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精选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20:45:54 页码:13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精选12篇)
2023-11-18 20:45:54    小编:ZTFB

科学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工具和方法。一个完美的总结应该简洁明了,重点突出,着重强调关键的成果和收获。这些总结范文有不同主题和领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和参考。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篇一

摘要:煤炭企业大都具有规模庞大、机构臃肿的共性,如果能够适时引进“非核心业务外包”的管理方式,对企业发展将大有裨益。

关键词:人力资源外包;煤炭企业;现状与问题。

最近几年来,我国煤炭企业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一方面,企业要摒弃旧的计划经济时期的运管模式,打破“铁饭碗”,打破“大锅饭”,淘汰落后的“平均主义”的思想观念,转而建立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创新管理为驱动力的新的经营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当前的煤炭企业又正面临着经济“新常态”下国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企业需要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三去一降一补”方面全力予以配合和支持,限产转产、转岗分流、转型发展等等一系列问题正摆在企业面前,亟待解决,因而当下的煤炭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的局面是十分严峻的。

煤炭企业要扭转当前的困难局面,摆脱困境的束缚,早日实现转型发展,早日走上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经济道路,首先就需要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做出创新和改革,因为在所有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当中,“人”永远都是居于第一位置的生产力,解决了“人”的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企业创新发展的问题。在此,煤炭企业若能适时地引进“人力资源外包”的管理方式,这对于正处在困难时的企业来说,不失为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重要举措。

1人力资源外包现状简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一步步深入,随着大批的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在国内的快速建立和发展,西方国家中先进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法开始在我国国内陆续被推广开来,此时的中国企业正跃跃欲试地尝试和思考着如何由传统的人事工作转向具有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外包”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也正是在这一时期逐渐浮出水面,成为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创新转变之中的大方向。

据有关部门对我国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情况的调查显示: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花费在非核心事务性工作上的时间占到了其总的工作时间中的63%,而与此不协调的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花费在企业战略性核心工作上的时间却只有总的工作时间的30%左右,并且,相关调查还显示:约有59%以上的企业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可以提高现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质量,约有55%左右的企业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比较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这些参与调查的企业几乎是普遍的认为,通过运用人力资源外包的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降低企业的内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所谓“人力资源外包(humanresourcesoutsourcing)”,早期起源于上个世纪世纪70年代的美国,当时的大致意思是说: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对企业战略性核心工作的管理方面,而把那些复杂繁琐的一般性事务交由社会服务机构去完成,这就是“人力资源外包”这一概念的最初起源,按照现在的通俗说法就是“外部寻源”,即企业可以借助外部的力量来帮助完成企业内部非核心的一般性工作。这些非核心的工作诸如薪酬管理、人事档案、社保统筹以及培训、交流、学习、继续教育等等。由于借助人力资源外包的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增强企业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的能力,因而对于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的煤炭企业来说,如果能把这种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引入企业内部,那么对企业的转型发展无疑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人力资源外包存在的问题。

虽然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管理服务是一种先进的模式和理念,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但是在我国毕竟起步较晚,还是新生事物,还需要假以时日完善和发展,因而其存在一些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第一是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的内容单一。

一般来讲大多以提供基础性服务为主,比如代办劳动用工证、代理合同签订、帮助推荐人才、协助录用备案、规范档案管理以及技术职称的申报、评定、跨地区人才的招聘和劳务纠纷的代理等等。这些工作内容简单,技术含量低,具有很大的交叉性。第二是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的专业性社会机构比较少。在目前的具有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社会机构中,大都具有非专业的性质,即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只是其日常工作中的一项或者一部分,是兼职或者是兼顾,而不是全职的、有专业性和针对性的。比如人才招聘市场、档案托管机构、社保缴纳部门以及形形色色的人才交流中心等等,都具有这方面的职能而又都不全面。第三是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的社会机构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

虽然这些年我国的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机构发展迅猛,但是与之相关的专业性的教育培训工作却没能跟上,很多从业人员都是半路出家,用非所学,或者说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干边学,给行业自身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参差不齐和专业化程度的不高,使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被削弱了很多。第四是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的社会机构服务的对象覆盖范围还比较窄。

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融合和多元化经济的逐渐兴起,使得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在各个行业都有着需求的存在,但是在实际的社会服务机构所愿意提供的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中,却只在一些项目性工作较多的行业才具有广泛的合作意向和合作基础,比如在金融和市场营销等行业。此外,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在一些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当中的发展情况也比在国内企业要好,这一方面是观念的因素,另一方面也有体制的因素,从这个层面上看,社会服务机构尚需其在人力资源外包服工作中进一步拓宽其服务的范围。第五是社会公众对企业人力资源外包服务认识的不同和评价的不一。

在我国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中,执行的是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中的人事管理工作基本体现出的是上下级式的垂直管理关系,各个企业的人事管理部门也是各自为政,缺少沟通与交流,更不会与外部社会服务机构合作,因此,他们中难免会有一些人对本企业的人力资源外包工作产生抵触情绪,觉得把自己企业的工作交给别的企业去做是对自己企业工作能力的不信任,是对自己企业员工情感的伤害,因而他们就会对这种外包式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做出负面的评价,当然这其中也会有一些开明人士和有识之士以及一些有预见力有远见的人士,他们会对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工作给予客观中肯的评价。此外,在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具有违法性质的企业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机构,或者是企业的资质不全,或者是从业人员不具备资质,这些违法机构游离于专业与非专业之间,徘徊在合法与违法之间,打着市场短缺的“擦边球”,给本就不完善的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市场的正常经营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工作在我国受到了很多大型企业集团的欢迎和响应,而且也确实减轻了企业在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方面的负担,提高了的企业的运行效率。但是也不能因此轻视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虽然不能阻挡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社会化的大趋势,但是在短期内还是会给企业带来诸多的不利影响的。因此,对于正处在转型发展期的煤炭企业来说,既要看到人力资源外包中存在的问题,又要看到人力资源外包对于企业降低内耗、摆脱琐碎事物困扰、轻装前行的重要推动作用,以便在适当的时机、以科学的方式引进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促使企业早日减负脱困。

参考文献:

[1]杨皖苏,徐传鑫。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问题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05)。

[2]曾明星,邹承辉。略论人力资源外包管理[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1)。

[3]李洁。基于企业价值的人力资源外包决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篇二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胜利,必须重视人才,加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本文主要是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进行分析研究,希望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增加经济效益。

经济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被认为是现代企业的四大发展资源。其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这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者眼中的一个共识。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人力资源是所有经济资源中使用效率最低的资源。如何有效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源日益成为现代管理学最前沿、最具应用价值与发展潜力的课题。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的发展有赖于人才战略,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变革。目前,我国处于社会整体转型阶段,如何结合我国历史、政治与文化的独特性,开创出一条独特的符合我国国情的人力资源管理途径,由传统的人事管理组织模式向现代化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转变,是一个迫切性的研究课题。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政策制度和管理实践,以吸引、保留、激励和开发员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潜能,进而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时效性、增值性、可变性、社会性和可开发性。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是一个现代企业长远发展的必要因素。

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竞争激烈,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只有拥有高素质人才,才能够不断增加经济效益。然而,我国很多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由于经营不善,造成人才的大量流失,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现代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其关系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为企业培养优秀的人才,优化各种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核心,是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重要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可以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胜利。优秀的企业人力管理可以帮助提升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人才的创新能力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基础。如果没有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企业就不能长久发展。只有当人力资源创新的特性得到市场认可的时候,人力资源才能由潜力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

2.有利于企业品牌优势的确立。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为员工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优秀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注重树立企业形象,注重提高员工素质,从而提高企业服务和质量,塑造企业品牌形象,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3.关乎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制胜的法宝,关系着企业的成败。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提供人才保障。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企业人力资源是企业的一笔长期的财富,增加企业的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人才和知识的竞争,人力资源及其创造力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根源。

企业要把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企业管理中应充分意识到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重要性,把人力资源管理纳入到企业长远发展战略与整体规划中来。企业还应树立起人力资本的本位观念,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观念的转变才能使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全部管理的一个有机统一部分,让重视人才成为企业管理者的习惯行为。这样企业的长远发展就有了坚实的智力保障。

(二)加强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发,促进企业发展。

人力资源是企业所有资源中增值潜力最大、最具有投资价值的资源,而员工培训是企业所有投资中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战略性投资,故在完善的人资管理体系中要重点开发与培养人力资源,因为它不但为员工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企业也由于员工技能的提高而得到长远发展,进而员工又从企业发展和自身努力中获得收益,如此双赢的局面,更利于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效益。

(三)注重企业员工的技能培训。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篇三

准考证号:000000000000。

姓名:xxx。

联系方式:139xxxxxxxx。

指导老师:xxx。

完成日期:20xx/x/xx

目录。

一、概述??????????????????????????????2。

(一)引言?????????????????????????????2。

(二)员工忠诚度的含义???????????????????????2。

二、员工忠诚度在企业中的作用????????????????????3。

(一)建立人才体系的良性循环????????????????????3。

(二)维护员工与企业组织之间的稳定关系???????????????3。

(三)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3。

(四)保障员工工作绩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4。

(五)利于企业长期战略的部署和执行?????????????????5。

(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5。

(七)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创造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6。

三、影响企业员工忠诚度的因素????????????????????6。

(一)物质基础――薪酬福利制度???????????????????6。

(二)思想观念的变化????????????????????????6。

(三)企业的管理制度????????????????????????6。

(四)企业的人才激励机制??????????????????????7。

(五)企业文化的建设????????????????????????7。

(六)企业的发展潜力????????????????????????7。

(七)市场化人才的竞争???????????????????????8。

(八)领导的管理艺术????????????????????????8。

(九)员工个人因素?????????????????????????8。

四、企业提升员工忠诚度的措施????????????????????8。

(一)完善的薪资福利制度是维持员工忠诚度的物质基础?????????8。

(二)培养企业员工患难与共的企业价值观???????????????10。

(三)建设企业的各项制度,建立长效的用人机制????????????10。

(四)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企业提升员工忠诚度的重要手段???????11。

(五)加强“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不断建设??????????????12。

(六)让员工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去,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13。

(七)加强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沟通技巧,体现领导的个人魅力??????14。

(八)企业关注员工的心理变化,并及时做出应对????????????15。

五、结束语?????????????????????????????16。

参考文献????????????????????????????16。

企业如何提升员工的忠诚度。

一、概述。

(一)引言。

员工忠诚度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只有在员工的招聘期、供职期、离职期、离职后几个环节努力维持、提高员工忠诚度管理的技能,保障价值员工能力的发挥、提升,才能保证企业对员工忠诚度的有效管理与维持,从而稳定企业发展的根基。

面对市场经济人才化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如何培养人才团队,并且稳固军心,已经成为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难题,随着社会人才流动自由度的不断加深,降低员工离职率,是企业控制人力资源成本的重中之重。因为,对企业而言,员工便是企业的根基,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如果企业员工忠诚度不断降低,也就意味着企业的内部发展失去了根基,失去了较为优势的内部环境。面对员工高离职率的今天,企业不得不认识到员工忠诚度对企业产生的重要影响,系统的掌握影响员工忠诚度的相关因素,落实提升企业员工忠诚度的相关措施。本文从员工忠诚度对企业产生的重要作用,到影响员工忠诚度的一系列因素,系统的分析并阐述了企业在多个方面如何提升员工忠诚度的具体措施。

(二)员工忠诚度的含义。

企业员工的忠诚度,并不仅仅是指面向个人或团体的忠诚,而是忠于一系列某个企业据以长期服务于所有成员的各项原则。员工忠诚可以带来高效率、高效益、低成本,这本身即构成企业的竞争力;员工的保持率、高士气构成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员工工作的自觉性也能于潜移默化中体现企业的实力。因此,忠诚就是竞争力。

既表现为员工的道德操守,又体现出企业与员工的契约关系。没有员工的忠诚,就没有企业的向心力与竞争力,就没有了以契约关系为内容的现代企业制度。

员工忠诚分为两种类型:主动忠诚和被动忠诚。主动忠诚是是一种高水平的忠诚,是员工主观愿望上对企业的强烈忠诚。被动忠诚是一种低水平的忠诚,不是一种心甘情愿在企业工作,而是受于外在因素而不得已在企业工作的被迫忠诚。因此,企业需要培养与提升的是员工的主动忠诚度,以下所探讨的企业如何提升员工的忠诚度都是指提升员工的主动忠诚度。

二、员工忠诚度在企业中的作用。

(一)建立人才体系的良性循环。

企业员工忠诚度的不断提高,不仅增加了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感和工作信心,也稳定了员工队伍,也为企业的发展创建了较为优势的人才环境,是人才开发的有效保障。员工忠诚是人才管理的基本点,是维持与扩大企业人才队伍的中心要素。事实证明,往往有较高员工忠诚度的企业,不仅表现在员工的低离职率,更表现在其人才竞争力的优越性。因为,企业员工忠诚度的提升,有利于加强与维护企业人才体系的正常运行与良性循环,避免人力资源的冗余与浪费,从而控制好人力成本,为企业人才的供需提供优秀的人力资源,从而推动企业的市场战略发展。

(二)维护员工与企业组织之间的稳定关系。

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员工个人常常会根据自身的主观意愿,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追求自己的个人职业理想,因此,企业人才的流动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化的普遍现象。这样便造成企业员工忠诚度的不断下降,破坏了员工与企业组织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不仅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也阻碍了企业发展战略的步伐。为此,企业只有提升员工的忠诚度,构建依赖和真诚雇佣关系,才能不断稳定员工与企业组织的稳定关系,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推动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

(三)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员工忠诚度,通俗的说,可以表现为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忠诚度降低了,便会产生员工离职现象,引发企业员工的流失。为此,企业方面,企业为了保障各岗位人才的到位,必然要重新进行一系列人才招聘程序,并投入培训成本,这不仅给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增加了额外的负担,而且也会间接损失企业的机会成本,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新员工方面,新进的员工需要一定的适应期,对于企业与个人产生了一定的闲置时间,而且也可能因为不胜任这份工作而选择主动放弃,从而会使企业形成置换成本,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因素。

从这些可以看出,企业提升员工忠诚度,不仅可以节约人力资源成本,稳定企业人才队伍,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并且,在推动企业经济效益方面发挥微妙的作用。

(四)保障员工工作绩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员工的热情高涨在企业发展中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他们作为企业的一部分,是企业发展的根基。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员工忠诚度每提高5%,客户满意度也能提高1.3%,进而企业的销售额能增加0.5%,以明确的数字表明了员工忠诚度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员工忠诚度给企业经济效益带来的客观影响。

1、企业有较高的员工忠诚度,大大激发员工在工作上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力,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潜质,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员工工作绩效,也为企业提高了美誉度,降低员工流失率,合理控制好企业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稳定企业的顾客群,并吸引潜在顾客的到来,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企业有较低的员工忠诚度,易使员工失去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马虎工作,消极工作绩效,失去了推动企业发展的工作热情,随着企业员工流失率的不断增加,企业成本的不断上升,企业的美誉度也严重受损,给企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滞后,不仅企业利润在减少,企业的顾客也随着顾客满意度的不断下降而不断减少,使企业发展内外受创。

因此,当今企业只有重视员工忠诚度与企业经济效益的相结合,不断提升本企业的员工忠诚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才能为企业的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而创造有利的竞争优势。

(五)利于企业长期战略的部署和执行。

企业的发展第一文库网作为一种长期的战略,需要走好每一步,然而各种战略的执行都需要企业员工拥有较强的执行力。企业员工的忠诚,有利于贯彻和执行企业既定的战略方针,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与成本的不断降低。如果企业的员工忠诚度在降低,势必造成企业用人的风险,在战略执行上稍有闪失,便会给企业带来意外的损失,致使企业陷入步履维艰的境地。为此,企业提升员工忠诚度,不仅是企业发展的责无旁贷,也是推动企业战略部署和执行力的关键。

(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人才资源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健康成长的必要资源!一流人才造就一流企业,21世纪企业发展更多依靠人才推动!持续发展的人才带给企业更新的创造力、更高的绩效以及企业应对竞争时代有能力保持的更广阔视野。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员工忠诚度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障。较高的员工忠诚度,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力,提高企业竞争的人才优势,为企业发展开辟出宽阔的道路。相反,较低的员工忠诚度,会使企业员工人心涣散,降低员工工作绩效,影响企业经济效益,造成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人才优势转变为劣势,破坏企业的发展大计。

(七)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创造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

无论是大型的国企,还是小型的民企,企业形象作为企业的又一无形资产,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无形资产除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划与努力,更多的要靠员工的勤于奉献和较高的工作效率,企业员工忠诚度的不断提升,对内创造良好的内部发展的稳定环境,对外树立团队形象,创造工作价值,更好的服务于广大顾客群体,形成顾客对企业较高的满意度,为企业的品牌形象价值产生深远的影响,推动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深化。

三、影响企业员工忠诚度的因素。

(一)物质基础――薪酬福利制度。

作为员工自身发展与需求的物质基础,企业的薪酬福利制度是影响员工忠诚度的一个客观载体。没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制度很难受到员工的“关注”,并可能导致员工流失,降低企业的员工忠诚度,但是,较高的工资水平也并不一定会产生员工的高忠诚度或较低的员工流失率,员工忠诚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企业的薪酬福利制度只是参考因素之一。在各种类型的企业与行业中,薪酬福利制度的合理性分布的很不均衡,这是企业提升员工忠诚度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二)思想观念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加深,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不再以领导的旨意为自己的思想;以个人发展为主旨,追求个人经济利益,寻求更多的人生体验;不再满足于做企业的员工,而希望自己当老板;不再“从一而终”讲究“树挪死,人挪活”,在流动中觅机遇,于变化中求发展。

除此之外,商品经济加速了社会财富的积累,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激起了人们对金钱的渴望。人们不仅为生计而奔波,他们还想拥有自己的汽车、房子,要为自己准备医疗费、养老金,也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良好的出身。如此诸多的欲望,使得金钱在人们的眼中愈加珍贵驱使人们为此不惜逾越道德。

(三)企业的管理制度。

后是基层管理,即业务处理的过程管理。企业管理制度的定位不能仅仅源于管理者的主观期望,它必须得到管理制度约束的对象――广大员工的认同,与员工的利益和期望相适应,这是根源于管理制度的设计预期和执行成本必须紧紧依赖员工的认同这一理念。好的企业管理制度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推动企业的发展,没有得到广大员工支持和理解的企业管理制度,再怎么完善也是很难以去执行的,势必会不断的降低企业的员工忠诚度。因此,只有消除了员工中存在的制定制度是对员工的“威胁”的情绪,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制度设计的目标。

(四)企业的人才激励机制。

企业的人才激励机制旨在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创新力,推动企业的发展,优秀的企业人才激励机制,不仅可以增加员工的工作激情与创造力,更能促进员工认可企业文化,保持与企业价值观的高度统一,提升企业员工的忠诚度,发挥企业人才激励机制在全体员工中的推动作用,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与进步。

(五)企业文化的建设。

优秀的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的和谐文化发展观,注重企业发展与员工自身发展相结合,这样才能保证员工满意度的不断增加。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员工忠诚度维持与发展的环境所需,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塑造员工优良的人品和职业道德,拓展员工的职业理想,促使员工提高自我修养,把个人利益与企业集体利益相结合,形成息息相惜的集体主义荣辱观。

(六)企业的发展潜力。

据专家调查,企业发展潜力作为影响员工忠诚度的因素之一获得了最高认可率,回收的有效问卷中有76%认为企业的发展潜力是影响员工忠诚度的因素。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低层次需要满足以后,就不再是一种激励力量。员工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满足以后,他们就会更加注重自己发展性需要的满足。故其对企业的发展尤为看重,并渴望自己能与企业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激情。若企业能提供有效培训和设计良好的晋升通道,会让员工始终感觉到自己在企业有发展空间,从而愿意长期留在企业并积极为企业发展做贡献,从而有效促进忠诚度增强。

(七)市场化人才的竞争。

随着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招聘渠道的日益丰富化,员工选择自己满意的职位和企业的心愿不断增强,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兴趣爱好等因素而选择跳槽,这些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员工忠诚度,是难以避免的。

(八)领导的管理艺术。

企业领导的个人魅力以及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员工企业的忠诚度,调查发现,l00%的员工愿意在这种魅力型领导的指挥下、带领下积极而努力地工作,因为默契的上下级关系不仅可以促使员工的工作信心,更能促进员工的自我提高和提高工作效率;相反,将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情绪,降低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降低,从而间接对企业员工忠诚度产生不利的影响。

(九)员工个人因素。

员工可能由于自身的因素,如婚姻、家庭、工作地点、心理等因素影响到其对企业的选择去与留,可能不涉及到自身主观意愿的对企业的背离,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得不选择离开企业,这些都成为企业员工忠诚度不断降低的因素之一,是企业提升员工忠诚度不得不考虑的方面。

四、企业提升员工忠诚度的措施。

(一)完善的薪资福利制度是维持员工忠诚度的物质基础。

要想留住员工并提升员工的忠诚度,企业就需要制定完善的薪酬福利制度,具体如下:

1、企业薪酬制度方面:

平的。这样设计的薪酬可以满足员工的内在需求,有效地保留和激励企业需要的人才。

(2)加强有效的薪酬沟通。企业设计出来的薪酬体系能否起到应有的留人作用,不仅取决于薪酬设计的是否科学,还取决于在设计过程中应与员工进行适当的沟通,好的薪酬体系只有员工接受,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正所谓“好酒也怕巷子深”。同时通过以上设计的薪酬体系,对薪酬的沟通越开放,员工忠诚度就越大,保密和封锁只会滋生猜疑,而猜疑则会导致员工离职,降低企业员工的忠诚度。

(3)系统满足员工多层次的需求,理解员工的具体需求。对因薪酬而跳槽的员工应尽可能调整薪酬待遇,让薪酬体现人的价值,使员工的工作业绩与自身的薪酬福利挂钩,及时兑现奖金或补贴,还要考虑到员工长远利益的保险、年资加薪,员工持股或者以企业股票的形式奖励员工;对因职位而跳槽的员工,应根据人才的实际能力、工作表现,该提拔的提拔,该重用的重用对因与公司上司关系紧张而跳槽的人才应做好其上司的工作,协调双方的关系,鼓励加强员工与其上级之间的沟通;公司可对高层管理者实施明确的目标激励,采取期股期权激励机制。

(4)要动态满足员工需求,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与开发,帮助员工规划职业生涯。企业要加快对员工的培训和开发投资,为员工提供受教育和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的学习机会,以更好地将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结合起来,向学习型组织过渡。

2、企业福利制度方面:

(1)同薪酬制度一样,坚持制度的内部公平性、外部竞争性、激励性、可行性。在企业科学有效发挥福利制度的激励性,对于福利制度进行区别制定,企业每位员工根据其自身的工作能力和贡献度,实行不同的福利待遇,能有效的产生人才激励的作用。

节日的过节费和购物券,超时加班费,免费单身宿舍或廉价公房出租,市内公交费补贴和报销,免费或低价的工作餐,企业外公费进修,免费定期体检,带薪休假,文体旅游性福利等等,这些都是留住员工的福利性措施。

(3)根据员工的需求制定自助式福利。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需求,如果制定的福利与员工的需求脱节,它就达不到福利的目的。

(二)培养企业员工患难与共的企业价值观。

所谓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及其员工的价值取向,是指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从哲学上说,价值观是关于对象对主体有用性的一种观念。而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全体或多数员工一致赞同的关于企业意义的终极判断。每个人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而全力以赴,认同的留下来,不认同的出局。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对员工乃至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个企业的员工,其自身的价值取向和企业价值观的有机结合就形成了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只有形成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企业才能不断提升企业的向心力和员工忠诚度。

员工认同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企业重用和培养员工首要的前提条件是公司员工必须真正融入公司,与公司同呼吸共命运,患难与共、荣辱与共。

怎样才能培养企业员工患难与共的企业价值观呢?首先,要逐步完善、修正公司的价值观,使其成为公司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体。其次,要对员工进行经常性的价值观教育,利用不同形式、从不同角度,阐述价值观对个人和企业发展的意义和重要作用。第三,是通过学习把实现公司核心价值观变为员工的自觉行动。第四,为有能力、高度认同公司价值观的员工创造晋升和实现其价值的渠道和平台。

(三)建设企业的各项制度,建立长效的用人机制。

员工与企业有着不同的追求,但是这两种不同的追求必须通过联合才能各自实现,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核心点。致力于员工与企业需求的最大公约数研究,建立一种相互促进的机制,就能达到员工与企业共成长的目的,从而建立长效的用人机制,提升企业的员工忠诚度。主要的方式有:

1、建立一个目标平台。通过相互沟通,建立一个共同发展的平台,员工在这。

个平台上体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企业也在这个平台上实现自己的目标。主要内容有:(1)在企业追求利润和效益的同时,要适时提高员工收入,使其实现个人的价值;(2)在企业提出工作目标的同时,要将员工的成长发展纳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目标;(3)在企业逐步实现经营工作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地关注员工个人价值目标的实现。

2、构筑一个成长通道,这就是通常说的绿色通道。员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每一个成长阶段能达到什么目标。企业在员工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能够相应提供员工发展环境,并在员工的发展过程中,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为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做出推动和支持。

3、围绕共同目标建立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培养员工的过程就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促进员工的成长就是强化企业发展能力的过程,亦是提升员工忠诚度的过程。因此围绕共同目标提供强有力的培训、考核,形成制度,长期坚持下去,是企业建立长效机制极其重要的方面。

4、强调业绩,承认能力差异,建立适合企业发展与员工成长的薪酬分配办法。现行薪酬分配只重业绩和岗位,忽视了员工个人素质。要建立员工成长通道,就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将员工工资同个人技能、岗位、业绩三者进行合理挂钩,探索出一条有利于共同成长的新型薪酬分配机制。

5、在思想感情上倾向于员工。承认员工的个人目标,追求企业与员工的共同目标完美的结合,并不等于忽视员工个性化发展目标。

(四)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企业提升员工忠诚度的重要手段。

奖励更不能达到最佳效果。在激励机制比较健全的情况下,企业根据定编定岗,针对不同阶层、不同部门、不同个人采用不同的激励措施,并辅以一些迎合员工的科学有效的激励方法。如:目标激励、奥德费的egr激励、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关怀激励、成就激励、期望激励、信任原则激励、竞争激励等。当这些激励方法与企业健全的激励机制相结合时,所收到的效果会更加明显。对提高员工忠诚度,调动员工积极性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五)加强“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不断建设。

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经营观念应当随形势变化而变化,以前那种把企业人才当作私人财产,以封建家长式的作风压抑员工思想、禁锢人才流动的作法应当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尊重个人的基本权益,理解员工的具体需求,适应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机制,依据双向选择的原则,合理的设计和实行新的员工管理体制,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所谓“以人为本”的管理,指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因此,企业必须做员工的家,使员工有归宿感、安全感、温馨感,企业领导要像家长一样关心和爱护员工。只有这样,员工才会为这个家自觉地积极创造,努力工作,从而有效的提升企业员工的忠诚度。

加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其基本思想就是人是企业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人是能动的,与环境是一种交互作用,为此,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因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才,人才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企业环境,员工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是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矛盾的辨证关系。

员工用热情和智慧保障企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4、科学、合理的使用人才,追求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就要有知人善任的本领,要尊重员工的愿望和要求,让员工在为企业建功立业的过程中发展自己。要合理使用人才,达到与企业共同发展,企业领导者首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尤其是要有知人善任,驾驭人才的能力,要有慧眼识才的眼光,要有容人之短的气量,要有起用贤能的胆略。不仅要知人所能,知人所长,而且要知人所爱,知人所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心全意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5、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要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人的发展是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企业不能只是一个雇佣劳动力的组织,应该重视学习,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充分尊重和肯定员工的个人价值,时刻关注员工的“成长”与“发展”,并使企业成为一个以人为本的大家庭。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立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关键就是要让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双赢。

(六)让员工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去,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系指员工可与上司之间一起商讨企业内事务、共同参与决策的一种管理方式。让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并解决问题,体现了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很好地避免了家族制管理模式。它不但可以集思广益、群起群策,还可以从心理上消除员工与企业决策层的等级隔阂。使员工认识到自己在企业中的价值,这样他就会更忠于企业,更愿意把企业的发展当作自己的事业,更愿意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回报企业,有效的提升了企业员工的忠诚度。因此,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力度:

1、企业的管理者要加强对员工的引导。如果员工经常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不能被采纳,这样可能会影响其在实际工作中的积极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应根据实际情况向员工提出其需要建议的方向,并给员工一定的时间去思考,这样,就不会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手段和信息,而无法做出有意义的贡献,管理者所需要的思路和想法也会应运而生。

解释。否则,员工会认为是走过场、搞形式,其结果是员工大失所望,以致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3、让员工自己选择。管理者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应允许员工进行决策选择,这是促成正确决策的最佳方式。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中的员工不再单单为了生存而工作,更重要的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他们渴望能力的充分发挥和更好的发展前景。参与管理模式把人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把人的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状况及外在表现能力等各种综合因素结合起来,科学地安排员工最适合的工作,并且在工作中充分考虑员工的成长和价值,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业绩,为达到企业发展目标而共同努力。此外,员工参与管理可以集中大家的正确意见,使决策避免片面性,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更加完善合理,从而塑造一种蓬勃向上的气氛,还能在满足员工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对企业的忠诚度。因此,参与式管理是现代企业与行政管理中值得提倡的一种管理模式。

(七)加强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沟通技巧,体现领导的个人魅力。

管理者与员工之间适当的沟通,除了帮助员工解决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时了解员工近期的工作情况外,还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职级距离,创造和谐温馨的工作环境,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对上级领导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从而间接的提升了员工在企业的忠诚度。因为,调查发现,l00%的员工愿意在这种魅力型领导的指挥下带领下积极而努力地工作。

为此,企业的管理者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员工有各自不同的个性和诉求,在和不同的员工沟通时对症下药,切中各自的沟通要点。

1、对于优秀的员工,以鼓励为主,认可做得好的典型行为,花时间了解其未来发展设想,不要轻易做出加薪或晋升的承诺。

2、对于一直无明显进步的员工,分析没有进步的原因,对症下药,一起分析在哪些方面可以改进。帮助他们找到有效的改进方法。

3、对于绩效差的员工,具体分析其绩效差的原因,不要一概认为是个人原因。

4、对于年龄大、工龄长的员工,肯定他们做出过的贡献,表示关怀,但一定要让他们知道,过去的成绩不能代表现在或将来的成绩。

5、对于过分雄心勃勃的员工,用事实向他们表明一些现存的差距,与他们讨论未来发展计划的可能性,帮助他们制定现实的计划。

6、对于沉默内向的员工,善于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让他们多表达,同时多征询他们对事情的意见。发火的员工,耐心地听员工把话讲完,之后再冷静下来后同员工一起找原因,分析问题。

(八)企业关注员工的心理变化,并及时做出应对。

对于一些工作不在状态,经常犯错、消极工作的员工,企业应该多加关注,及时了解这些员工的心理变化,并及时加强沟通,如果的确是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发生了变化,企业与员工都应该积极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出现对工作或者企业其他方面不满意的地方而准备辞职的,或者已经辞职的员工,企业应该做好如下工作来挽回和完善企业员工忠诚度,防止员工忠诚度下降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至此,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时期切实完善和提升企业的员工忠诚度:

1、员工辞职前:

这个时期是员工辞职前的隐性表现,企业需要及时发现并且重视这种情况,并积极做出解决,从而挽回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否则员工忠诚度会不断下降,最后做出辞职离开企业的决定,不仅造成企业人才的流失,还会影响起到裙带效应,影响到其他员工的抉择。为此,企业需要找出员工想要辞职的真正原因,并根据人才类型的不同实行不同的挽留政策,进而稳定企业的员工忠诚度,并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2、员工辞职期:

在员工提交辞职报告后,企业应该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并设计好恰当的面谈问卷,与辞职员工进行一次面谈。其主要目的是了解辞职员工真正的辞职原因(可以和前面的分析结果相对照,来印证分析的准确性),以及其对企业各方面的意见和看法,从而发现目前在员工忠诚度管理及其他方面存在的缺陷,为今后员工忠诚度管理的完善提供依据。

3、员工辞职后:

员工离开企业并不一定意味着对企业的背叛,辞职后的员工仍然可以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如变成企业的拥护者、客户或商业伙伴。因此企业应该把忠诚度管理的范围延伸到辞职后的员工,继续与他们保持联系,充分利用这一低成本资源。

五、结束语。

为了适应多元化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也要加快跟进的脚步,及时调整企业经营管理技能,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个人目标相结合,把传统单一的员工管理提高到员工忠诚度管理上,只有不断提升企业员工的忠诚度,企业才能拥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市场开拓的脚步!因此,本文的撰写旨在促进企业认识到员工忠诚度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提出不断完善和提升员工忠诚度的相关措施,希望给予企业在降低员工流失率和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进而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孙健:员工忠诚度的培养[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陈阳生:管理方法――人事与组织管理方法[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

[3]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4]马向群:管人心理学[m].北京:暨南大学出版社。

[5]段武军:新概念私营人事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

[6]陈学君:让员工与企业一起发展[c].中国经济报刊。

[7]马威,孟凯,冯晓庆:大型零售企业员工满意度研究[j].商场现代化。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篇四

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归结为核心竞争力的竞争,而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最主要的载体;人才也成为企业之间相互争夺的主要对象,有人才争夺就有人才流失,人才流失短期内可能不会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但一定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影响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成败。因此,研究影响企业人才流失的主要因素及探析有效的应对策略,对于缓解或者彻底解决当前企业面临的人才流失问题、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影响企业人才流失的主要因素。

企业人才出现流失,其影响因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但也并不是无从下手,总体上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才本身因素,二是企业自身因素,三是市场环境因素。

(一)人才本身因素。

人才本身因素主要表现在人才的主观需求上。依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才个体在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其关注的需求是不同的,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就人才本身的需求而言,主要表现为对薪酬待遇、发展机会和工作挑战性等的追求。当企业发展过程中已经无法满足人才个人的上述需求时,人才极有可能选择主动离职,造成企业人才流失。

(二)企业自身因素。

1.薪酬制度设计不合理,不能完全保证公平性。

一个企业之中,薪酬待遇是吸引、留住与激励人才的最主要因素,如果一个企业的薪酬制度设计不合理,导致薪酬分配不公、无法或者不能完全体现员工工作的价值,那么就会引起人才对企业的不满,久而久之员工可能会选择离开企业,导致企业出现人才流失。

2.晋升机制不完善,缺乏员工职业发展规划考虑。

正常晋升是对企业人才个人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的最大肯定与奖励,是企业人才价值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员工个人职业生涯成功的重要标志;因此,每一个企业员工都比较重视晋升。如果一个企业的晋升机制存在问题,尤其是对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缺乏足够重视,那么员工个人就会对自己在企业中的发展前景表现出不乐观或者悲观心态,轻者会影响员工个人的工作积极性,重者则出现企业人才流失。

3.人事配置不合理,缺乏有效“人岗匹配”机制。

人才只有在最合适的岗位上才能称之为人才,企业员工一旦离开最适合自己的岗位,或者走上不适合自己的岗位,员工自身的价值就可能出现直线下降;因此,企业中人才的科学管理离不开“人岗匹配”机制的支持;如果企业人事配置过程中缺乏“人岗匹配”机制支持,导致员工不能在适合的岗位上发挥其自身价值,员工极有可能选择离职。

4.培训体系不健全,缺乏有针对性的人才培训。

培训是企业给予人才的重要福利之一,因为其关系到人才个人的发展,对企业人才的进一步开发与培养,会使人才切实感受到企业的重视与未来良好的发展前景。反之,如果一个企业的培训体系不够健全,直接导致企业培训缺乏针对性,无法发挥培训对企业人才的激励作用,其同样会引起企业人才的不满。

5.企业文化建设不完善,缺乏足够的凝聚力。

良好的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其也对企业人才及企业发展发挥着激励与导向作用。企业人才同样有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激励与留住企业人才的重要与有效手段。流于形式的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做到对全体员工的关注与关心,不能满足企业多数员工的发展愿望,从而引发企业更多人才的流失。

(三)市场环境因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流动性造就了企业人才流动宽松的市场环境,人才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所具有的价值决定其必然是企业相互竞争中垂青的对象。加之,企业人才本身对事业成功的追求,特别是对更高待遇、更快晋升、更多机会的向往,而这些也是市场中各企业伸向人才最多的“橄榄枝”,多数人才都被吸引走,从而导致企业人才的流失。

二、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应对策略与改进建议。

(一)完善企业薪酬激励机制。

薪酬待遇是吸引、留住与激励企业人才的最有效方式;一个称得上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应该能够同时兼顾内部公平、外部竞争和员工价值三个方面。对内员工之间有一种公平性存在,对外对其他企业人才有较强的吸引力,同时能够真正体现员工个人的工作价值。

(二)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制度。

绩效管理制度是反映企业员工工作表现及其价值的窗口,只有企业人才工作的绩效、工作的价值得到适时、真实的反映,就会不断激励人才更好的从事本职工作,将更多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对于企业人才绩效的反馈,不仅要向员工个人反馈工作结果,也要将工作结果反馈给企业管理人员,企业管理人员要根据反馈结果适时与员工进行沟通,对员工工作成绩给予肯定。

(三)健全企业人才晋升机制。

切实从企业人才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角度考虑,结合企业人才的兴趣、能力等特点做好企业人才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为企业人才提供有效的职业生涯发展指导;最重要的是要与人才在企业中的晋升结合起来,不仅仅是管理岗位上的晋升,同样也包括专业技术水平的晋升,建立企业管理与专业发展晋升双通道。

(四)科学合理设置工作岗位。

通过企业工作岗位的科学设置与分工,保证企业各工作岗位适当的工作量与挑战性,为企业人才虚位以待。同时,对企业人才的使用,坚持做到“人岗匹配”,以企业人才所具有的能力及绩效表现为任用依据,做到人才能力水平、绩效表现等与工作岗位要求相匹配。

(五)培训更多关注人才个人发展。

企业人才一般都有接受培训的需求,他们渴望通过培训来提高个人工作力,因而企业培训要考虑到企业人才的需要,考虑到企业人才个人发展的需要,避免企业培训流于形式。

(六)借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凝聚力。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健康的企业文化来增强企业员工凝聚力;企业人才在认同企业文化同时,也是对自己工作价值的一种认同,从而将更大的热情、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企业工作中。

参考文献:

[1]王超.新形势下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及应对策略[j].当代经济,2016(07).

[2]周素.浅析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4).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篇五

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归结为核心竞争力的竞争,而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最主要的载体;人才也成为企业之间相互争夺的主要对象,有人才争夺就有人才流失,人才流失短期内可能不会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但一定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影响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成败。因此,研究影响企业人才流失的主要因素及探析有效的应对策略,对于缓解或者彻底解决当前企业面临的人才流失问题、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影响企业人才流失的主要因素。

企业人才出现流失,其影响因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但也并不是无从下手,总体上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才本身因素,二是企业自身因素,三是市场环境因素。

(一)人才本身因素。

人才本身因素主要表现在人才的主观需求上。依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才个体在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其关注的需求是不同的,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就人才本身的需求而言,主要表现为对薪酬待遇、发展机会和工作挑战性等的追求。当企业发展过程中已经无法满足人才个人的上述需求时,人才极有可能选择主动离职,造成企业人才流失。

(二)企业自身因素。

1.薪酬制度设计不合理,不能完全保证公平性。

一个企业之中,薪酬待遇是吸引、留住与激励人才的最主要因素,如果一个企业的薪酬制度设计不合理,导致薪酬分配不公、无法或者不能完全体现员工工作的价值,那么就会引起人才对企业的不满,久而久之员工可能会选择离开企业,导致企业出现人才流失。

2.晋升机制不完善,缺乏员工职业发展规划考虑。

正常晋升是对企业人才个人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的最大肯定与奖励,是企业人才价值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员工个人职业生涯成功的重要标志;因此,每一个企业员工都比较重视晋升。如果一个企业的晋升机制存在问题,尤其是对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缺乏足够重视,那么员工个人就会对自己在企业中的发展前景表现出不乐观或者悲观心态,轻者会影响员工个人的工作积极性,重者则出现企业人才流失。

3.人事配置不合理,缺乏有效“人岗匹配”机制。

人才只有在最合适的岗位上才能称之为人才,企业员工一旦离开最适合自己的岗位,或者走上不适合自己的岗位,员工自身的价值就可能出现直线下降;因此,企业中人才的科学管理离不开“人岗匹配”机制的支持;如果企业人事配置过程中缺乏“人岗匹配”机制支持,导致员工不能在适合的岗位上发挥其自身价值,员工极有可能选择离职。

4.培训体系不健全,缺乏有针对性的人才培训。

培训是企业给予人才的重要福利之一,因为其关系到人才个人的发展,对企业人才的进一步开发与培养,会使人才切实感受到企业的重视与未来良好的发展前景。反之,如果一个企业的培训体系不够健全,直接导致企业培训缺乏针对性,无法发挥培训对企业人才的激励作用,其同样会引起企业人才的不满。

5.企业文化建设不完善,缺乏足够的凝聚力。

良好的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其也对企业人才及企业发展发挥着激励与导向作用。企业人才同样有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激励与留住企业人才的重要与有效手段。流于形式的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做到对全体员工的关注与关心,不能满足企业多数员工的发展愿望,从而引发企业更多人才的流失。

(三)市场环境因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流动性造就了企业人才流动宽松的市场环境,人才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所具有的价值决定其必然是企业相互竞争中垂青的对象。加之,企业人才本身对事业成功的追求,特别是对更高待遇、更快晋升、更多机会的向往,而这些也是市场中各企业伸向人才最多的“橄榄枝”,多数人才都被吸引走,从而导致企业人才的流失。

二、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应对策略与改进建议。

(一)完善企业薪酬激励机制。

薪酬待遇是吸引、留住与激励企业人才的最有效方式;一个称得上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应该能够同时兼顾内部公平、外部竞争和员工价值三个方面。对内员工之间有一种公平性存在,对外对其他企业人才有较强的吸引力,同时能够真正体现员工个人的工作价值。

(二)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制度。

绩效管理制度是反映企业员工工作表现及其价值的窗口,只有企业人才工作的绩效、工作的价值得到适时、真实的反映,就会不断激励人才更好的从事本职工作,将更多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对于企业人才绩效的反馈,不仅要向员工个人反馈工作结果,也要将工作结果反馈给企业管理人员,企业管理人员要根据反馈结果适时与员工进行沟通,对员工工作成绩给予肯定。

(三)健全企业人才晋升机制。

切实从企业人才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角度考虑,结合企业人才的兴趣、能力等特点做好企业人才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为企业人才提供有效的职业生涯发展指导;最重要的是要与人才在企业中的晋升结合起来,不仅仅是管理岗位上的晋升,同样也包括专业技术水平的晋升,建立企业管理与专业发展晋升双通道。

(四)科学合理设置工作岗位。

通过企业工作岗位的科学设置与分工,保证企业各工作岗位适当的工作量与挑战性,为企业人才虚位以待。同时,对企业人才的使用,坚持做到“人岗匹配”,以企业人才所具有的能力及绩效表现为任用依据,做到人才能力水平、绩效表现等与工作岗位要求相匹配。

(五)培训更多关注人才个人发展。

企业人才一般都有接受培训的需求,他们渴望通过培训来提高个人工作力,因而企业培训要考虑到企业人才的需要,考虑到企业人才个人发展的需要,避免企业培训流于形式。

(六)借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凝聚力。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健康的企业文化来增强企业员工凝聚力;企业人才在认同企业文化同时,也是对自己工作价值的一种认同,从而将更大的热情、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企业工作中。

参考文献:

[1]王超.新形势下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及应对策略[j].当代经济,(07).

[2]周素.浅析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4).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篇六

从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的角度来看如何有效地激励员工,成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本文从多侧面分析如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提高对员工的有效激励。

从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的角度来看,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影响单位的劳动生产率及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如何有效激励员工,成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建立和运用有效的激励机制成为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迫切需要。

激励可以提高单位的效益。丰田汽车公司采取设立“合理化建设奖”这一办法一年时间为企业带来几百亿日元的利润,相当于公司1年利润的18%.激励有利于吸引单位所需人才。有效的激励,可以在单位内部造就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从而产生对外界人才强烈的吸引力,使组织得到自己所需的优秀人才。激励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单位文化。良好的单位文化是单位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其培育,则离不开正反两方面的强化,通过交替运用奖惩手段,促进追求优异工作等价值观的形成,塑造良好的单位文化氛围。

1.对员工的激励缺乏针对性。每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需要不同,不同的人在同一时期需要也不相同。只有在满足了员工需要的前提下,员工才有可能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以实现组织目标。如果单位使用单一的、僵化的激励方法,势必会使员工的需要得不到应有的满足,降低激励的效果。所以,人员激励要发现和体现差别。

2.对员工的激励缺乏公平性。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是否有激励措施,还取决于激励的绝对程度和相对程度。员工会不时地把自己的投入和回报与他人的投入和回报作比较,只有当他们感觉到这一比率相当的时候就会产生公平感。公平的激励机制是实现有效激励的保证。

3.对员工的激励缺乏系统性。要使个人真正提高绩效达到激励效果,就不能把员工孤立地提出来,片面地大谈激励,激励是一个系统,贯穿在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之中,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与单位一系列的相关制度相配合才能发挥作用。任何把激励与其他管理活动相隔离的激励管理,都不会有好的效果。

4.对员工的激励缺乏灵活性。员工的需求在变化,单位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也在变化。在这个充满变化的环境中,应该适当调整激励机制使之与环境相适应,才能保证激励的有效性。照搬照抄其他单位的激励方法,很难取得预期的激励效果。

5.对员工的激励缺乏人文性。不应再把人看成是单纯的生产要素和经济人,而应该把人看成是社会人和本单位的主体,应该充分理解人、尊重人、培养人,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当今许多单位的激励只注重形式与方法,而不关注个人的感觉,不关注个人的情感对工作的影响,不关注作为社会人的需求和目标,单纯为了激励而激励,因此,激励的效果往往不够理想。

6.对员工的激励目标缺乏明确性。目标设置理论认为,具体的明确的目标比笼统的目标激励效果好,而且目标的具体性本身就是一种内部激励因素。而许多单位在对员工的激励管理中,只是设置笼统的“提高工作积极性”的目标,而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激励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1.做好激励的需求分析。

需求是激励工作的出发点和目标,如果没有需求,我们也就没有激励的可能。从理论上说,人的行为都是由需求产生动机,是受到某种激发和诱导而产生的,是“需求——动机——激励——行为”这一周而复始的过程。当人产生某种需求时,就会调动自身潜能,积极创造条件来实现这种需求。因此,这种需求便成为人们采取某种行动的目的和动机。当单位的领导需要员工实现某种目标和行为时,就必须考虑员工的需求,才能真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采取激励措施前应先做好单位和员工的需求分析,发现其主导需求。根据单位的需求,设置激励的目标;根据员工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激励方法,投其所需,把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使单位和员工都获得需求的满足,实现有效激励。

2.建立综合系统激励机制。

(1)建立相互协调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才会使激励的效果达到最佳。例如,激励应该以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为前提,完善合适的薪酬制度作保障;进行科学的工作岗位设计,建立灵活的人员内部流通机制,提升激励的有效性;加强沟通,充分授权,通过员工参与管理增强激励效果;根据组织的发展目标和员工的实际情况,帮助员工制定有效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以激励员工。

(2)选择激励方法应与本单位和员工的现状相适应。例如,如果单位是扁平的组织结构,晋升的激励方法就不再适合;强调以团队为主要作业形式的单位,单独使用个人激励的方法也不会有很好的效果。增强激励的效果还应该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相结合、个人激励与团队激励相结合、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充分发挥激励的协同优势,增强激励的效果。

3.使用多途径的激励手段。

(1)薪酬激励。薪酬是单位满足员工生理需求的基本保证,也是员工社会地位的具体体现。许多单位本着实现多劳多得的原则,将员工工资酬劳与劳动成果直接结合起来,意在以工资杠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运用此激励手段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是确保组织内部的公平,也就是要做到员工的同工同酬;第二是奖励优良的工作业绩,以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第三应考虑下列因素:工作危险性、职务高低、年龄与工龄、单位负担能力及财务状况、地区与行业间的差异等。

(2)股权激励。股权激励的集中体现方式是职工持股计划。好处是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单位股东股权结构,也更直接的把职工利益跟单位利益挂钩,从而密切了职工与单位的关系;另一方面,职工入股,不仅提高了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而且增加了对管理部门听取职工意见、加强民主管理的压力。

(3)智力激励。智力激励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开发智力资源,提高人的智力效能,增强智力劳动创造的价值,更好地完成群体目标。其主要方式有学习培训、参与决策,竞赛评比等。学习培训要注意机会均等,否则容易引起职工的消极和不满情绪。领导者吸引员工参与决策,可以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而且可以提高员工的荣誉感和责任感。通过竞赛评比这种形式有效地激发起员工的创造热情,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

(4)目标激励。目标激励是指通过设置适当的目标,鼓舞和激发人的正确的动机和行为,达到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目的。设置目标的时候必须注意设置总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这样可以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5)情感激励。一是与下属建立起一种亲密友善的情感关系,以情感沟通和情感鼓励作为手段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二是塑造亲和的单位文化氛围,增强员工的认同感。

4.把握好有效激励的原则。

(1)综合考虑单位的发展环境。在设置激励时,管理者既要有战略眼光,又要从小处着手,也就是说管理者既要考虑激励方法对社会的影响又要考虑它是否适应了员工的发展需要。

(2)设置激励措施要有柔性。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岗位,各个层次员工的不同需要,从而制定出详细的激励计划和方法,并顾及到应付各种不确定情况,使单位可以根据出现的临时情况灵活机动地设置激励措施。

(3)建立与激励相应的约束机制。不仅给予奖赏是一种激励,约束及惩罚也是一种激励。只有建立激励与约束的机制,才能从规章制度上保证二者的统一。

(4)注重激励的投资回报分析。激励方法有多种,不同的方法成本不相同,管理者应该选择经济有效的激励手段,把握好成本与收益的关系。在考虑人员激励时,要分析好成本和收益的关系,争取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篇七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供水企业的人员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供水企业是否含有健全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企业的生存与未来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现在供水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要从增强整体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培养专业人才以提高整体员工素质、科学配置人才等几个角度出发,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完善供水企业人才资源管理。

在当前的供水企业竞争中,人力资源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如何管理好企业的人力资源也成为相关人士不断思考改革的目标。供水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以人为本”,从员工的角度出发,为员工创造在企业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以此来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认清供水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在此基础上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

在现行的各个供水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总结下来一般包括以下几类。

对于供水企业来说,为员工所做的基本工作即为其创造一个良好、和谐具有独特企业价值观的企业形象,使得员工在充满着企业文化气息的环境下工作。让企业的精神文化时刻感染着员工,利用文化软实力逐渐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市场大环境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一定要与企业的发展相适应,而在许多供水企业当中,人力资源管理只是一个单独的行政部门,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不深,许多情况下只强调企业的经济效益,员工的管理水平也不高,人员的专业性不强,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设岗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企业以及个人的正常发展。

供水企业不同于其他的企业,它具有特殊的行业性质,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属于行政管理的范围。但在实际情况下,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有很多漏洞。首先,由于企业内部新生力量较少,导致企业员工存在老龄化现象,许多供水企业中大部分员工的学历都不是很高,专业技能相对也薄弱很多;其次,企业在人力管理过程中没有考虑为员工设立更多的发展空间,员工的创新力被限制,进而导致企业的发展被阻碍。

1。3工资奖励制度不灵活。

由于供水部门属于国有企业,供水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遵循着传统的劳动力配置观念,这一点导致许多员工在进入供水企业后便进入固定状态,员工的创新能力与应得的薪酬并不成对应关系,这使得员工本身的个人工作能力很难被发现,久而久之,员工对于工作的积极性便会下降,企业人员的流动机制也发挥不出其应有的作用,企业的发展将会变得缓慢。

1。4员工缺少职业创新性。

在许多的供水企业中,员工并不重视自身专业技能培养,由于供水企业独特的行业性质,人力资源管理相关部门对员工的培养机制并不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本身不能得到实质性的创新,加上员工本身不注重专业的创造力培养,两方面作用下,供水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创新体制上就会出现漏洞。而员工不愿意提升自身实力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安排的培训内容创新性低,知识结构零散,学习过程千篇一律并不含有创新性,员工的工作灵感没有得到充分激发,这对人才的培养和企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要想从根本上改善供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相关人士要从企业、员工、市场、社会等许多方面考虑这个问题。

2。1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创新性认识。

要想完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本的目标,供水企业必须从宏观层面完成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性建设。从利用市场手段在高层次上控制人才的选择机制,在人员的选取初期就必须进行相应的人员配置,根据企业现状合理地选择人力资源。完善整体的职业过程规划,将企业文化积极地融入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来。对于企业内部的岗位设置,要从实际出发,从企业的角度考虑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岗位需求,使得企业当中的每个员工都有其应承担的责任与应坚守的岗位。

2。2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的文化是一个企业能否顺利地完成市场竞争、取得关键性胜利最重要的软实力。员工是否具有创造性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企业文化是否对其造成深远影响。企业内部浓厚的文化氛围能够让员工在潜移默化间融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员工对于自身岗位的责任心,对工作的热情会被充分调动,企业为员工创建了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员工的创新性也能得到激发。一个健康的供水企业资源管理体系应该是能让员工不论在企业的什么地方都能感受到企业的文化,让企业的文化软实力真正地影响每一位员工这才是建立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重中之重。

2。3优化人才的配置。

对于供水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一步就是如何合理地分配人员配置。人才是一个企业竞争力的具体表现,只有将每一位员工都安放在最适合他的位置上,企业才能得到最快的发展。简单来说便是“天生我材必有用”,那么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层,他们的工作便是对人才进行合理的划分,一方面大力地引进、吸收、培养优秀人才,同时合理地进行配置,使得人才的资源优势逐渐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人力基础上为企业添加一道助力,确保集体优势发挥它应有的助力。

2。4完善的考核奖励制度。

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创新性与工作的积极性,企业需要一个完善的、动态的奖励薪酬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必须打破原有的机制,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员工对企业的实际贡献合理地进行薪酬分配,根据员工的创新性及工作的积极性进行有效的实际奖励。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得员工充分认识到供水企业不单单是一个“铁饭碗”,只有认真工作,对企业有实际贡献的人才能得到的更多。利用这样一个动态的机制,让员工的贡献与收入成正比,从员工自身利益的角度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创新性,使用这样的方式比其他硬性的规定更能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

2。5员工树立强化自我的意识。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是尽最大努力为员工创建一个合理有序、良性的工作环境,以求在外部条件上激励员工工作;但除了这一方面努力,员工自身对于工作的态度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关注的焦点。应对现有的供水企业员工“不作为”“不创新”的问题,企业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来解决这一问题。(1)企业需要建立具有时代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这个方案中应具体地阐述如何在固定的周期内对员工进行培训以及培训的内容因为市场的变化而产生的改变。必须要让员工在参加这种培训的时候感觉到自己通过这种培训是真能对自身的专业素养有所提高,而不是只流于形式,一成不变。(2)员工自身要有时刻提升自我职业技能的意识,每一位员工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专业知识会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得越来越不适用,一成不变、固步自封只能被市场淘汰掉,在这种心理的鼓励下,员工才能积极地抓住机会强化自我,将自己本身的价值最大化地兑换成企业的价值,激发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大背景下,供水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应该有一些新的改革来解决现存的一些问题。这些改革的突破口可以从企业本身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建设、上层人员分配角度出发,还可以从员工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为员工创立上升的空间,激发员工自身能力强化意识,从不同的角度多管齐下,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发挥它最大的优势。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篇八

选题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03.企业雇主品牌及其形成机理分析。

04.跨国公司人才外流的动机与路径研究。

05.员工离职的传染性研究。

07.跨国公司衍生企业创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09.人才流动与人才安全问题研究。

10.中西部地区人才引进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篇九

1.1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概况。

1.2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1.2.1招聘管理。

1.2.2薪酬制度。

1.2.3福利制度。

1.2.4绩效考核。

1.2.5员工满意度。

1.3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特点。

1.3.1重视员工培训。

1.3.2注重内部提拔。

1.3.3重视国家法律法规。

1.4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1.4.1员工对薪酬体系不满。

1.4.2员工对绩效考评体系存在抱怨。

1.4.3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2.(占比60%左右)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的原因分析(占全文比重最大,)。

2.1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通过对员工满意度调查来发现夏普目前存在问题的原因)。

2.2薪酬体制不合理。

2.3绩效考评体系存在不公平不合理之处。

2.4用人机制中并未体现出公平合理的原则。

2.5企业文化的冲突。

3(占比20%左右)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对策分析(根据夏普公司进行实际操作)。

3.1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简要叙述,忌长篇大论)。

3.1.1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界定及目的。

3.2.2建立有效的薪酬激励体制。

3.2.3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

3.2.5企业文化建设。

3.2.6建立系统的培训开发体制。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篇十

摘要: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gdp的50%以上,70%以上的岗位都由中小企业提供。但是人力资管管理作为决定企业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长久以来在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可持续成长的一个瓶颈。

因此,从人力资源的新特点以及中小企业的基本特征出发,针对其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来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本文的研究内容。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把企业所需人力资源吸引到企业中来,将他们保留在企业之内,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并开发他们的潜能,来为企业服务。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提升人力资源的素质,才能创造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已跨入二十一世纪的全球化市场经济时代。几乎所有的企业家都意识到: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为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取独特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在新世纪的竞争环境下,人力资源将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是企业获取利润的重要手段。企业的实力强弱、兴衰成败已不再取决于企业拥有的物资资本,而首先在于知识的拥有和创新能力,高素质的员工和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将是一种战略资源,将是企业争夺的焦点。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提升到战略地位上来考虑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小业面对的竞争对手将不再仅仅来自国内。而各种新兴商业形态的涌现和企业的重组、电子商务与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于国内的中小企业而言,无疑是迎来了新一轮的挑战与机遇。在这新一轮的企业竞赛中不从构筑人力资源竞争力入手,企业将很难取得独创与速度的优势。

人力资源竞争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优秀的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中小企业更是如此。寻找人才、留住人才、发展人才,为企业保持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为实现企业的远景及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对中小企业相当重要。

但由于其资本薄弱,很难具备像大企业所拥有的实验室和研究开发的能力,所以中小企业若想求发展就必须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下工夫,合理地进行人力资源的规划和管理,以留住企业所需的人才。对人才的合理开发、管理、利用,用最少的资本来创造最大的人力资源价值,已成为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企业战略着眼于未来。人力资源战略与经营战略、成本战略、产品战略、研发战略一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职能战略。企业的任何战略目标的完成。都离不开人力资源战略的配合。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力资源规划的实质是根据企业经营方针,通过确定企业人力资源来实现企业的目标。

由于中小企业低水平的管理模式和相对落后的管理意识,以及管理制度上的缺陷。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成为其难以逾越的屏障。也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从而导致由盛到衰。中小企业要获取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必须顺应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利用自身的优势,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只有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才能提高效益。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处于不败之地。

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特点是量大、面广、起点不高,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面对新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内经济转型的两大挑战,其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人才。人才缺乏,尤其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高水平的技术人才的缺乏已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普遍提高中小企业劳动者素质,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这应该作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一项。

xx市是一个山东省新兴的城市,目前经济总量为全省11,经济增长速度位居全省第一。在走访调查的23家企业中平均问卷回收率为76%,在走访调查的23家企业中,有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只有7家。而在这7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中,平均员工数仅为5人,一般为一个经理,其余为员工但分工不同,主要负责招聘,福利,工资发放,还有专门研究激励制度,负责做调研。

而其他企业主要由办公室兼任,职能也仅限于工资、奖金的发放,人员的招聘,组织人员培训,并且没有自己专门的培训人员,需要时从其他咨询机构或者直接从大学寻找教师进行培训。另外,人才的缺乏已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由于中小企业天然的特点,使其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难以和大型企业竞争。从流向看,当前我国人才一部分流向海外一部分流向国内的外企,外企以其优厚的待遇和科研环境的优势以及科学高效的人才管理方式。

大量吸纳国内人才。一部分流向经营好的大型内企。根据对xx市23家中小企业员工的调查显示,在一个企业中工作两年以下的占员工总数的28.4%,两年到四年57.2%,四年以上的'14.4%。说明企业员工流动太过频繁,这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导致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在资金,人员等方面投入不够。在做调查的企业中,每年企业用于员工培训的费用平均只占费用总支出的3.6%,这就导致了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不足。

现在的中小企业往往重视的是经济资源、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而对人力资源的重视程度不够。事实上,前三种资源属于传统的竞争资源,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源已逐步取代其他三种资源的主导地位,成为企业竞争中最重要的资源。如果一个企业缺乏人力资源,或者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了问题,即使有其它三种资源,也会最终失去竞争优势。

而对许多中小企业来说,资金和市场往往显得比人力资源更为重要。尽管许多企业主也认同在市场竞争中人才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决策和管理中并没有将人才和提高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放在迫切需要解决的议程上。而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制定企业战略时,并没有将人力资源战略放在应有的位置上,或者没有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来配合其他战略的实施。

在绩效评估方面,中小企业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估的依据多是企业短期既定目标内完成的工作量,缺乏长远的全方位的考虑,难以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在薪酬分配上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和随意性。有时甚至不跟员工的贡献挂钩。长期执行无法对员工从物质上形成激励效应,从而很难满足企业长远发展对核心员工的要求受规模限制和企业形成的历史影响,很多中小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过多依赖企业主个人能力、经验和威权,而没有完备和系统的制度体系,或有制度但执行过程中随意性很大。

以上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是家族式企业,其运作方式与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相差甚远。在这样的企业中,其核心层是企业主,中间层是与企业主有亲情关系的管理层,外层则是广大员工,而人力资源部门只能在这众多的层面中间求得生存。它既要协调上层管理者,又要协调同级部门,还要确保管理效果,难度之大可想而之。另外,受中国传统亲情关系的影响,各项管理活动的随意性较大,“人治”代替“规制”、因人设岗等现象较为普遍。

同时,在企业形成过程中企业的高层管理和核心职位多数并非经由规范而严格的招聘或提拔手续产生,而是随企业成长自然形成或凭借人际关系产生,很难摆脱“家族统治”和“裙带管理’。从而在制度的适用和资源的配置上缺乏规范,导致制度成本过高,人力资源成本过大。

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少制约了企业在人力资本上的投入,固定的、长期的培训预算难以落实,培训时间和计划也难以保证。在培训内容上,常着眼于当前,多是实际工作锻炼、应急性培训和岗位培训。另一方面,较高的人力资源投入风险也使得多数中小企业宁可从市场上现招相关专业人才也不愿花钱自行培养,更不用说为员工提供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机会了。

而目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位就是招聘、薪酬、考核等职能的实现。在这种目标的引导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范围相对较窄,在管理理念和操作方式上层次还比较低。其实,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创造价值的最大化。人力资源管理只有建立在这一基础上,视野才会更加宽广,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才会更大。

4.独特的企业文化没有建立。

中国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更多谈到的是如何实现科学管理,但对如何加强文化建设涉及的较少。很多中小企业主认为,我们是中小型企业,企业关键是生存,谈不上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甚至管理界一些专家也持同样观点,这就使得中小型企业的文化建设更为滞后,使得中小企业难以形成大型企业那样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和员工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和交流过程,导致员工对企业前途漠不关心。不能以同舟共济的心态对待企业的发展,长远来看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流失和浪费。

1.建立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和灵活的用工制度。

中小企业人数少,管理层级少,一人身兼数职难免,这就需要中小企业在引进招聘和使用人才的过程中既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实行优化组合。竞争上岗,并定期考核,又要考虑到企业本身的特点,灵活进行必需的岗位分析和职务设计。针对不同的岗位和重要性选择不同的用工制度。公开、公平、公正,要杜绝用人和提拔中的任人唯亲,提防按照决策人员个人好恶决定人才的去留,对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选拔要有科学的标准和程序,不得随意更改。

针对不同的岗位和重要性选择不同的用工制度,比如。对于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才应多从复合型人才的角度进行选拔;对于关键技术的专家可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临时聘用;有些非长期使用的岗位可考虑将该部分工作外包给专业服务机构;熟练技术工人则可以签订长期用合同;一般性生产工人可按照生产需求签订短期用工合同或临时劳务合同。

2.健全科学的考核制度和公平的竞争机制。

竞争机制是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公平竞争机制的确立,一方面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企业中形成一种公平竞争的机制氛围,激励员工奋发图强,另一方面能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而不至于流失。要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首先要建立公平合理的员工竞争上岗制度,以保证竞争的机会是公正的;其次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以保证竞争的结果是公平的;第三要建立公正的晋升、薪酬奖励制度,以反映公平的竞争结果。发挥竞争机制对员工的引导效用。

在引进竞争机制的过程中。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竞争必须以组织目标为前提。组织目标是把企业目标分解而来的。所以要通过竞争将个人目标、组织目标和企业总的目标结合起来,形成良性竞争,这样既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效率,又提高了员工自身的紊质;二是竞争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要一视同仁,严格按照制度规则进行奖罚;三是竞争必须是适度的,要防止过度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人际关系紧张,组织产生内耗。从而损害团队的团结和降低企业的凝聚力。

一切企业管理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绩效。人力资源的管理也不利外。建立以绩效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需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为了适应中小企业灵活性、创新性和适应性强的特色,其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应具有与企业战略相适应的灵活性。要合理设置管理机构。按照企业运营的需求建立管理层次,并在此基础上规范管理职能。

中小企业的规模决定了其并不需要大而全的管理层次,这时就要设计扁平化的管理层次,在减少人员设置的同时也保证了决策和管理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其次,要考虑到人力资源管理本身的成本,如建立有效的招聘遴选制度,只要合适的人才,不要最好的人才。选择灵活的培训方式,避免为培训而培训,培训结束后要进行总结,以确定培训效果。设计高效的考核和奖励机制。考核要一定要和奖励挂钩。奖励一定要反映绩效等等。

4.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和科学的激励机制。

中小企业的薪酬制度遭遇争议和垢病,已是屡见不鲜,可见薪酬制度的合理设计和良好实施是中小企业搞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既是企业绩效考评实施的结果,同时又是企业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如果实行好,可以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实行不好,则可能会给企业和员工都带来莫大的伤害。在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的过程中。要以多劳多得为基础,以为企业贡献为标准,以有利于企业发展为目标。以多劳多得为基础,就是要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以绩效考核结果为依据。

以为企业贡献为标准,就是要充分重视核心员工的知识、技术和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承认资本在企业经营中的巨大力量。以有利于企业发展为目标,就是要根据不同的岗位和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采用灵活多变的薪酬制度。要重视精神鼓励和股权激励的重要作用,通过工作丰富化、工作前瞻性设计使员工获得被肯定及对工作成就感的心理满足;通过公平合理的职务于迁使员工获得提升自己和事业发展的机会;提供相互尊重及和谐的工作环境使员工享受到工作的乐趣;通过让员工参与企业经营,共同分担风险形成经营者、员工和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命运共同体”。

5.确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和互利互信的劳资关系。

中小企业应确立“人是企业的根本和支柱”的基本理念,并逐步形成与企业战略相适应的企业文化,通过企业和员工的有效沟通,形成互利互信的良性劳资关系,使员工认同企业的战略,并和企业一起成长。在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过程中,要注意建立学习型组织。企业只有建立学习型组织,鼓励员工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鼓励员工之间、不同岗位之间相互学习,横向发展,以填补纵向升迁情况下员工的失落感。

才能使组织减少矛盾,使企业充满活刀。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还要注意为员工提供宽松、自由的发展空间。给专业人才留出足够的个性空间,给他们一定的自主权;对每一类型的员工提出明确的要求,让他们承担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并充分的予以信任和理解,肯定每一位员工的个人尊严和价值理念。针对不同的情况。予以不同的培养、提高和晋升机会,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长处,这样才能最有可能吸引、留住优秀的员工。

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督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经营业绩的促进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基础。中小企业只有建立自己独特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持久的文化推动力。才有可能让员工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并将自己的理想与公司发展壮大的目标融合在一起,企业才能获得长久的发展。

感谢大学四年来经济学院老师对作者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蔡院长在作者进行毕业论文写作中的辛勤指导。同时也特别感谢调查走访过程给于帮助的各位企业人事负责人。

[6]伍双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陈维.政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高级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篇十一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两年的研究生生活已经接近了尾声,回首两年的校园生活,感慨颇多,收获亦颇多。研究生生活的结束,却又意味着一个新征程的开始。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此我想对我的母校一大连海事大学、我的老师、父母、亲人、朋友表达我由衷的敬意和最真诚的谢意。

首先,我要对我的导师*教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能成为*老师的弟子是我一生中非常幸运的事情,在两年的研究生学习中,您平和的生活态度,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让我在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方面都得到了升华,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也引导了我以后的发展路程。感谢您从本论文研究选题开始一路指导至论文的完成,有了您的支持、鼓励和帮助才使我的毕业论文能够顺利的完成。感谢您在我研究生生涯中遭遇困难时给予我及时帮助和莫大的鼓励。毕业在即,在此谨向您表示我最衷心的感谢,师恩难忘,当结草衔环以报。同时,祝您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另外,还要感谢……交通运输管理学院的其他老师.各位老师在课堂上生动的传授知识、课堂下语重心长的教诲和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引导并鼓励着我,使我在实际工作中受益匪浅挥洒自如并会受益终生。在此求学生涯结束之时,我也要向悉心培育我和教育过我的小学老师、初中老师、高中老师和大学老师表示感谢,我能有今天的知识和成长经历,离不开每位老师的辛勤教导,感谢各位老师在我求学路上每一步的谆谆教诲。难忘师恩,我在这里向各位老师鞠躬致谢!

研究生期间与我朝夕相处的同学是我最难忘的回忆,感谢我的同门……给我的莫大帮助和鼓励。感谢我的师姐们……、我的朋友们和我的同学们,两年来,我们朝夕相处,亲密无间,我们来自四面八方,是你们让我在这里的生活过得充实而愉快,是你们让我在这里找到家的幸福感觉。感谢企业管理专业的所有同学,研究生生活有了你们的陪伴而更显丰富多彩,认识你们是一种缘分也是我的幸运,但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祝福各位同学前程似锦!

在我告别求学阶段之时,请允许我向我最爱的家人和疼我支持我的亲友表示诚挚的谢意,父母养育了我,并一直在我背后无私的奉献,默默的支持,你们的哺育之恩,爱护之情让我永生难忘。还有我的亲友,感谢你们对我从小到大的关心和帮助,让我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下成长,帮我在困难中坚强,为我在成功时喜悦,恩情我将铭记于心,我将用我的一生去报答你们!

在此我要再次感谢我母校一大连海事大学,母校给了我一个更高的学习的平台,让我不断吸收知识,提升自己。“学汇百川,德济四海”,我将永远铭记母校的校训,做一个像大海一样包容、博大、德才兼备的人。母校是棵大树,在您的庇护下我们才得以茁壮成长。祝愿我的母校这棵大树万古长青,培育更多的人才,桃李遍天下!

文章引用了国内外大量珍贵的文献或学术观点,在此一并致谢。同时,感谢文章的各位评阅老师和答辩组老师,对于你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表示由衷的谢意!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篇十二

摘要: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gdp的50%以上,70%以上的岗位都由中小企业提供。但是人力资管管理作为决定企业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长久以来在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可持续成长的一个瓶颈。

因此,从人力资源的新特点以及中小企业的基本特征出发,针对其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来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本文的研究内容。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把企业所需人力资源吸引到企业中来,将他们保留在企业之内,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并开发他们的潜能,来为企业服务。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提升人力资源的素质,才能创造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已跨入二十一世纪的全球化市场经济时代。几乎所有的企业家都意识到: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为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取独特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在新世纪的竞争环境下,人力资源将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是企业获取利润的重要手段。企业的实力强弱、兴衰成败已不再取决于企业拥有的物资资本,而首先在于知识的拥有和创新能力,高素质的员工和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将是一种战略资源,将是企业争夺的焦点。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提升到战略地位上来考虑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小业面对的竞争对手将不再仅仅来自国内。而各种新兴商业形态的涌现和企业的重组、电子商务与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于国内的中小企业而言,无疑是迎来了新一轮的挑战与机遇。在这新一轮的企业竞赛中不从构筑人力资源竞争力入手,企业将很难取得独创与速度的优势。

人力资源竞争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优秀的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中小企业更是如此。寻找人才、留住人才、发展人才,为企业保持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为实现企业的远景及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对中小企业相当重要。

但由于其资本薄弱,很难具备像大企业所拥有的实验室和研究开发的能力,所以中小企业若想求发展就必须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下工夫,合理地进行人力资源的规划和管理,以留住企业所需的人才。对人才的合理开发、管理、利用,用最少的资本来创造最大的人力资源价值,已成为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企业战略着眼于未来。人力资源战略与经营战略、成本战略、产品战略、研发战略一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职能战略。企业的任何战略目标的完成。都离不开人力资源战略的配合。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力资源规划的实质是根据企业经营方针,通过确定企业人力资源来实现企业的目标。

由于中小企业低水平的管理模式和相对落后的管理意识,以及管理制度上的缺陷。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成为其难以逾越的屏障。也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从而导致由盛到衰。中小企业要获取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必须顺应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利用自身的优势,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只有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才能提高效益。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处于不败之地。

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特点是量大、面广、起点不高,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面对新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内经济转型的两大挑战,其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人才。人才缺乏,尤其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高水平的技术人才的缺乏已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普遍提高中小企业劳动者素质,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这应该作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一项。

xx市是一个山东省新兴的城市,目前经济总量为全省11,经济增长速度位居全省第一。在走访调查的23家企业中平均问卷回收率为76%,在走访调查的23家企业中,有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只有7家。而在这7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中,平均员工数仅为5人,一般为一个经理,其余为员工但分工不同,主要负责招聘,福利,工资发放,还有专门研究激励制度,负责做调研。

而其他企业主要由办公室兼任,职能也仅限于工资、奖金的发放,人员的招聘,组织人员培训,并且没有自己专门的培训人员,需要时从其他咨询机构或者直接从大学寻找教师进行培训。另外,人才的缺乏已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由于中小企业天然的特点,使其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难以和大型企业竞争。从流向看,当前我国人才一部分流向海外一部分流向国内的外企,外企以其优厚的待遇和科研环境的优势以及科学高效的人才管理方式。

大量吸纳国内人才。一部分流向经营好的大型内企。根据对xx市23家中小企业员工的调查显示,在一个企业中工作两年以下的占员工总数的28.4%,两年到四年57.2%,四年以上的'14.4%。说明企业员工流动太过频繁,这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导致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在资金,人员等方面投入不够。在做调查的企业中,每年企业用于员工培训的费用平均只占费用总支出的3.6%,这就导致了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不足。

现在的中小企业往往重视的是经济资源、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而对人力资源的重视程度不够。事实上,前三种资源属于传统的竞争资源,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源已逐步取代其他三种资源的主导地位,成为企业竞争中最重要的资源。如果一个企业缺乏人力资源,或者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了问题,即使有其它三种资源,也会最终失去竞争优势。

而对许多中小企业来说,资金和市场往往显得比人力资源更为重要。尽管许多企业主也认同在市场竞争中人才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决策和管理中并没有将人才和提高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放在迫切需要解决的议程上。而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制定企业战略时,并没有将人力资源战略放在应有的位置上,或者没有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来配合其他战略的实施。

在绩效评估方面,中小企业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估的依据多是企业短期既定目标内完成的工作量,缺乏长远的全方位的考虑,难以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在薪酬分配上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和随意性。有时甚至不跟员工的贡献挂钩。长期执行无法对员工从物质上形成激励效应,从而很难满足企业长远发展对核心员工的要求受规模限制和企业形成的历史影响,很多中小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过多依赖企业主个人能力、经验和威权,而没有完备和系统的制度体系,或有制度但执行过程中随意性很大。

以上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是家族式企业,其运作方式与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相差甚远。在这样的企业中,其核心层是企业主,中间层是与企业主有亲情关系的管理层,外层则是广大员工,而人力资源部门只能在这众多的层面中间求得生存。它既要协调上层管理者,又要协调同级部门,还要确保管理效果,难度之大可想而之。另外,受中国传统亲情关系的影响,各项管理活动的随意性较大,“人治”代替“规制”、因人设岗等现象较为普遍。

同时,在企业形成过程中企业的高层管理和核心职位多数并非经由规范而严格的招聘或提拔手续产生,而是随企业成长自然形成或凭借人际关系产生,很难摆脱“家族统治”和“裙带管理’。从而在制度的适用和资源的配置上缺乏规范,导致制度成本过高,人力资源成本过大。

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少制约了企业在人力资本上的投入,固定的、长期的培训预算难以落实,培训时间和计划也难以保证。在培训内容上,常着眼于当前,多是实际工作锻炼、应急性培训和岗位培训。另一方面,较高的人力资源投入风险也使得多数中小企业宁可从市场上现招相关专业人才也不愿花钱自行培养,更不用说为员工提供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机会了。

而目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位就是招聘、薪酬、考核等职能的实现。在这种目标的引导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范围相对较窄,在管理理念和操作方式上层次还比较低。其实,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创造价值的最大化。人力资源管理只有建立在这一基础上,视野才会更加宽广,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才会更大。

4.独特的企业文化没有建立。

中国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更多谈到的是如何实现科学管理,但对如何加强文化建设涉及的较少。很多中小企业主认为,我们是中小型企业,企业关键是生存,谈不上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甚至管理界一些专家也持同样观点,这就使得中小型企业的文化建设更为滞后,使得中小企业难以形成大型企业那样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和员工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和交流过程,导致员工对企业前途漠不关心。不能以同舟共济的心态对待企业的发展,长远来看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流失和浪费。

1.建立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和灵活的用工制度。

中小企业人数少,管理层级少,一人身兼数职难免,这就需要中小企业在引进招聘和使用人才的过程中既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实行优化组合。竞争上岗,并定期考核,又要考虑到企业本身的特点,灵活进行必需的岗位分析和职务设计。针对不同的岗位和重要性选择不同的用工制度。公开、公平、公正,要杜绝用人和提拔中的任人唯亲,提防按照决策人员个人好恶决定人才的去留,对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选拔要有科学的标准和程序,不得随意更改。

针对不同的岗位和重要性选择不同的用工制度,比如。对于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才应多从复合型人才的角度进行选拔;对于关键技术的专家可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临时聘用;有些非长期使用的岗位可考虑将该部分工作外包给专业服务机构;熟练技术工人则可以签订长期用合同;一般性生产工人可按照生产需求签订短期用工合同或临时劳务合同。

2.健全科学的考核制度和公平的竞争机制。

竞争机制是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公平竞争机制的确立,一方面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企业中形成一种公平竞争的机制氛围,激励员工奋发图强,另一方面能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而不至于流失。要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首先要建立公平合理的员工竞争上岗制度,以保证竞争的机会是公正的;其次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以保证竞争的结果是公平的;第三要建立公正的晋升、薪酬奖励制度,以反映公平的竞争结果。发挥竞争机制对员工的引导效用。

在引进竞争机制的过程中。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竞争必须以组织目标为前提。组织目标是把企业目标分解而来的。所以要通过竞争将个人目标、组织目标和企业总的目标结合起来,形成良性竞争,这样既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效率,又提高了员工自身的紊质;二是竞争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要一视同仁,严格按照制度规则进行奖罚;三是竞争必须是适度的,要防止过度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人际关系紧张,组织产生内耗。从而损害团队的团结和降低企业的凝聚力。

一切企业管理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绩效。人力资源的管理也不利外。建立以绩效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需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为了适应中小企业灵活性、创新性和适应性强的特色,其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应具有与企业战略相适应的灵活性。要合理设置管理机构。按照企业运营的需求建立管理层次,并在此基础上规范管理职能。

中小企业的规模决定了其并不需要大而全的管理层次,这时就要设计扁平化的管理层次,在减少人员设置的同时也保证了决策和管理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其次,要考虑到人力资源管理本身的成本,如建立有效的招聘遴选制度,只要合适的人才,不要最好的人才。选择灵活的培训方式,避免为培训而培训,培训结束后要进行总结,以确定培训效果。设计高效的考核和奖励机制。考核要一定要和奖励挂钩。奖励一定要反映绩效等等。

4.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和科学的激励机制。

中小企业的薪酬制度遭遇争议和垢病,已是屡见不鲜,可见薪酬制度的合理设计和良好实施是中小企业搞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既是企业绩效考评实施的结果,同时又是企业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如果实行好,可以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实行不好,则可能会给企业和员工都带来莫大的伤害。在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的过程中。要以多劳多得为基础,以为企业贡献为标准,以有利于企业发展为目标。以多劳多得为基础,就是要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以绩效考核结果为依据。

以为企业贡献为标准,就是要充分重视核心员工的知识、技术和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承认资本在企业经营中的巨大力量。以有利于企业发展为目标,就是要根据不同的岗位和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采用灵活多变的薪酬制度。要重视精神鼓励和股权激励的重要作用,通过工作丰富化、工作前瞻性设计使员工获得被肯定及对工作成就感的心理满足;通过公平合理的职务于迁使员工获得提升自己和事业发展的机会;提供相互尊重及和谐的工作环境使员工享受到工作的乐趣;通过让员工参与企业经营,共同分担风险形成经营者、员工和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命运共同体”。

5.确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和互利互信的劳资关系。

中小企业应确立“人是企业的根本和支柱”的基本理念,并逐步形成与企业战略相适应的企业文化,通过企业和员工的有效沟通,形成互利互信的良性劳资关系,使员工认同企业的战略,并和企业一起成长。在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过程中,要注意建立学习型组织。企业只有建立学习型组织,鼓励员工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鼓励员工之间、不同岗位之间相互学习,横向发展,以填补纵向升迁情况下员工的失落感。

才能使组织减少矛盾,使企业充满活刀。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还要注意为员工提供宽松、自由的发展空间。给专业人才留出足够的个性空间,给他们一定的自主权;对每一类型的员工提出明确的要求,让他们承担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并充分的予以信任和理解,肯定每一位员工的个人尊严和价值理念。针对不同的情况。予以不同的培养、提高和晋升机会,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长处,这样才能最有可能吸引、留住优秀的员工。

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督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经营业绩的促进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基础。中小企业只有建立自己独特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持久的文化推动力。才有可能让员工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并将自己的理想与公司发展壮大的目标融合在一起,企业才能获得长久的发展。

感谢大学四年来经济学院老师对作者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蔡院长在作者进行毕业论文写作中的辛勤指导。同时也特别感谢调查走访过程给于帮助的各位企业人事负责人。

[3]林民书.论我国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及其体制创新[j].财经研究.2001.4。

[4]姚廷赎.知识经济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究[j].郑州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

[6]伍双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陈维.政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高级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