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简短(优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5:21:59 页码:11
2023年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简短(优质15篇)
2023-11-12 05:21:59    小编:ZTFB

才华横溢,卓有成效,来一份总结吧!总结的过程中要注意逻辑性和条理性,使文章更具条理和连贯性。下面是一些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简短篇一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难免会面对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为了可以第一时间作出应急响应,时常需要预先制定应急预案。那么问题来了,应急预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传染病预防控制应急处置预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必须高度戒备地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我校积极做好传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以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1、健全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确保认识到位、职责到位、经费到位、检查到位、奖惩到位。根据县教育局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决定成立“防病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职责:统筹组织领导校预防与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工作,制定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工作预案,指导师生开展预防和控制疾病工作,发现病情及时与卫生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病情处理和控制工作。

2、建立“群防群控、盖边沉底”的工作网络,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积极性。

1、把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适时开设健康教育课和讲座。

2、充分利用板报、校报、校园网、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和社会公共卫生的责任感。

3、教育学生做到“四勤”、“四不”、“一报告”。即:勤洗手脸、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不随地吐痰、不喝酒抽烟、不共用毛巾、不要过度紧张和疲劳;发现传染病可疑者立即报告。

4、学校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的特点,适时开展以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卫生宣传教育。利用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形式,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学校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生晨检及定期体检制度;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课堂、公共场所卫生清扫制度;个人卫生清洁制度;食品卫生安全制度;体育活动卫生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1、早发现。坚持晨检制度,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特别是请病假的学生应及时查明病因。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对可疑者应由医生做进一步检查、确认。传染病疫情由医院医生在学生就诊时予以排查,及时发现。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学校以年级、班级为单位,采取相应的排查措施,发现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督促其立即到医院就诊。

2、早隔离。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立即采取隔离措施,确保其他学生不与之接触。根据传染病类型和传染性强弱,必要时对与病人接触的人员进行相应隔离。

3、早报告。校内若发现传染者,学校的负责人在确认疫情的第一时间内报县疾病控制中心和市教育局,并按照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要求做好疫情的登记、分析和整理工作。

4、早治疗。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应根据不同类型传染病,及时将病人送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或在家隔离治疗,同时在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对病人所在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发生大面积疫情时,要对与病人接触的其他人员进行预防性投药,对所在场所定期消毒。

1、学校卫生条件好坏,直接影响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教学用房、宿舍、餐厅要通风良好;食堂建筑、设备及环境要求应符合《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要为学生提供符合标准的饮用水。

2、保证疫情发生时有足够的消毒、防护用品以及应急工作所需的经费。

学校对疫情发生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疫情,确保有人指挥,有人值班,有隔离、消毒、防护、救护等具体措施和物质保证,确保在第一时间内控制疫情的.发展。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若发生传染的疫情,具体的应急措施如下:

(1)立即向县疾病控制中习报告病情(市疾病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科电话:8xxxx57)。

(2)立即组织人员将患病学生送镇卫生院诊治,校负责人在第一时间内向县教育局汇报病情。

(3)通知患病家长到位。密切关注与患病学生有过接触的学生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受感染者马上送医院诊治。

(4)组织人员对教室、宿舍等校内相应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5)根据患病学生的病情,做好患病学生隔离休息工作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求患病学生至完全康复后方可回校上课。

(6)进一步做好学生预防传染病的常识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简短篇二

目前对鼠疫的预防与控制仍然强调贯彻综合性预防措施,特别要强调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控制。外出旅游、田间耕作、野外作业等密切接触自然环境的人员应注意防蚤。可以通过杀虫剂和驱避剂避免跳蚤的叮咬。外出应穿长裤,必要时应穿专用防蚤袜。在肺鼠疫疫区的人应该注意带口罩。发现自毙动物,特别是自毙鼠,应该及时向相关医疗机构报告,不要主动接触自毙动物。主动报告疑似鼠疫病人,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不私自捕猎、剥食疫源动物,如鼠、旱獭等。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

病人如果怀疑自己患上鼠疫,首先要做到不惊慌。应以最快速度通知当地传染病医院或疾控中心。就医时应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应如实、详细向医务人员叙述自己的活动范围、密切接触者等,还应积极配合医务人员进行隔离治疗。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疾病防控体系的逐步完善,我国人间鼠疫只在西北、西南的几个省(自治区)零星发生,且以腺鼠疫为主。较活跃的鼠疫自然疫源地也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各省。虽然动物间鼠疫时有发生,但我国已经建立起成熟的动物鼠疫监测体系,已经有能力及时发现并控制动物鼠疫,进而避免人类的感染。因此,即使身处疫源地的人,只要提高警惕,就完全有可能避免感染鼠疫菌。(供稿:朱晓宇)。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简短篇三

预防传染病应急预案为有效地控制我园各种传染病的蔓延,杜绝各种传染病入园,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儿童,特制定此预案,分工合作,明确职责,规范操作,切实保障每一名教职工和幼儿的生命健康安全,从而确保我园各项保教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

二、处理原则:

坚决贯彻执行“预防为上、分级控制、依法强制,及时处置、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强化“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各种传染病蔓延。

三、组织管理:

组长:郭燕芳一、目的副组长:高艳华马亿杰成员:闫群燕芦芳张欢张晓红史丹王玉凤白会会2、职责分工:

郭燕芳:负责园内传染病防治的全面工作。

高艳华:负责防治工作中物力、人力的落实工作。

芦芳:负责数据资料归纳、上报以及家长沟通工作。

马亿杰:负责传染病防治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工作。

张欢张晓红史丹负责年级组内消毒监督、状况摸底、上报给园领导的工作。

王玉凤:负责信息接收,家校网络沟通工作。

白会会:突发事件内外联络工作。

四、具体处理方法:

1、发生传染病后,管理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向妇幼所、疾控中心报告。

2、保健老师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隔离病人,组织各环节的隔离消毒工作(病儿接触过的物品和所在班级的终末消毒工作)3、对患儿所在班级观察有无发热、皮疹等症状出现,时间为21天(从确诊的最后一例病例算起)。

4、做好外来儿童的摸底排查工作。

5、加强每一天入园儿童的晨检及午检工作,一旦发现有传染病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做好疫情报告。(晨检由保健老师承担,午检由各班老师承担。)6、加强卫生习惯教育,督促幼儿饭前便后洗手,擦手巾改用手纸,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7、加强与缺勤儿童的联系,每一天了解缺勤原因,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8、患儿返园时,应具有医疗机构出具的病愈证明。

9、幼儿园要时刻保证消毒药品的充足、消毒器具的正常。

10、在观察期间加强空气及手的消毒,发病班的活动室每一天在儿童离开后在班级午睡期间,用臭氧消毒器增加一次空气消毒。

五、操作流程:

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隔离、检疫、观察表(见班级台帐)六、控制措施:

1--6岁易感儿童给予传染病疫苗接种,发现传染病人及早隔离治疗,并要求家长领孩子回家隔离,室内加强通风、换气,玩具、生活用具等采用消毒药液浸泡、清洗、暴晒等方法,不让易感儿与患儿接触。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简短篇四

随着春季的来临,传染病也如鱼得水地伴随而来,我们只要了解或掌握传染病的一些预防知识,就可以远离疾病。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传染病的一些相关知识。

一、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性疾病简称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二、传染病的特点。

1.具有传染性。大多数传染病由感染而获得并可能传播给他人。

2.具有流行性这是传染病最突出的特点。人们之所以对传染病“谈虎色变”,主要就是传染病的这个特点。尤其是“烈性”传染病和一些传染性极强的病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损害极大。如霍乱、鼠疫的暴发流行。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艾滋病等。

4.后果严重。感染了传染病,如未能及早治疗,其预后较差,或残或亡或有后遗症。如流脑,若不及早治疗,病死率非常高。流行性腮腺炎可并发睾丸炎,影响男性的生育能力。女性怀孕前三月感染风疹病毒,易致胎儿畸形。

5.及早治疗。早期治疗是治愈传染病的关键,并且与预后的好。

坏直接相关。如狂犬病:当被狗咬伤后,及时注射狂犬疫苗或抗狂犬病血清,可以完全避免患病。若未采取措施,一旦发病,其死亡率为100%。

6.感染后具有免疫性。

三、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染病的发生要具备三个要素:传染源、传播途经、易感人群,缺一不可。

1.传染源是指体内含病原体并可传染其它个体的人或动物。

2.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通过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常见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

经空气飞沫传播:当病人呼吸、谈话特别是咳嗽、打喷嚏时,含有病原体的飞沫可自鼻咽部喷出,漂浮于空气中,被易感者吸入而感染。如麻疹、白喉、流行性感冒等都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经水传播:水源受到病原体污染,未经消毒饮用,即可造成传染病流行。如霍乱、伤寒、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等都可经水传播。有些传染病是通过与疫水接触而传播的,如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等。

经食物传播:所有肠道传染病都可以通过被污染的食物传播。经接触传播:有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传播方式。直接接触是指传染源与易感者直接接触所造成的传染,如接触疫水而感染的`血吸虫病和钩端螺旋体病等均为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是指通过污染的生产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等引起的传播,间接接触传播在肠道传染病中也很多见。

经虫媒传播:这类传染病的病原体主要存在于传染源的血液中,并在体内繁殖,完成其生活周期,通过蚊、蚤、虱、恙虫、蝇等为重要的传播媒介,使病原体进入易感者体内而传播。如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鼠疫等。

经土壤传播:有些肠道寄生虫卵(如蛔虫卵、钩虫卵)必须在土壤中发育至一定阶段成为感染期蚴,经口或皮肤才能引起感染。

垂直传播:是指母体患感染性疾病时病原体可通过胎盘或产道传给胎儿或新生儿。

经血液、血制品传播:是指通过输入含有病原体或被病原体所污染的血液和血制品造成疾病在人与人之间播散的一种方式。如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3.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一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阻止传染病流行,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

四、春季好发的传染病。

春季好发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麻疹、风疹、猩红热等,随后又增加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新病种。消化道传染病也是冬春季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如痢疾、病毒性甲型肝炎和手足口病等。这些传染病亦需要引起大家注意。

五、几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

径传播。其主要特点:冬春季发病多见,常群体性发病,发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伴有头痛、全身关节酸痛、结膜充血、咽痛、咳嗽、皮疹等症状。

1.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和胃肠型感冒。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一周。

2.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多发于冬春季,15岁以下儿童多见,成人亦可发病。潜伏期一般为2—3日,最长的为一周。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多、传播快、流行广,来势凶猛,病死率高,危害性大。因此,在该病流行期间,如果发现有不明原因的发热、头痛、咽喉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3.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婴幼儿多见,成人亦可发病,潜伏期8-12日,以发热、皮疹及两眼发红、流泪、畏光、打喷嚏、咳嗽为主要症状,并以颊黏膜出现麻疹斑为特征。病程中可出现肺炎、喉炎、脑炎等并发症。病人自发病前2日至出疹后5日内均具有传染性,应注意隔离,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传染源为病人。

4.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1-5岁儿童多见,成人亦可发病。表现为低热、畏寒、头痛、流涕、上呼吸道炎症、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发热当天全身可见以四肢为主的分布均匀的淡红色圆形或卵形点状充血性斑丘疹,色淡、细小、蔓延快,24小时可遍布全身,痒感不明显,一般皮疹二至三天开始从上到下陆续消退,退疹后不留痕迹。妊娠初3个月内感染风疹病毒,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畸形。出疹前后5日均有传染性,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传染源为病人。

5.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病毒引起的,多发于冬春季,儿童多见,成人亦可发病,俗称“乍腮”,潜伏期一般为14-19日。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日内迅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疼痛。病人自腮腺肿大前1日至肿消后3日内均具有传染性,应注意隔离,注射疫苗或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传染源为病人。

6.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儿童多见,成人亦可发病。潜伏期一般为1-21日。主要特征是先有轻度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厌食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2日后躯干皮肤出现红色斑疹呈向心性分布,以躯干、胸背、面部、头皮较多,而四肢远端较稀少,手掌和足底更少见或无皮疹。水痘病人自出疹前1-2日至出疹后5日或皮疹全部结痂干燥前均有传染性,应注意隔离。传染源为病人。

六、预防措施。

1、采取宣传单、黑板报、电视讲座等多种形式在校内大力开展各种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宣传教育。

4、教育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洁净的食物,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把好“病从口入关”。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5、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

6、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相关传染病疫苗接种工作。

7、各学校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应立即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同时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治愈后方可返校上课。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简短篇五

1、建立健全信息监测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用心开展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的教育,提高我校全体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

3、加强日常监测,及早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配合预防部门控制疫情,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4、充分运用黑板报、校广播站、宣传栏宣传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1、对不明确的疫情病症及时送县医院诊断分析并及时通知家长。

2、由保健老师做好登记造册汇报建档等工作。

3、在疫情发生期间,减少人群的聚集和流动,不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群众活动的集会文艺汇演等。

4、建立以班级为单位成立信息检测站。班主任是信息监控员和汇报员。

5、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个性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及时告知学生。对寝室教室等公共场所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对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粪便池食堂及饮用水加强消毒和除“四害”工作。

6、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做好隔离观察消毒工作,严控校内人员外出和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7、校园准备相应的预防器材,应急时,发放给各班主任,作好全员的检测工作。

8、对较严重的突发事件,实施对全体师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状况及时上报。

9、及时获取的信息资料,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在校园报栏张贴宣传标语和宣传画,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潜力。

10、实行缺课停课登记制度,严防疫情传入校园。

为提高我园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能力和水平,规范幼儿园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普及防治知识,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减轻直至消除危害,保障全体师幼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制定本预案。

1、根据市、县教体局制订的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应急预案,制订本园的应急预案。成立锦东幼儿园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总指挥:xxx园长(15xxx)。

副总指挥:xxx后勤园长(15xxx)。

xxx业务园长(13xxx)。

成员:xxx幼儿园保教处主任(15xxx)。

xxx幼儿园办公室主任(13xxx)。

xxx幼儿园后勤处主任(15xxx)。

xxx幼儿园工会主任(13xxx)。

xxx幼儿园教科研主任(13xxx)。

各年级组主任、各班班主任。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联系电话:xxx。

联系人:刘睿,幼儿园办公室主任;潘琛,幼儿园后勤主任。

2、总务处当天按照要求配备好相关的物资,温度计、口罩、消毒用品等。

3、强化健康教育工作,向幼儿及教师做好甲型h1n1流感基本常识和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维护校园稳定。教育幼儿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对人打喷嚏,室内勤通风等。通过教育让幼儿了解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控、可治,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避免幼儿园师幼产生不必要的恐慌情绪,普及科学防范知识。通过适当的形式对教师及家长进行宣传,提醒教师及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流感样症状,应尽早带幼儿到医务室或医院就诊治疗,并及时让幼儿园了解掌握情况。

4、建立幼儿因病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晨检制度,及时掌握幼儿的身体状况,发现甲型h1n1流感相似症状的幼儿,及时带领或通知家长带领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切实落实措施减轻幼儿的学习负担,增加幼儿室外活动的时间,鼓励幼儿多到户外进行身体锻炼,注意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提高免疫能力。

6、加大对校园环境的整治力度,保持幼儿园教学和生活场所空气流通、清洁卫生、温度适宜。对幼儿食堂、教室、图书室、实验室等重点场所要定期进行消毒,保证空气流通。大型聚会做到非必须不聚会。

7、如发现疫情,领导小组要及时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教体局报告。

(一)突发事件监测。

1、在幼儿园建立因病缺课监测制度,由年级组设一个报告员对师幼员工中的缺勤者进行逐一登记,查明缺勤原因,在每天上午报卫生室。

2、重视信息的收集。要与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建立联系,收集本地及周围地区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二)甲型h1n1流感疫情报告。

1、发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期间,幼儿园实行24小时值班制,开通疫情监控联系电话,确保信息畅通。

2、严格执行幼儿园甲型h1n1流感疫情报告程序,出现疑似甲型h1n1流感疫情时,幼儿园领导小组必须马上启动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县教体局报告。

3、不得隐瞒、迟报、谎报或者授意向他人隐瞒、迟报、谎报甲型h1n1流感疫情。

幼儿园一旦发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马上启动应急预案,做出应急响应。

1、启动“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幼儿园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系统内的疫情通报。

2、幼儿园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必要时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在校幼儿不得离开幼儿园,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3、幼儿园做好卫生疾控部门落实各项防治措施的准备。

4、发现疑似甲型h1n1流感疫情时,及时与卫生、疾控部门联系,加强对发热病人进行隔离管理。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做好消毒工作。

1、参与隔离病人的医护人员及行政人员和班主任必须戴医用口罩、手套及隔离衣帽等。

2、由医护人员将疑似甲型h1n1流感疫情病人带到留滞观察室进行隔离,并立即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教体局。

3、若发现的疑似甲型h1n1流感疫情病人是幼儿,则将全班幼儿控制在本班教室,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处理。

4、如果在教师办公室中发现疑似甲型h1n1流感疫情病人,则将该教师所在办公室的其余教师控制在本办公室内,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处理。

5、若发现的疑似甲型h1n1流感疫情病人是正在上课的教师,则将该班幼儿控制在本班内,并等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处理。

6、若发现的疑似甲型h1n1流感疫情病人是幼儿园其他工作人员,则将其周围密切接触者进行登记,并安排在留滞观察室,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处理。

全体教职工务必高度重视,抓好流行感冒等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工作,确保我园师生的身体健康。预防传染病的滋生和蔓延。为我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利保障。

1、成立领导小组组长:园长、副组长:副园长。

组员:保健教师、保育组长、各班班主任。

2、部门和各班务必搞好卫生工作。

3、加强体育活动,增强幼儿体质。

5、个人生病必须持“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

6、发现疑似病人必须及时报告同时送医院就诊,对确诊病例必须隔。

1、发生流行性感冒后,管理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向妇幼所、疾控中心报告。

2、保健老师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隔离病人,组织各环节的隔离消毒工作(病儿接触到的物品和所在班级的终末消毒工作)。

3、加强每天入园儿童的晨检及午检工作,一旦发现有流行性感冒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做好疫情报告。(晨检由保健教师承担、午检由各班教师承担。)。

4、加强卫生宣传教育,督促儿童饭前便后洗手,擦手巾改用手纸,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5、在观察期间加强空气及手的消毒。连续三天的紫外线灯消毒,班级内每天加强空气流通。

晨检保健老师每天密切观察保健教师幼儿有无流感症状出现午检各班教师午睡后检查幼儿各班教师有无流感症状出现报告一旦发现幼儿中有流感的疑各班老师,似病人,有关人员应立即告知保健教师和园领导健教师报街道医院、妇幼所消毒、根据消毒隔离制度,做好、保健教师消毒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停止一切集体性活动。观察加强宣传,正确认识,做好防范,确保稳定,对痊愈幼儿必须经保健教师认可后方可进班。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简短篇六

为了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进一步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做好传染病,地方病的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加强学校传染病、常见病、地方病的预防和监控工作,控制各种传染性疾病的蔓延,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使广大师生的健康安全得到足够的保障。

二、目标和任务:

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积极做好近视眼、弱视、沙眼、龋齿、寄生虫、营养不良、贫血、脊柱弯曲、神经衰弱等疾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治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预防、早治疗。

三、方法措施:

1、建立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及教室、宿舍卫生、饮食卫生管理。办好学生膳食,加强营养指导。

2、加强体育锻炼,适合学生的生理承受能力和体质健康状况,坚持晨检制度和每学期体质监测制度。

3、根据部颁课程计划开设健康教育课,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传染病、常见病、地方病的有关知识和预防要领。

4、加强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和监控工作。坚持传染病报告制度,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隔离,及时治疗。

5、加强宣传力度。利用黑板报、橱窗、广播、专栏、壁报,召开家长会发放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传染病的有关预防知识。

6、坚持传染病的报告制度。配合医疗部门定期给学生体检,预防和接种。

四、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校长陈同志任组长,崔同志任副组长,杜xx、刘xx、柴xx(校医)为成员,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确保传染病防控工作得到落实。并做好各种记载和及时报告。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简短篇七

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及时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保障在校教职员工、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应急措施。

第二条按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要求,校长作为学校疾病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工作和体检工作,统一思想,定期进行突发流行性疾病、传染病预防工作以及学生体检制度的研讨,把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和体检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之中。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德育处、少先队、教务处、总务处、等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预防领导小组.

第三条学校分管领导要加大管理力度,健全突发流行性疾病、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管理及报告制度,掌握、检查学校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卫生资源及设施。学校建立体检制度,定期对学生、教职员工进行体检,并对体检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建立全校师生、教职工的健康档案,确定专人统一保管。

第四条学校建立各项卫生工作责任制,完善考核制度,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指定教师每天做好晨检工作,认真做好晨检记录,保证学校预防和控制疾病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五条学校要普及卫生知识,利用黑板报、橱窗等各种形式做好预防突发流行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的宣传,正确认识,做好防范。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加强有关季节性突发流行性疾病、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培训,保证每周20分钟的健康教育,教会师生防病知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健康生活习惯。

第六条由于学校是人员高度聚集的场所,室内活动较多,为进一步预防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学校要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保持工作、学习、生活环境通风换气,教学和生活用房应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2次。

(2)尽量不要组织师生到人群集中的地方去活动。

(3)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别在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不要共用茶具及餐具。

(4)注意增减衣物和均衡营养,加强户外锻炼,保证足够休息,增强体质。

(5)学生若发现有发热、咳嗽、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应马上告诉老师或家长,及时就医;教师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

(6)学校相关科室应按规定对场所、器具等进行必要的消毒。

第七条操作程序及责任人。

(1)日检:班主任每天应密切关心学生的健康状况,统计学生的出勤人数,在每天8:00前做好晨检,并将晨检记录在册。责任人:班主任。

(2)报告:各班或其他教师一旦发现师生有流行性疾病或者传染病症状的疑似病人,应立即报告政教处,然后由政教处向学校报告,学校再按规定报教育局相关科室,同时报区疾控中心。责任人:保健教师、校长。

(3)劝说:班主任或其他及一旦发现学生身体不舒服或有摄氏38度以上高热学生必须迅速隔离,及时通知其监护人带其去医院看病,回家休养,并将情况及时报告校长室。责任人:班主任或教师、校长。

(5)跟踪:班主任应每天关心患病学生的身体状况,任课教师应主动对学生进行补课。责任人:班主任、任课老师。

(6)家访:积极做好患病学生的家访、家长的思想工作,经常保持联系。责任人:班主任。

(7)消毒:根据有关规定做好(包括发病及相关班级、食堂、厕所、公共场所、共用教室等)消毒工作,学校领导要听从卫生部门的专业指导,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停止一切集体性活动。责任人:总务处、校长。

(8)观察:加强宣传,正确认识,做好防范,确保稳定,每天加强巡视,对痊愈后的学生必须经卫生部门认可后方可进教室,对班级其他同学加强观察了解。

责任人:班主任、保健教师。

(9)新生报到,学校必须要求其监护人如实填写《在校学生健康状况登记表》,班主任应当分类建立在校学生健康档案。

责任人:班主任、教导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简短篇八

要想宝宝身体好,预防接种不可少。

预防接种--传染病的天敌。

预防接种,健康的保证。

打针防病有好处,子女健康才能富。

让每一个未免疫的儿童得到免疫。

接种疫苗,保障儿童身体健康。

免疫--传染病的天敌。

打好预防针,防病保健康。

免疫接种是保障儿童身体健康的一次最佳机会。

接种疫苗花费少,漏种疫苗患病花费大。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体现以人为本精神。

父母的爱,接种疫苗给小孩。

查漏补种疫苗,做到不漏一人,不漏一次。

免疫接种,预防乙肝。

健康人生源于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健康保障。

普及疫苗接种工作,提高儿童抵抗力,人人享有健康的权利。

免疫规划,健康你我她。

预防接种,远离疾病。

呵护下一代,请及时进行疫苗接种。

疾病--健康的大敌,疫苗--预防的武器。

安全接种、扩大免疫、zf买单、健康你我他。

您宝宝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预防接种,享受健康。

免疫规划促和谐,接种疫苗保健健康。

健康的身体不是一朝练成而是有计划的免疫。

打好预防针,保护儿童身体健康。

健康幸福,接种而至。

为了孩子的健康和未来,请及时接种hib疫苗。

预防接种,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享受同等权利。

儿童免疫要全程,儿女才有好前程。

一分预防一片心,预防接种献爱心。

保证疫苗质量,保护下一代健康。

计划免疫--每个儿童的保护伞。

你想拥有一生的健康保障吗?--请及时接种疫苗。

漏种一次疫苗,增加一分患病危险。

你的宝宝可爱吗?你的宝宝健康吗?请及时实施预防接种。

预防为主,幸福一生。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简短篇九

为了依法实施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加强校园传染病控制,确保儿童入学前完成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我幼儿园结合实际,制订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

以班为单位,幼儿园开展儿童查验证工作普及率达100,;儿童建证、建卡;儿童补种后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

全园幼儿。

登记记录情况;漏种补种情况;对已全程完成接种的儿童将预防接种查验证明归入健康档案。

学期初。

由园长负责、各班教师具体经办。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是一项政府行为,对预1。

防传染病在校园的暴发流行、保护儿童身体健康,保证校园正常的教学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园高度重视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加强对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活动的领导,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2、宣传动员、增强意识。利用全体教师会、家长会、告家长书、电话联系、上门家访等形式进行宣传,提高教师、家长对预防接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家长对儿童接受预防接种的意识,保证每名新入托、入学儿童的监护人能知道入托、入学报到时要携带儿童预防接种证才能办理入托、入学手续。

3、加强联系,认真落实。幼儿园和镇卫生院加强信息沟通,建立合作机制,认真落实新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简短篇十

一)、最大限度地保证我园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开展。

二)、严格杜绝传染病在我园流行和蔓延。

一、幼儿园就预防传染病工作召开由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保健老师、教师代表参加的专题工作会议,传达市区教育、卫生部门的要求,统一思想,安排我园预防传染病的具体工作。(5月5日)。

组长:蔡x——负责安排、协调、统筹全园的预防工作。

成员:王x——负责宣传、布置、检查班级教师、保育员的预防、消毒工作。

成员:张x——负责统计全勤幼儿人数及出现病情时上报和保健专业的消毒、隔离指导工作。

各班教师及保育员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宣传工作。

三、做好家长工作,向家长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并提出我园需要家长配合的要求。(5月5日)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

四、向教师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并提出我园需要教师配合做的工作。(5月5日)。

五、对保育员提出新的清洗和消毒工作要求。(5月5日)。

六、加强日常卫生和消毒工作的检查。

七、配齐消毒用具。(多功能室再购买3台消毒器,5月9日前完成)。

八、将全园预防传染病工作纳入幼儿园的考核范围。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简短篇十一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切实保护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生产和生活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病报告制度》等法律法规精神,结合我单位流动性质制定本应急预案。

2成立“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领导小组。

详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总预案)3.1.2.1组织机构。

3工作要求和职责

1. 经理部传染病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根据疫情情况,适时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和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协调和组织指挥。

2 .建立“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络。

3. 建立传染病监控与报告制度

1 .医务人员在诊治病人是对发烧病人引起注意,在同一时段出现多例发烧病人要考虑是否为传染病引起,对发烧病人要建立专项登记。

2. 各部门、班组一旦发现疑似传染病的人员要求第一时间报告医务人员或领导小组。

3 .医生一旦诊断为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人时应第一时间报告领导小组。

4. 照规定时限:甲类传染病6小时内;乙类传染病12小时内;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 医务人员具体负责卫生防疫工作,负责对公共场所、食堂卫生的监督和管理;负责饮用水的化验检查;定期对环境实施消毒,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注射或分发预防用药等,阻断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6. 医务人员通过宣传栏或印发健康教育手册等形式对员工进行传染病预防教育,提高员工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和和对社会公共卫生的责任感。

4应急措施

1. 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立即封锁患者所在班组、部门或寝室,采取隔离措施禁止与外界人员接触,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同时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应急领导小组或县疾控中心安排把病人送到当地医院或卫生防疫部门进行隔离治疗。

2. 发生传染病后医务人员或县卫生防疫部门立即对疫点进行彻底消毒。在对疫区消毒的同时要注意自身的安全,佩戴好防护工具;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对易感人群注射疫苗或进行预防性治疗。

3. 通过广播、宣传栏等迅速向全体员工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使员工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提高员工自我保护意识。让广大员工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稳定员工的情绪,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4 .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防止疾病的发生蔓延。各部门、班组要抓好公共卫生,消除卫生死角,定期搞好鼠害,灭蚊、灭蝇工作;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对食堂的卫生管理和检查,定期对食堂、寝室、厕所等人员相对密集的地方进行消毒,并建立消毒台帐。

5 善后处置

1. 对传染病突发事件的病人按照规定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2 .对引起传染病的原因进行调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简短篇十二

为了有效地应对校内可能发生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疾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学校公共卫生应急条例》,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预防与控制疾病为中心,加强领导与组织,建立传染性疾病防控机制,保证全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目标

1、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2、完善疾病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3、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用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疾病在我校发生和蔓延。

三、组织领导与职责

成立学校传染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检查、督促全校防控工作。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各班班主任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及时准确地把握学校疾情动态,提出预防控制对策和措施,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学校传染病防治与救护工作,积极配合卫生部门,保证防治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四、应急反应与措施

学校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师生科学防病能力,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及时了解学生身体状况,发现有传染病症状的学生,及时督促到医院就诊,开展校园环境整治活动,保证教室及其它的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和空气流通;及时向镇、县教育行政部门汇报学校传染发生情况。

当出现疾情后,建立疫情每日“零报告”制度,由专门人员负责,每日向有关部门报告本校情况。

当学校内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后,学校即成立救护及防病工作临时现场指挥部,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根据疾病发生情况,与卫生部门配合开展隔离抢救及疾情现场处理工作,做好报告与响应工作。

1、报告:

当学校发现可疑疫情时,学校负责人按不同种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同时报教育局和街道政府。

2、响应:

一旦卫生部门通知学校发现确诊为传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学校在最短时间内成立临时现场指挥部,开展现场救治工作,按照县教育局《关于落实传染病综合防治措施的通知》中的有关要求,进行消毒和隔离,严防疫情扩散,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简短篇十三

3.流脑乙脑危害大,接种疫苗都不怕。

4.儿童容易得甲肝,接种疫苗保平安。

5.预防接种,健康的保障。

6.让每个孩子都按时接种疫苗是各级政府的'责任。

7.同样的权利,同样的健康——关注流动儿童预防接种。

8.乙肝疫苗,献给新生命的爱。

9.接种麻腮风疫苗,保障儿童身体健康。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简短篇十四

为确保学生身体健康,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现就我校年度加强学校卫生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意见制定了一些措施及计划。

一、工作目标:

1、明确卫生防病的任务和应采取的措施。

2、全面开展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高广大师生的疾病预防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技能,增强传染病和突发事件报告意识。

3、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

4、学校应遵循“预防为主,严堵源头为重”的原则,成立诺如病毒等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建立防控传染病应急预案,使学校对诺如病毒传染病等各类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落实到位,责任到人,切实有效地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

1、疫情报告。

一旦发现师生患有传染病或发现有传染病流行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为及早发现和及时报告疫情做到:

(1)切实落实非常期间的晨检制度;

(2)班主任每天进行巡视;

(3)专人负责学校疫情报告;

(4)建立专门的传染病登记本。

2、疫情控制。

一旦发现疫情,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调查处理工作:

(1)协助开展个案和爆发疫情的流行病的调查和采样工作。根据病人的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找出共同特征。分析病人的分布特征,查找可能引起疾病流行的因素。采集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血液和水、食物等标本。

(2)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配合医疗卫生部门做好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医疗,对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及被污染的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开展对传染病接触者的医学观察。

(3)根据控制疫情需要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性服药或疫苗应急接种。

(4)发生疫情重大流行时,执行政府依法做出的停课决定。

3、预防措施。

(1)把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有专人负责,并列入工作考核。

(2)开展对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防病知识教育,开设健康教育课,使学生掌握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3)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改善卫生设施,切实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4)根据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预防接种程序,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学生进行疫苗接种。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简短篇十五

3.宝宝只生一个好,预防接种不可少。

4.爸爸妈妈要记牢,孩子及时种疫苗。

5.开展儿童免疫规划工作是国家的公共卫生政策。

6.做好儿童免疫规划服务是医务工作者承担的职责。

7.完成儿童免疫规划接种是每位家长应尽的义务。

8.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

9.我省儿童免疫规划扩容工作在今年七月一日正式开始。

10.疫苗分成两大类,一类疫苗不收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