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打造的企业文化简短(汇总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3:09:31 页码:7
最新打造的企业文化简短(汇总19篇)
2023-11-12 03:09:31    小编:ZTFB

总结是我们进步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升自己。如何合理规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总结范文中的亮点和亮眼之处可以借鉴到自己的写作中,提升整体水平。

打造的企业文化简短篇一

作为一种“知识资本”,企业文化给企业注入了生命活力,带来了有形的和无形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双重效益。如何充分发挥企业文化这一无形资产的功能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凝心聚力,企业文化要着力培养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要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全身心的投入企业建设。要通过职工乐于按受并能积极参与的方式、方法吸引职工、感染职工。首先用科学理论武装职工。要从企业特点出发,紧密结合实际开展理论教育,并把教育的重点放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上。教育中,要注意组织职工开展“主人翁意识”、“我是企业的人”、“我为企业献一计”等专题活动,引导职工跳出自我看自我,跳出成绩看不足,跳出当前看今后,自觉地用市场的观念、竞争的观念看待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其次,用企业精神凝聚职工。塑造团队精神,献身企业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团队精神教育,围绕什么是团队精神?如何塑造团队精神?引导职工形成“我即企业,企业即我”的意识,增强职工献身企业的主人翁精神。再者,用健康的文化陶冶职工情操。要利用专题报告会、纪念日活动、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职工的八小时之外生活,引导广大职工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观念,自学抵制封建腐朽思想的侵蚀。

二、坚持创新,企业文化要服务企业的中心工作。创新是企业文化的生命,再成功的企业,其文化建设也不能凝固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既要充分考虑发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文化遗产,又要有时代特色,把企业文化构建与时代的精神融为一体。企业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来进行。这就要求把企业经营的各种理念,反复地向职工群众进行宣传,使企业发展的各种理念成为职工思想上的定势、价值的取向、行为规范;要积极宣传企业生产经营各项规章制度,把企业经营各种理念融入到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作业标准和岗位要求之中,并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

三、以人为本,企业文化要着力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企业文化只有得到全体职工的认同,才能成为职工的自觉行为,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重视人的价值,开发人力资源,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精髓。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在企业经营发展中强调人性化管理,改革传统的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由过去只重视对物的管理转移到对人的管理,通过人文精神的倡导、人性的理解、人格的健全,使之提高管理效率。要扩大民主管理的渠道,给职工提供多方面的参与企业管理的机会和场所,营造一个各尽所能、各遂其志、各展其力、齐心协力为企业发展而奋斗的生动局面。要加强对职工的岗位技能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技术业务素质;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技术比武竞赛活动,最大限度地挖掘职工的聪明才智,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通过各种人性化的管理和人文关怀,使企业文化成为一种精神力量,营造“人和”效应,进而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打造的企业文化简短篇二

与美国式管理、日本式管理一样,“中国式管理”已经毫无疑问地存在,当日本企业界、学术界加入进来一起探讨时,我们就有了一个共同的新话题――对“东方管理思想”的探索。

与美国式管理、日本式管理一样,“中国式管理”已经毫无疑问地存在。它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正在以怎样的方式活跃于我们的企业实践中?我们应当怎样去发展它?这在学术界和企业界都日益成为了一个引人兴趣的热点谈资。当日本企业界、学术界加入进来一起探讨时,我们就有了一个共同的新话题――对“东方管理思想”的探索。

在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日本经营行动研究学会共同主办的第22次中日企业管理讨论会上,汇聚了双方强大的管理研究阵营,对“东方管理思想”的纵深开掘也就成为了人们关注中日企业实践与理论总结的一条主线。

会议有三点启示是值得我们企业从“管理文化”的高度去看待和在实践中去把握的。

“中国式管理”还在“萌芽期”

首先我们应当看到,中国企业与美国企业、日本企业仍然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的生长环境和成长心理。“中国式管理”特有的文化背景是:中国企业在转型经济的过程中,管理是初创的,是阶段式成长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陈小洪谈道:随着改革开放、经济转型的到来,我国企业管理也经历了由计划经济下的工厂制管理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下的现代企业管理。1980年代上半期,中国企业最为关注生产和供应链方面的管理;80年代下半期,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曾经很受重视;从90年代起,营销和品牌管理、财务管理和资本运作,开始得到重视而成为了管理焦点;90年代后半期开始,战略管理成为了中国企业最重要的焦点。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技术创新与研发始终没有成为企业管理的焦点,信息化建设一直受到企业重视却又一直未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上。可以说,一批批中国企业经历了他们的成长与成败,不同时期也就孕育了中国企业自身的管理特色。

那么,对于“中国式管理”的走向引导,学者的正确研究有着很大的作用。

清华大学教授李飞认为:一些流行的中国式管理书籍仅仅是在故纸堆中寻找内容,一些着眼于传统管理哲学的研究既不是基于对中国企业深入调查的结果,也不是中国企业成功规律的概括。他的课题组提出:对“中国式管理”的研究和有效指导,注重点一在研究中国企业,二在研究现代企业,三在研究成功企业(失败企业可以成为反证,但不应该成为重点)。研究方法是做案例,即直接研究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第一步,探寻成功企业成功的管理实践,发现成功的管理规律;第二步,注意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变化,“管理变化”本身就是“中国式管理”当下最典型的特色之一;第三步,研究他国的管理特征,以比较研究来判断是否存在中国企业的管理特色,以及这种管理特色是什么。而这一步,更能够证明我们对世界管理科学的贡献程度有多大。

来自企业一线的金蝶公司徐少春董事长,基于金蝶60万企业客户这个最好的平台,提出了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管理模式”,并带来了他的最新研究著作《解码中国管理模式》。他将中国企业30年的历程划分为五个管理阶段:启蒙期、制度创新期、管理的中西融合期、与国际接轨期,然后才进入“中国管理模式”的萌芽期。

他笃信彼得・杜拉克的预言:21世纪,中国将与世界分享管理奥秘。

“人文管理”是更高境界。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周绍鹏以《中国企业人文管理的缘起》为题发言,全新地阐述了中国企业应该走向重视“人文管理”。他的课题组认为:中国企业“人文管理”的缘起,在于“制度管理”陷入了困惑。

中国改革开放后,企业管理从经验管理走向了制度管理。但如今,制度管理存在着五大困惑:制度管理的规范性与人性的复杂性之间发生矛盾;制度的刚性和僵化约束与环境复杂多变的灵活性之间发生矛盾;制度管理下“人的被动性”与企业运行需要“人的主动性”之间发生矛盾;制度管理的刚性与团队建设的柔性之间发生矛盾;制度管理的“负激励”与人的“正激励”需求之间产生矛盾。

而“人文管理”将走入更高的管理境界。它的内涵是由三个层次递进演化的:第一层次是人性管理,它主要关注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管理;第二层次是人本管理,它更关注企业的“软”管理内容;第三层次是人文管理,它是建立在对人性的理解又超越人性化管理,以“文化人”为假设,强调在人文视角下对人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那么,人文管理应当具备九大特征:1.以人为本,是人文管理的核心;2.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文管理的终极目的;3.正激励,是人文管理最重要的激励方式;4.柔性管理,是人文管理的重要手段;5.学习型组织,是人文管理增强凝聚力的主要组织形态;6.创新,是人文管理的突出表现;7.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人文管理的核心战略理念;8.社会责任意识,是人文管理对企业的基本要求;9.更为开放,是人文管理的哲学特点。

显然,我们在企业管理实践和管理研究中,都不应该将人文管理与人性管理、人本管理混为一谈。

“后新自由主义”时代来临。

被赞誉为日本管理学界最高人士的菊池敏夫先生,会议期间做了两场发言。

他谈到:第一,东方管理思想研究已经成为热潮;第二,中日管理共同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将“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利润”进行到底?在日本,这是明治时期就建立起来的企业家精神,而如今正在丧失。第三,21世纪前十年,全球企业都更为重视战略,但缺乏技术创新与研发,美国通用汽车在金融危机中的遭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品没有竞争力。第四,中日企业都重视中国的哲学思想――和、仁、礼,而西方企业也有“伙伴关系”的思想。那么,商业环境下如何处理“跟自己有关系的人”,公司能否制定伦理守则加以约束,这很值得注意。

在介绍日本企业传统的经营管理而如今依然有效的思想与方式上,菊池先生认为有三点:

1.集体决策的思想与方式。这主要通过“秉议书”的起草、传阅、签字来实现。这是一种报告制度,可以避免个人主观决断的危险,可以发现业务环节上的问题并处理。当然,它的问题是需要的决策时间较长,个人责任还不够明确等。

2.保障雇佣的经营管理。在日本企业,这依然受到重视,尤其是面对经济的不景气,企业在削减人事费用时并不以解雇员工为主要方式。因为,这是积蓄人力资本、筑起劳资信赖关系、培养员工忠诚心和团队精神的基础。

3.重视企业的“长寿经营”。而这源于三方面的努力:一是遵守法令的强烈意识;二是企业经营者大多不把企业看作是自己的所有物,而把自己看作是“接力赛的选手之一”;三是把企业看作社会的一员,重视利益相关者的经营。日本企业经营管理的最新动向,集中表现在:企业日益重视社会责任、伦理的制度化和与其相关组织编制的正式化。

具有全球影响的日本野村证券公司创始人后代野村千佳子女士,则介绍了创办于18的这家企业,从小规模的钱庄发展至今,一直信守的经营思想和企业伦理,以及时代的发展不断推动野村企业在营销、人力资源、组织等多方面的改革。

但是,家族企业内部的鼎力相助、严格自守、坚持道义、不依靠中央政治的独立精神(不与政治家同流,也不利用职位谋取私利、站在国家利益上发表意见),甚至要求以剖腹来对自己的过失负责,堂堂正正地赚钱,延续“创业精神”等等这些“商业之道”传承至今,并与顾客共荣、启用人才、重视调查分析、向海外发展的新战略思想相结合,共同形成了野村持续成长所依赖的健康的伦理观。千佳子说:野村创始人的创业精神,会像北极星一样不仅照亮前方的道路,也会照亮自己。

打造的企业文化简短篇三

很多应届生是感觉到自己难以融入这个企业而选择匆匆离开,主要是因为企业的文化不统一,整个企业没有一个统一的良好风气。沟通与协调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工作交流少,相互合作少,一些有助于工作的信息未能很好地共享,从而使员工感觉自己好象很孤立、不受大家欢迎。

其实,人与人之间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代沟”,而更多的是因为缺乏一定的沟通而产生的一个误解。企业hr在抱怨现在应届生不靠谱、任性、没有足够的职业素养的同时,是否扪心自问过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其实主要的原因在于企业和个人之间没有搭建好沟通的桥梁,没有真正走进应届生的心里探寻他们的真实想法。

当然,员工离职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不外乎上述的三点,如果企业可以做到的话,员工的忠诚度会相应的提高、稳定性会增加、离职率会降低。其实优秀的应届生更看重自身才能是不是能在企业得到充分的发挥,有自己创造施展才能的空间。他们不仅看重其现有的工资福利,还看重企业的发展,一个新员工来到企业一段时间后,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了解对这个企业的前途做出判断。如果他认为这个企业没有前途或自己在其中没有发挥空间时,很可能会做出辞职的决定。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刻,不要因为忽略有效的沟通而流失才人。

打造的企业文化简短篇四

企业文化重视人的价值,注意发挥人的主体意识,可以极大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励又是与企业文化联系在一起的,激励是企业的一种内在机制,是企业文化内涵的反映。

激励是行为的钥匙,又是行为的键钮,推动什么样的键钮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因而,每个人都需要自我激励,需要得到来自同事、团体和组织方面的认同和相互之间的激励。

作为一个管理者、团体和组织,为了实现既定目标,就更需要激励全体成员。在一般情况下,激励表现为外界所施加的吸引力或推动力,激发自身的推动力,使得组织目标变为个人目标。

2、文化激励体现企业核心价值。

一个优秀的企业,就是要创造一种能够使企业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使命感、一个能够促进员工奋发向上的心理环境、一个能够确保企业经营业绩的不断提高、积极地推动组织变革和发展的企业文化。

3、注重对“企业人”权力的尊重。

我们应当赋予企业文化什么样的内涵和风格呢?这当然与企业所处地区、行业、发展阶段、员工素质、管理层的管理意识、管理者等一系列因素有关。但是不管怎样,它必须回答这样几个基本而核心问题:

——如何看待顾客;

——如何看待员工;

——如何思考和定义竞争;

——如何考虑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

——如何考虑合作与竞争;

——如何认识成本和效益等。

打造的企业文化简短篇五

还记得”企业文化”这个说法吗?有人称之为“熟悉的一个洞”,含义很简单,就是认为企业文化所代表的共有财产,共同的目标,共守的规章制度等等内容会模糊成功与平庸之间的界限。

企业文化成为人们嘲笑的对象,被人们说成是企业陷入窘境时用来掩盖管理失误的时髦手段。

但象ibm、摩根银行这样的大公司依靠企业文化,使得自己获得可观的利润。总结起来一共有七个步骤,完成这七个步骤可能需要数年的时间。

拥有强烈自身文化的公司需要一流的员工,但决不是那种虽然具有第一流的能力,但对接受这份工作仍然犹豫不决的人。为此,整个录取程序包含了两上同等的部分--吸引和劝阻。让应征者既了解到公司的实力,同时又告诉他们将要面临的特别长的工作时间和非常严格的'要求。

管理水平高的公司总是压给新手们不胜负担的工作,使他们筋疲力尽。如果忍受不了这样的重负,最好让他们工作伊始就清楚这一点。另外压下这样重的工作还有一个隐藏的动机,目的是打消他们自鸣得意的心理,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弱点,从而能够自然地向他人求助。

有经验的公司,无论大小,总是让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负责公司的核心业务,并从最底层的工作做起。这是一个永恒的公式,就象一个开面包房的父亲一定会让自己的孩子学会如何烤面包,如何包装,如何采购原料,以及如何售货等一系列程序。

企业文化必须有下面两点做为支撑:

1)企业、大家:公司的任务;

2)奖励优异的工作者;

其实只需要记住第一条,第二条则无需劳神去记住。

赚钱是一个强烈的企业文化的成果,而不是方式.在一个非常重视价值的公司,员工们一定会忠心耿耿地为公司工作。

所有的公司都有自己战胜困难,冲出逆境的回忆。但是在重视公司文化或企业文化的地方,人们不断重复这些故事直到它们被笼罩上神秘的光环。

为年轻的员工树立榜样非常重要。强烈的公司文化能够寻找出这样的先进分子,并建立起师徒间的关系,这样做才能使公司文化继续发展。

打造的企业文化简短篇六

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让企业获得强有力的竞争地位。怎么打造成功的企业文化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措施,希望对你有帮助。

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一般而言,企业文化需经历5个发展阶段,第一是生存阶段,企业为生存奋斗,价值取向以目标为导向;第二是企业家代表企业文化阶段,以规则为基础;第三是团队代表企业文化阶段,以绩效作为基础,厚实的绩效帮助企业构建系统能力;第四是员工代表企业文化,以创新为导向;第五是企业文化真正形成阶段,这个阶段以愿景为导向,企业具有了核心价值能力,可以用文化凝聚所有人,从而获得强有力的竞争地位。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依然在企业家文化阶段,也有少部分企业具有以业绩为基础的文化,更少的企业在第四阶段,并且,我国还没有企业具备竞争性文化。因此,打造优秀企业文化需要立足现实、统筹考虑、长远规划、长期打造。

第一,要注重塑造企业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坚持不懈、努力使全体员工都必需信奉的信条,体现了企业核心团队的精神,也是企业家身体力行并坚守的理念。它明确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哪一种行为是企业所崇尚的,鼓励大家去做的;哪一种行为是企业反对的,大家不应该去做的。正像一个人的所有行为都是由他的价值观所决定的那样,一个企业的行为取向也是由企业的价值观所决定的。这种价值观和理念是一个企业的文化核心,凝聚着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思想观念,从而使大家的行为朝着一个方向去努力,反映出一个企业的行为和价值取向。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表现为行为,即:企业的凝聚力,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责任感、自豪感、精神面貌和职业化行为规范。比如,迪斯尼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健康而富有创造力”,简短而内涵丰富。企业文化建设始于核心价值观的精心培育,终于核心价值观的维护、延续和创新。这是成功企业不变的法则。为此,应当注重以下方面:一要着力挖掘自身文化。要注意从企业特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出发,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有机地结合起来,总结出本企业的优良传统和经营风格,挖掘出本企业长期形成的宝贵的文化资源,在企业精神提炼、理念概括、实践方式上体现出鲜明的特色,形成既具有时代特征又独具魅力的企业文化。二要着力博采众长。广泛借鉴国外先进企业的优秀文化成果,大胆吸取世界新文化、新思想、新观念中的先进内容,扬长避短,为我所用。三要根据塑造形成的核心价值观指导企业的实际行动。

第二,要重点打造以主业为核心的品牌。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品牌与企业的整体形象联系在一起,是企业的“脸面”或“标识”。品牌之所以能够增值,主要来自于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苹果产品能赢得用户的青睐,不单单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设计和功能,而在于苹果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手机文化及苹果文化。苹果文化就是“让用户通过最简单的方式使用苹果产品,并且充分满足用户需求的理念成为苹果的另一大竞争力。”乔布斯说:“苹果的核心优势就是知道如何让复杂的高科技为普通大众所理解,随着科技日趋复杂,这一点就变得越来越重要。”苹果产品的“i”,目标就是满足客户需求,它已成为苹果文化的代表符号。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无不重视其产品或服务品牌的建设。打造以主业为核心的品牌,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美国一家著名咨询公司指出,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有三大法宝:一是员工的忠诚度,二是用户的忠诚度,三是品牌的影响度。企业应当将核心价值观贯穿于自主创新、产品质量、生产安全、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文化建设中,着力打造源于主业且能够让消费者长久认可、在国内外市场上彰显强大竞争优势的品牌。

第三,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个人的独立人格都应受到尊重。“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应当信守的重要原则。企业要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全体员工办企业的方针,把尊重人的个性、关注人的价值、激发人的潜能,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坚持以人为中心,用科学的机制激励人,用优美的环境熏陶人。要让员工有荣誉感、成就感和归宿感,有家的温暖。

同时,要尊重全体员工的首创精神,在统一领导下,有步骤地发动全体员工广泛参与,从基层文化抓起,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全员共建。努力使全体员工在主动参与中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认同企业的核心理念,形成上下同心、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四,要强化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领导责任。在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过程中,领导是关键。俗话说,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绵羊,久而久之,这群绵羊就会变成“狮子”。要建设好企业文化,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规划、狠抓落实,才能取得实效。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当站在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系统思考,出思想、谋思路、定对策,确定本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内容,提出正确的经营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要与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相适应,要明确本企业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安排专(兼)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形成企业文化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各部门分工落实、员工广泛参与的工作体系。

与此同时,企业要深入调研、制定规划,认真梳理整合各项工作任务,分清轻重缓急,扎实推进。要着力将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企业文化规范,通过梳理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对员工日常行为和工作行为进行细化,逐步形成企业文化规范,以理念引导员工的思维,以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使企业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做到员工与企业“风雨同舟、合力共赢”,真正实现“人企合一”,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对企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

第五,加强企业和员工的融合,增强企业发展壮大的强大动力。企业和员工是实现企业共同价值的共同体。为了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二者应当融为一体。首先,处理好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是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坚实基础。其次,企业领导与员工积极作为,是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重要条件。企业高层地位重要,责任重大,因此,企业高层必须努力做到:勤勉尽责、信诺守信;励精图治、敬业报国;公正廉洁、以德为业;克勤克俭、艰苦奋斗。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因而,员工也必须做到:爱岗敬业、忠诚守信;服务客户、奉献社会;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文明礼貌、办事公道;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只有企业领导和员工都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并不断创新,企业才能形成能量,健康发展。再次,企业领导与员工的融合,是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关键。企业领导与员工的融合,是员工个人成长进步,实现自我价值,企业打造品牌,树立形象,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实际需要,是实现双赢的必然选择。融合不是形式的融合,也不是面上的融合,而是“心”的融合、“言”的融合、“行”的融合,这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融合。建设企业文化,要发挥企业领导和员工两个积极性,做到心心相印、同心同德,形成“积极进取、团结向上、齐心协力、共同作为”的良好企业文化环境,使企业成为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1.强化企业文化意识。建设企业文化的关键在企业的最高管理层。首先,企业管理者要从思想认识上认清企业文化的性质、目标和重要性。要不断学习贯彻“三个_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_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企业的管理者要不断增强用先进文化来指导企业文化意识,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也是生产力,对企业的发展有强大的促进作用。当今的企业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把握了市场。其次,企业文化需要高素质的企业家。著名企业海尔集团的总裁张瑞敏先生,把企业最高管理者形象地比喻为:“第一是设计师,在企业发展中如何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第二是牧师,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实现结合起来”。

2.明确项目经营目标,统一员工项目价值观,是开展项目文化建设的前提。企业没有奋斗目标,经营将失去方向。项目经营同样如此,如果没有明确的经营管理目标,员工不但看不到项目经营前景,而且还会产生对自身发展前途的疑问和困惑,引发短期行为和思想波动,对项目正常生产经营造成冲击,不利于企业凝聚力的形成,进而影响项目团队精神的培育。故而,只有制定明确的项目经营管理目标,才能及时引导员工树立荣辱与共的思想观念,统一项目价值观,自觉的把项目经营目标转变为自身追求的目标,从而形成团队价值观念,完善企业核心价值体系。

3.借鉴吸收传统文化精髓和国外先进经验。民族优秀文化的形成是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文化形态,是一个国家的企业文化发展的显著特征。以新的视野、更大的气魄吸收和借鉴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美德,这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已经得到生动的体现。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文化过程中,要注意结合社会经济环境及企业的具体情况,有选择性地学习和借鉴,要在消化吸收基础上进行创新。对于我们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而言,学习-消化-吸收-创新是各类企业追求管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企业学习国外先进的企业文化、提高管理现代化水平也是如此。

4.实施良好的激励机制,提高广大员工的整体素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各行各业的竞争都日趋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是逐渐多元化。企业在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前,要积极适应环境,提高广大员工的整体素质。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竞争激励机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良好内部竞争环境,通过竞争选拔优秀人才,委以重任,创造一个令员工敢抓、敢管、敢说、敢干的宽松工作环境,明确员工的责、权、利,促进员工实现人生价值;另一方面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依托,加强员工的政治理论学习及业务学习,积极倡导良好的学习风尚。

5.用创新的理念打造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基础,要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首先要主动适应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全面贯彻落实科学_发展观,以理念的创新和调整作为创新企业文化的起点,打造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丰富管理内涵的企业文化,不断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科学_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文化的根本基点,企业文化要用远景鼓舞人、用精神凝聚人、用机制激励人、用环境培育人。对内要开发人力资源,搭建员工发展平台,高度关注员工的工资、福利、深造、晋职等切身利益,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归属感和自律能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团队精神。

总之,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新理念,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企业要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运行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打造具有时代特征和企业特色的优秀的企业文化,更新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注重企业文化战略的实施,有了卓越的企业文化,企业才会不战而胜。

成功的企业文化对外具有一定的引力作用,对内要具有一定凝聚力,总体而言,优秀的企业文化应具备以下六大特点:

员工认同企业文化才是真正的文化。在实际企业管理工作中,很多企业老板或负责人在自己都不认同的东西,还要员工去执行。

有一家企业价值观是这样的:实实在在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但在这个企业和员工做的时候就完全变啦。企业经常是不按时发工资,对员工的承诺不兑现,于是老板忽悠员工,员工骗老板,骗客户,他们做法与他们的“实实在在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却大相径庭。

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能使员工产生使命感和责任感,而且能激励员工积极的工作,使员工对未来充满憧憬,反之,会使员工产生消极,悲观厌世,甚至自杀。象最近富士康公司的接二连三的跳楼事件,就证明了这一点。造成富士康的员工跳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个人职场情商低;二是社会竞争压力大;三是企业管理有问题,这个是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也就是说富士康的企业文化建设不到位。才导致一些员工产生消极厌世心理和行为。

企业文化的核心主张一定要简洁明了,我们可以看看国内外著名的企业文化,都可以精简一句话或一个词,如海尔的诚信文化——真诚到永远,飞利浦的进取文化——我们一直在努力。

事实上企业文化已经超越了管理范畴,其实质上是一种具有不可复制的竞争文化。而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文化的竞争,或者说是品牌文化的竞争。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最有力竞争武器,而且是不可复制的。

企业文化不仅能提高员工主人翁意识和员工高尚情操,而且能使员工对企业产生深厚感情。无论走到哪里员工对企业的一草一木总是充满怀念,听到或看到企业代表人物、标志、广告、产品等总是有一种亲切感。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凝聚人心以实现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之道、企业风尚、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成功的企业文化必须具备以下特点:简明易懂、以理服人,令人心悦诚服;得到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出现价值观指导下成功的实践与验证;使企业重要成员产生使命感;使员工对企业、企业代表人物、企业象征标志产生感情。这也是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的内在驱动力的基础。企业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竞争文化,在这种竞争中,企业的信誉、形象、品牌和知名度已经成为企业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着十分显著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从这个角度看,企业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也是一个文化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仅是产品竞争,而且也是文化竞争。因此,企业竞争实际上也是隐含在企业形象展示、产品广告宣传及社会公关活动背后的文化竞争,建设企业文化就是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追求良好的企业效益。企业必须重视文化战略,以文化决胜于市场,以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发展,这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企业文化具有凝聚作用。企业文化是一种“粘合剂”,可以把广大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员工明确目的、步调一致。从根本上来说,企业员工队伍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的事业目标。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来自于企业根本目标的正确选择。如果企业的事业目标既符合企业的利益,又符合绝大多数员工个人的利益,即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那么说明这个企业凝聚力产生的利益基础就具备了。否则,无论采取哪种策略,企业凝聚力的形成都只能是一种幻想。其次,企业文化具有导向作用。导向作用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企业核心价值观与企业精神,发挥着无形的导向功能,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与重要方法,从而把企业与个人的意志统一起来,使企业更快、更好、更稳定地生存与发展。

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或状态。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是一种精神激励,能够调动与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并提高下属机构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自主经营能力及活力,增强企业的整体执行力。第四,企业文化具有约束作用。企业文化包含规范管理的相关内容,而且管理本身也体现着企业文化。在企业行为中哪些不该做、不能做,正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发挥的“软”约束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免疫功能。约束力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工作方法,从而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诊断的方法和原理是:把企业中层以上干部集中起来,把集团的理念,逐句念出来,请大家把听到理念后,所想到的能代表这种理念的人物、事件说出来或写出来。如果大部分人都能联想到代表人物或事件,且事件相对集中,就说明企业的文化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但是,如果大部分人不能说出或写出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就说明企业文化和企业理念没有得到员工的认同,就更谈不上对员工行为的指导作用。

第一步:首先,让企业找10位从创业到发展全过程都参加的人,让他们每一个人讲三个故事。

第二步:把重复率最高的故事整理出来,进行初步加工,形成完整的故事;

第三步:找十个刚来企业一年左右的员工,最好是大中专学生,把整理好的故事讲给他们听。

第五步:按照提炼出来的反映精神或理念的核心词,重新改编故事,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文学创作,写出集中反映核心词的企业自己的故事。

首先,对全体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培训。

其次,树立和培养典型人物。

再次,以企业文化理念与价值观为导向,制定管理制度。

打造的企业文化简短篇七

无论是一个怎样的企业,老板与员工都知道健康的企业文化,有助于在内部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并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但要如何打造这种健康的企业文化,却几乎令所有老板都大伤脑筋。

如果换种说法,健康的企业文化会明显表现于企业核心精神和工作作风两个方面,那么也就不难理解,其实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老板文化的反映,老板的喜好趋势决定了企业文化的框架。

如此,在打造健康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老板应逐渐排除一些与企业文化核心精神不同的员工,凝聚一些有相同价值观的人。如何具体展开呢?这考验的是老板的决策力与凝聚力。

一般情况下,个人决策力强的领导,不具备很强的凝聚力;而领导者的个人凝聚力很强时,个人决策力又会稍显不足。老板应当平衡好这两者的之间的关系,否则会出现一些不太妙的情况。

以决策力为例。通俗地讲,决策力也即个人表现欲的强弱。个人表现欲强的人会排斥同类。这样的老板,通常不允许下属与他同台竞舞,在决策中经常否定下属的思想,管理中总是挑下属的错,终会导致一些有能力的下属接受不了这样管理风格而选择离开。相反,个人表现欲弱的人会吸引人才,这样的老板通常善于利用周围的人,使得身边的人各显其长,但由于老板本身决策力不强,企业也只能做到中型水平。

其实,老板的决策力也有高与强之分,决策力强的人,从不拖泥带水,反应快速;决策力高的人,眼光看得更远。而凝聚力表现的'是一个老板的容纳性与放射性,也即如何接受大家意见及如何适时地给大家加分。如果一个企业老板决策力不行,又不具备凝聚力,这样的企业是发展不起来的,只能在原点不远处徘徊。

而健康的企业文化,就象健康血液不带任何病菌一样,既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又具有较强辐射力,还具有非常强的导向功能。老板具备了这两种力,就要排除一部分不适合这个文化的人员,沉积一批有共同价值观人员。最后的结果就是,进入企业并且留下的员工都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的。换言之,就是一批思想相近的人在一起做点事情。

事实上,这种企业文化同时具备了排它性原则。例如,华为的企业文化是一种狼性文化,接受不了狼性文化的人基本上不会留在这个企业。这也多表现出做人的风格,不会融合就会被排挤,最后只能是走人了事。这也就是一些新人到某个公司后,很快就又离职的原因。可以说,这是健康企业文化发生的自然效应。

举一个例子,一个民营企业老板,不太喜欢打听别人隐私,因此下面呆下来的人基本上都符合了这个原则。有一年他招了一个生产厂长,这个人到公司经常问东问西,连每个人私人事情他都要问。于是大家一致反映这个人品德有问题,老板当然不会留他在这里呆下去。

健康企业文化带来的另一个功效是同化作用。因为并不是进入到一个企业的人都是同一思维模式的人,也不能在面试的时候就能辨识得十分清楚,但经过长期的企业文化熏陶,他们接受了这种企业文化理念,并努力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而逐步完善自己的工作能力。

世界上令人尊敬的大企业的企业文化没有人否认他的优秀,上百年的发展中总结出来的必然都是精髓所在。于是,有人建议模仿那样的做法就可以了,但生搬硬套来的企业文化不见的就会适用于正在起步的中国中小企业。一方面东西方文化存在明显差异,另一方面某些文化需要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显现出效果。

所以说,对于更多的老板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提高自身的个人决策能力和凝聚力,并且这两者缺一不可,在企业发展中将企业文化引向健康向上的道路,如此企业做大做强就不再是梦想,“小老板”的身份就会自然转型。

打造的企业文化简短篇八

旅游业是一个以服务为核心的行业,而企业文化作为一个组织的灵魂,对于旅游企业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长期的探索中,我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逐渐领悟到旅游企业文化打造的重要性和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旅游企业应该明确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目标。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基石,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行为准则。旅游企业应该在核心价值观中体现出服务至上、顾客至上的理念,从而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企业的目标则是为核心价值观提供具体的指引,可以是提高顾客满意度、扩大市场份额等。通过明确核心价值观和目标,旅游企业能够更好地引导员工行为,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

其次,培养和塑造具有旅游特色的企业文化。旅游企业作为一个特殊行业,应该借鉴旅游文化的精髓,将旅游元素融入企业的文化中。可以通过举办员工旅游活动、组织旅游知识培训等方式,加强员工对旅游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企业也应该注重保护和传承本地旅游文化,将其融入到产品和服务中,打造独特的企业形象和品牌。

再次,注重员工文化建设。员工是企业的重要资源,他们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实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形象和服务质量。因此,旅游企业应该注重员工的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文化素养和服务意识。可以通过组织员工培训、激励员工积极参与文化建设等方式,提升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力。

此外,促进企业和社会之间的互动和共享。旅游企业作为社会组织,应该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可以通过组织志愿者活动、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等方式,增强企业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同时,企业也可以借助社交媒体等新兴平台,与社会各界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关系,分享企业文化和旅游资源,提升企业形象和知名度。

最后,不断推进文化建设和创新。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旅游企业应该鼓励员工提出建议和意见,加强内外部交流,及时调整和优化企业文化。同时,企业也应该注重技术和管理的创新,借助信息化技术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推动企业文化的数字化建设。只有不断推进文化建设和创新,旅游企业才能适应时代需求和市场变化,保持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旅游企业文化打造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从核心价值观、旅游特色、员工建设和社会互动等方面综合考虑。通过明确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目标,塑造具有旅游特色的文化,注重员工文化建设和社会互动,以及不断推进文化建设和创新,旅游企业能够打造出独特的企业文化,提高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打造的企业文化简短篇九

文化管理团队的职责是设计、监督和推进企业文化的变革,在变革中提供资金和其他资源的分配。团队的领导由企业中的高层管理人员担任,变革任务的复杂性、太多精力的投入以及承担的巨大责任使领导这个职位不能是“兼职”,而应该是全职工作。

任务的复杂性要求团队领导知识丰富、拥有良好的人际技巧和冲突管理能力;团队领导还要是一个精力活跃、在压力下能应付自如、对企业忠诚的人;在巨大责任压肩的情况下,领导还要具有有效地把战略意图转变成行动的能力以及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当然,团队领导要有文化上的敏感性,能探测到那些难以发现的隐藏的信息。

团队成员可以由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资深管理人员和外界专家组成。在吸收团队成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集合企业中不同部门的.人员,以形成一个具有发散性思维的团队,通过不同思想、观念,不同处理和评判信息的方式之间的相互碰撞,对事物从各种可能的角度给出答案,从而提高整个管理团队的创新能力。文化管理团队的工作效率决定了整个变革的成效,因此企业在进行文化变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管理团队成员的挑选。

新的文化体系冲击的是人们脑海中沿袭已久但不符合新的管理规律的观念、思想、作风和习惯,由于人们的思维存在惯性,要让这一切发生改变接受新事物是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且,由于需要改变,一些员工不能很快地在新的文化体系下生活,在工作中可能会出现很多差错。伴随着怨言的增多,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被无形地放大了。

由于新的文化体系需要员工改变已经习惯的生活方式,会让员工在心理上产生焦虑的情绪。新形势的不确定性和对未来的担心会削弱人们的努力程度。在员工能有效地在企业工作前,他们想知道自己在其中的位置,直到他们感觉到确实安全,他们才可能去专心工作。然而,变革对员工的影响一直都被高层管理人员所低估,从而在与员工沟通方面做出的努力不够。

文化变革的消息一宣布,人们就期望有所改变,并做好了准备接受它。但若变革迟迟没有发生,他们就会失去开始时的激情,开始关注自身的问题,这样就为下一步的工作实施带来了困难。因此,在整个工程期间,顺畅的沟通是非常必要的。企业制定的相关的文件、方针应尽快将之公告,同时确保所有的员工都获得了这些公开信息,这需要管理团队充分利用每个沟通渠道来始终如一地传递一致的信息。

大多数企业可能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即使消息已经通过不同的渠道在不同的时间传达下去了,但员工好像根本就没有得到这些信息。这充分证明了在充满焦虑的环境中,人们的信息接收是有选择性的。这要求管理团队与企业高层和公共关系部门合作,有耐心地去传递信息以缓解员工的心理压力。

企业文化是旗手文化,可以说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所谓兵随将转,身随头动,从“头”做起道出了领导在企业中的角色和责任。仅仅将企业文化变革的事宜交给一个部门如人力资源部门,而领导不过问,是注定要失败的。

在华为的企业文化建设中,领导的行为确实带动了整个企业文化的构建。在华为创业初期,工作紧张而繁忙,许多人吃在公司、睡在公司,几乎每个华为人都有一张床垫。公司内广为流传的一个故事是:当时的西城工厂还在装修,一家外协厂来送货,正值中午休息,送货的业务员就地找了张泡沫板在地上睡了一觉。醒来后发现身边多躺了一个人,打完招呼一看,原来是华为的任正非总裁。任总的这种身体力行,让华为真正形成了一种拼搏、奋发的文化氛围。

领导一定要在整个变革过程中负起全责。他们的行为是员工的表率,领导们之间不仅要首先突破落后思想的束缚,明确认识,采取一致的行动,而且要给予有关人员(内部实施人员和外部咨询伙伴)强有力的支持,坚持在整个过程中负起全责,积极参与并推动企业文化的变革。

企业文化的力量只有在回顾的时候才会被更深地意识到,而此时,企业文化往往是作为失败的借口被摆上台面。企业文化不应该被如此理解,而是应该被人们重视起来,应该利用它的特性帮助企业构建新的竞争优势。正如企业文化理论的兴起来源于美国商界解释日本竞争优势的尝试,最后人们认定企业文化是这些日本企业取胜的秘密武器一样,企业也可以通过文化重塑来获取市场地位。

打造的企业文化简短篇十

在当今,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潮流。这一潮流的涌现,蕴含着两个方面的客观必然性;一方面,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势所必然。

根据集团公司在再造新企业进程中已经发生并将要发生的投资、经营、管理等崭新变化,基于企业当前“做强做大”和未来永续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在集团员工集体智慧和专家研究的深厚基础上,应适时推出打造企业文化的新战略。

我们认为,如同一个社会只有在和谐状态中才能顺利进步,一个企业也必须在和谐状态中才能持续发展。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入以完善为主题的新阶段,在当代世界企业汇入以“竞争中合作”为特征的新潮流,追求并实现企业内部和谐状态,就必然地成为我们企业重要的核心理念。我们只能以诚信为企业安身立命之本,以开放兼容的胸怀汲取各方资源,构建企业内外部和谐关系,从而达到所有利益相关主体共创共赢的目标。

因此,我们在重塑汾西企业文化时,既要继承以前企业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但更多的是面向现实与未来的创新内容。比如:我们可以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核心价值观,如:“合作,向上,爱心,进步”,如翟红董事长、党委书记倡导的“热爱汾西、建设家园”理念等。这里的含义在于合作是当代开放社会经济环境下成就任何事业的基础,是现代企业必须具备的核心理念和企业精神。在多元化格局下,集团及其各成员企业需要确立“合作、向上”的核心价值观,由此不断增强集团的凝聚力,不断提升集团的和谐度。

同样,“爱心”是人们工作生活的心灵起点和内在动力,是一种高尚、美好、善良、和谐的精神追求与精神境界。“进步”正是体现了员工的共同愿望,体现了现代企业员工自尊自强、自觉自省、自我激励与自我约束的诉求和情怀。

这一核心价值观表现出求真务实的精神,而不求形式主义的“大而空”口号,也不存在虚无飘渺的浮躁性幻想。再比如,我们在经营理念上,可以秉承晋商文化的精髓,创新发展提炼出具有时代特点的新理念。理念的内容要突出“诚信为本,开放兼容,和谐发展,共创共赢”;其中心在于“和谐”,是对汾西半个世纪凝结而成的特色精神,管理理念的超越与升华。在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品牌发展战略和价值驱动战略过程中,凸显开放和谐为主题的较为完整的全新企业文化体系。

新的企业文化的提出,在得到企业各方利益相关者和广大员工的认同的基础上,可以强有力地激发汾西人在再造新企业进程中焕发出更大的创业热情与创新精神,有效地增强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增添生机和活力并健康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企业文化的引导下,一定能够使我们企业不断走向辉煌。

员工是一个企业的主体,企业与员工关系也是企业各种关系的热点之一。没有员工,企业就无法让资本增值,员工是企业的动力。反之,企业也为员工提供了就业和发展机会,为他们提供生活资料,员工要感恩企业。这也涉及一个“和谐”的概念,要努力让双方达到一个平衡点,要始终关心员工的利益,帮助员工舒心工作,给员工培训机会,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要让员工觉得自己与企业并不是一个被雇用关系,要有“企业的`事是自家的事”的概念。让员工在企业成长,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和谐了,员工才能爱企如家,才能主动热情的把工作做好。

“和谐企业”概念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和谐”关系是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企业要生存并得到发展,加强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关系的融洽至关重要。企业健康成长与企业团队的健康成长密不可分,团队的效益就是企业的效益。一个企业要可持续发展,除了做好企业远景规划,把眼光放远外,处理好领导者与员工的关系可以保持和增强团队战斗力;各级管理者要抱着对员工负责的心态来解决问题,要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克服浮躁心理,做好对员工思想的疏导工作,要多向员工提供培训机会,支持员工自身发展。

企业成功归根结底是社会给予的,只有对社会抱有感恩之心的企业才能真正得到社会尊重,才能融入社会。只有理解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才能懂得回报社会是企业的责任;企业是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而盈利的,盈利只是手段,不是最终目的。

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对资源的浪费最终是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应的,小煤窑乱采滥挖造成煤炭资源回收率很底,事故频发就是最明显的例子,由于不重视环境保护引发的自然灾害更是屡见不鲜。企业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代价,要努力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不能破坏自然环境。因为破坏自然环境,就是毁坏人类自己的明天,也是断绝企业生存、发展的希望。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说,和谐是上下关系,周边关系的平衡发展。在这方面企业追求的是生产的产品客户满意、创造的生产价值有利于股东,有利于员工,有利用社会,也有利于与企业有合作关系的上游、下游企业。竞争对手不一定就是敌人,要与对手进行良性合作,与产业链上游、下游及周边企业加强沟通,在竞争与合作中共同发展和进步,争取双赢、多赢、共赢。

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在加快经济改革,尤其是投资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以及制定社会公共政策方面起着关键主导作用。在沟通和谐企业过程中,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担当着重要责任。主动处理好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对企业所在地的环境负责,为当地的居民生存环境负责,依法纳税,与政府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取得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也是构建和谐企业、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样是企业为保证自身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的内在要求。

总之,塑造企业文化要坚持不断创新。员工把企业文化与自身融为一体,从自己身上就能体现出企业文化,员工需要像完善自身一样去完善企业文化,这些都仅仅完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初始进程。创新企业文化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二步进程。由于企业是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企业不能固守一种固定文化表现形式,它既要保持其文化的本质不变,又要不断创新它的表现形式,增添新的文化内容,这是企业文化获得巩固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打造的企业文化简短篇十一

一、我国券商目前面临的现状与困境。

与核心竞争优势和国外证券经营机构相比,我国券商尽管从纵向上发展很快,然而与国外投资银行相比在许多指标上则相差悬殊,不可同日而语。当前我国券商面临的现状与困境主要体现在:

(一)规模实力不足,运作不太规范。

我国券商数量虽然众多,但普通规模偏小,资产质量低下,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较差。目前,我国券商资本金规模最大的是银行证券,其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45亿元,这在国内券商中已称得上是“航空母舰”,但与国外著名投资银行的几千亿美元注册资本相比,仍是“一叶扁舟”。资本力量对比的悬殊,必将导致国内券商在抗风险能力和对市场的影响程度方面处于劣势。据统计,截止年底,全国证券公司总数达到101家,但其中只有3家公司的注册资本金达到或超过30亿元人民币,规模最大的券商中国银河证券的注册资本金也只有45亿元人民币。20末,华夏证券总资产320亿元人民币,国泰君安证券总资产371亿元人民币,而美林证券年平均总资产为3540亿美元,摩根斯坦利2000年11月末总资产为4267亿美元。另一方面是我国券商的运作欠规范,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以及行业内竞争的无序性,使得很多券商在经营上为求利润不择手段,甚至违规操作,和中有多家券商被查出在股票承销发行过程中造假、挪用客户保证金、向客户非法融资等违规行为,极大地扰乱了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

(二)经营理念陈旧,盈利模式落后。

1.从各券商目前开展的业务情况来看,其业务主要高度集中在经纪、承销和自营这3个领域。由于这些业务的高度趋同性,使得券商们不惜成本、不择手段地争夺市场份额,这种低水平的、无序的恶性竞争,无疑使券商盲目采取佣金折让、片面追加投资、单纯扩大经营规模等措施,加大了券商的经营成本。据统计,近年来券商的经营成本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少券商今年的成本较上年同期上升了20%左右。

2.从各券商的利润来源上看,券商们的盈利模式几乎一致。纪纪业务利润占60~70%,自营及其他业务利润占30~40%,这种粗放式经营方式和完全依赖市场的靠天吃饭盈利模式,已将绝大多数券商的生存之路维系在股市的系统风险之上,一旦行情转坏,券商们的整体经营状况立刻面临打击,却没有任何回旋余地。而从国外来看,美林2000年经纪业务收入仅占其总收入的26%,高盛和摩根斯坦利仅为14%(根据3公司2000年年报数据计算),而我国大部分券商这一比例达到60%以上,由此造成我国券商过分依赖外部环境和市场行情,导致抵御风险的能力脆弱。

(三)业务创新不够,制度保障缺乏。

1.从前已述及的券商业务种类单一,其主要业务是经纪业务来看,由于国家今年明文规定券商佣金的最高标准而不限下限以后,券商之间激烈的竞争使得降低佣金吸引客户成为主要手段,故佣金收入已大不如前,从目前得到的各种信息来看,今年已有三分之二的券商亏损,这种大面积的亏损对券商的影响和打击是十分巨大的。

2.从券商的投行业务来看,股票承销业务竞争已呈白热化,而收益下降,垫资已成“黑洞”。据不完全统计,一些配股股票的获配率很低甚至只有10~20%,迫使券商在收益下滑的状态下,不得不掏出巨资,“吃”进大量的余股,被迫成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造成巨大的资金压力。以“南方证券”为首的承销团己为此垫付资金达8.5亿元。而承揽了多家发行项目的西南证券,几个月就“套牢”了4亿多元,占其注册资本金的40%。与此同时,投行业务的“贫富不均”现象也在加剧。从去年以来,券商的投行业务日趋集中,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几家大券商的手中。据统计,排名在前四位的券商,其投行业务约占全部新股发行承销业务的半壁江山,而同期具有主承销商资格的券商有近三分之一“颗粒无收”,一笔承销业务也未做成。

3.从券商的自营业务来看,由于已处于相对规范阶段,规模控制得当,透明度较高,又因这部分利润仅占国内券商利润的10~20%,相对来说无足轻重。

4.从券商的资产委托业务来看,潜亏将成“明亏”,其账面亏损大多在20%~30%之间。另据悉,目前已有券商的账面处于负债状态,证券公司破产也已经成为现实。由于其他业务发展受限,一些券商均将资产委托管理业务作为业务创新的重点,但由于该项业务是在市场规范欠缺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激烈的竞争中,券商不得不承诺保底收益,由此使得资产管理大多成了变相的自营,反而加剧了券商对股市涨跌的依赖。在今年股市行情低迷的市场状况下,非但没有成为盈利的来源,反而造成了一些券商的巨额账面亏损。

(四)经营陷入困境,短期摆脱艰难。

由于受市场行情低迷、交投清淡的影响,我国券商今年的利润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有人预计绝大多数的证券公司将会出现程度不等的亏损。尽管一些券商开始注重修炼“内功”,调整其业务发展方向并开始采取裁员增资等措施,但要在短期内从根本上摆脱困境,一时还难以实现。据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预测,加入wto后5年以内我国将会有三分之二的证券公司关门倒闭。

二、我国券商进行战略性调整和寻求核心竞争优势的基本途径。

中国的证券市场尽管只有的发展历史,但是其发展极为迅速,是继日本和香港股市之后的亚洲第三大市场,现有上市公司1200多家,沪深两地投资者开户数达6500万个,市值占gdp的比重达45%左右,从任何一个指标看,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都是令人振奋的。但是,我国证券市场仍未摆脱一些新兴市场的特点,尤其是加入wto以后,我国券商更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内外竞争压力。有人认为我国券商的核心竞争优势应包括以下3个方面:一是市场开拓能力;二是风险管理能力;三是业务创新能力。我们认为,只有从根本上转变经营管理体制,从体制上寻求突破,再加上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协同配合,并紧跟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一定能打造出更多的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中国券商。

(一)组建中外合资证券公司。

目前一些证券公司已经开始为迎接市场转型带来的挑战,利用我国加入wto后5年的缓冲期调整其战略发展目标,寻求新的核心竞争优势。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较多,高素质的证券专业队伍和高质量的证券公司的运作成本很高,而人才优势和资本优势在目前低水平的证券市场恶性循环中无从体现,在某种程度上一家注册资本金30亿元的券商,与一家资本金10亿元的券商没有明显的差别,券商在考虑转轨的同时,这个市场能给予他们多大的空间值得考虑。为此,我国券商应明确发展战略,积极调整业务方向,尽快组建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在加入wto以后,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做到“与狼共舞”,与国外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共谋发展,而组建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就是我国券商积极寻求外援合作,利用对方在经营管理、资本实力、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而重新进行整合的重要契机,即使外方由于其多方面的考虑在目前不可能把资金调度过来,我们也可以在其他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合作,在合作中学习和提高。207月1日,中国证监会下发并实施《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及《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我们认为,在合作中应当把握一些基本原则:第一,选择合适的合营对。

象。从外资券商的国际影响或与我国券商联系的密切程度来看,国内券商选择合作的外资券商大致分为3类,即欧美券商、日本券商和港台券商,国内券商应根据自身情况和业务发展需要,根据优势互补的原则,寻找实力对等和文化相近的合作伙伴。第二,采取适当的合营方式。根据不同的情况可采取新设方式、收购方式及参股方式等。第三,解决好控制权问题。第四,高度重视文化磨合。跨文化管理直接关系到合资企业经营的成败与得失,合资证券公司首先要识别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继而通过文化间的交流培训,建立一套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企业文化。

(二)允许券商通过增资扩股来壮大实力,同时创造一个券商相互兼并重组的环境。

3月,中国证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公司监管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规定开始受理证券公司增资扩股申请。5月24日,经证监会批复同意,湘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从1亿元人民币增加到10亿元人民币,成为第一家增资的证券公司。其后,又有多家证券公司被批准增资扩股。20以来,共有10余家证券公司获准增资扩股,其中更名为天同证券的山东证券注册资金由5.08亿元扩充至18亿元,海通证券也由10亿元增至33.6亿元。目前,还有多家证券公司正在申请增资扩股。增资扩股已使一些券商的地位和竞争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一些地方性、经纪类的小券商变成了全国性、综合类券商;行业格局也发生了变化,一些资产质量较好、管理规范的券商在增资扩股中脱颖而出,而另一些因管理不善、负债经营的券商逐步退市;在中国加入wto和开放国内资本市场的背景下,特别是国内券商的行业垄断地位在不断削弱的情况下,增资扩股、行业并购已成券商的当务之急。最值得称道的是198月8日两大证券公司――国泰证券与君安证券,以合并方式整合组建成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证券公司――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达37亿多元。此后许多证券公司都进行了大手笔的并购重组,如西南证券、广发证券、银河证券、南方证券等,在今后的几年内,券商间的兼并重组和“洋券商”对国内券商的购并将会此起彼伏、愈演愈烈。

(三)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培训,大力开展新兴业务。

人才资源是证券公司发展的灵魂和源泉。在华尔街随处可见的是精英中的精英,一个优秀的投资银行家本身就是一笔巨额财富。由于国内券商缺乏投资银行专业人才,这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根源。故加强对证券从业人员的培训,造就一批高级专业人才,已成为我国券商长远发展之根本。同时,我国券商还应注重开展兼并收购业务、投资理财业务以及资产管理业务、投资咨询等投资银行业务,改变目前我国券商传统的单一盈利模式。同时,加强对证券市场现有金融产品的研究和业务创新,逐步研究和开发股票期货、组合投资和境外投资、融资,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的设计等,使其业务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实实在在。

(四)走证券控股集团的道路,打造我国自己的投资银行“航母”

1.证券控股集团是国际投资银行提高竞争力的成功经验。

美国曾根据《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拆散了一些较大的金融财团,如摩根集团。到了20世纪末,随着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市场内部的激烈竞争,以及他们彼此均有跨越警戒线向对方市场渗透的需求,于是美国于年11月4日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法案》,重新确认混业经营的法律地位,美林、摩根斯坦利等才能组建以证券控股为特色的金融控股集团公司,通过兼并重组,重振雄威。美林、摩根斯坦利等公司的成功运作向我们展示了证券公司做大做强的发展方向――证券控股集团公司。

2.证券控股集团是我国券商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外部环境的形势所迫。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为建立证券控股集团提供了必要条件,历史上也曾因重组而产生过大的券商。如1995年末初,以深圳长城证券公司与海南江通证券公司的合并为开端,上海申银证券公司与上海万国证券公司的合并为标志,拉开了我国证券经营机构在分业经营制度下的撤并、重组的序幕。这些经过重组的证券公司在组织与管理模式上都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仍旧是公司制管理模式下的证券公司。在加入wto之后,人们看到混业经营已是必然趋势,迅速做大做强也是必然要求。我国证券公司在同质化竞争中认识到在资本规模和业务领域不断扩张的同时,原有的公司化管理模式已经落伍,在业务分拆、发行上市、兼并重组、强强联合以及与境外投资银行合作等新的发展机遇下,要尽快构建一种新型的组织与管理模式,即证券控股集团公司,以适应新形势条件下专业化、个性化、大型化和国际化的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1]龚浩成,戴国强.2000年中国金融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4.

[2]马庆泉.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

打造的企业文化简短篇十二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以加强企业管理,强化企业凝聚力、企业理念、企业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对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企业车间,作为一个企业的基层单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建设特色企业文化,提升核心竞争力。现在,围绕我车间倡导“团结奋进向上”精神,致力于打造特色企业文化,提出自己的一管之见:

在全车间倡导“团结、奋进、向上”精神,从车间领导到班组长再到普通员工,大家都发扬这样的精神,具有博大的情怀,树立团队的意识,无疑将具有这样几个意义和作用。

三是有利于全员政治业务素质的提高,处于这样一个健康发展的集体,大家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一起成长。

重团结,车间党政干部首先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带头加强团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水平。应时时处处以党的事之重,以工作大局为重,应有宽广的胸怀,能够包容员工,特别是毛病与缺点明显的员工,充分调动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重奋进,就是教育全体员工具有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要看到自己所在车间与兄弟车间的差距,看到自己与周围同事的差距,不沾沾自喜,不夜郎自大。群策群力,根据上级公司的发展战略,订出车间发展的3到5年规划,按照目标百折不挠奋斗。员工个人,也要找出自己差距,订出个人工作。

学习计划。

与时俱进百舸争流。

重上进,牢固树立荣誉意识和风险意识,作为企业车间要注重生产质量和工作效率,车间通过生产考核,车间考核每个班组的政治业务上进状态,班组考核每个员工的政治业务上进状态,通过举办各种形式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企业文化演讲等,千方百计提高工作质量,想方设法提高工作效率,抓好安全生产,实现科学发展。

当然,企业文化建设也不是一蹴而就,它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迈出坚实的步伐。必须形式与内容并重,抓好推广和落实。

同时,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全员参与,密切配合,确保该项工作的实际效果。

这样,通过多种渠道的企业文化建设,员工之间的关系更融洽,对企业车间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更强,车间的各项生产才能步入了跨越式的发展轨道。

打造的企业文化简短篇十三

企业文化是一家企业特有的行为和理念,正是企业内普遍的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构成了企业文化。

笔者通过我所能接触到的文献研究部分世界五百强企业和国内有影响力的民营企业的案例发现,好的企业文化描述更加积极正面,强调责任感,而且会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不断地优化完善。

它们在文化建设上都具有五项特质:

例如强生医疗的愿景是成为医疗行业的领导者和最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为此,该公司的信条把客户和员工的利益置于股东之上,的经济危机迫使很多公司削减开支,甚至裁员,但强生医疗中国公司经过高层领导的多番讨论后,依然决定按计划给员工加薪和发放年终奖,并且保持原先制定的员工培训发展预算。这项举措让员工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公司对员工的关爱,这样的企业文化对愿景形成了有力的支撑。

2、高层领导身体力行。

只有高层领导真正扮演着“企业文化大使”的角色,奠定企业文化,笃信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文化,并且根据企业文化的要求进行决策。才能让企业文化落地生根,笔者曾服务过一家采购代理企业,为了保证所有高层的言行与企业价值主张相一致,公司每周都要召开经理层会议,重温公司信条,审查彼此行为。

3、用管理体系落实文化。

将文化纳入其管理计划,以支持企业文化在组织内的有机发展,

例如地产公司万科在其价值观中明确指出:人才是万科的资本,热忱投入,出色完成本职工作的人是公司最宝贵的资源。为了打造尊重人才的企业文化,万科秉承双赢的人才管理理念,尊重每一位员工的个性,个人意愿和选择的权利,为内部人才流动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制度。这项制度规定,只要员工具有高绩效,而且他理想中的部门愿意接受,他就可以获得在另一个部门的工作机会,任何人无权阻挠。

4、中层管理者支持文化落地。

中层管理者作为企业内部承上启下的关键,在文化落地的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麦当劳中国,以人为本是公司七项核心价值观的第二项,它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坚持投入时间和精力发展员工。调研揭示,该公司82%的员工认为他们可以从经理那里获得必要的帮助以取得工作上的成功,75%的员工认为经理不遗余力的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显然,这里的中层管理者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组织的价值观。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才能势如破竹,不可阻挡。

5、定期检验与持续改进。

还以强生医疗为例,该公司每两年会开展信条调研,旨在了解公司的信条的履行情况以及员工的反馈,这让员工感到自己时刻和企业使命与目标相联系,任何人的言行都必须以信条为出发点。因此员工都十分清楚组织的目标和使命,也愿意支持组织达成目标和使命。通过长期的文化建设和检验,强生医疗的员工对公司目标和宗旨的理解率和支持率高达97%,远远高于其它对手和企业。

通过上述措施,企业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企业文化理念导入每个员工的日常行为,使得企业文化真正的深入人心,并生根发芽,有力的促进了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chad-@。

打造的企业文化简短篇十四

就是在每天的上班前和下班前用若干时间宣讲公司的价值观念。总结会是月度、季度、年度部门和全公司的例会,这些会议应该固定下来,成为公司的制度及公司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思想小结就是定期让员工按照企业文化的内容对照自己的行为,自我评判是否做到了企业要求,又如何改进。

把企业文化的核心观念写成标语,张贴于企业显要位置。

给员工树立了一种形象化的行为标准和观念标志,通过典型员工可形象具体地明白“何为工作积极”、“何为工作主动”、“何为敬业精神”、“何为成本观念”、“何为效率高”,从而提升员工的行为。上述的这些行为都是很难量化描述的,只有具体形象才可使员工充分理解。

网站上进行及时的.方针、思想、文化宣传,企业网站建设专家米粒文化ceo指出,寻找专业的跟企业文化相关的网站建设公司进行,更符合、更贴近公司的企业文化。

引入外部的权威进行宣讲是一种建设企业文化的好方法。

外出参观学习也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好方法,这无疑向广大员工暗示:企业管理当局对员工所提出的要求是有道理的,因为别人已经做到这一点,而我们没有做到这些是因为我们努力不够,我们应该改进工作向别人学习。

有关企业的故事在企业内部流传,会起到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陈列一切与企业发展相关的物品。

文体活动指唱歌、跳舞、体育比赛、国庆晚会,元旦晚会等,在这些活动中可以把企业文化的价值观贯穿进行。

引进新的员工,必然会带来些新的文化,新文化与旧文化融合就形成另一种新文化。

互评活动是员工对照企业文化要求当众评价同事工作状态,也当众评价自己做的如何,并由同事评价自己做得如何,通过互评运动,摆明矛盾,消除分歧,改正缺点,发扬优点,明辨是非,以达到工作状态的优化。

在企业文化形成的过程当中,领导人的榜样作用有很大的影响。

企业报刊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企业报刊更是向企业内部及外部所有与企业相关的公众和顾客宣传企业的窗口。

打造的企业文化简短篇十五

对中国的近现代史越多一些了解,我对前辈就越多一份崇敬之心:他们不仅在炮火纷飞的年月怀着共产主义信仰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他们更在经历了多次政治运动、经历了十年内乱,经历了精神的炼狱和灵魂的拷问后,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看看今天的中国、日新月异、生机勃勃,再回眸一下二十世纪前半叶的中国,贫穷落后、民不聊生,是什么让中国共产党带领一个苦难深重的民族走出那段屈辱不堪的历史、踏上了民主自强的道路?是信念,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信念,是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读了这两本书,你会更加地感到中国能有今天这样繁荣发展、开放民主的局面是多么地来之不易!

我们庆幸生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感谢前辈们舍生取义为我们铺就了康庄大道,我们更应当加倍珍惜当今这样一个和平、稳定、发展的大好时期,全力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纵览全球成功企业,其共同之处有一点即是这些企业都有其独特的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体现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企业的难以复制的灵魂。企业文化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它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中渗透并体现在每一名员工身上的.共同的价值观。

xxxx已经成立了六年多了,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我们的企业文化是什么?这是一个需要我们全体员工去思考的一个问题。诚然,现代企业要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但是,绝不能一味崇洋而抛弃了我们民族特有的文化传承和精髓。毛主席曾经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我们的党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提倡的革命和拚命精神,大公无私和自我牺牲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今天看来并没有过时,在公司的发展中同样需要大力提倡。当业务拓展遇到阻力、面对强大竞争对手时,我们是否应该拿出压倒一切困难、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当整个市场遭遇寒流低谷公司业务一蹶不振时,我们是否应该拿出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苦练内功做好迎接市场机遇的准备?当工作需要我们全力以赴去开拓投入的时候,我们是否需要一些自我牺牲和拼命精神?当个人利益部门利益与公司的发展需要相冲突的时候,我们是否需要一些大公无私以大局为重的精神?如果没有对民族、对国家、对社会的强烈的责任感,没有一点不计得失大局为重的境界和精神,要建设一个具有竞争力和创造力的优秀企业无意于空中楼阁在风中摇曳,是很难经受各种考验,长期生存和发展下去的。

综上所述,信仰是我们做人和做事的基石,原则,和动力。在公司企业文化的建设中,我们应当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粹和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经验和理论,兼采西方成熟的经营管理理念,中西合璧、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提炼并打造xx特有的企业文化,推动公司稳健持续的发展,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打造特色企业文化证券行业演讲》来源于本网会员分享,欢迎阅读打造特色企业文化证券行业演讲。

打造的企业文化简短篇十六

要打造一个强大的企业文化,我们应该做到这样几点:

2)对企业文化的建设要有系统的规划,要融入到企业的战略管理和日常运营管理中去;

7)把“让用户满意”量化,作为每个部门以及每个人考核指标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如果一个人“让用户满意”的考核不合格,那这个人就是不合格,不管他销售业绩做得有多好。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漫长任务,需要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

9.广州如何打造“一带一路”上的枢纽型网络城市。

打造的企业文化简短篇十七

1、塑造出戴尔公司文化的一以贯之的要素,许多都是在初期形成的。在发展初期,公司还在风险颇高的阶段,所以戴尔会甄选具有高度冒险性格而又变通能力强的人。戴尔在财务、制造、信息技术等方面,当然会延聘专业人士负责,如果聘用了好的人员,他们在有所作为后,会带进更多的优秀的人才。

戴尔从一开始就以非常务实的方式动作。戴尔常问:“完成这件事情最有效率的方式是什么?”如此一来,戴尔杜绝了所有产生官僚体制的可能性,这种作法出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把产品卖给大企业与卖给一般消费者,是截然不同的事。所以戴尔聘用了曾经对大企业进行销售的销售人员,其他的销售人员则专门负责销售给联邦政府、州政府、教育机构、小公司或一般消费者。

这一切都源自于“消除中间人”的基本设想。

2、在一次电脑展中,戴尔领悟到产品功能和上市时间的重要性。戴尔自己都还没搞清楚,就已成为众人的焦点,这全是因为戴尔做出创新的机器,一举在竞争中拔得头筹。戴尔从原本可能会被放在《pc周刊》不起眼的第87页,一跃成为封面故事的主角。

3、库存流通不仅是致胜的策略,更是必要措施,它有助于抵抗原料的快速贬值,而且现金需求较少,风险较低。

4、不管在哪一个产业,都应该及早找出潜在的问题,然后尽快修正;另外,在发展的过程中尽早让顾客参与,他们会是你们最棒的意见小组。不但要尽早倾听他们的意见,而且要仔细听。

5、和竞争对手比较起来,5%的获利其实偏低。但他们的成长率不及戴尔。戴尔觉得,在发展过程的那个阶段,戴尔比较需要的是一个成长策略,而非一个扩大利润的策略。

6、一旦现金善重新上轨道之后,便可以赚进利润,重新加速成长的脚步。因此,戴尔公司新的营运顺序不再是“成长,成长,再成长”,取而代之的是“资金流通,获利性,成长”,依次发展。

一旦建立起明确的制度与评量方式,就能够一眼看出哪一个项目营运不佳,进而视情况需要来改变策略。

要推动利润和亏损的管理。要求每个营业单位都提出详细的损益表后,戴尔才明白,事实和数据在管理复杂业务方面具有非凡的价值。壮大成熟的戴尔公司,成为一家非常重视数据和损益表的公司,而数据和损益表,可说是戴尔进行所有事情的核心。

7、能从错误中重振旗鼓,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就是沟通。

8、事情平顺时,没有人会思考:是什么方式让戴尔成功的?为什么会成功?而想要整理出成功事件的因果关系,比分析出失败的原因来得困难。但戴尔必须做到,才能跻身全球获利最高的公司之列。

9、戴尔以损益表为前提,与拜恩合作,对公司的营业结构做一番细分;依照这项分析,发展出一套评定的公式,判断业务项目的表现,并且加以比较,确认发展潜能,锁定可获利的重点,使之加速成长。一待确定了哪些部分表现不佳,便会在得到足够信息之后,判断该如何改进;如果确定无法改善,便评估是否要降低亏损,予以裁除。

如同其他许多公司一样,戴尔依照功能来组织公司,分成产品发展、融资、市场行销与产品制造等功能。但戴尔这个功能性的组织,其成长已经远超过先前自设的功能范围,而各项功能已经自行其事了。随着戴尔的长大,渐渐难以一个整合的团队方式来运作,不但没办法以一致的步伐前进,各功能性的部门反倒像战国诸侯般四分五裂了。

任何一家公司若想要成功,关键在于最高层人员是否能分享权力;高层人员必须把重点放在整个组织的发展,而非个人的权力扩张。

10、规模大、成长快的公司,很显然不能采用传统的功能性结构来分工,也不能完全采取分散型的管理模式。功能性结构往往造成各部门分散运作,责任归属不明;完全分散则又成了共同基金,不再是一家公司了。所以必须既维持功能的优越性,又做到责任分明。为达到上述目标,戴尔创立了一种“双主管”制度。负责财务、人事与法律事项等职务的资深经理,要与负责某地区事务或某产品线的管理人员分担责任。

常有人说,“一军不容二帅”,或“矩阵式管理法行不通”。但事实上,这种双主管制在戴尔公司成效极高。而戴尔成功的关键在于权限虽然重叠,责任却一定分明。经理人员必须一起督促他们所共同管理的员工,也要分摊最后的表现结果,即使在技术上那是属于他人的职责。戴尔经由正式的工作表现来评估经理人的绩效。

这其实是一种制衡的系统,权责共享不但能成就共荣的态度,鼓励合作,还能使得全公司都能分享不同的观点与创意。双主管制为全公司带来极大的能量与热情,戴尔把所有能量化为行动,通过所谓的“细分化”过程来创造成长。

11、戴尔在服务器市场的机会,无异于最初在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时的情形:经由提供低价位的高效能产品,快速建立市场占有率,同时强迫对手也降低他们服务器的价格,打垮他们的利润空间,让他们没有余力补贴其他产品的亏损。

13、人人各司其职,对结果负责,重视事实与数据。

14、戴尔定下规矩,所有人都必须寻找并发展自己的接班人,这是工作的一部分;这不只是在准备移调到新工作时才必须做的事,而是工作绩效中永续的一环。

如何找到确实可以成为明日领导者的人才呢?戴尔公司找的是具备学习者的质疑本质,并且随时愿意学习新事物的人。因为在戴尔成功的要素当中,很重要的一环即是挑战传统智慧,所以戴尔会征求具有开放态度和能提问思考的人;戴尔也希望找到经验与智慧均衡发展的人、在创新的过程中不怕犯错的人,以及视变化为常态并且热中于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和情况,进而提出极具新意的解决办法的人。

戴尔在面试新进人员时,第一件事就是了解他们处理信息的方法。他们能以经济的观点思考吗?他们对成功的定义是什么?如何与人相处?他们真的了解今日社会的商业策略吗?对戴尔的策略又知道多少?然后,戴尔几乎每次都故意大力反对他们的个人意见,原因是戴尔想知道他们是否具有强烈质疑的能力,并且愿意为自己的看法辩护。戴尔公司需要的是对自己能力有足够信心并且坚持自己信念的人,而不是觉得必须一味保持表面和谐、避免冲突的员工。

15、当事业突飞猛进时,许多新的工作会衍生附加责任,而变得过于庞大与复杂,连最有事业心、最辛勤的人都不得不牺牲个人发展,要精疲力竭才处理得完工作。

一个让员工愈来愈难以成功的公司结构,完全没有必要固守。公司的组织结构必须有足够的弹性,让员工得以共同演进,而非反而阻碍他们的发展。

以特定方式划分出不同的事业体、产品组织或功能性组织,让新细分出来的结构更易于管理,更能把重心放在商业契机上。这种做法不但能维持员工的满意程度与成长,也能保持高度的成长率。

在传统的做法里,责任缩减,象征着降职、不认同、失败。在其他公司,也许依据部属人数的多寡,或为公司赚钱的程度来评估一个员工的表现;而在戴尔公司,成功的宣言是:业务成长太快,所以戴尔把你原先负责的部分减一半。有时侯,即使戴尔把团队分为两到三个新的单位,新单位却可能比原本团队在两年前的规模还大两倍。

有一个做法能有效克服员工的忧虑,那就是不但要计划未来的组织结构,也必须与整个组织沟通“未来的状况”。这样做,可以不断增加组织性的调整;而组织性的改变是一点一点进行,不是骤然在某一天就完成的。事实证明,及早沟通,可以收鼓励之效,因为员工可以先从个人的工作机会及事业发展上看到公司成长所带来的实质改变。

工作细分化,完全与传统做法背道而驰,但其逻辑绝对合理:戴尔希望优秀人才能茁壮成长,协助公司继续兴盛。戴尔认为,若欲使员工的新工作有意义,并且更适合员工的专才,这是最好的办法。期待任何一个人变成超,是绝对无法产生附加价值的,反倒会招致失败。

工作细分化也有助于戴尔找出自己的弱点,并因此形成企业的策略。如果戴尔不考虑进行细分,也许根本无法了解公司在财务或行销方面的不足;一旦发现了这些问题,或许便会发现戴尔没有足够人力来执行这些新的责任。就一个制衡系统的功能而言,细分化是一种非常实际的做法。

其实,细分化最大的好处是能为员工创造新的机会。当新的事业创立,组织会出现新的空缺,而这能鼓励员工成长。由于做了细分,戴尔得以确定公司最优秀的人才不会骄纵自满或无聊怠惰,与他们建立一份更长久,而戴尔也希望是更充实的关系。

16、有问题产生的时侯,戴尔不需要进行额外的研究,也不用指派专人去找出议题所在,因为戴尔手边恒常拥有全部信息,可以立即集合相关的人,做出决议,立即执行,过程非常迅速。不容许浪费时间,在一个决议上踌躇不定。尽管戴尔致力于做出正确的选择,但戴尔相信,甘冒错误的风险而抢得先机,总比做出百分之百正确的决定,却比别人晚了两年要好多了。然而,若没有数据,不可能做出最快速最正确的决定。信息是任何竞争优势的关键。不过数据不会从天而降,你必须主动搜集。

17、要深入了解所有事情发生的原因。经由提出问题,可以开户创意的新大门,最终便有助于提升公司竞争力。

戴尔的学习方法,还包括在全公司各部门询问同样的问题,比较其结果的异同。因为大家都在同一个团队之下运作,追求相同的目标,所以可借此让全公司各事业单位分享最好的概念。如果其中一个小组在中型企业市场出奇制胜,创下佳绩,戴尔便会把他们的想法传布给全世界的分公司;而另一个小组可能想出了针对大型律师事务所进行销售的方法,戴尔也会把他们所学到的经验与整个组织分享。

18、当一家公司的所有人员都以同样的方式思考时,是非常危险的现象。你可以鼓励公司员工,以创新的方式来思考公司的业务、所处的产业、顾客等课题。以不同的观点来处理问题、反应或机会,便可以创造出许多新的机会,得到新的理解或学习。而经由对公司营运的所有层上提出疑问,可以不断把改进与创新注入公司文化中。

要怎么教导别人,让他们更具创新能力呢?一个很好的方法是,要求他们以整体的概念来处理问题。戴尔一开始的做法,便是请教顾客:“你真正希望达成这件事情的方式是什么?可以用其他方式代替吗?”戴尔与供应商商量:、能不能换一种做法?“接着,戴尔会试着想出超越原来目标的截然不同的做法。

如果公司的发展史就是以非传统智慧为基础的成功历程,更能激励员工全力以赴。而营造出能敦促员工以老板角度来思考的环境,就能不断发想出新的另类创意,也赋予员工更大的自由,鼓励他们冒险。

20、要鼓励人们更具有创新精神,就必须让他们知道,失败了也没关系。许多公司说自己乐于见到创新的做法,也期待见到创新,但同时也告诉员工:“只要别搞砸就行了。”然而,所谓失败,有各种定义。

戴尔的事业本来就充满了创新与实验,因为戴尔所尝试的许多事是前所未见的事物。戴尔在面临新的挑战时,因为找不到相关的经验,所以无法参照前人做法。戴尔的网址就是最好的例子。当戴尔刚开始通过销售电脑时,必须从头开始建构操作模式,其中包括从公司的不同部门里聚集人员来组成小组,接着以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为中心进行组织。这个问题就是:“如何迅速确实地完成这个任务?”

如果你认为现状“已经够好”,你便会以如同后视镜一般狭窄的视野来进行管理。而以现在的经济环境来看,你未来铁定会摔得粉身碎骨。光为了要保持竞争性,就必须不断质疑目前的所有作为。

21、“自我批判”的态度,已深植戴尔公司的文化中,戴尔随时质疑自己,随时寻找改进事物的方法。戴尔试着由上至下建立起这样的行为模式,聘用具有开放观念的人员,并且把他们培育为领导者。这些人在自己犯错的时侯,必须能够接受他人公开的反对或纠正。这样可以促进公开的辩论,鼓励理性的“能人治理制度”。

戴尔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成就过度自傲。如果戴尔开始觉得自己功成名就,便会把自己推往他人的光芒之下,终将黯然失色。

正面迎接问题,而不否认问题存在,也不找借口搪塞。戴尔试着用这种斩钉截铁的态度去面对所有错误,坦白承认:“戴尔遇到问题了,必须进行修正。”戴尔很清楚,如果自己不这么做,别人会。

戴尔的口头禅之一是:“不要粉饰太平。”这话意思是说:“不要试图把不好的事情加以美化。”事情迟早会出现,所以最好直接面对。

22、戴尔公司不允许信息缓慢到达。由于戴尔处在分秒必争的行业里,因此必须通过会议、电子邮件和公司内部网络,进行及时的“讨论”。早上发生的事情,最迟到下午就必须作出反应。戴尔必须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具备最高的竞争性,否则就会失去主意。立即沟通,以及立即解决问题,是绝对必要的。

戴尔在开放的企业文化中,大家可以尽情采取直接的渠道,得到所需的信息,电子邮件穿梭在传统的“等级”路线中的情况,在整个组织中随处可见。如果任何人觉得只因为他是副总裁,就应该只跟其他副总裁讲话,戴尔便会打压这类想法。过度僵化的等级制度会限制信息的沟通,对谁都没有好处。

等级制度不但代表速度慢,也暗喻着信息流通的阻塞;它代表着一层又一层的许可、命令及控制。

信息在成形的最原始阶段,并不是以很明确清楚的完整面貌呈现,所以公司更必须鼓励信息在各阶层自由流通。戴尔如果发现任何异状,便会立刻询问任何一个可能知道事情原由的人。反之亦然,任何员工有问题时,也会知道公司希望他能把问题提出来,通过电子邮件或在会议中提出都可以。

当然,重点不在于规避管理的责任。相反的,直接的连结有助于提供更多知识,以便能以更快的速度,进一步了解在营运实际发生的状况。

23、戴尔公司大部分的员工都拥有公司股权,这是员工认购股权计划、配股奖金还有退休计划的结果。戴尔评估了员工对公司的表现之后,不但以现金奖励,还赠送公司的股票。不过在戴尔公司还有另外一项承诺。要成为公司的老板,你必须以老板的思维来思考。当大家的思考行事都像个老板时,他们所感觉到的个人投资也就会更明显表现在对公司的全心投入。戴尔很惊讶为什么大部分提供股份给员工的公司,没有看出这一项重点。

要让员工以老板的思维思考,你必须提供他所能够接受的度量方式。戴尔公司每个员工的奖励和奖金制度,都与企业的健全息息相关。而戴尔所学到的评估健全度的最好方法,就是“投资资本回报法”。

听到全公司上下热切讨论盈亏或资产负债表,或讨论和思考公司的投资资本回报,而在决策时也会以其为标准,是很有意思的事。

24、一家所有员工都是自律的“老板”的公司,在理论上听起来好像很了不起,但如果目标不够明确,可能会变成一片混乱。这套制度在戴尔公司能行得通,全因为戴尔拥有一贯的策略,以及解释明确的目标:

把学习视为一种必需品,而非奢侈。

研究明确的现象,以求得隐而未现解决方案。

如果失败可以创造学习的机会,就要乐于接受。

不断提问――即使对看起来没问题的事物也提问。

与所有人沟通组织目标。

即使员工实际上尚未拥有股权,也要把所有的员工当成老板。一旦他们真的拥有公司,他们便会开始注意整个大方向的目标。荣誉感一旦能与强烈的个人投资并存,便会产生神奇功效,建立起更大的责任感。

让你的员工拥有知识、能力及权限,可以放手去做他们最在行的事,将其带到“公司属于员工”的最高境地。戴尔发现,这个方式为公司带来的成就,超过其他任何的方法。这是戴尔到目前为止的心得。

25、戴尔公司最著名的一点,就是与顾客的亲密关系。公司初创时,这种“直接连结”让戴尔不但在众多竞争者当中鹤立鸡群,还使得戴尔有效分配资源,以提供最高科技、最新产品与最大价值。

把重点放速度与服务的完整顾客体验,是企业竞争的下一道战线。

这种趋势现在就看得出来了。除了争取顾客和满足顾客之外,你还得次又一次让他们高兴,这才能建立顾客忠诚度和持续公司发展。

戴尔发现,要抓住顾客需求及维持他们满意度的最好方法,是建立一种互惠的对话在关系。你不但能知道哪些事行得通,也能明白为什么行得通。如此一来,那些耗资千万、用才无数的新的创意,便可以在这些顾客中试销,还能通过他们的回馈,来了解整个运作是不是方向正确。

26、针对顾客需求来设计产品或服务方式,不只是找到顾客要什么,也不只是提供合理价格与高性能产品而已。更重要的是,要比顾客自己更早知道他们的需求。

怎么做才能提早知道顾客的需求呢?

想得到答案,你只需要开口问就行了。

27、顾客们最在意的其实是戴尔征询他们意见的诚意。能与制造商有直接的对话,要比被迫向别的商家购物更能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顾客回馈还能帮助你由整个市场的创意中获益。电脑业有成千上万家公司,如果某家公司有任何好的创意,消费者很快就会采用。他们会问:“你们为什么不像某某公司那样做?”这是很好的学习机会。

没有人能独占所有的'好创意,因此,学习与执行创意的速度便是关键。重点不在于你知道多少,而是能以多开放的方式和多快的速度,来学习新创意。与顾客建立直接关系后,除非你对他们的意见充耳不闻,否则你一定可以得到市场上的最佳信息。

28、不过戴尔的做法远超越一般人所认识的电子商务。通过网络,戴尔提供内部发展的种种技术支援工具,顾客要求的任何服务,都可以在特殊的电脑系统中取得信息。

比如说,顾客可以直接与产品制造部门连线,了解他们订货的进度如何。通过“顶级网页”,他们也能和隔夜快递连线,确实知道产品是不是已经寄送出来了。

戴尔在公司的网站上增加一种自戴尔诊断的功能,涵盖了数百种解决问题的模式,以互动方式引导顾客解决常见问题。由于戴尔网络上技术支援的比率渐高,顾客们也逐渐由电话求援转为在网上求助。因此,戴尔的技术人员便可投注在较高价值的工作上。在销售与技术支援这两方面,每五次网上服务可抵一次电话服务,每少通一次电话戴尔平均节省八美元。

关键是在尽可能没有品质落差的前提下,缩减服务顾客需求的时间与资源。这有两条路可行:一是建立电子信息的双向道,另一则是与顾客面对面沟通。

29、你应该了解不同顾客的不同需求,再试着把他们的需求纳入公司的策略。你愈能与他们连结,你的服务与产品就愈能被顾客采用。

在任何情况下戴尔绝不会出售顾客名单。有些公司在出售名单前会先取得顾客同意,戴尔的做法则非常简单:绝不出售。

30、花费时间亲自探访顾客实际营运的地点后所得到的概念,远胜过邀请他们到“你”的业务范围。你可以体会到他们每天在营运上所遭遇的问题和挑战,也能进一步了解他们在服务他们自己的顾客时,你的产品能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制造和产品发展的策略,应该基于顾客意见而调整,这概念对戴尔而言似乎是再清楚不过了;但对这个产业内的其他公司而言,看来并无太大功效。戴尔的顾客常在与戴尔谈话时,告诉戴尔其他竞争的电脑公司的典型反应:“谢谢你们的建议。我们现在没有办法修正,但等到下次我们修正产品时,会试着做到这些。”而这一等,通常就是一二年。相反的,戴尔几乎是立即回应这些建议,并融入戴尔的策略当中。

31、产品和服务变得更有价值。这代表戴尔不再只是他们的个人电脑供应者,戴尔成为顾客的信息工程小组的一部分。

32、理论上,一些很棒的创意,但并不值得去追求,因为顾客不感兴趣。

33、戴尔当然会犯错,也还真犯下不少错。当戴尔犯下任何错误时,至少可以因为戴尔的顾客反应比较迅速,能因快速修正而得到好处。戴尔通常不会让所发现的损失恶化为更大的问题。而戴尔之所以知道要快刀斩乱麻,则仰赖于顾客所给的诸多宝贵建议。

戴尔也会尝试以下的做法:

着眼于整体大局。

以顾客所提供的建议来经营公司。

永远想到结果。

更要扮演顾问的角色。

以学生自居。

34、与较少供应商建立较紧密的关系,是降低成本和更进一步加速产品问市速度的绝佳办法。

戴尔想出“培养亲近关系,必获利”这句话,把投资资本回报(roic)这套衡量标准推用每一零部件和每一供应商。一旦能计算出,向不同供应商购买某零部件能为股东带来的实际回报,就会很明白,工厂距离戴尔较近的供应商,为戴尔带来的roic高于工厂距离较远的厂商。很显然,如果供应商离戴尔比较近,运输成本便较低。但由于零部件价值平均每星期降低0.5到1个百分点,与供应商保持亲近关系,不但代表戴尔可以尽快拿到所需的产品,也可以充分运用零部件成本降低的好处。

戴尔向地区性供应商说明:“戴尔有全球性的业务,也希望你们能成为全球性的供应商,供货给戴尔全世界的工厂。但要做到这样,你们必须能发展出足以服务全球戴尔公司的产能。”

果然有效!有家厂商一开始在爱尔兰和戴尔合作,后来知道戴尔要到马来西亚建立一个制造中心,便在戴尔位于槟榔屿的工厂旁也设立了一个工厂。接着又在戴尔在中国的工厂附近开厂。戴尔最近决定要拓展得克萨斯州的业务项目,这家公司又在当地增加了一个工厂。下一步:巴西。

一旦你与全球性的供应商合作,那么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由于对服务和品质的期待不同所造成的不一致,就会大幅消失。这种简化的过程,减少了内部的迷惑,缩短了生产程序的时间,也为顾客降低成本。

35、为了打造和供应商的强势结盟,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开发专家的才能,加以投资。公司应该想办法为顾客和股东创造最大价值,至于其他部分,就去找杰出的合作对象,由他们来负责。

保持单纯。供应商的数目愈少,代表错误愈少、成本愈低、困惑愈少,而一致性愈高。

维系亲密的友谊,以及更紧密的供应关系。把供应商导入自己的业务体系,是虚拟整合的标志。若能保持与他们在地理上或联络上的紧密关系,会引导出更好的服务、升级的沟通、较低的成本,以及更快的问市速度。

为双方共同的成功做投资。

保持明确而客观的态度。在合作关系中,必须订出公司的品质标准和瑕疵容忍度,明确且举细靡遗,并且贯彻执行。使用具体的衡量标准,以判断供应商在达到标准和自我评量的制衡系统上,表现如何。

这些关系的建立,是公司成功的基本要素;但要如何运用这些关系,使其成为竞争优势的源头,则又是另一桩全新的课题。

36、当了解减少存货的重要性之后,首要之务,便是让供应商摆脱以往只考虑要运送多少存货的观念。要反过来鼓励他们思考,从他们的生产线,经过自己的制造线,再到上市销售,这整个流程的速度该多快。简单地说,焦点必须由“依计划来购买”,改变为“依(实际顾客)订货量来决定存货量”。传统上依供给来决定需求的模式,必须改变为依需求来决定供给量。

关键在于要让供应商取得他需要的正确信息,帮助他们做决定。要做到这点,必须与供应商无私地分享你公司的策略与目标。

“以信息代替存货”

供应商了解你这样做的理由后,他们的工作得以大大简化。

37、由于戴尔的制造量是依顾客需求而定,前置期通常在五天以内。戴尔手边现有的原料只有几天的存货量,有的甚至只有几小时的存量。戴尔与供应商保持经常性的沟通,让他们知道戴尔的存货状况与补货需求,与有些厂商甚至几小时就联络一次,让他们精确知道戴尔的需要。

但戴尔不只是注意提高存货流通的速度而已,戴尔出向价值链的下游发展,帮助供应商提高他们的速率。

确实了解价值从何而来,如何取得,才能正确判断何时是与他人结盟的时机,自己又该在何时投入。

由于戴尔与顾客关系紧密,供应商能获知其他渠道很难取得的信息。

但如果你与供应商成为科技合作伙伴,对他们的设计提供有意义的意见,你们便能建立强而有力的关系。要达成以上目标的做法如下:

不可低估信息的价值。

与决策者直接沟通。

反转供需的模式。

立即思考。

研究开发经费要用得其所。

连上因特网。

38、自从戴尔公司成为电脑产业里认真争取市场占有率的重量级战士之后,很多人都问戴尔,如何处理竞争局面。对此问题,简单的答案是:“当你只拥有个位数的市场占有率,而竞争对象都是大哥级的人物时,你只能尽量做到与众不同,否则就任人宰割。”

39、许多公司都太在意竞争对手的作为,因而受牵制;花太多时间在别人身后努力追赶,却没时间往前看。把全副精力拿来注意竞争对手的作为,只会让自己忽略了自己最大竞争优势的根源,也就是顾客。今日成功的公司――或希望能在明日致胜的公司,是那些最接近顾客需求的公司。

40、要想在任何产业中功无不克,首先必须了解其基本的经济结构,以觅得新的顾客机会、新产品和服务。如果要创业或经营,而把经济状况留到最后才考虑,一定无法发展出不可或缺的顾客和产品策略。戴尔把这些成功要素定义为市场占有率的成长(或说收入)、获利率、资产流动性(或说资金流通)。

了解产业内的利润集中区,也就是竞争对手实际赚钱的范围,这可以开阔视野,看到新的机会。先想出哪一个对手拥有高市场占有率、而且在市场某特定区块获利极高;再想想,如何把对手这项优势当作弱点。通常,在面对猛烈的攻势时,必得大幅降低利润,否则无力招架。

戴尔把这种做法称为“和对手玩柔道。”

1996年9月,戴尔公司以非常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推出一系列的服务器。整个市场为之震惊。这项野心勃勃的行动,重新建立了戴尔在服务器市场的地位,而戴尔现在已是全美第二大的服务器供应商,占有20%的市场。戴尔经由掏空竞争者的利润来源,削弱了他们在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等市场上以具竞争力的价格和戴尔对抗的能力。

事实上,戴尔七年前就曾在台式电脑的市场用过这个策略。

41、其他人以为是缺点的地方,往往是利润所在。

42、对于戴尔公司的许多人员来说,戴尔关于执行方式的领悟,来自于公司草创初期举办的“顾客权益推广会议。”在这些会议中,销售人员成为他们顾客的“权益说客”,而这些顾客经由与公司内不同部门的众多员工分享议题,与戴尔公司产生关连。戴尔在会中当场决定要修正任何可能影响顾客满意度的程序。

43、要考虑现存的所有变数,包括顾客购买行为、科技、现存竞争状况、潜在竞争对手等改变,而最根本的考虑,是能不能以不一样的方式运作。

44、强化自己的竞争极限的方法:

想着顾客,而非顾着竞争。

维持一种健康程度的紧迫感和危机意识。

把对手最大的长处转变为缺点。研究竞争对手的游戏规则,揭示对方最大的长处来利用其弱点。

见机行事,保持快速。

当一个猎人,而不是猎物。

45、戴尔认为库存价值已被信息价值取代,实体资产也已由智慧资产取而代之。任何一家小公司,都可以备有个人电脑,连上网络,因而具备如同大企业一般的营运工具。

46、以下各项战略,在很多方面造就戴尔的成功。若以这些战略为基础,也能为你带来网络经济之中的成功。

期待改变,并且预作计划。

发展因特网。

重定事情的优先顺序。

刻意追求成长。

以虚拟方式整合业务。

打造的企业文化简短篇十八

1、感恩需要心灵的触动,心灵需要情感的滋润。

2、恩人的面孔可以忘,但恩人的恩情要牢记。

3、感恩就像大自然中的水,是永远循环着的。

4、没有翅膀我也能飞翔,那是因为你给了我力量。

5、失去了一颗感恩的心就等于失去了灵魂的本质。

6、感恩,是用清泉来报答一滴水的真心。

7、懂感恩的人,才会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8、情可动天,恩可惊世;懂得真情,学会感恩。

9、世界因爱而精彩,生命因感恩而高贵。

10、革命烈士,宁死不屈,不愧人民英雄。

11、感恩勿须过多的语言,却要细微的行动。

12、用手托起感恩的心,用心体味爱的世界。

13、恩情是人生的加油站,不是苟且偷生的避难所。

14、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是瀑布呢?

15、取水饮水以水饮人,受恩谢恩用恩谢人。

16、心灵如一朵花,需要感恩的雨露来滋养它。

17、大地给我一滴水,我就还它一个春天。

18、春天像种下爱的种子,秋天你将收获爱的果实。

19、我们是幸福拾荒者,把身边的感动细细珍藏。

20、感恩是一种亲情、感情、语言,她能使人进步。

21、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就是感恩。

22、懂得感恩,心存感恩,就会快乐人生。

23、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

24、懂得感恩的心灵,是世界上最美的心灵。

25、只要心情是晴朗的,人生便没有雨天。

26、感恩是甜滋滋的.棒棒糖,让吃的人也甜甜的。

27、感恩,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个过程。

28、感恩是别人的给予,更是给予别人的馈赠。

29、每个人要学会感恩,这样世界才会更加美丽。

30、小草之所以翠绿,那是对阳光的感激。

31、社会用大爱浇灌我,我以微笑报社会。

32、感恩不是你感觉到了什么,而是你做到了什么。

33、我们要做好人,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

34、以感恩为学科,以大爱来奋斗,以行动来证明。

35、懂得感恩的人,才会创下人世间的温馨传奇。

36、感恩不是一句话,而是一种真实的行动。

37、一朵花,需要感激的绿叶陪衬,才会愈加美丽。

38、隐藏在灵魂深处最闪耀的是有一颗感恩的心。

39、感恩之心,人皆有之;感恩之人,世皆敬之。

40、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41、五彩缤纷的生活,需要用感恩来装点。

42、用心去感恩,用心去感谢,用心去谢恩。

43、感恩不是挂在口头上,更需落在行动中。

44、感恩净化我们的心灵,升华我们的灵魂。

45、丝丝恩情,暖我心房,尽我全力,回报社会。

46、天道酬勤,凡事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47、他人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他人,莫记心上。

48、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

49、懂礼,行礼,敬礼,才做到文明美德。

50、感恩从每一粒米开始,感恩从每一道题开始。

51、用一颗感恩的心,温暖每一个人的心。

52、懂得感恩的人,才能真正成就他的人生。

53、要想不被外物所羁绊,那就要学会感恩。

54、用生命名谱写辉煌,用感恩回报社会。

55、生命之美,始于奉献;人性之美,始于感恩。

56、文明之花应当在每一个文明中学生心中绽放。

57、感动在于心,感激在于意,感恩在于行。

58、日行一善,成人之美,时时常怀感恩之心。

59、生命因喜悦而精彩,人性因感恩而完美。

60、让感恩充实你的思想,让行动实践你的感恩。

61、此处相逢天造就,党恩、师恩记心头。

62、退一步海阔天空,回馈一片碧海蓝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打造的企业文化简短篇十九

想象你对你的领导这样说:“当我谈论公司文化的时候,我其实谈论的是,作为一个榜样,你可以发挥多大的影响力。”对ceo言听计从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但根据我们对企业调研的经验,企业领导者们通常更愿意接受挑战。问下面这个问题需要一定的勇气:“你和其他领导者如何做好另一种你更愿意看到的行为的表率?”你必须冲破阻力,坚持下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