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范本(优秀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5:54:32 页码:13
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范本(优秀11篇)
2023-11-11 15:54:32    小编:ZTFB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综合体。在写总结之前,我们可以先梳理一下已经取得的成果和遇到的问题。参加一些总结交流和分享的活动,可以借助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来提升自己的总结能力。

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范本篇一

1.吴强与《养马的人》登上《堡垒》,观看东方的《红日》,在兴奋中,《他高高举起雪亮的小马枪》。

2.徐迟是《我们这时代的人》,在《庆功宴》上,面对《地质之光》,提出了《哥德尼赫猜想》。

3.茅盾在《子夜》里到《林家铺子》去养《春蚕》,《春蚕》蛀《蚀》了白杨树,茅盾便写了篇《白杨礼赞》。

4.闻一多先生的手中擎着一支《红烛》,照亮了《死水》。

5.老舍与《骆驼祥子》是《四世同堂》,他俩一起到《龙须沟》的《茶馆》里喝茶。

6.赵树理到《三里湾》《登记》,去听《李有才板话》,板话说的是《李家庄变迁》。

7.艾青在《春天》完成了到《南美州的旅行》,在《海岬上》看见《宝石的红星》,他唱起了光的赞歌》,经过《大西洋》,《在浪尖上》捉住一条《黑鳗》,他高兴了,著《欢呼集》,唱起《归来的歌》,又写出《彩色的诗》。

8.郭小川在《团泊洼的秋天》,唱着《秋歌》,与《平原老人》一道《投入火热的斗争》,他们穿过了《甘蔗林——青纱帐》,《鹏程万里》,经过《昆仑行》到了《雪与山谷》的《月下集》,歌唱《将军三部曲》和《两都颂》。

9.杜鹏程与《年青的朋友》《在和平的日子里》,踏上《光辉的里程》,为了《保卫延安》,留下《历史的脚步声》。

10.曲波在《林海雪原》的《山呼海啸》中,奏响《狂飙曲》,树起《戎萼碑》。

11.冰心是个《超人》,她站在《春水边》上,面对满天的《繁星》,《笑》了。她把感想写了本《小说集》,《寄小读者》。

12.但丁经《地狱》、《炼狱》到《天堂》,一路上奏响《神曲》,歌唱《新生》。

13.伏尔泰是个《天真汉》,他介绍《老实人》《查第格》与《奥尔良少女》结了婚。

14.司汤达在《巴马修道院》讲《红与黑》和《红与白》。

15.左拉在《妇女乐园》,因为《金钱》的《萌芽》,与《娜娜》的关系《崩溃》了。

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范本篇二

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浅入深、由少到多、逐步深入的过程。只有订好计划再学习,学习才是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才能克服学习中的盲目性、忙乱性。

有的同学认为,反正老师要讲,课前预习是多余的;有些则认为,反正有些内容看不懂,预习等于“瞎子点灯白费蜡”……这些看法往往是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之一。首先,预习是课前“侦察”,可打有准备之仗;其次,预习可使新旧知识联系,有利于掌握新知识;再次,预习可以克服听课的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最后,预习可使听课更专心,与老师配合更默契,从而提高自学能力。此外,预习的科目以自己学习上有困难的基础学科为主,每天预习所花的时间,要服从整体计划。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复习是巩固、消化和深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回家后应把当天学的知识认真复习一遍,该记的记下来,该理解的理解透了,然后再做作业。做作业时,第一不要看书,第二不要问别人,第三要有时间限制,只有这样,作业才有实际价值。假如每次作业都是先复习,然后像考试一样对待,那就等于一天一次考试,就不会出现作业100分、考试答不上来的情况了。

考试的心态非常重要,同样水平的孩子,以不同的心态走入考场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心态良好、斗志昂扬就会促进思维,临场发挥就好;心态不好、紧张焦虑就会抑制思维,临场发挥就不佳,所以考前一定要调整好心态。

没有独立思考是学不好知识的。思考可以对知识理解得更深刻,可以使所学的东西更扎实,可以使大脑变得更灵活。所谓学问,就是要又学又问。问是读书的钥匙,是思考的中介,是深钻的体现。当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应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求得别人帮助,但最好不要只问答案,而要共同探讨,以求开拓思路。

许多经验丰富的老师都说,那些经常问问题的同学,他们的能力要优于他人。平时,他们看起来似乎领悟得较慢,但在测验或考试的时候,他们却考得非常好。反之,那些平时似乎什么都懂了的同学,到了考试的时候却往往发傻了,考不出很好的成绩。

学习必须先打好基础,就是把书本上最基本的概念、定理、公式牢牢掌握,尤其是基本概念。如果概念不清楚,即使死记硬背了一些知识,那怕是很用功也是不中用的。所以每当出现一个新概念时,必须搞清楚它的内涵和外延,还要注意它同其他概念的区别,切不可概念还没掌握就急于去做题,以至陷入题海而不能自拔,那等于拿钝刀砍柴,既费时又费力,事倍功半。

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范本篇三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范本篇四

1、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通"彩")。

2、石头黑色,多平方,少圜(通"圆")。

1、阴:其阴,济水东流(山的北面)。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阴暗)。

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暗中)。

2、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开始)。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当初)。

余始循以入(开始)。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才)。

3、望: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远看)。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声望)。

在丁卯三月之望(阴历十五日)。

4、坐: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坐在)。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通"座")。

王曰:"何坐?"曰:"坐盗。"(犯罪)。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因为)。

5、视: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看)。

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比较)。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看待)。

1、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向西;向东。名作状)。

2、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照,名作动)。

1、阳谷皆入汶(古义:山南水北谓之阳。今义:阳光,表面上)。

2、至于泰安(古义:由"至"和"于"组成,到达。今义:表另提起一件事情)。

3、多平方(古义:方方正正的,指山石。今义:数学用语)。

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判断句)。

2、余所不至也(判断句)。

3、(余)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省略句)。

4、多松,生(于)石罅(省略句)。

5、余始循(之)以入(省略句)。

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范本篇五

1.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脉络。

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2.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再去浏览所设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

3.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

有些试题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回答问题。

4.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

有些试题则需要结合全文内容,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经过缜密的思考,寻求完美的答案。

5.组织语言规范答题,认真书写。

啰嗦重复,不得要领,往往会出力不讨好。

6.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可以用关键词来进行回答,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7.先看问题,带着问题读作品。

做阅读理解题时,建议先浏览一下问题,看看这篇文章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带着问题有目的性的浏览文章,可以加快解题的时间,有目的性的阅读,而不是盲目的阅读,不然读完整篇文章也没有抓住重点。

8.快速粗略阅读,整体感知全文。

根据试卷上的问题,快速粗略阅读,把握文章大意,了解基本信息,了解文体,理清文章的层次和段落,把重点画下来。

9.精读原文,找“原话”。

所谓的找原话就是找到文章作者说的关键字、词、或者句子,答题时可以利用文章的原话来提取答题的重要信息,更有甚者有些试题完全就可用原话来回答,或者引用部分文章的原话来回答,保证答题的准确率,碰到采分点。

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范本篇六

1、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写出与这次战役有关的任意两个历史人物。此诗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赤壁之战;周瑜、曹操;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

2、赏析最后两句。

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暗示赤壁之战如果不刮东风,周瑜就不能纵火,就有可能战败。曲折的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情,暗含着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

4、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或者不以成败论英雄)。曲折的表达了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情怀,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情。暗含着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

5、你认为诗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作者借一件古物,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6、你认为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曲折的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情,诗人认为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能施展,暗含着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

7、本诗用“折戟”“二乔”这样的“小物”“小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赏析。

本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赤壁之战,联想到赤壁之战中的英雄人物。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这是以小见大的写法,具体可感,富于形象性、艺术性。

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或者不以成败论英雄)。曲折的表达了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情怀,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情。暗含着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

9、你认为诗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作者借一件古物,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10、你认为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曲折的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情,诗人认为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能施展,暗含着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

11、本诗用“折戟”“二乔”这样的“小物”“小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赏析。

本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赤壁之战,联想到赤壁之战中的英雄人物。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这是以小见大的写法,具体可感,富于形象性、艺术性。

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范本篇七

九年级学生虽然有了好几年的英语学习经历,但不少学生仍然死记硬背单词.有的是读不正确,有的是不会读,很难过单词关,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复习效果。“磨刀不误砍柴功”,在复习过程中,为了扫清障碍.应该抽出时间复习音标、拼读规则等语音知识。强化学生利用音标进行拼读,用拼读规则来帮助记忆单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单词的能力,应有意识地复习构词法,如合成法、转化法、派生法等,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词汇量。

听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积累的过程,同学们要坚持经常性的听力训练,并每天安排不少于20分钟,逐步掌握听力技能。在平时训练时,要加强捕捉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同时,要训练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并逐步掌握解题技能。此外,建议大家多听短文,要养成看着所给题目听短文,这对提高得分率至关重要。

初三生的学业十分繁重,因此,大家尤其应当注意精选练习,避免重复操练,避免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同学们可以对所有的知识点做一个自我评估,重点训练那些不熟悉的、没有完全掌握的、易错的题型。真正弄懂弄通这些知识点,做到举一反三,各个击破,全面掌握。

阅读部分在整个试卷中的占分权重逐年增加,中考阅读篇目的难度也逐年递增,这些都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同学们要加大日常阅读训练强度;要有意识地扩大词汇量;要加强对复杂长、难句的分析理解;提高阅读速度;尤其应当掌握必要的阅读以及完形填空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步骤,在实践中领悟,归纳,提高,直至能够灵活运用。

其实词汇和语法部分的很多中考试题,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题型,它就来自于教材和相关的练习题。因此,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就能使试卷的基本分得到保证。但同时,我们也应当关注到:近年中考考题,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在做题的过程中应该树立整体观,注意语法知识在语境使用中的合理性,学会真正地灵活运用。

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范本篇八

1.分层背诵法(在翻译全文基础上理清内容层次背诵)。

2.思考提问法(预习,不会的重点字、句圈出来课堂提问)。

3.语意推断法(联系上下文,联系旧知识)。

4.对应翻译法(力求将所有能译出的字词落到实处借助工具书,人名、地名、国号、官名等保留)。

5.归类积累法(主要是词汇的积累,有针对性的搜集、归类、比较、整理、积累)。

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范本篇九

1、至于泰安(至于,古义:到,到达;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2、是月丁未(是,古义:这,此;今义:常用作判断词)。

3、复循西谷(复,古义:再,又;今义:往复,重复)。

4、戊申晦(晦,古义: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今义:昏暗,夜晚)。

5、多平方(平方,古义:方方整整的,指山石;今义:数学名词)。

1、其级七千有余(“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2、少圜(“圜”通“圆”,圆形的,指山石)。

3、五采(“采”通“彩”,五色)。

1、汶水西流(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济水东流(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3、崖限当道者(限: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4、道少半(道:名词作动词,走,走路)。

1、当其南北分者(在,在……的地方,介词)。

2、崖限当道者(挡住,动词)。

3.僻不当道者(面对,动词)。

余:

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我,代词)。

余始循以入(同上)。

余所不至也(同上)。

2、其级七千有余(几,表示整数后不定的`零数,数词)。

以:

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在,在……的时候)。

2、余始循以入(同“而”,表顺承,连词)。

3、回视日观以西峰(连接方位名词,用法同现代汉语,连词)。

限:

1、越长城之限(界限,名词)。

2、崖限当道者(门槛,名词)。

道:

1、道皆砌石为磴(路,名词)。

道有天门、崖限当道者、道中迷雾冰滑、观道中石刻、僻不当道者(同上)。

2、道少半(走,走路,动词)。

有:

1、其级七千有余(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2、泰山正南面有三谷(有,与“无”相对,动词)。

道有天门、下有红光、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同上)。

及:

1、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和,连词)。

2、及既上(等到,介词)。

3、皆不及往(赶得上,动词)。

云:

1、世皆谓之天门云(语气助词,表示不大肯定的语气)。

2、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雾,名词)。

日:

1、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太阳,名词)。

2、或得日,或否(阳光,名词)。

3、是日(天,名词)。

漫:

1、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弥漫,布满,动词)。

2、其远古刻尽漫失(磨灭,动词)。

居:

半山居雾若带然(停留)。

乘:

自京师乘风雪(冒着)。

或: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有的)。

极:

极天云一线异色(尽头)。

视:

回视日观以西峰(看)。

坐:

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与“站”相对)。

始:

余始循以入(开始)。

判断句。

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以上两句用固定格式“……者,……也”表示判断。判断句)。

2、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所不至也。(以上两句用句末语气词“也”表示判断,主语“此”省略。判断句)。

3、此东海也。(用句末语气词“也”表示判断。判断句)。

4、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用副词“皆”表示判断,“皆”相当于“都是”。判断句)。

定语后置句。

1、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崖限当道者”一句中,“限当道”为“崖”的定语。定语后置句)。

省略句。

1、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皆不及往。观道中石刻。

(以上四句均省略主语代词“余”)。

2、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后一分句承前一分句省略主语:雪。“苍山”前面省略谓语:见)。

3、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后一分句承前一分句省略主语:石刻。后一分句为判断句,主语是“石刻”,谓语是“自唐显庆以来”)。

4、生石罅(“生”前面省略主语:树。“生”后面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在”)。

5、复循西谷(“西谷”后面省略谓语:走)。

6、余始循以入(“循”后面省略宾语代词“之”,“之”代“环水”)。

7、中谷绕泰安城下(“中谷”后面省略宾语代词“之”,“之”代“水”)。

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范本篇十

利益准确这是第一步,我也不想多说。我想说的是如何拟题目:一般的是简单明了的例如《诚实做人》就不如《让诚实之花绽放》就是用一些修辞手法,但这也只是稍微好点,我们还可以化用一些诗词,或者拟的比较有诗意如《心中自有云白山青》但切忌不要只讲究华丽而没有点明文章主旨。

一般我们见到的出色作文开头都是引用的名言吧,可能你会记不住或者你背过的用不上,这时你可以开门见山引出主旨,关键是简洁大,不要繁琐,例如第一段直接写在这个繁杂的社会,我想做一个诚实的人。第二段再解释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问题这时你可以把那些排比啥的以前写在第一段的加上。

一般的作文只看题目和前两段分段已经定了事例只要充分就行毕竟我们追求的不是满分,我的建议是平时准备几个人物事例,要各个方面的,然后学会化用,因为一个成功的人之所以能获得成功肯定拥有很多因素古今中文最好都准备些。一个事例写三行就足够了最重要的是分析,例如如果他不诚实做人怎么会赢得这些人的信任,从而获得.......之类的,切记事例长篇大论。

结尾的话一定要收题确保你不跑题最好是和第一段照应可以写的含蓄些,但关键词(作文材料里有的)最好是提及一下。

结构的把握在考试的议论文写作中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我倡导文章分出4-6个段落来写比较好,这样的结构阅卷老师一看比较明朗,前提是,文字书写要整齐,不求多优美,但只要整洁了,看起来就愉悦人心。

对于作文来说,主题一定要明确,这是很重要的,作文最怕的就是跑题,因此,题目一定要审好,而对于主题的选取,就选取最明显的主题来写,因为这样最保险,就算写的不太好,一般也不会低于45分。

对于整体的设计,我再次为大家展示一张我做的图片,我在图片中展示的是我常用的一种议论文写作的方式。

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范本篇十一

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一边…一边)。

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近于)。

1、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

2、景翳翳以将入(通"影",日光)。

1、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走)。

感吾生之行休(将要)。

李白乘舟将欲行(离去)。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

2、引: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拉开)。

引壶觞以自酌(端起)。

引以为流觞曲水(退隐)。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疏导,引来)。

3、乘: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乘坐)。

聊乘化以归尽(顺应)。

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就着)。

4、策: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

策扶老以游憩(拄着)。

退而论书策(竹简)。

蒙故业,因遗策(计策,策略)。

1、策扶老以流憩(拄着,名作动)。

2、园日涉以成趣(每天,名作状)。

3、或棹孤舟(划着,名作动)。

4、善万物之得时(以…为善,意动用法)。

5、乐琴书以消忧(以…为乐,意动用法)。

6、携幼入家(儿童,形容词作名词)。

7、眄庭柯以怡颜(使颜怡,使动用法)。

8、倚南窗以寄傲(自足自待的心情,形作名)。

9、感吾生之行休(将要,动作状)。

1、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指战乱:今义:比喻纠纷和乱子)。

2、尝从人事(古义:治人之事;今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变动等)。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古义:不久;今义:寻找,追寻)。

4、悦亲戚之情话(古义:亲属戚属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家庭的`成员)。

5、觉今是而昨非(是:古义:正确;今义:判断词,是。非:古义:错误;今义:判断词,不是)。

1、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句)。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句)。

3、乐天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句)。

4、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结构后置句)。

5、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

6、童仆欢迎,稚子候(于)门(省略句)。

1、悟已往之不谏,知道来者之可追。

译:我觉悟到过去做错的已无法挽回,知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

2、实迷途之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译:虽然走入迷途但还不是太远,现在已经明白了如今归田是对的,以前出仕是错的。

3、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译:身体依靠着南面的窗户寄托自己傲世的情怀,深感简陋的居室更容易使人安乐满足。

4、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译:姑且顺着大自然的变化以了结此生,抱定乐天安命的主意,又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