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创业成功的故事案例(汇总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0:42:19 页码:10
最新创业成功的故事案例(汇总14篇)
2023-11-11 10:42:19    小编:ZTFB

每个经历都值得总结,每个故事都值得被书写,因为总结能够点亮人生的轨迹。丰富词汇和语法的运用。这些总结范文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可以帮助我们写出更好的总结。

创业成功的故事案例篇一

19岁辍学,赚到第一个100万;20岁成立公司,开着豪车,积累财富;34岁公司上市,身为“80后”的董事长身家超4亿元,很多人把他的经历当做又一个财富神话。他是厦门鑫点击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立文,公司主要为传统企业提供“互联网+”的整体解决方案。去年,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上市,仅5天,公司最高市值涨至5.8亿元。

习惯早起,常年加班到深夜,他坦言这看似光鲜的创业背后经历过怎样的煎熬:他所坚持的,曾被业内认为是夕阳行业;曾一年半烧掉180万元,只收入50元。但他始终不放弃,“要实现梦想就得吃苦,我坚信熬过最冷的黑夜,一定会有最美的朝阳”。

网络上,很多人给他贴上“辍学创业”的标签,当成榜样。他却直言不赞成,“有条件的话,最好博士一起读完,知识的积累能让自己的格局和视野都不一样”。他要把“神坛”上的“帽子”摘掉,“辍学创业成功的,是极小概率,君不见互联网创造多少财富传奇的同时,也有无数企业关门倒闭。”

有人说,等我毕业再创业,机会就溜走了,蔡立文却说,“机会随时都会有,只有让自己变得优秀,才能把握得住机会”。

选择。

“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尊重他的人生选择才是公平”

蔡立文从小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孩子。

小学6年级,他第一次接触电脑便迷上了,那时候,玩电脑就是玩游戏。他经常等到半夜,全家人睡着了,溜去网吧。父母醒来,满大街一家家网吧找过去。父母是罐头厂的下岗职工,就指着蔡立文好好读书,考上大学。打游戏自然是不务正业,每次被抓到都是顿大骂。

但也就是那时,蔡立文开始了解电脑,了解这个行业。他太喜欢电脑了,以至于中考结束,他放弃重点高中,要去职校学计算机。全家人都觉得他脑子坏掉,但他很坚持。“当时只有一个理由,就是想拥有一台电脑。”福建省一职校,进去要交3600元赞助费,蔡立文跑去找最疼他的外公求助。

多年后,回忆这段经历,蔡立文说,如果未来他孩子有不同选择,他会支持。“只要道德层面不走偏就行,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尊重他的人生选择才是公平。”

辍学。

“互联网的更新太快,我发现学不到东西,只是为了一张文凭”

进了职校,蔡立文比之前任何阶段都刻苦。每次计算机的书刚发下来,他几个月就自学完整年课程,与计算机有关的课几乎都满分。

第三年要毕业了,上海一家公司说,你来吧,做软件开发,一个月8000元。那是,全家人都不信,说那是骗人的吧,大学生一个月才几百块。这家公司连着挂了5个电话,让蔡立文领着父母一起到上海参观。这次,父母对他另眼相看。

不过,仅隔一年,第一次网络经济泡沫破灭,蔡立文所在的公司关门。虽然失业,但他每个月仍有很高收入,许多人找他写程序,订单很多。“一个月最少能赚三五万元,多的时候能有20万元。”

从上海回来,他做了个决定,自费去厦大读本科,“多学一些计算机知识”。

父母特高兴,又能赚钱,又去读大学,人生完整了。他们特意从老家拉来大床、家具放进他在学校旁边租的房子里。可是,开学不到两个月,蔡立文一个电话说不想读了,让他们把家具再拉回老家去。父亲气得大骂,但蔡立文坚持,第二天便没再去学校。“本科的计算机知识,太基础,还停留在我读职高的阶段。而互联网的更新又太快,我发现学不到东西,只是为了一张文凭。当时订单很多,两边都要兼顾很难分配时间。”文凭和赚钱之间,蔡立文选择了赚钱。

创业。

“同学只干了一年就决定走了,理由是没有未来”

回到漳州老家,在屋里摆了三台电脑,开干。没几个月,蔡立文赚到人生第一个100万元。彼时,他不到19周岁。

他写得最多的程序是网络商城的,而且是性用品店。“当时人们很害羞,不敢去实体店买性用品,药店也没得卖,那拨的网络店家大多是在卖性用品。”

订单太多,他找来一个同学帮忙。结果,只干了一年,同学走了,理由是没有未来。蔡立文很纳闷,为什么?同学说,我成天跑你家上班,没社保没医保的,像打零工。于是,蔡立文决定成立公司。

那是,他20岁。谁也想不到,当年这家从老板到员工到清洁工都只有蔡立文一个人的小公司,后来能成为上市企业。

做了5年,他发现漳州市场太小,“每次挂电话,都要跟客户解释半天漳州在哪”。于是,他迅速“转场”厦门,注册成立鑫点击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到厦门后发现,企业太多了,单单厦门本地业务就做不完”。

坚持。

“熬过夕阳西下的寒冷夜晚,就一定能迎来最美朝阳”

二十出头,开着豪车,拥有不凡身家,很多人羡慕蔡立文,只有他自己知道,这背后经历过怎样的煎熬。

点击网络势头正旺,,他又成立我拉网,一家全新的公司。但这家全球首创的图片生成网站,在最初的一年半,投入了180万元,只收入50元。拥有几百万的会员,却不赚钱,大家只愿意享受免费服务,不愿付费。

每天都在烧钱却没收入,那段时间,是他最苦恼的日子。“但我相信,只要方向对了,熬过夕阳西下的寒冷夜晚,就一定能迎来最美朝阳。”蔡立文不断对自己和员工说坚持,“模糊的正确远比精准的错误来得重要,我坚信只要坚持就一定能达到。”

他对员工说,大家自愿,下班了可以走,不会扣工资,愿意留下来加班的,也没有加班工资。结果,每个人都留下了,“这就是团队的力量,有一年多,大家几乎每天加班到晚上11点半”。

两年左右,我拉网开始赚钱,蔡立文又脱身而出,把主要精力放在点击网络。“要学会不断放下,才能拿起更多的东西。如果手上满了,却舍不得放下,就算看到更好的你也拿不动。”

信念。

“这世上从来没有夕阳行业,只有夕阳思维”

6月8日,点击网络在新三板挂牌交易,当天公司最高市值至4.5亿元,5天后涨至5.8亿元。

那天,他和同事们吃完庆祝蛋糕后,依旧在加班。反而是周围的人,看着连日上涨的股价,不断计算他的身家。他持有近七成股份,很多人给他发短信,祝贺他身家超4亿元。

他笑称这是“纸上富贵”,比之于股票多少,他更关心业务本身,“想收购更多的公司,和更多人一起实现梦想,包括财富自由”。上市第一天,点击网络便以450万元收购数字引擎。有意思的是,在全国网站接入数排名中,数字引擎全国第17,而点击网络是36。

早在前,整个业界都认为,服务器是夕阳行业,没前景。但蔡立文不信,“别总觉得这行不行了,那行也快不行了。这世上从来没有夕阳行业,只有夕阳思维。”这15年,方向没变,但不断转型和调整,蔡立文带着曾被认为是夕阳的公司上市了。

创业成功的故事案例篇二

在“唯出身论”的年代,宗庆后“旧官僚后代”的出身让他尝尽了人生的艰辛。16岁那年,宗庆后便被“安排”到浙江舟山去填海滩,一呆就是。1987年,42岁的宗庆后拉着“黄鱼车”奔走在杭州的'街头推销冰棒,他发现做儿童营养液有很大的市场。然而此时的他早已错过了创业的最佳年龄,面对众多朋友善意的劝说,宗庆后显得异常固执:你能理解一位40多岁的中年人面对他一生中最后一次机遇的心情吗?十多年之后,由他一手缔造的娃哈哈集团成为了中国最大的饮料企业。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的创业故事。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的创业故事。

刚满15岁的王健林从四川绵阳来到东北,成了一名娃娃兵。每天背上10多公斤重的装备,在齐膝深的积雪中徒步40公里,每次拉练的总路程甚至长达上千公里。从军已经成为团职干部的他,却遇上“百万裁军”。创业初期没资历,没实力,说好的贷款却被银行放了鸽子,为了公司项目,他借过高利贷,甚至9天9夜没睡觉。人人都不想碰的旧城改造他敢接,刚做商业地产的时候,因为不懂,3年之间打了222场官司。就是这样一个一根筋的人,如今却是无人不知的亚洲首富。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的创业故事。

被北大开除后,俞敏洪完全没有了生活来源,为了养活老婆孩子,他只好下海办起了培训班。开班初期生源少,为了招生俞敏洪常常一个人骑车,拎着糨糊桶,满大街贴招生广告。冬天里,俞敏洪手中的糨糊经常冻成一块,不贴广告的时候,他就和妻子待在“教室”里虔诚守候,盼着来报名的学生。为了学校,俞敏洪曾经一口气喝下两斤白酒,送到医院抢救了6个小时才抢救过来。正是有了俞敏洪的坚持和不懈努力,才有了现在的新东方教育帝国。

京东商城创始人刘强东的创业故事。

1992年,刘强东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因为家里很穷,只带了五百块钱。当时的他对自己说:希望大学4年不再向家里要钱。大四那年,学校附近的一个餐厅恰巧要转手,刘强东用他前三年赚的24万元,把店面盘了下来。因为要上课,每周只去店里两次。谁知,接手之前盈利的饭店,不到一年时间,就赔光了他赚来的第一桶金。无奈之下,只能关门。他向亲戚借了十几万元,还清了餐厅欠下的账,给每位员工发了两份工资。走的时候,他连一个碗都没有带走。餐厅倒闭时,他欠了20多万元的债,但他创业的信念和激情一直没有消退,毕业后的两年,他还清了所有债务。,刘强东离开外资企业再次创业。他给自己的公司起名叫“京东”。

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的创业故事。

在国营企业工作两年后,一心想当“万元户”的梁稳根递交了辞职书。没有了“干部”身份,甚至连城市户口也没有了。父亲怒不可遏,拿着扁担追着梁稳根要把他撵回洪源机械厂。但扁担没能把“犟驴”撵回去。梁稳根后来回忆说,当时他做好了失败的准备:如果经商失败了,我就去做两件事:一是写一本书——《此路不通》,以此来告诫像我们一样冲动的年轻人;二是到落后的山村去当先生,教书育人。”在经历贩羊、营销白酒、生产玻璃纤维一系列失败后,梁稳根靠他的专业特长赚到了“第一桶金”,在由胡润研究院制作的“20中国百富榜”中,身为三一集团董事长的他以700亿元人民币的财富问鼎“中国新首富”。

创业成功的故事案例篇三

细数我们手机中的那些app,不难发现,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是典型的学生创业,比如:豆瓣、美团、沪江,他们用自己的实例证明,中国的年轻学生也可以像扎克伯格那样,成为一个互联网创业的成功者。

我们从中国互联网的大圈子里,挑选出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创业成功案例,他们有的是大学期间创业,有的是读研读博期间,还有些一毕业便创业,看看他们是如何一步步迈向成功的。

1.陈欧(聚美优品ceo)。

陈欧,聚美优品的ceo,也是一名标准的大学生创业者。陈欧是一个资深游戏爱好者,还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读大四的陈欧,决定在游戏领域创业,凭着有限的资源做出了游戏平台gg-game。

陈欧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mba学位3月创立化妆品电商网站――聚美优品5月16日聚美优品正式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市值超过35亿美元。

2.王兴(美团ceo)。

一提到王兴,很多人脑海里面第一想到的一个词汇就是连环创业者,因为他是校内网,饭否网,美团网这三个中国大名鼎鼎的网站的联合创始人,除此之外,他还有另外一层身份,大学生创业者,在毕业之后,没有丰富的职业履历就开始创业的人。

他是人们口中的天才少年,高中没有参加高考就被保送到中国名牌学府清华大学,毕业后拿到全额奖学金去了美国特拉华大学师从第一位获得mit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的大陆学者高光荣,随后归国创业,接连创立了校内网,饭否网,并于203月上线新项目美团网,并在“团购大战”之中脱颖而出,稳居行业前三。

3.庄辰超(去哪儿ceo)。

庄辰超,男,毕业于北京大学本科电子工程系,去哪儿网ceo。还在大学的时候,庄辰超就和同学创业,做了一套搜索软件,成立公司,并成功找到百万融资,最后卖给了chinabyte。

庄辰超和美国人戴福瑞做体育门户“鲨威体坛”。

此后,庄辰超曾在美国华盛顿工作过四年,担任世界银行系统架构的核心成员,设计并开发世界银行内部网系统,,该系统被专业研究网站和产品易用性的权威公司nielsennormangroup评为“最佳内部网”。5月,创办去哪儿网。仅仅8年时间,去哪儿网已成长为互联网旅游业的佼佼者。

4.阿诺(伏彩瑞,沪江创始人兼ceo)。

阿诺,本名伏彩瑞,沪江网创始人兼ceo。,尚是上海理工大学大三学生伏彩瑞,创办了沪江语林,开始公司化运营。在十数年如一日所坚持的教育理解下,沪江网已成长为影响力覆盖2亿受众、8000万用户、300万学员的大型互联网教育企业。

从一个不为人知的互联网细分领域起步,阿诺一路慢慢走来,始终倡导“把学习这件事情弄简单”,在互联网教育行业深耕十数载,这让他获得了中国十大经济潮流人物、2014中国企业未来之星、上海it青年十大新锐、上海首届新锐青商等荣誉,被不少师弟、师妹们昵称为上理工新生代“第一学长”。

5.周源(知乎ceo)。

周源,硕士毕业于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在创建知乎之前,曾经有一次不算成功的创业经历。“我刚刚第一次创业失败,我是从到年两年时间第一次创业,那这个花了130多万最后挣了17万。”

2010年8月,周源创办知乎,担任ceo。知乎是一个知识性的问答社区,这是一个定义性的说法。与其他社区显著区别之处在于,知乎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都是建立在一问一答的讨论之间。直至20,知乎社区注册用户超过1000万,同比增长十倍。周源说他的下个目标,是服务一亿用户。在他描述中,未来知乎会演变成一种互联网的基础设施。

6.阿北(杨勃,豆瓣ceo)。

阿北,本名杨勃,豆瓣网创始人兼ceo,青年领袖评选候选人。从203月,由阿北一个人开发、运营的书评、影评、乐评网站豆瓣网,到年,豆瓣注册用户已经有7900万注册用户,成了web2.0们的明星。阿北在清华念的物理,然后去美国读博。

他曾经把物理作为事业,“计算机不过是工具和兴趣”,最后却“玩出了名堂”。他所一手打造的豆瓣网,成为了互联网web2.0时代的又一个奇迹。

7.黄一孟(电驴verycd创始人)。

黄一孟,网名dash,1982年生。是中国大陆的一个ed2k资源分享网站,205月份,黄一孟开始着手做verycd,其团队90%都是技术人员。当时,是中国大陆浏览量最大的资源分享网站之一,也是一个执行web2.0理念的站点。

黄一孟除了是verycd的创始人,也是心动游戏的创始人。,心动游戏的收入达到了10亿人民币,从入不敷出的verycd到年收入10亿的网页游戏公司。

8.刘成城(36氪ceo)。

刘成城,36氪ceo,,刘成城还是北京邮电大学一名通信专业的学生。出于对互联网前沿知识的强烈兴趣,刘成城坚持写科技博客,并逐渐被业内人士所关注。一次偶然机会,刘成城结识了北邮师兄、前百度联合创始人王啸。王啸很看好科技博客的前景,便在2010年拿出一笔钱进行投资,支持刘成城组建团队。

最初,36氪的内容主要是编译techcrunch的内容,介绍最新的资讯。在新应用、新产品不断爆发的,36氪介绍的国外各种创新,让国内的创业者们耳目一新。

9.肖异(穷游网ceo)。

穷游网创始人肖异在德国留学时,创办穷游欧洲论坛,主要为华人留学生提供自助游互助交流平台,上线的第一个月便得到了近万名网友的关注,期间甚至还闹出了服务器托管商因为流量过大而解约的插曲。

穷游欧洲论坛正式更名为穷游加入了其他各大洲的自助游板块。年肖异回国组建团队穷游正式进入商业运作。20穷游获得挚信资本a轮投资;穷游再获阿里巴巴b轮战略投资。穷游的服务宗旨是“让中国人的出境旅行更加容易帮助大家获得更好的旅行以及生命体验。

10.戴志康(康盛创想ceo)。

戴志康,康盛创想ceo,他创建的“discuz!”开源模板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建站开源模板,并与“wordpress”并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两个开源网站模板,被数以百万级的站长使用,深刻的改变了中国互联网格局。

戴志康也是一位大学生创业者。戴志康考上哈尔滨工程大学,20便开始创业。20,创建康盛创想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社区技术及软件研究与产品开发。2010年8月23日腾讯公司最终正式确认收购康盛创想,收购金额超过6000万美元。

编者按:

走马观花地看过这些“人生赢家”,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豆瓣的阿北、沪江的阿诺,还是36氪的刘成城,几乎每一个创业成功者,都是抱着对互联网的浓厚兴趣,本着在网上做点什么的想法,一步步踏实地把企业做大做强。

理想是初心,务实是核心,两者缺一不可,对于血气方刚的学生们来说,兼顾很难,或许这正是李开复们建议年轻学生不要着急创业的一大担心吧。

5.情感小故事。

7.清明小故事。

10.伤感小故事。

创业成功的故事案例篇四

钱静,今年27岁,是意想空间主题餐厅的负责人。同样是主题餐厅,这位80后女生的构思明显比盲目的餐饮业创业者老成了许多。钱静分享创业感悟:“虽然比上班做会计的压力大,但既然走上这条路,就要从创新中获胜。”一起来看看这则80后创业故事!

“我自己就是个正宗的吃货。”外表恬静的钱静笑着说,在没开店之前,她也只是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她最大的爱好就是享受美食。假期约上几个好友,一起外出旅游,到全国各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吃,很多都是盐城本地没有的美食。

回到盐城后,她对异地美食念念不忘,“朋友们就让我动手做给她们吃,我就从书本上、网络上尝试着做,没想到反响还不错。”钱静说,她大学学的是环境艺术类专业,和美食八竿子打不着边,但可能由于她吃过的美食比较多,在口味调配方面占尽优势。比如盆栽蛋糕,她也是自学后,从超市购买新鲜食材,再从网上购买一套餐具,最终的成品还像模像样。

一来二去,几个朋友都觉得她在制作美食上小有天赋,就建议她开个美食店。在年初钱静辞去会计工作后,匆忙中开了店。“现在人们生活水平好了,不仅讲究吃饱,更讲究吃什么、怎么吃,这里面有很大的商机。”钱静说。

“与众不同,就是我要的风格,也是很多年轻人追求的。”外表看似平静的钱静,内心却充满激情。目前,她的主题餐厅对外营业已经3个多月了,每日都有慕名而来的食客。

走进“意想空间”主题餐厅,发现两层楼的餐厅,楼上的每一个包间都是一个单独的“牢房”,用铁笼制成,室内设计完全参照监狱模式,可容纳不同数量的客人。而楼下则是地中海风格。钱静说,设计寓意一半天堂,一半地狱,本意是希望人们珍爱自由,远离犯罪,远离监狱。

钱静原本就是个淘宝达人,为了节约成本,在装修店铺中,她将这一“技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桌上精致的龙猫盆栽都是购于网络,包括装潢材料。”钱静说,这可节约了很大一部分成本,但由于自己创业没有经验,在细节方面没有考虑周全,比如厨房预留的空间太小,建好后又拆掉后重新布局,才得以扩大了厨房的空间。

“由于一开始定位仅在西餐,但营业之后,附近小区的居民经常上门询问有无中餐,上门都是客,如果你总是回绝别人,人家自然不会再来。”钱静在经营中摸索,决定将范围拓展成中西餐都有。现在,她的主题餐厅生意很好,一个人忙不过来,她就聘请了一位厨师,妈妈还经常会来打下手。

店里的新菜品,如盆栽蛋糕、水果泥、榴芒饭、小熊曲奇、港式奶茶等等,都是钱静亲手制作的,每周都会推出一个市民并不熟知的美食。“不好意思,今天盆栽蛋糕不够卖。”一位食客欲购买一个盆栽蛋糕,钱静一个劲儿打招呼,原来,她的盆栽蛋糕早在微博、微信上被人预定,一抢而空。

“每天店内除了来吃饭的食客,就是来店取货的。”钱静的妈妈说,看到闺女天天忙得不亦乐乎,不光店内招呼客人,还要照顾网上的一群客人,最近又新推出了榴芒饭,女儿经常忙得中午都没空吃饭。钱静说,不少榴莲控都要提前好几天预订才能吃到,因为她也都是经过好几家挑选,最终选择外地一家泰国厨师专门做出来的。

虽然创业很辛苦,但80后的她创业梦才刚刚起步,钱静还打算继续拓展自己的事业。她透露,等这个主题餐厅稳定下来后,喜欢甜品的她,还准备在南金鹰开一家专做甜品的新店。让盐城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品尝到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特色美食。

创业成功的故事案例篇五

高考那天没什么特别的印象,好像在工作或者睡觉,反正不在考场里。他手下的员工都比他年纪大,他们在私底下都必须接受一个事实——给他们发工资的吴总,是一个压根就没有参加过高考的1987年出生的男孩。

22岁的吴昕哲说,他希望自己能看起来尽量老一些,所以他穿衬衫而不是t恤。

他对于“吴总”这个称呼感觉很不好。这种感觉就如同小时候别人叫他神童一样,说不出为什么,就是不喜欢。尽管他现在有足够实力在自己租的高档办公楼里像模像样地工作,管理着他的网络科技公司,每月按时还清车子和房子的按揭。他甚至没想过,自己的每一步似乎都比别人早了那么一点点,而高考对于他来说几乎是可以忽略的记忆。

吴昕哲“出道”很早。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就接触电脑,那时候还属于“386时代”,他就在电脑上打单机游戏。吴昕哲记得当时打的一款游戏名叫《命令与征服》。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拉起家里的电话线开始上网,那是他最初接触网站制作。然后凭着不知道哪来的热情就把这个事情做起来了。

“我从小就是一个叛逆的人,一直就没觉得要好好读书。四年级的时候就喜欢在课堂上与老师唱反调。”说归说,他的成绩其实一直都还不错。

初中的时候。吴昕哲在省里拿了一个网站制作比赛的第三名,这是他与常规学习生活渐行渐远的开始。

初二时,一个偶然的机会,盛大网络找到了他,要与他合作做线上广告支持,每月给他1500元到2000元的工资,他成了当时同学中间最富有的人——“手机、bp机都有,已经不用向父母要钱了。”

在父亲的支持下,初二下半年,他在自己的家乡庆元县开了一家公司,叫做“庆元自由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一直放着,跟他的学业一样。到初三帮企业做网站的时候,每接一个活可以赚两万到四万元。

“初中时就不想读书了,临近中考前一个月都没读书,在网上弄到很晚。”

高中他还是读了。读得非常即兴,成绩波动也非常大。吴昕哲说,他跟部分老师关系特别好:但是又跟另一部分老师关系不好,是他们眼中的问题学生。至于考试。他兴致来了就认真考,不高兴就交白卷,所以成绩时而是年级前50名,时而落到后面垫底。

“当时用赚来的两万块钱给自己买了两样东西,一台一万多的戴尔笔记本,一台数码相机。每天上课就带着这台笔记本坐在教室后面上网。”

高一的时候,吴昕哲还会去上课。到高二,吴昕哲在外面租了办公室正式做网络公司,就不怎么去上课了。那个时候,除了每月盛大给的1500块钱工资,他还能时不时地赚上一两万块钱。到高三下半年会考过后,他就“正式”不读书了。

“高考那天没什么特别的印象,好像在工作或者睡觉。反正不在考场里。”吴昕哲已经记不清四年前高考那两天自己在做什么了,这段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都颇为纠结的记忆,在他那里被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吴昕哲,依然开他的公司,从不去理会周围人的目光。直到有一天,连家人都调侃他为“吴总”。

2004年底,吴昕哲在杭州开了自己的公司——亿网互联科技。从最初的4个员工变成8个。到2005年,吴昕哲拥有了自己的销售团队——他始终在做网站与推广。到2006年,他将公司搬到了一个400平方米的办公室内,一次性招了五六十名销售人员和八九名技术人员,公司人数一下膨胀到七八十人。

但这次扩张把吴昕哲的公司扩伤了。

“最困难的时候,发完工资就没钱吃饭了。只能把储蓄罐里的硬币换两三百块钱出来用用。”这个17岁的管理者也一度苦闷过,那个时候他就找来心理学的书读,老爸也支持一点,就这么撑过去了。

现在,吴昕哲的公司规模和效益都稳定下来了。今年,在他的同龄人面临着大学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他已经做老板五六年了。他说现在他招人的标准就是不看学历,只看能力。在公司里,他每天都要给比他大上好多岁的员工开会布置任务,他不喜欢员工叫他吴总,他叫比他大的员工也都是直呼姓名。

吴昕哲说自己对网络市场一直都没有底,这点他很佩服马云,目标永远都那么明确。作为80后,他从来没对未来想过太多,他觉得太遥远的目标都不切实际。他挺实际的,平时吃吃快餐,不喜欢逛街显摆,到目前为止只买过两双耐克鞋,身上的衣服都不是名牌。当然还有更实际的——当他面对合作者的时候,除了一张娃娃脸,还有近九年的工作经历。而现在的他,不过才22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创业成功的故事案例篇六

“创业容易守业难,支撑我们走到今天的经验就两条:一是互联网思维,二是走出象牙塔。”无论是通过线上线下平台让新鲜果蔬从田间地头直达用户手中的“爽吧果园”创始人申建广,还是西北最大网络订餐平台“飞饭”创始人王志鹏,抑或是风靡北京的“西少爷”肉夹馍联合创始人袁泽陆,面对提问,这几位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创业的“风云人物”给出了出奇一致的回答。

申建广和应需而生的“爽吧果园”

2014年12月17日,“爽吧果园”新店——西安浐河西路暖山店在微信朋友圈发起了众筹。每股1500元、2股起认购,原计划12万元的众筹股份很快一抢而空,一天筹资就超过了20万元。

“爽吧果园”的创始人是28岁的申建广,西安交大机械学院博士生,一个月前刚被授予“陕西好青年”称号。

2012年秋,申建广家乡河北魏县鸭梨大丰收,却面临严重滞销,有些甚至只好拿来喂猪;为数不多卖出去的采购价低至几毛钱。然而上学这几年,申建广发现西安鸭梨市场价都在3元钱左右。

一边是盼销心切的果农,一边是购价过高的消费者,帮助果农将水果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想法在申建广脑海形成。

生鲜销售平台“爽吧果园”应需而生。各类新鲜水果蔬菜是“爽吧果园”的主打产品,从西安周边果蔬基地直接采购,以团购价格惠及消费者,提供生鲜一公里极速配送。

“‘爽吧果园’网上水果商城只要一个电话或者上网提交订单,就可以把新鲜水果在一小时内送达消费者手中。”申建广说,价格不会比超市、水果店高,更不会有过期货不新鲜、缺斤少两的情况。

从2012年开启“校园实体店销售+网上配送”模式开始,“爽吧果园”业务已拓展至西安近20所高校,创造了10天20万斤苹果的销售纪录,加盟商家20余家。其目标客户已从最开始的高校学生拓展至广大市民。2014年9月,“爽吧果园”正式入驻社区,西安恒大绿洲一品果蔬店开业。“这标志着“爽吧果园”的2.0时代正式来临。”申建广用互联网语言定义发展新阶段。

“农家直通车”是“爽吧果园”的品牌公益活动,申建广和同事们通过平台帮助果农解决滞销的燃眉之急。西安交大崇实书院学生常振兴家在陕西大荔,去年10月中旬连续阴雨天,家中所产红提无人问津。申建广得知后,通过“爽吧果园”平台免费帮助其销售了1万斤红提。迄今为止,“爽吧果园”已经发起11次大型农家直通车活动,累计帮扶果农1000余户,售出水果40余万斤,帮助农民增收50余万元。

“读完博士会选择就业还是继续创业?”对这个问题,申建广的回答毫不犹豫:“梦想必须继续。”致力成为新鲜果蔬行业电子商务的领头羊,这就是他的梦想。

王志鹏和应时而生的“飞饭”

26岁的王志鹏近日飞往杭州,与阿里巴巴洽谈未来的合作。如果没有几年前那次不愉快的订餐经历,也许就不会有“飞饭”这个陕西大学生耳熟能详的外卖订餐平台。

2009年10月,西安交大电信学院计算机系硕士生王志鹏和老师、同学们一起紧张地攻关科研实验,忙碌一整天的他们晚上想叫外卖送餐。“先是找不到餐厅电话,看不到菜单,好不容易找到电话,对方业务很忙,沟通过程中又产生了不愉快。”王志鹏记忆犹新。

传统电话订餐过程烦琐、信息不直观、沟通效率低,这让王志鹏萌生了利用互联网创建外卖订餐平台的想法,于是“飞饭”应时而生。

王志鹏和同伴调研了近千名餐厅老板、送餐员和学生,了解不同人群对于外卖订餐的各种需求。2010年1月,“飞饭”第一版系统顺利上线。“原本只是想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后来发现可以帮助更多人。”王志鹏说。

回首那段经历,王志鹏说,学生创业对企业管理、商业模式、人情世故、资本等方面的认知都是肤浅甚至是空白的,“创业需要恋爱般的激情!”

“飞饭”目前是西北地区最大的网络外卖订餐平台。食客只要选择所在地区——餐馆——美食——确认送餐地址,接下来,只需等待餐到付款即可。对中小餐馆企业而言,“飞饭”则是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手把手帮助他们建立餐馆云端管理系统。无论是外卖还是堂食,所有账目明细、厨房情况、餐桌情况“一网打尽”。

以外卖为切入点,以高校师生和白领为核心客户,“飞饭”目前覆盖陕西和广东两省5个城市12个城区,入驻6000余家外卖美食餐厅,每天为数万名用户提供外卖订餐服务。硕士毕业后,王志鹏放弃年薪几十万职位的诱惑,全职投入到“飞饭”的事业中。“飞饭的终极梦想是做一家令人尊敬的互联网公司,这个梦想会引导我们进军更多的领域。”王志鹏说。

袁泽陆和应势而生的“西少爷”

短短半年时间,风靡北京的“西少爷”肉夹馍开了5家分店,每天卖出近万个肉夹馍,月营业额超过百万元。而25岁的联合创始人、西安交大2009级管理学院本科生袁泽陆一再说,“西少爷”不是餐饮企业,而是地地道道的互联网公司。

2014年4月8日,西安交大118周年校庆的日子,“西少爷”首家形象店在北京五道口开业,当天上午就卖出1200个肉夹馍。牛刀小试的背后,是团队成员辞职创业的魄力,半年时间用掉5000斤面粉、2000斤肉料研发产品的毅力和淋漓尽致运用互联网思维的能力。

“互联网思维本质是产品思维,产品思维的本质是对待产品的态度。”袁泽陆说。他总结创业成功的金字塔:资本实力、商业模式、运营经验和创业激情,“很多时候自己拥有的仅仅是创业的激情”。

大学毕业后,袁泽陆进入百度公司当起了“码农”。他发现,大公司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能学到很多,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只能先当螺丝钉,看不到整部机器的样子,更谈不上学习公司运作的经验。重复而规律的生活,还好但不够好的状态,温水煮青蛙的故事警醒着袁泽陆,不能安于现状而丧失了创业的热情。当与孟兵、罗高景一拍而合决定创办“西少爷”时,他就毫不犹豫地辞职了。

为什么会做“西少爷”?袁泽陆侃侃而谈,首先,餐饮是人类社会不老的刚性需求,中国经济的发展为中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其次,互联网为新的企业创造了机会,这个机会来自于品牌、体验重构和商业模式。

“之所以叫‘西少爷’,是因为我们团队成员毕业于西安交大,肉夹馍又是陕西特产,而我们最终希望将肉夹馍打入西方市场。”袁泽陆希望这不是空想。2015年,“西少爷”计划新开30家门店,海外开店也在他们的考虑之中。

创业成功的故事案例篇七

奔涌的创业热潮激发了无数人的激情与梦想,创新创造的热情激荡在越来越多的人的胸怀。一个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崭新时代正在开启!

本期视界把镜头对准了一群运用“互联网+”创业的年轻团队……。

3月15日,刘舒婷穿着孕妇服坚持回公司上班,仅仅一个上午,她向客户发送了超过200条微信语音信息,制作了2张海报,通过互联网与全国各地的“粉丝”进行沟通。“你的预产期还有6天,别太辛苦了。”丈夫马跃总会不自觉地关心着刘舒婷。

刘舒婷和马跃是一对“80后”夫妻。刘舒婷酷爱马拉松,有10年的健身经验,马跃受妻子的影响喜欢上健身。他们在长年的健身过程中发现了健身行业里的许多弊端。去年初,几次深夜“头脑风暴”后,两人萌发“互联网+健身”的创业念头,筹建“超级猩猩”健身管理公司。经过夫妻俩一段时间的论证后,他们最终决定双双辞职。随后他们又“挖来”5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起创业。创业团队在深圳龙华租下两套复式的房子,楼上宿舍楼下办公,“家庭公司”就此诞生。

决定创业后,刘舒婷和马跃首先拿出了所有的积蓄用于日常开支。他们开始寻找合适的集装箱,从设计、装修、选址,一系列繁琐的流程,刘舒婷和马跃全部都亲力亲为。他们前后用了半年的时间,将一个长15米、宽3.5米、高3米,重达8吨的巨型集装箱反复改装,最后集装箱摇身一变成为“高大上”的健身舱。里面不但有智能跑步机等运动器材,还可预约教练进行一对一教学或“拼课”,既能满足都市人跑步、力量训练、健身操、瑜伽等健身需求,还提供冲凉等配套服务。

“这是我和马跃用了两个多月研发出来的sream系统,主要用于远程操控健身舱,现在正在申请专利。”创始人之一的袁浩良每天醒来想的都是完善sream系统。这套用网络控制的系统,就是他们最重要“神器”之一。客户预约好锻炼的时间,系统自动发送代码到指定的健身舱,客户就可以自助进舱运动。时间到了,系统自动进入结束程序。“还有一些功能不完善,我们正在日夜加班研发第二代系统。”袁浩良说,“从预约到健身离开,完全自助不需要工作人员。我们通过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完成了一系列服务,换个高大上的说法,就是‘互联网+’模式”。

“创业公司没有打卡,没有绩效考核,上下班自由,每个人只需要完成手头上的事即可。”刘舒婷说,现在创业初期十分艰难,但是团队所有人都在奋力往前赶,大家都是真心投入到创业当中。

目前,首批健身舱安放在深圳龙岗天安数码城内,每天都有市民在这里进行自助健身。刘舒婷和马跃的最终梦想是“把健身舱变成自动贩售机”,他们希望专业健身就像去便利店一样简单,“出门右拐”就能办到。

3月20日,宝宝如期出生为刘舒婷和马跃带来欢笑和希望。他们的另一个“孩子”——“超级猩猩”健身舱项目也正在一步一步地成长。

创业成功的故事案例篇八

大学毕业的邓佳宜在找工作的时候接连碰壁,这让不服输的她萌发了创业的念头,凭着这样不服输的劲儿,邓佳宜也加入了创业的行列。现在的邓佳宜早己是两家烧烤店的店主了。

每当中午、晚间的就餐高峰,商业街上相隔不远的两家烧烤店早已都是人声鼎沸,甚至还有大批的食客等候在大厅中等待排位叫号。望着这样的火爆局面,或许,任凭谁也想不到,这两家门店的店主居然是同一个人,而且他还是一个年纪轻轻的90后,他就是邓佳宜。在邓佳宜店里工作的服务生,多数也都是90后,其中一部分还是邓佳宜的同学。他们没有通常印象中90后的莽撞与桀骜不驯,反而一个个脸上面带微笑,各司其职将生意打理的有条不紊。

说道创业这件事,邓佳宜显得颇有成就感,他说当初决定创业是因为自己参加国考失败,找工作又四处面壁,一个怀有满腔热血的青年,却因为境遇不顺得不到施展抱负的空间,那段时间可以说是自己人生最灰暗的时期。后来,毕业的日子越来越近,一是没有加盟费用,总部给的政策十分人性化,甚至可以根据我的条件定制店面;再者,它的产品十分的有特色,一定会吸引食客们的目光。就这样,我的创业之路开始了,从开始的经营业绩上来说,基本上在四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回本了,再扣掉门店租金、原料、人工费、电费等各种费用,每月的盈利在五六万元左右不成问题,一年下来就是小百万。

面对每天人满为患的局面,邓佳宜表示今年年底也许会考虑增开第三家,但选址依然会在商业街上,不仅是因为这里人流量旺盛,同时也为了让想要就餐的食客可以尽快享用美食,这家排不上排另一家,就避免门店与门店之间相隔甚远的奔波之苦。

大学生创业的故事,大学生创业的新闻对于大家来说不在少数,因此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能够西区他们的经验,能够敢于迈出自己的一步,这对于大家来说也绝对不是什么坏的事情,所以大家在工作和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能够有自己的主张和把握。

创业成功的故事案例篇九

“多功能可视电话”是中山大学一位教授留学归国后花费心血研究成功的,它用普通电话线路传输黑白或彩色图象,而且能高效压缩数据,缩短传输时间,无差错传送数据,分辨率高,图象清晰,一机多用。这项国内领先的应用技术1989年就开发成功了,但学校由于本身的种种条件限制,难以自己实施。中山大学花了3年时间寻找合作伙伴,直到1992年4月,才找到深圳飞铃机电有限公司。中山大学对这家公司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十分满意。“飞铃”公司是一家民间高科技企业,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公司负责人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公司有一批专门的科技人员。“飞铃”公司1987年创办之后,就一直在关注着国际国内的高科技信息,选择企业在高科技领域的主攻方向。校方非常高兴,因为该企业有经济实力,又懂技术,适合开发这一高科技产品的企业很难找;而“飞铃”公司也确认中山大学是一个好的合作伙伴,多功能可视电话是一项前景远大的高技术产品。双方一拍即合,立即进入实质性谈判。双方不但坦诚,而且都很实事求是,很快确定了一个十分合理、可行的合作计划:大学将“多功能可视电话”技术转让给“飞铃”公司,由公司结合市场需求进行二次开发,转化成不同行业需要的商品。一次开发的成果归大学;二次开发的成果归公司,公司承担全部的经济风险和负责解决二次开发的技术问题,投入中场过程中属一次开发的技术问题由大学负责解决。由于实现慎重选择合作伙伴,谈判中坦诚相见,实事求是,科技成果开发的“接力棒”顺利地从大学传到企业手中。“多功能可视电话”目前已投入中小规模试生产,通过了小范围的试用,赢得了公安,银行等部门的一致好评。经过这次成功的接力,双方建立了信任,合作进一步扩大,现在“飞铃”公司已聘请大学的发明人为公司的技术顾问,合作研制自动报警传图象,用普通电话线远程监视以及与油田三遥自动化系统结合的通讯工程。

创业成功的故事案例篇十

截止到20xx年10月,煮打哥重庆小面在全国的加盟店已经突破60家。

10月31日,经过两次预约,记者在煮打哥办公室见到了杨军,他刚从广东出差回来,长途飞行却并无疲态。看杨军第一眼,你却感觉他不像是做餐饮的。

有这样一种人,他们自生下来就不是为了好好消停的活在这个世界上。他们不属于未来,也不属于从前,他们仅属于当下。在这群人眼中,行动力高于一切。不巧,杨军正是属于这样一种人。

大学尚未毕业的时候杨军就不愿意每天过着‘醉生梦死’的安逸生活,变着法和朋友一起‘折腾’自己的事业。从服装生意到英语培训班,尽管成绩不太显着,但对于以后的创业之路来说可以算作是一个开端。

‘毕业后我进入深圳航空工作,2007年我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考取了全国律师执业资格证。”

然而律师这个让人羡慕的前途远大的工作,却并不是杨军的最爱,深圳也并不是他想唯一生活的城市。20xx年杨军辞职回到重庆,进入到中国福利彩票重庆总部,此前的经历让他在面对这份高压的工作时显得游刃有余。从福彩底层员工,一路走到管理层,对于他来说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而之所以选择放弃航空公司、律师、事业单位等“高大上”工作来创业,杨军说这是源于自己从小心中就有一个关于英雄的梦想。但是由于盛世太平,实在没有自己的用武之地。后来上了大学,他喜欢泡在图书馆,看了很多关于企业家的杂志,受到了很多创业思维的冲击,加之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喜欢‘折腾’的性格,于是当万事俱备机会来临时便果断决定投身到自主创业的大潮中去。

最开始,杨军也只是有创业这个念头,并没有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上去。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杨军接触并了解到重庆小面,具有敏感触觉的他立即发现了这其中的商机。

杨军说在全国而言,川渝口味的菜普遍被接受度都比较高。而民以食为天,食以面为先。加上因为《舌尖上的中国》更是将重庆小面带向了世界,对于很多常年游离在外地的重庆人来说,重庆小面是对于重庆最迫切的思念和回忆。

很多人都慕名重庆小面,也想将其带回家乡作为一方特色。但是就像孟非说的,就算把所有的作料都原样给你,你自己也弄不出那种味儿。

用天马行空四个字当做杨军的标签一点不为过,在他的世界观看来,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到不了的地方,只有找不到路的人。在所有常规之下,他总能找到突破口另辟蹊跷,进而找到一个全新的方向。

20xx年,重庆小面市场尚不健全,鱼龙混杂,什么样的培训商都有。可以说,当时几乎所有的加盟商都是由一个复制而成无数个的工业化产品。也因此,他们的模式总是惊人的相似。

当时不管是做加盟还是做培训,大多数小面品牌都有一个方面做得不到位,那就是全流程服务。基本上加盟客户到重庆学完技术回去以后,品牌与客户的关系差不多就中断了,后期服务很少,这增加了客户创业失败的风险。而2015年开始不断有新开的重庆小面店倒闭,关门的新闻,其实就是这些店没有得到完善的创业服务的一个必然结果。

有研究者根据20xx年和20xx上半年的行业大数据分析发现,咨询重庆小面加盟和培训的客户中,80%以上是初次创业,其中又有86%以上没有餐饮业从业经验。这两个因素叠加导致他们基本上都是门外汉。学到技术以后,开店成功几率也不高。”

杨军敏锐的抓住了这个市场机会。他从海尔集团、芒果网等企业挖来门店选址专家和企业运营经验丰富的人才,特别推出针对加盟客户的全流程全方位创业服务。

“我们的服务包括前置服务和后期支持。前置服务就是从选址开始,我们的工作人员就亲自上门考察介入,到门店装修、开业准备、菜单设计、开业活动等一系列服务都专人跟进,后期服务就是从财务分析、门店管理、平时活动促销、进销存管理等各方面提供服务。而且都是免费的。”

目前,行业里提供这么全面服务的品牌确实少之又少,派人亲自上门选址服务可能只有煮打哥唯一能做到。这些举措很快让杨军和他的品牌在行业立足,并且扶持了一批成功的加盟店。这些店又成为了他的活广告,帮助他进一步发展。

在产品技术方面,杨军花了半年的时间到处拜师学艺。其中有十年老店,也有新生但人气火爆的新店。杨军用自己的逻辑将所学到的比较零碎的知识点按照一碗面的成型归纳了一个时间上的逻辑顺序,再将其按框架编写成了行内第一本有关重庆小面的教学教材。

‘您觉得,是什么让您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从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呢?’。

‘脱颖而出谈不上,只是为了这个品牌,我们的确是花了很多精力和心血。刚开始的时候也是困难重重,口味时好时坏,品质一直不稳定,为了解决这个bug也是想了很多办法,最后请一位国家特级调味师评委做我们的技术顾问,并且花了大价钱去解决供应链,这样技术基本成型。我们的小面技术从开始到现在经历了三次迭代。

创业成功的故事案例篇十一

的夏天,张墨红和同学丁冯即将大学毕业,但他们并没有急着去找工作、考公务员或申请出国留学,反而成天逛街。当然,他们并不是闲逛,而是有目的地调查加盟,寻找店址。他们走遍了全北京市能逛街的地方,记录了哪里有哪些小吃店,回来后又查询哪家店可以加盟。可是结果并不乐观:他们看上的店都没法加盟,比如呷哺、冻酸奶;看不上的也没有加盟价值。

一次,张墨红在刷微博时,看见香港有一家酒沙拉吧——主卖来自全球不同种的沙拉和酒,两者配着喝,超有情调!大陆还没有这样的店。“那么我们就来做no.1!在酒吧的商圈中绝对是独树一帜。”张墨红非常开心,丁冯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两人便立马行动起来。

张墨红和丁冯向家里争取到了justsalad酒沙拉吧的启动资金,接下来就是选址问题了。两人在大石碑胡同33号和南锣鼓巷小菊儿胡同这两个地方犹豫不决,经过再三考虑,鉴于justsalad酒沙拉吧的营业模式,最后选定了相对偏僻的大石碑胡同。

租下大石碑胡同里一个两层的小楼后,张墨红和丁冯在布局上用足了心思。一楼是吧台和沙发区,满足基本的口腹之欲。二楼才是吸引大家停留一整天的地方:阁楼里全是书,席地而坐的感觉如在家一般;沙发区相对隔开,可提供8~15人一起桌游、聊天、聚餐;天台则花草云集,夜晚可以望到钟鼓楼,顾客可以在此静坐思考,也可以邀请一群朋友一起来烧烤,自在闲适。

万事俱备,只欠人气,但人气怎么来?justsalad的地址有些偏僻,在宣传上面临了一定的困难。起初,张墨红四处发过传单,跑写字楼,效果不理想,最终才找到了能与大家处成朋友、将顾客变成常客的最好方式——在豆瓣、微博上发起一系列创意活动,让趣味相投的人参与到他们的造梦计划中来,最终变成justsalad的超级粉丝,这样酒水、流量、人气、盈利便都不是问题了。

请你当一周店主。

很多人都有开店的梦想,也曾天马行空地考虑如何经营小店,但往往因资金、时间、风险等种种问题无法放手一搏。如果给予他们一个提前体验开店的机会,必定会有很多人心动!张墨红和丁冯最初提出这个计划,是基于开店过程中自己的切身体会。因为没有经验,两人在装修、采购等预算上也走了不少弯路,浪费了不少钱。

一次,有朋友来到justsalad酒沙拉吧,聊天中说到自己很羡慕张墨红的开店生活,也想攒了一些钱后开一家有特色的小店。张墨红问:“你认真对待自己的梦想了吗?你对开店过程中会碰到的一些问题有准备吗?朋友说:“要不你让我来当一周店主体验一下吧?”这句话激发了张墨红和丁冯的创意,两人决定将其定下来作为一个长期的计划,为那些想要体验如何开店、创业的人提供一个平台。

7月,一群刚刚高考完的学生来到店里,要求一起来当一周店主。人多好办事,经过商量后,他们很快拿出了从周一到周日的不同创意。周一是英语角,请老外朋友来一起happy,同时也是充电。每节课老师会准备一个主题供大家讨论,从讨论中带出语法点,并提供讲义给大家回家练习,课后还可以在微信群里讨论、答疑。周二进行私房烘焙小班授课,周三组织一个小乐队开弹唱会,周四在天台烧烤,周五晚一起看鬼片……七天下来,节目丰富多彩,不仅justsalad赢得了很多人气,这群学生在活动结束后也拿到了一笔小小的提成奖金,更重要的是交到了很多新朋友。离开时,他们都对此次开店体验表示十分满意,并约定上大学后一起开一家真正的小店。

当然,并非所有来体验的店主都能赚到钱。有一个在it公司上班的白领一直想辞职创业,听说justsalad推出“请你当一周店主”的活动,立即赶来报名参加。为吸引更多人气,他在酒吧区推出1元占座办公的活动,倒是吸引了不少it企业的同事,大家也玩得很开心,然而租金却收不回来。这次烧钱的经历也让他明白了:很多事情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迷人,做适合自己的事情才最重要。而他这个想当将军的士兵还需修炼更长一段时间。

特长生技能交换。

此后,justsalad推出的烘焙蛋糕课非常受欢迎,尽管报名时每人要交100元材料成本费,但预约的顾客还是络绎不绝,几乎周周爆满。张墨红又想,看来大家都有学技能的旺盛需求啊!那么客人中是不是也有很多身怀绝技的高手?justsalad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技能交换、展示风采的舞台。

208月,特长生计划正式启动。线上有专门的qq群交流和报名,线下不定期进行技能交换,每期会有一个主题,由一位成员为大家分享他所擅长的领域,同时大家也可以自由交流讨论。

在年国庆期间,摆摊旅行的李摊主来到了justsalad,向大家分享她摆摊旅行的独家记忆,并带来她亲手做的衣服供大家鉴赏,同时展示神秘技能——poi杂耍。那天,前来听讲的顾客挤满了二楼的沙发区,服务员根本走不进去,顾客也只能自己下楼取饮料。

《泰》电影热映的时候,张墨红和丁冯刚从泰国旅游回来。于是他们索性亲自上阵,分享在泰国一路的见闻,以曼谷、芭提雅、清迈三个地方为主线,向大家介绍了泰国北部中部的精彩。有很多顾客也计划到泰国旅游,他们充满了好奇心,咨询的问题也特别多,张墨红和丁冯被团团围住,足足兴奋地讲解了2个多小时才结束。

技能交换中也会有非常高深的话题。如1月25日,正是周六,justsalad请来了高校财会专业的李博士,为那些想要创业经营、掌控供应链全局、学习物流实操技能的朋友,分析物流供应链的智慧及建账、管账、查账的实用技巧。那天讲座的现场,毋庸置疑也是人员爆棚。

不同领域的特长生被纷纷邀请到justsala,有讲房产、有讲婚姻法律的、有讲古典哲学的、有讲一部戏是怎么产生的。当然吸引来的客人也是各种各样,大家在一个月中,总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那么,特长生除了享受掌声关注,还有什么实惠呢?张墨红和丁冯想得很周到。他们推出了特长生升学制度,将特长生分为幼儿园、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七个学年制,特长生每参与两次活动升一级,每开展一次特长讲座升一级。不同级别的特长生在justsalad酒沙拉吧消费,将分别享受9.8折、9.5折、9折、8.8折、8.5折、8折优惠。不过最重要的永远不是物质上的获取,而是精神上的满足,每位特长生在这里都交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现在,张墨红和丁冯有了更多的创意。从观影会到弹唱会,从承办生日聚会到闺蜜帮,justsalad会定期有一到两个独家特色的活动,吸引着粉丝们前来分享、交流、消费。justsala酒沙拉吧每月利润已经达到上万元,完全成为了一个靠梦想打造成功的舞台。

创业成功的故事案例篇十二

十二年前,湖南小痞子唐岩只身闯北京。十二年后,他成了移动互联网新贵、创业明星、最火爆的社交app陌陌创始人。他变得富有,也变得孤独。成功让他自由,也拘束了他。ceo唐岩说,其实,他最想做的是个古惑仔。

唐岩现在还在青春期。

陌陌ceo唐岩上一次打架是在2013年底。凌晨一两点钟,天特冷,他裹着件羽绒服,哆哆嗦嗦在世贸天阶门口打车。好不容易等到一辆,斜刺里杀过来一个男人抢先开了车门。

唐岩急了,上去理论。两个老爷们儿吵了几句,对方一脚踢过来,他的拳头也抡了过去。打了几分钟都觉得没意思,嘴上骂骂咧咧也就散了。唐岩揉揉手,身上衣服厚,一点儿没事,倒是揍人的拳头关节有点不舒服。

“男人嘛,很正常。”坐在宽敞的天蓝色办公室里,这个瘦瘦小小,却带着股不管不顾气质的湖南娄底男人,低头思考了几秒钟“武力是不是毫无意义”,抬头时声音高了不少,语速也快了几分,“他打我,难道我不还手?那才病态!总统他退了休,被人打也得还手。”

身为估值超过20亿美元、用户数超过一亿的社交app“陌陌”创始人兼ceo,事发地点离公司就一条街,他就没担心过被手下四五百号员工之一撞见?“撞见就撞见,这有什么。”他挺了下脖子。

“唐岩还在成长,他要变成什么人,可能还得十几年才能看到。现在他还是少年状态,青春期特别漫长,荷尔蒙还在分泌。”这是认识唐岩十几年,把他从湖南小城带到北京的老朋友黄章晋的评价。唐岩听了,利落地点头,“对。我也这么感觉。”

从这一点上说,35岁的移动互联网新贵和15岁时的叛逆少年没多大分别。

那会儿是一群兄弟混社会,在娄底破旧的厂矿区里,地质队子弟唐岩混成了帮派中层,一大群人呼啦啦走在路上,都斜着眼看人,手勾来勾去地横着,和对面走来的人目光对上了,立刻展开对峙。管制刀具、铁棍、斧头,甚至火药、猎枪,都拿来使过。群架是家常便饭,他头上也缝过二三十针,现在摸摸,疤还在。

陌陌运营总监王力说,第一年年会上,唐岩喝醉了,拉着他说:“你知道吗?我最大的梦想,其实是当个古惑仔。”

古惑仔讲情义,热爱集体行动。

在网易时,唐岩和上司李甬、方三文,下属陈萌沧、曾理等人,每周总有两三天下了班就相约出去捏捏脚、吃吃饭,再斗个地主、诈个金花。和十几岁时浪迹街头的那个少年相仿,做着组织里的中层干部,上有大哥,下有小兄弟,嘻嘻哈哈,欢乐度日。他甚至有点“英雄主义情结”。有个老乡触犯禁令被勒令开除。他觉得人家拖家带口,比自己更需要这份工作,一纸报告打上去,把罪责都揽在了自己身上。结果被方三文臭骂一顿,“这不是胡扯吗?”

2011年,方三文辞职创立雪球网,唐岩忽然意识到原来大家最终都逃不过天各一方的命运。这位网易门户总编辑开始琢磨,不然自己出来干吧。

不过“老毛病”还在,现在有了点钱,还是想着和朋友一起花。

比如投资老朋友黄章晋和罗永浩的创业项目,从不过问。大象公会(黄章晋创业项目)被微信封号还是别人告诉他的,他一句“我不关心”顶回去。他做好了投资就是送钱的准备。

“人家凭什么叫你‘天使’投资啊?天使就是你有钱了,身边朋友想创业,你帮他兜兜份子。纯看项目,你不就是屌丝投资人了吗?我只在乎我朋友开不开心。”他喜欢用反问来强调观点。

2012年,罗永浩想做手机,找不到钱,中途萌生过先做个网站赚钱的念头。他找唐岩聊天,聊到一半,唐岩问他,你到底想做什么?老罗老实:手机。

那钱太多,帮不了你。你先做手机rom吧,我帮你找钱。唐岩说。

“你知道他投资我最担心什么吗?”老罗嘿嘿一笑。“他知道我是个特别骄傲的人,做锤子把话说得又太满。担心要是这事儿黄了对我打击太大,以后就很难再起来了。他跑去找黄章晋喝了一晚上酒,就聊这个。”

创业失败到第四次就离婚。

唐岩没能吃上yelp推荐的牛排,他被旧金山的高级餐厅拒于门外。因为,他穿了一双运动鞋。

2014年2月8日晚上,他和一起创立陌陌的太太张思川的美国西海岸之行已近尾声。餐厅服务生打量了他一会儿,这个留着平头、身材中等,穿得像大学助教的男人,实在没有豪富的迹象。唐岩和太太只能随便找了家小馆子。凑合吃完,他出门抽烟,站在旧金山的大街上,随手拿出手机刷新了一下陌陌后台。用户数刚好从8位变成了9位。

太太走出门来,他说:“等等。”抱起她,原地转了几圈,“用户数过亿了。”

2011年3月,唐岩创立陌陌科技。之前和太太商量,没做成怎么办?太太说那就再去上班。他又问,创业了就不想上班,怎么办?太太答,那就再创业。他再问,再失败能不能卖了房子?太太说,行,再试试。问到第4回合,太太说,那就离婚。他心里有了数,起码能试3次。

算算身家,加上股票,总共有一百来万人民币。他想,应该够了。

陌陌在霄云中心一间100平米的办公室内成立。前网易产品经理雷晓亮与高级技术人员__威成了前两名员工,他们都没有开发过手机软件,只能买来《ios30天速成》这样的教材,边看边写代码。第一名技术工程师,是他们在qq群里贴小广告招来的。

懂技术的人每天还有活干,唐岩对此一窍不通。大多数时候他只能躲在电脑后打《帝国时代》。只有开会时他才打开投影仪大声地提意见,“这儿照片太多了,不行。”有时也会提出一些对技术人员来说不具备可操作度的要求——例如希望地理位置能够在超过500米移动范围时就重新提交——而这会为陌陌招致隐私问题,同时手机极度费电。

8月3日,陌陌正式上线。2012年7月,陌陌完成b轮融资,估值约为一亿美元,用户数不过千万。去年11月13日,唐岩发了条微博,“我们不亏钱了,谢谢。”依靠游戏联营与表情等增值服务,陌陌实现盈利。

罗永浩特烦唐岩一点——他加班熬夜搞得面色灰白,唐岩却几乎从不加班,还总挤兑他,“没有一家公司因为不加班而死掉。”他教育罗永浩,公司ceo应该只做三件事,一是正确融资,二是在关键位置找到关键的人,三是定好大战略。其他事不该管的就少管,是为管理哲学。上线初期,用户数刚到几百万,服务器宕机了,迟迟不能恢复。唐岩问了才知道技术人员竟然在家联网抢修。老罗愤愤,“悠闲到这种程度,真可气。”

不过那都是创业初期的事儿了。春节后,唐岩的发条明显上紧了。从美国一回京,他连时差都没倒就开始上班。他还是认同创业不能靠加班,不过阶段不同了,“就好像拍电影,开始很松弛,快杀青时你会越来越紧张,接近成品时根本不存在任何节点。你就想着赶快跑,节奏越来越紧凑。”

换句话说,陌陌快成了。

所以,必要时ceo也要敢发火,拿出点大哥样子,做出点恩威并施的架势。春节后上班,原定上线的新版本因为节前的松懈而必须推迟,他没为用户数破亿庆祝,而是召集管理团队开会,结结实实发了次火,对陌陌创立时就在公司的老员工说,“你干不好,我可以找别人。”

“不是吵架,”他纠正了我对这次会议的措辞,“完全就是老板训人。”

这一阵,他每天至少工作16小时,7点半起床,早餐就在楼下吃,然后直奔办公室。那顿牛排餐后,他和太太再没单独吃过一顿饭。

他要会画饼,那还挺恶心的。

“土匪中的山大王,游击队的小首领。打仗时枪法绝对最准,随手一枪灯就熄了,再来一枪就是灭保险丝。不说大道理,手里有绝活儿。”黄章晋这么形容唐岩。

陌陌创立至今,唐岩在公司没发表过什么鼓动人心的讲话。2013年底,去桂林开年会,他站在台上,吭哧吭哧总结了20分钟。王力评价:“他真不擅长这个。”更别提用“梦想”之类给员工画饼了,几名创业初期员工直摇头,“这不是唐岩会说的话。”其中一个还补了句,“他说这种话,会挺恶心的。”

聪明,喜欢高效率的沟通,说话不绕弯子,是“匪首”唐岩的绝活儿。“这是很无耻的年代,如果还用虚伪装扮无耻,那是狼狈为奸。”在网易工作时,每次开会别人做几十页ppt汇报,他用4个字概括:粉饰太平。提问环节就听见他在说话,每个问题都尖锐、直接、不留情面,搞得人家下不了台。

业内有名的基金经理去拜访他,问,你怎么看互联网形势?唐岩傻了,这个三天三夜也聊不完啊,敷衍了几句。对方又问,你觉得什么会颠覆微信?他心想,我要知道我不早干了。直接回答:“你来之前应该在百度搜一下。”

他的管理风格也是直来直去的。在网易时做专题策划,靠着椅背,专注地看,时不时说一句:“等会儿,这儿不对。”有时也给编辑们撂句话,标题多个字少个字,流量就有大幅的提升。若干年后,曾理还语带佩服,“唐岩懂人性。”

对朋友和身居高位的人,唐岩说话刻薄,喜欢挤兑人。前者是熟人间的放肆,后者纯粹就是因为看不惯。他的微博没加v,不聊工作聊八卦,嘲讽精英,例如雷军和李开复。要是听到某个看上去牛逼的人实际上龌龊的八卦,下次饭局上,他准会眉飞色舞地传播。“那些人恶心别人十几年了,凭什么我不能挤兑他?得到万人敬仰,没有一两个挤兑才不正常。”

下属们喜欢他是因为他愿意提携,工作出了成绩,升职加薪,毫不含糊。曾理和他认识9年,只在自己生日买过两次单,其他时候都是吃唐岩的。罗永浩是暴脾气,性子一上来就教训下属。唐岩奚落过他。老罗不服,偷偷观察,唐岩真的很少发火。

和削尖脑袋往名利场钻的人不一样,唐岩不担心不混圈子会损失什么。“人脉是世界上最不值钱的,卖资源能卖出什么,我不信。”做陌陌之后,他没出席过一次所谓的行业论坛,只在投资方经纬创投内部开过一次圆桌会议。他说,所有要拿麦克风说话的会,都是傻x会议。实在推不掉的活动他就指派王力去。王力愁眉苦脸,他笑得开心,“这不就是老板的福利嘛。”

微博上有用户骂他。真犯了错,就先道歉;但要是对方撂了脏话,一定针锋相对骂回去。“我从来没有什么用户是上帝的想法。我创个业辛辛苦苦,你骂我家人干吗?”

“人都想八面玲珑处理每一个问题。但只有上帝才做得到。尽量实事求是,直接一点,很可能整体效果还过得去,自己也轻松。”

2001年,黄章晋第一次见到唐岩,饭桌上还有红网一位领导。当时唐岩干着一份推销礼品的工作,当着两个新闻界有头有脸的人物,小城青年不但丝毫没有畏畏缩缩,反而透着股瞧不大上红网领导的架势。“他无所畏惧。”黄章晋说。“我从那时起就觉得他有股劲儿,生命力蓬勃,以后一定会成功。”

也就是前两年的事,朋友里有个膀大腰圆的汉子,有人起哄,让瘦小的唐岩和他比赛掰手腕。话音刚落,唐岩就站起身活动筋骨。还是街头逻辑那一套,明明心里已经怯场,表面上却绝不可能让步半分。唐岩的发迹史,始终挣扎在青春期漫长的余稍里,面对着硬梆梆的现实,准备好了,挨一记直截了当的闷棍。

最后,反倒是大汉怯了场。

毫不掩饰的得瑟。

财富改变唐岩了吗?

曾理摇摇头,“财富释放了他。换句话说,他现在表现出的样子,一定是他原来就有的样子,但可能原来没条件,做不到而已。”

初夏的某个晚上,在的酒吧里,唐岩要了杯whiskey,同行的人说起京城哪家酒吧的whiskey有名,他说,“改天去我办公室喝。尤里·米尔纳(俄罗斯著名投资人,成功案例包括facebook、zynga和groupon)专门给我拿了一瓶,说是特别好。”

身边人复述米尔纳的光辉战绩,他笑起来,眼睛眯缝着,往椅背上一靠,语气愈发轻描淡写,“我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whiskey,他专门拿了两次才拿进国内,就说特别好。”

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描述在美国度假时住的酒店,就在悬崖边上,有名,景色极好,8000美金一晚。“你要是……要是路过的话,一定别忘了去看看。”

他在得瑟。自己也知道,“我朋友都说我虚荣,我反而觉得你们干吗要藏着掖着。所谓装逼,装要装在外头,我不干锦衣夜行的事。”

出门一定要住顶级酒店,要是当地五星级酒店只有凯宾斯基这个序列的,他就有点勉为其难。上次坐非头等舱是很多很多年前的事了,一次和老罗从成都回京,他硬把老罗的经济舱也改成头等舱,还教育他,创业重要,生活也重要。

在网易时,他没多少钱,开辆明黄色的福克斯,特扎眼。有了钱就换了奔驰,tesla在中国一上市,他就定了一辆。物质生活不对付,不过,对着装还没什么品味。《智族》给他拍照那天,他自己带了身西装,穿了双球鞋。见着我们呵呵一笑,有点不好意思,“就一双皮鞋,找不着了。”他跟人打听,能不能找个人,每个月帮他置装一次。没别的要求,买点zara,合身就行。

虚荣这毛病不是有钱以后才养成的。“输人不输阵”,是每个街头成长起来的小青年心里的金科玉律。

他喜欢打网游,去了国外,窝在酒店里上线,闲闲补一句,“我在瑞士呢,网络不好。”8个人联网,打《帝国时代》。但凡在战役中表现突出,就立刻存盘,看录像,不管其他人还要继续下一盘,先欣赏完自个儿的神勇表现再说。战友们骂,他假装没听见。别人电脑里是高手们的录像,他不。后来做了陌陌,打帝国的时间少了,他改下四国军棋,电脑里存了三四百盘录像,一水儿都是自己赢的。

唐岩的价值观是现代的,他不信攒钱那套。“我身上没有口袋。”算算70岁就搞不动了,还剩30年,得花。他总觉得,现在还没到自己最有钱的时候,生活向正方向滚滚前进。“我无权无势,能挣多少钱肯定和我付出多少努力成正比。”

有时他会想起12年前刚来北京时的那个湖南傻小子。2002年12月1日,他带着全部家当——一个姑娘、一卷铺盖和2000块钱——上京。他不清楚未来,但毫不怀疑自己一定会发财的命运。清晨从火车站出来满大街找住的地方,下午3点在三元桥找到了一个地下室,一个月330块钱,杂七杂八住着好些人,木板糊了点儿纸就那么隔开。除了1米2的床,还有一个特别窄的过道。隔壁床就是小区门口的水果贩子。冬天冷得不行,想搬到地上,问问价,普通的合租单间,一个月900块租金,付三押一,他足足攒了半年。

半年后,他带着姑娘搬到了地上。转正后工资一个月5000块,姑娘也找了工作,月薪1800。某天晚上,他想买一袋栗子,10块钱。因为姑娘不同意,吵了起来。冷战了两三天,他服了软,许下宏图大志:只要努力,总有一天咱俩一个月能挣一万块钱。姑娘骂他,真没出息,在北京两个人要挣两万块才能过好日子。他心想,两万块怎么可能,挣到一万,我就能想吃什么吃什么了。

这些过去的事他不避讳,但也不多想,没意义。不过它们是底气,在后面撑着,令他不那么恐惧失败。他知道,自己总能捱过来。

他喜欢钱,也喜欢赚钱。刚创业时,全副身家都在公司,手头紧,他就呼朋引伴打德州扑克。他牌技好,脑子冷静,又爱说话,总能扰乱对手。在圈子里被称为“抢劫犯”,意指和他打牌的结果基本是输光身上带的所有钱。说起这段光辉史,他嘴角一弯,抽口烟,得意得很。

现在他有钱了,一晚上输赢几万几十万,都不在乎。要是去赌场放肆一回,也是个足够让人侧目的“中国豪客”。倒是有点寂寞,身边朋友能玩得起一把十万的,少了。

黄章晋写过一篇文章,讲一个朋友,一年十来万收入,也是当地首富。他告诉黄,他的人生梦想就是能在一家最大的赌场,带着两年全部的收入,一把押上去,不论输赢。这是对生命力的恣肆。

唐岩转发了那篇文章,说自己特别欣赏这种状态。唐岩这小子,至少有一刻也这么想过。黄章晋这么说。

还有什么比一个曾经的穷小子肆无忌惮地挥霍金钱更能证明生命力的?

唐岩不否认自己幻想过在赌场走一遭,推个几千万;或者把所有好友都叫上,再找几十个绝世美女,花天酒地,乱七八糟。但这已经不是他的追求了,对一个已经有钱的男人来说,这种梦想,因为唾手可得而不再珍贵。

他现在的幻想更天外飞仙,比如在伦敦买一支英超球队,加入世界顶级富豪们的游戏。“那多造钱。”可惜钱还不够多,他认真算过,个人账面有10亿美元才能这么肆无忌惮地玩儿。

他一以贯之的炫耀和得瑟在财富的金色光芒下,有时甚至有点可恶。不是没人反感这样证明存在感的方式,唐岩也意识到了,可他不在乎。“我生到这个世界上,不当伟人,也不当学习榜样激励后边人,其他人怎么样关我什么事?”

他和钱的关系不拧巴。“钱使人幸福,这值得怀疑吗?”他一脸狐疑,觉得这个问题,简直匪夷所思。“现在没有任何人的电话是我必须接的了。”他说。“财富令我自由。”

他再也不是为了买10块钱栗子而吵架的穷人了。今年春天他给妻子买了个40万的钻戒,换下了当年那个5000块的。

始做陌陌者愈孤独。

财富令人幸福,创业却并不一定只有幸福。

“我比以前孤独了。”唐岩说。

多少是个悖论,唐岩创立了中国最大的陌生人交友app,帮助上亿人搭建了一个寻找朋友的平台。可他自己却越发孤独。能称得上真朋友的人屈指可数。有没有五个?他摇摇头。尺度放宽点儿,能称兄道弟的朋友,一年彼此也见不了几面。曾经三不五时就和兄弟勾肩搭背逍遥快活的日子,已经成了回忆。

他成了大哥,但也发现,站在高处的人,往往并不能够真正拥有兄弟。

他要在乎的东西多了,比如别人的感受。和老朋友吃饭,得先在心里盘算下,这个一向得瑟的人,有时竟会小心翼翼,生怕行差踏错伤害到别人。有人开玩笑,当年网易那帮人都出来创业,别人活得也不错,可跟跑得这么快的陌陌一比,就显得黯淡无光。他听了,只能尴尬地笑一笑。

相交新朋友也变得困难,对他有所求的人渐渐多了,聊上几句,话题就到了资源整合。他觉得没意思,气场不对,关系也就断了。渐渐发现,自己和身边所有人的社会关系都成了需求与被需求。父母、太太、同事,甚至朋友,都有求于他,需要他拿出精力、智慧、金钱和时间,去照顾他们的感受和需求。起初,这能带来满足感。时间长了,发现有些东西只靠自己扛太累了,再看看身边,也已经不习惯向旁人倾诉。哪怕是屈指可数的那几个真朋友,他也张不开嘴,不好意思让人家看到自己的软弱。

“我有时候特别特别累,有时候情感也很脆弱。可是没法释放,你绝对听不到任何一个人说唐岩在我这儿哭了。只能靠自己消解自己硬熬。这个是很苦的。”

每个月他总要失眠几天,大半夜坐在沙发上玩手机、看书,脑子里想事儿,全无困意。再发展下去,动不动就有抛下一切、消失一个月的想法。天亮了,还是得上班,见投资人、开会,一拨拨人等着他拿主意,日程提前一个月就已经定好了,怎么可能更改。

“我好想有个姐姐,你能明白吗?”他只有一个哥哥,在他的想象里,如果他有个姐姐,作为弟弟,他就会暂时退到弱者的角色里,拥有倾诉的可能性。

为什么不用陌陌?陌陌不就是用来满足大城市寂寞灵魂相互间需要的吗?他的确常常在上面和陌生人聊天,加群,吹牛。但到了这个岁数与地位,很难将这些关系延展到线下。“陌陌的典型用户是过去的我。”他说。“今天的我可能并不是了。”要顾及的太多了,有时甚至只是因为麻烦。年轻时候,看到一个漂亮姑娘,就有原始冲动,现在潜意识就觉得麻烦。他得承认,欲望与能力永远成反比。

也有例外,他在陌陌上认识了一个啤酒店老板,离家近,有时想一个人待待,就去那里喝啤酒。老板忙的话,他就静静地喝;闲下来,两人就扯扯淡,天南海北,什么都聊,就是不聊工作。

他的微博头像是桑尼·柯里昂,《教父1》里黑帮大佬的长子。桑尼风流好色、花天酒地、鲁莽冲动,可是重家庭、讲义气,一句话,“是个真流氓”。唐岩说,这是他最喜欢的电影,最喜欢的角色,满足了他对男人的幻想。

一个人走在路上时,唐岩常胡思乱想,假如时光倒流,今天的他穿越到以前的某个节点,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修补过去的遗憾,能不能改写现在的无奈。想想就笑,命运总有它的必然性,后悔无用。

会吧。他说。

创业成功的故事案例篇十三

他,1987年12月出生于浙江湖州,本科学历,来澄创业初期,一个外乡还未毕业的大学生,在此无依无靠,白手起家,面对人们的不信任,他用自己的坚毅和执着,渐渐感动着周围的人,并逐渐成长为一位在行业内小有名气的标志者,他就是江阴市极地营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慧超。

“梅花香自苦寒来”,陈慧超所走过的创业历程并非一帆风顺,相反,充满了荆棘,但凭着顽强的拼搏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他一步一个脚印,打造出发挥自身价值的事业平台。

一、艰苦童年,生活磨砺不屈性格。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陈慧超的创业故事和他艰苦的童年生活是分不开的。十多岁时因为家庭经济的变故,便开始承担起生活的担子。大三那年,在一次野外生存训练中被户外拓展这个行业深深吸引,于是独自一人跑到了江西南昌拜师。同年下半年,正直大四的他放弃了中石化的实习机会,揣着从同学那借来的8000元钱去了北京,学习并考取了国家级拓展培训师(中级)证书,还获得了“优秀学员”称号。在拿到大学毕业证书后,他带着满怀激情来澄创业。然而由于资金有限、经验不足,他到处碰壁,多次穷途末路,几乎到了饭都吃不上的境地。出于生活压力,他不得不暂时放下创业梦想从事销售工作。靠着用心加勤奋,他的业绩经常是公司第一。当资金开始有所积累,社会经验也日益丰富,不屈的他在参加完江阴syb创业培训后,毅然辞职,在租住的卧室里踏上了第二次创业征程。

二、踏实实干,辛苦付出崭露头角。

创立公司之初,没有团队、资金不足、市场无序是他面临的三大问题。陈慧超透过对市场的分析和判断,并通过自己的所学和之前的工作经验,从基层、管理层等多方面为企业量身制定有效的拓展训练课程,获得了企事业单位的认可,并从一定程度上开创了江阴拓展训练的新局面,在江阴不论是极地营品牌还是陈慧超本人都已成为行业新锐。而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从无锡、常州,甚至是杭州、湖州、烟台等地慕名而来,加入到极地营的品牌旗下。目前,极地营品牌已有山东烟台和浙江湖州两地正式加盟,舟山极地营也正在积极地筹备中。

三、开拓创新,企业不断做强做大。

随着政府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各企事业单位越来越关注员工团队成长,良好的大环境为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经过几年的奋斗,极地营公司除了吸引到一批有着同样梦想的团队成员,还与全国多家基地、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此外,创新经营模式使企业的架构经过几年的发展逐渐成熟。10月,与长三角人力资源网合资,创建第一个国内拓展行业在线交流平台——中国拓展师网。至今公司已服务江阴企事业100多家,累计培训人数达到5000多人次。

四、热心公益,努力回馈感恩社会。

“企业来源于社会,理应奉献社会。”这是陈慧超奉行的企业发展宗旨,也是极地营企业文化之一。在致力于企业发展的同时,他也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参与了“爱心妈妈”、“成长心连心”等关注孤儿和困难家庭的资助活动,参加了江阴义工队、江阴红十字会的志愿者活动,为他们提供公益咨询与培训服务。他常常用自己的故事去鼓励在创业路上的青年,帮助外来人员和下岗职工到客户单位实现再就业。

这就是自强不息、奋进不止的陈慧超。他总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周围的人,昔日稚嫩大学生,今朝豪情畅大志!在宽广的事业平台上,他自信地向人们阐述着自己的理念,以其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为人们带去无限动力和正能量,用自己的坚强与汗水,书写着一个年轻人的热血青春!

是谁说90后是狂妄堕落又腐败的一代,是谁说90后的孩子都不踏实能干,这样的90后你见过吗?大学生创业,校园开餐厅。没有人会想到90后会自主去创业,那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位90后大学生是怎样去创业的。

“同学你好,请问你要吃点什么,我们的美味悠长汤品都是熬制了3个小时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一脸文气的范宏伟拿着菜单、端着盘子在小店里忙活着。他是南京林业大学的大三学生,同时也是这家“美味悠长快餐加盟店”中餐馆的老板。2月29日开张以来,每天中午,慕名而来的师生会将小店挤得水泄不通。

他是店老板把一间小门面房装修得挺高雅。

中午12:30左右,南林大美食街香樟苑一家名为“美味悠长快餐加盟店”的中西合璧的餐馆门口,排起了长队。“听同学推荐说这里环境不错,饭也好吃,而且不贵。”一位排队等候的同学说。这间只有20多平米的小门面房,只能容纳21人就坐。别看空间局促,内部装修却有模有样,米黄色的墙纸、柔和的灯光、墙体四周的烤漆玻璃,整体环境显得挺高雅。

由于还在试营业阶段,美味悠长快餐加盟店只有七八种餐品,例如萝卜排骨饭、鸡腿汉堡、玉米排骨饭……价格从10至12元不等。“我们的美味悠长汤品都是要熬制3小时的。”面对每一位光顾的客人,店老板范宏伟都热情推荐着,“我一下课就赶过来了,中午人多,我得帮着搭把手。”

南林大高分子专业的姚立正是第二次来店里吃饭了。“10块钱能吃到一顿美味营养的套餐,很实惠了。”

他还是大学生南林大的老师在微博上力挺他。

美味悠长快餐加盟店老板范宏伟还有一个身份——南林大人文学院社会工作系的大三学生。去年11月,他就开始张罗着要开一家自己的餐饮店。

今年2月29日,小店开张。为了攒人气,范宏伟还为每位顾客提供一份小挂件,凡是领到8、18号牌的顾客还能领到10元钱的红包。

“美味悠长快餐加盟店前两天都是不赚钱的,刚开张,要先赢得口碑。”现在,范宏伟的小店每天营业额有3000多元,毛利1000多元。“我们还请美味悠长快餐加盟店总部的特级厨师为我们开配方调汤料。”

美味悠长快餐加盟小店的开张,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南林大老师孟祥远在微博上力挺范宏伟,“西餐套餐和汤味道不错,关键是不添杂料,货真价实又放心。”

现在,范宏伟每天的生活紧张有序。如果没有课,他会在上午9点到店里帮忙打打杂。而中午12点至1点的黄金时段,是美味悠长快餐加盟店最忙碌的时段,点餐、送餐、收银,范宏伟什么都要干。当接待完一天的客人,打扫完卫生经常是晚上9点了。

现在一些大学生都会选择在大学期间为自己找一个兼职来赚取一些生活费,赵晓晓就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大二美术系是大学生,赵晓晓是一个兴趣很广泛的人,除了专业的美术专业之外还喜欢跳舞,平时会去接一些商业的演出赚取外快,但是,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画室里画画。有一天,朋友问她,她的头像是在哪里找到的,赵晓晓说那是她自己画的。有很多人就开始建议赵晓晓可以接一些定制头像的单子,就这样赵晓晓开始了她的外快生活。

一个绘画头像是20-50元不等,如果是来图定制的话是80元一个。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赵晓晓发现收益收益还是不错的。经过了一段时间,除了定制头像之外,她还会接一些为杂志插画的工作,这样的工作一般一单在500-1000左右。就这样,赵晓晓在默默的自己攒钱,因为她最终的目的是想要自己开一个画室。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赵晓晓攒够了开画室的钱,在学校周围租了个场地开始装修。

一开始跟家里说这件事情的时候,家人是反对的,因为现在还在上学,还是希望赵晓晓把重心放在学习上。赵晓晓也是一般答应着家里,一边偷偷的在经营自己的画室。开始了因为没很多的人脉资源有一些艰难,到后来赵晓晓把自己在画室绘画的食品发布在抖音等软件上,吸引到了非常多的粉丝,从那之后生意开始慢慢变好起来。

赵晓晓开的画室,属于自由画室,是为喜欢绘画但是没有专业学过的人们开设的,画室会提供画画的原料,顾客画完之后可以在店里裱起来然后带回家收藏。因为这种新颖的经营模式,吸引到了非常多的消费者,这让赵晓晓的画室开始有一些名气。赵晓晓自己说,有一次她接到了一个大单就是去给一个工作室手绘壁纸,那一单她赚了5000块。随着生意越来越好,她也在招收员工帮忙打理一些琐碎的工作。

赵晓晓说,能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变成事业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现在家里人也不再反对她做这件事情。店铺的资金周转都是赵晓晓画室平时的收益和自己平时接的外快单子。店铺现在一个月能够纯盈利8000左右,出去人工费水电费一个月净赚6000左右,这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收益是相当不错的。

赵晓晓闲杂正在考虑扩大画室,租一个稍微再大一些的画室,寒暑假的时候还可以成立寒暑假班进行授课,这样就能够实现一室两用。现在,赵晓晓的学费和生活费已经不问家里要了,赵晓晓还会定期给爸妈钱,这让赵晓晓很是自豪。最近一段时间,有几位同学找到赵晓晓,想跟赵晓晓一起合作经营画室,通过签订合同,他们成为了合作伙伴一起开始了新的投资创业生涯。

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自由画室对于一些从事专业绘画的经营者还是非常不错的,除了基本的店铺收益之外,经营者还可以接一些其他的工作,两边都不会耽误。以上就是对自由画室的介绍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

创业成功的故事案例篇十四

杨晓琳,山东轻工业学院财务管理届毕业生,从小就很喜欢烘焙,进入大学后,“想要开一家糕点店”的念头在她心里越来越强烈。5月,当打听到上海有烘焙展会时,她坐不住了,带着自己攒的零花钱来到了展会现场。在现场,看着来自世界各地各式各样的烘焙糕点,杨晓琳特别兴奋。考察中,台湾有一家公司展出的当地特色糕点让她过口不忘。

回到济南后,只要上课不忙,杨晓琳就喜欢跑到市区四处转悠,看看都有什么样的糕点店。经过调研,她发现自己吃到的美味凤梨酥等台湾糕点在济南并没有太多销售商家,这个发现让她“蠢蠢欲动”。几经周折,2009年刚上大四的杨晓琳联系到了让自己印象深刻的这家台湾公司,表达了自己的意向,希望能在济南也开一家台湾糕点店铺。

“人家一听说我还是在校生,开始并不太乐意。还好,最后他们还是被我的诚心打动了。”杨晓琳说。一旦确定了目标,杨晓琳立刻开始行动。她找到父母,将自己的市场调研结果详细地讲解给父母听。终于,杨晓琳的父母同意先借给她创业资金。

借到了创业资金,杨晓琳又开始到处租房。有了房子,她就开始跟着台湾糕点公司派来的烘焙师傅学习。那段时间,杨晓琳多数时间都泡在店里。有时为了研究怎样能将糕点做得更好,她经常要熬夜到凌晨。

1月,杨晓琳的小店正式开张了,还没毕业的她成了小老板。小店的隔壁是一家已小有名气的糕点店,有时一些顾客来买糕点时,看到杨晓琳的小店会好奇地到店里去转转。但他们问杨晓琳最多的就是“你们店里的东西好不好吃”。

开始创业后,杨晓琳才感觉有好多东西要学。做出了好吃的糕点顾客却很少,或者顾客很多时来不及做太多糕点,这些都会让杨晓琳“头大”。另外,如何和顾客打交道、怎样管理比自己年龄还大的员工等,这些都是初次创业的杨晓琳不停学习的内容。

创业小贴士:杨晓琳认为大学生创业不要好高骛远,要从基础做起。对于选择的项目要做充分的市场调研,不断地去了解这个行业,才能做出自己的特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