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营养饮食与健康论文范文如何写(实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03:55:08 页码:9
营养饮食与健康论文范文如何写(实用17篇)
2023-11-19 03:55:08    小编:ZTFB

总结是对自己的一次自勉,开始写吧!总结要言之有物,表达清晰,让读者能够快速抓住重点。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每一次经历都是我们成长的机会。

营养饮食与健康论文范文如何写篇一

[摘要]21世纪心理健康教育将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本文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出发,结合自己多年体育教学实践,就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教材、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信心等问题,谈了自己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见解和探索,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新世纪培养合格人才。

前言。

健康的心理主要包括智力正常、心理特点符合年龄、完整的人格、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等等。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胸怀坦荡、举止大方、言行一致;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尊重他人,有礼貌,有修养;尊重别人的意见,但有自己的主见,不盲从,不轻信;正确地对待自己周围各种各样不同的关系;行为协调、反应适度,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等。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心理素质发展极为主要的阶段。他们身心发展极为迅速,在精神上处在断奶期,在内心上想摆脱成年人的依赖,愿以独立的思考、独特的个性去拥有世界,渴望独立自主,他们精力旺盛,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很大,这给他们的心理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动力,但也带来了很大的困惑。既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又是人生的暴风雨时期。这一时期是否能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以有针对性的引导,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由于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期望值高,学校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还存在过于重视智育,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成为教育的盲区。研究表明:很多学生的心理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心理疾患,迫切需要科学、及时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同时要求“进一步改革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并明确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拨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已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这一伟大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基础。直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进行个别心理咨询和辅导以疏通并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主要途径。而现在大部分学校从思想认识、师资水平到必要的条件还难以适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见》文件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要讲究实效。体育教学是在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通过运用适当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基本的运动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体育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而这个过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师生活动及人际关系等方面与其他教学过程有着明显的不同。体育教学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运动能力的提高,调节情绪,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培养他们的合作、竞争的精神,完善其个性,进一步端正其体育态度,培养运动兴趣,提高其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为今后的社会实践作好心理准备。

一、改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这是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基础。

体育教学多在室外进行,相对环境宽广,其特点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教与学、学与练,既有人人参与的集体统一的活动,又有分散的小群体的个人练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有着频繁的接触和行为交往;以往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人格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权威;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交流意见,甚至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探讨教学知识;针对上述不平等的现象,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应改善师生关:首先是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是正常的人与人的交往关系。其次,师生的思想(意见)、情感(体验)、意志(欲望)和行为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第三,学生应该得到足够的表现自己的机会,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机会。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改善师生关系后,师生交流多了,情绪情感互相感染,造成了心理上的共振,情感上的共鸣,做到认知上相近,情感上相溶,心理上互动,课堂上气氛活跃,教与学、练的情绪高涨,学生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下,认知——操作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学练效果处于最优化,促进师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有所创新,使学生能创造性地应对环境的变化,增强心理素质。

二、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吃透教材精神,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蕴涵着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笔者在多年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深深感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田径课所占的比重最大,是各项运动的基础,在优化教法过程中,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的新陈代谢,提高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勇敢、坚毅、果断、坚韧不拨、奋发进取、开拓竞争、吃苦耐劳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球类课教学中,提倡集体主义精神,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奋勇拼搏,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良好心理素质;体育理论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实际,特别是我国体育健儿在悉尼奥运会上奋勇拼搏,为国争光,取得优异成绩,实现了我国体育在奥运会的新突破,令人欢欣鼓舞,通过电视屏幕,看到了我国体育健儿不畏强手,奋勇争先,以顽强的拼搏精神、精湛的运动技术和优秀的体育道德,为我国在悉尼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令人振奋,启迪学生热爱祖国,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三、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做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体育教学是师生共同的活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动态平衡。由于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教学环境的干扰性,教材的难易性和组织教法的多变性,以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无不影响着体育教学。以往在追求表面上的效率和运动负荷、练习密度等方面出现了忽视学生参与练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不能很快地掌握运动动作,把握正确的练习方法,让学生感到体育课上得乏味和生硬。“知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笔者在体育教学中做到:“抓大放小”。在教学中,笔者把握住基本的环节,一些小的环节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尝试、练习。在准备活动中,让学生根据要求去准备、去领做;放松活动、游戏活动也是这样。笔者及时总结,肯定和表扬富有创意的动作,学生觉得新鲜有趣、跃跃欲试。在游戏或比赛时让学生自己担任裁判工作;在新授课时让学生讲述动作要领、尝试练习等;在复习课时让学生进行练习,学会观察,学会比较,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在主动学习中巩固正确动作定型,做学习的主人。

四、指导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改善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埃德加•富尔)。体育教学必须适应时代和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由于体育教学受到一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知识与技术技能,需要在课外与校外课余时间进行更多的练习,才能掌握与巩固体育课堂学习的知识与技术技能。学习方法有自学法、自练法、自评法、自我养护法、创新法等。笔者在实践中知道指导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要完全出自于学生内发性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跳山羊时,有的学生有惧怕心理,不敢练习,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前布置学生进行阅读,知道动作结构;讲解示范后安排勇敢大胆的学生带头练习,教会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评价、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同学看到同伴轻松完成动作,在自尊心的驱使下,也能大胆练习;对于一些还不敢练习的学生,笔者运用鼓励性的语言“我保护你”“你能跳过去”“勇敢些”等等,使他们增强练习的自信心和勇气。运用游戏“跳背接力”、“越障碍接力”等,增强练习的兴趣,课外学生也自觉进行游戏活动。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掌握“三基”,发展智力、体力,培养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严于律己,勤学苦练,完善自我,拼搏进取,提高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分析学习失败的原因,帮助学生建立成功的学习情感,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功体会,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如果你拒绝了失败,实际上你就拒绝了成功”。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效果的差别显而易见,一个动作做得好坏,一个动作学会没有、学得怎样都展现在师生面前,学生通过比较容易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学习心理的研究表明:凡是伴随着使人满意、愉快情感体验的学习活动,其活动常常受到强化;而不满意的情感体验则使活动受到抑制。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表扬和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解除不良的情绪干扰。队列练习中,学生出错时,不能让学生出列“示范”,让他们当众出丑,无形中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这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某个学生练习动作失败时,笔者给以热情的鼓励、正确的分析和耐心的帮助,增强继续练习的信心和勇气;上课时进行比赛或游戏,有胜利者也必然有失败者,笔者抓住“失败”这一时机,进行引导、鼓励,并分析失败的原因,帮助寻找成功机会的途径和办法;某些教学内容由于技术动作复杂而难以掌握,尤其是体操项目需要高度的协调性和一定的身体素质,有一部分的学生往往完不成动作,笔者通过分层次教学,降低器械或练习的难度、要求等方法,让那些能力有限、素质较弱的学生也能完成动作,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练习的成功往往是兴趣的催化剂。笔者积极创造条件,注意和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成功的满足,诱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心理是处在动态之中,体育教学的实践性、紧张性、竞争性、公开性、协同性和集体性等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师生心理是复杂的、多变的,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应明察秋毫,审时度势,利用教学艺术,因人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促进他们运动能力的提高,调节他们的情绪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磨练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的合作、竞争的精神,完善他们的个性,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体育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在实践中应加强研究和探索,开发和创新教育教学艺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营养饮食与健康论文范文如何写篇二

早上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健康饮食,让我们更健康”。

我们都知道小学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可是很多同学都有挑食、偏食、贪食的坏习惯。很多同学不懂得珍惜自己的健康,不懂得为自己的健康负责。从今天起,我希望各位同学能够开始注意自己的这些不良习惯。

1、首先,我们要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要吃各种粮食,水果,蔬菜,鱼肉,蛋,奶等。你一旦有偏食,挑食的习惯了,就容易引起营养失调,抗病能力低下,身体发育不良,影响我们的健康。比如吃太多糖容易引起胃病,皮肤病;肉吃过多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吃太咸容易使血压升高等等。

据调查现在很多同学在进餐时,只挑选自己喜欢的吃。有的同学把肉吃完,就结束了用餐;有的同学只吃蔬菜。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是挑食偏食的不好的习惯,都容易引起各类疾病!从今天起,我希望大家能够慢慢改善这个问题!

2、其次在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吃饭时千万不要太快,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更应该把食物嚼得细一些,因为多嚼有利于提高食物的消化率和保护肠胃。

3、营养饮食还有一个重点是不吃不洁食品。

在每天放学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会到学校外面的露天小摊贩那儿买吃的。我们要知道,很多食品成分都十分复杂,经过日晒,光化,发热分解,会引起内部变化而变质。特别是到了夏天,食用露天销售的食品,同学们就更容易吃到一些变质腐坏的食品了。

确实,同学们都处于发育阶段,容易饥饿。那么这时,我们可以选择从自己家里带一些面包或者饼干来食用。

最后,我告诉大家一个科学的进餐顺序:汤——蔬菜——饭——肉——半小时后吃点水果。

希望同学们听了我这次的讲话后都能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健康的成长。

营养饮食与健康论文范文如何写篇三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和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快速发展的瓶颈,本文将从分析高职院校现有师资队伍的现状入手,进而提出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对策。

发展职业教育事业,培养国家建设急需的人才,离不开教育者的高素质,离不开优良的教师队伍。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发展却遭遇了种种困境。

一、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

1、数量不足。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使高职院校的学生激增,而高职院校的师资却出现了严重的不足。教师普遍课时较多,一周一般12课时至20课时,有的甚至更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根本没时间去培训,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2、质量不高。部分教师没有系统接受过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培训,教育教学能力相对较低,缺乏教学实践和教学基本功,专业理论需进一步强化,尤其是课程开发能力弱,很难根据企业需要将新知识、新技术融入教学中。如“双师型”教师普遍缺乏,课程开发能力弱,学历层次低,缺乏专门针对专业课教师开展培训的基地,追求学历,忽视技能提高,教师课时多专业难对口,和企业衔接也很困难,兼职教师工作不稳定等是当前高职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3、专业结构不合理。高职院校基础学科的教师相对过剩,专业技术的师资缺口较大,特别是工科为主的高职院校,缺少一大批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技能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不符合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要求。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师资必须是以专业性强的技能型教师为主,而现在高职院校里,教理论知识的教师过多,而教技能、带实训的专业课的师资严重不足,制约了高职教学质量的提高。

4、激励机制不足。部分民办的高职院校,因其办学带有较强的市场经济的印记,其教师的工资水平、福利待遇、职业升迁等无法和正规国办院校的教师相比,学校又无法建立一套合理的激励机制,导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1、建立有机的教师管理系统。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部门以及各用人部门要积极做好每年度的教师需求分析与预测,并严格按照教师法和国家的有关规定,根据因岗择人、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等原则,建立相对稳定的骨干教师队伍和出入有序的流动相结合的教师队伍管理模式。另外,建立教师人力管理的考核机制,对教师工作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考核,并和教师的使用、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紧密结合起来,激发教师主动参与培训的内在动力,形成教师自我管理的新局面。

2、加强“校企合作”,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根据国家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与企业间的人才交流合作,才能实现产学研―体化。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发挥其教师专业优势,安排一部分教师到企业中进行一段时间的挂职锻炼,教师利用自身在理论方面的优势,面向生产一线开展科研活动,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做课题、搞研发,将产学研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很好地培养教师在相关专业领域的职业技能素养。同时,学校还可根据自身专业优势,有选择、有重点地自办科技企业和高技术企业,使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有机结合,使教师在多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成长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高教师的双师型素质。

3、调整教师层次,优化教师结构。根据教师的成长规律和专业教师的配置标准,结合近几年来的实践,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应是以青年合格教师为基础,“双师型”专业教师为中坚、骨干教师为核心、专业带头人为领军的梯形结构。而针对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双师型”专业、骨干、专业带头人教师资源缺乏的现状,学校应重点加强这一部分人的引进及聘任工作。比如,拓宽师资来源,可以邀请知名院校的资深教授或企业中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参与到学校的教学及对本校教师的培训工作中来,从而带动整个学校教师的学习风气,更新教师的思想理念,激发和调动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不断提高教学业务水平,打造一支学习型的教师团队。支持中青年教师学历的提升,比如,有计划地组织具备一定条件的中青年教师报考在职硕士学位,学校给予时间保证,取得硕士学位后的教师给予一定学费的报销。通过各种渠道培训教师,让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带领青年教师从备课、授课、作业批改、考试、实验实训等每一个教学环节做到规范到位。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如对“双师型”专业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

参考文献:

[3]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z].教高[2008]5号。

营养饮食与健康论文范文如何写篇四

学校的教育和教学,一方面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当今的小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由于在家庭中所处的特殊地位,父母们“望子成龙”心切,总是过重地将学习任务强加于他们,使他们一入学就背上了沉重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而小学生正处于身体、智力快速增长和发展时期,如果在怎样对待学习,怎样对待学校生活等方面没有正确的认识,一入学就对学校生活、对学习缺乏兴趣,缺乏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那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将是十分有害的。因此,如何结合小学生学习和校园生活的实际,向他们进行健康心理的培养尤为重要。

小学生一般为六七岁至十一二岁间的学龄儿童期,并显示出以下一些特点:

1.小学生心理发展很快,特别是智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很快;

2.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表现出协调性的特点,特别是道德品质发展最为协调;

4.小学生可塑性强,其人格特点开始在形成中。儿童到了六七岁时便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羡慕新书本、新书包、新文具,想背起书包上学去,而进入学校后,学习便成为他的主导活动,促进他们的心理活动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小学生进入学校后,儿童的角色发生了改变,必须在心理上做好入学的准备,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社会性能力等方面的准备。反之就会产生对学校的消极态度,出现厌学现象、不善于与同学进行正常交往等的心理健康问题。

现今的生活环境日益复杂,现代文明势不可挡的改变着人们的一切,传统的观念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了冲刷,孩子们在充分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无限美丽的同时,也不得不忍受着心理健康的恶化。高楼林立,原本就显得狭小的空间变得更为拥挤,现代都市不再有野草和旷野,严实的铁门使孩子们失去了自由的活动空间,电脑时代的到来,使部分孩子沉浸于虚拟的时代之中而不能自拔,“麦当劳”、“肯德基”潮涌而来,使孩子们越来越热衷时髦无营养的速成食品。

当我们静心审视这一切的时候,我们不禁发出阵阵的颤栗,做为未来主人的孩子们,他们在想些什么,他们那日渐敏感的心在思考着什么。如果,教育者还一如既往地把目光定格在孩子的分数上,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忽视其潜能的开发,忽视全面素质的培养,那么我们给予孩子的将不是理智的爱。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培养合格人才所必需的一环,现代教育模式认为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更是为塑造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健全人格。笔者在分析我校学生后认为,现今小学生存在以下一些心理问题:比如以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缺乏同情心和报恩心理;心理脆弱,承受力差;缺乏自律能力等等。

做为教育者面对孩子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该如何处置呢?我们将不得不慎重考虑其解决方法,虽说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都应是浅层性的,但处理不妥当将会造成心理障碍的发生。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笔者认为应教会学生以下几点,这样才能有效地构筑学生健康的心理防线。

第一,应注意不要让学生过早形成一种固定的概念,也就是不要随便当面指责、或背后数说学生“笨”、“傻”之类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话。因为这些指责往往会无形中被学生接受,成为学生自我感觉的一部分,使学生对自己形成一种固定的概念。

第二,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有的老师或家长对学生的缺点特别敏感,有时会过多地加以指责和训斥,这样会造成学生的自卑感。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既了解学生的缺点,更要看到学生的长处,还耍帮助他们树立起积极进取的信心。

第三,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一种信念。信念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鼓励作用。有的学生对某一门学科特别喜欢,成绩特别优秀,这里有学生的自身因素,同时也与老师、家长等对他的鼓励或帮助有关。这些鼓励和帮助甚至会作用于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

第四,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对于来自外界的嘲笑往往十分敏感,尤其是老师和家长的嘲笑,对学生的刺激更大、更深。

第五,不要把学生当作温室里的花朵。父母应当允许孩于到生活的风雨中去经受锻炼,即使摔几个跟头也不要紧;老师也要让学生多到社会中去参加活动,即使遇到失败也不用担心。生活本身会把学生塑造成才,会教会学生今后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有用的人。

我所教过的有些学生算得上非常聪明,可以说是智力上的佼佼者,但在他们身上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胸狭隘、小肚鸡肠、嫉妒成性等心理上的不良痼疾,以至影响与同学们的正常交往和友谊,时间长了,有些孩子还会变得孤僻不合群,学习成绩也开始下降……危险的是这些不良的心理品质被家长、老师们忽视,导致它们慢慢地积蓄下来。

1.教会学生心中有爱。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世界失去了爱,世界将一片灰色,歌中唱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片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这爱就是宽容、理解、关心。学会爱人,就不会以自我的好恶来评判这世间的一切。教师可组织学生多参加各种公益活动,鼓励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用自己的真情去爱自己的亲人、朋友、同学乃至陌生人。

2.教会学生心存感激。

3.教会学生坦然面对。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每个成才的人都经历过许多的苍桑和磨难,只有坦然面对,笑对人生,才能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才能从容地去克服困难。教师应教会学生辩证地分析不合人意之时,相信这是对自己的磨砺。教师还应组织学生参加远足、军训等专题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学生坦然面对困难,同时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我,学会达观大度。

4.教会学生学会幽默。

幽默是人们一种高尚的心理自卫行为。哪里有幽默,哪里就有活跃、欢乐的气氛。列宁曾说:“幽默是一种优美、健康的品质。”教师应教会学生幽默,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幽默如一种活性物质和松驰剂。当学习、生活遇到受到挫折时,当人际关系出现僵局时,幽默能缓解紧张、减轻焦虑、摆脱困境。教师更应多组织各种有趣生动的幽默、笑话比赛,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直面人生。

作为一位小学老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健康心理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对整个人生都充满信心,具有健康心理,成为德、智、体、美、劳、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心理健康要从小抓起,越早越好――孩子们的心灵是一张纯洁的白纸,你撒下劣质的种子,就会结出扭曲、歪斜的秧苗!只有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健康、美好、快乐的种子,他们才可能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营养饮食与健康论文范文如何写篇五

我们老师如果习惯“皱眉头看学生,从不面带笑容”,对学生批评是大声地责骂,而缺少表扬与鼓励,缺乏了解和关爱,那么长期下去,就会造成学生心情压抑、情绪低落。这不仅影响他们目前的学习和生活,严重的对他们今后的发展还会造成障碍。相反如果我们能够多给他们一些表扬与关爱,那效果就不大一样了。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和表扬,就像一场绵绵的细雨滋润着幼苗茁壮成长。

不管是谁,只要工作有成绩,就能获得领导或同志们的肯定,那么他的工作积极性就一定会高涨。小学生更是如此,只要获得别人的肯定,感到别人特别是老师对他的关爱或者是表扬,他们的需求就满足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那么对学生而言老师真诚的鼓励和关爱,往往是无价之宝,极易在他们的心目中掀起成功的欲望,将会产生持久的动力。

2.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心理技能。

2.1在人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要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任何活动都是学生生命得以表现的基本,活动过程是学生的内在潜能,双向对象化的过程。因为人又联合他人的倾向,在和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学生们热情高涨,各自表现。如在《为自己喝彩》的主题队会中,学生表现自我,表演小品、诗歌、舞蹈、歌曲、绘画、写作、演讲等精彩的节目。曲终人散,他们仍意犹未尽,兴趣盎然。因此,近几年来,我始终坚持课前五分钟演讲的惯例,让学生说一件自己认为最有意义的事,自己准备演讲稿演讲,汇报学习雷锋活动的过程,有充足的时间给学生展示自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设计,他们会踊跃报名参加,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让他们在这一片展示自我的沃土上生根、发芽,尽情地展示自我。

2.2老师经常在生活和学习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富有哲理,但是对学生来说,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学生却并不适用。在他们看来,任何失败都是永久性的,灾难性的。因此,要积极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那么,如何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呢?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文章中各个方面的对应点,抓住细节启发学生,感染学生,让他们总结体味艺术力量对心灵的震撼,达到教育与成功的双向意境。如在《穷人》这篇课文中,桑娜在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之后所展开的激烈的思想斗争,就是表现穷人善良,心灵美好的闪光点。另外,就是应抓住竞赛、游戏等时机,对每一项活动中取得成绩的学生,要给予肯定,还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不同的检测题目,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如数学竞赛活动教师出了六道题,规定:答对三道题小学毕业;答对四道题高中毕业;答对五道题大学毕业;答对六道题是博士,这个活动,“差生”也答对三道题。这样,各层次的学生在活动中都找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尝到了成功的滋味。同时,也产生了积极的心理效应,他们会朝更远大的理想努力。学生,一旦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他会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使他们在不断的成功中明确前进的方向,树立勇于攀登的信心。

2.3作为教师要注重纠正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

哲学家曾说过:“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当我们发现学生存在不良心理倾向的时候,就要及时地纠正和引导。如学生中有的嫉妒心理很强,有的猜疑心很大,甚至有的同学有自卑感。当我们发现学生这些不良心理情况时,就要及时地纠正,可以采用各种方法,让他们克服。如:班上王红和李丽两位同学是一对好朋友,正在探讨一道数学题,当得知王红在今天的测试中有得了全班最高分,成绩不如王红的李丽一反常态,下课后拒绝和李丽一起跳绳。放学后不和王红一起走;班里选班长,王红是两名候选人之一,李丽却故意选了另外的同学,还扬言要和王红“一刀两断”。这时,我利用课余时间,找来了李丽,循循善诱地开导她,告诉她:嫉妒是一种消极的、不健康的心理,每个人都应该能够克制嫉妒他人的心理。在同别人进行比较时,要承认自己跟别人的差异并努力进取,要正视他人的优势和自己的不足,希望他人进步,自己也有收获。一个人若嫉妒别人,自己也失去向他人学习的机会,还会失去友谊,影响团结。一番推心置腹的话,她听了心服口服,面红耳赤。隔天,我发现王红和李丽牵着手,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老师只要苦口婆心,推心置腹的跟学生谈话、引导,学生定会改过自新。

3.作为教师应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以敏锐的细致的目光观察其言行,以平易近人的姿态与其共享喜怒哀乐,以真诚的善良的心灵为其示范领航,学生的健康心理才会渐渐培养起来。

总之,教师只有真正得到学生心理上的认同,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才能谈得上运用灵活有效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扎实的基础。

营养饮食与健康论文范文如何写篇六

坚持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重视培养学习方法,注意提高学生自主学练,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指导学生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便于挖掘和培养学生的体育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是值得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探讨和深思的。

兴趣;自我锻炼;终身体育意识。

人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的确,有了健康的身体,无病无痛,精神饱满,人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那么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外,同时也要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因为只有健壮的身体才能使学生精力充沛,更好地完成学业。教师在传授运动技能的同时,如何帮助学生树立终生体育锻炼的思想呢?我从以下几个观点加以研究。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不断学习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教师广博的兴趣和才能会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和困惑,得到学生的喜欢,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教师的兴趣和爱好,同样能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活跃运动氛围,例如在教学中教师示范优美的投篮动作,会调动学生模仿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在练习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锻炼情况和掌握程度,端正学生锻炼的态度、对锻炼成绩做出准确的评价,这样有利于锻炼效果,易调动学生继续锻炼的热情,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是教学的新理念。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体育活动得到快乐,在运动中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更大的乐趣和满足感,这需要体育教师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多安排一些比赛活动,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潜力,活跃氛围,充分展示学生运动天赋,这样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以后更会积极快乐地融入到体育活动中去,从而将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主的锻炼习惯。只有对体育感兴趣,学生才会学习体育和进行体育锻炼。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发掘学生感兴趣的项目。例如自由活动时间增设学生喜欢的乒乓球、羽毛球或篮球,在学生参加这些项目活动中,不断体会到技能进步带来的快乐,同时增强体质,从而提高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而形成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自我锻炼能力是指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自己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和进行身体锻炼的能力,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体育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够将所学的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运用到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例如,教师讲解要领和示范动作后,要求学生独立模仿动作,对于体质差或者不协调的学生给予帮助和保护,因此我们要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指导和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锻炼习惯。在教学中实施自主锻炼也可以提高自我锻炼能力,允许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锻炼方法,教师给予技术指导,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活动,自己去锻炼,教会其如何更好地去活动,如何更好地去锻炼,加深其知识、技术的理解与感受。这样更能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只有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才能有志气,有恒心坚持自主锻炼,并养成良好的独立自主的锻炼习惯。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与体育锻炼,愉悦身心的体育活动,是体育课内容的补充和延续,它与体育教学相辅相成。它有强烈的教育性、自愿性和多样性以及丰富多彩的趣味性。课外活动中,要求学生必须参加的内容有早操、课间操,有些内容由学生自己决定是否参加,比如课后的体育活动。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内容要开展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组织要灵活,不拘一格,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内容、形式,愉悦健身,从而学生既可以自愿选择,又可以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中从事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有利于排除思想杂念,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充实课余文化生活,使学生保持热情乐观、精力充沛,使学习和生活充满生机。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学校体育课程安排有限,所以只有安排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才能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从而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课外体育活动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兴趣起到关键作用,体育活动是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人的健康状况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着,体质有强有弱,只有养成经常体育锻炼的习惯,才能拥有结实健康的体魄。体育属于文化范畴,体育运动属于高尚的文化活动之一,对体育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不仅能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好处,这就需要我们提倡终身体育思想,养成经常体育锻炼的习惯,达到锻炼身体,增进健康,满足精神需求的目的。总之,培养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可以让学生认识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价值,生活当中不可缺少体育,体育让学生身心愉悦,其乐无穷。所以,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很重要。

[1]梁道松.体育与健康[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李建龙.如何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j].体育教学,2005(3).

营养饮食与健康论文范文如何写篇七

摘要激励,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最有效手段,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因,反思是正确思维的根本保证,质疑是创新的前提。

关键词健康发展激励兴趣反思质疑。

儿童能否得以健康良好发展,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其中他人的激励,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善于自我反思行为,敢于质疑的精神是最重要的因素。

一、激励,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最有效手段。

一个人即使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具有能力意识,也需要以别人的激励为契机。有经验的教师都明白,教师的每一次鼓励,哪怕是一句简单的表扬,一个表示肯定的简单体态动作,都能激发儿童发奋努力的自信心和内动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是非判别能力很弱,他们往往以成人的表扬与批评来判别自己行为的对与错,因而,他们的每一次行为表现都渴望能得到教师或家长的的评价,并在每一次肯定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这种喜悦的心境下,学生的思维比常态下更活跃,兴趣更浓烈,这就为高效率的教学奠定了心理基础。由此可见,成功的教学手段不是强制,不是命令,而是激励。人文主义哲学思想认为:“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这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上进心,都想进步,都想发展。在教学中,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努力营造适合每一位儿童潜能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模式,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利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学生成长与进步,是增强儿童学习自信心的关键。

二、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因。

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好奇情趣。渴望好奇情趣的满足,避苦求乐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一种无止境的本能欲望。儿童对学习有兴趣,就能在学习中具有积极向上的情态,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好奇;为满足这种好奇心,学生就要看、就要听、就要问、就要想,就要动手操作、探索、研究、实践,兴趣来了,尽头足了,注意力集中了,思维也被激活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油然而生了,学习怎能不有效呢?要想使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经久不衰,首先,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在教学中,摆正教学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废弃师道尊严,在教学中以极大热情关注每一位学生,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用真情实感激起学生学习的热烈情趣。其次,教师尽可能地运用启发式谈话、情境创设等各种新颖教学手段和电脑动漫等现代教学技术,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比如,在学习《海底世界》一课时,我以播放海底世界录像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了解海底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从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海底奥秘的兴趣和欲望。

三、反思是正确思维的根本保证。

《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其过而自讼者也”等格言都强调了反思在道德修养中的作用,它能让感性的实践升华成理性的经验。有个性、有主见的孩子是值得我们欣赏的。我们既要注重培养儿童敢于直抒胸意的优秀品质,也要注重培养儿童勇于直面自我的良好个性。在整个教学中,要善于用科学的眼光,敏锐地捕捉时机,及时激励、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省,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自我,通过不断反思自己、不断解剖自己,克服自己的不足,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自己正确的思维形成。例如,在学习《蘑菇奖给谁》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就“蘑菇能不能奖给小黑兔”的问题展开了一场辩论。经过辩论,大多数学生认为可以将蘑菇奖给小黑兔,理由是,在比赛前妈妈并没有规定比赛要求,也没有指定比赛对手,小黑兔选择弱者轻而易举地获胜是聪明的表现。听了孩子们的发言,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思考:如果你是一只小兔子,愿意做一个像小白兔一样勇于挑战强者的人,还是做一个像小黑兔一样轻而易举战胜弱者的人呢?哪一种人对自己的发展更有利?经过思想斗争和思维的不断碰撞,孩子们对自己的想法有了清醒的认识,个个表示,要向小白兔学习,敢于挑战强者,做一个勇敢的人。此后,在学习《蚂蚁和蝈蝈》一课时,对蚂蚁的勤劳勇敢的优秀品质和蝈蝈的懦弱懒惰的性情,又进行了一场讨论。可喜的是孩子们已不再向学习《蘑菇奖给谁》时那样人云亦云了,他们开始大胆地、批判性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蚂蚁和蝈蝈各有各的劳动观念,但自己更欣赏蚂蚁,做一个勤劳勇敢的人,不愿做“无远虑”的蝈蝈。从两课讨论的情况看,似似乎只是一个很小的细节差异,但却透视出来两种不同的思维,两种不同的思想。如果我们听之任之,忽略这一细节,不加引导儿童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事物,审视自我,就会严重阻碍儿童崇高的人生观的形成。所以,教学中,教师应做到该宽容时就宽容,该苛求时一定要苛求,否则将会导致儿童迷失方向,迷失自我。只有常常启迪他们审视自我,自省自悟,才能养成自我批判和自我反思的优秀品质。

四、质疑是创新的前提。

没有质疑就不可能创新。具有质疑精神,不满足唯一答案,不迷信权威定论,敢于挑战科学既定是创造与发明者最重要的性格特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儿童获得了言论的自由,特别是具备了质疑精神,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培养儿童的质疑精神,引导儿童思维多元,是培养儿童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基本前提。学生的好问,正是其创新思维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创造力的萌动。问题意识是创新意识的前提,知大疑则大进,知小疑则小进,不知疑则不进。质疑是更高层次的好奇,是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的升级。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思维发散,对独特的、多样化的想法应该给予充分肯定,允许他们发挥想象,大胆猜想,问个翻天覆地。要为他们搭建自由的想象空间,创设民主、轻松、开放、互动的学习的平台,激励学生创意,强化儿童异样的见解。那些不太合群、个性较强甚至“顽劣”的儿童,更值得我们关注,因为顽皮的孩子一般都很聪明,在他们中间也许就有未来的爱迪生、牛顿,不能因为我们错误学生的观而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

他人的激励、学习兴趣、自我反思、质疑精神是儿童健康发展的四个基本前提。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让儿童在激励下获得自信,在兴趣的感召下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在反思中形成正确思维,通过质疑培养创新意识,确保儿童健康发展。

营养饮食与健康论文范文如何写篇八

摘要: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力度,农垦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同时也需要面对较大的压力。因此,农垦企业须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发展能力。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命脉,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前提。要解决农垦企业普遍存在的发展成本高、资金结构不合理、发展后劲乏力等问题,就必须加强财务管理,整合各方面资源,从而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确保企业能够健康快速地发展。

关键词:财务管理;农垦企业;发展。

随着农垦企业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加之政策与市场环境不断优化,农垦企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对垦区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前农垦企业在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引起重视,并通过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来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1农垦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企业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这是农垦企业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一些农垦企业领导对财务管理的必要性及重要作用了解不充分,在财务人员上没有实行准入制度,导致财务人员专业知识和会计实务的掌握水平较低;有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资金管理松懈,使用随意,难以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有的企业不重视预算管理,缺乏经营标准,严重影响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是财务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部分农垦企业对自身建设不够重视,尤其是在建设项目的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近年来,扶持农垦企业发展的政策、资金等力度不断加大,有的企业在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套取资金,并且对项目缺乏有效的监控和验收,使企业内部资金管理比较混乱,导致企业运营存在较大问题。此外,有的企业不配备专职的审计人员,即使制定了监控和验收制度也存在执行不力的现象。

三是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农垦企业常忽视财务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导致财务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着素质不高的问题,这严重的制约了农垦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农垦企业财务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法律意识、职业道德以及较强的服务意识,这就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垦区实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以来,企业的经济业务、经济活动不断向新领域拓展,也对会计业务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财务人员不能及时更新其专业知识,就无法顺应新的形势。

四是缺乏合理的资金结构。当前农垦企业资金结构呈现出不合理的.状态,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负债来实现。在经营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资金利润率小于借入资金利息率的情况时,就会带来财务风险的极大隐患。一旦危机失控,将导致农垦企业经营的恶性循环。

2加强农垦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是加大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论农垦企业的管理人员,还是财务人员,都应该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深化财务管理意识。要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是涉及每个部门发展目标的共通性工作,是实现资源合理分配、达成经营目标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有效提高农垦企业经济效益及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的重要工作之一。

二是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是农垦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的基础保障。农垦企业应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的角度出发,健全管理制度,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并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服务与监督职能。农垦企业应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提高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对会计人员管理、资金使用、财务收支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财务基础工作等进行全面、细致的规定,规范财务行为,强化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

三是优化资产结构和资金结构。企业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农垦企业必须优化资产结构,合理调整固定资产投资与经营活动投入,保证资金的有效流动。同时,农垦企业还要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可以通过合理筹集资金确保企业发展资金的有效供给,加强资金使用过程的控制和日常监控,确保资金占用和资金成本达到最低。

四是加强财务监督。农垦企业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实行民主理财、集中核算以及财务责任追究制度,使内控工作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期化;农垦企业要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使企业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知法懂法和用法,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使各项资金使用更加合理和更加科学,从而堵塞资金管理中的漏洞;要接受外部监督,形成内外结合的财务监督体系,从而使财务监督落到实处。

五是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农垦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应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的职业技术水准。农垦企业在选拔财务人员时,要业务水平和道德品质并重;要完善财务人员考核制度,加大对会计造假的惩处力度。此外,农垦企业还要重视财务人员继续教育,支持和鼓励财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财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现代会计理论、会计实务等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使财务人员的能力和水平跟得上农垦事业发展的新形势。

3结语。

在当前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农垦企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农垦企业必须提高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快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促进农垦企业得以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魏瑞环.农垦企业财务管理之我见[j].中国经贸导刊,2010,(02).

[2]袁瑞娟;.浅谈农垦企业财务管理发展方向[j].农民致富之友,2012,(04).

[3]刘红丽.如何加强农垦企业财务管理[j].北方经贸,2014,(07).

文档为doc格式。

营养饮食与健康论文范文如何写篇九

诸多研究表明,科学的早期教育对宝宝身体和大脑的发育都至关重要,而科学的早期教育必须尊重和运用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从出生到四岁,宝宝的生长发育可以划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胎儿期。

每一位女性都希望自己的怀孕是完美的。然而,身体的迅速变化、新责任感的产生、身心的疲惫以及初为人母的迷茫,都使得这一时期变得非常有挑战性。

第二阶段:0-6个月。

刚出生的宝宝,显得那么柔弱无助;但是,宝宝的成长速度之快,让人不得不惊叹生命的奇迹。宝宝越来越能交际,他会自然的微笑,高兴时尖声大叫,他开始用不同的`声音表示不同的情绪。同时,宝宝开第一文库网始依恋自己的妈妈,妈妈在身边时,他情绪稳定、愉快,当妈妈离开时,宝宝感到不安。这就是依恋与分离焦虑。通过父母对宝宝的精心照料,满足宝宝的各种需要,读懂宝宝的哭声,与宝宝的交流与沟通,宝宝开始建立起最初的安全感和对父母的依恋。

安全与依恋是这个阶段宝宝发展的重要内容,它对宝宝大脑的健康发育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第三阶段:7-15个月。

独立性第一次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从此以往,他将按照自己的方式自由探索。

好奇与探索是这个阶段宝宝的发展特点,随着宝宝动作能力的增强,他变得越来越好奇,喜欢用手、用嘴去探索各种事物。学会走路以后,宝宝将按照自己的方式自由探索。自由探索给宝宝带来了大量的关于世界的信息。

第四阶段:16-24个月。

现在的宝宝能够自如地行走,身体动作很灵活,动作花样也越来越多,这是宝宝智慧和快乐的源泉。宝宝在经历了几个月的“沉默”后,话突然多了起来。现在,宝宝不仅能和大人进行简单的交流,还时不时冒出几个好像谁也没教过的“新鲜词”。宝宝不仅能和大人进行简单的交流,经常把“不”挂在嘴边,但这并不是宝宝的退步,而是宝宝萌发了最初的自我意识。

独立与沟通提上了议事日程。宝宝的独立性不断增强,进入了人生的第一反抗期。如何与处于“双词句阶段”的宝宝交流、在“不”中培养宝宝的独立性,是家长应该关注的。

第五阶段:25-36个月。

2岁后,宝宝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个性特征,有些宝宝很活跃,但也有些宝宝孤僻、胆小、退缩,不愿到陌生环境中。宝宝的思维从感知运动阶段过渡到象征思维阶段,大量的象征性游戏开始出现。宝宝的进步是突飞猛进的,不知不觉,那个摇摇摆摆、任人摆布的“小人儿”已经有了自己的主意,而且一天天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能力。

逻辑与交往是这个阶段宝宝发展的重点,有趣的智力操作,更多的交往经验,将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六阶段:37-48个月。

在这个阶段,宝宝的语言能力有了质的变化,能够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社会交往关系已不限于家庭,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思维进一步发展,开始理解逻辑性的数概念;随着经验的积累与增多,创造的萌芽开始显现。

思考与创造将是宝宝在今后很长一个阶段的发展重点。

营养饮食与健康论文范文如何写篇十

1.心理健康教育保证了学生具有良好的心态去投入体育锻炼和学习中去,而且进行心理健康方面教育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良好的心态可以使其很快地投入学习和生活中去,并且在短时间内还具有旺盛的持续力量。

2.体育教学的有序进行需要小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应对。一些剧烈的运动项目,比如跑步等耐力运动,这些都需要小学生在心理上事先对这项运动的特性有所了解,这样的.好处也是为了保证学生在认识体育运动的益处后,对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样也抱有一定的期待心理。

二、心理健康教育对体育教学的影响作用。

1.田径运动是一种竞争性较强,发展小学生体能的运动,在走、跑、跳、投等项目的练习中,锻炼小学生的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能力,要达到体育教学效果,就要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教育,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怕苦,不怕累,承受自身和外来的压力,比如,耐力性长跑项目,这是对小学生的体能和意志考验,是要学生付出长时间的体力和忍耐力的,教学目的就是训练学生增强体质,培养他们的意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2.球类运动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精神,尤其是在比赛过程中,紧张、焦虑的情绪会影响学生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及时调整学生的心理过程,调整心态,保持着“胜不骄,败不馁”的平常心,抗击焦虑情绪的产生,稳定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3.体操运动是以协调性为主的体育项目,舒缓学生的心情,集健身和娱乐于一体的双重功效教学。在体操教学在中,加大动作难度,实现新的跨越,也是体育教学中的内容。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要紧随其后,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如,跳箱、器械体操,鼓励学生战胜高度的勇气,克服恐惧心理,锤炼学生的意志力。

三、结语。

总之,结合合理有效的心理健康教学,不难看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学是完全可以保证在后续的体育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因此,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教学应该与体育教学同步进行,这样的目的也是为了保障小学生的自我素质能够得到全面地健康发展。

营养饮食与健康论文范文如何写篇十一

现代心理学通过大量的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理论:无论是性格的整体结构,还是人格的某方面的性格特征,都是在遗传与环境两个因素的交互作用之下,逐渐发展而成的。心理学研究还认为,人的性格是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一般经历四个阶段:5~12岁是性格形成期,12~17岁是性格定型期,18~55岁是性格成熟期,56~65岁是性格更年期。小学生正处于性格形成而尚未定型的阶段,是塑造性格的关键期。如何加强引导,使小学生形成稳定、健康的良好心理,避免小学生进入心理歧途,是小学教育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来完成。

一、创建新型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管理模式。

建立校园心理健康交流网络平台,开设学校与家庭、校长与教师、教师与家长的联络窗口,营造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环境,全面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建立每月(周)固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日,采用家庭走访、电话交流及校长与教师、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心理健康专题座谈会、校长妈妈信箱和老师妈妈窗口等形式,使心理健康联络窗口开启并正常运行,这样就能使信息交流更加通畅,学校管理者能及时了解教师、家长、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分析教师及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源,便于学校心理健康管理机构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纠正教师、家长及学生的心理问题。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管理机制,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力量既相互分工,又密切配合,从而全面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二、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设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实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中起核心、中介和桥梁的作用,使小学生在学校课堂情境中获得关于心理健康发展、心理素质提高方面的经验,改变和纠正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学校要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设置专职或兼职的心理辅导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正常的教学体系中。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开展多种教育活动,寓教于乐,使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正确引导。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主动探索、自我感知为主线,以他助、互助、自助为机制,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自我教育活动。由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成的学校心理辅导,以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为基本内容,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适应、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三、加强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提升教师的心理素质。

以往的理论及实践已经证明,小学阶段是人成长阶段中模仿力最强、可塑性最大、是非认知能力最弱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往往模仿家长、教师或同学,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塑造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丝毫不逊于家长。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良好健康的心态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和教育环境。具有健康心态的小学生对教师充满了尊重和敬佩,认为教师的言行都是正确的,如果教师自身素质不够,修养不足,在具体的言行中会表现出语言粗鲁、行为失控或言行不得法。教师如果生活或工作中遇到挫折表现出不良情绪,往往会把不良的情绪传达给学生,这些都对学生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对小学生心理造成较大的影响。一个整天在学生面前怨天怨地的教师,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教育出不抱怨社会和他人、对自身和社会充满信心的学生;一个不知道或不主动帮助他人的教师,又怎能让学生学会主动帮助别人。对教师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对学生健康心理培养的重要性,加强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一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也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进行亲情化。

教育教师要加强和家长的联系,关心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学校教育在改变小学生不良心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依赖感比较强,和社会的接触面也比较窄,有什么挫折烦恼无处倾诉或无法解决,时间一久就会造成心理问题。小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家庭中把家长作为依赖的对象,在学校就把教师作为依赖的对象。在家中还有可能和家长倾诉,但是小学生的有些不良情绪往往是在家中产生的,因此就需要和教师倾诉。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课堂教育和课后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多和学生接触,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和关爱,使学生在学校也能感受到亲情。教师通过亲情教育了解到学生的心理产生问题的原因后,要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双重教育共同完成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总之,学校和教师要时刻理解“教书育人”的真正含义,不但要完成给学生传授知识的职责,而且要兼顾育人的职责,这就需要教师本着“十年树木,百年育人”的观念,时刻把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营养饮食与健康论文范文如何写篇十二

现代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益于健康心理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增强社会适应力。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动作的发展可以使幼儿获得大量的刺激,从而促进大脑机能的完善,为各种心理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在锻炼幼儿身体的同时有效促进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幼儿健康心理的内容很多,本文主要就健康自我意识的形成和良好情绪情感的培养两方面阐述教师在体育活动组织、指导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方法。同时,探讨在体育活动中幼儿常见的心理障碍的矫治方法。

自我意识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起着调节作用。自我意识是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渗入了主体本身的情感和意志活动。自我意识是主观的,未必与自己的客观情况符合,自我概念和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差异代表了个人心理适应的一个指标,两者越接近,个人的适应就越好,心理就越健康。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3-6岁的幼儿自我意识受各种因素影响,不成熟、不稳定。教师应认真分析体育活动的各要素,积极引导,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自我意识。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选择适合的活动内容,实施因人而异的指导。幼儿主要通过动作感知周围的事物,包括对自身的认识,并根据自己的一些成功或挫折的评价和体会获得自我认识。体育活动中大量基本动作练习可以使幼儿进一步获得对自身动作的感知,有助于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但身体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特点。同时,每个幼儿之间还存在着个体差异,任何过高或过低的目标和要求对幼儿的发展都不利。超出幼儿实际水平的运动项目不仅会使幼儿运动机能损伤,还使幼儿屡次遭受失败,产生否定的自我;过低的学习内容则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根据每个幼儿的实际水平,设计和安排难度不同的活动,并提供幼儿不同的指导和帮助,如:平衡练习时,我们可以从平衡木的高度、宽度、距离,以及在平衡木上设置障碍来调节活动的难度,让每一位幼儿都找到适合自己练习的目标;还可组织类似过关斩将游戏,鼓励小朋友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并与以往成绩比较,发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体验,对自己充满信心。

(二)认真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包括物质材料准备和知识准备。活动前,教师要提供幼儿丰富的体育活动器械,刺激幼儿活动的欲望,合理布局场地,方便活动,还要做好安全检查。同时,教师还要认真做好知识准备。知识准备可以分两种角度进行。一种是面向全班幼儿的。如,体育活动《有趣的圈》,课前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小朋友回家去想一想玩一玩“圈有多少种玩法”,然后组织幼儿在活动中进行交流。由于幼儿有了充足的准备,在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表现,玩出各种玩法,教师及时发现,并组织幼儿互相学习,使幼儿在教师和同伴的接受和肯定中,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另一种是针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提出的。让这些幼儿事先做好准备,在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安排他们表演示范,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他们对自己的认识。

(三)客观、正确地评价幼儿。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的发展。幼儿自我评价能力不高,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评价,而且自我评价带有主观情绪性,并受认识水平影响。幼儿学习评价主要通过成人正确评价的示范。在体育活动中教师的评价应做到:

1.客观。每个孩子的特点不可能都是优点或者都是缺点,有的幼儿速度快,动作灵敏,但缺乏耐力,有的幼儿动作发展一般,但遵守纪律、刻苦练习。教师在评价一个孩子时,应引导他少与别人比,多与自己比,既指出他优秀的地方,又要指出他的不足。应避免过高或过低地评价孩子,这会使幼儿形成不正确的自我评价,影响良好个性的发展。

2.具体。教师评价孩子时,要有论据,论据要清楚、具体、明确,幼儿能理解并达到,如:“×××小朋友锻炼认真,能遵守比赛规则,老师要求的每个练习都认真完成”。在老师的具体示范下,幼儿不仅明确了体育活动的要求,积极调整自己的行为,努力达到目标,而且学会了评价的方法。

3.有意识地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转向对内心品质的评价。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动力是自发的好动性,以及机体运动带来的快感,但体育活动中不乏大活动量带来机体的不适,动作有一定难度,不能轻易完成,摔倒、碰撞等都会影响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甚至产生退缩、畏惧、逃避等心理。所以,在评价幼儿动作完成情况的同时要挖掘其优秀的内心品质,如不怕困难、意志坚强、勇敢等,激发幼儿内在动力,引导幼儿对自己的内心品质进行评价,增强评价能力。

(四)增强幼儿自我调节能力。自我意识的发展必须体现在自我调节和监督上。幼儿由于大脑发育尚不够完善、成熟,不能很好地自觉调控自己的心理行为,易受外界刺激和情境特点的直接制约,例如成人的奖励和惩罚,同伴的态度,扮演的角色的特性等。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有意识地加强幼儿的自我调节能力训练。模仿性游戏较适合小班幼儿,当他意识到自己是一只夜里出来偷东西的老鼠时,会自觉地踮起脚尖轻轻地走路。竞赛性游戏时,教师不能只注意到速度和动作质量,还应要求幼儿遵守纪律。中大班的幼儿,教师可以组织他们自己讨论体育活动应该遵守的规则,使他们明白到没有这些规则会影响活动,甚至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从而自觉遵守规则。除了利用纪律和游戏规则来约束幼儿的行为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激励机制,对能达到刻苦锻炼,不怕困难,努力完成目标等多项要求的幼儿进行表扬和奖励,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另外,在组织体育活动中,教师还应给予幼儿结伴自由。自由结伴的游戏不仅使幼儿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评价,还能使幼儿为了能被同伴肯定、欣赏和接受而有意调整自己的一些行为,从而锻炼自我调节能力,并能有效防止幼儿的心理朝极端的自我中心方向发展。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

诸多观察和研究都表明,情绪情感对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非常明显的激发作用,它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心理品质,还是导致心理异常和障碍的一个中介环节。动作的发展可以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感官刺激,大大加快大脑髓鞘化过程,使神经系统综合调节能力增强,兴奋与抑制过程更趋和谐,从而较好地调节情绪。一般来说,体育活动能使人心情愉快,活泼开朗,精神振奋,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但是如果组织不善,也会给幼儿带来不愉快情绪。因此,我们要注意:

(一)避免单调、死板、机械的被动学习。体育活动中有大量的基本动作学习,要掌握这些动作,是需要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有些教师不认真分析动作原理,不找重点难点,练习不讲方法,久而久之,幼儿从不喜欢到厌恶,并不断被强化,产生消极情绪。为了避免练习的枯燥重复,教师应多选用游戏的方式进行,还可以编一些儿歌来帮助幼儿练习,如:练习前滚翻的儿歌是:一立正,二弯腰,三低头,四蹬腿,翻过身来站站好。有些教师大胆地把音乐引入体育活动,这也是值得借鉴的方法。另外,在组织体育活动时,还应注意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和思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玩球活动中,教师可以先不做示范,让幼儿自己想出玩球的方法,并交流,有些动作还可以拿出来集体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从滚、传到拍、运,从一个人玩到多人合作着玩,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面露喜悦,这是被动学习不能比拟的。

(二)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幼儿。幼儿情绪在很多方面受成人态度的影响,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对全体幼儿都抱以积极的期待,针对不同特点付之于积极的行动,多用鼓励的方法指导幼儿。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往往容易注意到动作发展好、能力强或各方面特别差的幼儿,练习活动设计时也只考虑两头,忽略了中间的幼儿,不太注意对不同心理状态的幼儿的指导问题,这些都会给幼儿带来消极的情绪情感,是我们应该克服的。另外,成人的情绪对幼儿有感染作用,如果教师自己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幼儿又怎能愉悦得起来?因此教师保持饱满的情绪十分重要。

(三)努力发掘体育活动中的美育因素。美感是人们在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活动后产生的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所以,教师提供的体育用具要美观、实用、安全,教师示范动作要准确、熟练,口令流畅,体操动作设计要注意艺术性,考虑体育活动与音乐活动、语言活动有机结合,提高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身心舒展、愉快乐观。

三、及时矫治幼儿的心理障碍。

在体育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来的心理障碍主要有畏惧、退缩、抑郁、不合群、不合作、攻击性行为和破坏性行为,一般不被看作心理疾病。但这类问题或障碍会使幼儿在社会生活中遭受挫折,若不及早矫治和干预,不仅影响其正常生活和活动,阻碍身心健康发展,还会由此导致他们在成年期的心理缺陷和社会适应不良。矫治这些心理障碍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一)阳性强化法。阳性强化法是就在一种行为之后,继之以强化(奖赏),从而增加这种行为的发生。强化物可以是具体的,如糖果、红花等,也可以是非具体的微笑、鼓励、表扬。如教师事前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说:“如果你能在这个游戏中和小朋友一起玩,不打人,你就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待幼儿完全按要求做到后,马上奖励红花。强化物还可以由幼儿自己提供,达到自我指导的境地。在行为矫治过程中,可以逐渐减少强化频率,过渡到不需要强化也能坚持。

(二)代币方案。代币方案先规定某些目标行为,然后用代币奖励强化这些行为,幼儿所获得的代币到了一定的时候可以折换成各类强化物。教师可以给幼儿设计一个代币方案,如遵守规则得2分,认真练习得3分,打小朋友扣2分,当得分积满一定分数时,幼儿可以得到奖励。

(三)矫枉过正法。矫枉过正法是对某些不良行为采取惩罚措施,以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在施行矫枉过正法时,要对幼儿服从安排,认真执行的表现给予表扬、鼓励。

(四)宣泄法。

让幼儿渲泄,可以减轻幼儿的身心负荷。幼儿由于遭受挫折而焦虑、畏惧、积郁、积愤,或者精力过剩而多动、搞破坏,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或其它途径让幼儿宣泄,然后再给予安慰、解释、说理等。这种方法是对造成行为偏异的内在因素进行改变,能取得较好效果。

除了上述矫治的方法之外,还有其它许多方法,教师应灵活处理,综合使用,同时注意在矫治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有效矫治不良行为和克服心理障碍。

营养饮食与健康论文范文如何写篇十三

一、保持乐观精神,培养健康的心理。

老年人对生活要充满信心,尽量做到性情豪爽,心胸开阔,情绪乐观,尽量发挥自己在知识、经验、技能、智力及特长上的优势,寻找新的生活乐趣。

二、重视人际关系和心理交流。

老年人既要注意联系老朋友,又要善交新朋友,要经常和好友聊天谈心,交流思想感情,做到生活上互相关心体贴,思想上沟通交流,在集体活动和人际交往中取长补短,汲取生活营养,使自己心情舒畅、生活愉快。

三、善于摆脱烦恼,保持清心寡欲。

面对生活中的烦恼事不必心绪不安,更不要处于郁闷状态,而要通过各种途径把坏情绪及时释放出来。对于外界名利之事要善于超脱,对家务事不要操劳过度,让自己保持一份好心情。

四、拓展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

老年人应当根据身体条件和兴趣爱好,把生活内容安排得充实些,如练书法、学绘画、种花草、养禽鸟、读书报、看影视剧等。这样既可舒展心灵,又能珍惜时光、学习新知识,使生活更有意义。

五、注意饮食营养,加强体育锻炼。

一个人拥有健康的身体更能保证心理的健康。老年人平时要多摄取优质蛋白质,多食用富含维生素、低脂肪的食物,如瘦肉、奶类、蛋类、豆制品及莲子、桂圆等。老年人还应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如散步、慢跑、打拳、做操等,强度以感觉舒适为宜。

营养饮食与健康论文范文如何写篇十四

下面是健康心理所具备的几项特征:

1、正视现实,乐观向上。

心理健康的人能正视现实,能清醒地、客观地认识周围的事物,在遇到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时能正确处理。心胸开阔,情绪稳定,乐观向上,遇到烦恼的事能积极解决、开脱自己。

2、了解自己,乐于工作。

对自己的能力、性格、爱好等有充分的认识,并能根据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安排生活。不以学习、工作为累,能认真对待学习和工作。

3、自尊自制,善于待人。

在社会交往中自尊自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有独立的人格。能与他人和平相处,在与人交往中能以积极的态度去和他人接触,相互交流。

营养饮食与健康论文范文如何写篇十五

生态心理健康由个体生理、个体心理、生态外环境三部分内容构成,它包括个体心理内部的平衡、个体心理内部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及个体生理与心理的平衡。生态环境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于学生来说,教学环境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影响尤为突出。

1.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加强生态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

院一级的管理层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采取自上而下的办法,在二级院(系)主任的直接领导下,由教研室在开展教研活动中采用集体备课的方法,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动态地揉入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中教学管理的辅助作用。

要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中教学管理的辅助作用,首先,应考虑科学设置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参考本科院校宏观型的做法,注重思政的宏观管理,但忽略了系部乃至年级、班的微观层次的管理,忽略了教学管理的辅助作用。

其次,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师资比较薄弱,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在教师队伍中选拔聘任和培养专、兼职心理辅导人员,让这些专、兼职教师接受系统的专业训练,并考取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书;二是培训年级政治辅导员,增强辅导员的学生心理辅导意识,使辅导员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师,生活的益友,心理的医生;三是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培训,将心理健康教育揉和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要发挥高职院校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一是应加强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工作、学习、生活上面临着知识更新、社会舆论、竞争等方面的重大压力,在这些压力之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教师必须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才能引导学生发展个人的智力和培养个人的健康心理。二是要提高教师“育人”的意识,明确育心理健康之人的重要性。三是要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技术的培训,要求教师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并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融合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1.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让每个学生都能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2.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特别是社会科学方面课程如基础文科类课程、管理类课程、公共关系学类课程、礼仪课程等。

3.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网络、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具体课程的网络资料和多媒体课件中,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良好的心理暗示,从而培育出健康的心理。

加强教学场所环境的建设,做到让学生在明亮整洁的教室中学习,在设施先进的实验室中做实验,在雅静宽敞的图书馆中阅读,在优美谧静的校园中漫步这些良好的环境因素,会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保持愉悦的心境,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1.教室、实验室、图书阅览场所的建设。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实用型的人才,在教学课时安排上理论与实践的比例是1∶1,而校外的实习实训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所以,校外实习实训和谐的环境建设,是学生实习期间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具体心理环境建设主要包括:一是实习前对学生进行心理动员,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实习过程中的意志、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挑战;二是实习过程中使学生在校内带队教师与指导教师、基地管理人员与师傅的共同引导和指导下完成心理与技能的调整——适应——平衡的过程;三是实习结束后,在总结的基础上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工作。这三个阶段的顺利完成,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生态调整的一个完整过程,这一过程的完成为学生进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生态心理基础。

营造一个蓬勃向上的学习型校园文化氛围,是高职学生生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美丽校园,营造优雅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2.高职院校的制度文化应体现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理念,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要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最佳的教育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3.充分利用学校的校报校刊及网页、校园广播来营造校园的学习型的精神文化氛围。

4.引导与支持学生成立心理社团,发挥社团的群体效应作用。

综上所述,管理严谨、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气氛融洽、实习实训场所和谐的教学环境有利于高职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也就是说,要实施高职学生生态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抓好教学环境的建设。

参考文献:

[4]孙多金.教学环境的基本要素分析.兰州学刊,,(03).

营养饮食与健康论文范文如何写篇十六

首先,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才会有奋斗的目标,才会有学习、工作的动力。用辩证的世界观来对待生活中的矛盾,才不会因眼前的挫折而退缩,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

其次,在接受现实,认识自我。

如果一个人对自身所处的环境都不了解,就会四处碰壁,甚至不能生存。然而只了解自身情况和周围环境,却不能接受现实,最终的结果就是将自己封闭,逃避现实。只有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身能力之后,才能根据现实的情况确定自身发展之路。现实是根本,只有立足现在,展望未来,才能有所发展。家长要让孩子了解社会,理解父母,更要让孩子知道家庭的状况,明白自己的家庭在社会中的位置,教育孩子不去追求奢华的生活,以自食其力为荣,更不要因家庭的贫困而抬不起头,认真地面对现实,以实际行动来改变现实。

最后,在参与社会,参与生活。

孩子经常会有恐惧心理,害怕与人接触,害怕参加社会活动。这时家长要及时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消除恐惧心理。例如,多带孩子出去走走,让孩子亲眼看看社会并不是那么可怕和不可亲近。还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社会团体活动,参加同学组织的晚会、郊游,参加夏令营等,使孩子从团体活动中得到乐趣,得到友谊和信任。家长还可以让孩子多参与些家庭活动,如购物、做饭等,从中也可以体会生活的滋味。“重在参与”,积极的参与会使孩子性格开朗,拉近与他人的关系,从而改变孩子对生活的态度。

另外,稳定的家庭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对青少年犯罪的调查中发现,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占有很大的比例。在实际的学校教育中,单亲家庭的孩子常常表现出性格孤僻,情绪不稳定,学习成绩不好等特点。更为突出的是,教师甚至可以从孩子第二天上学时的状态中看出父母在前一天是否吵架。这就说明稳定的家庭关系、和睦的家庭对孩子的心理是多么的重要。

营养饮食与健康论文范文如何写篇十七

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期,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在这时奠定基础,如果在此时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卫生,那么,孩子成人后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较困难。如何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呢?父母一定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用正常的心理原则来训练孩子。

1、不要过分关心孩子,过分关心孩子,容易使孩子过度以自我为中心,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2、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3、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该鼓励孩子与同年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4、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成功慢慢培养起来的,强迫他们做力所不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5、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这些做法易使孩子形成自卑、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6、不要欺骗和无谓地恐吓孩子,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诫,孩子就不会服从了。

7、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这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8、不要过分夸奖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奖会使孩子沾染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另外,赞许必须针对具体的事,让孩子知道自己优点的同时感到你的赞许是真诚的,而不是虚的、哄他的。

9、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家长对待孩子时,如果自己的情绪总是不稳定,喜怒无常,孩子会感到无所适从,变得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10、不要在孩子面临困境时不闻不问,要帮助孩子对目前的困境进行分析,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帮助孩子解决困难,但不是代替他们解决困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