁一中秋,岁岁中秋,愿这世界月圆人也圆。

中秋节的散文中秋节散文欣赏篇五

明月悄悄丰腴。独在异乡的星空下,久远的深情如潮而至,点点,都是故乡的回忆,滴滴,都是思念亲人的泪水。

路远,双脚踏不上归乡的路途,一颗心却早已飞到父母双亲的身旁。爹呵,您那蹒跚的脚步,踩踏在儿的思念里步步成痛!娘呵,您那满头的白发,丝丝牵扯着儿每一个不能入眠的夜晚!多年的漂泊,儿与双亲月圆人不圆,总是隔着千重云,万座山,总是在这个中秋的日子,儿在明月下泪水成行。

堆积的思念在冰冷的城市一角寂寥的游离,丝丝缕缕放飞在落日的黄昏,那温暖的夕阳,是母亲柔和的脸庞。晚空中一轮中秋的佳月遥挂,夜风轻拂,像是一曲思念的音符,弹奏着牵挂,慰藉飘零在异乡的魂梦。朦胧的记起儿时的情景,那些个再也寻找不回的快乐中秋,没有精美的月饼,没有丰盛的晚宴,没有如此多愁的感悟,然而,却有乐趣却有幸福却有满足的笑容挂在母亲甜蜜的脸上。那些温馨的场景仿佛还在昨日,岁月却将当年那个青涩的孩童推上了中年的不惑舞台,将那曾经年富力强的父亲折弯了腰,将那满头青丝的娘亲染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

回头再望来时路,故乡的记忆依然如此清晰,即便许多地方已改变了太多,但还能记得当初的景物,一座石桥,一条小河,一棵挂满了金黄色果子的银杏树,一轮干净明亮的中秋月。当时的天真烂漫,与兄弟姐妹围坐在中秋月下,听父亲打着蒲扇,喝着粗茶,吸着旱烟讲过关于月亮里住着寂寞嫦娥的。

故事。

当时母亲在月下一脸幸福的样子不时将针在发间擦抹缝补着衣裳闭上眼睛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而今,一切不复重来。天真烂漫的我离开家乡,拖着疲惫的身子漂泊在别人的城市,走过春夏走过秋冬,异地谋生的艰辛早已腐蚀了游子的身心,月光拉长了孤独,彷徨的的背影。情路几多坎坷,与那些曾经认为可以相伴一生的女子,或错过失之交背或无缘曲终人散或缘尽劳燕分飞,只剩下一颗千疮百孔的心不知如何缝补。思念却还在月下集结,可那些花儿早已枯萎,那些人茫茫不知消失于何处。一直甚小卑微的关闭着情感大门,不敢轻易地去碰撞,深怕自己再度落入红尘劫数,昏沉间不知春花秋月几许,待到中秋月儿再度圆时,才意识到自己形单影只,微风带着一丝寒意走过我身,像是一曲寂寞的悲歌。

已过古稀之年的父亲身子一度再度弯坨,他已不再给他的孙子讲月中嫦娥,更多的是感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深的领悟古人不知今时月,今时明月照古人。或许父亲已知天命,早早为自己为母亲做好了棺木,余下的时间,静静地安享。

母亲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她的丈夫与孩子,每天都与锅盆碗筷打交道,五十年来未曾改变过。母亲再也不需缝补衣裳了,她的眼睛已渐渐模糊,每天守着小店,总是有意无意要走到门外眺望路口,看看她远在他乡的儿子是否已归来,是否带着她的儿媳出现在她模糊的视线。

月到中秋,万家团圆,而我想要回家只能成为一种奢望。好在中秋过后,年关将至,那必将是我的归期。今夜月圆人难圆,不安之心,思念更甚,唯只有借这头上明月,遥寄亲人安康。

中秋节的散文中秋节散文欣赏篇六

昨天是中秋节。晚饭后,我和我亲爱的家人坐在月亮下,看着白色的月亮。我们不禁想到这样一个故事。在古代,有十天天空同时出现。太阳炙烤着庄稼,人们正在死去。一个叫后羿的英雄非常强大。他同情受难的人民,爬上昆仑山的山顶,带着他的神力,拉起神弓,一口气射下九个以上的太阳,并命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升起和落下,以造福人民。后羿受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了传授艺术和打猎之外,整天都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才华横溢、美丽动人的恩爱夫妻。

许多志愿者来到教师行业学习技能。心情不好的孟鹏也加入了进来。

一天,后羿去昆仑山。

拜访。

亲戚朋友,征求意见。当他遇到路过的太后时,他向她要了一包不死药。据说服用这种药可以立即__成仙。然而,后羿不愿离开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

收藏。

嫦娥把药藏在梳妆台的宝盒里,不料被小个子男人孟鹏看见了,他想偷不死药,自己变成一个仙女。

三天后,后羿带着他的追随者出去打猎。藏着一个鬼魂的孟鹏假装生病并留了下来。后羿带领众人离开后不久,孟鹏持剑闯入里屋后院,强迫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她不是孟鹏的对手。当她处于危险中时,她做出了一个决定性的决定,转身打开宝箱,取出不死药并吞下去。嫦娥吞下了药,立即飘离地面,冲出窗外,飞向天空。因为嫦娥关心她的丈夫,她飞到了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一个仙女。

晚上,后羿回到家,女仆们为白天发生的事情哭泣。后羿既惊讶又生气。他拔出剑来杀死__的人。孟鹏早就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他抬头看着夜晚,呼唤着妻子的名字。这时,他惊讶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明亮,而且有一个像嫦娥一样晃动的身影。他尽力去追月亮,但他追了三步,月亮退了三步,他退了三步,月亮进了三步,无论如何也追不上他。

后羿很无助,想念他的妻子。他不得不派人去嫦娥最喜欢的后花园摆香案和她最喜欢的蜂蜜和新鲜水果。他深深地依恋着月宫里的嫦娥。听到嫦娥成仙的消息后,老百姓纷纷在月亮下摆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福安生。

故事结束了,月亮也结束了,但是我的心无法平静下来。因此,他的妻子和他是分开的,但他们的心总是在一起。

中秋节的散文中秋节散文欣赏篇七

时候在农村长大,总盼着过节。

春节。

和中秋是家乡最受重视的两个节日。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过节时家里才会改善一下生活;或许是一到过节就放假,总会搞一些娱乐活动,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或许两者兼而有之。总之,过节忙的是大人。但大人们忙归忙,每到过节也都有一种心情的放松。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些无忧无虑孩子。

春节的时候,虽然恰逢农闲,但总感觉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独中秋,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心境的安歇,一种特别的想往。后来想起来,似乎是心绪不同使然。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我想惟有经历过乡村生活体验的人,才会有这种情感、心境和内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月饼的外观象大饼,很厚实,新鲜的面,新鲜的馅。不管是蒸出来的,还是烙出来的,上面都有用农家的大碗所刻画出来的月的图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馅,也很特别,主料是红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红丝,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饼,蒸的,柔软可口,适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轻人情有独钟。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过去了,虽然现在市场上的月饼琳琅满目,各种瓜果一应俱全,但是我还是喜欢吃妈妈做的月饼。月饼的花纹虽然没有太多变化,但是花纹总是那么的清晰,那么均匀,那么好看。所以一赶上中秋过节回家,总要吃上两大块儿,觉得好香、好甜……。

“无酒不成筵席”,喜庆的日子,中国人总要饮一点酒。过去,多是二锅头等高度白酒,现在人头马、茅台等国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这些都预示着祖国经济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红火。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蓝图上的规划和设想,而是逐渐成为千家万户实实在在的生活。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我愿意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中秋节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圆、更明,更祈望我的亲人愈加健康、我的家乡愈加美丽、富饶;也从内心起期望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或许,这就是我中秋情结的真谛。

中秋节的散文中秋节散文欣赏篇八

中秋节,我带着儿子回家!

一路上正逢乡下秋收的时节,望着遍地黄灿灿的玉米,坐在班车里的我,心绪再也按奈不住对这秋天的阅读,翻阅着这秋天的过往,于是记忆就不自觉地走进这秋收的文字!

秋天最美的景色就是收获的笑靥,这也是秋天给我最深的记忆之一。

每年秋收时节,我都会回家帮助父母收秋的。一年又一年,秋风吹白了父母的双鬓,却吹不走父母脸上收获的喜悦与幸福,而这份记忆随着时光的流逝,格外的清晰!

临近中秋的天气,凉风扑面,总会掀起我们记忆的心窗。透过窗外的景色,记忆的闸门被清风推开,一份惦念,在久远的心底,犹如是脱缰的野马,乘着一阵阵风的清凉,而奔驰在青山和绿水之间穿梭寻觅。这是秋天怎样的一份心思?我想,只有那些亲身经历过乡下秋天的人们,才会体会到这份文字的分量!

许久了没有这样的心绪,只是没有与秋天相遇而已,疏忽了这秋天的景色。如今再一次目睹从眼前掠过的秋天,就触动我的心弦。依车窗眺望远秋,我在想,乡下久违的老树,是否早已挂满了红火的果实,在太阳温和的照耀下,正裂开了嘴;晨露如斑迹点点的老泪纵横着整个春秋,嫣然似一个老人,而时刻都在叹息自己脆弱的生命?这个秋天悲泣虽然还没有来临,可是对于那些离人来说,早已在心里种下一行行惋惜、慨叹的诗行!

关于秋的文字,从初秋到现在中秋时节,我已经写了一些秋天的记忆,每一次,都会因为心绪的不同而塑造秋天的心情,快乐、忧郁、叹息、惋惜,凡是秋天触及到的,都已经写在我生命的文集里,今天也是这样的心绪而起!

坐在我身旁的儿子,静静地望着外面,根本没有意识到我对秋天的这份心思!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视线,我从来不会因为自己的心情而刻意去强求别人!

一路无语。经过三个小时的颠簸,在下午五点多,我回到了乡下。班车更在我们村丁字路口停下,我与儿子刚下车,两个小外甥女就在哪里等我们。毕竟是孩子,他们三个人很快就边走边玩起来。看着孩子们的身影,拎着行李的我,自然就想起每次回家经过这段仅有三百米远的乡路之记忆。点点滴滴,如散落在草丛上的树叶,没有年轮,没有轨迹,总会让我去寻找从这里走过的痕迹、行踪!

回到家时,太阳已经偏西,日落的夕阳,哪里会想到一颗回归故里之心的静谧?

难道说我们无论多大,而在母亲眼里也都是未长大的孩子吗?

因为中秋节,母亲自然就谈到了那些未回家的人,如在省城我的哥哥、嫂嫂、侄女,还有我的爱人,我的小妹妹,听着母亲的唠叨,渐渐的入睡!

醒来才发现是一个梦,淡淡的月色照进屋子、轻轻的打在脸上,听着里屋母亲打呼噜的声音,心里渐渐的平静下来。

中秋节之夜,团聚的心原来始终存在着……。

中秋节的散文中秋节散文欣赏篇九

作为一个老地质的我,一生中的中秋节多是在漂泊中度过的。今年的中秋节是在北京的小女儿处,与女儿和外孙女一起度过的。中秋节那天,我们一起游玩了紫竹院,在紫竹院的湖边赏了月,并写了《紫竹院赏月记》一篇拙文。

1970年,我们内蒙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的五六十名技术人员,在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地区进行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我作为这支队伍的领导成员之一,来到工作地区在乌审旗的一个勘察小队“蹲点”。这一“蹲”就没有“挪窝”,我与大家共同工作了半年之多。

乌审旗是一个既有草原,又有沙漠,兼具牧区和农区的地区,毛乌素沙漠的中心就在这里,有名的萨拉乌苏河就在这里。9月份,适逢农历8月,我们在毛乌素沙漠,在萨拉乌苏河畔过了一个难忘的中秋节。

1970年的时候,虽然艰苦的六十年代已经过去,各种物质和食品已经不再匮乏,但粮食、食品并不十分丰富,很多东西仍然凭票供应。当中秋节到来之际,我们仍然奔波的草原上和沙丘间。虽然我们工作在人烟稀少地区,加之蒙古族牧民没有过中秋节的习俗,但中秋节还是要过的。经过集思广益,我们因时因地地筹划了一个别开生面的中秋节。

白万年是这次中秋节活动的总策划者,他早早地就做起了准备。白万年是我们的“外联络部长”,他与当地政府联系,买来了稀缺的面粉和食糖等物品,通过“特批”,还让当地牧民供给我们一只活羊。为了让大家能够吃上中秋节的标志性食品月饼,他费了很大心思,还用木头刻制了一个带有图案的月饼模具。另外,还从相邻的陕西靖边县农区买了几斤苹果、红果等水果。

中秋节那天,我们没有安排野外工作,特意安排了一天假期。吃过早饭,从牧民的羊群里拉来了一只羊,请人宰杀。之后,男男女女齐上阵,剁饺子馅,择菜切菜,和面;接着揉面、擀皮、包饺子。大家齐动手,很快就将中午饭的饺子包好了。在热烈、祥和的气氛中,一锅一锅的饺子陆续煮熟,一个一个的羊肉馅饺子进了我们的胃中。

中午饭的饺子吃过后,大家休息的休息,玩扑克的玩扑克,白万年又忙活开了。他“大显身手”,将面粉、食油、红糖等和在一起,揉匀后,揪成了小面团,再将面团摁在月饼模具里,月饼就具雏形了。经过烙烤,一个一个像模像样的金黄色月饼就出炉了。

晚上,我们把几块木板支在驻地前的空地上,十几名来自天南海北的地质队员围坐在一起。木板上摆着有限的几斤水果,而白万年为大家自制的月饼更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因为在那个时代,在那样的偏僻地方,酒是极其珍贵的,无法搞到,无奈,只能以清水代酒了。

在蓝天下,当风儿轻轻吹过,当一轮圆月从不远处的萨拉乌苏河岸边的沙丘上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这些远离故乡,远离妻子、丈夫,远离儿女的地质工作者在远离都市的偏僻沙漠里,迎接中秋节。在象征团圆的节日里,我们却不能与家人团圆,只能默默地思念着自己的亲人。我们十几名地质队员组成的这一个小集体,以另一种形式,在特殊的地方团圆在一起。

9月中旬的夜晚,这里已有些许凉意,微风拂面,一种浸透肌肤的凉意飒然而至,大家都穿上了长衫。因为没有人烟,此时周围已是万籁俱寂。在诗人们的笔下,水中月、江心月、晓风残月、春花秋月、山谷明月、松间朗月、如钩新月……真是仪态万千。我们在沙漠中所见的月亮呢,它别有另一番情调:天很蓝很蓝,云很白很白,秋风瑟瑟,万无遮掩的月亮高悬于无垠高天之上,黄渺沙丘和丘间的丛丛沙蒿沙柳红柳静默无语,逶迤的萨拉乌苏河在夜色中若隐若现,月影映入静静流淌着的河面上,显得更加神秘……风儿轻轻地吹着,皎洁的月光洒下一片清辉。我们吃着水果,品味着那“白氏”月饼,咬一小口,舍不得咽下,在嘴里一边慢慢咂摸,一边喝着那清淡的白开水。各人想着各人的心思。我们这些三十岁刚刚出头的青年男女,有妻子丈夫,有父亲母亲,有儿子女儿,怎能没有各人的心思呢?!

为了纾解思乡、思亲之情,大家分别表演了一个个的小节目。独唱、小合唱、说笑话、地方戏清唱,等等。在一阵阵的嬉笑声中,水果吃完了,月饼吃完了……夜深了,月亮升高了,月亮更圆了,带着兴奋,带着不舍,特殊的中秋节结束了。

翻过一页又一页的.岁月书卷,?世事沧桑!萨拉乌苏河畔的中秋之夜已经过去了44年,如今忆起,感慨万千!我们那些同事们已经天各一方,已经容颜消损,年华老去,有的已经逝去,真是岁月不饶人呀!

内蒙,沙漠,鄂尔多斯,毛乌素,萨拉乌苏……每每提起这些名词,我的脑海总会泛起层层波澜,那片神秘的土地呀!那片我曾经数次工作过的土地呀!

“萨拉乌苏”在地学上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地区,萨拉乌苏河是一个地质学上的大峡谷,它是亚洲最大的沙地峡谷,与著名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和非洲的东非大峡谷相齐名,它们都被称为“活的地质史教科书”。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就有萨拉乌苏文化遗址。“萨拉乌苏大峡谷”于1922年发现之后,中外学者就络绎不绝地前去考察和研究,从而奠定了其在地质、古地理、古气候、古环境、古人类研究等方面的重要地位。

作者作为一个地质工作者,曾于1960、1970、1980年和,数次在这里从事过地质勘察和研究工作,并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萨拉乌苏湖的兴衰》《萨拉乌苏组中的风水相地层》《萨拉乌苏地层中的融冻褶皱》等论文,一些观点并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

由于萨拉乌苏地区在地质、地貌、考古、环境等方面的典型性,以及地域、风土人情的特殊性,据说已经开辟为萨拉乌苏文化遗址景区,成为一个新的旅游热点。

过中秋,赏明月,念朋友,思故地,又让我梦回那片神秘之地,我一次次地遥望远方,回忆那一段人生岁月,心潮起伏,不由得写下了这些文字。我还设想,有朝一日,我愿同现在还健在、身体尚不错的老同事、老朋友,再次踏上那片土地,再次游游萨拉乌苏大峡谷,再次看看毛乌素沙漠,再次重温那特有的风土人情,再次体验那萨拉乌苏文化的无穷魅力。期望能够来一次怀旧之旅、文化之旅、一次亲近大自然之旅。

中秋节的散文中秋节散文欣赏篇十

每一个佳节都充满欢乐;每一个都充满期待;每一个季节都充满魅力;每一个中秋都充满团圆的热泪!

此时何挂心头重石,何须多次思人间愁苦,只愿置身于幸福与情亲之间,无忧,享受天伦之乐,此生何求什么。在何时,在何地,哪能缺少这中秋佳节,与亲人共拥抱!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今日,家人团聚在此,皎洁的月光洒向这个节日,马路上人声鼎沸,广场四周每一个灯塔托着明亮的色彩,月饼的贩卖人高声呼喊。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脸上洋溢着笑意,高兴得说到:儿子回来了,一家人终于可以团圆了。说罢又笑笑精心挑选着月饼,沧桑的手上,可见她受了多少苦,才盼来这天的团聚。我慢慢地走,细细地想,手里端着满满的幸福走回家。我望着天空上的星星,呆呆的笑了。我推开家门,一阵温馨的暖气向我扑面而来。

夜晚,星空洒遍,每一个闪烁的光芒,都充满温馨。一家人坐在月下,坐在屋子中,谈笑风声,吃着甜美的月饼,唠唠家常,问问身体,聊聊喜悦,谈谈学习。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音声,每一份迫切的心情。都被美好所冲破,人世间的烦恼,都被这一切的慰问所打动。我不由的忘记平日的负担,充分的和伙伴们,玩耍。月的美,不及一家的情意,也许正真让家人高兴的是不是中秋,而是见面的喜悦。

以前一家人总是分割与不同的区域,探望的时间也及少,不管是什么节日,有时勉勉强强地通话安慰,可见不到的温暖面孔也不足以表达爱,见一面真好不容易。一天的光阴不能抚平几年的时间差距,只因在这佳节能想念,能团聚,也许中秋是远在他乡的儿女要感谢的一个节日,我也有时把它看做一个,说不出名字的天使,在中秋的夜空上洒下团聚的光芒!

遗憾的是舅舅没有回家,可能是工作繁忙的原因,不知道他一个人怎么样,在中秋没有返回真可惜,月明回来一家人多好啊。我责备起来。夜晚,我坐在沙发上静静地看着电视节目,想起工作的明星们,连中秋的到来也不知道,生命中只有工作二字,无论在忙,也要看看自己最亲的人啊。钱,毕竟是身外之物,毕竟不能与亲情相提并论。

我躺在床上细细地想,回味着这天的欢乐与温馨!

中秋节的散文中秋节散文欣赏篇十一

鞭炮声声,星星睁大了眼睛,月亮笑圆了脸盘,天上人间都看灯。

礼花朵朵,幸福幻出了五彩,染靓了天幕,疑是银河落大地。

正月十五闹花灯年年如此,呼兰河畔闹滚冰一年一度。没有组织,没有号召,更没有广告,女作家萧红故乡的呼兰河畔,每年都是这样倾城而动,数以万计人群众自发地参加滚冰活动,活动由来已久,据考证,萧红当年也曾经多次同发小滚过冰。如今,这种风俗还是经久不衰,还有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滚冰节。

滚冰,就是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大家相约到河边或者过去的老土井旁,在冰上打滚的一个自由活动。这一古***俗,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说的是很久以前,松花江江神独角龙的女儿,和一位捕鱼的小伙子产生了爱情并结成夫妻,过着幸福宁静的生活。此事被独角龙发观了,大年初一,独角龙用独角豁开江面,将龙女抓了回去,并想用瘟疫来惩罚小伙子和附近的村民。龙女知道后,托梦给她心上人,嘱咐小伙子在正月十五的晚上到冰面上去打滚,左打九个滚,再右打九个滚,这样就可以躲过瘟疫。小伙子听了龙女的话,在元宵节的晚上,组织全村老小都到冰面上去打滚,果真躲过灾祸。以后每年村民都怕独角龙再来报复,正月十五晚上都到冰面上去打滚,久而久之,渐渐的.形成一种独特的民俗延续至今。

“滚冰”经过多年的演变,由原来的消灾,后来即意为“滚病”,是说在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到河边或者井沿旁,在冰上打几个滚,就可以去除百病。有啥别有病,特别是在看病难,看病贵的今天,没有病就是大喜,心诚则灵,老百姓更是对这项活动乐此不疲!

很小时候,我就在农村的井沿旁滚过冰。那时候,母亲身体不好,是东北农村典型的“老慢支”,到了冬天,走路都非常困难。可是,老太太在正月十五滚冰这天,非出门滚冰不可,为的就是解除病痛折磨。我只好扶着她去很光很滑的井沿,老太太很迷信,在“滚”之前要绕井走三圈,然后,捡起一块冰“嘎嘣嘎嘣”地嚼起来,还跟我说,“十五吃口冰,全年牙不疼”,接下来把咬剩下的冰,在脸上的各个器官上蹭一蹭,说可以耳朵眼睛鼻子都不长病。做完这些前奏曲后,母亲从井沿的高坡往下打一个滚,浑身沾满了地上的雪花,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在城市工作以后,虽然,没有像小时候那样滚过冰,也在正月十五这天,成为一朵小浪花溶进到呼兰河看焰火晚会和滚冰的人海里,凑个热闹,图个吉利。

正月十五,北方天黑的还很早,夜幕刚刚降临以后,去坟茔地给老去的人送灯的回来了,家家户户大红灯笼也点亮了,有一些习惯于老传统的人家开始在自己的门前或者院子里,用草木灰、锯末子等,拌上油料点着一个个小火堆,有的一直延伸到大街上。人们也不约而同开始陆续走出了家门,有的抱孩子的,有的扶着老人,小孩子们手里拿着烟花,前呼后拥的跑着、喊着、蜂拥般地从大街小巷一起奔向呼兰河。

银盘当空,月光如水,往日平静的呼兰河畔一下子热闹起来,河岸上全是黑压压的人群,呐喊声,欢呼声,鞭炮声顿时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人们将一个个小蜡烛点燃,在河面上摆成各种图形,或将油拌的谷糠、锯末子洒成龙形或摆成每隔数米一堆的小堆状,将它们同时点燃。远远看去,河面灯火汇集,人流滚动,十分美丽壮观。看完放焰火后,大家开始在灯火围成的冰面上滚冰,此时此刻,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姑娘媳妇,不分年龄大小,不用发令,大家从不同的坡处就往下滚,滚到终点,呼啦啦都堆在一块,你还没有爬起来,上面滚下来人就把你压住了,大家谁也不怨谁,谁也不看谁,图的就是这个喜庆劲,图的就是这个高兴,图得就是这么地爽!

商品经济社会的今天,一年之中难得有这么清闲时候,仰面躺在冰雪铺的大床上,看圆圆的月亮,闪闪的星辰,心情是那样地美好,你会感恩大自然赐给这里冰雪之美,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情,感恩时代的赋予这一代人的幸福,更加珍惜生活的每一天,祈祷明天更美好。

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来滚冰。爱冰雪的人,爱时候的人,来呼兰河畔滚冰吧,滚去烦恼,滚来欢乐,滚来好运,滚得你越来越年轻,滚得你越来越漂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