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教学心得随笔通用(优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4:43:09 页码:7
2023年教学心得随笔通用(优质12篇)
2023-11-11 14:43:09    小编:ZTFB

总结是沉淀思考,提升自我,开启新征程的必经之路。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使写作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总结有一定的启发和参考作用。

教学心得随笔通用篇一

第一段:引言(大约200字)。

教学是一种艺术,不仅需要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更需要教师不断总结和反思的能力。在我从事教学工作的多年中,我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在教学过程中得出的体会,希望能对其他教师有所启发。

第二段:热情和耐心是关键(大约200字)。

在教学中,我发现热情和耐心是最重要的品质。当我用热情对待学生时,他们更容易与我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并更愿意接受我的教导。耐心则是必不可或缺的,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能力不同。有时候,我不得不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解释同样的问题,直到学生真正理解为止。耐心和热情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让他们感受到我的关心和支持。

第三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大约200字)。

在教学中,我意识到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特点,所以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我经常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调整。有时候,我采用小组活动和合作学习的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有时候,我则采用讨论和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第四段: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大约200字)。

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学习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一个学生如果没有好的心态和情感状态,很难集中注意力和投入到学习中。因此,我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状态。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我努力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温暖和支持的学习环境,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第五段:不断学习和创新(大约200字)。

教学是一个动态不断变化的过程,我深刻认识到不断学习和创新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我经常参加教育培训和研讨会,从其他教师的经验和教学中汲取灵感。同时,我也尝试运用新的教学工具和技术,以期提高我的教学效果。不断学习和创新不仅能够丰富我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能够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第六段:结尾(大约100字)。

总结而言,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持续的努力和反思。通过热情和耐心、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以及不断学习和创新,我相信我能够提供更好的学习经验和支持给我的学生。同时,我也希望能够与其他教师一起分享和交流,共同成长。

教学心得随笔通用篇二

教学实践的过程是复杂的、丰富的,又是一个可以激发教师创造性的过程,教学实践的目的在于组织和运筹教育活动,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教学心得随笔,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本学期是由冬季转向夏季的,所以,在走走跑跑这一单元的安排中,设定了由耐力训练转向短程的加速跑训练这一总的路线。

※走是人日常生活、学习、劳动中最基本的活动能力。通过走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正确走的方法,形成走的正确姿势和良好的身体形态,提高走的能力,为接下来的跑做好准备,所以在学期开头安排了两节“走”的基础课:

1、自然走、直线走、两臂放在不同部位走。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创设了“郊游”的情境,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享受“走”的快乐。配合儿歌“两臂前后摆,脚要向前迈,脚跟先着地,脚掌蹬脚面,抬头又挺胸,身体不能歪。”形象生动的进行教学,再让学生进行两臂放在不同部位的创想活动。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脚的着地动作、上体姿势和上下肢地配合,强调抬头、挺胸、直腰的身体姿势地培养。

2、模仿各种人物、动物走。

这节课的主题是“模仿”,让学生模仿各种人物(解放军、老奶奶、老爷爷、运动员……)、各种动物(鸭子、螃蟹、猴子……)走的形象,通过模仿练习,增进学生走的能力。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变得更生动、更活泼了。大部分学生在进行踏步走时,通过对解放军叔叔的学习,己经能很好做到精神饱满、动作有力。一(3)班朱某某、张某某、李某某等同学模仿的老爷爷、老奶奶十分形象、生动,表现出老爷爷、老奶奶年老弯腰、步履蹒跚的样子。一(4)班陆某、马某某同学的鸭子走很有创意,他们做出了鸭子走时的摇摇摆摆、晃晃悠悠的形象。

※自然地形跑是利用校园里比较好的自然环境,配合校园的基本设施(树丛、台阶、横杠……)进行的一种耐力训练,学习氛围比较宽松,容易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前两节课中我主要是创设了“春天”这一个情境,通过找春天、郊游等情节,让学生在比较生动、形象的环境中进行走、跑结合的慢速跑,新鲜的刺激使学生不容易觉得累。第三节课中在自然地形跑中安排了找宝藏的游戏,课前把宝藏藏在校园的花坛,树边,课上把学生分成相同数量的小组,在找宝藏前先安排一段必跑的路,然后再进行找宝藏游戏。这样练习下来,效果比较好,学生比较感兴趣,乐于参与练习,充分体现了“玩中学、乐中学”的特点。

※在“短程跑”中这个学期安排了30米跑和自然站立式起跑,学习自然站立式起跑前先安排各种姿势的起跑的自然跑,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实践中摸索比较快的起跑方法,再进行自然站立式起跑的练习,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在跑中还安排了很多游戏,像接力跑、追逐跑、绕物接力跑,在游戏中锻炼了学生的跑的能力,又培养相互间的合作精神。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练习,而且比较投入,在一开始学生之间的合作还很差,学生输了,会怪某个同学,后来经过教育,学生的这种现象有所改善,能很好的合作。

教学常规”是一系列教育教学规范中经常起作用的。

规章制度。

工作规程以及保证这些规章制度正常运行的机制。在学校认真组织下,我学习了教学常规,通过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努力提高理论修养,自觉加强业务的锻炼,以教学常规为镜子,时刻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好的服务于学生。通过学习,我开阔了眼界,对教育教学常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体会。

一、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曾有一位老教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可见认真备课才能为自己在课堂上的熟练驾驭提供保障。深知此点,在平时的备课当中,我认真钻研教材,掌握重难点,为课堂上重难点的突破想好方法,为学生的理解搭好台阶,极力做到思路清晰,贴近学生。

但通过对《中小学教学常规》的学习,我发现在自己的备课当中“资源开发充分”做得不够,常规中要求“要根据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设置要求,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语文的学习,不仅仅只是书本中那几篇课文,应更多的将眼光拓展到整个“生活”这一大课堂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的万物,学会微笑;可以引领学生倾听社会中多元声音,学会思考;可以引领学生寻找温暖的点滴,学会感恩……这些都是在课文中所要求学生学习的,但往往学生只是雁过而不留声,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充分调动,调动所有的“课内外的资源”为学生语文学习素养的提高提供帮助,给予牵引。具体到每一篇课文,我觉得应该要让学生学会查找资料,在自己查找的资料中进行筛选,课文学习结束之后,引导他们进行实践体验,让学生在自己亲身实践中感受课文所要渗透的教育思想,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最终自己感悟。

二、备课,要备教材之外还要备学生。最近我在上《小动物过冬》这一课时,我在让学生默读课文之后,想想小动物的过冬方式。因为课前没有布置预习,我上课也十分没有底,对学生的答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还为自己如何点拨、引导着实下了一番心思,没想到上课时竟然都没用上,喊了一个同学起来回答,就已经说得八九不离十了,两个同学又一补充,就完成了。这就让我对学生有了新的审视,我认为在我的头脑中,备学生时,就多了一条,充分信任学生,信任学生的理解力,创造力。

三、课堂教学是每一位教师的生命,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位教师都试图让自己的课堂充分生趣,吸引学生,让学生一上课就兴奋。这当然也是我的追求,但在平时教学当中,却也有着许多松懈之处。因为没有他人听课,对自己上课的每一句也不多加雕琢,有时是想到这外过度语就说这个。有人说过,没有人听课时,也要把它当成有人听课,这样才会迅速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只有这样做才会是对自己认真负责,对学生认真负责。

四、教学反思是对自己整堂课的回忆,是对自己课堂中得与失的重新思考。成功了,自己是如何成功,依赖的是什么,下次遇到相类似的问题,我也还可以用这种方法应对;失败了,如何才能成功,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做得更好?当时自己可以如何应对?这个学期我就很注重教学反思,通过这样的思考,对自己的教学帮助是很大也有很多所得。

五、在学习中我发现对于学生的作业布置,也还存在一些问题,语文的作业不外乎读、抄、背等,但除此之外也还有许多作业形式,可以让学生进行社会小调查,可以让学生设计广告语……多样的作业形式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能够更充分锻炼,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锻炼的空间与时间。但我校的学生自觉性尚待提高,如何找到这样一个平衡点,才能够将多种作业形式的作用发挥至无限大。

通过此次对《中小学教学常规》的学习,我不仅感受到了整个教育教学的新的发展,更使我有了紧迫感:只有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才能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做一个称职的人民教师。

信息技术课程由计算机课程发展而来,但发生了质的飞跃,已经由单纯的技能训练上升为全面的信息素养的培养,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在认真研究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学习,结合教学实际,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具体心得有以下两点:。

一、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

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要营造好学生课堂学习的环境,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把握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适当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技术工具的操作方法与应用技巧,在过程中认识和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陶冶心性,形成健康人格:教师要做好指导和调控,有计划地让每个学生亲历与体验需求分析、方案设计以及方案实施等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鼓励学生在过程中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二、合理选用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首先,可以学习、借鉴其他科目的成功经验,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采用讲解、观察、讨论、参观、实验等方法,做到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其次,可以吸收国内外信息技术教学的成功经验,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任何一种方法和模式的选择和使用,都应该建立在深入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譬如“任务驱动”教学强调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因此,要正确认识任务驱动中“任务”的特定含义,使用中要坚持科学、适度、适当的原则,避免滥用和泛化;要注意任务的情境性、有意义性、可操作性;任务大小要适当、要求应具体,各任务之间还要相互联系,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组成一个任务链,以便学生踏着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

教学心得随笔通用篇三

作为一名教师,教学经验可以说是相当珍贵的财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并且不断调整和改进。这些教学心得体会,不仅让我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提升,也让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教学中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在教学中发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以前的教学中,我常常做老师一切决策的角色,学生缺乏主动性和探索性,导致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有限。而后来,我尝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科学实验和团队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让他们自己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第三段:个性化教学。

在教学中,我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需求各不相同。因此,我开始尝试个性化教学。我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能力,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有些学生喜欢听音乐,我就利用音乐来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有些学生喜欢运动,我安排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运动参与,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通过个性化教学,我发现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他们更加愿意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第四段:评价的重要性。

教学中,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评价,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而过去,我常常只注重考试和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评价。后来,我改变了这种做法,开始重视形成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我定期为学生组织小测验,通过作业、小组讨论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我也给学生提供了反馈,告诉他们他们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评价和反馈,我看到了学生的进步,并且能够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帮助他们提高。

第五段:教师的成长。

通过教学心得体会,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学会,自己也必须与时俱进和成长。只有不断学习和反思,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因此,我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和讲座,与其他老师交流分享经验。同时,我也从自己的教学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我相信,只有不断学习和成长,才能更好地教育引导学生。

总结:

通过这些教学心得的体会,我发现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关注个性化教学,重视评价和教师的成长,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我的实践也希望能给其他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一点启示和借鉴。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反思,我们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教学心得随笔通用篇四

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大部分来自农村,在初中时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成绩不是很理想,他们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文化课学习热情不高,缺乏钻研精神,学习上无动力、无目标、无成绩。并且部分学生懒惰、自立能力差,热衷于网络、游戏、享乐等,但中职生的学生也有他们自身的特点,那就是他们活泼好动,思维敏捷,动手能力较强,对新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适应性强,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团结、是热情、是乐观。这也正是中职学生的可爱之处,也是作为一名中职教师开展工作的有力抓手。

其实每一名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递者,充当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而且还是每一名学生的家长,关心爱护是主要内容。这也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根本要义。20xx级新生出生年龄,大部分都是20xx年左右,现在他们都是十六七岁的年纪,十六七岁的他们,自我意识强,更加独立,有自信心,有更完整的个性,更能自我控制,他们是欢乐的、乐观的、注重友谊的。当然了,这段时期也是他们认识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候的他们离开家庭,外出求学,首先让孩子们感受的应该是关心、爱护和温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做好每一位孩子的家长,学习上帮助,生活上关心,多交流、多沟通,走到孩子们中间去,与他们做朋友、做兄弟、做知己。让他们感受到爱和温暖,从而让他们在最美的年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中职学生的特点是明显的,包括学生、甚至家长们对中职阶段教育的定位也是十分明确的,他们觉得孩子们到中职学校就读,也是主要考虑到孩子们尚小,过早的步入社会,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因此也导致大部分家长对孩子们这几年的成长无要求,安全即可,无目标,健康就行。实则不然,中职教育对学生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班级建立初期,我们班提出了“好身体、好品德、好习惯、善思考、敢实践、有特长”的“三好三目标”培养方向,这不但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也融入到了孩子们的心里。从而让每一个孩子真正的能在这几年脱胎换骨、焕然一新,毕业时以一个崭新的面貌投入到下一个人生阶段,那时候,他们将是学校的骄傲,更是家庭的希望与未来。

国有国法,校有校纪,班有班规,有制度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学生刚到一个新的环境,难免出现不适应、不习惯,从而出现各种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通过日常的班会教育和制度的约束来督促。经我们班全体班委研究,我们制定了班级制度、宿舍制度、上课纪律等,这十分有利于学生尽早的适应新的环境,从而尽快的融入新的学习生涯当中去。

三月有余,通过与学生相处、班委的努力,我们班大部分学生已经融入到了一块,并且学生获得了安全感,拥有了归属感,对于现在的学习生活充满了乐趣和向往。当然了,纵向有进步,横向有差距,与其他新生班和老生班相比,我们班各个方面仍有诸多不足和差距,进步空间很大,在未来的学期生涯中,我们班将继续把握现在,完善自我,顽强拼搏,取鹰之志于高远,存鹰之心而凌云,奋发向上,朝着优秀班级的培养目标而努力。

教学心得随笔通用篇五

在导入新课时,教者巧设悬念,精心设疑,创建“愤”、“绯”情境,使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能促使学生自觉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使情、知交融达到最佳的状态。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老师先写出一个数“321”,问学生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经过计算后,学生回答:“能!”接着老师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个多位数,先自己计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然后来考考老师,每个同学报一个数,看老师不用计算,能不能迅速判断出哪些数能被3整除,哪些数不能被3整除。这时,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似乎都想来考倒老师。但老师对学生所报的多位数都能快速准确地判断能否被3整除,学生们感到十分惊讶。接着,老师进一步质疑:“你们自己不用计算,能准确地一眼就看出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吗?”学生们一个个摇摇头,都被难住了。此时,掌握新知便成了学生们最大的愿望。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性、系统性强,新知是旧知的发展和深入。巧用旧知导入新课,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几”时,老师先给同学们讲一段“孙悟空分月饼”的西游记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上遇到一位卖月饼的老爷爷,望着那香喷喷的月饼,孙悟空和猪八戒谗得直流口水。老爷爷说:“你们要吃月饼可以,我先得考考你们”。他拿出四个月饼,说:“四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两人很快答出。然后又拿出两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人。最后他拿出一个月饼问:“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悟空和八戒回答说:“半个”。那么半个用一个数表示怎么写呢?这下便难住了悟空和八戒。这里利用学生们喜爱的西游记故事,很自然地从整数除法向认识分数过渡,利用旧知做铺垫,过渡到新知。真正做到了“启”而能“发”,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儿童的世界是独特的。教学伊始,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熟悉的事物、图画等教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数学能力。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先出示红领巾、五角星、学校的多边形花池等实物图,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来寻找角。在教学“比的意义”时,老师出示一面国旗,满怀激情地说:“同学们,今年10月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这是一面国旗,它的长是3分米,宽是2分米”。然后再引出比的意义。这里,既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师生共同营造出无比自豪的“愉悦”氛围,同时,美丽的国旗也使学生受了艺术美的熏陶。

当然,新课的导人方式还有很多,如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听音乐等。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一切都要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为学生学习新知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

教学心得随笔通用篇六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对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实现高效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南和方向,赏识教育的关键又是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适时地给予肯定与赞美,让其闪光点更亮,以带动其他方面的进步,从而获得对生活和学习积极向上的内驱力。赏识教育与翻转课堂相融合的教学,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如何使赏识教育与翻转课堂相融合,发挥孩子的最大长处和潜质?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主动自学的能力?结合学校提出的赏识课堂与翻转课堂相融合的1234体系,根据学生学习的特征,认知规律,自主学习能力等,结合“赏识利导,尝试探究”、“展示交流,赏识优化”、“练习巩固、当堂达标”、“拓展延伸,赏识提升”、“归纳小结,赏识自我”五步教学模式,文综教研组老师们结合自己的学科不断探索、研究、实施,一学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成绩。

首先,通过多媒体平台向学生传输“微课”再鼓励学生结合学习任务先自主探究,把疑惑之处记录下来,然后小组交流,自主学习检测,再由小组长检查课前老师布置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完成情况并做出评价。鼓励小组协作解决任务单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成效检测。最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的课前学习收获,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学习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其次,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内展示和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只要学生做到肯动脑,就给予肯定和鼓励,对表现优越的孩子及时鼓励并赏识,构建开放的课堂,大胆放手,将课堂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将提问的权利和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将学习、认识和习得的过程还给学生,构建了一个自主开放的课堂。最后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教师进行点拨,共同解决疑难问题。积极鼓励几位学生对照多媒体课件,指图交流各自对不同问题的看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给予肯定、鼓励或纠正,正确评价学生的优点与不足。同时对自学较好的小组及同学及时表扬鼓励。

最后、设置层次不同的当节学过的问题,让全体同学参与到学习中来,对敢于质疑的学生,老师要及时肯定和赞赏。因为质疑可以活跃课堂,调动学习气氛,让更多的学生从中产生新的思考。解决问题时强调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并获得感情和体验,强调学生全员参与。这样做,目的让所有的孩子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正确回答问题,让所有的孩子在回答问题中尝到甜头,让优秀的学生更优秀,让一般的学生不要受回答失败的折磨和难堪,从而树立自信。日长月久,积少成多,他们就会在不断的“小胜”中获得“大胜”,最终摆脱后进,成为后来者居上的佼佼者。此外,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找出自己的闪光点。同时在再欣赏别人时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才华。

总之、赏识教育与翻转课堂相融合的“五步”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也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供一个赏识自我、赏识他人的平台,作为老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的各个过程表现要用放大镜审视,并适时肯定,予以赞赏。哪怕学生表现得不完美或是有错误,也要肯定他们的积极性。然后再给予适当的补充或修订,让学生觉得自己“行”,自己是最棒的,从而产生自信心。比尔盖茨说:“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动力。”清代学者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所以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想:只要老师多一个心眼,肯动一下脑筋,就一定能在各自的教学中找到赏识教育与翻转课堂相融合的切入点,赏识教育自然就会在课堂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教学心得随笔通用篇七

学习新教育,我经历了从抽象到直观、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过程。第一次接触新教育,是在去年新教育改革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来我市金海岸小学作报告,朱教授介绍了新教育的五大理念、四个改变和六大行动,当时似懂非懂,只是觉得确实有新思想,但很遥远。第二次学习新教育,是寒假里领到《新教育》这本书,每天午饭后坐在床上晒着太阳,边感受着阳光的温暖边细细地品读,才对新教育的理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特别对书中的第二、六、七、八章:新教育的学理基础、新教育的教师发展、新教育的理想课堂、新教育的每月一事特感兴趣。第三次学习新教育,是在学校观看常丽华老师的报告视频。第四次学习新教育是去实验学校听新教育实验报告。第五次学习新教育是看到学校的通知要写学习体会并且有可能发言,才又把《新教育》读了一遍。虽然每次都是较被动的学习,但确实是一次比一次有收获。

朱教授认为,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等六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他的新教育思想,引人深思,令人深受启发。新教育认为,理念教育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习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作准备”,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儿童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

学习新教育,我本人最大的体会就是从新教育榜样教师常丽华的故事中学到了很多。新教育的学理基础中发展论是: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看后很有些感触。迫于应试的压力,我们教给学生的有多少是可以让学生享用一生?在应试的指挥棒下,我们一天天在训练着学生怎样拿高分。学生的视野被残酷的禁锢起来,老师的天空也是一样的遭遇。而常丽华的成功就在于她带领学生一起打破这个禁锢,快乐地读书,幸福地学习。作为她的学生是幸福的,学到了一生受用的东西。常丽华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她能不断超越自己,发展自己,找到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学课程。教师要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和教学个性,不要人云亦云。“读、写、绘”正适合小学生学习的特点,而不一定适合初中、高中的语文学习。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我也在反思生物课如何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响应咱校的“三生”教育,我觉得生物课也有必要进行改革,例如,学习七年级下册人体生理卫生知识时,能否不单纯地学习课本知识,而是联系生活实际,从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和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这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课。

教学心得随笔通用篇八

幼儿年龄特征,这个似乎人人都耳熟能详的问题,称得上是幼儿教育的abc。但从当今幼儿教育的实践来看,这个老问题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违反幼儿年龄特征的行为经常在家庭教育中出现,就是专门从事幼儿教育的老师,也常常无视孩子的年龄特征,对孩子施加各种压力,“拔苗助长”的情况也很突出。

家长和教师往往不自觉地把成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强加给孩子,没有照顾到幼儿的年龄特征。不少孩子挨打受骂,屡遭委屈,其实并非他自己出了什么问题,而是成人不了解或者忽略了他的年龄特征。因此,成人在教育中要用心探索幼儿年龄特征。

幼儿身心的发展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成人往往希望一步到位。如果孩子一时做不到,就会遭到批评,甚至打骂,这是很不公平的。

半岁以后的孩子开始怕生,怕生也是一种年龄特征。但是,孩子怕生的心理弱点是可以经过耐心教育和训练得到克服的。有个女孩子已5岁多了,因搬家换了幼儿园,妈妈接送她走过幼儿园门口时,让她向门卫张爷爷问好,她总是不出声,她妈妈没有责怪她,而是自己带头向张爷爷问好。张爷爷微笑着作答。女儿只是偷偷地看看他。后来妈妈问女儿:“你怎么不叫张爷爷呢?”她小声对妈妈说:“我不认识他嘛,以前又没见过他。”妈妈说:“我也没有见过他呀,从现在开始认识不行吗?”女儿对着妈妈的耳朵悄悄地说:“我害羞!”妈妈对她说:“你不叫他,他怎么知道你想和他交朋友呢?”后来,妈妈不去催促他,很耐心地等待她叫人时刻的到来。又过了几天,母女俩见到张爷爷在园门回扫地,还没等妈妈开口,女儿就已脱口而出:“张爷爷早!”孩子终于有了信心和勇气,自己克服了怕生、怕羞、怕叫人的心理障碍。孩子的脸上也流露出高兴和满足的神情。可见,只要成人不随意责怪幼儿,有耐心,沉得住气,孩子的心理弱点是能够经过教育、培养得到克服的,千万不要拔苗助长。

幼儿的思维依靠直接的感知觉。而成人靠理性思维,凭逻辑推理。成人往往认为这种差别是孩子犯“错误”造成的。实际上,是成人忽视了幼儿认识活动直觉的特征,孩子遭了冤枉。

比如,有位老师问孩子:“是飞机飞得快,还是汽车跑得快呢?”她认为飞机比汽车快是常识,而孩子偏偏答道:“汽车跑得快!”老师生气地批评孩子:“你这是怎么回事,当然是飞机快!”孩子也不让步,涨红了股争辩说:“就是汽车快!我坐在汽车上,看见窗外的树飞快地往车后跑,看看天上的飞机,走得好慢,汽车就比飞机快!”孩子靠自己的直接知觉来判定谁快谁慢,他的年纪小,还没有发展到用理性思维的境界。成人对飞机快还是汽车快的认识是怎样得来的呢?是通过间接的认识,比较两者不同的速度推理得来的。成人应该理解孩子的年龄特征,不可以把成人的思维方式强加给孩子。孩子只能慢慢长大,循序发展。要求过高,盲目催促孩子快快长大,是错误的。

看问题片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也是幼儿的年龄特征之一。可是,由于成人自己对幼儿这种年龄特征的无知,常常为此而责备、委屈孩子。

有一位妈妈常常对孩子说:“乖孩子,多吃点饭,快快长大。”一场有趣的对话开始了。孩子:“妈妈,你和我一起上幼儿园好吗?”妈妈:“不行,妈妈太大了,老师不要的。”孩子:“那好吧!等你变小了,我再带你去幼儿园。”妈妈:“妈妈怎么变小呢?”孩子:“那你每天少吃一点饭,不就变小了嘛!”在孩子的眼里,事情很简单,既然多吃饭能长大,那么少吃饭就会变小。他既不想离开妈妈,又想去幼儿园,由此萌生了一种想法;“如果妈妈能由大人变成小孩,和我一起上幼儿园,该有多好!”孩子片面看问题正是这一年龄特征的表现,是童真的流露。成人在和孩子沟通时,要善于引导他,教他从多个角度去看问题。

幼儿好动,也是一种年龄特征。这是孩子身心处于急剧发展中的客观需求。有的家长和教师很不理解孩子的这种特点,甚至讨厌好动的孩子。他们常在嘴边带一些口头语:“别去动”、“不要乱跑”、“别摔了”、“两手放好”等等,故意压制孩子。这是违背幼儿天性的,说得重一些,是对儿童权利的严重侵犯。

幼儿时期,儿童自我意识和语言能力的发展都不够充分,他们自己心里的感受嘴里说不出来。不善表述是幼儿年龄特征之一,教师和家长应充分理解并加以尊重。

教学心得随笔通用篇九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来惊天动地。”歌声激荡着我的青春岁月,那时的我就仰慕于神圣的教师职业,希望成为歌中那美丽的角色。于是,怀揣着满腔热情和赤诚,登上三尺讲台,圆了我的教师梦。在这工作十余年里,我不仅深深感受到为人师的艰辛和压力,更多的还是艰辛压力背后那无法释怀的平凡和奉献。正象歌里所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奉献,擦去的是名利。”

我从一名小学教师转岗成为一名幼儿教师,可以说隔行如隔山,但是,当我踏进幼儿园的大门时,立即被孩子们纯真的笑脸,稚嫩的话语所吸引,于是在耳边不经想起了悄悄的叮嘱:"别忘了,你是勇敢强健的爸爸、温柔慈祥的妈妈、善良可亲的姐姐,是博学多才的智者,还是和他们一起嬉戏的伙伴……"我微笑着走进孩子们的中间和小男子汉们脑门顶着脑门,手腕扳着手腕地比试,跟"小公主们"一起唱呀、跳呀。从孩子们那友好、信任的目光中,我读到了孩子们的心底的声音:老师,我们欢迎你!这样的诠释使我展开了幼教事业的里程。

而加入到幼教的行列中使我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有了崭新的认识,提到教师的职业道德,人们马上会想到这样一些词儿: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但我觉的新时期的幼儿教师还应具备活泼开朗性格和积极向上的情感、以及融入集体的团队精神。

一切师德要求都是基于教师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表现出来。我性格开朗、乐观向上。每天都带着一份好心情投入到工作中,早晨我用最清新的空气,用最温柔的眼神和最真诚的微笑迎接着每一个孩子的到来;用我的细心记下带药幼儿的名字和服药计量,在拥抱中细心摸摸孩子的口袋,看有没有危险的东西;在户外活动中也没有忘记摸一摸孩子的后背看看是否出汗了。幼儿园的孩子像刚出土的嫩苗,需要“园丁”的呵护和培养。正是在这繁琐与平凡中体现出了我们工作的质朴,这样的爱是母亲对孩子的爱,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使我感到欣慰感到自豪。

幼儿园的工作需要多方人员的配合才能得以良好运作,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团队精神,字只有四个,简单的说来就是沟通、信任、团结、协作、配合、互相帮助。记得在开学的第一天,我面对又哭又闹的孩子们正无从下手之际,是同班的老师指导我如何与孩子们沟通,如何去安慰他们让孩子尽快减少分离焦虑,如何开展家长工作。对于班级中的个别幼儿又需要三个人互相沟通来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如我班的石雨萱小朋友是个比较内向的孩子,而且在小班时可以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天都要哭着找妈妈。为了使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新生活,尽快地融入到我们这个班级体里,我们发现孩子做事比较认真,特别是早来园时能够认真地完成晨间活动。因此我们捉住这个契机在全班进行了表扬,并用照片的形式作为榜样让每一个孩子照她这样做。我们还发现她跳舞特别好,于是在每次的舞蹈课上都邀请她来当小老师。这样孩子的自信心树立起来了,而且和我们也成为了好朋友,每天都使得家长安心得离开幼儿园。他的外公看到孩子这么大的进步给我们写来的家园联系中是这样说的:(老师带萱像闺女,辛勤浇灌来培育,孩子常赞园丁好,家长放心又满意)。正是在这样的集体中生活与工作让我体会到了小家融入大家的快乐与温馨。

教学心得随笔通用篇十

回顾历史是为了把握现在并展望未来。今天我们讨论“更新观念”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在这里作一些概括,提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更新观念”首先要提倡用生态观来研究幼教发展的规律。生态观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可持续发展,幼儿教育要在生态文明中发挥作用,为建设生态文明作出自己的贡献,就必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积极主动地自我发展。

幼儿教育怎样做到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应根据生态观把幼儿园建成教育生态系统,具体地说,将课程教育与园务管理结合起来,处理好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使之相互促进,产生整体效益。教育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能随时有选择地接纳外界的信息并使之成为自我发展的营养。这里并不提倡大家套用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而是建议每个幼儿园,小至几个班的园所,大至十几、几十个园的集团,从各自的实际出发,总结办园经验,努力建构园本课程,把课程教育与园务管理融为一个整体,使园务管理更有效地为课程教育服务。

幼儿园产生一种不断追求新发展的内在需要。这一点说明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转和发展能量来自系统中的集体智慧。

在构建教育生态系统时要重视创立幼儿园文化,因为幼儿园文化是教育生态系统的核心,是幼儿园的品牌形象。幼儿园文化是由幼儿园的全体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伦理道德、行为准则和习惯传统等凝聚而成的一种精神力量。这种文化在幼儿园内部对全体员工和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陶治作用,能增强凝聚力,提高教育效果;在幼儿园外部能对幼儿家长及所在社区以及整体社会产生感染作用。实际上,幼儿园文化的各要素是在幼儿园的创办和发展过程中自然产生的,现在的任务是要自觉地加以构建和发展。由于集体保教在我国婴幼儿保教体系中占有特殊地位,幼儿园承担着对家庭保教和社会保教的引导和促进任务,因此构建幼儿园文化,发展幼儿园品牌形象的作用,尤为重要。

幼儿园教育生态系统以幼儿为主体、教育为中心。近年来,人们对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促进他们的自主发展问题,作了不少探讨。我们可以进一步用幼儿园教育的生态观来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对环境的作用,对幼儿、教师、家长三个角色群体的各自作用,各个角色群体的不同活动特点,人际互动作用等进行探讨。

近年来对师幼互动的研究比较多,幼儿园教育中的人际互动问题。还需要深入探讨。

儿园因忙于“追新”陷入困惑;另一方面,办特色园的风气盛行一时,使得有些幼儿园忙于标新立异,脱离了本园实际。面对改革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提供从本园实际出发,通过总结自己的办园经验,研究自己的日常保教工作,构建园要课程,先形成框架,再逐渐充实。已有的经验证明,在建立园本课程的过程中,保教质量和师资水平可以相互促进促进共同提高。由于从本园实际出发,对他人的理论、他园的经验有一个选择的过程,不会盲目搬用。构建初期,要按明确的目标、科学的内容、合理的活动、有效的评价这样的结构来进行,宜着重研究目标经过内容和活动向幼儿发展的转换。园本课程初步建成后,要通过评价从实践中提取新的观念以促使园本课程的不断发展。

上述观念是不是能适应21世纪幼教的持续发展,还有什么重要观念我们没有意识到,怎样使这些观念落实到我们的教育行为中去,从而促进幼儿自主发展,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在幼教实践中继续探索和思考。

教学心得随笔通用篇十一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有效教学心得随笔,希望大家喜欢。

今天,听了居文进老师主讲的“强化六认真规范,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专题讲座,使我对教学“六认真”工作又有了新的认识。

居老师说“教学六认真”是“有效教学”实施的前提。的确,“六认真”既是衡量一个教师能力的标准,也是反映一个教师工作热忱和态度的风向标。我们只有做好六认真工作,才能真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要做到并做好这几个“认真”,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非得投入十二分的热心、爱心、专心、耐心、决心才行。下面对“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首先,教师布置作业要有讲究。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要求可以分层次,这样有利于学困生对自己的学习树立信心,也能满足优等生的学习欲望。我们要控制作业的总量,提升作业的质量,拓展作业的形式,统一作业的批改,一方面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让学生养成课堂作业当堂完成的好习惯。

其次,教师批改作业首先要做到及时、认真、细致。及时认真细致地批改学生的作业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同时更能及早地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及时反思,及时改进,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再次,教师批改作业后除了给学生打等第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写上不同的激励性的。

评语。

以此给学生指出不足或提出新的要求鼓励学生大胆学习。同时教师工整地批改也能给学生起学习示范作业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另外,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重视对口头、思考、调查、观察等作业的设计,以及对这些作业的检查与评价,并及时地反馈。设计综合性的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性能力。

应该说,看似普通的“教学六认真”其实不普通,这是一门艺术。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该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脚踏实地,努力将“六认真”工作做得更好。

随着《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中小学音乐的课程改革已成为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必修课,新课程实施以来,音乐课堂教学已经转变成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全面和谐发展、创新、自主、合作的音乐教学模式,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营造和谐有效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通过这次培训我受益匪浅,在此我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合理、科学的教学设计是实现有效和谐课堂的导航。

二、善于创设课堂情境是实现有效和谐课堂的关键。

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

“教学情境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以及学好知识的愿望。”

那么我们在音乐课中该怎么创设音乐课堂情境呢?音乐课中创设情境的内容要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让学生身临其境,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音乐的快乐,学习效果则不言而喻了。一节课的成功之处,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和形式教学,主要是通过情境的创设贯穿整个课堂的教学,使师生在课堂中能够和谐的发展,作为音乐教师的我们除了要备好课,还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搞清楚学生想什么,愿意做什么?所以,积极创设处合适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氛围所陶冶,让所有的学生都拥有积极地心理参与各种音乐学习,从而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

三、做好教学反思,从反思中反思有效教学。

努力提升自己,只有在不断反思中才能才能不断调整教学设计,不断积累经验,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

同时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系统学习,把我们的教学过程用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要不断加强学习,特别教育教学理论上的学习,争取在学科教研方面有所发展,在备课、上课、课后反思等各个环节上下功夫,在专业发展上下工夫,真正提高教育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鉴于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教师首先要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在推行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

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3.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

教案。

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其次,要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组织、课后的练习等几个环节来提高实效性。

(一)课前的有效准备。

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

目标的有效:清晰、简明。目标是方向,方向正确才能保证有的放矢,教学目标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学任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优化教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内容的有效:适量、适度。一节课教师讲多少内容,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讲多了学生嚼不烂,讲少了学生又不够吃。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

教法的有效:灵活、恰当。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教法贴切,教学方有效。

(二)课堂的有效组织。

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

语言组织准确、简练。纵观那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课,无一例外都是教师的喋喋不休、啰里啰嗦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一个教师,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教者在备课时应预计,讲课时要调控。但有时候,因为课堂上不变的因素较多,也许不是重点内容的教学却占用了一些时间,这时候,教者一定要站在整堂课的角度来安排时间。不言而喻,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浪费的时间越少,课的密度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

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一位好的教师应该得到全体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一位好的教师应该使所有学生都受益。在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以个别提问、小组交流、课堂检测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情况。

(三)课后的有效练习。

课后练习不在多,贵在精。现在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搞题海战,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反复的抄写上,思维与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有效教学给当代的教育注入了活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关注学生,力求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教学心得随笔通用篇十二

教师肯定有许多的教学心得,而写下一片优美的随笔。接下来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教师教学心得随笔,欢迎阅读!

今天请了一天假,一早送了儿子去幼儿园,在楼下咖啡店喝杯红茶,然后出门办点事。

已经过了白领上班、圆领上工、制服上学的时间,我站在空旷的车厢里,巴士走走停停。靠着车窗,一边吹着空调,一边感受外面还不算太炎热的太阳光。没带耳机听音乐,没拿手机看微信,就这么晃晃悠悠的胡思乱想着。

忽然我想起十多年前在北京的时候,有一次坐公交车回家。那天天还没黑,但不知道为什么车上没几个人了,更是到了某一站的时候,乘客全下车了。车上顿时只剩下司机,两个售票员,还有我。我站在车厢的中段,司机迟迟没有开动。我抬头望去,司机大哥正通过反光镜看我,仰着脖子,半张者嘴巴,半天吼了一句:"你怎么不坐啊!"我环视四周,人都下车了,我还跟那立着呢。俩售票员也歪着头,好奇地看着我。我当时上车的时候就有很多空座,可我就是不想坐,一直站着不也是挺好的,又不累。可是司机大哥那意思好像我不坐下来,他就不开车的样子,眼神中分明写着:这么多座都不坐,有病吧。

没有人喜欢排队,即使在处处都排队的新加坡也不例外。上巴士排队,上地铁排队,在changivillage的排挡吃一碗很有名的鸡扒河粉要排巨长的队,中午吃工作餐的时候,有的摊位排队都能排出贪吃蛇的造型出来。可是大家还是不得不排队,因为每个人都知道,只要排着,迟早都会轮到自己,如果不排队,抢先的人都属于侥幸。本来一年四季天气都那么热,抢什么抢,还嫌出的汗不够多啊,得了,乖乖排队吧,迟早是自己的,跑不了。

殊不知,人们越喜欢排队,那些服务的岗位反而会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们排队等候的时间。

卖鸡扒粉的老板早就把当天的需要的料全部备好,客人来买的时候,只见锅飞碗跳的几十秒钟,客人付钱,取了托盘摆好碗筷,再用小碟子调好自己的料,厨师就把盘子放到你的托盘里啦。手脚麻利的咖啡头手,五秒钟就能把咖啡放到你面前,这时候你钱还没掏出来呢。

再如新加坡医院或政府服务部门更是投入资金提升系统,全部电脑系统操作。带儿子去医院,一进门将病例本上的条码扫描一下,出来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诊室号和排队号码。来到诊室门口的时候,屏幕上显示现在在看什么号码的病人,再看看自己的,嗯,心里有个大概时间了,等吧。看完病,医生告诉你去几楼几号做个检查,鼠标一点,那头就已经知道你要过去检查什么项目了。所有都完了以后,下楼结账,病历本扫描条码,屏幕显示诊费多少,插入银行卡,付了钱,对儿子说:"帮我拿收据。"儿子伸手从机器下面拿出一张a4纸,对我说:"爸爸,我饿了..."。

我就想啊,空间是有限的,什么都架不住人多。

最后我想起一个让我震撼的场景,某年,晚饭时间,我和老婆吃完饭在街边遛食。路过一个排挡,听见一通叮当乱响,转过去一看,是个卖鱼圆面的摊贩。他已经把煮面变成了一个行为艺术,各种调料碗碟在他右手上飞舞,左手用漏勺煮面,还时不时,飞出一只长筷子在里面迅速搅动两下,捞出来甩甩水,再下另一口锅里煮,右手飞舞着已经把面碗、菜叶、调料、托盘都放好了位置,还腾出来不知哪只手,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汗,最后双手齐动,一碗热腾腾的面条潇洒地摆放在托盘上,紧接着开始煮下一碗面。所有的动作一气呵成,在残影中完成,残影啊!。周围人都傻了,我跟老婆说:"早知就吃这一档了!"。

看了咪蒙的《过度谈论自己的孩子,就是没修养》一文,说的是父母如何疼爱自己的孩子,在各种公众平台、场合,都要谈论自己的孩子,超过了某个限度,是一种没有修养的表现方式。

里面有这么一段话:你觉得自己孩子出类拔萃,别人可能觉得十分平庸;你觉得孩子的屎尿屁不脏,别人可能觉得恶心透了;你觉得自己孩子的事都是国家大事,别人可能觉得无关紧要。最最简单的道理就是,你的孩子,关别人屁事。他只是你的孩子,不是全人类的孩子。

作为一个旁观者,而还未成为一个母亲的女性而言,我很想为这段话,点32个赞。

一位比我小的姑娘,跟我讲述她同父同母的亲弟弟的时候,我也是有这般感受,但是当话题转向该如何教育一个孩子的时候,她的观点,瞬间让人觉得她有34岁了吧,其实,她才17。

你对自己的孩子有多爱,包容就会有多深。

孩子该怎么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个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已经在特殊的情况下。45岁左右的父母与4、5岁的孩子,这该怎么教育相处?老来得子,父母都是相对而言比较宠爱的,家里的老人则是更加的宠,想要什么都会尽量的满足。

说到这里,大家都知道,这样不好。的确不好,一学期被老师把父母叫到学校里面多次,都是说这个孩子怎么不合群,怎么沉默寡言,怎么和同学打架。然后,父母急了,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了。

那姑娘说,父母的年纪已经没有耐心去好好教育她弟弟了,要么一直宠过头,要么突然一次的打过头。整个家庭里面也许只有她最懂怎么和他沟通,所以,教育什么的都得她来。

她就问他为什么会打架,然后跟他用他大概能听的懂的话,跟他说打架是不对的,和其他小朋友之间应该好好的相处如何等等。她说,其实,小孩子比我们想的更聪明,哪怕我们有些话说得深了点,感觉他们不一定会理解,但是其实他能够从你的神情、语气与偶尔的一两个他能理解的词中大致的明白你的意思。

她的父母与其他家人,平常的时候是不会打弟弟的,只有她会(打屁股,但不打脸)。整个家庭里面她弟弟最害怕的人也是她,不听话的时候,说要叫姐姐过来就听话了。

她说,整个家里的人对弟弟这么包容,都是因为他是他们的亲人,是他们疼爱的小宝贝,但是在外人眼里呢?他弟弟什么都不是。他们之所以包容弟弟的任何任性、调皮捣蛋的行为,都是因为他们爱他。爱有多深,包容就会有多深。

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对他包容。因为,对于他们而言,他是独一无二的宝贝,对于别人而言,他什么都不是。如果,因为父母及其他人的宠爱,而导致他骄纵任性,以后进入了社会,别人不会像家人一样包容他。万一他还像在家里那样子,随着性子做事情,以为会被包容的,说的严重点,也许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我们都要好好的跟自己的孩子沟通讲道理。

所以,她最为姐姐,家里跟他年龄最相近的家人,要告诉他什么是错,什么是对,只要做错了,那就先小惩罚下,然后跟他讲道理。

如果不吃饭,那就让他不吃,然后告诉他,如果现在不吃要等到下一顿,要是饿了,其他的每个家庭成员也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不可能给他热饭做菜。

如果跟同学起冲突了,那就要好好保护好自己,眼泪是没有用的,打架也是很愚蠢的,觉得自己解决不了就告诉老师,要是不想说就直接回家告诉作为姐姐的她,那个时候就先忍着,难过就不要去想。

当然,她现在这样的教育方式,只能持续一段时间,等到弟弟再懂事些,她说就要换一种教育方式了。

我不是想说,这位17岁的姑娘有多睿智,但是她的那般成熟的心智与说的来的话,的确引人深思。

现在有多少人宠着自己的孩子,4个老人围着一个小孩的情况我也见过,前呼后拥,现代社会的公主(或女王)的感觉。当然,有些孩子就是有一股天生的优越感,如果她有那个资本,并且一直维持下,我也不多做评论这到底是好还是不好。毕竟,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还是很多的,不过蛮不讲理傲娇任性的也是有的。

就算现在还小,假如他不小心顽皮,弄坏了别人家的贵重物品,那就得照价赔偿,不能因为孩子还小,并且是你们捧在手心上的,就逃脱了责任,小孩子没有能力赔偿,那就是父母的责任。当然,这也是父母教育不当的后果。所以,父母是在为自己的教育买单。

倘若是别人家的孩子弄坏了你家的贵重物品,你会因为这是别人家小皇帝小公主,而说算了么?谁都难以做到对别人家的孩子如同自家孩子般的包容。

所以,我们都要在孩子的性格还能可塑的时候,好好地教育他们,耐心的跟她们沟通讲道理。让他们能够辨别是非善恶,学会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不一定要提早,只需要在适合的时候提出来让孩子学会慢慢的接受便可以了。

当然,他们也可以有他们的疑问,并不是你的家长就代表你的观点一定是对的,这时候一定要好好思考后回答,因为这对对他们影响很大。

孩子今年九岁,上小学三年级。因为一直在学钢琴,年前选拔进了学校合唱队,唱高音部。

合唱排演先是一周一次,后来改为一周两次,现在每天中午一小时,应该是高强度训练了。最近孩子喉咙发哑,不断咳嗽,他说又痒又痛,显然是因为合唱频繁之故,给他买了润喉片、胖大海之类,但喉疾不见好转。

但这件事,让人非常不舒服。既然身体不允许,为什么不能休息呢?为什么老师,甚至是自己的母亲,也觉得健康并不是重要的,而受到老师的表扬才是重要的。

我就想不明白了。

孩子上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开车送他去上学,在校门口,孩子刚下车,就遇到几位同学。我听到那几位同学在笑话孩子:“原来你们家是普桑,这么垃圾的车啊!”

我看到孩子不声响,但我显然知道他内心的感受。我把这件事讲给妻子听。妻子当晚就在劝导孩子,让他不要听同学的取笑,不要比谁家的车好,而是要比谁的成绩好。

我又笑了。这大概又是我们教育的一个误区,人是生活在社会当中的,即便把孩子养在玻璃瓶中,仍然会有一天他将面对社会,学校里的比较无处不在,绝对不可能视而不见。与其去逃避,不如去面对和承受这样的比较,这是成长必须要付出的代价。让孩子知道,人一出生,在物质上的确有高低之分。有人富有,有人贫穷,人的确可以通过奋斗去改变这一切,但最为重要的是如何调适自己的心情,自欺欺人并不可取。而调适自己心情的地方,就是家庭,是孩子最亲密的港湾。家庭,应该是一座远离压力的天堂圣地。而走出家庭,你就要去直面,没有人能迁就你的心理感受。

在孩子小学的三年中,我经常听到妻子在“激励”孩子,班里的哪位同学考了满分,谁又得了一周之星。但我总是与妻子辩论,为什么一定要拿孩子班里的同学来作比较,让他去追赶这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

我的观点与别人不一样,我希望孩子能与这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当朋友,而不是去“赶超”。我提醒孩子要来他们家里的电话或者qq,多与他们讨论各种问题。我一直认为,在一种合作的氛围下成长,它会使孩子更得人缘,更加尊重他人,对自己也更自信。

我总觉得现行的教育理念与我们这些“70后”接受的教育没有本质的区别,孩子好不好,成绩可以“一俊遮百丑”。我从小学至学校毕业踏入社会,都是一个成绩好的学生。但当我踏进社会,才发现自己与这个社会脱离太远,猛然发现成绩好绝对不是人生当中极端重要的砝码,懂得合作要比学习成绩好的成功几率大。

教育要关注什么?其实每个人都明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