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水洞沟藏兵洞导游词怎么写 水洞沟藏兵洞的历史故事(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1 07:00:11 页码:7
水洞沟藏兵洞导游词怎么写 水洞沟藏兵洞的历史故事(4篇)
2023-01-01 07:00:11    小编:ZT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水洞沟藏兵洞导游词怎么写一

国内有关洞穴专家确认,腾龙洞群不仅是国内目前已知的最大岩溶洞穴,而且是世界特级洞穴之一,旅游、科研价值十分珍贵。

素有“山东第一洞”之美誉的博山开元溶洞大气磅礴、瑰丽雄奇,是一个廊道厅堂式洞穴,因洞内发现有唐朝开元年间的钟乳石刻而得名,全长 744.9米,最高和最宽的地方达30米。沂源溶洞群包含九天洞、灵芝洞、千人洞、石佛洞、盘龙洞等多个天然石灰岩溶洞。其中,以九天洞和灵芝洞最为显著。九天洞1994 年中科院陈诗才教授鉴定九天洞是“中国最大的石花洞穴”;20xx 年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会长朱学稳教授经过科学考察后认为,“九天洞石花,类型之多样,面积之广大,国内外无与伦比”,并称之为“天下第一石花洞”。九天洞洞腔长518米,高5—18 米,比起“腾龙洞”的大小那是小巫见大巫。

还有位于宜良县城西北九乡彝族、回族乡境内的九乡溶洞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溶洞,风景区面积达200多平方公里,也是不及腾龙洞的雄伟壮观!还有被誉为“天下第一洞”的织金洞,其总面积307平方公里,也是远远不及腾龙洞之大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腾龙洞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溶洞是当之无愧的!

水洞

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是雷声吗?是雄狮怒吼吗?猜猜看。天空如此晴朗哪有闪电雷鸣?这里并非动物园哪来的雄狮怒吼?请大家随我一起来看个究竟。哇!黄河虎口瀑布怎么搬到这儿来了?您看着汹涌澎湃的清江水咆哮着跳下20多米的深涧,蜂涌而入溶洞之中,这个幽深而高大的洞穴犹如一条张着血盆大口的巨龙,把一条江河吞入了腹中。声响的谜解开了吧,原来是江水撞击较高落差的河床发出的声音。多么磅礴的气势,多么壮阔的场面,难怪古人把这情景称之为“卧龙吞江”了。改革开放了,巨龙不能沉睡必须腾飞,腾龙洞因此而得名。它是我们山里人,土家儿女拼搏奋斗、勇往直前的象征。

这里就是水洞,又名落水洞,洞口高20米,宽10米,洞内可泛舟游览。水洞中的钟乳石,玲珑剔透,形态万千。水声时如蛟龙咆哮,听了惊心动魄;时如深夜鸣琴,令人心旷神怡。清江伏流16.8公里,是腾龙洞群的一大奇观。八百里清江从大巴山余脉的都亭山起,形成了“三明三暗”的著名景观。它经第一暗洞檀香洞由齐跃山东麓冒出的地表之后,浩浩荡荡,接纳沿途诸水,流经58公里乎川,以气吞山岳之势奔入卧龙口,形成冰岩转石、余末成雾、吼声小震天的“卧龙吞江”奇观。站在洞口,头顶如白云飞奔,脚下似春雷滚动,仿佛身临仙境。清江由卧龙口进入地下后,几经周折,左冲有突,形成无数个地下平湖和急滩险瀑。

山中有洞不足为奇,洞中有山堪称一绝。腾龙洞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内有小溪,溪中有盲鱼。洞内5座山峰,把洞分隔成了10个大厅,这第一个大厅的名字就叫做“孔雀迎宾”大厅,它是根据洞顶密集的钟乳石构成的一只栩栩如生的孔雀图案而命名的。

腾龙洞的神奇景观为众多的文人墨客所感叹、所倾倒,他们有感而发,即兴挥毫。你们看,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任重为它题写了洞名;你们瞧,全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冯牧的亲笔题辞:“登山当攀珠峰,揽胜应探腾龙”冯老把腾龙洞与珠穆朗玛峰相提并论,难道不是对腾龙洞世界之最宝座的肯定吗?冯老曾站在这里感慨万千:“祖国的风景名胜我差不多都去了,就觉得不得了,没想到到利川来看了腾龙洞,才知道天外还有天”。

这里是观景池,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电视系列剧《西游记》的片头剧照:孙悟空在前招手探路,唐僧骑马紧随其后,沙僧在后注视着左右,而牛魔王探头探脑蠢蠢欲动,垂涎三尺想吃唐僧肉。这就是一幅腾龙洞洞顶的平面图。大家可不要小看这小小的观景池,它利用景观的倒影,把腾龙洞的雄伟神奇渲染得似乎更加引人入胜,仿佛一个个电视特写镜头。

请大家顺着洞口直视,我们就可以看到一尊惟妙惟肖的人头肖像,你们看她像谁?是不是很像维纳斯啊?她可不是人为的雕塑,而是岩石的错落有致自然而成。是不是很神奇啊?

大家游览过许多溶洞,没见过洞内还有这么大的篝火舞厅的吧?多少作家、专家和游人喜欢在这里,在熊熊燃烧的篝火旁,欣赏世界优秀民歌之一利川的家乡民歌龙船调,观看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艺表演,肉连响、摆手舞、车车灯,并且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表演队伍中手舞足蹈,自我陶醉,品味民族风情。

这长约千余米的第二大厅,被人喻为古战场遗址。你看那左边的点将台,右边的石锣、石鼓,偌大的石钟、石旗,再仰望顶部高若云天,细看地面脚印混杂不清。看到这些,我们可以想象血雨腥风、鱼死网破的厮杀场面,传说美丽善良的牟慧仙姑在这里为民除害,降服了兴风作浪给利川屡屡造成水患灾害的一条孽龙,使利川从此变成了风调雨顺、年年丰收的富丽平川。

洞中之洞最绝妙的莫过于这个仙女洞了,您看在墩墩雪白的钟乳石中间一个倩女亭亭玉立、纤丽俊俏、楚楚动人。传说她是盐神的化身。因当年痴情于巴国首领,却被潜心开发“南夷”心切、无意谈情说爱的首领毒箭射中,霎时,盐神变成了这尊仙女石。人们常说英雄难过美女关,而巴国首领为了千秋大业不为美女色相而动情丧志,大家是否为之肃然起敬呢?

那是妖雾山,人们说它是神秘的山,恐怖的山。山边那道峡是舍身峡,它是骇人听闻的峡、悲壮的峡。据利川县志记载:“采硝者,秉烛而入数十里,惧而返。”意思是说过去有几个采硝的人,打着火把进入洞中,当走到妖雾山的时候,妖雾迷漫吹灭了火把,因无法出动二葬身于此地。以致古县志记载腾龙洞总长度为3公里,因为垂直高度150余米的妖雾山使人们误认为到了洞的尽头。1984年,腾龙洞问世以后,当地组织的考察探险队行至这里时,发现了3具骷髓及烟袋、铜钱等遗物,人们为纪念这几位勇士的精神,便将这里命名为舍身峡。

关于水洞沟藏兵洞导游词怎么写二

这里向大家展示的是水洞沟出土的古动物化石,从这些展示出来的动物化石可以看出远古时代动物的体积一般都比较庞大,这是水洞沟出土的大角鹿,这种古鹿的角大得惊人,角面的宽度,通常有2.5米,所以叫它大角鹿,它是远古水洞沟的主要捕猎对象。

肿骨鹿(也称肿骨大角鹿)、是大角鹿属的一种。它的个体大小如麋鹿。头骨和四肢骨也很粗壮。下颌骨有明显的肿厚现象,因而得名肿骨鹿。

原始牛头,从这个牛角可以看出,当时的野牛体型庞大,据专家推算, 若将它还原出来,重量约为2吨,相当于一个未成年小象的重量。

普氏野马体型健硕,体长约2.8米,高1米以上,体重约为300公斤 编号013 水洞沟出土石器展示

1、勒瓦娄哇石核最早发现在法国巴黎勒瓦娄哇佩雷,因此取名勒瓦娄哇石核,属欧洲旧石器中期莫斯特文化,由尼安德特人创造的石器打制技术,在打制石片之前,将原始石料的石皮剥离,留下石头内部,我们一般称之为石核,再把石核经过精心修理使之一面平整一面隆起,像一个倒置龟甲,这样的石核产片率很高,一般均在四片以上,形成石片多边有薄刃,可直接使用。它代表当时世界最先进石器打制技术。由于水洞沟出土的石器材料与欧洲莫斯特文化基本相似,考古专家对这种地区相隔遥远、文化雷同的现象,认为是人类“大距离迁徙的同化影响”,所以把水洞沟出土的这种石器类型直接命名为勒瓦娄哇石核。水洞沟遗址博物馆外形就是仿制此石器类型建造的。

2、尖状器,这件石器器形端正,一端尖锐,两边薄刃对称,请大家猜一下它的作用,没错,它形似箭头,大一点的尖状器,可以绑在木头顶端,用作投掷工具捕杀猎物,小一些可以用来钻孔它形似箭头,主要用于制作投掷工具来捕杀猎物。这是水洞沟出土的典型石器之一。

3、刮削器是切割、刮、削工具,一般用于切割肉类、兽皮、分割动物肢体、谷物的根茎,也用于截断、修理中小木棒等工具,是打制石器中最常见的工具,类似与现在的刀具。

4、磨盘,水洞沟古人生活年代上至三万年,下至一万年,不仅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晚期,而且也包含新石器时代,新旧石器时代最大的区别在于石器制作方式的不同,旧石器以打制为主,我们刚刚看到的尖状器即为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以磨制为主,那么大家看到的这件磨盘,就是新时期时代的工具了,它更加能够体现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以自己的需求磨制出理想的器形,这也是人类在不断的劳动过程中逐渐变得更加聪明的有力证据。

我们在前面曾提醒大家注意比较一下水洞沟出土的石器的形状和中国其他遗址出土的石器的区别:我们仔细看一下,就会发现,水洞沟出土的石器比较规整精细,尤其是石叶石器,长薄规整,这也充分说明了水洞沟人当时,使用着世界最先进的石器,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其他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所不能比拟的。

关于水洞沟藏兵洞导游词怎么写三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参观本溪水洞。

溪水洞位于本溪县境内,距本溪市35公里的东部山区太子河畔,是数百万年前第三纪后期形成的大型石灰岩充水溶洞。水洞原名“谢家崴子水洞”,背倚莽莽青山,面临太子河,峻峰高耸,清流蜿蜒,风光十分秀美,向以洞奇,石异,水幽而著称。

水洞由三洞组成。主洞是一条长达5800多米的地下充水溶洞,也是目前发现的世界第一长的地下充水溶洞,现已开发2800米,可全程乘船游览,被誉为“北国一宝”,“天下奇观”“亚洲一流”“世界罕见”。水洞河道曲折,蜿蜒幽深,两岸石笋林立,千姿百态,洞顶穹庐钟乳高悬,神趣盎然。100余处景点形态奇异,蔚为大观,泛舟其中,如临仙境。辅洞为旱洞,洞穴高低错落,洞中有洞,曲折迷离,各有洞天。现已利用天然洞穴,建立了古生物展览馆,再现了亿万年古生物的进化过程。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泻水洞。如今,水洞连同周围的温泉,庙后山,关门山,汤沟和铁刹山等共同形成本溪水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4a级旅游区,是一处集山,水,洞,泉,湖,林等自然景观和寺庙,古人类遗址等人文景观于一体的风景旅游胜地。

洞口和大厅部分

洞口坐北朝南,呈半月形,高16米,宽约20米。洞口之上刻有“本溪水洞”4个大字。这是1983年8月,薄一波同志游览本溪水洞时亲手题,增添了洞口古朴雄浑,粗犷自然之态。

是古文化遗址。考古学家在发掘了的石器,磨制陶器,绳形陶,网坠和五铢钱等文物,还说明辽东先民早在1万年前,就曾在生息繁衍。开发水洞时,已采取措施将古遗址保护起来,以利于我国北方古人类,古气象和古地理珍贵文化遗址研究工作的开展。

水洞大厅高,宽各20米,长70米,1400多平方米。冬暖夏凉,四季恒温,洞内气温常年在12°c左右。大厅也叫迎客厅,可容纳千人以上。相传,是洪钧老祖的“紫霄宫”。洪钧老祖就是《封神演义》中描那位诸仙之首,道家开山鼻祖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等都是他的弟子。右侧是金蟾石。据说,它因为专吃洪钧老祖的子孙蚯蚓而被洪钧老祖定在那里,日久天长,化为了石头。

迎客大厅与三洞相连。右侧的是旱洞,也称蟠龙洞;左侧的是泻水洞,也称银波洞;正前方的是水洞,又称九曲银河洞。

旱洞部分

旱洞呈椭圆形,状如“蟠龙”,首尾相衔,因此又叫蟠龙洞,长300余米,面积20xx多平方米。1992年,利用现代声,光,电技术,建成了古生物宫,展示了古生物的进化演变过程。看,这是恐龙化石和地质模型,这是海洋世界,这是鳍鱼登陆,这是陆生植物和陆生动物繁盛期中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的发展演化历程,这是陆生龙,这是独特的中国龙,这事哺乳动物以及古人类的出现状况。如今,已成为一处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科普基地,游人在不知不觉中便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奥妙之处,了解了生命的进化过程。

水洞部分

随我乘船游览水洞。水洞又称“九曲银河洞”,面积3.6万平方米,空间40余万立方米,最开阔处高38米,宽70米。洞中的暗河四季不竭,平均水深1.5米,最深处可达7米,昼夜流量达1.4万立方米。可以说,游览本溪水洞,好比“古洞泛舟”。水域延洞体展开,时阔时狭,迂回曲折,洞内钟乳石,石笋与石柱多从裂缝攒拥而出,不加雕饰,形成各种物象,按其景观形体可分为“二门,三峡,七宫,九曲”,共有100余处景观。可谓是“钟乳奇峰景万千,轻舟碧水诗画间,钟秀只应仙界有,人间独此一洞天”。

洞中景物全部为自然形成。那是“宝莲灯”,前面是“芙蓉峡”。莲花又称芙蓉,荷花等,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与梅,兰,菊,牡丹,芍药一起并称历史上6大名花。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向来为人们所赞赏。莲花本应向上开放,却是倒悬,据说是因当年“共工怒触不周之山”而造成的。

船行右侧岩壁上,有道道波痕,起伏涌涨,这是“银河潮涌”一景。它长30米,自上而下的波痕有十几道,是地下暗河流水对岩壁剥蚀造成的。它是“沧海桑田”的见证。

在“银河”右岸有两个5米高的巨大石笋拔地而起,恰似两位鹤发童颜的老人伫立在河边,我们称其为“福寿双星”。他们长久屹立在,向过往的行人赐福赐寿。继续前行,便是“广寒宫”。广寒宫即月宫,是嫦娥仙子的宫阙。右前方是“女娲补天”。在女娲上方有块岩石,为“鹅管”,那是钟乳石形成的最初状态,这说明本溪水洞的钟乳石仍在不断地成长发育。

出了广寒宫,便是“双剑峡”。钟乳石犹如柄柄利剑,高悬在上,自此游览,真是“船在水中行,人在剑中过”。前方的这把“利剑”,根部直径1.3米,全长7米,为洞中最长的钟乳石,我们称之为“倚天长剑”,大有刺破苍穹,直逼银河之势。

过了“双剑峡”,就是“九曲银河”第一门----“剑门”。穿过“剑门”,豁然开朗,洞体突然高大宽敞起来,犹如一座富丽堂皇的大宫殿,这便是 “玉皇宫”,面积达1500平方米之多,是九曲银河之最,最美之处。右上方是“鳄鱼石”;左侧是“仙丹石”。接着便是“梦笔生花”和“太白神笔”,正所谓 “九曲银河何以美,太白神笔妙生花”。

“银河”右岸这两个洁白的石笋,很像两只蹲坐的小猫,这就是“双玉猫”。前面是“卧牛回首”和“金龟石”。看,前方岩壁上的两尊弥勒,还有银河右岸翘首企盼相会的“织女” 和送子的“观音”,不但形似,而且神似。人称东北有“三宝”,那镶嵌在岩壁上的“人参王”,已经有几万年的历史了。游船前行,银河中的暗礁多了起来,右前方是“蛟龙戏水”,接下来又是“海豹戏珠”,还有“驼峰山”。这块是“石瀑布”,由岩壁溶蚀形成的石幔构成,虽不是真正的瀑布,却也是洞中的一处佳景。

现在进入“九曲银河”的第二门----虎闸门。看,那块岩石貌似一只凶猛大虎,而在虎口右前方还有一位身着白衣的“驯虎师”。

前方进入“玉象峡”,这是“九曲银河”最长的一段,约700米。世界上最大的斜塔是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现在看到的这座“大斜塔”,倾斜度竟超过比萨斜塔30°,堪称“世界之最”!再向前行,河道曲折,游船将驶入“之”字湾,这是暗河最深处,水深 7米,但河面上水平如镜。前面是长38米,宽4.5米,横跨“九曲银河”的“天生桥”。接下来是“玉象戏水”和“仙人采药”。

北极宫

“北极宫”是“九曲银河”中最大的一宫,面积1800平方米,高达50米。右前方是“昆仑映雪”,又叫“大雪山”,这是洞中最大型的列队式堆状石笋,这是“金玉壁雕”和“关山烟云”,走在,有置身仙宫的感觉。难怪乎有诗叹道:“山林绝壁悬崖上,似入琼楼玉宇中,莫怪我华长自傲,世间哪有上仙宫?”

过了“大雪山”,前方是"九曲银河"第六宫---“玉女宫”。河中岛上的那个石笋,多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她面带微笑,为游船导航。前方岩壁上还有一奇异石笋,它有如一只“白玉宝瓶”,瓶中装着洒向游人的圣水。船行一路,滴水不停。如果滴到您身上,头上,这是水洞送给您的礼物。

现在看到的是“九曲银河”最后一宫---“源泉宫”。是本溪水洞已经开发部份的尽头,地下暗河中的流水由此涌出。此处的景观有两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洞壁水泉”。的岩壁上都在向外流水,每逢雨季,水量变大,这岩壁时而如飞瀑直下,时而又如屋檐滴水。遇到旱季,水量较小,那岩壁也涔涔淙淙,滴水不止。第二个特点是“滴水莲花”。这莲花是生长在洞顶的钟乳,呈圆形,圆形的中央就是向下滴水之处。滴水时而如注,时而叮咚作响,犹如断线珍珠一般。

游客朋友,我们已经游览了开发部分的最末端,前方巨大石壁使我们无法继续前行。但是,水洞并没有到头。1997年,我国与法国组成探险队深入前面继续考察,发现还有3000米以上,水洞未来的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朋友们尽情地观赏了这座水洞的种种奇观,可能要问:如此之大的洞穴是怎形成的呢?地下暗河水源来自何处?

水洞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按地质时代划分,地球分为太古,元古,古生,中生,新生五代。远在古生代奥陶纪,即距离今4.5亿年时,本溪还是一片浅海,的石灰岩沉积下来。以后经历了5次剧烈的地质构造运动,尤其是7000万年前的燕山造山运动,本溪不仅由浅海变为陆地,而且在沉积的石灰岩中间产生了大大小小的裂隙。含有二氧化碳的水顺着裂隙流进来,不断溶解石灰岩,成为碳酸氢钙,使裂隙变大成为洞穴,日积月累终于形成了的本溪水洞。

注意,溶洞内部的可溶性碳酸盐类沉积物形态不同,名称也各有不同。由洞顶向下沉积的叫钟乳石,如刚才见过的“倚天长剑”等。由洞底沉积并向上生长的叫石笋,如“福寿双星”等。由洞顶和洞底双向沉积,并连为一体的叫石柱,如“擎天玉柱”等。由洞顶和洞壁水平裂隙流出的沉积物叫石幔,如“大雪山” 等。其他沉积物还有还有石花,石帘,石旗,石流,石田,石球和石珍珠等。这些沉积物的形成,还需要很多外部条件:一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流,二是适宜的温度,三是相应的压力,四是流通的空气。

银河水流量每昼夜1.4万立方米,是靠什补充的呢?通过科学家研究,现已证实水源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地表水的下渗,二是地下水,三是汤河水的直接补给,这三部分水汇入水洞,才形成地下暗河蜿蜒曲折,终年不竭的奇特现象。

我们已经游览了2800多米,但仍觉呼吸均匀,为什呢?这是因为洞内新鲜空气不断得到补充,通道有3条:一是洞口,二是泻水洞,三是洞内的多条裂隙,加上洞内外温差使空气不断产生流动,才使人有舒适的感觉。

洞外部分

这是古琴湖,面积1.2万平方米,有曲桥,拱桥,湖心亭等景点。在文化长廊的后侧是名人游览水洞后留下的碑刻。瀑布下是本溪水洞出水口,每秒流量0.16立方米。湖东岸是茶室,湖南岸是赏枫园。另外,湖中还可垂钓,荡舟。

这是樱桃园和天女木兰园。天女木兰花是本溪市花,叶子呈卵圆形,花洁白硕大,芬香扑鼻,每年6月,9月开花两次,为花中珍品。

欢迎再次光临本溪水洞!

关于水洞沟藏兵洞导游词怎么写四

欢迎大家来到韶山滴水洞参观,

滴水洞是湘中的旅游胜地,1966年毛泽东同志回到韶山时,在这里住了11天,1966年7月8日,毛泽东在一封信中说:“自从6月15日离开武林之后,在西方的一个山洞里住了十几天,消息不大灵通。28日来到白云黄鹤的地方,已有10多天了„„” 在这封信中提到的的“武林”是指杭州,“白云黄鹤的地方”指武汉,从地理位置上来说,韶山在杭州的西部,武汉的西南部,所以主席在这封信中就用 “西方的一个山洞”来代指滴水洞,后人也就称滴水洞为“西方山洞”。1986年,这里被湖南省委省政府辟为景区,1987年又由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开放以来,共接待中外游客20xx余万人,、李瑞环等党和 曾先后来过。 滴水洞名为“洞”,其实是一处幽深狭长的山谷,三面环山,东面为韶山水库,只有一条傍山公路与外界相通,由于地势高,不到谷口是很难发现谷内这一片天地的。

独特的地形地势,形成了滴水洞冬暖夏凉的气候特点。据测试,山谷里冬温比外界高2-3度,夏温则要稍低,而且气温变化也远不如山外剧烈。有一批老干部在这里休养时写了一首诗:“天上广寒宫,人间滴水洞。住上二十天,老翁变顽童。”

自古以来,滴水洞就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少女,不为外人所知晓。直到1966年,主席写下了那封信,外界才知道滴水洞的存在。滴水洞一直是特别警戒区,普通人士也只能望“洞”兴叹。1986年秋对外开放后,海内外游客才有机会尽情领略它的绝世姿容。

滴水洞步步有景,我们首先看到的是门楼,由仿制的石钟乳构成,左傍山,右临水,顶覆碧萝,额上“滴水洞”三个朱红大字灵动飘逸,分外夺目,墙角的汉白玉碑刻是当代书法家李铎书写的赞颂滴水洞风光的《毛氏族谱·滴水洞》:“一钩流水一拳山,虎踞龙盘在此间,灵秀聚钟人莫识,石桥如锁几重关。”

这里是著名的韶山水库,1959年和1966年,主席两次回韶山都在这里游泳。他的游泳技术很高,当时他对陪同游泳的运动员说:“你们的工作就是什么蛙泳、蝶泳、仰泳;我的工作就是立正、稍息、坐凳子、睡觉。”说完,他即兴表演了这些动作,大家都赞叹不已。 过门楼沿水库向内,行约300米,就到了名人留言碑廊。碑廊依山布列,长约100米,汇集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一些著名人士的访韶留言,或表达对韶山的敬仰,或颂扬主席的丰功伟绩,“山川资俊杰,时事造英雄”等早已流传甚广。

接下来我们参观滴水洞一号楼,滴水洞工程和主席的1959年故乡行有密切关系。1959年主席回到了阔别32年的家乡,来到韶山水库游泳,面对家乡的山山水水,深有感触,他无意地对身边的陪同、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的周小舟说:“小舟,这地方不错,环境很好,适当建几间房子,中央领导开个会有休息的地方,另外给我搭两间茅草棚,我老了,退休了,就到这地方来养老”。周小舟把主席的话整理成报告,汇报给中南局书记陶铸,非常巧合的是,当时中南局刚好有个计划,就是在远离省会的地方修一些别墅,以供中南各省的领导休养,这样一来就和主席的提议不谋而合,于是1960年开始动工修建滴水洞工程,1962年竣工。1966年6月18日到28日,主席秘密回韶山就在滴水洞一号楼住了11天。

现在大家见到的这栋外观古朴自然、青砖青瓦、呈“丁”字型的平房就是一号楼。一号楼地处滴水洞的中心位置,站在洞外很难看到他的全貌。他的建筑风格与 的怀仁堂相似。一号楼的大门原来是开在正南面的,后来为方便下雨时领导的小车可以直接开进来,就改为现在东西相向的对开门。

这是主席1959年回韶山时写的《七律·到韶山》,诗第一句中的“咒”字原为“哭”,当时的湖北省委秘书长梅白,建议改为“咒”,主席也因此称他为“一字之师”。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会议室。1966年6月26日,主席在这召开小型会议,听取了湖南省委、湘潭地委、县委以及韶山一些当地领导的工作汇报,老人家的和蔼幽默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到参加会议的人都很拘谨,主席就指着中间的位子说:“中间的位子是留给你们父母官坐的,我坐边上就行了”。相信大家应该知道主席坐在哪吧?就是亮灯的那个,左数第四个座位。与会议室相连的是一个餐厅,中间可以用一道幕布隔开,这样餐厅就可以做一个小型舞台使用,并且也可以架设小型放映机,以对面的大白墙为屏幕放放电影。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多功能、综合型的会议室。两台空调是1990年添置的,其余的摆设大多是当年的原物。

一号楼是一栋仿俄式的建筑,两边是走廊,中间是房子,房子与房子之间又是相通的,与会议室相通的是主席的办公室,

书架上的书是后来摆上去的,我们知道主席一生酷爱读书,他曾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他走到哪里,就把书带到哪里,当时他的行李中除一箱生活用品外,其余都是书。 办公桌上有“文房四宝”,其中最珍贵的就是这个菊花石砚台,菊花石产自湖南浏阳,经过人们的精心雕琢制成砚台。这是一张藤椅,其实当年为主席准备的是皮椅,老人家生活非常简朴,坐皮椅反而不习惯,工作人员就给换成了藤椅,因为是临时拿过来的,看上去小了点儿,但当年主席仍然将就使用。当时办公室里还放了一个大木桶,知道是干什么用的吗?用来装冰块的,主席入住时是6月份,天气很热,又没空调,就用大木桶装上冰块,用风扇对着吹,来降低室温。

接下来是主席的卧室,最显眼的就是这张床。它长2.9米,宽1.9米,而且头高尾低,方便主席躺着看书,小四方桌是给主席用餐的,临窗的躺椅可以随时休息,因为主席喜欢白色,所以床单、躺椅套等用的都是白布。 副套间是为首长夫人准备的,当年主席回来时,江青并没有来,她也从未到过韶山,1963年,时任团中央书记兼湘潭地委书记的 同志,在这住了40多天。

这里是娱乐室,工作学习之余,主席喜欢打打乒乓球。打球时,他有个特殊的习惯,在中山装两个口袋装满球,球用完就不打了。

这张照片是主席临走时拍下的。1966年主席是秘密回韶山,当时已73岁高龄,赤子心,故土情,对家乡恋恋不舍。拍完照,该上车走了,主席忽然又用地道的韶山话说:“你们先走,我还要再坐一下子哒。”他缓缓地喝完一杯茶,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韶山。这里还陈列了部分中央领导、著名人士的照片、题词。

我们继续参观。一号楼是双面走廊,既方便卫士站岗又防寒保暖。这一间是副套间的卫生间,里面的设备都是从前苏联运来的。这是主套间的卫生间,主席身高1·83米,浴缸加长加宽。睡衣是特意为主席准备的,但他一次也没穿过,当时穿的是一件打了73个补丁的睡衣,现在陈列在毛泽东纪念馆。主席当年在滴水洞深居简出,生活简朴,留下了许多佳话。我省著名湘菜大师石荫祥珍藏着主席当年的一份菜谱,其中的菜全都是韶山的家常菜。让他至今难忘的一件事是,有次为主席送蘑菇菜时,发现里面有一条虫,他赶紧转身,想回厨房另换一盘,不料被主席发现了,他既惭愧又担心,然而主席不仅没有责备他,反而朗声笑着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有虫子说明没毒,可以吃,不用换。”主席的理解,让他万分感动。

接下来我们参观70年代修建的防震室和防空洞。防震室可以防7、8级地震,80年代张海迪在这住过一段时间,著名的《鸿雁快快飞》就是在这写成的。现在办了个像章展览,主席各个时期的像章都有,我们可以浏览一下。防空洞是70年代由“欧阳海连”修建的。当时主席提出:我们要“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防空洞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修建的。防空洞里共有三道铁门,可以防空、防原子弹冲击波、防核辐射,两侧墙壁上有隔音防潮设备,吸音效果非常好。防空洞长约100米,出了防空洞,滴水洞一号楼的参观就结束了。

沿石阶往上就到了虎歇坪,是滴水洞的最高峰,上世纪50年代以前常有老虎在此休息,上面修了一座石亭——虎歇亭,当然老虎已经绝迹很久了。

关于虎歇坪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其中最有名的当推“八仙吹萧”。据说,古时候滴水洞南面龙头山有潜龙,北面虎歇坪有猛虎,它们都在这里修仙练道。有一天,潜龙和猛虎为了一株灵芝仙草打斗起来,恰好八仙云游经过,止住了龙虎之争,并让它们言归于好。劝和后,八仙就在这里吹起萧来,伴着萧声有朵朵祥云升起„„从此,虎歇坪就成了人们心中的一座有仙灵之气的名山。后来,毛泽东的祖父葬到了虎歇坪,墓地恰好就在传说中的八仙吹萧处。

这个巧合,引发了何健挖毛泽东祖坟的故事:大革命时期,毛泽东采取“农村包围城市”和“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方针,革命形式如火如荼。当时的湖南省主席何健是个迷信大王,他估摸着:毛泽东能取得这样的成功,一定是祖坟葬得好,如果挖了毛泽东的祖坟,断了他家的龙脉,革命自然也就镇压下去了。当得知毛泽东祖父葬在“八仙吹萧”之地时,何健以为所料非虚,大喜过望,立即派匪兵赶来韶山挖坟,当匪兵半夜里气喘吁吁地爬上虎歇坪时,四下里劈里啪啦怪响一片。这响声是当地人们为了保护毛泽东的祖坟施出的妙计,匪兵却以为冲撞了神灵,个个心惊胆战,四散溃逃。等到何健再次派兵来挖坟时,人们已经将坟堆推平,墓碑藏好,并造了一座假墓。匪兵为了交差,胡乱挖了几处坟墓就走了。这个故事充分说明革命是人心所向的道理。1987年,在整修虎歇坪游道时,人们发现了主席祖父墓碑,将它放回原处,并将墓地修葺一新,以供大家祭拜。

南面是龙头山,传说古时候有条巨龙,其尾直插八百里洞庭,其首昂起于韶山,形成滴水洞龙头山,龙涎化为山泉,常年不绝,有祛病延年之效;又传说有潜龙在山中修炼„„这些传说,说明龙头山自古以来在人们心目中就代表着吉祥发达。主席的曾祖父、曾祖母就长眠在这里。

各位领导,滴水洞的游览到此结束。再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