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高考文言文古今异义2(大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1:33:20 页码:9
最新高考文言文古今异义2(大全16篇)
2023-11-18 11:33:20    小编:ZTFB

总结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问题的本质,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总结需要有具体的目标和任务,明确总结的对象和范围,避免泛泛而谈或内容杂乱。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高考文言文古今异义2篇一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凶恶、凶残)。

加(更;增加)假(借助;不真实的)。

河(黄河;泛指江河)橹(盾牌;划船的工具)。

赢(背负;胜或获得)走(跑;不行)。

次(水边;量词)向(从前;对、朝或偏袒)。

穷(困厄、不得志;贫困、穷)率(一概、全部;率领、轻率)。

再(第二次;又一次)。

再(两次;又一次)。

原(推究;原来、原则)。

抑(或者;抑制)。

归(女子出嫁;回来)。

比(等到;比较)。

比(紧挨、并排;比较)。

渠(他、它;水道)。

去(离开、距离;往)。

阳(水的北面,山的南面或南坡;太阳、)。

怒(振奋、大鹏展翅起飞的气势;发怒)。

危(高;危险)。

但(只;但是)。

将(请;将要)。

或(有人、或许;或者)。

诸(之于、之乎;众、各)。

爱(吝啬;喜爱)。

固(本来;坚固)。

隐(哀怜、不忍;隐藏或隐瞒)。

择(区别;选择)。

诚(果真、如果;真诚)。

赞(引见、介绍;称赞)。

拜(授官;一种礼节)。

除(授官;除去)。

安(养生;安定、安然)。

鄙(边境;轻视或粗俗)。

池(护城河;水塘)。

汤(热水、开水;较浓汁液)。

摧(伤心;破坏或折断)。

都(大;都市或全)。

按(查究;压住或按照)。

必(果真、如果;一定、必然)。

病(困苦至极;疾病)。

齿(年龄、岁数;牙齿)。

床(坐具;卧具)。

伐(功业、夸耀;坎)。

顾(拜访;回顾或照顾)。

会(恰逢)聚会或会议)。

间(参与;中间或间隔)。

控(拉;控制或控告)。

景(大、日光;景致或情形)。

略(夺取;简略)。

遣(休、被夫家赶回娘家;消除或派遣)。

摄(整理、整顿;吸取或保养)。

害(嫉妒;祸害或害处)。

冒(涂盖、敷上;冒充或向外透)。

奇(适宜;特殊的或惊异的)。

迁(放逐;迁移)。

稍(逐渐;稍微)。

寻(不久;寻找)。

要(邀请、相约;要求)。

卒(死;士兵)。

速(招致;速度快)。

严(尊重;严格或严密)。

章(花纹;文章或图章)。

寝(丑陋;睡觉)。

信(的确;书信)。

执事(对对方的敬称;掌管某项工作的人)。

行李(出使的人;出门所带的包裹等)。

夫人(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爪牙(得力助手或武士;比喻坏人的党羽)。

丈夫(男子;女子的配偶)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保养)。

山东(崤山以东;山东省)婚姻(儿女亲家;结婚)。

非常(意外的变故,不平常;十分,很)行路(路人;走路)。

根本(树木的根部;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地方)。

逢迎(迎接;说话、行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上路(高高的道路;走上路程)学者(求学的人;有专门学问的人)。

从而(跟从、来;因果连词)。

小学(小的方面学习;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

不必(不一定;不需要)经营(搜集、保存;筹划、组织)。

智力(智谋和力量;理解事物的能力)于是(由这种情况;连词)。

空中(中间是空的;天空)行为(品行是、品行作为;举动)。

私人(心腹之人;非公家的)痛心(痛恨;极端伤心)。

首领(头颅、生命;某些集团的领导人)颜色(脸色、容颜;颜料或色彩)。

浩荡(荒唐;水势浩大)可怜(可爱、可惜;值得怜惜)。

自由(自作主张;不受约束)便利(吉利;方便)。

交通(交错相通;水陆运输的总称)老大(年龄大;排行第一)。

成立(长大成人、成人立业;开始存在)可以(可以凭借、可以用;可能或许可)。

告诉(向上报告;让别人知道)不行(不能走路;不可以)。

果然(饱的样子;与事实相符)作案(作几案;进行犯罪活动)。

流涕(流眼泪;流鼻涕)失意(意见不合;不得志)。

同气(同胞兄弟;同类)县官(官府;县令)。

无道(无人谈论;没有道德修养)然后(这样以后;顺承连词)。

中国(中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卑鄙(低微而鄙俗;品行恶劣)。

左右(皇帝身边的近臣;方位或约数)约束(规约、盟约;限制、管束)。

指示(指给……看;上级传达下级的命令)。

亲戚(内外亲属;族外亲属)。

形容(形体容貌;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

从容(言语举动适当得体;不慌不忙)生日(生活一天天的;出生日)。

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困境)无论(更不必说;连词)。

青春(明媚的春光、春天;青年时期)无赖(活泼顽皮;品行不端)。

痛恨(痛心遗憾;仇视愤恨)感激(感动愤激;深深地感谢)。

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为正义而死)因为(于是写;因果连词)。

中间(中间夹杂;里面)开张(广泛扩大;开业)。

猖獗(跌倒,引申为“失败”;猖狂无忌)具体(形体完备;明确、不抽象)。

恰恰(莺啼和谐之声;正好)结束(整好装束;完毕)。

用心(因为用心;用功或肯动脑筋)往往(处处;常常)。

烈士(有节操、有抱负的人;为革命牺牲的人)扶老(拐杖;扶着老人)。

前进(上前进献;向前行走或思想进步)。

豪杰(有声望地位的人、英雄人物;才能初中的人)。

何苦(哪怕、怕什么、怎怕;不值得做,犯不着)。

肉食(享受优裕的大官;肉食食物)。

不过(不超过;转折连词)。

美人(歌伎、宫妃;美貌女子)。

大风(麻风病;大的风)。

风流(杰出、英俊,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生活浪漫放荡、男女关系不正当)。

致意(抒发心情;表示问候)。

无赖(胡作非为、活泼好玩;流氓、无理取闹)中间(当中夹杂;当中)。

会计(聚会商议;财务计算的人)。

作文(写文章;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

或者(有的人、有些人;选择连词或者副词)。

高考文言文古今异义2篇二

1.行李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古义:出使的人。

2.夫人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古义:那人。

3.爪牙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古义:兽类的脚爪和牙齿。

4.大夫今义:医生。古义:官职名。

5.地方今义:指某一区域,空间的一部分,部位。古义:土地方圆。

6.养生今义:保养身体。古义:供养活着的人。

7.山东今义:山东省。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8.婚姻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古义:儿女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9.从事今义:投身到(事业中去)。古义:官名,泛指一般属官。

10.以为今义:认为。古义:把……当作。

11.非常今义:十分,极。古义:不平凡,意外的变故。

12.逢迎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古义:迎接。

13.上路今义:走上路程,动身。古义:高高的道路。

14.学者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古义:求学的人。

15.所以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古义:用来……的,……的凭借;……的原因。

16.从而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古义:跟从并且。

17.小学今义: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古义:小的方面进行学习。

18.不必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古义:不一定。

19.经营今义:筹划并管理(企业等),古义:搜集、保存的金玉珠宝等物。

20.颜色今义:颜料或燃料。古义:容貌。

高考文言文古今异义2篇三

古:对男子的尊称。

今:一般指儿子。

2.至于顿丘。

古:到达。

今:达到某种程度或提另一件事。

3.以我贿迁。

古:财物。

今:贿赂。

4.躬自悼矣。

古:悲伤。

今:哀悼,追念死者。

5.总角之宴。

古:快乐。

今:多指酒席。

6.三岁食贫。

古:多年。

今:指年龄。

7.静言思之;言既遂矣。

古:助词无义。

今:说的话,言论等等。

8.女也不爽。

古:过错。

今:高兴愉快。

《采薇》。

1..薇亦作止。

古:句尾语气词。

今:停止。

2..靡使归聘。

古:问。

今:雇佣任用。

3.忧心孔疚。

孔—。

古:很。

今:姓氏,洞;。

疚—。

古:痛苦。

今:内疚我行不来。

4..小人所腓。

古:士兵以车为掩护。

今:小腿后肌肉。

《离骚》。

1.怨灵修之浩荡兮。

古:荒唐,没有准则。

今:水波澎湃。

2..长太息以掩涕兮。

古:眼泪。

今:鼻涕。

3..固时俗之工巧兮。

古:善于取巧。

今:技艺精湛。

4..宁溘死以流亡兮。

古:随水流而消逝。

今:为避难而远走他乡、颠沛流离吾独穷。

5..困乎此时也。

古:处境极其艰难。

今:贫穷。

《孔雀东南飞》。

1.便可白公姥。

古:告诉。

今:颜色。

2.共事二三年。

古:夫妇在一起。

今:一起工作。

3.可怜体无比。

古:可爱可爱。

今:同情。

4.汝岂得自由。

古:自作主张。

今:不被束缚。

5.槌床便大怒。

古:坐具。

今:床铺,睡觉所用。

6.再拜还入庭。

古:两次。

今:又。

7.本自无教训。

古:教养。

今:从苦头中有所得。

8.妾不堪驱使。

古:使唤。

今:使、让。

9.却与小姑别。

古:退下来。

今:转折。

10.始适还家门。

古:女子出嫁。

今:适合适应。

11.处分适兄意。

古:处理。

今:惩罚。

12.渠会永无他。

古:他。

今:水沟。

13.便利此月内。

古:吉利。

今:方便。

14.勿复重纷纭。

古:麻烦。

今:多、杂。

15.蹑履相逢迎。

古:迎接。

今:贬义,奉承。

16.汝是大家子。

古:大户人家。

今:众人。

17.奄奄黄昏后。

古:暗沉沉的样子。

今:气息微弱的样子。

18.多谢后世人。

古:多多告诉。

今:非常感谢。

19.叶叶相交通。

古:交错相通。

今:交通运输的总称。

《兰亭集序》。

1.列坐其次。

古:表顺序,在……的旁边。

今;不及,下一等。

2.俯察品类之盛。

古:时间万物。

今:种类。

3.夫人之相与。

古:助词,无义。

今:丈夫,男子。

4.未尝不临文嗟悼。

古:曾经。

今:动词,品尝。

5.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这篇文章。

今:形容人做事有礼有节。

《赤壁赋》。

1.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星宿名。

今:西班牙民间风俗运动。

2.白露横江。

古:白茫茫的水汽。

今:节气名。

3.凌万顷之茫然。

古:旷远的样子。

今:不知所措。

4.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常指美好的理想高远的志向。

今:好看的。

高考文言文古今异义2篇四

今义:两种事物之间的位置。

2.稍稍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3.布衣古义:平民今义:布做的衣服。

4.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业的总称。

5.妻子古义:妻子和孩子今义:妻子。

6.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无路的境地。

7.无论古义:不用说。

今义: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的'连词。

8.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满(指数目)。

9.亲戚古义:兼指同姓家族、异性亲属。

今义:专指族外亲属。

10.牺牲古义:古代指祭神的猪、牛、羊等祭品。

今义:常指为正义的事业而献身。

11.往往古义:到处。

今义: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

12.会计古义:聚会商量。

今义:管理财务的工作人员。

13.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店铺开业。

14.感激古义:感动奋发今义:感谢。

15.痛恨古义:痛心和遗憾今义:深切痛恨。

16.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今义:品质恶劣。

17.汤古义:热水。

今义:食物煮熟后所得的汁水。

18.可以古义:可以凭借(用来)。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19.狱古义:案件今义:牢房。

20.涕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21.走古义:跑今义:行。

22.去古义:离开。

今义:到。

23.股古义:大腿。

今义:机构中的组织或量词。

24.几何古义:多少。

今义:数学的一个学科。

25.江(河)古义:长江(黄河)。

今义:泛指一般河流。

26.虽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27.再古义:第二次。

今义:重复动作。

28.池古义:护城河。

今义:池塘。

29.是古义:这,指示代词。

今义:判断动词。

30.致词古义:对说话。

今义: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悼念等的话。

高考文言文古今异义2篇五

2、金就砺则利。古义:文中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4、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

6、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义:无论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

7、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而且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8、今之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许多人。

9、小学而大遗。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小学教育的阶段。

10、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游戏方式。

11、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1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13、于是饮酒乐甚。古义:在这个(时候)今义: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高考文言文古今异义2篇六

1.行李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古义:出使的人。

2.夫人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古义:那人。

3.爪牙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古义:兽类的脚爪和牙齿。

4.大夫今义:医生。古义:官职名。

5.地方今义:指某一区域,空间的一部分,部位。古义:土地方圆。

6.养生今义:保养身体。古义:供养活着的人。

7.山东今义:山东省。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8.婚姻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古义:儿女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9.从事今义:投身到(事业中去)。古义:官名,泛指一般属官。

10.以为今义:认为。古义:把……当作。

11.非常今义:十分,极。古义:不平凡,意外的变故。

12.逢迎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古义:迎接。

13.上路今义:走上路程,动身。古义:高高的道路。

14.学者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古义:求学的人。

15.所以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古义:用来……的,……的凭借;……的原因。

16.从而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古义:跟从并且。

17.小学今义: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古义:小的方面进行学习。

18.不必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古义:不一定。

19.经营今义:筹划并管理(企业等),古义:搜集、保存的金玉珠宝等物。

20.颜色今义:颜料或燃料。古义:容貌。

王景合。

高考文言文古今异义2篇七

1.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古:跑。今:行下次。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古:只有,只要。今:转折连词。

3.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古:经常。今:平常,一般。

4.少时,—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龄《狼》)古:离开。今:到某—地方称“去”(古称“往”)。

5.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出处同上)古:大腿。今:屁股。

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出处同上)古:多少。今:语文中的一门学科。

7.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古:鲜艳美丽。今:食物新鲜,味道好。

8.复前行,欲穷其林。(出处同上)古:极,尽。今:资财缺乏(古时用“贫”)。

9.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出处同上)古:交错相通。今:交通运输。

10.问所从来。(出处同上)古:从哪里来。今:从过去到现在。

1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出处同上)(1)妻子,古:妻子儿女。今:男子的配偶。(2)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12.无论魏晋。(出处同上)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今:连词,表无条件关系。

13.便扶向路。(出处同上)古:沿着,顺着。今:扶持。

14.诣太守,说如此。(出处同上)古:像这样。今:这样。

15.欣然规往。(出处同上)古:计划。今:规则,成例。

16.愿为市鞍马。(《木兰诗》)古:买。今:集市。

17.木兰不用尚书郎。(出处同上)古:不愿作。今:没有必要。

18.当户理红妆。(出处同上)古:窗户。今:门。

19.坐我西阁床。(出处同上)古:坐具。今:卧具。

20.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古:衣服。今:裙子。

21.天明登前途。(出处同上)古:前面的路。今:将来的光景。

22.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古:这样。今:量词。

23.会宾客大宴。(林嗣环《口技》)古:适逢,正赶上。今:会见。

24.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出处同上)古:在这时。今:因此。

25.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魏学《核舟记》)古:特别手巧。今:新奇而巧妙。

26.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彭端淑《为学》)古:雇船。今:买船。

27.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出处同上)古:及,到。今:过了。

28.邑人奇这,稍稍宾客其父。(王安石《伤仲永》)古:渐渐。今:稍微。

29.孟尝君特鸡狗盗之雄耳。(王安石《读〈孟尝君传〉》)古:只不过。今:特殊,超出一般。

高考文言文古今异义2篇八

1.爱人: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古义;爱百姓。今义:丈夫或妻子。)。

2.把握:其为物身轻宜藏,在于把握(古义:手掌内。今义:抓住成功的可靠性)。

3.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地位低,见识浅。今义:言行不道德。)。

4.暴露:将士暴露数十年,所欲者土地人民耳(古义:在野外征战。今义:显露出来。)。

5.便宜:数上书言便宜事(古义:对国家有利的。今义:略。)。

6.不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7.不避: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今义:不亚于、不次于。今义:不躲开)。

8.不起:诸府五辟,诏十至,坚卧不起(古义:不出来做官。今义:略。)。

9.不可:时有请立刘氏七庙者,太后问辅臣……鲁宗道不可(古义:不同意,不认可。今义:不可以。)。

10.不过:不过数仞而下(古义:不超过。今义:转折连词)。

11.北面:何不按兵柬甲,北面下事之(古义:面向北,投降。今义:方位名词之一。)。

12.城市: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古义:城市里做买卖。今义:略。)。

13成立:至于成立(古义:成家立业。今义:略)。

14.处分:处分适兄意,进止敢自专(古义:安排处理。今义:处罚。)。

15.初一: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古义:刚一。今义:衣历每月的第一天。)。

16.从容: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古义:言语、行动得体。今义:不慌不忙。)。

17.从事:遣一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义:下属官职之一。今义:略。)。

18.从而: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他)并且……。今义:表因果的连词。)。

19.聪明: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古义:听力好、视力好。今义:略。)。

20.操持: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古义:拿着。今义:料理筹划)。

21.动摇:而齿牙动摇(古义:松动。今义:态度不坚定)。

22.独立: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古义:与众不同。今义:不依赖他人。)。

23.地方:今齐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略。)。

24.怠慢:怠慢忘身,灾祸乃作(古义:松懈、轻忽。今义:冷淡不热情)。

25.反复: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古义:恢复。今义:略。)。

26.放心: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古义:放纵散漫的心。今义:略。)。

27.逢迎: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古义:迎接。今义:言行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28.分布:(陆)逊乃益施牙幢,分布角鼓(古义:到处布置。今义:散布在一定区域内。)。

29.夫人: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个人。今义:男子的配偶。)。

30.非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的情况。今义:很,极。)。

31.放心: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古义:放纵散漫的心。今义:略。)。

32.扶老:策父老以流憩(古义:拐杖。今义:扶着老人)。

33.风流:千古风流人物(古义:杰出的人才。今义:生活放荡)。

34.感激:三顾至于草庐之中……由是感激(古义:感动奋发。今义:略。)。

35.港口: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古义:河的支流相交汇的地方。今义:供大船停泊的地方)36.告诉:则告诉不许(古义:申诉。今义:让别人知道。)。

37.故事: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先例,旧例。今义:真实或虚构的事情。)。

38.更衣: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古义:上厕所。今义:换衣服。)。

39.诡辩: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古义:谎言。今义:略。)。

40.豪杰: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古义:有声望有地位的人。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41.何苦: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古义:担心什么。今义:用反司语气表示不信得。)。

42.河南、河北: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古义:黄河以南、以北地区。今义:行政:省份之一。)。

高考文言文古今异义2篇九

古汉语中有一些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词,语、网整理了最常见的古今异义词总结,帮助广大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知识!

1.行李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古义:出使的人。

2.夫人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古义:那人。

3.爪牙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古义:兽类的脚爪和牙齿。

4.大夫今义:医生。古义:官职名。

5.地方今义:指某一区域,空间的一部分,部位。古义:土地方圆。

6.养生今义:保养身体。古义:供养活着的人。

7.山东今义:山东省。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8.婚姻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古义:儿女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9.从事今义:投身到(事业中去)。古义:官名,泛指一般属官。

10.以为今义:认为。古义:把……当作。

11.非常今义:十分,极。古义:不平凡,意外的变故。

12.逢迎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古义:迎接。

13.上路今义:走上路程,动身。古义:高高的道路。

14.学者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古义:求学的人。

15.所以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古义:用来……的,……的凭借;……的原因。

16.从而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古义:跟从并且。

17.小学今义: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古义:小的方面进行学习。

18.不必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古义:不一定。

19.经营今义:筹划并管理(企业等),古义:搜集、保存的金玉珠宝等物。

20.颜色今义:颜料或燃料。古义:容貌。

以上是编辑老师整理的高考文言文最常见的古今异义词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信息查找请关注语、网!

高考文言文古今异义2篇十

文言文的复习是需要大家掌握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及用法的,以下是常见的20个古今异义词,请牢记。

1.行李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古义:出使的人。

2.夫人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古义:那人。

3.爪牙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古义:兽类的脚爪和牙齿。

4.大夫今义:医生。古义:官职名。

5.地方今义:指某一区域,空间的.一部分,部位。古义:土地方圆。

6.养生今义:保养身体。古义:供养活着的人。

7.山东今义:山东省。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8.婚姻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古义:儿女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9.从事今义:投身到(事业中去)。古义:官名,泛指一般属官。

10.以为今义:认为。古义:把当作。

11.非常今义:十分,极。古义:不平凡,意外的变故。

12.逢迎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古义:迎接。

13.上路今义:走上路程,动身。古义:高高的道路。

14.学者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古义:求学的人。

15.所以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古义:用来的,的凭借;的原因。

16.从而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古义:跟从并且。

17.小学今义: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古义:小的方面进行学习。

18.不必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古义:不一定。

19.经营今义:筹划并管理(企业等),古义:搜集、保存的金玉珠宝等物。

20.颜色今义:颜料或燃料。古义:容貌。

高考文言文古今异义2篇十一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古:到;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古:党羽;今:指与公家相对的个人)。

吴之民方痛心焉(古:痛于心,痛恨;今:极端伤心)。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古:非同寻常;今:程度副词,十分,极)。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古:头颅,借指性命;今: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今:尊称别人的妻子)。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使者,出使的人;今: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承天景命(古:大;今:景色)。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古:虚;今:朝特定的方向或目标快速猛闯)。

简能而任之(古:选拔;今:用于形容词“结构简单”或动词“使繁变简”)。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古:放纵情欲;今:尽情)。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古:以之为;今:认为)。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古:从这里到那里,指地点;今:表示时间,从前,过去)。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古:盟约;今:限制)。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古:离开;今: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去)。

不如因而厚遇之(古:趁此就……;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于是相如前进缶(古:走上去奉献;今:向前行动或发展)。

位在廉颇之右(古:上;今:方位名词,与“左”相对)。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古:扬言;今:表示政见的公告)。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特殊指示代词“所”和介词“以”的连用;内亲外戚;今:……的原因;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成员)。

相如奉璧奏秦王(古:呈现,进献;今:演奏或取得成效)。

传以示美人左右(古:妃嫔;今:美貌女子)。

璧有瑕,请指示王(古:指出来给……看;今:上级给下级的指令)。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古:尊重;今:严密、严厉、严格)。

故臣复取璧(古:再;今:往复,重复)。

拜为上卿(古:授予官职;今:指一种表示敬意的礼节)。

窃计欲亡走燕(古:逃跑;今:行)。

王必无人(古:果真,如果;今:一定,必然)。

臣请完璧归赵(古:请你允许我……;今:请求你……)。

沛公居山东时(古:崤山以东;今:指山东省)。

约为婚姻(古:由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戚;今: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不同一般的事;今:副词,很、非常)。

百川灌河(古:黄河;今:泛指河流)。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古:到;北方的大海,指东海的北部;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我国一部分海域)。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古:脸向东;今:东边)。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古:在这种情况下;脸;今:表示后一段紧接着前一段;面貌)。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古: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高考文言文古今异义2篇十二

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师徒。

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3、左右。

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4、宣言。

古:扬言,如“(廉颇)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今:宣告,声明。

5、致死。

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丈夫。

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其次。

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行政。

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9、地方。

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10、东面。

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1、面目。

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2、至于。

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3、大方。

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4、以致。

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5、非常。

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16、细说。

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17、足下。

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18、幼稚。

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19、人事。

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20、扶老。

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高考文言文古今异义2篇十三

对于古今异义词的复习,可从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词义性质的变化四个方面入手。词义的扩大,主要指古代指示单一事物的词在今天已经扩大到指某一类事物。如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江”“河”,在现代泛指河流,而在古代则专指长江、黄河。如《孟子》中提到:“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其中“江”“河”与“淮”“汉”并列,表示长江、黄河。与词义的扩大相反,词义的缩小主要指词义在程度、指示的范围等方面缩小、减小。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指妻子和孩子,而现在则只指妻子一人。词义的转移则指原来表示某个对象而现在转移成另外的对象。《岳阳楼记》里“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中的“去”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古今异义词,本意指“离开(某个地方)”,现在意思恰好相反,表示“到某个地方去”。讲解词义的转移时,教师可以简单介绍词义转移的原因。如“去”的甲骨文为,表示“人离开洞口”,因为“去”在文言文中通常解释为“离开”。此外,还有词义性质的变化,主要指词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由褒义转为贬义,或者由贬义转为褒义,或者是中性词的色彩发生变化等。如《出师表》中“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在古代意为身份低微,是一个中性词,现在却变成了一个贬义词,指品性低下。这些都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现象。古今异义词的复习难点在于,学生容易只看字面意思,理所当然地用现代意思解释文句,导致望文生义,因此教师必须按照规律帮助学生分类整理、记忆。

(二)通假中的“本”与“借”

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现象,指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相互通用,这两个字分别为本字和借字。通假字一定要按照本字的含义去理解,切不可想当然地按现代意义解释。教师在复习中可要求学生标注出通假字的本字,以便学生明确认知。由于通假字是文言文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学生只要归纳出来记忆即可。如《桃花源记》中“便要还家”的“要”通“邀”,《三峡》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的“阙”通“缺”等。通假字不是错别字,学生在复习时应该再次明确这一点,教师也要有所强调。

(三)词类活用。

一般来说,词类活用可分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名词活用为动词,《黔之驴》中“驴不胜怒,蹄之”的“蹄”本为名词,表示驴蹄,这里活用为动词,表示“踢”。动词活用为名词,如《卖油翁》中“汝安敢轻吾射”的“射”,动词意思为“射箭”,这里则活用为“射箭的技术”。其他的词类活用类型在课文中还有很多,但是词类活用的规律需要结合语境分析,这点要提醒学生注意,切不可生搬硬套。从理解的角度而言,词类活用的掌握与对课文的正确理解是相辅相成的,准确地理解课文,也就能够明白相应的词进行了哪类活用。

(四)体会文言之美是文言文复习的根本。

学习文言文不仅要学习字词知识,最终的学习水平还要体现在翻译上,可以说,翻译最能够检验学生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近年来文言文考查题的.变化也说明了这一点,学习文言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理解文言之美,准确流畅地翻译文言文。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对句子结构的把握非常重要。如省略句的翻译,要注意补充被省略的内容,《桃花源记》中“便舍船,从口入”一句就省略了主语“渔人(便舍船)”,学生必须首先判断出这是省略句,才能正确补充省略成分,而句式的判断一般需要结合上下文进行。再如学生比较头疼的倒装句,其实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上就能够明白句子结构是如何倒装的,因为在现代汉语的语境中学生能够非常容易地找出主谓宾成分。如《陋室铭》里“何陋之有”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有什么简陋的呢”,即“有何陋”,这也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宾语前置句。正确的翻译有赖于对句子结构的理解,而对句子结构的理解又可通过翻译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在组织文言文复习时应该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句子加以把握。曾有翻译家提出语言翻译追求“信、达、雅”,文言文的翻译也是如此。逐字逐句地翻译是“信”,能够领会句子意思进行翻译则为“达”,而能够在原文意思的基础上斟酌使用优美的文字即为“雅”。如要达到这种层次,除了掌握好文言知识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体会文言本身的美,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到“信、达、雅”。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最后的复习环节,巩固学生的文言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鉴赏能力。

高考文言文古今异义2篇十四

以手抚膺坐长叹(古义:徒,空。今义:作动词。)。

丛菊两开他日泪(古义:往日,过去。今义:以后,将来的某一天或某一时期。)。

无边落木萧萧下(古义:树叶。今义:树木。)。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义:因此写了。今义:表原因。)。

老大嫁作商人妇。(古义:年纪大了。今义:长子,长兄等。)。

朝来暮去颜色故。(古义:容貌。今义:色彩。)。

又闻此语重唧唧。(古义:叹息声。今义:一般指虫鸣。)。

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刚才。今义:朝着前面。)。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黄河。今义:泛指河流。)。

(古:谷物收成不好。今义:凶恶,厉害。)。

弃甲曳兵而走。(古:逃跑。今义:行,走路。)。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古: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同意、认可。)。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这样,却。今义:转折连词。)。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古:不要归咎。今义:没有罪过。)。

金就砺则利。(古:指金属制的刀剑。今义:黄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古:检查。今义:参加、参见等。)。

用心一也。(古:用,使用;心,心力。今义:集中注意力,存心。)。

蟹六跪而二螯(古:足,脚。今义:两膝弯曲,单膝或双膝着地。)。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安置,安身。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物身上。)。

流血漂橹。(古:盾牌。今义:指划船的工具。)。

以为桂林、象郡。(古:把……作为。今义:认为。)。

赢粮而景从。(古:背负,担负。今义:获得,获胜。)。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求学的人。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吾从而师之。(古:跟随并且。今义:表因果的连词。)。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无论。今义:没有。)。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古:一般人,普通人。今义:许多人。)。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古:风尚。今义:道路,道德。)。

小学而大遗。(古:在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

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高考文言文古今异义2篇十五

1、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无出路的境地。

例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主要用于称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

例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3、穷?古义:穷尽。?今义:经济贫困。

例句: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4、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例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5、布衣?古义:平民。?今义:棉布衣服。

例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

6、感激?古义:感动振奋。?今义:感谢。

例句: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出师表》)。

7、痛恨?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无比憎恨。

例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8、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对某事表赞同。

例句: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9、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开业(多指商业部门)。

例句: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10、涕?古义:泪。?今义:鼻涕。

例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11、兵?古义:兵器。?今义:士兵。

例句:兵甲已足(《出师表》)。

12、狱?古义:案件。?今义:监犯人的地方(监狱)。

例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情。(《曹刿论》)。

13、池?古义:护城河。?今义:小水塘、池塘。

例句: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二章》)。

14、居?古义:停留、过了。?今义:居住、住所。

例句: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

15、走?古义:“跑”的意思。?今义:行走。

例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16、汤?古义:热水。?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例句: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17、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去。

例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18、但?古义:只,只不过。?今义:转折连词。

例句: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19、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例句: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20、其实?古义:它的果实,是两个词。??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含转折),是一个词。

例句: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故事两篇》)。

21、文理?古义:文采和道理。?今义:文章内容方面和词句方面的条理。

例句: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

22、致词?古义:对……说话。?今义:指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悼念等的话。

例句:听妇前致词(《石壕吏》)。

23、再?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

例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24、何苦?古义:怕什么。?今义:不值得做。

例句: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25、捐?古义:丢弃。?今义:献出。

例句:乃捐金于野。(《乐羊子妻》)。

高考文言文古今异义2篇十六

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课(督促劝说去做某件事)。

逸(马脱了缰绳、放纵)先(祖先、已经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长辈)。

禁(皇帝居住的.地方)对(回答或对话)。

如(到、往)檄(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

中(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诬(捏造事实诬陷别人、欺骗言语不真实)。

掾(古代属官的统称)工(工匠、精巧、擅长、官吏)。

孤(幼年失去父亲)僭(超越本分、过分、虚假不真实)。

阪(山坡)容(宽容、或许、许可)。

贷(借出、借入宽容、宽免)狱(官司、案件、监牢)。

白(告诉)与(赞扬)多(赞扬)。

遽(急速、就、恐惧)勤(辛劳)。

树(种植)给(食用丰足)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优异突出、特别尤其)。

劫(强夺、掠取、威逼、威胁)按(追究、考察、调查)。

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典(主持)。

令(美好、县令)差(病好了)执(捉拿)。

延(延请)省(减免)。

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雅(平时)谢(道歉、推辞、告诉)。

察(考察、考察后给予推荐)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

赧(因羞愧而脸红)竟(结束、完)。

坐(因……而犯罪、因为)甫(才)。

寻(不久)祚(大堂前东面的台阶、帝位)。

造(造访)过(拜访、经过、过失、责备)。

弑(子杀父、臣杀君)用(财用、因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