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毛概论文简短(优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12:15:19 页码:12
2023年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毛概论文简短(优质11篇)
2023-11-19 12:15:19    小编:ZTFB

梦想是每个人内心最深处的火种,只有燃起它,才能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如何从大量信息中提炼出有价值的观点和信息?我们为您准备了一些相关的总结范文,供您参考和借鉴。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毛概论文简短篇一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家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国民摆脱经济贫困状态时日不多并深受传统文化习惯的影响,接受和理解的环境保护概念较少,因而公民环境知识与水平、环境保护活动参与程度普遍不高,主要环保形式多表现为在政府倡导和引导下广泛的行政动员模式。且环境意识极度缺乏,国民被动的接受政府组织的大规模环境保护活动,除大学或职业学校开设的环境专业外,环境保护行动更多是在中小学校的学生居多,所采取的环境保护手段有限,效率较低,远远不能提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要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念出发,以形成生态系统内部动态平衡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理念,以建设生态文明高校为目标,以高校为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的辐射源,把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的视野转向各种形式的实践行为。通过生态文明校园的建立,在全社会形成良性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利用的价值体系。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人们对所处学校的校园环境要求也随着不断增长,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在高校建设中占主导地位。生态体现着物种之间物与水、热、光等因素之间的和谐关系,这种关系是情感教育最好的学习媒体,能够使学生从中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物、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

一个健全的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为学生在环境教育所提供的实际生动的内容与素材,让学生适应融入群体的感觉使用多种感官去了解环境并思考遇到的问题,在生态环境建设和维护的实际操作中学习与环境有关的知识,而且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长期性生态体验、观察的环境和目标。在校学生身在不同的专业和班级也会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拥有独特的对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理解和表现的方式,有本校特色的交往关系、生活方式以及由大学生参与进行编写的校报、定期的讲座、社团及其他科学、娱乐、文化、体育等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活动和各类文化设施会作为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充盈着大学校园的各方面建设,从而使得大学校园更富有生机和活力。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绿色生态校园的建设方案。充分反映出学院的办学、人文、时代等特色,注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结合,推进全院师生植绿护绿活动长期进行下去。以生态文明理念开展公共课程;加强生态文明课题研究。校园内添加具有人文内涵的标志。弘扬校园特色文化。并定期举办以“生态文明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这些都可以提升广大师生对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和热情,并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高校把创建文明校园作为学校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号召全体师生加入到校园生态文化的建设中来,美化校园内部环境状态,树立行业新风。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毛概论文简短篇二

b.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c.正确处理自然和自然的关系。

d.正确处理经济和自然的关系。

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保护自然。

d.征服自然。

a.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b.节约资源。

c.保护环境。

d.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

4.清新空气、清洁水源、美丽山川、肥沃土地、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必需的生态环境。

a.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

b.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c.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

d.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

a.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b.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c.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d.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a.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b.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c.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d.把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毛概论文简短篇三

南京是个古老而文明的城市,四季分明,有生机勃勃的春天,夏的炎热,秋的凉爽,还有令人向往的冬天。

南京的春天来了,万物都苏醒过来,看!嫩绿的柳枝长出了绿草般的绿芽,犹如春姑娘轻柔的长发。黄灿灿的迎春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加显眼。满山遍野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可爱的小燕子好像收到了春姑娘发出的讯息,迫不及待的从南方飞回来了,它们“叽叽喳喳”的唱着歌,仿佛是一首动听的交响乐。春姑娘又来到了果园,看!一颗颗杏树绽开了胭脂般的杏花,一棵棵梨树绽开了雪白的梨花,仿佛是一朵朵白云。勤劳的小蜜蜂,在花丛中忙着,几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穿梭。仿佛在嬉戏。南京的春天如此的美好,离不开那些每天天还没亮就上街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也离不开每天为这个城市建设辛勤劳作的人们。

南京能够申办青奥会顺利成功也是因为南京的绿化和美丽的风景而打败了其他竞争的对手,我记得在我二年级的时候,参加了由南京金陵晚报组织去珍珠泉种植“青奥林”的活动,从3月头妈妈就开始报名排队,一直排到3月20号,那天我早早的就起床了,约好8:30分在玄武湖门口集合,我们提前了30分钟到达,没想到还有更多的大人带着小朋友早已在次等候了。还有的家庭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全家都出动了。我特地数了下一共有四辆大巴,从那时起我就知道植树绿化对我们这个城市有多么的的重要,也要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毕竟城市美好的环境是离不开大家的共同的建设。

为了南京的环境更加美好建设了滨江公园,从奥体大街至梦都大街,占地590亩,该区域为休闲区,“看点”颇多,有湿地公园、观江平台、五星级饭店、电脑激光音乐喷泉等。通过改造原有地形地貌,绿化和美化了水岸环境,将原先的防洪墙外开辟为“湿地公园”;“观江平台”则营造成亲水、自然、生态的休闲气氛,连接奥体中心场馆与滨江风光带的文化体育轴线,又称“世纪轴线”,占地约180亩。该区域的文化气息很浓,有“三山”、“二水”、“白鹭”3个主题公园,以及8个雕塑花园,以营造大诗人李白“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意境。还有艺兰斋美术馆和金陵图书馆等。管理方从人性化方面考虑,这段滨江大道将建成地下隧道,使游人能方便地穿越到达滨江公园内游览和休闲。

在学校,我们的雏鹰假日小队在古林公园种下了陪我们一起长大的小树苗,在寒暑假我们还会走上街头,提醒大家积极参加“地球熄灯一小时”、“绿色出行争做文明人”、和爸爸妈妈出去吃饭会让我想起“光盘行动”。建设美好生态南京需要大家的努力,让我们拒绝浪费、拒绝一次性餐具!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毛概论文简短篇四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一重要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十分突出的战略位置,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的发展模式。环境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反映出事物普遍联系之中的共同性和统一性。恩格斯说过,“劳动与自然界一起才是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国家和地区,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证,自然环境是衡量一个地区“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区域竞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谁的环境好,谁就能让更多的生产要素汇聚本地,因此,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同时,经济发展也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物质条件。

联合国发布的《只有一个地球》报告中指出:“贫穷是一切污染中最坏的污染”,因为环境不可能在贫困的条件下得到改善。保护需要资金,资金需要通过发展才能得到;只有合理开发资源才能有效保护生态,尤其是可以通过使用新工艺、新技术尽量减少甚至避免工业化阶段的污染。由此可见,发展方式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总量增长取决于对资源的开发以及有效配置,有赖于人类智慧不断地认识、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与经济二者统一于发展,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绿色发展是经济转型的趋势,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的标志。时势所趋,经济欠发达地区迫切需要从“非此即彼”的“对抗性”思维中解脱出来,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

科技和制度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强大支撑。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资源丰裕的经济体更愿意通过传统的要素投入获得增长,对技术创新意愿不如资源缺乏的经济体强烈。

总体来看,当前欠发达地区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驱动发展的模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应当看到,造成欠发达地区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制度约束,制度安排与推动绿色发展不相匹配,出现了一面是不断加强生态保护设施建设,一面是不断破坏生态环境,且破坏的速度比建设的速度还快。一些欠发达地区为摆脱贫穷,盲目追求增长,许多生态资源被滥采滥伐直至耗竭,资源浪费极其严重。这种任由稀缺资源继续免费使用、廉价使用、粗放使用的局面决不能持续下去。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江西省通过实施战略性新型产业和“六个一工程”战略,大力发展风电能源、高效农业等生态、清洁、循环经济,形成了以矿产资源深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农业以及生态绿色产业为主导的环保型产业体系,并通过生态市场制度的建立,提供生态市场运行的制度保障。

江西省还积极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考评机制,加快推进水、电、矿产等资源型产品及要素价格改革,开展排污费改环境税试点,探索建立水权交易制度,推进生态合作、产业共建等多种方式的生态补偿等。20xx年以来开展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林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还对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江西省的经验表明,科技和制度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强大支撑。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生态经济规划和相关政策,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生产等传统产业基地,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将生态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相衔接,利用循环经济的理念使生态经济的“涓滴效应”扩散开来,把发展生态经济与发挥传统要素优势相互结合。这样既可以赋予传统要素以新的内涵,也可以让生态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限度地发挥作用。

在制度建设上,要建立健全产权制度和价格机制,因为产权制度有效地促使人们保护稀缺资源,价格机制灵活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以及稀缺性的变化。

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鼓励人们寻找替代资源、节约使用最稀缺的资源,通过推动技术创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推进绿色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的“路线图”。欠发达地区往往蕴藏着较丰富的原生态资源,同时也存在一定比例的贫困人口,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一方面,我们不能用停止发展的方式来保护环境;另一方面,发展又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重蹈“先污染、再治理、难治理”的覆辙。

新世纪以来,江西依靠区位优势和要素优势,成为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之一。但承接的主要是沿海地区产业的低端环节,赚一些微薄的辛苦钱。江西要实现科学发展、人民富裕、社会和谐,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模式。为此,江西省委、省政府把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作为引领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龙头工程和重大引擎,努力探索经济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做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部署,目的就是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两年多来,全面启动了“十二项重大生态经济工程”建设,包括以生态保护、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6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和以保护“一湖清水”为重点、优化能源结构的6大基础设施工程。

再以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为例,这是江西有史以来投资的水利建设项目,被誉为江西的“三峡工程”,具有防洪、灌溉、发电和航运等重大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该水利工程建成后,将对江西经济核心区域防洪安全起到保障作用,年均防洪效益达7.5亿元。在防洪的同时,每年还可增加电量11.4亿千瓦时清洁电能,有效缓解江西电力供需紧张状况。另外,萍乡、德兴等资源枯竭型城市,也相继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地下”转向“地上”、从“黑色”转向“绿色”。

江西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在巩固提高中保持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3.1%,设区城建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均列全国第一位,林业产值突破千亿,上升为全国第六。

当前,世界范围内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兴起,与我国的转型发展形成了历史性交汇,为欠发达地区推进绿色发展提供了难得的重大历史机遇。探索“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路径,形成面向未来的新型产业发展格局和经济增长模式,才能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在扩总量、上水平与转方式、调结构的有机统一中赢得主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毛概论文简短篇五

摘要:党的十八大首次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标志着我国开始全面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时期。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快速的遭到破坏。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刚刚起步,还存在许多障碍与问题,如生态经济刚刚起步、环境资源法律体系尚不健全、环境经济政策缺乏、生态文明的环境伦理价值观尚未真正建立以及公众环保和参与意识较弱等方面,必须从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健全环境资源法律制度,广泛运用环境经济政策,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的环境伦理价值观,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和参与积极性等方面大力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正文: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已是人类发展的必要需求。基于我国所处的人口资源环境的特殊国情,协调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这一历史任务显得更加紧迫。

文化,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一、十八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生态文明之所以摆上如此重要地位,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人类自从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在创造辉煌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资源危机、生态灾难、环境危机,以致发展不能持续,民生不能有效改善,人类的生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正在积极推动、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以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这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克服危机的明智之举。

生态文明就是人与自然和谐,是把自然与文明结合起来。它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正在积极推动、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

当前之所以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一个重要原因是只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越来越凸显,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另一方面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本遏制,生态系统退化,由此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此外,要意识到,资源环境问题的出现,背后有体制政策、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原因,也有思想认识、自然观方面的原因,比如生态文明的理念没有树立,生态不文明的做法普遍存在,自然的价值还不被承认。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关于发展的新思考,它是人类对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而造成的一系列资源和环境破坏所进行反思的结果。

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但却带来了资源的高生产高消耗和环境的高污染”,而进一步威胁了子孙后代的生存。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是人类对自身未来发展的一种理性思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和谐性和可持续性两个个方面:和谐性指的是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和自然都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和谐取决于人与人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让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

可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要符合生态法则,必须改变以往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以及与之相应的思维方式。

三、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生态文明追求经济与生态之间的良性互动,坚持经济运行生态化,改变高投入、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绿色产业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生态文明倡导人类克制对物质财富的过度追求和享受,选择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环境的生活方式。

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工业文明无限度地索取和利用资源不同,生态文明注重的是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强调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因此,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又能扩大就业的速度与效益相结合的工业化道路。在资源环境约束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既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与资源承载能力不相适应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根本转变的必然选择。落后的生态环境建设已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约束力,反之,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将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实质上并不冲突。其本质都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但结合资源有限而人类欲望无限的现实,在实际操作上确实存在着很大的难度。结合现今实际情况,已有一些举措在实践中取得了效果,尚有一些举措缺乏实践环境。

1、加强教育和学习,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和谐的统一关系。我们必须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吸取教训,把促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保证未来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践表明,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是不负责的行为,将会为子孙后代带来惨痛的代价。

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应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法规,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度。与此同时,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行动,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

2、通过立法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生态建设的有序落实。

制度缺失和体制机制不合理是导致中国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我国现行的宪法没有明确“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资源保护的指导思想,现有的单项的自然资源法中,对自然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缺乏具体规定,致使有些法律条款操作性不佳。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在各种经济立法中突出生态环保资源型经济的内涵,使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在经济法中得到充分体现,进而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行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只有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3、支持文化创新,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要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森林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绿色消费文化等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政绩观、消费观,并使之广泛渗透到社会、经济、科技、法律、政治以及伦理等领域,为经济社会的生态化发展提供智力与精神支持。

4、发展现代循环经济。

发展现代循环经济就是实现国民绿色经济,解决经济增长和生态破坏之间矛盾的有效出路。现代的循环经济,包括从源头预防污染物产生,从消费降低废物排放,从处理增加利用效率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改变传统工业生产中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努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淘汰落后生产技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实现结构节能。大力提倡生态科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5、增加对生态、环境的投入。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环保投资就达到gdp的2%,英国2.4%,日本1.8%-2.9%,到1992年美国达到了2.5%,而中国到2005年才达到1.3%。“十一五”期间规划的投入比例是1.5%,中国生态、环境投入总量不足,加之有效投资率低和投资保障制度不完善,以致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目标难以实现。应当根据引进庇古税等有效的方法约束生态破坏行为,并增加环境治理的财政收入。用法律以及各种规章制度清晰的明确政府、企业、社会、公民对环境保护的责任、义务,并全方位增加对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投资。

6、在各行业实行绿色gdp的统计方法。

2011年,中国以快速的经济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然而这一经济数据背后却掩藏着自然资源的快速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pm2.5”这一概念被人们逐渐熟知,可入肺颗粒物正是人们生活环境恶化的一种表现。因此基于居民生活水平的实际gdp统计体系需替代简单的生产额加总所产生的gdp。

绿色gdp是将生态成本要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即从gdp中扣除经济生产中投入的环境成本。通过将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货币化,使人们深刻并直观的认识到经济开发活动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以及伴随gdp的增长付出的环境资源成本和代价。从根本上改变各行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现状,从而推动生产作业向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的集约型模式转变,真正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到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

7、树立正确消费观,节能减排。

人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杜绝浪费。这要求人类摒弃过度挥霍性消费的享乐主义,而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进行适度消费,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间的物质交换,使得生产消费的消耗最小。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破坏都基于人类的欲望,因此以节俭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为目标的适度消费必定能够大幅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的持续性、公平性及和谐性,追求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该转变观念,由征服自然变为尊重自然,由索取自然变为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选择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生态文明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共同繁荣,和谐相处,持续发展的文明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当前的客观需求。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毛概论文简短篇六

“思想”是关于整个世界或者其中某一领域某一问题的本质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具有“说人所未说见人所未见”的创新性特征。判断某一思想观念是否具有“思想性”,除了看其是否经过充分的系统论证之外,主要还要看其对事物的认识是否具有本质规律性方向趋势性前沿创新性的特征,是否从世界观辩证法方法论社会历史观等哲学层面高度去思考处理问题。综观***生态文明思想,可以发现它显然具有这些特征。

自然观是指人们关于自然界的历史起源结构本质变化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是人类对整个世界认知的基础,任何一种系统化的哲学必然将它作为前提。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等命题,体现了一种辩证的有机的新型自然观。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就是强调在生态生活生产三个方面人与自然之间要实现和谐共生。自然界再也不是近代主体性哲学视野中那种被人类利用改造和征服的对象,而是与人一样有着自己的生命和价值的存在物。这种自然观,既克服了近代主体性哲学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缺陷,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观。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属于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他们在制定唯物史观和进行政治经济学研究时,在某种程度上更重视“生产”而忽视“生态”,他们即便在阐述“生态”“自然”的重要性时大多也是在“生产”“财富”的范式下来进行的。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认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实际上在强调必须将人与自然生态系统将自然生态系统各个要素当作一个整体,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流域治理,不能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哲学上来看,这实际上是要求用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辩证思维来观察分析改造自然界。因此,这种自然观辩证地真正克服了那种将自然生态系统各个要素进行抽象的分门别类相互分割而看不到自然界内部相互过渡相互转化的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描绘出了一幅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所推崇的“不仅能够说明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说明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的“世界辩证图景”。

社会发展动力是社会历史前进的推动力量和源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中生产力又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邃历史观体现了一种新型社会动力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指通过发展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内生外联性”产业,生态优势可以变成经济优势,生态价值可以变成经济价值。这种全新的绿色发展模式打破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由“资源—产品—污染”构成的单通道非循环的物质流经济,形成了一种“生态环境生产力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认为,生产力就是人类影响调整制约自然的能力,生态资源环境在经过人类改造后“被纳入”生产力。因此,这种生产力带有一种“征服论”倾向。但是,在***总书记看来,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生态环境开始与生产力融为一体,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且这种新型的生产力带有一种“和解论”色彩。

“生态兴则文明兴”,是指生态环境是决定人类文明兴衰的第一前提。***总书记认为,纵观人类历史,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都发源于生态良好的地区,但都因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导致文明衰落或者中心转移。当今,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制约历史发展影响文明兴衰危及人类生存的“第一因素”,已经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支撑,而不再是传统历史唯物主义话语体系中的“一般性前提”了。这种新型文明动力观文明基础观是对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论述的“自然报复论”的直接继承。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生态与文明之间的直接关系根本关系从未像***总书记所提出的这样被如此强调过。

唯物史观又称群众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前进方向。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提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而不是少数“英雄”或者“天才”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的全民共治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体现了***总书记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坚持群众史观。

建设生态文明最终还是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不能只靠少数领导干部和生态环保工作者。要改变14亿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将广大人民群众凝聚成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磅礴之势。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贯彻和应用,克服了以往相当程度上存在的“干部干群众看”的力量缺失和治理之误。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就是强调在新时代,民生要实现生态化,生态要实现民生化。我们不能再认为经济发展速度是硬指标,而生态环境民生问题是软约束;也不能再认为生态需要是享受型需要而不是基本型需要,故意忽视生态民生建设。这体现了我们党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随时在准备着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态环境需求的为民情怀,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价值观。

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总是要生活在一定的共同体之中。从历史上看,人类社会首先是血缘共同体,其次是地缘共同体,再其次是政治共同体,最后是自由人联合体——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其中,血缘共同体地域共同体是自然形成的共同体,民族国家共同体是政治共同体发展的成熟形式。不同的共同体代表着不同的生产力发展社会交往发展与人的发展程度。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全球共赢观体现了一种新型的共同体思想。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全球共赢观,就是强调全球是一个生态环境共同体;而生态环境共同体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人类最现实最基础的命运共同体。建设全球生态文明关系到未来全人类的共同命运,所有国家必须携起手来,走共赢之路。只有克服局限于传统民族国家的狭隘思维,建立科学合理的新型国际生态环境秩序,才可以治理好全球以及每个国家的生态环境。人类虽然离建设真正的自由人联合体——共产主义社会还很遥远,但是各个国家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被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后民族结构”的全球治理权力架构已经初见雏形。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全球共赢观是***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人的发展思想在生态环境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和创造性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以最为浓厚的人文情怀最纯粹的科学精神最现实的国际主义,去思考和处理人类生存发展问题。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社会生活中,人的活动会因为各种利益观念发生冲突。为了规范人与人的关系,使生产生活交往得以正常进行,人们便制定了约束行为的各种规则,以明确各自权利与义务公共与私人等关系及其界限。这种规则的固定化常态化就是制度,而制度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固定为法律条文,就成了法。

总的来说,制度可以纳入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范畴,法治可以纳入上层建筑的范畴。但是,无论是作为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制度,还是作为上层建筑的法治,对生产力发展都起到反作用。***生态文明思想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律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密法治观,体现了在自觉调整改革和运用生态生产领域中生产关系观和上层建筑观的反作用。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律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密法治观,就是强调法律制度体制机制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堡垒和最后保障。为此,在生态环境治理领域,必须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完善制度配套,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高压线。这体现了我们党在自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决定和反作用关系来解决和处理生态环境问题,以生态环境领域中上层建筑的调整改革来调整生态环境领域中的生产关系利益关系,再以生态环境领域中的生产关系利益关系的调整和改革来解放和发展生态生产力,修复治理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

由此可见,***生态文明思想对自然社会和人,对实践制度和文化,对历史现在和未来,对民族国家和人类等问题进行了本质性思考元哲学发问创新性解决,是一套关于自然社会经济制度文化等问题全新的文明话语体系,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觉运用和创新性发展,体现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对自然规律的理论自觉和认识深化。因此,***生态文明思想之所以被称作“思想”是有哲学依据的。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毛概论文简短篇七

摘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我国新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描绘了“十三五”绿色发展蓝图。文章指出,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到水务部门,就是要我们从水资源的源头抓起,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以及减少水污染和改善水生态等等,达到人水和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绿化发展;理念;水生态;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毛概论文简短篇八

摘要:生态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互利共生,人们积极开展生态建设、充分享受生态成果的高度文明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是生态社会的最基本标志,具体表现为生态原则成为资源配置基本依据,生态生产成为社会生产基本内容,绿色消费成为社会主体消费方式,生态法制成为社会基本行为准则,生态意识成为社会主流观念。

论文关键词:生态社会;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社会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互利共生,人们积极开展生态建设、充分享受生态成果的高度文明的社会形态。作为人类文明进化的最高台阶,生态文明社会(可简称生态社会)是我们人类尚未达到的一种理想的社会境界。积极开展生态社会研究,弄清其特征标志,有助于推进生态社会建设。

总体上说,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标志就是生态文明。具体而言,生态社会的基本标志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

在工业社会,市场原则被证明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手段,但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市场失效的现象日益严重。作为由工业社会进化升华而来的生态文明社会,一方面还须借助等价交换、利润最大化、优胜劣汰等市场资源配置原则,另一方面必须增加生态原则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依据,化解市场配置原则下市场失效的问题。

生态文明社会资源配置生态原则的主要内容大致有五项:

1、生态平衡原则。资源配置的生态平衡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不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运行的稳定状态,至少不剥夺生态系统应对外来干扰进行自我调节恢复原初稳定状态的能力。依据生态平衡原则进行资源配置有利于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巩固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自然生态平衡条件下能够达到生态产出的最优化,但常常不是经济产出的最大化,而最大限度地保持自然生态平衡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2、环境安全原则。资源配置的环境安全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系统的相对稳定与协调,至少不剥夺自然环境系统应对外来干扰冲击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这里的自然环境系统主要是指人工生态系统,也包括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部分自然生态系统,如农地、森林、牧场、工厂、村落、城镇等次生环境,涉及土壤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以及全球气候等,实施环境安全原则有利于经济有效增长、促进经济效率提升、消除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生态恶化与环境退化问题、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

3、资源节约原则。这一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符合节约使用、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要求,做到不可再生资源的节俭节制使用,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开发、合理使用。实行资源节约原则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干扰冲击,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意义的资源节约立足于生态平衡环境安全,经济意义的资源节约追求效率提高效益增加,两者既相契合又有矛盾,生态文明社会强调前者的前提地位。

4、协调进化原则。这一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能够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共同进化、互惠共赢。落实协调进化原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社会发展进化的本质要求。

5、永续发展原则。永续发展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平衡的现实需要,又能符合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长远协调和谐、发展进化的要求。贯彻永续发展原则,有利于解决传统发展模式下日益严重的代际不公平问题,推动生态文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生态生产是指为维护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消除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负面冲击所进行的生产,其成果即生态产品一般以生态平衡的恢复与维持、自然环境的改善与保护、生态资源的维护与增加、环境污染的治理与消除等形式呈现。在社会生产方面,生态文明社会与工业社会的显著不同,在于除了依然存在规模庞大的物质产品、服务产品生产以外,生态产品生产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基本内容。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的高度发展构成对生态平衡的巨大冲击、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严重威胁,必须通过调整社会生产结构、增加生态产品生产加以补偿。

生态文明社会生态生产的发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生态产品在社会产品中占据重要地位。社会产品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物质产品,它通过对物质资料的加工制作形成使用价值,满足人们的物质消费需要;一类是服务产品,它借助物质资料手段提供各类服务,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服务需要;再一类就是生态产品,它通过对生态环境的维护保养形成生态价值,促进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前两类产品生产都建立在人类对大自然索取的基础上,随着索取强度的提高必须要有适当的方式途径进行回馈补偿,生态产品生产正是人类回报补偿大自然的最佳途径,正因此,在生态文明社会,生态产品成为社会产品中具有特殊功能作用、无法替代、不可缺少的基本产品,其规模、种类也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更高要求而相应扩张。

2、生态产业成为社会最基础的前提产业。社会产品结构的调整必然要求社会产业结构的相应调整,在生态文明社会除了传统的或经过生态化改造的一、二、三次产业以外,生态产业将成为社会的基础性、前提性和标志性产业。生态产业是以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为产业目标的专门产业,内部又包含污染治理业和生态资源培育维护业两大产业,前者专司污染减排和受污染环境治理之职,后者专指修复、维护和培育生态资源,促进地球村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基础性产业。

所谓绿色消费,是指人们在环境友好理念指导下所进行的有利于资源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或者不至于恶化资源供求关系和生态环境的最终消费。绿色消费有以下显著特点:

和极端做法,转而采用适度消费以谋求足够程度的满足和多方面的满足。另一方面,绿色消费强调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通过减少浪费、减少资源消耗、循环式消费及废弃物的再消费以及消费排泄物向社会排泄物处理业集中,减少消费过程的废弃物排放量,不让消费排泄物进入自然生态系统。

2、绿色消费是一种综合效用型消费。绿色消费效用由直接效用、间接效用、宏观效用、长期效用等多种效用构成。其中,直接效用包括人们消费产品和服务获得的特定需求满足,因采用循环消费、再消费、减量消费方式节约消费成本获得的收益需求满足,因采用绿色消费方式对生态环境保护有所贡献而获得的心理满足;生态环境因绿色消费方式而直接得到的维护、改善(如人们化废为宝,对废弃物的消费直接减轻了环境压力;人们参与植树种草治沙等体验性休闲、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改善),等等。直接效用是人们采用绿色消费方式的主要动力。间接效用主要指绿色消费方式因节约资源、减少排放而最终对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平衡所产生的有利影响,它与某一项具体的绿色消费行为并不直接挂钩、对应,具有一定的曲折性、隐蔽性。宏观效用是指绿色消费的积极效用是由众多的绿色消费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某个人、某一次、某一项、某一局部的绿色消费仅产生有限的积极效用,但要取得积极的宏观效用必须从自己、从局部、从现在做起。长期效用是指绿色消费的效用除直接效用以外,其他效用的取得往往要经过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而绿色消费的效用也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绿色消费的综合效用,是人们从理性高度选择绿色消费方式的'原因。

3、绿色消费是一种可持续型消费。一方面,绿色消费为当代人的后续消费预留资源,也为后代的消费预留资源,有利于保持资源利用的持续性;绿色消费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生活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另一方面,绿色消费对绿色产品的追求,促进了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的营造和生态文化建设,从而促进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的可持续消费提供生态环境基础。这些特点说明,绿色消费符合生态文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要求,能够兼顾人类福利水平提升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双重要求。也正因此,在生态社会绿色消费能够取代传统消费方式,成为社会的主体消费方式。

工业社会,人们按照市场法则和经济法制行事,经济利益是决定人们言行的内在动力,在经济规律这根看不见的指挥棒的指挥下,人们在经济法制划定的界线内从事生产经营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以及其他社会活动。而在生态文明社会,人们不仅从事物质产品、服务产品的生产消费,还要从事生态产品的生产消费;不仅追求经济利益和经济价值,还要追求生态利益和生态价值。因此,人们的社会活动不仅要遵循经济规律、经济法制,也必须同时遵循生态规律、生态法制,而且应该更加强调遵循生态规律、生态法制。目前人们制订的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都是立足工业社会,从传统经济社会的视野出发,依托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所规定的行为规范,这些法律规范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严格意义上说,这些环境保护法律规范还无法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社会生态理念的精神,无法完全适应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更高要求。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我国),为加快追赶步伐,环境保护往往要向经济发展让步,导致生态法制常常形同虚设。

作为生态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生态法制至少具有如下四方面特征:

1、以巩固、发展生态文明社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态法制建设跳出传统工业社会窠臼,立足生态文明社会来进行,从而遵循全新的指导思想,设定全新的建设目标,确立全新的法制原则,建立相应的内容框架。

2、很好体现生态规律的基本要求。体现生态规律要求是生态法制建设的核心,只有充分体现生态规律要求,生态法制才能很好反映其价值取向和行为导向,发挥促进生态平衡、推动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3、努力借助经济规律的运行机制。生态文明社会经济规律仍然是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之一,指导和左右着人们的行为。生态法制建设不仅不排斥经济规律的作用,还必须努力注意与经济规律的协同契合,借助经济利益的推动促进生态法制的落实。在经济目标与生态目标出现矛盾的情况下,从有利于生态社会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出发,寻求合理的立法司法平衡点。

4、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同进化原则。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目标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同进化,既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努力提升社会福利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要贯彻生态和谐原则,确保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人与自然两者不能偏废。因此在生态法制建设中要防止出现两个偏向,一个是片面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倾向,另一个是极端生态主义倾向,做到以人为本,兼顾双方。

生态意识是指人们了解生态规律、尊重生态价值、努力追求生态平衡、积极参与生态建设的认识状态和思想倾向,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它是人们自觉开展环境友好活动、采取维护生态平衡行动的内在动力。工业社会经济意识是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观念,人们围绕经济利益这个核心从事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经济效益成为衡量经济活动乃至其他社会活动成败得失的主要标准,最终导致工业社会的畸形发展。生态文明社会作为在对工业社会扬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全新社会发展阶段,也必然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全新社会观念,用以指导人们的言行。作为社会主流观念,生态意识不仅受到社会舆论大力推崇,也受到政府、公民、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各方的充分认可肯定,还是各类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成员的行动指针,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成为体现生态社会文化特征的核心理念之一。

生态意识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认识层面,具有对自然生态、生态平衡、环境安全、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对自然生态及其价值的尊重,对生态规律、生态机制的认识和掌握。

二是行动层面,对生态价值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内化为推动人们采取环境友好行为的动力,人们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看作是一种崇高的行为,不惜付出某种代价去付诸实施。高水平的生态意识应该是这两个层面的有机统一,仅有认识没有行动,说明认识难免肤浅;仅有行动没有认识,很难保证行动的自觉和持久。

根据上述五方面标志的全面、显著程度,可以将生态文明社会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如生态社会初级阶段、生态社会中级阶段、生态社会成熟阶段或高级阶段等。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毛概论文简短篇九

[摘要]刘先平的《走进帕米尔高原——穿越柴达木盆地》记录了他2005年8月穿越柴达木盆地的生态考察之旅。整部作品以纪实笔触为主,但也偶尔夹杂小说笔法,无论是叙事、写景还是抒情,都生动明晰、简洁洗练,尤其能够把对柴达木盆地、可可西里等地科普性的介绍融入文學性的铺展中,既给人带来知识的充实,也给人带来审美的怡悦。该作品生态视角的自觉性和意味深长的生态忧思尤其值得关注,其描绘自然之美的生动笔触和对自然生命的主体性呈现也令人印象深刻。至于刘先平对自然生命伦理选择的凝思和对生态道德的资源追问,也值得我们牢牢记取。因此,该作无疑有助于现代人生态道德的觉醒和建立,是一块弥足珍贵的生态文明的指路石。

[关键词]刘先平;《走进帕米尔高原——穿越柴达木盆地》;生态道德;生态批评。

在当代中国生态文学的版图中,刘先平是一个气势恢宏、气象万千、意蕴深厚的存在。他从1970年代中期就开始参加野生动物考察,1980年代曾经相继推出《云海探奇》《呦呦鹿鸣》《千鸟谷追踪》《大熊猫传奇》四部长篇动物探险小说,融科学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体,深受青少年的喜爱。1990年代以后,他的足迹几乎遍及全国重要的生态区域,例如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怒江大峡谷、横断山脉、西沙群岛等,创作了如《从天鹅故乡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走进帕米尔高原——穿越柴达木盆地》《美丽的西沙群岛》等作品。此外,他也常常以重点的物种为考察对象,漫游华夏大地,创作了如《红树林飞韵》《黑叶猴王国探险记》《寻找大树杜鹃王》《追梦珊瑚》等作品。刘先平的大自然探险系列作品选材重大,艺术成就较高,社会影响较大,曾多次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2019年他的小说《孤独麋鹿王》还荣获由接力出版社和俄罗斯莫斯科州立综合图书馆共同组织承办的“比安基国际文学奖”。

刘先平能够终生坚持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以诗意的笔触描摹大自然,书写人与自然的故事,的确令人敬佩。他对自己的生态文学创作也有明确的使命意识,曾屡次在出版的书籍扉页上郑重写道:“我在大自然中跋涉四十年,写了几十部作品,其实只是在做一件事:呼唤生态道德——在这个面临生态危机的世界,充分展现大自然和生命的壮美——因为只有生态道德才是维系人与自然血脉相连的纽带。我坚信,只有人们以生态道德修身济国,人与自然的和谐之花才会遍地开放。”呼唤生态道德,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是刘先平任重道远的创作使命,也是当代中国生态文学的使命。这样的使命意识令人崇敬。本文拟评析刘先平的纪实文学作品《走进帕米尔高原——穿越柴达木盆地》,关注其意味深长的生态忧思,赏析其描绘自然之美的生动笔触,感受作者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生命伦理选择的凝思,这都将有助于现代人生态道德的觉醒和建立。

一、生态视角的自觉性和生态忧思。

2005年8月,刘先平和刘君早在向导的陪同下进入青海湟水谷地,再到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湖、可可西里、雅丹地貌,最后到达茫崖花土沟油田进行野外生态考察,考察经历最后形成《走进帕米尔高原——穿越柴达木盆地》一书。全书共43节,近20万字。该书以考察时间为序,行程安排大致如下:西宁——湟水谷地的柳湾,考察柳湾文化一青海湖,考察鸟岛,守望普氏原羚——从天峻县到德令哈,可鲁克湖考察,托素湖考察黑颈鹤——从德令哈到格尔木,取道青藏铁路线,途经小柴旦盐湖、大柴旦温泉、硼矿、五彩戈壁、察尔汗盐湖——抵达格尔木,观赏市郊胡杨、红柳,发现麝——穿越昆仑山,考察纳赤台“昆仑神泉”,玉珠峰,地裂,过昆仑山口,抵达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考察藏羚羊——返回格尔木,取道大柴旦、察尔汗盐湖,考察雅丹地貌群、花土沟油田区、茫崖、泥塑艺术长廊、尕斯库勒草原,追寻白唇鹿,考察油沙山。整部作品以纪实笔触为主,但也偶尔夹杂小说笔法,无论是叙事、写景还是抒情,都生动明晰、简洁洗练,尤其是能够把对柴达木盆地、可可西里等地的科普性介绍融入于文学性的铺展中,既给人带来知识的充实,也带来审美的怡悦。

该书首先值得关注的,是其鲜明自觉的生态视角和发人深省的生态忧思。刘先平穿越柴达木盆地,不像那些年轻的旅行者一样,被消费主义文化浸润过深,转而到青藏高原去寻找刺激体验:也不像那些白领中产阶级,看惯了小桥流水的江南美景,想到青藏高原去换种体验,感受高原的雄奇壮丽。他是带着明确的生态情怀,穿越柴达木盆地,走进帕米尔高原的。他渴望了解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的生态状况,渴望体验高原的壮美,渴望寻觅各种野生生命的生态踪迹,并以纪实文学的形式呈现给国人,告诉我们高原需要仰望,高原生态需要呵护。

当今全球性生态危机处处呈现,中国的生态退化更是触处皆是,刘先平在几十年的自然考察中对此洞若观火。因此,他在穿越柴达木盆地时更偏重于关注受到破坏的高原生态,表现出沉重的生态忧思。例如《惊世彩陶》一节中,他考察青海湟水谷地的村寨柳湾,了解到柳湾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曾盛行彩陶,出现过极高的文明,但是后来柳湾人突然消失了,柳湾文明就像玛雅文明一样消失了。后来考古学家发现该地曾出现过洪水、地震,正是这场地震、洪水掩埋了柳湾的文明。他因此发问:“洪水、地震是天灾,但天灾常常是由人祸引起的,如那样发达的彩陶文化、青铜文化,当然要砍伐森林,开荒种地。对自然无情地攫取,招致大自然的惩罚,至今不都还在警示着我们吗?”这就是刘先平的生态忧思!也许别人都只为柳湾文明的辉煌喝彩,他却一针见血地指出,若是处理不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所有的辉煌文明终究是水月镜花,不堪一击。柳湾文明如此,远古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和热带丛林中的玛雅文明不都是如此吗?因为肆意破坏了大自然,一切文明成果最终丧失立身之基而付之东流。这就是生态道德之所以重要的根本原因。

青藏高原的生态状况也不容乐观。随着近几十年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柴达木盆地、可可西里地区各种矿藏相继被开发,藏羚羊、麝、普氏原羚等高原动物相继惨遭杀戮,面临生存危机。在《红牌警示》一节中,刘先平从在青海从事自然保护工作的小任那里得知青海湖面临的生态困境。青海湖的鸟岛周围建了栅栏,但是狗却从底部掏洞,钻进去残害雏鸟。青海湖水位下降,过度放牧加速了沙化。为了谋利,人们还在草场上开荒种地,而且在很多流入青海湖的河流上游都建起了水库,层层截水往往导致鳇鱼无法溯水去产卵,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守望普氏原羚》一节中,刘先平在青海湖边寻访普氏原羚,从小任那里了解到:“说到普氏原羚,数量已不多了,现存只有三四百只,可怕的是这仅有的三四百只,又被分割在几块岛状地区。近几年,牧民们又在牧场圈起围栏,隔绝了普氏原羚的生殖流,还常有被铁丝网挂住死亡的!其实,在甘肃和新疆,也有普氏原羚,但已多年没有见到相关的报道。人和野生动物原本就是朋友,都生活在大自然中。人类是靠野生生物世界的精华而成长、发展的,只是人类无情的残杀,才导致了目前的状态。”而在《奇特路标》一节中,向导大杨向作者讲述了格尔木的麝:“30多年前,格尔木的香獐多,那时的麝香放在大街上摆摊卖。后来,麝香少了,价值逐渐高到与黄金同价,大批的人拥向林子,枪打、下套,真是无所不用,斩尽杀绝。任何一种动物也经不住这样的摧残!这不,你现在要想看到它,都要经过千难万险……那些贪得无厌的家伙,又专门去偷猎藏羚羊了!”至于藏羚羊,就更惨了。在《守望美丽少女》一节,刘先平早就从动物学家刘五林那里得知,藏羚羊一度被偷猎者猎杀到濒危。面对这些高原野生动物的厄运,刘先平虽扼腕叹息却无力阻止,只能悄悄地寻访尚存的普氏原羚、麝、藏羚羊,用文字描绘它们的生命之美,激发人们的呵护之心。正是因为了解到这些高原野生动物的厄运,刘先平才会对那些到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做志愿者的人们心存敬意。例如在《生态道德的实践》一节,刘先平对那位利用两周年假到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做志愿者的广东女白领就颇为赏识,甚至由此想到人和自然血脉接通的问题:

原来的城市生活,割断了人和自然的天然的联系。到达了可可西里,与大自然的相处。又接通了她和大自然的血脉相连。这无论是对她的人生,还是对社会都具有特别的意义。自然保护区的志愿者行动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们过去所忽略的生态道德启蒙和培养。现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有数百处,省级、市级自然保护区总有数千处。在一定的意义上,保护区是我们所剩不多的最美好的家园。其实建立保护区,本身就包含了人类的忏悔。如果我们能将志愿参加保护区的巡护作为一种社会风气加以提倡、推广。那么保护区就成了生态道德的学校、最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利用自然保护区吸引志愿者、把自然保护区变成生态道德的学校,这是一个多么美好又富有创意的大胆设想啊!

刘先平对那些善待野生动物、为野生动物考虑的行为尤其感兴趣。例如《生态道德的课堂》一节中,经过楚玛尔河大桥后,他看到藏羚羊能够找到青藏铁路建設者留下的动物迁徙通道而安全通过铁路,就非常高兴,在心里默默感谢铁路建设者的生态关怀;在救护中心看到被救助的藏羚羊,他更是莫名兴奋。但对于柴达木盆地周围的矿藏开发,刘先平也表达了他的生态忧思。他在《跟踪白唇鹿》中写道:“一路走来,石油开发带来的财富令我满心喜悦,可是野生动物生存的状态又令我担忧。是的,人类占据了野生动物的家园,使它们失去了生存的空间。现实的矛盾时时拷问着我的心灵。尕斯库勒草原是它们的避难所,或是仅存的最后的家园?”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两难困境暂时还是难以超越,对其反思也体现出刘先平的生态自觉性。

在《沙漠情人》一节中,刘先平还专门叙述了向导大杨讲述的格尔木旁边的生态退化故事:

这个生态故事无疑具有相当浓厚的历史典型性。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完全不把自然规律、生态规律放在眼里,结果造成华夏大地处处出现可怕的生态灾难。无独有偶,刘先平在此讲述的生态退化故事在其他作家那里也曾被提及。例如杨志军的中篇小说《环湖崩溃》曾讲述主人公年轻时为响应当时国家屯垦戍边、增加粮食的号召,跟随父亲领导的垦荒队在青海湖边大肆垦荒,结果大块草原被毁,导致生态退化,终遭藏族牧人的驱逐。老鬼的长篇纪实小说《血色黄昏》也叙述了一批到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插队的知青和复员军人不顾生态规律,到草原上大肆开垦,结果导致草原沙化严重,最终那些严重浪费人力物力的农垦工程不得不废弃。此外,还有王泽恂的知青纪实小说《逃亡》讲述了当年的兵团知青由于滥砍滥伐、滥打井、滥垦耕地、滥修水库,并且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引发了塔里木河及其两岸原始森林的荒漠化。这些故事都是那个特殊时代留下的惨痛的生态教训,值得后代反复记取。

刘先平的生态眼光是敏锐的,生态情怀是炽热的,生态忧思是感人的。他走过柴达木盆地,为高原上历史的和现实的生态退化忧心如焚,为种种野生动物的危险处境愁思百结,这都体现出他高洁的生态人格底色。当然,除了敏锐的生态眼光和感人的生态忧思之外,《走进帕米尔高原——穿越柴达木盆地》的另一个鲜明特色,是对自然之美的精心描绘和对自然生命之高贵的张扬。

如所周知,越来越多的现代人远离大自然,居住于城市,对大自然之美日益缺乏感知能力,自然冷漠症弥漫于现代人的心灵天空,像雾霾一样令人窒息。与此相关的是,中国当代作家也日益丧失描绘自然之美的意愿和能力,人事的纠缠和人伦的破碎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他们少有融入自然的机会,因而也很难以自然之美震撼读者麻木的神经。比较而言,刘先平在中国当代作家中对自然之美的描绘是出类拔萃的。从早期的《熊猫传奇》《呦呦鹿鸣》等长篇小说开始,他就专注于对自然之美的描绘。随着他大自然探险足迹的扩大,他对各色自然之美的感受和领悟更为深入,因而在描绘大自然时往往如有神助,令自然之美跃然纸上。

在《走进帕米尔高原—一穿越柴达木盆地》中,刘先平为高原湖泊之美所震撼,曾屡次精心描绘这种美。例如在《蓝色交响曲》一节,他这样描写青海湖:

突然满目青青。顷刻间蓝色溢满天地,寰宇只有色彩涌动——她总是以绝世的容颜矗立在人面前,令人迷乱,屏声息气,这就是青海湖!大自然赋予她惊人的美貌!天也有情,从洞开的云天中将灿烂的阳光投下。我们立在高冈俯瞰,青海湖蓝得如天空、如宝石,蓝得晶莹,蓝得透明,蓝得舒展,蓝得壮阔。我们急切、快速地奔向湖边。青海湖却如少女般羞涩地隐去了蓝色的披纱,只有清亮、明澈。湖底红色的卵石、黄色的砂粒历历可数。几条鳇鱼轻盈地游来,鳍在摇曳,嘴在翕动。泼刺一声,一只鱼鸥挺着长喙,闪电般地追来,鳇鱼惊炸四散。晚了,鱼鸥的长喙已钳住了猎物,蹿出水面,扬扬得意地拍着翅。这样的精彩,只有在青海湖才能看到。美是有距离的。我们又登上湖边的台地。正是日上中天,又是满湖青色。微风乍起,那蓝、那青、那靛,斑斓起伏,紫气浮荡,粼粼波光如音符跳动,天籁之声骤起。蓝色交响曲波澜壮阔,在天宇回荡。她用色彩的变幻,鸣奏出惊世骇俗的最为神圣的乐章!

作者先是远景鸟瞰青海湖,展示其碧蓝的绝色;再以近景细察,展示其鸢飞鱼跃的勃勃生机;复以远景统观,以音乐为喻,展示其超凡脱俗之美。流贯字里行间的是作者被自然之美震撼的狂喜和极乐之情。能够写出如此自然之美的心灵,无疑是高洁的,令人尊敬的。与青海湖震撼心魂的壮美不同,德令哈的可鲁克湖在刘先平的笔下更显出秀美的容颜。在《鸊虒鸟的绝技》一节中,刘先平这样描绘可鲁克湖:“草原的深处,渐显一条绿带,银光闪亮,那应是可鲁克湖了。绿带是挺立的芦苇,它足有几十千米长,如—条翡翠项链,圈起一泓蓝色的水晶。这种蓝没有青海湖那般醇厚,但蓝得轻盈而透明……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水,都是那样蓝,蓝得晶莹,蓝得纯净;分不清是云在天上飘,还是静静地躺在水中。你也猜不透雪山是矗立的还是倒立的,更不明白自己是站在湖边,还是已融入湖中……”能够把高原湖泊描绘得如此具有诗意,想必刘先平的内心也早已被这湖泊之水荡涤得纯净透明。

至于察尔汗盐湖的奇诡之美,在刘先平笔下更是令人赞不绝口。《发现藏宝》一节中,刘先平这样描绘察尔汗盐湖:“再向前,满目的盐花惊得我屏声息气,那一粒粒结晶体,如柱,如珠,如茸,实在找不到更险当的词。真正的美,是无法说出的,只能借用珊瑚、珍珠、钟乳石描绘,只靠心灵去体会。盐花一会儿塑出楼台亭阁,一会儿塑成金枝玉叶,一会儿又塑成珍禽异兽,一会儿又塑成宝塔;那层层叠叠,那镂空穿凿,那错综复杂,是任何人间工匠都难达到的境界。大自然将盐的结晶幻化得如此气象万千!”在大自然的神奇面前,人真的只能甘拜下风,只能谨言慎行,而不要像公牛闖进瓷器店一样,把大自然之美损毁了。

刘先平还在《守望美丽少女》一节描绘格拉丹东冰川的壮丽:“格拉丹东高高矗立。一轮红日从巍峨的雪山升起,霞霓变幻成满天的红云,金红、水红、胭脂红、大红、绛红……红的光影外,更是一个色彩无比丰富的世界。浩荡的姜根迪如冰川,也是彩色的,如红霞般闪耀;冰川上林立突兀的冰塔,色彩迷离,不可名状,连对色彩最为敏感、分得最细的刺绣大师也会望其兴叹……”这就是自然之大美!面对这种大美,自然冷漠症将不药而癔,都市人的心灵将再次鼓荡起直面人生的猎猎雄风。

相对而言,在《走进帕米尔高原——穿越柴达木盆地》中,刘先平对藏羚羊、麝、白唇鹿、鸊虒鸟、黑颈鹤等高原野生动物之美,不像对高原湖泊、冰川之美那样精雕细琢,多采用简笔勾勒,重在传神。但是他曾在作品中反复写到,野生动物的美只有在野外才能看到。例如《窥视生育大迁徙的神秘》一节就有这样一段话描写藏羚羊:“动物的美在哪里?在野性的爆发,这是生命力最强烈、最活跃、最精彩的展示。只有在山野,才能看到活蹦乱跳的野生动物,才能欣赏到它们生命的壮美,才能看到它们的野性与自然是那样的和谐。这是野外考察的魅力!”正是为了欣赏到野生动物的这种野性之美、原始之美,刘先平才抛弃都市生活的安适,忍受着野外考察的种种不利,深入荒野,深入自然。

除了对自然之美的精心描绘之外,刘先平还在作品中为我们展示了高原上自然生命的高贵和尊严。例如《沙漠情人》一节写到格尔木郊外的胡杨、红柳。在如此残酷的高原环境中,它们依然顽强生存,尤其是胡杨:“多在十多米高。树身粗壮,树冠不大,叶呈灰绿。黄褐色的皮起鳞,遒劲敦厚,透出的沧桑、顽倔的气势有一股震撼力!看其胸径多在**十厘米,甚至有一米多。其岁应是数百年,是饱经世故的长者。有两棵胡杨已经伏地,但仍如虬龙般游动,稀疏的枝叶依然一片绿意。生存的艰难,总是造就坚强的生命。”人类中心主义向来只承认人的主体性和内在价值,只注重大自然的工具价值,因此很容易形成价值盲点,对自然生命的主体性和内在价值视而不见。但是在刘先平看来,所有自然生命无疑都是具有主体性和内在价值的,像胡杨、红柳这样高贵华美的生命,若仅仅把它们看作木材的提供者,那是对它们的绝大亵渎。

在刘先平笔下,高原的野生动物更具有难能可贵的生命魅力,值得敬仰。例如在《麝怀绝技》一节中,他好不容易看到格尔木附近的麝:“眼睛渐渐适应,我甚至看到了它露出的向后弯曲的獠牙,漆黑明亮、充满警惕的眼睛,高耸的肥硕的臀部。是只雄麝。麝的四个亚种中,马麝体形最大。在逆光中,它的每根毫毛都熠熠发光。是的,它如一尊沐浴着夕阳的金色的精灵,大自然的骄子!它抚慰了我的心灵,在遭到浩劫之后,它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它使它的种族依然占据着大漠,是火炬,是种子!”在猎人的眼中,麝只是麝香的提供者,只是金钱的换算器;但是在刘先平的眼中,这只格尔木麝是大自然的精灵,是生命的火种。这就是刘先平的生态眼光,正是有了这样的眼光,他才能够发现野生动物的高贵和尊严。

在《走进帕米尔高原——穿越柴达木盆地》整部作品中,最震撼人心的动物故事无疑是《麝啸》中那只被猎人追赶得无处可逃时自毁香囊、跳崖自尽的雄麝:

雄麝深情地瞥了一眼雌麝,又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慢慢地转过身子,向着高天,骤然昂首长啸,尖厉、高亢,震荡山谷,在大漠中回荡……它提起后蹄,用蹄尖闪电般地轮番在肚子上掏挖。天哪。那正是香囊的部位!鲜红的血花在阳光下飞溅,红得耀眼的血肉掉了下来。它没有痛苦地尖叫,只是无比愤怒、疯狂地用蹄子践踏、碾搓掉下的香囊、血肉,又回头狠狠地剜了我一眼。那眼神怒火熊熊,充满仇恨,无比犀利,直戳我的心窝。还未等我回过神来,它已向前纵身一跳,在天空中留下一抹激愤的弧线……英雄毁香投崖了!

面对这样的自然生命,所有人类中心主义式的骄傲和盲视都显得毫无意义。雄麝敢于毁香投崖、殊死抗争,这是自然生命的高贵和尊严,它远远超越了绝大部分人的行为举止,达到了令人仰视的崇高境界。

人总是倾向于以自己的审美标准来衡量大自然,于是就有了那些扭曲畸形的盆景、被裁剪得呆头呆脑的园林树木、鳍翅婆娑的金鱼、步履笨拙的叭儿狗等等。殊不知大自然创造万物,一个最大的原则就是让其自由生长,保存天性。人若要欣赏自然之美,就应该超越狭隘的人类审美标准,转而接受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和万千气象。审美应该如此,对大自然的伦理判断也应该如此,不能用狭隘的人之伦理标准来判断自然生命,而应该充分地肯定大自然的伦理选择。这应该是生态道德成熟的标志之一。

在《走进帕米尔高原——穿越柴达木盆地》整部作品中,如果说最震撼人心的动物故事是《麝啸》中雄麝毁香投崖的决绝之举,那么最令人五味杂陈、最促人反思的则是《大漠寻鹤》中黑颈鹤对于小鹤骨肉相残却无动于衷的表现。在德令哈托素湖,作者看到一对黑颈鹤父母带着两只小鹤自由游弋,当水獭或麝鼠要抓小鹤时,黑颈鹤父母及时赶走了掠食者,保护了小鹤。但是随后,一只身体强健的小鹤当着父母的面啄死了同胞小鹤,黑颈鹤父母居然一点都不干涉,随后就把获胜的小鹤带走,连那只死去小鹤的尸体都没有回头去看一眼。刘君早看到这个场景后极为愤慨:“黑颈鹤是同胞相残,当爹当娘的居然眼睁睁地看着子女们相互残杀!”但是刘先平对此却别有理解。有着广博动物学知识的刘先平知道,在人类世界中发生此等事情,那就是人性灭绝的显证,但燕子、大熊猫、猴子等动物的杀婴行为都有自己的理由,远非人类所能理解。因此,他说:“大自然有大自然的‘人格’,有自己的法规,所有的生物都有着自己的道德标准。正是在这种悲壮而残酷的生存竞争中,焕发出了生命的灿烂,生命的壮美!但大自然的道德标准、法则千奇百怪,是我们视角中的盲区,或者说是我们的立足点在误区中,因而视角、思维方式等等只不过是‘人’的,而不是动物的,更不是大自然!但是它又映照着同属于动物的人类。未知的事物总是充满了神秘,正是这种神秘诱惑了科学家们投身于动物行为学的研究,最少已有两位动物行为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能够意识到人的视角盲区,肯定大自然选择的伦理正当性,这就是真正的生态道德。

刘先平还写道:“两年后的9月中旬,我在若尔盖、红原的高原沼泽草地,最少观察到了黑颈鹤的三个家庭。全都是三口之家——对父母带着一个孩子。惊奇之余是沉思:难道这种高贵美丽的鸟,同胞相残是保护种群的法则?抑或是对高原苦寒生存环境的选择?或是苦寒高原的环境对它们的选择?冥冥之中,大自然竟以这样的方式,来提示它的玄机?”廷大自然总是以出人意料的方式促进自然生命的发展,对于人而言,重要的是不急于给大自然下属于人的伦理判词,而是谦逊地、虚怀若谷地接受大自然的启示。

其实,大自然只有在审美上或在伦理上超越了狭隘的人类视野时,对人类的审美判断、伦理判断提出挑战时,其对于人类而言的重要意义才更能得到凸显。无独有偶,蒙古族作家郭雪波在短篇小说《苍鹰》中也写到自然生命的选择超出人类理解范围之外的奇特之事。在沙漠里,母鹰在风暴到来之前把自身的血肉献给了三只雏鹰,“够日子的雏鹰必须吃掉母鹰的血肉才能飞上天,才能具备闪电般俯冲、进击、扶摇万里的本事!而母鹰在通过这种献身,通过这种肉体转换,才能永远留在它酷爱的高空,这是一种伟大的牺牲”,在伊琳看来,母鹰的这种行为太过惨烈。她一度还想阻止,但是老郑头却告诉她,这就是自然法则,残酷而又伟大,人类不能根据自己的伦理判断去违背它,否则只会添乱。老郑头就是像刘先平一样深谙自然法则、尊重自然和具有成熟的生态道德的人。

还值得关注的是,刘先平总是尽可能地寻找生态道德的精神资源。例如在《大漠寻鹤》一节中,刘先平就写到蒙古族人的生态道德。在托素湖边,蒙古族牧人巴图告诉刘先平:很久以前,黑颈鹤曾飞来托素湖边生儿育女,它们还会从雪山衔来一块宝石放在巢里,这块宝石还具有一种神奇的接骨功效。要是有人跌折了腿,用这块宝石摩擦伤腿,骨头就重新接上,因此牧民称之为接骨石。但是有个贪心的人得知接骨石的作用后,就每年都在黑颈鹤孵蛋时毁坏窝巢,抢去接骨石,最终黑颈鹤只好迁移到其他地方了。这个神奇的故事无疑告诉我们,蒙古族人对那些贪心的人是没有好感的,他们更亲近黑颈鹤。巴图还说,五岁时跟他爷爷去放羊,看到黑颈鹤的窝就想去掏蛋,爷爷阻止了他,并狠狠教育他说,蒙古人从来不打大雁,不打天鹅,不打仙鹤。这就是蒙古族人的生态道德。游牧民族普遍具有较高的生态道德,他们尊重自然万物、尊重天地,懂得节制欲望,懂得天人合一的重要性。因此郭雪波、满都麦、鲍尔吉·原野等蒙古族作家都倾向于从蒙古族文化中去寻找生态道德的资源,乌热尔图、迟子建等作家喜欢从鄂温克族文化去寻找生态道德的精神资源,阿来、古岳、次仁罗布等作家喜欢从藏族文化中寻找生态道德的精神资源,等等。

除了关注蒙古族民间的生态道德之外,刘先平也很关注华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昆仑山是华夏神话的发源地,它在神话传说中曾是绿意盎然、动物成群的生态胜地,其中透显出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在《昆仑,创世传说的根基》一节中刘先平就说:“无论是后羿还是大禹,都是为了生态的平衡,人和自然的和谐。人类原本属于自然,自然孕育了人类,为人类提供了生活的舞台,为一切生命的故乡。这种朴素的生态观、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浪漫的关于人和自然的篇章,在世界文明史中犹如璀璨的明星。”的确,在华夏神话传说中就蕴藏着朴素的生态观,值得现代人重新发掘、镀亮。针对盘古的传说,刘先平还说:“这个美丽的故事,将人与自然、天地万物统统融于盘古一身;或者说,人与自然、天地万物都来源于盘古一身,宣示着人与自然原本是血肉相连的整体,所有的生命也都来源于一个整体。人也只不过是这个神圣整体中飞出的‘小虫’,没有任何理由妄自尊大,随心所欲。换一种说法,如果人缺少了四肢或是一根发丝,那就伤残了盘古的整体!”盘古传说和当代生态理论的生态整体观不约而同,堪称神奇。二者告诉我们,大自然是一个整体,人只是整体的一部分,人也只有在整体中才能找到归宿。

因此,刘先平对前现代的朴素生态观寄予厚望:“古人的宇宙观,天、地、人浑然一体,天人合一的和谐,动态的生态平衡,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光辉灿烂,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是人类发展的指路明灯。这在后工业化所引发的环境危机的世界,更有其重大的意义。世界上愈来愈多的学者,希冀从其中找到拯救环境危机四伏的当今世界的济世良方。我坚定地认为:只有建立生态道德,人们有了生态道德的修养,以其自律,才有可能达到生态文明。”也许有人会对前现代的生態观嗤之以鼻,认为它们太过低级、粗陋,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其中蕴含的天人合一的核心观念的确具有超越时间、超越文明模式的永恒而普遍的意义。对于中国人而言,从传统生态智慧中开出新的生态文明之道,是值得考虑的根本之事,由此也可见出刘先平的高瞻远瞩。

整体看来,刘先平的《走进帕米尔高原——穿越柴达木盆地》是一部立意高远、兴寄遥深的纪实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刘先平是带着自觉的生态眼光漫游柴达木盆地,克服种种艰险寻访昆仑山的。他传达给读者的生态忧思令人感动,他描绘的高原的自然之美和自然生命的高贵与尊严令人深受震撼,他对自然生命的伦理选择的独特呈现和思考促使我们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他对生态道德的资源追问也激发起我们同样的探索热情。在消费主义文化甚嚣尘上、现代人和大自然的距离日益遥远的时代,刘先平以他充沛的激情再次呼唤所有人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号召所有人尽快确立生态道德,为生态文明的转型做好准备。因此,刘先平的每一部书都是一块引向生态文明的指路石,其意义会越来越鲜明,如宁馨儿之胎动,如东方之朝霞,如最先浮出地平线之船桅。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毛概论文简短篇十

可持续发展概念与生态文明理念,是20世纪以来人类为解决威胁自身持久健康发展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在对其产生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根源的认识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与战略思想。可持续发展概念主要着眼于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强调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这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理念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从人类社会文明转型的历史视角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内在要求,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在内涵上,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一脉相承,次第渐进,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扩展和升华。在实践上,二者是相通和统一的,建设生态文明,才能加快可持续发展的步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建设生态文明。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已是人类发展的必要需求。基于我国所处的人口资源环境的特殊国情,协调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这一历史任务显得更加紧迫。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率在世界各国中处于低位;同时,我国的资源和人口分布呈逆相关,许多资源分布在人口稀疏、环境恶劣且难以开发的中西部地区,而人口集中的东部地区资源却较为稀缺,人均可利用资源相对匮乏。这些现实的情况,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不能走资源消耗型之路,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不可忽视生态环境保护。

中共“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进一步增长,生产、生活所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已越来越严重。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积极发展生态文明,促使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低消耗、附加值高的环境良好型发展模式转变。

我国为促进生态平衡采取的措施。

(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

(2)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3)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4)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可持续发展战略。

(1)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作为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要调整需求结构,要把国民经济增长更多地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更好、更快的发展现代的制造业以及第三产业,更重要的是要调整要素投入结构,把它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和管理的创新上来。

(2)要把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在全社会的各个系统都要推进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

(3)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求,可持续发展实际上讲的是人的平等、人的基本权利,可持续发展的所有问题,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4)是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实际上很多不可持续问题的根本解决要靠科技的突破、科技的创新。(5)要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样的体制和机制,特别是要深化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强化节能减排的责任制。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能做的更多的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节约做起,从保护做起,从响应国家的号召做起,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积极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潮中去,为人类的美好明天做出一份贡献!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毛概论文简短篇十一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一重要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十分突出的战略位置,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的发展模式。环境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反映出事物普遍联系之中的共同性和统一性。恩格斯说过,“劳动与自然界一起才是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国家和地区,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证,自然环境是衡量一个地区“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区域竞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谁的环境好,谁就能让更多的生产要素汇聚本地,因此,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同时,经济发展也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物质条件。

联合国发布的《只有一个地球》报告中指出:“贫穷是一切污染中最坏的污染”,因为环境不可能在贫困的条件下得到改善。保护需要资金,资金需要通过发展才能得到;只有合理开发资源才能有效保护生态,尤其是可以通过使用新工艺、新技术尽量减少甚至避免工业化阶段的污染。由此可见,发展方式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总量增长取决于对资源的开发以及有效配置,有赖于人类智慧不断地认识、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与经济二者统一于发展,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绿色发展是经济转型的趋势,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的标志。时势所趋,经济欠发达地区迫切需要从“非此即彼”的“对抗性”思维中解脱出来,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

科技和制度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强大支撑。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资源丰裕的经济体更愿意通过传统的要素投入获得增长,对技术创新意愿不如资源缺乏的经济体强烈。

总体来看,当前欠发达地区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驱动发展的模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应当看到,造成欠发达地区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制度约束,制度安排与推动绿色发展不相匹配,出现了一面是不断加强生态保护设施建设,一面是不断破坏生态环境,且破坏的速度比建设的速度还快。一些欠发达地区为摆脱贫穷,盲目追求增长,许多生态资源被滥采滥伐直至耗竭,资源浪费极其严重。这种任由稀缺资源继续免费使用、廉价使用、粗放使用的局面决不能持续下去。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江西省通过实施战略性新型产业和“六个一工程”战略,大力发展风电能源、高效农业等生态、清洁、循环经济,形成了以矿产资源深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农业以及生态绿色产业为主导的环保型产业体系,并通过生态市场制度的建立,提供生态市场运行的制度保障。

江西省还积极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考评机制,加快推进水、电、矿产等资源型产品及要素价格改革,开展排污费改环境税试点,探索建立水权交易制度,推进生态合作、产业共建等多种方式的生态补偿等。20__年以来开展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林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还对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江西省的经验表明,科技和制度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强大支撑。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生态经济规划和相关政策,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生产等传统产业基地,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将生态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相衔接,利用循环经济的理念使生态经济的“涓滴效应”扩散开来,把发展生态经济与发挥传统要素优势相互结合。这样既可以赋予传统要素以新的内涵,也可以让生态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在制度建设上,要建立健全产权制度和价格机制,因为产权制度有效地促使人们保护稀缺资源,价格机制灵活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以及稀缺性的变化。

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鼓励人们寻找替代资源、节约使用最稀缺的资源,通过推动技术创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推进绿色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的“路线图”。欠发达地区往往蕴藏着较丰富的原生态资源,同时也存在一定比例的贫困人口,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一方面,我们不能用停止发展的方式来保护环境;另一方面,发展又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重蹈“先污染、再治理、难治理”的覆辙。

新世纪以来,江西依靠区位优势和要素优势,成为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最大承接地之一。但承接的主要是沿海地区产业的低端环节,赚一些微薄的辛苦钱。江西要实现科学发展、人民富裕、社会和谐,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模式。为此,江西省委、省政府把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作为引领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龙头工程和重大引擎,努力探索经济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做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部署,目的就是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两年多来,全面启动了“十二项重大生态经济工程”建设,包括以生态保护、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6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和以保护“一湖清水”为重点、优化能源结构的6大基础设施工程。再以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为例,这是江西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水利建设项目,被誉为江西的“三峡工程”,具有防洪、灌溉、发电和航运等重大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该水利工程建成后,将对江西经济核心区域防洪安全起到保障作用,年均防洪效益达7.5亿元。在防洪的同时,每年还可增加电量11.4亿千瓦时清洁电能,有效缓解江西电力供需紧张状况。另外,萍乡、德兴等资源枯竭型城市,也相继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地下”转向“地上”、从“黑色”转向“绿色”。

江西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在巩固提高中保持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3.1%,设区城建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均列全国第一位,林业产值突破千亿,上升为全国第六。

当前,世界范围内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兴起,与我国的转型发展形成了历史性交汇,为欠发达地区推进绿色发展提供了难得的重大历史机遇。探索“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路径,形成面向未来的新型产业发展格局和经济增长模式,才能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在扩总量、上水平与转方式、调结构的有机统一中赢得主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