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研究生入学感言汇总(通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02:41:52 页码:12
最新研究生入学感言汇总(通用8篇)
2023-11-19 02:41:52    小编:ZTFB

写总结是一种对自己的一种负责和尊重,也是对他人的一种交流和分享。10、写完总结后,要仔细修改和润色,确保语言流畅精准。这些总结范文的思路清晰,表达准确,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优秀的写作参考。

研究生入学感言汇总篇一

201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准考证打印于今日开始,距离初试时间日益临近,考研教育网结合多年来的辅导经验以及考生们考前常见问题做以下梳理,希望考生们避免考前忽略的小细节而影响自己的发挥。

一、考前心态调节。

考场上的正常发挥,与考试前几天的休息至关重要。长期紧张的备考可能会使你身心非常疲惫,因此考研后期的复习效果一般不会非常好。考试前几天的'超强度复习,虽然可能学了不少东西,但学到的东西也很可能不考(如果认为考的几率很大,就不应该放在考试前几天才看)。而且考试前几天的超强度复习会让你更加疲惫,这会直接影响考场正常发挥,得不偿失。所以考生应该在考前几天逐渐减少复习时间,好好休息。

二、考前身体调节。

备考过程的辛苦和紧张焦虑,使考生的体质普遍较差,对疾病的抵抗力不强,容易得感冒。感冒了肯定影响复习和考试了,所以要注意预防感冒,别骤减衣服,天气变冷时要及时添加衣服。同时,考前的紧张焦虑使很多考生胃肠道功能紊乱,容易消化不良,甚至拉肚子。所以考前的几天,进口的食物,卫生一定要有保证,同时要符合自身饮食习惯,吃的时候要细嚼慢咽。

三、考前饮食调节。

考前,学生在饮食安排方面要做到三个原则,八个注意。三个原则是指均衡、适宜和卫生。

在三个原则的基础上,做到以下八个注意:1.注重合理的食物搭配和均衡饮食;2.讲究食物多样,不偏食,不挑食;3.按时按量有规律进食;4.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清淡;5.注意饮食卫生,不到无证照街边小贩购买食品;6.不暴饮暴食和盲目节食;7.避免油炸和可能诱致过敏食品;8.适当运动以促进食欲和增加血液循环。

四、考前文具准备。

考试前的一些看似细微的准备如果忽略了,可能会导致很大的麻烦。证件、考试工具等应在考前准备齐全。如果方便,可以让同学或家长帮忙检查一下。为防治铅笔断头,签字笔不下水,笔最好有备用的。签字笔或钢笔下水要均匀,流畅,颜色最好是纯粹的黑色或蓝色。有时候,钢笔写的字在卷面上会扩散,如果这样,最好别用粗头钢笔。如果对考场环境不是很了解,应提前去考场熟悉环境。

【准考证下载入口】【备考冲刺专题】【考前预测点题班】・・・・。

研究生入学感言汇总篇二

感谢三年来每天和我一起睡一起吃一起疯的宿舍姐妹,因为你们我的生活才更加精彩,永远不会忘记和你们一起过的每个节日,不会忘记每次聚餐撑破肚皮的没出息样儿,尽管吵过、闹过,但你们是我研究生生活记忆里最美的那些人儿......雁儿,希望你在上海开始新生活,找到你自己真正的幸福;莉莉,希望你们夫妻俩好好奋斗,争取早日喝到你们的喜酒;雪莲,希望你这个小女人永远幸福;鑫鑫,希望早日实现你的“期望”,不多说我相信你懂的。

感谢在找工作时和我一起折腾的战友们,因为这个过程让我们的友谊从无到有,忘不了和你们一起并肩的每一次折腾,因为有你们一起分享喜悦,有你们的相互鼓励,才让那段旅程格外精彩。

感谢每天和我泡在一起的小妞儿们,非常珍惜也会想念在哈尔滨和你们相处的每一天。

真心感谢在三年研究生生活中曾经给予过我帮助的每一位老师同学们,尤其感谢找工作阶段,那些给予我热心帮助、热心招待的每一位同学和朋友,谢谢你们!

最后感谢爸妈、弟弟以及家人朋友们对我的理解、关心和帮助,你们是继续前进和努力的源泉和动力。

呵呵,毕业可以倒计时了,对我而言又是一段新生活的开始,我会继续努力奋斗!

研究生入学感言汇总篇三

2.时光似箭,日月如梭,研究生学习生活即将告一段落。综近三年以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感触良多。学院的老师们严肃认真的治学之道、恪尽职守的工作态度、卓绝渊博的专业知识都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促使我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处处以老师为榜样,严于律己。尤其是我的导师唐老师一直无微不至地关心我,在学习和工作中对我严格要求、尽心指导;在平时生活中对我嘘寒问暖、关切之情甚于言表,在此我深深地感谢老师们对我的栽培和关怀。

还要把感谢送给我的同学们,几年的相处,感谢他们在生活上对我的照顾;感谢他们在学习上给我的帮助;也感谢他们在思想上给我的启迪。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这即将告别的日子里,也祝愿我的朋友们今后一路走好。

最后,我要深深地感谢我的无私付出、倾其所有的父母!三年时光,虽然他们没有日夜伴在我身边,但却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我。正是有了他们鼓励和关怀我才能鼓足勇气,劈荆斩棘取得最后的成功。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我定当在今后的人生中不辜负父母对我的期望,以更加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关心我、爱护我的父母亲人!

3.当青春像小鸟一样渐渐飞走之时,我不会悲叹,不会惆怅,因为小鸟有着美好的未来,展开丰满的羽翼,飞向云霄。我紧抓着青春的尾巴,让自己的歌声在校园里回荡,母校如同慈祥的妈妈,轻声告诉我:孩子,勇敢地走向这片广阔的天空吧!我的梦想渐渐放飞,驶出港湾,朝着既定的远方航行。

我的母校东华大学,我轻声向您道别,在您的怀抱,我已经慢慢长大,如今,我要向您告辞,去追逐我的理想,带着您的教诲,与我的兄弟姐妹,开辟精彩的人生!

相信若干年后,我会带着思念和收获,再一次回到您的怀抱,自豪的告诉母校:母亲,我回来了!我没有辜负您的期望!

4.世界大文豪泰戈尔曾言及母亲说:

“我是一个在黑暗中的孩子。

我从夜的被单里向您伸出了我的双手,母亲。”

母校如同母亲一样,她那无私的胸怀永远向我们这些孩子敞开着,给我温暖和智慧的乳汁,促使我们健康的成长。

母校是众多毕业学子心目中的母亲,我们虽然轻轻的来,并且匆忙的离开,但我们血液里充溢着您的dna——东华大学。

想起,暮春时一食堂后桃花朵朵开的盛况吗?

记得否,盛夏时镜月湖畔荷叶田田的美景吗?

还曾记得,金秋时分学院楼下无患子树下黄叶滚滚的哀伤吗?

还记得,白雪皑皑冬日里湖心岛上那两只黑天鹅不屈的鸣叫吗?

是否又想起,一个人的教室里,默默的思索啊?

又曾忆起,宿舍里的欢声笑语啊?

是否记得,课堂上老师们的敦敦教诲啊?

还曾记得,导师给我们辛苦批阅论文时的草稿吗?

原来都在我心中早已生了根,发了芽。

就算今天我们离开了校园,理想也永远不会泯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真诚祝愿我亲爱的东华08硕同学们,在未来走的更稳健!

6.毕业在即,岁月席卷,入学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今天就要面临别离。难说再见,三年的家,给予我温暖和关怀的地方;难说再见,面对恩师的白发苍苍;难说再见,同窗的真挚与善良。可在这最后的最后,在我们来不及喘息的伤感里,我们又不离开。离开是最美的洒脱,离开是残酷的成长,感谢陪我一同走过,你是我一生的收获。

7.又到了毕业时节,但这次毕业却不同以往,因为它不仅宣告着我的研究生生活的结束,也宣告着我整个学生时代的结束。在迎接新的生活来临时,心中更多的是不舍以及感激。感谢母校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及生活环境,感谢老师不断地给我们智慧的启迪,感谢好朋友们的快乐陪伴,这一切都将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记忆珍宝,并会源源不断地为我们人生的给予营养。

8.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超过我记忆的速度。

母校给了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几年时光,回首过去,但不知从何说起。见到了很多,学到了很多,失去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成熟了很多,稳重了很多,现实了很多,更梦想了很多。

感谢给我教诲的母校,感谢教我做人的每一位老师,感谢伴我成长的每一位同学、朋友,感谢含辛茹苦的父母,亲人,我的人生路上有了这么多人的陪伴,才变得更加精彩!

9.两年半的时光,有过欢笑,有过喜悦,有过泪水,有过困惑,一路走来,我们都已成长,而这段岁月也将留在记忆里永不褪色。有些路要结伴同行,有些路却注定要一个人走。就让我们将所有的不舍打包,带着对彼此的祝福,坚定地开始新的旅程吧。

10.充满欢笑与酸涩的学生时代正向我们挥手,理当勇敢前行迎接灿烂的未来!

11.人生就像游戏棒,总有聚拢,难免分开。

东华作为我们共同的履历,将见证我们的成功。

在这个回味既往,畅想未来的时刻,我想大声说:“相信自己的眼光,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哪怕想修建的是空中楼阁,也不要放弃,到那时候,幸福与信服将如期而至。”

12.又是一年春绿时,又是一年毕业至。毕业是一种告别。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徜徉在熟悉的东华园,回首两年半的研究生岁月,顷刻间思绪万千,难忘的人和事一一浮现。难忘老师的谆谆教诲和殷殷关爱,难忘兄弟的阳刚之气和手足之情,难忘女生的优雅气质和甜美微笑,难忘一起占座、一起交流、一起漫步、一起打球、一起唱歌、一起喝酒……太多的难忘,太多的依恋,太多的感伤。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毕业也是一种期许。期许事业的成功,期许美好的恋情,期许真挚的友谊,期许和睦的家庭,期许尊严和幸福的生活,期许青春和良善的魂灵。毕业了,分别了,对同学的锦绣前程、对将来的重逢相拥,我一直饱含信念和憧憬。

13.时间如梭,08年我开学报到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当时抱着希望和憧憬,在这充满青春和激情的校园,开始了我的研究生生活。两年半的学习生活,弹指一挥间硕士生涯即将结束,但是很多记忆将成为我们生命中最为珍贵的收藏: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学习和生活,已成为我们生命中最宝贵而温暖的记忆。点滴弥珍:不会忘记,课堂中的学术争鸣,图书馆里的书海徜徉,学校里多姿多彩的课余活动,更不会忘记导师对我们做论文时的谆谆教诲和在犯错误时的严厉批评。

经过两年半的打造,我们进一步学会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了如何做一个具有自信心和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如今我们就要毕业了,仔细想来导师给予我们的又何止是科学知识,更难能可贵的是给予了我们通用的研究的方法、创新的思维模式还有许多处事的道理,可谓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毕业了,有的同学继续深造,有的同学走上工作岗位。不可忘记几年来数十位老师的谆谆教导,在此,我要感谢每一位老师,感谢你们对我的教诲、关怀、鼓励和批评,没有你们的教育之恩,就没有我今日的成果。尤其要感谢的是研究生期间我的导师—— 张怡老师,两年半以来,在学习和生活上,张老师给予我莫大的帮助和鼓舞,张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学生铭记在心,严谨治学的作风,当为学生的楷模。

请母校放心!不管身在何处我们一定牢记东华大学的校训---崇德博学、励志尚识,以饱满的战斗激情投身社会、服务社会为学校争光!请恩师们放心,我们会牢记教诲、鞭策自己、脚踏实地在新的岗位上做一个知荣辱的人。泰戈尔曾说:无论黄昏把树的影子拉得多长,它总是和根连在一起。我们始终心系母校,并将一如既往地关注母校。

难忘两年多来和老师、同学们相处的点点滴滴,在即将分别之际,我要道一声谢谢呵珍重,愿大家都能把握眼前的幸福,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14.感恩母校,给我一个成长收获的平台,让我收获了终身受益的老师、基础扎实的学业、真诚知心的朋友、幸福甜蜜的爱情、事业起步的机遇,更引导我渐渐成熟,走向社会......(此处略去千言万语,不足以表达我的感恩之情)。希望将来有机会回馈母校。

15.于千万人之间,在美丽的东华,与我的老师和同学相遇,这是我人生的精彩一笔。这两年半来,无论是酸酸的滋味,还是甜甜的味道,我都将珍藏于心,因为这是我人生美好的回忆。祝我的老师和同学在以后的人生路上顺风顺意。

16.在东华大学的求学生涯即将结束,回想自己在东华七年的学习生活,心中无比感慨。七年前,我怀揣着对大学的无限憧憬踏入东华学堂,开始了自己持续四年的本科学习。四年后,我留在东华读研,三年弹指一挥间,如今,到了与学生生涯真正挥别的时刻,漫步校园,处处充满回忆,难以割舍对母校的深深眷恋。

在东华,我结识了引领我不断进步的良师益友,老师们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是我今后踏上社会的人生信条!在东华,我结识了与我携手共进的同窗好友,这份深厚的同学情谊是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东华,我获得了无数次历练和提升自我的机会,收获了荣誉,提升了自信,这份经历激励着我不断进步!

毕业在即,聊聊数语难书对母校的感激和眷恋。海阔天高,宁静致远,东华有我青春岁月最美的记忆,而今,我将乘着梦想的翅膀飞向更广阔的舞台,我将把这份青春回忆深深地烙在心深处。

17.我想所有人小时候都会有立场鲜明的朋友和敌人。而随着慢慢长大,人际关系却变得含糊,我们开始隐藏真实的自己。但是我很庆幸在东华的三年中,我很真实地做了自己,展示了我最真实的一面,我没有强迫自己去做一件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也没有去迎合讨好任何一个人,但是我却收获了最真实的友谊。也许只是一次集体活动,一杯酒或者是一个电话甚至只是一条留言都让我感到无比的温暖。毫无疑问这种状态的我是最幸福的,而这种友谊也必将是最真实的。感恩东华,感谢有你!

18.《童年》里有一句歌词: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等到快毕业了,在食堂吃饭,才觉得好像还有很多菜品没有尝试。再回头想想,和同学们一起度过的日子也似乎全被贴上了空白的标签。歌似乎才唱了个开头,就到了曲终人散场的时候。唏嘘感慨总是难免,但更多的,却是想道一声,同学,珍重,天涯勿相忘!

19.又是一年三月天,在东华的日子渐行渐远。或悲或喜——人生的财富,让我们带着母校的祝福,老师的嘱托,一起出发。

20.两年前我们携手走进东华,让年轻的心在东华生根发芽;

今朝我们将青春留在东华,带着东华奔赴祖国的海角天涯!

21.从幼儿园到现在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学习生涯,我终于要脱离“苦海”了。祝愿自己和所有同学们今后有美好的前程。

22.毕业后,好好工作生活,有事没事常联系。

23.越是留恋,伤感的气息来得越快。

咋暖还寒的三月,我们将依依惜别。

这才发现,校园的静谧美景深深地印刻脑海,老师的悉心教诲总是萦绕于耳,同学的朝夕相伴早已成为习惯。

不愿再伤怀,这样的记忆已经足够。

真的要毕业,纵有万分的不舍,也要踏上下一段路途。

道一声珍重!记得,我们继续一路同行!

研究生入学感言汇总篇四

在毕业论文写成之际,我感慨良多,首先要感谢的是湘潭大学。

在攻读硕士研究生之前,我本是一名普通山村的穷“教书匠”。“教书匠”这个称号,并不代表着我对教师职业的不敬,因为,它是人家送给我的,不是自封的。不过,以我亲身的经历,我觉得这个称呼是有部分道理的。我在初中任政史科主任,年年负责全校的中考工作,最多的时候,带了九个班级,五个课头,七、八、九年级的历史和七、八年级的政治。学校的“重点班”、“毕业班”大都由我来带。情况经常是这样,同样的一堂课,一个星期要重复讲四次,然后年年重复,课本不用说全都背得出,连页码都记得清楚。匠人做事就是简单的重复,我也如此。一晃教了六年,嗓子坏了,脾气坏了,毫无新鲜感的上课让我身心俱疲,几个要好的朋友也“怂恿”我跳一跳,于是我选择了考研。

考研之路充满了艰辛,大学毕业已九年了,英语忘个精光。以前虽然过了四级,但那是十年前的事了,十年,差不多是一个轮回,我把英语又如数奉还给了学校和老师,重新捡起来真是难上加难,一见英语就要睡觉,比催眠药有效多了。我只得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把它当书法来练习,抄,抄,抄!一个单词、一个句子的抄!抄!慢慢的找回了一点感觉。况且,这时我已成家立业,当了“房奴”和“孩奴”,还应加上“工作奴”——校长把我当“骨干”哪,家长把学生往我班里塞啊,学生往我班里挤哪,一句话,学生政史就靠你啦,你敢偷懒?我连考研之事都不敢宣扬,还是感谢铁友在校长面前帮我说了几句话,于是比往年减了两个班,少了四节课。结果,经一年奋斗,考过了国家线,但报考的某校虽然不是自主划线,却因当年报考人数过多,未予录取。这时,湘潭大学给了我调剂的名额。让我获得了一个重生的机会,过起了梦寐以求的硕士生活。进校的那一刻,一副对联打动了我“今天你以湘大为荣,明天湘大以你为荣。”打心底感谢湘大,给了我圆梦的机会。

读研也是备偿艰辛。刚进校时,我意气风发,颇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之概,很快就发现一切并不像我想象的简单。在经济上,由于我放弃了工作,没有了工资,妻子做点小生意仅能勉强维持我读书和家用,遇到计划外之事就得四处借钱,压力渐渐地来了。儿子的教育也成了问题。我在家时,天天过问一下,检查一下,成绩一直在班上前五名,我来校后,妻子管不了他,缺少时间和精力过问他的学习,成绩大幅度下滑,调皮程度却大幅上升,老师见到他就头疼,把他放在第后一排,每天当作一个“坏典型”予以警告、批评,经常向家里“反映”他在学校里的种种“不乖”、“不端”。尤其是小孩子三、四年级正学英语、写作文,他在这方面没有入门,天天完不成作业,完不成作业则要挨打。不得已,我只得进行“远程教育”:每天下午和晚上,通过网络聊天的行式给孩子进行辅导,教他做作业、写作文,而英语却毫无办法。天天的“远程教育”,让室友们深受其扰,我也感觉不对劲。妻子说:“你不要为了自己,废了刘鼎。”——意思是让我带到身边来读书。研二时,我就把孩子带到身边,开始了“父子同学”的生活。

我带着儿子攻读研究生,遇到了的困难比普通同学多得多。多亏了我的导师刘松茂教授,在生活上给我排忧解难,在精神上疏缓我的压力,并给我指导,让我度过了一个个难关。例如,为租到合适的房子,刘老师忙前忙后跑了很多次;为了让孩子顺利“插班”、“入学”,刘老师不辞劳苦,找人、打电话、出主意,忙得不亦乐乎!没有刘老师帮忙,许多事都办不成,或者要花更多的代价。刘鼎来校后,我有什么事需要外出,都是交给刘老师和师母照看,刘鼎就把刘老师家当成在湘大的家了,一天到晚总是要到“爷爷”家去。师母对我和刘鼎特别关心,水果副食、米油菜蔬时不时地送给我们,饭餐就更不必说了。

从未想到一个孩子有那么多的事。洗衣、买菜、做饭、辅导作业、陪他玩是是“日常工作”,出席家长会、处理他种种“不小心”惹出来的麻烦也不少,再加上偶然的生病、受伤,总之,觉得时间不够用,并且分割得很细碎。每天的日程是:早上7时起床,洗刷、打发他上学、买菜花1个多小时,中午11:20分他放学后开始做饭、吃中餐、收拾清洗到下午1时左右,下午自5时40分他放学后做晚餐、吃饭、收拾、给他洗澡、洗衣到9:40左右,有时作业多,还要到10点以后,其余的时间就是我的学习时间。带孩子读书的一年半时间里,我一身兼任家长、父亲、学生、保姆、学生干部、家庭教师等多重角色,真是身心俱疲。尤其是精神压力特别重,刘鼎期中考试,作文一字未写,英语考了8分,给了我莫大的打击。我担心他的将来。所以不得不在他身上多花些时间,天天中午、晚上、假日补习英语,抽空还要教他写作文。苦心操劳终于有了报偿,他的英语渐渐的有了起色,涨到40多分,50多分,60多分,70多分,作文也逐渐入了门,有几次还作为全班范文上讲台去念。

细碎的时间不利于我思考,尤其不利于我写作,后来,不得不再次调整日程安排:白天除了给刘鼎做饭外,其余的时间用来睡觉,把所有的时间挤到晚上,每天或看书或写作至凌晨4点到5点,早晨任由他自己安排,一次买三天以上的菜。我的论文就是这种状态下写出来的。

写作论文遇到了很多困难,特别要感谢刘老师,这篇论文让他操心不少。我从来没有做个大文章,平时,写三、五千字的散杂文,自由惯了,倒也不难。真的写论文了,许多时候思路滞碍难以下笔,许多时候情绪兴奋芜杂繁乱,又不知从何写起,好不容易写了几千字,又总觉得这样安排不对,那样处理不行,一篇文章如同被风钻打了满身的孔,到处在跑气、到处在漏风!通过多次与刘老师交谈,接受他的敦敦教导后,才明白体悟了一些问题,一次解决一点,一次解决一点,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才慢慢地懂了论文如何写,如何写得扎实、严谨、环环相扣、一丝不乱。至今,刘老师的一些警语格言仍牢记心中:“论文,论文,就是要有论,有论才能称作论文。”“写论文要以论带史,化叙为论。”“任何论文都有一个理论体系,有一个切入口。没有理论作指导的论文,一定不是好论文。”“一篇论文,要有切入角度,要有主要概念、核心观点、逻辑理路……”具体到这篇论文,刘老师在理论体系、逻辑框架、名词术语方面给了我切实的指导,解决了我心中的许多疑难和夹杂不清的问题,在修辞语法角度也进行了一些细致的修改。刘老师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严谨的逻辑思维征服了我,细致、耐心、踏实、认真的治学态度让我深受教益,刘老师正直、敬业、对学生充满爱心、关心学生生活的道德伟岸是我心中永远的丰碑,刘老师朴实、率真的性格也让我感觉很投缘、很亲切。在湘大求学的三年,刘老师给了莫大的影响,不是三两句话说得清的。特别感谢刘老师和师母!

党史点的其它老师也给了我很多教诲。其中,唐正芒老师、熊辉老师、邹华斌老师、张海燕老师,我上过他们的课,也和他们交往比较密切,深深感受到他们知识渊博、思想敏锐、治学严谨、诲人不倦,在学术和做人方面给了我很多教益,在此致谢。

同班同学以及师兄、师妹们也给了我很多的帮助,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在此一并感谢。

最后,我要把感谢和深情留给我的妻子唐杨香。她吃苦耐劳、任劳任怨,送我读书,一人养三口人,一人独自撑起一个家,她受的辛劳和苦楚不可计数,忍受的寂寞和孤单难以言说。妻子,我爱你,谢谢你!

攻读硕士期间,我看了大量的书报、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近50篇文学作品,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考上了国家公务员。硕士生活再苦再累,最终都化成了甜蜜的记忆。在毕业论文定稿之际,我知道同“硕士生活”说再见的日子也为期不远。谢谢你!硕士生活,人生因你而精彩!

研究生入学感言汇总篇五

同学们上午好!欢迎你们加入这个大家庭,今后我们将有3年的共处时光,其中少数直博或考博的还会在实验室度过5年或6年的时间,当然前提是你不要延期。在专题讨论之前,我想先插点题外话。你们想过没有,你为什么要考入我们实验室读研?或者说得更直接一点,你读研的定位是什么?你是仅仅为了拿学历、学位证书?还是打算通过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而成长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合格研究生?为什么要问你们这个问题,那是因为你的定位将决定你在3年中的态度,而态度又将决定你在3年中可能取得的成绩。3年后你所能取得的成绩无疑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你未来的发展。另外,你在3年中的表现还将影响实验室的老师对生源地学生质量的主观判断,你的成绩将会对你母校的师弟师妹们带来某种倾向性的印象。所以,我希望大家在这3年中能展示出你最好、最积极的一面。

你们刚从本科毕业,对于科学研究可能还感到神秘,可能认为搞科学研究的人个个智力超群,对于科学家可能还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仰视。的确,在很多时候,科学研究需要“灵性”,但如果你没有顶尖聪明的脑袋也不要紧,因为现代科学研究已逐渐倾向于职业化、程序化与规程化,在某种程度上你只要按规程办事就可以了,跟聪明与否关系不大。如果你经历了严格的科学研究培训,即使智商平平也依然可以做出可喜的成就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在新生入学时开设十个培训专题的原因之一。

下面言归正传,开始“文献阅读”专题的探讨。我把本次专题讨论的题目定为“文献阅读与科研训练”,内容主要针对硕士研究生,希望对在座的博士新生也会有所帮助。我主要讲三点:文献阅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文献阅读的基本技巧,以及文献阅读需要注意的几点事项。

(一)文献阅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研究生3年需要学习和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礼仪与学术规范,基本实验技能(包括湿、干实验),阅读与写作能力,报告与答辩能力,提炼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在研究生学习、研究过程中,文献阅读是一项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它几乎融汇于研究生培养的各个主要环节,与研究生各项能力的发展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文献阅读能力的培养很重要!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文献?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你也许无法回答全面。其实,我也回答不全,这里我只能根据我多年来的体会简单地谈谈文献阅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大的方面讲,当代科学研究早已不同于牛顿、达尔文时代,从零(空白)建立科学大厦的可能性基本为零,我们从事的每一项研究都只能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如果我们想要在科研上有所建树,我们必须站在巨人肩膀上才行。如果你没有大量文献阅读的积累,你肯定爬不上巨人的肩膀,更谈不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采摘硕果或仰望星空。从小的方面来说,通过读文献可以让你充分了解研究小方向上的历史发展和前沿动态,能粗略判断自己的研究大致处于什么位置。人们常说,基础研究只有第一,没有第二,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每一项基础研究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或多或少都是独特的。如果文献调研不充分,你就无法做出独特的研究。所以,文献阅读的一个作用是避免重复选题,避免重复研究。在研究生期间,文献阅读最直接的.作用是模仿学习,在阅读中仔细体会别人论文的行文思路,既包括语言文字、句式的组织,也包括论文逻辑结构的组织和表达。此外,文献阅读可以体会如何提炼科学问题、如何解决科学问题等,在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等各个方面都能得到最直接的训练。这些就是我对文献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理解。

(二)文献阅读的基本技巧。

下面我简单谈谈如何进行文献阅读。不过,每个人学习、做事的方式和习惯都不完全相同,下面的这些建议不希望你们照搬,我希望你们能尽快建立适合你自己的文献阅读方法和技巧。

对于硕士新生,你们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遗憾的是,我不能给你提供快速提升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的捷径,我个人认为也没有什么捷径。具有四、六级水平不能保证一开始就能顺利阅读专业英文文献,因为专业文献有它自己的特点。掌握一定的专业词汇量、熟悉专业文献的特点,当你翻过这个门槛后,你就会发现专业文献的阅读其实很简单,相比于很多其他类型的英文文章,专业文献的阅读反而更为容易。这个过程你必须自己亲自经历,这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下面给你们提供一些建议,你们可以选择性地采纳。

文献阅读的第一个阶段就是跨门槛阶段,这个阶段你的阅读速度可能很慢,可能无法理解文章的全部内容,不要紧,这是正常现象,你要做的就是坚持去读。不过,我的建议是,刚开始阅读的文献最好是你导师提供给你的经典、高质量的文献,因为开始阅读必然是一种细嚼慢咽的精读,这些文献会给你留下经久难忘的印象,如果文献质量太差会给你造成不良的影响。

当你跨过文献阅读的门槛后,建议你根据不同的目的,对不同的文献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跟你课题直接相关的高质量文献依然要采用精读的方式,对于其他更多的文献,建议采用泛读的方式。泛读就是快速浏览,对文章的重点有选择的进行跳读,泛读的目的就是获取信息,只需知道文章的主要发现和结论即可。对于重点文献要采用精读的方式,精读与泛读的本质差别不在于阅读速度的快与慢,而在于你是否将思考融入阅读过程。精读的主要目的是要把文章的内容真正消化掉,要转化为你自己可以运用的东西。我把精读的方式分为三种,它们包括“验证型阅读”、“挑刺型阅读”和“总结归纳型阅读”。

什么是“验证型阅读”?就是拿到一篇好文章,暂不看文字内容,先把图和表挑出来,你根据图和表的内容想想你来写这篇文章,你会怎么写,包括大的结构框架、组织逻辑,以及如何引入问题,如何进行结果陈述,如何引申出结论等,然后再看作者是怎么做的,反复体会你想的和你看的有哪些不同。当你的想法和作者的雷同程度越来越高,你的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之中越来越高。这种“图表——思索——验证”的阅读对提升思维非常有效。你想,当你做实验后得到的就是几个表、几个图,如果有意识地经过了“验证型阅读”的训练,你就会知道该怎么从更高、更好的角度来写你的文章。同样的数据,有的人可以发10。0的文章,有的人可能只能发5。0的文章,为什么有这种差别?这种差别其实就是在平时阅读文献的过程中慢慢积累出来的。

“挑刺型阅读”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精读方式。挑刺就是找不足,能挑刺说明你不仅消化了文章的内容,而且还能比作者看得更深、更远。很多高档次杂志经常会刊出针对新文章的评论性短文,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挑刺型阅读。“挑刺型阅读”可以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如果你立志于从事科学研究,撰写课题申请书是必须的能力之一。课题申请最重要的就是有新的idea,“挑刺型阅读”可以为你今后从事科学研究的选题提供良好的训练。

“归纳总结型阅读”是一种宏观视野下阅读,是对多个“单”研究的归纳性思考,是对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总结和把握。每个人都可以总结,但要真正总结到位并对发展趋势进行合理、准确的预测却需要很强的能力,一般初涉研究的硕士很难达到这一水平,往往只有同学们常戏称的“大牛”才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但是,我仍然鼓励你们对你阅读过的文献进行尝试性的总结分析,因为大牛不是天生的,也是从研究生开始慢慢炼出来的。我希望你们当中今后也能出几个大牛,让我们老师也沾沾光,万一大牛不行,出几个中牛也可以。

另外,我还有几条建议:

1、泛读与精读相结合。

2、文献数据库与搜索引擎相结合。

3、对于应用研究和部分应用基础研究,还要结合专利数据库。

4、杂志论文与书籍、学位论文相结合。

(三)文献阅读的几点注意事项。

1、高水平的研究基本上都是英文的,所以你们要尽快完成从中文文献到英文文献的过渡。

2、阅读文献的质量与档次决定你视野的深度与广度,精读必须读高档次的文章。

3、不要将第一年课程学习与第二、三年截然分开,文献阅读应始于第一年。

4、注意最新文献与实际实验有1—2年的时间滞后性。

5、忌用文献填充硬盘,不做收藏家。

6、但是,有用的重点文献还是要分类保存,甚至做好总结和记录。

研究生入学感言汇总篇六

来到中山大学读研究生已经半个月了,也勉强做了半个月的新生。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一个新生,而是一个“老生”。因而,我所谓的新生感言就是一个词:“不新鲜”。

第一,环境不新鲜。

首先,对于广东不新鲜。作为一个广东本地人,虽然由于在北京读本科,已经将我改造成半个“北方人”,甚至于刚刚回到广州的时候,还会有点水土不服,需要半天的“倒时差”时间。但是,对于广东的一切依然是那么熟悉和亲切:连绵的夏雨、热闹的大排档、清甜的老火靓汤、运动后的湿汗淋淋……这就是家乡广东的感觉。因而,我对于广东基本上不需要“新生期”,一切就像鱼如江海、鸟飞山林般清新自然。

其次,对于广州不新鲜。虽然家不在广州,但是对于广东的省城还是比较熟悉。从以前给朋友寄信的地址,到后来往返北京广东的中转站,再到广州实习打工,基本上每个阶段都有着广州的印记。尤其记得的是,往返学校途径广州的时候,我基本上都会提前一两天到,然后在广州看看朋友,看看风景,吃吃小吃,呵呵,上下九的小吃还是很不错的,然后再从容地坐火车北上。

最后,对于中大不新鲜。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老师和家长带到中大参观,进行一番励志教育,将来要考这间大学啊!结果,阴差阳错,高考之后去了提前批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与儿时的中大擦肩而过。大学阶段也保持着与中大的联系:中大的东校区、北校区和南校区我都曾留宿过、蹭过饭堂。及至大学毕业,面临选择。虽然身在“帝都”,但“梁园虽好,终非故土”,而且秉承“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加之中大“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极大诱惑,我选择了到中大读研,也算是兑现了儿时的承诺。因而,中大对于我而言,一点都不新鲜,就像多年未见的老友一样,眉目之间尽显亲切。

第二,心态不新鲜。

作为一个“研究僧”,自然每天都要敲学术的木鱼。走过了大学的四年,也明确了自己的选择与方向,面对每天都要敲上几下的“木鱼”,早已是“驾轻就熟”,成为一个十足的老油条。

这是一种很熟悉的生活,每天按照熟悉的作息起床睡觉,按照熟悉的方式方法读书上课,按照熟悉的口味到食堂吃饭,用熟悉的眼光打量走过的美女,甚至连上课打瞌睡的姿势都是那么熟悉,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或许这就是“朝九晚五”的翻版,但这是安静淡然的生活,是适宜读书思考的生活!

这是一种很充实的生活,每天不需要问自己人生目标是什么,不需要问怎么写论文搞学术,也不需要问明天吃什么穿什么。要做的,只是朝着你的方向一步一步前进,只需要你一点一滴地积累。

这是一种很舒适的生活。安静的宿舍、凉爽的图书馆、绿荫葱葱的校园、温和严谨的老师、亲切热情的同学……要说唯一的不舒适,就是九层的宿舍没有电梯啊!

对于这样的生活,我已经明确、已经熟悉,也确实是我所想要的生活。人生之中,能拥有两年这么熟悉、充实而舒适的读书生活,足矣!

第三,感情不新鲜。

来到中大,完全没有“待晓堂前拜舅姑”、“画眉深浅入时无?”的紧张与拘谨。因为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

前面已经说过与中大断断续续的缘分,中大给我的柑橘我始终是一个老朋友,以至于刚刚来到中大的时候,我就想走上前去,跟她说一声:“嘿,我回来了”!

而对于中大的老师与同学,也是很自然地就相处在一块了,似乎不用太长的熟悉期,大家都这么亲切朴实。从叶老师突然爆出的“我,老叶啊”,到喊李老师“飞姐”,再到喊师兄和同学外号,一切都是这么自然而然,无须刻意地经营。

第四,研究的不新鲜。

学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这是一个很长很长的专业名字,以至于往往填表格的时候经常两行都写不下。由其长度,我们可以猜想它的枯燥程度,因为我们通常会说又长又臭的什么什么。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不新鲜的研究。一个是因为高中学的是政治,大学学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等到“研究僧”了,居然还研究这个,可谓是“饱受毒害”、“入木三分”(本人名字有木字)。而且,顾名思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汗,真的不是我在充数字),搞的多是理论研究和文献研究,一眼望去,就能看到其后面暗黄的书页;轻轻一闻,就能闻到阵阵的旧纸书味。

虽然这是一门不新鲜的学术,但没办法,我就熟悉这门,也只好“一条路走到黑”了。再加之,我想要在这不新鲜的学术领域发现一点新鲜东西的野望,我便走上了这条不新鲜的研究之路。

好吧,就这样开始我不新鲜的研究生新生活吧!

研究生入学感言汇总篇七

研究生辛苦的研读在今天终于迎来了入学,在面对校园环境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接下来的日子就希望大家奋发向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xx研究生入学感言5篇精选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20xx级博士生赵鑫,非常荣幸能够作为新生代表,站在这里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20xx级全体研究生新生向各位领导、老师以及为迎接我们到来而忙碌的师兄师姐表达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今天,在这充满希望与收获的季节里,我们怀揣金色希望,向着新的目标、新的梦想发起冲锋;今天,我们拔锚启航,将要从这里铺开我们人生的万里春光。

巍巍农大,百年校史。这里是知识的殿堂,是农业科研的高地。一代代农大人秉承“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在这里拼搏奋进,也为农大取得了一次次伟大成就。校园里的一尊尊塑像;校史馆里的一张张照片,无一不向我们细数着农大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也更散发着她百年名校的厚重底蕴。今天,她扬帆远航正向着建设成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而前进。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选择这里的决心。仰望农大,这里有前辈们栉风沐雨披荆斩棘留下的开拓进取,勇攀高峰的优良传统;这里有扎根一线吃苦耐劳,朴实求是的奋斗精神;这里有能和世界交流学习的学术平台;这里还有先进、齐全的软硬件设施;这里更有着一位位受人敬仰的学界翘楚。而这都会帮助我们汲取知识,成长壮大,让我们可以更加自信的去面对未来的挑战,也激励我们去为农大书写一段段刻上我们烙印的辉煌。

农业是百业之基,农业兴则百业旺。选择农大,不仅是因为她有着令人骄傲的历史,我们更加看到了她在推动国家复兴、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意识到她“以农为本,建设三农”的社会责任。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勤奋学习,磨练自己;我们也要要求自己在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更多地去关注社会、理解农业。我们更要努力锻造自己的科研素养和人格品行,做一名合格的农大人,去践行我们“学农,爱农,服务三农”的誓言。时不我待,即将或已步入研究生生涯的我们应当抓紧时间,珍惜和利用好学校为我们提供的资源与平台,激发自己对真知的渴望和对探索的热情。同时,我也深知科研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我们会忍住辛苦、耐住寂寞、端正态度、知难而上去追寻那风雨之后的彩虹。

同学们,我们就要从这里开启人生又一段绚丽篇章了,让我们“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去发掘、去探索,向着我们的心中的目标和肩上的责任前进。今天,让我们为进入农大而骄傲,明天让我们骄傲的为农大续写辉煌!

最后,衷心祝愿农大的明天更加美好,谢谢大家!

背着行囊,又来到这个校园,西工大,感受周围的一切,发现,一切崭新却又陌生,那一花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一物,都律动着青春激扬又成熟稳重的气息。

校园中,有因充实而洋溢笑容的脸庞,有因忙碌而锁紧眉头的学生;教室里有知识渊博、德学双馨的老师,图书馆聚集了求学若渴的的学生。到处洋溢着积极进取、刻苦专研的学术气氛。研究生的生活从此拉开了帷幕。

没有觉得孤独,也没有了离开大学的怅然若失,因为我这里有热情主动的兄弟姐妹,有了循循善诱、和蔼可亲的导师,有了五湖四海来的学子组成的班集体,还有……生活上,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远到他乡求学,当对家的思念悄悄爬上眉头,没关系,大家彼此安慰,互相关心,便顿觉温暖,仿佛置身另外一个家;学习上,有跨专业读研的同学,基础羸弱,没关系,有导师孜孜不倦的教诲,有同学尽心竭力的帮忙,相信再通过自己的努力便能赶得上。思想上,有时浮躁不稳,没关系,和同学敞开心扉,聊天谈心,便知道目标所在,而变得踏实沉稳。

数月前,跟着导师做毕业设计,我切身感受到研究生不同于大学生,大学时期我们做的事最基本的学习,从书上学习知识,而研究生的重点在于创新,我们不在满足于学习别人的知识,更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创造,再创造。现在社会上流行说研究生出来找工作和大学生没有什么区别,我想正是缺少这种科研和创新精神吧,只有懂得创新的研究生才可以在研究生期间得到正真的锻炼。研究生还应承担很多责任,学习的责任、培养高尚品德的责任、不断追求的责任、做事要实事求是的责任和为国防事业做贡献的责任。而研究生期间学到的东西,不管是知识还是做人的道理,不仅对以后的工作有帮助,更会让自己受益终生。我选择读研究生的目的也在此。

研究生生活开始了,我们面临的是更大的挑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此与各位同学共勉!

来到中山大学读研究生已经半个月了,也勉强做了半个月的新生。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一个新生,而是一个“老生”。因而,我所谓的新生感言就是一个词:“不新鲜”。

第一,环境不新鲜。

首先,对于广东不新鲜。作为一个广东本地人,虽然由于在北京读本科,已经将我改造成半个“北方人”,甚至于刚刚回到广州的时候,还会有点水土不服,需要半天的“倒时差”时间。但是,对于广东的一切依然是那么熟悉和亲切:连绵的夏雨、热闹的大排档、清甜的老火靓汤、运动后的湿汗淋淋……这就是家乡广东的感觉。因而,我对于广东基本上不需要“新生期”,一切就像鱼如江海、鸟飞山林般清新自然。

其次,对于广州不新鲜。虽然家不在广州,但是对于广东的省城还是比较熟悉。从以前给朋友寄信的地址,到后来往返北京广东的中转站,再到广州实习打工,基本上每个阶段都有着广州的印记。尤其记得的是,往返学校途径广州的时候,我基本上都会提前一两天到,然后在广州看看朋友,看看风景,吃吃小吃,呵呵,上下九的小吃还是很不错的,然后再从容地坐火车北上。

最后,对于中大不新鲜。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老师和家长带到中大参观,进行一番。

励志。

教育,将来要考这间大学啊!结果,阴差阳错,高考之后去了提前批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与儿时的中大擦肩而过。大学阶段也保持着与中大的联系:中大的东校区、北校区和南校区我都曾留宿过、蹭过饭堂。及至大学毕业,面临选择。虽然身在“帝都”,但“梁园虽好,终肥土”,而且秉承“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加之中大“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极大诱惑,我选择了到中大读研,也算是兑现了儿时的承诺。因而,中大对于我而言,一点都不新鲜,就像多年未见的老友一样,眉目之间尽显亲切。

第二,心态不新鲜。

作为一个“研究僧”,自然每天都要敲学术的木鱼。走过了大学的四年,也明确了自己的选择与方向,面对每天都要敲上几下的“木鱼”,早已是“驾轻就熟”,成为一个十足的老油条。

这是一种很熟悉的生活,每天按照熟悉的作息起床睡觉,按照熟悉的方式方法读书上课,按照熟悉的口味到食堂吃饭,用熟悉的眼光打量走过的美女,甚至连上课打瞌睡的姿势都是那么熟悉,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或许这就是“朝九晚五”的翻版,但这是安静淡然的生活,是适宜读书思考的生活!

这是一种很充实的生活,每天不需要问自己人生目标是什么,不需要问怎么写论文搞学术,也不需要问明天吃什么穿什么。要做的,只是朝着你的方向一步一步前进,只需要你一点一滴地积累。

这是一种很舒适的生活。安静的宿舍、凉爽的图书馆、绿荫葱葱的校园、温和严谨的老师、亲切热情的同学……要说的不舒适,就是九层的宿舍没有电梯啊!

对于这样的生活,我已经明确、已经熟悉,也确实是我所想要的生活。人生之中,能拥有两年这么熟悉、充实而舒适的读书生活,足矣!

第三,感情不新鲜。

来到中大,完全没有“待晓堂前拜舅姑”、“画眉深浅入时无?”的紧张与拘谨。因为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

前面已经说过与中大断断续续的缘分,中大给我的柑橘我始终是一个老朋友,以至于刚刚来到中大的时候,我就想走上前去,跟她说一声:“嘿,我回来了”!

而对于中大的老师与同学,也是很自然地就相处在一块了,似乎不用太长的熟悉期,大家都这么亲切朴实。从叶老师突然爆出的“我,老叶啊”,到喊李老师“飞姐”,再到喊师兄和同学外号,一切都是这么自然而然,无须刻意地经营。

第四,研究的不新鲜。

学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这是一个很长很长的专业名字,以至于往往填表格的时候经常两行都写不下。由其长度,我们可以猜想它的枯燥程度,因为我们通常会说又长又臭的什么什么。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不新鲜的研究。一个是因为高中学的是政治,大学学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等到“研究僧”了,居然还研究这个,可谓是“饱受毒害”、“入木三分”(本人名字有木字)。而且,顾名思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汗,真的不是我在充数字),搞的多是理论研究和文献研究,一眼望去,就能看到其后面暗黄的书页;轻轻一闻,就能闻到阵阵的旧纸书味。

虽然这是一门不新鲜的学术,但没办法,我就熟悉这门,也只好“一条路走到黑”了。再加之,我想要在这不新鲜的学术领域发现一点新鲜东西的野望,我便走上了这条不新鲜的研究之路。

好吧,就这样开始我不新鲜的研究生新生活吧!

1、研究生阶段是飞跃的阶段,走出青涩,它赋予了我们每个人智慧、理性和成熟。我们为这近三年知识的积累、毅力的锻炼而感到自豪;更为明天的拼搏、事业的成功而充满自信与希望!回想三年前踏入内大校园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当时的我感叹于在钢筋水泥的市中心还拥有如此—片安静祥和的地方。而更让我感到欣慰和幸运的是,我发现在这宁静的大院中还云集着众多的优秀人物,他们的言行举止无处不体现着科学工作者的严谨求实,是我们这些青年人所效仿的榜样。我们在内大学习生活了三年,在这段期间里,我们处处感受得到内大为研究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而所作的巨大努力。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所做的众多高层次的学术讲座给我们带来了思想上的碰撞,营造了很好的学术氛围;精良的图书期刊服务使我们能够更方便地接触到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由研工部和研究生会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也丰富了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2、我们感谢母校!感谢母校馈赠我们知识的力量,培养我们创新的意识,塑造我们独立的人格,给予我们舒展的心灵、自由的思想、做人的美德。正是这些丰厚的收获,让我们在踏入社会的同时多了一份自信,多了一种豪情。我们今天这个隆重的集会,不仅是庆贺毕业,更是新征程的开始。

踏入校门,崭新的生活迎接着我们到来了,我们已经翻开了人生新的一页。“一个人什么时候开始停止学习,什么时候就开始衰老”。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人到了六、七十岁没有衰老,因为他还在努力学习;而有人在十六岁就开始衰老了,因为他已经放弃了学习。我怀着激昂的热情踏上了xxxxxx大学xxxx本科的学习历程,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据老师对学校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的介绍,我了解到大学的学习方式与以前的学习有很大的区别。我校开展的现代远程教育能让我通过现代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对我们不断地获取知识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报电大开始,我就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一定要把尽可能多的时间利用起来进行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处理好工作,生活和学习的矛盾,通过参加《入学教育》培训,解放了思想,树立了新的教育理念,转变了学习观念,提高了认识。从认识提高方面可以理解为社会的进步是知识的进步,也是文明的进步,社会的文明进步是与知识层次高低分不开的。对我来说,是知识层次更进一步了。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有不懂的就请教电大教师,在虚心听取电大老师的辅导后,努力完成作业。一有空就巩固学过的东西。平时应该积极参加电大安排的一切教学活动,按时来电大听面授课,节节不误;按要求来电大上网学习,次次不缺。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小组活动,和同学们在一块研究不懂的问题,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交流学习方法和技巧。回到家里,认真阅读书本的内容,不懂的请教别人。学习是无止境的,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要活到老,学到老,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从领到书的第一天起,我就对所选择的专业,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认真学习各门课程。上述是我通过入学教育所想到的,通过在电大时所学专业课程的学习,会使我思想认识得到提高,人生历程有质的飞跃。

在作业方面,考试时尽量做好,争取取得优异成绩。电大为我打开了一扇学习的大门,教会了我在当今信息社会学习的技能。这次学习是个良好的开端,我一定会倍加珍惜,争取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做一名合格的学生。

研究生入学感言汇总篇八

来到中山大学读研究生已经半个月了,也勉强做了半个月的新生。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一个新生,而是一个"老生"。因而,我所谓的新生感言就是一个词:"不新鲜"。

首先,对于广东不新鲜。作为一个广东本地人,虽然由于在北京读本科,已经将我改造成半个"北方人",甚至于刚刚回到广州的时候,还会有点水土不服,需要半天的"倒时差"时间。但是,对于广东的一切依然是那么熟悉和亲切:连绵的夏雨、热闹的大排档、清甜的老火靓汤、运动后的湿汗淋淋……这就是家乡广东的感觉。因而,我对于广东基本上不需要"新生期",一切就像鱼如江海、鸟飞山林般清新自然。

其次,对于广州不新鲜。虽然家不在广州,但是对于广东的省城还是比较熟悉。从以前给朋友寄信的地址,到后来往返北京广东的中转站,再到广州实习打工,基本上每个阶段都有着广州的印记。尤其记得的是,往返学校途径广州的时候,我基本上都会提前一两天到,然后在广州看看朋友,看看风景,吃吃小吃,呵呵,上下九的小吃还是很不错的,然后再从容地坐火车北上。

最后,对于中大不新鲜。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老师和家长带到中大参观,进行一番励志教育,将来要考这间大学啊!结果,阴差阳错,高考之后去了提前批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与儿时的中大擦肩而过。大学阶段也保持着与中大的联系:中大的东校区、北校区和南校区我都曾留宿过、蹭过饭堂。及至大学毕业,面临选择。虽然身在"帝都",但"梁园虽好,终肥土",而且秉承"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加之中大"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极大诱惑,我选择了到中大读研,也算是兑现了儿时的承诺。因而,中大对于我而言,一点都不新鲜,就像多年未见的老友一样,眉目之间尽显亲切。

作为一个"研究僧",自然每天都要敲学术的木鱼。走过了大学的四年,也明确了自己的选择与方向,面对每天都要敲上几下的"木鱼",早已是"驾轻就熟",成为一个十足的老油条。

这是一种很熟悉的生活,每天按照熟悉的作息起床睡觉,按照熟悉的方式方法读书上课,按照熟悉的口味到食堂吃饭,用熟悉的眼光打量走过的美女,甚至连上课打瞌睡的姿势都是那么熟悉,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或许这就是"朝九晚五"的翻版,但这是安静淡然的生活,是适宜读书思考的生活!

这是一种很充实的生活,每天不需要问自己人生目标是什么,不需要问怎么写论文搞学术,也不需要问明天吃什么穿什么。要做的,只是朝着你的方向一步一步前进,只需要你一点一滴地积累。

这是一种很舒适的生活。安静的宿舍、凉爽的'图书馆、绿荫葱葱的校园、温和严谨的老师、亲切热情的同学……要说的不舒适,就是九层的宿舍没有电梯啊!对于这样的生活,我已经明确、已经熟悉,也确实是我所想要的生活。人生之中,能拥有两年这么熟悉、充实而舒适的读书生活,足矣!

来到中大,完全没有"待晓堂前拜舅姑"、"画眉深浅入时无?"的紧张与拘谨。因为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前面已经说过与中大断断续续的缘分,中大给我的柑橘我始终是一个老朋友,以至于刚刚来到中大的时候,我就想走上前去,跟她说一声:"嘿,我回来了"!而对于中大的老师与同学,也是很自然地就相处在一块了,似乎不用太长的熟悉期,大家都这么亲切朴实。从叶老师突然爆出的"我,老叶啊",到喊李老师"飞姐",再到喊师兄和同学外号,一切都是这么自然而然,无须刻意地经营。

学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这是一个很长很长的专业名字,以至于往往填表格的时候经常两行都写不下。由其长度,我们可以猜想它的枯燥程度,因为我们通常会说又长又臭的什么什么。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不新鲜的研究。一个是因为高中学的是政治,大学学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等到"研究僧"了,居然还研究这个,可谓是"饱受毒害"、"入木三分"(本人名字有木字)。而且,顾名思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汗,真的不是我在充数字),搞的多是理论研究和文献研究,一眼望去,就能看到其后面暗黄的书页;轻轻一闻,就能闻到阵阵的旧纸书味。

虽然这是一门不新鲜的学术,但没办法,我就熟悉这门,也只好"一条路走到黑"了。再加之,我想要在这不新鲜的学术领域发现一点新鲜东西的野望,我便走上了这条不新鲜的研究之路。

好吧,就这样开始我不新鲜的研究生新生活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