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日本人口老龄化及对策论文如何写 日本老龄化的论文(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31 16:39:09 页码:7
日本人口老龄化及对策论文如何写 日本老龄化的论文(3篇)
2022-12-31 16:39:09    小编:ZT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推荐日本人口老龄化及对策论文如何写一

谈前,工厂厂长与中方公司代表达成了价格共同的意见,工厂可以在390美元成交,因为工厂需定单连续生产。公司代表讲,对外不能说,价格水平我会掌握。公司代表又向其主管领导汇报,分析价格形势;主管领导认为价格不取最低,因为我们是大公司,讲质量,讲服务。谈判中可以灵活,但步子要小.若在400美元以上拿下则可成交,拿不下时把价格定在405-410美元之间,然后主管领导再出面谈。请工厂配合。中力公司代表将此意见向工厂厂长转达,并达成共识和工厂厂长—起在谈判桌争取该条件。中方公司代表为主谈。经过交锋,价格仅降了l0美元/吨,在400美元成交,比工厂厂长的成交价高了10美元/吨。工厂代表十分满意.日方也满意。

问题:

1怎么评价该谈判结果?

2.该谈判中方组织与主持上有何经验?

分析:

1.谈判结果基本上应肯定,因为仍处在中高档的价格水平。

2,中方组织上基本成功,主要原因:市场调查较好一—有量有性;分工明确——价格由公司代表谈;准备方案到位——有线,有审,有防。

推荐日本人口老龄化及对策论文如何写二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坐落在南京江东门,是侵华日军集体屠杀遗址和遇难同胞的葬地。

走进纪念馆,步入眼帘的是一座和平钟,上面记载着南京大屠杀的经过。钟的旁边是一个十字架,上面的数字准确地告诉我们日本人在中国犯下罪行的时间。

那悼念遇难者的音乐,使我们的心情变得无比沉重。

走进地道似的入口,上面赫然用中、日、英三种文字镌刻着“遇难者30万”。中文和英文,这容易理解,日文,用在这里,更容易理解。这是一座用日本侵略者屠刀建起的建筑。对于有良知的日本人来说,这是一座日本人耻辱柱。

再往前,面前是一大片鹅卵石,灰黄的颜色,没有生气地横在眼前,占据着大部分空间,这里的每一颗石子都代表死于屠刀下的一个灵魂。30万!!

在鹅卵石上有一棵枯死的树,干干的枝桠无助地指向天空。它好像要向天伸冤,要向日本人表示仇恨。

陵园稀稀落落地走着几个游客,无声的静静的,空中带着说不出的压抑和哀愁。

沿着坡道上行,进入万人坑展厅,隔着玻璃仍清晰地看见里面的累累白骨.有小小的婴儿,小小的头骨,小小的肢体。里面大约有九千余人的骸骨,密密麻麻地堆放在一起,看得见上面刺刀留下的痕迹,看得见子弹穿过的孔洞。一垄黄土吸尽了鲜血,化去了骨肉衣衫,只留下惨白的骸骨证明洗刷不去的冤屈.

我不能呼吸,语言也显得苍白无力.

面对一垄黄土白骨,只有眼泪和愤怒可留.

纪念馆的出口处写着中日和平的套话,我厌憎地看着它.在心底里,我永远不会原谅这个民族,永远不会.

哀痛的南京......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我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而第一位确定茶树学名是一由瑞典科学家林奈和德国植物学家孔采。1950年我国植物学家钱崇澍根据国际命名和茶树特性研究,确定茶树学名为[camellia sinensis(l.)]。

:中国,茶文化,传播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我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而第一位确定茶树学名是一由瑞典科学家林奈和德国植物学家孔采。1950年我国植物学家钱崇澍根据国际命名和茶树特性研究,确定茶树学名为[camellia sinensis(l.)]。

最早发现茶树是在100万年前,在我国西南部云贵高原和四川一带的深山密林中,由不少的原始型的野生大茶树。人类发现茶树和广泛利用茶树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据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这充分的表明,茶出自中国,源于中国,中国是茶的原产地。

(一)茶在国内的传播

中国茶叶的发展和传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战国时期,巴蜀一带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茶区,随着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经过代代相传,饮茶慢慢从局部地区开始逐步普及全国。西汉时,不仅饮茶成风,而且出现了专门用具,茶叶已经商品化;三国时期,崇茶之风进一步发展,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逐渐取代巴蜀地位;到了魏晋南北朝,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茶业的发展,茶已成为日常饮料;唐代是茶业大发展的时期,由于贡茶设置在江南,促进了江南制茶技术的提高,也带动了全国各茶区的生产和发展;宋代茶叶生产空前发展,饮茶之风非常盛行,茶已传播到全国各地,基本上已与当代茶区范围相符;明清,饮茶之风达到高峰,清代后期,茶叶生产由盛而衰;当代,茶叶再现辉煌,茶叶消费开始向多元化和健康方向发展。

(二)茶在国外的传播

茶在国内传播的同时,也不断向周边国家和世界传播。随着商业贸易和中外文化的交流,在南北朝时,我国的茶叶就开始陆续输出至东南亚邻国及亚洲其他地区,种茶、制茶和饮茶习俗,开始由国内传至国外。

唐代日本高僧最澄回国时从中国携带茶籽种植,宋代日本荣西禅师又从我国传入茶籽至日本种植。这些文化交流使者将从中国学到的饮茶习俗带回日本,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扬广大,推动了日本饮茶习俗的发展。后又经日僧南浦昭明将学得中国径山寺茶宴、斗茶等饮茶习俗带回日本,在此基础上改造后逐渐形成了日本自己的茶道。

约在1610年中国茶叶作为商品输往欧州的荷兰和葡萄牙,后传至东欧,再传至俄、法等国。印度虽有野生茶树,但是印度人不知种茶和饮茶,1780年印度引种中国茶籽,之后传播到斯里兰、非洲、南美等地。茶在传播中,“茶”字的音、形、义也随之流传,世界各国对茶的称谓起源于中国,如茶在英语中写成“tea”,是从福建话“茶”字的念法而生。可以说,中国给了世界茶的名字,茶的知识,茶的栽培加工技术,世界各国的茶叶,直接或间接,与我国茶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目前,我国生产茶叶三分之一销往世界各地上百个国家和地区,有50多个国家引种了我国的茶籽、茶树,世界饮茶人口已达20多亿。

我国的茶叶的品种和类别繁多,有各式各样数百种茶叶,为世界茶叶命名和种类最多的国家,这些各色各样的茶类以及再加工茶类是以如下方法命名和分类的。

(一)茶的命名

茶叶命名是茶叶分类的重要程序之一,命名与分类可以联系一起,茶叶的命名和分类有不同的标准和角度。我们走进茶店时,会被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茶所吸引,茶叶也被赋予了无花八门的名称,茶叶名称通常是带有描写性的,名称文雅也是其它商品所不及的。一般讲,茶叶命名的依据,是以茶的形状,色香味和茶树品种、生产地区、采摘时期、制作工艺和茶水颜色不同而命名。其基本原则为:

1、 以茶叶的形状命名。如 “碧螺春”、“雀舌”、“珠茶”、 “竹叶茶”、“六安瓜片”等茶的名字都是根据茶的形状特征为其命名的。

2、 以茶叶色香味命名。如“银毫”、“雪芽”、“雪莲”、“苦茶”、“兰花茶”等茶的名字是取自茶叶色香味而命名的。

3、 以茶树品种命名。如“白毫”、“乌龙”、“水仙”、“毛蟹”等茶名字都是由以茶树品种而命名的。

4、 以产地命名。如 “黄山毛峰”、“西湖龙井”、“庐山云雾”等茶名字都是由茶生产地区名胜山川的特点和地理位置差异为之命名。

5、 以采摘时期命名。如“明前”、“雨前”、“冬片”等茶名字都是根据采摘季节不同而命名的。

6、 以制作技术和茶水颜色而命名,如“炒青”、“烘青”、“蒸青”、“绿茶”、“红茶”等茶的名字是由加工工艺不同和茶叶冲泡成汤后的色泽命名的。。

(二)茶的分类

茶的分类是以制茶的工艺方法为基础,现在茶叶的分类标准也各不相同,难以统一。茶学界对于茶的划分采取了一种综合的办法,将中国茶分为两大类,即基本条类和再加工条类。

1、 茶的基本条类

基本条类,包括绿茶,红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6大类。

⑴绿茶

绿茶属不发酵茶类。它是采取茶树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或者整形、烘干等典型工艺制作而成,成品干茶呈绿色。冲泡之后清汤绿叶,芽叶舒展,滋味清新爽口,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著名的有:“碧螺春”、“西湖龙井”、“六安瓜片”、“信阳毛尖”、“太平猴魁”、“黄山毛峰”等。

⑵红茶

红茶属发酵茶类。它是新鲜的茶叶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工艺制作而成。冲泡之后红汤红叶,茶汤香气高长,滋味醇厚。著名的有:“祁门工夫”、“正山小种”、“滇红工夫”、“宜红工夫”、“宁红工夫”、“川红工夫”等。

⑶青茶(乌龙茶)

乌龙茶亦称青茶,属半发酵茶。它是新鲜的茶叶经过杀青、萎雕、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后制作而成。冲泡之后绿叶红边,既有绿茶的鲜香浓郁,又有红茶的甜醇。著名的有:“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凤凰水仙”、“冻顶乌龙”等。

⑷白茶

白茶属轻微发酵茶。它是经过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制作而成,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成茶外表满披白毫。冲泡之后绿叶红筋,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著名的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

⑸黄茶

黄茶属属于轻发酵茶类是我国特产。它的制作与绿茶有相似之处,不同点是多一道闷堆工序。成品干茶呈黄或黄绿色,冲泡之后黄叶黄汤、香气清悦、味厚爽口。著名的有:“蒙顶黄芽”、“君山银针”、“霍山黄芽”、“莫干黄芽”等。

⑹黑茶

黑茶属全发酵茶。它采用的原料较粗老,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四道工序制作而成,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冲泡黑茶应水温要高煮沸其滋味更佳,冲泡后茶叶黑褐油润,汤色橙黄或橙红、茶味醇厚。著名的有:“云南普洱茶”、“广西六堡茶”、“湖南黑茶”、“湖北佬扁茶”、“四川边茶”、“云南砖茶”等。

2、再加工茶条类

再加工茶类就是用基本茶类中的茶作为原料,进行再加工而成的茶叶。主要包括花茶、紧压茶、工艺茶、非茶之茶。

⑴花茶

花茶是以六大茶类为基础加以各类鲜花窨制而成。所用的花有茉莉花、玫瑰花、桂花等。花茶加工是利用了鲜花吐香和茶叶吸香,茶味和花香融于一体,相得益彰。既保持了浓郁爽口的茶味,又有鲜灵芬芳的花香。冲泡品吸,香味浓郁,茶汤色深,甘芳满口,令人心旷神怡。花茶品种有茉莉花茶、珠兰花茶、玉兰花茶、玳玳花茶、玫瑰花茶、柚子花茶等,其中以茉莉花茶产量最大。花茶既有茶的功效,花香也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裨益人体健康。

⑵紧压茶

紧压茶一般以黑茶、绿茶、红茶的散茶为原料,经再加工蒸压成一定形状而制成的茶叶。它是为了长途运输和长时间保存方便,将茶压缩干燥成为各种形状(方砖状、圆饼状、块状等形状),防止途中变质。紧压茶的多数品种比较粗老,干茶色泽黑褐,汤色澄黄或澄红,茶味醇厚。紧压茶种类有沱茶、竹筒香茶、普洱方茶、米砖茶、黑砖茶、茯砖茶、康砖、圆茶、饼茶等。

⑶工艺茶

工艺茶又名茶工艺品,是选用上等基本条类茶为原料与脱水鲜花经独特的手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精制而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茶不再完全为了解渴,出于保健和精神享受的需要,形态美观,有一定的欣赏性工艺茶脱颖而出受到人们欢迎。各种富有诗意和美感的工艺茶不断涌现,让现代气息扑面而来。如“牡丹绣球”、“出水芙蓉”、“玉衣金莲”、“金葫芦”等工艺茶。

⑷非茶之茶

非茶之茶是指不用茶树叶子制作,但可以像茶一样饮用的各种饮料。市场上非茶之茶非常多,均不属于茶叶的范畴,但它却以保健茶或药用茶的形态出现。我们习惯把当茶饮用的都称为“茶”,不一定非得有茶的成份,它是“茶”概念的一种延申。如菊花茶、罗布麻茶、人参茶、杜仲茶、枸杞芽茶等,它们虽不是茶,但又不能称为假茶,把这些植物叶或茎叶加工成干品后当茶泡饮,这些非茶制品在广义上便成了茶家族中的成员。

推荐日本人口老龄化及对策论文如何写四

同志们:

在全县上下的广泛关注、县四套班子的积极支持和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的直接重视下,酝酿已久、准备充分的县委林业工作会议今天召开了。刚才,肖书记已经为我县林业改革发展指了方向、定了基调,田县长的书面讲话就进一步加强林业工作提了要求,等一会儿曹副书记还要再作强调。为认真贯彻落实几位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下面,我就具体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林业地位的新认识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高度重视林业事业,对于林业作出的四大定位更加科学准确,即:林业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结合发展的当前实际和长远考虑,我认为,林业在富县惠民中必将和必然居于主导地位,同时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中央、省、市和县委把林业工作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地位,这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对多功能林业的要求。,我县林业总产值达1.14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0%。虽然这个比重还很低,但必须承认,林业已经成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撑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我县林业发展还很滞后,森林覆盖率仅有22.62%,三大产业规模才35.2万亩,产量产值上不去,农民从林业上实现的增收不到300元,大林业、小产业、低效益的久困局面还未打破,徘徊、深思过后加快林业发展的时代责任和现实需要当然而然地摆在了我们面前。事实证明,一棵苗子可以养活一个家庭,一个产业可以致富一面百姓,一片森林可以改善一方环境。因此,我们务必充分认识加快林业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定不移地推进林业事业,毫不动摇地加快林业发展,促进全县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关于产业发展的新目标

按照县委的总体要求,到20xx年我们要努力实现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1%以上,林业总产值突破4亿元,林产业发展实现“三个一”的目标,即:林产业总规模达100万亩,农民在林业上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在核桃、花椒主导产业上分别培育或引进1个信誉好、实力强的龙头企业。特别是要做大做强花椒产业,将花椒打造成“一基地、一龙头、一品牌”,即:将培育成为辐射省内外的优质花椒苗供应基地;将花椒培育成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产业龙头;将花椒真正打造成为驰名省内外,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吸引力的特色品牌。

(一)做好林产业发展规划。一是天保工程要抓紧规划。进一步完善天保一期工程图纸、技术档案资料,做好项目储备工作,争取纳入国家天保二期工程建设重点区域。巩固前期退耕还林成果,抓好补植补造,确保通过国家级检查验收,并继续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积极争取把我县重点生态脆弱区、重要生态区和24万亩25度以上的陡坡地全部纳入和实施退耕还林。同时做好全县干热河谷、岩溶地区18条河域14.49万亩石漠化治理的前期工作。二是“三大产业”要科学规划。今年8月底前重新调整完善“三大产业”规划,在海拔1200米以下重点发展花椒,在1200米至米一带重点发展核桃,在细沙、桧溪、团结、青胜等下半县乡镇优先发展竹子。在核桃产业上,20xx年至20xx年要新发展25万亩,每年新造5万亩,20xx年至20xx年新发展10万亩,每年新造2万亩,到20xx年全县核桃产业面积达到43万亩,今后至少稳控在40万亩的水平。在花椒产业上,20xx年至20xx年每年新发展2万亩,到20xx年全县花椒面积确保达到37万亩,力争达到40万亩。通过今明两年的努力打造和积极准备,我们计划于20xx年首次举办“中国·云南·花椒节”。在竹产业上,至20xx年新发展竹子3万亩,每年发展0.5万亩,20xx年至20xx年发展6万亩,每年发展1.2万亩;到20xx年全县竹林面积达到20万亩。三是中低产林改造要早作规划。将中低产林与天保工程、三大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及早拿出实施计划,积极储备项目并及时上报审批,最大限度地争取改造资金投入产业发展。

(二)加快林产业建设步伐。围绕上述规划目标,今年全县林产业面积要实现40万亩的目标,林业产值要达到1.3亿元,农民从林业上实现人均增收300元以上。要按照集中推进、连片打造、规模化发展的总体思路抓产业发展,从今年开始实行任务与职责挂钩,通过考评兑现奖惩。今年的产业发展要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新发展核桃5万亩。其中,青胜乡2500亩、大兴镇5000亩、马楠乡5000亩、桧溪镇7500亩、溪洛渡镇10000亩、黄华镇10000亩、莲峰镇10000亩。县林产办要在6月底前完成施工作业设计,各涉及乡镇要在11月底前组织群众完成打塘整地,确保20xx年3月底前全部栽植结束。二是着力打造花椒基地。一方面,要在码口、大兴、黄华、务基、莲峰、桧溪6个乡镇抓好样板建设,分别建核心区500亩以上,示范区亩以上,功能辐射区10000亩以上,在提升示范效应的同时,为“中国·云南·花椒节”提供看点。另一方面,今年要在溪务、务黄公路沿线新发展花椒1万亩,其中:务基乡3000亩(含500亩新建示范板样基地)、黄华镇7000亩(含亩新建示范板样基地)。此项工作务必于5月底前做好作业设计,6月份集中宣传发动,7月初开始实施,9月底栽植结束。今年没有新发展任务的其余几个乡镇,要把工作重心放在花椒园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改造上来,抓住7个关键环节,着力打造核心区和示范区。要组织乡村组干部入户宣传做通群众工作,在花椒丰收过后紧接着修枝打茬,加快矮株适植改良步伐。三是抓好绿色竹林长廊建设。在下半县乡镇的适宜区域特别是电站专线、公路沿线大力发展竹产业。最近要与沐川方面作好一次对接,并计划于10月份在团结乡召开一个竹产业发展现场会议,明确分解任务给乡镇,动员和推广大户承包造林,连接公司基地和农户,迅速掀起一轮造竹热潮。县林业局和涉及乡镇下来认真做好筹备工作。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项目实施务必从严把关,重点是栽植前的准备关,即按规格打塘、施肥等;苗木质量关,即苗要正宗,见塘发苗;管理规范关,做到技术指导跟得上,群众思想跟得上,中耕管理跟得上,力争新造一亩成活一亩。

(三)加快退耕后续产业发展。认真搞好11800亩巩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其中:种植华山松1500亩,落叶松4000亩,核桃4500亩;在退耕地以发展云木香、当归、三七草本中药材为主的林下种植1800亩。同时做好因旱受灾的4万亩退耕地的补植补造。在进度要求上,6月底完成中药材的整地种植;7月底完成华山松造林工作;10月底完成日本落叶松、核桃打塘整地工作,12月底全面完成造林任务。要切实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补助,努力扩大沼气池和节能灶的覆盖范围。

(四)加强天然林和公益林的保护管理。一是要加强天然林的保护管理。组织实施好中央扩大内需第四批建设项目,即人工造林1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任务,对因旱灾受损的新造公益林地块1.5万亩进行补植补造。二是要加强重点水源林的保护管理。今年要把二龙口新造林项目抓紧抓好,县林业局要在苗木质量、实施进度和技术规格方面重点把关,并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批拨资金,坚决防止随意支付和违规使用。三是要加强公益林的保护管理。公益林补偿工作涉及全县92138户农户,每年近1000万元的国家投入,必然倍受关注。按照省、市要求,为认真组织实施好全县128万亩省级公益林和32.08万亩国家级公益林补偿工作,林业、财政部门和各乡镇必须切实做好基础工作,对公益林补偿进行张榜公示,并于5月底前将公益林补偿资金兑现到林农手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所以大家要继续发扬林改工作精神,深入乡、村、组集中开展工作,建立完善各类档案资料,同时认真做好禁、限伐协议的签订工作,林业局要与莲峰林场、集体组织签订管护责任合同,村委会要与农户签订管护责任合同,进一步明确和细化管护双方的责权利。

三、关于林业改革的新任务

(一)深入推进林改工作。一是做好查缺补漏工作。6月底前对主体改革中误勘、漏勘的宗地进行核查和完善相关资料。二是做好发证后有疑问宗地的复查工作。主要针对发证后,群众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核实,有问题的要重新勘界和完善相关资料。三是做好林改档案移交工作。按照林改档案归档要求,认真落实“三级四类”归档,完成两套纸质台账。四是县林改办要编制好配套改革实施方案,林业部门和信用联社要积极研究,借鉴江浙一带的先进做法,制定出一个可操作性强的具体办法,进一步规范集体林权流转,使林农手中的林权证真正有价值,既可用来作资产抵押,也可用来作贷款担保,还可用来作产权交易。

(二)加强木材采伐管理。从今年起,林木采伐严格实行伐前设计、伐中监督、伐后验收的操作规程。所有林木采伐设计、伐后验收均由县林业局组织实施。国有林木采伐由县森林公安局负责伐中监督,属集体、个人的林木采伐由各乡镇负责伐中监督,乡镇林业站做好技术服务。非林地上的林木采伐不纳入采伐限额管理,凭村委会证明,经乡镇林业站核实认可后进行采伐。

(三)提高行业服务水平。要将林木采伐、林地使用、植物检疫、木材经营加工、种子经营等17项林业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纳入县政务服务中心服务范畴,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要不断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采取“一卡通”形式对林农进行补助。做好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尊重历史、照顾现实、依法处理”的原则,坚持“一杆子”工作法,确定专人负责,并限期答复。

四、关于资源保护的新要求

(一)森林防火要抓紧。2月8日以来,我县召开了4次森林防火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近期,大部分乡镇均有一定降雨,部分乡镇对森林防火工作思想上有所松懈,容易造成麻痹大意,可能会在今年森林防火最后时期出现问题。因此,一定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各乡镇于5月15日前对本辖区进行一次森林火灾隐患再排查,确保检查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二是月底前开展一次森林防火宣传活动,确保宣传横向到底、纵向到边。三是6月15日前各乡镇要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继续强化火源管理,对重点林区、重点村组和森林火灾高发区要设关堵卡,严防死守,确保不发生森林火灾或火情。四是严格执行今年县政府制定出台的一系列办法措施,严格兑现奖惩。

(二)资源管理要加强。进一步规范征占用林地审核报批程序,对溪洛渡电站、县境内的小水电开发、黄码还建公路等建设的合法征占用林地,要积极协调、指导做好报批征占用林地相关手续,主动做好跟踪服务,切实维护正常林业生产秩序和林业经营者合法权益。县森林公安局要强化依法行政,深入开展“三基”建设,全面提高综合执法水平,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加强木材流通领域管理,维护林区秩序,严厉打击无证运输、乱砍滥伐等破坏森林资源和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的行为。

(三)防治工作要到位。要按照“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工作方针,坚持“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搞好全县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预报工作,以及种苗、木竹材及其产品的检疫工作。重点做好华山松防护林病虫鼠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同时搞好花椒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在全县花椒主产区进一步开展花椒蚧虫锈等病虫害综合治理的技术培训和科技推广,在大旱之年确保椒农不因病虫害而减产减收。要加强核桃锯巨锹甲、天牛病虫害防治工作,搞好核桃病虫害的调查和技术培训,在核桃主产区开展试验示范。从本月开始至10月底,要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利剑”云贵川渝藏森林植物检疫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对林木种苗及木质包装材料等进行重点检查,规范检疫执法行为和检疫管理秩序。

五、关于林业保障的新举措

(一)提升影响效应。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广泛宣传林业法律法规,加大林业科技指导力度。针对林改后林业经营主体多元化、经营形式多样化、林权结构分散化的新特点,坚持“群防群治、联防联治”原则,以互助、互惠、互利为基础,引导村民制定以预防森林火灾、防止乱砍滥伐和病虫害防治为主要内容的森林管护村规民约,增强村民护林防火和保护森林资源的自律意识及管理水平。广泛宣传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和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强执法宣传,使全社会了解林业、理解林业,参与、支持林业改革发展,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推进中低产林改造,促进林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二)严格种苗把关。林业局要进一步强化林木良种培育,提前做好造林所需苗木的准备工作,保证县内各项工程造林用苗,认真抓好苗圃建设,严把种苗质量关。重点做好核桃采穗圃建设和核桃、嫁接花椒的苗木培育工作,为加快推进林产业发展提供苗木支撑。基于适宜性和挂果率等多方面的考虑,在今后的苗木选择上,核桃苗、花椒苗均要以本地嫁接的优良品种为主,竹苗要以本地慈竹、苦竹、硬头黄分兜苗为主,不得盲目引种、四处进苗。要强化县级种苗站、种苗质量监督管理站、森防站和林政稽查队职能,严格执行“一个规定、一个标准、一个价位、一个原则、一个制度”的种苗采购原则,确保操作透明。

(三)强化林业保障。县委、县政府决定从今年起,每年县财政预算安排100万元作为林产业发展资金,主要用于引进优良品种、开展科技培训、兑现责任奖励和林产业发展工作经费等,同时明确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30万元森林防火工作经费,溪洛渡、向家坝电站建设的森林植被恢复费返还款今后主要用于林产业发展。空前的支持力度充分体现了县委、政府对林业工作的重视程度。林业、扶贫、农开等相关职能部门也要千方百计向上级争取林产业建设发展资金,金融机构积极向林产业放贷资金,整合投入到林产业的集中打造和规模发展上来。

(四)加强基础建设。一是茂林镇、伍寨乡天保管护站5月底前完善各项手续,6月底前由县林业局组织施工单位议标,按发包方式签订修建合同,7月初动工建设。二是溪洛渡镇、码口乡的天保管护站必须于8月底前完善各项手续,9月份组织发包,力争10月初动工建设。三是县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县森林公安局涉林事件应急处突营房建设,8月底前必须完成规划设计,9月份组织招标,10月实施“三通一平”工程,力争20xx年底前全面竣工。

六、关于林业队伍的新形象

当前,我县林业系统干部职工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宗旨意识不强,工作方法简单,自身学习不够,素质有待提高、心浮气躁不干事等等问题。应当引起足够重视。要按照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切实达到“四个要求”,即:端正职业理念,勤于学习提高,恪守爱岗敬业,依法文明办事。

同志们,林业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千秋的基础性工程,做好林业工作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谱写林业发展新篇章的时候到了。抓住难得机遇,加快林业发展,需要我们多些思考、少些轻浮,多些实干、少些空谈,多些坚持、少些折腾。认准了就干。在作好长远打算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下好脚下功夫。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的生态文明不再遥远,产业前景最是看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